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发展论文

文化发展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6: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发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发展论文

第1篇

世界上的众多团体和个人,他们常常为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忙碌,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和实践活动,将已经失传的或者有此趋势的传统技艺向周边展示,随着他们所处环境的不断变迁,手中的技艺和传统文化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得到了关注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而有的依旧离开了我们。

二、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促进人类社会文化创新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我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变,也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使之符合文化发展的需要。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从国家文化战略实施的角度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促进我国文化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重要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尤其是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在实际保护工作上的方法依然存在很多缺陷,最具特色的“貌合神离”的工作方式应该尽快转变。同时,我国从上到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十分关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化划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工作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文化认同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共建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为今天的和谐社会也作出了贡献,它和国家文化战略的性质有一定的统一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我国共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实现国家现阶段整体目标。要切实建设和谐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一定要进行到底,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有众多利于共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体系,它可以从规范、思想、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向我们灌输营养,使我们的社会在文化当中吸取更多有益的东西。

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策略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富,与有形的文化遗产相比,它关系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一旦濒临危险,就将会带给我们无法挽回的遗憾。多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急剧流失,当年的敦煌文书最完整的资料流失到日本,楼兰古城的资料也被锁在大英博物馆中,湖南滩头年画也被日本和德国收藏,所以我国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采取积极的措施极力换回和保护这些珍贵遗产。

(二)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面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险状况,一定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保护工作实施的过程当中更加有针对性的加以调整。随着生态文化的改变,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即将逝去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危险,加之现在的保护工作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一定要提高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时刻有种紧迫感。

(三)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

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和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的原则和方式是紧密相连的,在不改变发展规律的同时又不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尽可能地在紧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基础上寻觅更好的保护手段。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各个项目才会在交互规律的影响中得到发展。

四、结论

第2篇

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

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简说

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

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

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

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

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

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

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

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

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

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四、多元、多样、复杂性:90年代民间舞蹈的发展态势

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促进了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90年代这一发展呈多元、多样、复杂的发展态势,即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民舞生存时空的多样性,民舞群体观念的复杂性,以便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1.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首先表现在其内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错、新老混杂。青海玉树草原的赛马会是康巴藏区远近闻名的草原盛会,每年于七八月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时节,都要在玉树结古镇草滩上进行民族歌舞、格萨尔说唱、赛马、射箭等表演,以及贸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树当地的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节日赛马会进行展演,这在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数百年来,《羌姆》作为藏传佛教法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始终恪守传内不传外的原则,即遵循在寺院内由喇嘛僧侣表演的规则。现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愿地把法舞和群众性民间歌舞联合演出,从而使《羌姆》冲出了寺院的禁锢,增强了表演性、娱乐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慑感,把宗教和世俗的关系拉近了,这一作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区很有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是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落实的结果。《羌姆》法舞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表演时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简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人神同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

民间舞蹈的内涵和功能是通过民俗事象的主旨予以体现的。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鼓社祭”(俗称“吃鼓脏”)是其最为隆重的神圣节日,它是一个由血缘家族、宗教为核心的“江略”(类似军事联盟的氏族组织)举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动,每隔12年举行一次,届时众人要跳《踩鼓舞》,踩鼓时要身背祖先“央公央婆”跳舞。央公央婆的象征物是用杉木雕刻成的男女半身像。在踩鼓时象征交媾的表演中,要绕寨一周,表示祖先看望子孙繁衍,人人都是央公的孙子。〔3〕80年代以后,苗区的生产单位“家庭化”,加速了家庭经济的私有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再一次呼唤人们的劳动互助,这种互助自然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发生。由此给人们提出了恢复“江略”团结的需求,通过鼓社祭,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同跳《踩鼓舞》,共饮“江略”酒,似乎又回到了同一血缘的圈子里,使人们获得“江略”认同感的满足。从苗族鼓社祭的活动中,我们看到这里既有祖先崇拜的信仰痕迹,又有加强群体之间的心灵交流增强认同感的心理需求,还有击鼓而舞的愉悦。多元多层文化内涵和功能的特点在当代民间舞蹈中具有共性。

