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6: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技术人才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当前我国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所占比重较大,煤电铝、煤化工和资本运作方面的人才则比较缺乏,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企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企业的次主业与辅业经营管理层主要是主业人员转岗担任,存在专业不匹配和经验不足的问题;随着煤矿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增大和产业范围的逐步矿大,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引进速度却没有跟上,对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使企业的生产一线后备力量不足。
二、强化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不断优化企业的人才管理机制和提高人员的职业化素养,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1.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化素养
一方面,煤矿企业建立全面、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学习激励计划,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要从关注人才的数量向注重人才的素质提高转变,要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强化对专业技术人才岗位培训的力度与深度,从而满足煤矿企业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煤矿企业要依据自身发展的要求编制科学性、战略性的人才引进规划,采用市场化、社会化与网络化的引进方法,保持引进人才结构上的合理性与多元化。
2.实行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化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是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矿企业在坚持“精干、综合、效能”的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下,要建立宏观战略控制的分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单位的各级领导要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战略地位,使其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前台;要不断强化对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政策、知识的培训和思想教育工作,树立服务理念,把维护公司利益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在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方面,企业要坚持民主推荐制度,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机制。
3.营造良好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环境
首先,煤矿企业要实行人才的科学分类管理。人才有层次与类别之分,各个煤矿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企业要明确各类人才的工作性质,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从而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煤矿企业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人才观念。社会性是人才的主要特征,人才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煤矿企业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人才观念,提倡重学历而不唯学历,始终坚持唯才是举。最后,煤矿企业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用人、育人责任追究机制。煤矿企业的领导是主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生涯的关键,因此,企业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用人、育人责任追究机制,对因用人失察或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用人、育人的责任心。
三、结语
1、学习沟通技巧。一位公司总裁指出:"我们碰到的最棘手、但又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的科技专才需要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意欲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才必须在这方面下大工夫。
2、拓展知识领域。科技专家善于从技术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导致他们有时缺乏把握全局的战略眼光。学习一些心理学课程或参加MBA进修班等,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能极大地弥补技术人才在管理方面的不足。
3、善于展示自己。"许多科技专家经常拥有一些绝佳想法,但可惜的是,他们在展示想法时,不是让人感到无聊,就是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学习一些展示自己的技巧非常实用,而这也是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4、多听专家建议。优秀的前辈和专家,在企业的运营、管理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如果一个技术人才想要走上管理者的位置,多听从他们的建议,定会受益匪浅。
第一、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研究。
