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7: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接入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分布式入侵检测;;协作
在宽带网建设中,除了增加骨干网传输通路的带宽、网上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及路由器速度以外,主要是缓解用户接入网瓶颈。目前,宽带用户接入技术主要有高速数字环路(xDSL)、光纤接入方式、双向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和宽带无线接入网(如MMDS和LMDS)等手段。其中,宽带无线接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接入手段。本文将重点探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1.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的特点
1.1首先,话音通信和宽带数据通信逐渐无线化。随着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发展,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在几年后,无线话音通信和窄带数据通信的用户数量将可能超过有线用户。目前在中国的部分地区,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数量已超过有线电话用户的增长。
1.2无线通信须适应IP业务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等新业务的发展,数据通信业务量正以指数规律增长,其中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的业务量更是急剧增加。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须适应IP通信业务发展的需求,并逐渐向高速、宽带通信网推进。
1.3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始终在互补支持发展。与无线通信相比,有线通信具有容量大、速率高、宽频带和传输质量稳定的特点,能满足高速数据通信和宽带多媒体业务的通信需求。在无线通信方面,第三代移动通信拟达到的目标是静止状态下为2Mbit/s,10GHz频段下的固定无线接入通信已可实现20Mbit/s左右或更高速率。更高频段的无线接入亦在向更高速率迈进,无线通信正利用其实现个人通信的优势始终与有线通信在互补支持发展着。
2.无线接入系统在通信网中的定位
无线接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用于提供本地交换局至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传输,但不提供局间漫游服务。在建筑物内或局部区域,可通过移动终端提供服务。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海岛或用户稀少、分散的农村地区,铺设有线电缆比较困难、投资大,用户经济实力较低,只有选用无线接入技术,才能解决电话普及与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矛盾。在遇到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无线接入系统可作为有线通信网的临时应急系统快速提供基本业务服务。
在通信网中,无线接入系统的定位是:本地通信网的部分是本地有线通信网的延伸、补充和临时应急系统。
3.无线接入技术
3.1MMDS接入技术
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统已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MDS是以传送电视节目为目的,模拟MMDS只能传8套节目,随着数字图像/声音技术和对高速数据的社会需求的出现,模拟MMDS正在向数字MMDS过渡。MMDS的频率是2.5~2.7MHz。它的优点是:雨衰可以忽略不计;器件成熟;设备成本低。它的不足是带宽有限,仅200MHz。许多通信公司看中用LMDS技术来作为数据、话音和视频的双向无线高速接入网。但由于MMDS的成本远低于LMDS,技术也更成熟,因而通信公司愿意从MMDS入手。它们正在通过数字MMDS开展无线双向高速数据业务,主要是双向无线高速英特网业务。
近年,我国有的大城市已经成功地建成了数字MMDS系统,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不仅传送多套电视节目,同时还将传送高速数据,成为我国数字MMDS应用的先驱。数字MMDS不应该单纯为了多传电视节目,而应该充分发挥数字系统的功能,同时传送高速数据,开展增值业务。高速数据业务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MMDS经营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为数据业务的收入远高于电视业务的收入。
3.2LMDS接入技术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工作于24GHz~38GHz频段,带宽在1.3GHz左右,传输容量大和应用灵活等特点使其成为目前倍受瞩目的天线宽带接入技术。
一个完整的LMDS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本地光纤骨干网、网络运营中心(NOC)、基站系统、用户端设备(CPE)。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多通道多点分配业务(MMDS)和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两种。它们是在成熟的微波传输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与微波传输相似,主要为相移键控PSK(包括BPSK、DQPSK、QPSK等)和正交幅度调制QAM(包括4-QAM、16-QAM、64-QAM等)。不同之处是MMDS和LMDS均采用一点多址方式,微波传输则采用点对点方式。
LMDS的特点是:
(1)LMDS的带宽可与光纤相比拟,实现无线“光纤”到楼,可用频带至少1GHz。与其他接入技术相比,LMDS是最后一公里光纤的灵活替代技术。
(2)光纤传输速率高达Gb/s,而LMDS传输速率可达155Mb/s,稳居第二。
(3)LMDS可支持所有主要的话音和数据传输标准,如ATM、TCP/IP、MPEG-2等。
(4)LMDS工作在毫米波波段、20~40GHz频率上,被许可的频率是24GHz、28GHz、31GHz、38GHz,其中以28GHz获得的许可较多,该频段具有较宽松的频谱范围,最有潜力提供多种业务。
LMDS的缺点是:
(1)传输距离很短,仅5~6Km,因而不得不采用多个小蜂窝结构来覆盖一个城市。
(2)多蜂窝系统复杂。
(3)设备成本高。
(4)雨衰太大,降雨时很难工作。
3.3WCDMA接入技术
WCDMA技术能为用户带来最高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现在计算机中应用的任何媒体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地传递。WCDMA的优势在于,码片速率高,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采用Turbo信道编解码,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FDD制式能够提供广域的全覆盖。下行基站区分采用独有的小区搜索方法,无需基站间严格同步;采用连续导频技术,能够支持高速移动终端。相比第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WCDMA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更优的话音质量、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快的数据速率、更强的抗衰落能力、更好的抗多径性、能够应用于高达500Km/h的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而且能够从GSM系统进行平滑过渡,保证运营商的投资,为3G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WCDMA通过有效地利用宽频带,不仅能顺畅地处理声音、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而且WCDMA和MPEG-4技术结合起来还可以处理真实的动态图像。
