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软件产业论文

软件产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6: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软件产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软件产业论文

第1篇

内容摘要:软件产业是绿色产业,它基本上不消耗自然资源,主要依赖人们所掌握的知识。谁拥有软件产业关键知识,谁就可以获得软件产业竞争力。软件产业集群知识可以通过知识转移方式获得。本文主要探讨了通过软件产业集群之间、集群内部、集群与政府之间和人员流动转移途径中知识转移的机理问题。

关键词:软件产业集群 知识转移 隐性知识

软件产业是各国政府重点资助发展的具有良好前景的绿色产业。构成各国软件产业主体的基本上是中小软件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规模小、技术实力弱、分工不明确、竞争力弱的特点。产业集群不仅使中小软件企业参与分工和协作,积累技术实力,借鉴大企业的管理方法,通晓国际市场软件规则,而且使集群内企业知识相互转移,缩小企业之间技术差距,从而提高中小软件企业竞争力。迈克·E·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集合。软件产业集群的产生客观上给予合作之间的中小软件企业提供知识转移条件。

软件产业集群中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

(一)知识

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年代,经济的发展凸显出知识要素的重要性。知识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发动机。日本学者 Nonaka(1991)给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定义。他认为, 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以正式的语言,通过书面记录、数据描述、技术文件、手册与报告等方式明确表达和交流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难以规范化和明晰化的知识,其表现为手艺、个体思维方式、信仰和理念等。 Nonaka(1994)认为,知识是个人的“信念”以及“可确证性”,并强调了知识是验证个人信念的人际动态过程,也部分地表达了个人对真理的渴望。Mic-kaelPolanyi(1966)首先提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概念,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与感知,并指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能说出来的多”。换句话说,有很多我们知道知识,但我们表达不出来。为什么表达不出来?因为是隐性知识。

(二)知识转移

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ece(1977)首次提出知识转移概念,认为跨国公司知识的转移有助于企业积累大量有价值的跨国界的知识,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技术知识的区域扩散和缩小区域间的技术差距。从此,世界各地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知识转移理论与应用问题,知识转移成为了研究热点问题。Freeman(1991)认为,集群内部知识转移效应促进了创新网络的发展,该效应的存在是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集群创新产出和生产率提高的源泉。Hehndriksy(1999)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提供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一种沟通过程,知识提供者将自己拥有的知识外化以便知识接受者吸收,知识接受者将接受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自然界分子密度扩散原理,本文给知识转移下一个定义,即知识转移是指从知识密度高的地域向密度低的地域扩散的过程。对某项技术性知识而言,扩散导致知识密度相等,双方达到知识密度平衡,从而结束知识的转移。

(三)软件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转移

集群使得企业在某一个区域内分工与合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促进专业知识的转移,特别是属于隐性知识交流与沟通,如设计思想、技术与管理经验、新工艺、新方法,这样推动了学科交叉与综合以及产业的融合,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软件产业集群是众多产业集群之一,它既有一般产业集群中知识转移的共性问题,也有其个性问题。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只查找到企业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等方面的论文,而还未发现专门针对某一个产业,如软件产业,研究知识转移的文章。

本文给出软件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转移定义。即知识在指软件产业集群之间、集群内部以及集群与人之间从知识高密度向低密度扩散的过程。

软件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方式

(一)集群之间的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个产品乃至一个产业生产完全分散在世界各地进行生产。经济全球化使得软件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过高等原因,将不具备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低端的非核心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生产。产业链在本质上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通过知识的分工和知识的转移递增报酬,为顾客创造价值,产品的生产联系和由此产生的物质流动只是产业链的外在表现形式(刘登佐、陈博,2008)。

第2篇

围绕国家安全的需求,究竟应该优先发展何种项目,只要看被“禁运”的是哪些项目或者看哪些项目将被列入外资“斩首并购”即可.目前,我国在CAE科技方面的研究依然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优势,现有的众多小型软件在各自行业中依靠所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自主CAE系统项目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开发出能与成熟商业软件相抗衡的市场平台,但在资源整合和体制创新上所确立起的国家意志,将可以带动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的凝聚,以及成果转化和群体突破的联动能力.

建设具有自主软件系统的平台是构筑可持续发展自主软件产业的起点,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国内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研究成果可以有“生根开花”的土壤;先进技术成果和企业市场需求可以有成果转化的平台;人才流动更能有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服务国家内需的导向;科技计划的资金投入与产业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2007年6月22日,中国科学院提出《关于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CAE软件产业的建议》,标志着中国科技工作者近40年的不懈追求和创新机遇再度吹响进军号.“中行独复,以从道也”.“中行”诚然可贵,但也不能总是亦步亦趋仅限于模仿,跟着人家走了好多年,都没有换来技术和市场,何况“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更重要的是“独复”,不仅要创新飞跃,还要综合集成,追求“1+1>2”的效应.当前CAE市场出现大规模的整合和并购,洗牌过后也许会更加强化国外软件厂商对我国CAE市场的垄断.建设自主CAE软件产业确实是个艰辛的成长过程,只有集中进行资源整合和体制创新,同时结合作为某些国防科技、前沿科研领域实验手段的工具和满足国内庞大市场的需求,突破“禁运”才是“道”.

自主CAE软件开发是知识经济最典型的行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更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经过多年努力,自主CAE软件在许多战略领域已经形成较为雄厚的应用能力和技术基础,已经具备加快整合软件资源和共享知识成果的基本条件.结合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需要,上兵伐谋,已经到了重新构造软件产业的国家战略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时刻.

