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流行语论文

网络流行语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7: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流行语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流行语论文

第1篇

“屌丝”的传播语境与路径

当今的社会是现实世界与虚拟的网络世界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世界。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屌丝”就是当今网民数字化生存的一个社会镜像,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1.“屌丝”源于社会生活

首先,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是网络流行语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构筑,人们才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本来关注网络并进行传播。社会生活才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动力与原材料。

许多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源于某种社会新事物或社会生活,是时代孕育而生的产物。比如2005年网络流行语中的“海选”,是因选秀节目泛滥被广为流传;2010年网络流行语“蒜你狠”、“豆你玩”等是对物价上涨现象的形象描述。而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则来自于流行歌曲和娱乐节目对大众情绪的感染。其他,还有大众耳熟能详的“躲猫猫”、“欺实码”、“我爸是李刚”、“钓鱼执法”等。

网络流行语尤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批判性。如同以上网络流行语是聚焦了社会生活的时代产物,“屌丝”一词也是如此。具体来讲,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一代面对阶层固化后的社会问题,比如住房、工作、婚姻等现实生活压力,就是“屌丝”所面临的社会生活现实(可以参看腾讯网对“屌丝”的定义)。这些现实生活的压力所造成的精神苦闷,在网络上以李毅的粉丝与其他吧友群的冲突为导火索被发明创造,进而因其词义获得广大网友的认同而被迅速引爆。“屌丝”之所以由一个近似网络污名化的恶搞行为扩散成一夜爆红、人人追捧的网络热词,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其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完美的合拍”。事实就是如此。

2.“屌丝”源于网络文化

“屌丝”一词所包含的文化现象也颇具网络文化的后现代特征,而网络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实时、交互和以受众为主导的特性。网络文化的主体是网民,而中国的网民因为以青年网民为主体,在中国特殊的传播语境下,网络是普通民众相对较为自由的传播通道。因此,众多网民利用新的数字技术在网络里遨游,顺应的是大众文化后现代语境中“去中心”、“解构”权威文本与正统规范的精神实质。针对某一现实议题,为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网民往往会自发凝聚在一起,并以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宽松为契机,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因而造就了中国颇具平民化色彩的网络文化。早期的网络研究者马克·波斯特早就发现:“网络赋予传播主体以对称的地位,推进了民间故事的成倍增长。”②

“屌丝”一词是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与后现代的网络文化交集的产物,成就了一种常人所说的网络亚文化:从贱文化到无厘头恶搞,从“二B”(很傻)青年到“伤不起”,其核心部分往往在于敢于戏谑与自嘲,以戏谑来消解严肃,以降格来反对崇高。它表面上讲述的是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生活拮据的青年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与自嘲,实际上已经凝聚为网络文化中一种典型的话语“狂欢”,表述了一种“游戏”的心态。比如“屌丝”文化中的“备胎文学”,那绝对不只是表面上对中“高富帅”的恶搞,其实质在于颠覆精英文化严肃价值观之后带来的和自我赋权;一句“我是屌丝我怕谁”,不但反映了“草根屁民”对现实的无奈与宣泄,更是将“反抗”、“另类”、“愚乐至死”等后现代文化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观网络恶搞文化中著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河蟹”等个案,“屌丝”一词的创造与这些流行语的符号特征在文化征候上有强烈的接近性。不同的是,这次网友“恶搞”的对象是自己。

3.“屌丝”的传播路径

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社会影响的文章在国内并不少见,但这些研究大都侧重其语言符号特征,关于其传播路径与环节且意义厚重的研究非常稀有。目前的研究一般把网络流行语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网络流行语,其传播范围局限在网络内,比如:“斑竹”、“表酱紫”等词语,这些词语为网友所普遍了解,但并未广泛扩散到线下。另外一种是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其影响范围波及和延伸至线下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打酱油”、“躲猫猫”、“河蟹”等。

针对各种网络流行语,有研究总结了其线性发展的传播路径:“传统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通常包括“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络语言的收编”等三个环节;而“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则包括“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大众传媒复合传播政府/市场/现代汉语收编”等四个环节。③本文在回溯“屌丝”一词得以流行的传播路径与特征之后,发现其传播特征和路径与前面研究的结果相差无几。不过,这里,可以把“屌丝”的传播路径稍加修改为:“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民混搭与误用大众传媒复合传播商业意识收编”。这个过程有可能是循环往复的:因为它也许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滚滚红尘,也许它会最终归属于大众意识,从此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屌丝”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

1.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

对于网络流行语,现有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对其社会功能的总结和归纳方面:比如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仕勇教授总结出网络流行语对于网民能起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放大舆论,权力监督”、“自由表达、释放情绪”、“逃避现实,自我娱乐”四个方面的作用。④长江大学文学院讲师陈红莲总结的“娱乐与消遣、宣泄与释放、质疑与批判”⑤等功能。还有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词的传播与传者/受众的“求异心理、自尊心理、宣泄心理以及亲和心理”有关。⑥或者与网友的“求新求变、求趣、从众与模仿、调侃戏谑、追求自由与宣泄”等5种心理有关。⑦也有研究则把网友的心理与经济因素、社会革新因素结合起来,认为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在于“创造与模仿心理的综合、娱乐心理、有极强目的性的功利心理”。⑧还有研究把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群体郁闷、迷茫、焦虑的心理状态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结合起来分析。⑨

国外对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动因研究不多见,但他们对网民,特别是受到后现代文化影响的新一代青少年与网民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研究成果丰富,比如:受到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科系基金资助的路易斯·伦恩(Louis Leung)博士认为:相比传统研究总结的8种心理动因,比如“求陪伴、消磨时间、逃避、惯习、休闲、觉醒、娱乐和寻求信息”,青年网民的心理动机应该结合现代青年使用网络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管理,另外一种是社会补偿,而且这两种情绪管理都与青少年和儿童受到的社会压力有非常重要的联系。⑩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摩尔商学院的Mun Y. Yi和Yujong Hwang两位作者则基于网络信息系统推断出网民的心理不外乎“自我效能、娱乐、学习、技术接受”等四种模式。⑾