3.43G通信技术
在上述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无线通信技术将迈向3G通信技术时代。3G强大的带宽和传输速率给多媒体通信提供了高速传输的可能性。从通信容量上,3G较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有大幅提升。另外,3G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使传输速率有了大幅提高,该技术又称为国际移动电话2000,该技术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转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但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用户可用速率就可以达到2Mbps,因为室内速率还将依赖于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划以及组织与运营商协作的紧密程度。然而,无线LAN一类的高速业务的速率已可达54Mbps。
3.54G通信技术
多点分配体系具体涵盖本地以及对点信道系统,前者为微波系统,在同他类系统对比的阶段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性能,即可点对点应用。该系统采取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手段中的无线小区制原理,实现了双向的数据传输,因而宽带更高,当然传输容量同光纤无线比对通常较为一致。多点分配体系可提供更丰富的宽带业务,例如多媒体、视频以及电话业务等。还有一类为多点多信道分配体系,该体系基于视距传输分配技术实现传输处理,同时在完成IP与TMD的带宽无线接入阶段中具体应用措施通常为多点多信道处理技术。此手段不仅可完成因特网接入,进行本地用户大容量信息传输、电视信号传递与数据广播目标,还可完成用户终端、GPRS通信与GSM短信服务等。另外,多点多信道手段在升级更新上比他类通信技术更为便利简单。移动通信中还会应用到其他种类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超宽带技术、虚拟网技术、蓝牙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
2移动通信中无线接入技术应用
当前,依据移动通信无线接入技术具体的应用状况,通常可划分为六类频段。第一个频段即为1.8GHZ,其频段也就是20M,主体作用在于利用SCDMA手段实现公众网同本地专属网络无线连接。2.4GHZ为第二个应用频段,此频段并不属于通信频段范畴,然而在通过申请校验后则可发挥点对点微波保护的良好功效。移动通信中,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三个应用频段是3.5GHZ,即我们通常指的宽带无线接入手段,该技术分配于各类基础电信运营商实践经营流程之中。还有一类应用频段为5.8GHZ,具体在无线宽带接入实践中发挥功能,通常基础运营商经常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应用频段也就是第六类频段,即通常所指的宽带。通信技术应用发展主体依靠以上几类技术实现频率规划,通常全球范围之中,无线管理实践发展阶段中,普遍会存在频谱资源不足的状况。伴随大众不断增加的无线电技术应用功能需要,频谱渐渐面临了更明显的供不应求问题。两者间呈现的矛盾问题我们应给予全面重视。当前,较多国家纷纷制定了科学的政策针对无线电频率做出了合理的调节,进一步激发了频率内在潜能,可方便其能够全面符合现代新技术更新发展以及拓展新业务的综合需要。因而,在对新型市场业务与创新技术手段对应频率做设计规划的阶段中,应全面的意识到无线电设备当前的可供性,保证相应技术手段体现更好的可操作性,并重点探究不同体制下的电磁兼容性以及频率可否共用的可行性。另外,还应尽量保证该技术手段体现科学性以及先进性,提升新技术手段成熟度,方便支持具备高频谱应用效率的通信处理模式。因而,基于频率资源体现的特殊性,在针对频率做规划设计的阶段中,不但应考量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还应保障其可以同国际频率划分始终在一致水平,通过有效的应对策略同国际统一标准完成全面的接轨。
3结语
网络类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方法及答辩要求
(试 行)
一、 网络类题目的特点
学生络类题目的特点主要以校园网、小型企业网、大型企业网(多地互联)为应用场合,进行网络工程设计类或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二、 网络工程设计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要求
类似于投标书,但有不同于投标书,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产品说明书、产品报价……),也一般不考虑具体综合布线(职院学校的要求),主要倾向于其技术实现。
2.论文写作基本环节
采用工程业务流程,类似于软件工程:
1)需求分析
2)功能要求
3)逻辑网络设计(设计原则、拓扑结构图、背景技术简介、IP地址规划表),也称为总体设计
4)物理网络设计(实现原则、技术方案对比,一般考虑结构化布线),也称为详细设计
5)网络实现(设备选型和综合布线属于这个阶段,但我们主要强调各种设备的配置与动态联调以实现具体目标)
6)网络测试(比较测试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
具体实现通过采用Dynamips 模拟平台和Cisco Packet Tracer(PT)模拟平台。
3.注意事项
1)抓住题目主旨和侧重点(类似题目的需求不同,取材角度不同、参考资料的取舍也不同。不同的应用场合会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路由技术(BGP、RIP、单区域和多区域的OSPF)、交换技术(Vlan、生成树、链路聚合、堆叠)、访问(接入)技术、安全技术等,只有这样题目才能各有千秋,否则就都变成了XX公司(校园)网络设计。)
2)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
3)不要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安装调试说明书
4)不建议包含综合布线的整个过程。
4.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结构不太清楚,有些环节没有
2)不应有产品说明书,具体实现要更清楚
三、 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基本环节与要求
从技术上讲主要有:
1)Internet安全接入防火墙访问控制;
2)用户认证系统;
3)入侵检测系统;
4)网络防病毒系统;
5)VPN加密系统;
6)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加固;
7)数据备份系统;
从模型层次上讲主要有:
1)物理层安全风险
2)网络层安全风险
3)系统层安全风险
不同的应用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
2. 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选题有些过于复杂而有些过于简单
2)只是简单叙述各种安全技术,没有具体实现
四、 论文答辩要求
1)论文格式:从总体上,论文的格式是否满足《韶关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规范》的要求?
