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7: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药化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 IPM理念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如何真正做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一是要明确有害生物不能彻底消灭,而是要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二是要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的基础上,掌握防治措施和方法运用。做到这点,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农药的使用者及技术指导者观念的转变,必须向社会输入具有IMP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农药概论》主要讲授农用药剂学概论,其主体是农药。要培养具有IPM 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应首先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入手。
2 将IPM理念设计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中
根据新的形势,对农药学概论课程大纲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将传统课程中的化学部分做了适当精简和合并,增加了生物、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比重,比如增加了生物技术在农药研发中的进展、农药抗药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农药的应用、农药如何在环境中转变为友好行为;此外,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提供其他与农药学概论课程相关的书籍阅读范围,诸如基因工程进展、植物生理学、现代生物技术、环境毒理学。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术视野,更容易产生创新思路,也能更好的将多元化融入农药学概论课程中,除了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更能将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融入到教学中,将IMP理念深深树立于每个学生的观念中,使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度得到提高。
3将IPM理念体系于学生的毕业论文中
毕业论文是对一个本科学生4年学习考量的一个综合体,毕业论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分析运用理论知识,总结问题经验,锻炼的是“学中用、用中学”的综合能力。以往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时往往是针对生产实际中某一特定问题,确定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如“防治草莓根腐病的药剂筛选试验”,学生和老师在设计试验方案及实施试验过程时,更多的关注防治效果,而忽视了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及环境友好的这一理念。现今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施及答辩中,IMP理念已深深植入每个老师及学生心中。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已从原来的单一的防治效果,转变为对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农药对传粉昆虫的影响、除草剂对杂草生物群落的影响等”不但学生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农药,而且能更为完备地进行综合防治。不但使IMP理念贯穿于学生本科学习,更能使其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上把IMP理念带入到工作中,成为具有IMP理念的植保人才。
4注重师资队伍专业多样性建设,强化观念碰撞
教师的创新能力及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新型理念学生的培养,就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掌握国内外对于IMP理念的应用,并能将其通过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学生。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案例如“DDT的兴衰历史、色质联用在农残分析的使用、生防菌研发等”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将IMP理念融入进农药概论课程的每节课中。还积极邀请具有影响的学术名师,开设学术前沿讲座及学术沙龙。使学生都不出学校即可学习当前本领域的最新理论、最新知识、最新方法和最新进展。
5将IPM理念应用于农药概论实验课设计中
采用必选实验和任选实验两种选课方式。《农药学概论》实验项目共设有8个,其中4个必选实验,4个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以基础实验为主,所有学生必须独立或协作完成。基础实验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农药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包括:杀虫剂的内室毒力测定、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对峙法、抑菌圈法)、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农药制剂加工配制和质量检测。以上4个实验是为基础实验,在对学生实验考核时,加入了IMP理念的考核,如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对天敌生物影响的观察。完成必选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在4个任选实验中选择2个实验,2个实验老师在设计实验大纲时,只给出实验方向,不给出具体内容及步骤,任选实验的内容具有一定得研究性质,学生主要结合理论所学及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综合进行实验。如同学在实习中发现三叶草周围很少生长其他的杂草,故在任选实验中,设计对三叶草提取物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实验。这是很好地对IMP理念的理解和研究。将其融合进了实验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拓宽了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理解。
6 IPM理念促进教学方式改变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主要通过动画、表格、视频、对比等形式把教学中的重难点生动、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从原来枯燥的板书及教师说教中更为形象生动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掌握。另外学生也参于了课件制作,实习的时候去农药厂参观,学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除了对生产设备及农药制作过程的拍摄,还对农药厂周边环境、水体进行了拍摄,这些图片都在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上展现,学生除了对农药加工方法加工剂型的这些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学习,更对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分成2组进行自由辩论,更加深刻的理解农药是“双刃剑”这一观点。提高了学生对农药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将IPM理念真正的融入了整个理念中。
参考文献
[1]滕春红,陶波.农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2-63.
