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钢琴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创设舞台表演机会
琴房是封闭的环境,没有干扰、没有交流,除了自己、父母和老师外没有别的听众,儿童感受不到表演的兴奋,更体会不到临场的忐忑。从关起门来弹,到走出去,这一步对于孩子的音乐未来是非常关键的。不管是面对什么年龄段的琴童,钢琴教师都要积极创设表演机会,使孩子尽早登上艺术舞台,使他们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并能得心应手地在公开场合中演奏,将乐曲的思想感情既符合原作的精神,又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起初,教师可要求家长举办家庭音乐会,让孩子先弹给同学、亲朋好友听,再扩大到关系较密切的琴童家庭之间,逐渐锻炼儿童的适应能力。正式舞台上的音乐会规模可大可小,但观众要越多越好。演奏形式最好包括独奏、重奏(四手联弹、双钢琴)。只要教师和家长的态度、方法得当,儿童对舞台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会越来越强。对于天生胆小、心理素质较差的儿童,教师要多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在正式演出之前,教师一定要带领儿童反复走台,熟悉舞台气氛,习惯包括音响、灯光、舞台等在内的环境,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怯场。
(二)阶段性总结
要为儿童多创造有充分准备的演出机会,不搞突然袭击,最好留存音频、视频资料,同时要善于在演出之后对每个孩子做出阶段性总结。要牢记多表扬多鼓励、演奏刚结束不批评的原则,结合视、音频资料,对其坐姿、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触键与音色、踏板、作品完整性与音乐表现都要反复回味。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每个孩子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
二、举办音乐基础知识讲座
作为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家长,必须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但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数。要让家长在陪练过程中明确孩子弹奏正确与否,定期举办音乐常识的讲座很有必要。家长要掌握基本乐理知识,速度、力度、表情等常用音乐术语以及基本弹奏方法;了解奏鸣曲、进行曲、小步舞曲、圆舞曲等曲体结构;掌握学习钢琴的要领与决窍。通过学习,提高家长的音乐素质,促进儿童钢琴教学顺利开展。
三、开展琴童家长交流会
钢琴教师应适时搭建平台,加强琴童之间、琴童家长之间的交流。以座谈会、沙龙的形式,鼓励家长畅所欲言,提出教育孩子学琴的困惑,分享成功家长的育儿经验,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切磋后得出的教育理念使许多家长受益匪浅。另外,建议家长多看一些儿童钢琴教学辅导方法之类的书籍,如:《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琴趣满屋》《琴童妈妈的金钥匙》等。
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其一,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一种过程型的激励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固定要求决定了他的行为和行为方式,人的劳动是建立在一定的期望基础上的,这样,就可以在个人活动与其结果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期望理论可用公式来表示为: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其中,效价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估价,这也可以理解为被激励对象对目标的价值看得多大.这个公式的含义就是:当一个人对某项结果的效价很高,而且他判断出自己获得这项结果的可能性也很大时,那么用这项结果来激励他就非常起作用.因此,要使被激励对象的激励力量大,效价值和期望值也必须高,只要效价值和期望值中有一个的值很低,这件事对被激励对象来说就缺乏激励力量.也就是说,如果被激励者觉得自己的成功几率越大,那么这个目标对他的激励效果就越大.例如,小学即将毕业的孩子都面临小升初的择校问题.当然,要考上名校非常难,首先在报名时就需要出示你获得十级证书和学生优秀艺术人才选拔赛一等奖的证书等等,这样才具备报名参考艺术特长生的资格.尽管要同时达到以上的目标非常不易,但对于那些具备一定条件而又缺乏自信的学生,如果教师让其坚信,只要通过认真努力和全力以赴的准备,那么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成功率是非常大的.所以,以此作为激励目标,让学生严格地从认谱、分手练、合手练、慢练、快练、分小节练、分段练、抽重点练、抽难点练、听各种音响资料……一环又一环反复练习,学生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如笔者的一个女学生,其具备冲击名校人能力,但因为压力过大而出现过放弃的念头,笔者不断地鼓励她,耐心地给她分析所有的情况以及她所具备拿下这个目标的实力和成功的几率.正是在这样的期望的激励下,最终该学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她梦寐以求的中学.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激励的力量不可小视.期望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在该女生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其二,目标理论.目标管理是一种过程型的激励理论,强调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激励积极性.人的行为的特点是有目的性的行为,有没有目的性,其行为结果是大不一样的.目标是一种刺激,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的方向.心理学上把目标称为诱因,由诱因诱发动机,再由行为达成目标的过程就称为激励过程.如,大四的学生都会面临一个选择:“我要不要考研究生?”为了更好的学习知识和有更好的前途,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这条道路.从笔者所教过的几届毕业生来看,有明确的目标设置激励的学生,其考研的结果与没有明确设置的结果大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抱着“今年先去试一试,明年再好好考”的态度,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树立了“今年必须要考上研究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目标来考研.只是抱着“试一试”态度的学生,由于考研的目标设置不清晰,准备工作做得也不是那么充分,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在有些可以去拼一下或可以放一下的环节,他们往往会不自觉或下意识地选择放一下,而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第二年.由于总想着不着急,还有第二年,所以他们就很难百分之百地完全投入进去,其考研的结果上也往往不太理想.而另一类的考生,他们在考研这个目标的激励下,把今年当成惟一的机会,考研的目标设置非常清晰,准备非常充分,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考研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他们都拼尽全力、全力以赴,抱着只能往前、不能退后的态度,整个考研的准备过程与整个考试的状态都非常好,当然考研的结果就会好很多,成功的几率也会高出很多.由此可见,有明确的目标设置激励的和没有目标设置激励的最终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激励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效果也很好.