2)论文提纲:设计条理是否清晰,思路是否明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紧缺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严峻问题,使得建立具有准确性较高的无线频谱资源协作共享模型相当困难。
针对非对称性信息条件下的频谱共享技术研究正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献[6-9]利用频谱拍卖策略解决非对称信息的频谱共享问题,然而,当PU自身对频谱需求大或者授权信道容量低时,可用于出售或拍卖的频谱资源就非常少,难以满足频谱共享的需求。于是,基于频谱合约的共享策略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文献[10]侧重于研究单个PU和单个SU的频谱合约共享机制以避免拍卖过程中的人为操纵;文献[11]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价格的合约以用于垄断频谱市场中的频谱交易;文献[12]研究了一种静态网络中基于合约的协作频谱共享机制;文献[13]在文献[12]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单个PU与多个SU的合约设计问题;文献[14]将合约机制应用于传统频谱市场和二级市场的频谱交易;文献[15]研究频谱共享合约机制中的能量敏感度问题。然而,频谱合约签订后,由网络信息非对称性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16]:一方面SU可能不按照合约的规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定提供协作中继服务,影响PU通信的质量;另一方面,PU亦可能不按照合约的规定向SU支付相应的报酬,影响协作频谱共享的实现。但是,针对基于频谱合约机制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目前尚未见国内外专门针对道德风险问题的报道和研究。
本文将多用户协作频谱共享映射成市场环境中的劳动力市场,将基于市场驱动的合约模型引入到协作频谱共享机制中,结合通信双方的自私性需求,研究和提出对称网络信息条件下多用户协作频谱共享合约系统建模方法。在此模型基础上,针对非对称网络信息的特点,结合激励相容和个人理性的约束条件,研究不同信息非对称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建模方法,激励双方行为以保证协作频谱共享的实现。
1 系统模型
假设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存在一个授权用户(PU)和多个非授权用户(SU),如图1所示。PU拥有授权频谱的使用权,但授权用户发射机(Primary Transmitter, PT)和授权用户接收机(Primary Receiver, PR)之间较差的信道状态,影响着PU的数据传输。M个SU的非授权用户发射机(Secondary Transmitter, ST)和接收机(Secondary Receiver, SR){STk-SRk}Mk=1均不同,每一SU都希望获得授权频带的接入机会,以传输自身的数据。于是,PU利用SU作为协作中继,通过两方协作,在PU容量提升的同时,PU也将一部分频谱资源释放给SU作为酬谢。
在如图1所示的协作频谱共享策略中,首先,在前一半协作通信时段(T0/2)内,PU的PT向PR和SU发射机广播数据;接着,在后一半协作通信时段(T0/2)内,收到PU数据的ST利用PU分配的时空编码将PU数据中继传给PR。由于采用时空编码,因此,每一SU的中继在PU的PR处不会相互干扰[17]。最后,PU给参与协作传输的SU分配一定的时间供其接入授权频段,SU使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接入该频段以保证相互之间无干扰。
然而,PU和SU是自私的,PU希望SU以较高的功率为其传输数据,以提高PU的传输速率,而这会提高SU的能耗;SU期望能获得尽可能多的频谱资源以改善其性能,但这会降低PU的效用。为此,本文借助合约策略来解决双方利益相冲突的问题。合约参数包括SU参与协作通信的中继功率pk以及PU给予SU的接入时间tk。一旦PU与SU签订关于协作频谱共享的合约(pk,tk),双方就必须遵守合约的规定以保证协作频谱共享的实现。SU需发射足够的功率以保证在授权用户接收端能获得pk的中继功率;协作通信完成后,PU需分配SU一定的授权频带接入时间tk作为报酬。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章通过实验分析本文提出的协作频谱合约机制性能。实验参数设置如下:T0=1s和n0=1W。
从第2章和第3.1节的分析中可知,对称信息情况和pk隐匿tk可观测情况的最优合约设计相同,通过求解式(11),可获得PU的效用最大化。
首先,分析最优合约策略下PU效用随R0和χN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中实线标明PU直接通信所获得的效用。随着R0的增加,PU与SU协作频谱共享的动机将减弱。当R0足够大时,PU不会选择与SU进行协作通信。PU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直接通信实线将图2分成上下两个区域。当PU最大效用U*PU落到右下非中继区域时,PU将选择直接通信;当PU最大效用U*PU落到左上中继区域时,PU最优效用U*PU为χN的严格增函数,U*PU与实线的距离就是PU通过协作频谱共享增加的效用,且该增加的效用随着χN的增大而增大。因此,PU要选择雇用那些信道状态好、速率高、传输成本低的SU,以获得较高的协作频谱共享效用。
接着,分析PU最优总时间分配与χN的关系,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最优总时间分配随PU直接传输速率R0的增大而减小。
当R0=0时,PU只能依赖SU的协作通信,当χN较小时,PU需要分配较多的接入时间给SU以获得所需的传输速率;当χN较大时,PU只需分配SU较少的接入时间就能获得较高的中继速率,因而,当R0=0时,最优总时间分配为χN的严格减函数。
当R0>0时,PU分配给SU时间的动机较少,尤其在χN较小的情况下。随着χN增大,PU愿意分配较多的时间给SU以获得SU的协作通信。当χN足够大时,PU只需要分配SU较少的时间就能获得足够的中继服务,因而,最优总时间分配先随χN增加后减小。
图4也显示出本文方法与文献[15]系统容量提升性能对比。由于PU自身都需要SU协作频谱共享,以帮助其提高通信质量,很难有用于出售的空闲频谱,因此,在这里不考虑文献[15]中PU出售给SU频谱的情况。与文献[15]相比,本文综合考虑SU用户的速率、传输代价和功率等信息以及PU直接通信的情况, χN信息更全面,系统容量整体提升得更高,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协作频谱共享合约机制,可以提高整个认知无线网络的频谱利用率。
5 结语
本文针对授权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多用户协作频谱共享合约机制的设计与实现。将基于市场驱动的合约模型引入到协作频谱共享机制中,结合通信双方的自私性需求,提出对称网络信息条件下多用户协作频谱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共享合约系统建模方法;针对非对称网络信息的特点,结合激励相容和个人理性的约束条件,研究信息非对称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建模方法,激励非授权用户行为以保证协作频谱共享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在非授权用户行为隐匿情况下获得最优的协作频谱合约共享策略。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频谱合约协作共享方法可为无线频谱的高效利用和资源共享提供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005, 23(2): 201-220.