2.民舞生存空间的多样性

民间舞蹈生存传衍的空间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随着当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空间呈现出多样、交叉的立体式形态。绝大部分的民间舞蹈仍然在原产地传承发展,它们较多地保留着民舞的原生形态,或原生和变异并存的状态,只要这个地区和民族继续保留着适合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衍,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需要或结束而延续或消失。旅游文化、商贸集会或各种文化节,扩大了民间舞蹈传播的空间,经过加工整理的民间舞蹈,增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当其反馈回群众后起到升华提高的作用。当然,这种改编应该十分慎重,不负责任瞎改乱编只能糟蹋民间舞蹈的精华,尤其给青年人造成误导,成为披着民间舞外衣的假冒伪劣产品。

3.舞群观念的复杂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指民舞的载体——舞群的思想观念,即其、价值观念、婚姻观念、生死观念、审美取向等。舞群的思想观念受到社会主体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舞群的年龄、职业、接受教育的程度等对其思想观念也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一切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原生形态的祭祀舞蹈的核心是万物有灵观念,其中以祖先崇拜尤甚,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或早期封建社会,祖先崇拜是压倒一切崇拜的宗教活动”〔4〕人们以为只有隆重的祭祀,才能获得祖灵的庇护,避免灾难,因为祖灵是直接掌握人们命运的。祖先崇拜的意识根深蒂固,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通过传统的祭祀年节和民间舞蹈,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土家族《跳摆手》祭“八部大王”,瑶族、畲族《跳盘王》祭始祖盘王,苗族“吃牯脏”跳《木鼓舞》、《芦笙舞》祭祖神等,均系祭祖仪式和舞蹈。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把民间舞蹈视作民族历史的教科书,通过民间舞向族民传授民族历史知识,使子孙后代永不忘本。如今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成果。但是,人们仍然希望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使自己的生活幸福、事业发达,家族兴旺,寻根念祖、祈求祖神保佑的思想并未消除,通过参加祭祖民俗活动,同胞共跳摆手舞、芦笙舞,与祖神进行勾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寄托的观念依然在一部分人心中延续。当然,中国民众也在努力使民间信仰适应新生活方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文化模式转型中的几个问题[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正文.黔东南苗族社区的变迁态势[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杨@①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4〕蔡家麒.论原始宗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第3篇

社区文化给予人们的感官直觉是人们所处的社区环境。所谓社区环境就是社区居民主体赖以生存及进行社区活动所必需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文条件和经济条件的总和,也可被理解为承载社区居民生存及社会活动各种条件的空间场所的总和,它属于物质空间的范畴。社区环境如同社会有机体的肌肤时时刻刻都承受着人们的目光。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建筑物的表面常常变成社区文化宣传的有效阵地。各类布告栏、招贴画、宣传口号不同程度地起着引导、约束、凝聚和激励的作用。这些宣传的文化内容几乎都直接关联着和谐社会的内容。因而,社区环境是通过人们的感官呈现为社区文化的表面的。然而,社区成员共同营造、呵护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其实是社区精神物质化、对象化的具体体现。虽然这些具体体现是通过社区容貌、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设施、生活环境等直接可感的事物来呈现的,但是通过社区环境的感知,社区成员的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等深层的文化属性可以清晰地被勾勒出来。例如,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设施就可以充分体现社区关怀生命、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社区理念。

社区文化不仅通过环境来显现,也通过社区居民的行为来展示。社区居民的交往、娱乐、生活、学习、经营的过程就是社区文化的展示过程。这一展示过程既可以使社区成员鲜活地领略到社区文化的多种形式,也可以在过程中动态地感受社区风尚、精神面貌、人际关系范式等社区深层文化特征。许多社区都积极组织开展大中型社区文化活动,涉及教育、娱乐、健身等各个方面,如广场音乐会、元旦舞会、重阳节文艺表演、趣味家庭运动会、游泳比赛、冬季长跑、评选文明户、学雷锋演讲等等。嘉兴市新港花苑社区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开展一系列社区文化活动均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新年之际,文联、书画社、街道文化站在新港花苑举办“送春联下乡”活动,为居民带来了新春祝福;入夏,社区又联合人民医院举办“送医下乡”义诊活动,社区居民非常积极地参与了活动,体会到了来自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这些文化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社区成员透过社区文化的表象来感受社区文化的深层内容,同时也可以使社区成员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来丰富充实自身。

