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与人类课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中化学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2)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从高中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的表述与内涵看,高中化学课程的环境教育要求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有些内容是环境教育的专题,有些内容具有明显的、直接的环境教育指向;有些内容尽管不是直接的环境教育内容,从绿色化学的教育角度来看,为环境教育奠定了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环境教育提供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为环境教育搭建平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环境教育提供直接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在培养目标中要求化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在掌握化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从化学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环境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理智、科学的决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 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的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在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充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为主线,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标准》要求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以及环境意识的形成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性。《标准》围绕“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理念,设计了寓环境教育于化学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标准》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呈现方式。集中方式:专门设置了《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设计了相应的主题:《化学1》“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环境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例如能源、环境、材料、工农业生产、健康等“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问题。渗透方式:在选修和必修模块中都有可以综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课标》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呈现方式可以使“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和目标真正得到落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总体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一级主题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例如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环境保护等。环境知识覆盖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最理想的切入点。《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 高中化学课程实施建议中的环境教育要求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环境问题,掌握原理,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其目的是了解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环境内容主要涉及资源、能源、大气、水、土壤等,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化学知识性比较强的内容,在对环境要素的特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时,似乎与环境教育难以直接挂钩,但这些却是化学课程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分析生活问题、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因而,有必要以化学为视角,挖掘化学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又如,“化学与技术”模块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通过对《标准》中环境教育内容的解析,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化学教育教学中,不仅是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技能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需要。因此,《标准》的制定不仅为化学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会将环境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韩梅.初中地理新课程与环境教育相关性的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8,28(2).
摘 要:本论文主要研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文章通过对人文性这一概念的剖析,并结合文化学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论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本质特征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实现以解读文本为主,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这是对语文学科属性研究的最深入的阐述,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语文学科 人文性 本质特征
(一)
自1904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国内学者对于其性质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百余年的时间内,人们对语文学科属性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工具说、思想说、人文说、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说等。这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近十几年来,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此项研究的成果也很多。《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应当是多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探讨的总结的体现。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阐述只是停留在一个较含糊的一般认识上,缺少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的实证分析,也就是说对这一命题还不能作出明晰、系统、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能指导语文实践的令人信服的阐释;另外,笔者认为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语文人文性的层面、语文人文性的时代特征等,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将其解决。
所以,探讨语文学科人文性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语文学建设、对于语文教育,对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一直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写成此文,以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二)
什么是“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同人类社会中其他事物所体现的“人文性”有何不同?语文的人文性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人文”这一概念,既古老而又年轻。成书于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代西方的“人文”来源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概念,是指与中世纪神学对立的一种以人为中心审视世界的文化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反对神学对人的精神控制。
有学者把“人文性”定义为“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笔者认为不无道理。人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充分地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这即是“人的文化性”;但这只是“人文性”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极不健全的方面,因为文化毕竟是一个复杂而多义的概念。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所以这种解释的后半部分“文化中的人性”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把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他认为广义的文化结构包括四个层次:
(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浸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意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的范畴.
