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7: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环境关系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人际关系在企业中的内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由于彼此间的需要而结成的相互往来、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等的关系。在企业中,人际关系是员工与员工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由于工作纽带而形成的一种彼此交往、相互合作的关系。人们在企业中,需要不断进行人际关系的塑造和沟通,形成自己良好的人脉;领导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人际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加强企业管理。
2.人际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者在企业中是权力的代表,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管理的成效好坏不仅依赖于制度层面,更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形象、威信、号召力等,也就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如何,员工是否愿意服从管理者的领导和安排。因此,在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于发挥企业管理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就管理者来说, 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在个人的威信、号召力和说服力上。管理是通过对他人行为的约束来达到一定的标准,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必须做好人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有些管理者讲道理,职工爱听,有的管理者做思想工作,职工抵触情绪很大,不愿意接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者在职工心目中有无良好形象,有无强大的号召力,有无站在职工角度说话等等。因此,管理者要与职工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体贴关心群众,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便于更好地实现管理效果。
(2)就管理层来说, 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利于沟通, 便于工作的开展。在管理工作中, 有时碰到平级单位之间发生利益冲突, 如面对问题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不顾及对方的利益,会造成无法预想的后患,矛盾积压升级,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如果双方关系和谐, 则可以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尽量兼顾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3)就企业来说,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凝心聚力,发挥巨大的正能量,促进管理升级。马克思说过: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可见,人们从事活动就是为了取得物质利益, 取得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企业与职工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关系, 因此, 作为企业管理者在兼顾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必须把职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达到相对公平的状态,不能挫伤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其次要多花时间了解职工,关心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困难诉求,对于职工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为员工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愿意为“大家”奉献,发挥自身最大的能量。
3.管理者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完善
因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理念和做法,管理者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必须多在职工身上下功夫,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了解职工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管理者要建立员工信息档案,做到员工家庭情况清、身体状况清、工作状态清。管理者要多关注员工工作情况,了解员工性格脾气、兴趣爱好、思想动态、困难诉求、员工的心理变化等。管理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利用一切机会,亲近职工,与职工交心谈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想法, 使职工获得亲切感, 体会到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与地位。
(2) 信任职工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管理者要以诚待人、信任职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样才能消除分歧,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各层次的管理者和职工在自己的范围内工作, 下级信任上级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上级要以身作则、公平待人。这就要求每个管理者要严以律己, 不以权谋私, 不优待亲友; 在遇到牵扯职工个人利益的敏感问题时,要做到公开、透明、 公平、公正;奖惩合理,有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任人唯贤,不让老实人和埋头苦干的人吃亏,以作为论地位,以业绩论英雄,才能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心甘情愿为企业做贡献。
(3)与上级建立良好关系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必要环节。管理者如果不能与上级保持良好的关系, 职工开展工作便会遇到重重阻碍, 只有管理者从上级那里得到必要的支持, 才能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管理者应认真领会上级精神,做到上级指示要求,下级认真执行, 对领导指示的事情, 如有不明确的地方, 必须向领导请示, 尽可能和领导协调后再执行。工作告一段落向领导报告, 意在让领导充分了解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取得进一步的指示或协助。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阅读理解,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教学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综合英语作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学者们提出了不少阅读教学的理论,如Gough 的信息加工模式,Adams 的图式理论等等,但作者看来这些模式关注对阅读材料中单词和语句的解码,而忽略了对于读者整体认知环境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阅读理解应该是读者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和推理的心理过程。因此,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倾向于从认知角度的关联理论来探讨英语阅读,也为英语的阅读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
一. 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其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中首先提出来的,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有关语言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两位学者提出了两条关联原则,一是认知原则,即人类的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为准则,二是交际原则,即人们的明示交际行为都以建立最佳关联为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听者或读者对话语的推理理解过程就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
最大关联是指交际中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the greatest possible effectsfor the smallest possible effort):而最佳关联则是指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adequate effects for no unjustifiableeffort)论文格式模板。为了确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听话者需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成功。这就是语境假设或认知假设。语言交际中听话人在说话人话语明说(explicature)的基础上,凭借认知语境的三种信息:即逻辑信息(logical information)、百科信息(encyclopedic information)和词语信息(lexical information)做出语境假设。
二. 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过程的解释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这样的困惑:学生根据已有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读懂阅读材料的字面意思,即明示信息,但对于暗含话语信息的理解一无所知,或者根本想不到,这样的理解其实不能叫真正的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关联理论的视角能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根据关联理论,任何话语都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信息接受者不但要理解信息发出者的明说,更重要的是理解他的暗含,即语境暗示或意义的间接表达。在明说的基础上,通过语境假设和暗含前提进行推理,最终得到暗含结论。因此,阅读理解就是一个从作者的明示信息推导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这个过程又以关联性为指导(何自然、陈新仁,2004)。 如前所述,话语的关联分为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信息接受者根据话语信息,结合当时的语境假设,花费一定的努力去寻找关联,但他不是去寻找话语的最大关联,而是寻找最佳关联。根据最佳关联原则,如果话语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信息接受者只需付出有效的努力去理解话语,那么该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性。 既然阅读理解是对读者对作者话语进行推理的过程,那么它也是一个寻找关联、确定关联的过程,应该遵循关联性的认知原则。按照这个原则,阅读理解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字面理解层,读者理解文章大意、细节、事件发生顺序、地点和时间、人物特征和因果关系等;推论理解层,读者推测词义、文章目的、作者意图等;评价理解层,读者分析评价文章信息的确切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可能性、事实的可信性和断言的正确性等(何自然、陈新仁,2004)。 由此可见,关联理论对于阅读理解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其优越的指导作用。
三.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综合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我校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使用的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该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三篇题材接近的课文组成,教师授课中通常先精读Section A,再泛读Section B,最后把Section C作为快速阅读或自学材料。这种授课安排看似非常科学合理, 能够兼顾学生整体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但是, 在作者看来这样的设计忽略了三篇课文内在的关联性, 也违反了学生认知环境的构建规律。从内容和难度上讲, Section C是三篇中最简单易懂的, Section B次之, 而Section A 的写作水平最高论文格式模板。根据关联理论, 我们不妨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先拿Section C做快速阅读, 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关键词汇和背景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Section A进行精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顺理成章的根据篇章的字面信息, 结合语境假设, 寻求最佳关联, 推断含意, 从而获得对语篇的正确和连贯理解, 乃至对语篇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 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以上的授课安排也是基于关联理论的内涵, 在宏观上帮助学生构建关联的认知环境。具体到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 因篇幅关系作者将以Section A精读为例, 阐述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语用认知阅读教学策略。
1. 阅读前的教学策略
作者通过实践证明, 在阅读前通过问题导入, 激发学生结合已知信息和背景知识, 在头脑中建立篇章整体结构, 是有效的阅读前教学策略。教师导入的问题很关键, 它们可以让学生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阅读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 能够有的放矢的寻找与问题最相关的信息。例如, 在讲到《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9 Section A “PremaritalAgreement”时, 课文讲解前我先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 What is a “PremaritalAgreement”? 2) Who want to sign a “Premarital Agreement” and why? 3) Will suchan agreement affect romantic love of the prospective couple? 凭借自己的逻辑信息和百科知识, 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三个问题, 也就是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预测了文章内容, 有时还可以根据问题句的逻辑隐含, 直接推导出相关信息, 从而减少阅读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 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此外, 阅读前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有效的关联阅读策略,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与语篇作者之间“共知”的语境假设, 而且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里不再赘述。
2. 阅读中的教学策略
如前文所述, 阅读理解是读者根据认知原则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材料进行的一个积极理解分析和推理过程, 而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的过程。 因此阅读中的教学应该多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鉴于此, 作者认为关联理论指导下的阅读中教学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首先, 运用关联理论推测词义。
影响阅读理解重要的原因是对一些生词的词义的选择, 除了新单词和隐喻修辞需要凭借上下文语境, 充分利用句子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猜测, 还有一些老词新用的情况更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和语境来建立关联语境确定词义。例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 Unit9 Section A “PremaritalAgreement” Paragraph13: That can lead to “court-shopping”, since what mattersis the law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couple is getting divorced. He gave thefollowing example…… 该段落中基本没有影响阅读的新词, 但“court-shopping” 把很多学生难住了。课堂上作者并没有向学生讲解这个词, 而是给出一个他们都很熟悉的词“window-shopping”, 并让女生解释它与“shopping” 的不同。这样一来, 学生就把“court-shopping” 与“window-shopping” 建立了关联, 再结合下文的例子, 便很容易理解它的含义, “离婚当事人会像逛商店一样在几家法院之间选择一家来进行他们离婚的诉讼” 。
其次, 运用关联理论推导话语的言外之意。
理解语篇是一个很复杂的语用推理过程, 语篇作者有时出于语篇简洁性的考虑和受其写作意意图的支配, 往往 “明示”的部分出现信息空缺。读者要想推导出话语的真正含意,需要激活记忆中的相关图式, 做出适当的语境假设, 从而通过关联填补信息的空缺。还拿上面这篇课文为例,Paragraph14: Romantic lovehas no bearing on this process, say these lawyers, who consider prenups to bebusiness agreements. Their justification: some 50 percent of all marriages in theUnited States end up on the trash heap. 仅仅从句面不好解释话语的关联性,即使两句话在逻辑上是因果关系论文格式模板。如果学生联系文章的前面部分所讲,只有四类特殊人群真正需要签订“婚前协议”, 而美国每年有一半的婚姻都以失败告终,言外之意即美国每年50%的离婚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就不可能都是“婚前协议”所导致的, 这样再来看律师的断言,“婚前协议不会对夫妻间的浪漫爱情产生影响”就能站得住脚了。
最后, 运用关联理论理解语篇连贯。
语篇理解过程中,只要某一语段能提供解读后述语段的语境假设,这两个语段之间就存在关联性。从语篇连贯的角度来说,如果两个语段之间存在关联性,那么语篇就是连贯的,因为关联性是连贯性的内在本质。再看该文章的一个例子:
Paragraph11: (1) But not everyonetakes this advice. (2) A classic example is cited by lawyers: “An agreement isstuck under somebody’s nose on the day of the wedding---- and it’s usually a‘she’—and she signs, but doesn’t even read it”.对于这个语篇的连贯性的解释需要明确两个‘she’的指称。根据(2)前半句“婚礼那天,一份协议摆在(当事人)面前”,读者很容易在自己的认知语境中把a ‘she’理解为a ‘bride’ ,而第二个she 的指称则需要引导学生联系(1)“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听取这个建议”(为什么呢?) 和 (2)“律师引用一个经典的案例…”,如果作者的明示意义是两句间的关联,那么第二个she就是经典案例中的bride,这样(2)作为(1)的补充说明,上下文构成了连贯性。
3. 阅读后的教学策略
传统的综合英语阅读教学往往把课文的主要语言点和复杂句子结构讲解的非常细致,这样讲解结束会把课文切割得支离破碎,导致学生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这样他们一旦遇到较高层次的理解题,如推理,结论和评价等就显得不知所措。在阅读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语篇的整体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使他们形成整体的认知环境,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讨论,拓展思维空间。作者通过实践发现, 课文分析讲解结束, 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并概括课文的语篇结构, 作者的行文思路, 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语篇推进过程, 最后留作口语演讲作业, 让学生在下次课开始前用英语进行复述讲解。这样的活动很受学生喜欢, 锻炼口语表达的同时积累了逻辑知识, 对今后的写作也很有好处。
四.结论
以上就关联理论对综合英语阅读教学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指导策略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从而希望对今后的阅读教学有所启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在综合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结合关联理论的知识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这样有助于解决学生阅读理解面临的瓶颈难题,从而找到进一步提高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an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苗兴伟. 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 外语学刊,1997, (4). [3] 程兰芝.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语境解读[J].. 考试周刊,2007, (17).
