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7: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产品品质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保险产品;产品价值;保险契约;保险服务;保险创新
保险产品的经验质量特性,决定了保险产品的质量是通过消费者从购买、消费这两个过程中的体验来判断的,客户对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以及各个环节的服务满意与否,直接影响到对保险公司诚信的评价。在实践中,保险公司诚信与客户的满意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性,而客户满意是以客户需求的满足为标准的,保险需求的满足归根结底取决于保险产品(服务)的价值。保险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保障性、收益性、服务性、安全性、社会性。
一、保险产品价值的相对性
(一)与可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值比较
保险产品是一种金融产品,其价值是相对于其他金融产品而言的。任何金融产品都只具有相对价值优势,即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保障性等方面,有着某种独特的相对优势,否则,其他金融产品就无存在的必要和可能了。如果一种金融产品具有的独特性越突出、不可替代性越强,相对于其他金融产品的价值就越高。
保险产品的价值既相对于同业间具有可比性的保险产品,又相对于金融行业(如银行、证券等)有着可替代性的金融产品。保险产品的基本功能是保障性,这种独特的相对价值优势,是保险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许多保险产品(特别是寿险和投资理财产品)还集保障、储蓄或投资功能于一体,可为客户提供一定的收益回报,进而增大保险产品的整体价值。虽然寿险产品与银行、证券等金融产品存在一定的替代性,消费者也习惯于比较各自的收益,进而做出购买的选择,但寿险产品一般期限都较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短期金融投资工具的再投资风险,获得相对稳定的长期收益,因而在价值创造上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反之,如果一种保险产品不具有相对其他金融产品的优势,其价值就低。尽管保险产品在风险保障(转嫁和分散风险)方面有着其他金融产品难以替代的价值优势,但对于各种巨灾风险,保险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如果保险产品不具有经济性和效率性,人们也可能不购买保险。目前国内寿险业退保率高,成为影响寿险业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据《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2004—2005)》显示,2005年全国人身保险退保金高达486.9亿元,同比增长56.18%,其中分红险占比为62.75%,同比增长99.04%。导致寿险业务大量退保的原因,既有公司经营不规范,也有不少销售人员在佣金等利益驱使下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所致。营销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误导客户固然违背职业道德,但归根结底是一些寿险产品的产品定位和客户需求不相适应,不能为客户创造相对价值优势,保险产品价值低是消费者选择“用脚投票”的根本原因。
(二)保险产品价值与获得成本的比较
投保人(被保险人)获得保险公司的产品(服务)需要一定成本,这种成本既有可用货币衡量的有形成本,还有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无形成本,包括购买保险及获得保险赔付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本,以及保险赔付具有的不确定性成本。
保险产品的获得成本越低,其相对价值就越高。保险产品的获得成本主要由两类成本决定:
1.保险产品价格。尽管不同种类的保险产品定价方式不同,其价格构成也互有差别,但从理论上大致可包括:体现风险价格的纯费率;稳定经营和获取正常利润的风险附加费率;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成本的附加费用率。通常,保险产品以“纯保费附加保费”的形式定价。对应预期损失的部分称作纯保费,它是由保险标的损失率决定的风险价格,理论上纯费率部分正好能够补偿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它取之于投保人、用之于被保险人(收益人),终将全部返还给全体投保者。对应保险公司营运成本的附加保费则不同,对投保人来说,附加保费是由其支付的保险产品的获得成本,附加保费越少,意味着保险产品越便宜,投保人的购买成本就越低。
2.保险契约成本。这部分成本主要是指由投保人(被保险人)为订立和执行保险合同所支付的、除保险产品价格以外的成本,它包括签订保单过程中的信息搜寻成本、保险契约的维护成本、保险合同的执行成本等。
市场交易的契约成本包括寻找成本和信息成本、谈判和决策成本、监督和实施成本,交易双方各自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投保人(被保险人)必须承担的保险契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契约维持成本、合同执行成本。这些成本的构成中,还包括由于保险服务的不稳定性和理赔结果的不确定性,给保户造成的损失和为此付出的代价。
保险人和消费者所支付的保险契约成本部分是可以互相转嫁的。保险公司提供的从承保到理赔的各种服务越细致周到,付出的代价就会越高,但保险公司提供服务越到位,保户就越容易享受到各种保险服务,因而获得保险保障的成本就越低。反之就会加大投保者的成本支出。
(三)不同消费主体间保险产品价值的比较
虽然价值创造具有客观性标准,但对每一个保险消费者而言,保险产品和服务为其产生的效用满足,却是因人而异的。消费者在保险产品的价值判断上,有着明显的主观性。不同的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消费偏好不同,其风险意识和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不同,因而对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同,进而影响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和购买行为。如冒险型的人偏好自担风险,在投资活动中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而避险型的人更倾向于将风险进行转嫁,更加看重经济生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影响和改变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消费偏好,也是需要成本的。
上述决定保险产品价值的各种因素相互关联,互相影响。例如,保险产品的可得成本越低,其相对价值就会越高;保险产品的相对价值越高,就越容易引导保险消费需求,改变消费者的保险消费偏好,形成保险消费选择的“锁定”,进而降低保险产品的获得成本。
二、保险产品价值创造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一)创新是保险产品价值创造的主要方式
保险产品(包括服务)创新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努力在产品价值上创造出相对优势,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业务发展。保险产品创新的核心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它是保险产品价值创造的主要方式。
保险产品创新应以满足保险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一般而言,满足保险市场需求的途径大致有三种:第一,发现新的保险市场需求,并且能够以足够低的成本满足这种保险需求;第二,虽然保险市场需求已被揭示,但还未完全满足(市场未饱和),设法进一步满足市场的潜在需求;第三,向现有保险市场提供更加价廉质优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采取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有效率的组织管理方式,更便利的销售方式和渠道等措施,促使产品和服务升级,替代已有的保险产品。只有通过保险产品(服务)创新,使保险公司从经营理念、组织效率、管理水平、员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才能更好地满足保险市场需求,为客户创造出相对价值优势。保险产品创新活动并不仅限于开发新产品,如果保险公司对保险服务方式、业务管理模式、产品销售渠道的改进,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样也是产品创新活动。(二)保险产品价值创造的途径
