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7: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桥梁加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与新建桥梁工程相比,服役桥的维修加固施工有不少特点。首先,维修加固的标准与设计时所采用的标准往往会有不同。由于服役有建筑物的存在,以及未来使用年限要求的不同,桥梁加固或改建的标准不可能与设计时所采用的标准完全相同。比如,服役桥的荷载等级假设是汽车-13级,而经加固后,其荷载等级可能会提高[1]。故应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使用要求和耐久性要求的具体情况,正确地掌握和提出加固或改建的有关标准要求。其次,维修加固工作的难度要比新建时大。维修加固桥梁建筑物的工作必须在不妨碍交通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往往会增加不少困难。即使会使施工产生困难,也必须尽量照顾交通。为此,在桥梁维修加固工作中,应从设计上和施工组织上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再者,桥梁的维修加固工作应充分利用原有结构。桥梁的维修加固,应在对原有结构作周密、细致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原有结构,能不更换原有结构的就不更换,能充分利用服役桥的,要充分利用。
2.桥梁加固的工作内容及步骤
2.1桥梁加固的工作内容
桥梁加固与改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发生重大病害和不能满足运输要求的桥涵设备彻底进行整治加固、改善和更新。目的是恢复原有桥梁建筑物的整体使用效能和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原有桥梁建筑物的荷载等级和通过能力。桥梁加固与改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对服役桥上部构件进行加固;对服役桥下部构件进行加固;拓宽桥梁的行车道或人行道;升高桥梁上部构造的高度;更换桥梁行车道路面或引桥路面的结构;部分或全部更换桥梁损坏或破服役了的结构物。
桥梁的加固与改建工作,应充分利用原有的部分,凡能加固的,则不宜改建。如能部分改建的,则不应全部改建。
2.2桥梁加固的工作步骤
对服役桥进行维修加固,一般可采用如下的步骤:
(1)检查桥梁现状及损坏情况;
(2)调查桥梁历史技术资料及现有交通状况;
(3)提出维修加固或改建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
(4)确定方案并付诸实施,即进行维修加固或改建施工。
3.桥梁加固的原则及方法
3.1桥梁加固的原则
(1)桥梁加固是一种借加大或修复桥梁构件来提高局部或整座桥梁承载能力或通过能力的措施。因此,桥梁加固工作一般以不更改原建筑形式为原则,只有在复杂的情况下,才更改其结构。
如仅加固仍不足以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必须进行重建桥梁的一部或全部时,则重建桥梁需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并按现行桥梁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
(2)桥梁加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视服役桥的情况,承载能力的减弱程度以及今后的任务而变。桥梁的加固一般有如下几种[2]:
1)扩大或增加原结构构件截面,以提高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以新的结构代替服役的应力不够的结构。
3)改变原结构的受力体系,使原结构减少受力。
4)对原结构施加外应力(如预应力),以改变原结构的受力图形,达到提高桥梁刚度和强度的目的。
(3)采用扩大或增加桥梁构件截面的方法进行加固时,应特别注意新加部分与原有部分的结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起到加固作用。
(4)不管采用何种加固方案,都应考虑投资少、功效快、不中断交通、技术上可行、有较好的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3.2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
3.2.1扩大或增加构件截面法
(1)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通过一定的工艺和结构措施,在梁顶面(桥面)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面层,使其与原有主梁形成整体,达到加厚主梁高度和增大梁的抗压截面的目的,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其特点是:
1)施工简便,亦较经济,但加铺梁面层后,静载增加,承载能力提高不显著;
2)施工需凿除原有桥面铺装,同时考虑到新服役混凝土相结合,新浇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影响等,尚需设置连续钢筋和钢筋网等;
3)此法利于在抗压截面较小的场合使用;
4)浇筑后混凝土须经养护,故必须对交通加以限制。
(2)增大梁截面和配筋加固法
在梁底或侧面,加大钢筋混凝土截面(增配主筋),使梁抗弯截面加大,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其特点是:
1)为加强新服役混凝土的结合,需对服役梁面凿毛工作,操作麻烦、凿除工作量大,常需在桥下搭设脚手架;
2)对T形梁有采用底面及侧面同时加大,以及底部马蹄形加大两种加固形式;
3)加固效果显著,适用于梁桥及拱桥对拱圈的加固。
(3)钢板粘贴或增设其他钢梁,以作成组合梁的加固法
用环氧树脂类粘结剂,将钢板(或槽钢)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以钢板代替钢筋作用,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其特点是:
1)不需要破坏被加固的原有结构物;
2)加固工程几乎不增大原结构的尺寸;
3)尽管工程质量要求很高,但施工时并不要求高级的专门技术人员操作;
4)能在短期内完成加固工程;
5)几乎可以不改变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物的原有艺术特点。
(4)粘贴炭纤维布加固法
碳纤维是一种高新材料,它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是在几千度的高温下经特殊工艺制造出的一种高科技产品。用环氧树脂类粘结剂,将炭纤维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以炭纤维布代替钢筋作用,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其特点是[1]:
1)优异的力学性能。可有效应用于多种形式的结构补强,包括抗弯、抗剪、抗压、抗疲劳、抗震、抗风、控制裂缝和挠度的扩展等等;
2)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碳纤维片具有极强的抗酸、碱、盐、紫外线和防水能力,具有足够的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外加防火涂料后可以有效地防火。因此,可以大大增强结构对恶劣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延长构件寿命;
3)材料本身质轻高强。可以不增加结构体积和不改变结构外形,增加的结构重量可以忽略,便于用所需的色彩涂装,而不留补强痕迹,这是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
4)施工工序简单。可用小型电动工具操作,工种少,用工少,工期短,进度快,更有资料表明能在持续交通有震动的情况下施工,而不影响补强效果,从而大大缩短施工断交的时间,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2改变结构体系法
(1)增设纵梁法