[4]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M]. 第三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论文摘要:本文在梳理了已有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企业的实际和调研情况,从工作满意度定义、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工作满意度测量等方面,探讨了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管理,提出了工作满意度循环管理的新模式。
国外对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已有70多年历史,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我国应依据国情,积极探索经济全球化下,适合中国企业的员工管理模式。员工工作满意度是员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态度,是员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员工而言,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还是希望通过工作寻找乐趣,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正是由于管理对象的身心要求的变化与提高,客观上要求组织管理者重新定位组织的发展方向,调整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与“被管”的“双赢”,为员工、社会增加福址。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企业现状,重新审视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探析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决定因素,进而提出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管理的侧重点。
一、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管理
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定义目前主要有四种,一是整体性定义,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工作本身及有关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或看法,是对其工作角色的整体情感反应。支持学者Locke认为:“对工作满意是一种愉悦的情感状态,它来自于当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工作价值时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二是参考架构性定义,认为人的主观情感及知觉是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一种事物的知觉与解释受自我参考架构的影响。工作满意度是多构面的,不同个体的满意和不满意原因各不相同。三是效用定义,指工作给工作者在各种层次上的需求得到的总满意程度扣除工作负效用的剩余部分,要使工作满意度最大就要使工作的边际正效用等于工作的边际负效用。四是期望型定义,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相对变量而非绝对变量,是个体实际所得与所期望得到的之间差距的情感反应,差距越小,满意度越大。支持学者有美国心理学家Vroom,他认为员工工作满意度取决于个体期望与实际取得的期望相吻合的程度,期望未能实现便产生了不满意感,只有工作中的实际期望大于他的预期期望时,才会产生工作满意感。由此可见,满意度大小不但要看个体实际得到的,还要看个体所选的参照系。
以上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定义的研究主要出自一些心理学家、组织行为学家,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斯洛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但实际上员工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内涵复杂、外延广泛的概念,在不同的工作岗位、环境、条件下,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因素很多,表现的方式不一,影响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所以,要重新认识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内涵及定义。在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应突出“工作”的性质与内容,以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满意度,由工作所引起的情感变动与反应,在实际比较之中发生变化的,是个相对变量,因不同个体、不同参照系而不同,是个体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内心自我度量的结果。
有时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可能总的满意度很低。人的情感很复杂,很难完全被剖析,但为了把握工作满意度的内涵,便于分析,应当尽可能使问题简化、清晰。虽然一般讲‘只有员工满意,才能使顾客满意”,但实际操作往往使管理者无从下手。在实践中,对满意度的管理主要针对组织中层以上或中高级知识分子,因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程度如何,对组织的发展影响很大,这些员工认知水平、情商比较高,能处理好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关系。管理者应把工作满意度的概念明晰简化,考虑自身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注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现与提高,以此来调整管理方式。
二、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进行的“霍桑实验”,以及后来,所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和理论推测,都试图找出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关系或证明两者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结果。夏凌翔和黄希庭总结了三种主要的理论观点:一是早期的因果论。即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比较简单的因果关系;二是近期的非因果关系论。即包括无关系论、中介变量论和调节变量论;三是重新定义概念论。
即重新定义工作满意度和绩效,以反思‘`s}’.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本文作者比较赞成Ostroff的观点,即:不能证实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研究者仅仅从个体水平的分析来考虑这种关系;单从个体水平来测量绩效过于局限,因为这样很难考察到个体在反应满意或不满意时可能表现出的更广泛的行为。在实践中,拥有满意感员工的组织比没有满意感员工的组织的整体工作效率高。本文认为如果只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很难找出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个人绩效的关系。虽然我国许多学者都做了相关的实证研究,但结果不一。
研究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应更换视角,从组织整体水平上研究,事实上,实际的调研可以发现:员工工作满意度水平高的组织其组织绩效也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绩效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处理好两者关系就会在组织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工作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员工的满意倾向与程度,更多地反映了企业发展的健康状况,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健康状况。国内的一些研究也逐步拓展了范围,不再紧抓住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而是试图寻找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忠诚度、离职率、组织承诺、企业文化等的关系。
实践中一般有两种测量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即单一整体评估法和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单一整体评估法简单明了,因为满意度的内涵太广,单一整体评估法成了一种包容性更广的测量办法。不过,这种方法因只有总体得分,它可以知道企业的相对满意度水平,但无法对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诊断,不利于管理者改进工作。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强调用多种要素评价员工工作满意度,过程比较复杂。首先,需要确定工作中的关键维度;然后,编制调查问题;再次,根据标准量表来评价这些维度,这样做能获得更精确的评价和诊断结果,有利于企业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所以,为高效、快速、及时地了解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情况,可先用单一整体评估法粗略诊断,再通过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明确问题对症下药。
三、员工工作满意度管理的新模式
实践中,管理者可通过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掌握组织员工对其工作的满意情况及造成不满的原因,通过分析工作不满意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反映来寻找相对应的激励措施,根据我国学者的有关研究,我国企业一般造成员工不满的原因排在前几位的大体是薪酬福利、工作本身、晋升和同事关系、与上级关系。在企业不同群体的表现有所区别,一般员工更注重薪酬、福利,而中层以上员工更注重工作内容及晋升等,所以,要针对具体情况分别实施管理。同时,从实际调研发现,对员工激励的难点并不是对工作不满意者而是对工作满意者或比较满意者,因为,不满意可以通过适当激励让员工满意,那么满意的员工该如何激励,其需求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根据效用原理,一种政策或激励措施随着它的实施其效用是递减的。为保持其政策与激励的效用递增或稳定,管理就应当创新,所谓“新”可理解为超出被管理者的想象,如果员工认为他得到的大于或等于他付出的,那么他就会满意。实际上,就是要根据满意度评价结果以及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环境、员工个性等,制定新的工作目标,培养满意员工新的工作动机,让其对工作有新的要求,产生新的期望,导致积极行动,达到新的满意。可用图1表示这个循环过程:
对工作满意度循环管理模式应当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对员工的很设
从中国企业实际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本文比较认同章凯综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的人性假设,即“目标人”假设。其主要观点是: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自组织的、寻求意义的观念性动物,目的性是人的行为基本特征。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的形成新的目标。“目标人”假设有利于研究工作满意度。这种假设比“社会人”、“复杂人”更能清晰的反映人的内心需求,简化研究,使激励的目的性更强。
2.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工作动机
人的需求因人因势而不同。有针对人的动机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福教授的ERG理论,即人有三方面的需要:生存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成长需要。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1969年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这些理论实际上着重研究了翎什么去激励员工”。而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则主要研究了“怎样去激励员工”。所以,组织要综合运用这些理论从满意员工内心的需求人手,控制需
求的层次,通过反馈及时对需求进行调整。同时,要根据组织目标把新的需求转化成员工的个人心理目标,激发其新的工作动机,进而导致其积极的外在行动。
