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解剖生理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制药工程;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61-02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个高校也逐渐意识到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改革列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在实验教学方法上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科学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近年来,各个医学院校已顺应社会需要相继成立了机能实验室,制定了机能实验课的教学,验证了其可行性。然而,在各个药学类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中,尚未开设机能实验。
所谓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对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进行研究的实验学课程。其内容涉及生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范畴。我校制药系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学习两门医学相关课程――解剖生理学和药理学,二者同属于机能学科,相辅相成。因此我院应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将二者实验课教学进行整合,开展具有药学特色的机能实验。这种整合性实验既可以节约时间和经费,又可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1]。
一、我系传统解剖生理学与药理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1.实验内容上的问题。解剖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均以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既不利于学生上课兴趣的提高,也忽略了学科间的衔接与横向联系。以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为例,两门实验课均开设此实验。解剖生理学实验强调影响血液凝固的生理因素,药理学实验强调药物对血液凝固的影响,学生要在两个学年里学习血液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对影响血液凝固的生理因素及药物因素进行动态观察并形成完整的概念,也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这样既制约了学科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也不利于学科的创新和全面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2.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清楚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方法和步骤后,学生按照实验顺序被动地完成。或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学中过分强调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验证手段,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3.实验室建设上的问题。一方面我系解剖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室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开设的实验内容只限于自己的学科。同时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少,纵横间联系少。另一方面由于解剖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室各自为政,实验内容有重复,造成实验仪器、用品的重复购置,不但加重学校的经济负担,也造成教学资源大量浪费,不利于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制药工程系机能实验课建立的具体措施
1.制定机能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材。目前机能实验学的教材有很多,但大多是针对医学专业编写的,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三门实验课的统一,并不完全适合制药工程专业。因此,要根据我系专业特点,组织有关专家仔细研究制订制药工程专业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机能实验教材。教材应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能;第二部分是将原解剖生理学、药理学的经典教学实验内容归纳为基础性实验;第三部分是将两门学科中,知识点交叉较多、实验技术涉及面较广的实验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综合性实验。整个机能实验内容还要适合我系现状,最好是一边预实验,一边编写教材,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最终编写出具有药学特色的机能实验学教材。
2.组建机能实验中心。将解剖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室合并成一个机能实验中心,将原有的仪器设备集中,并根据开设的实验购买新的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场地共享。
3.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实验教学内容优化组合,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机能实验课程内容分三大部分[3]。一是基本机能教育,包括机能实验学基本知识介绍、基本方法与技能训练。该部分主要介绍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和手术方法,常用仪器操作技术及机能实验学常用观察指标。此部分也包括一些简单的解剖生理学与药理学经典性基础性实验,使学生对相关实验知识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二是机能实验,将解剖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有机融合,进行一些实验知识点较多、较复杂、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实验,观察机体在正常情况和药物干预下所产生的机能变化,使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更加熟练。并且综合性实验的设置可使解剖生理学与药理学实验内容不再脱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也有了系统的认识,对实验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立体的概念,为探索性实验打下基础。三是探索性实验[4],即模拟科研过程。先由教师进行探索性实验讲座,介绍科研的基本原则、基本步骤、论文的撰写、答辩的注意事项等,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学生自己设立课题、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写出论文。如条件允许可安排学生答辩,优秀的论文鼓励学生投稿。这样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可大大提高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4.改革教学方法。①实验教师、实验员集体备课,提前做好预实验。机能实验教学涉及面广,实验用品相对复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导致实验的失败,因此要求实验教师及实验员共同参与,集体准备实验用品,集体做好预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及现象都了如指掌,并且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使实验顺利完成。②指导学生预习实验。机能实验的实验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而复杂,有的可能已经学完很久,有的还没开始学,教师要带领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对没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课后主动查阅相关文献,变被动做实验为为主动做实验,既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也为实验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5.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参照其他院校经验,机能实验课按以下考核体系考察学生[5]: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40%,主要根据考勤、实验前提问、实验中是否动手、操作的规范与否、实验成功率、实验报告质量等考评;实验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30%,学生随机抽取考题,现场操作,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进行考评;实验基本理论知识考核(笔试)占总成绩的30%,包括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的操作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三、讨论
作为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以后的招生情况,影响学校以后的发展。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更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系也要摒弃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开设能培养高素质毕业生的机能实验。但是在建立药学机能实验室及开设药学机能实验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困难,有些我们可以预料到,有些可能在创建过程中才会碰到。相信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系部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我系的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一定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红,刘华,蓝海涛,等.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思路[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937-938.