[2]李海平,李灵芝.关于农业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58-159
[3]宋宝安,赵德刚,杨松,等.农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贵州大学学报,2014,31(1):130-136.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快速检测
有机磷农药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杂草及细菌的生长,提高农业产量。但农药中有些物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长时间保持其毒活性,若长时间摄取残留农药则会影响人类的健康。残留农药在人体内不断累积,能引起各种严重疾病[1]。因此,研制出有机磷农药快速、可靠、灵敏和实用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使其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限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控制高残留农药蔬菜的摄入,降低农药中毒发生率,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1.气相色谱法
1.1 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法(GC)是一类分离分析方法,它是根据分析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目的,并将分析物质的浓度转换成易被测量的电信号,然后送到记录仪记录下来的方法。GC法的分析对象是气体和可挥发物质,其优点是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目前,GC法已由过去以填充柱为主转到以毛细管为主。但是,对于沸点高和热稳定性差的农药,GC法不能进行分离检测,需先进行衍生化法处理后再进行GC分析检测。
1.2 气相色谱现状
气相色谱法是检测有机磷的国家标准方法,检出限为1 ng,具有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准确、灵敏度高,且一次可测定多种成分等优点。其主要通过相对保留值来定型,通过峰高与峰面积并采用内标法和外标法来定量。曲丽萍、张晓波[2~3]等分别对大米样品和小麦样品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通过较为简便的提取方法和实用有效地净化处理,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方法所需时间短、干扰小、准确可靠、易于操作、回收率和检出限均能满足大米、小麦样品中残留农药检测的需要。刘永波[4]等采用选择离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M-GC-MS)方式,依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峰度比,对农药进行确证,此方法可在36min之内检测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等48种农药,并可同时定性和定量,对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产品进行检测。尽管色谱法灵敏且准确,但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成本高,而且所需仪器昂贵而笨重,需要专业人员维护,不适合在线检测。
2.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研究最多且相对成熟的一种对部分残留农药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利用有机磷农药可特异性的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破坏神经的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致死的原理进行检测。
2.1 电化学法
电化学方法对有机磷的检测一般有两种传感器。一种是胆碱酯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常用的又有单酶传感器和双酶传感器。单酶传感器是将乙酰胆碱酯酶(AChE)固定在电极表面,酶催化底物乙酰或丁酰巯基胆碱生成巯基胆碱,通过对有机磷在AChE抑制前后生成的巯基胆碱的检测来测定有机磷的含量。免费论文。而双酶传感器是用AChE与胆碱氧化酶(COx)共同修饰制备酶电极,通过对生成的双氧水的检测达到对有机磷检测的目的。宋昭[5]等以丝网印刷电极为载体,以明胶包埋为主要方法制备了基于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氧化酶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评价,发现该酶电极在pH值为6.8,温度为37℃时对氯化乙酰胆碱有最大响应,其稳定期可达30d,测量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18%。利用敌百虫对酶电极的抑制作用,可实现传感器对其的快速检测,测定时间可控制在10min,其测量的线性范围为10-10~10-15mol/L,对敌百虫的检出限为1×10-10mol/L。尽管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检测方面灵敏实用,但在线分析应用上仍存在不足:如这类传感器只能测出各类农药的总量,其选择性低;酶电极重复使用率低,成本高,检测过程繁琐、费时;AChE本身是不太稳定的酶,制备的生物传感器稳定性也不太好等。
2.2 酶片显色法
在酶抑制作用下,减弱某种显色反应来完成有机磷的检测。免费论文。刘海霞等在检测有机磷农药的酶分析法中,通过两种不同显色剂(2,6-二氯靛酚乙酯和固B盐)的显色原理及性能对比实验,证实了采用2,6-二氯靛酚乙酯既兼顾了底物和显色剂双重作用,又具有底物稳定性好、灵敏、简便、实用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2,6-二氯靛酚乙酯法的优越性。大量实验证明,用植物酯酶片代替从动物体和血液中提取的胆碱酯酶作为酶源,不仅来源广、价格低,而且获取方便。纪淑娟等发现有机磷农药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在无有机磷农药存在时,氯化乙酰胆碱在胆碱酯酶作用下可以生成醋酸;当有机磷农药存在时,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作为其分解产物的醋酸也相应减少。农产品施用有机磷农药后,样品对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程度的高低,可以反应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多少,而且可以通过产酸量的多少进行估算。根据上述反应特性,依据指示剂颜色或反应液pH值的变化,就可以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情况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免费论文。酶片显色法可快速地对农药进行在线检测,但它也存在酶容易失活的问题。
3.结语
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发展有机磷快速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步提高,新的农药品种将不断进入市场,并且对农药检测限的要求将会更低,所以需要研究更加灵敏、可靠、快速的检测技术,以期在测定方法的多样化、测量灵敏度的提高、响应时间的缩短、仪器自动化程度和现场检测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 D.M.Ivnitskii,J.Rishpon.A potentio-metricbiosensor for pesticides basedon the thiocholine hexacyanoferrate(III)reaction[J]Biosens. Bioelectron,1994(9):569~576.
