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物科学导论论文

生物科学导论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6: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科学导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物科学导论论文

第1篇

根据2010年教育部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但部分高师院校在师范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师养成教育、合作办学上存在诸多问题,造成“未来教师”们对教师岗位入职不匹配,无法胜任岗位[1]。同时顺应学院提出的“建立完善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广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加强生物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需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创新教师教育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完善课程建设,以期培养高素质的“广适应”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1 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即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生物学师范生培养时,根据学科特点,注重以下几点:师范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构建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体系,关注师范生在学习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建构,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师范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情感培养,并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如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与转基因食品相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情景教学,使教学活动实现“快乐教学,享受课堂”。

2 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培养优秀师范生

在生物师范生培养中,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采用“从做中学,从做中教”的教育教学模式。

(1)加强专业课教学中教学技能的训练。以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诱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或技术),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从做中学”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做到“从做中教”。

(2)“全方位指导”生物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三教师”同时上课的模式,即课程的“老教师、年轻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同时授课的模式,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发挥不同教师的优势,结合中、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前沿知识补充。

(3)注重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基本形式,对师范生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巩固专业素质及提高教学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实习期,采用“双导师”的实习模式,即高校教师与实习基地教师共同指导,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4)培养毕业生撰写教育研究类论文的能力。撰写教学研究类论文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指导学生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培养师范生教学科研能力。

3 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面向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以项目形式建设精品课程。引进国家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完善省级和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库。自主开发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增强培养能力。建设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网络平台,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高校与中学教师的课堂互动。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提倡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并将传统的讲授法与之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卓越教师培养理念的氛围。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共同体

建立健全学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培养机制,整合优化人才资源,加快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聘请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协同教学”“双向互聘”及“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促进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如在生物科学专业导论中讲述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中学生心理辅导课中处理教学中的问题等多方面加强专业课与中学的对接,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对于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这类经验性较强的课程,邀请重点中学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风格迥异的教学设计等的教师来专门负责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工作,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双导师工作,建设由高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有协助大学教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指导学生的教学实习及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5 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的“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和比较系统的生物科学基本技能”的基本要求,建设高素质的中学生物学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注重课程建设,设置“平台制”的课程体系,注重师范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提高教学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1)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实现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结合,引导学生在选修课中兼顾专业知识。改变以往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选修课程,使课程选择有了一定的自由度,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理交叉、理理交叉、文文交叉”的主导思想,一方面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可以使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有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的机会,既开阔视野,又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

(2)学科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设置学科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增加实验教学学时,如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都由原来的24学时提高至32学时,加强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实验教学,以适应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要求,达到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3)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领域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平台中注重专业前沿课程的设置,如大学第一年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开设生物学专业导论,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色及未来研究方向。在专业课领域课中开设生物学研究进展、生物技术安全评价及生物制品学等也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中注重教育实践教学,构建“四年不间断训练”的师范生培养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师范生毕业后能够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及社会需要。将教师口语、教育学、心理学、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根据师范生的认知规律和训练特点安排在大学4年里分学期进行,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对每门课程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根据前几个学期的学习,在生物师范生的大四上半学期进行专业内的师范生技能竞赛,下半学期与学校内的其他专业进行竞赛,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训练的积极性。

第2篇

21世纪被公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人类健康、生态平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命科学成为科学大系统里最有竞争力的带头学科,引领着世界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作为基本国策。21世纪世界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和竞争,在这一历史时期,高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如果不懂得一点生物学的知识,成为所谓的“生物盲”,将无法适应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为特征的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加强生命科学教育,普及生命科学知识,有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在民航院校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对民航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应该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以整体素质教育为主,有一定专业方向的高层次整体素质教育。《生命科学概论》是一门融合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是当今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著名大学,如哈佛、剑桥和斯坦福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全校开设类似生物学课程,1995年以来,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重点理工科大学也陆续把《生命科学概论》列为非生物类专业的限选或必修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年来也面向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的公修课。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发挥航空器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生命科学技术开展航空人因工程研究,开展在航空环境下飞行员的行为及作业工效研究,弄清飞行员与航空器在航空飞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提出航空器飞行器的适人性设计要求、安全救生与防护措施、评价方法以及人员的选拔与训练方法等,使人、航空器及其所处的飞行环境有机协调与配合,探讨航空环境对航空人员健康的影响机制及对抗措施,为航空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这些将大大促进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民航院校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增加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对人体自身的了解,将有利于学生发展仿生的设计思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来更好地为民航服务。

