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就业论文

大学就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就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就业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大学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在机构设置与经费来源、就业指导内容与服务对象、就业指导队伍素质及就业指导的硬件设施、法律保障、指导模式等方面与美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制度建设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改善就业指导硬件设施,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作。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的接轨和扩招后的大量毕业生涌向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诸多因素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态势不容乐观,明显滞后和不完善的就业指导制度难辞其咎,因此适应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加州工艺学院在1984年就开始推行就业指导丁作。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是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他于20世纪初提出了“职业指导”概念,1903年他在波士顿进行职业指导的宣传,并于l908年在波士顿创设职业局,他撰写并于1909年出版《选择职业》(或《职业的选择》)一书中,对职业指导进行了系统的阐述。1911年哈佛大学在世界上首开先河,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指导课,将职业指导纳入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从此,职业指导就为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与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的职业指导利率经历了从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阶段刮关注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阶段。

在我国,清华大学早在1916年就开始着手准备就业指导这项工作,并于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拉开了我罔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1949年新中闷成立后,我同实行计划经济,高等教育采用的是按计划招生、统一一分配的制度,毕业生完全由政府统一分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分配。当时的毕业生缺乏就业自,也没有就业压力,对其也无需进行就业指导。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逐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问采取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高校才相继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工作。尽管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所起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现将中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分析如下,以便从中获得若干启示。

一、机构设置与经费来源的比较

美国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每一高校都有专门负责就业指导的机构。这些就业指导机构的名称不一,有称之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有的称为毕业生就业规划安置中心、职业规划介绍中心,抑或称为大学生安置办公室。尽管就业指导机构的称呼多种多样,但其主要任务与主要工作大体是一致的。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和短期实习计划;编办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报刊和杂志;与用人单位联系,组织招聘活动;组织校友会;讲授就业指导课等。就业指导机构的_丁作主要是帮助学生“改进、评估、有效地开始及实施就业计划”,也就是向学生传授教育技能并通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能力、价值和职业目标,最终获得理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学校的一个常设机构,它直接由分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副校长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经费主要由学校按学生学费的5%拨给和社会捐赠两部分构成,前者约占60%,后者约占40%。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业指导中心每年的经费是150万美元,在这些经费中,除去工作人员的工资,约有50%左右的经费直接用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我国最早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丁l作的是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一般隶属于各高校的学生处。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个高等学校在原国家教委的要求下相继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以一名学校领导为主任,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中心与毕业分配办公室一起办公,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功能不断完善,但其仍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我国就业指导机构的经费主要由学校拨给,来源于其他渠道的经费很少。而且,即使由学校拨给的就业指导经费也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其数额尽管逐年加大,但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要求之间的缺口仍很大。

二、就业指导内容与服务对象的比较

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专业咨询、就业咨询和就业安置三方面的内容组成。专业咨询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正确评价自我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志向与兴趣,处理好自身发展与所学专业之间的关系;就业咨询和就业安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确定未来目标,拓宽工作与生活范围,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能顺利地实现由学校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除了这三面的主要工作,就业指导机构还非常重视日常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咨询工作。美国的就业指导工作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这一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业指导机构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的就业状况;在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与特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就业市场需求,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和招聘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及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在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全校学生,也包括已经毕业的校友。

在我国,多数高等学校还没有建立起贯穿于大学生四年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这既是因为我国对就业指导内容的体系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和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较晚,也是因为教育管理模式、国情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的做法。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业指导制度的完善不可能独立于整个教育管理制度之外。因此,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我国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事实出发,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探索并逐步建立符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制度,既不能停滞不前,也要避免操之过急。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服务的对象仅仅局限于在校的毕业生。

三、就业指导队伍的比较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和高素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人的人员一般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或咨询学等方面的知识背景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如就业指导中心的主人一般具有辅导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或咨询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2)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书,才能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3)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4)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配备足够的专职与兼职人员。一般根据学生规模有10人到40人不等,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大都在1:200左右,这能保证毕业生能得到一对一的就业指导。

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毕业分配办公室工作人员直接转移过来,或从其他岗位交流过来的。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就业管理工作经验,但对有关的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不能有效地、科学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其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都有待加强。现阶段,在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很难开展针对毕业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效果很差。