在该领域研究中,成果最丰富的要数荷兰的凡·登·宾特(Van den Beemt),他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书籍,研究荷兰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与传播行为。他认为当代青年文化的后现代性体现在互联网使用心理动机的四个方面,即“寻求安全感、反思自身、生成亲和空间、重构人生”;他还指出社交网络时代对人最大的挑战在于创造一个连贯性的身份,因为在传统价值发挥失常的后现代社会里,网络有可能成为导引年轻人获得反思自身能力的资源。⑿持此类观点的还有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儿童、青年与媒体中心的大卫·白金汉先生(David Buckingham), 他认为数字媒体对青少年在成为有社会身份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排解该年龄段的心理危机与冲突,实现自我、反思自我与自我定位的作用。⒀

2.“屌丝”流行的社会心理动因

把年轻人置于后现代文化下,观察其网络使用行为来研究其心理动机并促进青年学习能力这一积极的视角,对本文研究“屌丝”这一具有青年亚文化特点的网络现象特别有借鉴意义。实际上,全盘考虑以上的研究结论,基本上就能描绘出“屌丝”得以热传的心理动因:“屌丝”一词的发明主体最初出自于热爱网游的年轻吧友对李毅粉丝的讥讽,没料想却被李毅粉丝群体主动接受,之后扩散至更多的网友,广大网民特别是社会中的非青年群体也开始使用“屌丝”一词。2012年11月3日,该词登上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又引起了一波热议。

反观“屌丝”这一网络文化潮流的形成,实质上也是广大青年网民把自己归属为“屌丝”一分子的过程。与源于社会新闻热点事件、官方与民间的对抗事件,带有强烈现实指向的网络流行语比如“躲猫猫”、“俯卧撑”之类不同的是,“屌丝”一词,带有青少年亚文化与数字媒体结合所产生的语言“狂欢”性质,其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更多地与青年网民作为一个群体,在人际互动与网络使用中“求趣与求新、从众与模仿、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慰藉”的心理有关;也与广大网民如何看待自己,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有关。

一般来讲,认同可能包括:将自我延伸到某些他人;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将自我与某些他人融合;认同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自我想象性的归入某种身份,以克服日常生活的挫折感,获得慰藉或安全感。⒁可以说,“屌丝”一词扩散与传播的过程就是“屌丝”文化生成的过程,它既有各对立“迷群”网友“将自我延伸至他人”,也有众“毅丝”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还有种种不明就里的网民将“我与他人融合”的过程。在成就这种特殊“身份”的过程中,“屌丝”一词被赋予了各种含义,也融合了各种认同者相同或不同的社会心理。“屌丝”发源地的“大帝”李毅曾笑言:“能够自称‘屌丝’,也只有80后与90后能够干得出来,自嘲成为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好像有返璞归真的意思,大家都不用活得那么虚伪。”他的话语道破了青年网民的自我设障、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群体慰藉的心理动因。

结 论

从字面上理解,“屌丝”一词充满贬义、不雅,有辱斯文,但其讽喻,调侃、甚至宣泄的心态正是发源于年轻网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悟,是广大年轻网民看待自己、为自己在社会现实中排位的一种心理表现,也是现实青年群体对社会结构性压力的反映。它积聚了青年亚文化的多种镜像,其流行有着自身的传播背景和传播路径:它发自于网络空间,受到网民的追捧,加上主流媒体的青睐和大众传播媒体的复合传播,最后被大众意识所收编,并引起各阶层人等的误用或效仿,成就了一场“语言”的狂欢,也成就了“屌丝”们充分体验“倒错”带来的文化苦旅: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代人的“集体焦虑”,可以被人看成是“严肃价值观”的倒塌,粗鄙文化的再次“逆袭”,也可以看成是“丧失”了行动力的新时代“阿Q”集合体,还可以被看作一场“庶民文化的胜利”秀。

注释:

①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②Poster,M:《The Second media age》,Blackwell,(1995),p13

③黄碧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④王仕勇:《理解网络文化——媒介与社会的视角》[M],重庆出版社,第42~43页

⑤陈红莲:《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J],《新闻爱好者》,2010年6月上

⑥曲瑞珠:《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第29~38页

⑦季安锋:《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⑧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⑨贺白余:《网络流行词语社会心理关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第14期

⑩Leun, L. (2007). Stressful life events, motives for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igital kid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0, 205-214

⑾Yi, M.Y. , Hwang Y. (2003). Predicting the us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lf-efficacy, enjoyment,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9 ): 431–449

⑿Van den Beemt, A., Akkerman, S., & Simons, P.R.J. (2010). Considering young people's motives for interactive media us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7 (2): 103-118

⒀Buckingham, D. (2008). Introducing identity: Youth, identity and digital media. In D, Buckingham., D. John. &T, Catherine. (Eds.). MacArthur Foundation Series o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pp. 1-24).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第2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评价理论 态度系统 情感 判断 鉴赏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着网络用语。由于网络流行语具有鲜明的年代特点,在某些方面能够反映国家在某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因而近些年来倍受学者关注。本文在分析了2016年国内网络流行语后发现,大多数流行词都与态度系统紧密相关。因此笔者以评价理论下态度系统的理论为出发点,对2016年国内网络流行语的含义进行分析。

二、评价理论与积极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最早由James Martin在上个世纪末提出。关于评价理论的定义,虽然众多学者都持有自己的观点,但大都赞同Martin(2006)的说法:“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除了包括话语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以及表明价值之外,还需注意话语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评价理论有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态度、介入和级差。态度系统表达说话人的感情,它又包括三个次系统,即情感、判断和鉴赏,它是评价系统的核心,而其子系统情感又是整个态度系统的中心,由它导出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

Martin(1999)在英国伯明翰批评话语分析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了“积极话语分析:团结和变化”的论文,在国际上从此展开了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积极话语分析强调建构的积极意义,试图消解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解构消极作用,倡导以平等、积极的态度解决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和谐地去生活,甚至积极努力地改善生活。