(三)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反映出的人文性具有多层含义,主要包括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两方面:
(一)物质形态性的,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室、教案、教学设备、作业、语文读物等语文教育资源;
(二)关系性质的,如语文学科的历史沿革、制度规范、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的关系、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汉语教育与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关系等;
(三)活动性的,如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研活动、语文实际活动;
(四)观念性的,如语文知识、思想、心理活动、伦理观念、语文审美、信仰等。
这四方面人文性的含义,哪一种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呢?很显然,前三种只是揭示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的一般特征,具有其他学科的共同特征,因此,应属于广义的人文性,不能叫做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是通过文本来反映人类生活中物质形态的人文性、制度形态的人文性、行为文化形态的人文性,同时也反映人类观念形态的人文性。它的存在绝对离不开其他形态的人文性,它区别于其他人文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观念性。第四种含义,即语文是一种体现在人类观念中的人文性或者说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观念形态的人文性,这类形态的人文性应是语文学科性质的本质特征。
总之,语文学科正是由于其观念的人文特征,从而使得其本身真正负起体现、承载、反映人类文化的任务,使语文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本质特点是指语文主体在从事以解读和创造文本为主的语文活动过程中接受、感悟、体验透过文本所反映、折射出的人文性的观念性活动。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
第一,语文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它是外部世界的人文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也包括语文主体自身对这些反映的反映。
第二,语文人文性的实现以语文主体解读文本为主,还包括语文主体所从事的其他活动如口语交际活动、写作活动、倾听等等。
第三,语文的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综合反映,正因为此,决定了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文彦 蔡名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饶杰滕编 《语文学科教育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三维目标 无机化学 绪论课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级教改项目:基于三维目标的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O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71-01
无机化学是化学类本科生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绪论课是无机化学课程的第一次课。一方面,无机化学课既要完成无机化学自身丰富的教学内容,又承担着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的特殊任务,绪论课是对该课程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对教材的学习将起到引领、提示、导向等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方面的过渡,也将在学习无机化学阶段得以完成。因而无机化学绪论课对于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兴趣乃至专业思想的确立和巩固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
三维目标是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提出的三个维度,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自提出到现在 ,三维目标在中国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大学课堂上的应用文献报道却很少。本人在大学工作了七年,深感三维目标对大学课堂教学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并且将“三维目标”应用于无机化学绪论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知识与技能在无机化学绪论课上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是每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机化学绪论课内容丰富,但时间有限,因此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绪论课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第一堂课,为今后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无机化学绪论课中,知识与技能应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及人类社会的关系;2.掌握“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了解无机化学的历史,了解无机化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无机化学的应用前景。不同的知识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在绪论课中,有些知识需要学生去理解,能够用语言表述它的确切含义,知道它具有哪些本质属性及包含哪些对象;有的知识需要学生掌握,能指出知识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并能按一定标准对知识进行分类,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有些知识需要学生正确地运用,知识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在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下,辨认出知识的本质属性,运用知识的有关属性进行判断推理。比如:“化学”、“无机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就需要学生理解、掌握;无机化学的历史、与其他学科及人类社会的关系、无机化学的应用前景就需要学生要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物质及化学现象,并清楚地意识它们就是所学知识的运用。在讲化学发展史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的本质,进而有助于学生对无机化学的知识的运用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在无机化学绪论课上的应用
通过无机化学绪论课堂实践,发现绪论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答疑解惑、传道授业者,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导演、一个组织者。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的组织引导上和自身驾驭教学能力的提高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联系生活、分析思考、判断推理、自由发言、分组讨论、探究交流、得出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教材、看图片、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构建知识体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出总结!那么绪论课中的过程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过程与方法,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教师教的过程与方法;二是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无机化学绪论课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突出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概念的复习与巩固,认识无机化学的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2.运用提问、举例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归纳、描述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分类、比较的思想探究新知识、提高迁移能力;4.通过无机化学领域最新科学研究活动、研究成果及前沿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在绪论课中,我主要利用了“问”与“讲”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通过七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什么是化学?化学与其他学科及其人类社会的关系如何?什么是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的作用和地位如何?大学无机化学将要学习哪些内容?无机化学的前景如何?如何学好无机化学?通过这七个问题,让学生经历、感知、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讲绪论课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借助多媒体,应用大量的图表和图片,充分展示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及无机化学的发展前景,同时比较我国无机化学的现状及差距,让同学们产生一种使命感。在各个提问环节,也要富有激情,富有悬念,使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充满期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无机化学绪论课上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活与教学生涯,使我认识到让人真正受益终生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其背后所隐含的内在价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课程目标,涵盖“化学兴趣,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社会意识,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意识,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情感”等内容。
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发展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在绪论课的教学中,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做自我介绍,树立好自己的形象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学生见老师的第一感觉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喜欢老师,是否喜欢化学专业,是否喜欢无机化学课。
在绪论中,引入化学科研前沿知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增强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好无机化学是他们学好专业的基础。引入与化学有关的能源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关注与化学有关的人类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引入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发现“化学美”,学会生活!