2社区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历代先民通过不懈的努力,发展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比较稳定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也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直接呈现。我们应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北京独特的胡同文化就是依靠了群众的力量才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以社区为核心,以社区为平台,利用社区凝聚优势,将传统文化有效地传承也是当前中华民族共同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步骤。时代在不断发展。社区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内容,这就使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社区文化,必然将对传统文化加入新的注释。任何传统文化,都会在代代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才能发挥出更持久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将“和为贵”的传统理念,发展出“和谐”的文化主题。这样,构建和谐社会,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就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条主线。这要求我们在建设社区文化时,对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予以尊重,对各方面积极因素要广泛调动,唯其如此才能推陈出新,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我们不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型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型需要社会实践。社区文化建设就是传统文化转型的前沿阵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样,也要不断补充现代化内容,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结合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梦的蓝图就是未来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4篇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按国家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进行生产、销售,由于各营销环节有国家计划的保障,因而国有企业员工形成一个固定的认识与拘泥的思维模式。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条条框框被打破,国有企业被推动市场的最前沿。因此,国有企业的原有生产模式,经营理念,员工的思想认识,就需要一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即国有企业文化更新,替代。

国有企业化其基础应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人类的一种本源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各种思想、观点不断地经历着冲击,变革相互借鉴,沉淀出来的思想意识、文化体系反应了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智慧。以其主流儒家文化而言,不仅中国,在东亚其他国家,东南亚各国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儒家文化圈。这些地区的许多著名企业,如松下公司、三星集团等,便是以儒家文化作为其企业文化的主体,造就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一种互相信任,互为依托,共同生存的关系,从而使企业在国际竞争能立于不败之地。儒家文化宣扬诚信,重义勤俭,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言必信,行必果”,“君子险而不争,群而不党”,在我国,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内心里,国有企业只有通过对这些理论重赋新义,将传统瑰宝,再植灵根,弘扬继承儒家文化精华,才能逐渐确立企业文化的根基。当然传统文化的其它分支文化,诸子百家,包括兵法、谋略等也应为企业文化有分别的吸收。商场与战场,现在,世界各国研究《老子》、《孙子兵法》、《三国》的热潮正方兴未艾,通过研究将理论成果引入企业决策,“知其力,用其势”,以加强其竞争力。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敢于突破原有认识模式,将一切有用的传统文化都继承过来,去粗存精,全面利用。

国有企业文化应坚持吸收国外著名成功企业的企业经营理念,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补充。因企而宜,洋为中用,只要对自己有用的,不妨拿来,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将促进文化的进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西方的营销理念已被我国企业所接受。比如“顾客至上”、“产销统一”等,在西方企业文化中,“产品质量”与“销售服务”是企业营销的两个主要因素。企业遵循的原则就是为顾客提供最好质量的产品与最佳的服务,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承诺服务”制度也正是我国服务窗口行业对此的内涵延伸。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分为两部分:员工管理文化和生产营销文化建设。员工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对员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进行规范教育的主体文化。生产营销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和产品销售活动中应具有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客体文化。

员工管理文化实质是员工的管理,即人的因素,也就是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企业与员工利益一致的思想,真正做到以企为家,从内心里响应、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责任感。

第5篇

(一)农村文化对农业文明的挣脱与疏离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中国农村文化的根基。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农业文明的现代境遇不容乐观: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村庄文化日益萎缩,农村文化发展趋向失却了特色内涵的、与城市趋同的复制工业文明之路。在现代与传统的整合过程中,农村土生土长的文化资源日渐式微,不仅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农村传统文化活动也在社会转型中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一是生发于农业社会的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不充分,因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对农民失去了吸引力。二是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转变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实际需要,使其失去了对农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于是,疏离了农业文明的农村文化失去了发展特色,成了拥有现代化外壳的城市文化的翻版,城乡统筹成了城乡统一,不仅不能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反而会加重农民的文化匮乏和精神失落。“结果,维系传统村庄秩序的制度被破坏了,而现代的制度又生长不起来,农民合作不能达成,村庄共同体不能建立,在村民原子化的基础上,内生村庄秩序没有根基,村庄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也越来越不适合农民居住,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安身立命的场所。”[2]伴随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建设以农业文明基础,反映现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文化发展必须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保持农村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农业文明也需吸纳现念、科技革命成果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实现其现代转轨。