在墩台地基安全性能好、并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增设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当基础承载力不足时,必须对基础采取加固措施。新增主梁与服役梁连接,共同受力,从而达到提高桥梁承载力的目的。当新增主梁位于两侧时,则兼有加宽的作用[3]。
(2)增设立柱或桥墩,使简支变连续,或改桥为涵的改变结构体系法
通过改变桥梁结构体系,如在简支梁下增设支点(墩台),缩短桥跨,或把相邻两跨简支梁加以连接,从而使简支梁变成连续梁。对于小桥,还可采用改桥为涵的形式,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前者,一般为临时通过重车的应急措施,后者则必须视通航及排洪灌溉而定。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新建桥梁不断涌现,而原有桥梁也在不断地老化。服役桥的加固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及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从某种意义上,无论是技术改造方案的拟定与设计计算,还是技术改造的具体实施,都是值得人们不断地去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文渊,桥梁维修与加固[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
[2]李有丰,桥梁检测评估与补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3]李亚东,既有桥梁评估方法[J],铁道学报,1997年
[4]张书廷,服役桥评定和现有桥梁承载力的探讨[J],国外公路,1984年
关键词:桥梁 结构可靠度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概述
1.引言
结构可靠性的定义是:“在预定的条件下,结构达到设计规定功能的能力”。结构可靠度的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如果失效概率用Pi表示,则可靠概率就等于( 1- Pi),这就是可靠度。
2.研究现状
加固前的可靠度和加固后的可靠度是桥梁结构加固可靠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的信息。可靠度的判断作为决策的主要相关依据是需要摸清桥梁结构的实际情况为前提的,这将决定我们采用何种相应的加固方法。加固后仍然需要对结构进行评价,从而评估加固维修是否有效或者是否达到最大功效。
加固技术时间并不长,在各种不同的加固方法中,我们对维修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相关经验很有限,缺少必要的试验数据、设计施工标准及试验标准是很多加固方法,特别是较新型的加固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收集桥梁结构加固后可靠度的研究资料,尤其对收集加固后的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系统研究资料。尽管,国外的相关检测设备非常先进,然而,相应的资料偏少也是一个困扰他们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加固设计方法,其前提基本上都是在各自的试验研究基础上的半经验半理论方法,由于目前加固结构分析的复杂性,不能与现行的可靠度设计要求相协调,也无法与整个结构体系的可靠度相一致。尤其是,没有深入的研究局部加固后对构件整体及结构整个体系的可靠度相关影响。对加固后的结构可靠度研究还局限在对加固后构件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赵国藩教授提出了加固后结构构件的可靠度分析[1],分析了现行加固规范所具有的可靠度水平,提出了结构加
固后可靠度分析方法,对现行加固规范所具有的可靠度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张宇[2]等分析了粘钢加固混凝土梁可靠性,赵军[3]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了预应力CFRP即布加固混凝土梁,而朱建俊[4]分析了CFRP卿加固受弯构件可靠度。有关国家重点项目引用了有限元理论研究混凝土一加固材料应力应变,分析了其受力模型,探讨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采用分项系数形式和采用可靠度校准分析对各种加固形式进行可靠度分析,力图与现行规范相匹配。
3.研究意义
桥梁从施工建造到投入使用,再到运营阶段,性能逐渐退化,最后达到设计使用寿命,与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十分相像。施工建造期相当于幼年期,在此期间失效的风险率大;使用期相当于人类的中年期,此时失效风险率降低;老化期相当于老年期,失效风险率又逐渐提高。但在任何一个阶段中如果经过维修加固等措施,结构承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其失效风险率又会降低。
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使用寿命预测,不仅可以揭示潜在危机,及时作出继续维修、加固或拆除的决策,避免事故发生,而且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加固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评定,提高加固桥梁的耐久性。通过对加固后桥梁使用寿命的预测,一方面,根据预测结果来明确加固后新结构的实际寿命,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可以揭示加固后影响新结构使用寿命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然后根据工作环境、用途、经济条件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加固。这对提高加固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面对下一代规范将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与生命周期宏观造价优化的设计思想,必将要求对建筑结构的寿命进行科学的预测。
4.结束语
目前,国内外对于既有桥梁可靠度研究较多,可靠度分析理论也较完善,但关于桥梁加固后可靠度的研究和资料较少,尤其是对于加固后混凝土桥梁动态可靠度的研究。因此,对于加固后桥梁结构可靠度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GBJll4-9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陈定外译,何广乾校. ISO 2394:1998,结构可靠性总原则[S].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设部标准定额站,1999
【论文摘要】: 文章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经常出现的病害及其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病害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1. 前言
钢筋混凝土桥梁在修建或运营一段时间后往往会伴有病害的发生,如桥头跳车、混凝土开裂、钢筋诱蚀等,对混凝土桥梁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降低其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下面介绍对这些桥梁病害的分析及病害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2. 桥梁常见的缺陷和病害
2.1 上部构造的缺陷和病害
主梁或主拱圈受拉部位开裂、破损、承载力下降;桥面铺装有裂缝、沉陷、龟裂;桥头跳车;防水层排水功能不完善;水渗漏病害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剥离;支座位置不正确或损坏引起倾斜、错台及位移等。