1.拓展新的保险服务领域。保险公司开拓新的市场和服务领域,能够满足新的保险市场需求,保险产品的相对价值就越大。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服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为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人民群众服务,加强保险产品(服务)创新,提高保险覆盖面,积极发展社会和人民急需的农业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责任保险,努力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2.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创新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设计真正满足客户需要的保险产品,依靠真诚、透明、便利、快捷的优质服务,赢得客户和市场。但是,客户真正的保险需求是什么?如何发现和认识千差万别的不同客户需求?要求保险公司必须熟悉市场,深入细致地分析不同客户群体的风险特点和保险需求的差异,才能找准其真实的保险需求。
例如,我国每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多达1亿左右,这些人员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但得到的经济保障很不充分。对这些群体不仅需要增强其保险意识,正确引导保险消费行为,更需要保险公司开发出真正符合农民工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做到保险责任适度、保险费率适宜、保险条款通俗易懂,并且使其能够获得便捷的保险服务。
3.改善保险服务。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本质上是对保险标的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系列服务。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不仅是向消费者销售保单,以及保险事故发生(或约定的保险事件出现)时向被保险人及其受益人支付保险金,而应该是围绕所承保的风险,为客户提供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服务,尽可能使客户满意,从而使客户对购买的保险既觉得放心、安心,又感到省心、舒心。
服务活动区别于有形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服务的不稳定性,这也是服务的最主要属性,成为影响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服务的不稳定性越大,服务的质量就越差,客户将支付更高的服务成本,服务的价值就越低,降低服务的不稳定性是提升服务价值的关键。外在不稳定性来自于市场,并且受市场竞争的驱动,可以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和强化公司的竞争优势加以解决;内在不稳定性则主要来自组织自身方面,如组织结构或管理程序、服务标准和服务过程的设计等,解决内在不稳定性则要靠优化组织设计,将影响服务质量的各种不确定性减到最小。因此,保险公司必须按照专业性、规范性、透明性的要求,增强服务的稳定性,提升保险产品的服务价值。
4.优化保险销售渠道。保险销售渠道对保险交易成本和保险产品的价值决定有着重要作用。保险销售渠道优化的标准主要有:可信性,能够增强客户群体对保险产品的认同和对公司的信任感,进而对渠道网络有越来越强的依赖性;便利性,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客户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经济性,能够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进行销售,进而以低成本优势扩大业务规模,产生尽可能大的规模效益,为客户带来更多的实惠和利益。
销售渠道优化的结果,会增强客户对保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信任与依赖,产生业务渠道和客户群体的“锁定”效应。但在业务渠道拓展上,应避免借助行政手段“搭车”销售,由于这种方式属违背投保自愿原则的强买强卖,损害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是与销售渠道优化相背离的。一方面,行政手段对销售渠道的垄断,投保者难以真正了解和熟悉保险产品,也很难享受应有的保险服务,不利于提高消费者的保险意识,进而对保险缺乏信任和认同;另一方面,还容易造成保险公司对行政手段的依赖,不围绕客户做文章,而是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争夺业务渠道上,引发违法违规的恶性竞争,其结果会使保险产品的价值大打折扣。
5.改进业务经营模式。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金融业务相互交叉、渗透,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突破传统保险业务界限,各种衍生保险服务日新月异。保险公司的业务类型大致分为三类:即保险型业务、资产管理型业务和保险管理服务型(ASO)业务。传统的保险型业务由保险公司承担赔付风险(包括损失率风险),包括各种直接保险、再保险等。资产管理型业务是保险公司以信托方式对客户资产进行投资管理,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利率风险,但没有损失率风险,如企业年金业务等。保险管理型业务是保险公司对客户的自保计划提供理赔、核保等日常管理服务,保险公司只收取服务费,不承担损失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业务类型的变化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就是要从客户风险管理及其相关服务活动的价值链中,找到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优势。
6.注重保险品牌价值。保险品牌包括保险公司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这些品牌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保险品牌价值是一种专用性投资,它可以减少信息费用,引导消费偏好,降低服务的不稳定性,影响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价值判断。保险品牌的社会认知度越高,保险产品的价值就越大。保险公司可以从增强公司实力(包括资本金、偿付能力、机构网络、信用评级、广告宣传、以及营业场所等资产);提高高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服务人员的素质;规范经营管理行为等方面,创建保险品牌和提升品牌价值。
7.增强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我国保险市场很不成熟,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特别是保险意识不强,对保险原理、经营原则和主要险种及其性质、保障范围、基本条款等方面知之甚少,对保险功能与作用的认识非常片面,影响了人们对保险产品价值的认识和评价。
要使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使保险的基本原理、主要条款和基本规则成为人们的“共同知识”,需要对社会公众进行保险教育,加强保险宣传和普及保险消费知识。保险宣传既要有各种媒体的面上宣传,改善保险企业公共关系,扩大保险社会影响,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又要有针对具体险种的深入宣传,使老百姓能够深入、具体地认识和感受到保险的作用,进而产生相应的保险需求和促成购买行为。
8.推进保险条款通俗化。保险条款通俗化的目的是便于投保者正确理解保险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各自应尽的职责、注意事项和程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减少投保过程中的信息成本,以及投保后因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不必要纠纷。保险条款通俗化是为了解决保险条款在结构和表述上可能存在的晦涩难懂问题,它是相对于特定消费群体的理解能力和消费习惯而言的,没有一概而论的绝对标准。保险条款既不能相对于消费者而言过于专业化,也不是越直白和口语化越好。保险条款通俗化不能等同于简单化,更不能将通俗化变成了庸俗化。比如,涉外保险的投保对象大多对世界保险市场比较熟悉,对国外主要险种的条款和做法比较了解,因而在险种设计和条款制定上需要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能被投保者认可和接受。但是,对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的农民群体,保险条款就不宜过于复杂,尽量避免使用晦涩专业术语,使保险产品易于宣传,易于推广,易于管理。保险条款通俗化应针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险种,根据特定消费群体的知识、文化、职业、习俗等方面的特点,使条款的通俗性切合消费者的实际。
[参考文献]>[1](美)埃里克,弗鲁博顿等.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6.