三、对网络流行语的实例分析

笔者主要在新华网、腾讯网等网民较为集中的网站中搜索有关“2016年网络流行语”的信息后,整理得出在2016年中出现的24个热门的网络流行语。

情感系统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资源,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感情反应。也就是说,情感系统可以映射出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真实感情,如满意、愤怒等。因此,情感系统可再分为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本次研究所涉及的24个网络流行语中,有16个与情感系统有关。表达正面情感的词如“We are 伐木累”为演员邓超在浙江卫视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为了动员大家而说,“伐木累”为英语单词“family”的谐音,整句话连在一起意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相亲相爱,因其词语本身朗朗上口,且包含的意思又积极向上,经常在亲朋好友聚会时引用,起到团结感情或者调节气氛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流行语表达了人们的负面情感,如国内漫画作者陈安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引起网友热议,并被网友们争相借用,如网易新闻的新闻中网友写道:“虽然快过年了,但还要上班,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虽然快过年了,但想到又要被逼相亲/结婚,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虽然内心快要崩溃,但心里还是希望赶快下班放假,找到心爱的人。

判断是态度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对人的品质、性格与行为做评估。判断系统有正面含义和负面含义之分,正面含义是表扬性的、积极向上的,相反负面则是带有批评性的意味,比如:小鲜肉(正面)、小公举(正面)、单身狗(负面)、也是蛮拼的(负面)。其中“小鲜肉”用来指年龄在12至30岁之间相貌英俊、性格纯良、感情经历单纯的男性。如在娱乐圈最近很火的吴亦凡、鹿晗,与上述的形容相符,被大部分的年轻女孩形容成“小鲜肉”,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拜与爱慕之情。而“单身狗”与“光棍”一样,都用来指没有恋爱对象或没有结婚的人。虽然两个词意思相同,但“单身狗”却带有诙谐的嘲笑之意,且成为年轻朋友们聚会时经常用来形容朋友的一个词,在嘲讽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能快些品尝恋爱带来的幸福滋味的愿望。

鉴赏是指对文本或过程及现象的评价,鉴赏系统同样也有正面与负面之分,如为国护盘(正面)、有钱任性(负面)、上交国家(负面)。其中“为国护盘”,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家股市行情整体不好的时候,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抛售股票,鼓励大家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着想,努力维护国家稳定,因而是传递正能量的词语。而含有消极意义的词如“上交国家”一词出处于《盗墓笔记》电视剧里的男主角的台词,编剧这样安排为的是让此剧顺利通过审查,盗墓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如若都与之相关,恐怕此剧永远都无法与观众见面,因而此网络词带有讽刺“文物属于国有,非法侵占是违法”的思想的意味。这个网络词后来被网友拿来调侃“两个黄鹂鸣翠柳,我要上交给国家。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要上交给国家。”这样的句子听起来毫无违和感,同时也幽默的表达出网友的嘲讽之意。

四、总结

网络流行语,这种形式特殊的语言,从字面上看起来戏谑调侃,引人发笑,有时甚至荒诞,但却蕴含着高深的深层含义。虽然部分流行语表面上讽刺了社会上一些有悖于和谐的方面,如不道德的行为,但实则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也表达了人们想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的美好愿望。

第3篇

摘 要:学校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的社会地位。学校自身的文化发展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学校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并引导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校园流行语文化在不断地兴起,它是学校的文化生活的直接反应。因此对校园流行语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中去捕捉学生当前的心里状态、价值取向、以及生活理念,对我们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及提高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校亚文化;校园文化;流行语;机制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微观领域的内容,通常也被称为学校亚文化,已经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流行语是学校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园流行语文化作为学校亚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校园流行语文化,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价值取向,了解他们的内心特征,构建良好有序的学校亚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内涵阐释

把握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内涵先要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既具有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而发展变迁的共性,同时又会因其构成或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学校中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文化特质我们称之为学校文化。其次要把握什么是学校亚文化。学校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学校亚文化是指学生所特有的文化形态,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价值体系,体现了学生鲜明的群体个性、风格、凝聚力的文化形态。或者说学校亚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整个大学生群体所共享的一套价值观念,是学校的微观文化”。它随着社会文化外环境的变化,自身也呈现出不断发展、融合、创新的过程。最后要明确什么是校园文化,一般来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的空间,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精神指向为核心,以表现出来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校园流行语文化是指当代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流行语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属于学校亚文化中的一部分,属于学校文化。当前广为流传的校园流行语有很多,例如:“走,找校长聊天去”,“表酱紫”就是“不要这样”,“晕”等等,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这些都是在社会语言大环境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它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时代性强、传播面广、使用频率高,是当代学生的生活全景的展现,体现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和学生精神风貌。

二、流行语作为学校亚文化的形成机制分析

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从客观方面来看,校园流行语形成的传媒类别、内容、文化背景等都为学校流行语的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流行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促成了青少年亚文化的形成。从主观方面来说,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及各方面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校园流行语的形成的主导力量。

(一)客观方面的成因

1、按流行语形成的传媒类别看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的新的类别如:户外传媒(路牌灯箱的广告位)、IPTV、电子杂志等为校园流行语文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些大众传媒的广泛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校园流行语的形成与扩散。网络的广泛使用,导致的网络流行语必然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甚至青少年作为网络文化的传播者会把这种文化引入学校中,成为了当代的校园流行语。当下网络流行语甚多,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的,有“神马”,“浮云”,“爱疯”(iphone)等这些网络的流行语成了当代青少年的口头禅,这些流行语通俗易懂,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活跃了人们交往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新鲜的网络流行语也给学校的亚文化带来了低俗的、无味的气氛,这些低俗的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青少年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取向。

