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7: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等学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构建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用途
1.1.1信息收集它通过对与高校发展建设相关的政策信息、内外部运行环境的变化信息、高校本身的各类财务和会计核算信息的收集、分析比较,判断是否预警。
1.1.2风险预警通过对与高校运营相关联的大量信息的分析比较,财务预警系统在出现可能影响高校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预先发出警告,提醒高校财务管理者早准备早预防,规避风险或减少潜在的风险所造成的现实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1.1.3风险控制当高校财务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及时寻找出导致潜在的财务风险的根源,从而使高校管理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或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1.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前提条件
1.2.1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只有具有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向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信息,又包括与高校运行相关的行业、市场数据。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信息主要来自高校所使用的财务软件,以及国家统计局、教育统计数据库等。
1.2.2协调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与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健康运营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财务预警系统应当与财务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保持和谐的合作关系,实现数据共享。
1.2.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正确的财务决策都需要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保障。风险预警系统对于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从风险评估和控制、单位治理结构与组织建设控制、业务层面权责控制等方面,为高校强化自身管理,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政策保障。
1.3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应遵循的原则
1.3.1客观量化原则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影响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且具有客观性,所关注的问题能够量化识别。
1.3.2系统性原则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所选择的分析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并保证风险评价系统的完全性,各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
1.3.3实时性原则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实时地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及时发出预警。使高校能够及时预防风险,尽量减少或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
1.3.4动态完善原则高校财务风险的评价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完善的动态任务,只有坚持动态完善,根据教育管理的新要求和会计核算的变化不断地逐年加以修订,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各高校的财务风险总体水平。
2高等学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财务风险的分类及来源
2.1.1负债风险伴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教育产业化思想的提出、终身教育观念的建立、教育投资观念的转变,以及从2000年开始的全国高校大规模的连续扩招,都对高校的基础建设和办学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费投入不足与高校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债务的规模和随着高校的规模性发展快速扩张,因举债办学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也随之而来。债务风险成为了高校筹资的主要风险。
2.1.2财务总体失衡风险准确、合理、细化编制部门预算,控制预算有效严格执行,科学合理配置学校资源,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样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高校在财务核算支出结构中日常性、偶发性支出庞大,财务支出预算约束软化,高校学生欠费而导致预算收入无法完成,都会给高校带来流动资金断流的危险,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进而造成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的风险。
2.2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2.1负债风险评价指标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反映高校资产总额中债务筹资的比重,体现了高校资产对债权人的长期偿还保证能力。比率越大,说明高校资产中自有资本所占比例越小,债权人所要承担的财务风险就越大,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低。一般认为,高校的资产负债率超过20%就会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
(2)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是用来衡量高校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用以衡量高校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将资产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说来,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越高,说明高校资产的偿债能力和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反之则越弱。一般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被视为正常。
(3)偿债率偿债率=当年偿还债务本息支出/当年事业支出总额×100%,偿债率是高校当年偿还债务本息支出与当年事业支出总额的比率,是用来衡量高校当期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大小的一个指标。对于一所高校来说,该指标超过10%则说明债务还本付息压力较重,超过15%则说明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非常严重,高校存在较大债务风险。
2.2.2财务总体失衡风险评价指标
(1)预算执行率具体包括: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期预算收入总额×l00%预算支出执行率=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期预算支出总额×l00%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本期财政项目补助实际支出/本期财政项目支出补助收入×l00%预算执行率反映高校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高校加强预算管理提供数据参考,以便于高校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控制各种日常随意性开支,增强预算的严肃性、有效性和执行性。
(2)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公用支出比率反映高校公用支出结构,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投入到学校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越大。该比率一般不应低于50%。
(3)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应收及暂付款(/学校总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该指标反映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指标数值越大说明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越低,财务风险越大。
(4)现实支付能力现实支付能力=期末货币资金/月均支出现实支付能力指标是指高校期末货币资金结存数与月均支出额的比值,该指标反映高校货币资金可供正常运行周转的周转月份数,用来预测高校近期正常的支付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学校月可支配和周转的财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2.3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1.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客体具有多样性。
高校行政管理客体涉及到学生、教师和职工三大群体。学生是高校的立足之本。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习需求、就业愿望等既是行政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信息,又是其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高校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主体,也是学术、科研的承担者。教学条件、学风建设、学术氛围、工资待遇、深造机会等因素极大地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校行政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向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解决师生员工的后顾之忧。高校行政管理客体的多样性促使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学校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
2.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过程具有互动性。
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就是要调节高校人际关系因素的相互作用,把他们纳入教育所指引的轨道。在高校的人际关系因素中,管理者不仅实施管理,而且要接受来自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建议和监督。职工和学生不仅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者的管理,而且还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实现高校的办学目的。因此,高校的管理过程,并不是一个单向过程,而是管理者、教师、职工和学生四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3.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绩效具有难评估性。
