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学素养论文

科学素养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1 17:10: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素养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学素养论文

第1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条理性的教学来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与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并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得出相关的现象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时,演示实验:比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这个实验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通过讨论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经过讨论可以选择浓度为0.1mol/L的NaOH、HCl、NaCl、CH3COOH、NH3•H2O溶液,让学生画出装置图,给学生留一些空间思索实验的完整性和严密性,然后进行实验,并观察灯泡亮度来确定不同溶液的导电能力,经过讨论得出结论,从而很好地区分强弱电解质的不同,其实是电离程度的不同.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习了探究未知知识的一般方法,逐渐地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培养科学素养打下基础.

二、灵活的科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

科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这种能力包括自我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性能力,学生能够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对于学科的新知识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充分地将课本理论与各种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中,体会开拓创新带来的乐趣,并不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主动积极地锻炼科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例如,在制备Fe(OH)2的实验中,先让学生观察课本演示实验,明确注意事项,然后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知道,Fe(OH)2白色沉淀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红褐色Fe(OH)3,在制取Fe(OH)2时要排除氧气的干扰.学生通过思考,在溶液上面加少量植物油隔绝空气,或者利用电化学原理制备Fe(OH)2.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良好的学科品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升华

良好的科学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升华.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科学品质,才能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为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本中的一些伟人事迹和有趣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通过对基础知识探究和研究,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通过性质验证的实验设计,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要用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领域是严肃的、客观的,从而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

第2篇

小学生对这个世界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鲜和好奇,科学课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引导他们参与实践,让孩子们自己通过感官,独立观察。在观察的时候,教师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而是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去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现象,以及观察的过程、方式,把发现的秘密,尽量真实的描述出来,促进学生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达到要求。对事物的特征,有的学生不一定观察发现得很全面,可以由多个学生补充完善,也可以再观察,再发现。如在学习《小车的运动》一节时,教师让学生实验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拿到实验用品,首先充满好奇的把小车拿起来,看看车厢,转转车轮,放在地上往前一推,让小车向前滑动,玩个不停。对于学生的这些行为,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制止,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用易懂的语言、文字、表格等,把他们观察物体的过程、方式、特征以及实验数据描述或记录下来,当学生不能准确描述时,要学生反复观察,多次实验,互相补充,直到能全面、真实地得出实验结论,获得物体的共同特征,这样才能让他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活动进行科学发现。

二、自己动手,科学探究,提升操作能力

小学生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直观形象思维是小学生思维的核心,儿童常常依赖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和卓有成效的!首先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要让学生一进入科学实验室就有一个新奇的感觉,激发学生上好科学课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想看、想摸、想问、想研究、想动手、想制作。如在教学《摆》一课时,我预先让学生观察,了解自己家钟表的相关知识,自己准备了一座跑慢的落地钟,有个长长的摆,我说:这座钟有什么问题?有谁知道是什么原因?能帮老师修一下吗?由此引出本节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研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探讨本节相关知识!其次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教师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实验中,教师只是介绍一下仪器的用途、注意事项等,充分让学生去动脑、去操作、去探究,学生手脚放开了,思维活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如教学《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时,要研究硬币的弹性,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玩一玩硬币,看有什么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按照书上三枚硬币的弹法去做,而是自己把硬币像弹力球一样扔到地上或者桌子上,看能不能弹起来,也有的学生把硬币象直尺一样放到桌角弹一弹,看有没有弹性,方式是自己想出来的,异曲同工。再次,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进入探索知识的境界之中。我在教学前总会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感到新颖、有趣的演示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探索知识的境界之中。如教学“大气压力”时,我准备了一满杯水,用一张厚厚的纸盖住,让学生猜猜看,倒过来会怎么样?同学们都在思考,议论纷纷,意见不尽一致,但大多数同学认为,水会洒在地上。接着让每位同学都拿起杯子和老师一起完成实验,结果很成功,杯子里的水安然无恙。同学们愕然,紧接着个个眉飞色舞,兴趣盎然,急切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奥妙。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精力集中,教学效果很好。