(二)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不均衡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文化差距不断拉大,发展不均衡特点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城乡文化资金投入失衡,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城乡文化消费失衡,城乡文化人才严重失衡。[3]“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4]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存在设施陈旧简陋,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文化教育设施匮乏,现代化的电视网、宽带网、通信网等网络设施严重不足。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原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悄然退出,而新的能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缺失。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城乡文化,逐步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断改造和解构着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日渐边缘化。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优势地位凸显,不断通过传媒、教育、市场、人口流动等各种途径向农村辐射,形成了对农村文化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却在机械接受、模仿城市文化中走入了迷失的误区,在对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和追随中失却了特色,面临着被强势城市文化挤压、挤占而萎缩、退却的困境。在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在农村文化中失却了表达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失去了对这种文化的认同,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文化重建精神家园。

(三)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出现,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引致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峻。“空心村”的出现客观上形成了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空心村”状态下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失,农村的留守群体“386199部队”对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偏低,已经建立起来的农村活动室,图书馆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成为花架子工程。由于工作、居住环境和现实生活心态的张力,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乡文化之外的文化流浪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离土离乡导致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农村文化建设难免流于空泛和形式。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还体现为农村文化发展中忽视主体文化需求,导致文化发展难以激发人的参与热情,或在参与中难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隐形主体缺位。这种隐性主体缺位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恶劣,往往虚耗了大量的文化投入,造成文化资源浪费,使农村文化发展流于形式化,文化建设效益低下。农村文化建设要依靠主体的自觉和能动参与才能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滞后固化了文化主体素质低下和能力不足问题,使农村陷入文化与人的疏离的恶性循环模式。文化发展主体的缺失和能力的匮乏使文化难以发挥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作用,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和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

二、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

文化发展是人类行为与环境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突破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困境,需要理清思路,抓住关键,选准切入点,实行重点突破,使人类行为在理性指导下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要求,推动农村文化进步与发展。

(一)以先进文化引领,形成冲破农村文化困境的精神支柱以先进文化作为观念指导,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发挥文化规范引导、凝心聚力功用,对于冲破转型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困境具有根本性意义。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因而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特点,当前中国先进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与体现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先进文化能为新农村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塑造合于时代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冲破社会转型下农村文化困境,切实发挥文化凝聚力作用,必须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为新农村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主体,树立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内聚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传承农业文明,发展乡土文化,夯实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的根基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生存之基。多元文化包围中农村文化的发展,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元素加以改造,在传承中弘扬、发展农村乡土文化,夯实农村文化根基。传承农业文明要注重结合运用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和现代需求进行现代价值挖掘,并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和生命力。要重视教育在当代农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倾斜性的政策吸引和制度供给形成稳定农村教育人才的保障机制,实现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还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现展,实现传统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创造性地转换传统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如农业文明中的群体和谐观念和道德教化,在现代社会中就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弥补现代文化的个体倾向和疏离状态,在调整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农业文明与农民现代生活联系,以市场经济,法制,科学等现代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丰富现代农村文化内容。

(三)以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提升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形成文化发展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多元文化共存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农村社会的现实影响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整合,以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当代中国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必须坚持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其甄别,发展,批判,净化功能,为农村文化顺利整合提供方向保证和可行路径。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农村文化资源整合,要在充分利用、整合传统与现代资源、城乡文化资源、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现代要素拓展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在整合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整体实力和水平,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的重要保证。创新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农村文化的兴衰关键。只有创新农村文化,才能把农村宝贵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生产力,形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力。农村文化创新要植根于农业文明和乡村传统文化,以城乡统筹下多种文化资源及其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广阔的文化市场为依托,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特色优势,真正实现城乡统筹下城乡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发展目标。农民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要以广大农民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文化发展反映和体现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培育其文化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农村文化发展价值追求文化是人的文化,发展农村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统筹下发展农村文化,要清醒认识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升农村文化内涵,满足农民在巨大的社会变动中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对送来的文化消化不良,文化公共产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文化发展的热情不高,文化发展中主体缺位现象较为突出。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与人的疏离问题,要渐次改变城乡二元体制这个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和能力素质不高的制度根源,在城乡统筹下通过“以工哺农”,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城乡统筹下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增强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实现文化主体的回归。实现主体回归,关键要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提升主体的文化能力,从根本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首先,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