通过比较中学与大学的学习环境的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考试方式的不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需要转变:养成对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善于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坚持认真、深入、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需要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与能力等。
事实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本质是一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品质和信念信仰,它不可能像专业知识那样可以通过传递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在课程结束时,可以跟学生讲一个关于化学的笑话或者化学故事或是唱一首歌曲,这些看似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却会为课堂添彩,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喜欢上无机化学这门课,那无机化学绪论课也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无机化学绪论授课过程中,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对技能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无机化学绪论课的重大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教育观念转变闭[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48
[2]赵巧丽.教学“三维目标”在大学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2:121
[3]黄梅.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 2009:9-11
关键词:教育改革 毕业选题 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241-03
21世纪,生命科学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活跃的学科,其涵盖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包含能源、环境、人类疾病等各个方面。生命科学的研究相当广泛,从微观到宏观等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生物学的存在。微观方面包含了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等;宏观方面包含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甚至生态环境。2015年所评选出来的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多项成果来源于生命科学领域,包括美国癌症基因图谱的完成、调控细胞衰老的关键开关以及可能遏制艾滋病感染的新疫苗的发现等,这些成果为相关疾病的干预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标以及可能的干预途径。生物学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的基础学习以及兴趣培养对于其以后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指导本科生对本科毕业论文顺利进行正确的选题、执行以及撰写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探索生命科学未知领域的热情。这对于培养生物学专业领域的创新性人才至关重要。
1 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学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对科学研究的第一次探索和尝试,是对本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升华。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物学本科生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所掌握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提升了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技能,是生物学本科教育环节所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然而,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敷衍了事,造成了抄袭以及伪造数据等现象的发生。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学生在刚开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理论储备,遇到问题束手无策,很容易使自己产生退缩和懈怠的心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一般较短,为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而本科最后一年是学生心理较为脆弱的一年,面临着未来人生道路如何选择的关键问题,所以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毕业论文中,造成毕业论文完成期间敷衍了事,甚至伪造数据。部分学生认为以后不会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可有可无,不能正式对待本科毕业论文。
教师的监管不力,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多数的大学教师自身承担着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导致时间不够充裕,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少,导致其问题积压较多,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了其不愿与教师交流的心理,最终导致了学生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
学院的监管力度不够,考核要求较低,导致学生和指导老师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生物学本科学生面临着继续深造或从事科学研究或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关键问题,如果不能在科研上给予其正确引导,很可能流失部分科研界的优秀人才。一旦科研人员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会给以后学生的科研道路造成影响,引起科研的不正之风。
总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生教育逐步从精英化模式转变为大众化模式。本科生数量逐渐增多,教师资源的不足以及教师科研工作的压力造成其对学生的监管不力,部分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在高等教育中可有可无,这些原因造成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严重下滑。
2 提升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体系建立
近年恚该院提升了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的一对一指导,加强了教师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引导以及完成过程的把控,帮助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养成独立自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于科研的兴趣与热情,勇敢面对科研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地改进结果。
督促学生熟练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本科阶段理论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包含生物信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3个专业,其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涵盖了从普通生物学到专业书籍等多种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的生命科学框架,广泛地了解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大到生物界的分类,细微到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以及DNA的结构和功能。这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高职;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09-02
一、改革创新高职通识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是响应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号召
党的十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成人成才。人民将子女送入学校就是希望子女在学校的教育下成人成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人才,而通识教育就是德、智、美的教育。因此,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就是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是继承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传统
中国传统大学,即古代太学,是人的教育。古代中国的大学之道,它的终极目标是求达到一个“至善”的境界。总之,中国传统大学的教育宗旨是讲做人的学问。这是一种“价值教育”。而中国现代大学发展至今,尤其是职业教育,渐渐忽视了人的教育。因此,构筑现代职教体系,必须继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明传统,在现代意义下,重拾人的教育。
(三)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是吸收西方职教的优秀经验和合理成果为我所用
百年中国,自英帝用炮舰轰开中国大门之后,兴水师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职业教育遂被极大重视。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表就职演说,开宗明义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可以说,现代大学的大学之道已有了一个新的表达:大学之道,在明明理,在新知,在止于至真。这是一种才的教育,是一种知识教育。考察西洋,吸收西方现代职教的优秀经验和合理成果为我所用,为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真正人才。
