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实践论文

科技实践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7: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实践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技实践论文

第1篇

在课程设计的实践中,注重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及时反映当前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还注重在作业、实验、课程设计和第二课堂等实践性环节上进行精心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安排。具体做法是:

1.作业。注意选择一些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和激发创新设计实例的题目,如别墅设计、单身公寓等,以客户实际需求和国家相关标准来加强学生实际综合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的标准训练,提高项目签单率。

2.操作。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新增了色彩设计实验、造型实验、材料试验、人机结构实验等。分析室内包含的一些标准施工工艺技法,如乳胶漆、施工工艺,指接板与生态板面等施工工艺等,通过对这些施工工艺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建筑装饰设计的认识,亲自体会课程中所学的各种材料和施工工艺在设计中的应用。减少项目在施工操作中的失误率,使工程能顺利完工。

3.课程设计。这是针对一项真实工程背景的项目,随着理论课的进行,分别进行设计方案甄选,施工工艺设计、施工管理方案设计安排在课程设计实验之后,要求完成一个单项项目的系统方案设计,并参考标准制图法的参数,使理论课结束后的施工设计,内容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的设计,能有机地结合。这样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一个装饰项目设计的全过程。

4.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内设计竞赛的活动。该活动通过命题和自选题目竞赛的方式进行创新,如学生宿舍自主设计、家具设计、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等,这些题目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提高设计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基础设计标准化的效果

“基础设计标准化”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实践技能,我们保留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这部分实验在建筑装饰专业中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是不可多得的实践手段之一。我们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工程意识,我们通过基础实践,做大量的验证性实验,如施工图绘制,对工地的平面布置图、立面图、施工大样图、效果图的测绘。建筑材料施工原理实验,通过校内实训室提供给学生,学生模拟材料加工,观察材料施工现象,并针对现象加以讨论;对乳胶漆的各施工程序参数的变化进行讨论和计算。按照工程需求,对以上“基础实践”层次进行标准培训,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更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起到一个很好的加固作用,但此层次的培训只适用于建筑类学生的初级阶段,单独的培训效果仍不显著,只能作为基础夯实。

三、“创新设计”的标准

“新”的概念,应当是过去没有的、划时代的,或新鲜的、新奇的,要尽量做到设计有新意。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创新的前提应当是:我们设计的东西,首先是现代的,同时是中国的。建筑文化发展应以超越地域和超越民族、全方位地吸收外来建筑文化基础,建构起属于自己的一代建筑文化而不是表面的模仿。其次,是超越时代、超越现实,即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后创造新的建筑理论体系。超越现实,是以超前意识引导生活设计,这需要有独特的判断力和审美意识,赋予设计作品更多的文化价值。实际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设计者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的实力。室内设计的构成要素新的领域,如新结构、新材料和新的家用设备更新,如新型地面材料、新型涂料、仿石、仿金属涂料,新的结构构架体系和轻金属新式结构,采用新构造方法的室内隔断等,都为室内设计提供新的手段,如果我们能随时掌握它们发展动态和有关信息资料,就可以在设计中率先推出和广泛应用。此外,新型家具设计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材料和加工方法上已经不断更新,如果在设计上随时加以考虑,就可掌握更多的创新主动权,在厨房和卫生间室内设计中,换代燃具,新型排油烟机,新的卫生洁具和现代洗浴设备的更新等都可开阔我们的设计思路。这种主体性研究活动,都可以成为一个“标准”,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性,把“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的实验兴趣大增。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标准的实践与应用

第2篇

1MOOC和SPOC简介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国内称为慕课,一般是面向全社会开放。课程具有资源多元化,易于使用,受众面广,课程参与自主性等特点,国外主要的MOOC平台有Coursera、Udacity、edX等,国内方面,也涌现出了“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校际的协同创新联盟。爱课程网、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需求也提供了一批小规模定制的在线课程。小范围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SPOC)是在一定程度上MOOC的延续和发展。SPOC的“限制性”体现在对申请参加课程的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课程“小规模”指学生人数控制在几十到几百人,一般是面向某些学校或者某些特定学员开放的课程。SPOC基于在线优质课程资源,以在线学习和真实教室课堂为纽带,将教师的知识传授身份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同时也便于教师全方面深入了解学生。从本质上来说,MOOC和SPOC都是一种教学的促进手段。MOOC平台加剧了教学资源的聚集与利用,平台越来越多扮演着教师教学支持平台和教学过程数据聚集地的角色。针对MOOC+SPOC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在备课、准备教学材料、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投入了巨大、难以量化的工作量,完善的MOOC平台可以将教师从学生成绩填报、课程考核分析与评价等过程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开展教学改革,有效支持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

2“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大学计算机”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属于计算机基础课程“1+X”体系的第一层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先后经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等阶段。“大学计算机”课程包罗万象,知识点纷杂又不能深入展开,很多大学新生入学前不同程度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上课听讲内容“似曾相识”、导致教学和学生的关注点分离,“上课玩手机”等隐蔽性逃课等现象始终存在。部分高校囿于师资水平限制,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更深层次上讲,由于授课过程存在大量重复性劳动,教学过程流于形式,甚至退化为计算机培训学校的软件培训课,更无从谈起更高层次的“计算思维”教育。教育部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文件对于构建起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起到了规范作用,各高校通常以“理论知识传授+计算机与常用典型软件的操作”的形式开展。理论课堂上,事实与工具讲的多而思维讲的少,内容宽泛,讲解浅泛,以概念讲概念[1];实验课堂实验类型比例失调,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和创新型实验比例很低,甚至没有。课程内容没有新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给人留下课程水平低,作用不大,从而加剧了计算机“工具论”等狭隘的错误认识。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课程面临着缩减学时、压缩教学内容等现实问题,受限制于学时等因素教学内容面临舍弃等选择,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填鸭式教学”不可避免;同时学生被动学习之下学习积极性受挫,主动参与程度不高;另外师资数量的绝对不足和师资水平的局限,面临超额的教学任务,课程成为“复读机”式教学不能杜绝。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水平如何做到因地制宜,使得计算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仍旧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学促进手段大行其道,以其资源多元化,易于使用,受众面广,课程参与自主性等特点给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接踵而至的SPOC将在线教学和微视频、小众教学、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弥补MOOC教学“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的短板,而且可以做到与传统课堂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深度融合,因此选择采用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来改造“大学计算机”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