[2] 曲丽萍,国娜.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大米中多种农药残留[J].黑龙江粮食,2005(6):21~22.
[3] 张晓波.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小麦粉中多种农药残留[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4):14~16.
[4] 刘永波,贾立华,牛淑妍. 气-质联用快速检测蔬菜、水果中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3,24(6):491~495.
[5] 宋昭,黄加栋,胡敏,等. 快速检测敌百虫浓度传感器酶电极的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5,24(7):16~18.
论文摘要现代农业在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积极推广少耕、免耕、作物残茬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生产等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上世纪30年代初,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化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全方位培肥地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革新地面灌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便于浇水管理,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从而减少了水蚀,保护了土壤。
2.3.2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2001)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抑制营养生长;后期补充灌溉,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水,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2.4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关键词:组合化学;农药合成;应用
Abstrac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s, this is the everlasting truth, this point in chemical production can also be reflected,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 modern chemic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 chemical and makes the fields are the benefit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pesticide synthesis and with all kinds of benefits.
Keywords: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Synthetic pesticid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化的化学工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几乎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有力的体现,可见化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之大。而由于化学这一工业所独有的学科性质,使得其在生活领域的作用尤为巨大,因为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可避免的都会与化学产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其作用不言自明。而作为化学发展中的佼佼者,组合化学的发展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1组合化学
1.1组合化学简介
组合化学是化学这一学科中最新兴起的一门工艺技术和研究方向,它一经研究发现就凸显出了它的巨大利益和研究可利用性。并且由于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成果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点更加大了人们对他的研究。组合化学是一门新兴技术,它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近20年的发展中,它已引起生物学、医学和化学等领域有关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并已在医药研究中取得了成功经验。早期人们利用组合化学合成多肽库,从中筛选出了许多有活性的化合物,包括抗原决定簇、抗生素、酶抑制剂、受体的配体等。组合化学的产生被认为是合成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在研究观念上打破了传统的逐一合成、逐一纯化、逐一筛选的模式。能多、快、高、省地合成大量结构各异的分子库。并进行快速筛选,以寻找和优化先导化合物。因此,组合化学已成为目前化学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除应用于医药研究催化剂筛选无机功能材料等外,在农药合成应用方面也有长足发展。这一点正是我们下文将要重点介绍的。组合化学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固相有机合成的进步,其初期主要集中在肽和低聚核苷酸的合成上。早在1963年,Merrifield利用固相技术合成了多肽,为组合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八十年代中期,Geysen建立的多中心合成法,Houghton建立的茶叶袋法中首次引入了肽库的概念。1991年Furka的混合-切分法的提出标志着组合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近几年来,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组合化学的发展速度更为迅速,现已推广到小分子非肽化合物库的合成,许多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库已经被合成出来,大大加速了新材料的发现速度。
1.2组合化学的原理
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下组合化学的合成原理是怎样的,这样既能让我们对于组合化学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还能够使我们了解组合化学在农药合成中具体是如何操作的。组合化学打破了传统合成化学的观念,不再以单个化合物为目标逐个地进行合成,而是选择一系列结构、反应性能接近的构建模块A1-An 与另一构建模块B1-Bn 进行反应得到所有组合的混合物,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同步合成几个几十个甚至上万个化合物形成了化合物库(Compoundlibrary)。组合合成的特点就是用少数几步反应可以得到数以万计的化合物分子,它将化学合成、组合原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批的分子多样性群体,形成化合物库,然后采用有效的手段对库成分进行生物活性筛选,从而得到目标产物。