2、按流行语内容的形成来说:电视中的影视作品,广告词,娱乐节目,也给青少年的校园流行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给力、”“逆天”、还有刚刚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的《北京青年》里最流行的一句话“青春重新走一回”、在我们人人皆晓的周杰伦的广告词“我的地盘,我做主”,美邦服饰的“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这些流行语都迎合了现代的青少年讲求个性张扬,突显自我意识的强烈愿望。其次还有流行音乐的影响。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的显著地,其中影响年青一代成为流行语的有“不要疯狂的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些流行语都被青少年合理的用在适当的场合,用以发泄他们的情绪和表达适宜的心情。

3、按流行语形成的文化背景来说: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对校园流行语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社会生活中心的改变,触发了价值观的全方位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青少年价值取向的流行语“我的老爸是李刚”、“拼爹”、“高富帅”、“白富美”等相继出现,这些流行语表现了一部分青少年在就业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功利性追求较为突出,享乐主义,成功学思维比较盛行。此外,还有一些“卖萌”等学校流行语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理,这种回归童真幼稚的言行也是对现实痛苦的心理防御与自我保护。

(二)主观方面的成因

1、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来看:青少年具有旺盛的精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富有好奇心和广博的接纳的胸怀,他们往往是接受新事物新见解的先锋,他们生活的圈子已不再局限于家庭、学校,由于成人及传播媒体的影响,青少年开始勇敢地踏出家庭、学校,与社会团体接触。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词“特困生”(特别喜欢睡觉的学生),“菜鸟”,“MM”,“杯具”(杯具),“88”(拜拜),通过对这些流行语的研究发现,具有开放性性格的青少年,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都吸纳到青少年的学校文化中,由此促成了流行语亚文化的广为传播。青少年的创新气质也为学校流行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供了后期的发展动力。

2、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来看:现代的青少年受到了学业压力、就业压力、青春期随着生理变化而来的心理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促使着他们急需要寻求一种排解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成了校园流行语亚文化的产生。例如:“郁闷”、“苦逼”、“无聊”、“鸭梨山大”等校园流行语,其中“郁闷”一词一直都是现代青少年最常说的一词,而且这一词也所向披靡地成了所有青少年流行语的排行榜首,这直接反映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对生活的迷茫,对未来的盲目、空虚、茫然的现实状态。此外,还有一些流行语如:“找人”、“送礼”等这些词直白但又确切的表明了青少年心里感受到的就业方面的压力以及无奈的情绪。

3、从青少年的成长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来看: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社会上很多人误解了个人主体性内涵,以个体感受为中心的唯我文化潜滋暗长,并且影响到一部分青少年。他们往往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也加剧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偏差,过分关注自我,只图自己一时的快乐,建立在侮辱他人的基础之上,这些身心特征,导致了一些带有讽刺挖苦的语言如“你有病吗?”、还有相应的答语“你有药吗?”、“神经病”、“二”等流行语在现代青少年中的广为流传。

三、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引导对策

学校流行语文化的产生,一方面满足了当下青少年标新立异、追求新颖、张扬个性的需求,满足了青少年内心情感的发泄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低俗的学校亚文化却干扰了青少年正常的语言学习,甚至对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校园流行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急切的需要我们提出恰当的引导对策,去引导青少年正确的、合理的利用流行语。

1、破除“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建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主流文化,引领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风向,在社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校主流文化的学习,但也要重视对学校亚文化的研究。亚文化作为次文化,依附于主流的文化而存在着,通过研究亚文化可以探究我们当下存在的文化困境,一方面,可以发掘亚文化的活力和创造性的方面,来丰富我们社会的文化现状。另一方面,亚文化的内部也是纷繁复杂,泥沙俱下的文化形态,因势利导,积极的吸取学校亚文化中的健康向上的一面,对低俗、庸俗的亚文化加以剔除,使得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相互补充,从而建立良好地学校文化环境。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去分析,协调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发扬主流文化的包容性,形成多元文化下的社会环境,丰富我们的社会文化形态。

2、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家校共力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通过对校园流行语的研究发现,它侧面反映了青少年心理状态,家长和老师要联合在一起,密接关注青少年的言语表达,从中洞察他们的心理。首先,家长和学校老师不能盲目的判定流行语只有消极影响,适时的学会融入流行语文化中,切身的体会运用流行语时内心的感受,并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去试着了解流行语背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尝试运用正确的语言,对青少年的心理进行正确的指导。其次,要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深度合作,相互信任,相互认同,相互交流的关系纽带,家长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老师要了解学生在家里时的情况,在双方的合力之下采取正确的方法,对青少年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再次,学校也要加强对青少年汉语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从而规范用词,引导学生多于阅读文字优美,规范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鉴赏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得学生对于社会上流行的语言,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用语。

3、加强网络媒体的语言规范,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取向。青少年是网民的重要构成,当下网络媒体是传播流行语文化的主要渠道,网络媒体的流行语生动、活泼、形象,许多网络流行语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极大的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使得枯燥的文化交流变得生动丰富。但其中一些低俗的流行语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负面影响也很大。加强网络媒体的语言规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首先,要加强对网络媒体中流行语的语法、词汇的规范,为青少年的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大环境,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流行语进校园的现象,网络媒体应致力于塑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文化,而不是为了获取利益一些垃圾信息,其次,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对网络媒体语言进行规范,当然,最为迫切的是要强调媒体的自我管理,强调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建立健康地社会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校园流行语文化,有它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常常是一个临时的现象,从积极的一面来说,青少年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管道,也是某种社会文化和情绪的宣泄,但是它们也会污染语言,传播低级趣味,这就需要我们疏导和规范。通过探究青少年流行语文化的来源及深层原因,不仅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新时代、新阶段青少年的性格特点,更好的掌握青少年的心理,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待和利用流行语的积极因素,更好的引导和丰富学校亚文化向着积极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箭从高校流行语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河南社会科学.2011(9):(169―171)

[2] 陈靖当代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研究[M]硕士论文.2009

[3] 乐晋霞青少年流行语的来源及影响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1(3):(40―43)

[4] 郭劲东探寻中学生流行语的“由来”[J]华章.2009(23):(48―50)

[5] 郭兴芳,包晓峰校园流行语反映的大学生心理状态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76―177)