第6篇

1.发挥文化馆的业务辅导培训优势。

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在这个重要的文化阵地中有各个门类的艺术人才,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文化馆一定要发挥出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专业主导优势,充分发挥各个门类专业艺术人才的自身业务优势,给广大社区群众安排和宣传专业文化知识,并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辅导,来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每个社区中都不乏众多的业余文娱爱好者,这些群众都有各自喜好的文化艺术或者娱乐追求,如舞蹈、戏曲等,而且他们在各自喜欢的文化艺术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这些社区群众是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发挥着带头作用,文化馆一定要重视对这部分群众的专业培训和辅导,以有效提升其专业水准和艺术素养,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这部分社区群众的自发性,使其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文化馆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辅导来增强文化馆专业艺术人员与社区文化中坚力量的联系,使文化馆业务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又可以从社区群众中汲取民间艺术营养。文化馆还要通过辅导和培训发挥出传帮带的重要作用,不仅使得各个社区的文艺骨干都有艺术素养上的有效提高,还要使得这些骨干力量在稳固的同时得以扩大,以使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得以更好地开展。

2.发挥文化馆的引领优势。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其不但有各类艺术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而且得到众多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如各类艺术专家和学者等,这些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文化馆在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时不但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挖掘和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为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人力、物力支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众多社区在群众文化方面的发展也可谓是与时俱进,文化馆能够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正确引领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弘扬主旋律、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在丰富社区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二、发挥文化馆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前沿阵地作用。

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在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文化馆同样要发挥其前沿阵地作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以乡镇文化站为根据地、以社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文化馆一定要从群众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使社区群众的文娱活动蓬勃开展,实现社区群众文娱活动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多彩,使得广大社区群众更加向往和喜爱文化馆,真正发挥其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前沿阵地的作用。

2.发挥文化馆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而文化馆一定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拓展自身职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调动社区群众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实现更多社区群众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提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与社区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为和谐社区的构建奠定基础。

3.发挥文化馆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积极作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区精神文明重要标志的社区文化与社区群众关系密切,也体现着社区群众的精神风貌,而且,社区文化也关系到社区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养的提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区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前沿阵地的文化馆,其主要职责就是面向广大群众,为社区群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三、加强自身建设,以确保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

1.文化馆要牢固服务理念,提升业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社区文化活动面对的广大社区群众,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文化馆业务人员一定要牢固服务理念,端正心态,始终以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目标,尽职尽责,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对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要不断地学习和请教,以最先进的文化来武装自己,以更好地全面推进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有效地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活动质量,丰富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

2.文化馆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

伴随着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逐步提升,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态势也是与时俱进,繁荣发展,这就要求作为群众文化主阵地的文化馆在工作机制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以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首先,文化馆应在活动方式和载体上有所创新要以社区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导向,推动社区群众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提升社区群众文化素养和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其次,文化馆要在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机制,培育先进的社区文化,不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呈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并能促进群众文化工作走向新的繁荣。

四、结语

第7篇

1.广泛性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六个民族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方。各个地方都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这使得我国的群众文化有着广泛性的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包含在其中的群众文化也具有多样性。目前,国家提倡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开展节假日,这就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创新。

2.可创造性

群众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群众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发展,也会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与创新。目前,文化工作者在文化的创新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创造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这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目前的发展状况

1.群众文化获得的成就

这些年来,我国的群众文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文化活动,比如说广场舞,人们可以积极融入到群众文化之中。此外,我国还在其他方面创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比如说在各个社区创办各种比赛,创建文化方面的演出与各种节目,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之中。

2.群众文化存在的问题

和谐社会中,在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时候,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首先,某些地方在创建各种文化设施的时候,并没有切实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没有为人民办实事。很多面子工程不能给予人们群众真正的文化体验,也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其次,创建的文化并不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也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需要;再次,人们群众对于群众文化的认识还不足,还存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群众文化的意义。人民群众在文化的创造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化水平的不高导致了人民群众在参与的时候是消极被动的,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提高自己在文化方面的素养,当然也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文化活动了。

