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6: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文化产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我们比较一下现代的粮食种植与传统时期的不同。以湖北省Y市为例(Y市农村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农业主要以玉米、水稻、油菜、柑橘、茶叶等作物种植为主),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用工量①只有15个工/亩②。此时,按照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来计算,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有4.14亩耕地。那么这个家庭每年在粮食生产上所需要的时间只有60天③。如果这个家庭有2个劳动力,相当于一个劳动力一年有60天的时间在工作,另外一个劳动力处于完全无事可做的状态;或者两个劳动力分别工作30天。可见,当代的粮食种植在农民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已经是微乎其微。与粮食种植低用工量相似的,还有其他很多经济作物,比如柑橘种植、茶叶种植等。根据Y市调研得到的数据,柑橘用工量为30个工/亩,茶叶用工量最多为35个工/亩。一个拥有4亩耕地的三口之家,种植茶叶的用工量最高能达到140个工,可供2个劳动力每年分别工作70天,占用农民的时间依然十分有限。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事这些低用工量种植类型的当代农民,在选择居住地点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再是生产的便利性,而是生活的便利性。而农村机动化交通方式④的推广以及农村道路硬化的推进,使得农民的居住地点与农业生产地点分离最终得以实现。通过机动化交通,农民保证了所有耕地都不会荒废。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会在农村地区产生一些不同与传统模式下的空间布局形式。考虑到居住地与农业生产地可以分离,并且要满足农民对生活便利性的需求,那么在空间布局方面,我们自然可以想到的是:农民会由现在的比较分散的居住状态,向比较集中的居住状态转变,也就是———进县城、进乡镇、进农村集中居民点。笔者通过对湖北省Y市农村进行调研访谈,发现对于这个地区,农民进城的前景并不乐观。Y市大部分农民表示不愿意进入县城。他们普遍无法接受城市生活的高成本,同时,也有部分农民习惯于乡村安逸的生活,不愿离开。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已经使得农民可以很方便地往来于城乡之间。因此对于农民来讲,居住在农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便利,反而可以享受农村生活的低成本和优质的环境,同时又不妨碍获取县城的高质量服务。很多已经在城市工作的村民,也依然居住在农村,每天骑摩托车和坐公交车上下班,对于他们来说,“幸福指数很高,可以享受农村的居住环境和城里的工作”。而少部分农民,出于对下一代的考虑,愿意进县城定居,即使他们自己本身更倾向于居住在农村。然后,笔者就农村集中居民点的形式,调研了Y市当地的农民。这种集中居民点也是政府普遍推行的一种农村居住模式,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小型农村集中居民点,可以容纳300~500人。它的优点是,农民离自己的承包地不远,可以控制在2km左右,往返种地方便。它的缺点是,服务人口少,达不到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门槛,所以配套设施提高程度有限。另一种是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能够容纳3000~5000人。这种居民点数量少,居民点之间相距较远,可能会达到6~7km。建设形态上,是一种适度集聚的形态,可以采取农民自建的方式。它的优点是,设施配套质量高,虽然从行政级别上它只是一个村级单位,但是它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相当于集镇的水平,可以提供正规的卫生院,以及小学,甚至初中。它的缺点是,服务半径大,居民点之间距离远,农民往来种田不方便。农民的意见是,小型农村居民点对于农民生活便利性的提高程度有限,让农民搬迁是一种浪费,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可以提供与城市比较接近的服务,同时还兼具农村良好的环境和较低的生活成本两重优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农民普遍愿意搬迁进入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农民也会有不同的想法: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已经定型,会按照传统的方式一直进行下去,几乎不考虑搬迁。45~60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家里已经翻修过老宅,这部分人的搬迁动力不足;家里还没有翻修老宅的,普遍有一定的搬迁意愿,特别是目前依然居住在相对海拔500m以上的农户,搬迁动力非常充足;而目前居住在相对海拔300m左右的农户,搬迁动力稍有不足;有一部分人由于个人生活取向的原因,也存在不愿意搬迁的情况。30~45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无论家里是否翻修过老宅,自己都还有获取收入的机会,同时对未来充满渴望,有人愿意在农村做一番事业,有人愿意获取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渴望追求与城市相接近的配套设施,大型集中居民点的环境正符合这部分人的要求,因此他们是未来短期内集中居民点搬迁的主要力量。30岁以内的年轻人,大部分愿意进城,他们现在多数还在城市打拼。但是未来,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无法在城市定居而最终回到农村。此时,他们愿意到大型集中居民点建设新房,以获取更好的服务。虽然大型农村居民点是农民愿意接受的形式,但是它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大型集中居民点的建设方式,也不会是政府直接投资,然后强制农民搬迁的形式,而是首先由规划选点,给农民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让他们知道这个地方未来会成长为一个3000人左右的大型集中居民点,然后他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自发的进行搬迁。当居民点聚集起1000人的时候,政府提供某些设施,当居民点的居民增加到2000人的时候,政府再追加某些设施,让这个居民点自己慢慢生长起来。而让农民进入乡镇定居,这个模式与大型集中居民点定居有些类似,农民的接受情况也类似。只不过由于我国在上个世纪末陆续进行撤乡并镇,导致当今很多镇区的服务半径过大,边远村庄距离镇区过远。这种情况下,农民搬迁进入乡镇定居,距离自己承包地过远,会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大型集中居民点的建设,正是对镇区服务半径过大的补充。这种由当前的分散居住,缓慢过渡到未来集中居住的农村空间布局变化,只能发生在以较低用工量为特征的作物种植区域,比如粮食种植、柑橘种植、黄桃种植、茶叶种植等地区,而对于某些高用工量的农业类型,这种空间变迁不会出现。高用工量种植类型的代表,是大棚水果和大棚蔬菜种植。以大棚草莓种植为例,按照Y市的数据,大棚草莓的用工量为240个工/亩。一个三口之间有4亩大棚草莓的话,2个劳动力根本忙不过来。大棚蔬菜也与之类似,除了用工量达到260个工/亩之外,具体的劳动过程也极其辛苦。以大棚种植为代表的高用工量的种植方式,使得农民的居住地距离自家耕地的距离,被限制在了300m左右的范围之内,最远不能超过500m⑤。以这种种植类型为主的农村,它的居住空间分布,将会呈现出紧邻耕地的状态。政府在这些村庄盲目推行迁村并点、农民进城的行为,无疑会遭到农民的抵制。
当代的农产品消费结构正在转型,粮食消费量与以往相比逐渐下降,水果蔬菜以及肉蛋奶的消费量正在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结构———粮食的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而水果、蔬菜的种植面积,以及养殖业的规模,则相应扩大。这种农业结构的转型,被黄宗智称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那么这种农业结构转型,未来能走多远,并持续多长时间呢?如果全国人民的食物消费模型朝着今天城镇中生活水平在中上层的40%的人口的消费方向转化的话,中国的水果消费会再增加107%,肉类生产再增加44%,鱼和其他水产品的消费会再增加90%,奶类消费还会继续上升约159%,蛋类上升约55%。至于蔬菜,量的方面将会相对停滞,主要的发展是在品种和质的方面。随之而来的,粮食消费将会下降约一半。整个过程也许会在一二十年中趋于稳定[1]。这种变化映射到农业生产上,意味着未来粮食种植面积将会缩减超过一半,水果种植面积还会增加,养殖业规模将会继续扩大,而蔬菜种植,虽然从全国总量上来看,数量不会增加,但是具体到某个城市,如果本身蔬菜自给率不高,那么也依然存在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市场需求。于是,那些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庄,未来的出路,一是可以转型为种植蔬菜和水果,二是可以转型规模养殖。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村,生产出的粮食并不用来出售,而是用来喂猪,然后靠出售猪肉来赚取收入。以目前这种用粮食和饲料喂猪的方式,1亩地可以养1头猪,但是如果采用秸秆养殖法来养猪[2],那么1亩地可以养5头猪,4亩地的家庭就可以养殖20头猪,达到一定的规模;养牛、养鸡之类可以类推。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养殖业的市场空间远比粮食种植广阔。而那些目前已经转型为种植柑桔、茶叶等低用工量经济作物的农村,可以采取开荒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或者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的数量减少,通过土地租赁或者流转的方式,将土地集中在少部分农民的手中,从而达到扩大农村家庭耕作面积的效果。最终,这个家庭有可能会摆脱现在极小规模家庭农场的状态,达到一种适度规模。而以大棚种植这种高用工量类型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则仅仅需要在种植技术上提高产品品质就可以了———收入可观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农业工作岗位。农村空间的变迁也将紧密围绕农业结构转型展开。此时合理的空间规划,应该是首先判断本地区农业转型的未来趋势,然后再判断对应的空间形态。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是当代的农村空间布局产生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对于类似于大棚种植这种高用工量的种植类型,农村的居住空间依然会紧邻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对这类村庄进行迁村并点、农民进城等规划和政策行为,会受到当地农民的抵制。而以粮食、柑橘、茶叶等为代表的作物种植,由于用工量很低,农业生产不再是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居住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分离是可以实现的。这种情况下,生活的便利性已经取代了生产的便利性,成为农民选择居住空间的首要考虑因素。这部分村庄的农民,将会由当前的相对分散的空间分布状态,向乡镇以及大型集中居民点集聚,最终实现一种集中居住的空间布局形式。对这部分村庄进行大型集中居民点的规划,将促使这一过程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同时也将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这种由分散居住转向集中居住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会经过一代人的时间,缓慢完成。在规划未来村庄布局形态的时候,应当首先判断未来该地区的农业转型趋势,才能最终做出与之相应的空间布局。【注释】①用工量,是指一年之中需要在田地里面务农的天数。比如玉米种植的用工量为15个工/亩,是指种植一亩玉米,按照现在的种植方式,需要一个劳动力一年在地里面工作15个整天。这15天当中,每天需要工作7~16小时不等。②玉米种植一年只有一季,用工量很少,根据劳动力体力的不同,用工量大约为10~20个工/亩,平均15个工/亩。③很多作物在种植的时候,由于某道工序不需要抓紧在某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完成,而只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即可,比如在一个星期内完成,或者在一个月内完成。因此用工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劳动力通过增加工作天数,慢慢去完成。④农村机动化交通包括农村地区公交车的运行,以及摩托车、汽车在农民家庭中的推广。⑤Y市农村中,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表示,本村农户的居住地距离自家菜地普遍距离在300m以内,最远的接近500m,此时已经感觉务农非常吃力。因此判断,大于500m的距离是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农户难以承受的。