[2]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结果的绩效考评相较于对教师的劳动结果的考评更为复杂性,不好操作。教师的绩效评估基本可以用两大维度加以测定,一是教学,即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数量与质量;二是研究,教师获得的研究项目或完成的研究成果。对这两者的评估都可以有比较硬性的指标,较具操作性。而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的评估从结果或行为的角度均很难做到统一的标准,难以评定,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好的绩效评估办法。
二、当前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机构庞大,“官本位”思想浓厚。
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大多是沿用科层制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者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导致行政管理权力的泛化,造成对学术事务过多的干涉,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高校的机构设置中,基本上是按照地方政府的模式设置的,如:校办、人事处、财务处、后勤处等,机构庞大,“官本位”思想浓重;二是行政管理的范围较广,多数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几乎统揽了从招生到分配,从专业设置到学科规划,从人员录用到职称评定、经费分配等所有的事务;三是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过高,由于学术机构的成员大多由校长(院长)、处长或系主任等有行政职务的人员组成,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往往高于学术权威,学术管理权力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出现大学教授争当行政职务的现象。
2.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机制不够和谐,管理理念落后。当前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一般采用校、院(系)两级管理层次,也有部分高校是校、院、所三级管理层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是这种管理机制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这种管理机制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高校行政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使所有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保证组织的政令通行,这是科层建制的优越之处。但是,这种机制在管理实践中更多地倾向于刚性管理,而将柔性管理置于一边,限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人变得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成了一个机械的文件执行者,成了文件的奴隶。这种管理机制导致管理层级偏多、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3.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在制约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效率的因素中,人的因素,即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最主要的因素。近年来,各高校都比较重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吸纳了一批受过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的人才。高校行政管理干部也积极适应变革时代的要求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注重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到管理工作实际中,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观。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高校长期存在着轻视行政管理工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待遇普遍偏低等现象),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方面总体还是比较滞后,管理者整体素质相对偏低,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高校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4.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权力与学术权力矛盾失衡,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职能界限模糊。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行,组成高校特有的权利系统,两者既相互依存又互相排斥。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众多干预,建立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决策管理模式,排斥学术权力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学术权力对行政事务过分介入,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决策管理模式,影响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按照规章制度高效处理问题能力。目前,多数高校执行的是行政、学术权力并行的整合管理模式。高校内部以行政权力的管理为主,以学术权力的管理为辅,学术权力的作用微乎其微。从多数高校设置的学术性质的机构与委员会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界限是非常模糊的。在实际工作中,学术性机构和学术性委员会经常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5.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较弱,依法治校观念不强。
目前,高校一些行政管理人员依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以行政手段行使行政管理职责的方法,在思想观念上不认同依法治校的观念,没有形成用法律来解决学校行政纠纷的观念和习惯,因此就导致出现了行政行为违法的现象。[4]同时,有些高校校纪校规缺乏合理性。目前,各个学校都有制定本校的校规校纪的权力,但是由于学校的某些规章和规定还不健全和完善,甚至有的校规会出现与法律抵触的现象,学校的校规规定内容超出了法律所授权的内容。还有,高校普遍缺少一个法律服务部门,在社会中存在着如调解委员会、救助中心、律师事务所这样的机构来解决纠纷,维护个人利益;但是,在高校中,我们却很少设立这样的机构,使有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救助。
6.行政管理信息化技术推进速度慢,行政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人工或半自动化的工作方式,其信息化的水平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办公自动化建设推进缓慢,甚至在推进过程中出现停顿和搁浅现象。高校部门之间条块分割,资源不能实现校内共享,各个部门办公软件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乏统筹安排,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内部行政管理改革举措
1.精简机构,加强管理监督。
首先,应对学校的行政机构进行调整,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改革,对于人员冗多的部门进行合并精简,减少管理的层次。与此同时,向院(系)放权,明确校、院、系的工作重心,强调校对各(院、系)的宏观指导,改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适当提高院(系)自和运作灵活性,充分发挥基层管理的最大功效。其次,加强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全程监督。重视校内纪检监察、工会、教代会等传统部门的建设和工作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网络的快捷与透明,深系基层群众,通过如实反映行政权力运行走向,及时纠正行政权力产生的不良后果。2.转变观念,革新管理模式。首先,改变管理理念,让行政管理人员明确他们的存在是因为有教师和学生,全体师生是他们的“上帝”。行政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淡化“管”的思想,摆脱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思想,强化服务至上的观念。改变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当中,把为师生服务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为相关合作者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5]其次革新行政管理模式,将学校行政组织结构扁平化、弹性化、多元化。扁平化可以减少学校行政组织的层次,使决策部门尽量接近教职工和学生,直接为他们服务。弹性化可有效提高行政部门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从而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完成特定的服务目标。多元化比较有助于不同基本价值观念和不同的组织追求之间的矛盾的妥协。高校的结构越是多元化,其调和矛盾的能力就越强。3.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专业管理。首先,要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而且要善于结合学校和本岗位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树立起无怨无悔、敬业乐业、孜孜以求、甘于奉献的精神,投入感情,投入精力,方能有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其次,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特别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逐步推进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职业化、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同时,注意优化管理队伍结构,增加懂法、懂经济的人才比重,使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第三,加强管理队伍培训,高校应为行政管理人员做好培训规划,确定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定期进行管理业务方面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采取不定期的专家讲授、学校内部各部门间优秀管理经验学习交流、到兄弟院校观摩学习等方法,使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而且在个人素质、服务意识、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4.强化学术权威,实现专家治学。