三、如何在和谐社会中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

1.立足于各个地方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制定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目标

各个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不同的地方在文化资源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在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时候,要学会立足于各个地方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制定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目标。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首先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的优势,并且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众文化。其次是要合理地整合地方资源,将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当地文化资源相结合,制定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目标,从而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

2.立足于社会发展与创新群众文化

社会的发展影响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在发展与创新群众文化的时候,要立足于社会。群众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其社会性,有很多社会组织立足于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而使自己的形象得到改善。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进行创新,使群众文化富有时代特色。

3.提前做好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的相关计划,并在实践中落实各项方案

第8篇

[论文摘要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国家文化经济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使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功能效用,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使文化资源潜力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就需要重视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方略问题研究,而可持续发展方略、整合规划方略、市场化开发方略、创新推动方略、人才资源开发方略等五个方略的实施可以为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现提供思维导向和根本保证。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文化生态系统多姿多彩,文化资源察赋独特、丰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随着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文化建设任务的确立,社会各界对我国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多层次价值的认识逐渐深人,对其需求也显得更为迫切和直接。发达国家发展文化经济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国家文化经济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宏观的思考和方略的制定必不可少。要使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功能效用,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文化资源潜力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就必须重视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方略选择问题。

我们认为,就方略思路而言,中国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需要坚持实施五大方略,即可持续发展方略、整合规划方略、市场化开发方略、创新推动方略、人才资源开发方略。这五个方略的实施可以为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现提供思维导向和根本保证。本文即以此为基础,就这五个方略的选择与实现途径展开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方略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人类社会走向21世纪文明的共同道路,是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资源具有消耗性与非消耗性、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辩证统一的特征。许多文化资源如作为旅游文化的自然生态景观,作为无形资源基础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品牌资源等,都可以反复利用,具有非消耗性特征。然而,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如果不遵循客观规律,以“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模式来开发文化资源,盲目的发展消耗型文化产业,忽视文化积累和文化资源的再造,就会导致文化资源的严重破坏与消耗。因此,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重要性尤其突出。

文化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决定了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必须尊重和保护人类的精神遗产,并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延续作出有益贡献。

(一)科学、有效地保护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遗产

全面理解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方略,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根本保障。首先应该对我国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梳理与归类,准确把握各类文化资源的特性,站在产业化开发的高度来审视文化资源,并建立一整套国家标准的文化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加强制度化保护,健全和完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建立一套有规制标准和规范约束的完整保护体系。第三,强化多样化保护方式,完善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实行重点保护、专项工程保护和强调科学性保护。第四,实行法制化保护,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人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在保护中求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保护与开发并举

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应该放在国家社会发展,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虑。文化资源的科学有效保护必须在开发中才能得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谓保护,实际上是开发性的保护,是动态的、创造性的保护;所谓开发,实际上是保护性的开发,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开发。对于文化资源而言,其保护与开发应该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的关系。

有效协调产业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的矛盾冲突,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保留原则与内涵式开发原则。保留原则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只有妥善加以保护,使文化资源不被毁坏、失传、湮灭,才有可能进行产业开发。只有通过合理的产业开发,发挥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保护。内涵式开发原则也叫效率原则,讲求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深度和高度,强调消费精神需求的满足和人生意义的体验。内涵式发展使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成为可能,也是遏制过度开发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高效开发并重。

通过开发利用来增强文化资源自身的造血功能,为保护文化资源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并把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的良性运行机制。为此,要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资源开发,反对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急功近利做法,特别要避免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的弯路,确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二、整合规划方略

文化资源的整合规划就是将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将系统内各种文化资源通过联系、渗透、互补、重组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另外,还要在保持文化资源性质、特点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合理规划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空间布局

规划决定方向,规划决定发展,规划决定效益。规划的制定要遵循文化资源运动客观规律以及文化产业的运动规律、布局规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控制文化产业布局的主体行为,通过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空间经济效益目标和公平目标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克服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趋同性,以及由这种盲目性和趋同性所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与恶性竞争。