注意:裂缝是桥梁最常见的缺陷和主要病害,而桥梁的病害往往也是从裂缝形成而开始的。因此,我们应对桥梁裂缝病害引起高度重视。
2.2 下部墩台及基础的病害
基础的缺陷和病害主要表现为:承载力不足而使基础不均匀沉陷;基础的滑移和倾斜,以及基底局部冲空;基础结构物的异常应力和开裂。
桥墩、桥台缺陷和病害主要表现为:水平、竖向和网状裂缝;混凝土脱落、空洞、材料老化;受外力冲击产生破坏;钢筋外漏和锈蚀;结构变形、位移等。
3. 公路桥梁病害及成因分析
1) 设计荷载标准偏低,承载能力不足。桥梁的承载能力是根据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等级来确定的,早期建造的桥梁,特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桥梁,设计荷载大多偏低。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荷载等级的提高,原有桥梁已经无法满足现今交通的需要,有些桥梁已经出现严重病害。
2) 通行能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桥面宽度不足;桥梁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标准太低;桥上通车净空或桥下通车净空不足。
3) 人为及自然因素引起结构的损坏。比如超出设计最高水位的洪水、泥石流、浮冰、冰冻、地震、强风、船舶撞击等作用,河道不恰当开挖,桥梁基础下存在岩溶、矿山坑道等,引起桥梁结构的局部损坏。
4) 自然老化。早期公路桥梁的设计龄期为5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建桥梁会不断损坏和老化,其承载力、刚度、延性和稳定性不断下降,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
5) 超期服役。这部分桥梁并不是太多,但主要是建造时期较早,比如五、六十年代建造的桥梁,设计使用寿命只有30年-50年,这些桥梁目前仍有部分在使用当中。
6) 超负荷使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运输业竞争在不断加剧。按路线等级或者预期设计荷载等级来说,这一部分设计荷载等级并不低,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桥梁使用荷载大大超出设计荷载,致使桥梁长期处于超重荷载作用下运营,加速了桥梁的损坏。
7) 设计、施工的先天不足。有些桥梁设计上不是很合理,结构构造处理不合理,桥梁在早期运营时其缺陷并不明显,运营一定时间后,病害逐渐显现出来。有些桥梁由于受施工质量、施工技术、施工手段等的限制和影响,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其病害也逐渐显露、发展。
8) 养护维修及加固措施不当。有些桥梁的技术缺陷则是由于养护维修不恰当引起的。比如桥面维修增加过大的恒载,致使桥梁本身自重过大,承载力相对提高较小或未提高;桥面排水处理不当,桥面渗水;又如支座维修不当,改变了整个结构的受力状态等。有些桥梁则是加固不当引起的。比如加固施加的预应力大小或者位置不恰当,引起结构的二次病害;又如结构体系改变不合理,致使结构的关键部位应力超限等。 转贴于
4. 桥梁裂缝加固和修补方法
桥梁裂缝处理与加固应结合进行。加固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恢复或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纵向加固),提高桥梁的横向刚度(横向加固),另外是为了减小裂缝的产生和进一步的发展。常用的桥梁纵向加固方法:上部结构加固时可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增大截面和配筋法、粘贴钢板法、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体外预应力法等,下部结构加固时可采用扩大基础加固法、增补桩基加固法、混凝土套箍法、墩台拓宽法和桥台新建挡土墙加固法;桥梁横向加固方法有:增设预应力横隔板、提高桥梁的横向刚度。
桥梁裂缝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裂纹注浆、表面涂装、保护层修补、充填法等,并主要采用自行研制的各种修补材料。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存在裂纹、出现碱骨料反应、碳化深度过大及受盐害腐蚀的大量混凝土桥梁进行维修。从修补效果来看,结构物的劣化速度得到了相对控制,基本起到了提高结构耐久性的目的。
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在改善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方面,有各种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以聚丙烯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应用,碱一骨料反应抑制剂以及渗透型钢筋阻锈剂的推广使用等。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引进国外修补裂缝的先进材料和技术,就是碳纤维加固。这种材料与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对桥的自重影响不大,达到加固的补强效果,使用寿命长;国内已有多家生产厂家,但其造价较高。
桥梁裂缝病害的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修补材料的质量与相应的施工工艺水平,早期桥梁裂缝修补,对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施工方法,桥柱和桥的纵、横梁的裂缝修补材料,普通采用钢板加固方法;而桥面则采用沥青浇灌方法。前者使用的材料与方法的缺点是:增加桥梁的荷载,施工难度大,优点是牢固可靠;后者的材料和方法的缺点是:沥青容易老化,修补不久又产生裂缝,只堵漏,不补强;优点是施工方便快捷。混凝土裂缝引起水分渗入是导致钢筋锈蚀的通道。钢筋锈蚀损坏的修复传统采取“打补丁”的办法,即局部凿除松动的混凝土,露出锈蚀钢筋,除锈后抹上水泥砂浆。实践中多次发现效果不佳,同时还给补丁四周的钢筋带来更严重的锈蚀问题。近年来,国外开发了一种新的修复技术:在结构表面涂上一层迁移型有机阻锈剂,它可以通过混凝土迁移到钢筋表面,使钢筋再钝化。
关键词:公路桥涵;加固;可靠性分析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highway bridge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highway bridge reinforcement or after the highway bridg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ca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have the bridge of the actual technical ability choose different bridg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Keywords: highway bridge; Reinforcement; Reliabi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公路交通网络中存在大量修建时间较早的旧桥,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很多旧桥存在设计标准偏低和维护保养不足的问题。将这些存在问题的桥涵在经过结构检测与相关的力学计算后进行必要的加固和维修成为路政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但对旧桥的加固只是完成了初步的任务。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承载能力分析,对加固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对于检验加固工作是否真正起到了效果和积累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2、桥涵结构可靠性评定方法
