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药市场论文

中药市场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药市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药市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 施工 控制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及公路工程建筑材料的不断进步,做为半刚性路面基层的水泥稳定碎石(以下简称为水稳碎石)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做为承载层的水硬性结合料显的尤为重要。水稳碎石基层是位于土基和面层之间的结构层,主要承受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垫层和土基中,所以必须具备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所以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水稳碎石强度形成

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空隙,形成板体后具有较高的强度、水稳定性、抗渗性和抗冻性。

二、水稳碎石混合料对材料的技术要求

水泥剂量是压实度影响强度的关键因素,水泥剂量不仅对经济效益而且对工程质量都有好处。所以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的3%~7%。水稳碎石收缩性主要表现为两类:干缩,在水稳碎石施工结束,养生节段容易产生横向裂缝,沿纵向10m—20m就会有一条横向裂缝,缝宽0.2mm—2mm;温缩,在北方主要是由于气候温差所形成的,一般是头年铺筑好的路面第二年春天便表现出。为了尽量减少温缩裂缝,沥青面层一般采用改性沥青。

三、水稳碎石配合比组成设计

(一)原材料的选择

施工规范中对水泥在初终凝时间方面做了特别的要求,应选用初凝时间1.5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10h以上)的水泥,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水泥。主要考虑施工在运输、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时间因素。规范限制集料最大粒径主要为了施工宜于摊铺,过大的粒径对摊铺机会造成损伤,容易出现离析现象,也会对基层的平整度带来不利的影响。原材料宜选用级配碎石、级配砾石,使其筛分能有平滑的曲线。主要控制点为4.75mm,筛孔力求其通过量接近级配范围中值,而4.75mm以下筛孔通过量在级配范围中值线偏下为好,为了使混合料压实成型后能成为悬浮密实结构。

(二)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确定水稳碎石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就是采用重型击实。 在试验时主要测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为施工提供控制标准。从加水到拌和到压实成型(制件)的延迟时间对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水稳碎石施工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就是延迟时间问题,从拌和开始,水化作就开始,有资料表明,随着延迟时间推移,水稳碎石强度损失也随之加大。延迟2h就会有10%—20%的强度降低。在施工延迟时间较长也不可能有较大的干密度,也影响路面的压实度。因此在施工中应尽量缩短延迟时间。

(三)影响强度的试验因素

干密度:对强度影响很大,施工单位一般采用配比试验所得出最大密度定值。但是做为基层所采用的原材料一般都不是很稳定,材料变化没有体现出来,一方面不符合实际,另一方面没有能很好的控制施工。预定的干密度宜为当天混合料击实的干密度,测定混合料的干密度试验也是很快的完成的。一般压实度也采用此值,这样符合当天的施工质量控制。

试件制备方法:我国对无侧限强度试件应用的是静压法,在试验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试验规程,试模两端的压柱应匀速的压入试模内,这样试件的两端密度才能达到一样,一组试件的强度变异性才可能小。

脱模时间的影响:水泥的初凝时间在1.5h以上,终凝在10h以上,过早的脱模会破坏其内部结构的形成,会影响其强度的形成,容易毁坏试件。

湿度、温度的影响:试件用塑料薄膜包复后宜放在标准养护室内,在北方应保持20±2℃,在南方地区应保持25±2℃,湿度和温度是试件强度形成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施工工艺对水稳碎石质量的影响

(一)摊铺时的离析

施工中由于摊铺机摊铺不均匀,形成大料集中,由于缺乏结合料而松散;拌和不均,造成胶结料不足而形成松散;由于原材料含水量不稳定,局部地方含水量偏少,不足以成型而松散;厚度不足或基础弯沉太大,造成的松散。

(二)水稳碎石混合料与下层联结不牢固

施工摊铺前,下层未洒水湿润,造成底部缺水不成型而松散;下层弯沉值太大,没有压实;大料集中,压不实而松散。

(三)路面通车后出现唧浆、坑槽、拥包现象

基层强度未形成,提前开放交通,行车荷载产生剪应力在水稳碎石层形成的剪切破坏;水稳碎石层养生的不好,整个路面基层强度降低,水稳碎石基层上部有1—2cm深破坏,形成粉末和小块,这些粉末和小块破坏了沥青层与基层的粘结,而形成拥包。