本文作者:王璐罗赤工作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论文关键词:重庆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如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少。由于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数据不甚完整,口径亦不统一,缺乏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需要的大样本数据。比较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通过对“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鉴于文化产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本文将文化产业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灰映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相关顺序,以此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X={x(1),x(2),…,x(n)}
………………………
X={x(1),x(2),…,x(n)}
………………………
X={x(1),x(2),…,x(n)},i=1,2,.....,m
基于文化产业相关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采集2005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中选取数据,(重庆统计局2009年文化产业数据仍在整理中,本文的研究数据最新截止到2008年。)选取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系统特征数列X,人均生产总值X;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定为X及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X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X;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X;科技经费支出X;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X;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X见表1。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 份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1.98%
2.56%
2.95%
3.01%
8个影响因素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生产力提高、文化需求拉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根本动力
从表3可知,重庆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生产总值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分别位居一、二名。这两者是文化消费需求的根基,而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源泉,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和供给,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们需求层次高级化而高级化。产业经济学中指出,生产力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也是根本源泉。重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在经历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之后,正在从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文化消费能力在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文化消费总量不足。2007年,上海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653.67元,北京2007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383.96元,相比之下浙江为2158.32元,而重庆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12590.78元,相比之下可见其差距。其次是文化消费能力地区差异显著。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对重庆文化产业影响排位居第五位,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更是排位第五。如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带来的“消费断档”,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市场本身寻求内生性增长源泉加以解决。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文化投资方向、扩大文化投资规模
资本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该产业的规模和素质,由表三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对重庆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位居第三位。重庆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果之后,需要继续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扩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尽管文化领域的投资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但仍应给予其投资空间,这需要政府出台明确的产业发展与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等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商贸、房地产、金融等外部行业以多种形式对文化产业进行资本渗透与融合,在发挥资本运营作用的同时,引入国外文化服务业先进理念、文化管理先进模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
目前来看,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政府投资扶持,2010年,在中国国际文博会上,重庆9个政府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额近80亿元。重庆市政府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采购、后期奖励等方式,成为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新的投资主体,2007年,浙江宋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实现贸易成交137.3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34亿元,重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要借鉴各省市投融资成功的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
(三)从依靠政府政策、投资推动转变为依靠市场内生动力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在重庆的逐步深入,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命题将会逐渐转向市场宏观环境。如何给改制后的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给予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以国民待遇,通过市场管理文化,将政策性的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建设等等,政府应从文化企业改革中转变职能,全力培育规范的文化市场环境。
重庆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的比重对文化产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据重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09年重庆市文化与传媒支出19亿元,2008年重庆市对广播电视的财政补贴达到20377万元,对艺术表演团体补贴总计达7187万元,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在扩大文化产业供给的前提下也要兼顾需求,兼顾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重要的问题不是财政是否具备能力,而是能否创新支持产业的体制机制,使得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重庆市政府在对文化产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要对支持方式进行合理设计,要避免文化企业把政府作为“客户”,开展不良博弈,降低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财政资金应重点扶持高端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
2008年,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体育传媒财政经费投入为151279万元,同比增长26.94%,财政拨款的方向和力度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根基与灵魂,文化产业同样会面对产业的整体换代升级,因此重庆财政扶持政策应着重偏向于高端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方面,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处在全国网络游戏产业和休闲游戏的领先位置的深圳,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着重放在高端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依托IT等高新产业的优势和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平台,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加快新媒体产业发展,带动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转型和融合,形成软件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印刷出版者等共同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指标排名中,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在影像文化产业发展因素中位居第六,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教育财政支出不单是指在文化产业方向进行的人才培养,但公共教育支出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投入。文化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构筑人才的平台。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大相关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及投入;在相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书华,王华强.北京市文化产业关联分析[J]. 经济论坛,2008.9
2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3 钱韵竹,张磊.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11
4 深圳文化蓝皮书.改革开放与城市文化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
【关键词】 文化艺术产业 金融支持
一、我国的文化市场概况
根据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逐年增长,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整体上呈现提高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分别为1102元和165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3.8%,平均分别增长11.7%和15.1%。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和3.2%,比2002年分别提高0.6%和0.7%。截止到2010年,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近507亿元,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偏低,说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仍旧缓慢。而英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居民的文化消费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就已达到30%左右。因此,我国在文化消费方面还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市场。