四、硬件设施的比较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都有十几个到几十个专门办公室。就业指导机构设有专门供学生查询就业资料的图书馆,建有功能齐备的就业网络系统。在我国,就业指导机构在场地没施、就业年经费、就业指导的信息化、专门化与网络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尽管近年来有些地区和高校建立了专业用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网络平台,相对于规模巨大的毕业生来说,其发挥的作用仍微不足道。

五、法律保障的比较

美国从1971年起就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1970年制定《紧急就业法》,1973年制定《康复法》,1978年制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增长法》,1980年制定《综合就业与培训法》,1982年制定《工作培训伙伴法》,1983年制定《职业恢复和教育规定》,1986年制定《就业年龄歧视法》,1988年制定《家庭支持法》,2000年制定《劳动力投资法》。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高校的就业指导T作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与保障。在我国,现阶段还没有一部专门适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法律或法规。

六、就业指导模式的比较

美国高校实行的是“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发展为核心的。这一模式把就业指导定位于大学生个人整个人生的职业活动,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咨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与接受自我,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满足社会的需要来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这一模式具有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测试、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前景与引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等四方面的特点。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经历了由“统包统分”到“在国家政策方针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在这种就业制度的支配下,我国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是“程序性”就业指导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指导理念上,把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视为谋取职业或工作的指导;第二,在指导内容上重视政策性和程序化的指导;第三,在指导方法上重视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第四,在就业指导机构上注重与各级行政部门的对应。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就业指导立法工作。美国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完备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法律地位,保障了其经费投入,规定了就业指导的工作要求,使得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国也应尽快制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规范与指导,改变目前就业指导经费投入的人为性和就业指导人员流动的自由性,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减少随机性和盲目性。

二是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指导队伍。要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使他们熟知相关的就业政策、掌握就业指导的内容与方法,不断增强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吸收一批具有组织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分析预测能力、具备改革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中来,提高就业指导丁作队伍的战斗力。

第2篇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环境,是引导大学生、激励大学生和鼓舞大学生的一种内在动力,校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高校共青团组织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要服务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教育与学习的氛围,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里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与活动,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创业理论、创业实践教育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校共青团应当牢牢占据第二课堂阵地,组织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就业创业教育有意识、有目的的融入到第二课堂中去,让第二课堂在就业创业教育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及作用。首先,第二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让大学生对于参与实践的过程有充分的自,积极促进了学生们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其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们在就业创业问题上的交流。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缩短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和时间。

三、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

在社会中,技能要求越高,待遇越高,职位数量越少;技能要求降低,工资待遇下降,职位数量增多。高校共青团要帮助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充分认识到大众化的趋势,调整自身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互动式的就业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其次,创业意识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的必要准备,是创业的先导。高校共青团应当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引入到系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社会经济的需求和动向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设置创新性、灵活性、生动性的创业教育课程。这样,共青团既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传授系统的就业创业知识,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必要条件下,发挥自身的潜能,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创业的能力是将自己的创业设想、创业计划转变为创业实践并且成功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在大学生成功就业及成功创业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在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建设就业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建设大学生社团、建立稳定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基地等措施,循序渐进地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五、搭建高效有力的平台。

高校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全覆盖使得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引导、动员、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能够到达每一个学生。从高校的外部环境看,共青团组织遍及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团组织之间感情深厚,关系密切。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上搭建有效的平台,加强与当地政府、校外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间的联系,适当引入校外的社会有利资源,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提供服务。

六、结语

第3篇

从学历方面看,高学历毕业生似乎应该更具就业优势,但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高学历不一定等于高就业率。从毕业生实际就业率看,专科生由于工作期望务实,反而成为就业大战中的赢家。同样,普通高校的就业率不一定弱于传统强校。以我市唐山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市属综合性院校,虽然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但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学院2014届毕业生共计3809人,截至2014年9月,已就业人数3528人,总体就业率92%。其中,协议就业1851人,占48%;升学495人,占13%;其他形式就业1182人,占31%。这使得在高校生源逐年减少、很多院校为生源问题而苦寻对策的新形势下,确保了学院入学提档线和入学人数得以逐年同步提升。简言之,就业率就是唐山学院的“金字招牌”。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实工作和优异数据给予的有力支撑。多年来,唐山学院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实践培养、招聘安排等方面,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就业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收到良好效果。2014年,学院各系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新增机械、电子、商贸等就业基地18家;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服务校园行”专题讲座、组织SYB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就业创业培训及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92%认为该院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85%认为该院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等职业素质优秀;83%认为该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化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以既有条件为基础,确立发展方向,提供奋斗的方法和步骤。这可以把社会职业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设计好成长之路。因此,将要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要扎实做足准备工作。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人生价值,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先有大目标,再完善小目标。其次,在做职业规划时,不能只给自己描绘美丽蓝图,一定要将现实客观因素考虑在内。例如,有些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一旦遇到风险,很多人无力承受失败和资金损失等后果。