3.处理好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组织目标会发生变化,如组织可用可持续发展代替利润最大化,以公司市场价值代替市场份额,以公司间的战略合作代替零和博弈。同时,个人的生存环境、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样必然导致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调整和不一致,二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新的平衡点。组织目标要主导个人心理目标,二者互相影响互相调和。所以,培养员工新的工作动机既要考虑个体特征也要结合组织实际目标。如一个员工对现在的工作比较满意,此时管理者就要激发其较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和成就感,使其以此为心理目标。另外,要让员工明确组织的目标,因为员工的工作价值的体现不光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组织价值的体现。目标的设计要合理,既不能俯首而拾,又不能高不可攀,应该是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不努力则无法达到。
4.有效授权
对满意员工的管理是基于其较低层次的需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此类员工将会有更高的追求,对工作有更高期望。既然管理者已帮助其设定了合适的心理目标,那就应给其足够的授权,不去干预或控制其工作过程,使其在授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的效率,体验成功和控制的快乐。此时,员工的满意是主动的满意,员工将产生成就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富有成就感的员工会常处于满足、愉快的状态,其自信心、工作效率、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提高。
5.从实际过程把握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现
实践中,企业要定期对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便于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及工作态度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激励方法。对满意的员工重新设定新的个人心理目标,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在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工作满意度全程管理的思想,把工作满意度管理开始于员工被雇佣之前,并一直持续到员工离职之后。全程管理员工工作满意度,可以更有效、及时地了解员工所想和所需,降低离职率,做到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男性 骨密度 超声骨密度仪 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089-03
近几十年来,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研究多针对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展开,揭示了OP除遗传、环境等因素外还和雌激素等相关因素的密切联系。为了了解成人男性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情况和相关因素,现就我院2010年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提供防治意见。
1 资料来源与方法、标准
我院2010年完成健康体检77个单位计4156例,其中,行骨密度检测者1223例,现就此1223例体检者情况行分析报告。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18岁,男805例,女418例,健康体检者来自各单位在职职工和离休、退休人员及家属人群,以在职职工人群为主。按骨密度情况分组统计分析。
1.1仪器:
韩产超声骨密度仪(Osteopro UBD 2002A)
1.1.1判定标准:跟骨测定,采用T-评分(青年成年人)和Z-评分(年龄匹配)法,超过-1.0SD为正常,-1.0SD---2.5SD为骨量减少,低于-2.5SD为骨质疏松。
1.1.2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m2)小于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正常,24以上为超重和肥胖。
1.1.3血压升高为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或者此前已诊断高血压
1.1.4血脂异常标准:TC大于6.4mmol/L(胆固醇氧化酶法),TG大于1.72mmol/L(酶法),单有或并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29mmol/L(直接一步法)。 生化仪器为日立7080。
1.1.5血糖升高为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葡萄糖氧化酶)或此前已诊断糖尿病。生化仪器为日立7080。
1.2资料处理:
百分比、相对比,资料输入EMSP软件处理。
2 资料和分析
男性骨密度异常检出情况
骨代谢情况 男性各年龄段分组(岁)检出数及构成比
〈40 同组构成 40-49 同组构成 50-59 同组构成 60-69 同组构成 ≥70 同组构成 小计 同组构成
正常 194 59.33% 111 48.05% 46 47.42% 30 38.46% 19 26.39% 400 49.69%
减少 100 30.58% 89 38.53% 35 36.08% 21 26.92% 16 22.22% 261 32.42%
疏松 33 10.09% 31 13.42% 16(1) 16.49% 27(1) 34.61% 37 51.39% 144 17.89%
合计 327 100% 231 100% 97(1) 100% 78(1) 100% 72 100% 805 100%
随年龄增加,各组骨质疏松构成比逐渐增加,60岁-69岁是50岁-59岁的2.10倍,相比较(1),χ2=3.88,p值〈0.05,差异有显著性,60岁以后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突增。其余组间比较,p值〉0.05,无差异。男性骨质疏松总检出率17.89%。若与骨质减少合并计算,则骨密度异常高达50.31%。
女性骨密度异常检出情况
骨代谢情况 女性各年龄段分组(岁)检出数及构成比
〈40 同组构成 40-49 同组构成 50-59 同组构成 60-69 同组构成 ≥70 同组构成 小计 同组构成
正常 128 72.73% 77 70.00% 26 44.83% 6 13.64% 4 13.33% 241 57.66%
减少 43 24.43% 22 20.00% 15 25.86% 15 34.09% 6 20.00% 101 24.16%
疏松 5 2.84% 11(2) 10.00% 17(2) 29.31% 23 52.27% 20 66.67% 76 18.18%
合计 176 100% 110(2) 100% 58(2) 100% 44 100% 30 100% 418 100%
随年龄增加,各组骨质疏松构成比逐渐增加,50岁-59岁组是40岁-49岁组的2.93倍,相比较(2),χ2=5.90,P值〈0.025,差异有显著性,5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检出率突增。其余组间比较,p值〉0.05,无差异。女性骨质疏松总检出率18.18%,若合并骨质减少计算,骨密度异常检出率为42.34%。与男性骨质疏松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
相关因素分组统计情况
性别 骨代谢情况 体重指数 血脂异常 血压异常 血糖异常 尿酸异常
〈18.5 18.5-23.9 ≥24 TG TC (TG+TC) Lor H
男 正常 9 183 208 185(6) 12(6) 45(6) 71(6) 85(7) 72(8) 161(9)
减少 6 119 136 120 10 32 51 50 49 122
疏松 8(3、4) 59(3、5) 77(5、4) 42(6) 9(6) 13(6) 28(6) 45(7) 24(8) 41(9)
女 正常 20 164 57 65(6) 6(6) 16(6) 45(6) 23(7) 15(8) 7
减少 12 62 27 28 4 10 19 23 8 6
疏松 21(3、4) 24(3、5) 31(5、4) 25(6) 6(6) 1(6) 5(6) 29(7) 4(8) 0
合计 76(3、4) 611(3、5) 536(5、4) 465 47 117 219 255 172 337
低体重和正常体重者OP(3)比较,χ2 =14.14,p值小于0.01,有显著性差异;低体重者和超重肥胖者OP(4)比较,χ2=4.73,p值小于0.05,大于0.025,差异有显著性;正常体重者和超重肥胖者OP(5)比较,χ2=5.93,p值小于0.025,大于0.01,差异有显著性。三个比较说明,OP和体重相关。骨质正常者血脂异常和OP者血脂异常(6)比较,χ2=1.94,p值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骨质正常者血压异常和OP者血压异常(7)比较,χ2=16.20,p值小于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血压异常和OP密切相关。骨质正常者血糖异常和OP者血糖异常(8)比较,χ2=0.02,p值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尿酸异常主要见于男性,在男性中,OP者尿酸异常和骨质正常者尿酸异常(9)比较,χ2=2.68,p值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尿酸异常和OP关系并不密切。
3 讨论
跟骨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其代谢率是皮质骨的数倍,能更敏感、更准确地发现OP和预测骨折危险程度,并且易于操作,可减少人为的测量误差[1],故选跟骨测定。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OP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骨密度异常在40岁以下就有很高的检出率,尤其以男性明显,值得临床重视。男、女两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说明男性OP并非少见,和以往认为女性OP发病率为男性2倍以上[2]相悖,男性OP和女性一样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3],骨折病人的伤残率和病死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女性OP50岁-59岁组开始增加,与绝经相关,男性60岁-69岁组OP增加,考虑与增龄和雄激素减少相关,雄激素可能是维持男性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体重对骨代谢有良好作用,过低和肥胖均会造成不利影响,体脂通过对骨的机械负荷及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影响骨量[4]。本研究结果支持OP和血糖不相关,检索相关OP和糖尿病关系论文,多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相应数量正常人群为参照研究,来揭示两者密切相关,这样选择样本,无疑使糖尿病患病率人为提高到至少50%的高度,与事实不符,结果难以令人信服。血压异常和OP的相关性,仅少数论文涉及,且结果并不一致[5、6],本研究结果支持血压异常与OP相关,P值小于0.01,两者有相似病理生理机制,高血压患者有显著骨代谢异常发生[7],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参与血压的调节,其调节因子血管紧张素Ⅰ与Ⅱ同时是调节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因子之一,血管紧张素Ⅱ可调节骨重建中毛细血管增殖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动物实验表明血管紧张素Ⅱ能刺激新生鼠头盖骨成骨细胞增殖[8]。
4 小结
男性骨密度异常、骨质疏松和女性一样高发,两者机制不完全一样,但都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发生、发展还需做更多的临床研究,以期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早期发现和预防无疑非常关键。健康体检和超声骨密度检测不失为一早期发现、早期提示预防治疗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学松,谢建蔚,徐斌,等.定量超声骨测量技术[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61.
[2]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9-876.
[3] 段云波,刘忠厚,吴春营,等.男性骨质疏松研究的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8(4):76-78.
[4] Kontogianni M D,Dafni U G ,Routsias J G ,et al.Blood leptin and adiponctin as possible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nd BMD in perimenopausl women [J] . J Bone Miner Res,2004,19(4):546-551.
[5] 陈主群,魏富春,刘丹妍,等.骨质疏松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521-523.