桥涵结构的可靠性评定是路政管理中的一项常规但重要的任务。在现有的条件下,对公路桥涵的可靠性评定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2.1外观评定法
该方法是通过汇总桥涵可观察到的缺损情况,在和对桥梁设计资料的对比作为依据对桥涵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操作较为简单,这类方法一般被成为经验方法,其优点是可以考虑一些无法用数据来做定量分析的因素,同时可以通过这些资料的汇总后咨询专家意见。因此这种方法对桥梁的可靠性评价对评价者的工程经验水平要求较高。
2.2规范评定法
桥涵的设计有相应的设计规范,因此对与桥涵的可靠性评估以设计规范作为衡量标准也是可行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建立在力学计算的基础上,因此其理论基础较为可靠。但由于桥梁在设计阶段和实用阶段的差异,设计阶段很多未考虑到的不确定因素在桥梁的可靠性评估中不易确定,因此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这种差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2.3桥涵荷载试验法
这类方法是在桥涵上施加静载或动载,评定在具体工作状态不明确时的桥涵的承载能力。这类方法较为可靠,而且试验的结果非常的直观,在新建桥涵和加固桥涵的质量评定方面运用较多,也被用来作为外观评定和理论计算后桥梁可靠性评定的附加手段。按所加荷载的不同性质,又可分为静载试验法和动载试验法两种。
在这类试验性方法中常用的手段是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来检测桥梁在使用中的各种变形情况,并据此做出分析和计算。其基本步骤为:在桥面板下部受力钢筋和钢板上布置光栅传感器,并选择测试截面;在桥梁上施加最不利荷载,记录测试截面的内力影响线和位移影响线;通过光栅传感器返回的波长转换得到桥梁在施加荷载后的应力和应变数值,借此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
2.4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评定方法
这类方法通过对桥涵极限承载力的状态分析,计算桥涵的失效可能性和可靠性指标等参数,并对桥涵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和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估。其核心思想是分析桥梁所能够承受的承载力极限状态,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角度来为桥梁在未来实际运行中可能发生的破坏情况做出概率评定,并给出一组量化的桥梁可靠性指标。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的桥梁评定方法可以综合考虑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对桥梁结构可靠性的影响,并可以将这些因素综合成为统一的理论框架。
2.5考虑桥梁荷载历史的可靠性评定方法
这种评定方法考虑的因素更加多样化,利用桥梁在建成后使用过程中的后续信息,用可靠度理论来计算桥梁结构的可靠度和剩余使用寿命。由于荷载试验组织和实施方面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大,因此常采用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实际曾经承受过的较大荷载,利用验证荷载法、条件概率法等理论手段来评估桥梁的可靠性,并给出量化的计算结果。由于在评定时所采用的荷载为经验荷载,因此在反映桥梁真实承载力方面需要利用一些理论方法对桥梁可能受到的实际荷载进行模拟。
2.6考虑时变性的桥梁可靠度评估方法
这类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结构的可靠性理论,不过更注重于对一些具有时变性的因素,并考虑这种时变性给桥梁的可靠性评估所带来的偏差。因此这种方法实际上属于一种动态性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常采用的时变因素有桥梁荷载、桥梁的结构抗力和评价的可靠性指标三类。
在考虑因素的时变性特征时,还有一类贝叶斯推断方法。多数的桥梁可靠性评估的思路是利用理论分析、试验或者统计的方法建立某种桥梁寿命的预测模型,但这类方法往往不考虑桥梁加固后新的构件元素,因此蕴涵着可能占主导作用的主观不确定性,而且不能通过重复观测得到这种不确定性的统计规律,采用贝叶斯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综合桥梁现场观测数据和经验预测模型信息,使得所得预测结果具有两者的优点,减小主观不准确性,利用不断收集到的新信息,不断提高桥梁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样为时变可靠度分析提供了一种动态更新的思路。总之这一方法的主旨是从已知的桥梁运行状况来对桥梁未来可能的寿命和承载能力做出概率方面的推断,从而为桥梁的可靠性性评估提供依据。
2.7综合评定法
该类方法通过采集桥涵的各类关键指标,依据相关的技术评定规范来对桥涵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定。主要考察的对象是桥梁上部结构、传力结构、下部结构和地基等的承载力,并对这些构件的承载力进行评估。这种综合评定方法的依据是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关于全桥总体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相关内容。以这种方法为基础,还可以引入一些较为前沿的研究成果,比如将结构抗力的不确定因素引入其中,从概率论的角度来对桥梁的某处结构可靠性进行定量的分析。
3结语
公路桥涵可靠性分析是对桥梁性能的系统性总结和分析。既可以用在现役桥梁的可靠性评定,也可用于桥梁加固后的可靠性评定。这类工作可为桥梁的设计积累经验教训。可靠性分析方法是这类问题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中总结了较为常见的桥涵结构可靠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其中既有经验性的方法也有理论性较强的方法。在桥梁可靠性的实际评定工作中,可依据所具有的不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评定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二磊.高速公路桥涵加固后可靠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卫军,罗扣.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时变可靠度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35卷第2期.
关键词:病害;加固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of heavy transport vehicle. with a variety of heavy vehicles, engineering, highway bridge load is increasingly aggravating, and the old section of the bridge aging, damaged or affected by the original design standard limit, and many concrete bridges due to the lack of durability and eventually lead to failure of structure, concrete bridge in quite a number of serious damage, or in the extended operation state. If you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of the bridge, do not take effective reinforcement measures, allowed to develop, would pose a threat to bridge safety.