2.保持就业渠道畅通,实现就业方式多元化。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一般有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其中,比较热门的大概有四种:一是选择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成为国家公务人员,工作较为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二是选择报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服务西部”志愿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去,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大众。三是选择自主创业。到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等,或者在城市靠专业特长创建公司。四是选择参军入伍。既有不错的收入,还有锻炼成长的机会,选择退伍再就业又有政策倾斜。但是,报考公务员受专业、户籍、是否党员等多种因素限制,学校推荐岗位一般要求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这些只适用于少数人群。而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生需求。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

依据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广大毕业生要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彻底摆脱落后的划分行业高低贵贱的陈旧观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先就业再择业,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创造一片天地。

1.就业群体定位的变化。过去,很多大学生把自己定位于“知识分子”,认为应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逐渐趋于理性,认为大学毕业后也是普通劳动者,工作平台适合就行。当然,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走向现实。

2.对薪水收入和福利等期望值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的底薪应在1000~3000元水平,22%的同学认为应在3000~5000元左右,6%的同学认为应在5000元以上,1%的认为在1000元以下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从整体看,价值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期望值过高和过低的7%的同学,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从而较难找到合适工作。

3.面对竞争时的态度选择上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下,70%的人选择态度是努力改变,但还有30%的同学并没有调整好心态,回答将以听之任之的态度去面对,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4.面对竞争寻找因素主动提升自我的选择变化。在自我认知方面,能否客观看待自己、正确认识不足是成长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统计数据显示,在谈到欠缺因素时,38%的同学认为自己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有所欠缺;32%的同学反映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提高;16%的同学认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需要提升,还有14%的同学找出了很多个人因素,可见大部分同学能够看到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做出相应改进,不断克服缺点不足,提高综合能力。

5.适应社会需求,就业理念多元化。过去,有很多生源地为县域或农村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或回家乡。如今,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紧张,大学生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才是最好的就业出路。此次调研中,学生的选择多种多样,普遍愿意从点滴做起,用知识和双手去开创未来。

第4篇

由全国三十多所高校专职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学与指导工作的同志共同编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选修课适用教材《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一书,总结了多年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宝贵经验,参考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依据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发展优化的发展趋势,以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劳动力市场运行体制为发展作为导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帮扶毕业生生掌握求职择业技巧和确定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作为导向,掌握国家相关就业指导方针政策,将个人期望、市场需求和国家需求相结合起来,帮助毕业生顺利踏入社会的大舞台,为开创美好未来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就业政策的接轨。

从学生对整个学年的授课情况的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对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效果满意度反映较高,学生一致反映较好,学生认为通过就业指导课的讲授可以进一步认知自己,看清目标,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方面的技能上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关于上课方面的问题和建议。主要有:在授课方式上应更加灵活主动,多让学生进行模拟招聘并且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面试过程中的案例分析等,减少理论方面的讲述,更加提高本门课的实用性。目前看来,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讲授内容的要求比较高,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涉及的范围,对授课老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如何进一步做好就业的课程教学方面的要求,形成了以下几点观点:一是开课的时间应该放到大一,让学生已进入大学就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应该把重点放在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对就业知识方面的需求比较强烈;二是上课学生的范围过于广泛,这就加深了授课的难度和广度,应该按照年级不同,加强针对性讲授知识;三是教材的选择问题,应该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有机结合方式,尽可能地开发和编写针对相关系列教材;四是鉴于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将就业指导课开设成必修课也是一种大家比较赞同的意见。