其三,归因理论.归因就是寻找已经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归因理论是由行为的结果来推断行为的原因的过程,通过已成定局的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找出最佳的激励途径.这种通过反推方式寻找有效激励措施与方法的理论属于过程型激励理念之一.如,笔者教过一个刚学习钢琴的小学生———调皮好动的羊羊,这个小男孩注意力不易集中、坐不住,给他上课时,他常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且往往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笔者刚给他讲到一点儿钢琴知识,他马上就会联想到其他事情上去,思想非常跳跃.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后,我静下来仔细地思考问题的症结及解决办法.原来,羊羊学习钢琴困难,是因为他觉得学习钢琴枯燥、无聊、坐得久、没兴趣.应该说,调皮、好玩、坐不住是每个小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自觉自愿来上课和练琴,所以我们不能一来就对他们推出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等“硬框框”,不能一味地硬要他们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上课,也不能因为他们不专心、不集中就一再对其进行批评.这样的做法只会打击他的积极性,让他更灰心,对钢琴更没兴趣.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比对其他孩子更有耐心和信心,不断地鼓励他、激励他,让他先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感受到学琴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难、那么无聊,让他相信他完全有能力把钢琴学好,然后再慢慢地培养他的兴趣,让他逐步地喜欢上钢琴.为此,在上课时,笔者对羊羊更加有耐心,反反复复地给他解释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并照顾到他好动的特点,在他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后给予其一些休息时间,从精神上先缓解他的压力.只要他好好上课,课后笔者还会视情况对其进行鼓励或给予其一些小的奖励.在上课的节奏安排上,笔者也做了调整,对他提出的天马行空的想法和问题并不着急打断他,而是尽量结合要讲的钢琴知识和他一起交流,这样上课的气氛变得轻松和融洽起来.而每当他弹好比以前好时,就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觉得更开心,没有压力,觉得自己很棒,于是越弹越有劲头.后来,羊羊不仅可以顺利地上完每一节课,同时也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教学内容.
二、结语
从我国钢琴教学的现状来看,我国高校钢琴教学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较高的钢琴教学模式,在钢琴教程和课程设置方面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现今高校的钢琴教学应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以教育部规定的钢琴教学大纲为基础,在规定范围内选择合适的钢琴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的安排,在不断的探索中对高校的钢琴教学知识结构体系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该熟悉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生对音乐知识和钢琴演奏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程度进行了解,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可在钢琴教学中设置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互相的交流与合作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完成教学过程。教师采用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练习弹奏时教师通过语言的提示、形体的暗示、旋律的哼唱等方式指导学生,或者与学生的合作联弹,通过默契的配合指导和帮助学生对乐曲作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会。
二、从学生兴趣入手,促进个性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性格特点,接触钢琴的时间和训练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每个学生对于钢琴知识的领悟能力不同,对乐谱、演奏技法和乐曲的表现力方面的能力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同一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其演奏水平的变化即使是演奏同一个乐曲也会有不同的领会,在演奏技法的把握程度上也不同。在国外,钢琴教学已经将教学重点从单纯的演奏技术的传授向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上转变,在钢琴教学中不仅限于对演奏曲目难度提高的追求上,而是更加重视学生实际能力方面的培养。对于钢琴演奏来说,能力不仅是弹奏技能方面的能力,也不仅是高难度曲目的弹奏能力,而是在此基础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因此,在现今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了解,从学生的兴趣的入手,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演的热情,使学生建立起强烈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对学习的每首乐曲的演奏都能够具有饱满的热情。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从内心中对演奏音乐产生热情,呈现出跃跃欲试的迫切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做到集体教学和个性教学的有机结合。在集体教学中有弹奏、有聆听、有问答、有讨论,建立一种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进行个性教学时,要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采取鼓励、启发、建议等方式激发学生演奏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演奏体验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精神