以上数据同时说明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文化消费差距依然较大。在接受文化消费调查的人群中,有18.98%的农村居民认为文化消费“非常重要”,而“北上广深”等大都市居民中支持这一观点的仅占6.06%。统计数据显示,二类城市和乡镇居民对文化消费“综合程度”的认知要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居民。所以,农村偏远地区的居民对文化消费和需求高于经济发达的城市。从一定程度来看,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说明了农村地区存在着很大的文化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
另外,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超高增长一方面促成了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从我国自身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已经面临一个必要改变的极限。这种极限意味着我国必须要实现新的发展转型。根据2011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是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我国大概一年的总储蓄也能达到21.5万元。由此看出,我们不是缺少资金,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资金主要用于工业投资,而过大过多的工业生产性投资已经造成了生产能力的大量闲置和产品积压。因此,我国必须要实现新的发展转型,即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资源。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艺术资源丰厚,开发文化艺术资源对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开发也不会引发环境问题。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连续高GDP增长速度在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艺术产业投资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文化艺术产业投资不失时机地开始发展,这是一大向好趋势。
二、文化艺术市场缺乏管理和金融支持
1、体制滞后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我国的文化艺术管理机制起步发展比较晚,文化市场存在着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等诸多问题。从行业分割来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以及不断发展,文化艺术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些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已经尝试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甚至还有一些文化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力求实现跨行业地区的资产重组甚至兼并。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国际文化传媒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这是一种值得关注与肯定的进步。但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市场缺乏规范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更不要说建立完全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目前,我国文化艺术市场无论是在宏观管理、产业规划、人才培养等管理体制上,还是在投入产出、市场营销等方面均止步不前,与产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行政机关的干预程度还较高,无法按照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来运作。
我国文化产业改革起步于上个世纪末期,首先,政府宣布退出出版经营领域,全国2000多家报纸开始进入产业化运营的轨道;其次,传媒集团和多传媒文化产业集团逐步开始建立,并且尝试与资本市场结合。但是,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机制混乱,经营管理市场化程度低下仍旧是困扰我国文化艺术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文化艺术市场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
首先,投融资渠道不畅通。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艺术产业项目的投入基本上是以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为主,尚未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资局面。而当前激励社会资金投入艺术产业,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举措和政策倾斜仍旧比较少,导致民间资本进入的壁垒比较高。2010年九部委发表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但是,政府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候,资金扶持毕竟不是主要方式,应多借鉴外国政府支持文化产业的模式,更多考虑在资本市场中提升竞争力。
其次,融资方式单一,金融介入程度较低。如前所述,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的直接财政拨款和一些文化艺术经济优惠政策给予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以很大的助力。2007年,武汉市政府拿出500万元设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推动武汉市和湖北省的动漫产业发展。文化部2010年预算收入总计约47642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约255036万元;本年预算支出合计约476425万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项目预算支出约423715万元。但是,这种事业型投入方式,远不能代替推动艺术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投资方式。目前融资方式单一、银行信贷明显不足、缺乏现代化的金融手段等等,成为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然而,金融业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融资的起步并不晚。深圳发展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在2005年和2006年两度为华谊兄弟提供担保融资。2009年,文化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该协议预计五年内向文化企业提供不少于200亿元人民币的信贷资金。2009年,郑晓龙等23名优秀电视剧导演获得了民生银行总计约1亿元人民币的信贷支持。由此看来,今后我国文化产业经济支持主要来自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将成为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融资渠道。伴随着政府和银行的合作,两方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关于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投融资的基本对策
1、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艺术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无论是着眼未来还是立足当前,金融业都需要抓住机遇,大力拓展文化产业的融资业务,实现文化事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双赢”。当前重点是要加快金融机制自身创新发展的步伐。监管方面,通过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支持。金融机构方面,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文化产业、产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贷款管理策略和授信审批机制,适当减少文化产业信贷审批手续。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针对文化企业和项目的特色产品,探索知识产权、企业无形资产等质押方式,解决文化企业抵押难的问题。如招商银行为电影《集结号》拍摄贷款5000万元,开创了无质押贷款的先河。
2、加强资本市场在文化产业投融资中的作用
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投融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是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可通过股份制改造,争取股票直接上市或买壳上市;对于创业型文化企业可以吸收风险资本,利用国内外二板市场培养壮大。2009年,国内互联网类的网宿科技、影视制作方面的华谊兄弟和成都的金亚数字电视系统都进入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前28位。但我国的创业板发展相比外国并不景气,虽然2003年网易公司总裁丁磊荣登年度中国首富,其手中握有58.5%的网易股权,但这种企业在二级市场上普遍走的是海外渠道。总体上来说,目前二级市场融资模式在文化产业还不是主流模式,可以说仅限于知名度比较大的企业,如华谊兄弟等股票市场较为稳定和前景广阔的企业,对于小型企业而言,投资者还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3、提高文化产业投融客体的科技含量
我国文化产业应尽快与高科技结合,增加文化产业科技附加值,提高文化投融资主体的经济效益和投融资效率。在发达国家,以网络化、数字化技术装备起来的产业以及各种以高科技为载体或包装的文化产品,不仅创造了全新的生活理念,而且也在刺激着文化需求。所以应该通过对广播电视、书刊印刷、文化娱乐等行业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推进文化产业对创新技术的应用,争取让各地的文化产品生产以及服务手段在技术层面上有所提升,具体包括广播电视数字化、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及提高影视作品、广告装潢制作水平的等,确保文化产业能够在新的技术平台上保持更强的竞争力。另外,还要注重从事文化产业专业人员的培训。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是要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技术人员是高新技术的开发者,应主要培养他们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应用能力。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则重点培训其对高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及操作能力。
4、吸引外资参与国内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
目前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积极接洽需要改制的国资文化企业,争取在适当的机会可以收购股权;二是与一些谋求发展的国资或民营企业建立合资公司;三是用自己的方式获得某些特别批准,从而利用法律的漏洞进入未经许可的文化领域。
受我国政策的限制,外资大规模投资中国文化产业的局面在短期内尚未形成。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外资在更广阔的领域兴办文化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利用国际资本的新方式,鼓励我国文化企业与跨国文化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利用国外的资金以及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从而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要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利用期限长、利率低的国际优惠贷款来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琳:论文化产业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2] 西沐:文化艺术产业投资需建立文化与金融结合机制[J].中国经济网,2012(9).