从在如何进一步做好以后的课程教学工作方面,基本上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一是开课的时间应该提前,应该把重点放在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对这方面的需求比较迫切;二是选课学生的范围过于宽泛,这就加大了授课的难度,应该按照年级不同,加强针对性讲授;三是教材的问题,应该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尽可能地开发和编写系列教材;四是鉴于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将就业指导课开设成必修课也是一种大家比较赞同的意见。

此外,应该尽可能地利用校友的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通过外聘经典讲座、举行座谈,邀请各行业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进行与学生的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等;最后,我们要不断借鉴别的学校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外校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

为了使高校毕业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的信息,更好的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大学生就业指导还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材,因为求职的过程是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不仅是用人单位录用和不录用的结果,而且得到的是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一些要求,如展示真实形象、锻炼表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遵守市场的规范等等,不仅是对就业的具体指导,而且是对今后事业发展的长远指导。就业是迈开事业的第一步,不能只是为就业而就业,而是通过就业来成就事业,展示人生的价值。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在于大学生成才的全过程。要把指导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基本就业工作的重点,要全面的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引,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全面化、实用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做好离校前思想政治毕业教育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的文化和文化氛围,为毕业生留下宝贵的精神宝贵财富。适应毕业生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总之,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成倍增长,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做为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并为其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济和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使大学生会就业,就好业。以其达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敬业,敬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的就业指导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冯婧.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轻工教育.2006(3).

[2]薛冬浩.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职业时空:综合版,2009,2(8).

[3]郭民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人口与经济,2003(9).

[4]郭军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3).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宣传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逐年上升,毕业生就业成为整个社会丞待解决巨大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被社会各方看重,成为社会、高等教育消费群体及教育主管部门评判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市场认可程度的标尺。那么就业率统计数据如何最大发挥其导向性,我们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探析现有就业率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

我们采用主、客观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对于就业率统计数据的客观方面是指能够准确、完整的反映实际情况,使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掌握就业的真实情况,及时修正现有的制度,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从宏观上调整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对于主观方面是指社会及教育消费群体对统计数据的认可程度,只有得到其所面向的对象的承认才称得上是准确的。

1.客观上存在的问题

(1)统计内容的模糊

包括统计的对象,细化对学生导向政府的宏观调控

首先是现有的就业与未就业的划分不明确。根据现有的统计方法,升学、出国都被统计为已就业,而这是不符合就业的科学定义的,从而导致实际就业的比例和社会承认的情况出现差距。其次统计数据的内容没有细化,在各专业的就业率、就业的质量没有详细划分,使其对教育消费者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缺乏对政府政策调控的参考意义。

(2)实现方式的错位

在就业率统计的实现方式上,学校既是被调查者,又是调查的实施者。因为学校的就业率与学校领导的工作业绩、学校的名誉、招生计划、科研经费申请、职称评定等相挂钩,而学校又身兼“运动员”、“裁判员”的身份,不可能脱离学校的实际利益去专注于追求就业率的真实性、可靠性。

(3)统计时间的提前

各地方现行的就业数据上报时间是毕业生离校的6月末及当年的12月末。而就业对于学生来说极其重要又复杂的事情,需要相对长的一个理性抉择的过程,经过我们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有一定的延后性,由于对工作性质、自我认识及适应社会等方面,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出正确的择业方向和具备完全的就业素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主动待业以提高自己能力,或者选择最理想的就业岗位。如果根据现有的统计时间,将很难反映实际就业情况。

(4)监督机制的缺乏

现在高校在就业率数据上造假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名气比较小的学校更甚之,以致社会上出现了名牌大学就业率普遍低于一般大学的怪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造假没有及时得到惩治,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主观上的问题

(1)公布主体的质疑

现有的就业率公布主体是高校的主管部门,也是利益相关方,社会及教育消费群体很容易对数据产生怀疑。

(2)社会认知的忽视

一个数据是否准确,不仅需要数据本身尽可能反映实际情况,也需要由他所面向的群体去评判,准确的数据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是毫无指导意义的,我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学生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查,得知在大多数高校基本上都没有对就业率的统计方法、就业标准向学生及家长讲解和说明,学生和家长基本上对此知之甚少,因而对就业率数据的来源可靠性大多表示怀疑。