3我校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情况

我校“大学计算机”课程面向全校一年级本科新生在每年秋季学期开设,每期学员人数五千多人。面向20多个专业学院的80多个本科专业学生开设。实施MOOC+SPOC改造前,在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中,大学计算机课程分A、B两个层次开设。A层次学时设置为56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32学时);B层次48学时(理论16学时+实验32学时);”两门课程分别实施统一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近五年来,我校一直在深化开展“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2012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全部本科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摸底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发放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11份,掌握了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同时结合我校综合性院校特点,加强同各个专业学院的调研工作,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以每学期师生恳谈会、校际交流调研、对口支援高校培训等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参观考察,为开展混合教学积累经验。从2012年开始,我们按照学科门类从全校选取了20%的有代表性的专业,涉及本科、民考汉、民考民等多种类型的学生,开展MOOC教学探索试点,通过设置部分自学内容以“专题考核”方式进行。2013-2014学年,在完善教学内容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改革实施范围,选取40%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实施MOOC+SPOC教学改革,采用网上自主学习+线下面授的模式进行。2015年SPOC混合教学改革模式[2]进一步深化,通过校级公共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立项项目形式,从教学方案实施与实践、教学过程设计、案例教学方法、在线学习模式、学生成绩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2016年SPOC教学改革全面铺开,以线上自学24学时+线下面授16学时的方式,实施滚动式并行流水化课程开设方法,根据学生人数和师资实际情况分批次独立完成。同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从教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习题课建设分别推进,目前经过两轮实践检验的教学视频已经在EOL教学平台上线,配套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也已编写完成,截至目前主编参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省部级规划实验教材1部,配套教学案例3部。

4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新生刚从中学传统课堂进入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多有不适,学生们依旧希望大学教师在课堂讲思路、讲提纲、讲重点、讲难点、少术语、多示范,多提问、多讨论,通过对学习内容实施指导与引导、辅助以通俗的语言案例讲解、进行问答与互动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完全化的MOOC学习,容易导致师生沟通的缺乏,加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尚未完全建立。因此,承认个体的潜能和差异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给不同学生的学习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课程设计,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做到因学生而异。这种共性和差异性的存在,需要MOOC平台和SPOC课堂有机结合,为此我们实施了以资源为中心的混合教学过程设计(图1),以及混合教学实施模式(图2)。4.1构建课程资源平台,规范教学内容为便于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参考国内“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MOOC教学平台,以及爱课程网、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平台中的名校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开展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微课”视频、习题库、测试库等全方位的教学资源建设。发挥互联网思维以资源建设为核心,充分依托我校EOL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平台,充分挖掘优势课程资源,消化吸收后自主设计、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并完善现有教学案例,结合互联网+大赛,微视频设计大赛、多媒体课件立项等方式促进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开发,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优化课程学时数,通过减少传统课堂授课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学时数的形式改造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视频点播等形式增加学时自主学习时间,在形式和内容上减轻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大学计算机”试点课程学时调整为40学时,线上自主MOOC学习24学时(理论+实验),线下SPOC面授16学时。依据专业学科大类及学生受众不同,动态调整授课方式及教学案例。4.2加强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多层次学习需求开展混合教学环节设计和以资源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3](见图1),构建混合教学实施模式(见图2),以有效支持学生自主学习,降低混合学习的难度。在立足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构。以“讲—节—测—练”为组织架构,以“微课”视频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讲,每一讲由若干节组成,各节之间前后呼应,各讲之间有机结合。每节之后安排小节测试,便于对学习内容进行即时测验,考察自主学习效果;针对技能型操作内容,提供3-5个同类型的练习作业,为课下自我练习提供学习材料。通过内容的重构,争取使学生线上学习做到“讲、学、测、练”相结合。3.课堂教学2.在线学习4.学结与评价1.课前准备MOOCTHEOL测试题教师学生教学资料iCourse中国大学MOOC学生资源池练习题图2混合式教学实施模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大学计算机》精品课程线上教学内容,以线上线下互补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以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小班教学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延伸教学内容,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课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4.3营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实施混合式教学实施模式(见图2)。线下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刺激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线上自主学习重视师生沟通交流,多方协同共同营建讨论区,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求助驿站,学习经验的精华聚集区。线上学习由于缺乏线下课堂的教师面授的即视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正向反馈,而线上学习讨论区的功能承载了问题求助、课程内容讨论,学习情绪抒发等方面的内容。此外鼓励教师利用口头表扬进行鼓励、对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励,感受主动完成工作的愉悦感,从而形成良性刺激,感受自主学习的激情。4.4多方位作业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作业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知识内化、迁移的体现。学生作业评价可以形式多样化,具体可结合实际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引导的学生自评与互评、师生共同参与的复合式评估等形式的作业评价。无论哪种形式的作业评价,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课堂上的直接观察、回答问题、读书笔记、师生座谈、访谈等教学信息反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与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的,针对学生作业自评和作业互评,需要教师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评估知识和教学技巧,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学生全面掌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意义、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作业自评使学生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来审视自己的学习状况;作业互评使学生换一个视角来审视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技能、培养和他人合作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学生自评还是互评,教师都要及时引导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理解的偏差修正评价目标、方法。适时抽查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及时掌握学生评价倾向,并在需要时提供建议。4.5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实施过程化考核由以往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转向侧重于知识考核、能力考核、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的形成性评价。根据“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特点适时实施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课程始终。形成性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学习,还关注学生线上以及课堂学习对课程学习的态度、方式等。通过灵活开放的方式,如课上或课间师生片段性对话,电子邮件,读书笔记,QQ,微信等形式,对学习过程进行动态化监控,便于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图3“大学计算机”课程平均成绩对比改革后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课程评价公式为“总评成绩100%=线上成绩40%+线下面授30%+期末考试30%”。线上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含MOOC视频学习,知识点测试,线上讨论等部分;线下面授包括出勤和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侧重于课程相关内容的实验作业,以应用型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少量的综合性实验为辅,主要考察学生利用相关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期末考试为无纸化考试方式,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考试以Office软件操作技能考核为主,从课程SPOC实用教程中分模块随机选题,通过无纸化考试的方式进行上机作答。图4“大学计算机”课程优秀率对比从近几年学生的课程考试结果中平均成绩(见图3)和优秀率(见图4)来看,其中2011为参照基准,为改革实施前的成绩评价结果;2012-2015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后的课程总评成绩。2016年A、B层次合并,未列入对比。课程整体平均分稳步上升,优秀率大幅提高。