[6] 张秀珍,王博,宣淼,等.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4):424-427.
作者简介:甘晖,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等。
(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摘要 首先,在总结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中西学者对中西文明特征的看法的基础上,论证了在东西方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分化的现象。又考虑到“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并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进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解为人与天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是以整体性的视角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和观念的总和。人与物的关系是指以分析性的思路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与观念的总和。其次,论证了四种关系是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基本关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必要的;二是基本关系之间可以是相关的,但不能是完全相关的;三是在所研究的系统中,所有的基本关系必须是完备的;四是基本关系应该是所描述的系统的各个一级子系统之间的一级关系。主要通过穷举法,发现从三种生产理论或者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层面上看,其中存在九种一级关系,但是有些关系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内容相去甚远,有的具有完全共线性的性质,把这些关系排除在外,剩下四种基本关系,即: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关键词 环境社会系统;四种基本关系;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X1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6-0118-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6.020
拙文“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四种关系论” [1]发表后,有读者提出一些疑问,尤其集中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为什么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解成人与天以及人与物的关系?第二,为什么说四种关系是环境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而不是五种、六种或其它?
现撰文回答以上两个疑问。
1 人与自然关系的分化
先回答第一个疑问。因为这个疑问关乎东西文化的基本方向,为提高说服力,论述是在引用、归纳著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
1.1 问题的提出
回顾历史,有三个问题常让我们困惑。
第一,从宏观层面看,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因素分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2]是否有进一步细化的可能和必要?从现象看,当今世界,西方的思想占据了主要地位。近几百年来,西方世界对自然的认识与利用能力似乎把其它文明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是,目前尚无法解决西方的增长模式带来的资源环境等困境。而在之前,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并且这种文明延续了几千年。为什么她可以延续几千年?在历史的表象背后是否有深层次的原因,比如,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第二,如果东西方文化确实存在差异,那么是否可以从东方文化中,尤其是从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找出一些积极因素为世界的生态文明做贡献?如果可以,该是什么因素?
第三,如果找到了这样的因素或思想,那么它应该和现有的支撑西方文明的思想之间形成怎么样的结构?
1.2 一些西方学者对中西文明特征的评论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西方文明,自文艺复兴以来,大幅度地释放了物资生产力,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可是在西方的增长模式下,经济子系统的持续扩张也导致了环境与资源困境。
西方的有识之士深刻地意识到西方文明的困境。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如此评论西方价值理性工具化的结果:“身外之物只应是‘披在他们肩上的一件随时可以甩掉的斗篷。(巴克斯特语)’然而命运却注定这斗篷将变成一只铁的牢笼。自从禁欲主义着手重新塑造尘世并树立起它在尘世的理想起,物质产品对人类的生存就开始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控制力量,这力量不断增长,且不屈不挠。今天,宗教禁欲主义的精神虽然已经逃出这铁笼(有谁知道这是不是最终的结局?),但是大获全胜的资本主义,依赖于机器的基础,已不再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持了。……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3]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从文化比较形态学的角度,通过西方文化内在逻辑的分析,预言西方文化将走向没落[4]。
“虽然世界的统一,最终在西方的框架中完成。但是,目前在世界上的西方的优势肯定不会继续持续下去了。在一个统一的世界中,十八种非西方文明――四个还存在,十四个已消失――肯定将重新加强其影响。……西方的成分将逐渐地降到适度的地位,这就是有待于由其内在价值与其他那些文化比较所能保存下来的全部东西――现存的与已消失的――正是由于西方社会的扩张,才使那些文化相互联系起来……我们就必须做出必不可少的想象和意志的努力,来打破我们自己国家和自己文化的局限,打破我们短暂的历史所造成的束缚,我们必须使自己习惯于采用作为历史的整体观。”[5]
在去世前的最后一部手稿《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汤因比还这样充满忧虑与希望地写道:“如果中国人真正从中国的历史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他们成功地从这种错误的循环中解脱出来,那他们就完成了一项伟业,这不仅对于他们自己的国家,而且对处于深浅莫测的人类历史长河关键阶段的全人类来说,都是一项伟业。”[6]可惜在这部手稿中,汤因比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古代的中国文化能给未来世界带来什么。他对中国的期望是源于比较了众多文明形态之后的的直觉,还是源于深邃思考后得出的、但尚未系统地表达出来的结论,就不得而知了。
李约瑟[7]在论述莱布尼兹和中国古代科学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感慨:“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历史矛盾,即,虽然中国文明本身不能产生现代自然科学,但离开了中国文明的特殊哲学,自然科学就是不完善的。”他还说:“欧洲科学是在一个数学的、机械的世界以及笛卡尔和牛顿的世界图像的旗帜下前进的。这种进程在此之前已充分发展了,但它所信奉的自然观不能永久地满足科学的需要;需要把物理学看作研究比较小有机体的科学,而把生物学看作研究较大有机体的科学,这个时代一定会到来。如果发生了这种事的话,科学所采取的思维模式将是非常古老的,非常明智的,而绝不是典型的欧洲式思维。”
费尔南・布罗代尔也一直关注中国厚重的文明。他的夫人这样写道:“我坚信,倘若F・布罗代尔先生依然在世,他会以极大的好奇注视今天的中国对待现代资本主义的方式,也就是说,如果布罗代尔持论正确,中国会以独特的她自己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8]
近代著名的欧洲裔日本通小泉八云[9]也说:“或者我们的文明,传遍了全地球,不过使许多民族,格外愿意研究我们的破坏技术和实业竞争,不来帮助我们,反来抗拒我们罢了……因为我们所创造的社会机能,正和故事中的恶鬼一般,在我们不能维持他的时候,便恐吓着要吞灭我们。我们这样的文明,真是一件奇怪的创造品……为了它的道德基础,它不能始终作一种社会组织维持下去,这样的断定,乃是东方智慧的教训……我也相信,将来的事情是偏于远东的―并不偏于远西。至少我相信这样,如果以中国而论。”
到此为止,虽然不能说对第一个问题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但是我们把目光转向东方、转向中国不算是个夜郎自大、毫无根据的选择。那么,中国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1.3 一些中国学者对中西文明特征的评论
对人与自然关系上述两个角度在文化上的不同侧重造成了文明巨大的分野。在文明史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各有侧重。“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何区别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区别是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文化注重分析。一分为二;而东方文化注重综合。合二为一。”[10]按我们的理解,东方文化侧重于天人关系的体味与阐发;西方文化侧重于人与物关系的揭示和实践。
著名的中国文化研究者钱穆(钱宾四)先生多次提到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性。在他去世之前不久,更是专门撰文指出其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现将其论文核心观点摘录如下:
“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 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惜余已年老体衰, 思维迟钝,无力对此大体悟再作阐发,惟待俊来者之继起努力。……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以过去世界文化之兴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再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故能绵延数千年不断。这可说,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11]
汤一介[12]高度评价了钱穆的研究成果:“钱先生这篇文章……实为我们提供研究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之路径。”
季羡林[13]也认同钱穆的观点,并在钱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他对“天人合一”的看法:“据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指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西方向大自然穷追猛打,暴烈索取。在一段时间以内,看来似乎是成功的;大自然被勉强满足了他们的生活的物质需求,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了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的凝练的表达。东方文化曾在人类历史上占过上风,起过导向作用,这就是我说的‘三十年河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时移势迁,沧海桑田。西方文化取而代之。……世界形势的发展就是如此,不承认是不行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文化主宰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灾害如果不能克制,则用不到一百年,人类势将无法生存下去……现在全世界的明智之士都已同感问题之严重。但是却不定有很多人把这些弊害同西方文化挂上钩。然而,照我的看法,这些东西非同西方文化挂上钩不行。”
张岱年认为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文化方向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学说……最重要的是《周易大传》的‘辅相天地’的学说。《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所谓裁成、辅相,亦即加以调整辅助。《系辞上传》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范围亦即裁成之意,曲成亦即辅相之意。《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此所谓先天,即引导自然;此所谓后天,即随顺自然。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即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互相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这种天、人协调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居于主导地位。[14]”
由此可见,李约瑟同意中国哲学具有有机的特质并认为其具有潜在的价值。钱穆、季羡林、张岱年、汤一介则指出或认可“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此外,季还明确指出这种特质导致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走向,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没有挽救的办法呢?当然有的。依我看,办法就是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之穷……在西方文化已经达到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把人类文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3]”
1.4 小结
综上所述,从人类文化史角度来看,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分化的现象是合理的,我们分别称之为人与天的关系与人与物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是以整体性的视角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和观念的总和;其哲学基础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需要说明的是,“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含义,在本文中使用“自然”这一含义;至于其它的含义是否同时成立,本文不做探讨。人与物的关系是指以分析性的思路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与观念的总和;其哲学基础的典型代表是机械唯物论。这两种关系是理想型。
如果“天人合一”确实如钱宾四先生所说的,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那么,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划分也有利于这个观念的传播。再从环境资源问题的产生的根源和可能的解决途径的角度来看,这种划分也是必要的。
回答了两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可以有所贡献,那么,在环境社会系统里,要把天人合一观放在什么的结构中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前文[1]所述,即基本思路是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分化的现象,将其分解为人与天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加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共四种关系,统一在三种生产理论的框架内。
