发布时间:2023-03-21 17:10: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统计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超级秘书网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SPSS统计软件
作者简介:王玲(1980-),女,山东泰安人,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讲师。(河南 焦作 4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22-02
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方法论学科,它在管理、经济、贸易、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类专业把应用统计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既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提供数量分析方法,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思维和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然而,由于该课程中所用方法比较复杂,数据多,计算量大,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繁琐和枯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课堂师生互动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以后,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不佳,对统计思想缺乏感性认识,对统计实验参与度不高,应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强。针对以上情况,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主要是采用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情景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等,[1-8]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迅速发展的当今,大学生普遍能非常熟练地使用各种网络工具,以至于学习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由单向被动式接收变为双向互动式交流,获取信息与收集数据的能力逐渐增强;大学生在网上获取的信息是多元化的,自由平等和反对权威的意识逐渐增强;网上信息的多样性和庞杂性激起了大学生主动过滤和处理数据的紧迫感;微信、微博、论坛等促使大学生更热衷于在网上交流、互相学习。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新特点,对管理类专业的应用统计学教学包括统计思想的传递,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统计方法与SPSS统计软件、Excel软件的有效结合,以及配套采用的全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创新,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明显提升。
一、领会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思维来思考问题
大多数人学习应用统计学的目的是应用,但初学者的最大困难正是学完不会用,原因是学习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式和计算上,忽视了对统计思想的理解。统计的真谛在于它体现的思想,在于它所提供的思维方式。正如H.G.Wells所说:“统计思维总有一天会像读与写一样成为一个有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学好统计的关键是掌握如何运用统计思维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记住那些死的统计公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每一种统计方法之前,先把该方法的基本思想用醒目的标题给出。比如用图表和统计量看数据;用概率分布描述随机变量;用样本推断总体;分类变量对数值变量的影响;利用变量间的关系进行预测;根据过去的模式预测未来;用少数变量代表多个变量;把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别;不依赖分布的检验等基本统计思想。[9]尽管这种表达不一定确切,但是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
二、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单向灌输式的讲授,由于该课程比较抽象且枯燥乏味,学生厌学,对课程内容掌握不好,不愿上机实验导致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强。针对该课程特点,结合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新特点,在理论课教学、案例分析和上机实验部分,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理论课教学部分:首先运用案例情景导入式开启一堂课。对要学习的统计方法设计一个生活化、普遍化、合理化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一个源于实际问题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使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析解决该案例。以分小组形式讨论该案例5分钟,之后各小组代表说明本组讨论出的解决方案,教师予以点评,借此引出要解决此问题所用到的统计学方法。最后以多媒体课件辅以板书,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本理论和统计方法,方法讲完之后,要加以实际运用,解决之前小组讨论的案例。对于课上给出的案例,不能只引入,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解决过程,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所学方法确实有用,的确能解决一大类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和上机实验部分:将理论课教学、上机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对上机时机和上机内容优化选择,在理论课教学每完成一个阶段后就立即组织一次上机实验。上机之前,提前两天给学生案例,让学生充分预习,自己上网查阅数据资料,思考解决方法。上机时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统计方法,共同讨论交流该案例的分析思路,然后由实验指导教师总结学生想到的各种解决方法,并选择最佳解决方案,实际演示如何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并正确解读软件输出的分析结果。演示结束后,给每组学生一个同类型的案例,由小组形式共同完成,之后小组间进行案例分析汇报,由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最后点评、修改。通过案例分析和上机合作实验,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种统计软件的出现为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工具。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统计相关软件主要有Excel、SAS和SPSS等。Excel虽然是一个非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其统计功能不够全面,但Excel有着强大的表处理功能、全面易用的函数功能,对于初学者易学易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指数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中大量计算工作通过Excel完成。SPSS软件是非专业统计人员的首选统计软件,操作简单,无需编程,具有方便的数据接口和灵活的功能模块组合。SPSS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教师可以将列联表分析、二维相关、秩相关、非参数检验、非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生存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复杂的多因素统计交由SPSS来完成。Excel软件简单易于掌握,而SPSS软件数据分析功能全面,两者有效结合,既有助于学生自我练习和上机实验,又给应用统计学教学提供了全面的软件支持。但是不管应用哪种软件,都必须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和统计方法以及该方法的适用条件,使学生能够正确应用统计方法并能准确解读计算结果。