[2]邓华瑜,王顺和,邓世雄.机能实验中心建设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4(4):315-316.
[3]孙晓霞,王健春,夏映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机能实验课程体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4):434-436.
[4]胡浩,杜克莘,闰剑群,等.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31-33.
关键词:科技名词,英语术语,名词单数
中图分类号:N04;H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1.013
Abstract: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nfusion use of single and plural nouns, different plural/singular form of the same term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e., using singular form of English nouns in scientific terms, English notes, and EnglishChinese indexes.
Keywords:scientific words, English terms, singular nouns
在规范使用科技术语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英语术语――包括等价术语和同义术语单、复数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绝大多数英语术语用单数,少部分用复数,单、复数使用不统一。用复数的英语术语并不都是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数名词,也不都是一组现象或症状,与该术语数量无明显相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医学人体解剖学中12对脑神经的英语等价术语曾有11对脑神经用单数,唯嗅神经用复数olfactory nerves[1]227,但动物学中的嗅神经英语等价术语却是用单数olfactory nerve[2]。对于这些现象,本文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建议如下。
一相近学科的同一术语英语等价术语单、复数形式应统一
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者使用英语术语单、复数的习惯不同,可导致同一术语在相近学科间的英语等价术语单、复数形式不一,例如:
掌心动脉:人体解剖学用单数palmar metacarpal artery,显微外科学用复数palmar metacarpal arteries。
脑神经: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用单数cranial nerve,人体解剖学用复数cranial nerves。
颈神经:动物学用单数cervical nerve,人体解剖学用复数cervical nerves。
脊神经: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学用单数spinal nerve,人体解剖学用复数spinal nerves。
腰神经:动物学用单数lumber nerve,人体解剖学用复数lumber nerves。
动物学中的荐神经用单数sacral nerve,人体解剖学中的骶神经用复数sacral nerves。
显然,人体解剖学名词遵循“外文名的单、复数均按国际解剖学名词(NA),未予变动”的原则[1]V,但在学科渗透交叉日益深入乃至不断融合的当下,单、复数形式如此不一致显然不利于科技名词的使用和推广,也影响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建议国内按照“英语名词一般用单数”的原则[3]将此类英语名词统一为单数①。
二对应术语的英语名词单、复数形式应统一
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动脉、静脉、神经常成对或对称分布,多以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大小、深浅等定位命名,是最常用的医学英语术语,其对应术语的英语名词单、复数形式也应统一。
例如,丘纹上静脉是 superior thalamostriate vein,丘纹下静脉就应为 inferior thalamostriate vein,而不是inferior thalamostriate veins;鼻腭长神经是 long nasopalatine nerve,鼻腭短神经就应为short nasopalatine nerve,而不是short nasopalatine nerves;下牙槽神是 inferior alveolar nerve,上牙槽神经就应为 superior alveolar nerve, 而不是superior alveolar nerves(值得提出的是:人体解剖学术语“牙槽”和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的“齿槽”亦应统一)。
与英语科技论文撰写时名词多采用复数形式[4]不同,科技术语中的英语名词是独立的专有名词,除必须用复数者,应用单数形式[5]。从单词记忆的角度出发,这些英语名词单、复数形式的不一致也不利于对应记忆。作为审定后的规范科技术语,建议将此类英语单词也统一为单数。
汉英名词并存,尤其正文中关键术语的英语括注与文后汉英名词对照索引是高校教科书和学术著作的两大特色,目的是方便读者查找,强化记忆。因此,无论是文中术语的英语括注,还是文后汉英名词的对照索引,均应该采用像英语辞典那样通用的单数形式。值得提出的是,为数不少的汉语版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常称“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和(或)“英中文名词对照索引”是不恰当、欠准确的,应规范为“汉英名词对照索引” 和(或)“英汉名词对照索引”。此外,编校工作中经常见到英语术语首字母大小写不一的情况,例如脊神经英语括注一词常有spinal nerve、Spinal nerve和Spinal Nerve三种表示形式。作为独立释义的科技名词,应强调英语术语首字母均不大写[6],而统一采用首字母小写的形式。
注释
① 《人体解剖学名词》(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上述英语名词均已采用单数形式。
参考文献
[1] 解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人体解剖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 动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人体解剖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 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医学名词:医学遗传学 免疫学 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Ⅴ.