作者简介:

第3篇

[关键词]软件人才;工程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平台;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118-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24

引言

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现今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要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目标,急需培养大批适应和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国际化、实用性的软件工程人才。但目前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在知识结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国际化水平上都不能很好满足软件产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迫切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强,能迅速适应业界环境、高素质创新型软件人才。如何实现高校软件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加快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是软件人才培养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软件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与软件产业需求不协调。

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忽视软件产业发展对先进技术综合应用与工程实践经验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与国际标准规范接轨,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薄弱、不了解国际标准和国际通用规则;素质教育多是以授课方式进行,不能融入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过程中。

2.教学模式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适应。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注重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的传授,而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识记和重现,处于一种被动式学习状态,而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和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仍然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3.缺乏过程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现有教学质量监控偏重于课堂教学,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监控较少;对理论教学监控较重视,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则缺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不尽完善,尚未建立符合高素质软件人才培养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教学评估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核,缺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4.学生国际竞争力较弱。

目前我国学生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差,具有英语听说能力,能阅读、书写英文项目计划书等技术文档和用英文讨论交流问题的软件开发人员严重缺乏;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薄弱、不了解国际标准和国际通用规则,国际竞争力小;这种以应试为主的英语教育模式、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足,是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软肋。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如何培养与软件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建立怎样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是软件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1.确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

在借鉴IEEE和ACM的SWEBOK、SEEK等软件行业标准以及美国Carnegie Mellon大学、Michigan大学、加拿大Waterloo大学、McMaster大学和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等国外著名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结合对微软、IBM、HP等著名IT企业的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重庆大学软件学院提出了“熟知领域、面向工程、遵循规范、融入团队、通晓外语”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融入到学院的教学教育过程中,根据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制订了“教学方式多元化、课堂边界模糊化、学分动态调节制、职业训练预备制”的人才培养方式。

2.构建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秉承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我们构建了既符合国际软件标准规范,又符合我国IT行业特点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该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等几方面构成。

(1)兼顾专业基础与产业需求课程设置方案

以国际软件工程业界如IEEE、SWEBOK、SEEK等提出的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结合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我们通过院企座谈、走访企业、函发需求征询单等方式向企业广泛征集行业和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内容,削减或调整了与软件产业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课程,增加了大量与工程实践和前沿技术紧密结合的课程,这样逐步形成符合国际规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课程体系和动态教学计划。图1给出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组成。

该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考虑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传承,又具有明显的软件工程专业特征,其总体规划和具体课程设计均以专业基础和产业需求相融合为原则。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课程、软件工程基础课程、专业方向领域的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整个课程体系在侧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和思维方式的同时,将专业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实践课程模块设置了软件技能、软件项目实践、实训、企业实习、创业教育等不同层次与方式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课程也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工程意识,在工程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渐进性阶梯式软件工程人才实践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以CDIO高等工程理念为指导的基础上,我们整体规划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以“软件项目实践I工程实训I软件项目实践II工程实训II企业实习”为主线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该体系以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3.量化可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

为保证学院所有的本科学生都能参与企业实践,我们加强了对校内外的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学院目前已经与国内外著名的IT企业合作办学,包括微软创新中心、Intel多核技术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国家Linux推广应用与培训中心(红旗合作)、重庆市信息安全技术中心(华为合作)、重庆市中间件实验室(金蝶合作)、中标麒麟Linux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中标合作)等。同时,聘请50个企业专家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效地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融入到学院的教学教育过程中。

(2)自主研发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为实现从教学管理、项目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的实践教学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了软件实践教学平台,如图3所示。该平台建立在当前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之上,包括CMMII.2、PMBOK2008、UML2.0等,提供了一个完整和集成的技术架构,同时也提供一个量身定制的实训管理体系。该实训平台为学生软件项目实践及工程实训提供了大量的管理工具和企业的研发环境,如缺陷管理、任务跟踪管理等,为实践课程及实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的质量,如何加强学生过程化的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发系列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与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运用信息化支持管理平台我们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体系、学生学习、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统一管理,实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与管理,从而形成了实践教学过程科学、规范、可度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同时,通过采取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和干部评教等措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建立课程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是否必要、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课程内容是否陈旧、课程开设时间是否合适等。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注重学生能力测试,尝试新的考试、考核方法。严格把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我们组建了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分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结果相吻合。

(3)工程与应用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学院提出了“两个背景、两个精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原则,即具有工程领域背景和国际化背景;精通软件新技术、软件工程新技术,组建了学院的教师队伍,其构成如下:

学院专职教师+校内兼职教师+软件企业兼职教师+外籍教师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保证了工程与应用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4.加强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创新人才

(1)科研项目牵引,推动学生科技创新

教师的科研成果应该与教学相结合,我们鼓励老师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前沿讲座等形式将它们融入教学内容中。为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指导本科学生参加SRTP、国创等科研项目,成立“软件创新实践班”,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优秀拔尖人才。

(2)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实践创新

采用全天候开放实验室,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验活动,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学生科技社团。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微软创新杯程序设计大赛等,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团队形式,思索创新解决方案,体验解决某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科技社团氛围自由、开放,在教师不对学生产生任何约束的条件下,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实践创新想法。

(3)全方位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

为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我院与美国、加拿大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联合培养本科生,共享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加大与IBM、Microsoft等跨国IT公司合作力度,保证学生能够在国际软件公司进行学习、实习与就业,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采用双语教学、聘请国外高校和企业教师授课、招收外国留学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使学生掌握国际规范与标准,扩大了国际化视野。

三、推进软件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经过这几年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得了系列的教学成果,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继续推进软件人才培养。

(1)教育改革成果的推广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3年,学院申报的“构造渐进性阶梯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造就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获得了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作用,为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借鉴参考,提高了软件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工程化培养

现有的师资队伍来源主要由高校教师和留校博士组成,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应进一步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加强师资的工程化培养,加强与知名软件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定期派遣教师到公司学习和实践。通过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

(3)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为了扩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范围,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使更多学生能够加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基金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型实践。

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性软件人才重要途径之一,软件开发所需成本较低,适合学生创业,学院每届毕业生中都有部分同学走向创业之路。但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缺乏对创业教育的培养,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学生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掌握创业本领,培养创业精神,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软件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结束语

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实施,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效果明显。2005年至今,共毕业1078名本科毕业生,学生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高;据用人单位反馈,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企业广泛认可。

以2011届193名本科生为例,约65%的学生进入了国际著名IT企业(如IBM、微软、HP、网易、腾讯、华为等),8名同学被推荐到美国做交换生,46人被推免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6人赴耶鲁大学、凯斯西储大学、纽约州立石溪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外及港澳留学深造。

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学生历年在各类竞赛获奖一直处于全校前列,近三年来总计获奖人数510名,仅2011年全年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101人次。自2008年至今,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的学生共有130名,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的共有98名;本科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达到90%,六级累计通过率达70%;学生在各种大赛中表现优异,如微软项目实践大赛有51人获奖,微软创新杯大赛26人获奖;第三届“红旗杯”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术竞赛16人获团体奖,全国首届软件创意大赛中2个团队获得了三等奖。在2011年的IBM大型主机全国大赛中获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和三等奖20名、团体二等奖1个。