明确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是实现艺术设计改革的前提,也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提高教育效益的关键点。所以,在实践中,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系统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在应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不是仅仅局限在教室的范围之内,倾听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就可以达到培养目的的。所以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来研究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近年来,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可以表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其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创业意识等都比较弱。其中一部分毕业生不能脚踏实地,安心工作,而是频繁跳槽,好高骛远,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良性发展;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因为无法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而处于再就业状态。由此可见,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目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艺术设计的地位有所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教学资源充足的教学体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绘画技巧的教学占据了教学的主要过程。在无形当中,绘画成了所有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公开课和必修课。此时,绘画技巧的传授就脱离了各个方向的特点,和专业之间缺少了必然的联系,也体现不出专业的差异性,模糊了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
第二、在创新创业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方法。
1)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下,改革艺术设计类的教育举措。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决定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科动向是教育者一定要首先深入调查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学科的现状来构建完整的、科学的、健全的课程标准体系是高校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所以,逐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自由化、开放化、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是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所以艺术教学必须要以现代生活为土壤,扎根于实际生活之中,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艺术设计教学要与人文、自然、社会等全面接触,将艺术教育融于文化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此外,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要恰当处理,对于二者之间的比重要进行规划安排,既要突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又要给予专业课程以足够的课时,来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专长。
[关键词]人才退出;人力资源;企业人才
一、人才退出机制的内涵
企业人才退出机制是企业根据业务发展战略的需要,在企业中持续实现人岗匹配、能力与绩效、绩效与薪酬的匹配,以定期的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对那些达不到要求的人员依据程度的不同采取降职、调岗、离职培训、解雇和退休等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由此可以看出,解雇只是人才退出方式之一,而非全部。人才退出也包括暂时退出岗位接受教育和培训,等到教育培训结束后如果达到企业的要求就继续回到组织中工作。因此,退出与解雇之间存在一个缓冲带,例如内部待岗、试用期制和离岗培训等。实施人力资源退出机制,是为了保证组织人力资源团队的精干、高效和富有活力,通过自愿离职、再次创业、待命停职、提前退休及末位淘汰等途径,让不再适合于组织战略或流程的员工直接或间接地退出组织及其机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目标。[1]
二、企业人才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其建立的必要性
1.国企人才退出机制状态。改革开放之前,国有企业中并没有人才退出机制,自从中央政府提出国企减员增效之后,在国有企业中掀起了一股下岗裁员浪潮,企业隐性失业显性化,这是中国企业的一次集体人才退出。这次下岗裁员的目的是去除企业中多余的冗员,而人才退出机制的目的是使企业人才处于流动状态,在企业中营造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引入退出机制来给人才以危机感,促使他们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2.私营企业人才退出机制的现状。就业市场化后,私营企业利用中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只是当企业需要人才的时候临时到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合适的人员,而当企业不需要时就一脚踢开,从而通过避免为正式雇员提供劳动和福利保护来缩减用人成本。私营企业尤其是在中国比较普遍的家族企业中,一方面是频繁的雇员流动,另一方面却是人才退出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也就是说缺乏规范科学的人才退出机制。当家族企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超出家族成员所能应付的范围时,家族成员对企业发展不利影响开始日益显露,“家族情感”、“家族矛盾”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个阶段的家族企业应该雇佣非家族的成员来替企业主从事各种生产。当企业的规模继续成长,非家族成员越来越多,企业内的分工也愈来愈细时,企业主必须在“人治”和“法治”之间作出抉择,如果不能及时建立家族成员退出机制,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后经营甚至会造成企业的衰亡。家族企业需建立家族成员退出制度,妥善解决家族成员,吸收社会金融和人力资本是家族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任何不恰当的做法都会导致企业经营的中断,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因此家族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人员的退出机制。[2]