二、古今中外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与经验教训
高职教育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更要有创造性的革新精神。
(一)西方职教发达国家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与经验教训
1.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通识教育。德国高职教育的“双元制”世界闻名,在职业教育中已经取得主体地位。其“一元”在企业完成职业训练,“一元”在学校接受基本文化理念学习的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德国人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工学结合课程的形式,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以实现和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普遍模仿和学习德国双元制,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但却以专业的名义,有意无意地忽视通识教育。
2.美国社区学院中的通识教育。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美国高职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社区学院推行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之一。2011年10月,美国经济研究局指出: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年龄增长,单纯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注重通识教育的人则显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如何保持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平衡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这一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美国社区学院在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推行通识教育这一做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澳大利亚新学徒制中的通识教育。澳大利亚属于英联邦国家,英国政府于1993年制定现代学徒制度计划,澳大利亚于1996年引进新学徒制,1999年开始实施。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他们认为职业人才需具备沟通技能等六项“核心技能”,形成了他们开展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在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培训框架下开展,“以人为本”,与英国现代学徒制相比较,更注重对青年人自身潜力的挖掘,更强调个人更广阔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中国本科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与经验教训
1.港澳台高校。在通识教育理念上,台湾高校更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港澳更关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融合,认为通识教育的“通”是让专业之间、文化之间、人际间有一个可以相通、理解的地方。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台湾高校强调“完人”教育,港澳高校强调将通识教育作为解决“由专门教育引发的现代教育问题”的最佳方案。总之,通识教育在港澳台高校的教育中被定位为平衡者与桥梁的角色。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大体涉及人文、社会、自然三大领域,强调人文、平衡、发展、多样化、系统化、特色化等理念。
2.大陆本科院校。大陆本科院校进行的通识教育改革探索,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通过局部的课程改革――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来实施,如清华、武大等;全方位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如北大、复旦等。北大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如自主选择专业制度备受欢迎等,毕业生也显示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等独特优势;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如元培计划与院系管理“双轨制”的冲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困难等。南大实施“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宽基础、高素质、创新型一流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匡亚明学院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基础学科领域中崭露头角,在国内外本科理科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大陆高职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具有健全人格、高素质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与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一样,存在领导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通识教育侧重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内容杂乱结构失衡、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只有逐步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通识教育平台,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方向与具体建议
(一)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方向
1.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当前,中国大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类似,将“做事”放在“做人”前面,明显强调“做事”胜于“做人”,这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暴露了高职通识教育的尴尬境地。要改变高职通识教育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真正实行现代职教体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技术教育重视做人胜于做事的传统,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进行创新。
2.课程体系构建的创新。高职院校的课程基本上可分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公共课程除却国家规定的思政、外语、体育外,其他如大语、高数、计算机、心理健康等通识课程,合计学时占总学时不足20%。这显然与现代职教体系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有所创新。
3.必修课选修课课程结构的创新。高职院校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通识课程大多是通过选修的形式实施的。因此作为主要选修课的通识课程常被戏称为“赚学分”的课程。这就造成了看起来热热闹闹门类繁多的通识课程变成了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因此,如果想真正推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真正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必须重视选修课程,淡化必修课程。
4.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公共课程的教师承担。公共课程的教师与专业课程的教师比和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时数比大体相当,大约也为1∶5,甚至更少。而公共课程的教师服务全体学生,专业教师只服务本专业学生。通识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师生比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1∶16。事实上,通识教育不应只由公共课的教师施行,专业课程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实施者,也只有这样,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二)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具体建议
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应基于现实、放眼未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立足中国国情,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和中西对比的方法,站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立场上,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围绕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等关系来开设。
1.自然学科领域。可开设“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某种学科)与人类”、“科技(具体某种技术如食品技术等)与人类”、“科技伦理”、“人类星球”、“中医与西医”、“电脑与人”等课程。
2.社会学科领域。可开设“作为经济的人”、“管理与人类社会”、“人类未来”、“中国(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人”、“两性关系”、“全球(某国家或某地区)热点”、“生态与健康”、“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文化概论”、“人类与犯罪”、“人类与战争”等课程。
3.人文学科领域。可开设“文学与人类”、“艺术与人类”、“哲学与人类”、“中西历史进程比较”、“中西教育比较”、“古今教育发展”、“教育与人”、“民族遗产”等课程。
参考文献:
[1]北大就职演讲(1917年1月4日)[Z].