二、解决对策和方法

1.进一步规范毕业生就业统计方法

首先,明确就业与未就业概念。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活动,取得相应报酬的行为。出国留学、升学及自己自愿放弃就业等情况应该不属于就业的范畴,不应统计在就业率里,应单独予以列出,这样既可以使就业率统计结果更准确,又可以更容易被关注群体接受。同时细化高校各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的行业比例,这样可以发挥就业市场的调节机制,高中毕业生在报考专业时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报考专业,使高校毕业生更顺应市场要求,避免出现专业就业人数不平衡。而且对高校及教育相关部门作出相关政策调整。

其次,改变高校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现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就业率统计方面由社会民间组织承担,政府根据他们得出的数据制定相关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情,民间组织还不够完善,不能马上取消学校统计数据实施者的角色,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政府政策导向、资金扶持等方式培养社会组织客观、科学统计就业率。弱化学校因自身利益而影响就业统计。

还有研究科学上报时间,根据现行的规定,各高校在学生毕业前7月份左右第一次上报就业率(也叫初次就业率),在年末12月份上报第二次就业率,一般比较重视初次就业率。随着毕业生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就业变得不是很容易,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需要一定时间找到工作,有一部分学生在初次统计时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这样就导致有些学生被学校逼迫就业或者导致初次就业率不准确。

再有就是加强监督机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预防高校就业统计作弊途径。

2.加强就业统计方法宣传

由于很多教育的消费者对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不是很了解,因此产生误解,对此各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及学生家长宣传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方法,使他们知道统计数据的得出过程,这样就会了解。例如:有100名毕业生,有60名同学签了正规就业协议,有10人升学,5人出国,10人灵活就业,为什么就业率就是85%,而不是60%的原因。

三、总结

总之,对于中国高校的毕业生统计方法虽然不能完全照抄外国模式,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待改进的问题,期望通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不断完善现有的方法,最终找到最完善的对策。

参考文献:

第6篇

1.用人单位的原因。在目前这种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占主流的社会中,更多的用人单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历,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一步步的提高,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他们的用人标准是一个能够即刻上任的员工,这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大了就业的难度,大学生时刻抱怨的一句话就是“我还在学校上学,工作经验从哪里来”,的确如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学业,对于用人单位的这种要求一般情况下是无法达到的,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久而久之,这种严峻的就业趋势就形成了。

2.学校课程的设置造成的因素。众所周知,很多大学生学习的专业课都是偏于理论知识的,而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偏于实践的,由此看来,学校课程的设置明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脱节,这种现象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后果。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直学习的课程就是片面与理论的,不论在学校专业课、理论知识学的有多好,没有实践经验最后还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现在的用人单位希望的是专业对口,“学非所用”对他们来说很难接受,这样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又进一步增大,但是一年年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在一年年的增加,这无疑会像“通货膨胀”一样,最后带来的后果是社会无法承担的,大学生的就业趋势也将越来越严峻。5.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前几年的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优势都是各有千秋的,相比较而言,他们之间的竞争相对不会太激烈。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都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留洋回来的学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相对而言,他们更大的优势是见多识广,而且,在国外可以学到国内没有的技术,对用人单位来说,自然更欢迎的是留洋的毕业生,这样,国内的毕业生就没有相应的就业优势,所以,留学生也就成为国内毕业生最大的竞争对手,无形中增大了我国国内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如此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趋势必然会更加严峻,面临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3.大学毕业生生的地域限制。各企业及相关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一般都会要求应聘者对当地的习俗及相关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用人单位关心的是应聘者与工作地点的便利性等,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地域歧视现象。然而,我国的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是只对有限的地域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就业情况。达不到用人单位在地域环境上的要求,而且毕业生自身了解的地域也是有限的,自然就业率就会明显降低,造成如今我国目前如此严峻的就业趋势,这也是很大的因素之一。

4.毕业生数量的供大于求。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的毕业生已经是成千上万的了,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里仍然是继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大幅度增长,然而,能够选择的工作岗位却不是剧增的,而且,每年的待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待业人数的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我国现在的劳动市场机制不是很完善,劳动力剩余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造成“供过于求“,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的人才也是有限的,所以,数量大幅增长的大学生的就业必然成为很严重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

5.我国教育机制的原因。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选报,人才过缺。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白白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如只重视学生数量而不重视毕业生质量,没有深入激发学生潜能。有的大学生反映,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这不得不说是我国大学教育的失败点。当然,造成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原因还有很多,目前最需要的是研究相应的对策、方法,以便于能够减缓这种就业趋势的严重性。