二、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

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集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行业院校,在校学生均为非生物专业。学校利用航空医学研究所的师资力量从2006年开始给全校本科生开设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生命科学概论》,深受学生欢迎,每学年选课人数达到800人。向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于“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从介绍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物质基础入门,衍射到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从细胞到细胞工程;从生物物质代谢深入到生物遗传的本质———基因,从基因到基因工程,直至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物的奥秘;同时还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群上描述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学科交叉性和贴近生活性的内容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与我们人类自身生存和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得到提高。讲授内容在注重系统性的基础上包含了最新的科技前沿、最广泛运用的生物学技术手段、最热点的人类疾病、最新的交叉学科等等。我们密切关注科技最新动态,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的内容及时移植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例如:在“遗传”部分介绍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慢性疾病在遗传方面的研究近况;在“病毒”部分介绍SARS、H7N9等疾病的致病机理、防治途径和治疗方法;在“免疫系统”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在“环境”部分介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等。这些“时尚”新内容很受学生欢迎,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命科学概论》教学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知识难点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直观的东西更易于接受、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组合方式讲授课程,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另外,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生物学相关影像资料,给学生更为直接的视觉感受。例如播放科教片《人类消失之后》,让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开展课堂主题演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我们组织开展了课堂专题演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重要前沿问题的题目,如生物芯片、基因工程、干细胞、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基因食品等,把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写成小论文,并做成幻灯片在班上交流演讲。这样增强了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利用、团队协作、论文写作和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生物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快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甚至危机。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综合性,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科学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他们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首先,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具有争议性的热点社会问题,如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克隆人的利与弊、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垃圾焚烧的利与弊、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等。学生通过分组每10个人一组,每2组自由选择一个辩论主题作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每个班级推举一名主持人来主持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展现自我的平台,并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其计算方式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由课堂出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以及课堂小论文(占10%)三部分内容构成,期末考试成绩采用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四、思考与建议

第3篇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 师范大学 办学特色 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Normal College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LIU Jie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Elective cour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college system, is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reflecting the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public electiv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is paper, normal college undergraduates for the study, combined with interviews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ublic elective, analyze problems and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normal college cours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normal college; normal college; characteristics; course study

公共选修课(即公选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平台,展现教学特色的主要阵地。其在课程体系中的特殊价值,历来为专家学者所关注。本文以师范高校在校学生为例,在对公选课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基础上,对师范学校公选课的课程建设进行探索。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解公选课的基本现状,此次采用自编公共选修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教学楼发放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并收集建议。与此同时对5名学生(大二和大三学生各2名,大四学生1名)进行访谈调查,以进一步了解情况,对问卷进行补充。本次问卷的对象涉及文科、理科及管理专业学生。以学生的维度对选修课进行分析研究。

2 大学生公选课的基本情况与问题分析

2.1 影响学生公选课选择的因素

2.1.1 学生选课动因分析

图1 学生选课动因

在分析大学生公选课的基本情况时,首先从学生的选课动机问题入手。据以往的相关调查认为,大学生选课存在极大盲目性。认为选课中“重技能与实用,轻知识与学术”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此次调查,显示了不尽相同的调查结果,并由此分析学生课程选择的影响因素。

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图1),以增加知识广度,提高自我修养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50%,以培养发展兴趣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20%,以培养实际技能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15%,以拓展专业知识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10%,而以获取实际就业指导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5%。

综上所述,以增加知识、提高素质、培养兴趣为目标,而进行积极的自我完善在学生选课动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访谈中,一位大三年级的学生谈及这个问题,这样描述道“我希望通过了解更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来丰富视野和提升自我修养,选修课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具体的实用类知识可以慢慢积累,而且获取途径也很多。”

2.1.2 学生选课影响因素

图2 影响公共选修课选择的首要因素

图2显示了影响学生具体课程选择的因素,依据兴趣爱好选择的学生达50%,根据课程名称选择的学生达20%,其余根据学长推荐、根据课程名称、为增加专业知识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各占10%。