[4] 杨开英,于洪杰,吕小红,等.英文科技论文中名词单、复数的正确使用与编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1117-1119.
关键词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333-02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dependent though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animal physiology experiments were reformed.Through the research 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enhanc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the systemic research design.
Key words animal physiology;experiment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independent study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因此,迫切需要全国各地高校实施切实有效的变革,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物生理学是一门以生物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规律[1]的学科。由于一切生理学中的理论知识均来自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实验,因此它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诸多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设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是主要面向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到动物检验、生物技术安全、动物药品、食品加工等方面,是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等学科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食品学院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不仅是学习、理解、掌握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动物检验检疫、动物营养、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实践技术的基础[3-4]。然而目前高校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多只能依据现有实验条件来开设,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解剖实验[5],或是采用老师讲授、学生重复实验的方式来强化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既缺乏实验的科学性、探索性,又忽视了对恰当教学方式的选择,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十分不利于对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性也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二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试验过程中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问题的能力[6-8],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也就是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但是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9-10],要及时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1 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1 开放实验平台,发散学生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与创新能力,本次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级、2013级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学生为对象,采用分组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分小组。小组成员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通过在书籍和网络上查找资料的形式讨论协商确定本小组的实验内容,并自行拟定实验方案[11]。这种方法与传统教学单调、乏味的方式不同,各小组自行选择实验课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对动物生理学这门课程有一个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对已学习的理论课程有查漏补缺的强化作用,还能够激起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并对自己好奇、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1.2 教学方式改革,教师角色转变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由学生们自由选择实验课题,并根据各小组选定的实验内容进行预实验设计[12]。任课教师不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角色,更多的是给学生进行实验可行性的分析,对一些关键和疑难问题进行指导,更加突出实验中学生们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
1.2.1 督促学生实验设计。实验的设计不仅体现出研究者的学术思想,还直接关系到其从事科研项目的成败。而一个实验想要做好,离不开实验前的准备和对实验整体性的把控。首先要对整个实验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之后再对实验步骤逐步细化,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任课教师要提倡、督促学生们针对实验中已发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也可以通过国内外各种与动物生理学相关的论坛、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1.2.2 实验方案把关,加强师生互动。由于每个小组实验对象和内容各不相同,要在实验开始前1~2周将实验所需材料药品上报给老师。由于每所高校的实验条件不同,任课教师应根据本校实验室的条件、实验课持续时间和实验经费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周期进行把关,对各组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性分析[13],对实验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行纠正,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反复敲定,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切身地认识到实验本身所需要的精心的设计和严谨的思维。
1.2.3 实验基础讲解。学生自由选题就会遇到之前很多没有学到过的新知识和实验操作,如有些与药理学相关的实验会要求对家兔耳静脉取血,小鼠或牛蛙取血、解剖,或对家兔进行耳静脉注射药品等。若之前没有开设过药理学的实验课,学生一般毫无实验操作的经验,学生应自行在图书馆或网上查找相关操作要点或视频资料。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理论指导,对一些可能遇到的较难的操作进行讲解,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对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进行干预,全部交由学生自主完成[14-15]。
虽然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多次失败,但实验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行摸索来锻炼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失败中发掘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中汲取科研的意义。
1.3 实验时间自由,科学合理安排
传统实验一般是每周进行1次实验课,持续几个星期,这种实验方式本身具有局限性,导致很多教师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实验周期较短的实验进行教学,这样实验课程缺乏连贯性,实验内容分散,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不高[16-18]。鉴于本次教学改革中,各小组实验内容各不相同,学生们进行实验的时间安排也相对灵活,不进行硬性规定,各小组可根据各自实验方案合理安排时间,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即可[19]。
1.4 客观课程考评,实验成果展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课程都仅仅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实验考核,结果是实验内容相同、实验结果相近,实验报告也大同小异,且操作重复性很低,对实验的回顾与总结帮助不大[20]。既然已经对实验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考核的形式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
1.4.1 实验理论知识测评。将实验理论知识的考评回归到理论课当中去,任课教师通过平时的课堂提问对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通过观察学生们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情况,对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21]。
1.4.2 论文形式提交报告。动物生理学开课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学生们应该着手进行一些论文设计和书写方面的训练,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夯实基础。因此,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以毕业论文的格式进行排版和书写,借此锻炼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1.4.3 特色实验成果展示。实验成果是一个研究团队所有成员的知识结晶,采用PPT汇报的形式在最后一节课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各组的组长分别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并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实验中发生的有趣故事以图片和文字形式整理成PPT,对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以更直观地形式展示。这同时也是对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一个机会展现自己的风采。根据汇报小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实验结果,任课教师和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议、打分,对小组实验课程给出总评。
2 实验教学改革应用效果
2.1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按照教师的课程计划进行实验,只学习到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改革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探索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实际反应的是学生思想的转变,不仅激发了对科学研究创新的兴趣,还锻炼学生动手、团队协作、口头表达的能力。在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提升了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2.2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中,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教学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来开展实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利用专业技术可以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深度。不仅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 参考文献
[1] 徐平.“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11-114.
