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与环境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人文素质的培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前沿课题。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纳入其目标之中。要使我们的语文课走人文化道路,使其处处充满动人的人文景观,首先应当搞清楚人文的内涵。
一、人文精神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宏观意义上的“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宣扬的是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他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我们诠释语文教学中提出的人文性。
樊浩博士站在“人──文化──意义──生命”这样的高度对人文精神作了如下阐述: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以文化建构为底蕴、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则、原理和规律。强调了人文精神以人为基本要素,关注的是人的文化精神,人的生命的独特品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人文化的语文教学作这样一个通俗的描述: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注重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引领学生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中去,感悟到我国灿烂文化的迷人之处,从而享受到精神的愉悦,精神的幸福,精神的自由与快乐,弘扬学生的个性与灵性。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文素质,张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综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组织文化不同于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这些把人们连接在一起的“硬”性因素,它是组织的“软性结构”,它无“形”(实体)而有“象”(外在表现)。它是从全体组织成员的无数活动和关系中提炼出来的关涉价值、习惯、常规、情感、意志力等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要素,通过感染、暗示、模仿、认同、从众、内化等方式调动成员无意识、非特定心理反应,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情绪情感和认识,从而影响和改造周围的人和事。组织文化没有刻意强迫谁屈服于它,但当它弥漫在宽松、愉悦、清新的组织氛围中,充盈在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中,存在于尊重、信任、平等、理解的互动交往之中的时候,所有成员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到它的存在,受到它的影响。这是组织文化的内在功能,同时也是存在于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任何形式的教育得以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据此,我们可以说,任职教育作为一种依托学院为平台而开展的教育形式,在论及它的文化环境问题时,是可以而且应该从文化管理的视角人手的。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P・德鲁克说:“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类‘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任职教育的文化环境因素,教育管理者应该采取“文化管理”的方式。
文化管理方式强调手段的柔性化、方法的艺术化、方式的伦理化,有助于通过突出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去克服唯理性管理所带来的弊端。这一点正是以强调纪律和统一的部队这种“刚性组织”缺少的。因此,对任职教育实行文化管理方式应努力通过价值导向、规范引领、心理感化、情感凝聚、环境浸染、人格熏陶自然地达到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以健康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形象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把学校作为一个团队来分析,那么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和学员一道创造、提炼出具有个性与创新意义的团队精神和团队风格,使其不断由模糊到明确、由自发到自觉。积极健康的团队精神和风格是团队的内隐文化,它常常以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激励作用激发受教育者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们的心灵产生内在运动,形成自我文化导向机制和文化价值观。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目的。同时,也能强化团体精神,形成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氛围。
学校团队组织的所有成员要共同进行团队形象设计,经过协商讨论确定校标、校徽、校训、校歌、校花等,通过对学员个体意识的引导形成群体意识,这些群体意识再被个体所认同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个体意识。这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认识、情感、思想、意志也就已经外化,可以相对独立于他们而存在,并能相对独立的发挥着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了。学校团队组织的所有成员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入党仪式、授奖表彰仪式等,以发挥其感染、暗示的作用,引导学员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二、以制度的道德化实现管理的人性化
组织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外在于学员的一种律令,对于维持团队正常运转、形成学员的规范意识、秩序感和团队良好气氛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唯理性管理中的组织制度具有绝对控制、单一灌输、地位分等、强调统一性、同步行为等特点,潜在地使学员缺乏主体精神、平等意识、探索创造精神,普遍缺乏自由感、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使学员具有较低的“学校生活质量”。柯尔伯格(L.Kohlberg)指出,“灌输既不是道德教育的方法,同时也不是讲道德的方法”。因此,组织管理者必须克服“管理主义”、“文本主义”的做法,努力实践制度的“人本主义”,从制度的制定到制度的实施努力体现管理的道德化本质,实现管理的人性化。要更多地借助于平等交往、民主协商、情感沟通等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力因素的影响,让组织成员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之中,形成对于制度的积极态度,不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现为“顺从”,而且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逐渐认同、接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并内化为成员的价值观念,使制度规范从外在的强制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引领力量,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员自觉行为的指南。
三、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互助的人际心理环境
学校人际心理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处理好师生关系和上下级关系来维系的。(注:鉴于军校管理方式的特殊性,文中的“教师”是一个包括机关行政人员、部系领导、学员队干部、专业教师在内的广义的称谓。)而处理好这些关系主要是要解决好行政管理者、教师、学员之间的复杂交往方式问题。以教师与学员间的关系为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教育管理中,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是必须的,但这种权威赋予教师的首先是一种“形式权威”,只有得到学员的认可,从学员那里“赢得”权威才能发挥实质作用。所以,我们在对待教师行使权威的问题上必须首先明确教师权威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学员的自由,而是应该克服师生之间交往的“疏远化和抽象化的问题”,使学员能够自治从而得到自由。我们重视教师权威的作用,但反对权威主义,我们运用权威,但反对滥用权威。“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员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文化管理视野中的师生交往应是民主的,体现出亲密形态。以发挥共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营造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文化氛围,克服以权力和服从为基本方式的理性管理给学员带来的自我缺失、责任贫乏的弊病,激励每个学员获得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此外,构建适应任职教育特点的文化环境,还必须关注并以积极态度开发学员亚文化的教育潜能,通过对学员亚文化的尊重、理解、互动,消除与校园传统文化的疏远、矛盾和冲突,在文化平等中自然地克服学员逆反心理所带来的教育效能低下的问题。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增强其育人功能
营造物质文化环境的宗旨在于增强物质环境的内涵,改变“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局面,让“每一片墙壁都会说话”。校园中的标语、灯箱、展览、板报、绿化、雕塑、建筑,还有教室中座位的安排等作为一种有形的实体,必须具有育人的意向性,必须是一个包容丰富教育意义和价值的“文