[3] 袁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1).
[4] 张青超、李学文: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2(1).
[5] 孙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金融经济,2008(6).
[论文摘要]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齐齐哈尔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和历史文化名城,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当前,如何充分发挥我市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域文化内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
在本地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出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湿地是首批被国家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客。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在扎龙就可见14种鹤。我国有野生鹤9种,扎龙就有野生鹤6种。世界最珍贵的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因此,齐齐哈尔成为驰名中外的“鹤乡”。鹤文化已经成为我市的特色品牌,写鹤、画鹤、吟鹤、摄鹤蔚成风气,观鹤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歌颂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龙驯养的丹顶鹤曾在澳门、黄鹤楼放飞表演,独特、鲜明的鹤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齐齐哈尔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到326天。境内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首批国家级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园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代表。风光旖旎的明月岛、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龙沙公园、穿城而过宛若晶莹剔透的城市项链劳动湖等构成了鹤城旅游文化的精彩华章。区位上,齐齐哈尔是我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观鹤节,鹤翔人舞,共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齐齐哈尔的大湿地与大庆的大油田、五大连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
二是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气势恢宏。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象马恒昌小组那样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被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亲自选址,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及和平厂、建华厂等三大军工企业。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凝重厚远。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达255年之久,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可以说,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北疆历史文化游的精品线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我国大陆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最大规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弥勒尔教堂等。这些建筑流光溢彩,无论是在设计、彩绘、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极具体现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五是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冰雪文化、雪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挖掘和弘扬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闯关东”精神的内涵,为重振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雄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我市至今尚有山东村、山东屯的文化遗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关内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产方式仍有关内习俗。电视剧《闯关东》就多次提及齐齐哈尔。全国闻名的甘南兴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它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村。我市历史悠久的冰雪游园开全国的先河,自1963年首届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冰浇艺术在全国更是堪称一绝,冰雕玲珑、雪雕奇伟、冰灯璀璨已成为旅游亮点,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因此,齐齐哈尔要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掘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让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我们要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提升旅游文化的竞争力。
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据我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景观分布及自然资源现状,可以开发建设昂昂溪文化旅游、辽金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历史建筑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产品。鹤文化研究也要进一步挖掘内涵,以鹤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齐齐哈尔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炼地域文化精髓包装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据齐齐哈尔地域资源特点,挖掘、开发并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力求与众不同。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夏秋有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和平节,冬春有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节等,构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文化艺术品广场等作为展示和推介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的平台。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当前,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对文化的继承、传播和交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注意研究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促销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趋势明显。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促进旅游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解决人文资源开发滞后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文化兼承的产业,随着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强我市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定位,突出生态特色,要大力实施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我市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其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加快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晨
二要确立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我市旅游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文化企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制定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乡土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鼓励和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的文化艺术作品,打造出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要延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市场空间大,社会效益大,最为直接的就是能够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关产业收入的提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协作,深层次地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重要内容。比如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艺术表演、文化展览等,开发各类衍生文化产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产业链。
近年来,国家和河北省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发展、繁荣和建设文化产业与市场。论文通过对市场和产品的分析,找到保定市演艺院团转企改制的问题与市场细分,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保定市国有演艺院团;市场;转企改制
在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受政策红利与诱人的市场前景刺激,也是为适应政策和市场需求,许多省、市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已圆满完成。在这一大背景下,保定市文艺院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在改制后如何更好地发展?如何完成由事业单位向企业主体的顺利转化?转企后文艺院团怎样到市场上生存?在院团体制改革初期,首先引发的是一连串大大的问号,问号背后,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1 保定市国有演艺院团改制的SWOT市场分析
1.1优势(strength)分析
保定市演艺传媒集团公司具有雄厚的演艺团体作为支撑,拥有艺术团、河北梆子团、老调团和歌舞团等专业的演出团体及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同时还拥有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获得者李玉梅等一大批中青年演员。同时,借助文艺院团“走基层”活动,保定市戏曲院团全员“走基层”送戏下乡1400余场。“走基层,惠民生”下乡戏剧演出。剧团到农村每年演出近500场。积累了大批观众,在广大城乡市场塑造了良好的口碑,创造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2劣势(weakness)分析
(1)专业演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戏曲专业演员的培养和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戏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所以很多学员选择转行和不从事该行业,因此导致专业演员总体数量偏少,年龄结构偏大。
(2)缺乏专业营销与管理人员。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产业运营管理人才稀缺。文化产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有较强的文化专业技能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保定市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才在总体数量上相对偏少,而且与周边发达省、市在人才层次和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缺少既深谙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对那些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外向型经营人才更是匮乏。此外,还存在一些高技能人才流失的现象。
(3)缺乏资金。企业转企改制之后,政策性和事业性单位拨款减少,而处于市场转型期的企业市场生存能力不够,市场开拓乏力,市场演出收益仅能维持现状,没有精力和资金去创作新的作品,陷入缺乏资金,导致演出效果欠佳,进而导致市场进一步萎缩的恶性循环。
1.3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政策支持优势。从经济效益看,文化产业经济总量与发达地区已形成阶段性差距,我们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目前我们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如区位优势凸显、产业资源雄厚、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等。
(2)行业发展前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无论是发展规模、体系建设还是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和完善。在产业发展规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2004~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1.7%,比GDP年均增速高出2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体现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新格局。尽管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制约文化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保定市,旅游资源丰富,省内排名第一位。全年旅游达1900万人次,无淡旺季之分。
1.4威胁(threat)分析
(1)保定市演艺文化产品消费能力不足。保定市虽然作为区域性城市,人口1200万人口左右,但分布在20多个区县,消费市场分散,市场聚集和产品输送成本较高。同时,保定市市区和各县消费对象以从事中小工、商行业为主,消费财力和时间有限,更没有形成消费演艺产品的习惯。保定市区作为三线城市,100多万人口,产业以制造业、工商业为主,低收入的产业工人与精打细算的小工商业者,都不是文化消费的主力军。
(2)同行业竞争对手竞争激烈。在同行竞争对手方面,保定市在河北梆子剧种中有安兰惠河北梆子梆子剧团、保定市新华河北梆子梆子剧团及保定市周边的各县剧团,中低端市场竞争十分激励;而关汉卿大剧院的演出则占据保定市曲艺演出的高端市场,使保定市演艺剧团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线延伸面临激烈竞争。
2 保定市国有演艺院团开拓市场对策
2.1搭建市场平台
演艺院团需要有表演的平台。保定市曲艺市场可以借鉴天津、济南、西安的市场模式,根据保定市的剧场人均占有量兴建一批小剧场(或茶馆),既适合戏剧演出,也适合曲艺类――包括相声、鼓曲等演出。这批小剧场和茶馆的分布应考虑保定的特点,首先重点打造一个样板区域,起到一定的样板示范作用。
2.2引入经纪人机制
引入能够将精品的演出艺术与市场对接的文化经纪人和规范、高效的演出经纪公司。利用已有演出经纪公司和演出经纪人,尽快推行剧目制作人和演出经纪人制度,并将这一制度与剧院团的转企改制相挂钩,使这一制度落在实处,实现艺术生产与演出市场的对接,盘活保定的演出市场。要加紧培养对外演出的经纪人,以弥补保定缺乏优秀对外演出经纪人的缺憾,扭转对外演出盈利小或不盈利的局面。
2.3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保定市应该继续推进演出市场与旅游市场的真正对接,用保定著名的戏曲品牌和丰厚的演出资源,打造独特的保定文化旅游市场,使保定的各种特色演出成为观光旅游者必看的保定旅游演出品牌节目,吸引更多的外地客人到保定来,以品牌演出带动连锁消费。
2.4建立市场运作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产品包括绝大多数艺术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顺应这种形势,演艺院团必须在彻底转变观念的同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机制,即在演艺院团内部设立从事市场策划、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的部门或岗位,具体承担市场开拓重任,并以市场需求为信号,调节剧目生产。
【参考文献】
[l]吕俊华.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反思[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2]唐自然.从“云南映象”看我国文化产业生态环境[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2008.