首先,要强化学术权威,高校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以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行使范围和运作机制,要让行政权力不再主导重大学术事务,行政权力要将学术事务决策权归还给学术组织。为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各级学术组织,并真正赋予其决策职能,选拔学术上有造诣、有责任心的教授充实到各种委员会中来,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其次,高校学术组织的构成需进一步优化,在高校学术组织中,“双肩挑”干部,其角色期望中的行政管理意识可能会影响委员会在学术管理中发挥民主管理职能。对此,我们应该淡化学术组织的行政色彩,体现行政和学术分工的原则,学术组织的成员应以学术人员特别是学术带头人为主,除了适当考虑学科的覆盖面以外,不应过多地为“双肩挑”人员预留席位,学校领导应不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三,借鉴国外高校行政管理的经验,高校应成立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学校治理委员会,一般学术建设方面的事务应交由学校治理委员会处理、决定,如教师职称评聘、项目评审、学科建设等,学校行政领导不予干预。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亦应广泛听取学校治理委员会的意见,并经由学校治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学校行政主管领导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校未来发展战略与目标的制定上,为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和服务,两者互不干涉,又互为补充,实现专家治学。
5.提高法律意识,实施法制管理。
首先,要坚持法制管理,要求高校内部行政管理部门自觉遵守《宪法》、《高等教育法》等一切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从严;要求高校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协同处理学校内部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问题;要求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及法制理念,自觉地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师生员工,尊重他们的权利;有效推进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文明校园建设。其次,要倡导道德管理,要求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约束每一个高校人的行为,善于把传承“师道尊严”的理念与创新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伦理化、精神化和道德化;要求在广大师生中倡导“自治和自律”的道德观念,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个人的道德感和社会的责任感,努力做到慎独自律、爱岗敬业。
6.实行电子行政,提升信息化管理。
首先,要进一步推动高校行政工作电子化、信息化建设,把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应用到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改变单纯通过文件形式的政务处理方式为现代网络技术处理方式,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以网络充当信息载体和传递管道,加强学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其次,要开展信息化管理“一站式”服务,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各部门应用系统的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打破时空、地域局限,及时收发、处理、和传递信息,保证信息畅通,以实现高效、有权威的学校信息服务。同时,建设一个跨部门、基础性、公益性的数据信息库和办公信息资源库,可以避免数据收集的重复,减轻工作负担,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以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高效、有序、有力的开展。第三,要建立信息管理安全体系,维护信息安全,为了更加有效和及时地应对信息安全问题,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完整、规范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地监督实施。除此之外,高校应配备专业人才负责信息安全维护问题。7.加强绩效管理,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6]首先,要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而人性化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测评体系。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善于把战略目标与行政管理人员个人的发展目标有机衔接起来,帮助他们准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工作的不足,找到发展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更加有效地工作,达到开发行政管理人员潜能和提高绩效的目的。绩效管理,减少内耗,建立共同努力的合作团队,形成和谐进取的氛围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其次,要确立评价管理方法和标准,注重评估指标在反映行政人员职业身份特点等方面的信度和效度,真正做到在确保行政人员处于竞争环境的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行政人员的岗位职责与绩效计划尽可能地量化,减少绩效核算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通过绩效管理,达到优化考评指标体系,从而促进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第三,尽量采用全方位考核方法,广泛听取和吸纳有关方面的意见,注意与行政人员的沟通对话,力求考评结果的公正与公平,进而达到改进工作、提高整体绩效和全面调动工作主动性的目的。
四、结语
1.学生缺乏进行计算机专业实践的动力
有很多学生选择学习计算机专业是因为喜欢打游戏,而没有想过要通过在大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生存技能而争取在未来事业上获得成就的动机。高考之后,老师需要用较多的时间来稳定学生的浮躁情绪和张狂的个性。
2.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不强
由于缺乏实践动力,很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仅仅是为了考试及格。而专业考试大部分是以答卷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多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
3.培养方案不合理
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缺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偏低。在调查中,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企业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学生自己也强烈要求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改革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案。计算机技术变化很快,课程也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应该不断吸收新思想,把理论与当前的最新技术结合起来。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4.实验、实训条件欠缺
使学生没有比较充分的实验、实训环境,不能达到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和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5.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真正能够达到双师型的师资比例还不高,许多教师都没有软件项目的实践经验,缺少实际的实训操作能力。
二、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
1.创新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软件、硬件的不断更新,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而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引导学生采用“全面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计算机教学专业课程分布广,教学量大,知识面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技术。
2.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技能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学生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独立的人,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学生的实践动力是学生积极进行专业实践的前提。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查和了解,针对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和存在专业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其次,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困难,联系专业导师,对他们进行个别或集体的专业辅导讲座,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充满信心。最后鼓励学生从简单的专业学习和作品制作着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逐步深入,让学生体会到专业制作的实践成就,以此逐步激发学生的专业实践的动力。
3.加强学生专业实习效果及指导工作
为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第三学年将全部到企业事业单位或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实习基地提供给学生,在实习中,学生真正的走进企业,走进工作岗位,使知识得到升华,使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提高。通过实习活动,学校根据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实习活动既是从学生过渡到企业员工的孵化器,又是学校跟企业沟通的桥梁,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并利用好专业实习活动,并多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教育部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统计方法