本”,应处处体现出合乎任职教育规律的、合乎学员健康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内容、教育风格,应该是通过教育精神的物化、外化,使物质环境转化为一种文化,使学员时时处处与文化对话,在“文化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教育潜化功能,将物化的精神内化为学员的人格,起着潜在的但又是稳定、持续的教育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因校制宜搞好校园环境的美化、知识化、特色化,赋予每一件物品以教育象征意义。墙壁的颜色、通风、光线、温度等都要考虑心理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美学的要求,使之具有智、德、美的气氛,对学员发挥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热爱校园、热爱知识、热爱生活的作用。传统的单一“秧田型”座位排列,可视具体情况可采用“马蹄型”、“半圆形”、“圆桌会议型”等空间形态,以利于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交往。
五、以交往式教学取代单纯系统讲授,培养学员主体性,创造性人格
针对任职教育的受训对象的特点,教学应抛弃简单的系统传授的方法,以交往式教学来达到知识学习和人格培养的“双赢”。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对话法”。“因为我们能从学员那里学到与学员从我们这里学到的同样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对话的关键是:尊重彼此的观点、习惯;学术言论上的自由,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通过具体行动来验证。真正的教学对话不仅是师生交往的一种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文化情境和精神氛围。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以交往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内在精神去改造、重建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平等中的首席”(“rstamOng equalS)。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教师应该从外在于学员情境转向与学员情境共存,教师应该是内在于学员情境的学习引导者而不是外在的“知识专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将更多的智慧放在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上,使学员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特别是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六、优化校园知识环境,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相统一的人才
论文关键词:维吾尔人;生态意识;环境伦理
所谓生态环境意识是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的自觉保护及使其美化的意识,即人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适应和追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维吾尔人是生活在中亚和新疆这个干旱地区塔里木——吐鲁番盆地上的绿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从追逐水草、土地和环境的游牧阶段逐渐地进入了稳定居住的农业——园艺经济阶段。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适应自己生存条件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维吾尔族的传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他们在原始时代的崇拜自然和万物有灵论的观点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与他们原始时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密切相关,在他们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深深地生根发芽,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同时它在他们的生命意识、民间文化、道德观念和日常生活习俗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维吾尔人从远古时代起就认为客观世界和生命由水、空气(风)、土地、火等四个因素构成的,并且对这些客观物质对人类生命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他们不仅把自己关于客观世界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和人文性的观念,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学、生活习惯道德和审美观点上具体地再现出来.而且把这种传统意识代代相传;与此同时把生存环境看作是对生命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对其时刻予以维护。
一、维吾尔人对绿色植被的关爱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在广阔的田野中自由生活。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作为自然界的资源的森林和植物不仅给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生活资料,还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把森林和苔藓看成生命的重要标记之一。维吾尔人的这种环境意识在他们的古代文学艺术遗产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中,叙述了作品的主人公乌古斯可汗某一天在一个神秘的湖中的一棵树孔中看见了神性美女,并娶她为妻的情节,其中森林风景的描述特别值得一提。《牟羽可汗的传说》叙述了盖世英雄布谷出生于非常神秘的两棵树之间的土丘和他长大后与他的同胞弟兄们向这两棵树顶礼膜拜的情节。维吾尔人对树木和苔藓植物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经济阶段中表现突出。在维吾尔人的古代族源和图腾神话中,存在着有关崇拜树木的神话。如回鹘可汗被认为是从神树诞生的。据(元)募集<道园学古录》卷二十四《赤都护高昌王世勋碑》记载,多桑<蒙古史》(伊朗)志费尼所著<世界征服者史》引证:维吾尔人祖先居住的土拉河与色楞格河交汇的地方,并排长着两颗大树。一天,树中冒出一个土丘,一道亮光从天而降,照在土丘上。从此,土丘慢慢长大了。维吾尔人怀着敬畏虔诚的心情走进时,听到一种象唱歌一样美妙悦耳的声音,而且总有一道天光照射在土丘周围。后来,土丘裂开了,中间有5个帐篷似的内室,每间室内都坐着一个孩子。部落首领们以为他们是神,都来顶礼膜拜:当风吹拂到孩子身上,他们变得强壮起来开始走动。终于,他们走出了石室,被交给乳母照管,同时,人们举行种种崇拜的典礼。他们断了奶,能够说话,马上就询问他们的父母,人们把这两棵树指给他们看,他们走进树中像孝子对待父母一样跪拜,对生长这两棵树的土地,也表示恭敬和尊敬。这时,两颗树突然出声:“品德高贵的孩子们,常来此走动,克尽为子道。愿你们长命百岁,名垂千古!”
高昌汗国时期古维吾尔语诗歌中对树木和绿色环境的描述也十分突出。维吾尔人对绿色环境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为了改良自己耕种的沙滩地和盐碱地并减少污染土地的物质,维吾尔族农民习惯于村庄和田堤上栽种胡杨、红柳、梧桐、垂柳、沙枣等树木。他们通过实践认识到这种树木有改良土壤.分解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并减少其危害等作用。
历史上生活于典型的内陆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古代时用柏树、香树、骆驼蓬等树木点火或者点香,利用其香味给人治病或者表示对诸神的崇拜。这方面的一部分内容除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详尽的表现外,在维吾尔民间故事中也有所呈示。上个世纪8o年代我国考古学家们从新疆孔雀河一带挖掘出的“具有4千年历史古尸《楼兰美女》旁曾发现一捆麻黄和其他东西”,这说明古代维吾尔人的先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一些树木和植物具有净化环境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因此把其看成是神圣树木并已知道多方面使用这些树木和植物的方法。由于维吾尔人历史上靠农业园艺业和畜牧业生活,他们便自觉地认识到树木和植物具有防风治沙,美化、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他们养成在村庄和路边植树造林的习惯。他们无论在何处建房居住,都要在住房庭院内修造果园,种植葡萄瓜菜大搞绿化,还在农田周边种植桑、沙枣等果树,他们把这一作法看成是行善积德。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各地人们特别重视果木园甚至有些乡村的名称也与果园有关系。例如:多来提巴格(幸福之园)、夏马力巴格(空气好的园地)、比依稀巴格(象天堂一样的园地)等。另外,维吾尔人的美化自然环境和绿化意识还突出表现在他们的传统服装和住房装修习惯上。如:维吾尔人的传统服装布料图案有的就采用了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图案(尤以在他们戴的帽衣图案表现得特别突出)。
维吾尔人古代时期特别崇拜自然。如萨满教就认为蓝色象征神理,崇拜蓝天和蓝色,同时还把绿色看成是兴旺和从政的标志。这种原始信仰和概念在他们创造的神话传说中表现得很明显。因此该民族农民至今十分倚重村庄,注重庭院的绿化,出现损害树木和植物的现象.就会受到谴责。
二、维吾尔人的土地意识
土地至高无尚是古代维吾尔人的主要信仰之一。这一信条在他们传统风俗习惯和多种原始宗教信仰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同时,伊斯兰教认为“人来自于土地,其生命与给养也跟土地息息相关”。他们对土地推崇的在萨满教流行的时期创作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可见一斑。如在《艾司玛女神》神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内容:据说天上的天使之皇长得比所有的天使都漂亮,她住在七重天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是由这个天使的情绪变化中产生的。天使睁开眼睛,太阳光便普照大地;天使睡觉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漆黑,天使哭了就会下雨,笑丁就下雪.天使呼吸便会刮风.天使张嘴便会狂风大作,天使翻眼皮天气就变坏.天使发火便会发生地震.天使皱眉头,天空便会出现彩虹。