第4篇

论文摘要: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增加就业机会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服务外包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多个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业的经验从环境与区位优势、产业定位、产业聚聚度和政策体系方面探讨了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服务外包;发展对策;地区;经验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从业务领域的发展看,服务外包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种形式。近些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业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的自身努力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从服务外包的规模和深度来看,一些地区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服务外包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度不高

国际发包商非常重视接包企业的规模,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接到总包。而当前一些地方的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有些企业只有二三十人,另外产业收入总量偏小,龙头企业少,吸引大订单比较困难;二是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13或CMM14认证很少,资质和能力不足,不具备规模和品牌优势,也很难从客户那里获得大的外包项目。另外,服务外包企业承接金融、会计、人力资源、采购、信息技术服务提供较少,附加值高的知识服务和决策分析、研究开发等高端服务极少,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产业基础薄弱

服务业与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外包打下坚持的产业基础,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而服务外包的增长反过来又会促进服务业的有效增长。虽然有些地区近年来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行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基数低,生产业发育不全,这些都不利于服务外包业的长足发展。

(三)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匮乏

不仅缺少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够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低端外包岗位无人问津,中高端服务外包无人胜任的窘况是服务外包人力资源面临的巨大制约因素。

二、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策

(一)依托环境与区位优势发展

作为服务外包业后起之秀的合肥市就是很好的例证。合肥为我国中部城市,中部城市的特点是产业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城市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制造业的发展将不断催生服务外包需求;另外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中部城市的在人员成本、租金等方面成本优势明显,企业运营成本较低。合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在中部崛起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必选之地。2007年12月,合肥市被国家商务部等部委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正式确定合肥为全国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借助这一平台,合肥服务外包产业大踏步前进。据统计,目前合肥市服务外包企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多人,服务外包合同金额、执行金额成倍增长,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合肥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金字招牌不断吸引优质服务外包企业和项目抢滩合肥。而地处西北部的西安市虽然地处内陆,却凭借着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强烈意识,经过几年时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跻身于全国仅有的4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国家级软件出口的双基地之一,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代表城市。西安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给我们的启示是:受地处偏远、气候恶劣等因素影响较大的地区,可以凭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规避自然条件制约,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提高地区竞争能力,借以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因此,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区位环境和成本优势,大力发展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应该成为众多地区必选的战略抉择。

(二)产业定位明确

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大连市是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城市,以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为主要特色的大连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开拓日本市场和韩国市场,使一批日本和韩国企业落户大连,日韩外包业务也源源不断地转移到了大连,对日软件出口和外包业务已经成为大连服务外包的特色。在发展中,大连已经搭建起以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研发中心三大产业类型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产业体系,建立起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链,打造了软件外包之都。而处于东部地区的杭州则全力打造金融外包之城,杭州有适合金融服务外包的环境优势和产业基础,已经拥有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三井住友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等各类金融机构200多家。而同处东部的南京市则以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积极打造南京服务的城市品牌,重点以计算机软件外包等发展南京服务外包产业。目前已形成两园多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5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错位发展,特色明显。另外,位于江西省的南昌市服务外包业虽然起步较晚,在2005年才被列入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但近几年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南昌市发展服务外包的重点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研发、呼叫中心和动漫及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最新形态,应该学习和借鉴以上城市经验,做到产业定位明确,突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和重点,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在现有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竞争中,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实现差异化的发展,迅速把服务外包产业做大做强。

(三)提高产业集聚度

1997年,大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软件园,发展信息产业的宏伟构想,1998年软件园正式启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大连软件园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软件园,综合排名名列前茅,先后被国家部委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创业基地及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截止2008年8月,大连软件园入园企业数量达410家,外资企业比例为43%,世界500强企业34家,打造了其产业集群优势。位于华中地区的武汉市形成了一批自主研发、居全国领先地位的软件产品和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国家信息安排创业基地、国家级动漫创业基地及武汉光谷软件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优势。而杭州在长期发展历史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格和文化气质,杭州较好的软环境对于中高端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由于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拥有一批实力强劲的优秀民营企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民营企业家,杭州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拥有包括浙大网新、恒生电子、信雅达、美国道富等一批有影响的服务外包企业。因此利用好自然人文环境的优越性,也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发展。而合肥市现在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示范区和合肥国家级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也在逐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多地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引入知名企业、龙头企业入园,引进和培育一批成长性较好的项目,形成聚集效应。建议加快集聚的规划编制,明确各集聚区的功能定位;然后要根据集聚区规划制定集聚区招商引资导向目录,着力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向区内的集聚。同时还需要积极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作用,加强区内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以及信息服务等平台的建设。

(四)完善政策体系

1.政策扶持。针对服务外包业,合肥市政府不断扩大支持范围、加强支持力度,市财政安排服务外包专项资金,重点鼓励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对原有企业突出扶优扶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对新引进企业突出招大引强,加快聚集领军企业。南京市政府也是通过政策保障、招商引资、人才培育与引进、平台搭建和资金支持来支持和培育外包服务业。借鉴国内一些省市经验,在财政税收、融资、进口、出口信贷、信用保险、人才培训与引进等方面研究并制定促进服务外包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形成扶持服务外包业发展特色的政策体系;完善鼓励国内外服务服务外包企业和企业总部投资落户本地的政策,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开展自主出口品牌建设,获得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取得成绩的,给予经费资助。

2.优化人才环境。借鉴无锡、常州等长三角城市的经验,建立服务外包创投基金,重点吸引具有从事服务外包经验和对国际外包市场熟悉的领军型人才,以及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管理、能与国外外包客户进行直接业务沟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本地区创业发展。通过引进领军型人才、海归服务外包业精英,形成一批服务外包研发团队,引领外包业发展。可借鉴深圳的做法,重视服务外包企业人才的培训,同时,发展定制教育,积极培养专业化的适用人才,针对本地特点,制定给力政策,筑巢引凤。而有天府之国的成都市跻身全球服务外包新兴城市50强,它的成功经验是在人才方面建立eSchool-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情景训练基地,填补了国内专业化国际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空白,另外还搭建强力的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服务外包企业抱团发展和建立联合促进工作机制等措施。