根据教育部最新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统计方法,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统计包括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两部分,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又分为个人部分支出和公用部分支出。事业性支出通常表述为高等学校作为部门预算单位的预算支出,其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一是各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二是学校的事业性收费(教育收费)。而基本建设支出是在部门预算资金外作为专门项目发生的专项支出,属于非经常性支出。教育部经费支出统计方法力求包括所有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相关的支出,学生的教育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从测算学生生均教育成本的角度看,这种方法不适合直接应用于生均教育成本的测算。
(二)国家发改委教育成本确认方法
2005年国家发改委专门出台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监审办法》),将高等教育学生教育成本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四个部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教育成本有所差异,《监审办法》在明确学生教育成本受益对象为折算后的学生标准人数的同时,也规定了各类不同层次在校学生折算为标准学生的当量系数。《监审办法》还对具体构成高等学校学生教育成本的详细内容及如何进行计量(比例计入或定额计入)作出了详细的解释。《监审办法》结合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了高等学校学生教育成本的口径。《监审办法》考虑到了不同学历层次学生教育成本耗费存在差异的状况,设定了当量系数,将不同层次学生数折成标准学生数。《监审办法》纠正了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局限,改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大型修缮和固定资产购置等一次性支出,不再计入当期学生教育成本,而以折旧的形式计入。但由于《监审办法》并非实际用于核算生均教育成本的会计方法,因此,如果将《监审办法》直接用于核算生均教育成本则存在不足。
二、高等学校学生教育成本范围界定
(一)教育成本内涵
教育成本本质上是给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所耗费各项教育资源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的耗费应该属于价值的转移,即把在教育过程中耗费的各项劳动力、物力等等资源的价值转移到人才培养中去。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的教育成本应该从社会、学校和个人进行考量,包括:(1)显性的公共成本,即国家、社会、学校投入到教育领域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可通过支出计量的耗费,如教师工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高等教育中的科研投入等。(2)隐性的公共成本,即公共资金的机会成本,即用于教育的资源、土地、房屋建筑物等可获得的租金、收益等。(3)显性的个人成本,即学生以及家庭需要负担的学生的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如为住宿、伙食、学习需要的工具、费用而花费的开支。(4)隐性的个人成本,是学生个人因选择上大学而放弃的获得其他收入的机会,即学生个人的机会成本。狭义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即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用货币可以计量的成本,不包括机会成本。包括培养学生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1)直接成本:即教育事业支出,主要为高等学校各院系教学机构、教辅机构、以及各类学生思政教育部门为培养各类学生发生的支出;(2)间接成本:行政管理支出和后勤保障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应该按所在部门分别计入教育事业支出和行政、后勤保障支出。如科研事业支出应该分析科研活动开展与学生培养的关系,作为间接成本加以分析计入。
(二)学生教育成本内涵
生均教育成本指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平均教育成本。可以进一步明确为:(1)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应该以高校实际支出的教育成本作为基础,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际发生耗费所转移的成本。(2)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与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标准学生数直接相关。不同的高等学校存在着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历层次,由于培养方式的差异性,其教育成本也应该有所差异。在核算生均教育成本时,首先应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数进行当量折算,换算成标准学生数。国家发改委《监审办法》中折算系数是:博士生为2,硕士研究生为1.5,本科生为1,高职生或专科生为0.75,在实践中已得到业界普遍认可,在换算标准学生数时可以参照此方法换算。在按照标准学生数核算的生均教育成本的基础上,以同样的方法确定不同学科门类系数,再分类确定不同学科门类的生均教育成本。
三、高等学校学生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构建
(一)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计算单构成
教育成本项目分为教育事业支出、行政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及部分科研事业支出;纵向为教育成本支出的具体用途,通常为学校下达执行的各预算项目。如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学生经费、购书经费、物业费、房屋租赁费等。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按照使用部门,分别计入教育事业支出和行政、后勤保障支出的公用经费中。
(二)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计算
生均教育成本的计算,是在按上述方法确定出教育成本总计后,可参照《监审办法》的学生标准人数的当量折算方法,计算出该年度标准学生人数;以教育成本总计作分子,以标准学生数作分母,两者相除的结果即为每标准学生需要支出的教育成本,即生均教育成本。
(三)高等学校分学科类别生均教育成本计算
在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确定的基础上,再考虑不同学科教育投入的不同,设定学科门类系数,乘以生均教育成本,即可得到分学科门类生均教育成本。某直辖市教育部门对市属高校教育拨款制定的学科门类系数,可作为计算分学科类别生均教育成本的参考。
四、结语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契合;学科;课程
一、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
“科学”原意是一般意义上的“知”和“学问”以及“分科之学”。在近代尤其是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后,“科学”才开始被直接理解成自然科学。科学的特点是主要致力于寻找最能够简洁说明万事万物本相,以及解释如何发生的规则,并进而以各种方式把握事实之间的关系。
“人文”原意指人性、教养。15世纪欧洲使用此词时,是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区别于神学。从狭义上看,人文学科最初主要与古典的教育体系相联系,意味着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成为完美的存在;就广义而言,人文学科则更多地关联着对人化世界(进入人的知行领域的存在)的解释、规定和评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于找寻普遍规律以解释人类和社会行为,它所关注的不仅是世界实际怎样,而且关注世界应当怎样。
从科学与人文起源与形成来看,科学与人文本是一体的。在人类文明之初,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就反映了在农业经济时代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朴素的高度综合的经济生活方式下,知识尚处于原始的高度综合的阶段。休谟把知识分为两种:“事实的知识”和“价值的知识”,前者指科学,后者是道德。当他以“是”与“应当”的区分取代苏格拉底的观念时,科学与人文对峙的历史序幕便徐徐拉开。自然科学以其严密性、精确性、客观性、普遍性成为此时知识的楷模。也由于它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们便看到了自然科学的神奇。从此,重科学、轻人文的思想开始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由此展开。
而且,从科学与人文的起源与形成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彼此共生共长、相互促进。众所周知,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以后的启蒙运动,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人文精神的兴起,关注人、热爱人的现世生活和幸福,尊重人的价值和个性,提倡与“神道”相对立的人道主义。二是科学精神的兴起,即与宗教神学对权威、教条的崇拜和固守相反,开始形成重实证、重理性、重怀疑、重实效、重功利的风气。这一时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不仅一同产生而且相互促进并行发展。一方面人文精神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自由的环境,开阔了人的胸襟,拓展了人的视自由的环境,开阔了人的胸襟,拓展了人的视野。丹皮尔说过:“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扩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对学术的束缚。”[1]⋯另一方面,科学在有效指导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力量和信心,加深了人对自身的认识。科学精神是社会和人文世界的推动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同生长,和谐共处并相互促进的事实证明,科学精神本身便具有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也可以促进科学的发展,它们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所以,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整体的两翼。
同时,科学与人文都十分重视人们改造世界的方式与能力,尽管表面上主导方面各有不同,一个强调逻辑思维,一个强调形象思维,但两者同起作用,只是隐显、主次随条件不同而不同罢了。科学为人文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而人文为科学提供价值目标和文化指导,两者中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严重制约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而需要使两者获得融合和均衡发展。
可见,科学与人文源起于人性,是人创造的“两种文化”,都是人性深处分裂的两种需要、意识及其外化的两种不同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知性领域,也是人类观照世界的两种不同文化视野。两者并不是孤立的知识系统,而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出发点都是人,并都以人的发展为归宿。这是我们需要确立的“科学与人文同体互补”的理念。那么,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文化”是怎样化人的呢?