维吾尔人对水和土地的这种推祟意识在鄂尔浑时期产生的碑铭上也有所表现。例如《阔特勤碑铭》上有“腾格勒(天),乌迈女神,土水神保佑我们”的字样。维吾尔人把人类和大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推崇大自然、爱护土地的意识,在伊斯兰教传人后出现的《福乐智慧》《先知者传》《君子神往》《世事记》等文学遗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甚至认为这种精神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维吾尔人中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土地伟大,人也伟大”“土地吃不饱,人也不会吃饱”的谚语。古代维吾尔人还在发生旱灾时公众集中在某一地举行求雨活动。在历史上维吾尔族农民就是再穷也从不挖甘草、麻黄等这些保护土壤的植物去卖钱。就是到现在维吾尔人为死者送葬时将死者尸体放人墓穴并盖上后,就开始诵读《古兰经》,这时送葬的人,每人都抓一把土放在手里,当诵经完毕后,所有人手中土都被集中起来,向墓投去,表示人们向死者亡灵祝福,这些土被称为“崇敬土”。维吾尔族手工业经营者往往把刚开业赚到的钱扔到地上,让钱沾上地上的土后,然后再装进口袋。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当前在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之间的矛盾处于严峻形势的情况下,保护好土地和自然环境,这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
三、维吾尔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就认为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从原始社会阶段起,他们就把水看成是神圣的东西并将它神化,还把它看作幸福、兴旺的象征。他们把自己的城市和居民区建在河边。在古代夏季发生旱灾的地区他们搞求雨活动;冬季他们搞降雪庆祝活动,打雪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维吾尔人推崇水的信仰观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观点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中有突出的表现.史诗叙述了英雄乌古斯汗娶一个从湖中树上出现的女子为妻,还叙述了乌古斯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海”(dengiz)的情节。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会破开的山》则叙述了一个受虐待的孤女的妹妹因喝了“神秘的水”而变成了鹿,而孤女本人在“水神”的帮助下摆脱了敌人的控制的故事。这种故事情节明显地彰显着古代维吾尔人对水的原始信仰。
历来把水看成无比神圣的先辈们在给子女们取名字时往往使用“阔力”(维文意:湖)这个词构成“阔尔特勤”“阔尔毕伽…‘阔尔塔尔汗”(koltarhan)等名字。维吾尔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干旱地区,因此他们先民们特别崇尚水,保护水域和水源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认为可与人道主义精神联系起来。维吾尔人历来就有诸如“水伟大,人也伟大”“水是土地的血液”“一口水应得到四十年的敬意”等谚语或传统习惯。维吾尔人不仅禁止在沟渠湖边洗衣服梳头和带牧畜进渠堂饮水,而且还严禁向水中乱倒脏水、垃圾、炉灰等肮脏的东西,甚至把这种行为看成是罪孽,对少年儿童从小就进行上述教育。维吾尔人的英雄史诗《英雄勤钦木尔》中的主人公马合图木苏拉不听其哥哥劝阻去河边梳头.被卡力玛克人首领抓走及后来他的悲残生活遭遇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现今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所经常遇到的世界性的大问题,我们为先辈们为保护水资源而作出努力的这种环境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四、维吾尔人对住房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追求美、爱护美和再创美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维吾尔人特别重视住房建筑设计和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盖房前考虑房屋的位置、阳光、空气等环境。维吾尔人在古代就认为空气是构成世界和生命的重要因素。过去他们的传统居住环境主要是“露天、自在的环境”或“半野外环境”。农民在建房前要充分考虑建房环境,房前要修建前廊,庭院内要栽种果树和花卉。任何~处住房的门窗都要认真、周密地设计,以确保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维吾尔人中有“新鲜空气治百病”和“清洁环境使人健康聪明”的谚语箴言。因此在维吾尔人中早晨起床后立即开门窗换气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甚至在冬季的白天开窗换气。他们认为“在清新的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成聪明的人”“在清新的空气中生活的人是健康的人”。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提供一部分维吾尔人居住的古代城市的信息时,对这些城市的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作了详尽的论述。维吾尔人一般除了院落外还特别重视房内装饰和室内卫生,他们用图案、雕刻和各种饰物将住房装饰得很漂亮。历史上维吾尔人不仅重视美化自己的住房环境,而且还特别注重清真寺或大礼拜堂的装饰。维吾尔人中还有“不看女人的眉毛而看她的碗边”的谚语。这里的“眉毛”是指女人的外表美,而“碗”的引申义则是指女人所拥有的住房及家具的卫生和质量。平时维族妇女每天很早就起床,先把房内和院子收拾好了以后,再做其他事情。他们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禁止周边随地倒污水和垃圾的行为。
五、维吾尔人的动物保护意识
动物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物界的作用。维吾尔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教育以及他们保护动物和鸟类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在民间文学作品里表现突出。维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与动物有关的标题,他们都以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作为主题。例如维吾尔文学早期出现的《狼的图腾神话》中.描述了一只母狼将一个古代部落中遇难的十几岁的男孩救了出来,后来这个男孩与这只狼结成伴侣后.狼生了九个男孩.使维吾尔人不但没有绝种.反而继续得到发展的情节。《属相的传说》中则描述了传统的属相年鉴中的12种动物的名称及称呼的原因。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中关于动物的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传说中的凤凰等救出,后来这些它们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也是较多的。当今维吾尔族传统乡镇居民除了养殖牛羊外还有用鸡、兔、狗、猫等与人作伴的习惯。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同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宠儿——动物和鸟类就成为维吾尔人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维吾尔人不管在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文化的环境下.都没有为满足消费和谋利的需要而随意猎杀捕捉部分飞禽走兽的习惯(边远地区例外)例如在古代西域除了《投身饲饿》《舍头施人》《挑眼施人》《割肉贸鸽》等故事外,还广泛流传《金光明经》等佛教文学作品宣扬佛教禁杀生的教义。伊斯兰教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巨作《先知者传》也具体表现出爱护动物和鸟类的人文思想。维吾尔人给已去世的亲人扫墓时,为了鸟类的食用或出于行善积德的用心,往往在墓前撒上麦粒、玉米粒或大米等谷物。另~方面他们认为墓前撒上的麦粒、玉米粒对死者来说起到减少罪孽的作用。在维吾尔人居住的农村普遍禁止捕杀猫、兔、狗等家养小畜,也不得捕捉各种鸟类尤其是燕子、麻雀等。维吾尔人认为无故的虐杀动物是一种造孽行为。在维吾尔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凤凰、山鹰救出,后来这些动物飞禽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很多。维吾尔人保护树木、将土地视为至高无上、崇拜和保护水资源、保护动物和鸟类等古代民俗习惯起源于他们祖先原始时代的万物有灵论和萨满教的影响。现代科学更进一步证明动物和鸟类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哲学观点来看,社会存在物决定于人的社会意识。因维吾尔人历史上生活在典型干旱地区,而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与悠久的民族传统,长期以来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民间文学遗产、生活习俗中,而且这种意识在历史上他们所创造的有文字记载的文献上也表现得较突出。例如根据关于在塔里木河流建立的楼兰王国去卢文文献看,大约2千年前维吾尔等民族中曾有正式的保护森林法和关于管理水利的规章制度。
因古代维吾尔族具有高度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在古代民问歌谣和书面作品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这样一首民间诗:“小鸟从你处逃掉.燕子停栖在我这儿。百灵鸟甜甜啼叫.雄与雌并飞相合”。尢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第四章中关于春天的描写就表现出了这样的意境:“积雪消失大地充满馨香,脱去冬天衣世界又穿上新装。春天的和风搞走了严冬,明媚的春天又调好了幸福之弦”。