Keywords: Disease; Reinforcement
前言
桥梁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作用于其上的重力和附加力;结构各部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使其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过大的挠曲和变形;结构各部尺寸必须具有适当大小,以使其承受轴向压力时的构件不发生屈曲,丧失稳定性。
桥梁病害形成的原因
由于作用荷载的随机性、材料强度的离散性、制造与施工质量的分散性、计算假定的近似性,致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桥梁结构产生病害,其具体原因如下:原设计荷载偏低,交通发展后车辆荷载增大,桥梁因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病害;结构设计中存在缺陷,如采用桥型结构不当、设计假定不尽合理;桥梁施工质量差,未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实施;不重视桥梁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及时消除己产生的病害;洪水等自然灾害使桥梁产生损坏;地质条件差,如滑坡、软基等导致桥梁产生病害。
二、公路桥梁存在的常见病害
1主拱圈裂缝病害。
主拱圈中波纵向裂缝,检查时常发现各孔中波波顶均存在纵向裂缝,肋、波连接处裂缝,各孔拱波与拱肋连接处大部分均发生裂缝,拱肋裂缝,各孔拱肋均有横向裂缝,有不少是U形裂缝,这些裂缝多发生在拱顶前后10m左右范围内,横系梁裂缝。
2钢筋锈蚀病害。
钢筋发生锈蚀时,锈蚀部分的体积可膨胀至原来体积的10倍以上,从而对周围混凝土形成挤压,造成混凝土开裂、剥蚀、使截面有效尺寸减小,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锈蚀剥蚀,使截面有效尺寸减小,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锈蚀的直接后果是钢筋断面面积减小,对于以钢筋作为抗弯能力。钢筋锈蚀还会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锈蚀物外流,在结构表面形成锈迹,影响结构美观。
3墩台基础病害。
桥梁墩台基础在常年使用过程中,除了承受上部构造荷载外,还将承受土压力,风力,流水压力,冰压力和浮力等等各种力的作用。另外,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及由于过桥车辆的日益重型化,墩台基础经常受到过重荷载的作用,因此,桥墩台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4.主梁裂缝及主梁变形病害。
主梁裂缝多发生在锚跨中部(正弯矩区)梁的下缘及悬臂梁根部(负弯矩区)上缘,后者大都贯穿整个车行道翼板。此类裂缝显然是由于大量重车通过使梁的受拉区开裂,属正常现象。但由于负变矩区裂缝在上面,雨水易从裂缝渗入梁内,引起钢筋锈蚀及砼强度降低。三、公路桥梁加固的方法
1桥面铺装加固法
1.1局部修复凿补法。将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表面凿毛,深度以使骨料露出为准;用清水冲洗干净断面并充分润湿,涂刷上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或其他粘结材料),最后在桥梁承载能力容许范围内,铺筑一层1~5cm厚的水泥混凝土铺装层。
1.2重新浇筑混凝土面板。桥面板的破裂和其他损坏特别严重,混凝土质量或施工状况特别不良,且无适用的修补方法时,就必须采用重新浇筑新的混凝土桥面板的措施,施工时,将原有的行车道铺装全部拆除,再将行车道表面清扫干净,必要时铺入适量短钢筋,配置上1~2层钢筋网,浇筑整体化混凝土。
1.3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即在旧有桥面上,重新加铺一层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补强层,此方法既修补已出现裂缝、剥离等损坏的桥面板,又能加高原有梁板的有效高度,增加梁板的抗弯能力,改善铰结梁板的荷载横向分布,从而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1.4其他方法。如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粘结剂或环氧树脂材料修补法,钢纤维混土修补法,聚合物混凝土罩面法等。
2加大截面加固法
也称为外包混凝土加固法,是用增大混凝土结构物的截面面积和配筋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加大截面加固法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加厚桥面板;另一种是加大主梁梁肋的高度和宽度。该法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较小跨径的T梁桥或板桥的加固。采用此法加固后桥梁刚度明显提高,承载能力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较长,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减小。
3粘贴碳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
采用专门的树脂将碳纤维粘贴于混凝土结构受拉表面,碳纤维与原结构形成新的受力整体,碳纤维与钢筋共同承受荷载,降低了钢筋应力,从而使结构达到了加固和补强效果。
4桥下部结构加固法
桥台特别是高度较大的桥台,受行车荷载和土压力作用,常见病害有桥台开裂、突起,翼墙外崩、开裂、错位等。对于跨径较小、水流不大的石拱桥,可采用在桥跨内加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加固。
四、公路桥梁加固的重要性
1在公路桥梁使用期间内,任何桥梁都会成为旧桥。早期修建的桥梁,由于当时人们对铺装功能、病害认识有限,往往存在配筋偏小,钢筋直径过细,铺装与承载构件的界面连续不牢靠等问题。由于桥梁是建在大地上的特殊产品,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大气腐蚀、温度、湿度变化等),而且还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难以避免产生损坏现象。这使桥梁的维修、养护、加固、改造已成为必然。
2从经济上分析,桥梁加固可以节省大量投资,收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采用适当的加固技术和拓宽措施,不仅可以避免因拆除旧桥与重建新桥而增加工程费用;而且对现有交通运输影响有的甚至可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完成,早期设计施工的高速公的桥梁在长期大交通量、重荷载的运营情况下大部分出现了病害;同时也恢复和提高了旧桥的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的需求。
3同时桥梁的改造和加固,不仅可以提高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且在更大程度上能够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从发展中分析,旧的公路桥梁加固有利于促进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资料:
[1]张庆芳,张志国 主编,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07月
【关键词】桥梁加固;碳纤维板;预应力;加固技术
一、碳纤维板加固技术