第5篇

地方本科院校多由地方上的师专升格而来,本科办学时间短,肩负着培养大量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所急需的高级人才的重任,通常多为传统的教学型高校。在这种高校里,理工科,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要求均较高的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问题较为集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师资力量欠缺地方高校是我国高校扩招的主力军,常年的扩招,摊薄了原本就非常有限的教师力量。对于计算机类专业,重点高校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原本是地方高校师资的重要补充来源,但是由于这类专业应用性强,本就为数不多的高素质的博士毕业生经常早早被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高薪聘去,真正愿意到科研条件较为欠缺的地方高校任教的十分稀少。师资补充不上来,就直接导致了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师生比常年不达标。更为关键的是,不少地方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主要的考核指标就是科研业绩,这种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毕业设计这种费时费力且难出成效的实践教学工作对于高校教师们而言就形同鸡肋,难以引起重视并提升其指导质量。⑵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经费短缺地方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底子薄、投入不足,可供学生展开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场所通常都难以满足要求,而有限的资源又经常优先提供给基础性专业课、必修课的实践教学使用。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制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我院为例,学院拨付给工科类学生每人160元的毕业设计实验经费,连补充最基本的实验耗材都不够,为了出成果只能将经费集中于少部分尖子生使用,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则损害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其毕业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⑶与学生就业时间冲突,学生投入不足通常本科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段时间正是公务员考试、考研、教师招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关键时期。大四学生面对严峻的升学与就业压力,不得不奔忙于各类考试与各地的招聘会之间。甚至,不少企业不顾及学生学业,要求签约学生立即到岗上班。升学、就业与毕业设计在时间上出现了冲突和矛盾,学生大多只能顺从于就业压力,无法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上,⑷部分毕业设计选题脱离研发实际毕业设计选题的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关乎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传统上,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以高校专任教师为主,选题的范围则以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教研项目为主,选题常缺少工程背景,脱离研发实际,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兴趣骤减,敷衍了事。也有部分学生擅长利用政策,在选题时下足功夫,往往选取那些相对简单,容易完成的课题,如课程教学网站、学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从技术角度上看来,这些课题实现方法基本一致,在许多网站、教科书、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上都有类似的源码,甚至提供几近现成的论文,学生只要变更一下界面或对数据库结构稍作调整,改头换面即可称之为自己的系统、自己的论文,提交上来,对这部分学生由于其论文也基本符合要求,真奈何其不得。⑸论文审查不严,易被学生钻空子通常本科毕业设计最终成果往往反映在毕业论文上,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一般不需要被送入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中进行“”,常以校内专家评审做为最终评价手段。这种纯人工的评价手法易被学生钻空子,少部分学风不够端正的学生到了毕业前夕,往往出尽招数以求毕业论文顺利过关,常将学术期刊网站上的硕士论文下载后稍加修改即呈交上来,或直接通过网络购买毕业设计和论文。采用人工的评价手段稍不留神就让他们浑水摸鱼获得通过,最终造成恶劣影响。

2“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指导方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两条途径,在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前提下,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巩固学科基础、培育创新能力为基本目的,由高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共同研究,明确毕业设计的课题,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7]。在毕业设计实施的具体过程中,由高校和企业联合派出导师,由高校教师承担对学生的理论指导,由研发一线的工程师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指导。毕业设计后期,可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高职称工程师或工程技术部门主要负责人与校内教师一起共同组成毕业设计答辩考评小组,共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实施书面评价、答辩、评定成绩等毕业设计的质量审查。

3“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的关键点

3.1做好选题工作

恰当的选题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能直接体现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选题要求密切联系生产和研发实际,有工程应用的背景和工程的实际内涵,确保其具备较强的实用性。此外,选题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保证有足够的工作量,在某些方面还应体现出创新的成分。因此,在选题时要尽量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要求:⑴毕业设计选题应与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定位充分结合地方性本科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为主要办学方针的高校。我院所处的广东省近十年来软件产业一日千里、欣欣向荣,业已成为全国行业的龙头老大。2011年统计数据表明,广东省共有软件企业3136家,占全国的13.7%,全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122亿元,占全国的16.9%。其中软件产品收入1203亿元,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471.3亿元,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140.1亿元,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收入583.8亿元,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663.9亿元,IC设计收入60.2亿元。我院所处的惠州地区正处于广东省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因此我院计算机系的毕业设计在选题上就充分考虑了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嵌入式软件设计、大型数据处理与运营、创意文化支撑技术等方向为主,为人才培养设定了明确的目标。⑵毕业设计选题应与地方企业研发实际充分结合地方院校的计算机工科专业是为了满足适应地方信息产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决定着人才能否快速适应地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密切结合地方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地方企业密切联系、共同协商、共拟课题,真题真做。由于课题贴近实际、应用性突出,学生们往往更容易地激发学习兴趣,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与地方企业研发充分结合还有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们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增进服务地方的能力。⑶毕业设计选题应与学生就业充分结合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可让学生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的课题,直接接触到今后工作中需要面对的研发项目。这样学生往往会将之视为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一次机会,激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有助于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提前适应了工作岗位,完成了岗前培训,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也为企业节省了培训新员工的费用与时间。⑷毕业设计选题应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毕业设计也是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对学科发展前沿的一次眺望。因此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应以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国内外行业应用和发展的最新理论、最新技术、最新应用,如云技术、量子计算、网络信息融合与知识服务等,可在毕业设计选题中适度安排这些体现学科先进性的内容,以期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3.2强化过程管理

对毕业设计过程有效地管理是“产学研”结合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我院专门制定有《惠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在此基础上还补充制定了与企业研发密切相关的具体措施,如教育并严格要求学生对接触到的关键技术、源代码、项目文档等履行保密义务,保障校企双方的利益都不受损害。在确定课题后,各系部组织学生与校内导师、企业导师见面,在校企双方面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向学生详细介绍课题的内容、要求和任务,并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完成查新、外文文献阅读、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发计划和工作进度,设定预期目标,确定最终的结果形式等工作。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期间,还加强了对学生考勤的检查,规定学生必须按照实习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请假,应同时报告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取得他们同意后方可离开。我院还强化对校内指导教师的管理。校内导师要与学生定期联系、在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检查;定稿前、答辩前均需召集学生开会,检查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收集学生意见,答疑解惑;每周不少于2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考虑到此时学生大多身处企业,不在校内,可利用电话、网络(如电子邮件、QQ在线交流、网络论坛、微博)等方式远程指导,校内导师还定期访问学生所在企业,与企业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协助校外导师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进展、生活情况、甚至心理与情感困惑等。为保证设计及毕业论文都到达规范要求,我院专门制订有《惠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对毕业论文的形式做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毕业论文送审前均需由校内导师对论文进行形式审查,审核诸如论文各项内容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等,确保形式符合要求。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教务处每年还从各系部评选出来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中遴选出最优秀的典范毕业论文,编印成册,下发至毕业班级中,以这些毕业论文为示范样本,鼓励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我院还做好毕业设计的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在毕业设计完成前需提交毕业论文审批表、任务书、开题报告、查新报告、指导记录、外文阅读文献目录、论文文本、各类不的源代码、需求分析报告、项目总结报告等十二种材料,纸版文档与电子版文档均需同时提交,双备份,对于电子文档需长期保存。