四、由一次性考试转变为全过程考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是用一次考试决定学生一门课的成绩,这只能体现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考查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更全面的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由一次性期末考试转变为全过程考核,即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由作业、课内实验、期中考试、课外实践小论文等各部分组成。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5%,平时作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统计思想和方法。课内实验占总成绩的20%,通过上机合作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软件的能力、小组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统计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15%,主要考查一段时间内学生对所学统计方法的综合掌握和运用情况,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闭卷考试、上机实验或案例分析等等。课外实践小论文占总成绩的20%,一般在课程结束时以分组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洞察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对所学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等。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查学生对应用统计学思想、方法的综合掌握和运用情况。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考试时可以将复杂繁琐的公式直接给出,这样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理解每一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适用条件,能够主动地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综合性的全过程考核方式,经过两学期的试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也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五、结语
以上是笔者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几点体会。在教学中结合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新特点,既坚持传递统计思想,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既坚持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有配套的全过程考核方式,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和素质。但是学无止境,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如何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还有待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洋,李小龙.应用统计学的教学研究与体会[J].赤峰学院学报,
2009,25(41):180-181.
[2]周文慧,郑艳芳,张卫国.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J].成功教育,2013,(8):18-19.
[3]杨静.项目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内蒙古统计,2012,(2):18-19.
[4]陈树良,尹秀梅.比较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7(5):116-118.
[5]娄承斌.情景教学和信息技术在高职《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194-195.
[6]刘海燕,龚玉荣.对《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J].统计教育,2003,(1):32-33.
[7]姚玉昌,滕小华,赵骞,等.有效结合SPSS统计软件,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2,(8):161-162.
[8]李胜,刘红珍.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0):77-78.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
科学研究最根本的特征是创新。如何从学生进入大学之初由应试教育过渡到研究性和创新教育,是我国当前大学教育面临的严峻课题。我国目前本科生的医学教育普遍重理论、轻实践[1],医学本科毕业生的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意识不强,绝大多数医学生不会撰写医学论文[2],而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能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了解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对本专业的热爱,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其实践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在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为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1 指导老师的要求和合理的带教计划
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科研训练的质量负有直接指导责任。指导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科研设计和管理能力,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切实负起指导、检查、督促和审查的职责,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学生科研训练的顺利完成,并确保教学的质量。
本科生科研训练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它是本科生课堂循序渐进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学习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训练,重在训练,重在引导,重在探索,重在参与。因此,在制定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时须讲求其合理性,应强调科研训练的过程,通过科研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其实践能力,而非以为目的。
2 科研题目的选取
科研课题的选择是研究过程的起点,是贯穿于全部科研过程的主题思想,是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目标的高度概括[3],应尽可能体现学科的前沿性和一定的学术性。题目要与所学专业相关,不能太大,并且可行性强,最好是解决临床或科研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查阅近5年的中英文文献,在了解课题的研究动态后,找出目前该学科的进展及热点,确立科研课题,使选题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选题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科室和学校现有的各种条件和资源,可以获得充足病例数或样本量,保证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完成。这个环节不仅是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也使得学生对所研究的内容及目前的进展有了充分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3 科研方法的训练
科研课题确立后,指导老师应对学生讲解实验方法和原理,通过理论讲解到实际操作训练、指导,使他们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的分析,并指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并书写开题报告,让学生知道开题报告的内容、格式、要求,了解开题报告汇报的一般程序和表述方法。在老师的传、帮、带下,通过自我实践锻炼,把学习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主动研究问题,从而熟悉研究步骤,掌握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具体工作,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作风。
4 科研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及统计学分析
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科研数据的记录和管理是研究工作能否得到真实可靠的结果和能否持续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验记录撰写格式和要求的介绍,实验数据保存和存档的讲解以及对实验记录真实性和重要性的强调,指导学生在撰写科研记录的同时,树立正确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是独立完成的,指导教师主要进行协助以及在学生基于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在整体过程中,不仅更为深刻的了解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与临床紧密结合,同时也使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原始数据的检查、数据的记录格式和计算机录入以及数据的整理有了全面的认识。