二、教育契合:科学与人文化人的机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完整的人的培养必须通过完整的教育来实现。单纯的科学教育与单纯的人文教育都不是完整的教育,虽然它们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但又各有其固有的局限性。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主张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育。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这两部分教育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构成了“完整的教育”。日本教育学家井深大在批评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时也曾指出,偏重科学的教育“忘记了方向”,“丢掉了教育的另一半”。这一击中时弊的批评是十分中肯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2]英国科学家斯诺(C.P.SnOW)在其著名的《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长篇演讲中,深刻揭示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两种文化的分裂现象。他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是由于学校教育过程专门化造成的,“打开这个局面的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3]因为学校教育对于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个学科和独门课程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和课程作用的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各门学科和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的整体结果。因此,我们提出教育契合,以“完整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按《辞源》的解释,“契合”为“融洽,相符”。毕业论文教育契合是指实现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互补和良性互动,以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才目标。教育内部的因素很多:既有知识、能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既有教师、管理者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因素;既有行政的,也有学术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科学的与人文的是所有因素在主体身上价值取向的最集中体现。教育契合就是强调这些因素的整体协调,渗透融合,互补互促,持续发展。从内在的价值追求的本质看,一方面,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和美,而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的。人们在对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两者相互渗透,共同构建着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价值体系。科学与人文内在的统一性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契合的基础。可见,契合教育内部各因素最终只能借助高等学校的主体人来实现,是其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制度和课程内容、教育方法方式等方面的全面结合。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中的弄虚作假、抄袭、伪造等,在科学论争中以势压人、动辄给人戴帽子打棍子等,不实事求是,对事态不经研究、妄下断语等,都不是科学精神,也与人文精神背道而弛,需要通过教育契合加以祛除。这种非科学的精神和行为,根源于文化发展中的科学和人文两者的不平衡、不协调与异化。因为人类的行为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人文为其合目的性提供基础,科学为其合规律性提供保障,两者互补互益才能确保行为的合理性。这种合目的性,就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契合的完整性。它包括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结构的完整性两层含义,两方面相互支持、相互推进,共同为培养人的价值体系和人的全面发展起作用。
人的完整的价值体系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积淀,用自己的力量(或意志)去创造和发展它。这一形成过程有一套自我合理化的机制,如常识化与主体化等。所谓常识化,是指意识形态要取得主导地位,必须经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通俗化过程,使这种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逐渐渗入民众中,成为被他们广泛接受的“常识”。所谓主体化,是指按照某个再现系统的要求建构主体的过程。[4]因为价值观念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挥作用,并且逐渐沉积在我们用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思想体系中。公认的思想一旦变成一个人的心理上和价值性的责任,才能变成行为的标准和规范,才能成就强烈的个人责任感。这样,它才构成人们真实的道德基础,并成为人类自身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从根本上说,教育契合就是要通过高等学校的每一个体,即教育者、管理者和学习者的多方、共同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价值重估、价值取舍,以实现教育系统整体育人功能和导向一致的正向作用。
而且,教育契合需要创新精神,因为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催化剂。科学讲求冷静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和艰苦的探究;人文要求热情、激隋和闯劲,两者的有机结合才会使创新走向成功。
同时,教育契合要求坚持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因此,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与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的结合”[5]的人才。这种人才是科学与人文协同化人的结果,是我们追求的完整教育的鹄的。
总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整体。要实现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的终极目的,必须实现教育的契合,用完整的教育来培养完整的人。也就是说,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除了不断加强科学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把长期受到忽视、贬斥的人文教育提到它应有的地位上来。科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尤其是,科学教育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规定自身的价值方向。而没有价值方向的教育是难以设想的,甚至是十分危险的。正如兰德希尔所说:“价值的观念若不占据中心地位,价值哲学若不构成整个教学法的基础,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设想的”。[6]
三、三个层面的契合是实施完整教育的抉择
在理念上把握人文与科学本是“同体互补”以后,我们探讨了它们化人的机理。于是,我们可以进入实践价值领域,研究在高等学校如何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价值层面的抉择。学科融合、课程综合和素质养成或许是高等学校实施完整教育的抉择取向。
1.学科融合:教育契合的制度改革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学科、专业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企图通过几年的教育培养出本专业的专家。其结果是导致了各门学科之间的融合性严重弱化,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日益加深。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主席鲍耶尔在《学院:美国的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文中写到:“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是‘割裂’:在社会中我们失去了文化的内聚力和共性,在高等学校内部是系科制、严重的职业主义和知识分割。”这种评价同样适合我国目前的高校学科状况。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这种分裂的教育状况必须改变。 马克思曾天才地预见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发展趋向,硕士论文曾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7]现代社会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正印证了这一科学预言。现代交叉学科,已由早期的两门相邻学科的相互渗透发展为多学科立体网络交叉的复杂而高级的阶段。学科交叉的层次与方式是多样的,有学科内交叉、学科间交叉,其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更惹人注目。学科交叉发展使人类文化的各大领域打破原来互不往来、各自为战的分离状态,编织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互通有无的网络。这种文化综合趋势表明人类认识正在逐渐接近世界本来面貌的系统与整体性,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的趋势,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实,各学科知识本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认识的需要和研究的深人才相对“分家”,但现在的分科教学却使学科课程之间形成一种绝对的隔离,严重阻碍了学生广博知识结构、创造思维乃至健全人格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将不知道各门学科之间的这种天然的相通性,也形成不了具有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的知识构架,难以进行大跨度的、有效的思维迁移和创造。所以,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契合,必须进行学科融合。