三、独立思考,科学创造,提升思维能力

第3篇

科学素养教育的另一种直观形式,便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要让学生具备环保理念.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肆意.人们在不断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诸多恶劣影响的同时,也慢慢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要透过各种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阻碍.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课外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模式,也能够深化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如安排学生参与“调查校园、社会和农田的生物种类”,“调查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和“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等野外实验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验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接触和了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使学生逐渐懂得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使学生逐渐热爱大自然.透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与大自然有更直接的接触,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进而有效渗透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

二、渗透人文思想教育

实验教学是渗透对于学生人文思想教育的一个平台.教师可以透过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细节的关注来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并且深化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在常规的认识中,人们很难将生物课程与人文教育进行联系,人们也较难想象如何在生物教学中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引导.其实不然,很多实验细节与实验过程都可以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引导,不仅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也能够渗透对于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教师要借助那些有代表性的实验过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这同样是科学素养教育的直观体现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验中告诉学生“刀片锋利,注意安全!”“酒精只能隔水加热,否则将发生危险!”“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等安全知识.又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能量”等实验后,要求学生不要将种子扔掉,应该将种子送给农户做饲料,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好品德.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懂得学习不仅是学好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是渗透对于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直接方式.

三、总结

第4篇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与表述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形成统一、广泛的认可的表述。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观点是:科学素养是一种能力,是人们运用科学知识来对问题进行确定并得出有证据的结论,从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界进行改变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PISA)中提出,科学素养的测试应该有三个方面组成:科学基本观念、科学实践过程与科学场景,而在测试范围上则是由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过程与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所构成。总的来说,人们普遍将科学素养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是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能够达到了解的程度;第二是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能够产生的影响有基本的了解程度。

二、重视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作为科学素养中的实体,科学知识与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容易把握。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等也可以在学生学的过程中进行培养。然而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这些观念性的东西则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关心。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整个过程,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重视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新课改的过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养成认真观察演示实验、认真思考,并能够不断的自我提问的良好习惯。要能够让物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就必须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各种物理问题则是起到这种作用的有效媒介。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的对物理实质进行理解,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研究物理的能力。例:一个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着。今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用手托住物体将它缓慢放下,并使物体最终静止在平衡位置。问在此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如何变化?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不容易入手。对此,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进行讨论,让学生从讨论中进一步的体会功和能的关系,什么力做功改变动能,什么力做功改变机械能。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理顺?该用什么方法?这些都涉及到了学生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反思过程与总结提高的过程。我们应该重视这个过程,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思维障碍及成因,并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重视物理问题分析的过程,加强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是他们提高物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学会利用物理内在规律,选取最合理的有效手段解决问题。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与物理思想,在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明白要解决一个物理问题就必须对物理过程与物理情景有清晰的认识,然后通过分析确定出应该用什么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十分的重要。例: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大?这个题中包含了两个状态一个过程,根据两个物理状态的受力情况可以列出两个合力等于向心力方程,再根据动能定理列一个物理过程的方程,三个方程联立即可。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困惑,引导学生高效而规范地分析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重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模仿和经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从中体会科学家探究自然规律时的思想和方法,让这些思想和方法转化为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重视学生提出物理问题、从猜想到假设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2)重视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3)重视学生实施物理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5篇

(一)教育目标:从“精英”到“大众”

出于政治和科技竞争的原因,“做个科学家”成为20世纪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在美国。为了达成这一科学教育的目标,美国科技界与教育界共同研制了一批反映当时科学发展最新水平、呈现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的小学科学教材;与教材内容改革同步,引进“发现教学法”和“过程”观念,试图以此两者为核心,为社会发展培养科技精英奠定基础。然而,只适合20%的学生的精英教材,对80%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现代科学技术在人类生存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更加明晰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应体现对所有学生的价值;对一个国家来说,普通民众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因此,科学教育的目标逐渐由培养“精英”转移到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上。科学教育目标的转换,对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能力构成了挑战。在“精英”模式下,教师需要传授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科学知识,教学所需的是充裕的知识储备,教师知识和教学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在“大众”模式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理解以及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缺乏探究的实践和能力,仅靠书面化的知识系统,显然难以胜任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从“过程”到“探究”