[3]李莉莉.产业化运营模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4]杨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8.
一、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新疆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分析
需求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关键取决于文化消费需求状况。准确把握新疆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状况,是研究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新疆文化娱乐消费状况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新疆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基本状况如何?与同时期其他国家及我国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对这个问题做出接近合理的判断。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将有明显的上升。2002年新疆人均GDP为8457元,约1000美元(按照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买入价100美元=827.79元换算),该年度新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5.65%和7.5%,而全国为14.35%、12.13%,新疆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支出的比例比全国高1.3%,而新疆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支出的比例比全国低4.63%。与表1中所列国家相比,中国及其新疆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很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一般占到50%以上,而一般国家此类比重仅为20%,从1988年到1999年,11年间新疆城市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平均占到60%,农村为68%(根据表2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因此,新疆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要小得多。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按照文化娱乐消费占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比例的45%来计算,新疆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大约为5.2%,中国为6.0%,德、法、美、英、匈牙利、波兰这一比重介于4.2%~9.2%之间(见表3)。由此可见,新疆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结构的比例(5.2%)尚处于可接受的水平,新疆文化娱乐消费状况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2.新疆居民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从而使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量难以快速增长。新疆居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两极分化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文化娱乐消费。1996年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0.4)达到0.406,2002年(新疆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达到0.4585,接近0.5的上线,这表明新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据抽样调查,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低为260.95元,最高为6695.07元,为最低收入的26倍。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18409.8元,约为最低收入的10倍。因此,虽然新疆人均收入在不断提高,但大多数居民收入仍然较低,文化消费极其有限,文化产品和服务事实上成为少数高收入者的“奢侈品”,并没有成为普通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新疆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增长有限。何伦志等人的研究表明新疆城乡收入差距与文化消费支出比重差距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它们都具有单整特性。城市居民在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会不断增加对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而农村居民即使在收入有了一定增长的情况下,在文化产品、服务方面支出增加并不是太多,农村文化市场前景黯淡。事实上,城市由于存在大量失业人员,从而导致在结构上陷入只有少数高收入者能够消费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多数工薪阶层难以问津文化消费,城市居民的文化产品及服务支出不会迅速增长。因此,从文化娱乐消费需求角度看,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并不乐观,需要积极拓展国内其他发达省市及国外市场,特别是与新疆有地缘优势的中亚市场。
(二)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从新疆文化产业占新疆GDP的比重,新疆文化产业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新疆文化、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1. 新疆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
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00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当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我国文化产业的有关统计数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开始有了较为完整的反映。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630亿元,占同期GDP比重为2.43%左右(见表4),2009年达到8400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约2.6%,与英(2004年)美(2002年)两国文化产业5%的比重还有近一半的差距。同期上海、北京、广东、湖南和云南5个省市区的比例已超过5%,湖北等省份也接近5%。新疆文化产业较全国其他省市,起步较晚。据新疆文化厅的统计,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3.69亿元,占新疆GDP的比重为0.32%。但是文化厅对文化产业的界定范围只包括文化厅主管的艺术业、图书馆业、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文化市场经营教育机构、文物业等,此统计范围小于国家标准的统计范围。在此称为“狭义文化产业”。在研究中无法获取国家统计标准的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只能粗略估计。为了研究需要,论文界定了广义文化产业。“广义文化产业”是根据2004年由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以新疆2007年144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分类为基础,从144部门中挑选出属于文化产业的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旅游业、娱乐业等10个部门,组成文化产业。国家统计标准的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应小于广义文化产业值,大于狭义文化产业值。2007年新疆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为97.86亿元,2002- 2007年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7%,按此增长速度推算2009年新疆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应为122.1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9%。2009年国家统计标准的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于2.9%,大于0.32%。而我国云南、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步履迟缓,尚处于起步、探索的初级阶段,落后于全国,落后于东部发达省区,也落后于云南。从文化产业解决就业角度看,新疆文化产业对就业的贡献非常小。从表6可以看到2007年、2008年、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0.4%左右徘徊,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比2008年全国还约低1个百分点。
2.新疆文化产业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
分析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份额与GDP份额之间的比值关系,考察经济发展水平(以GDP份额衡量)对其文化产业增加值份额有何影响,可以反映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是否达到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表6显示,2004年新疆地方GDP份额对文化产业增加值份额的加权系数为0.3977,与甘肃接近,低于全国平衡标准1。同期,广东地方GDP份额对增加值份额加权系数为1.3493,高于全国平衡标准,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省区广东的差距非常大。以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份额相对于新疆GDP占全国份额来说,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远没有达到新疆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说明新疆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新疆文化体制改革现状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萌动(1978- 1992年)、探索(1993- 2002年)、试点(2003- 2006年)、全面推进(2006年至今)四个阶段。新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例外省份,文化体制改革落后于全国,近几年,新疆的文化体制改革刚刚起步。新疆文化体制改革从艺术表演团体人事制度改革入手,试点先行,逐步推开。2004年文化厅直属的新疆歌舞团、新疆歌剧院、新疆话剧团、新疆杂技团、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等五个艺术表演团体纳入了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5个艺术表演团体依据国家、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自治区人事制度改革政策,立足实际,分别制订了《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人员分流方案》、《工资总额包干方案》,积极开展艺术表演团体人员分流工作。对5个试点单位的演职人员实行了提前退休、病退的人员分流制度,截至2006年,文化厅直属5个艺术表演团体共有126名演职人员办理了提前退休和病退手续。通过人事制度改革,理顺人事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各艺术表演团体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的竞争激励机制,彻底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业绩大小都一样等制约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的“瓶颈”问题。新闻出版业2006年提出了深化行业体制改革实施办法。2006年上半年以新疆日报报业集团为龙头的报刊业和以新疆人民出版总社为龙头的出版业初步整合重组,国有印刷企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2009年8月31日,新疆文化体制改革把结构调整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原新疆歌舞团、新疆歌剧团、新疆话剧团、新疆爱乐乐团、人民剧场等国有院团纳入到新疆艺术剧院旗下,新组建了民乐团,打破了过去“小而全”、“散而弱”的格局,切实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4.新疆文化、娱乐业(不包括体育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从表7和图1中可以看出,新疆文化、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非常小,而且2008年还明显下降,比2007年少了13736万元。如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000 元,则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00- 5400元,而到了文化、娱乐业,则新增固定资产只有77- 150元。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说明民间投资也没有被充分利用,文化、娱乐业的进入门槛还没有充分放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不具有热情和信心。