关键词:Epon技术 双向网络 有线电视 网络建设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044-01
随着IPTV、网络流媒体、移动电视等业务的出现,给传统有线电视网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广电产业为了巩固其传统电视业务,开始进行了传统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同时在新的社区铺设了双向广电网络,而Epon技术依靠其点对多点网络结构、扩展性、低成本等的特点逐步被广电公司采纳,论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升级改造、网络建设中的应用实施过程。
1 双向网络建设与改造
1.1 实施网络建设与改造必要性
随着三网融合的到来,广电将面临着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市场格局,唯有推行全行业数字化建设与改造,才能在三网融合中增加其天平上的砝码。
1.2 实施网络建设和改造步骤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技术已经进入成熟使用阶段,特便是宽带IP技术与和高带宽光纤网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传统音频、视频业务快速发展。其双线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步骤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推动有线网络从模拟向数字化转换;(2)采用无源光网络技术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向未来有线网络靠拢;(3)推动三网融合业务,提供优质有线网络综合业务。
2 Epon+EOC/LAN技术实现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建设方案
2.1 方案实施基本思路
我县小区已经完全实现有线光纤网络覆盖,部分小区已经部署到住宅楼,在接入用户住宅区部分目前大部分主要还是同轴电缆。在网络结构上光纤端主要是采用星型结构,在用户端主要采用树形结构,目前需要对用户接入端进行网络升级改造以及双向网络建设。其实是步骤作为:(1)在小区中增加光节点,同时每个节点服务数量从300户降低为150户,同时光纤到小区逐步扩展到光纤到楼,以及在光节点与楼宇交点处使用五类线接入用户室内;在进行光纤到楼宇时,首先将主干光纤部署到小区弱电机房,后通过无源光纤分配到小区大楼,实现FTTB功能;对于农村接入建设,根据农村用户分散居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双向数据传输建设。
2.2 EPON+EOC建设方案
EPON+EOC建设方案主要是在原有HFC网络基础上而设计,在原有HFC网络基础上构建独立于HFC网络的宽带IP网,并充分利用HFC网络中的接入端已经是同轴电缆的网络。在该方案中,通过EPON技术提高光纤骨干的网络带宽,通过EOC技术实现用户接入端的双向数据传输。在EPON+EOC建设方案中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分别通过小区光接收器和EPON光纤网络传送到ONU设备中,然后通过合波器和分波器将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通过一芯光纤传送到小区。由于该方案使用了独立HFC网和EPON网,各自将以太网数据和CATV信号接入到同一个光纤线路中,在用户端通过无源EOC合波器和分波器实现两者信号数据的合并与分离。
EPON+EOC可以有效解决对HFC网络小区改造,其组网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通过EPON技术实现光纤网的大容量、高带宽、高性能;利用EOC技术实现用户接入端(同轴电缆)的双向数据传输改造;方案是在HFC网络基础上扩展宽带IP网,不对原有HFC网络做任何变更;可以为用户提供10M独享带宽;
2.3 EPON+LAN建设方案
EPON+LAN建设方案主要适用于新建小区环境,不对原有电视网做任何的调整,只需要通过EPON技术单芯组网,并将ONU交换机直接部署到楼道处,然后通过五类双绞线接入到用户端;其数据传输过程是: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分别通过光接收机和EPON构建的光纤网络发送到各自的ONU交换中,然后通过合波器和分波器将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整合入一芯光纤中,并将整合后的信息发送到小区,小区通过信号分离器将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分离,并通过小区中的HFC网络和EPON网络将CATV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发送到楼道中,并分别通过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线路传送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用户就可以通过双绞线上网,利用同轴电缆线观看电视节目。
EPON+LAN组网特点主要是对新建小区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建设,其组网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该方案适合于综合用户接入,适用于政府、企业等行业用户接入;由于在用户端采用了同轴电缆线接入与双绞线接入,其有线电视业务和数据业务是互相独立的;该组网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65K-1G的网络带宽能力,可以满足不用用户的带宽需求;其组网中ONU设备支持远程维护;
由此可见EPON+EOC/LAN组网方式可以满足开展综合业务的需求,符合了网络发展方向,通过该组网方式可进行远程维护与管理,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
2.4 组网方式实现
其新建小区组网实现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3个光工作站接收光纤数据传输,3个光工作站间通过4芯光缆进行互联。中心机房将视频和数据信号通过骨干网络输送到小区光工作站地理交接箱中,通过1芯光纤进行视频业务传输,通过1芯光纤传输数据业务,剩余两芯作为链路冗余备份。
3 结语
论文主要分析了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提出了有线电视EPON+ EOC/LAN网络建设与改造方案,结合有线电视原有HFC网络的特点与EPON+EOC/LAN技术模式特点实现有线电视网双向数据传输建设与网络升级改造。
参考文献
[1]贺军,李新宇,李青龙.青岛有线FTTB(EPON)宽带网络的发展思路[J].世界宽带网络,2010.
关键词:无线网络;MAC;共享信道
1.引言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采用无线网络技术。特别是随着嵌入式技术发展带来的众多便携式产品,它们大都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上网功能。由于涉及到不同的应用场合以及其它的一些要求,产生了众多的无线网络技术。在众多无线网络技术中,基本的协议框架都是类似的,主要是细节的不同。在无线网络的众多技术中,MAC层至关重要。MAC作为介质接入控制协议,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各个通信节点对信道的访问,解决冲突,实现高效的共享。论文将系统的研究常用的无线网络技术中的MA C层协议,并对其进行仿真。
2. 无线网络MAC层协议的研究
无线网络技术众多,满足不同距离、不同层次的需求,本论文主要研究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3类无线网络技术。它们分别是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区域网和无线传感器网。其中,无线局域网主要应用于类似校园这样的近距离区域,它具有组网灵活、布线费用少、不受线路限制等多个方面的优点,应用十分广泛。无线个人区域网主要是应用于从几米到10米左右空间内的高效数据传输,是普通网络电缆的替代品。无线传感器网是近年来才兴起的,由大量价格低廉、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所构成的无线网络系统。其传输速率较低。
由于上述3类无线网络应用的场景不同,所以采用的协议也有很大的区别。大多数无线局域网采用的协议包括IEEE802.11系列标准和HiperLAN标准;无线个人区域网一般采用的协议是蓝牙、HomeRF及IEEE 802.15系列标准;而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的是IEEE 802.15.4标准。
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的无线网络技术采用的协议相差很远,但作为实现网络信道共享的MAC层的功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对每个试图对信道进行访问的设备进行控制来实现信道的共享。一般都采用多址接入技术。从这个角度看:MAC层协议主要包括:以FDMA、TDMA、CDMA为代表的固定分配类型,以CSMA/CA为代表的随机竞争类型以及以中心控制MAC层协议和分布控制MAC层协议为代表的按需分配类型。其中,固定分配类型采用的多址接入方案是将一条共享的信道划分为多个相互孤立的子信道,并将每个子信道分配给一个访问节点使用。主要应用于语音网络,由于网络数据传输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该类协议很少应用于数据传输。随机竞争类型是为了满足网络数据传输突发性的特点而设计的,所以它采用的接入策略是随机接入,并辅助一些冲突避免的方法。故它主要应用于数据传输网络。按需分配类型采用的策略是循环询问每个节点,若有数据,则发送,若无,则转向下一节点。
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MAC层的协议采用的控制策略是不同的,自然其应用场合也有很大的区别。现在,我们对应用于低速无线网络的IEEE 802.15.4标准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研究,从而对常用的MAC层协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该标准中,其MAC层协议采用的控制策略是随机竞争类型的CSMA/CA。其中,CSMA/CA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应用于星型网络的带时隙的CSMA/CA;另一种就是无时隙的CSMA/CA。带时隙的CSMA/CA在星型网络中主要是通过中心节点的超帧来实现对网络信道的控制。其中,超帧具有两个类型的周期,一个是网络中每个访问节点都可使用CSMA/CA控制策略的活动周期;另一个就是所有访问节点都处于休眠情况的非活动周期。超帧的活动周期分为三个部分:信标、竞争访问期和竞争空闲期。其中,若采用信标,那么MAC层在超帧的竞争访问期间采用带时隙的CSMA/CA策略,否则采用无时隙的CSMA/CA。在这两种状态下,均采用随机退让的冲突避让机制。在CSMA/CA策略中,当一个数传输请求到达时,MAC层随机延迟一个时间,然后对物理层请求信道状态检测。在带时隙的CSMA/CA系统中,信道状态检测和数据传输都被安排在时隙边界。在非时隙CSMA/CA系统中,信道状态检测将立即开始。