[6] 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5):(67―86)

第4篇

关键词 日本流行语;汉译;功能对等理论

众所周知,日语深受汉语的影响,从商代(公元200年―794年)开始,日本就对传入的汉字进行借用、转化运用;而明治维新后,日本早于中国接触西方发达国家,吸收其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并利用汉字和表意特征性巧妙地将这些印欧语的自然、人文概念翻译成为日语,我们称日本人利用汉字制成的这些词语为“和制汉语”。之后,由于旅日留学生的归来以及日本书籍、杂志的传播将这些翻译词语传播到了中国。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日源词汇不断向汉语流传。这些词汇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方面的领域。其中,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随着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频繁交流不同程度地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所谓流行语,泛指一种“在某个时期内,具有某种趣味或意义并广为人们相互传播的语言”。[1]流行语是自然产生的,从而具有不稳定性、无规则的特征。同时也更具有趣味性、幽默性、深刻的社会性等特征。纵观现代日本流行语,我们感到,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现代社会出现的流行语数量大、类型多、传播快。但是,在日本流行语不断传入中国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去接纳这些外来的词汇,翻译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是世界公认的现代翻译理论奠基人之一。他就职于美国圣经协会,从事圣经的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研究,其理论成果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奈达的翻译思想主要可归结为三个阶段:对语言学的描写阶段;交际理论阶段;社会符号学阶段。在第三阶段,奈达在他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功能对等有三重含义:对等、自然和最贴切。显而易见,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为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2]但语言交际都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对等。也就是说,寻求译文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另外,还要使译文行文自然,不带翻译痕迹。奈达再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所谓最贴近的自然的对等,是指意义和文体而言,而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的功能对等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奈达认为翻译的对象是读者,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作作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是否一致。[3]当然正如郭建中(2000)所说:“功能对等并不一定适用所有的文体和一切的翻译目的,哲学、历史、科技等著作,要求如实的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迁就目的语的读者水平或目的语的文化规范。” [4]

二、功能对等理论下日本流行语的汉译

例1 どや [5]

2010年日本流行语大赏排名第五位的流行语。这是搞笑艺人在电视节目中经常用方言说的口头禅,被民众效仿,成为当年的流行语。“どや”中的“どや”原本是关西方言“怎么样?”的意思。放在一句话的后面,在表示自己做的很好的时候说“どうだ?“怎么样?我很厉害吧?”。“どや”也就是说摆着一副自傲的神情说“怎么样?挺厉害吧!”

在中国,“どや”被翻译成 “得瑟脸”。“どや”是“怎么样?我很厉害吧!”的意思,“どや”也就是摆着一副自傲的表情说“怎么样?我牛吧?”。“得瑟”的意思是“炫耀、显摆、招摇”和“どや”要表达的意思很接近,而这两个词都是来自于各国的方言“得瑟”这个词在中国虽然不是流行语但也被大多数民众所接受,并且译语也自然流畅,没有明显的翻译痕迹。总之,翻译是按照功能对等理论处理的,自然流畅。

例2 (きずな) [5]

2011年入选日本流行语大赏前十的词。2011年发生了日本大地震,在抗震救灾期间,日本民众互帮互助,一起度过了非常困难的一年,这在当年的新闻和电视中都做了很多的报道,成为当年的流行语。在辞苑中解释为“①・犬など、物をつなぎとめる。②断つに忍びない恩。れがたい情。ほだし。”这里指日本民众在地震大灾难会后,相互之间建立起的“恩情”。

这个词在中国被翻译成“羁绊”。羁绊原本的意思是“约束,束缚”,后来受日本文化的影响,慢慢引申成为“牵挂,挂念”的意思。根据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羁绊”和原词“(きずな)”所表达的意境是相同的,而“羁绊”这个词也能充分表达在地震期间,人们相互之间建立起那种友谊之情,两个词的转换可谓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3 カレセン [5]

这是入选2009年日本流行语大赏前十的一个词。“カレセン”中的“カレ”是“枯れ”的写法,现在很多日本人现在爱用片假名来标注一个词。在这里“カレ”是指50岁以上的男性。“セン”是“”的假名,在这里表示“喜欢某类特征的人”。“カレセン”在这里主要指30以下的未婚日本年轻女性对50岁以上男性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此外,在日本还有“デブ”“ハゲ”分别指“喜欢光头”和“喜欢丰满”类型的人。

在中国,“カレセン”被翻译成“老头专攻”首先根据现代汉语字典中对老头的解释“老头:古汉语中指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的老人,也指年纪大的人と解する。”“”在这里被直译成“专攻”。如果是不知道这个词的来源背景很容易让读者引起误解。所以根据功能对等原则这个译语不是很合适。笔者认为在这里如果翻译成“老头控”或者是“恋翁癖”会更好。首先“控”和“癖”作为一个结尾词和“”很相似,再者,“控”和“癖”也都有“对某事物情有独钟情节”的意思,在内容表达上相一致。这样翻译会给中国读者一种自然,不做作的感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还是建议不要直译而是采用意译的方式来翻译日本流行语。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实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认清原文的思想内容,努力传达原作的精神,避免出现逐字翻译或把原文的语言形式原封不动的搬到译文中来。本文主要从字的从面上,通过列举日本流行语汉译的实例,讨论了在日本流行语汉译过程中的不能一味的直译,需要根据读者的反应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技巧,另外在翻译数字和字母等流行语时还可以用加译的方式使得译文更加的准确、通顺、贴切、自然。

参考文献

[1]新村出.广词苑[Z].岩波书店.