统计学是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此环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根据资料类型和分布,以及样本量的大小,进行统计方法的选择,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统计学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也大大提高了科研的兴趣。
5 论文的撰写
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有明确的论文写作计划,以确保能按期完成。要遵循三条原则:①科学性,论点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②客观性,论点要符合客观实际,有确凿有力的论据。③创新性,论点要有新意、有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高度归纳,合乎逻辑地分析,而不能平铺直叙;科学的推论和评价,证实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并根据结果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对各种不同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出今后探索的方向。指导教师要定期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讲解论文的基本格式,检查论文中心是否鲜明,论证是否充分,段落的完整性以及结构是否严谨,并提出具体意见,督促学生不断修改,文字做到简明精炼,通俗易懂。指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介绍必要的参考书目。资料是文章的血肉和写作的基础,文章如果缺少翔实的资料做支撑,就会空话连篇,论点也难以成立。论文中凡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论点、材料等,均应按出现顺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并要要求查明出处、核对原文,做到准确无误。使学生对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目标就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开发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意志品质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4]。科研训练给本科生提供了理论结合实际的平台,提供了医学科研的方法与内容,和进一步优化自身素养及提高能力的途径,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但是结合本科生的特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题目不能太大,否则学生因知识有限而感觉无从下手;②研究过程不能太复杂,应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③时间不宜太久,不能占用学生太多时间。通过科研训练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希望今后继续完善,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高本科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甘庆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873-874.
[2]郭莲军,曾金华,吕青,等.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3):266-267.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28-05
统计思维就是当人们面对与数据有关的问题时,会本能地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并能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统计思维类似于数学中的数感、符号感,美术中的美感,以及人们对于音乐的乐感、节奏感等,是一种对给定数据及与数据有关的量、表、图的潜意识的反映[1]。戴维・S.穆尔在《统计学的世界》中这样写道:“不要把统计当做专业的工具,而要当做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的文化素养……统计是一种独立且基本的思考方法。”如此看来,统计学作为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处理实际中的经济管理问题。
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统计学教学中统计思维培养的问题。尹俊峰和曾五一认为,统计思维由过程思维、允许波动和数字说话三个各有特点而又互相联系的要素构成,培养良好的统计思维既能促进其他思维方式的有效应用,也是贯穿于整个统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思想[2]。柴根象和徐建平结合统计教学中具体的事例指出统计学应重在“观念”和“思考”[3]。惠琦娜提出统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但这种思维能力通常不能与生俱来,它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并进一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基于统计思维能力培养的统计学教学改革思路[4]。刘超和吴喜之认为在统计教学中要强调应用、尝试去概念化教学,以大量实际数据运用为基础,在数据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介绍统计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深入领会统计思维和应用价值[5]。
上述文献对推动统计学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现有文献多数还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鉴于现实中统计学所扮演的角色还不尽如人意,为了深入研究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我们对安徽大学商学院已经开设过统计学课程的各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展开了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探索。①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基于安徽大学商学院各专业学生关于统计学教学改革问题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以统计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统计学教学现状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60份,收回问卷537份,其中有效问卷504份。问卷除了学生的年级、专业等基本信息外,主要围绕“对统计学重要性的认识”、“对统计学难度的感知”、“对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对统计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议”四个方面展开。
(一)学生对统计学重要性的认识
对统计学重要性的认识,我们主要从统计学课程整体层面、统计分析方法的公式推导与证明、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统计学对后续课程学习、创新创业活动或毕业论文撰写”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两个问题上,均有一多半的学生认为重要,其中超过10%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而认为“统计分析方法的公式推导与证明”重要的学生明显少于前两项。可见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意识到了统计学的重要性,并认为统计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比公式的推导与证明更重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对统计学重要性的认识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分别按专业和年级对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专业和年级两个因素确实影响了学生对统计学重要性的认识,具体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统计学对后续课程学习、创新创业活动或毕业论文撰写”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公式推导与证明”的重要性的认识,均在1%的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而对“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进一步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认为“统计学对后续课程学习、创新创业活动或毕业论文撰写”重要的学生比例排在前三位的专业分别是财务管理(85.71%)、工商管理(76.92%)和会计学(76.47%),认为“统计分析方法的公式推导与证明”重要的学生比例排在前三位的专业分别是财务管理(71.43%)、旅游管理(64.41%)和会计学(61.76%)。总体来说,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的学生相对比较重视统计学。