(四)推移、波浪或起皮

施工碾压过程中,振动式钢轮压路机出现推移、波浪或起皮有轻微的推移属正常情况,由于钢轮作用在松铺混合料,会推动混合料稍稍移动;由于下层不平整,会碾压时出现波浪和推移;混合料偏细,骨料缺少也会出现推移;碾压弯道没有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碾压直线段没有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起皮主要由于原材料特别是细集料中含泥量大或有泥块。

(五)碾压过程中出现细料下沉,骨料压碎现象

混合料中有碎石存在大量的超颗粒;混合料偏粗,在振动碾压时,细料下沉,骨料露出易被压碎。

(六)碾压过程中出现表面松散或起弹簧

表层松散主要是含水量偏少,可补洒少量水;起弹簧为局部含水量太大所引起,起弹簧处可挖除重换新料。

(七)预防措施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要做好以下几点:在施工前对路基应适当洒水和水泥,增加上下层的粘接。水泥碎石稳定混合料摊铺采用摊铺机,辅以人工绑线精密整平。水泥碎石基层施工安排尽量减少纵、横向接缝。摊铺前先测定松铺系数,以控制松铺厚度。混合料摊铺均匀,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和碾压时的水分损失。摊铺机后设专人检查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注意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摊铺后的混合料及时碾压完毕,混合料加水拌和至碾压完毕的时间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碾压时间掌握在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时先用轻型压路机跟在平地机后及时碾压,后用重型振动继续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碾压过程中,水泥碎石稳定层表面要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快,及时补洒少量水,严禁洒大水碾压。

水泥碎石稳定层碾压完成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要立即进行洒水养生。在整个养生期间要始终保持砂处于潮湿状态,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养生期间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得轻易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需设置横向接逢,机械要驶离混合料末端。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要与混合料的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石回填约3m,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碎石垫层顶面清扫干净。平地机返回到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平地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要避免纵向接逢,如不能避免纵向接逢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在前一幅摊铺时,在靠中央的一侧用方木做支撑,方木的高度要与水泥碎石稳定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养生结束后,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方木。

综上所述,要确保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质量及避免一些常见质量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它的工程特性,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质量保证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051-2009).

第2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地域文化;文化景观;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

立项者:范寅寅

项目的类别: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青年教师基金

项目名称:文化景观中场所精神再现的设计方法探索

编号:12NZYQN02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间联系日趋紧密,城市规模随同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已进入“成熟期”而言,我国的城市发展可以说还处于“成长期”,而成长的过程,往往又是一个丧失的过程。[1]在“大拆大建”的开发建设中,全国城镇普遍出现“千城一面”、“伪”地景等现象。虽然设计完成了形式和功能两大要素的结合,然而,城市形态特色越来越模糊,人们走进家园的感觉也越来越淡薄。

城市出现这样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设计形式背后的文化薄弱。人类赖以生存的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内涵特质,这种内涵特质是在自然与人文历史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设计背离了文化基础,必然导致地域文化的丧失。

现今我国的城市依然面临地域文化磨灭的危机,甚至愈演愈烈。地域文化的丧失已是不回避和搁置的问题,而地域文化的保护是城市长远发展的必要前提。那么,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实现地域文化的保护?

二、城市的文化景观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多种要素按一定方式或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化属于文化的表层结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2]在文化的相互作用中,文化的表层结构具有显性特质,易于改变;而深层结构具有隐性特质,难于改变。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表层结构的变异会导致深层结构的瓦解。

就设计层面而言,能够作用的更多的是文化在空间中的物质形态,即文化的表层结构。设计通过人们对文化表层结构的感知,影响其深层结构。因此,忽视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尽管目前只是改变了文化的物质形态,然而这样的改变正在侵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危及文化的本质。

设计是通过“物质”作用于“精神”,对于这些物质形态,可以尝试以“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理解。

“文化景观”来自文化地理学。它探讨的是人的活动与“原生”景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学家苏尔(Carl Sauer)指出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间内形成一地基本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复合体;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文化景观区别于其他的景观类别,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文化景观具有延续性,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景观具有象征性,是人们生活方式、民族身份和信仰系统的象征。