碳纤维材料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后来逐步发展到船舶、汽车等方面。最近几年,开始应用在建筑领域。但这种加固工艺对碳纤维强度的利用率极低,当碳纤维板材与构件内部钢筋共同工作时,不考虑钢筋原油的初始应变,钢筋屈服时碳纤维板材所能发挥的强度也仅为抗拉强度的8.8%;而在让碳纤维发挥全部强度所需要的1.7%的应变下,混凝土结构会产生大的变形及明显的裂缝。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可以大量节省材料及工程造价,减少加固系统维护成本;显著减小结构变形,在增大承载力的同时提高结构刚度;抑制裂缝,提高构件抗弯承载力。本文主要探讨该项技术的施工工艺研究。
二、碳纤维加固桥梁结构实例
(一)桥梁现状及主要病害
船山岗桥为简支斜交桥,桥梁的斜交角度为40度,跨径纵向布置为1×10m,桥梁全宽为27m,分东西两幅,东、西幅行车道的横断面各由10块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组成,边梁顶宽1.62m,中梁顶宽为1.24m,梁高0.45m。主梁混凝土设计标号C30。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汽一超20级。挂车―120。
(二)加固方案
该桥除存在个别梁板由于单板受力存在刚度不足缺陷外,根据《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评估其极限承载力,计入材料损伤及恶化系数时,靠近边梁的中梁的极限承载力为386KN.m,低于其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最不利效应组合值402 KN.m,本次加固拟在原结构的基础上,将其极限承载力提升到700 KN.m。该加固技术如图所示,施工流程依次为张拉碳纤维板、粘贴纵向碳纤维布、粘贴横向碳纤维布。
三、加固施工工艺
(一)裂缝处理
裂缝宽度fw
(二)缺陷修复
凿除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找到松散部位的混凝土,用手工钻凿除松散部位直到露出新鲜骨料。对钢筋进行除锈:先用砂纸对锈蚀的钢筋进行打磨,直至表面没有没有锈迹,并涂刷环氧胶进行防锈处理。高强环氧树脂修补:按比例配合好环氧树脂进行批嵌,厚度较大的分层批嵌,每层批嵌厚度不超过2,直至恢复原有尺寸。
(三)碳纤维板张拉
碳纤维板张拉:千斤顶就位并确保夹具夹紧后开始碳板张拉。先给碳纤维板施加10%的应力,使碳纤维板绷直,然后再将力归零,再以20%和60%应力进行张拉,每一级张拉结束后用扳手柠紧螺帽,每一级之间持荷5分钟,张拉过程中随时检查碳板伸长值,严格控制进油速度,要求缓慢、均匀、平稳。待张拉到控制力后,持荷复验伸长值,合格后进行锚固。张拉控制力F=150KN,张拉伸长量控制为碳纤维板长度L*0.45%(cm)。
(四)碳纤维布黏贴
粘贴碳纤维布:表面清理表面凹洞找平涂底胶贴碳纤维布刷碳纤维布防护层质量检查。
表面清理:先用压缩空气将表面浮尘清除干净,用混凝土角磨机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并将有凹凸混凝土部分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并用丙酮将需粘贴处清洗干净。
找平:斜立柱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修补砂浆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填补平整,尽量减小高度差
涂底胶:将底胶称好重量,放在洁净的容器中调和均匀,用滚筒将它均匀地涂在顶板面上,待胶固化后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调好的底胶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一般情况下40min内用完。
粘贴碳纤维布:将碳纤维胶按比例称好,放在洁净的容器中调和均匀,用滚筒将胶均匀地涂刮在底胶上,随即按设计要求将已裁剪好的碳纤维布粘贴在设计部位,然后用专用滚子沿碳纤维布的受力方向来回滚压,挤出汽泡。注意:碳纤维布的搭接长度一般为100mm。
涂刷碳纤维布表面防护丙烯酸涂料,一般来回刷3变,每个地方刷到位。
四、结语
(一)采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对桥梁进行加固,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本工程完成后,经检查与验收发现碳纤维与混凝土粘结紧密,加工的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保证了车辆安全过桥。
(二)由于碳纤维材质软,重量轻,长度、宽度可根据需要任意确定,对于复杂节点部位、不规则位置可任意粘贴、缠绕,故适应面广。
(三)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可广泛应用于特殊环境构筑物的加固补强和修复。
参考文献:
[1]匡志平,王皓波,赵强.碳纤维加固桥梁结构技术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2001,29(8):986-989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梁;防震抗灾体
Abstract: after the 21 st century, China's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of the population and wealth accumulation in the city. A large city traffic and infrastructure into the planning is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urbanization and motorization level improvement. Plus the natural and man-made destruction leads to the city in a disaster almost two decades. The urban traffic system is materials operation channel, at the same time it or the city operation of the blood, urban earthquak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pressway system. In order to upgrade the city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can carry out the city traffic system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 improvement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cue efficiency, and to do so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Bridge;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body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生命线,地震应急救援的效率是由交通系统抗震性能的好坏决定的。城市交通系统是生死攸关的抗震救灾生命线,它是物资运送的通道,又是灾害发生时人员疏散、派遣营救人员及工程队的通道,它是城市防救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城市交通系统抗震防灾规划研究能够提高地震应急救援效率,减少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地震灾害及面临的挑战
2.1地震灾害及特点