[2] 王丽君.华东师范大学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 王丙云,陈胜锋,雷历,等.动物生理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58-60.
[4] 栾新红,胡建民,刘梅,等.优化家畜生理学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增刊1):40-42.
[5] 杨秀平.动物生理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张百新,赵振华.论高等教育中的实验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407.
[7] 李红,蔡岩,王永强.《水产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3):190-191.
[8] 束刚,王松波,朱晓彤,等.行业发展对动物生理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广东饲料,2009(5):17-18.
[9] 时菊爱,臧金灿,于新和,等.谈如何提高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225-226.
[10] 龚慧明.改进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提高学生实验技能[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1):15-16.
[11] 袁峥嵘,韩莹莹,翁强.“科研式”教学法在动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3):277-280.
[12] 吕琼霞,刘玉梅,邓雯.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0):69-71.
[13] 何建平,李金钢,安书成,等.动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4):114-115.
[14] 张清贵.实验教学应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2):82-83.
[15] 薛小桥,曾庆韬,张菁.实验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4):8-10.
[16] 郑梅,陈嵘,杨榆青,等.在生理学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5(2):171-172.
[17] 阳光绪,杨帆.动物生物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1):14-24.
[18] 赵翠燕,闫文龙,许钦坤.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1):158-159.
[19] 杨丽娟,张伟信,江春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58.
论文关键词:生理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生理学作为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护理医学、检验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为多门后续学科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随着生理学研究的日益深入,生理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求不断更新。如何适应在新形势下教学的改革,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以重视素质教育为指导原则,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何能够帮助学生转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固化学习思维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加强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等一系列问题,是摆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践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采用演示性实验、论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模拟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等。首先使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时,能加强对理论知识掌握和理解,再进行实验、实习,便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实践教学对生理学来讲,尤为重要。如果生理学的教学缺少或消弱了实践这一环节,就如人走路缺条腿一样,是不健全的,对于教学来讲就是不完整的。它会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减弱。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课堂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具体教学实践中,由日常多见的问题引人,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更易集中,从而起到较好的效果。并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到内容简洁、不繁琐。
例如骨骼肌的微细结构,消化道的结构等已由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讲解;脊髓和脑的结构等已由解剖教研室讲解;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学生在中学已经学过,可以留作自学等等。这些内容在生理学中可以不讲或者少讲,以便节省时间,使授课内容集中于基本点、重点和难点,有效缓解了医学生课程门数多、内容繁琐所造成的学习压力,效果佳。同时,也注意将本学科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前沿动态融合到教学中,以达到更新知识、拓宽视野的目的。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把元素部分分成若干专题,布置各小组,让学生查资料、写讲稿、并上台讲,教师再加以补充、归纳和总结。通过这一教学法,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进一步加强,给学生创造了合作学习、锻炼口才、造就良好心理素质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表达、展现自我的能力。
三、迎合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人才
目前,在学校普遍存在开课时数有限的问题,这样设备的利用效率就会偏低。为了加强和提高学生们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要考虑对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们带着问题随时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场所。应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协调好教学、科研、生产的设备使用条件下,合理安排教学与对外服务的关系。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潜力,实行对外开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设备的投资效益和利用效果,充分运用专业优势为社会服务,而且能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目前,由于教师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上课讲话、玩手机、打瞌睡、等不良现象。笔者认为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做到重视讲课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生理学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用恩格斯在百余年前指出的“生理学当然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物理学,特别是它的化学,但同时它又不再专门是化学,因为一方面它的活动范围被限制了,另一方面它在这里又升到了更高的阶段。”为开题,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重视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生理学的很多内容都是执业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的重点,在讲课时应该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其中并加以强调,以便学生今后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重视教学思路,提高学习就业机会。