1.1企业风险意识薄弱在很多的药品生产企业中,质量风险管理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因此,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药品生产企业在风险意识方面比较薄弱,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判断还一直停留在经验推定和感官方面,虽然一些企业建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不能对工作进行指导。企业在生产方面没有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导致风险意识方面也比较低,使得质量风险管理对药品生产的重要性没有体现。
1.2企业缺乏配备所需要的资源,没有实施风险管理培训企业在进行药品生产时,应该配备充足的设备、设施以及人员,同时在厂房面积方面也要满足要求。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但是,在基本资源投入方面也没有给予重视,导致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没有资质或者是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质量风险管理人员,对药品的生产将会没有任何的意义。在质量检测方面,操作人员要按照规程正确操作,对员工的理念也要进行培训,没有严格的培训,员工对风险管理的分析工具就不能理解,导致企业管理中不能很好的规避风险。
1.3企业没有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药品的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体现,在研发、生产、流通、供应以及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在每个程序中都要做到非常合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判断一直都是依赖某个管理人员的个人经验,导致无法对风险进行正确的预判,使企业承担巨大的风险。
2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方向
2.1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所需的资源要不断的完善。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环境方面要做到非常的整洁,对厂区的地面、路面以及运输工具等也要做到非常的干净,避免对药品生产进行污染。对厂房还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必须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来进行,对厂房也要进行清洁和消毒。质量控制实验室要和生产区分开,避免出现混淆和交叉污染的现象。对生物样品和放射性特殊物品进行实验的时候要做到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对设备使用的敏感度也要进行控制,避免受到静电、震动、潮湿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最后,对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清洁,避免设备成为影响药品质量的污染源。
2.2企业要加强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评估质量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对风险的判断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同时,对质量风险产生的经验教训要进行归纳、分析,对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质量风险意识也要进行提高,为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危害的识别、对危害可能产生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信息进行识别时,对产生风险的根源也要进行查找,做好质量风险前瞻管理。
2.3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控制以及质量保证的职能进行履行,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相关活动要进行参与,对相关的文件也要进行审核。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责也要进行规定,按照相关的程序分配到具体的某个人。企业对相关的管理人员的职责也要进行明确,同时,避免出现管理人员不负责任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对质量授权的独立职责进行履行,避免受到其他人员的影响。药品生产的质量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并且对日常管理工作也要进行重视。为了能够将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进行实现,企业负责人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同时,制定合理的计划,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生产管理负责人在专业素质方面要达到要求,同时,要受过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企业在对人员的职责明确之后,也要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时不能出现盲目培训的情况,要和岗位的要求相适应。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药品的质量,对相关的法规也要进行了解,保证培训的效果能够实现。
3结束语
1.1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当是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性原则。食品生产过程中经历原材料加工、储存、运输、包装等一系列步骤,中间必然要添加各种化学物质,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控制不好受到了污染,或是加工工艺本身存在安全漏洞,都有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危害。
1.2可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食品企业来讲,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的根本。企业做好食品的质量管理措施,不仅可以在经济市场中赢得顾客的信赖和口碑,而且在利用先进检测技术降低了产品的不合格率之后,可以起到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3可促进食品工业产品的良性竞争
市场经济环境中,良性竞争机制是各行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而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措施,将好的产品流通到市场之中,必然也会促进同行业的良性竞争,使得其它企业纷纷效仿,努力优化自身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检测流程,从而在市场中建立起自己的质量优势,最终丰富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也会使得食品工业在市场经济中领先于其它行业发展。
2我国食品工业产品检测现状及问题
2.1供应渠道问题
我国食品加工原材料供应渠道多且混乱,给食品质量检测带来了难度。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市场上采购一些低价格、劣质的原材料,或者是供应商通过内部关系取得原材料供应权,而没有通过正常的竞争手段,使得食品供应链出现混乱、复杂的现象。
2.2认识程度不够
据食品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国食品行业中有90%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其中又以传统食品的中小型企业占多数。例如街边小食摊、小作坊、流动盒饭等传统小型企业,给食品产业的规范增加了难度,这些传统企业与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并存在市场中,客观上降低了消费者对食品生产、加工程序的标准和要求,从而影响到了人们对于食品质量检测的普遍认识,产生一种忽视的心理,也使得企业的食品生产、加工降低了质量检测要求。
2.3食品质量检测问题
多数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自身质量检测人员少,整体检测设备、检测人员专业技能相对较为落后,有些食品质量检测人员甚至连国家相关标准、食品要求的检测项目都不知道,有的检测人员明明知道食品中肯定添加了违规物质,但因企业检测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无法对有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导致检测结果不了了之。
3食品质量检测中的要点
(一)、宏观方面
1.加强管理,提高检测质量
食品质量检测的前提宏观条件是加强食品的安全管理,只有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才能从整体上改善食品卫生情况,进一步杜绝细菌的感染,若想加强管理,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的制度措施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所以只有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才能进一步完善食品管理机构的职能。
2.从食品生产企业入手
食品企业使食品生产的摇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想加强质量检测管理建设,前提是明确企业目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建立食品质量阶段性的目标,这样才能对员工有一个行动上的支持,使职工从自身角度上认识到食品质量检测问题,无形中形成了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效应,同时建立食品质量目标还会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员工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因此对企业而言,建立一个好的企业质量管理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微观方面
1.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食品检测首先应抽取有代表性的检测样本,采样过程中应遵循随机抽取原则,特别注意记录好样本的批号、生产日期、数量等相关信息,并保证所采集样本数量满足质量检测要求,以便于检测、复检以及备案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2)通常不同形态的食品其取样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取样工具必须满足卫生要求,对于固体样本应在不同部分取样,然后将其粉碎混合均匀,做脱水处理之后按照四分法取样,之后再次进行混合取样,从而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检测设备和试剂
(1)检测设备是食品质量检测的基础,包括设备仪器的先进性、工作效率以及使用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与否等内容,都直接影响着质量检测的结果。检测仪器和设备除了定期检修之外,日常使用中也应当做好维护和保养,如自校验设备(天平)应注意在校验期限内使用,并定期对其进行自校。而对于自制蒸馏装置等气密性要求严格的设备,应注意在使用前进行气密性检测,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检测过程中化学试剂的选择和用量,对于检测结果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应注意定期检查化学试剂的存放条件和环境,观察试剂在存放过程中相关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3)选择正确、合理的检测方法。食品企业质检人员应在送检前充分分析样本,并且针对不同的样本成分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检验方法中的第一法为仲裁法,对检测结果有争议的也可以选用仲裁法。实验室条件有限不能运用仪器进行检验的,可以采取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检验。