3. 无线网络MAC层协议的仿真
由于笔者主要研究了IEEE 802.15.4标准的MAC层协议,那么我们的仿真研究也针对它进行。我们采用的仿真工具是NS-2仿真软件,该软件在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的研究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在NS-2中仿真MAC层协议的主要步骤是:1.采用C++在NS-2中实现MAC层协议;2.定义分组及包头类型;3.绑定C++和Tcl中的相应类;3.编译连接;4.设置仿真场景和通信模型;5.NS仿真;6.文件分析,输出结果。由于篇幅原因,在此就不详细列出仿真具体的实现过程。通过在NS-2中进行仿真,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到MAC层协议的整个过程,并能对在具体网络中的其它内容进行分析,例如可以对其能量情况进行分析。
4.结论
MAC层协议在整个无线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应用环境的不同,在不同的无线网络环境中采用的MAC层协议具有很大的区别。论文系统的论述了MAC层协议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并对其仿真技术进行了说明。可以预见由于便利性的需要,覆盖不同层次、不同距离的无线网络技术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其MAC控制策略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深入的研究MAC协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太,张晓敏,李莉.IEEE802.11 MAC层协议解析.山东大学学报.2oo2(6):22-26
关键词:无线,无线局域网,AP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 network,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在不采用传统电缆线的同时,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利用射频技术取代传统的双绞线构成局域网络,提供传统有线网络的所有功能。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通过无线访问节点、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使无线通信得以实现,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弥补。
在组建无线局域网之前,首先通过调研了解需求,明确网络覆盖目标、应用背景,分析用户对象群及数量等;并对WLAN覆盖现场进行勘查,获得现场环境参数、及点位等基本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WLAN网络规划。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组建无线局域网呢?那些场合需要呢?无线可以让局域网的组建即节省时间又比有线网络更经济,通信更便利。布线及设备可以很方便的安装,快速而简单,终端与交换设备之间省去布线,允许网络到达以前有线不能到达或者不方便到达的地方,整个的安装费用和维护成本都明显低于有线的网络。无线WLAN的可拓展性较强,可以配成不同的拓补图。在企业内的任何地点都可以存取实时信息,移动办公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通过无线网络可以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满足于各行各业对于网络应用的需求,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目前为止,无线网主要应用于纵向行业应用。未来无线网的应用主要在,医疗,教育,大型企业的办公区域。公司,会议厅,公共区域,分支办公室都是适合使用无线网络的场合。
无线网络的传输需要中心接入点(无线路由器)、 “传输介质”(无线电波)、接收器(无线网卡)等。跟有线的网络在硬件上也基本一致。
无线网络中心接入点可以是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ccess Point,AP) ,也可以是无线路由器,主要负责无线信号的分发及各无线终端的互连。无线网络中,AP就相当于有线网络的集线器(交换机),通过客户端的无线网卡把它们连起来。无线电波是它们的传输介质,不能通过它来共享上网,只是把客户端连接在一起。而无线路由器可以实现无线网络中的的Internet连接共享。无线路由器具有AP的功能以及无线客户端通过它实现共享上网的功能。
无线网络的终端信号的接收设备,根据应用的不同也可分为无线局域网卡、无线上网卡以及蓝牙适配器等。论文参考,AP。无线的局域网卡的作用跟有线网卡类似,主要分为PCI卡、USB卡和笔记本专用的PCMIA卡三类,都内置有无线天线,以实现信号的接收。
无线网络已经在现代化时尚办公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单个AP的覆盖面积有限,一些较大的单位为了能达到在公司范围内都能使用WLAN,都会安置两个或两个以上AP。论文参考,AP。这样就会产生新的问题,当移动用户再不同的AP之间切换时每次都要查找不同的无线网络,重新连接,非常麻烦。而如果我们在AP上面做恰当的设置就可以实现不用每次在不同AP间切换时而不用重新连接AP。
无线局域网的漫游其实是跟手机的漫游原理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置AP才能实现移动用户的漫游?
无线的漫游必须是在不同的AP间实现的,所以要给每个AP都要配置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使用相同的ESSID。如果需要实现漫游,还必须把两个或者多个AP的信号覆盖范围互相重叠,有相互重叠的区域的AP不能选择同一信道,因此各个AP覆盖区域占有的信道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从而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提高WLAN的网络性能和效率。
无线AP的放置的位置一般的尽可能的放到高处,因为无线信号是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信号就会被衰减,这样可以保证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在实际安装的时候,为保证无线信号的强度,如果无线AP与客户端超过达到两堵墙室就要考虑增加AP数量。同时如果要实现漫游,就要尽可能避免无线信号盲区,各个AP之间无缝连接,AP间重叠区域大小取决于区域中的用户数量和网络使用率。
这样,对于移动用户来说,无线漫游就和用一个AP的链接没什么区别。论文参考,AP。轻松实现了 “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轻松上网”。
WLAN采用的是公共的电磁波作为传输媒体的。只要有条件都可以去窃听或干扰信息,对行为也不容易防备。有安全专家就指出,无线网络将成为黑客攻击的另一块热土。所以,我们在应用无线局域网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其安全性。论文参考,AP。
服务区标识符(SSID)匹配无线客户端必须出示正确的SSID,与无线访问点AP的SSID相同,才能访问AP;否则AP将拒绝它通过本服务区上网。论文参考,AP。我们可以这样认为SSID是一个简单的口令,从而提供口令认证机制,实现一定的安全。 在AP上对此项技术的支持是可不让AP广播其SSID号,这样无线客户端就必须主动提供正确的SSID号才能与AP进行关联。
我们还可以在AP中手工维护一组允许访问的MAC地址列表(因为每个网卡都有一个且唯一的物理地址),从而实现物理地址过滤。
常见的无线网络的安全技术还有连线对等保密(WEP)、Registration Authority审查并获得认可、端口访问控制技术(802.1x)、虚拟专用网络(VPN)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也在飞速的发展,目前常用的100M双绞线布线系统的有限局域网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无线局域网的冲击。最新的技术已经无线局域网在理论上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600M,而一般的传输速度也能达到300M。目前使用较多的也能基本满足日常办公的要求。论文参考,AP。无线局域网注定会在不久的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学号: 09110001
3G 技术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系 别 经济与管理学系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0901
姓 名 张三
指 导 教 师×××
2013年5月 8日
摘 要
基于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在其发展历程当中,就其应用技术趋向成熟,配套设施趋于完善,适用范围不断推广,不仅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还极大地丰富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又一进步3G (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出现,再一次为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本文就针对3G 技术在电子商务运用中的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展开论述。
(空一行)
关键词 :电子商务,3G 技术,3G 问题
(中间空两行)
Abstract
ICT based e-commerce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its applied technology to mature, tend to improve facilities, scope of application continue to promote, not only fo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dded new vitality, but also greatly enrich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orm. With progress in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is another 3G (third-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ppears, once again for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platform based on e-commerce development of a new historic opportunity. This paper to address the use of 3G technology in the emerging e-commerce issues and counter measures to start on.