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强调科学的“过程”性。与“知识”取向所秉承的静态知识观不同,基于“过程”取向的科学课程反对科学教学中静态、僵化的知识灌输,希望中小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知识结构。然而,这一时期的科学观仍然以“静态知识”为主流,“探究”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掌握体系化的“知识”,体验“过程”与“探究”只是学习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科学课程依然难以跳出唯“知识”的窠臼。伴随着对科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探究”将“过程”取而代之。建构主义珍视儿童对自然世界的天生的探索欲望,希望通过儿童与他人共同的学习和研究建构知识,让儿童形成对科学本质的更现实的观念。同时,建构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史对儿童科学知识建构的价值,把科学史、科学哲学作为中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认为研究科学知识的创造和协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知道科学中人性的一面”。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为中小学科学教育贯注了极大的活力与创造力,但也因过度强调儿童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导致科学教育的形式繁荣和实际教学质量的下降。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始,“科学的探究”成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新举措。“科学的探究”与“探究”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探究不仅仅是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个建构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规范,这个基本的规范即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儿童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科学界的代表”,如何在学生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的引导、讲授与活动、动手与动脑之间形成平衡,让儿童通过探究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提高科学素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中的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应对与建构:关于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思考

没有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已被反复证明。在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动态的教师素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内在的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等系统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师的素养层次。在学科知识方面,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关注小学科学课程所涵盖的相关学科的结论性知识,更要关注对科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以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与个人发展、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经历科学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形成一定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形成猜想、技术设计、交流合作和科学思维的能力”。唯有如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才有可能将系统的学科知识内容贯穿于具体的科学探究任务之中。第二,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他们经历过程、体验过程、在思考与探索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思想方法;除此之外,探究式科学教学还旨在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智慧的积极参与中,理解现象、探究本质、交流观点、建构知识。毫无疑问,把科学探究简化成课程上的科学教学,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正如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阿瑟•A•卡琳所说:“虽然探究教学是模仿科学家进行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但由于儿童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职业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中小学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形式,学生在探究中能够理解自己在做什么,使科学探究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准备材料、设置情境、进行引导、提出问题、提供信息、讲解、解释———教师要为儿童在真实世界里动手做科学探究进行各项准备。这些是教师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所负的责任。”

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和对一般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与特定年龄段和不同能力层次孩子的现实以及特定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加以强化的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要想形成这种基本的探究教学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职前与职后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究习惯,把知识的系统学习融入科学研究的过程;另一方面,小学科学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将前科学概念转化成科学概念的机制和特点。一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同时对学科课程中不同分支学科间关系、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科内容与学生发展之间关系形成了深度理解和把握,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生成和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高水平的小学科学教学素养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第三,教育、心理学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形成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新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形成一定的科学文化积淀,包括新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观、科学教育观,同时关注有关儿童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心自己所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融入专业实践之中。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所需要的,并非仅仅是纯粹的系统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很难直接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与学校生活中。因此,如何把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结合起来,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转化成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的态度和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核心任务,即是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教育理论建构自己对小学科学及其性质的理解,形成恰当地处理知识的确定性与教学现实的情境性之矛盾的能力。第四,对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学习与把握。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纳入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必修课程体系之中,是当今国际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基本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如何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不仅学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国际科学教育界的核心话题。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课程,是有助于教师形成对科学性质理解的基础学科。正如论者所言,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给我们提供了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轨迹,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功过得失,以及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的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性质的洞察力。

第6篇

(一)存在实验教学认识误区

目前,我国的化学教学的主要模式为分班讲课制,全县18所中学中初中化学课程设置为每周4-5节课(不含晚自习),教师备课压力大,学生实验普遍用“讲实验、画实验、视频实验”代替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化学实验的探究更是缺乏,难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误用课程权利,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的发挥。导致化学实验操作的得分率不高。如:下列实验操作图示不正确的是此题难度系数为0.49,若有实验经验的同学就很容易得到答案D项。说明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太薄弱。从这个题目的设置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素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绿色化学素养。要求学生建立证据推理意识,养成科学探究习惯,旨在形成科学精神意识等学科素养。分析见下表1。