论文关键词:孔子;生态伦理;现代价值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面对的关系,人类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在人与自然长期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点处理人与自然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集大成的哲学思想,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尤其重视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今天,深入挖掘和梳理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进一步提高人类热爱生命,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指导人类生态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哲理基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整个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的主导观念是人与天、地、万物的一致性,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现代环境论理学的哲学基础。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宰。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肯定人与自然界有各自独立存在的价值,天人之间应该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天人合一思想,但其整体意义上的生态观念却十分鲜明,以至于儒家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孔子认为“天”是一切现象和自然变化过程之根源,是宇宙的最高体,人及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孔子在《论语·尧日第二十》中讲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知命畏天”看做是君子应具备的美德,认为“天命”是一种客观必然性,“知天命”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和掌握。在“知天命”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了“畏天命”的观点。敬畏天命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在孔子看来,要使人与万物的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而非尖锐对立的境地,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肆虐妄为,轻举妄动,否则,将“获罪于天”。孔子要求人们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要体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他认为“天”具有完美的道德和人格,它生育万物,也给人以美德,人与天地相参,人讲究伦理道德,万事万物自然会相安其位,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秩序。
二、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1.珍惜生命、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孔子讲“仁”,其内涵便是爱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把自然界的山、水和仁智这种德性联系起来,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比附,,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宇宙不是一种机械的物质活动的场所,而是一种大众流行的生命境界,生命流溢于广大的宇宙,流畅于整个天地自然之间。人类万物无不是生命的结晶。由此出发,中国人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视为人类的崇高道德的职责,古人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认为有了这种境界,,遵循这一规定就会产生一种渗透于自然万物的关切情怀和生命体验,从而自觉地与自然同体同德,与自然万物相亲相爱,而不会将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孔子认为要有这种境界,必须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不仅不能破坏自然,而且在管理自然时,应使它们按自己本有的方式自由发展。
2.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基本原则
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经验积累的程度和认识水平的深度有限,面对广袤无垠的大自然,人们只有畏惧和依从。孔子说:“天和言哉,四时行焉”,讲的就是自然规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其中也包括不违背自然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即物与我的内涵。春秋晚期,孔子明确提出自然界与人的存在是客观的、实在的,是以实然的方式定格于宇宙之间,并无神性可言。孔子认识到万物之间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律,并要求从事的各个方面,从事捕猎、农耕和园艺的人们都要认识规律和依靠规律,强调指出恪守信义、节约费用。还指出按照四时变化规律组织农业生产是治理好国家的基本前提。大自然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有机整体。生存需求决定了人类必定改造自然为自己服务。但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以自然界为生存基础,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必须限定在自然界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限定在遵循自然规律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前提下,孔子伦理中尊重客观规律的生态理念,对于今天人类重新认识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重视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持久和谐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弋不射宿”的生态资源节用观
孔子主张慎用资源,强调“取之有度”,他要求人们珍惜资源,“用之有节”。孔子在人的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应该遵从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财富并不意味着幸福,精神上的充实,情感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他称赞满足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贤哉,回也”,于是他强调“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孔子很重视礼,但他并不看中礼的外在形式,他不主张使用高贵华美的礼器,穿戴许多制作复杂而且过于讲究的服饰,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把“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不用大网取鱼,不射夜宿之鸟,自觉地体现在行动上,这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的使用,不能使物种灭绝,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人类必须弃现在追求物质的生活态度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和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这一生态实践观很切合现在人们提出的生存环境必须保护,才能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符合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认识论。
三、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家庭与社会伦理的范畴,进一步扩展到植物、动物,完成了“亲亲、仁民、爱物”伦理思想的逻辑轨迹,他对待自然的态度已经融入浓浓的道德情感和对生态规律的深刻洞察,表现出了博大的仁爱胸怀和极致的生态伦理智慧。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遭到破坏是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结果,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道德领域由人际关系扩展到自然界,传统的人际伦理发展为生态伦理。中国儒家的孔子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认为人与天地之间是共生共处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他在强调仁时主要关系人际道德伦理,但也常常把仁爱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从亲亲到仁民,从仁民到爱物。孔子认为不按时间伐树,不按规定打猎,是残害生物的不孝行为,他把伦理行为扩展到自然界。
我国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比发达国家要晚,但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得到重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已相继出台,但是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仍仍然不容乐观。现在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长任然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支持,在耕地、水、矿产、森林和能源等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情况下,能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近年来出现了“油荒”、“电荒”和“煤荒”。孔子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意识有一定的启发。