关键词: 免疫学 科学史 课堂教学
早在2002年第173次全国香山科学会议,我国科学家就得出结论: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前沿学科,其发展水映一个国家的综合科学实力[1]。因此,对于未来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免疫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免疫学具有理论性强、概括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并且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诸多前沿科学,是历届学生反映较难学的课程之一。在免疫学理论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不失为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近五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尝试加以分析。
1.自然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自高中起实施文理分科教育,导致的后果是:文科的学生不了解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如不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理科的学生不知道一些简单的人文常识,如不知道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等。为了有效弥补自然科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人文素质的不足,在专业课中有机进行科学史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2]。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说:“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意识到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安定感,反而使人类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精神问题。现代科学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反而包含许多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3],[4]。另外,自然科学的绝大多数理论都经历过或是严谨或是巧妙,甚至是传奇的研究,这些属于科学史的范畴。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说:“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合理预测每门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就必须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所以,对于科学史的了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科课程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3]。
2.科学史在免疫学中的重要地位
截至目前,有18项免疫学研究成果,共计32位免疫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还不包括与免疫学相关的其他医学研究成果[5]。这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研究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免疫学的发展史。其次,每个特定时期免疫学的基本技术手段,如沉淀反应、单克隆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印迹技术等的发明,立刻成为当时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免疫学科学史不仅是免疫学本身的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还代表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史[1]。最后,人类不断战胜疾病的历史,也是一部免疫学发展简史,尤其是现代免疫学的飞速发展,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6]。
3.免疫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3.1正确理解科学家,塑造精神榜样。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著作《怪诞行为学》中对教育有过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孩子们会对很多事情激动不已(如棒球),我们的大学作为社会团体要使他们像现在熟悉棒球明星一样熟悉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并不是说点燃对教育的激情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做好了,其价值将是巨大的。”作出奠基性贡献的免疫学家都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这一点在早期科学家身上得以体现,譬如巴斯德,既是立体化学的奠基人,又是微生物学的鼻祖,还是现代免疫学的创始人,更是疫苗学的创始人。又如196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梅达沃是移植免疫学的创始人,开创了临床器官移植的新领域。同时,他在音乐、歌剧、哲学及科学文化传播方面的活动,使他的影响远远超出生物医学范围。随着目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缺失,科学家的榜样作用不可替代。
3.2感悟科学发现的巧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发现是某一阶段的历史产物,但是,科学家的巧妙设计与探索会加速科学发现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巧妙的科学发现,会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人们一直想搞清楚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入手。美国遗传学家斯内尔变换思维,把移植排斥反应当做遗传性状来研究,最后通过遗传学方法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而法国科学家多赛则另辟蹊径,他以大多数临床医生不重视的人类输血过程中受体血液中产生的抗体为突破口,找到了人类白细胞抗原。这些科学家的天才思维和巧妙发现等事实的讲解,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神秘的科学研究通俗化。