二、新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疆文化产业不发达现状与文化产业发展观念落后、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投融资渠道不畅、缺乏文化产业人才、产业配套政策等问题密切相关。
(一)观念落后,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疆经济不发达,在文化产业发展观念上也落后于内地。新疆文化产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很浓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观重视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管控作用,忽视文化的经济作用,否认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否认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新疆,文化领域一松绑就会乱的想法根深蒂固,一部分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各种思潮涌现,政府对文化领域就会失控,会影响新疆的稳定。此外,还存在重事业轻产业,重国有轻民营的情况,政府部分部门仍然习惯于运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文化企业。这种落后的文化产业观严重影响了新疆文化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文化体制改革滞后
目前,新疆文化产业还缺乏统一的领导指挥体系,各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仍然简单保持经济、文化、公安、工商、交通、消防、税务等分灶吃饭的格局,这样使得经营难度加大。资源要素不能合理流动,配置不合理,不利于文化产业内部经济调整和产业规模扩大。文化行政管理职能仍然保留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特点,与市场经济不适应。仍然以微观管理、直接管理、“ 办文化”为主。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缓慢,不利于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
(三)总体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导致投入不足,欠账过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比如新疆电视台的设备落后,直接影响了播出图像的清晰度,影响收视率。新疆部分剧场设备老化陈旧,达不到国际通行的舞台表演规格;一些剧场缺少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处境艰难,甚至被挪作他用。新疆艺术团体的排练厅平均面积不到200平米,且很多都是危房,地市级、县级艺术表演团体基本没有标准排练厅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新疆演艺业的发展。
(四)市场化水平低,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新疆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全国,市场在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文化领域条块分割和市场壁垒仍然严重,导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源比较分散,产业规模化、集中度和集约度低下,难以形成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缺乏实施重大项目的能力。2009年新疆文化厅管理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中,仅有29个经营机构(占经营机构总数的0.37%)平均资产值为120万,752个经营机构(占经营机构总数的9.7%)平均资产值为51万,平均资产值在50万以下的经营机构约占到90%。由于缺少龙头骨干文化企业,新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还比较弱。
(五)文化经营人才短缺,投融资支持体系滞后
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与相关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各类创意文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缺口很大。文化事业企业管理经营者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文化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他们中有的能管理,但没有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的有专业文化知识,却不懂管理。就文化中介专业人才领域讲,已出现严重缺口。据了解,目前在文化领域,经纪人的从业数量不到整个行业需求的20%,尤其缺乏高素质的经纪人。文化人才的缺乏给新疆文化活动带来障碍的例子也为数不少。新疆优秀的品牌节目《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你好、阿凡提》、《刀郎麦西来甫》等,虽然在文博会、世博会屡获好评,但是难以出疆及走出国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文化营销和管理人才,文化集团缺乏对国际惯例的了解以及缺乏对文化经营知识的掌握,找不到走出国门的“感觉”。新疆文化人才资源的缺乏正在阻碍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融资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新疆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文化资源尚待挖掘、开发,国际、国内由于需求结构的升级,有很大的文化消费需求空间,文化企业的组织状态也正处于形成中,这些都构成了新疆文化产业巨大的投资、融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缺乏,投入不足。国有文化单位长期依赖政府财政,其他的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市场融资能力和规模化运作能力。民营文化企业也普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融资品种单一,融资渠道狭窄,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既有政府管理理念的落后、文化产业政策的不健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有投资、融资客体(文化产品或服务)科技含量低等。
(六)文化产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银行信贷、土地使用等,文化产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另外,一些制定了的政策也难以落实到位。有位文化企业经营者说“:这几年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虽高,但文化企业所享受的政策优惠却远远不如其他经济部门。”税费负担较重是文化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如文化娱乐行业现行的营业税税率为20%,同时还要缴纳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这两项税费占文化娱乐企业营业额的23%,再加上名目繁多的其他各种收费,文化娱乐业的综合税费负担可能为各行业之最,大众娱乐场所因为无利可图而发展缓慢,普通大众正常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
新疆各界要统一认识,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认识到在法律框架内发展新疆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带来社会效益。政府监管下的文化产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在自觉不自觉中实现了社会效益。文化产品(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差异性消费偏好,使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服务)时收获知识,愉悦精神、缓解压力。文化产业引导消费者进行文化的“阳光消费”,使黑暗的、违法的所谓“文化产品和服务”失去市场。反过来说,如果文化产业不能充分发展,仅靠文化事业的力量,生产的文化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消费者就容易受到违法文化产品的吸引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文化产业在新疆是增加经济利益的手段,同时也是抢占疆内、国内、国际文化市场,以文化稳边、兴边的重要举措。
(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1.设立“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使我国文化产业早日走上规模经营,高效产出之路,早日创造出占国民生总产值5%以上比重的支柱产业实绩,有必要尽快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具有综合协调权力的系统机构。当前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新疆政府可建立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由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和解决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行政管理职能
文化体制改革中,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尤为重要。而转变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职能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必须使文化行政部门职能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状态,转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状态,其主要内容是实现“三个转变”:从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由“办文化”为主转变为“管文化”。
3.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一是对新疆国有文化单位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企事分开的原则,区别情况,实行分类改革。不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属事业性质,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财政重点扶持新疆优秀剧种、木卡姆等高雅艺术表演、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可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实行企业化管理,推行全员聘用制、合同制和岗位工资与效益工资相结合的结构工资制等适合本单位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给予财政专项或定额补助;根据发展需要,有条件的也可改制为企业。经营性文化单位都要改制为企业。