据中国青年报讯,登录几个“晒黑网”可以发现,上面有不少有关大学生求职、购物等遭受欺骗的帖子。“上当了当然会告诉自己的朋友啊。”同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小徐称,“不过,我现在更喜欢到网上去‘晒黑’。”小徐所指的“晒黑”,正是2007年网络高频词“晒”、“晒客”下的衍生词。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袁军认为,大学生自曝受骗上当的事件,不但是一种维权“意识”,更是实践维权行为,“我们应该为学子的这种行动叫好”。
“等我们学会忍耐和付出,这爱情一定会有张证书,证明从此不孤独……”歌手孙燕姿的一首《爱情证书》,唱出了无数人对爱情的渴望。这不,最近在宁波,真的有人把爱情证书卖到了大学校园里。贴在校园的小广告称:“欢迎订购爱情证书,含多种内页,还可以根据你的要求将照片和名字直接印上去,既有创意,又有新意,用它来见证我们的爱情吧!”买得起钻石的买钻石,买不起的就买一个证书。这个时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公平。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英国《卫报》日前评选出“可以拯救地球的50人”,其中有4人来自中国,分别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科学家施正荣、环保人士马军和电影《三峡好人》导演贾樟柯。其中《三峡好人》导演贾樟柯被称为“唤起公众环境意识最突出的艺术家之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年来,国际环保奖项的频繁出炉,体现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提升。中国人入选比例较高,也体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环保事业的期待。
一向有新年图书风向标之称的2008北京图书订货会近日在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除规模再创历史纪录外,各类明星云集的现场亦显示出国人将“浅阅读”进行到底的趋势。被称为“学术超女”的于丹也现身展场,落落大方地和观众聊起了“古典之美和现代生活”,而在此前预展上各大出版社亦不惜请来各路明星助阵,如某知名出版社搬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演员宋丹丹、凤凰卫视主持人沈星、花儿乐队主唱张伟以及去年火暴一时的杨二车娜姆,他们都将在新年带来自己的作品,在出版界大吹娱乐风。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近日在其博客中发表《传统外语教育祸国殃民》一文,再次对中国的传统外语教学方式表示了强烈的抗议。博文中写道:“中国古人学语言从来没有单词表,从来没有练习题,而是通过朗读和背诵精通了伟大的汉语!语言是技能,不能闭着嘴做选择题!语言是整体的,不能孤立背单词、孤立学语法!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发音一定要过关,否则中国无法和世界沟通!每天有多少卷子在印刷,多少时间被浪费!英语不能再这样教下去了!”
据人民日报讯,美国驻华使领馆2007财政年度给中国内地颁发了51546个学生签证,比2006财政年度增加40%。在中国内地,目前学生签证的通过率高达80%。2006年至2007年,中国内地赴美留学生达到67723人。国际留学市场纷纷将重心放在了中国这块“香饽饽”上。此外,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端人才,国内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以及个人发展的需求愿望等等,都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跨出国门,赴海外“镀金”。“留学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的说法随之出现。
今年春节期间,利用互联网互致问候频率增加,也为“蠕虫”病毒的泛滥提供了可能。近日,国家计算机应急中心对可能存在的病毒提出预警。很多企业由于员工下载含有病毒的贺卡等,造成公司财务、物品甚至业绩上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球由蠕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亿美元。面对日益猖獗的电脑病毒和企业经济损失,保险专家建议,企业应求助于责任保险,将风险降到最低。如何提高人们对电脑职业责任险的认识,成为中国IT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中国互联网权威机构近期的调查报告称2007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82亿,其中六成五未婚,2008年网民数量预计可达2.44亿。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数据中心提供的此份报告,2007年中国网民消费总规模近4000亿人民币,今年仍将继续高速攀升,达到5815亿。调查显示,网络接入、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为中国网民数项较大开支,2007年其月均消费分别达到93.6元、109.2元和24.9元,而电子邮箱、网络安全、网络音乐、网络交友、即时通讯等方面消费则在3元上下。
据新闻晚报讯,近日,申城写字楼流行起一种“鬼脸式”面部瑜伽:眼珠上翻、牙齿猛烈“打架”、腮帮子鼓起、舌头吞进吐出。对于“充分接受辐射而且基本没有大的表情”的女性来说,这种运动对放松会特别有效。哈达瑜伽会所高级瑜伽导师提醒,虽然面部瑜伽随时随地可以练,但化妆的女性最好在上妆前或卸妆后练习,一方面,因为按摩和夸张扭曲的表情会促进血液循环,打开皮肤毛孔,带妆练习反而容易让化学物质通过毛孔进入身体,另一方面,按摩也会抹掉妆容。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说,别吸烟、多吃水果与蔬菜、经常运动及适量饮酒会让人平均多活14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凯・蒂・哈乌和同事在1993年至2006年间跟踪了2万名英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受访者年龄在45岁至79岁之间。哈乌等人发现,有上述4种习惯的受访者能比没有这些习惯的受访者平均多活14年。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蒂姆・阿姆斯特朗说:“我们不能说谁做到了这4点就能多活14年,14年只是个平均数,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
发达的智慧与大脑的重量密不可分,人的进化中大脑的重量在不断增加,大猩猩脑重不足500克,南方古猿脑重700克,北京猿人脑重1075克,现代男人的脑重平均1325克。但重的并不总是好的,一个拥有2850克硕大大脑的人,竟然是个,而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的脑重只有1230克。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神经元抵抗不住压力,慢慢消亡,细胞数目减少会自然而然地让人感觉动作迟缓,也会使某些机能退化。其实不必顾虑太多,大脑开发的潜能是无限的,也许你仅仅开发了30%的空间。
英国诺丁汉市12岁女童海莉・史密斯患有一种罕见的早熟症,她在3岁时就进入了“青春期”,不仅频频遭遇“月经痛”,而且上幼儿园时胸部就开始隆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3岁就进入“青春期”的英国女童远不止海莉一个,英国独立电视台对这一惊人的现象进行了大披露。意大利研究人员认为,看太多的电视也会促进早熟。意研究人员发现,孩子每天看3小时电视,就会影响睡眠荷尔蒙降黑素的释放,该荷尔蒙在步入青春期的时间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曾有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寿命应该在120岁以上,但脊椎问题让寿命缩短了三分之一。因此,脊椎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生命线”。研究表明: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驾车、高枕、睡软床等诸多因素,都会令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肌肉韧带疲劳,从而加速了颈椎病的发生。调查显示,我国有7%至10%的人患上了颈椎病,不容忽视的是,颈椎病近年出现年轻化的趋势,2002年“我国青少年颈椎发展现状报告”早已显示:80%以上的青少年颈椎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大河健康报讯,针对社会上传言的韩剧使人弱智一说,中国连线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治疗主任医师徐清照称,“看泡沫连续剧或韩剧确实会影响人的大脑意识,从环境论来说,看冗长的韩剧包括国内一些情感剧,观众通常不需要动脑思考,而是沿着缓慢的节奏向前进展,长期看这样的电视节目,人的大脑会在潜意识中受到暗示,思维方式也会沿袭电视剧的剧情发展,可能养成遇事情不喜欢动脑的习惯”。韩剧只是一种娱乐、放松的工具,千万不能让韩剧主导自己的生活。
据现代快报讯, 美国威斯康星州拉克罗斯市51岁男子布拉德・威廉斯拥有绝对惊人的超级记忆力,他能清楚地记住过去自己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任何事情。布拉德也被人比喻成 “人体谷歌”,因为他回忆某些事件的速度,比别人通过搜索引擎“谷歌”搜索还要快。美国科学家称,如果他们能够解开布拉德拥有“超级记忆”的秘密,那么他们就能找出他的大脑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从而可能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失去记忆的原因。
据国际在线讯,假如狗能说话,它们可能说些什么?匈牙利罗兰大学的查巴・莫尔纳和他的同事们分析了14只匈牙利牧迪犬在6种不同情况下发出的6000多种吠声,将不同情况下发出的狗吠声分别录制下来,然后输入电脑,利用软件区分不同情况下发出的狗吠声。目前,通过这款软件分析狗吠声的正确率达到43%。这一结果暗示出,狗会根据它们的情绪状态发出不同种类的吠声。莫尔纳说:“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狗通过不同吠声传递给人类的信息可以被理解。这款软件可能成为人与狗相互交流的工具。”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人的形象;“文化人”;“游戏人”;“信息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30―05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极具特色的新兴学科,在其不算长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增进人类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类的生活和学习绩效。但就现阶段看,教育技术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其学科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这与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关于“人的形象”的认识有关。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开展尤为紧密,它以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进步为动力,以研究人的思想觉悟为先导,以逐阶段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为支撑。然而,凡是教育技术学研究都和人紧密关联,这包括研究计划的设计、研究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生成。可以说,任何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化都可以通过认识人来开始。