表3的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均在10%的水平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具体来说,有65.23%的大二学生和71.77%的大三学生认为“统计学对后续课程、创新创业或毕业论文撰写”重要;在“统计分析方法的公式推导与证明”的问题上有48.83%的大二学生和55.65%的大三学生认为重要;对“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选择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大二学生占比62.89%,大三学生占比71.77%。显然,高年级学生普遍认为统计学更重要。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科研论文的撰写以及比赛或实践活动经历的增加,学生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统计学的重要性。
(二)学生对统计学难度的感知
在了解了学生对统计学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问卷进一步就他们对统计学难度的认识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访的504名学生中,有43人认为统计学非常难学,268人认为统计学难学。进一步按照Likert五点量表的思路对本问项进行赋值(非常难赋值为5分,非常容易赋值为1分)计算均值,我们可以从总体上了解学生对统计学课程难度的感知,结果显示均值为3.79分,这一结果表明,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已认识到统计学的重要性,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又感觉到统计学的学习难度较大。
(三)学生对统计分析法的掌握运用情况
关于“学生对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运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504名被调查学生中仅有28人认为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而有246人给出的答案是“不确定”,还有230人表示自己未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更有42人认为自己对于统计分析方法非常不熟练,这一结果不能不令人担忧。统计学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现实情况却告诉我们统计学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真正的发挥。
(四)学生对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鉴于目前安徽大学商学院统计学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还较为缺乏,这也可能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原因。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增加统计软件教学”、“引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专业或实际生活做一项统计实践工作”和“教师结合科研项目讲解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四种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供学生选择,以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73.41%的学生希望在统计学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统计软件教学”,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73.02%的学生选择的“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专业或实际生活做一项统计实践工作”。由此可见,相对于“引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和“教师结合科研项目讲解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学生更迫切希望能够学习统计软件并亲身参与到实践中,参加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训练项目,以切实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综合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已意识到统计学很重要,尤其是财会专业和高年级的学生,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却又普遍感到有较大的难度,而且学过统计学的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及毕业论文撰写中并不能很好地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一问卷调查结果引发了我们对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深思。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目前统计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围绕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描述性分析、时间数列、指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等内容展开。这些内容中的基本理论多数比较抽象难懂,教材中充斥着各种公式及其推导证明的过程,如果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对大多数数学功底相对不足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就很难深刻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思想,更无法熟练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此外,多元回归、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层次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我们并未将其纳入统计学教学内容,势必会影响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训练中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效果。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为实质性学科进行定量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统计学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统计学与各专业学科紧密结合,并根据专业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而我们目前的情况是,统计学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教考分离课程,需要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考试内容,也就决定了不同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也是统一的,没有专业区分度,导致学生无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本专业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和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实际教学,还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过于注重统计原理和方法的讲授,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导致学生虽然学了很多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并能顺利通过课程考试拿到学分,却不知道这些统计理论和方法“有什么用”、“怎么用”,遇到实际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
