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1 04:38: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有关清明节的故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中国的唐诗宋词虽然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如在讲解叙事诗之前,教师可以引入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或者自创一些色彩浓厚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苏教版《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教师可以用一段故事独白的形式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王昌龄当时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比如,生活离不开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可以是我们的眼睛,带领我们领略世界的变换;朋友可以是我们的双脚,引领我们走进多彩的世界;朋友可以是我们的耳朵,带领我们聆听世间的美好音乐。人世间最伤感的莫过于许久没见的朋友在短短相聚过后各奔东西,从此天涯海角。因此,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朋友。本文作者王昌龄在送别好友之后,通过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及伤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无限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而言,他们还不能够理解朋友之间的伤感之情,因此,教师要以简单明了的故事对白带领学生理解作者的思念之情,感受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进而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描绘画面,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快,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是信息化时展的主流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在讲解《清明》一诗时,首先,教师先用语言描述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之为踏青节,也是人们纪念祖先的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主要通过祭祖和扫墓等形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清明节从古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由来主要与我国的气候密切相关。古时有“清明风”之说,来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一文中指出:清明节是将寒食节习俗与上巳节习俗融合的一种节日,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之习俗。通过语言描述,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还让学生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扬。
其次,教师回归古诗主题,《清明》一诗主要讲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这天不能回家,使远在他乡的杜牧感受到浓厚的悲哀之情。但是杜牧的诗词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他并不过渡沉溺于悲伤中,而是努力调整心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最终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有效载体,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让学生自主地画出牧童、牛、杏花村、杏花树、天空、诗人、行人、道路等形象,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理解古诗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点出这篇古诗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当时写作的气候环境条件等,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打开清明节的相关网址,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清明节知识;“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点明作者内心的悲伤情感,在路上诗人看见路人在坟墓旁边烧纸钱、扫墓等祭祀先祖的行为使他思想情绪高涨,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描绘出路人吊念亲人,伤心欲绝的情景;“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是全诗的关键人物,是帮助作者走出伤感情绪的指引人,因为“牧童遥指”把杜牧带入了一个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通过学生在多媒体设备描绘出牧童以及牧童指路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将学生的情感与画面融为一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教学,提升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与清明节有关的视频或者电影,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殓师》和《岁岁清明》都是有关于清明节的电影素材。但是《入殓师》这部电影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不易看懂,因此教师可以播放《岁岁清明》这部电影。总而言之,视频教学不仅可以起到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语文古诗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展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还体现了我国古人浪漫抒情的艺术情怀以及饱满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促使古诗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立志,于永华.锤炼古诗经典,丰厚文化底蕴――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38.
2.马玲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17:147.
一、祭奠缅怀先辈,寄托哀思之情。