2组合化学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知道了组合化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产生新的材料和新的物质来供我们使用,这些新材料新物质一般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多年来,在农药合成领域一直沿用传统的合成方法,以单个化合物为目标,一步一步合成,最终获得产物。这种方法耗时、费力,获得新产品周期长,近年来,随着组合化学的发展,人们把它引入到农药合成领域,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大缩短了新农药的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应用组合化学方法进行新农药合成研究,首先要进行化合物库的合成,之后要对库成分进行生物活性筛选,找到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并确定其结构。化合物库的设计、合成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步。
一般说来,组合化学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也就是说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即固相合成法、液相合成法、带载体的液相合成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下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
1)固相合成法是将反应物连接到不溶性的固相载体(solid-support)上的一种合成方法。这种方法是从Merrifield利用树脂作为载体合成多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首先将一种反应物连接到带有链接体的树脂球载体上,然后再与另一反应物反应,生成连接在载体上的产物,最后经过滤、洗涤,使反应物与反应液分离,再经断裂反应,得到所需化合物,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和提纯步骤,所以固相合成能实现反应的自动化。目前常用的载体有合成树脂、硅胶、玻璃和纤维素等,其中以树脂使用较多。喻爱明等人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具有除草活性物质的先导化合物--氢化脲嘧啶,他们选择Wang 树脂作为载体,进行固相组合,合成构建氢化脲嘧啶化合物库,丙烯酸酰氯与Wang树脂作用,得到固载的丙烯酸酯,与伯胺经Micheal加成反应生成仲胺,随后与异氰酸酯加成得到脲,在酸催化下从树脂上解离的同时关环,从而得到氢化脲嘧啶,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化取代基组合合成了含9种氢化脲嘧啶的小化合物库它们的结构经GC-MS 所证实。固相有机合成法是构建化合物库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如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和连接基,有额外的连接载体和从载体上解离的反应步骤,需要有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分析方法等。
2)液相组合合成,顾名思义反应都在液相中进行,不需要额外的连接载体,与固相组合合成相比具有易于实现,减少了与载体连接和解离步骤等优点,但是产物纯化困难,由于一般的小分子有机物的合成易于在液相中进行,故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李斌等人报道了在液相条件下,采用组合化学中的索引方法,用苯异氰酸酯与胺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除草剂敌草隆和灭草隆的25个脲类化合物库,用含异氰酸酯基团或胺基团的树脂对产物进行了提纯,并用HNMR 和LC-MS对各子库进行了初步分析。此化合物库分为10个子库,用常规除草活性筛选方法对10个子库进行除草活性筛选,依据子库除草活性的顺序重新发现了除草剂敌草隆和灭草隆,节省2.5倍的合成工作和筛选工作。组合化学方法也可用于研究物质的合成工艺,优化合成路线。对甲苯磺酸乳酸乙酯是合成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如喹禾灵、恶唑禾草灵等的重要中间体。李斌等人在液相条件下用组合化学方法研究了对甲苯磺酸乳酸乙酯的合成工艺。他们用平行组合合成方法一次进行15个反应,用气相色谱对反应进行跟踪分析,以考察溶剂、碱、反应时间对对甲苯磺酸乳酸乙酯合成收率的影响,发现极性溶剂对反应有利。内乙酰脲(hydantion)有抗惊厥、抗心率不齐和抗糖尿病的生物活性,其除草和杀菌活性也受到人们的注意。Hanessian等人报道了用液相和固相两种方法进行内乙酰脲库的合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3)带载体的液相组合合成法,这种方法是在液相反应中引入载体,目的是为了提高纯化效率。固相反应的突出优点是采用简单的过滤手段就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纯化效果,液相合成中产物虽不易纯化,但有些反应更适合在液相中进行,尤其是一些小分子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参考文献
作为学科课程的化学课,是以间接经验——现有的一整套系统化的知识为基础的,而活动课则以直接经验——通过实践获得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的感受与经历为基础的。因此,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科学上的严格界限,同样是学习化学范畴里的内容。学科课程注重使学生掌握已经抽象化了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以及应用这些定律进行计算的技能;而活动课却重视学生体验概念和定律产生及作用的现实状态和过程,并注重应用这些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科课程的教师开设活动课,选择其较熟悉的知识领域作为切入口,是比较自然而有效的做法。
综上分析,活动课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选择化学方面的内容当然是可以的,但这并不是说活动课就必须与学科课程挂钩。化学教师开设化学活动课,可以作为其研究活动课程的一个起点。当然,化学活动课的活动内容不应只局限于化学领域。若把活动课作为学科课程的附属课,把学生做化学课上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或练习题就作为化学活动课,这就不妥了。根据活动课的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等原则,只要其内容合适、与化学略有沾边的都可以入选。这就需要教师真正领悟活动课的内涵,真正理解开设活动课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把化学课与活动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活动课不只是流于形式。
笔者设计的化学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如下:
一、化学实验是化学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化学实验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内容可以分以下几类:
1.趣味实验。这类实验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制作实验。这类实验对操作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并得到一些有用的成品或工艺品,从而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这类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实验技都很有益处。