3.3适度调整考核标准与程序

“产学研”结合模式下指导的毕业设计有其特殊性,因此最终的考核——毕业论文评审、毕业论文答辩——也应有别于在校内完成的传统学术型论文,在评价上需结合实际并适度倾斜。首先在选题的评价方面应首先考察学生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对于密切结合研发的具有较大实用价值且是研发过程中的重点或难点的选题,应该给予肯定;在毕业设计工作完成情况的评价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工作量,并对于毕业设计的原创性、真实性予以认真的考察,即毕业设计必须是学生亲自动手解决的研发过程中的若干具体问题;评审人的构成方面,可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研发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人员与校内专家一起组成考评小组,企业专家的参与将增强评判的客观性、公正性,也将强化学生毕业论文中实用性的评价;学生毕业设计的考核也应包含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在企业进行研发工作,如完成一个软件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团队作战的过程,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也应该进行考察,引导学生重视团队协作;最后,毕业设计的成果形式也不应仅局限于毕业论文,可将学生在“产学研”过程中实际参与或完成的智力成果都纳入评价范围,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计算机软件登记、各类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工程设计报告、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等。

4“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践

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从2004年成立起就一直非常重视与惠州市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主动与旭日集团电脑部、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等当地十多家IT企业输送实习生,充分利用以往积累下来的资源。从2005年起,每年都组织学生到上述企业开展毕业论文、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共同开展协同创新。在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下,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完成毕业设计,并初具成效。从客观数据上分析,参加“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其毕业设计成绩得分较高,且易取得突出成果。以2005级为例,该年级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共计有30余人,占毕业生总数的近20%,其中9人的毕业设计被评为“优等”,2人的毕业论文获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从学生主观感受上看,学生直接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研发课题,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信心陡增,对学习的满意率也有大幅提高,这一点可从毕业论文的“评教”得分上得以体现。我系对参加“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展开了调研,汇总“评教”得分,将其与不参加“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的“评教”的得分进行了对比,具体情况如表1。

5结论

第6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软件资本循环过程可以发现,软件产品存在一次性劳动创造价值,多次甚至无限次复制使用价值的价值倍增效应和边际效用递增效应,软件的效用成为决定软件价值量的最主要因素。软件资本构成中人力资本占据决定性的地位,软件企业应当通过提高软件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加强软件开发过程控制来确保软件资本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

进人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软件产业开始从信息产业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应用市场的拉动下,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决定21世纪国际竞争地位的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和加快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全面发展描绘了更加辉煌的前景。

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生产劳动也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此时各种软件产品开始进人大规模生产、网络化传输和传播的阶段,从而大大改变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创造商品价值的新阶段。

(一)软件的价值来源于人类的知识劳动

软件(software)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 hardware)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包括程序( program )、相关数据(data)及其说明文档(document )。其中程序是按照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各种图文资料。软件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软件作为精神产品,具有无形性。软件主要由开发或工程化而形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产生的。(2)软件不会“磨损”,在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维持不变,除非由于某种原因被停止使用或被替换。(3)软件的资本投人相对较少,但产值则高得不成比例。软件产品主要依赖于诀窍,而不是依赖于资源。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一张光盘的原料价值不过几毛钱,但是一旦刻上程序,作为软件就值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几十万美元。(4)软件开发过程属纯脑力劳动,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人,因此劳动力价值对软件价值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所讲的作为价值惟一源泉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信息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逐步成为主体劳动。所谓知识劳动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够创造出具有放大的边际效用递增效应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软件作为一种知识和智力密集的精神产品,其价值的来源是也只能是人类的知识劳动,是软件编程人员和软件企业管理人员创新劳动的结果。而且软件产品存在一次劳动创造价值,可以无成本多次甚至无数次复制使用价值,存在价值倍增效应和极强的边际效用递增效应。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软件及软件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越了一切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美国5 000家软件公司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超过了世界前500家大公司的贡献,特别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二)软件的效用成为决定软件价值t的最主要因素

恩格斯在1843年底至1844年初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提出了“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这一命题,也就是说,生产费用和效用乃是决定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因素。”在这里生产费用是指劳动耗费,效用是指生产物的使用价值。因此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体现了人和物的关系,也就是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使用价值相对稳定的状况,今年有用的东西,明年就可能无用或效用降低,其价值也随之下降。因此效用越来越成为决定价值量的最主要因素。

软件产品的生产费用主要是软件开发过程当中投入的人力成本,用于对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劳动进行补偿;而软件的效用即使用价值体现了软件的有用性,即软件能够给软件使用者带来的各种收益的总和,体现在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投入产出比的提升等各个方面。软件产品的价值很难用生产它们的活劳动来衡量。软件开发的人力成本对于软件价值量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影响软件价值量最主要的是软件的效用。如果没有效用或效用为负,即使活劳动耗费再大,生产费用再高,也形不成价值;而相反,如果软件效用大,市场需求很大,可能它所耗费的知识劳动及其他劳动并不很多,但所能创造的效益却非常之大,实现的效用越大,软件的使用价值也就越大。另一方面软件产品由于其无形性,可以看作是虚拟产品,其价值也具有极大的虚拟性。当市场对一个软件产品的需求无限大时,其市场价格可以很高,实现的产品价值就很大;而当市场一旦背离它时,其价值等于零。由此可以看出,软件产品的价格弹性非常大,其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