可见,文化景观无论是概念还是内涵都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的深层结构。正因如此,在探讨地域文化保护的时候,将“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在空间中的物质形态进行理解,整个研究工作将更具地域针对性并更体现设计的人文关怀。

三、城市的场所精神

城市为人所用,是生活发生并具有特性的空间,它不仅包含着构成城市空间的一系列物质要素,还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与情感。在对城市的认知过程中,如果片面的强调城市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内容,而忽视城市作为“家园”这一层面更深刻的意义,城市可能将会失去其可见、实在的具体性质,甚至包括不可替代的人文特性。因此,在地域文化保护的前提下,更应该将城市作为一个“场所”进行理解和分析。

场所不是一个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城市作为场所,必然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及“场所精神”(genius loci)。场所精神的产生是依赖于环境客体与感知主体双方相互建构的。一个有意义的场所的产生,是源于丰厚的文化积淀,精神的巨大张力通过物化的文化景观以“冰山的一角”显现出来。具体而言,城市通过其文化景观,如建筑、广场、构筑物等与人们的记忆对话。当提及某一建筑、或某一广场时,便能唤起人们对此相关的全部记忆和情感。当然,不同的人对于城市的记忆也是不同的。但是,那些令人难忘的场所,给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景观,对于多数人而言往往又是一致的。在那里承载着一些让人感动的内容,也就是它的场所精神。[3]这些具有普遍性的集体认同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深层文化,它们显现于那些人们所熟知的“核心”文化景观,而这样的“核心”文化景观就成为了人们在城市中得到归属感的情感寄托。

地域文化是靠积淀而成的,不可能运用某种设计方式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与此同时,地域文化涵盖内容众多,很难凭借某种设计手段对每一层面的内容进行同等力度的保护。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更关注现有的集体认同,并保存城市的特性(即场所精神)。通过人们对于城市场所精神的体验,完成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感知,最终实现人们对于“家园”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产生。

四、地域文化的保护需要彰显和强化核心文化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在城市的发展中,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定和永久的状态,文化与时代的适应性发生碰撞,文化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有时甚至非常剧烈。文化景观作为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可避免,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与发展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体系,给予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感受来源于人们对场所精神体验的过程。场所精神是一种特质文化,即在一段时间里所保存的集体认同,个人认同性与社会认同性的发展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无法在连续的变迁中产生。[4]

终上所述,由于文化的可变性以及人们对稳定精神的需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承载的集体认同的“核心”文化景观是保护的重点,设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手法彰显和强化核心文化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在重庆渝中区闹市中心,矗立着一座世人皆知的“解放碑”。这座“纪念碑”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是典型地域文化保护的案例(图1)。

“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战时期的“精神堡垒”。1941年12月31日,当为了激发全民族的抗战决心和鼓舞士气,在曾数度一片火海、断垣残壁的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中心,修建了一座木质纪念建筑物,即“精神堡垒”。抗战期间,每当重庆经历一次轰炸,人们都会聚集于“精神堡垒”周围,庆祝自己的幸免于难,并鼓舞坚持抵抗的民族士气。“精神堡垒”在胜利后,被改建为“抗战胜利纪功碑”,由于历史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又被改名为 “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尽管,这座“纪念碑”在历史的变迁中,经历了名称、建筑形式和纪念对象的改变,然而,“纪念碑”作为重庆“核心”文化景观被保存至今,它所承载的场所精神也得到了彰显和强化。因此,无论是“精神堡垒”还是“人民解放纪念碑”,都作为重庆的地标,作为群众性活动与聚会的重要场所,一如既往的满足着市民对于集体认同与历史记忆的情感需求。

五、结语

城市的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对于地域文化保护而言,是不可回避的挑战。而那些人们所熟知的生活环境,给予人们归属感的“家园”,不仅承载着人们大部分的生活内容,还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历程,它们更是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漠视城市的场所特性,削弱其场所精神,采用肆意拆除重建的景观设计方式,最终的成果可能是无人问津的失落空间。景观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保护的倡导,并不是拒绝发展,也并不意味着盲目的保存所有的文化景观。然而,对于那些承载着某种强烈感情、集体认同的“核心”文化景观是应该给予重点的保护,它们所积淀而成场所精神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强化。

参考文献:

[1] 张松.为谁保护城市[M].北京:三联书店,2010.p13.

[2] 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