(二)实验教学设施不完善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缺乏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而学校对实验仪器和试剂的预算和重视度不够。现存教学设备陈旧,部分化学药品过期。例如,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因密封差,氯化氢气体挥发,由原来的浓盐酸变成稀盐酸,在后来的实验中学生就观察不到瓶口产生白雾的现象,与理想结论有较大偏差,影响实验的真实性,导致学生对实验的真伪性产生怀疑,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也会下降,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没有得到提高,从而导致了学生们在学习时不能够掌握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师的职业懈怠

由于大部分的初中化学教学老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问题很严重,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实验探究水平不高、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不够、自我实验操作水平不高、实验解读水平不高、实验演示技巧和实验素养意识不高、实验创新意识匮乏等,使得初中化学教学的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农村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感也很明显。化学老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不能有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另外,在对一些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时,学校也没有予以重视和监督,教师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重视不够,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没有明显提高。这就使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等得不到转变和提升。

(四)班级规模过大

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80%的义务教育学校中班级人数均在60人以上,这种大班额导致学生分组实验无法开展,尽管学生喜欢分组实验,但大班额对实验的操作要求和重复实验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也增加实验员老师的工作负荷。对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所以,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解决大班额的问题。

(五)实验员教师分工和绩效不明

对于一线教学老师来说,有较为明确的教学分工,而对于实验员老师来说,处于相对尴尬的角色,相对于教育发达地区已有明确的定位和分工,职位要求和岗位绩效报酬都出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而对于中西部教育欠发达省份,针对实验员的配备和职位要求、岗位津贴等没有明确的说明,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真空地带。

二、西部初中化学学科素养教学教育实施思考

(一)因材施教,分小班讲课

在之前的论述中可以了解到,尽管班级讲课制能够发挥一定的教学作用,但是相对于正面的作用来说,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更大。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更多具有创造性的新型技术人才,然而大班级讲课制不利于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就需要实行小班的讲课制度。这种小班讲课制度就是在缩减班级规模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学生人数,从而使得化学老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到每个学生学习的状况和需求。小班额教学不仅能够消除班级讲课制带来负面影响,还能够将其正面影响不断优化和扩大,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也是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教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设施,培训师资力量

针对的化学教学,必须加强对老师的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并且还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来辅助实验教学。首先,在选用教师的过程中要加大考核的力度。其次,要对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以及监督,从而提升化学老师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学校还要创新激励机制,保证学校能够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再次,要加大对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购买比较先进的实验设施,增强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的推进。由于科技技术的飞速更新和变换,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将教学的模式以及设备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变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还要时刻学习西方国家的模式和策略,不断提升有效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创新教学模式

在化学教学实验上,化学老师还要注重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创造性和自发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参与到教学的实际操作中,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动脑思考,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完全地融入到实验学习的氛围中去。另外,还要进行异质同组进行分组实验、“小小实验家”“实验小发明”“实验小魔术”等有趣的实验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团结与合作,交流与沟通,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提升教师实验教学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的教育设计与自下而上的教育实施。应将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更新教学设备,还要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实验教学人才,从而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和发展。在当前形式下,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新理论替代传统的“三维目标”教学,开展大胆的教学实验尝试,构建与学科素养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和风格。

作者:王翔 夏振洋 单位:重庆市彭水县龙射中学 重庆市彭水县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磊,支瑶.化学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6(04):46-56.