5总结

经过几年的MOOC+SPOC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我们通过建立以资源为中心的“大学计算机”MOOC教学平台,结合混合教学过程设计,探索实践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改革效果。

作者:常耀辉 钟福如 蔡文青 单位: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战德臣,聂兰顺,张丽杰,等.大学计算机课程基于MOOC+SPOCs的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8:008.

[2]常耀辉.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01):26-32.

第3篇

一、以趣促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道出了人们学习的心理。一年级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课堂上很难循规蹈矩地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以趣促学”是启蒙老师教学的一个法宝。

语文课中拼音和生字的教学,用故事、谜语、游戏、儿歌、绘画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不断刺激其兴奋点,激活多元智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生认识“山”字,并用“山”字组词、说话、写话,老师先出示几幅不同特征的“山”图,贴在黑板上,这几幅有趣的图画把学生的视线吸引过来。老师再让学生观察联想:山的形状和山字的形状有没有相像的地方?这一有趣的问题,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了观察、比较、联想、表达的兴趣。学生不仅认识了山字,也丰富了对山这一事物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特征的山图组词:高山、青山、小山、山峰、山峦……,再运用这些词说话、写句,学生不仅兴趣浓,而且学习效果很好。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和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并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加以整合,促进综合智能的发展。

二、以求促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时,老师再来教效果更好。因此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用“神秘法”激发求知欲。也就是把平常的事物故意隐蔽起来,给学生一种神秘感,使之迫切想知道究竟。如复习字词是比较枯燥的学习活动,老师就运用神秘法激发学习兴趣。首先把要复习的生字或词展示出来,然后说:“在这些字词里面,有三个藏在这个盒子,是哪三个呢?看谁猜得准,一个也不错。”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是儿童的特征。孩子们听老师这样一说,都希望猜到盒子里的字词,于是你读这三个,我读那三个。连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抢着举手:“老师,我要读就这样你抢我读,把要复习的字词一下子读了个滚瓜烂熟。老师在听学生读的过程中,相机矫正读音,进行点评和鼓励,复习的目标达到了。老师再拿出盒子里的字词,原来这三个字词在字形或读音上易错难记,放在最后重点复习。这样,既提高了复习的效果,又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用“发现法”激发求知欲。有专家这样说过:儿童总希望自己成为秘密的发现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确实认识到,只要给孩子们一个发现的对象,他们就会一本正经地思考、探究,最终发现问题。孩子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积极求知的过程。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内涵丰富,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在教学中,老师认真研究教材,找准有价值的发现点,启发学生带着发现的眼光去学习。如第二册《识字2》是体育运动的项目名称和器材名称组成的词串,共l2个词排四行,上下配有相应的图片。在学生熟读词串后,老师提出三个发现点启发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第一,上下的图片与中间的每一个词是有联系的,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吗?第二,四行词,每一行词的分类有区别,是什么区别呢?你一定能发现。第三,中间一幅图是奥运会的图标和中国运动员获奖的画面,在这幅图里面你能发现什么?老师鼓励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再合作讨论研究,学生俨然一副探寻者模样,积极认真地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这三个发现点由定向到不定向,由词义的理解到意义的延伸,全在学生积极自主的发现式学习中有效地完成。

3.用“悬念法”激发求知欲。这种方法在两个方面使用较多。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低潮时,老师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激发求知欲;二是为了让学生向纵深发展,把要探究的问题设置成悬念,激起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司马光》这一课,在阅读课文后,为了让学生展开求异思考,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司马光救出了掉进缸里的小孩后,几个大人就把那口缸搬走了,说是放在假山边不安全。可是等到这些孩子们第二次来花园玩时,假山下又放了一口大缸,缸里又装满了水;孩子们后来还是爬到假山上去玩,可这次就非常安全了,为什么?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热情很高。既进行扩散思维的训练,又在讨论中增强了安全意识,丰富了生活经验,锻炼了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用“成功法”激发求知欲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时,面对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内容,也会积极地投入学习。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经验,设置多层次学习目标和要求,让每一个孩子每天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作业用生字组词,就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一个字组三个不同的词:第二层,一个字组两个不同的词,把其中的一个多写一遍;第三层,只组一个词,把这一个词写三遍。鼓励学生尽量完成第一层次的作业,但最少要完成好第三层次的作业。有一次老师对一个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说:“你只组一个词写三遍就行了”。谁知这个孩子却坚定地说:“老师,我会组三个词!”老师当即鼓励他,他更自信了。这是成功激起的自信,自信带来求知欲望。