[2]Eugene A.Nida&Jin Di.On Translation-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and English.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Eugene A.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第5篇

关键词:构式义 动因 语用否定 反预期 模因论

引言

2017年首个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了假Y”在各个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使用,微信、微博等的“我可能X了假Y”就不计其数。比如“我可能画了假重点”“我可能考了假试卷”“我可能交了个假男朋友”“我可能发了假微信”“我可能放了假假”“我可能是假人”,等等,笔者对于网络语“我可能X了假Y”流行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表示好奇,同时希望能分析出“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构式义。本文例句均出自微信公众号文章,笔者将结合相关语料,考察结构“我可能X了假Y”中的X、Y的语法性质,“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构式义,最后,探讨了结构“我可能X了假Y”传播的动因及模因论。

一、“我可能X了假Y”来源

一句“我可能X了假Y”打响了2017网络流行语第一炮,此结构可用于和自己预期不一样的情况。“我可能X了假Y”的原型是“我可能喝了假酒”,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电竞圈玩反恐精英CSGO的“酒鬼们”,只要在游戏上发挥失例,就会吐槽自己喝了“假酒”,并痛斥“假酒害人”。另一个来源,是2016年底,在西伯利亚有人因为喜欢喝酒又没钱,假酒真喝,用含甲醇的沐浴露解馋致死。于是在我国网友为他们默哀的同时,“我可能喝了假酒”这句话也被广泛使用。而后在西安的一处景点,披着七彩外衣的假兵马俑被吐槽“我可能看到了假的兵马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X、Y的范围。但“我可能X了假Y”真正流行起来是高效期末考试期间出现的一系列表情包,比如“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进了假考场”“我可能背了假知识点”“我可能上了假课”“我可能复习了假的复习资料”“我可能了吃了假补品”,从怀疑现实生活到怀疑自己,产生“我可能是个假人”。至此“我可能X了假Y”传播迅速。

二、结构“我可能X了假Y”构式义

根据语料我们发现,结构“我可能X了假Y”中XY是动宾结构,X为动词,Y为名词,XY为离合词,中间可插入其他部分。结构“我可能X了假Y”有许多相关格式,其表达意义是一样的,比如“我X的可能是假Y”“我可能是假X”)部分Z料如下:

1.听说法、视听法等,为什么我给学生上课只知道一个语法翻译法?我可能学的是假教学法。

2.别人都说学对外汉语的人英语都不错,为什么我一开口,还是找不到单词,我学的可能是假英语。

3.上了这么长时间课,为什么一个外国留学生都没有见到,我上的可能是假学校。

4.学生问我可以说“开会”,却不能说“开会议”。然后我一脸懵逼,我学的可能是假《现代汉语》。

5.为什么怎么睡都睡不着?我可能睡了“假觉”。

6.为什么早上起不来?我可能定的是假闹钟。

7.为什么上大学什么都没学到?我可能上的是假大学。

8.为什么朋友圈没有人点赞?我可能交的是假好友。

9.为什么考试不过?我可能划了假重点。

10.为什么吃那么多还是饿?我可能吃了假饭。

11.为什么假期总是过得那么快?我可能休了假假。

12.为什么红包里只有一毛钱?我可能收到了假红包。

13.为什么另一半跟没有一样?我可能交了假男朋友。

14.为什么越减越肥?我可能吃了假减肥药。

15.为什么还不转运?我可能转的是假锦鲤。

根据上文所列语料,可以发现,面对一些我们无法用理由解释的尴尬寰骋约懊挥写锏皆て诘氖拢用“我可能X了假Y”自我调侃的表达方式,可将说话者无奈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能缓解尴尬气氛。“我可能X了假Y”是语用否定,否定包含普通否定和语用否定,普通否定是真值否定,语用否定并不是语义否定或真值否定,也就是说,它否定的不是句子的字面意义,它是对前语的不适宜进行否定。语用否定的否定对象和内容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划分标准对语用否定的分类也不尽相同,“比如对含意、预设、词语的风格色彩、语音或词汇的不适宜进行否定,等等,否定言谈焦点或视点的不同。”[1]“我可能X了假Y”这类否定也不是对真值的否定,而是由于说话人的观点不同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引起的。同时“我可能X了假Y”是反预期的一种表达。反预期信息可以细分为三种:A)偏离听话者预期;B)偏离说话者预期;C)偏离常理(吴福祥2004)[2],“我可能X了假Y”表达的反预期信息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偏离说话者预期、一种是偏离常理。从客观角度来看,说话者上的并不是假大学、学的并不是假英语、上的并不是假学校,学的并不是假《现代汉语》、睡的并不是假觉、吃的并不是假饭、休的不是假假、收到的不是假红包、交的不是假男朋友、吃的不是假减肥药等,只是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而使用“我可能X了假Y”表达说话者对某种无法解释的现象的无奈之感。

简而言之,“我可能X了假Y”结构义是通过语用否定的方式,表达说话者对某种现象与预期不同或无法解释的无奈之感,同时包含自我调侃、缓解尴尬气氛的语用特点。

三、“我可能X了假Y”传播的动因

诞生于20世纪中后期的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语言是一切文明传播的基础,一切传播媒体都是语言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3]。结构“我可能X了假Y”就是在网络环境中产生的,笔者在下文对网络语“我可能X了假Y”流行的内外部动因进行探求,即“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自身特质、网络及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并从模因论角度分析“我可能X了假Y”。

(一)内外部动因

结构“我可能X了假Y”在各个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使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结构“我可能X了假Y”自身特质,及网络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结构“我可能X了假Y”被大家广泛使用与自身特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到遇到挫败、或者发生了一时难以接受、与预期相反的事,“我可能X了假Y”就成了最好的表达方式,既是自我的调侃吐槽、也可缓解尴尬气氛,同时还把说话者的无奈、心酸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许多无法解答的困惑,可以说“我可能X了假Y”成为解释所有常理无法解释的问题的万能公式,故其自身的结构义为人们广泛使用提供了基础。

网络已逐渐变成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并且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已逐渐超越“W络空间”的使用范畴,悄悄地进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空间。可以认为,网络作为流行语的发源地,满足了网民的标新立异与从众心理,也生动地印证了群众智慧与网络传播力对语言的作用和影响。网络具有及时、交互性的特点,很好地推动了“我可能X了假Y”的广泛而高效传播。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微博、微信、报刊等大众媒介也开始成为“我可能X了假Y”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并使其得到迅速传播并广为采用。很多主流媒体,纷纷开通微博、微信,从而吸引大量粉丝。故可以说网络及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是“我可能X了假Y”得到迅速传播的外部动因。