统计学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案例教学和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商学院的学生来说,学习通过计算机软件(如EXCEL、SPSS等)操作得到统计结果并对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比理解公式推导与手工计算更有意义,但我们现行的教学计划中没有专门安排统计实验课程,统计软件教学通常只是教师选择性地在统计分析方法讲授结束后进行简单的演示,学生课上不能亲身参与演练,再加上软件操作并未纳入期末考核内容,学生课后便不自觉地忽视了统计软件的操作练习,导致统计软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将与专业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思维方式、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也为学生开展自己的调研活动打下基础[7]。但目前统计学的教学中优秀案例还比较匮乏,即便是教科书上的一些经典案例,由于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反映社会热点,让学生没有归属感,没有表达的欲望;另外,这些传统的经典案例,教科书或网络上通常已有标准化的解读和评价,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学生统计思维训练的强度远不如贴近专业实际的新鲜案例,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会大大降低。
(三)考核内容与方式单一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指引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就目前安徽大学统计学课程考核情况来看,依然沿袭“平时+期末”的方式,平时考核(30%)通常由“考勤、作业以及课堂表现等”组成,期末考试(70%)基本上是以闭卷的形式,主要测试学生对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的记忆和理解,并未涵盖对统计软件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学生平时学习的方向自然就定位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了,甚至会出现某些善于考试的学生只在考试前进行短期的突击训练就能取得不错成绩的现象。然而,这样的考核并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使得考试这根具有“权威性和方向性”的指挥棒未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作用。
三、统计学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美国统计协会和数学学会的一个联合课程委员会曾指出:任何统计的入门课程, 都应该“强调如何做统计思考”,而且内容应该“多一些数据和观念, 少一点公式和推导过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1)指出,统计学不是着重于统计方法数学原理的推导,而是侧重于阐明统计方法背后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因此,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来说,应该以“统计思维的培养和统计方法的应用”为基本目标,在授课中让学生理解统计方法所传递的统计思想、统计方法的来龙去脉以及统计方法的应用,弱化传统的数理证明和推导过程。
近年来,各高校广泛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专项等,为了培养学生参与此类活动所具备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将多元回归、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层次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融入到统计学教学中去。然而,如此丰富的统计学教学内容对目前安徽大学工商管理类各专业54学时的教学计划安排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因此需要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压缩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时间,加强自学和课外实践环节,如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描述性分析等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而问卷调查部分实践性较强,可以让学生分组在课外完成。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统计学教学要体现统计思维的培养要求,就应当遵循现代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方位开展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合理安排课程实验。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烦琐的统计数据计算变得简单快捷更加准确,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也由统计计算技术转向统计思想和统计应用[8]。在教学中,对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所涉及的大量复杂的计算可以交由计算机软件去完成。因此,我们必须将EXCEL、SPSS等统计软件操作以实验课程的形式纳入统计学的教学计划,在每一种统计方法讲授结束后,安排学生上机实验,进行软件操作。
2.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实际问题,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的选择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反映社会热点。教师可以将前几届学生在统计实践活动中的优秀成果整编成案例,也可以从报纸、期刊、网络上搜索当前的热点问题编写成案例材料,还可以就自己正在研究或已经研究过的科研项目形成案例。在组织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将案例资料打印好分发给学生,并提出明确的讨论目标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准备,课上则要把“主角”让给学生,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或提出探索性问题。
3.丰富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和案例教学均是针对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嵌入的实践教学环节,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在课程实验和案例教学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亲身体验一项完整的统计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调查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等。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或与专业相关的课题进行调研,如本次统计学教学改革问题的调研就是由我们统计学课程学习小组的三位学生负责完成的。我们在本学期统计学教学中,从第一次课开始,就让学生自行组队形成调研小组,自己选定课题进行调研,并以“学长团”的形式,每两到三个小组配备一个学长进行项目具体指导,授课教师进行总体指导,跟随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进程同步进行,从调查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最后形成统计分析报告。期末由授课教师和“学长团”成员组织对调研报告进行答辩,并将优秀的成果汇编成册,这些优秀的成果可以形成学术论文,可以参加案例竞赛,同时还可以作为下一届学生统计学课堂教学的案例。
在课程结束以后,对成绩优秀并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推荐参与到教师的研究项目中,如安徽大学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等,增强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变革考核方式
教学理念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考核方式做出相应的变革。统计学的考核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果等。考核方式具体包括平时考核、上机操作和期末考试。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案例讨论和调查报告撰写。由于案例讨论和课外实践调研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在进行考核时,除了应考核团队的总体表现外,还应对各个成员所分工领域的表现进行评定,除了教师评定外,还要同时增加组间互评与小组内匿名互评的方式,真正将考核的压力细化到每一位学生,规避“搭便车”现象[9]。上机操作主要考核学生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并对软件输出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各种统计方法和统计思想的掌握情况,可以将考试中可能用到主要公式在试卷上直接给出,也可以直接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
统计学是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各高校对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的脚步也从未停歇。本文基于安徽大学商学院各专业学生关于统计学教学改革问题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统计思维培养为导向的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注:本文感谢何伶丽、孙丽两位学生对此次问卷调查做出的努力!)