4.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若想在食品质量问题上获得突破,加强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会影响到食品质量检测的全部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测人员除了应应熟练掌握试验设备、方法、指标、流程等各项基本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以此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
5.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查
有些食品中的检测项目具有相关性,通过对其相关项目的检查也可以发现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如通过对蜜饯产品的色泽进行检验,可判断出其二氧化硫含量的高低,白酒中的总酯和已酸乙酯,如果已酸乙酯含量高,总酯的含量也会高。
5.结语
论文摘要:文章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入手,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作为核算手段和结果都是一种公共产品,并以GDP数据为例分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产品“缺陷”,即质量问题,最后讨论了把产品质量控制(TQC)理念引入到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中。
从20世纪50年代到198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采用苏联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1992年开始,中国实施了以GDP作为核心指标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国际上通行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作为改革目标。针对中国的GDP统计数据,在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中,有些认为中国官方统计的GDP数据偏高,有些则认为偏低。
本文主要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人手,以GDP数据为例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质量问题,最后讨论把产品质量控制(TQC)的理念引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中。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
相对于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是因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国防、公务员、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有两个显著的特性: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他性。前者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不减少或不影响其他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若增加一个人消费,该公共产品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零。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其他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意味着消费者可能做一个“免费乘车者”,免费享用公共产品。
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的两大属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而属于公共产品。同时,从使用范围上看,国民经济核算是世界性的或国家级的;从形态上看,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一种非实物性的知识型、信息型的公共产品;从使用者数量上看,国民经济核算对使用者数量没有上限-1J。以上三点构成了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殊性。邱东(2004)提出SNA本质上属于全球通用的制度性知识,属于全球公共品。
总之,从核算的制度、方法上讲,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手段性的公共产品,它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的核算提供了基本的核算类别、方法、规则等。从核算的结果上讲,国民经济核算向各级政府、社会公众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一系列的统计信息产品,如GDP及其增长率数据等。
就现状而言,作为公共产品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供给属于“政府生产”,即通过各级统计局来核算并提供国家和地方的核算数据;从公共产品的需求来看,一部分核算数据作为“最终产品”直接提供给社会公众,以满足社会公众对于统计信息的需求,另一部分则提供给各级政府部门,服务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种决策需求;从统计信息产品的所有权上看,GDP核算数据是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生产(调查、收集、整理、计算、分析)出来的信息,属于全体公民所有,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外,政府有义务向全体公民提供;从外部性理论上分析,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具有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当核算数据被准确、及时地提供时,它能够向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产生较大的社会收益;否则,会误导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决策,造成全社会的损失。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质量问题——以GDP为例
从MPS到SNA,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无论是统计的口径、方法,还是统计的质量都在不断改进之中。而统计体制上的欠缺与方法上的不足是国民经济核算质量问题的两大原因l3_。以经济核心指标GDP为例,其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GDP地区核算汇总数与国家核算数之间的统计误差
1.“生产法”下国家核算GDP与地方核算GDP
汇总数之间的差异
(1)GDP总量上的差异
表1地区GDPr-总数与国家核算数的差异表
表1给出了生产法下1998~2002年地区GDP汇总数与国家核算数【J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这5年中,GDP的地区汇总数都超过了国家核算数,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8年的差率是5.66%,超过了一般统计上允许的5%的差异,到了2002年,差率已经扩大到12.63%,是1998年的两倍多。
(2)GDP增长率上的差异
表2国家核算GDP增长率与地方
从表2可以发现,1999年生产法下国家核算的GDP增长率高于地区汇总的GDP增长率;在以后的连续三年中,国家核算的GDP增长率都低于地区汇总的GDP增长率两个百分点左右。
(3)GDP三大产业构成上的差异
从表3中可以发现: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在地区核算数与国家核算数之间的差异逐年扩大,地区核算的第一、二产业占GDP比重小于国家核算的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且差异也是逐年扩大,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地区核算数一直都高于国家核算数,且差异也是逐年扩大。
2.“支出法”下国家核算GDP与地方核算GDP汇总数之间的差异
(1)GDP总量上的差异
表4给出了支出法下1998年到2002年地区GDP汇总数与国家核算数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这5年中,GDP的地区汇总数都超过了国家核算数,且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8年的差率是4.64%,到了2002年,绝对差异达到了10376.58亿元,差率已经扩大到9.65%,是1998年的两倍多。。
(2)GDP增长率上的差异
在1999-2002年中,2001年的GDP增长率国家核算数略大于地区汇总数,1999、2000、2002年都是国家核算的GDP增长率低于地区汇总的GDP增长率1~2个百分点(详见表5)。
(3)GDP支出构成上的差异
表6列出了各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地区核算数和国家核算数之间的差异。可以发现净出口比重的差异并不大,但是最终消费比重的差异和资本形成总额比重的差异比较大,其中在最终消费比重上,地区核算数小于国家核算数,而在资本形成总额比重上,地区核算数大于国家核算数,其差异的程度从1998年以来有逐年减小的趋势。
(二)国家核算GDP“生产法”与“支出法”之间的统计误差
从表7中可以发现,在国家核算GDP的前提下,2000年用生产法核算的GDP高于用支出法核算的GDP,而在其它年份则是用生产法核算的GDP低于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从两种方法的差异程度上看,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从1998年的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扩大到了2002年的2.53个百分点。
(三)地方核算GDP“生产法”与“支出法”之间的统计误差
从表8可以看出:将全国各省的GDP汇总的前提下,GDP数据无论是用生产法核算还是用支出法核算,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
(四)对于我国GDP数据真实性的讨论
国内外学者一直都关注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真实性,作为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整体指标的GDP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L5J。罗斯基认为:中国官方公布的1997~2001年的GDP增长率被普遍高估,每年平均高估2-3个百分点[6I。国内经济学家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认为中国统计数字有一定的水分。例如,1998年中国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但令人费解的是除了一个省以外,所有省份的农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再者,由于中国官员政绩考核与激励方面的原因,人为统计造假时有发生,也增加了人们对中国官方GDP的数字的怀疑。任若恩(2002)针对罗斯基关于中国官方GDP的置疑进行了分析与评论,认为“罗斯基采用了错误的方法,错误地推算了中国的GDP”。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靠的是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不是虚假数字。”吴敬琏在《人世后的中国经济》演讲时也明确表示:“海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这些质疑并无太大根据。”另一方面,有学者从电力消耗或投资的一致性计算,认为国家统计局的GDP数据存在低报的可能。且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统计上看,绝对水平的低估是服务业增加值估计中的最大问题。