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企业的趋集中化运动,实现文化生产力的集约发展。文化资源开发的集中聚集,不仅有助于形成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对各种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而且有利于利用市场信息,形成对各种文化资源的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提高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创新能力,节约文化资源的流通成本,继而全面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的合理分散,实现文化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的集中只有在一个适当的量度内才是有价值的,超过了一定的极限,产业生存空间的过于狭窄,必然引发和导致恶性的市场竞争,由此而造成的投资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文化资本的外流,进而最终导致整个产业发展的停滞和衰败。

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局的战略思维应该是:在实现对原有发达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以及产业结构策略性调整以达到布局合理化的同时,推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尤其是推动广大落后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实现效率目标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布局的空间公平。

(二)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建设

文化产业集群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处于相同文化资源链上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文化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文化产业分工的深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区域优势互补;有利于专业性文化产品市场的培育。

依据我国文化资源分布的特征,做好文化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文化产业集群的初始区位选择,既要重点考虑区域文化资源的察赋、特点,以之作为选择文化产业集群区位提供依据,又要围绕不同的文化要素储备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形成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发挥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经济手段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初始形成提供政策扶持、基本投资支持。

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根据《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加人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各种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形成若干出版、印刷复制、影视制作和文化产品批销等产业中心,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影视制作、动漫、音像电子、印刷复制和演艺等产业示范基地。

三、市场化开发方略

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资源供给和资源保障,但再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天然就是文化产品和产业成果,它必须经过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化运作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文化资源只有依靠产业化生产和市场化开发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产业化和市场化对文化资源的属性和功能的实现具有关键性作用。

(一)建立以市场化配置方式为基础的多重文化资源配置方式

实现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必须建立以功能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机制,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文化资源优化整合关键在于建立以市场化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为基础,计划配置方式为补充,计划市场配置方式起调控作用的多重互补的文化资源配置机制。

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就是使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文化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高效率,加快资源增量的实现和资源共享的达成,继而最大限度的实现文化供求的均衡。

文化资源的计划配置就是国家按照社会效益原则无偿投资配置文化资源,并且完全由国家进行事业性管理,这种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在一些市场机制不灵或不能正确发挥作用的文化领域,如国家文化安全、公益文化设施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资源的计划配置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保障市场经济秩序。

文化资源的计划市场配置,就是国家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原则投资配置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负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责任。国家通过计划市场方式配置文化资源,可以利用独资、控股和参股的方法建立文化生产经营单位,然后以承包、租赁和股份制等方式将这类文化生产经营单位推上市场,使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进行经营。

(二)加强对文化市场主体的培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企业是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的当然主体,是构建文化产业有机体的基础细胞。着力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是推动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必须鼓励依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用强大的企业群体来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努力打破所有制界限,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努力探索国有资产的多种实现形式。

(三)完善文化立法,营造公平、有序、健康的文化市场和文化环境

以市场化的方略来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进程,需要完善文化立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立法有利于促进和引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有序繁荣,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建设公平的、公开透明的、既有竞争又有秩序的文化市场。

文化立法要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对文化活动主体和参与者的管理要依法进行,管理的法律依据要公开、有具体标准、一视同仁,切实保护文化活动主体和参与者在被管理中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

文化立法还需要坚持对影响社会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方向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社会关系依法进行管理。这种管理要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服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维护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四)建立多元的文化投融资机制

要建立多元的投融资机制用以吸收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提高文化投资效益。鼓励和吸引国内各种非公有资本进人文化投资领域,以独资、合资、参股、联合、合作及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和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企业投资、私人投资、股票投资等多种形式,促进资本市场的强力投资和资本汇聚。积极鼓励金融资本主动介人,使文化企业顺利从金融市场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要引导建立各种类型的基金会,通过基金投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人。鼓励和支持组建各种类型的文化发展公司,以广泛吸引和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实施“外源内用”方略,善于把握文化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趋向,有效吸收和利用普遍性的国际文化资源,特别是国际资本。

四、文化创新推动方略

文化的命脉在于创新,而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文化产业的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为文化创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毫无疑问,创新也是充分挖掘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以文化理念创新为先导