首先,学科融合可以实现学科内容之间的交叉互补。在两个或多个系统中寻找相融的“耦合点”,使学科内容能在交叉中发展,优势和特色互补,促使新的学科生长点产生和发展。其次,学科融合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效益。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学科群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产生高等学校学科结构性效益的重中之重。学科原是一种“规训制度”,以学院(系)为基础的学科是人力资源和经费流通的场所,拥有很难被打破的知识生产地盘的权力。因此,学科融合要求建立相应的多学科培养人才的制度。如对综合性较强的高等学校来说,组建以大学科群为基础的二级实体学院,建立以基础学科为根系,技术学科为主干,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合理层次结构,发展刚柔相济的新兴学科群、交叉学科群,才能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教育,实现教育的契合,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科研的层次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华勒斯坦等在《开放社会科学》一书中所提出的,要开展跨学科的制度改革,如:跨学科的研究计划,强制性的跨学系联合聘用,跨学系的研究生培训等。[8]通过制度改革,使学科的融合在高等学校中制度化,从而保障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契合。
2.课程综合:教育契合的中介操作
课程综合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契合的第二个层面。课程是培养人的直接媒介,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心脏”在教育与人才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由于体制、传统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设置极少,各专业之间,甚至同一专业各门课程之间很少发生联系。文理分家、理工分家,专业与课程的面较窄。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属于“学科中心型”,是以学科为主,按照一门一门学科来组织的。这种课程状况一方面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裂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进一步加深。通过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理论虽好,但综合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创新观念差,不能适应当今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这反映到高校教育中的课程就应该是综合化的。课程综合化,不仅对大学生唯物世界观的确立,创造性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操的陶冶有关,同时对正确的思想方法的养成,综合能力的培养亦大有好处。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要想在高校实现契合,必须进行操作层面的课程综合,既体现在培养目标中,也体现于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中。
课程综合首先要确定一致性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目标一致才能进行综合。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不仅传授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其次要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内容的综合。科学课程中要融人人和社会发展的知识和价值观,阐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和责任感。人文课程中综合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科学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如哲学中要结合哲学原理,对其所依据的各门具体知识有一个较具体的阐述,并说明它对各门具体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等,拒绝把知识零碎化。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哲学的科学性、可信度和价值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科学课程要穿插科学精神的内容,将科学精神教育渗透其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课程在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时也可结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再次,课程综合还要注意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综合。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发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知识的学习与方法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内容综合的同时,也包含着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人文课程要注重对学生定量研究方法和抽象思维的训练,增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客观性、理智性。科学课程内容中也要注重结合科学定理发现的推理过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典型的课程综合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和研究,既有科学素养的训练,也有人文关怀的投入。
3.素质养成:教育契合的个体内化
素质养成是在高等学校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契合的第三个层面,亦即个体的层面。如果说学科层面和课程层面仍是外在的,那么,个体层面则是内在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最终只能通过个体内化为素质才能实现。这一层面必须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人手。
素质需要养成。素质不只在于知识的多少,更在于习惯的培养,在于将知识和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内化为大学生的涵养。缺乏涵养的大学生是轻浮的、没有厚重感的残缺之人。在高等教育中,素质养成必然离不开校园文化。确实,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个体身上的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需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与社会个人观念,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9]众所周知,人的身心发展依赖三个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学校教育借助于一个特殊的、经过人们加工创造出来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无论是有意识的组织交流还是潜移默化的、自发的影响,对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人们在无意识中以及在闲暇时光,以轻松的心态学得的东西往往影响更为深刻长久。可见,校园文化陶冶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升华的过程。
一般来说,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留学生论文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物质文化是一所大学环境的外在设置,制度文化是管理大学的艺术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讲求真善美,将人性化的实质内容置于有形无形的制度和环境内,以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相辉映,形成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因为“人内在和外在的言行举止,都是社会各种不同组织和文化技巧的产物”。[10]刨因此,要营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必须有针对性地消除“两种文化”的鸿沟。高校应努力构建“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改变当今缺乏人文精神、缺乏求真的科学精神、缺乏人文和科学的高层次、高品位文化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现状,营造可持续发展、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校园文化,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在大学生身上得以真正养成。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必须由以往分离对立走向一体化,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汇通。高等学校真正的改革目标应该是通过研究和教学,使科学和人文达成契合。每一位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应该可以回答:科学与人文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于是,我们不但要确立人文与科学契合的理念,因为人文与科学本是一体的,而且在实践中要努力将二者当作一体两面来发挥作用,从学科融合、课程综合和素质养成三个层面来抉择,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理论者和实践家的理念与实践一体化,共同培养人性圆满和谐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57.