三、产品质量控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
虽然国家统计部门为提高和改进核算质量,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在我国仍存在着明显的产品质量问题,在国外,产品质量控制(TQC)的理念早已从最初的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等有形产品扩展运用到包括统计数据在内的服务领域,瑞典、芬兰、挪威等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TQM)”项目,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机构,成为加强和改进数据质量的重要组织保障。国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有:
(一)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综合管理体系
在统一的组织框架下,对整个统计机构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如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统计机构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机制。
(二)建立单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机制
对某一具体统计项目如国民核算、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管理,如,美国的波斯金(BOSKIN)学术委员会,专门对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美国商务部分析局定期评估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
(三)建立专门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机构,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美国的BOSKIN委员会,专f-IxCN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准确程度进行评价。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组,每年对官方统计数据的质量情况进行独立评估,并对外公布评估报告。加拿大是由国家审计总长负责统计局的数据质量评审工作。
(四)应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质量评估和管理
[关键词]工业设计创造力文化竞争力
一、工业设计的文化属性
工业设计是一种文化事业,这是中国提升产品文化竞争力过程中一个重要命题。过去中国工业设计主流论述是往经济与工程的靠拢,将新产品设计开发视为其核心专业活动,並以“形式—机能”、“技术—市场”等二元对立来理解产品。前者大多是遵循现代主义“形式追随功能”的教条,后者则不外是强调技术创新主导消费市场的生产导向派和注重消费者需求引导产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派。这两者过去很少受到质疑,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情况才大有改变。“存在”的问题是工业设计发展最根本的哲学基础。不论有多少种可能的答案,忽略了产品象征意义的层面,就根本无法掌握当今工业设计专业的基本性质。上述的问题或多或少都牵扯到文化层面,要掌握工业设计的本质就不能无视于文化课题。其次,过去的技术与市场观点一方面偏执于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与好用、可用、实用的设计考虑,忽略了较高心理层面上的需求、渴望与身份认同。结果一些善意的老师得出几条过度简化的公式来教导学生,例如“工业设计=工程十市场十人体工学”。然而,德制高级汽车的技术与舒适感未必比日制同等级汽车优越,但是所谓“德国双B”的Benz与BMW仍然是众多亚洲消费者的最爱,这类消费行为很难单凭传统的技术与市场层面来理解。
在消费文化兴起之际,大家逐渐意识到在后现代社会脈络中,所谓消费其实就是消费符号,所以产品就是提供消费者塑造自我形象和风格的符号,而且代表符征的产品与服务形式可以和代表符旨的所诠释的象征意义脱钩。以上的例子说明了工业设计总是涉及象征意义、价值与认同等文化层面的内容。工业设计师所从事的是一种远比仅涉及技术与市场问题或形式与机能问题还要高深莫测的文化事业。
二、工业设计参与文化认同的构筑
工业设计只是企业內部的“私事”,还是可以站在政治、社会与文化的高度上加以考察的国家大事?上世纪七十年代JohnHeskett以美国人的观点写了一本名为《工业设计》的著作,在“设计与政治”一章中,他列举美国用各种产品在万国博览会展示其国力,作为国家与文化霸权和工业设计结合的具体例证,揭示出设计和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又例如,海湾战争引起石油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並促进节能型汽车的开发,汽车趋向低宽圆的低风阻与经济型取向的设计,这种汽车造型又感染了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趋势。许多国家都有推广工业设计的政策、机构和计划,例如加拿大的设计交流计划(DesignExchange)和联邦形象计划(FederalIdentityProgram),即是一个政府认清工业设计除了在经济上的角色之外,更攸关一个国家的整体品质形象与文化竞争力。
将产品、企业和国家的形象整合为一体,迈向创新、品质与价值之路的种种实例,就说明了工业设计不仅作为一种企业竞争的利器,更是国家竞争中代表品质形象的一张王牌。通过工业设计促进产品认同、企业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四者的完美结合,提升整体国家竞争力,包括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竞争力(这里所谓的认同是指英文的identity,有时我们也翻译为识别、形象或自明性)。德国Braun、荷兰Philips、意大利Alessi等公司何以兴起,工业设计与这些认同息息相关。当年的一场柏林国际建筑展上,像德国包浩斯设计学校创办人WalterGropius等国际盛名的建筑师所设计的室内空间,就摆设了各式各样的Braun小家电。这时候的Braun已经不只是Braun了,而是化身为“伟大的”德国、日耳曼民族、包浩斯和现代设计运动等传奇的一部分了。当我们把视野扩大到全球经济市场竞争的宏观尺度上,我们也会同时感受到政治的力量和文化认同的建造。人们需要凭借产品识别、企业识别、国家识别、文化识别的主要理由是,人类既需要用器物来凸显自己和群体有所差异,也需要用它来表现自己所归属的群体。换句话说,就是因种种渴望个人异质化的冲动与要求群体成员均质化的两股冲动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同中取异、异中求同的行为。这也是流行现象的一个最佳解释,包括解释产品款风和生活形态的现象。在这个符号消费的年代里,国家与文化识别就是通过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神话的建构,使产品和企业有一个可以辨別的符号以进入符号的消费市场,所以国家与文化识别的塑造变成一个在全球市场经济竞争中推动国际化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策略,既是企业的私事也是国家的大事。有些消费文化理论者批评工业设计师只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创造,但这种需求往往是过剩的供给和浪费决定的。这类批评在特定的情况下是中肯的,却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在文化认同的建造过程中,工业设计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三、设计创造力与创新文化的相互演化
设计创造力是指工业设计的核心专业活动,既有创造性,也有生产性与价值性。“创新文化”则指对于创新的态度、价值观与信仰的总和。设计创造力的发展与创新文化之间显然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许多学者都将文化视为增进个体创造力发生机会的一项必要条件,在其他条件相等情况下,创造产品的机会是文化、教育和人才三项变数的函数。同时文化的目标可以激发人民的创造动机,而人民也反过来参与了文化的创造,彼此生生不息。文化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也是如此。只是这种文化的创造过程是长期的大众生活体验慢慢演化而成,与在短暂的时间內由特定的个人或团队设计创造产品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设计创造力既是社会文化所激荡出来的产物,也是一股足以改变社会文化的力量。
为什么有些国家的整体设计创造力表现较佳?首先,一个国家的创新文化受到有关设计创造力的普遍态度、价值观与信仰的影响。例如,有些文化认为继承固有传统远比开创新的文化要素重要;有些文化“重道轻器”(例如道家与儒家思想),有些则肯定技艺(例如两个世纪以前的荷兰与英国钟表制造业的繁荣和人民的时间观念相互演化)。在这种坚持产品品质与价值的消费行为与信念下,欠缺设计创造力的厂商根本无法生存,这也是此类国家的企业之所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基础。
其次,创新文化大多是个人与团体以往和现在的创造行为所积累而成的。然而个別的创造行为又与社会制度中的各种诱因有关。有些社会制度鼓励和保护创造者和其创造成果,有些则压抑个人创造行为的发展。据美国有关部门研究指出,近年来华人(尤指学生)的创造力有所进步,但仍逊于西方。这主要是因为华人社会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养方面有几个现象是不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其中包括:过分强调智商而忽略创造力、重视外在动机而忽略内在动机、强调知识来自权威的传授而忽略意义的主动建造、强调考试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重视笔试与记忆背诵而忽略真实评价与多元表现、支持乖男巧女与标准答案而排斥好奇求变与独立思考、重视创造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创造历程的体验与个人经验和发现、强调努力认真而忽略乐在其中、重视学科本位而忽略课程整合等,这些都是影响创造力的原因所在。
最后,社会政策的选择也对创新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适当的专利法规和著作权保护是最好的例子,开创良好的企业创新与投资环境亦然。好的政策与制度可以让企业认清利润是无限的,是可以开创的,财富可以通过人才、知识与资本、科学管理等创新过程而加以创造,不是靠特权垄断、来瓜分有限的财富。
四、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全球化已演变成一场文化危机。文化普遍性逐渐冲击区域性与独特性,破坏了地方传统的社会结构与价值认同。这种危机感激发了本土意识的觉醒,区域性文化发展成为重要课題。我们需要在一点一滴上开始正式回应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全面进行空间、历史、文化与社会的改造计划;其目的不只是在营造一个社区、一个景观或是一件生活用品,实际上是要营造一个新社会、一个新文化和一个新的“人”。在经济全球化的氛围下,除了经济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之外,构成整体国力不可或缺的文化竞争力逐渐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Perkins,D.K.KnowledgeasDesign,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1986
[关键词]淮南豆制品产业现状对策
淮南市地处安徽的中部地区,跨淮河两岸,是豆腐的发源地。千百年来,淮南八公山农民代代相传并不断改进豆腐的制作工序,在选料、浸泡、上磨、挤浆、烧煮、压单等许多道工序上,严格操作,精益求精,使八公山豆腐盛名远扬,已形成以豆腐为载体,豆腐的独特品味、丰富营养、风格品质、蕴涵哲理、历史渊源等为基础,由饮食渗透到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文化。豆制品产业已成为淮南的一张独特名片,对淮南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现状值得关注,继续发展的策略需要不断探讨。
一、发展淮南豆制品产业的意义
1.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农业始终是淮南的传统产业。目前全市总人口约为230万,其中农业人口127.88万人,耕地面积173.28万亩。豆制品产业无论是简单地小作坊,还是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就生产流水线而言,它需要较多的劳动者。同时,豆制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自1992年开始举办的中国豆腐文化节,不仅弘扬了豆腐文化,广大华夏美食,更是带动了淮南的旅游、餐饮、零售业的发展,为农业人口的转移创造就业机会,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