2 为什么说四种关系是基本关系
这部分回答第二个疑问。
2.1 三种生产理论的(简化)物质流模型
三种生产理论可以用图1中的简化模型表示[15]。其中涉及人力,而人力包括物质性的一面和非物质性的一面。早期的研究侧重于环境社会系统中物质流动过程的描述,没有详细叙述人的意识或者说能动作用是如何影响物质流动的。此外,为了凸显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的重要性,图1把物资生产和人的生产两个子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单独列出。
为了着重说明三种生产理论中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可以将图1进一步简化。第一,将“废弃物”框去除,把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两个子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直接和环境生产子系统相连。第二,只考察人力作用的物质性一面,暂时不考察人力作用的非物质性一面。第三,如前文[1]所述,本文的环境包括宇宙在内,因此,图1最下端代表自然力的箭头就不必要了。这样得到图2。
毋庸置疑,当今世界,三种生产的物质流动出了问题。其原因何在?在环境社会系统中,是人影响了物质流动。人是如何影响其物质流动呢?下面我们侧重考察人力的意识的一面,意即人的能动的一面对环境社会中物质流动
的影响。这里的意识是广义的意识,包括心理学上所说的潜意识和前意识在内。
2.2 三种生产理论框架中的四种关系
把四种关系与三种生产理论联系起来,可以得到图3。于此过程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还原论的方法。就人与人的关系来说,由于人的生产消费物资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因此,可以抽象化地认为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物质是先集中到人的生产这个子系统,然后再在该子系统内完成分配的。我们知道,分配是人与人关系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此外,人的生产中还包括人力资源的生产,而人力资源的生产过程也离不开一定的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主要定位在人的生产这个部分是合理的。应该看到,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自身、人与天、人与物的关系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是不把它暂时地与其它关系分开来,恐怕就无法继续深入地分析。所以分析的方法是必要的。
各种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将另文详细讨论。
类似地,就人与物的关系来说,我们抽象地把环境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集中在物资生产子系统中,在人的生产和物资生产这两个子系统之间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但是它是否包含有其它关系呢?应该还是有的,比如说水稻种植过程虽然包含着对“不违农时”等天人关系的理解,但其主要体现了人对自然物的利用能力,因此应该把这个过程放在物资生产子系统中。此外,在现代以西方的物质文明为主导的世界秩序中,人对自然的利用能力越来越强,物资生产量越来越大,把物资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分开考虑也是合理的。因此,人的生产和物资生产两个子系统之间主要体现的还是人与物的关系。
人类对待环境生产的态度和人类整体性地看待自然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人与天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人的生产子系统与环境生产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在实际生产中,处理、消纳污染物的过程可能和物资生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三种生产理论把消纳污染物和产生资源的过程抽象化地集中在环境生产这个子系统内。另外,在这个子系统里,自然力发挥的作用应该大于人力的作用。“生物圈Ⅱ号”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自然环境系统的重要性。又如,Costanza[16]认为,保守地估计,生态系统服务的年产出是160 000-540 000亿美元;而当时全世界的年生产总值为180 000亿美元。
2.3 从物质和精神(能动作用)的角度看四种关系
四种关系中,人与自身的关系是指人的动机。动机指向的对象有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的,一类是意识的、或精神的。这两类对象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对于音乐家来说,演奏好乐曲、谱写出好的乐曲的行为背后有着他们的精神追求,但是这种精神追求一方面可能给其带来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可能影响其他人的经济行为。把动机指向的对象分成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类是一种便于论述的、分析性的、还原性的思路。在真实的世界中,两者常常是密不可分的。
除了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外,其他的三种关系也都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对四种关系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在处理这四种关系的时候,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及其反作用。据此,可以将图3中的四种关系分解,如图4所示。如果图4中表示的是人的动机对象偏于精神的一面,且表现了人对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及其能动作用,人对人与物的关系的认识及其能动作用,人对人与天的关系的认识及其能动作用,那么这个图就是一定动机取向下的能动作用图;如果图4中表示的是人的动机对象偏于物质的一面,且表现了人对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及其物质流,人对人与物的关系的认识及其物质流,人对人与天的关系的认识及其物质流,那么这个图就是一定动机取向下的物质流图。
把图4中各边中偏于精神的一面和偏于物质的一面组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得到图3。
图3和图2相比较,多了两条表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弧线;少了一条连接物质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的边。需要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弧线的原因前面已经说明了。少了一条连接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的边是由于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物资生产水平下,物资生产子系统需要向环境生产子系统索取的资源量和排放的废物量是确定的。类似地,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人与天的关系下,环境生产子系统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源的量和环境容量也是确定的。因此,我们认为,尽管从物质流层面上看,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关系是重要的,但是考虑到人的各种能动作用以后,这条边就不宜作为基本关系之一来处理。或者说,由于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人,如果人能处理好人与天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相应地,就把天与物的关系处理好了。所以把天与物的关系包含进来是一种冗余,类似于计量经济学中的“完全共线性”。计量经济学认为,在用若干解释变量解释被解释变量的时候,允许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部分共线性,但是要避免解释变量之间完全共线性的现象。
2.4 四种关系是环境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
在四种关系以外,是否还有其它的关系可以作为环境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呢?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的基本关系,依作者的理解,必须有几个条件。第一,它是必要的。也就说,在解释环境社会系统中意识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是不可或缺的。前面我们已经论证了四种关系的必要性。第二,基本关系之间可以是相关的,但不能是完全相关的。由于完全相关的关系之中必定有一个可以从其它关系中推出,所以应该将这样的关系排除在基本关系之外。如前所述,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就属于此类可以排除在基本关系之外的关系。第三,在所研究的系统中,所有的基本关系必须是完备的。第四,基本关系应该是所描述的系统的各个一级子系统之间的一级关系。
马世骏等[17]在1984年明确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Herman Daly(转引自Sylvie Faucheux, 1995)也在1987年提出可持续发展包括并且根植在三个分离的领域:经济、社会、生态[ 18]。叶文虎等[15]于1997年提出的三种生产理论,源于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并将其命名为“环境社会系统”。在这里,经济是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是自然环境子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物质流角度看,环境社会系统中客观地存在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种生产活动。
由于三种生产理论描述的是环境社会系统(即世界系统)的物质流运动,从宏观层面上看,其描述对象是完备的,意即可以包罗世界系统中的“万象”。
单从三种生产的物质流图来看,其中存在三对物质流的关系。如果把人的意识和三条边对应,就有了三种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物与天的关系。再加上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一共有五种关系。再从字面来看,还可以有:物与物的关系、物与自身的关系,天与天的关系,天与自身的关系。所以,从文字角度看,在这个系统中一共可以找到九种关系,但是我们为什么说四种关系是环境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呢?
首先,前面已经论述了为什么基本关系中没有天与物的关系。
另外,如前所述,天是整体性看待自然情况下的自然,它包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整体性的自然;另一层是用整体性方式看待自然中的存在时,该存在即是天的一部分。我们先来看前一层意思,即天是整体性的自然,这时,天与天的关系,天与自身关系应该只属于文字上成立,而实际上不一定成立的关系。如果一定要“钻牛角尖”的话,那么这两个问题可以转换成:我们的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吗?如果有的话,宇宙和宇宙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的宇宙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这些问题都属于哲学的本体论范畴。其中,天与天的关系不在本文讨论的环境社会系统所及的空间和时间尺度内;而天与自身的关系则未在环境社会系统中表现出现实的重要性,所以未体现出需要将其列为基本关系的必要性。因此,本文不把这两种关系列入环境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之列。
再来看为什么没有物与物的关系。物是分析性看待自然时的自然,它同样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自然中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另一层是用分析性的方式看待自然时自然中的存在。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自然中的个体。如果这两种物都与人发生直接的、或有显著影响的间接的联系,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物与物的关系归并到人与物的关系中。如果这两种物不与人发生联系,或者发生无显著影响的间接的联系,那么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物与物的关系归于人与天的关系中。类似地,也可以这样处理以整体性方式看待自然中的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时,存在与存在之间的关系。
最后,还有一个物与自身的关系。对于非生物来说,物与自身的关系同样是一个只在文字上成立的关系,故无法列入基本关系之中。而对于非人类的生物来说,如果生物学家感兴趣的话,该关系应该是生物学的研究内容,而不应当作为环境社会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3 小 结
综上所述,我们主要通过穷举法,发现从三种生产理论的视角看,其中存在九种一级关系,但是有些关系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内容相去甚远,有的具有完全共线性的性质,把这些关系排除在外,剩下四种关系,即: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这四种关系都是必要的、非完全相关的,而且足以表示环境社会系统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构,符合前及的基本关系的几点要求,因此我们把它们称为环境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这四个一级关系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这在后面会进一步讨论。由于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级关系的衍生关系,因此二级关系也不列入基本关系中(所谓n级关系是指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子系统都是,或者其中最(较)低层次的子系统是,环境社会系统中的n级子系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甘晖,叶文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四种关系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6):7-11.[Gan Hui, Ye Wenhu. Basic Relationship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rief Discussion on Four Relationships in Environmental-social System[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6): 7-11.]
[2]叶文虎,宋豫秦.从“两条主线论”考察中国文明进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2):1-4.[Ye Wenhu, Song Yuqin. “Human-human” Relationship and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2, 12(2):1-4.]
[3]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6.[Max Weber. Translated by Yu Xiao, Chen Weigang. The Protestant Ethics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M]. Xi'an: Press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2006: 106.]