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获得完整的体验,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重要手段。我园把清明节活动作为培养幼儿人文精神的良好契机,清明节前夕,中大班从唐诗“清明”引入,讲解清明节的源由,让幼儿带着对先人和革命先烈的缅怀心情,观看《雷锋的故事》、《英雄王二小》等动画片,先烈们的感人事迹鲜活地展现在幼儿面前。观看后,有的班级还开展了以英雄人物事迹为内容的情景表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时届清明,翠柏凝春,闽清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更显得郁郁葱葱,庄严肃穆。4月1日上午,城关幼儿园大班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他们的思念之情。全体师生向烈士鞠躬并默哀3分钟,小朋友敬献了自做的小花、花圈。在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深受感动,并宣誓:一定牢记革命烈士的事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诵读诗词经典,感受文化魅力。
创设诵读诗词经典环境 ,小班年段开展了“清明诵诗词,追思先辈志”的经典诵读活动,以此来纪念中国传统清明节。活动有机地将诗词诵读与语言领域活动整合,将《清明》、《咏柳》、《春晓》等幼儿耳熟能详的诗词,利用说、唱、演等形式,形成综合性语言活动,在让孩子从中感受到了经典诗篇的魅力的同时,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了解节日习俗,感受春日美好。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来历的作文范文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来历的作文范文二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历代的诗人词家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很多习俗。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肝闻吹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人们在扫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愿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顺手折几根柳条插在房前屋后。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纪念和希望长寿的愿望。戴柳习俗被淘汰,插柳却盛行起来,成为我国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树节。 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十分浩繁。诗人怀清明之作更是争艳夺彩,不可胜记。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来历的作文范文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关键词:上巳;寒食;清明;民俗
清明是我国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据《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似乎一直与祭祀、扫墓、踏青、游春等风俗相关,那么,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如何演化成以今天的清明节呢?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有两个节日前后相继,起了至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上巳节和寒食节。清明节风俗的形成过程,就是对上巳与寒食节日风俗有条件的继承与剥离的过程。
在古代中国,人们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互搭配,用组合天干地支的方式纪时。“巳”是十二地支当中的一位,“上巳”就是农历三月里的第一个巳日。上巳节,是中国非常古老而且重要的的节日,出现于周初,春秋时期已非常流行。《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上巳节的节日活动——沐浴,是极为正式和重要的祭祀仪式。沐浴的目的,是除了清除身体上的污垢,还有洗濯驱除体内的邪气,以消除灾祸。这就是加入“香薰草药”沐浴的原因。《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段,写的就是上巳到水边祓除的情形。可见,上巳节水边沐浴不仅仅是一种严肃的仪式,还包含了游乐的因素。而且,水边游乐的比重在不断增加。
到了魏朝,上巳节基本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并增加了曲水流觞、郊外游春成为的活动。到了唐代,上巳节已成为全国三大节日之一。据吴自牧《梦梁录》载,皇帝在这天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共行祓禊之礼。只不过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这个传统仪式外,主要是春游踏青、临水宴饮了。宋代以后,上巳节逐渐衰落,许多风俗活动因人民兴趣缺失随之消失,而节日风俗中有关祭祀和游乐的部分,则为寒食节所继承。
迄今为止,有关寒食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刘向的《别录》:“寒食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案鞠与球同,古人蹋蹴以为戏。”刘向历经西汉宣帝、元帝、成帝三朝,活动于西汉中后期,因此,寒食节出现的具体时间虽不可确考,但最迟在西汉时期已有寒食节了。据《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所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又由于它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节前一二日,又称“百五节”。
关于寒食禁烟的起源,有一种特别流行的说法,即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割股啖君、抱柳而死的介子推。寒食节源自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到了战国,已经深入人心;汉代以后,介子推的故事更开始进入诗文,并与寒食节联系起来。如唐代诗人卢象做过一首名为《寒食》的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诗人以《寒食》为题,而内容为叹惜介子推的遭遇,“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是更明确指出了寒食与介子推之间的渊源关系。
而事实上,寒食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关于用火的禁令,与介子推毫无关系。火是生活必需品,又容易引发灾难,因此,统治者对于用火这件事,管理是相当严格的,寒食也由此产生。将寒食的起源推演至介子推的事迹,只是人们善意的附会和美好的想象罢了。不过,这也间接证明了寒食节冷食与禁火习俗的长期流传。而且,汉代以后,又渐渐形成了寒食节扫墓的习俗。这大约就是对上巳节祭祀仪式的兼并。在上巳节人们要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那么,所谓的兼并是如何发生的呢?这与寒食节的时间有很大关系。
寒食的习俗形成之初,禁火的时间长达一月,并且在民间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到了三国,曹操颁布过一条《明罚令》,对寒食的时间进行了约定。自此之后,寒食的风俗仍然顽强存在,只不过时间已由冬季改为春季。“冬至后一百有五日”,正是农历三月中旬,此时的寒食节与三月上旬的上巳节,相距不远。