3.教学实验研究。若学科课程中没有演示的实验或配合课堂内容的补充实验,可让学生在活动课上进行实践、研究,借以锻炼基本操作,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
4.探索性实验。这类实验是学生学习过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原理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带有一定的探索性。实验内容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化学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二是由教师指定给学生的社会课题,如环境保护、三废处理等。探索性实验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思考和讨论,对于操作的安排、步骤的设计、仪器药品的选择等都能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研究。
5.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验。这类实验内容的范围很广。化工生产中各类反应的模拟实验,与食品营养、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建筑材料、塑料合成、纺织装饰、能源燃料等有关的各类实验,都可作为选择对象。这类实验既有较强的趣味性,又能丰富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化学小论文
化学小论文的撰写,是化学活动课的又一重要的内容及形式。这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写作等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经过初步的调查和研究、查阅一些有关的资料、初步选定论题之后,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研究能力及学校条件等实际情况,拟订讨论和研究方案,再进行必要的实验、调查,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最后反复核对校正,撰写成论文。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有限,所以化学小论文应选择较小的论题,篇幅宜短,内容宜浅,但在科学性和语言的简洁明确方面应有严格的要求。
三、参观与调查
校外的参观与调查活动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既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又使学生亲眼目睹化学等学科知识及技术在工农业及科技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勤奋劳动等方面也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校外参观与调查的具体内容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组织各项活动。参观和调查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参观活动可考虑工厂、科研所,如塑料厂、橡胶厂、炼钢厂、炼铁厂等。参观的内容经讲解后,应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参观后可让学生写出参观报告和感想,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还可对当地环境情况、三废处理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经过师生的论证,提出治理建议,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还可以对当地使用的农药、化肥的种类和特点、使用及保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提出使用和保管的科学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地使用农药、化肥,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由于不受化学学科课程大纲的限制,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是极为丰富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还有不少形式,如化学史料、化学专题辩论会等。
英文名称: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主管单位: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0895-3988
国内刊号:11-2816/Q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论文摘要 植物叶片病害严重影响植株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概述了植物叶片受侵染后的变化,并对植物叶片病害的种类进行了归纳,阐述了叶片病害防治的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植物叶片病害生物防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植物病害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植物受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作用,在生理上和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的特征。植物病害有根部病害、茎部病害、叶部病害等,其中叶片病害非常广泛且后果相当严重。植物叶片病害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效能,成为制约农作物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影响作物的经济效益,药用植物的品质、产量等,观赏植物一旦受其侵染即失去欣赏价值。
1植物叶片受病害后的变化
1.1形态变化
①变色:变色是叶片病害常见病状。由于叶绿素被破坏,叶片变为淡绿或黄绿色称为褪绿;叶片普遍发黄称为黄化;叶片变为黄绿或黄白色镶嵌状称为花叶。②坏死:坏死是细胞和组织的死亡,表现为叶斑和叶枯。③畸形:甘薯病毒侵染使叶片边缘上卷,甚至扭曲。④萎蔫。⑤叶片穿孔和早落。
1.2细胞变化
细胞的数目和体积发生变化,细胞壁成分如纤维素、果胶等被消解,细胞壁被破坏,致使细胞质外流,叶绿素和相关酶的活性发生剧烈变化,同时受侵染的细胞会发生过敏反应、氧化裂解和细胞程序性死亡。
1.3生理变化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片病害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影响植物对有机物的合成和能量的获得。抗生素和病程相关蛋白的合成以及代谢产物产量的变化等扰乱了植物的新陈代谢。
2植物叶片病害分类
2.1细菌病害
细菌病害占有特殊的地位。细菌病害相对较少,多为急性坏死病。细菌形态微小,一般只能在潮湿环境里生存,进入植物体内只能在细胞间隙或木质部导管的死细胞里繁殖,不能透入完整的活细胞。细菌可通过非角质化部分(伤口)或天然孔口(气孔、水孔、蜜腺等)侵入植物体。病原细菌有假单胞菌属、短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棒杆菌属、欧文氏菌属等,如桉树褐斑病、糖甜菜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
2.2真菌病害