[4]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吴琼译.西方的没落:第二卷・世界历史的透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471.[Oswald Spengler. Translated by Wu Qiong.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Vol 2): Perspectives of World History [M]. Shanghai: Shanghai Sanlian Shudian Press, 2006: 471.]
[5]汤因比.沈辉,等译.文明经受着考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36.[Arnold Toynbee. Translated by Shen Hui, et al. Civilization on Trial[M]. Hangzhou: Zhejiang Renmin Press, 1988: 136.]
[6]汤因比.徐波,等译.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734.[Arnold Toynbee. Translated by Xu Bo, et al. Mankind and Motherland [M]. Shanghai: Shanghai Renmin Press, 1992: 734.]
[7]李约瑟,柯林・罗南.中华科技文明史(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96,251-252.[Joseph Needham, Colin Ronan.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1) [M]. Shanghai: Shanghai Renmin Press, 2001: 196, 251-252.]
[8]费尔南・布罗代尔.唐家龙,等译.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中译本序.[Fernand Braudel. Translated by Tang Jialong, et al. The Mediterranean Sea and Around the Mediterranean Sea in Philippe II[M]. Beijing: Commerical Press, 1996: Preface of the Chinese edition.]
[9]小泉八云.胡山源译.日本与日本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53-67.[Lafcadio Hearn. Translated by Hu Shanyuan. Japan and Japanese [M]. Beijing: Jiuzhou Press, 2005: 53-67.]
[10]季羡林.东方文化三题[J].新湘评论,2008,(1):52-55. [ Ji Xianlin. Three Topics about Oriental Culture [J]. Xin Xiang Ping Lun, 2008,(1):52-55.]
[11]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1):93-96.[Qian Mu. A Contribution Chinese Culture will Make to the Future of Mankind[J]. Chinese Culture, 1991, (1):93-96.]
[12]汤一介.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汤一介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672.[Tang Yijie.Self-selected Essays of Tang Yijie[M]. Hefei: Anhui Education Press, 1999:672.]
[13]季羡林.季羡林自选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425-427.[Ji Xianlin. Self-selected Essays of Ji Xianlin[M]. Chongqing: Chongqing Press, 2000: 425-427. ]
[14]张岱年.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张岱年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215-216.[Zhang Dainian. Self-selected Essays of Zhang Dainian[M]. Hefei: Anhui Education Press, 1993: 215-216.]
[15]叶文虎,陈国谦.三种生产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2):14-18.[Ye Wenhu, Chen Guoqian. Theory of Three Models of Production: The Basic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7, 7 (2): 14-18.]
[16]Costanza R,Arge R,Groot R,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1997,387:253-260.
[17]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Ma Shijun, Wang Rusong. The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J]. Acta Ecologica Sinica, 1984, 4(1): 1-9.]
[18]Faucheux S, Froger G, Noёl J. What Forms of Rational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1995, 24(1):169-209.
Further Discussion on Four Basic Relationships in Environmental-social
System/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AN Hui1,2 YE Wen-hu2
(1. School of Economics/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 China;
2. Center of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人传统的智慧与信仰,创造与交流,美学与艺术,以及民情与风俗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提高文化素质与民族自信心,为日后从事跨文化商务沟通积累文化知识,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祖国文化传播。课程还涉及以下能力的培养。
1.外语学习能力:课程属于以中国文化内容为依托的英语语言习得性学习,因此,课程既要求理解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又要求熟悉中国文化相关英文表达。此外,学生还要掌握语言学习策略知识、学术语言表达技能以及语言学习评价知识。
2.跨文化交流能力: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2]。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只有掌握了双方文化,才能真正达到平等交流。本课程就是期待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能使他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进而扩大其国际视野。
3.高端思维能力:课程不限于语言表述和知识认
知,还要求结合所学分析文化现象并思考文化问题。这要求一种批判性的高端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欠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表现突出。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针对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超过2000名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展开过思辨能力的实证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有小幅量变,但未呈现质变的阶段性特征。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不仅进步幅度大,而且呈现质变的关键期在二到三年级之间”[3]。原因在于英语学习多是碎片化的积累,学生缺乏整体思维。本课程就是期望抓住思维质变的关键期来培养学生的高端思维能力。
4.审美鉴赏能力:英语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其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美学意识的培养[4]。中国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唯一未曾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是全世界人民公有的文化宝藏[5]。这也蕴含着审美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从感性角度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爱恋,无限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作为人的全面发展[6]。
二、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限课时内无法面面俱到,也不能深入探讨。因此,课程突出通识性意义,选取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特点和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部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增长其见识进而促进其思考。课程的内容要集精练性、代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授课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介绍中国传统的主观文化(孔子思想、老子思想、《周易》思想、孙子兵法、禅宗思想和生态哲学),另一部分介绍中国传统的客观文化(饮食、饮茶、服饰、建筑、园林、民俗、节日、艺术、京剧、中医、文字和文学)。两部分彼此渗透互为反映。授课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形式分专题进行,每周探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三、授课模式
课程按照“赏—读—习—论—写”五步来开展教学。第一阶段通过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阶段通过阅读来扩展学生的视野,第三阶段通过习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第四阶段通过课后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五阶段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反思。
“赏析”属于课前引导,类似于课前热身讨论。由于“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中国文化失语’,即 :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的通病”[7],因此学生难对主题进行有效讨论。而教师如给出与中国文化主题相应的视频短片,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使其快速进入情境,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是“各式引起视觉刺激的图像通过影视和互联网等媒介空前地渗透到整个社会文化,参与大众的文化生活”[8],我们的学生是视觉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更熟悉也更易于接受图像给予他们的信息,也更为自然地融入其中。
“阅读”属于主干学习,类似于课上精读学习,选择适宜的文章。这不仅要求内容包含所学主题的精华,还要求语言包含所学主题的词汇。这种基于“内容”的学习兼顾了语言的扩展和知识的储备。旨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交际法教学对我国语言教学界影响颇大,但“尽管有许多可取之处,却受到其自身及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种种限制,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许多教师运用交际法组织教学活动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9]。其中一个弊端就是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变弱,而这一阶段的“阅读”就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其文本阅读能力。
“复习”属于学习检测,类似于课后练习。这部分属于学生自主检测,不涉及学生间互评和教师评价。这种检测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所学知识层面设计问题,可通过判断、选择和填空等来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从所学语言层面设计问题,可通过词语释义、选词填空和英汉互译等来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述的掌握。文化学习始于兴趣,但不该止于兴趣,必须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才能在日后跨文化商务沟通中有效应用。“讨论”属于学习反馈,类似于课堂讨论。这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于前一次课留下下一次课的讨论话题,并将学生随机分组,给学习充足的自主性,让他们课下查找资料并制作PPT,于下一课课上演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组必须随机,如分组固定,组内个别学生会产生惰性;(2)组内学生分工平均,可按学生具体表现打分并计入总成绩;(3)无法监控课下讨论,可要求学生根据组别提交组内讨论记录。这个阶段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而且教学相长,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得到及时反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写作”属于学习反思,类似于深入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高端思维能力。它需要以前几个阶段的学习为基础,探讨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主题的深层次问题,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教师可留几个思考问题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自拟问题,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透彻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做深入思考,并将其所思所想用流畅英文加以表述,这是对上阶段“讨论”结果的系统化呈现。写作可设最低字数(如500字),上限不控制,且教师要尽量保护学生写作的创造性,鼓励其打破常年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表述心中真实所想内容。写作初期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如语法混乱,结构不清,逻辑混乱,论点不明,论证含糊,可让学生自评后再进行学生间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这样学生的写作逐渐地会有很大提高,可以写得更多,写得更准,表达更自如,开始感受用英语畅快表述自身的快乐,不仅可以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为平时考核,占50% ,包括:课堂提问、随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后翻译和课后写作。终结性评价为期末闭卷考试,占50% ,包括填空、搭配、判断、翻译和写作。
笔试中,考核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识记能力(5%),指对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的辨认,表现为回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概括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领会能力(10%),指对观念的初步理解,表现为能够转换、解释、区分、推断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现象分析能力(15%),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问题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整合能力(20%),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事件评价能力(20%),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文化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文化问题)或外在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一些文化实务问题的能力(占30%),指运用恰当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表现为论证、澄清、举例说明、解答问题等。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看重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更加强调学生在文化教学中的自身成长,也尊重并守护每个学生的发展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晓燕.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J].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
[2]陈岩.文化理解能力——21世纪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
[3]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 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5).
[4]张知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美学意识[J].黑龙江教育学 院学报,2012,(5).
[5]王文伟.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与 职业,2004,(30).
[6]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06.
[7]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 日报,2000-10-19.