软件产品还存在着生产费用和效用相互背离现象,主要指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一次性完成一旦形成产品,便可以拷贝方式进行无成本复制,从而使软件价值实现按照拷贝数倍增,呈现出典型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而且随着软件拷贝销售数量的上升,分摊在每一个软件产品中的生产费用逐步降低,同时其边际收益却在不断提高,如果拷贝销售数量足够的大,那么每一个拷贝的边际收益率将逐步接近100%,而软件产品的总价值也在一直不断地积累上升,其总效用呈不断上升趋势。像微软公司投人50万美元开发其最早的Windows操作系统,其销售的第一套Windows磁盘的生产费用为50万美元,第二张和随后的磁盘仅用3美元。随着销售数量的增长,每套Windows操作系统的单位成本逐步下降,假定最终销售了50万套,分摊在每套软件中的开发成本为1美元,则单位生产费用为4美元。假定每套Windows操作系统售价为300美元,所有软件销售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 5亿美元。不考虑其他企业经营方面的因素,仅通过上述简单计算便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微软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软件企业、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秘密所在。可以说,微软的成功证明了恩格斯“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关系”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三)软件资本对资本流通公式的改变

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资本的投入和支持。所谓软件资本就是投入到软件研发、制造和销售等环节,按照一定构成比例参与软件价值创造和流通过程,最终实现价值增值目的的产业资本。软件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精神产品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软件生产过程中资本构成及其流通过程的独特特点。通过对软件资本构成及其流通过程的分析,可以使软件企业清楚地看到软件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和环节,对于提高软件资本的运行效率和软件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软件资本的构成分析

《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根据其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说明了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问题,从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指出:“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不变资本。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即剩余价值。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可变资本。”《资本论》第二卷资本流通理论当中,马克思又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中固定资本是指以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等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部分;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全部参与价值转移的资本,一部分是由原辅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构成,一部分由投人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构成。

软件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精神产品,其价值创造基本上由软件技术人员的创造性知识劳动来完成,虽然工作场所、电脑设备、开发环境等劳动资料对于软件开发必不可少,但与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软件资本中,不变资本基本上等于固定资本,而可变资本等于流动资本。可变资本基本上是人力资本的投人,在软件资本总额占决定性的比例。

2.软件产品资本循环公式的变化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对产业资本运

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三个阶段,分别变换成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最终回到货币资本形态,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在购买阶段(G一W),通过购买生产资料P,和劳动力A,货币资本转化成为生产资本;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料P,和劳动力A按照一定的比例投人生产过程,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完成从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换;售卖阶段(W’-G’),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实现其价值,完成从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回归。 软件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由两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过程组成,即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其中软件研发过程包括上述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和生产阶段,主要指软件企业通过组织软件技术人员进行软件的研制开发工作,最终形成软件解决方案或软件产品的整个过程。由于软件作为智力密集型产品,研发过程并不需要其他资源的投人,主要由软件技术人员富有创造性的知识劳动所形成,因此只需购买软件技术人员的劳动力即可进行生产。随着软件产品的不断发展和软件复杂程度的提高,软件生产人力资本密集程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资本的有机构成逐步降低,而与此同时,资本的价值构成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软件产品对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生产资料如电脑设备等物质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少,这一点与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正好相反。

根据其作用、目的及销售方式的不同,软件可以划分为客户定制化软件和产品化软件两种类型。客户定制化软件主要指根据客户的应用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其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是统一的,一次性完成。产品化软件主要指根据广泛的市场需求,归纳总结出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特征,然后严格按照产品化的要求组织软件开发,最终形成软件产品,其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是相互分离的,软件开发过程一次性完成,而软件销售过程可以不断地重复进行。也就是说,只要市场有需求,软件便可以拷贝的形式不断向外销售。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一次性开发销售的软件产品来讲,其资本流通公式如下:

公式(1)中,从G...W‘为软件开发过程,W’ - G’为软件销售过程,开发和销售过程一次性完成,随后通过新的软件开发启动新一轮资本循环过程。每一次资本循环都产生价值增值,而且价值增值率要远远大于一般的资本循环。

对于产品化软件来讲,其资本流通公式如下:

公式(2)中,软件开发过程,即G--W‘与公式(1)相同,所不同的是软件销售过程,即软件的价值实现过程。在这里,每销售一个软件拷贝,实现一次价值Gn’,随着销售数量的不断增加,实现软件的总价值G厂越来越大,软件的总效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一个成功的软件产品可以带来迅速倍增的财富效应,微软和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也正在于此。

(四)上述分析给软件企业的两点启示

启示之一:软件的价值创造基本上是软件技术人员创造性知识劳动的凝结,因此软件技术人员劳动力素质高低对软件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同样人力资本投人的情况下,软件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最终软件产品的质量,也决定了软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和效用的能力。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员能够深人了解顾客和市场需求,按照软件工程学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软件结构分析和模块设计,高效率、高质量地编码,短时间内推向市场,软件更易用,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反之,如果软件技术人员素质较低,虽然可能投入了同样的人力资本,但开发出的产品质量不高,难以使用,或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根本不被市场所接受。这样即使软件资本循环能够走完软件开发过程(G…W),但却无法走完软件销售过程,完成由W’ -G‘的软件价值实现。也就是说软件资本流通的两个阶段发生了断裂,无法完成循环,此时人力资本投资变成了沉没成本。上述事实提醒软件企业,在招聘时应当注意选拔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员,同时应当加强对软件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启示之二: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学要求,组织软件产品开发,做好过程控制。首先应当做好顾客和市场求分析,确保将来开发出来的产品能够被市场所接受,使软件资本流通的两个阶段能够顺利的对接,软件价值能够实现。其次应当科学组织软件开发人员和合理计划时间进度,加强过程控制,避免由于过程失控,导致开发周期的延长,从而造成开发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既丧失了产品进人市场的有利时机,也削弱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7篇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从业务领域的发展看,服务外包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种形式。近些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业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的自身努力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从服务外包的规模和深度来看,一些地区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服务外包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度不高

国际发包商非常重视接包企业的规模,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接到总包。而当前一些地方的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有些企业只有二三十人,另外产业收入总量偏小,龙头企业少,吸引大订单比较困难;二是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13或CMM14认证很少,资质和能力不足,不具备规模和品牌优势,也很难从客户那里获得大的外包项目。另外,服务外包企业承接金融、会计、人力资源、采购、信息技术服务提供较少,附加值高的知识服务和决策分析、研究开发等高端服务极少,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产业基础薄弱