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墓础教育语丈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认识的误区和教学操作上的失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让学生占用较多的课堂时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大家共同研究问题;鉴赏课文写作之美只通过反复诵读就可实现;对课程改革与考试的关系认识定位不准确;新课程要淡化语法、修辞的学习。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发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语文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关于语文课程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但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教学操作上的失误,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倾向。这些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误区一:“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一切交给学生做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新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

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教师少讲或者不讲;上课时教师不能占据课堂,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因此,每节语文课教师都把读书、了解作者、认字、释词、分析重点句子、剖析文章脉络、总结文章主旨、探求文章写法、赏析语言特色、实施美育,甚至处理作业、批改作文、出考试题、评阅试卷、批改作文等,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每一节课都要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大面积发言,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不能也不敢多讲,否则就是教师包办学习,就是一言堂,就是压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严重违背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些地方甚至把“一切交给学生去做”作为教学改革的成绩加以渲染。

这是严重的认识偏颇,是对课程改革理念的曲解,是矫枉过正、走上极端的错误做法。把学习权、参与权交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唱主角,这是对的。但是,首先需要弄清“唱主角”的内涵。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不能简单地从教学活动的形式或者占用课堂时间的多少去衡量。让学生“唱主角”,首先是在教育理念上,要确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的新观念,改变以往教师主宰课堂、“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状况,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要学”的内因,真正开动思维机器,确保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备课、施教、作业、训练等各个环节,都要清楚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时时想到如何让学生容易学会,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好,这就是在理念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要因文章体裁、内容制宜,要因人制宜,灵活掌握,求真务实,以学习效果为根本。至于谁为主体、谁是主角,不能仅仅看外在形式,也不能仅仅看谁在活动或者谁占用课堂时间多。教师或学生占用时间多甚至始终占用课堂时间,这并不等于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主角。在这个问题上,既要看形式,又要看动机和效果。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所学甚少,就是一种花架子。那种一提到教学改革,就连必要的教师引导和讲解也不敢做了以及担心被指责是“穿新鞋走老路”的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错误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教师不讲了,那么教学方法中最基本、最传统的讲授法也就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误区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些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提倡自主学习,就是让教师放开约束,让学生自由自在、毫无压力地轻松学习,让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家共同研究问题,发挥各自特长,互相交流,集体探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不提要求,尽量让学生放松地学习,消除压力,并且,每一节课都安排小组讨论,即便有的问题无需探究,也要这么做,课堂讨论成了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固定教学形式。有的教师甚至不看学习内容反复进行没有必要的讨论,似乎不使用这个形式就是陈旧的教学方式,使用了这一方式就是落实了新课程标准。

这里存在着对课堂讨论教学形式的使用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两方面的误解。课堂讨论这一教学形式有很多优点,但教师在使用时要掌握好时机,不能乱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师要正确、全面地理解。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其中的“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接受性学习即学生在课堂上时时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地位或状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压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阅读求知、表达交流、探究创造、自我完善的潜能,就是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转变学生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使学生学习的内在精神获得解放,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这一学习方式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于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仅仅表现为外在的学习组织方式上,学习组织方式仅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诚然,介合作”不能是一个人,课堂讨论可以体现合作,但缺乏合作本质的课堂讨论就会流于形式。课堂讨论可以是进行探究的形式,但是,进行课堂讨论不等于就是在进行探究。这取决于课堂讨论的内容,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同时,探究不一定只限在教室里进行,也不一定非在固定课时内进行,或者非得要小组活动,只要学生能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就实现了探究的目的。

误区三:鉴赏课文写作之美只要通过反复诵读就会达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需要出发,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以往我们在这个方面强调得不够或者不全面,因此,出现有的学生荣辱不清、审美标准不明的问题,甚至在品德和人格上出现问题。所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

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广大语文教师纷纷把加强审美教育作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注意加强教学内容方面的审美,遇到重点课文,更是牢牢把握这一点,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但也不能否认,一些教师对此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些教师认为:对于意境优美的文章,只要反复诵读,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审美情趣。于是,在教学设计中,就出现了采用放录音、教师范读、学生单人读、学生分组读、集体诵读和穿插默读、放声读、有感情地诵读、分角色朗读等读书形式。课堂上热热闹闹,朗朗读书之声不绝于耳。有的教师把这种做法冠名为“美读”。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活动,教师不进行分析讲解,全让学生自己去熟读感悟,似乎只要多读,问题就会全部解决,甚至还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来解释自己的做法。

审美,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鉴赏语文的美,需要对语文资料的积累和感悟,需要理论的指引。只能这样才能深刻、全面地领悟到美的实质。

感悟美,不读文章不行,但要获得美感,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文的意境之中,利用自己的文学知识去分析、点评文章的优美之处,带领学生咀嚼、品味文章的意境、构思、文句,启发学生联系自身体验进行感悟,达到对美的欣赏。

要达到好的审美效果,教师一定要通过引导、分析、讲解,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增加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多读、体验、感悟。