笔者通过访问学校选课系统,发现大部分的公选课只有课程名称、上课时间、开设课程的院系名称的简单信息,仅有少数几个课程有较具体的课程描述、任课教师简介。一位学生这样解释当时选课的情况“我是个文科生,很喜欢古代文化,本来我向师姐了解到民俗学这门课很有意义,打算选这门课的,没想到大家都要选它,名额有限我没抢到,就根据课程名称选了一个文科性质的课程。”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信息缺乏,学生了解课程的途径十分有限,在不清楚课程的目的意义的情况下,根据学长的导向和同学的推荐获得有关信息。在此情况下,同学盲目从众而选择课程,影响学生真正学习到所需知识,形成热门课程“一座难求”,冷门课程“门可罗雀”的尴尬处境。

2.1.3 学生选课的其他影响因素

在调查结果的反馈和整理中,性别差异与专业差异也对学生的课程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分析显示,70%的女生倾向于选择文学、历史、教育、营养保健和艺术类的课程,如西方文化史、营养与保健等;相比之下男生更乐于尝试不同课程,他们的兴趣分布更加广泛。这反映了男女生的个性差异对选课取向的影响,专业差异对公选课的影响,在理工科学生中体现更明显。与文科学生相比,理工科学生的公选课选择与本科课程有更高的相关度。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特定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一定知识基础为背景。如“生物科学导论”这门课程比较专业化,更适合生物专业学生或爱好生物科学的同学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文理科学生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的差异,文科学生在学习理科知识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因此造成文科生的畏难情绪,而在文史类科目中选择公选课,其限制并不明显,因而相关程度并不显著。

2.2 学生公选课的学习与课程评价

在选课结束后,学生与教师相会于课堂,是选课预期与课程实际相对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现实存在着一定矛盾有待解决。

2.2.1 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图3可知,50%的学生偶尔逃课,30%的学生经常逃课,另有20%的学生能做到全勤出席。究其原因,首先,热门课程听课学生众多,一座难求打击了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学生盲目选课而对课程缺乏兴趣,因而被动听课进而逃课;再次,因为选修课大都在周末开课,学生在周末有其他安排,逃课成为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就像一位同学所说“虽然我很喜欢这门课,但是有时周末会有其它安排,偶尔难免一两次的逃课”。

图3 选修课出勤情况 图4 公选课有待改进因素

2.2.2 学生对公选课的课程评价

为进一步分析公选课现存问题,促进课程优化,图4是学生对公选课改进的观点。60%的同学希望在课程设置方面得到提高,30%的同学希望在课程管理方面有所改进,另有10%的同学希望教师教学方面有所变革。一位同学表示“希望学校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给我们进行选择,让我们领略大学和大师的魅力”,受访学生普遍表现了对优质课程的期望。

3 对公选课现存问题的改进对策与普通师范大学的公选课课程优化建议

3.1 针对公选课现状及现存问题的改进对策

3.1.1 课程设置与管理

首先,为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切实规范公选课的课程信息。完善有关课程的课程简介和教师简介,并对教学方式、考核要求、开课目的意义等具体信息进一步丰富。还可以在选课页面,增加学生评价交流的链接。一方面,客观的课程评价对选课学生的课程选择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其次,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选修课应呈现出更多彩的课程内容,更新颖的教学方式等。比如可以邀请校外学者专家和科研人员为本科生开课;作为师范高校,可以就近邀请教学名师为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发展指点迷津。以学生发展为重,兼顾社会需求,切实打造优质公选课。

3.1.2 学生管理与考核

对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大多数公选课采取在学期末上交论文或作品的方式评定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保证日常出勤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综上所述,公选课的管理和考核应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适度增加量化评价比重。改变传统分数扎堆的现象,使学生间期末成绩形成一定差异,以更好反映学生学习的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高等师范大学公选课课程设置优化建议

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方式,历来是教育科学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课程的设置能体现和突出办学特色。高等师范大学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等教育愿景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来实现。

为凸显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目标,高等师范大学的公共选修课应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和培养教师综合素质方面投入更多力量。

具体而言,为弥补专业课偏重学术性知识的知识体系的缺陷,公选课应提高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一方面,开设培养师范技能的实验课,比如舞蹈课、钢琴课、绘画课等。并强化对师范生的“三笔一话(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的培训,形成基本能力,为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应开设对学生教学实践方面的公选课,聘请教学名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广泛开展课程实习,将公选课发展为专业课理论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缩短毕业后的教师职业适应期。

通过建设适应学校办学特色的优质公共选修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实现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

[2] 徐龙.对升格后高等师范学校发展的初步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