服务业与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外包打下坚持的产业基础,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而服务外包的增长反过来又会促进服务业的有效增长。虽然有些地区近年来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行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基数低,生产业发育不全,这些都不利于服务外包业的长足发展。

(三)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匮乏

不仅缺少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够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低端外包岗位无人问津,中高端服务外包无人胜任的窘况是服务外包人力资源面临的巨大制约因素。

二、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策

(一)依托环境与区位优势发展

作为服务外包业后起之秀的合肥市就是很好的例证。合肥为我国中部城市,中部城市的特点是产业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城市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制造业的发展将不断催生服务外包需求;另外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中部城市的在人员成本、租金等方面成本优势明显,企业运营成本较低。合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在中部崛起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必选之地。2007年12月,合肥市被国家商务部等部委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正式确定合肥为全国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借助这一平台,合肥服务外包产业大踏步前进。据统计,目前合肥市服务外包企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多人,服务外包合同金额、执行金额成倍增长,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合肥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金字招牌不断吸引优质服务外包企业和项目抢滩合肥。而地处西北部的西安市虽然地处内陆,却凭借着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强烈意识,经过几年时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跻身于全国仅有的4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国家级软件出口的双基地之一,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代表城市。西安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给我们的启示是:受地处偏远、气候恶劣等因素影响较大的地区,可以凭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规避自然条件制约,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提高地区竞争能力,借以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因此,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区位环境和成本优势,大力发展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应该成为众多地区必选的战略抉择。

(二)产业定位明确

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大连市是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城市,以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为主要特色的大连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开拓日本市场和韩国市场,使一批日本和韩国企业落户大连,日韩外包业务也源源不断地转移到了大连,对日软件出口和外包业务已经成为大连服务外包的特色。在发展中,大连已经搭建起以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研发中心三大产业类型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产业体系,建立起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链,打造了软件外包之都。而处于东部地区的杭州则全力打造金融外包之城,杭州有适合金融服务外包的环境优势和产业基础,已经拥有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三井住友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等各类金融机构200多家。而同处东部的南京市则以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积极打造南京服务的城市品牌,重点以计算机软件外包等发展南京服务外包产业。目前已形成两园多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5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错位发展,特色明显。另外,位于江西省的南昌市服务外包业虽然起步较晚,在2005年才被列入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但近几年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南昌市发展服务外包的重点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研发、呼叫中心和动漫及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最新形态,应该学习和借鉴以上城市经验,做到产业定位明确,突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和重点,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在现有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竞争中,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实现差异化的发展,迅速把服务外包产业做大做强。

(三)提高产业集聚度

1997年,大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软件园,发展信息产业的宏伟构想,1998年软件园正式启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大连软件园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软件园,综合排名名列前茅,先后被国家部委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创业基地及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截止2008年8月,大连软件园入园企业数量达410家,外资企业比例为43%,世界500强企业34家,打造了其产业集群优势。位于华中地区的武汉市形成了一批自主研发、居全国领先地位的软件产品和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国家信息安排创业基地、国家级动漫创业基地及武汉光谷软件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优势。而杭州在长期发展历史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格和文化气质,杭州较好的软环境对于中高端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由于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拥有一批实力强劲的优秀民营企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民营企业家,杭州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拥有包括浙大网新、恒生电子、信雅达、美国道富等一批有影响的服务外包企业。因此利用好自然人文环境的优越性,也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发展。而合肥市现在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示范区和合肥国家级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也在逐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多地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引入知名企业、龙头企业入园,引进和培育一批成长性较好的项目,形成聚集效应。建议加快集聚的规划编制,明确各集聚区的功能定位;然后要根据集聚区规划制定集聚区招商引资导向目录,着力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向区内的集聚。同时还需要积极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作用,加强区内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以及信息服务等平台的建设。

(四)完善政策体系

1.政策扶持。针对服务外包业,合肥市政府不断扩大支持范围、加强支持力度,市财政安排服务外包专项资金,重点鼓励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对原有企业突出扶优扶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对新引进企业突出招大引强,加快聚集领军企业。南京市政府也是通过政策保障、招商引资、人才培育与引进、平台搭建和资金支持来支持和培育外包服务业。借鉴国内一些省市经验,在财政税收、融资、进口、出口信贷、信用保险、人才培训与引进等方面研究并制定促进服务外包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形成扶持服务外包业发展特色的政策体系;完善鼓励国内外服务服务外包企业和企业总部投资落户本地的政策,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开展自主出口品牌建设,获得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取得成绩的,给予经费资助。

2.优化人才环境。借鉴无锡、常州等长三角城市的经验,建立服务外包创投基金,重点吸引具有从事服务外包经验和对国际外包市场熟悉的领军型人才,以及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管理、能与国外外包客户进行直接业务沟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本地区创业发展。通过引进领军型人才、海归服务外包业精英,形成一批服务外包研发团队,引领外包业发展。可借鉴深圳的做法,重视服务外包企业人才的培训,同时,发展定制教育,积极培养专业化的适用人才,针对本地特点,制定给力政策,筑巢引凤。而有天府之国的成都市跻身全球服务外包新兴城市50强,它的成功经验是在人才方面建立eSchool-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情景训练基地,填补了国内专业化国际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空白,另外还搭建强力的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服务外包企业抱团发展和建立联合促进工作机制等措施。