误区四:课程改革将取消考试与靠考试拉动课改

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的改革,主张在考查教与学的效果时采用多种方法,不把考试作为唯一手段。于是,一些教师的认识又出现矫枉过正的倾向,认为:落实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就不能进行考试,要尽快向取消考试的方向发展。于是,主张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在游戏中学,提倡从小学到高中不留课外作业,不再考试,让学生摆脱作业的压力,让学生从考试的栓桔中解放出来。

还有的教师认为:考试依然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就寸步难行,除非创造一套适应新课程的考试方法,让考试拉动改革,否则,改革就难以深入。

以上的认识都有片面性。课程改革没有主张取消考试,也没有回避考试这一敏感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在考试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主张:新课程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灵活多样的、开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注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在考试结果上,杜绝大排队现象,以减轻学生的压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毕业可以免试就近升学;初中升高中,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以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生会考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高考要突出3个“有助于’,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本轮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说过要取消所有考试,只是提倡小学生毕业可以免试就近入学。把新课程理解为任何时间都要取消考试,是对新课程的曲解。考试和考查,是检测学生学业状况的有效的方式方法,考试是难以取消的。我国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可以不用考试就能入学。但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业或者素质情况,学校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摸底考试的。每一个教师、每一所学校都会这么做,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革,但课程改革决不能只寄希望于用考试改革来拉动。考试能促进教学,考试能引导教学,“考试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道出了人们看重考试引导的心声。但是,考试的内容不是课程学习的一切,“考试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思想显然是错误的。出题考试比较易于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是很难用量化的方式和考试的办法加以考查的。而这些,都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应该打破“考试万能”的神话,尊重教育追求的价值,建立一种新的考试文化。考试改革并不能解决课程改革中的所有问题,也不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误区五:新课程要淡化语法、修辞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课程标准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想改变过去的学习方法。过去的中学课本系统地刊载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有关语法、修辞的专门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系统地、专题地进行学习。但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和抽象的概括能力,系统地、专门的学习,就成了空洞、抽象的理论学习。有鉴于此,初中阶段应提倡多阅读、多积累、多从感性认识出发,而不必过早形成系统的理论认知。

一些教师对此存在误解,认为新课程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淡化语法、修辞的学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进行有关语法、修辞知识的渗透。在组织学生做练习时,不再出现有关语法、修辞的内容。有关部门组织结业考试、升学考试也不再出现相关知识的考查。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有的教师在教材中出现比喻、夸张、比拟、排比、对偶等最基本的修辞方式时,也不敢加以介绍:对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式,不敢进行分析,一些必要的概念更是不敢提出,生怕有人说自己违背新课程理念。目前,这一做法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很多升入高中的学生,口语交际、书面表达都出现了相当多的语法错误。有些文科的大学生,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学习倍感吃力,欣赏诗文时讲不明、道不出,感悟不到诗文的优美;对文学理论和美学原理的理解非常吃力。

认为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淡化语法、修辞学习,不提倡进行语法、修辞的讲解,是对新课程的曲解。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建议是“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的学习”,而不是“不进行语法、修辞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改变过去的学习方法,以求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是要求停止对语法、修辞的学习。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新课程标准反对进行超出学生接受范围的、过于系统的、抽象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引导教师注意知识的传授方法和传授时机,倡导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进行感性认识,再形成系统理论,这符合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绝不可把它曲解为反对或者淡化语法、修辞知识的学习。

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单片机;教学改革实践

一、引言

作为贵州大学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定位于着力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适应行业需求,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因生源特殊性,我院学生在学习状态、自律性及目标追求上与母体学校学生间存在差异。要转变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吸引进课堂,增强动手和实践能力,提高培养质量,需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从有关课程教学方式着手进行改革探索寻找突破。在我院工学部开设的电子信息、计算机类专业学科课程群众多课程中,单片机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涉及领域广,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强,发展更新快,应用广,相对其他课程更有利于促进相关专业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对定位于培养“应用型”这一目标来说较具现实意义。

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我院单片机课程通常在大三开设,先修课程众多。原有教学主要围绕单片机原理、指令系统、汇编程序设计、典型外围接口等内容展开。初期出于好奇,多数学生对课程兴趣浓厚。随着教学推进,前期基础薄弱的问题逐步暴露,学生感到困难和畏惧,学习变得被动。对独立学院学生采取传统方式教学,老师感到难教,学生也感到难学,教学效果自然较差。为应付考试拿到学分,学生仅凭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考完试就忘得差不多,谈不上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与“应用型”目标相去甚远。分析原因,原有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重理论轻实践。受继承性教学观念影响,传统上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和继承,它重“学”不重“用”,重“结果”不重“过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过程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对知识的应用比较忽略,认为实验只是理论学习的补充,是对理论知识验证的过程。对独立学院学生来说过多枯燥理论教学安排,只会适得其反,令其产生厌学情绪。2.重原理轻应用。受过去母体学校教学方式影响,在教学内容上忽略授课对象层次。一开始就对单片机内部结构、寄存器组、存储空间组织、寻址方式、汇编指令等原理性知识不加区分进行细致讲授。接着又是汇编程序设计、典型外围接口电路等众多内容。受限于教学时数,对实际中的应用介绍明显不足,甚至略过,考试也偏向原理性知识。学完这门课程学生对单片机仍感陌生,不知如何应用,具体能做什么,知识与应用脱节,只是为“学习”而学习。3.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足。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通常依据教学内容从逻辑结构框图开始,从原理角度,利用PPT进行抽象讲解。再通过举例,借助标注说明的方式,静态地对系统的硬件工作、软件执行逐一分析,完全忽略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讲授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由于前期课程相关知识掌握不扎实和学习习惯等因素,学生每节课都听得云里雾里,一片茫然,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4.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验证性内容过多,趣味性不强。单片机课程实践性很强,受实验条件和教学时数等因素制约,集中实验教学环节无法安排较多内容,综合性与设计性项目极少。实验一般按实验箱附带指导书开展,与各校理论教学脱节、内容枯燥、缺乏趣味。虽做了实验,但学生对实验结果背后的电路工作原理、程序代码含义与功用、硬软件间的协同与联系,以及硬软件联合调试等仍不了解,谈不上去思考、去改进和在实际中应用。