考试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考试应有目的性,以便让生理学考试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接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检验一名医学生能否迈入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的标准,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所以,生理学考试的部分内容应该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并在考试前列出复习提纲,指明重点,为其今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五、结语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针对生理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在寻找教学规律、改良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初步取得了理想的教改效果,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但此项改革还刚刚起步,有待今后与各位同行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玉涛.从学生能力培养谈医学实验教学改革[J].教学研究,2000.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中应减少医学基础性知识的比重,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1]。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学时逐渐减少,而社会和人文知识课程增多,这是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护理行业,实用性人才的发展趋势。目前从国际护理教育改革来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采用“面向临床”,注重解剖学在临床护理的运用,将护理专业不常用的血管神经的小分支、一般肌的起止点等内容在教学中省略。英国的半岛医学院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不用任何的尸体材料,而是采用活体表面解剖和图象获取解剖学知识,这是基于“医护人员所接触的都是活体以及由各种成像技术提供的人体图像”的理念[2]。这些都说明了基础医学的改革趋势是学以致用,与临床结合,与专业运用联系。
2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现状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操作技术建立对人体形体本身了解基础之上,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作为护理教育的主干课程,是护士最先接触的医学课程,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间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学生对人体形态学知识掌握得如何,对其后续的其它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护理学课程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1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的高职护理在教育上基本是本科的压缩,课程体系上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和翻版,很多内容已超出了护理学的实际需要。同时,各门课程都为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忽略了与专业的相关性和实用性。
2.2教学方法
由于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日益膨胀,要在有限的课程计划内完成繁重的教学内容,致使教师教学多采用灌输式,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的智能和创造精神的开发。纯粹的专业知识传授,只僵化于固定教材、大纲,重视生物、医学护理,而忽视了社会、心理护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会从事眼前的工作,缺乏做人的意识,不利于良好医德的形成,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员的需要。
2.3实验教学
绝大多数高职教育的学校是由中专卫校升格,实验室结构、功能、内容单一,只能以验证性、简单性实验内容的开设为主。由于学科间长期缺乏横向联系,很少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忽略了实验学对学生基本技术与方法、整体技能训练的主要任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课时明显偏少,安排欠合理,无暇顾及实验教学的改革,学生不愿意或者没机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结果造成实验教学多年来基本停留在反复做几个固定的实验,没有多大的改进,并且只强调实验课的上课率,实验质量无法保证。因此,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现象一直困扰着护理教育。
3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陆续进行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3,4],主要是如下2种模式:一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机能,从正常到异常”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学》和《病理学》等课程分别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整合,以人体系统逐一进行基础医学知识教学。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从形态到机能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功能的理解,从正常到异常的教学可以加强比较,增加对疾病病变认识,从而为学生学习医学专业课程打下系统坚实的基础。二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它以模块式教学为构架,强调多学科的渗透融合,有利于高素质医学生的培养。对于我们高职医药院校,对于优化高职护理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理论教学的应用为目的,以必要、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其进行整合。
3.1转变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
基础医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线,重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做到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护理专业相呼应。护理专业一直提倡理论知识须以“必需、够用”为度,随着发展,其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针对专科层次的护理专业,应压缩基础医学中有关疾病表现、诊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与护理程序、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等有关的内容。如人体解剖学数学中可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将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归纳为3类,即注射类:如臀大肌、三角肌注射等;穿刺类:如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等;插管类:如胃插管术、导尿术等。通过详细介绍这些常用操作技术的解剖部位、特点、操作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损伤、并发症等为临床应用莫定坚实的形态基础,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使学生对解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启蒙作用。教学内容按专业需要进行精选,着眼于实际运用,压缩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学时,如有需要可增加选修课。
3.2创新基础医学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即抛弃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和直观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空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持续发展的个体。同时,将人文素质、健康教育和相应的社会课程贯穿于基础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3.3突出基础医学实验