一 “人的形象”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价值
1 什么是人的形象
人的形象指的是什么,首先必须知道“人的形象”中“形象”的涵义。《现代汉语词典》对“形象”一词作了两种解释:第一,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第二,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第一种形象指向物,第二种则特指人。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人的形象的理解符合《现代汉语字典》的第二种解释,指人物的神情容貌、行为气质和性格特征。学术生活中,很多学者也对人的形象的学理性涵义做过研究,“舍勒把人对自身的概括称作人的‘自我形象’。”[1]进一步说,“人的形象就是人对自己的认识所形成的图像或图式”,[2] 认为其语义色彩呈中性,没有褒贬好坏之分。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形象是“一种人生态度”,且它与人的概念、人的观念分属并不对立的范畴。石中英教授认为,“‘人的形象’是对人性假设为核心的关于人的观念性知识的勾勒”。[3]这种观念性知识是基于或深或浅的思考,这种“人的形象”是一种或暗或明的影像,“人的形象”存在于模糊的轮廓之中。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
2 “人的形象”之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价值
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4]“人的形象”是文化的核心,而“凡事皆孕于文化,凡事皆囿于文化”,因此,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不能真空于文化,教育技术的研究自然难以脱离“人的形象”这一质素的渗入。“人的形象”之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
首先,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需要“人的形象”。教育技术学是新兴的特别学科,它的理论构建有别于一般学科,一方面因为教育技术学具有注重效用性研究的特点,现阶段的教育技术学的应用理论多以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为直接原型。“教育学理论的建构需要‘人的形象’”,因为“教育学是一门直面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也同样是直面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学科,它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学习的优化和效果的提升,教育技术学理论生成也需要“人的形象”。另一方面,学科建设等的基础理论是教育技术学自成一科的基础,具有学科的唯一性。教育技术学需要依据“人的形象”来构建理论,因为“人的形象”和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存在对应的关系,有怎样的“人的形象”就会有怎样的教育技术理论,不同的教育技术理论其“人的形象”也呈现差异。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形象”能为教育技术学提供一种理论基础和研究的先导模式,它是学科理论形成之前的原始研究图示。
其次,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人的形象”。直接实践性是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的根本属性和理念,“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旨趣是教育的技术知识”,[5]令人奇怪的是,教育技术学实践理念和技术知识旨趣组成的“装备”却始终变革不了教育技术学理论对实践干预乏力的现状。究其根源,我们认为是没有抓住“人的形象”这一根本原因。因为直接实践性和知识的技术性都只是学科层面的应然取向,“人的形象”是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的架构的实然原型,实践活动的运作取向始终被原始的认识图示支配,研究中“人的形象”是实践活动的精髓,立足人的形象,便以“本”之不变应教育技术实践的“象”之万变。现阶段,很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舍本求末的研究行为,大多是没有好好领析“人的形象”的价值。
最后,教育技术学的时代跃进需要“人的形象”。一方面,教育技术学在时间域上对“人的形象”的更新提出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发展方兴未艾,兴起的教育新形态革变了人与人之间传统的时空和情感交流语境。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必须对人和人的关系问题作出新语境下的思考和研究。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学在空间域上对“人的形象”的迁移提出需求。信息文化的形成也逐步生成了信息化时代下的“人的形象”,教育技术学研究价值的迁移需要在信息文化的推助下实现,也只有在文化模式下实现。一旦学科的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教育技术学发展相应的粗线条的社会地位和细线条的学术地位就会熠熠生辉,而作为勾画出这些线条的前提条件的文化其核心正是“人的形象”。所以,教育技术学新时代的跃进式发展需要“人的形象”,更少不了信息化时代的“人的形象”。
鉴于存在种种的“人的形象”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价值,我们将对其进行“解”和“建”的动态研究。
二 传统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批判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人的形象”隐匿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各种现象之中,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和提炼剥离传统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主要的几种“人的形象”,分别是“技术人”形象,“理性人”形象和“经济人”形象。
1 “技术人”的形象
“技术人”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根深蒂固的人的形象。从上世纪的视听教育到本世纪的网络教育,教育技术形态从视听技术到多媒体技术再到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其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始终和技术联系起来一同进步和发展,在这个进步过程中,教育中技术一词的外延不断地得到拓展,不再仅仅指词汇学的名词释义,也不再局限于是探索教育学规律的动词范畴,而是延展到新兴的“形容词用法”,技术应用留下的技术痕迹是其形容词用法的“词源”,“技术人”就是在这种“词源”上直接架构的技术的“人”。“技术人”的主要特点就是对新形态技术极度敏感,并且竭力追求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主张研究实践中一切问题的技术性解决的态度。
“技术人”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学习媒体应用的媒介技术,学习内容迁移的传播技术还是学习活动发生的设计技术等,它们的合理化应用都受益于“人的形象”的影响。尽管如此,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技术人”构想也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第一,问题的技术性解决态度造成研究意识的狭隘,“就目前而言,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将研究重心与兴趣置于应用性研究”,这种应用意识往往导致“教育技术学界的学者们对基础性与理论性的研究并不积极”[6]直接造成研究的不均衡发展。第二,技术应用不注意科学语境,忽视与技术匹配的合法性环境。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技术的原生功能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发生扭曲。比如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研究出现一种以美国马首是瞻的思路,其实美国的教育技术学技术理念并不符合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实际,技术的应用阈值不相同。对技术的使用始终要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为最值依托,以此寻求与教育技术学研究相合适且合理的技术支撑的文化区间。第三,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以目的性成果为导向,指向研究的直接成果,秉承“报喜不报忧”的成果意识,而将技术应用产生的“技术垃圾”扔在应该解决的“问题集”之外。这种技术硬式应用会给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引来意想不到次生灾害。
2 “理性人”的形象
“理性人”的形象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一个具有哲学、历史和政治意义的人的形象。曾经也长时间的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前提”。人是理性的动物具有高级认知能力,“理性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普遍‘类特性’”,“理性的人无所不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化身”[3]。故而,“借助于理性和理性知识,人类就能不断深化认识,把握和重建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从而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宰”。[7]然而,理性的人也常常与功利,形而上学相联系。