3.建立人才退出机制的必要性。(1)实现企业战略的需要。企业战略是一组企业活动的决策,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功能性战略,而这一系列功能性战略中人力资源战略最为重要。[3]围绕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相应的选取、用、育、留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在人岗匹配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使企业人才退出上升到企业管理的层面,将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正常职能活动,保证人才退出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2)实现人才职业生涯设计的需要。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其职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4]科学的人才退出机制可以有效地配合和支持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计划。有了人才退出机制,一些能力和绩效低下的员工就会退出其占据的职位,让那些能力较高的员工有发挥优势、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必然会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激发后进者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就会为人才开辟宽阔的职业通道,以更宽的职业发展道路留住真正需要的关键人才。(3)提高员工士气的需要。动力来自于压力,一个没有压力的企业也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这个企业必定是死水一潭。中国企业过去实行员工终身雇用制,企业没有权力解雇员工,员工能进不能出,因此员工也就没有任何压力,工作没有动力。而人才退出机制使员工处于流动状态,如果绩效不佳就会面临降职、降薪、调岗、解雇的危险,这就使员工始终处于工作紧张状态,不断地为提高绩效而努力。人力资源退出机制犹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鲶鱼效应”,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通过人才的退出机制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的吐故纳新,在人才退出的同时为企业注人新鲜血液,引入新的思想和理念,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人才退出机制的构建
人才退出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良好的人才退出机制也应该是各个环节的有效匹配。
1.根据员工的考核结果决定人才的退出。通常人才的退出机制是以定期的绩效考核为基础的,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的近期工作表现进行审核和评价,然后以考核的结果为依据作出相应的人事决策,如降职、降薪、调岗、退休甚至解雇,这样就可以定期检查企业中人岗匹配程度并及时进行调整,保持企业中人员与岗位、岗位与能力的匹配。要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缓冲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所谓缓冲是指员工绩效考核达不到要求并不直接导致退出企业,企业要针对每个员工绩效考核的具体结果做出恰当的反馈,比如,对于那些本来很有潜力和能力、但是被安置到不适合其发展的岗位上而失去发展空间的员工,这时的退出就是指退出目前的岗位到新的适合其的岗位上去;而对于那些有学习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而导致绩效低下的员工来说,这时的退出就是离岗培训或在职培训;只有那些绩效低下且已经没有潜力和那些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的员工才会直接面临退出企业的结果。
2.重视解雇程序的管理。要做到刚性裁员,柔性操作。既然裁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就只有理性正视,才能予以解决。裁员本身是较为刚性的,但在裁员过程中如果过于刚性则会导致矛盾激化,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裁员成本也必然增加。所以,企业在裁员的操作中要具有一定的柔性,即在理性的基础上采取柔性化方式。对企业来说,裁员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降低员工的心理失衡,降低裁员成本。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根据企业的战略转型制定系统的裁员计划,把裁员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柔性化和人性化的实施方式保证裁员的良好成效。
3.做好离职员工管理。一些专业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企业超过2/3的在职员工并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办理自己未来离开公司的离职手续。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离职员工管理方法,尤其对于掌握核心技术和营销管理的高级人员,更有严格的离职管理方法。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员工离职都有严格的保密协议。除了“封口”协议,成熟企业也通过各种友好方式将离职过程做得更具人性。2000~2003年,朗讯裁员8万人,花了80亿美元来处理善后。在朗讯,被裁员工除了3个月的高额补偿金外,如果员工3个月内还找不到新工作,公司还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机会。
4.建立“回聘”制度。回聘即与业绩良好的离职员工建立长期联系,在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可以考虑重新录用。现在很多公司越来越重视招聘离职员工重回公司的方法,关注那些流失人才也开始成为人力资源部门、甚至CEO直接的工作之一。员工回流在以前是很多企业家非常忌讳的,但今天的企业发现,感受过外界企业文化的离职员工通常更能体会到原企业文化的精髓,具有更高的企业认同感。一些外界的人力管理调查机构曾测试过,回流员工再次主动离职率非常低,而且由于熟悉企业内部工作流程,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减少招聘新员工的大量培训支出。特别是裁员过程中离开企业的员工,其中大部分不是由于员工能力和过错离开的,相反只是由于企业在实现不同的战略目标或者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了实现目标而舍弃的。在伊利集团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老板喜欢吃回锅肉”,意思是指公司招聘了大量离职员工重回“伊利”,这种人才任用现象正是目前很多大企业流行的做法。
5.注意法律问题。在建立“退出机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还要关注法律的要求。在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该注意相应的解除合同条款,避免在裁员时出现违法现象。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按相关法律和公司规定给予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避免由此引发争端。首先,退出方法要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必要时要向当地劳动部门咨询,甚至可以把退出方法到当地劳动部门备案,确保退出方法的合法性。其次,要有书面材料记录员工相关行为,使人力资源退出具有充分证据。最后,在人力资源退出时,要和劳动部门做好沟通,解释裁员原因,取得劳动部门的支持,按照劳动法规定,确定补偿金额。[5]
[参考文献]
[1]裴春秀.人力资源退出机制研究[J].求索,2005,(6).