实验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5]。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实践与理论比真正成为1∶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探索调整实验内容,顺应课程整合改革,优化重组实验项目,删除重叠、陈旧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索性、综合性及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实验,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培养,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选择性的弱化与护理应用相关性不大的知识,比如解剖学实验中可适当增加人体表面解剖的相关内容,并加入临床护理应用知识,实现系统解剖学内容和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学习输液、注射和常用穿刺等操作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4完善实践操作考核
完善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根据实验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分阶段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即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实验结果分析考核(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性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验预习与报告,实验操作,实验考试;综合设计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选题的合理性和难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正确性,测试结果和设计报告;创新研究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与项目作品、论文、答辩情况以及竞赛结果相结合。
7400片大脑切片
一个多世纪以来,神经科学家们早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1900年代早期完成的二维的大脑解剖图来进行研究工作。本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神经解剖学家卡特伦·阿穆兹说,虽然原来的一些数字化的三维模型可以派点用场,但是如果要在神经水平上显示脑组织,它们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在美国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国家卫生研究院工作的神经影像学专家约瑟·马斯德乌则认为,在以前的图书馆几乎没有可用的器官图集,因为他在寻找有关资料的时候,常常得到这样的回答:“你需要的书是不存在的。”
解剖大脑,然后用数字化重新构建人类大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最近的几十年里,神经系统科学家的兴趣已经从经典解剖转移到生理学的研究上来了。阿穆兹说,只有少数实验室有专业技术和工具,可以用扫描和数字化的方法制作细如发丝的、在细胞水平上显示细部的大脑切片组织。粗糙的厚片意味着相对于真实的组织来说,缺少细节并存在更多的空白。
因此,早在2003年,阿穆兹和他的同事们就开始了人体大脑器官三维图集的准备工作。研究人员选择了一位65岁女性捐赠者的大脑作为器官图集的基础,因为这位女性没有任何明显的退行性疾病或其他损害。研究人员把大脑置放在福尔马林——一种化学防腐剂里保存起来,再把它用蜡封起来几个月。然后,研究人员开始用一种叫做“超薄切片机”的刀片来切割脑组织,就好像用熟食切片机切火胸一样。他们必须非常小心,在整个过程中大脑薄片不能从传输带上掉落。
接下来,研究人员把每个薄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再把细胞染色,使它们的神经元细胞清晰可见,然后进行扫描。总的来说,这项工作花了近1000小时的连续劳动,用于准备和扫描每个脑切片。研究人员总共获得超过7400片脑切片。在科学节目里,他们在线发表这些成果,甚至午休时间都不中断。
在处理脆弱的薄片时,研究人员表现了最大限度的耐心,避免使其发生扭曲,特别是当大脑组织切片在保存和切割的时候,要避免发生撕裂。尽管如此小心,该论文作者、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神经影像学专家艾伦·埃文斯说,仍有部分薄片产生了扭曲。他还说,自己的工作就是把大脑重新构建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他认为要改变错位的扫描,使它回到正确的位置上,应该使用纠正软件,而不是用手工操作。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分布在加拿大的高性能计算网格。
高出50倍的分辨率
人体大脑三维图集以比原先的方法高出50倍的空间分辨率,显示单个神经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且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显示了一个完整的大脑模型。“BigBrain所起的作用,是让我们知道了分布在某个空间里的几乎所有的神经元。” 马斯德乌说,这可以看作欧洲的人类大脑计划的一项重要成果。欧洲的人类大脑计划计划拟耗资10亿欧元,要在下一个十年内完成人类大脑功能的计算机模型。这个项目完成后,用户可以免费通过称为CBRAIN的web门户进入。研究人员只要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便可以获取鲜活的大脑综合数据,例如大脑活动扫描,达到细胞分子水平的精细的解剖信息。
当然,人体大脑三维图集的方法并不是完美的,除了切片过程会导入错误,它不能显示出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学家约翰·马兹奥塔指出,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把人体大脑三维图集与来源于大量的分辨率较低的脑部扫描显示的数据结合起来,以显示不同的大脑结构在哪里存在差异。
有一个使脑组织透明的新方法叫做“CLARITY”,是将来脑成像研究的突破口。采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就无须切割大脑组织了。不过马兹奥塔说,目前这种方法仅能应用于体积较小的生体组织,如小鼠的大脑。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阿穆兹想创建一个男性和一个年轻人大脑的BigBrain器官图,以便捕捉潜在的性别和发育差异。
1.1紧紧围绕高职护理专业能力的培养,选择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结合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要求,将病理学课程设计为三大知识版块:病理学总论、病理学各论、病理生理学。根据与护理专业教师进行探讨的结果,应该加强病理学总论和病理生理学的学习。病理学总论是学生走向临床课程学习的阶梯,进入临床的桥梁,必须讲透、讲细;而病理学各论在临床课程中还会继续学习,因此,可以适当减少这方面的内容;病理生理学主要从疾病功能、代谢方面研究疾病本质,这部分内容对高职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大,比较抽象,但实际上病理生理学与护理专业联系非常紧密。为增强护理学生对生命指征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更好地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和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也应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讲授,尤其是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发热,缺氧,休克等章节[1]。
1.2每个章节的重点应放在疾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之间的联系上,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授课时适度补充疾病与临床护理联系方面的知识,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当学生在临床上面对患者的时候能够主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如何进行护理。从而在工作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预见性,给医生提出合理建议,而不只是被动地执行医嘱[2]。
1.3淡化镜下结构,强化大体标本的学习。在护理工作中主要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大体形态病变来判断病情。因此,对于疾病的镜下特点不用过多的讲述,每种疾病记住最重要的几个病理特征即可,而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化仅作为了解内容。
2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质