(空一行)
Keywords :E-commerce,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3G problems
(摘要写法:语气上注意,本文将要分析。。。,而不是本文分析了。。。,请大家注意,因为写摘要的时候,文章还没开始写,所以应该是将来时。文章中不能出现“我认为”,“我们”“你们”等口语化的东西)
目 录
一、前 言 ....................................................................................................................................... 1
二、3G 技术与电子商务概述 ....................................................................................................... 1
3G 技术 ........................................................................................................................ 1
(二)电子商务与1
(三)3G 技术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应用状况 .................................................................... 2
三、当前电子商务运用3G 技术存在的问题 .............................................................................. 2
(一)3G 技术的安全问题 .................................................................................................... 2
(二)相关法律、法规及用户资费问题 .............................................................................. 3
(三)人才需求及用户观念问题 .......................................................................................... 4
(四)开发新的3G 移动终端及发展模式问题 ................................................................... 4
四、利用3G 技术进行有效开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 4
(一)对3G 接入机制的关键点保护 ................................................................................... 4
(二)注重辅助手段对3G 技术网络安全的积极作用 ....................................................... 6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合理资费 .......................................................... 7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及用户的认知度 .............................................................................. 7
(五)需要政府积极参与,推动联合开发 .......................................................................... 7
五、结论 ......................................................................................................................................... 8
致 谢 ............................................................................................................................................. 9
参考文献 ....................................................................................................................................... 10
一、前 言
在3G 网络技术环境下人们可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 、手提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并利用其从事各种商务活动。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 它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和贴身服务。3G 技术可为电子商务等活动提供多种高质量信息服务,满足移动终端用户完全个性化的需求,同时支撑电子商务的3G 关键技术在传输速率、传输质量、信息安全性等方面也趋向成熟。3G 作为新型的信息网络通信技术,必然对当前基于信息网络通信技术平台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3G 技术与电子商务概述
(一)3G 技术
1、3G 技术定义
( 3rd Generation) 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是将无线通信与Internet 等多媒体通信相,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提供包括网页
2、3G 技术特点 (1)3G 技术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
3G 技术在本地采用2Mb /s 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采用384kb /s 接人速率使得其声音和数据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图像、音频、视频的下载传输更加快捷,较好解决误码率和系统时延问题。(2)3G 技术具有良好的网络互动与沟通:在3G 技术的支持下,依靠3G 技术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畅通无阻地通过手机来进行“面谈”。一方的通话状态还可以被录制下来并传送给对方或者第三方和多方,保障实现信息的共享。(3)3G 技术具有无缝链接功能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之间的交流:基于3G 技术的基础上,使不同通信介质的兼容性和跨设备的通信成为现实。通过3G 技术网络,处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们可以自发形成视频社区,通过事先约定的时间,采用不同的介质,在任何一个角落顺畅地实现互动交流。
(二)电子商务与3G 技术相关性
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主要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可以是企业与企业之间(B2B ), 也可以是企业与个人之间(B2C ),还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C2C )等。那么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应从" 技术" 和" 商务" 两个方面考虑。也就是说,建立在企业全面信息化基础上,通过商务管理理论运
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库存、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等进行协调的过程。综合3G 技术的特点与电子商务定义不难看出 3G 技术作为新兴的网络技术以其高速的传输速率,良好的网络互动与沟通以及无缝链接功能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之间的交流的突出特点适逢其会成为了电子商务运营过程中极为有效方式。
(三)3G 技术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应用状况
1、网络营销推广领域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推广可借助3G 技术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如无线电影、无线音乐、动画邮件、手机网游等人们喜闻乐道方式式做好企业营销及产品推广。
2、网上客户沟通领域
电子商务用户双方只要通过一部3G 手机就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与对方保持及时联系。虚拟的视屏超越恰谈的空间以及发送图形,图像等信息全面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及时有效的把握市场动向。
3、网上订购与支付领域
利用3G 技术进行网上支付是一种支付成本较低且相对安全还十分方便的可移动的支付方式。3G 手机上的预付卡支付避开了银行网关的限制,代替了以前SP 的代收费模式,外加手机身份的唯一性,用户不用通过各种繁琐的身份验证便可完成交易。在此基础上通过移动设备可方便快捷进行网上购物、预订机票、车票或入场券等。
4、网上物流服务领域
3G 技术与现代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