城市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中心。地震发生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如果没有一系列先期的、以预防为主的准备,城市在地震面前显得脆弱不堪。分析我国地震灾难实例,发现城市地震灾害具有以下特点:
在城市灾害中放生地震的严重性;
在城市灾害中发生地震的突发性;
在城市灾害中放生地震的连锁性;
在城市灾害中生命线工程发生灾害易遭破坏;
2.2 地震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挑战
(1) 在灾害发生之前,抗震防灾的规划实施后的效果很差;
(2) 在未发生地震时,城市的人们,包括居民和领导,对于抗震防灾的意识很差,并且缺乏相应的地震知识和自救能力;
(3) 建筑物在人民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就需要投入很多的经历,但是它们存在的问题却很多;
(4) 众所周知,我国有许多古建筑物,但是由于建设时科技部发达,致使抗震设防或设防标准不高,这也是由于经济的原因造成的;
(5) 现在城市的防灾减灾要求已经超过了目前的城市抗震设计思想,致使其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设计。
3、抗震加固方法及措施
抗震的加固可以防止桥梁倒塌,还可以将损伤,破坏控制在稳定范围内。根据物理学研究的桥梁抗震设计中,使用最多的是弹性的上部结构和设计延性的下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承受重力及使用荷截的上部结构式弹性设计的,常被设计成抗震体系中的一个较强损坏,地震期间大体保持弹性。
由于地面运动引发下部结构的摇动和不同桥墩的运通相异,或相邻桥梁段伸缩缝处的相互撞击会导致桥梁上部结构落梁倒塌和撞击损坏。所以,对桥梁结构而言,抗震加固的重点是桥梁的下部结构的建设。
一般来说,在桥梁加固中有两种策略。一是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去抵抗地震力可以增加桥的抗震能力;二是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使现有的结构强度能够抵抗地震作用,例如增加隔震支座。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于抗震加固也分为三个部位,使得抗震加固分为上部结构加固、下部结构加固以及减隔震加固。在对桥梁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之后才可以对桥梁进行抗震加固,并且在其结束之后根据评估的结果来评判,是否失效或损伤的程度以及加固的可能性。由于依赖于与其他需进行地震加固的桥梁的比较,使得这个结构通常是相对的,也可以固经费。
在进行加固时,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是确定加固的程度以及加固,同时这往往也与桥梁震后的重要程度密切相关。重点点段应该高于非重点点段,对于其上的桥梁,所以其加固的程度及需要达到的目标桥梁应该达到更高的水平。
4、桥梁抗震防灾体
4.1确定桥梁重要性
将关键点段上的桥梁分为第一级别关键点段(重要)和第二级别关键点段(一般),这是按照路网关键点段分析得出的结果;
第一级别关键点从括号中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是重要的点段,但同时又是薄弱的点段,如果在这些点段中唇线问题,将对抗震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第二级别关键点虽然没有第一点段重要,但也是段路网中的薄弱点段或者重要点段,如果损毁,也将会对救灾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4.2桥梁抗震能力研究方法及对策
(1) 震后紧急抗震评估:为了方便震后紧急交通的快速回复,需要在震后紧急抗震评估要求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桥梁结构给出定性的评价。
(2) 加固前初步抗震评估:为了更方便政府部门在大面积交通环境中评定桥梁结构优先加固等级,并制定宏观加固策略等,则需要要求相对宽松的时间、对大面积桥梁结构、进行关键指标的量化评价。
(3) 加固前详细抗震评估:为了方便采取切实可行加固策略进行抗震加固,需要对时间要求相对宽松、在对桥梁结构的技术现况惊醒准确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定量的性能评价,并探讨具体加固方案的可实施性。
(4) 加固后详细抗震评估:判断其能否达到的抗震性能目标的方法就是根据加固后桥梁结构的技术状况进行具体、定量的分析。
4.3桥梁抗震能力的工具--桥梁减隔震:
(1)通过耗能的装置,耗散一定的地震能力,从而使得桥梁下部结构的地震力减小即为减震措施。隔震装置时通过结构的基本周期以达到降低地震力的目的,在应用减隔震设施的同时,还应该有足够的抗震措施,因为这种装置会带来结构位移的增加。
·为了减小结构地震反应,应采用柔性支承延长结构周期;
·为了达到减少耗散容量,限制结构位移的目的,可以采用阻尼器装置;
·具有足够的刚度是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负荷的前提。
(2)桥梁减隔震装置应具备三个功能:
·正常使用功能:正常工作的前提是使用条件下的竖向和水平向的强度和刚度保持正常,并且这样才可以保障桥梁正常工作;
·周期延长功能:周期延长功能可以延长结构基本周期,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是因为其功能是可避开地震能量集中的频率范围而达到目的的;
·能量耗散功能:得到减小响应的原因是通过能量耗散来达到目的的。
5、结语
本篇文章阐述了地震对我们社会及地球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由于地震灾害的原因使得我们是去了很多东西,其中尤以城市在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逐渐可以预测与预防地震的灾害的发生,同时在预防的基础上,对于城市抗震防灾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系列的对策与方法,可以使所受到的灾害降到最小。众所周知,地震时不可避免的,地震所造成的灾害也是无法挽回的,但是对于地震之前的预警以及灾后的重建便是我们所要极力开展的,我相信人类的力量是没有极限的,希望以后的世界将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
[2]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1桥梁加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公路桥梁负荷日趋加重,尤其是推行拖挂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后,重箱车辆日益增多,现有桥梁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这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例如美国曾共用四年时间对全国公路桥作了调查,迄至1981年的统计,美国全国共有公路桥约566000座,调查报告中叙述了514000座桥梁的现状.这些桥梁中约有40%以上f超过200000座)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9800座桥梁结构强度降低应停止使用或限载通行f约占总数20%);102000座桥梁车行道太窄桥下净空不够或承载力不足(约占总数20%1。由于桥梁的陈旧老化弃养失修桥塌事故不断发生,给美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日本在20世纪7O、8O年代公路运输急剧发展.汽车日益大型化、重型化.交通量逐年增加给公路桥梁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1956年以前按旧标准设计施工的桥梁其承载能力更感不足,据统计,这类桥梁约占5500座,其中普通混凝土约4500座。