2.1推广以“临床案例”为任务的项目教学法。高职学生普遍认为病理知识枯燥难懂,因为未将病理知识与以前所学的解剖和生理知识联系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前,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需要掌握、熟悉的内容;并布置一个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典型病例,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起分析、讲解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能明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2.2开展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直观教学法。病理学是一门典型的形态学科,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大量典型的病理变化,解决了教学中病理标本缺乏或不典型的问题;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科、时间、空间的限制,保持了知识的连贯性。由于学时的限制,病理生理学的综合性实验大部分被取消,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能以视频形式将整个实验过程向学生展示,将抽象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形象化,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4]。
2.3注重与临床的紧密结合,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设计某个场景,如休克,让学生参与和扮演其中的角色:休克患者、医生和护士。进而开展交流和讨论:休克每个时期着重观察的生命体征、相对应的病理生理学联系、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出现的后果等。教师应以理论知识为依据,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并不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讨论,营造一个发散性思考的课堂氛围。该教学方法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比较适用[5]。
3完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3.1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包括教学结果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效果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效果评价等。通过完善这一系统过程,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了解教学质量,判断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和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6]。
3.2传统的病理学教学考核方法主要是闭卷理论考试,并以卷面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效果。这种单一的模式没有突出职业、行业特点,也没有强调能力的考核。高职护理专业的考核应是多种方式综合性的测评:
(1)理论知识考核,着重考核病理学各种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验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在重要实验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3)实践考核,着重考核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情况,如临床病例分析。考核形式不拘于笔试,可以采取口试、操作、论文等多样考核评价方式,强调考核学生对疾病机制及应用技能的掌握。所有的项目和知识考核都必须获得及格以上的成绩方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7]。
【关键词】动物生物学 实验教学 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以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1]。“动物生物学”是高校生物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而实验教学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由于它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2]。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21世纪初我国高等学校生物学类生物科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思路,并在我们近10年对“动物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改革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为教改重点,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以动物生物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区域性的地方特色,对原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进行了优化整合,减少了单一的解剖观察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将实验内容改革分为基础实验、自选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部分。
基础实验为必选实验,是以在进化上有重要地位门类的代表动物形态观察和内部解剖实验为主。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精选、优化重组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将传统单一的解剖实验组合成比较解剖实验[3],或将内容相对较少的两个实验合并为一个实验而构成。如将“蛔虫的解剖”和“环毛蚓的解剖”两个实验整合为假体腔动物和真体腔动物的比较研究,通过实验学生对假体腔动物和真体腔动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动物的进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另外,基础实验还包括了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基础生理等内容相组合的综合性实验。基础实验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巩固掌握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物学实验技术,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绘图技术、动物的采血方法、处死方法、解剖技术等。其中综合性实验更是对多种实验技能和实验材料的综合应用。如鱼的系列实验中,将鱼的外形观察、年轮观察、尾静脉采血、内部解剖与观察等实验组合起来,学生通过一个实验材料完成了多个实验内容,掌握了多种实验技能。基础实验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加强了多种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选性实验为开放性试验。为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从更多的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并让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每位教师要从自己最近完成的科研项目中选一部分内容出一个实验小课题作为自选性实验,如不同品级白蚁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等。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1个实验,选择同一实验的学生可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从实验器具的准备、试剂的配置、实验的操作,直至完成实验报告皆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且实验方法允许学生改进。
设计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命题,学生根据实验的内容及难易程度自行组建实验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并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自主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指导教师要从学生所设计实验方案的探究性、创新性,再到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验执行的可行性等方面对实验方案进行审核[4]。审核通过后,学生可自主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从实验的准备到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跟自选性实验一样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实验报告要求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撰写。最后要求学生将论文制作成PPT形式,进行实验论文答辩。