第8篇

论文关键词:CDIO;高职院校;软件专业;仿真实训平台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先后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先后颁发,反映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变化。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理论知识为课程内容主体;按学科分类划分课程门类;以理论知识为学习起点;按知识本身的逻辑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学习为主要的学习形式;以书面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等几个方面。这种状况有悖于职教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违反职教规律并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构建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实践实训体系已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但实训、实践安排难,实训基地建设条件欠缺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软肋”,而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类专业表现尤为突出。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实验中探寻知识,通过个人独立开展项目设计、资料查询、实验探索、最后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因此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仿真实训平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软件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矛盾迫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内实训平台建设。根据科尔尼咨询公司的《大连软件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8%的软件企业因找不到相应的人才而出现职位空缺,73%的软件企业因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放弃了相应的市场。另一方面,2006-2007年,国家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只有33%。软件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脱节现象非常明显,高职院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并不能尽如人意,企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以学科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必要的具备真实企业氛围的实践实训平台,培养的人才没有准确的职业岗位定位,缺乏就业能力。而软件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无法像传统产业那样在企业开展开展专业技能的实践,所以建设基于CDIO理念的“做中学”校内实训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促使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基于CDIO理念的校内实训平台的建设。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软件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智力密集、资金密集的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受到国内外投资资本的青睐,特别是从事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软件、网络游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的软件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在市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软件行业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行业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软件产业2009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513亿元,同比增长25.6%,预计2010年我国软件产业增速保持25%左右。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软件发展空加大,增速快,能够吸纳大量的软件从业人员,这将对软件专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也为软件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平台。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尽管我国的软件企业发展迅速,但大多规模较小,民营企业多,因此无法为众多的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的条件。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软件类企业需要使用人才去完成产品开发设计,而不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上。所以,不断改善实训、实习条件,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的耦合度,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软件专业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建设基于CDIO理念的“做中学”校内实训平台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将来进入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CDIO的理念,“做中学”并非一定要到工厂才能完成,而且软件产业自身的特点也不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引入工程职场环境,并不意味着把工厂搬到学校里来。工程职场环境不是指它的物理环境,而是强调它的特征,它的文化特征。也就是说建立校内仿真工厂需要提供给学生这样的真实环境:给市场提供完整的产品服务;持续创新和改进;着重问题的解决;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把事情做成。这与我们学校的文化特征对比实际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以,建设基于CDIO理念的校内实训平台重点在于营造环境、引进工程项目,引入真实的职场环境。只有结合工程实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仿真实训平台的作用分析

(一)建立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仿真实训平台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建立基于CDIO理念的校内软件仿真实训平台,能够在企业和学校间构建起一个平台。软件仿真实训平台是营造一种校内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也是“学校+企业模式”的共生载体,它的建立是按照工作岗位、职业特点设置,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在校内呈现一种“真实存在”和“现场实践”的状态。让学生通过“做中学”,了解具体工作任务和运作流程,从而实现专业技能的沉淀和职业修养素质的培养。

(二)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仿真实训平台的建立能够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由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特点决定了软件仿真实训平台是一个仿真的软件工厂,由于其工作环境的建设要按照符合软件开的要求进行,对场地的要求,办公室的布置,机房的装修等等要结合软件开发过程的工作方式,使学生感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其行为就有别于原来单纯的课堂教学,有助于通过行为形成意识,通过意识转变思想,通过思想体现价值理念。让学生在学校就明白工作是什么,什么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掌握一个岗位群的技术,胜任至少1-2个岗位的要求和职责,为学生提供快速成长的平台。

(三)在软件设计开发仿真实训项目的引导下,实现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CDIO标准要求之一是集成化课程体系建设。在能力大纲确定以后,要把课程设计做集成化的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是CDIO的模式,这和左边我们传统模式的学科导向,是完全不一样的理念。在高职院校,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建设,就是要把职场的工作梳理出典型工作过程,然后把学科穿来做关联,形成课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所以,通过软件仿真实训平台的建立全面带动软件技术专业群实现“工学交替”、“学做合一”、“边工边学”教学模式。全面引领专业课程开展“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检验教学,整体上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转贴于

CDIO标准9是教师的CDIO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老师大多都很封闭,从学校门到学校门,高学历、高学位,大多数没有在产业界做过一天工程师,而他们却肩负着培养工程师的责任。要改变老师的这种素质,我们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法的训练。

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仿真实训平台建成后,专业群学生能够进行真实仿真环境下的软件设计开发和软件测试实训,使学生的软件设计开发与测试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为顶岗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形成“工学交替”、“学做合一”、“边工边学”,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此外,教师在完成教学、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通过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可以面向企业积极开展应用性的横向课题研究,师生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或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从而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思路

在CDIO的12条标准中,工程实践场所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场所和其他学习环境怎样支持学生动手和直接经验的学习?学生有多大机会在现代工程软件和实验室内发展其从事产品开发?如何实现在过程和系统建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实践场所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方便、易进入并易于交流?等等问题是我们传统实验室无法解决的。

(一)硬件技术平台建设。校内软件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应本着力行节约、够用为度、真实有效的原则,在现有的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条件基础上,通过添置必要的设备,按照软件企业的生产管理要求,设立“软件设计实训中心”、“软件开发实训中心”、“网络管理中心”、“多媒体实训中心”、“软件测试中心”及“软件工程中心”,形成软件实训平台的合理布局。硬件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可以采用当前流行的配置标准,不追求过高的配置。

在软件开发时,以8人为一开发小组,每台计算机使用网线连接一层交换机,用于日常的程序版本控制和数据备份。一个项日开发完成之后,将数据库系统、所有的源码和文档备份到台式服务器中。配备的3台2层交换机用于日常的教学实验。

(二)软件技术平台配置。软件技术平台的投入要立足于目前的主流开发平台,使学生在开发过程中掌握主流软件开发平台的使用方法,为今后走向相关工作岗位打好基础。一般应具有如下软件平台:

1.操作系统软件:Microsoft Vista, Microsoft WindowsSP2, Microsoft WindowsServer2003;

2.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3.程序设计软件: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8;

4.开发工具软件:IBM Rational Rose Developer

5.测试实验工具软件:Rational Test Manager,Rational Robot;

6.J2EE应用服务器软件:IBM Web Sphere应用服务器高级版;

7.程序设计软件:Jbuilder2006/Jbuilder X, Eclipse3.2.1,J2EESDKI.4, J2SE1.6。

(三)工作环境的建立。软件仿真实训平台必须建立企业管理机制,选定项目经理,任务,按照企业工作流程来实施,让学生完成个人的角色转换。工作环境的建立要达到如下目的:

1.提高学生对岗位的感性认识。

2.让学生参与项目过程,实现由浅入深的工作层次。

3.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规范与管理制度,了解企业过程与考核流程。

四、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目标

软件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是在现有的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条件基础上,将课程中开设的实训整合为突出单元能力和技能培养的实训项目,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学做耦合,紧密围绕实训体系的综合改革,通过建设软件仿真实训平台构建校内真实仿真型生产实训及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实训教学体系。积极引进软件企业的真实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学生仿真实训、顶岗实习;师资校企合作、岗位互换的产学结合运行机制,建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软件设计开发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内软件生产型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