真菌病害在植物叶片病害中占主导地位,数量达80%以上。真菌没有叶绿素,营养体主要是菌丝,可生长在寄主体内和体外,营养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可以产生繁殖体。侵入途径和细菌相似,可通过非角质化部分和天然孔口侵入,需潮湿环境等。一般在寄主表面长出的霉状物、粉状物等都是真菌病害,如小麦雪霉叶枯病、银杏黑斑病、银杏叶斑病、葡萄霜霉病等。
2.3病毒病害
植物病毒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危害性很大。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具有侵染活性的细胞内寄生病原物,只含有1种核酸,植物病毒的核酸大多是ssRNA,少数为dsRNA、dsDNA或ssDNA。传染方式有嫁接传染、汁液传染、昆虫和螨类传染、线虫和真菌传染,其中以昆虫最为严重。绝大部分经济作物都会因受病毒病危害而不同程度减产或品质下降,如烟草病毒病、甘薯病毒病、玉米矮花叶病等。
3植物叶片病害防治
3.1物理防治
定期进行疏松土壤以保持通气;按合理比例施肥;严格按要求修剪,刀刃要锋利,剪前清除露水,根据生长状况不同调节修剪频率;在早晨浇水,以使太阳很快晒干叶片使真菌失去水膜包裹发生的机会;使用抗病品种。
3.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防病增产效果显著等优点,但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杀菌剂毒性过高,抗药性、农药残留问题严重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化学防治的发展方向,应积极开发新型无公害农药,一要超高效:尽量减少药剂或其代谢物对环境的影响;二要选择性:仅抑制靶标有害生物,对非靶标生物具有安全性;三要无公害:能迅速降解,对人体、有益生物体、环境和生态平衡无不良影响。
3.3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通过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使其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生长,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3.3.1生防菌种类。①生防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和土壤农杆菌等。研究表明,土壤农杆菌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使原生质外溢。②生防真菌:主要有木霉菌、淡紫拟青霉菌、菌根真菌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木霉属真菌。③放线菌:应用最多的是链霉菌及其变种,井冈霉素、内疗素等制剂已应用于生产。④病原菌无致病力菌株。⑤病毒的弱毒株系。
3.3.2生物防治的机制。主要如下:①抗生作用;②重寄生作用;③竞争作用;④溶菌作用;⑤噬菌体。此外,生防机制可能还有:在逆境中,如干旱、养分的胁迫下,通过加强根系和植株的发育提高耐受性;可诱导植物对病菌的抗性;使病原菌的酶钝化等。
3.3.3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①问题。生防菌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定殖能力差;抗药能力差;菌株稳定性问题。②对策。向土壤中添加诱导生防菌种群增加或刺激生防菌产生抗菌素的物质,如壳聚糖等;进行菌株改良,利用诱变育种、原生质融合及转化技术进行菌株改良;将菌株的抗性基因进行转基因,培育抗性转基因植物;利用菌株的抗性基因生产生物新一代农药。
关键词:农药 无缝对接 探析
关键词:农药 无缝对接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58-03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农药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化学、农药交叉科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药、化工、检测、管理等部门从事农药等化工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此,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与综合治理技术和农药化学、农药剂型与加工、农药毒理学、农药残留检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具备从事农药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应用与推广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无缝对接培养模式是学校根据市场需求与企业同步的一种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达到就业单位一线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模式中, 学校和就业单位是人才培养供应链上两个不同的节点,学生作为知识的载体进入高校,经过教育加工后再输送到用人单位,实现两个节点的无缝对接[1-3]。
该专业办学点在海南,地处国家最南端。各种热带经济作物和粮农作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广泛,培养适合热区的农药人才尤为突出。目前关于农药学人才培养经常报道[4],但是要培养适合热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开展企业的一线工作,达到无缝对接的要求,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1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国植物保护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涉及普通的病、虫、草害,而热带地区的病、虫害一年四季发生,与普通的病、虫害既有联系也有显著的区别。如果按照常规方式开展教学,势必忽视热带地区独特的病、虫危害,导致学生与热区就业单位的脱节,就业单位还得自己培训学生,这样无形增加成本。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对该方向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热带地区的作物种类,病、虫害发生与发展情况,病、虫害的种类等增加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除了了解常规病、虫害的知识外,还对热带地区的病、虫害有了新的认识,这样学生在热区就业就能够直接上手,达到一线人员的知识要求。
同时,海南省建立国际旅游岛后,对环境保护要求提高,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更加严格,对农药的使用更加规范。因此,在开展农药学的教学时,将绿色农药作为其核心,所有例证和推导都以绿色农药为对象,将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境友好农药传授给学生;将高毒农药作为反面教材,时刻提醒同学,避免使用,从而引导学生规范使用农药。
在实验课内容的改革上,我们以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为主;以创新为目的,建立研究型的实验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的做法是: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机整合实验内容,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将热带地区的病虫草害灌穿在实验教学中。做到课堂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实验与科研、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使实验课的内容既保留了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结合传统的板书、挂图、标本,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3D效果,高性能摄影等技术衔接。做到声、光、电等丰富的视觉效果,从感性上认识了解病虫危害,从理性上掌握其防治方法,为进入社会学以致用,达到无缝对接要求。