二、缓解目前我国就业趋势的对策及相关建议

1.针对学校的对策。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的,所以学校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首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大都是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所以,高等院校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专业知识及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其次,现在许多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差,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对应的降低,这样,必然是会社会淘汰,就业问题也就无从解决。所以,高等院校要积极观察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向,依据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求,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以致用及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使学生有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只要学生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各方面能力有了提高,我国的就业趋势就会相对缓解。

2.针对大学生自身的对策。无论如何,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对象,要想缓解我国目前这种就业趋势,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俗话说“理想是成功的照明灯“,只要有了理想、有了目标,大学生自身就有了奋斗的方向,也会有充足的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其次就是,大学生要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不能眼高手低,万事开头难,大学生在对用人单位提出要求时,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明确的定位,这样才会让用人单位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同样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3.针对用人单位的对策。千里马也是需要伯乐的,就算大学生是千里马,也需要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机会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用人单位现在的标准大都是工作经验,这个标准大大减少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要想缓解目前我国这种严峻的就业趋势,用人单位应该稍微改变一下用人标准,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企业文化,也给用人单位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及其可以带给企业的效益大小等,这也会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另外,大学生刚进入企业,经验不足,缺乏专业能力,所以,企业应与时俱进,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

4.针对政府的对策。要加强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统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政策的落实,抓紧制定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统筹协调大学生见习制度和实习制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统筹相关政策资源,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行政合力,统筹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在转型升级中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统筹人才需求规划与大学生培养计划,实现大学生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同时,我国对于人事户籍制度的制定相对滞后,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定不够健全,让人力资源的流动受到了制约,使得毕业生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自主择业。因此,为了能够让毕业生能够更充分的就业,就需要尽快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

第7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或多或少存在不诚信行为。本文拟从制度层面、道德角度分析产生这种不诚信行为的原因,从道德层面和法律角度探讨构建有效抑制就业市场中不诚信行为发生的诚信制度体系,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有效监督不诚信现象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健康发展

诚信分为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法律上的诚信,是指作为法律原则的诚信,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在法律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道德_J的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道德诚信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法律上的诚信表现在对就业管理制度的遵守与执行,这些制度包括国家制定的、地方政府制定的、还有各个高校制定的。道德上的诚信表现在就业市场三方言语的真实程度,即向他人发出的信息是否真实,还包括三方是否恪守诺言、履行义务。基于以上理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诚信归因就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道德监督的不力。就业市场的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也基于以上两个层面来要求,一是从法律制度层面,通过制度来硬性规范就业市场。二是从道德角度来要求,通过软环境来约束就业市场。文中提到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指以学校为中介的就业市场,它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是全国就业市场的特殊部分,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客体,校方只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中介。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现象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经常发生,这些不诚信现象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三方(毕业生、用人单位、校方)进行归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就业主体的不诚信现象

部分毕业生诚实守信观念淡薄,想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找到一份称t2,如意的工作,致使不诚信现象频频发生,主要有以下方面:(1)“一女多嫁’’式签订就业协议。目前,每年都有毕业生采取一些违反就业市场“游戏规则”的做法,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最后毕业时才挑出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用人单位就业。(2)不真实的毕业生就业材料。有的毕业生在自荐材料中把自己的某些能打动用人单位的方面写得淋漓尽致,缺点却一字不提,甚至有的材料造假,如各种假证书、假材料充斥其中,导致用人单位无法真实全面地了解毕业生。(3)“瞒天过海”签汀就业协议。如有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没有主动向用人单位通报,违背了就业市场的诚信原则。

(二)用人单位的不诚信现象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责任和义务向毕业生介绍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用人岗位要求,履行就业合同的基本内容。但现在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也时有违约现象发生,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意宣传不当造成的违约,有的用人单位在宣传时多讲优势和长处,少讲或不讲劣势和不足,有的甚至许诺不切实际的优惠待遇,引导毕业生走入误区;有的用人单位由于主管领导发生变动,位用人政策随之变化,单位不再承担对就业协议的违约责任。用人单位片面强诟J用人自,忽视了毕业生就业权利保障,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就业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校方中介不诚信现象