[2]郑秀芝.家族企业函需建立家族成员退出制度[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由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来看,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并不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在于素质与能力的塑造、培养与形成,如求知欲望、探索能力、创新意志、合作精神等,是科技创新型人才更加需要、也更为宝贵的品质构成。但总体来看,我国在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教育中,尚没有在素质与能力构造上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首先,创新教育理念较多停留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有效落实到教学环节,还缺乏系统性的培育措施,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谋划、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方法模式、课程考试评价、专业实习实训、社会科技实践及专业论文撰写等许多方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与体制还没有结构性突破;其次,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够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应有的自主探究与自由思考空间被教师挤压,抑制了学生强烈的求之欲望与创新意识,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形成;再次,实习实训、校内外实践的不足也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影响,这都不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因此,在科技与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世界与时代的发展,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作为支撑,以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育模式与教育机制。
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及构成要点
新世纪以来,教育信息技术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实践及理论研究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将新的教育技术(如视听媒体)与传统教学材料(如纸质打印教、练习等)结合起来,将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互助协作学习结合起来,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使教学效果有大幅度提高。显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对创新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形成的脉络
2.1.1教育技术理论建构的基础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完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其中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普及而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新型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其突出代表就是建构主义。进入21世纪,建构主义基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实践,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其教育思想以“以学生为中心”转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由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转向主客观统一的认识。2.1.2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建构基于教育手段的科技化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完善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构而成,因此,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含义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教育技术的意义与作用,二是教育技术的概念、原理与研究方法,三是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三者共同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体系。2.1.3建构主义与教育信息技术的结合使教学设计理论更趋完善可以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实际应用并被进一步发展完善,使“以教为主”的教学理论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理论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教学并重”的有效教学设计。2.1.4信息化教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形成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形成是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形成使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1.5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创建基于信息化软硬件的建设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是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技术与物质基础,包括功能完备的教学支撑平台、教学资源库及学科教学网站和不同学科的知识探究工具等。2.1.6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贯彻实施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实施的保障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尽管走在了我国的前边,但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颁布的《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仍然意义重大,是我国教育改革系列工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标志。
2.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构成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科技与教学理论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过程。没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基础,没有建构主义的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就不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灵魂;没有科技发展对教育技术的融入与创新,教学设计理论及信息化教学理论也无法在教学中具体实现。因此,当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才有了合适的技术支撑,使得教师的教学愿望与教学设想得以实现,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纵观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形成历程,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关键构成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完善,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教学理论设计(包括信息化教学理论);二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有了科技环境及相关理论的支撑。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这两点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3.1在教学关系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课程教材、试验仪器、多媒体设施、互联网等)三者所构成的互动过程,教学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彼此间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传统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教师地位既淡化了教学环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更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西方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虽然彻底颠覆了这种主从关系,但是“矫枉过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又无形中抹杀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难想见,如果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性,那么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组织、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等必要环节就会缺失,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无法有效发挥。因此,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恰恰反映了这种担忧与思考,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使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总之,在教师的主导下将学生推向教学舞台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通过主动学习而得以体现。
3.2在教学行为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注重开发学生自身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势必将使学生“主动式学”的行为给“逼迫”出来,使教师“灌输式教”的做法退居台下幕后。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式学”可以带来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的“主导”了。也就是说,在教师将学习行为“还”给学生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在于要对学生这一学习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开发。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关键环节,是挖掘、培养、形成学术主动探索能力的必需过程;再次,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探究掌握知识原理,学会实验、观察、推理、思考、归纳、总结等,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有,教师通过检测与评价来促进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科学精神。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与主导作用更容易实现,这样就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更有利于开发一切有益于教学过程的课程资源。