二是把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为企业。借鉴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经验,按照当地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政策,重点抓好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两项改革。做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不良资产核销等各项基础性工作。鼓励社会法人、自然人和单位内部职工向改制企业投资入股,鼓励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经营者和业务骨干持大股,形成多元投资的产权结构和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改制企业可以采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制等企业组织形式;也可以通过控股、参股、收购、兼并、拍卖出售、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实行资产重组和机制转换。在吸纳资本和改制过程中,切实保障国家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改制企业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依法转换劳动关系。对未聘或以后解聘的人员给予安置补偿费,具体政策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是国办艺术表演团体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改革路子,努力搞活经营,增强面向市场能力。可选择部分艺术表演团体进行个人持股、社会参股的股份制改革试点。改制后财政继续予以重点扶持,人头经费改为项目经费,对政府指定的演出活动逐步实行招标、采购制。财政重点扶持新疆优秀剧种、木卡姆等高雅艺术表演、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行签约制、演出经纪人制、节目制作人制,充分调动演职、创作人员积极性。
(三)促进建立人才培养阶梯体系
文化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极强的综合素质。但文化产业成长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也决定了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市场意识。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客户意识、产品意识、服务意识等基本素质。此外新疆要加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艺术鉴赏能力———基于市场和观众的判断鉴赏能力,鼓励新疆高校逐步建立文化产业管理培养人才体系,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文化方面职业资格证培训,同时尝试MBA、EMBA等国际化教育模式,并丰富在职在岗以及出国短期培训等形式。对于文化人才,新疆艺术学院等传统艺术院校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要增强职业规划指导和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更多地了解和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国外商学院的工作坊形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融通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渠道
1.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是协助文化产业投融资而设立的专职机构,旨在解决文化企业投融资的难题,针对担保品不足的文化企业提供信用保证,使其顺利从金融机构取得所需的资金。凡符合保证对象的文化企业均可通过其往来金融机构直接利用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的保证服务。另外,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还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加大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
2. 加强文化产业的资本运营。目前,通过资本运营融资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疆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资本运营融资更具有策略性。因为资本运营不仅可以达到传统融资的目的,也能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扩张、优化文化产业的资产结构、促进文化产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效率,继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3.开发无形资本的融资功能。文化产业的竞争不但是单纯的物质资本的竞争,也是人才、技术、品牌等无形资本的竞争,是文化企业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综合实力的竞争。为此,文化产业的融资范围亦不应局限于物质资本,还应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即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的融通。
关键词:融资方式;华谊集团;中影集团;金融贷款
一、电影融资渠道介绍
我国电影业主要使用的电影融资方式有八种:金融贷款、版权预售、政府出资、电影基金、间接赞助、个人融资、广告投入、风险投资、以及海内外企业投资等。论文百事通随着电影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香港、美国、日本、韩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地区的资金也逐步进入中国制片领域。而随着这些资金的逐步进入,单一的资金制作的影片比例已经越来越小,混合资金运作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电影融资的主要形式。
二、案例分析
(一)广告投入的代表——华谊集团。
华谊公司与冯小刚合作的多部电影,如《手机》、《大腕》、《天下无贼》等将广告投入这一融资渠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以新片《非诚勿扰》为例,影片5000万投资里有一大半是来源于广告收入。(另有招行的独家贷款。)在过去的几年中,华谊兄弟保持100%增长率,占据了国内制片市场40%的份额、电影发行市场30%的份额。从2000年至今,华谊兄弟先后获得来自太合集团、TOM集团、雅虎中国、分众传媒等机构的资金总计4亿多元,这些资金保证了华谊兄弟能够持续不断地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2009年,华谊兄弟正式上市成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认为,“华谊”兄弟的上市将为国有公司的新一轮发展带来契机。“
(二)海内外企业投资代表——中影集团。
由韩三平领导的中影集团把我国的国营制片厂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仅08年一年,中影集团发行的影片票房总收入高达27亿元,占全国票房总产值67%。中影集团以独家、联合、、协助等不同形式发行了国产影片150部,共产出票房19.5亿元,比07年狂增10亿元,全年8部过亿影片中影集团参与。从08年的《赤壁》到09年的《建国大业》,有了中影集团在背后做力盾,影片吸引到许多国内外的影视公司融资。拿《赤壁》为例,总投资额8000万美元的影片投资方包括中国电影集团、美国狮门山制作公司、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橙天智鸿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北大春秋鸿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日本AVEX、韩国Show-box等11家单位。该片采取“主打中国文化、集合亚洲资源、全球营销”的制作模式,涵盖了国有、民营、社会、境外等多种渠道的资金,影片上映不到一周内地票房即突破1.5亿元,创造了新的记录,同时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等地上映后均位居首周票房榜之首。
此外,以《建国大业》、《长江七号》、《宝葫芦的秘密》、《投名状》、《面纱》、《玉战士》、《风云2》为代表的一批影片,就吸引了美国、芬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制片公司。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打好全球营销的王牌,中影集团自然稳坐我国电影业的龙头宝座。
(三)银行金融贷款。
在金融贷款这一融资渠道方面,目前已有招行、交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介入文化产业融资市场。北京地区文化产业融资气氛活跃主要与大环境有关,目前北京市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获得商业银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贷款的企业,按照项目贷款利息总额的50%---100%给予贷款贴息支持,这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一亿元的电视剧打包贷款,共14部456集电视剧,包括张纪中的《兵圣》、胡玫的《望族》、康洪雷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为控制风险,北京银行与华谊兄弟约定,银行贷款不能超过其投资总额50%。08年,北京银行还为《画皮》提供了1000万元版权质押贷款。在这个项目上,北京银行不仅在贷前对借款人提出严格的用款计划、还款措施,采取了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等有效的担保措施,贷中、贷后还采取了十分严格的监管措施。截至2008年9月末,北京银行累计审批通过文化创意企业贷款46笔,8.53亿元。《长江七号》、《赤壁》、《深海寻人》、《白银帝国》、《爱情呼叫转移》等影片都获得了北京银行的融资支持。新晨
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消息,一些新的融资模式也正在进入我们的视野。香港国际影视展及HAF(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已经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影视展以及电影投资会,以外,亚洲电影节及韩国釜山PPP计划、东京影展及东京国际映画节、中国台北金马影展等也具有一定的融资功能。
三、发展中国电影投融资体系的建议
客观上说,我国电影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国家已经明文提出一定要发展好中国电影。这也给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政治气候。
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电影业应继续在投融资的体系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进一步完善政策,推动我国的电影投融资模式的建立。在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的同时,要对它们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此来完善我国投融资体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成本昂贵的胶片电影已经满足不了观众日益增长的对电影的需求量,发展好数字化电影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也是我国电影业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之一。此外,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如果能开发好农村电影市场,吸引7亿的农村观影群,这将大大加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文化工作创新服务力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确定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我们也看到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如何破解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此以赣榆文化建设“两个面向”为例,就如何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问题作一思考。
赣榆县现有人口108万,下辖18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33个社区,420个行政村,2002年乡镇合并,全县由原来的29个文化站合并为18个文化站,其时,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急剧滑坡,到2005年,全县乡镇文化站无房站和不达标站达到17个。面对危机,2006年以来,赣榆县文化局确立并坚持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工作方向,实施了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文化信息共享、文化站(文化室)达标建设、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乡镇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农家书香”工程、民间团队培训、体育健身培训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使乡镇文化站“活”起来,体育健身“动”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使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开创了县级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只有面向农村,主动融入方能有所作为