三、相关教学改革实践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尝试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我院实际情况,较行之有效的该课程教学方式,具体方法和措施如下。1.调整教学内容,以“应用”为主线,注重因材施教。首先从课程大纲着手,按照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修订原有教学内容及要求,配套出版相应教材。将教学内容划为原理、硬件、软件、仿真几个主要单元。教学侧重由“原理”向“应用”倾斜,注重知识完整性,同时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具体做法是对“原理”部分适当弱化、降低要求,讲授过程中采取和关联课程对比的方法进行知识增量式教学,突出单片机“片内集成”这一重要特性。“硬件”部分围绕单片机片内集成的源展开,配合恰当示例进行讲解,再扩展延伸。硬件知识讲解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如讲解单片机I/O口时,先从LED、拨码开关等简单元器件着手,从LED熄灭控制、拨码开关状态判断,到利用这两种器件实现一个简易BCD码加减乘除计算器,然后再到键盘扩展、显示、A/D等较复杂的器件或接口电路。“软件”部分大幅降低实际使用较少的汇编语言学习要求,强化高级语言的学习和使用。重点放在编程思维、处理算法、硬软件协同及联合调试上,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系统”的概念。“仿真”部分则引入业界主流软件开发工具Keil和Proteus,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实用性讲解。借助这两个软件,学生在电脑上就可随时随地对教学中的实例进行硬软件仿真、调试和验证。这些工具的恰当应用,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果。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知识”的含义,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学习的乐趣。2.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与学生互动。具体教学方法上选择性地采取案例式、项目式等实践证明对本课程教学较为有效的方法,手段上突出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相关知识融入一个个直观可见的示例中。例如在介绍“中断系统”这个重要知识时,通过给出一个利用单片机外中断进行计数的简单示例,仿真电路如下图所示。外中断计数仿真电路教学时,先演示让学生直观观察P1口“计数值”的变化;再通过启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到“计数”的场景;进入“场景”后,引导学生对问题思考:可采用哪些手段解决;再引入中断概念,概略介绍中断系统工作机制、有关SFR;接着通过仿真,分析解释系统硬软件工作过程,调试方法和步骤等。直观可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像SFR对中断系统的影响这类抽象知识,借助仿真技术能形象生动展现。最后提出要求,要学生课后思考改进。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发现不足,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方式和节奏,不能只顾追赶教学进度,忽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3.优化实验教学,合理安排项目,分层次多形式开展,注重知识的趣味性。与理论教学配合,课程实验被分为基础、扩展、综合设计三个层次。难度由低到高,对知识的要求从基础到综合、从单一到全面。基础实验针对单片机基本片内接口资源,扩展实验与单片机常用典型外围接口有关,综合设计实验是对前述实验内容的综合扩展应用,涉及多个片内资源和多种接口,能更好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水平。对不同程度学生,每个实验项目后都有新的问题和要求,鼓励学生进行改进、扩展,甚至改变原设计思路和方案。为解决教学时数与实验场地的制约,实验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在课表规定的时段,以集中方式开展,其余时间则在开放实验室或寝室分散进行,鼓励学生“从做中学”。针对以往实验存在的问题,在实验箱硬件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重新设计项目,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如“键盘实验”设计为简易电子密码锁,“显示实验”设计为电子秒表等诸如此类。实验时先仿真,对硬软件熟悉后,再进行实物实验。先“虚”后“实”的做法能加深学生理解,更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内化,同时减少实验设备损耗。4.与创新实践有机结合。因单片机课程的特点,在教育部主办的“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等学科专业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这些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及团队协作能力。为此我院很重视和支持学生参与,设立了“电子设计”“智能汽车”等开放实验室,配备老师进行指导,并在创新学分上给予认定,激励学生参与意愿。

四、结束语

第6篇

建筑电气工程是涉及到建筑行业以及电气行业的全新的发展领域,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作用也日渐突出,因此进行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设计与施工也就尤为重要。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设计及施工的时候要以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才能提高设计的合理性,确保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2建筑电气工程简述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涉及到了控制技术、电工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诸多技术领域,并在电气设备以及智能建筑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建筑物的相关电气供电系统除了包括强电系统以及弱电系统以外,还是融合控制系统、电工系统与电子系统等的科学的应用系统。现代建筑的发展对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要求比较高,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居住环境、电气设备依赖的程度随着生活生平的不断提高而增高。因此,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配置相应的电气设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建筑物内部各类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升级性以及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及施工的时候只有将电气、控制与电工等各项技术科学地统一起来,在设计施工的各方面都与国际接轨,对各种先进的设计理念及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利用,才能使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高效地完成。建筑工程使用的寿命相对较长,而对建筑物内部电气工程的改造却十分困难,一旦对其进行改造就需要涉及到整个电气工程结构的改造或者重建,这些作业的进行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及施工时就要充分考虑建筑物今后的发展及使用情况,以更好地满足建筑物的使用需求。