2 编制热区特色教材
植物保护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全国各大农业院校都有开设。专业教材非常丰富,国家规划教材、“十二五”教材层出不穷。现有全国通用的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等教材都属于大众化、通用型教材。很多热带地区的作物、果树、病虫害等都未涉及到。然而,海南属于热带地区,该地区有自身独特的气候条件,有一年四季任意危害的病虫害,内地居多教材涵盖的教学内容属于大宗作物,如水稻、小麦、棉花等,很多作物在海南分布较少,为此编制适合热带地区的特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尤为重要。
为了有针对性开展热带地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院每年组织力量,依托本专业师资,针对热点和紧迫需要的原则,编制热带特色教材。学校和学院充分考虑教师出版经费短缺的问题,每年资助部分教材出版。经过本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如今编制了多本特色教材,基本涵盖了热带地区病虫草等方面的内容。具体编制的教材如下:热带果树病理学、热带植物细菌病害、热带园艺植物病理学、热带作物昆虫学、热带农田杂草生态与管理、热带农业生态学、热带作物生态学、热带作物病虫草害名录、热带饲料作物病虫害防治学、反季节瓜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冬季瓜菜安全用药技术、生物农药研究及品种介绍、农药学科群实验指导、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槟榔病虫害田间诊断图谱、橡胶树病虫害诊断图谱等。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植物保护农药方向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课程综合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技能训练等,共计29.5周,占据大学学习生活1/6的时间。为了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环节,达到培养热区特色人才的要求,我们详细规划了实践教学环节。
3.1与制度结合开展实践教学
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学院实行了学制“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学前3年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第4年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主。该制度于2007年开始试点,现如今推广到其他专业。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一方面,将自身3年的理论学习运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学生动手动脑参与企业实践活动,独立开展企业安排的各项工作,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情况,有利于学生步入社会,达到无缝对接的要求。
3.2与企业结合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进企业使实践教学活动与现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相一致,为学生提供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专业科研训练、专业生产技能训练和实际生产经营管理训练的平台,推动实践教学向集成化发展,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做研究、做人做事的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验证和提高,成长为即用型人才。
学院将本专业学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课程实习、毕业(生产)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的实践平台延伸到企业,发挥企业生产经营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优势,分享企业人、财、物的资源优势,推动实践教学向开放化、集成化、自主化发展。
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位于海口的相关企业,如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南国绿洲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等,开展药效试验和技术推广等内容;或者由专业教师带队到海南其他企业,如乐东茂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海南惠民农产品出口配送有限公司、三亚市南繁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调研,改变了以往单一安排的实践形式,推动了实践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学生参加实践更加积极主动,选择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实践内容更加多元化和全面化,从而进一步培养和锻炼了具有不同志向的学生,使得这些学生选择就业面更加广泛,与社会对接更加具有适应性。
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从2006年不足10个,发展至现如今30余家知名企业和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有的是科研院所,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有的是农药企业,如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有的是事业单位,如农业厅海南出岛冬季瓜菜质检站等,还有农业公司,如海南惠民农产品出口配送有限公司等。学院与这些企业每年均通过院企研讨会、院企联欢晚会、院企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增进感情和促进合作。同时,在项目上,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实现“学、研、产”相结合,很多学生也参与其中。这样实施后,学生对企业有进一步的了解,且得到锻炼;企业对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在用人招聘时会给予优先考虑。