2.带动淮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淮南市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自古就盛产大豆,野生大豆至今仍生长在沿淮地区。当地盛产独特富含人体必需矿物质的泉水资源如“珍珠泉”、“马泡泉”、“大泉”、“涌泉”等,用其浸泡制作的豆制品美味营养,享誉国内外。发展豆制品产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制作工艺,有助于改变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而豆制品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立,促进当地因势利导,进行以豆制品、优质粮、畜禽、水产品和蔬菜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
3.促进豆制品生产的标准化和优质化。
豆制品作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各地都有生产,但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淮南豆制品生产加工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豆制品产业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连豆制品生产基地和农户,已形成一定规模,通过企业以各种形式同农户联系,由企业参照国家或国际通行的产品标准规范农户的种植生产操作,为保证豆制品的质量,维护淮南豆腐品牌,必将促进豆制品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事实上2005年9月16日淮南市就已在全国率先制定豆制品地方标准,首次了腐皮、豆腐干、腐乳等三个淮南地方标准,改变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无序生产,无法对整个行业食品质量进行控制的现象。
二、淮南豆制品产业的现状
1.生产规模小,集中化程度低
淮南市目前豆制品生产规模的现状是中小企业与个体作坊并存。中等规模豆制品生产厂家仅6家,这些企业以生产成品为主,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最能体现准南豆腐特点的鲜品豆腐生产的小作坊却有673户,日产量占淮南市豆制品日平均消费量的95%,且豆腐作坊有3250余家,虽80%集中在八公山区下郢村和潘集祁圩村,已形成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豆制品专业村,其余分散于其它县区,年产值8000万元左右,虽从业人员近万人,但尚未形成集中程度高的现代化规模生产。
2.豆制品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淮南生产豆制品有卫生、销售许可证的仅7家豆制品企业,绝大多数生产者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过程中存在产品生产无标准、随意添加食品添加剂,对豆腐质量的检验还不少是依靠有经验的师傅眼视、手摸、口尝等来评判,特别是鲜品生产小作坊缺乏冷藏设备,质量难以保证。
3.品牌效应不足
品牌代表着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旗帜、企业的文化,还是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都需要品牌的塑造。豆腐虽是淮南的名片,但目前淮南豆制品骨干企业少、产业规模小,仅有八公山豆制品厂、兴兴豆制品公司、吴氏豆制品厂等几家规模较大,且每家都有一个商标,缺乏品牌效应,“八公山豆腐”兼有历史与地名的特色,各豆腐生产厂家纷纷以其为名,自称正宗,良莠混杂,影响品牌效应发挥。
4.生产现代化水平低
由于多是家庭作坊,生产经营分散,使得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机械化设备水平低,特别是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水平较低,生产工艺有待改进,产品包装化程度、豆制品生产技术研究以及生产管理等均有待提高。三、加快发展淮南豆制品产业的对策
1.加快产业集聚,形成特色豆制品产业区
任何一个地区产业大发展都会受到现有产业基础的支撑、限制和影响。发展淮南豆制品产业具有地处原料产地,原料运输成本低,豆制品加工企业与大豆生产基地之间便于就品种、质量等进行沟通与协调,容易形成的生产者与加工者之间的协作关系,且有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作保证,建立豆制品产业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事实上,淮南市政府正在建设占地32亩的祁集豆制品园区,把家庭小作坊引进园区发展,形成公司加农户的新格局,园区内将是标准的生产场地,清洁的生产环境,统一的生产标准,严格的质量和卫生控制,且统一取得QS标志。豆制品园区准备利用豆腐渣发展养殖业,推动标准化示范畜禽养殖,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为豆制品生产提供能源,形成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经济。豆制品园区的建立将有助树立准南豆制品“优质、传统、绿色、安全、营养”的品牌和文化形象。
2.发展豆制品中的龙头企业,形成品牌效应
龙头企业是具有较高技术创新能力,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是加速淮南豆制品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战略要求扶持加工生产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企业,培育其形成完备的大豆加工体系,促进企业向精深加工、优质低价转变,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目前淮南市正以八公山豆制品、吴氏豆制品企业以及平圩牧工商公司等6家豆制品企业为龙头,带动周边散户发展,促进豆制品产业集聚。相信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助于提高豆制品规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用于豆制品生产的大豆超过400万吨,但每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有一定规模的豆制品的生产企业不到60家,产品占有率不到10%,而从一般市场规律来看,规模企业的产品占有率至少应该在50%,可见豆制品行业的企业规模化发展空间很大。
3.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
科技是企业的生命,要实现豆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好口感、卫生且健康,就需要科技提供支持。如开发丰富多彩、口味不同的豆制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再如腐乳的制造过程就是生化酶学的过程,对腐乳酿制中的酶学特性以及腐乳酿造中需要的酶系集中制备等需要深入研究,以便缩短生产时间,提高质量等等,这都需要科技为后盾。正是基于此,淮南市八公山豆腐行业商会牵手安徽农业大学,在八公山区建立豆制品产学研基地。从2006年开始,安徽农业大学为淮南豆腐园区建设、产业规划和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专家技术指导,对产业发展、新技术和新装备提供动态信息,并对豆腐产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供合理化建议,通过高校技术及信息支持,使产业做大做强。
4.加大政府政策扶持,为豆制品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淮南的豆制品产业不是单纯的加工业,附带涉及到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餐饮等行业,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扶持和协调工作,推出配套政策,建立全面有效的服务、协调体系,为豆制品产业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事实上,这些年淮南市政府以及各部门已推出一系列措施发展豆制品产业。如:2007年4月淮南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淮南豆腐产业议案办理方案》,争取在2007年~2010年,推进实施淮南市豆腐产业“62211”工程;2007年5月淮南市地税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淮南豆腐产业发展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豆制品产业的技术转让、产品研发乃至个人或个体户从事大豆种植等诸方面给与税收优惠,鼓励发展豆制品产业;市质检局对豆制品生产实行市场准入制;市政府还利用每年的豆腐文化节,加大豆制品产业园的招商投资和豆制品的宣传和推广等。
总之,大豆制品是中华民族最普遍、最亲近的营养源,作为豆腐的源地,淮南更应该抓住机遇,改变现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豆制品产业,这必将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符合以民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旨意。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外环氧树脂大量涌入市场,众多乡镇纷纷进军环氧行业,使环氧树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厂迎难而上,发展了本厂特色的产品,如迪爱生环氧有限公司的高纯度环氧树脂几乎供不应求;安徽省黄山市环氧硬树脂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这些厂正在蒸蒸日上。而有些厂商命运就没有这么好了,倒闭的有之,退出的有之,更多数的还在拼命挣扎,他们目前的日子是可想而知的了。
前几年大家都知道去发展“适销对路”、“市场需要”的产品,一听到环氧树脂紧缺,就纷纷上马环氧树脂,殊不知环氧树脂中品种也很多。结果双酚A型的6101或E-44环氧树脂铺天盖地地出现,价格一降再降,搞得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如果将这种责任都叫企业家去承担,我觉得他们很冤枉。其实工程技术人员应负主要责任,我看到一些用户的图纸就存在这样的:例如变压器制备图上技术要求只指明用环氧树脂浇注,用一般的环氧树脂浇行吗?又如建筑图上只指明地坪采用环氧树脂,而不同功能的地坪应采用不同的环氧树脂设计人员知道吗?为什么不在图上注明?有些在室外使用的设置也只指明用环氧树脂灌封,其实这些环氧树脂都有特殊的要求。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也并不错。他们的设计图是国外的形式而出的,只是他们不明白国内外环氧行业的差别。这就是“环氧树脂”与“环氧系统”的不同。国外通用型的环氧树脂一般是指828、331、850等基础树脂,而国内则以6101、E-44为主。国外已将专门用途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助剂、填料等配套成专用的“环氧系统”,统称为:“Epoxysystem”。而国内“环氧系统”尚未形成气候,仍处在“Epoxyresin”阶段,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此我认为环氧树脂必需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以适应与国际接轨的形势需要。