3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设计

3.1强电系统的科学设计强电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线路、消防系统的控制线路、照明线路、生活以及实用的各种辅助线路等。在进行强电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预期内、预期外的可能需要的电路系统进行合理的增设,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现代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要求。对于取暖的电气能源、空调设备以及家用电气设备等,在建筑电气工程强电系统设计的时候都必须要将其纳入设计的考虑范畴。此外,在强电系统设计时还要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合理加上许多新内容,因而电路系统制约机制的精度及准度、复杂程度以及难度也逐渐升高。

3.2弱电系统的科学设计在设计弱电系统的时候,除了科学设计电话、直线广播、直线电视以及火灾系统以外,还要对多媒体系统线路以及电路电视系统线路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未来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弱电系统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根据相关需要增加某些电气工程线路的设计,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科技的发展,并促进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3电气接地系统保护装置的科学设计电气接地系统保护装置的线路设计要求有:要设计相应的屏蔽保护系统线路,建筑物的某些房间需要安装相应的屏蔽磁场或者电磁场的线路,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特殊要求的房间必定会越来越多,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时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考虑及安排;设计的时候要较好地满足电气工程防雷接地、引线均压环等的特殊要求,以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总体质量。

4影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

建筑电气工程中影响其施工的主要因素包括:

4.1防雷装置的安装施工不够科学电气设备接地干线与地排间不是直接连通的,防雷支架间的距离也相对较大,在引下线及带间通常是用单面焊接或者对焊技术,焊接口的锈蚀现象也十分突出,这导致钢类装置难以较好地发挥其作用。

4.2电气工程施工的规范性不强相关施工人员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材料、设备不够熟悉,盲目地进行安装施工,因为建筑电气工程之中会涉及到许多资料及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也较为复杂,如果不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就会影响施工质量及进度,埋下安全隐患。

4.3管线选材及管线敷设不合理有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有的使用质量不达标或者不符合规格的材料,如缩小管线的管壁厚度、用其他管线材料代替镀锌管、管线的埋墙深度不够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质量的提高,并给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使用留下诸多隐患。

5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施工

5.1传统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暗配管选材对于传统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进行暗配管选材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选用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钢管。根据强电系统以及弱电系统网络的相关物理要求,在选择并行、交叉以及重叠线路暗配管的时候除了要对暗配管的实用、坚固问题进行考虑以外,还要对其化学以及物理性能的适用性、科学性等进行考虑。为了较好地保证所选材料的有效性,在选择的过程中应凭借相关试验、科学论证来保证暗配管选择的最佳方案。除此以外,在浇筑建筑物混凝土的过程中要以新工艺的相关要求为基础,采用适合的非金属质料的暗配管,并认真进行暗配管的固定,以避免出现管路阻塞、脱落的现象。

5.2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科学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科学研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对各个电路给予科学配置是保证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首要前提。电气工程涉及到的接地保护系统、弱电以及强电系统等都应该在建筑物的墙壁之中有相应的指定空间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对于各电气系统线路的并行、交叉等要在科学、规范设计的前提下进行管位位置的合理设置,特别是网络线路设置的过程中更是要对各线路之间的互相感应、物理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相关电学现象等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其可能引发的后果同样要给予准确的计算、有效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

5.3在施工前以相关设计要求为依据对电气材料质量给予严格检查要实现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施工还要在施工之前以相关设计要求为依据对电气材料质量给予严格的检查,从供货商到相关材料的验收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加强材料的认证,以免用错材料,从而影响到工程的施工。除了对材料质量严格控制以外,还要对材料进行妥善的保管,按照材料的保存标准进行科学保存。有的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还不牢靠,因而未对电气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最终导致各种安全问题、质量问题频繁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企业要对材料质量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建立起完善的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以为材料质量的控制提供监管依据。还要根据电气工程的质量标准,制定出有效的质量监管目标,以完成对电气材料规格、外观以及数量的有效控制,进而为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6结语

第7篇

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医学院校的学生需要修完大量理论课程。以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生为例,前3年半的理论学习阶段学生必修课达40余门,而且这些课程多深奥枯燥,因而许多人认为医学就是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所以,医学本科生更容易把高中时期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用于大学的学习,把自己变成一个学习考试的机器。然而医学同样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理论教育阶段学习的知识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实际中去。因此,医学院校必须着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只有在实践中通过有意识地运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所以,医学院校在学生的理论学习阶段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而第二课堂活动是一项广为采用的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在组织形式上,第二课堂不同于大班授课那种教师台上讲,学生座上听,其强调教师与学生思想上的即时交流与碰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在教学内容上,第二课堂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和教学大纲,学生的思想可以在知识的世界里自由飞翔。在评价方式上,第二课堂的评价方式不再是分数等级,而是思维实践能力的获得及社会的认可。我国目前高校教育的现实是教师少、学生多,师生比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在这种国情下,大班授课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保障学生平等教育权利的必需。然而,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就成了在当前国情下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种不二选择。因此,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及成效