第7篇

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都有用自己特有的智慧,创造本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地理、科技、文学、艺术等各类社会科学知识,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凝聚,体现了各民族集体的文化素养,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用这些丰富的民族人文知识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

二、借助各民族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和著名人物的成就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上的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每一位先进人物身上都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如,勇敢、坚强、不怕牺牲、远大志向、爱国精神等;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他们取得重大成就的过程中,往往所表现的勤奋、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献身科学的精神都是值得后人去学习和养成,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要借助这些人物的品质,去培养我们的学生,增强学生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结果、影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是不仅仅具有偶然性,还有主、客观的原因,而且每一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原因与结果之间都有内在联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结果、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借助学生在历史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巩固人文素养

随着国家对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增添了新的色彩,课堂上了有了生机和活力。在历史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师生都是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学习,特别是学生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相互携手,共同去解决问题,这一学习过程既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能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展示。尊重学生人格的学习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巩固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插上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就给了学生无尽的学习空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和内涵所在。借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达到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的人才,这既是新时期历史课程的要求,又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五、借助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第8篇

【论文摘要】所谓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质,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终身学习、生活、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质,就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为主”;改变“一讲到底”,激发学习兴趣;丰富阅读生活,体验阅读;抒写真性情,培养创作个性。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质,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终身学习、生活、工作的能力。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指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终身学习的兴趣,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看来,我国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质,真正实施“绿色语文”、“阳光语文”的举措,势在必行。

1.改革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和猴子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人类和猴子是表兄弟。”但是,为什么人类成了人,而猴子始终是猴子呢?这是因为猴子不肯站起来,因为它守旧。传统的教育以“应试”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它把“知识量”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问题的答案唯一化、绝对化,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背诵老师传授的知识点以迎接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麻木了学生的灵魂。

新课程标准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种转变以能力为目标,以发展为归宿,倡导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实施已经六年了,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语文教学的模式,教学理念已经由关注“知识传承”变为“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做到了从心底里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并精心呵护其发展。教师不仅要能容忍个性各不相同的学生,而且还能顺应他们的差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最近几年来,我们学习和实践着“洋思教学模式”,主张“以学为主,当堂训练”,对学过的知识点当堂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课堂上给学生大量的自主支配时间,学生做到先自学,走在老师的前面,大多数同学都可以通过自学自行解决课本内容,尝到了自主学习,“不待老师教”的甜头。然后,教师针对部分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点拨提示。于是大家心有灵犀一点通,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参与意识,学会了学习和合作,不但熟练了知识和技能,也发展了各种综合实践的能力;把“阳光”请进语文课堂,使学生能够“自由的呼吸”,快乐的成长。

2.改变“一讲到底”,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元思考,对文章亮点进行咀嚼品味,涵咏语言运用的技巧,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进行大胆想象,留意文章的暗示语、潜台词,借助想象捕捉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引导学生对文章微瑕进行大胆质疑。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养成并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意识及习惯,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其答案也不可能是唯一的,是多元化的;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的每一个层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1要重视朗读。我们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门语言艺术,必须培养学生“乐读”的兴趣,使他们手不释卷,乐不思蜀。语文课要让学生大声朗读,化无声的文字为有情的音符,口读耳听,口耳并用,使整个语文课堂书声朗朗,余音绕梁。这不仅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而且培养了语感,深刻了印象。老师也要以身示范,读得声情并茂,读得抑扬顿挫,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融合到文章中,使学生潜移默化,才能够受益匪浅。而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应做到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因为,只有背过的东西才是自己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的文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在我们的学校里,我们认为文学教学取得成就的决定性条件,就是要热爱语言,感受语言的美。”师生在整体感知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语段,反复朗读,让学生比较、揣摩、品味作品语言的特色;可以通过各种语言训练形式(添加或删减词汇,置换原句的标点符号,调换语序等练习),让学生懂得怎样的语言表达更准确,哪种句式更优美,什么样的语言更能打动读者;通过典型句式的模仿造句练习(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等),使学生真正感受作家用词造句的辛苦,也因此培养了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