注释:
①安徽大学商学院目前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 务8个本科专业,由于我们在发放问卷的时候大四的学 生正处于第8学期校外毕业实习状态,因此我们只对大 二和大三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周建军,张理,唐年胜.统计学教学中统计思维培养的几 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3,(23).
[2]尹俊峰,曾五一.统计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统计思维的培 养[J].统计教育,2001,(1).
[3]柴根象,徐建平.突出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统计学 教学浅谈[J].大学数学,2006,(2).
[4]惠琦娜.从统计思维能力培养看统计教学改革[J].统计 与决策,2010,(3).
[5]刘超,吴喜之.统计教学面对的挑战[J].统计研究, 2012,(2).
[6]石秀丽.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 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
[7]张砚.本科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合肥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正确、合理的选题是保证毕业实习效果的前提
选题是毕业专题实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同学们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后进行选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文献查阅和文献阅读能力,而且从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的原动力。对于毕业实习的科研选题,一定要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如“石河子市高中城食堂蔬菜中农药残留测定、分析及评价”、“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调查和评价”、“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室内空气中细菌和TSP的测定及评价”、“预防医学系在校本科生学习及就业需求调查与分析”、“原花青素对氟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干预研究”。这类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他们以积极的兴趣查阅文献、搜集资料,从而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设计。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本科生的研究课题,要注意其工作量及难度应适宜,使同学们能够在近14周的时间内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研究,并能获得一定的成果。
科研训练是保证实习论文的重要手段
在毕业实习带教过程中,指导教师对本科生按照规范的科研程序进行严格训练,以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指导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注重后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如对学生进行文献查阅、文献阅读的训练,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大量文献后做出课题设计。课题设计一旦做出,将由指导老师进行修改,然后举行全体实习学生参加的开题报告会,并邀请其他教师针对课题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交流。开题报告一经确定,教研室提供研究现场和实验室,以保证学生完成收集资料、获得数据的工作。学生们获得大量资料和数据,指导教师此时应指导学生运用卫生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目的。通过此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统计学方法的正确运用,为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了切实可信的资料。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论文撰写、答辩过程
为了保证学生撰写的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要对论文反复审阅,指出论文不足,令其反复修改。修改后的论文提交后,由教研室资深评阅教师把关,以便从不同角度分析论文水平。评阅教师对论文的立题依据、观察指标、技术方法、统计处理、结果结论以及讨论分析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评阅过程注意细节,从论文写作格式、统计图表制作、参考文献引用到标点符号、小数点的使用,都有评判标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作风。论文答辩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是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关联知识掌握程度、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5年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必须要规范科学、合理、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评判标准。成立由3~5人组成的答辩小组,成员由副教授以上职称并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担任。答辩工作开始前,答辩小组会组织对学生完成的论文进行评阅。论文的评阅由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研究成果的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评阅教师着重评判学生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水平。评阅结束后写出书面评阅意见。答辩要求学生在15~20分钟内运用简洁的语言,配合必要的文字、图表,以PPT形式介绍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提问时间为20分钟左右。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学术交流的能力,在正式答辩前会组织课题组相关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预答辩,使学生事先熟悉答辩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其克服心理紧张、胆怯等因素。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何风华,李明辉。生物统计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25(6):25~27
[2]洪伟,吴承祯,陈辉,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50~51.
[3]崔相学。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质的实践与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67~68.
[4]邓华玲,傅丽芳,孟军,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20(1):34~37.