美、日、西欧和北欧为使已有桥梁达到高速公路的桥梁标准,对不少桥梁进行改造加固,为提高现有混凝土桥梁的承载能力,英国运输和道路研究所专门进行了桥梁加固试验。印度在近十年间,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载重的增加,对国道上承载能力较低的桥梁都进行了加固,并对能够承受荷载等级较高的桥梁进行了加固。1981年4月,由西方2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81年召开“关于道路桥梁维修与管理国际会议”.1982年召开了“国际桥梁与结构会议”,1983年召开了“第十七届国际道路会议”,很多国家对现有桥梁的安全性评价减产及维修加固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篇有价值的论文。20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在旧桥加固改造技术的研究与试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交通部在“六五”“七五”计划期间下达了一系列有关旧桥检测、承载力评定及加固技术的科研课题,举办了多次桥梁维修、养护、加固、改造技术的学术会议。各省、市、自治区交通部门都在桥梁维修、养护、加固、改造的实践中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对桥梁尤其是对旧桥危桥的加固维修以及如何提高其承载力问题研究的试验与推广,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大量资料表明.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路网络的日趋完善,新建公路桥梁逐渐减少,已建公路桥梁的维修与加固改造已成为公路交通部门的工作重心。
2桥梁常用加固方法与技术
目前比较常用的桥梁上部结构的加固技术包括: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增大主梁截面面积和配筋加固法、锚喷混凝土加固法、粘贴钢板f筋)an固法、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及增设纵梁加固法等。
2.1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在梁顶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层,一般先凿除旧桥面,使其与原有主梁形成整体,达到增大主梁有效高度和抗压截面强度、改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
2.2增大截面和配筋加固法
当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裂性能不足时,通常采用增大构件截面、增加配筋、提高配筋率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梁底面或侧面加大尺寸,增配主筋,提高梁的有效高度和抗弯强度,从而提高桥梁的承载力。该法广泛用于梁桥及拱桥拱肋的加固。
2.3锚喷混凝土加固法
借助高速喷射机械,将新混凝土混合料连续的喷射到已经锚固好钢筋网的受喷面上,凝结硬化而形成钢筋混凝土,从而增加桥梁的受力断面和补强钢筋,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使其能承受更大的外荷载作用。
2.4粘贴钢板筋)加固法
当交通量增加,主梁出现承载力不足,或纵向主筋出现严重腐蚀的情况时,梁板桥的主梁会出现严重的横向裂缝。采用粘结剂及锚拴.将钢板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以钢板代替增设的补强钢筋,达到提高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这种加固方法的特点是:
1)不需要破坏被加固原结构的尺寸:
2)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容易控制;
3)施工工期短。
2.5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
此法是改变桥梁结构受力体系达到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如在简支梁下增没支架或桥墩;或把简支梁与简支梁纵向连接,由简支变为连续梁;或在梁下增设钢绪架等加劲或结合梁等,以减小梁内应力,达到提高梁的承载力的目的。结构体系的方法有多种,但往往都需要在桥下操作,或设置永久设施,因而减小桥下净空,或施工时会影响通航,所以必须考虑通航及桥梁排洪能力。但是,该法由于加固效果较好目前也常用来解决临时通行超重车辆的一种加固措施。重车通过后,临时支撑可以随后拆除,故对通航影响不大,不影响河道排洪能力。当然,用临时支撑或支架加固时,改变了原简支梁的受力体系,支点处将产生负弯矩,故必须进行受力验算。
2.6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其实质是以粗钢筋、钢绞线或高强钢丝等钢材作为施力工具,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加体外预应力,以预加力产生的负弯矩抵消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内力.从而达到改善旧桥使用性能并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的目的。工程实践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的优点是: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旧桥承载能力.加固后所能达到的倚载等级与原桥设计标准及安全储备有关,一般情况下.可将原桥承载能力提高3O%一40%:在自重增加很小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改善和调整桥梁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其结构刚度和抗裂性能:由于承重结构自重增加小。故对墩台及基础受力状况影响很小,可节省对墩台及基础的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所需设备简单人力投入少,施工工期短,经济效益明显:可在不受限制通行的条件下加固施工;体外预应力既可作为桥梁通过重车时的临时加固手段也可作为永久性提高桥梁荷载等级的措施。
2.7增设纵梁加固法
在墩台地基安全性好.并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采用增设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新梁与旧梁相连接共同受力。由于荷载在新增设纵梁后的桥梁结构中重新分布,由此使原有梁中所受荷载得以减少,使加固后的桥梁承载能力和刚度得到提高。当增设的纵梁位于主梁的一侧或两侧时则兼具有加宽的作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作为一种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截面形式、)施工方法多种多样,病害情况也各不相同。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内力分布不仅由恒、活载决定,还受到预应力、温差、混凝土徐变和收缩引起的次内力影响,而且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所以这类桥的病害评估和加固方法往往因桥而异。为了保证新旧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必须注意做好新旧粱之间的横向连接。连接的方法有:企口铰接、键槽连接、焊接及钢板铰接等。新增主梁与旧梁的牢固连接,可提高主梁之间的横向连接刚度,有利于荷载的横向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