“理性人”的形象对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工具理性的深入人心,教育技术学将人理性的认可蜕变到工具理性的认识,人的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一种能够对外界进行劫取和拷问的占有式主体,因为工具理性就是一种只关心物质利益而不关心价值理念,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形式合理性’”[2],造成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价值困顿。第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程序化,亦步亦趋于已有研究模式。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统一的、不变的、确定的,教育的过程是人的理性化过程,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确定性活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遵循这样的确定性,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内容传递中形成固定的范式和模式,其结果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第三,理性的强大使人们自我膨胀并相信我们可以对教育进行乌托邦式的设计,实现教育的彻底革命,可以对任何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问题进行理想化设计,为此教育技术学就领地问题和相近学科时有冲突,且不论冲突谁对谁错,只要发生冲突就可见自身的轻佻。可见,理性自身的强大并没有使教育技术学研究开展走在“理性”轨道上。
3 “经济人”的形象
“经济人”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首次完整表述出来的,它强调“人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和行动”,后逐渐完善发展成为“建立经济模型的基础”[8]。追求利益或者说效益的最大化是“经济人”形象的最本质的特质,这种特质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中普遍存在。第一,存在于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中。南国农[9]先生主张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为目的,这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实践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美国教育技术的绩效观点的引入也是学科理论的一次经济意识的拓展。第二,存在于教育技术学实践应用中。一方面,普通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关于媒介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等都致力于减少知识传递的通道,缩短传播的里程,降低传递过程中干扰始终遵循“传播路径最小教学效果最理想”的“经济观念”,另一方面,国家层面的教育信息化决策,其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要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成果高效化,直接的目的是使知识信息均衡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在此浩大的工程中教育技术学是生力军也是主力军,以最低的经济成本和最佳的信息化渠道获得最优的教育信息化成效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实践意志。
但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经济人”形象的构想存在某些潜在缺陷。首先,利益对“经济人”意识的吸附。学术研究的相对清贫容易激发图利意识继而唤醒拜金的欲望,唯利是图的研究动力势必会玷污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神圣性。其次,“经济人”的功利性取向的危害。一方面学术道德问题的滋生,教育技术学是新兴学科,其研究标准高,创新含量要求高,短期内很难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功利性学者容易以剽窃、浮夸等方式拔高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学术泡沫”。另一方面,学术内耗的产生。功利性的研究往往从研究者个人利益出发而舍学科整体利益于不顾,甚至为了赢得某一领域的或某一方向“开山鼻祖”之名,而“同门相煎”,会就某一些问题操戈相对,争论不休,导致学术资源和研究精力大量浪费和研究的不作为,学术研究发生严重内耗,这非常不利于学科研究的开展和学科的有序发展。目前,世界甚至我国已经出现了学术腐败的重大事件,受到各界地高度关注。“经济人”的形象构想存在严重的学术研究隐患。
由上分析可知,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主要的“人的形象”不是存在问题就是留有隐患,为了教育技术更好的发展和实现其价值,重新建构“人的形象”已迫在眉睫。
三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重塑
“人的形象”重塑的思想基础是其内涵自适应的需求,现实基础是当前时代变革的需求,构建的“原料”基础是人类“自我意识”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变革。因此,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重塑是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而其重塑形态的重要来源就是现阶段人类自我意识在变革后的主流形态。
1 “文化人”的形象
“文化人”的形象是在人类学反思中形成的一种人的形象。“文化人”的形象基本轮廓可以描述为以下几点:“第一,人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上帝的或自然的产物;不仅我们的观念、价值、感情和行为模式是文化的产物,就是我们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以至整个神经系统都是文化的产物”。第二,因为人类生存于其中的文化是多样且不断变化的,“因而人性也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性”。第三,“既然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性就是文化性,那么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属的文化打交道,理解一个人也就意味着理解他所代表的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文化际的关系,而不是两个裸的肉体或理智主体之间的关系。”[3]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文化人”形象其意义的前提是文化本身是具有教育意义和技术含义。其教育意义体现在“多姿多彩的文化塑造了无限丰富的人类和人性”,教育从其基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使人“文化化”的过程。再有,文化本身是包含有技术性的,在人和事物的表层和本质都留下文化印迹,以此标记不同的文化特质,从技术基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文化工具化”的过程,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人”具有教育技术学研究意义。
“文化人”形象能够给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带来两方面的思考和启迪。一方面,启迪我们在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时,谨慎处理教育技术学与相近学科的理论关联问题,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实质是其背后文化观的博弈,谨慎的处理与美国教育技术学关系的问题,中美文化之间不仅存在巨大的鸿沟,也彼此优势互补。鸿沟告诫我们,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不适合我国文化语境的教育技术学体系,我们应避免无文化观念的移植;优势互补暗示我们,美国教育技术学优秀和精华部分,我们要积极吸取,此间要解决好文化“错力”对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的影响。另一方面,启迪我们在实践中要时刻以认知文化差异为实践前提,我们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群体和教学情境来合理选择各种匹配度高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技术是文化的技术,技术选择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而文化差异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技术学实践的质量和效度。
2 “游戏人”的形象
上世纪30年代荷兰文化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正式提出“游戏人”的概念,他强调[10],“人是游戏者”或许与“人是理性者”处于同一层次,“有权在我们的术语中取得一席之地”。可见,“游戏人”诞生伊始就被寄以了厚望。
“游戏人”和游戏是紧紧交织在一起,此处的游戏不是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娱乐活动,还是“人类共有的本性,是人类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各种文化的‘母体’”。[3]“游戏人”的主要特点也是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得到体现,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人习惯于做游戏。游戏活动的精神是人类的一种原始的“社会冲动”,甚至比“文化还要古老”,文明时代的宗教冲动和功利冲动等都只是它的外在形式。第二,人擅长做游戏。人总是深谙游戏的精髓,创造意想不到的游戏精品,人类的“文明就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的形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典型的游戏作品[10]。第三,人总是在做游戏。人生活在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游戏之中,每天的生活就是和游戏打交道。第四,人享受做游戏的过程。“游戏性”是游戏活动的内核,指“自主的精神,平等的精神和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11]人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这样的“游戏性”,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