论文关键词:病理性网络应用;人格;艾森克人格问卷
随着个人计算机成本下降和互联网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大学师生学习的基本工具之一。但是由之而来的网络过度应用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尽管目前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美国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均对此还没有正式的诊断分类,但许多作者将该现象称为互联网成瘾(Interact Addiction),该行为表现为以互联网依赖为特点的冲动控制障碍。但是对使用“成瘾”一词是否合适,仍有许多研究呈反对态度。本研究采用“病理性网络应用(pathological Intemct use,简称PIU)”来描述导致心理依赖和社会功能显著受损的互联网滥用状态。研究表明,大学生病理性网络应用的比例约5—12.9%,个性心理特点异常,表现为自主性差、不自信、依赖、社交恐惧等特点。然而,目前关于病理性网络应用个体的个性行为特点的研究仍然结论不一。可能与样本和量表选择有关。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探讨病理性网络应用个体个性特点,将为有效干预提供基础数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病理性网络应用组(研究组)为在某三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病理性网络应用心理咨询并符合Young诊断量表判断标准的大学生;对照组为来自该三所大学随机抽样的无PIU的大学生。两组均身体健康,没有其它神经精神疾病。
病理性网络应用判别标准:根据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至少出现以下10项中的5项为网络成瘾:(1)过去7天内每天上网>4小时;(2)不上网时仍想网络内容;(3)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和焦虑;(4)企望上网时间长于目前;(5)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6)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7)因上网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8)向家长、老师和同学隐瞒上网事实;(9)因上网与家长、老师发生冲突;(10)上网以摆脱困境、抑郁、无助和焦虑。
2、方法:两组均接受一般人口学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年级、每天上网时间、网龄、家庭经济状况等:并接受艾森克人格测验(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测验均在咨询室一次性完成。家庭经济状况采用好、一般、差三级评分。
3、数据统计方法:所有数据输入由Epidata3.1版建立的数据库,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5完成,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和方差检验等。
二、研究结果
研究组共收集样本132人,男101人,平均年龄2o.6±0.8岁,女31人,平均年龄20.3±0.5岁;对照组共152人,男110人,平均年龄20.1±0.5岁,女42人,平均年龄21.0±1.1岁。两组年龄分布经t检验,无统计学显著性(t=1.42,P>0.05)。两组性别分布经卡方检验P=0.26,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大一学生为19.8%,二年级学生为35.7%。三年级学生为29.6%,四年级学生为14.9%;男性为76.52%,女性23.48%。两组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1.645,P>0.05)。
1、上网状况统计结果:研究组网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羞异,其每天上网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表1)。
2、EPQ结果:研究组内外向维度(E)和掩饰量表(L)得分低于对照组,精神质维度(P)和神经质维度(N)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表2)。
三、P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病理性网络应用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亦调查PIU个体在大学生中的部分分布特点。Young认为,P1U是类似于强迫性赌博的强迫性上网行为t亦有研究将P1U归为无成瘾药物作用下,上网行为冲动失控。作者认为,PIU是指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其结果就是社会功能显著受损,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对社会也产生巨大危害。PIU个体抑郁和自杀观念比例显著增加。作为目前互联网大学生文化的一个部分,病理性网络应用越来越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和社会价值。本研究发现,大学生PIU个体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可能是男学生在遇到心理冲突或困惑时不能有效获得同伴、家长和老师的社会支持,此时易转向网络,可能是一种外向不成熟和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遭受挫折后选择网络游戏等虚拟生活,或依赖网络暴力游戏获得感情发泄。PIU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差或学业成绩不好,容易导致在网络空间寻找寄托,而过度应用又加重其学业不良及其他情绪或社会适应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本研究显示,PIU组和对照组在网龄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有多项研究支持本结论,表明网龄与个体是否发展成为PIU没有相关,网龄不能作为P1U的预测指标。是否发展成为PIU,可能与个体对网络的使用方式有关。有研究提示,将网络视为情感疏泻工具,如聊天和游戏方式的个体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PIUI引。两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比较表现为PIU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多项研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一90)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PIU个体精神状况,发现躯体化症状和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增加,给PIU学生社会功能带来明显损害,但仍坚持长时间上网。
其与药物依赖相似的表现,提示P1U形成后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大脑阿片肽、多巴胺犒赏系统和5一羟色胺活动异常有关,对PIU治疗提出了一定提示l10J。本研究发现PIU与大学生个体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显著性联系,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提示大学生个体是否与经济状况和是否早期接触网络等关系并不密切,PIU可能与个体自身特征有关。
本研究采用EPQ调查了PIU的个性特点。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掩饰性相对较小,表现为内向、情绪不稳定、孤独等特点。掩饰性测量的是被试朴实、遵守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等特征。社会舆论普遍反对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许多学生甚至逃学去上网,L量表分低于对照组似与之不符。原因可能是一些网络虚拟群体允许使用者以匿名的方式参与交流,受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使其更加可能真实表达原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说出来的思想,同时可寻找到与自己在行为和想法上的相似人群,增强自我接受感。PIU者长期处于虚拟空间。把虚拟空间中较为真实、直接的社会交往方式泛化到现实生活中,造成他们的掩饰性低于正常人群。
E维度测查被试的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得分较低,表现为内向、社交功能受损等特点。有研究指出,网络成瘾行为与个体的心理特征如社交恐惧、抑郁、焦虑、孤独、不自信等有关。本研究支持此项结论,PIU组表现为较明显的内向特点。有作者认为有社交焦虑倾向的个体回避现实中的日常交往与人际交往,往往期望在网络中发展人际关系,寻求认同。但由于网络环境与现实生活的显著不同,在虚拟环境习得的人际交往技巧常导致现实环境中个体人际关系一再挫败,继而更加依赖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这种负性生活体验又会加剧该类大学生抑郁心理,间接促进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但是内向特点亦可能是PIU的原因。因上述研究和本研究均属横断面调查,并不能给出进一步结论。
N维度测查被试情绪稳定性。本研究显示,PIU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焦虑抑郁、较强烈的情绪反应,Yang CK等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亦发现PIU个体情绪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情绪易波动、自尊低和富于幻想等,支持本研究结论。具有神经质特质的人可能因自尊较低、自主性缺乏使他们一再延长上网时间;同时强迫特征使其不断遭受戒网失败。这体现在网络成瘾者的时间管理混乱等方面。另一方面,成瘾者戒断网络的失败经历将伴随受挫情绪反应。如沮丧、紧张等,并进一步强化其负性情绪体验。