2. 2要让学生“说话”。针对不少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时张口结舌、语无伦次的现象,我们几乎每堂课都给每个学生以“说”的机会。教室里学生是主角,老师成了配角;学生是红花,老师则是绿叶。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词句,加上自己的理解读给小组成员听,然后小组讨论这些词句的含义和表达的独到之处。大家畅所欲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小组长把讨论的结果及时作好记录并汇报给其他小组。小组成员之间有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求助于“热线”(老师或者别的小组成员),教师要鼓励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当他们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眼睛,他的学习责任感不由自主地会增强,对语文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2. 3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语文课堂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我们遵循“快乐原则”,在平常的教学中,熟练使用情景性评价,行为观察评价,‘激励性评语等评价方式。课堂上,我们师生经常进行赏识性的“颁奖大典”:有“最佳勇气奖”、“最佳表达奖”、“最佳配合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参与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老师奖”……这样一来,语文课堂实现了情感与能力共长,交流与展示共进,学生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语文活动,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由接受者变成参与者,真正尝到了学习的。 3.丰富阅读活动,体验阅读。书籍不仅给你以欣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给你生存的动力,同时还铸造你的灵魂,改造你的人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袁振国教授说:“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启发人们用人文精神去浸润心灵,用惊喜去感悟春天,用沉寂总结冬天;培养学生豁达的心胸,乐观而向上的人生观,为学生的一生建立精神的底子。

首先,要重视阅读实践,使学生养成“好读书”的语文学习习惯。适当增加阅读课,发动和组织自主读书活动,养成“天天读几页,一月一本书”的读书习惯。凡是习惯大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养成的,就如吃饭饮水,天天见面,于是欲罢不能;让学生阅尽文学的“春夏秋冬”,熏染了书香气。然后,通过读书比赛、演讲、辩论等语文活动,加大监督力度,督促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教师要给学生规定阅读量,提示可读的书,通过自行购买、图书室借阅、互联网查询等渠道,博览群书。可速读、浏览、精读,并做好读书笔记。阅读小组成员彼此交换阅读体会,评论作品优劣。师生交流读书心得,展示读书笔记。教师要参与其中,共同合作、探究,体验阅读的其乐融融。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个“会意”便是对生活的领会和感悟。“悟性”是一种整体思维,难以用严格的统一模式来规范其思路,有时其心中知之,而口不能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作品的魅力,做到多读、多悟、多交流、勤摘抄,从你崇拜的作家作品读起(例如余秋雨、林海音、苏雪林、三毛、梁衡等),选读他的不同时期的多部作品,学会自己筛选精品;并尝试查找不同作家的同一题材的文章来比较欣赏,确立自己喜欢的风格,于是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

4.抒写真性情,培养创作个性。写作实践活动是一次心灵的展览和人格的再现,是充满创造的心智活动,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作文教学中经常存在如下尴尬的局面:大多数学生作文空洞,只是对事件经过作概括性的叙述,“眼中有,耳朵里没有,口中没有,心中更没有”。缺少对生活的敏感知觉,写出的东西苍白不生动。

4. 1应提倡大胆抒写真性情。“情,有心而发,文,感事而作。”启发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远离虚假,走向生活的真善美,反对一切为文而造情的文字;文章有时需要优美的语言,但优美的语言不是文章的全部。正如鲁迅先生谈创作“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教会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来写,培养学生敏感于生活,有个性,怀善心,悸动于一朵花的开放,怜惜它的凋落,做个有心人。适时提醒学生留意生活中那些心动时刻:曾几何时,冬天的第一场雪开始飘落;曾几何时,第一枝迎春花开始绽放;曾几何时,校园里“桃花朵朵开”;爸妈的头发何时添了银丝?老师的笑容什么时候最灿烂?……怀揣一颗感激的心上路,才能写出真实、令人感动的作品来。

4. 2提倡“绿色”作文。写作不仅存在于一个技巧问题,尤其还有一个与修养、阅历、情操有关的人文水平问题。因此,写作不可以闭门造车,要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多接触各种传媒,留心精彩的电视节目:《焦点访谈》、《东方之子》、《今日说法》、《实话实说》等,开阔视野,拓宽选材的空间;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浏览网页中的热点话题,洞悉四海风云、五洲波澜;积累新鲜典型的作文素材,训练纵横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恢弘博大的胸襟。爱默生说过:“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释,以一颗活跃的灵魂,热情的投入于写作。”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敢“发别人之未发,想别人之未想”,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