3.3与就业结合开展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对农药的热情和兴趣,自新生入学开始,学院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了企业的高管作为名誉班主任,同时发放带企业标志的班服,形成对帮活动。从2010年9月开始,位于海南省的几家农资企业,如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南国绿洲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乐东茂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由企业总经理担任名誉班主任和学生创业导师,企业高管担任名誉班主任和就业指导教师,与结对班级不定期地开展培训、讲座、交流、模拟面试、素质拓展、参观学习等活动,为大学生讲授办企业、做人做事、服务社会等经验和知识。
目前,学院已经与企业达成了各种合作协议,同时,在企业挂牌,作为实践育人单位。学生利用最后一年在企业带薪参加实习,部分学生还在企业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验等,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未毕业便被实习单位相中,将其转为正式员工。将试用期提前到学生时代,毕业后直接结业,从而实现大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4 开展小班教学
为了提高课堂理论和实验教学质量,学院从2012~2013学年第1学期开始实施《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学院理论和实验教学编班(分组)暂行规定》,理论教学编班以专业(方向)修课的学生人数为编班原则,实验教学分组以专业(方向)班级人数为分组原则。
理论教学编班:以专业(方向)修课的学生人数确定分班。专业(方向)修课的学生人数在66人以下的不分班;专业(方向)修课的学生人数在66人以上的则分为二个班(可结合专业方向的自然分班数分成一个大班和一个小班,也可分成二个平衡班)可安排二个教师同时在二个教室上课,也可安排一个教师在不同时间分开上课。
小班化教学的目的是减少因学生人数过多,上课效果不理想,学生逃课、代课等问题。实行小班教学后,学生到课率、听课效果明显改善,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高。
5 开创特色的冬季小学期制
开展冬季小学期制是海南大学的特色。学校利用海南冬季暖和的自然条件,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校讲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也积极聘请知名学者为农药方向学生讲学。近年学院外聘了中国科学院孙汉董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级教学名师左玉辉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江学者王源超教授,前来开展冬季小学期授课。
通过这种形式的讲学,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了解他们的科研情况,为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同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为考研深造做准备。
6 无缝对接下的零距离就业
植物保护(农药)专业学生就业率一般在95%以上,最高达到100%。每年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学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6.1出台就业奖励办法
签约率是学校对学院就业工作考核的核心指标,学院根据签约率对各毕业班级实行一次性兑现奖励,将奖金发放到班级,作为班级的活动经费。具体奖励标准依照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与奖励标准对照表(表1)进行。
表1 毕业生签约率与奖励标准对照表
备注:奖励金额=V*T;签约率=(劳动合同+协议书+升学录取通知书)/毕业班级或学位点的总人数。
如符合本科毕业生就业先进班级奖励的表彰条件,但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班级,学院将降低一个档次奖励或取消奖励。
(1)班级有2个以上学生出现违约且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产生不良评价;(2)班级在最后一学年当年出现1人以上的违纪,且受到学院或者学校的处理;(3)所在班级有2人次以上不按照学院要求进行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答辩或回校注册。
6.2提供各种升造机会
学校和学院提供各种学习机会,鼓励学生考研和出国。植物保护(农药)专业每年绩点在前5%的学生都有机会保送到国内211或985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保送的学校有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
学院为了鼓励学生考研,每年还定期举办考研助推班,为有意愿读研的学生提供培训。近年考上研究生的比例在10~30%之间。同时,学院的植物保护专业有2个博士点和6个硕士点,每年可以招收硕士和博士生70人左右,学院制定措施优先招生本学院专业学生。
本专业学生有很多出国(境)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学校与境外26个国家和地区的94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具体项目有:校际交换生、中外联合培养、境外实习和就业、短期赴境外交流及冬夏令营等。本学院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积极参与出国(境)交流和学习。
6.3建设农资职业经理人成长班
农资职业经理人成长班是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与农资行业的10家知名企业合作举办的特色班级。该班级的目标是联合培养有志在农资行业发展的农资职业经理人,主要由经验丰富的企业精英为学生授课,打造未来的职业经理人。这是一项高质量、高素质、创新型的院企合作,培养农资行业的未来职业经理人的人才工程。通过这种班级培养,受训学生获得了农资部门一线人员的言传身教,初步了解农资企业的运作模式,管理经验。为今后自身发展埋下伏笔;同时,知名企业对通过层层选的成长班学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学员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7 结语
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改革和实践探索,解决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解决了学生在热带地区的直接就业问题,通过开展企
业、学院、事业单位三位一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无缝对接的就
业。二是从教学内容上开展特色教材教学和绿色农药教学,将绿色概念贯穿在该专业学生培养中,为社会,特别是海南冬季瓜菜的安全生产,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梁,张业琴.高等职业教育与大学无缝对接的实现机
制――澳大利亚学分转换模式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30(3):44-48.
[2]黄春媚.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共创“三赢”局面[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30-32.
[3]谭宏,唐朝莉,郭跃,陶晶.高职院校“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模型[J].江西教育科研,2007,(1):93-95.
[4]宋宝安,赵德刚,杨松,等.农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1):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