文化理念的创新是引领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传统理念不断受到冲击与颠覆,并在现代文化理念的博弈中不断交融与中和,文化理念本身就处于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更新的过程之中。

以理念创新来推动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就必须颠覆束缚当代文化发展的落后理念,将文化理念从局限性的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和宣传教育功能中解放出来,注重文化的产业属性和消费娱乐功能,注重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化运作认识,逐步确立文化资源可以创造永久性财富的理念,不断丰富我国的文化积淀,使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转化为更多财富。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文化理念的创新必须先于文化实践,促进文化实践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要敢 于摆脱束缚我们的传统文化理念,树立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观。

(二)以文化体制创新为支撑

文化体制的创新是为了进一步释放文化发展的活力,消除原有计划性文化体制的弊端,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

创新文化体制,就是要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文化制度、文化体制和对文化资源再分配的权力结构。我 国文化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以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核心,重建我国文化制度,全面推进文化制度建 设。通过文化体制的创新,最大限度地解放文化生产力,克服文化生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文化和多媒体传播的兴起,使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系统开发成为可能,这是将资源储备转化为产业 资本和产品成果的关键环节和有力手段,可以促进资本增量的扩大和产品档次的升级。

首先,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研究。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方略前沿,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等核心技术的研究,提高装备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水平。其次,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快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龙头的大容量数字化文化资源库建设,完成大中城市公共图书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推进舞台技术进步,发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三,推动文化业态更新。加快传统出版发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

(四)以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为重点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坚持文化创新方略必然要求以创意为中心环节,强调创意能力建设。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属性,创意化开发是推进文化资源转化和内容产业发展的深层动力。

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推广活动,宣传创意理念,鼓励创意活动,扶植创意经济,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创意产业化和产业创意化。积极营造有利于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创意、技艺、技术的氛围,重点创意群体。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意人才群体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快传统文化企业的产品结构、服务结构调整,支持和鼓励中小型文化内容服务企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生产机制。积极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一批以提供文化数字信息、影视、演艺、文化资讯等内容为主,实力雄厚的大型内容提供商。

(五)以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为手段

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的主体,提升我国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首先,要落实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改善对创新型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扶持中小创新型文化企业发展。重点扶持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民族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和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加强对各类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基金在扶持中小型文化创新企业中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结成创新型组织。

其次,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发展。鼓励经济发达、创意人才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发展文化类创意企业。创造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产业氛围,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在传统企业改造中的积极作用,利用文化创意成果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第三,高度重视技术中介服务。发展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文化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各类社团开展文化技术展示、推介,提供文化技术中介服务。积极利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展文化技术产权交易活动。

(六)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

为了适应我国文化资源创意化开发的要求,需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落实有关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落实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做好重要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挖掘、整理工作,建立国家重点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目录。强化文化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促使文化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鼓励发展知识产权、推介和交易服务产业,逐步构筑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我国文化领域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打破地方保护。坚持以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以大案要案为突破口,开展图书音像市场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取缔盗版光盘生产线,严厉打击侵权盗播广播影视节目、擅自截传广播影视节目信号的行为,重点查处盗版教材教辅、计算机软件和音像制品等非法活动。

五、人才资源开发方略

文化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人才资源开发在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决定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和文化产品与创意的关键性资源和最终基础。我国目前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开发和供给状况还存在种种问题,如旧有文化体制不利于人才创造力的激发,不利于人才整合流动,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培养,目前文化产业人才还未形成以市场为手段的合理配置,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等等。另外,人才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人才结构不合理也是我国文化人才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展开工作:

(一)明确文化产业人才的核心地位

在人才作用极为突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领域,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无论是对艺术家还是对从事相关创作的人都应该明确他们的核心地位,重视他们、尊重他们。另外,还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够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作出积极贡献,都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选拔、重用人才。树立对于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人才的归属权并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关键是要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人才发挥作用。

(二)做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化学科建设

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十分重要。建设文化产业创意人才队伍,文化产业技术人才队伍,文化产业经营与营销人才队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队伍等四支人才队伍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培养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扶持部分高等学校文化产业研究基地,资助一批重点文化资源课题研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集中开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建设服务。

(三)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鼓励人才在市场配置下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