[2]转引自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75—76.
[3]C.P.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l8.
[4]肖小穗.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的再现系统[J].文化研究(3),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3.
[5]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8~51.
[6]转引自拉塞克,等.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8.
[8]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11—ll3.
1.实践教学没有紧密围绕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展开
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美术具有重要影响,一般高校都会组织学生定期外出写生,或者鼓励学生采用其他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但这样的实践教学效果到底如何呢?事实上,高校大都围绕着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开设实践课,这并不是坏事,但也不完全是好事。美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都要源于生活,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并非上几堂课那么简单,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熏陶、耳濡目染。因此,这样的实践课难免和学生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宗旨有些偏离,也就不能对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实质性的帮助。
2.在美术教学中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美术学科中包含的知识特别丰富,学生要想汲取这些知识,仅凭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不够的,更要凭借自身的努力对知识进行刻苦钻研,这就离不开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艺术功底,绝非一时半刻所能做到,而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执著地展开对知识的追求。但就目前来看,高校对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仍局限于单一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从而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推进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1.纠正课程设置中“重专业”“轻教育”的倾向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这四者中为什么修身会被摆在第一位。笔者认为答案是:一个人唯有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斜。所谓身正,笔者认为应该是正直、有高尚品德,德行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之所以要纠正课程设置中“重专业”“轻教育”的倾向,是因为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更应发挥自身在培育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担当,能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2.构建崭新的课程体系
构建崭新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学生所学美术专业的不同方向为其量体裁衣,开设更为符合其实际需要的课程,改变以往所开设美术专业课程丰富但不实用又缺乏针对性的现象。其次,高校为学生开设实践课,不应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而应将实践课转变为学生一展才艺的舞台,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再次,在美术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激发。
3.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所培养出的美术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高等院校在制订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以考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社会对美术人才素质的实际需要,对美术专业人才进行订单式培养,从而有效提高美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有以下两点:在校内进行开发,建立实训基地则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方式。为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努力提高师资与硬件设施的水平,如开办公司或美术辅导班等,以便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
(一)调动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办学积极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面临严峻挑战:原来对本科院校设置的招收业余大专的指标限制全部放开,对高职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造成巨大冲击;众多“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参与竞争,分割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省内院校上省线即可录取”的政策使得高职院校录取分数优势荡然无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依托单位通常是具有教育主管部门签发“办学许可证”和民政部门签发的有效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社会合法培训机构,其办学类型复杂,合作院校繁多,建立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激励机制,可以调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办学积极性,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忠诚度”,使其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中来。
(二)引导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规范的教学管理行为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作为经济实体,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办学思想不端正,随着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学点只强调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但自身办学条件和师资设备状况却有所忽视,内部管理却放松怠慢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重外延轻内涵式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声誉和社会形象。建立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激励机制,可以对教学点的教学管理行为提出规范要求和进行正向引导,使其提高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激发其规范的教学管理行为。
(三)提高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通常存在重招生轻教学的思想,只关心就读学生人数,不关心培养规格和教学质量。甚至会过分强调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成人”特点和学习形式的“业余”特点,不但在教学和考试上对学生放低要求,而且在教学时间、课时数量和教学内容上大打“折扣”,缺斤短两。这样既降低了办学成本,又“迎合”了部分学生需求,却降低了教学质量,降低了培养规格。建立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激励机制,可引导教学点一手抓招生一手抓教学,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教学质量,让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成人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二、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激励机制的建立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激励原则
1.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物质激励对精神激励有基础性作用,没有物质激励的充实和支持,精神激励会减效甚至失效,变成空中楼阁;另一方面,精神激励对物质激励又有主导作用,即对物质的需要进行调节控制,避免物质欲望的过度发展而带来种种不良后果。作为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要想扩大在读学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需要合作院校的认可和肯定,同时教学点作为经济实体,也需要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所以对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激励,应该既有实实在在的奖金,又有鲜亮的荣誉证书和金灿灿的奖杯。