(二)模因论

何自然认为,经由人们模仿获得,进而使之相传的所有东西都有资格被认定为模因,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就蕴含在语言中。可以说模因具有复制性和传播性。但是发现语言模因在上述两个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变异的情况,故语言模因还具有变异性。可以说“我可能X了假Y”就是对“我可能喝了假酒”的模仿,进而被广泛传播产生的,“我可能喝了假酒”是”我可能X了假Y”的模因,而“我X的可能是假Y”“我可能是假X”是在传播过程中结合不同语境产生的变体。

四、结语

本文主要考察结构“我可能X了假Y”中的X、Y的语法性质,概括出“我可能X了假Y”结构的构式义是通过语用否定的方式,表达说话者对某种现象与预期不同或无法解释的无奈之感,同时包含自我调侃、缓解尴尬气氛的语用特点。探讨了结构“我可能X了假Y”传播的动因主要是其结构自身特质及网络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以及简单地从模因论角度分析了“我可能X了假Y”。

参考文献:

[1]盖丽娜.关于语用否定的语用分析[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谷峰.汉语反预期标记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14,(8).

[3]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第6篇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语言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日语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日本年轻人流行语的研究,总结其产生的背景、语言特征。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能够了解日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及心理特征,进一步充分、多元地了解日本社会。

意义:日语中年轻人用语虽然不是正式的语言,但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因此,对于那些听着不太习惯,意思也不太清楚的年轻人语言及其特征进行研究也是有必要的。同时,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未来与日本的未来紧紧相连。日本社会将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说年轻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而充分理解年轻人的思考方式、世界观、价值观。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米川明彦(1998)在《若者語を科学する》一书中,提出“对于日语中关于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进入九十年代后才真正开始”。同时,在此书中,系统分析了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定义、种类和造词法等。可以说很大一步推进了年轻人用语的研究。

二、 小矢野哲夫氏在(1990)《わかいモンの言葉》、(1993)《流行語に見る現代若者像》、(1994)《女子大学生のキャンパス言葉》等论文中以年轻人用语为位相语,从年轻人用语的机能及其与现代语的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加深了研究。

三、 刘丽华(1996)在《日本年轻人用语》论文中,对年轻人用语的机能、领域、数量、造词法及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四、 杨宁(2017)在《从新语中的年轻人用语看日本年轻人的现状》论文中,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年轻人用语为对象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对于社会的态度和精神世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序论部分:

提出本论文研究、探讨的问题、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构成。

二、本论部分:

1.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定义

(1)年轻人用语定义

(2)年轻人用语特点

2.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产生背景

(1)心理背景

(2)社会背景

(3)历史背景

3.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来源

(1)网络、电视、漫画书籍等

(2)手机用语

(3)隐语

4.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特征

(1)语言特征

(2)造词法特征

三、结论部分

提出研究日本年轻人用语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对本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进行说明。

方 法:对比法、调查法等。

主要问题:日文原版资料不足、缺乏权威书籍。

解决方法:向指导教师请教,开放系图书馆,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时间: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4月28日

进度安排时间: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12月8日

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9日—20xx年12月30日

论文开题报告会 20xx年1月13日

搜集整理材料 20xx年1月7日—20xx年3月3日

论文写作 20xx年3月4日—20xx年4月2日

提交初稿 20xx年4月7日

修改论文 20xx年4月8日—20xx年4月27日

提交论文 20xx年4月28日

第7篇

关键词书名 语言模因 文化模因

陶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书名是畅销书最直观的识别标志,主要实现两种功能:一是提示图书内容, 二是吸引读者注意。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书名的语用功能日益被作者和出版人重视。书名的语用功能涉及书名的接受者即读者,为激发读者的购买兴趣,通常策划人会在书名上想方设法运用各种语言策略和语言手段,很多畅销书书名都是运用语言策略的成功之作,如《杉杉来吃》在语音上模仿成语“姗姗来迟”,《不负如来不负卿》则直接复制诗句,以上两例都利用了本文的研究重点――模因传播来吸引读者。

书名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其研究角度多为书名的现象描述、取名规律和命名艺术,而对书名的语用现象及背后机制的理论阐释较少涉及。笔者认为,模因论为畅销书书名的研究引入信息复制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揭示畅销书命名的语用规律和操作机制。

一、模因论概要

牛津大学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所著的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到了模因。模因是文化传递单位, 或者说是文化复制因子, 其核心是模仿。具体说来, 它可以是曲调旋律、 想法思潮、 时髦用语、 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的模式,[1]也可以是科学理论、、决策程序、惩罚模式、客套常规等等。简言之,任何想法、说法和做法都有可能成为模因。现实生活中的模因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当看到某种现象出现并得到传播时,就能够认出那是模因作用的结果。[2]

模因论可渗透到各学科的研究领域, 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等等。语言学界对语言中的模因传播现象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和阐释社会语用现象的论文层出不穷,但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笔者认为,模因论为分析畅销书书名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研究以当当网青春文学类图书销售排行榜(2012年10月)的500本图书书名为语料,从实证研究和理论阐释的角度考察书名中模因的传播现象,分析其来源、传播方式、竞争和选择机制。

二、畅销书书名中的模因传播

1. 畅销书书名中的语言模因传播

(1)畅销书书名中语言模因的来源。在书名中借模因传达意图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可达到曲径通幽的语用效果。书名制作者认为读者需运用对模因原意的认识等背景知识来推测书名的含义,其目光和想象会做较长时间的停留,以此增加书名的吸引力。