3.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目前,很多大学生并非缺乏工具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人文精神一定程度上的失落严重制约个体的成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免疫学发展中,有着许多医学工作者救死扶伤,甚至舍己救人的故事。在免疫学教学中,可应用这些事例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天花疫苗发明者琴纳在女儿身上试种牛痘疫苗。为了研制预防乙肝,美国科学家布隆伯格不远万里,深入澳大利亚乙肝患者中。SARS期间的抗感染免疫中,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时冒着被传染的生命危险而不辞劳苦地工作甚至牺牲的典型事例。
4.如何做好免疫学教学中的科学史教育
4.1有机插入。
除了绪论中的免疫学发展简史可以以科学史为主讲解外,其他章节的教学只能有机插入,避免生搬硬套。如抗体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是免疫学的重难点内容,内容极其枯燥、晦涩、难懂。如果结合三位科学家对抗体的发现、结构解析和酶解片段的研究故事作为导言,引入相应理论进行讲解,就会使这部分枯燥的内容生动有趣,并且不再是单独的知识点堆积,而是前后联系的有机整体。
4.2避免喧宾夺主。
如果把免疫学课堂内容作为主料,那么科学史教育只能是佐料,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如ABO血性抗原的发现,放射性免疫的发明,干扰素的发现,toll样受体的研究,树突状细胞的研究等重要内容,可以适当放一些纪录片短视频,教师不过多叙述。这样既能增加科学史内容,又不会占用过多时间,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4.3课外小论文。
科学史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靠有限的课堂穿插是远远不够的。布置一些课外论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历史争论,胸腺发现的优先权之争,发现艾滋病毒的造假事件,对牛痘发明者琴纳的历史评价等有趣的论题,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小论文。
总之,免疫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无论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习兴趣,还是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记第173次香山科学会议[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73-78.
[2]李涛,肖恩玉,李志勇.论大学的科学史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4:113-117.
[3]马元方,王泽兵.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0-35.
[4]陈华群.浅论大学生命科学教育中科学史教育的意义[J].吉林教育,2011,11:7-8.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统一于教科书这一本体,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作用与意义,必须依赖于教科书这一本体来实现。所以,编好教科书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我们知道,语文课程的教科书,与其他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课程的教科书是有重大不同的。这些课程的教科书,采用章节体,用客观叙述说明的文字来构(完)成;而语文课程的教科书,是通过选择一定数量的“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各类文本,也即我们的“行话”所谓的“课文”做主体或中心来构(完)成的。
语文教科书这种以课文或文选为主的体例,兴于清末民初的“国文课本”,迄今递相沿用,似尚未见有对其置疑者。对此,笔者也无异议。我们的讨论也就以承认这种体例为基础来进行。
纵观现行的各种语文教科书,所选课文在时间上有古有今,在地域上有中有外,在体裁上更是五彩纷呈,琳琅满目,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也有哲学论文、文艺学论文、科技论文,更有说明文等等。如果从微观上来看,倒也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可是,从宏观上看来,把这么多五花八门、几无内在联系的东西尽皆塞在语文教科书里,语文这门课程的学科特性在哪里?我们知道,在中学课程中,数学课程可以对应大学课程里的数学学科,物理课程可以对应大学课程里的物理学科,同样,历史、地理等课程也可以分别对应大学课程里的历史、地理等学科;那么,语文课程可以对应大学里的哪(几)种学科呢?答案无疑是语言、文学学科。因此,中学语文课程从本质而言,就是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学科课程。正因为如此,它才谈得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可是,如果像现行的语文教科书那样――我这里举最通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教科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为例――把《数学与文化》(数学)、《神气的极光》(物理)、《我有一个梦想》(政治)等等这些不同学科性质的文本都选择进来,我认为,这损害了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的内在而本质的规定性。赋予其“百科全书”式或“万宝全书”式的任务,只恐语文这“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呢?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要质疑的是,语文教科书选择课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检《课程标准》可知,它对选择(什么样的)课文或如何选择课文作了如下的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文质兼美,富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从这些要求来看,《课程标准》对选择课文的“标准”的界定使用了描述性的语言,似乎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标准,即缺乏质的规定性,因此不免过于宽泛。它虽然给教科书的编者以很大的灵活性和施展空间,但缺乏中心,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差异,从而会导致具体操作上偏差过大。