论文摘要: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不同领域的自我效能是不同的。在求职过程中,职业决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对职业决策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本文将对国内有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 - making self 一efficacy)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2000年以后开始进人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已有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可以依据它来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可以把它作为职业咨询的工具,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职业自信心状况,可以作为职前培训和学生职业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手段,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应唤起高校职业指导者及其他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文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及国内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一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一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先由Bandura, A.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职业自我效能便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总称概念,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该职业所需教育,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等)能力的信念;另一方面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如职业决策、职业找寻等),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气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 - mak-ing self - efficacy)就属于后者,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而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一mak-ing),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乔普森(Jepson,D.),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public commitment)。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出了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Yun一Cheng Wei和O ’ Neil曾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期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Hacke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1983年,Taylo: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随后,他们编制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一making self一efficacy scale,简称CDMSE),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指导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对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他们的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1994年,他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1996年,他们又编订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式”( CDMSE - SF)。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介绍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还很鲜见。笔者以“职业自我效能”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共有十篇,现简要介绍如下:
2001年,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大的龙立荣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研究是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 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项目特别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但是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彭永新和龙立荣又进行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方法仍然是参照CDMSE量表,依据对高中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湖北省8所中学高三年级的75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研究结论证实,该量表可以作为高中生选定大学专业出现困难时的诊断工具试用。但该测验编制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修订范围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
2003年,浙江大学的李莉、马剑虹。进行了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该研究采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CDMSE量表,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但是,文章并没有运用归因理论深人探讨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爱华。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该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中目标定向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表现特点,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选择范围的关系。该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高校职业指导应唤起对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的关注。 2007年,吉林大学的吴韬。进行了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该研究通过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择业焦虑各维度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但该研究只从择业焦虑及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体预测能力不强,而且只得出了择业焦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负相关关系,讨论不够深人,缺乏因果关系模型的支持。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郭敏。也进行了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该研究拟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她借鉴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以外,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也初露锋芒。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斌。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该论文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协助女大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王金良。在其论文中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现状出发,从实证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此外,上海师大的曹丽丽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咨询研究。该文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团体咨询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四、研究趋势
从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上述的诸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将是我们面临重要课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积极关注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群体如女生、人文学科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和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职业辅导。抽样涉及面也可以更广些,研究对·象不一定只局限于学生群体,可以扩展到其他人群。比如,下岗再就业的工人等。这样,不同群体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更能说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另外,以CDMSE为依据,可以编制更多符合我们需要的相关量表,并建立全国常模和地区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