既然人总是在做游戏,那么教育技术学研究也是人游戏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游戏人”的形象来构想教育技术学研究。首先,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游戏魅力。既然人习惯于并且享受做游戏,那么教育技术研究中研究人时刻处于游戏状态:“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等等,催生研究人员忘我的研究热情,激发研究人员和研究团队的无限潜能,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其次,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自主性和平等性的主张。自主性方面,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充满不确定性,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内容传递研究时所谓的范式和模式只遵循流变之理,充分发挥研究的自主性,不困囿和屈从于研究外的声音,“游戏人”的形象告诉我们,巨人的肩膀是用来站的,不是用来仰视的。平等性方面,研究中对待研究权威的态度是尊重而不能亦步亦趋的遵循,既然人都擅长做游戏,而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研究游戏中的各方应共同营造平等的研究氛围,并平等的维护和修订研究规则,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3 “信息人”的形象
“信息人”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兰开斯特提出,指“懂得如何学习,知道如何组织知识,知道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12]的一类人,在信息社会中居以主导地位。
“信息人”主要特点是:第一,人是信息的封装系统,是物理的、生理的、精神的、文化的多元打包,具有信号与符号的传递与处理的多重功能。第二,“信息意识浓厚,对信息有一种自觉的心理倾向,能敏锐地捕捉有用的信息,维持对信息的注意力、判断力和洞察力”[13]。第三,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传递信息的本领过硬。第四,行为方式以“信息欲”的偏好取代了“趋乐欲”的偏好,“冲破了‘经济人’所界定的人的行为‘自利实在性’与人的‘理性边界’的约束”,“信息欲”是人最根本的欲望[14]。超前的信息意识、精湛的信息技术、合理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勾勒出“信息人”形象的线条图示。
“信息人”的形象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演进发展的反思,“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大家庭中唯一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成员,其研究方法与其他科学学科的差异引发的“研究方法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就不是趋同科学化观念的所谓研究思路的实证化,研究模式的实验化和研究数据的定量化,而是形成针对所占有的研究信息进行科学化处理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态度。比如,研究者对研究目标的信息进行科学提炼,“根据研究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方法”。研究者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元信息的广泛和精确掌握,确保研究中“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地选择研究方法”[15]。其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式的信息化变革和研究品质的提升。一方面,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式的信息化是应信息化时代学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时代的学科核心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在于信息化程度。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的超前的信息意识、精湛的信息技术、合理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是增进信息化程度和赢得信息化战役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沟通越来越频繁,研究的鸿沟越来越小,学科内耗被合作成果替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呈现信息化时代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信息欲”是信息时代的主流和主导观念,“信息人”的信息占有欲望超过自利的追求。教育技术学研究重要组成环节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生产,当“信息代谢”成为学术研究生活的焦点,学术质量以及研究人员的学术奉献精神就会道德自觉,学术诚信等道德问题也就很难有生长的空间。另外,由于研究成果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信息,所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信息人”形象也会有助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绩效的提高和效果应用的推广。
四 小结
支离破碎的教育的“人的形象”只能产生“支离破碎的教育理论和无所适从的教育实践,培养出在内心精神世界和外部社会关系方面同样支离破碎的人”[3],教育技术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技术中“人的形象”。一切从研究开始,一切在研究中开始,因此,我们从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支离破碎的研究开始,从传统的“技术人”、“理性人”、“经济人”的批判到相应的“文化人”、“游戏人”、“信息人”的重塑。我们相信,通过“文化”、“游戏”、和“信息”的范畴,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在新的信息化时代可以重新得到解释和建构,继而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性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5.
[2] 岳伟.批判与重构―人的形象重塑与教育意义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 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教育研究,2002,(6):12-18.
[4] 衣俊卿.文化哲学: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1999,(2).
[5] 蔡建东.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旨趣[J].开放教育研究,2010,(2):47-51.
[6]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演化与未来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3,(1):30-33.
[7] 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39.
[8] 倪雪慧.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整合[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3):36-39.
[9] 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 胡伊青加,成穷译.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2.
[1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74.
[12] 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88.
[13] 林立强.浅谈人的信息化与信息人[J].情报探索,1999,(1):10-11.
[14] 余潇枫,张彦.“信息人假说”的当代建构[J].学术月刊,2007,(2):17-23.
[15] 桑新民.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通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33-36.
The Thinking on Image of Man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WU Ming-chao LI Zi-y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9, China)
Abstract:The image of man is base on its own concept of perception and forms a summary of this, in view of the valu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dynamic research to analyze it: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image of man mainly includes the Technology Man, Homo Sapiens and Economic Ma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ir main features and reveals their theoretical defect, after this, rebuilds Homo Cultus, Homo Ludens and Information Man as the main form of image in information era, and explains its reasonable, in order to provides more reasonable guidance of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