3.3在教学效果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先进国家较早地开设了教育技术专业,进行专门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市场。其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就业去向对于我国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不断拓宽就业方向和研究领域
要实现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顺利就业,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和行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选择方面,要积极创新,绝不能因循守旧。要将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为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要。这就需要对教育技术专业学科的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进行拓宽,不断根据社会和行业的需要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具备更强的专业技术能力。
2.不断拓宽就业领域
高校要加强与就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社会与就业单位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具体能力需求,再将其反馈到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来。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拓宽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使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具备更为扎实的知识基础,鼓励他们到乡镇、农村、城市社区和西部地区工作和锻炼,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就业推动下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为了提高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在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平稳、顺利的就业,就必须进行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改革,改变原有的、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就业推动下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为就业岗位提供合格的毕业生,这就要求高校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从而提高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1.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改革
在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方面,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
(1)提高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性,培养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高校要将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具有核心能力和自身特色的、不可替代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更要具备较高的教学信息处理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并具备自己的就业专长。
(2)高校要着重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将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拓宽,使其能够在更广阔的就业领域进行就业。例如,人员培训、知识管理、绩效技术都可以成为教育技术的新领域。
(3)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毕业生高分低能的现象。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给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实习的时间和机会,使其能够适应岗位的要求。
2.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导师的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将其分成不同的技能小组,每一个技能小组会有一名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来担任技能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要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将技能导师的重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技能导师要以科研指导课题为依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于专业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使学生能够参与项目建设,并在项目建设中结束和完成专业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行业的了解,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导师要对社会的就业需求进行调查,在就业前景较好的方向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例如,DV制作、动画制作、网站建设、多媒体开发等,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与社会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艺术毕业生与企业需要不能无缝对接,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发展艺术文化产业,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迅速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显然,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技术型大学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中坚力量,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最重要的途径,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高校艺术教育必须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应用型艺术教育模式,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开展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既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创意设计能力,又能胜任各种岗位技能操作和岗位群管理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重新审视、优化高校的艺术教育,从艺术学科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规划、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逐步构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兴起给艺术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应用型艺术教育的内涵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本位,遵循基础扎实、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培养目标。
1.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首先要根据院校的具体办学定位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地域文化特色,使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吻合。这就要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与探索,认真调研当地的产业现状,深入了解企业对其艺术设计知识和技能的具体需求,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使得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理念清晰、方向统一。
2.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与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
实践课程是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和运用设计技能的水平,决定了学生毕业能否适应企业需求。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设置上,要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这样才能让人才培养和人才实践挂钩。首先,加强艺术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的比例,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艺术理论课、基础课的安排要根据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课程比例进行科学规划,围绕实践课的技能需求开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除了加强本专业所需的综合素质培养之外,要结合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其次,根据实践性教学需求,积极采用“艺术项目教学”或“设计案例教学”模式,实行“模拟项目”和“实际项目”并行互补的教学方法。项目(或案例)设计是教学机制中的实践性环节,这种模拟企业工作的设计任务,能让学生真实体验企业项目设计的氛围,包括市场调查研究、分析设计任务要求、制定设计目标、探讨设计创意、实施设计方案、开展后期制作工作和分析反馈信息等。实践教学用市场意识指导设计教学,注重设计的原创性,有利于学生探索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元素、材料和工艺制作过程等。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学生综合应用艺术基础知识,掌握单项和综合的艺术设计技能,锻炼并提高了各种设计潜质和素养,为今后参加工作必备的能力培养打下牢固的基础。再次,优化整合传统设计专业及课程,开设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特色鲜明的新专业与新课程,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着力优化设计课程结构,把相似或相近课程进行合并重组,艺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前后连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穿行,使其更符合实践课程的需要,课程的连续性与关联性更加紧密。积极申报和开设具有时代特色并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新专业、新课程,引导新专业和市场、企业需求对接,大量建设与专业对口企业联系的实践培训基地,给学生实践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和实训机会。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拓展