根据本校“建设一流创新性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本部近年来组织广大师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师生欢迎。本部本科生第二课堂活动主要通过以下5种形式来开展:(1)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在上一年级的时候,选择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教师当自己的本科生导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教师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职称以上的优秀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向自己的导师求教。学生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的变化更换自己的本科生导师。(2)本科生进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室,在实验室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技术培训。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实验室间进行轮转,使之对不同领域的科研活动有了进一步了解,便于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有灵感的科研领域。(3)本科生学术论坛。通过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全校范围的本科生学术论坛,这既是对这些优秀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对全校学生一种宣传,从而让更多的有科研潜质的学生投入到科研活动中。(4)本科生奇思妙想活动。该活动提供了一个本科生成才的平台,只要有好的想法,在本活动中经过相关领域的专家论证后,就会给本科生提供实验平台,并提供一笔启动经费以及相关领域的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科研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作品还会被送去参加全国“挑战者杯”本科生创新大赛。(5)本科生进课题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室培训之后,对那些表现突出且对科研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带教教师可将其纳入到自己的课题中来,直接参与严肃的科学研究,甚至在带教教师的支持下进行独立的研究,进行研究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部第二课堂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学生的科研兴趣与热情得到显著提高。以往的医学本科生都想着毕业之后就去当医生,重视临床知识的获取和临床技能的培训,对科学研究兴趣不高。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医学生对科研活动有了直接的认识,很多学生一改过去对科研工作不了解、没兴趣的状态,表现出对科研活动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其次,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医学院校很多课程都开设有实验课,然而由于受我国国情所限,很多实验课也是以大班授课形式。教师把所有实验仪器设备都准备好,所有相关试剂都制备好,所有实验步骤都在黑板上写好,学生就像一个机械臂,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做完实验交上实验报告就了事,而学生做完后很快就忘了。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所有的实验前准备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必须烂熟于心。通过自己准备实验物品、操作实验步骤、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和技术就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一项技能。同时学生对利用所学技能去解决科学问题也会产生极大兴趣,这就产生了获得技能-产生兴趣-获得新的技能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再次,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在第二课堂学习中,学生要进行专业文献的阅读,要进行科研综述的撰写,还要进行科研思路的汇报。这些科研活动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表达能力得到了有益的锻炼,为他们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很多本科生成了本部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2013年度本部发表的103篇SCI论文中,约25%是本科生发表的。同时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的水平也不断提高,2013年度本部本科生发表SCI文章最高影响因子超过8.0,论著最高影响因子超过5.0。因此,本部举办的本科生第二课堂活动既使学生受益匪浅,也对本部科研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达到了双赢。

3存在问题和不足

第8篇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主要研究建筑各构造组成部分的施工情况,包括施工工艺、材料应用、机具设备及工程质量验收等内容,知识涵盖面广,且与施工现场的实践操作联系密切,是用来指导学生后期顶岗实习或就业的一门实用性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修完各专业基础课(建筑力学、工程制图、建设法规、房屋构造等)学时后方可开设,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需掌握基本的工程施工方法,了解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的应用,能够处理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2现阶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现阶段大部分仍采用纯理论教学的模式,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差,这种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现就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1)概念性知识点多,学生对课程内容消化能力差。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概念性内容比较多,普通的讲述方法是以理解概念、消化知识点为主,考核环节也主要以课本知识的重难点为主。学生在学习抽象的专业概念时对其理解能力的要求就比较高,例如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时预应力筋的张拉、锚固、放松等一系列施工工艺,学生在无情景的学习环境中就很难理解其施工过程,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也就很模糊,对知识点的消化能力差,不能理解并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那一堂课的讲解对于学生而言就只能是徒劳无功。

(2)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差。通常采用的教学形式以直接讲述或PPT演示为主,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详细讲解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新知识,缺乏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意识。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课堂环节安排无新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差。初、高中式的填鸭式教育在大学阶段是行不通的,这个阶段主要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性的思维方式,为将来的任务型工作模式打好基础。

(3)无实践教学环节,知识应用受到限制。由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很多高校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情景教学无条件开展,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少之又少,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不能应用到工程现场。例如,钢筋工程中钢筋的加工制作,包括钢筋调直、弯曲、除锈等,学生在掌握技能后不能现场实践,则会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加深巩固,久而久之,这种理论性的知识就会被慢慢淡忘。再例如,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的拌制,坍落度检测,试样的制作、振捣、养护及拆模后的抗压强度检测这一系列实践环节如不进行,那所有的知识技能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3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形式及内容改革的几点建议

(1)知识点精讲,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对于理论性知识尽量做到精讲,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及辅助教学用具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多媒体演示教学是最为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演示教学中添加图片、动画及施工视频,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熟悉现场施工情况;对于各个建筑配件,以模型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同时也可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比如梁柱节点构造,节点处钢筋绑扎形式,混凝土模板支护及变形缝的设置位置等,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便会发现问题,从而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也非常有帮助;对于一些较大难以制作的结构构件,可通过现场观摩讲解的形式,认识其构造及施工特点,加深理解。

(2)教学内容模块化,坚持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传统的教学内容以章节为主,不能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当以一个模块为一个项目单元,例如,砌体工程以一个工程案例导入新课,课程内容围绕此案例展开,从案例中涉及到的砌体工程材料、设备、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及常见工程事故分析,以此进行模块化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教学过程设计更贴近实际工程施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也能够根据项目的设定以任务为导向,完成整个模块的系统学习,有助于理解和掌握重要知识点。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完善实践教学设施,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涉及到的各项工程内容均应设置与其相匹配的实训基地,例如,钢筋混凝土工程实训基地中应当有绑扎好的梁、板、柱及基础钢筋,有支设好的模板,有部分浇筑完混凝土的构件等可供学生观摩学习,把书本上的图转换到现实中,让学生能够真实的看到、摸到这些具体构造;通过提供建筑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钢筋的绑扎及模板的支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4)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出人才,因此教学模式应当适应将来的就业形势,工学结合是现阶段高教的主要模式。学习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同样也是学习的过程,这种联系实际,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及学习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教学环节的设置均应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工学结合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就业目标为动力,以学习实践为手段,实现从教师讲———学生学到学生问———教师答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