在寒食节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情况下,寒食节祭祖扫墓也就顺理成章了。到了唐代,鉴于这种风气的盛行,朝廷干脆以政命令的形式将此习俗确定下来。至此,寒食节扫墓的风俗获得官方肯定,完全确定下来,沿袭不衰。随着扫墓的风俗流行开来的,还有相当多的其他习俗,譬如插柳。柳树生命力强,容易成活,因此古人多在长亭边种植柳树。送别亲友时,往往折柳相赠,取“柳”音同“留”,以示挽留之意。此外,受佛教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观音就是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的,于是,柳有了辟邪的功用。正如北魏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里说的那样:“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寒食节风行的同时,上巳节却渐失光彩,慢慢湮灭。但是在后世的发展中,寒食节逐渐增加了游乐项目,这与上巳节郊外游春的传统分不开的。除了到郊外游春踏青,人们也乐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如秋千、蹴鞠等等。而且,游乐项目的地点已经不局限于河岸水边这样比较狭窄的范围了。
理解了上巳与寒食的关系,那么从寒食节到清明节的嬗变就不言自明了。一开始,清明只是一个节气,不是民俗节日。但是,寒食就在清明前一二日,从时间上讲,极为接近。因此,寒食与清明极易混淆。混淆之下,寒食节的风俗习惯,如祭祀、扫墓、插柳、踏青等,移至清明,茁壮发展,而清明也由一个节气,转变为一个节日。
寒食与清明的这种混淆,在唐代已初露端倪。元稹有《清明诗》云:“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这时已经把清明与寒食划了等号。到了宋代,两者的关系可从梅尧臣《一百五日歌》一诗推断:“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樽俎。蒻苞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南人闻歌笑相语,北人闻歌泪满襟。”南宋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也记载了当时寒食和清明的盛况:“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殊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燎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著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由此可见,到了宋朝,寒食节已完全嬗变为清明节。清明节成为祭祀先祖、悼念死者的祭日和给予生者狂欢机会的盛大节日。
如上所述,清明风俗的形成,是对上巳和寒食的风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经过历朝各地人民有条件的扬弃,统治者的认可,最终定型为今日的风俗。在扬弃的过程中,旧有的风俗消失,新的风俗出现,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上巳节临水饮宴的传统,出现于魏晋时期,一度非常流行,诗文中也多有描写;而宋朝以后,又渐渐消亡,直至淡出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天宇.论清明节的源流与嬗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
[2] 万婷婷.宋词中的寒食、清明民俗初探.语文学刊,2011
[3] 刘畅.生者的狂欢—从宋代寒食、清明习俗看当时社会之现世心态.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9
[4] 张晓杰.山西沁水县城东地区清明节习俗.艺术研究,2011
因本次“网上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英烈”活动对学生继承革命优良光荣传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所以学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一起来看看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范文5篇,欢迎查阅!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1
清明时节,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积极宣传“祭英烈”的重要意义,营造出了一个“感怀清明追忆先烈”的良好氛围。学生们在活动中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抒发对党的无限深情,进一步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意志。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勿忘光荣的革命传统,同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继承先烈们的革命遗志,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同学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当代青少年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2
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他们纷纷表示不能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向英烈们学习,沿着先烈足迹,接过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奋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为使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同学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代少年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3
为充分挖掘运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生动形象地进行“中国梦”学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学习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不断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材,清明节之际,我校积极响应中央、省文明办《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学校接到《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后,领导非常重视该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统一部署,广泛动员,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优势,要求各中队辅导员提高认识,组织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活动,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这次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网络引入活动中,富有一定的新意。队员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上网搜集信息,宣传英烈事迹;访问中国赣州网、中国文明网等相关网站,进行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学生代表参加缅怀烈士扫墓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英雄人物的事迹。