新农村,新文化。建设新农村必将呼唤和孕育新的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为文化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任务,注入了新动力。文化工作者有所位,必须有所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需要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新载体,增添新手段,贡献新力量。
面对“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的春天,赣榆县早准备、早谋划,2006年,赣榆县文化局将其确定为“基层文化建设年”。作为承载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赣榆县始终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赣榆县的迫切需求和争取下,尤其是省文化厅领导对苏北农村文化工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为赣榆县下达了6个农村无房文化站和7个不达标站的建设指标,占全省建设数量的12%。面对难得的机遇,年内赣榆县全面启动13个文化站建设,并对广大农民群众做出了“年内全部建成,年内全部对外开放”的庄重承诺。从年初开始,赣榆县组织人员深入镇村调研,形成了文化站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建设实施方案,县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并与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赣榆县文化局也与各镇文化站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历经9个多月的不懈努力,13个文化站建设按序时进度全面完成,均达到了内部功能齐全,设施初步到位,建筑面积不低于500m2的综合性文化站。2007年,赣榆县文化局将其定为“文化活动展示年”,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配合海头镇完成了文化站改建工程,配合金山镇建成了徐福纪念馆,建成并开通了徐福文化网。实施送文体器材下乡工程,筹资20万元,为各镇文化站购置了锣鼓、音响、拔河绳,并购买了扬琴、电子琴、二胡赠送给部分民间文化团队,增强了乡镇文化站的综合服务功能。
2006年,全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在赣榆县试点,结合赣榆县实际,实施了“百村体育健身工程”,当年完成全县420个行政村篮球场和乒乓球室建设任务,全面达到420个行政村“村村有体育场地”的目标,在苏北五市中是唯一一个县实现了村村“全覆盖”。2007年,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延伸工程,建成18个镇级体育健身中心,并为全县409个自然村配备了小篮板,达到了体育工作“活动有场所,健身有器材”的总体目标。
针对赣榆县农民渴求知识,看书难的现状,赣榆县把等政策变为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以省新闻出版局在全省实施的“农家书香”工程为契机,建成“农家书屋”65家。
由赣榆县文化阵地、文化载体建设经验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和谐文化新农村,给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带来契机,而要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首要的是文化阵地、文化载体的支撑,逐步形成阵地化、网络化,要与广大农民最直接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只有实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新突破,才能逐步构建起县、镇、村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平台。
只有面向农民,利民惠民才能提升文化服务力
建设和谐文化新农村,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农民。服务于农民文化需求是广大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工作必须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必须融入到农村全面进步的大趋势,必须融入到农村全面发展的大熔炉。唯于此,文化工作才能在亲民、便民、利民中焕发应有的魅力,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水平。
2006年以来,赣榆县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以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实施了以送图书、送戏、送电影下乡为内容的“三送工程”,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两年来,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合计送戏下乡演出530场;送电影下乡放映9200场;为各镇文化站配发图书32400册,并利用馆藏图书资源,送图书下乡8427册,送科技信息5500份。
2007年,赣榆县文化局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了“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培训活动,组织戏剧、曲艺、舞蹈、民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村文化团队培训活动,全年培训856人。2007年初,编印《全民健身指导手册》1000册作教材发放至全县500多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在全县18个镇420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共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800余名,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全覆盖”。目前,全县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有量达到万分之二十(省指标为万分之七),并逐步形成了县、镇全民健身网络化、规范化的崭新格局,把文化的内涵融入有益于农民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中。
各项培训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农村广大群众的文化意识,调动了群众自觉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民众自办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城乡出现。2007年,赣榆县文化局指导各镇挖掘本镇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鼓励地方文化人才自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文化团队。全年新建民间文化团队20家,使全县民间文化团队达到46家。
农村文化是本土文化、大众文化。文艺作品只有反映农村题材、根植农民的实际生活,才能得到农民的欢迎。因此,赣榆县多次组织创作人员深入农村,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新农村建设、新人新事新风尚、移风易俗、普法宣传、平安创建等内容,精心编排贴近农村和农民生活的节目。形式多样,有快板、京歌、苏北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交口称赞。下乡演出时,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有时群众亲自上台,演身边人、唱身边事,先进文化悄然送到农民的心坎上。
由赣榆县文化服务工作经验可以看出,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要结合群众实际,创新形式,主动融入,积极开展广泛的文体活动,把先进文化送到千家万户。文化工作者要在实践中提高服务农民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作用。
只有塑优特色品牌,才能提升地方文化竞争力
品牌是特色的浓缩,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文化品牌更是全面提升一个地区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06年以来,赣榆县继续放大品牌效应,继续打造“徐福文化”、“赣榆锣鼓”、“赣榆拔河”、“赣榆风情”广场文化品牌。
作为东渡日本第一人徐福的故里,在赣榆县连续举办五届徐福节的基础上,2006、2007年连续举办了中国·赣榆第六届、第七届徐福节,并于2007年建成国内第一家徐福纪念馆。赣榆县广泛开展了徐福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徐福祭仪、徐福像奉迁仪式,并连续两年将大型文艺演出在央视7套和3套播出,提升了赣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了文化人能干大事、干成事的魄力。徐福文化与赣榆海洋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海洋文明的摇篮”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扩大赣榆锣鼓“中华鼓王”的影响力,赣榆县先后指导18个镇、420个行政村均组建了一支锣鼓队,帮助组建了数十个军营锣鼓队、社区锣鼓队、老年锣鼓队等,使赣榆锣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品牌;赣榆作为“拔河之乡”,曾多次代表国家、省参加全国性的赛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为使这一运动普及大众,赣榆县也指导18个镇、420个行政村均组建一支农民拔河队,定期开展镇村之间、村村之间比赛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2006年,赣榆县继续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举办了第八届“赣榆风情”广场文化活动,首次实现文化广场活动总冠名,历时7个多月,演出达32场,其中在镇、村演出达21场,观众达30余万人次;2007年,演出达到46场。广场文化活动被群众喻为“没有围墙的流动剧院”。文体品牌的成功打造,成为赣榆县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体工作的亮点。
由赣榆县所实施的文化品牌战略可以看出,提升文化竞争力要有新的手段,要根植乡情,培育特色,突出品位,要用品牌的效应引领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这样,方能凸显当地文化优势和竞争力,从而提升整体形象。
只有优化文化环境,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市场管理,是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市场化程度的反映,是先进文化建设成果的保障。赣榆县在全省率先实行“户籍化”片区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县、镇两级一体化管理力度,实施一户一档、“星级”管理。2006年,在连云港市率先成立了网吧协会、音像业管理协会、印刷业管理协会、出版物管理协会、娱乐场所管理协会五大协会,将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全面纳入行业自律管理的轨道;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2006年文化、新闻出版经营户数量较2005年增长了15%,狠抓规范,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六大专项集中整治行动,特别是“网吧”、游戏厅的集中整治收到了明显成效。赣榆县共开展市场检查25次,处罚违规经营网吧21家,收缴非法电子游戏机23台,盗版教辅47773册,非法音像制品20415张,重点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检查力度,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查处“黑网吧”13家,并与经营户签订了“有困难你找我,出了问题我找你”的双向承诺制,发挥各镇文化站的作用,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确保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赣榆县把影剧业、电影业全面推向市场,实行自食其力,通过市场化运作,不断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2006年,积极承接大中型演艺团体,开展“百部电影进千村”、“优秀电影进社区”、“爱教影片进校园”等活动,既增加了整体收入,又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发演艺业、网络服务业、印刷业、娱乐业、体育健身业、艺术培训等,注册成立了连云港徐福文化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整合一切文化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为文化工作积蓄了后劲,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