为了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我尝试着提出语文教科书选择课文的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文学性。文学性或许不能作为语文教科书选择课文的唯一标准,但我认为它应是选择课文的首要标准。为此,有必要对文学性这一概念作些解说。
文学性的概念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学派提出来的。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cbson)在1921年首先指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张隆溪《艺术旗帜上的颜色――俄国形式主义与捷克结构主义》,载《读书》1983年第8期)而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的巨擘韦勒克(Réne Wellek)也指出:“文学研究界今天首先应当认识到确定研究内容和中心的必要性……我们必须正视‘文学性’这个问题,它是美学的中心问题,是文学艺术的本质。”(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见干永昌等编《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从上述引文看来,两位著名学者都提出了“文学性”问题,但也都未能给文学性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为了探求文学性的定义,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之进行了长期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他们所提出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被中国学者史忠义概括为五大类(史忠义《“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载《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3期)。
第一种定义是形式主义的定义。其要点是认文学性为鲜明生动、感人心魄而不平淡;创新,与墨守成规水火不容。第二种定义是功用主义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为文学而语言,为语言而语言。第三种定义是结构主义的定义。这种定义认为文学特征的标志在于:语言结构与修辞结构的融合,即按传统和文学背景的规范,建立起统一的、功能性的相互依存关系。文学性的第四种定义,是关于文学本体论的定义,认为文学语言的参照物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幻想中的人和事。文学性的第五种定义,涉及文学叙述的文化环境,即文学语言的陈述条件与某些特殊的条件相关。
上述关于“文学性”的定义各有所长,但同样也有其短。史忠义认为:“关于‘文学性’的定义的长期的苦苦求索,反映了西方学者们追求科学准则的良好愿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优良传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问题,上述追求中包含着明显的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成分。”史忠义进一步认为,关于“文学性”的“绝对意义”、“绝对定义”和“绝对标准”是“不存在”的。
综上所述,有关“文学性”的定义的意见是如此的分歧不堪,然而我提出将此作为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标准,意义何在?在此,我首先可以引述美国比较文学名家亨利.雷马克(HenryRemak)的话来回答:“既然是文学作品,最终还是需要作出文学性的全面评价。”(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载《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1期)其次,我还可以提出这样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我们固然对于“文学性”的内涵缺乏明确的界定,而对于它所涉及的外延即具有“文学性”的文本却往往有着敏锐的直觉,时不分古今,地无论中外,没有人会认欧几里德《几何原本》、达尔文《物种起源》、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孙思邈《千金方》、王祯《农书》、李时珍《本草纲目》等有“文学性”,却很少有人会认为《诗经》、屈原《离骚》、王实甫《西厢记》、曹雪芹《红楼梦》、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歌德《浮士德》等没有“文学性”。因为“文学性”归根到底是人类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概念,它固然笼统、广泛而又难以言传,但却总是能在某种程度上让人感受得到。
因此,到此为止,读者可以明确我提出“文学性”这一标准的用意了。说到底,我以为中学语文教科书入选的课文应该是比较纯粹的文学文本,如萧统《〈文选〉序》所言:“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因为语文课程的教科书,就其本质而言,它最终就是也应该就是“文(学)(文本)选”。
或许有人会问: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或如你所言,是“关于语言与文学的学科”,那么,你这样强调“文(学)(文本)选”,也就是强调了它的“人文性”或作为“文学的学科”的性质,它的“工具性”或作为“语言的学科”的性质又如何来体现呢?对此,我们不拟详论,但可以简短回答如下:
首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提出“文学性”的选文标准,不仅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作为“文学的学科”的性质,而且本身就同时强调了其“工具性”或作为“语言的学科”的性质。
论文摘要: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人文教学资源的现状出发,分别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两个角度给出高等数学课程人文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实用策略.