三、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这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它带给全体队员的影响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孩子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代少年儿童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网上祭英烈”活动使每名队员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通过开展此次“网上祭英烈”活动,寄托哀思、追忆历史、缅怀先人,对我校全体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让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广大少年儿童珍惜当前,奋发图强。同时倡导网络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4
因本次“网上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英烈”活动对学生继承革命优良光荣传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所以学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
首先,在第6周的升旗仪式上,校少先队向全校师生发起了“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英烈”的倡议,六年级的刘瑞情同学在操场发表了关于清明节的精彩演讲。
接着,因为学校网络条件有限,学校分批发动学生参加了“网上祭英烈”活动,有条件的同学还将活动延伸到了家里,本次活动有3-6年级的同学积极参与,投票参与人数大概统计为600票左右。
这次活动,使全体少先队员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坚定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清明节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5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沛县五段镇大四段小学根据按照中央文明办要求和省、市文明委年度工作部署,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等部门关于清明期间开展《万名青少年凭吊革命先烈系列活动的通知》,积极制定活动方案,以“网上祭英烈”为教育主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学校成立了“网上祭英烈”宣传发动小组,一是利用升旗仪式,以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对学生介绍了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有关先烈的事迹介绍等,号召大家向先烈们学习。通过讲话学生知道了革命先烈们的感人事迹,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奋发学习,立志成才,爱国爱乡,学好本领。二是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班会等认真组织、积极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利用课余时间对全校师生如何进行网上祭扫进行专项培训。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组织全校师生到学校微机室,登陆中国文明网进入活动主页,进行网上献花、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等活动。以“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进行发表祭奠感言、开展网络访谈。参与学生达426人次,评选出优秀感言20条。活动倡导了网络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
3、搜集有关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事迹材料,举行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讲述我最尊敬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通过革命故事搜集及主题班会弘扬了民族精神,激励了广大学生,珍惜当前,奋发图强的斗志。
4、阅读中国革命历史及英烈事迹的书籍,记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5、结合感恩教育,积极组织的“学习革命英烈”征文比赛活动。通过追思先人的养育恩情、弘扬先贤的精神品质、讴歌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表达对先人、先贤、先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哀思,在学校中开展了祭文征集活动。此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进取心,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养成习惯教育。
通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寄托哀思、追忆历史、缅怀先人,对全校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让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珍惜当前,奋发图强。同时倡导网络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相关文章:
1.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范文5篇
2.清明网上祭英烈的活动总结范文5篇最新大全
3.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春景说;秋景说
近代学者郑振铎确定“清明”为三月三:“时节是清明的时候,也就是春天的三月三日。”i其后又有周宝珠ii及戴立强iii均从不同角度撰文来支持“春景”说。近年来有学者开始质疑“春景”说的真实性。孔宪易撰文从八个不同角度来质疑“春景”iv;邹身城在其基础上,就“秋景”说提出了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v。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试图从图画本身和清明节应有的风俗两个角度,为“秋景”说试作辩解。
一、选定研究版本
在具体开始阐述“秋景”说的理论论据以前,选择学界公认的真迹作为研究的对像是非常必要的。周锡指出:“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真迹为绢本……以手卷形式,精细劲炼的笔墨,再现了九百年前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清明节之繁华景象。”vi 此外徐邦达vii、日本学者铃木敬viii等都一致认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宝笈三编本是张择端的真迹。所以,下文会以宝笈三编本的内容作为研究评论的对象。
二、具体阐述
(一)清明节应有的风俗
1.清明“插柳”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说道:“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ix清明“插柳”十分普遍。甚至到了民国,民间还保留了清明插柳的风俗。胡朴安在其《江苏・六合县之岁时》中提及:“清明插柳于门上,男女或簪之”x但画卷中几乎没有哪一间房舍表现了这个清明节如此重要的习俗。此外,张安治曾提到:“一些清明节的风俗特征,如上坟,探亲,轿上插柳枝等。”xi 实际上,宋人是把柳枝插在门楣上,与宝笈三编本卷首轿顶装插的柳枝是不同的xii。