应用型教学内容是根据市场与产业需求决定的,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产业需求应时而动,艺术设计又是实践性、时效性较强的专业,所以教学内容要根据实践课程的要求及时调整。首先必须围绕实践教学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学大纲,编写较为实用的艺术设计教材、讲义和教案。教学内容的更新不是简单的删减,而是要突出实践性、技能性和创新意识。应用性强、操作性强并符合时代思维的内容要充实、完善,并在教学中大力推广。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改变,在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要综合使用,讲授法、图示法、讨论法、情景互动法、案例示范法等互为补充,不仅要配合图例、案例讲解,而且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创意思维。
4.校企合作、学研结合等配套体系的建设
应用型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校与市场对接,教学成果与产业需求融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学研结合,同时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推动“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建设配套的设计工作室、实验室和校外艺术实习基地,展开校内校外互动教学的模式,真正做到课堂与实验室融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逐步形成“校中厂”或“厂中校”的局面。实践教学的重要渠道是让企业进驻校园,让市场参与教学,实现教学与企业研发的双赢,增强校、企、学生的交流,这样既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又减少了企业培训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融入工作的速度,增强了学生全方位的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另外,艺术设计教师经常需要专业实践进行“充电”,即关注设计领域和艺术市场的最新动态,汲取并掌握最新的设计科研成果,积极参加实践教学的培训,积极承担科研课题、工程项目的研发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三、结语
关键词:艺术文化;科技人才;创新素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已经认识到艺术与科学、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意识到艺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说艺术教育已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同步发展,并以鲜明的形象融人社会发展之中。我国的大学艺术教育分为专业艺术教育与非专业艺术教育,而如何发展非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有关资料表明,全国一千多所全日制高校中有近六百所院校相继开展了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艺术素质教学和多种艺术课外活动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文化素质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也应更注重研究多学科多门类知识的调和。下面就从以下几点谈谈艺术文化修养对科技人才的促进作用:
一、艺术文化素养可以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当代科技人才必备的最突出的素质,是成才的内在需求,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体现。众所周知,人类思维通常分为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这两种思维在人类创造性活动中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都发生着作用。在一切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所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深远性的特点正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如美术创造所常用的点、线、面及其色彩和比例在空间的组合造型可以训练敏锐的观察力、空间知觉能力、直觉和想象等能力;音乐可以训练听觉的敏感性,体会自然界的律动;表演艺术可以训练形象的塑造能力,培养情感投入产生共鸣的工作精神,从而提高学习、记忆和工作效率。
历史上有重大发明的科学家或大艺术家,都有着很强的艺术观念和科学观念。例如爱因斯坦的小提琴、维纳的小说、鲁迅的《科学史教篇》等,其中最典型的要数集科学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张衡和达?芬奇。张衡在天文学上创制出地动仪和浑天仪;在地理学上绘制过一幅流传了几百年的地形图;在数学上算出π为 311466;在史学上对《史记》和《汉书》提出过修改意见;在文学上五言和七言诗的创始和汉赋的转变都离不开他的贡献;在艺术上他还是东汉时期六大画家之一。在欧洲,达?芬奇作为艺术家,把当时的绘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创作了许多传世巨作,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作为科学家,他在地质学、生理学、物理学等领域都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同时他又是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军事、建筑、土木、机械和水利等方面都有所贡献。可他并不是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在科学家中李政道就是其一。李政道教授是物理学家,但他对历史、诗词、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十分喜好。他积极倡导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从1987年起,先后多次与艺术家合作创造艺术作品,举办“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科学与艺术》的大型画册。
当代科学家们诚恳地宣讲“艺术与科学,在根本上是相通的”。艺术思维是通过艺术教育获得的,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直觉的洞察力和大胆的创造力。也就是说,通过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我们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艺术文化素养不但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而且常常直接导致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见,艺术文化修养能够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潜能,对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极为有益的。
二、艺术文化素养能够激发和促进科技人才的工作热情
良好的艺术素养有助于科技人才适应繁重的科研工作,激发工作热情。科技研究是科技人才的主要工作,开展科技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体能和智能上都要进行大量的消耗。而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像电脑那样连续工作。另外,人还有很多情感方面的要求需要满足,否则繁重的科研工作将使科技人才变得焦躁不安,影响科研工作的效率,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很多科学家都总结出这么一句话,“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而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可以使科技人才在工作的间隙完全沉浸于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使得其积压的情感得以宣泄,从而使体力和精力得到迅速的恢复。艺术文化是人类对其源于生活的强烈情感的表达,良好的艺术鉴赏力可以促进科技工作者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从而产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祖国,造福于人民的激情。
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曾得益于艺术。[1]从多才多艺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到明确提出进化概念的古罗马诗人哲学家卢克莱斯;从大画家、科学家达?芬奇到酷爱绘画艺术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从诗人物理学家牛顿到小提琴手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我国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到热爱艺术的中国系统工程创始人钱学森,都证明了艺术文化素养与科学家的成长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艺术文化素养能够促进科技人才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人格
科学研究占据了科技人才的大部分时间,使得其与他人的沟通减少,人际关系因此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与他人的沟通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内在需求,长期的脱离群体将导致心理上的失衡,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的共通性增强,团队成员之间不再仅仅只是工作上的交流,还可以在艺术体验方面进行交流沟通。这样就可以活跃团体的气氛,满足科技人才对于沟通的需求。
艺术文化素养对于塑造科技人才的良好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2]。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人们通过对艺术的鉴赏和创造活动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增强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艺术对于陶冶道德情操,净化思想灵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在艺术文化素养与科技人才的融合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也更为紧密。科技的发展也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例如:我国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铜编钟,运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音律技术、冶练与铸造技术;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在当时数学、天文学、物理学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建造的;西方油画的发展与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是分不开的。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艺术的式样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科技人才人来说,科学教育和艺术的审美教育都是很重要的。科学家所发现的自然界变化发展规律,必然反映了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等美学特性,而简单与深远、统一与和谐、守恒与对称则是美学在科学中的体现。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期,科技人才艺术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艺术人才科学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有不少专家认为,未来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科技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提高人才素质主要是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共同作用,成功进行综合艺术教育势必对科技人才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