从环氧树脂的应用行业发展来看,如汽车制造工业、建筑业、化学工业以及家用电器制品的迅速发展,对涂料、层压料、粘接剂、浇注料的用量越来越大。其中使用环氧树脂较多的行业是覆铜板生产行业。无论是汽车、家电、机的线路板都要用覆铜板,而全国引进覆铜板生产线之多,再加上国内原有的生产线之广,在该方面环氧树脂近两年的年用量在4万吨左右,主要使用的环氧树脂牌号为EX-23-A80、EX-48-T60、DER521-A80、DER512-A80、EPN1138A-85、EPN8011A-75等。其次是粉末涂料行业使用环氧树脂量也很大,全国有大大小小制粉厂近600多家,引进生产线超过60条,每年用在这方面的环氧树脂达2万吨以上,主要使用的树脂牌号为EPO1004、DER663U、YD-014、E-12T、0194等。另外无溶剂、少溶剂、水基涂料近年来发展也较快,特别是汽车用的电泳涂料、集装箱用的重防腐涂料、输油气管道的防腐涂料等使用的EPO828、DER331、E-51、850S等牌号的树脂几乎超过了原来用的固体环氧树脂的量,在这方面近年来使用环氧树脂近2万吨/年。最近两年干式变压器、互感器、绝缘子、高压开关使用环氧树脂的量以6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全国共计有该类生产厂500多家,主要使用E-42、E-39D、CT-200、CY-225、EPO-834、YD-134、F、B、EPO828、DER-331、0164等牌号环氧树脂,去年的年用量达2万吨上下。再加上近期发展很快的粘接剂、电阻涂料、装饰涂料、地坪涂料,汽车点火器、摩托车点火器、蓄电池、发光二极管及信号灯、电器线路密封料等近年的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这些行业的发展,所使用的环氧树脂再也不是以6101或E-44环氧树脂为主体了。而我国现有140多家环氧树脂生产厂,大多以生产6101、E-44产品为主,这怎么跟得上形势发展呢?从这个角度说环氧树脂也必需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厂之多,可谓世界第一!这不是个好现象。且不说其量小面广造成污染源多,资源浪费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主要的是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长此下去必是死路一条,许多小化工厂关闭的事实也已证明了这点。那何不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呢?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信很多精明的企业家都想到了这一点,也想在实际中做到这一点,只不过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而没来得及做。我不是企业家,但是我明白一条道理:“事在人为”。要有人去做工作,要讲清利弊关系,要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只要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各级政府是会支持的,人民是会拥护的,最大的困难也是能克服的。
在这里我只是站在技术角度提出一些关于调整环氧树脂产品结构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1、改变以6101为主的产品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环氧树脂的生产都是以6101(或E-44)为主要产品。而基础树脂618(或E-51)生产量极少,这是我国过去采用手糊法生产玻璃钢而造成的事实。现今手工操作虽然还存在,例如大型贮槽内衬玻璃钢防腐层、大面积衬垫玻璃布地坪等,这些目前无法采用自动化操作的场合仍然要用,但大多数应用场合已是流水线自动化操作了,很多已是采用国外引进技术进行生产了,它们要求粘度低、操作性能好的环氧系统产品。6101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了。为此不能抱住6101这个产品不放,而应该扩大思路,生产无溶剂、低粘度、或改性的新产品。
如果一定要生产6101环氧树脂,也得设法改进原生产工艺,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才行。例如云母板绝缘材料的制备就必须这种原料,如做出特色、搞成专用树脂系统也是很有生命力的。
2、紧缺的环氧树脂系统产品
目前我国环氧树脂年用量已达14万吨左右,其中三分之二依靠进口。国产环氧树脂以双酚A型为主,而且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助剂等配套不齐,不成系统。现在140多家生产环氧树脂的厂大多在双酚A型环氧树脂方面抡跑道,而一些前景好的跑道都让给外商实在使人不理解!例如耐热系列、阻燃系列、水溶系列、高纯度系列的产品国内生产厂家很少。其实酚醛环氧、邻甲酚甲醛环氧、双酚F环氧、脂环族环氧、含磷环氧及其它改性环氧都是目前看好的产品。为什么国内的厂家不看中它们呢?
我这样问一些家,结果企业家反问我一个:生产了这些有谁要啊?这个问题的确难倒了我。因为有了产品不见得都能销得出去,销得出销不出因素很多,既有质量问题,又有价格问题,还有公关问题……。我也不知道国外厂商如何能每年在市场上销出上万吨的这些产品,这可是人家的商业秘密啊!但这个问题企业家本身就可以解决:项目启动前应该进行可行性。
3、开发有利环保的新产品
各行各业现在都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绿色”产品,为此对使用的原料也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例如覆铜板的生产中大量使用溴化环氧树脂,阻燃电器浇注料也大量使用溴化环氧树脂,而溴化物的使用会破坏大气层的臭氧结构,目前已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现在溴化环氧很好销,但是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生产非卤化阻燃环氧树脂早已提到议事日程。谁早上不就是谁主动了吗?
还有涂料行业,为了减少溶剂对大气的污染,提出无溶剂或少溶剂、水溶剂、高固体含量、光固化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环氧树脂也要满足此类条件,开发适当的产品去占领这个市场。
在环保工作方面,其实环氧树脂系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利用它优异的粘接性和好的机械强度,将一些废物(碎玻璃、玻纤、残渣等)粘接成有用的材料。在沙漠地区的改造中环氧树脂作为沙漠建材更有戏唱了。我认为沙膜地带的特点是沙石多,水源少。沙漠建材就应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思考。根据我三十多年从事环氧树脂生产和的经验,我认为发展合成材料类的“沙漠建材”最为理想。一是这类材料成型时不需要用水,二是这类材料所用的砂、石子可以就地取材,三是这类材料物理机械强度很高。(具体数据、制备可见:http://“中国环氧网”自流平地坪的。)还有这类材料的原料环氧树脂、固化剂等在我国有很多厂生产,供应不成问题。当然还可以根据建材的具体要求采用其它类型合成材料作为原料。还有改造沙漠所需要采用的其它一些耐海水腐蚀的管道、防沙固沙的措施、设备等如在当地制备应尽量少用水泥,因为沙漠的水是十分宝贵的!为此环氧树脂之类的合成材料就是很好的选择。改造好沙漠这是对环保工作的最大贡献,在这些用途上环氧树脂的质量要求不同于电器、涂料那么严,如果开发出价廉物美的产品为环保工作做出大的贡献也是可能的。
4、开拓新用途创出专用牌号
我国环氧树脂的生产和科研起步并不晚,但发展的速度慢了点。在我国也有一些很有实力的环氧树脂生产和研究单位以及大专院校,曾经开发出许多当时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产品,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推广开来?现在很多单位已经采用鼓励科研开发新机制,相信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速度会比以前快。
现今是市场,什么都讲竞争,都讲速度,都讲效益。最好是搞些短平快的项目,这就是在各自企业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环氧树脂系统产品的开发。例如浇注系统、光固化系统、耐热系统、水溶系统、耐候系统等等。这些产品涉及环氧树脂、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助剂的配套,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专用性强,更便于创出自己的品牌。
一、引言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消费领域的整个流通过程以及其中的一切增值活动。它涵盖农产品生产布局、品种流向的确定、农产品实体运动所必需的装卸、储运及加工增值的环节链系统。农产品物流的服务体系、运作模式、支撑体系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物流的整体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及质量。涉及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发达国家(如美国)农产品物流渐趋成熟,为本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总产量在世界排名中位居前列,但由于我国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物流的服务体系、运作模式、支撑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对比分析,对于推动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美国的农产品物流
(一)美国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较健全,以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系列化、专业化、多元化为特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活动无所不包。无论是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农民有需要,就会有人提供服务。主要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主体有以下五个方面。(1)各类商人。包括批发商、零售商、商、经纪人和农产品加工商。(2)农场主参加的各种专业销售合作社。(3)民间协会。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服务组织,一方面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组织同类农产品进行加工,为自己的农产品寻找销路。(4)农业公司。美国农业公司基本上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5)政府农产品信贷公司。根据政府法令和合同,收购和储备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以稳定市场价格,保证粮食安全。它在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建起了配套的信息传递机制、生产组织机制、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和自动化机制,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
(二)美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美国农产品的生产以高度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著称。其产地市场集中,单个农场主的生产规模化大,以“大生产大流通”为主要特点。美国农产品生产区域化高,形成了玉米、小麦、大豆、蔬菜、水果等专业化生产区域。农产品产地市场比较集中,纽约、华盛顿和密歇根3个州的产量几乎占全美总产的70%。单个农场主的生产规模化程度高,在产区发展大规模企业化经营的农场,供应大批量农产品。其生产的规模化促进了生产组织的建立,生产者组织的发展和组织之间的合作使生产组织的控制力不断增强、控制范围不断延伸。农产品直接消费的需求和农产品加工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交易量,生产组织的大规模和巨大的消费需求促进了销售商的规模化和销售组织的发展。在利润驱动和竞争压力下,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逐步成为继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市场成本之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农业生产组织和销售组织的发达为缩短流通链条创造了条件,使生产者及其组织与大型连锁超市等零售终端组织能够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农产品的直销。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美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以直销模式为主,平均78.5%的农产品是从产地经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到零售商,批发商销量仅占20%左右。较高的直销比例减少了美国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
(三)美国农产品物流的支撑体系