2.上坟不只是清明节的风俗特征
“十月朝”即农历十月初一。《东京梦华录》卷九明确记载了:“ 十月一日宰臣己下受衣着锦袄三日。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xiii从前,每逢十月初一,朝廷会赐衣,也就是江南的“烧衣节”,通过给过世的人送去寒衣,慎终追远,来表达怀念追思之意。与清明节一样,“十月朝”的时候,百姓也会去祭祀上坟。根据嘉靖《太仓州志》记载:“是日不问寒燠,富家多炽炭于堂,称为开炉。”xiv图中我们看到只有很少的人上山去扫墓,大部分的人都是去河边赶集或从事其他的一些活动。所以,扫墓、上坟不能成为判定清明节或者春季的必然条件。
3.清明节并非是三月三
学者郑振铎明确地提出“三月三”:“时节是清明的时候,也就是春天的三月三日。”xv实际上,传统阴历三月三指的是上巳节xvi,并非清明节。古代使用阴阳合历,清明节则是阳历的4月5日左右,寒食节后的一天;不同的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则将上巳改为三月三,成为定制xvii。这一天人们会到水边嬉戏并且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二)从画卷本身来看
1.木炭
画卷一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有驴子在运10篓木炭。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xviii尽管戴立强认为木炭或者煤炭是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燃料,不仅仅为冬季所需xix。但是有一点,他可能忽略了。那就是两者成本都较高,宋代百姓日常生活只会使用木材来取火。
2.纸马铺
纸马铺是专门经营冥器的店铺。《东京梦华录》记载:“纸马铺,皆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xx。画卷中虽然“王家纸马”规模较大,门面较多,但一个顾客都没有,异常地冷清。郑振铎甚至以”时间已近黄昏”作为理由xxi,勉强解释。如果张择端有心以清明节作为绘画的时令主题,他就不会选择一个人都没有的黄昏来作画。事实上,纸马铺是城镇常年可见的民间店铺,不一定与清明节或者春季有关。
3.光身
城里有多个半裸上身的小孩。中国传统是很注重养身之道的,尤其重视儿童的健康。如果是春季,就无法解释那么多半裸上身的孩童;相反,如果是秋季的话,正好可以反映其余热未退,印证中国传统的养身思想即春捂秋冻。
4.新酒
卷中有很多酒肆,其中有一家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东京梦华录》中则有这样的记述:“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旆,市人争饮。”xxii周宝珠引大量史料驳斥道,宋人卖新酒的日子特别多,不独秋天才有此物xxiii。宋代秋季要用新谷酿醪酒来庆祝丰收。虽然新酒不独秋天才有,但是以秋季为最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个才是真正的“新酒”。
三、为何命名《清明上河图》
1.政治开明
在《诗经・大雅》中就有“肆伐大商,会朝清明”xxiv,另外《后汉书?班固传》里也提到“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xxv。此处的“清明”都与“清明节”无关,而含有政治开明、人民生活安稳之意。张择端当时身为宫廷画家,也有可能借歌颂北宋政治清明、人民生活丰富多彩来博得皇帝的赏识。
2.清明坊
“清明”也有可能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东京外城及郊区,共划分一百三十六个坊,第一坊为清明坊。”xxvi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清明坊到汴河口这一个地理区域的人文以及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不一定指的是“清明节”。它不仅仅可以表示一个时间概念,还可以表示抽象概念(如:“政治开明”)以及空间(如:“清明坊”)概念。
四、总结
《清明上河图》既然为写实风俗画,就不会太偏离“写实”这个意象。上文从两个角度,以宝笈三编本作为对象,针对“秋景”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至于一些细节,如草帽、竹笠(据当时东京的气候,清明节似乎没有必要使用这些御暑用具)因前人提及较多,都没一一阐述。笔者相信,随着对《清明上河图》研究的不断深入,画中的情节、名物将逐渐得以解释,人们将会对这幅千年之遥的不朽写照,得以更加深刻的认识。
注释:
i郑振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A].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03.
ii周宝珠写道:“我在同孔先生的商榷中曾提出宋代东京清明节有扑博之俗,并引用宋人吕原明《时杂记》记载:都城寒食大纵扑博,而博扇子者最多。由此可知, 扑博、扇子与清明节之间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是宋代东京的习俗”(《关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扇子》)
iii戴立强说: “图中的几摊位,以虹桥上的一较为清晰,其中一个桌子上摆放着一些条形块状物,无论如何也难以与瓜类相联系”(《清明上河图所画非“秋景”辨―兼及其画名意义的探讨》)
iv孔宪易认为画卷所描述的是秋景并且率先提出了“清明坊”之说。 (《的“清明”质疑》)
v邹身城认为“清明”一词是指北宋政治开明、人民生活安稳之意,非地名,也非时令。(《的命名》)
vi周锡.历史与空间:《清明上河图》的“双胞胎”疑云[N].香港文汇报,2010-05-31.
vii徐邦达写道: “各地方的公私藏家手中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只有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一幅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淡设色长卷,才是真迹”(《清明上河图之初步研究》)
viii铃木敬认为:“实际考察过这一图卷的人,只要不管他所的政治、社会地位的话,都会以为北京故宫本是真迹”(《中国绘画史-南宋绘画(十五)》)
ix吴自牧.梦粱录(卷2)[M].北京:中华书局,1957:11().
x胡朴安.江苏?六合县之岁时[A].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150.
xi张安治.张安治美术文集[C].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264-269.
xii许大庆,张冬梅.清明上河图研究文献汇编[M].万卷出版公司,2007:582.
xiii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9)[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156.
xiv清王昶等纂修.嘉庆直隶太仓州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xv郑振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A].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03.
xvi宋吴自枚《梦梁录。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中国节》)
xvii周善兼:《中国古代风俗之传统节日简介》,2010年8月初稿
xviii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9)[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156.