关键词:人性假设;学生工作管理;自我实现;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11-02
一、人性假设理论及基本内涵
人性假设是人性之假设,是主体人对人性的人为假设,那么人性又是什么呢?人性最基本的释义,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人性假设,则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孟子·告子上》曰: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这是我国早期对人性看法的善恶论。西方国家从麦格里格所言的人性假设论开始,至今人性假设方面的研究未曾间断过,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以及复杂人等方面的假设。“经济人”假设,通常又称为是X理论,它的核心是,人是理性的经济人,是实利人。因此,要实现对他们的管理,需以利诱之、以罚惩之,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进行管理;强调的是外部的控制、监督。“社会人”又称“社交人”,该理论认为不能忽视人的社会属性,主张管理人员不能将注意力仅仅的局限在任务的完成上,而是应当对完成任务的人以关注和关心。自我实现人,又称为Y理论,在其认为,人生来不是懒惰的,工作是其本能体现。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人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工作,管理方法策略得当,则会将组织与个人目标有机统一在一起。在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大部分的人均有组织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管理方式上应注意尽可能地充分发挥下属的能力,给他们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和平台。从复杂人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特点,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变化,需求层次因此也发生了转变,所以要因人而异。
二、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现状
当前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大多趋于“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等人本管理,是以性善理论为基础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方面,树立了人是第一要素资源的观念,主张情感教育,个体差异化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以人为本的现代校园文化体系。所谓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一种激励性、灵活性的组织管理模式,从而实现组织与个人目标相统一的价值目标。高校通过这些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师生及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融洽,也使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但在管理实践中,其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高校出现了管理效率更为低下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本体功能缺失,对学生的教育趋于功利性。很多学生工作管理承袭着传统规范、标准等德育模式,在该种模式下,学生应当遵循条条框框式的规范体系,不能触及其中的任何一条规范。然而却很少有指导学生怎样去生活、实现人生的价值。从实践来看,当前高校人文课已经从核心课程范畴滑出,人文氛围渐渐淡化,实用、功利主义倾向逐渐抬头。另一方面,过于奉献,往往步入“保姆型”服务的误区。学生工作者由于学生评价、学校考核等压力,以及自身的岗位意识和专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时,简单理解为“一切为学生服务”、“为一切学生服务”等,无私奉献就是最高境界,却往往又步入“保姆型”服务的误区,事事包办代办,塑造了“辅导员万能”的形象,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使得辅导员自己深陷其中,苦不堪言。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禁要反思:这是因为我们对学生工作管理认识上存在偏差,还是因为我们在实施人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人本管理自身的不科学性,还是其他因素导致了我们学生工作管理的尴尬局面?这里面或许存在着众多因素,但笔者认为首先要从人性假设、人群定位出发,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主、客体的主要需求与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再从主要改善和改变的方面,探讨高校学生工作人本管理模式的选择。
三、人性假设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人本管理
(一)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主、客体的人性需求分析
以“自我实现人”假设为理论基础,构成情感管理、参与管理、自主管理等思想基础,正是当前所倡导的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复杂人假设则给了我们一个最为综合的解释——复杂多变。由于人的能力、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面对统一的管理模式时,人的反应也不同。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作为一项专业的管理实践,其管理客体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管理主体也有其自身的人性需求,符合“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管理客体即高校学生,他们正是追求“自我实现”意愿最强烈的时候,他们的情感丰富而脆弱,自尊心强,有积极参与的意愿却又往往缺乏参与的动力和勇气,追求独立却又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等。在这些共性之下,又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个体差异,如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和自卑感、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城市与农村学生的心理落差,等等。管理主体即高校学生工作者,他们大多呈现以下特点:相对年轻,年龄分布在24~35岁之间居多;学历相对较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拥有硕士学历或学位,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博士参与进来;多数人对工作充满热情,但对未来发展空间和方向迷茫;因为工作的日益烦琐,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较高,但专业性和科学性明显欠缺。面临成家立业的人生大事,他们是最迫切期望“自我实现”或者说“幸福实现”的人群。
(二)借鉴人性假设理论,多途径完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
1.合理借鉴人性假设理论,创建有效的人本管理模式。现代管理时代的复杂人理论认为,人本身具有复杂性,因此很多管理学家,比如威廉·大内等,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些管理应对策略,不仅突出了管理方式自身的灵活性,而且也体现出了被管理人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这就是权变管理模式,亦即常说的Z理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高素质、高专业水平,能很好的实现自我的发展。据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维度等,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他们的个性化与自主性彰显的更为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高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对学生的关注提升到最高的管理核心上来,在确保高校发展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这一需求,从而使高校与学生共同发展。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的管理模式,已从原来的强调控制、规范约束,逐渐转变为现代的指导和服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更加的重视。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已见成效。
2.尊重客体个性需求,营造自我实现的环境。根据复杂人假设理论,人可以分成多种类型,这种分类也尤其有必要性,会给不同阶段、不同生活环境条件下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属于多元化群体,学生个体就是复杂人。因此,学生管理人员应当学会对学生进行分类,并以此来总结学生的共性特点,从而探寻一种或几种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鼓励学生自治。从实践来看,放权和信任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宽阔的自我展示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与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通过运用智慧使决策变得更能顺利落实,从而促使决策目标与跟人目标的有机统一。具体可以体现为: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创造一种基于信任的亲密无间的校园文化环境或氛围,以提高管理效率;提高高校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3.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实践的可行性。在“经济人”假设理论下,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有法可依、照章办事。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管理者主要是针对那些缺乏自律性、积极性的学生,采取一系列必要、有效的机制进行制约,通过规范、奖惩有机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高校应当立足校本实际,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规章机制,从而为高校的学生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机制保障,实现学生行为规范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上述机制、制度的实际可操作性,其步骤、程序和要求等,都要具体清楚,有利于执行和落实,而且还要保证其时效性。高校应当认同社会人假设理论基础上的现代人际关系论,要充分地考虑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学生申诉机制,建立专业性很强的咨询、心理辅导等校内机构,从而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服务。高校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并将其活动置于法规制度、被管理人的监督之下,从而确保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责任明确性和措施有效性。在制度规定后,还要注意其能否准确地反映变量的本质要求,如果能够反映则是制度有效,否则,则是制度失效。因此,在制度安排上,西方管理理论十分重视假设验证的过程,我们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也要注意到这点。
4.重视管理主体的需求,正确实施激励。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除了要满足高校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还要特别重视管理主体,即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自我需求。对于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而言,在不同的高校、同所高校中的不同岗位、部门,所产生的客观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从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客观需求和能力不同,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反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高校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形式,要求所有的辅导员推行统一的管理模式,而应该最大限度的允许年轻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摸索创造适合自己及其分管学生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高校要不断致力于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提升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也要竭力促进辅导员的发展,重视与他们的对话,帮助他们做长远的打算,并不断切实提高其工作能力,帮助其成为他们所能成为的最优者。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首先要重视、尊重和信任管理的主、客体,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辅导员,都要相信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激励,是可以完成自我实现的。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每个人的成就,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才是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俊宗.人性假设的方法论意义[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2]王华,徐冬梅.人性假设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初探[J].世纪桥,2008,(1).
[3]程国平,刁兆峰.管理学原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黄静.浅议西方激励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实践[J].福建高教研究,2006,(4):40-41.
[5]沈曦.人性假设与学校管理中的学生观[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
[6]童芬.以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点谈高校学生管理[J].CEPE中国电力教育,2009.
[7]周曙光.基于人性假设理论基础上的高校教师管理研究[J].云南电大学报,2009.
[8]龚晓林.谈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J].科教文汇,2006,(9).
[9]吴良益.谈西方人性思想在教育观上的衍射[J].教育与职业,2005,(21):19-21.
[10]刘春魁.人性和人的本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0.
[11]刘刚.人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人性假设[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6-39.
中图分类号:R 246.2文献标识码:A特色疗法
[摘 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穴电针疗法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从该疗法的选穴与针刺方法、临床适应证和疗效机制等方面进行阐释。结论:该疗法具有“少而精”的选穴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但其镇痛机制不甚明了,尚需深入研究。
[主题词] 椎间盘移位/针灸疗法;腰椎;电针;取穴
Re-recognition of single-point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HUANG Shi-ro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 Traumatology,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ingle-point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Expound single-point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from acupoint selection, acupuncture methods, clinical indication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is therapy. Conclusion The single-point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fewer but better” in acupoint selection, with a better analgesic effect on lumbocrural pain induced by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but the exact analgesic mechanisms have been incompletely known yet.