校方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应该履行管理、监督的职责,保证学生和用人单位材料的真实性。但有些学校为提高学校就业率,为毕业生大开方便之,如推荐表的内容(毕、I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相关环节把关不严,在没有严格核查的情况下就盖章,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真实情况,有的内容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使用人单位不能获取真实的信息..再如推荐表原件每位毕业生只应有一份,但有的学校却控制不力,致使有的毕业生持有多份推荐表,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混乱。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归因

以上二三方面不诚信现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同程度存在,并且有蔓延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地位逐步回归。计划经济时代,是以客体(用人单位)与中介(校方)为主,毕业生只是被动接受由校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合同,而校方更多地充当了就业市场的主体,取代了毕业生的主置,行使了本应该属于毕业生的权力。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地位逐步回归,逐渐改变过去本末颠倒的机制.主体由原来的校方逐渐转变为毕业生本人,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职能逐渐得到矫正。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合同的签订由校方代劳,一切由校方安排,毕业生本人完全失去或部分失去这一方面的权利,毕业生不可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余地;同时,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知情权也严重丧失,他们无法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当然也无需知道,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知情权被无端地委托给校方或主管毕业分配的老师。而现在,毕业生的自逐渐增强,对朋人单位的面试、应聘、签合同的整个过程,都是毕业生自己在亲自操作,而校方过去的许多职能逐步转移给毕业生,校方只是行使中介的职能,如就业信息的汇总、公布,对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监督等等,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职能矫正。最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政策、法则逐步完善,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毕业生就业正从国家汁划分配逐步向自主择业转轨,从“计划调节”到“供需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是社会主义『“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原来由国家作为计划主体来宏观调控毕业生的就业,毕业生分配工作遵守的是国家的政策,遵守国家政策为第一准则。在现阶段,“双向选择”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双向选择”以市场调节为基本手段,通过市场来调节毕业生的就业,遵守市场规律是第一准则。

在就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旧的就业制度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新的就业制度还没有完全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完善,使得毕业生、用人单f电、校方及家长的就业观念还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没有及时制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政策、制度,对毕业生就业给予引导,使就业市场的三方在一定时期还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整个就业市场短时紊乱,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

同时,在社会转型时期,还没有形成适应现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监督机制。在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了许多的不诚信情况、不诚信问题,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制约,更离不开道德的约束。但目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没有形成完全主导的道德价值取向,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往往是多元而复杂,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价值评判标准的二元性或多元性,即毕业生对自身或他人的任何一种行为,似乎都可以找到一种或多种价值观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依据。这样,执行着双重或多元的价值标准,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道德理想,必然造成社会舆论监督的混乱和道德良心的淡化,使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社会道德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职能,使得通过道德手段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相对乏力。加之,目前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诚信行为缺少一种道德批评的环境,无法通过强有力的道德谴责,避免或尽量减少这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体系

(一)建立就业诚信规范,明晰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要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促进就业市场的有序管理,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明晰、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与义务。

毕业生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有权向校方索取本人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毕业生应尽的义务:(1)必须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材料,诸如成绩单、就业协议书、各种荣誉证书、国家考试证书等。(2)只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就业协议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3)对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发生的有违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校方。

用人单位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首先,对校方在毕业生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基本了解;其次,对毕业生本人提供的资料、在校表现情况的全面了解;最后,对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毕业生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有权向校方索取毕业生的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1)必须如实地反映该单位的基本情况、聘用条件、岗位待遇。(2)签订就业协议后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不得随意更改协议内容或不履行。(3)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段发生的有违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毕业生或校方。

校方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一方面,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另一方面,对毕业生所签协议、去向的了解。(2)监督权: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具有监督的权力,对违反就业法规,就业制度的行为进行追究,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教育;督促用人单位践履协议。校方应尽的义务:(1)服务的义务:一方面,必须为毕业生提供真实的就业材料,如成绩单、毕业鉴定等;另一方面,必须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毕业生在校情况,公正地做出评价。(2)监督的义务:对毕业生所提供的与校方有关的材料提供审核、鉴定,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行为进行跟进监督。(3)协调的义务: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争执时,校方具有协调的责任。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制度,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