三、当前电子商务运用3G 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3G 技术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当前发展网络经济的关键问题。采用3G 技术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为其商务活动提供长期的、不断发展的安全保障,要保证用户信息的保密性 、完整性和可用性。目前,在通信网络、支付平台和移动终端方 面都存在众多安全问题 。虽然3G 技术平台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证,但由于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安全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安全问题的研究多而无序。如何建立高效和统一的安全标准已经成为3G 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5]。
1、3G 技术所面临的安全威胁
(1)非法获取重要数据,攻击系统的保密信息
主要包括:①伪装:攻击者伪装成合法身份,以此窃取系统的信息;②窃听:攻击者未经允许非法窃听通信链路用以获取信息;③业务分析:攻击者分析链路上信息的内容和特点来判断用户所处位置或获取正在进行的重要交易的信息;④泄露:攻击者以合法身份接入进程用以获取敏感信息;⑤浏览:攻击者搜索敏感信息的所处的存储位置;⑥试探:攻击者发送信号给系统以观察系统会做出何种反应。
(2)非法访问服务。主要方式有:攻击者伪造成用户实体或网络实体,非法访问系统服务;通过滥用访问权利网络或用户非法得到未授权的服务。
(3)非法操作敏感数据,攻击信息的完整性。主要方式有:攻击者有意篡改、插入、重放或删除信息。
(4)滥用或干扰网络服务而导致的系统服务质量的降低或拒绝服务。包括:①资源耗尽:服务网络或用户利用特权非法获取未授权信息;②服务滥用:攻击者通过滥用某些特定的系统服务获取好处,或导致系统崩溃;③干扰:攻击者通过阻塞用户控制数据、信令或业务使合法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网络资源;④误用权限:服务网络或用户通过越权使用权限以获取信息或业务;⑤拒绝:网络或用户拒绝做出响应。
(5)入侵3G 技术终端。①攻击者利用窃取的终端设备访问系统资源;②对系统内部工作有足够了解的攻击者可能获取更多的访问权限;③攻击者利用借来的终端超出允许的范围访问系统;④通过修改、插入或删除终端中的数据以破坏终端数据的完整性;⑤通过修改、插入或删除USIM 卡中的数据以破坏USIM 卡数据的完整性。
2、目前攻击3G 技术安全的主要手段
(1)非法获取数据。入侵者进入服务网内窃听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和控制数据,未经授权访问存储在系统网络单元内的数据,甚至进行主动或被动流量分析。
(2)数据完整性攻击。入侵者修改、插入、删除或重放用户控制数据、信令或业务数据,或假冒通信的某一方修改通信数据,或修改网络单元内存储的数据。
(3)非法访问未授权业务。入侵者模仿合法用户使用网络服务,或假冒服务网以利用合法用户的接入尝试获得网络服务,抑或假冒归属网以获取使他能够假冒某一何方用户所需的信息。
(二)相关法律、法规及用户资费问题
随着Internet 的普及,关于网络技术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且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
后,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制定一些有关网络环境的法律、法规来解决使用3G 无线通信网络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纠纷,保证3G 技术在电子商务运用中的顺利进行,增强用户对新的信息技术信心和信赖感。
在资费发方面:尽管我们大力的宣扬3G 技术运用的好处,但是从试用到现在的正式亮相,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持观望的态度。资费问题首当其冲,资费标准不同,资费定位偏高,容易造成用户的不信任,最终导致目前使用率并不是很高,一些功能由于资费过高使用户望而却步。
(三)人才需求及用户观念问题
3G 技术是信息现代化的新型技术,在开发、运用、创新并将其与商务进行有机结合,必须有大批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理论,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是发展3G 技术的最关键因素。3G 技术人才的短缺已经能成为阻碍我国3G 技术普及及运用的一个重要因素[2]。
用户观念问题是由于传统的购物习惯已根深蒂固,用户对3G 技术的运用缺少了解而有所顾虑,加上网上购物不直观,顾客缺少使用观念。不仅买方市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大部分卖方也不想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产品。从事3G 技术的企业缺乏工作热情,使的采用3G 技术的电子商务的应用也远远没有达到人们想象的那样实用和方便。
(四)开发新的3G 移动终端及发展模式问题
作为用户必备的移动终端设备的重要性在运用3G 技术方面是不言而喻的。基于3G 技术平台的电子商务要想实现更多更丰富的应用,就必须对移动终端设备的技术也要求更高。目前的移动终端设备在使用的便捷性、计算存储能力和电池容量等性能方面都远不能满足3G 技术下电子商务的要求。
3G 技术的开发、研究、运用、发展、创新并不是当枪匹马的个人能力之所及,关键是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同合作伙伴如何进行利益分成与分工,如何将贫乏的技术、人力、资金、设备集中起来,如何形成聚集效应推动3G 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四、利用3G 技术进行有效开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对3G 接入机制的关键点保护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和服务网间的接口是最容易被攻击的点,所以如何实现更加可靠的网络接入安全能力,是3G 系统安全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
对网络安全接入机制关键点应该包括如下:用户身份识别、接入链路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保护机制。
1、用户身份识别
3G 技术安全机制中允许在无线接入链路中利用临时用户身份标识(TMSI)或永久用户身份标识(IMSI)进行用户身份的鉴别[7]。
(1)通过临时或永久用户身份识别
临时用户身份识别允许通过临时用户身份(TMSI)在无线接入链路上识别用户。TMSl 只在用户登记注册的位置区域或路由区才有意义。临时用户身份标识具有本地特征,仅在定位区域或用户注册的路由区域内有效。在此区域外,为了避免混淆,还应该附加一个定位区域标识(LAI)或路由区域标识(RAI)。临时用户身份标识与永久用户身份标识之间的关系被保存在用户注册的拜访局中。
(2)永久用户身份识别允许通过永久用户身份(IMSI)在无线接入链路上识别用户。 当服务网SN 无法用TMSI 识别用户时,特别是当用户第一次登记接入SN 或是SN 无法从TMSI 得到IMSI 时,网络将要求用户采用IMSI 来标识自己。该机制由拜访的SN /VLR 发起,向用户请求IMSI 。用户可选择两种方法来响应:一是与GSM 一样使用明文IMSI ,二是使用扩展加密移动用户身份XEMSI 。采用明文的IMSI 是为了与第二代保持兼容。一般在第三代中,移动用户配置成增强型用户身份保密机制时,使用XEMSI 。XEMSI 包含了用户身份解密的节点地址(UIDNJDDRESS)和一个用于传送加密用户身份EMSI 的容器。这种机制允许用户通过使用由组密码加密的用户永久身份在无线接入链路上识别自己。
2、接入链路数据保密性保护
用户数据和某些信令信息元素被认为是敏感的,必须受机密性保护。为了确保身份的机密性,临时用户身份TMSI 在分配和其它信令过程中必须以受保护形式传送。这个通过在脏和RNC 之间的专用信道上使用加密性算法来保证。根据如下规则,加密功能在RLC 子层或在MAC 子层中实现:(1)如果希望逻辑信道在公共传输信道上被支持且必须加密,则它将使用UM RLC模式,加密在RLC 子层执行;(2)如果逻辑信道使用非透明的RLC 模式,则加密在RLC 子层执行;(3)如果逻辑信道使用透明的RLC 模式,则加密在MAC 子层执行。加密在S —RNC 和ME 同时进行,而加密需要的上下文环境只有S —RNC 和ME 知道3G 系统中数据的机密性保护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f8为加密算法) :
图1 数据的机密性保护方法
CK 为加密密钥,长为128bit ;C 叫NT-c 为加密序列号,长为32bit :BEARER 为负载标识,长为5bit :DIRECTION 为方向位,长为1 bit ;“O”表示UE-.RNC“1"表示RNC-.UE ;LENGTH 为所需的密钥流长度,长为16bit 。对于在CS 业务域和用户之间建立的CS 连接存在一个CK(Ck),对于在Ps 业务域和用户之间建立的PS 连接存在一个CK 。
3、数据完整性保护
网络接入部分的数据保密性主要提供四个安全特性:加密算法、加密密钥、用户数据加密和信息数据加密。加密算法由用户与服务网络间的安全模式协议机制完成,用户数据加密和信息数据加密用以保证数据在无线接入接口上不可能被窃听。数据完整性主要提供三个安全特性:完整性算法协商,完整性密钥协商,数据和信令的完整性。其中完整性密钥协议中完成;完整性算法协商议由用户与服务网间的安全模式协议机制完成。目前只用到一种Kasumi 算法。该安全特性是3G 系统新增的。它使系统对入侵者的主动攻击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二)注重辅助手段对3G 技术网络安全的积极作用
1、重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密切配合
要解决安全问题, 仅靠网络运营商是远远不够的。3G 技术终端安全问题涉及到运营商、终端制造商、终端安全软件厂商及用户等诸多层面, 只有在这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密切配合才行。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 各主体等进行协作,形成一条完整的、严密的、高效的、安全的技术网络体系、安全应急体系。
2、加强3G 技术标准的制定
3G 技术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高强度的安全技术为保障的前提下。只有有关运营商加强安全技术合作才能加快3G 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确保3G 技术运用的可靠性、与