实施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是当今人们在反思人类历史进程的经验教训后所提出的一项时代要求.人文教育的核心部分包括文化和人格两方面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重视数学教学的文化熏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不仅要体现服务专业、注重应用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更要通过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来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创新的原动力,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1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人文教学资源的现状
1.1高等数学课程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些岗位对于高等数学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要求并不是很高,能否胜任工作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教材都是大学数学的压缩版,缺少自己的特色,过分强调教材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对基本概念的引人,内容多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主,缺乏应用性.
1.1.1缺乏知识的应用性
实际上,抽象的数学与生动的现实是具有紧密的血脉联系的.很多数学概念、方法、思想均可巧妙而自然地在现实中表现出它的本质和内涵,而构建模型的合理化、自然化应当是把握这种联系的关键.数学建模就是在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间搭建一座桥梁,因此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真理的有效途径.遗憾的是,数学建模所要用到的主要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却被长期忽视.
1.1.2不注重对知识和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的介绍
现行数学教材中仅有少量的数学史知识,通常作为课外读物放在章节之后,并且与课本内容联系不紧密.对学生来说,一些现代数学史的内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
1.2高等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将第二课堂正式纳人现行培养方案,缺乏明确而规范的第二课堂教学目标和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计划及具有约束力的考核体系,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包括高等数学在内的各类课程的第二课堂意识的茫然和行动的无序.同时课外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有限的几次讲座等形式僵化、内容枯燥的活动内容,也使得高等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参与面不广。
2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人文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所谓策略是指达成目标的路径和手段,它能够使工作变得高效.而有效的策略是建立在对现状的精准把握上,因为只有精准把握才有可能准确预计下一步形势的发展,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目标.
2.1将数学史与数学建模的相关内容纳入到第一课堂
2.1.1将数学史的相关内容纳入到第一课堂
数学史是构建数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素质修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发展其认知能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数学史佐证了人类的文明史.数学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不容置疑的影响,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要将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这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增强学习兴趣.
(2)数学史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载体.对数学史是数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对数学中美学的介绍能在数学与人文学科之间构建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同时数学中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本身的魅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数学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理想载体.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教学中融人数学史,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又有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数学史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很好途径. (4)对数学史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数学史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严谨细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良好品质,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学习、兼收并蓄的良好习惯,还有助于学生养成批判性的继承前人知识的思维方式,
2.1.2将数学建模的相关内容纳入到第一课堂
数学建模是在数学理论和实际问题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通过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科学计算能力,同时拓展知识面.
数学建模所使用的材料范围十分广泛,用到的知识比较多,不但包含较广泛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各种数学方法、技巧,而且也联系到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背景,如生物、物理、医学、化学、生态、经济、管理等.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学一些内容,如建模方法与应用、动态规划、生态数学模型、概率统计、离散数学、Matlab, Mathematics等.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视野,有利于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些特点对于目前数学教材中存在的内容陈旧、知识面狭窄及形式呆板等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主任李大潜院士曾经说过:“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数学建模的教学及竟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如果我们能逐步地将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和完成素质教育,
2.2活跃第二课堂
实践证明,高质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持久地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应将高等数学第二课堂的活动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教学目的进行统筹安排,全方位渗透数学文化,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2.2.1聘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定期做讲座
在讲座中通过一些知名数学家的历史故事告诉大家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具备勤奋好学、百折不挠的精神.各位学者所总结的数学方面的心得十分宝贵,使学生能对学习数学的意义及作用有更深地了解,并对如何学好数学也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2.2开展数学建模社团活动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搜集编写数学建模题,积极组织开展数学建模竞赛,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及论文的写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3网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