何自然认为,从修辞学的角度审视,语言结构被广泛复制和传播而成为语言模因的源语有以下的特征:文字优美,内含夸张、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内容精彩,经常一语道破天机,使人欷不已;效果强烈,要么深邃高远,发人深思,要么幽默搞笑,使人难忘。[3]书名中模因的来源主要有流行语、古代典籍、经典表达、外来语等。流行语的来源极为广泛,有广告口号、电影或电视剧的片名和台词、流行歌曲名、畅销书名、行话词语、校园语言、网络语言等。古代典籍指古代诗词、古代小说人物名、古代图书常用标题名等。经典表达指成语、俗语等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外来语在书名中主要表现为汉语与英语、日语等外语混用产生的语码混用现象。

不同来源模因的选择需顺应畅销书题材和读者的语言习惯,在表1中,古代典籍模因的引用率最高与排行榜中古代题材的作品占一定的比例有关;流行语模因的使用率次之,是一些作者迎合青少年读者的语言习惯赶时髦的结果;经典表达简约齐整,为读者熟知,较具亲和力和谐趣性,也在书名中比较常见;语码混用的书名虽时尚,但表达性和含蓄性欠缺,也与很多作品的主题和作者风格不符, 因此出现率低。

(2)模因传播方式。语言模因主要有两种复制方式,即重复与类推。重复表现为语言形式的直接套用。类推包括同音类推和同构类推,同音类推就是模仿词语发音而形成新的模因变体,同构类推主要模仿已知的语言结构而复制出一种具有新内容的模因变体,在同构类推中担当母体的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语用效果和明显的修辞色彩特征, 是一些给人以较深语言感受的经典名句、名段或名篇。[4]

表2显示,在畅销书书名的模因传播中,重复使用率最高,因操作最为简单,同构类推次之,充当模因母体的语言结构因而易于被仿造,成为衍生能力很强的模因。而同音类推需充分调动语音诸要素,对词语声音加以选择、组织、调整和配合,[5]因此难度较大,使用率较低。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不但具有意义,还能引领、生成新的意义。书名模因的复制模仿和语言传递以作者确认与读者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和读者具备认知推理能力为前提,作者通过模因变异打破原语的语境束缚,附加自己欲传达的意义,读者则凭借对原来模因的认知和感受,在头脑中经过类推和联想很快辨认出新模因(书名)的形式,或轻松破译新模因所表达的含义。[6]

2. 畅销书书名中的文化模因传播

模因论认为语言模仿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模仿, 也可以是内容方面的模仿。语言内容上的强势模因指特定的观念、价值、思维、情感、行为、风俗、习惯等 。[7]青春文学畅销书的作者都会以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知识体系和心理特点为参照,在书名命名中顺应他们的文化趣味。

第8篇

>> 广告中的互文性分析 广告翻译的互文性视角 广告话语的互文性研究 广告语中的互文性及其翻译 浅析广告语篇中的“互文性” 互文性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广告文本“伪互文性”探析 互文性与科普著作中文化意义的翻译 数字阅读与导读中的“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的批评话语分析 仿作:《夜猎》的互文性分析 房地产广告中的互文性及其意识建构 从互文性视角看其对广告商标翻译的价值 浅析互文性在广告语篇中的运用 互文性:广告语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论文本互文性在商务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广告翻译小议――一种互文性视角 《色・戒》互文性分析 “互渗律”与“互文性”的彰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此广告暗指流行网络语的应用,可以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使受众很自然的联想到上文这则流行语的原文,从而很容易理解这则广告语的意思,即此款车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不用再多“等”就能成为有车一族。

2.2 互文性有助于广告获得潜在顾客的信赖

案例2:起亚首席设计师,欧洲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的Peter Schreyer 认为 “最简约的设计往往给人最强烈印象”,“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一眼就能认出是起亚汽车,这将是今后要赋予起亚的整体设计思路”。(08/07/21/A20)

案例2为具体互文的引用。这则广告引用了起亚首席设计师、欧洲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的Peter Schreyer的话来为广告增加说服力,突出产品的简约特点,有助于广告获得潜在顾客的信赖。此类互文性的应用必须选择引用此领域的专家,在广告中需凸显产品权威专家的头衔才能更好地达到其说服性的功能。Peter Schreyer 作为汽车设计领域的权威人物,尤其“欧洲三大设计师之一”的头衔构成了他在汽车设计领域的专家身份,从而使他的话语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引导性,进而增强了该广告的劝说功能,增强了潜在客户对产品的信赖感。

2.3 互文性使得广告更具审美价值

案例3:时光,在这一刻留驻,就在回眸的刹那,无论是美丽独到的前脸造型、流畅的整身线条、浑圆饱满的掀背车尾,还是精细雅致的布局与内饰……东风标致307两厢,从外到内,每一寸,每一处,与生俱来的优雅品味,就是会让你彻底沉迷,无法抗拒。(08/05/28/A13)

案例3属于混合文学体裁的体裁互文。更确切地说,该广告的体裁互文混合了散文的体裁。散文的措辞优美,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该广告散文般的措辞凸显了产品的优雅品味,使受众对此款车型有一个更感性立体的认识,增加了广告的审美价值,有助于广告劝说功能的发挥。

2.4 互文性使得广告容易记忆

案例4: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08/06/03/C03)

案例4是成功汽车广告的典范。这则广告为具体互文的俗语一类。很多读者对这个广告词过目不忘,就在于其对中国俗语的灵活应用。“车到山前必有路”源自中国有名的俗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码头自然直”。此广告借用俗语前半句“车到山前必有路”,然后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和打油诗般的风格,把广告品牌顺畅地体现在下半句中,读来琅琅上口,闻之即诵。通过此类互文的应用,广告迅速把品牌名植入大众印象里,实现了广泛传播、增加品牌知名度的目的,从而更好地达到广告的劝说功能。

3 结语

互文理论纷繁复杂,覆盖领域广泛,此文仅为具体语篇中的尝试性分析。我们希望通过对中文汽车广告语篇的互文性研究,能够有助于我们了解汽车广告中互文性的应用。广告中的互文性除了体现在文本中,还涉及图片因素、声音视频、各种文化因素等等,这一切还有待于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Allen, G.Intertextuality[M].London: Routledge,2000.

[2] 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韩金龙.广告语篇互文性研究[J].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