2.正性激励与负性激励并举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激励既包括对适宜行为的奖励,也包括对不适宜行为的惩罚,它们都是对人的特定行为的一种强化。正性激励就是一种正面强化,即运用物质或精神奖励,使激励客体有利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得以不断巩固和加深;负性激励是一种负面强化,即运用物质或精神上的惩罚,使激励客体的那些不利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得以不断削弱、减少,直至消除。通过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考务及学生工作做出规范,对评价高的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使其对合作院校的办学要求不断巩固和加深。与此同时,对综合评价低的教学点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3.注重公平与讲求实效相结合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员工的积极性不但受其绝对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其相对收入的影响。一旦员工感觉到了不公平,就会采取各种行动来纠正这种情况以便使自己产生公平感。如果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在相互比较后,认为自己的工作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或者发现与自己相同工作投入的教学点的收益比自己高,就会影响激励效果。因此,奖惩有据、公平公正是实施教学点奖励的重要原则。作为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在处理教学点激励问题时,一定要有公平的心态,不应有任何的偏见和喜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激励措施
1.荣誉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有着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荣誉激励即通过满足人们的自尊需要而达到激励目的。在管理学看来,追求良好声誉是经营者的成就发展需要,通过对积极投入辅助招生工作、工作效果显著、办学规范、教学质量好的教学点予以肯定,认可其良好工作态度和突出贡献,并予以荣誉奖励,发放荣誉证书,授予奖杯。
2.目标激励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行为,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原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说:“目标是最大的激励,给员工一个值得为之努力的宏伟目标,比任何物质激励都来得实在,也比任何精神激励都来得坚挺。”[2]通过设立具体的、难度适宜的、可接受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并配合差异化奖励政策,使教学点产生强烈的动力。
3.竞争激励每个人是争强好胜的个体,都不希望落在后面,其潜在心理都希望站在比别人更优越的地位上,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潜在心理就是自我优越的欲望。通过对教学点学生成绩及各项工作综合评价的排序,使落在后面的教学点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让教学点之间主动展开竞争,从而激发起教学点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
4.培训激励在管理学中,培训是培养和训练员工的学习活动[3]。美国管理学家彼得的木桶理论使管理者意识到只要组织中有一个员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响整个组织达成预期的目标。而要想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竞争力,并将他们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教育与培训。教学点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非常迫切地希望对其员工进行教育与培训。通过高职院校统一定期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研讨和培训,提高了教学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了教学点的竞争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点的激励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学籍管理;Delphi;Oracle;数据库
一、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学生学籍管理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用计算机来作学生学籍管理比人工管理更能体现查询快捷、保密性好、安全性高、存储量大、寿命长、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更便于管理和操作。
二、系统开发平台简介
根据我们对学籍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需求分析,依据此系统符合规定的特点,考虑到界面的美观和直接,以及数据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我们对开发平台作了如下选择:
1.ORACLE8
Oracle8是一个面向Internet计算环境的数据库,它改变了信息管理和访问的方式。Oracle8将新的特性融入到了传统的Oracle服务器之中,从而成为一个面向Web信息管理的数据库。Oracle8支持Web高级应用所需要的多媒体数据,支持Web繁忙站点不断增长的负载需求。Oracle8是唯一一个拥有集成式Web信息管理工具的数据库。Oracle正在推动Java成为下一代应用的标准,它在各个层次,包括Oracle8服务器内的JavaVM,均支持Java。Oracle8将强大的新型功能引入到了联机事务处理(OLTP)和数据仓库应用之中。Oracle8还对Oracle数据服务器的几乎所有方面给予了增强,全面改进了质量、可用性、性能、可管理性、多媒体数据类型支持和复制功能。
2.Delphi7
Delphi是Inprise公司开发的一个优秀的可视化软件系统,是一个可视化的RAD(RapidApplicationDevelopment,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使用了Microsoft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特性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弹性可重复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Object-OrientedLanguage)、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编辑器、最为领先的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人员可以很快设计出自己满意的界面,同时系统会自动产生程序原型。
四、系统物理设计
1.主界面
下图是学籍管理系统的主界面,最上面的菜单是系统的各个模块,菜单下面的大图表是此系统经常用到的一些功能,这样方便用户的使用,并且考虑到了色彩的搭配和图片的选择。
2.系统登录
为了此系统的安全性,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了登录窗口,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并且根据用户名选择权限,即用户能进行的工作。通过功能模块来限制功能,有一些模块是大家公用的,就是一些基本的查询,只能进行查询,没有修改和删除的权限,还有数据统计,另外又分为超级用户,学生证管理用户,学籍管理用户,奖学金管理用户。比如:要想进入学籍管理模块,用户名是aa,密码是bb,此用户只有权对学籍管理进行访问。而超级用户,它能对此系统的任何一个模块进行查询、修改、删除。当你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给用户所拥有的权限,点击“确定”进入该系统。
3.学生信息导出
由于各地省教育厅自2002年开始备份学生数据,为在校生建立电子档案,最后报到国家教育部,了解毕业生的准确数据,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第一次进行电子注册时,最开始工作是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都是由手工录入的,由各学院根据字段要求负责自己学院的学生信息录入,然后由学生工作处的专人负责把数据统一。而所有的考生号更是根据学生录取时的新生名册由学生手工查询录入的,增加了难度和烦琐程度,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为了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将大部分工作简化成选择、确定,为数据查询提供准确数据,使得查询数据更为简单,减少手工操作过程的失误,减轻行政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作了这样一个学生信息导出,用户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数据字段进行选择,然后选择招生年、省份、标志(一般为普通本科)、录取批次和录取科类。这项工作化复杂为简单,操作也比较方便,以后每年的新生数据将从此窗口导出进行编辑,然后上报省教育厅。
五、系统评估
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反复的调试,并让相关负责的老师参加了试用,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认可,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开发指标:
很好地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性;
为使用者提供了直观友好的交互界面,操作起来使流程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