KEY WORDS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am ther; Lumbar Vertebrae; Electroacupuncture; Point Locating
单穴电针疗法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特色非手术疗法之一,发轫于上海市中医院林其雄老中医长期的临床实践。笔者在跟师观摩研习后施之于用,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着“继承、质疑、提高与创新”的基本原则,笔者对该疗法的针刺技术与电针参数进行了充分的继承与适当的改良,从而减轻了电针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便于科学表达与学术交流。有关研究论文相继发表后,引起部分读者的兴趣与疑问。为此,愿就目前笔者的初步认识与体会,针对该疗法一些共性的问题复述如下,冀其有助于提高共识,更好地服务患者。
1 腰突穴定位与关键的针刺技术
腰突穴体表与CT定位,以及电针方法业已见诸文献报道[1-2],需补充说明的是,该穴作为一个“阿是穴”,其本身具有特定的病理生理学意义。首先,它作为一种“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病理反应点,既是LIDH疾病诊断的参考依据之一,同时又是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之所。因此,该穴点只在LIDH发病时才出现,且常因病邪深浅、病情轻重与疾病转归而出没消长。这反映了“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在特定病理条件下的动态相关规律,也与临床实际观察相吻合。可见,针刺腰突穴不仅符合传统针灸疗法“以痛为腧”的传统法则,同时也契合LIDH特定病程或病情阶段的病机特点,符合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之精义。也正是由于腰突穴之出现有随LIDH病情变化而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除“压痛感”之外,其体表定位的另一重要标志就是“舒适感”。具体而言,急性期疼痛较重时,其穴区“压痛感”也较明显;疼痛较轻或病情好转而局部压痛不明显时,按压原部位则常有“舒适感”。这与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灸例》中有关“阿是穴”的定义与选取方法相吻合。此外,选取腰突穴时,除了仔细寻找压痛感或舒适感之外,也应熟悉下腰段肌肉、椎体之缝隙与凹陷等体表特征,熟悉“气至病所”时针尖所在之椎间孔外口的局部解剖位置。CT研究证实,腰突穴的进针深度一般为70~73 mm[1],相当于安全的“三角工作区”[3-4],理论上属于传统针灸之“深刺法”,是该疗法的特色与关键技术之一,其理论依据主要是该病属里,病邪缠绵,病位较深。由于针刺部位较深,故针刺时选用0.45 mm×75 mm毫针,否则进针过程中容易发生针体折弯而偏离病所,尤其是对部分腰背肌明显痉挛的患者。使用粗针的另一考虑是希望增加刺激量,这与电针的“伤害性刺激”理论有关。进针时要求快速透皮,边进针边仔细体会针感,若针刺所产生的酸麻胀痛等得气感与患者根性痛分布区基本一致时,即为最佳进针角度与深度。定位准确时,医者针下常有“如鱼吞钩饵”样沉紧感,且通电后下肢的针感要明显大于腰部;而定位欠准时,只有腰部出现针感,对此应重新调整进针的方向及深度,务使针感强烈并向下肢放射。值得注意的是,若针刺即刻出现患肢“放电样感觉”,说明针尖触及局部神经干,此时当稍微调整针尖的位置,以免通电后患者将难以忍受。针刺得气后,接通G 6805-Ⅱ型电麻仪,取连续波波型,频率在15~40 Hz之间,刺激强度始终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大电流强度为宜,每次电针持续50分钟,每周2~3次。这种电针参数、周期与频度可较好地兼顾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可操作性。经观察,疼痛明显的急性期患者多数可在8~10次治疗后获得满意疗效。然而,通常临床上所见者大多为疼痛缠绵的慢性患者,对此需连续多次电针治疗。为确保疗效,避免针刺耐受[5]的过早出现,主张在电针期间逐步调高刺激强度和(或)改变电针频率。患者对较低频率依从性好,一般多用在初始治疗阶段,以后可适当调高。
2 关于适应证的初步认识
就目前的认识水平,单穴电针疗法的临床适应证可初步归结为以下几点:该疗法应在LIDH明确诊断和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范围内使用,故需排除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与非椎间盘突出原性腰腿痛,排除马尾神经综合征、脊髓圆锥综合征和进行性神经性损害的患者。本疗法以镇痛见长,急性患者根性疼痛症状越典型,镇痛效果越佳,对部分病史反复椎间盘钙化型患者也有镇痛效果。既往主要观察了对L4/L5节段突出LIDH患者的疗效,但该疗法对
L5/S1节段突出患者同样有效,只是取穴与针刺方法稍有不同[1]。由于针刺较深,不建议应用于高位LIDH患者;对多节段或中央型突出患者,应根据症状之轻重缓急而决定针刺同节段上下或左右腰突穴之先后;部分术后疼痛复发型患者也有效,但该类型患者病理与病情复杂,神经症状体征较多,疗效差异较大;近期或反复多次的硬膜外封闭、骶管滴注或椎旁神经根阻滞后,穴区易被“麻醉”[6],针刺得气感与疗效较差,乃至疼痛加重;妊娠与哺乳期患者、严重高血压病与心脏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对儿童与青少年患者有成功的案例[7],但需继续观察;LIDH合并Ⅱ度以上腰椎滑脱、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等情况临床常见,惟这些患者疼痛因素复杂,应依据病势之缓急与疾病兼夹之多寡主次而综合考虑;针刺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理论上存在针刺不敏感人,加之起效者常表现在前几次,因此常规电针3~4次而无效者,不建议再继续使用。总体上讲,由于患者间病情、病程、疼痛程度、相关阳性体征以及髓核突出大小、类型等赖以参考的临床资料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尤其是突出髓核的大小与类型(髓核游离、钙化)跟腰腿痛的类型(腰痛或下肢放射痛)与程度,乃至疼痛的有无都无关[8-9]。可见,无论从临床症状还是从辅助检查结果来客观评价该疗法的适应证都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总之,目前关于该疗法适应证的认识是相对的,疗效的最大化与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尚取决于临床医生对LIDH疾病特征及其病变规律的认识水平、针刺技艺的娴熟程度以及实践经验的累积质量。
3 镇痛机制的初步认识与研究方向
单穴电针疗法当属传统中医针灸学之“阿是法”,针刺操作时要求获得明显的得气感乃至“气至病所”,取穴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针灸经络理论的“局部取穴”与“近治”原则,也符合针刺镇痛临床“同神经节段取穴”理论。因此,关于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与研究总不离中西医两条途径。首先,中医学认为,LIDH的经络辨证主要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两经之病。其中,督脉循行贯脊,为手足六阳经脉之会,是为“阳脉之都纲”“总督诸阳”,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督脉受损后,气血运行失畅,经络阻滞,筋骨肌肉失去濡润而常致腰痛及下肢麻木;足太阳膀胱经是为巨阳,具有化生精微、养神柔筋之功。腰突穴位在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两经之间,又处在所谓的腰段“背俞功能带”[10]上,与诸脏腑背俞相邻,五脏六腑之气均在此输转,故该穴有振督脉之阳、助膀胱气化、疏通经脉、活血定痛之功。可见,单穴电针疗法的镇痛效应是通过督脉之别、督脉和膀胱经得以发挥。西医学认为,痛觉调制离不开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研究证实,腰突穴位在病变节段椎间孔外口[1],该处分布有脊神经根的前、后支,背根神经节,交感神经节以及交感神经的灰、白交通支和其他丰富的神经血管组织,是针刺镇痛的伤害性感受器,其中背根神经节能够合成和释放多种神经肽,被认为是腰腿痛的调节器[11]。另外,穴区皮肤、皮下筋膜、深层的骶棘肌、横突间韧带等其他富含胶原纤维的结缔组织,也是得气感产生的组织学基础[12-13]。由此可见,腰突穴同样具有结构与潜在功能的特异性[14],刺激该穴对躯体神经与自主神经功能皆有调节和镇痛作用;另外,电针的节律性刺激可使其病变受累的椎间关节、肌肉韧带等邻近组织结构产生良性反应,从而达到协调脊柱内外平衡环境、分离粘连和解痉止痛的作用。初步的试验研究证实,电针后在疼痛改善的同时,患者外周血血栓素B2、前列环素及其比值发生良性改善[15],提示其镇痛作用与针刺促微循环[16]有关。这与传统中医学有关“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观点不谋而合。这为将来从针刺改善微血管舒缩功能、抗血小板活化等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总之,单穴电针疗法的作用实质在中医学即属于“气至病所”“循经感传”以及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范畴;在西医学当属“神经体液调节”的范畴。对此,尚有待继续研究阐明。
4 结语
单穴电针疗法作为LIDH特色非手术疗法之一,具有“少而精”的选穴特点和显著的镇痛效果,适用于绝大多数LIDH腰腿痛患者,准确的选穴与针刺方法以及电针参数的动态调整,是该疗法临床运用的技术关键。相对不足的是,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仍较模糊,从而不利于科学表达、学术交流与推广运用。今后,笔者仍将本着“验证疗效、寻找规律、阐明机制、服务临床”的基本精神,在循证医学有关理论与方法的具体指导下,继续规范临床操作,扩大观察对象,更客观地评价其临床疗效,并借助神经生理学、疼痛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诸多途径对其镇痛机制进行多层次、多环节和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5 参考文献
1 黄仕荣,林其雄,汤骏,等.腰突穴针刺深度CT扫描定位研究.中国针灸,2006,16(9):635
2 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单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对照研究.中国针灸,2006,16(5):319
3 Min JH, Kang SH, Lee JB, et al.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zone for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J Spinal Disord Tech,2005,18(2):132
4 刘德隆,田世杰.腰神经根解剖及其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临床意义.临床骨科杂志,1999,2(2):88
5 黄仕荣.针刺镇痛的后效应、针刺耐受与针刺频度.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6):360
6 韩济生.针刺镇痛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30
7 黄仕荣,石印玉.单穴电针治愈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报告.中国骨伤,2007,19(增刊):65
8 侯树勋,吴闻文,刘汝落,等.髓核突出类型与腰腿痛严重程度的关系.医学杂志,1993,18(5):349
9 黄仕荣,石印玉.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再认识.中国骨伤,2005,18(7):416
10 崔承斌,王京京.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论背俞功能带.中国针灸,2005,25(7):483
11 Cavanaugh JM. Neural mechanisms of lumbar pain.Spine,1995,20(16):1804
12 张迪,丁光宏,沈雪勇,等.针刺引起结缔组织效应的研究进展.针刺研究,2004,29(1):77
13 史学义,张清莲.得气穴位组织结构的动力学研究.针刺研究,1996,21(3):60
14 黄仕荣.针刺镇痛穴位结构与功能的特异性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9):3
15 黄仕荣,詹红生,石印玉.单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及外周血血栓素B2、前列环素的影响.中国骨伤, 2006,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