美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有效的调控。首先,政府制定有关农产品物流法律法规。几乎每一个农产品流通环节都有明确的法规,从而维护了流通秩序、提高了流通效率。其次,美国政府出台农业扶持政策。政府不仅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和农业科技推广,也很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每年大约支出300亿美元用于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美国交通运输设施十分完备,公路、铁路、水运、航运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遍布城乡,公路网络联通度高。2000年,美国全国公路总长度约为644万公里,其中州际高速公路全长约7.51万公里,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长度的一半以上,这就保证了农产品“货畅其流”。美国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储运技术和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体系。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运用冷链技术设备,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损耗率。
另外,美国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连年拨款15亿美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和推广在线应用,现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该系统覆盖了美国46个州、加拿大的6省和美、加以外的7个国家。它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企业。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电视或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实现了生产者、运营者和销售者计算机联网,资源共享,信息共用,这就有效地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及全程管理,并开展了农产品信息处理与工作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
三、中国的农产品物流
(一)中国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我国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参与的个体与组织众多,但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大,联合性差,社会组织化低。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主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供销部门。供销部门属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各级供销部门主要从事以棉花为主包括农副土特产品在内的农产品收购和销售业务。目前,供销部门在棉花等农特产品购销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呈下降趋势。(2)粮食企业。粮食企业一直担负着粮食的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及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任务。粮食企业是粮食和食油物流的主体。加人WTO后,以市场为主导的粮食物流被摆上了议事日程。(3)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包括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它主要以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水果、中药材、花卉和粮油产品及其加工品为物流对象,经营者不仅有农民和城市职工,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农产品经销企业和生产企业。(4)其他农产品物流主体。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企业、外贸进出口企业、有关公路、铁路、水运和物资等的运输仓储企业等,他们是农产品外销和出口物流的主体。其物流对象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二)中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有四种模式,分别是传统直销型物流模式、契约型物流模式、联盟型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
传统直销型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是最原始和最初级的物流形式,由农户或农产品基地自营配送,将农产品送到批发市场或用户手中。这种形式的流通适用于流通范围较小、流通数量较少的状况,目前在大流通的格局下,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契约型物流模式。是指公司与农户或合作社之间通过契约形式加以联接,农户提供农产品,由合作社或加工企业负责进入市场。产品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也可以经过加工再进入市场。公司可能是运销企业,也可能是加工企业。他们依托农户提供原料,只生产单一的或几个产品,加工后由企业或公司负责销售。契约型物流模式有四种形式:一是“农户+运销企业”模式,二是“农户+加工企业”模式。三是“公司+农户+保险”模式,四是“公司+合作社”模式。契约型物流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提高了企业对资源控制能力和生产稳定性,增加了其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但对农户来说,农户在同企业谈判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另外,企业直接面对分散的农户,在上游配送环节,市场交易费用仍然很高,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联盟型物流模式。这种模式的主导者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参与者是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加工保鲜企业等,通过利益联结和优势互补形成了战略联盟。这种模式的优势,首先,带动各方参与,连接了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加工保鲜企业等;其次,节省了交易成本,各参与方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优势,专业化分工趋势逐渐明显,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最后,为物流主体建立了公共交易平台,使交易双方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但其缺陷在于,一方面,由于处于一个战略联盟下,随着交易量的扩大,管理效率比较低;另一方面,中间批发商仍然会对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信息封锁。
第三方物流模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产品储运和流通加工的中间组织,它们不从事任何直接的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而是专门承担连接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系统服务,这就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促进了流通与生产的分工合作,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有利于实现物流标准化。这种模式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方向。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及范围非常有限,而且这种模式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三)中国农产品物流的支撑体系
我国政府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虽然也使用了一定的调控手段,但力度和深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于农产品物流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针对每一个农产品流通环节没有相应的法规作指导,导致流通秩序混乱,流通效率低下。如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较低,导致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中介环节过多,各种税费过多、过高,流通成本趋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不少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都是人工操作,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效率低下。第二,我国政府对农业扶持的力度不够。政府虽然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但还不能满足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要。如我国公共基础设施较落后。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少,农村交通网络不健全,没有形成多式联运交通网络,致使农产品流通不畅;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专用技术设备短缺。第三,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全国97%的地方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具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但就农产品物流信息而言还存在着信息不集中、信息传递面窄、信息质量低、物流信息不畅、信息无法“进村入户”等问题,导致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建设滞后。
四、结束语
通过中美农产品物流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两国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上有着较大的差距,前者远远落后于后者。中国若要提高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必须在健全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改进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完善农产品物流支撑等。
(一)增强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在扶持已有农产品物流企业等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同时,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重点扶持有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和具有示范、亲和力强等性质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为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和系统化奠定基础。
(二)创新我国农产品物流的运行模式
借鉴美国有益经验,促进我国农业逐渐向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使农业生产者及其组织与大型连锁超市等零售终端组织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农产品的直销。在提升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重点扶持超市化、连锁经营化以及各种专业型和综合性物流中心的建设,不断提高和创新现代农产品物流的运行模式,并逐步形成具体导向性政策,实现现代农产品物流理念、规模、层次、管理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