由于自选性实验可以根据教师的科研发展随机调整,而学生设计性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其创造性,因此,整个实验内容正确地处理了基础性与前沿性、创新性的关系,做到了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进实验教学方式与手段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的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方式以教为主,上实验课时教师首先从实验的目的、内容到具体操作步骤给学生讲一遍,然后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机械地、被动地学习,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具体做法首先是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的教学,教师设计一些问题,靠问题吸引学生兴趣,促使学生通过思考来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会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寻找问题答案[5]。例如:在对虾和棉蝗的比较解剖实验前,针对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对虾和棉蝗是水生还是陆生?它们的附肢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呼吸器官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动物外形和内部结构的比较解剖研究给出问题的答案。启发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其次,对于基础实验,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的教学当中去,如在眼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这个实验中,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利用周末采集眼虫和草履虫,然后在室内自己进行培养和观察并进一步进行草履虫的应激性等实验。由于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全程参与,所以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对于自选性和设计性实验,由于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并且从选题、实验的准备到最后完成实验乃至实验报告的书写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所以其实已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的完美体现。
2.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学生在实验室自主进行实验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在动物生物学理论课进入中期时,安排学生准备自选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自主选题、文献资料的查询、实验方案的确定等工作。基础实验完成后,学生就会进入自选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阶段。由于这两部分实验所需时间比较长,按正常安排的学时是完成不了的,所以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根据这个情况对这两部分实验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动物学实验室连续开放两周,学生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随时进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研究和创新能力[6]。
3.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开展实验教学
为了提高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近年来实验课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起到良好的效果。今年又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应用在实验教学中,比如在低等动物形态结构观察实验中,教师将动物装片和切片放在数码显微镜下,其图像可以传输到教师计算机上,通过点击教师示范,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清晰地看到示范的内容,同时学生也能通过网络系统将自己显微镜下的图像发送到教师的计算机上,还可以通过语言系统进行互动交流,使教师通过自己的计算机就能迅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又如解剖实验,带有解说的解剖实验的操作过程的视频也可以通过数码显微互动平台示范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过程,避免了现场进行实物解剖演示距离远的学生看不清的现象。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活跃了实验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改后,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让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要求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去。目前,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有一支优秀而稳定的教师队伍,他们直接承担着动物生物学及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安排上,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划分:基础实验由4位教师每人承担3-4个实验;自选性实验由4位教师各设计1个实验;设计性实验则由4位教师分组承担指导工作。
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前由于只重视理论教学,实验成绩在课程成绩中仅占10%,实验的考核也主要根据实验报告确定,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验的水平。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实验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将实验成绩在课程成绩所占的比例提高到30%。实验成绩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60%,设计性实验20%,期末考试20%。平时成绩由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组成,其中主要是对实验操作的考核。设计性实验成绩由所有指导教师根据实验论文答辩情况进行评分,包括选题的创新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真实性以及结果分析的科学性[3]来确定。期末考试以随机抽题现场操作和回答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提高了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所占的比例,实验考核方式更加合理,激发了学生在实验课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优化适应现代生物学科发展的实验内容,形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通过对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等一系列的逐步改革、完善和实践,经对比发现近几届学生对实验兴趣、自主实验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成为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为其他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生金.面向21世纪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和探索,1998,17(4):5-8.
[2]龚双姣,姜业芳,刘世彪.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3):104-107.
[3]黄诗笺.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2):20-22.
[4]高良才,袁崇刚.生理学自主设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和探索,2008,27(11):82-84.
[5]陈郡,卢丽,田素娟.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11,(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