要使毕业生就业市场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必须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毕业生就业法、牛业生权益保护法等,才能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发展。通过立法明晰用人单位、毕业生、校方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三方应遵守的规则,保障用人单1=、}=自主选人,毕业生自主择业得以顺利进行。通过立法明确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明确合同的双方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校方仅仅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中介。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一种契约,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有责任执行,不能有过多的随意性。如果解除就业协议,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须由一方提出建议,说明理由,承担有关责任,另一方同意解除协议,报主管部门批准。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监督机制,促使诚信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8篇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基数变大

伴随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艺术行业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设置增加,艺术专业招考受到持续热捧。全国有700多所高校建立了艺术专业和院系,包括一些综合类、师范类和理工科院校,这无疑扩大了艺考生源的接收数量,并处于持续增加态势。“艺考热”使生源充足,而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对增加,导致对口工作处于饱和状态,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基数变大,就业压力加大。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自身特点突出,就业能力不足

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中,都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对专业十分热爱,而往往忽视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对于新生事物易于接受,但同时也存在综合能力欠缺,难以管理,往往向往绝对自由等缺点。此外在就业观念上,艺术专业大学生非常看重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对口程度等方面,不能正视用人单位对综合素养、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要求,造成“有工作不能干”和“有工作不愿去干”的困局,最终影响就业结果,造成就业困难。

(三)艺术高等教育范式培育,就业竞争力欠缺

在目前艺术高校人才培育的运行机制上,往往以文科或理工学科的共性标准代替艺术学科的特殊标准,未能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把握艺术学科建设及艺术人才的特点。部分艺术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授课内容空洞,缺乏实践性,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四)艺术市场需求低迷,就业驱动力疲软

虽然近些年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但我国艺术市场需求基本上还停留在满足基本使用和审美功能的艺术层次上,对专业艺术教育的需求还非常有限。在这些因素的限制下,艺术大学生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且在我国文化市场中,由于法治环境的建设不足,艺术类成果容易被复制或者艺术专业大学生由于缺乏法律意识,自身也存在诸多侵权行为。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艺术市场对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接纳和需求程度。

二、提升应用型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实力的路径探究

通过对艺术专业大学生存在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艺术高校想找准自身办学的立足点与着眼点,明确发展定位,充分挖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就要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维就业实力培育路径。

(一)规范艺术高等教育设置,促进招生与就业挂钩

面对持续的艺术专业办学热潮,应当严把办学关,限制艺术专业设置的数量和招生人数,对每年就业存在严重问题的艺术专业和院校要限制招生人数或增设艺术专业。此外,应适当提高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招收综合素养较好的青年人,打造合格的艺术人才,增强其潜在实力,为其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二)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艺术类专业投入相对较高,高投入期待的是高回报,这种思想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就业期望值,因而要引导艺术专业大学生正确地自我分析、自我定位。在面临毕业时,艺术专业大学生一方面应当全面地评价自己,既要总结自己的长处,发挥优势,从综合能力与素养上缩小与岗位要求的差距,提升自我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客观地分析面临的就业形势,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就业规划目标,及时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

(三)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打造应用型人才培育机制

艺术高校的应用型发展定位是其全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等的需要,也是其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凸显其特色专业的优势,保持其原创开发的动力。“应用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为艺术专业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前提和保障。因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实行“双向进修制度”,使业界精英熟悉讲台,科班教师熟悉业务,才能为打造出合格艺术人才提供保障。

(四)推进学产对接,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艺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更要紧密把握市场导向,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国内外高校的合作,特别是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合作,使其成为应用型艺术大学建设的参与者、合作者。同时拓展国际化发展思路,通过开展国内外校际交流、吸引和扩大留学生平台等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学习到发达国家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更有利于扩展国内艺术人才的视野,形成自身独特的就业竞争优势。

(五)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做好就业前期准备

“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导大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少走弯路。通过加强就业指导,一方面使艺术专业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还应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具备的决策、创造、社交等能力。同时还要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需求,避免选择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促进艺术专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对接,艺术专业大学生从进校开始直到毕业应结合专业设置安排多次实习、实践,以缩短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初期的适应期,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进入社会角色。

(六)开拓创新创业培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通过分析近年来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发现,一部分毕业生放弃了传统的被动就业方式主动创业,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如艺术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认识模糊;自身准备及经验不足等。这就需要艺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搭建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从而拓展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途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