2.5G 的兼容性、互操作性。同时根据我国自主研发的TD —SCDMA 或者CDMA2000或者
WCDMA 三种标准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预期效果进行评估选择最适合我国的发展并能被大众接受的统一的标准,从而解决3G 技术非规范化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3、发挥自身网络媒体的作用
3G 技术网络本身就是与信息通信网络互联。对于垃圾短信、诈骗、骚扰短信和电话的安全问题, 网络大众应积极参与及时反馈,并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及时报道, 提醒用户注意提防,防止造成的恶劣影响。将网络安全危害降到最低点。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合理资费
3G 技术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他的开发、应用、实施必然触及到法律,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明确规定使3G 技术知识产权得到保障,一旦发生3G 技术知识产权侵犯,那么相关的各技术参与主体就会有后顾之忧,必定影响发展3G 技术进度与程度。
我国自主研发的3G 标准还需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加强各方面技术合作,技术的进步以降低成本从而形成高的性价比,降低3C 的使用门槛,使用户有能力接受合理资费,有利于大规模3G 用户群题的建立和发展。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及用户的认知度
对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要靠政府的职能的实施,教育机构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培养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营管理,产品开发,技术突破,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复合人才,以加快我国网络新技术建设步伐。应该鼓励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有关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课程教育,以适应3G 时展的需要。
3G 技术最大的优势不是技术和传输速度,而是凭借技术、传输速率的优势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业务,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引导消费者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的转变。这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为用户营造一个体验的氛围,培养消费者对3G 技术的认知程度。
(五)需要政府积极参与,推动联合开发
在发达国家,发展3G 技术依靠私营企业的参与和投资,政府只起引导作用。而在我国开发3G 技术企业规模偏小,信息技术落后,债务偿还能力低。需要政府的参帮助于引进技术、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另外,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产业都处于政府垄断经营或高度管制之下,没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帮助3G 技术将很难快速地发展。
发展3G 技术不能独自闭门造车,应了解各国3G 技术所实行的政策及其最新发展动态,
学其所长。在关键领域展开合作,共同研发新型的终端设备,制定最佳的政策,攻克相应技术难题。从中获得聚集效益,降低开发成本,分散各自风险。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为充分有效利用3G 技术为电子商务在商务活动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使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型商务模式, 就必须把握住3G 技术的发展契机,通过了解3G 技术,明确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以合理解决,并使关键技术领域、发展模式领域、营销推广领域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引领时代进步、把握未来发展。才能使3G 技术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丰富社会经济形式,使3G 技术真正的造福于社会。
致 谢
初春时节艳阳高照,草长莺飞,花满枝头。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坐在在电脑旁敲打着酝酿已久的每一个字,内心情感不知是忧伤还是快乐。是的,随着论文的终结,意味着最美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虽然有百般不舍,但这一天终究会伴随着喧嚣悄然的来临。三年寒窗,我很庆幸遇到了许多恩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在这里请你们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
以上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老师始终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且在耐心指导论文之时,也不忘教导我,为人做事要有认真和不怕麻烦的态度,敢于大胆的去尝试,从中去锻炼自己。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宅心仁厚,治学严谨,对学生认真负责,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受益菲浅,毕将使我终生受用。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借此机会向×××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祝×老师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事事开心!工作顺利!
参考文献
[1] 唐晓晟. 3G终端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24-127.
[2] 李琪. 电子商务概论(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0-102.
[3] 徐晨. 论移动商务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6,7(1):144-147.
[4] 吕廷杰. 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内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
密,2001,(4):31-34.
[5] 吴淑琴. 影响3G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9):59-57.
[6] 陈广辉, 李方伟.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分析[J].移动通信,2004,8(9):78.
[7] 高国成, 王卓鹏, 孟艳双. 关于使用最大改进规则的单纯形算法[J].运筹与管
理,2004,13(2):5-6.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著作类:〔序号〕作者姓名.专著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名, 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类:〔序号〕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J].刊物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会议论文集类:〔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类:〔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报告类:〔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类:〔序号〕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日期。
国际国家标准类:〔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文章类:〔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类:〔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
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标题可采用以下编号顺序
一、········(一级标题)
(一)···· (二级标题)
1. ····· (三级标题)
(1)····· (四级标题)
①····· (五级标题),的格式编写。
其他要求:
1、全文行距1.5倍,一级标题,二级标题设置段前段后各0.5。
2、参考文献: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每篇设计(论文)至少要引用最近3-5年的5~
10篇原文资料。
3、单面打印,上2 cm,下2 cm,左2.5 cm,右1.5 cm,装订线0.5 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
页眉1.2 cm,页脚1.5 cm。
4、正文字数本科6000字以上。
5、参考文献的注文放在论文后,注文的序号应与正文中的序号对应,序号前不加方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