xix戴立强先生说:“不论木炭或者煤炭,作为一个偌大的都市来说,燃料是一年四季当中不可缺少的,不仅仅为冬季所需”(《清明上河图所画非“秋景”辨―兼及其画名意义的探讨》)
xx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7) [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122.
xxi郑振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A].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03.
xxii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9)[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154.
xxiii周宝珠认为宋代卖新酒的时间相当多,他写道: “宋人喝新酒、卖新酒的季节相当多,不要看见一个“新酒”市招就认为只有中秋节才有此物”(《清明上河图绘的是春景而非秋景》)
xxiv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6:745-927.
xxv萧琼瑞.清明上河图画名意义的再认识[A].中国艺术文物讨论会文集书画(上)[C].北京故宫博物院编辑,1991:111-133.
xxvi萧琼瑞.清明上河图画名意义的再认识[A].中国艺术文物讨论会文集书画(上)[C].北京故宫博物院编辑,1991:111-133.
【参考文献】
[1]刘渊临.清明上河图之综合究[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9.
[2]辽宁省博物馆.《清明上河图》研究文献汇编[M].沈阳市万卷出版公司,2007.
[3]周宝珠.清明上河图绘的是春景而非秋景[J].美术,1994(8):61-63.
[4]戴立强.清明上河图所画非“秋景”辨―兼及其画名意义的探讨[A].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一辑)[Z].北京:中华书局,2005:126-133.
[5]孔宪易.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J].美术,1981(2):58-60.
[6]邹身城.清明上河图的命名[J].河南大学学报,1986(4):44-45.
[7]徐邦达.清明上河图之初步研究[A].故宫博物院院刊,1958年第1期, 页35-49.
[8]铃木敬.中国绘画史-南宋绘画(十五)[J].故宫文化月刊,1990(8):37-39.
[9]高木森.落叶柳枯秋意浓――重释清明上河图的画意[J].故宫文化月刊,1984(6):125-133.
[10]萧琼瑞.清明上河图画名意义的再认识[A].中国艺术文物讨论会文集书画(上)[C].北京故宫博物院编辑,1991:111-133.
[11]张安治.《清明上河图》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269-298.
[12]郑振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A].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03.
一、青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现状
我们却十分遗憾地发现,当代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状况堪忧:如,知行脱节,虽然能明善恶,然而在行动上却缺乏具体的体现,知道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关心他人是美德,然而,他们在公共汽车上不愿让座,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不会主动谦;以自我为中心,率性而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娇生惯养,自立能力比较薄弱,从未经受过狂风暴雨的洗礼,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打击,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打击而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崇德尚义,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思想,对少年儿童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学生人格修养,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德育育人功能的策略
(一)创设传统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校园里,设计一些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性建筑、人物塑像、园林景观,在宣传栏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传统文化”一角等,通过创设传统文化的育人氛围,潜移默化滋养学生的心灵。
(二)有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道德水准。学校可以开展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活动,如经典美文诵读、中华美德故事演讲、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还可以以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爱国、诚信、知礼、勤俭、修身等主题班队会或专题讲座,“指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品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立德修身,“路漫漫其修?h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踏实勤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让传统美德自小植根于孩子的心灵。
(三)对传统经典加以开发作为校本教材,通过诵读的形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选出来。我校把《弟子规》《中华道德名言》和一些优秀的古诗词编成《古风雅气》作为校本教材,利用班会课前十分钟和午读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为加强对学生诵读名言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校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诵读方法。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学生可大声朗诵,也可低吟慢唱地读,还可不求甚解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受到感染熏陶。二是联系扩充法,如读有关爱国的道德名言时,让学生查找有关的爱国人物的故事和爱国诗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想象入景法。即将诵读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意境当中。这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理解、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四)挖掘传统节日风俗的内涵,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
挖掘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了解,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例如,清明节,大多学生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和扫墓的日子”,为此,学校可以开展以下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
1.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传说、故事;背诵一两首有关清明的诗。
2.郊外踏青,开展植树、赏花、放风筝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
3.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姓氏文化来历及祖先的来源等;通过开展这样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珍爱生命、爱护自然,从而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了解节日的来历、名人的故事,欣赏经典的诗词歌赋,探讨爱国、团圆、敬老的话题,让学生体验赛龙舟、吃粽子、赏花灯、吃月饼、贴春联、猜灯谜等乐趣。挖掘传统节日风俗的内涵,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民俗教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五)家校互动,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