钢琴演奏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艺术思维加以融合,强调艺术的展现和思维的创新。钢琴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教师个人的素质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求更高。钢琴演奏作为音乐专业的必修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教师要鼓励学生将侧重点放在对乐曲演奏过程的体验上,自己动手弹奏的乐曲和听乐曲的录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的音乐中,将自身的情感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即使是平日里的练习也应该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得欲望,实现琴我合一,在心灵上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使音乐体会得到升华。教师在向学生强调演奏过程体验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演奏练习的过程中能有有所发现,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使乐曲的演奏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引导学生掌握钢琴演奏规律
在钢琴乐曲的弹奏上,对于复杂度高、技术难度大的乐曲作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感到没有把握。当演奏达到高级阶段的时候,人们倍感压力的那些复杂的、高难度的音乐作品通常都是由多个短小的小型乐段组成。对于这样的大作品,如果能够将其乐段进行分段处理,化整为零,一步步的处理、解决,大作品化成一个个小乐段,演奏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高校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复杂乐曲的弹奏的教授,要把握这一基本原则:对整部作品进行科学的分段安排,对作品分段后逐一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钢琴学习的规律。通过教师将整首乐曲作品最复杂最深刻的系统理论向学生进行准确、清晰的表述,深入浅出的分析,并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重视黑暗训练的应用
1.1激发学生的情感
舞蹈是一门表达感情的艺术,它的情感往往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体现出来的,舞蹈的灵魂在于舞蹈者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一个优秀的舞蹈者往往能通过舞蹈动作将音乐中的情感转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来。因此在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并将其放在教学任务的首要位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不同类型及风格的音乐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同样的,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伴奏也会给舞蹈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舞蹈者融入音乐伴奏的情感中往往会影响他们自身的情绪,进而将这种情绪表现在舞蹈动作中。要想帮助舞蹈者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塑造优美的舞台表演形象,充分地表达舞蹈者的情感和个性,那么就必须选择好的伴奏音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舞蹈者舞蹈动作的情感表现力。[2]优美的钢琴伴奏具有鲜明的感彩,学生不仅能够快速地融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中,调节自己的舞蹈肢体动作,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使学生学会用舞蹈动作来表达对音乐内在美的欣赏。因此,教师要根据舞蹈动作的特点及其想要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钢琴伴奏,并且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要重视音乐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舞蹈表演中表达自身的情感。
1.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对于舞蹈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管是任何类型的舞蹈,舞蹈动作的实现都需要节奏和节拍来配合,如果舞蹈动作失去了节拍那么就会导致动作的不协调,使整个舞蹈表演失去连贯性。这就说明了舞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音乐的协助才能更好地进行。而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它的使用领域是极其广泛的,功能也非常强大,所以它适合运用在各种类型的舞蹈教学中。[3]钢琴伴奏具有多种优势,比如速度可急可缓、旋律丰富多样、音色优美等。在舞蹈教学中运用钢琴伴奏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身对舞蹈动作节奏和韵律的控制。让学生的舞蹈学习根据钢琴伴奏来进行,有利于学生在钢琴伴奏中把握舞蹈的节拍和节奏,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更具流畅性。
1.3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使舞蹈赋予节奏和韵律
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也可以说二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特别是对于舞蹈而言,舞蹈的动作、情节都离不开音乐。因此,强化舞蹈的节奏感和韵律需要借助音乐来完成。并且音乐能够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好的音乐伴奏能够激发舞蹈者的肢体语言表达和艺术想象力,进而帮助舞蹈者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舞蹈动作。[4]钢琴伴奏对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学生可以通过钢琴伴奏的节拍和韵律来调整自己的舞蹈动作,使舞蹈动作和音乐演奏充分融合,更具规范性。舞蹈教师要善于把音乐中的知识融入舞蹈教学中,根据音乐的气息来控制学生的舞蹈动作,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规范,进而表现出轻重、抑扬顿挫等动作变化,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4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舞蹈教学属于一门艺术教学,如果艺术教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的话就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艺术教学应该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应充满活力和激情。传统的舞蹈教学课堂大多数都是呆板和严肃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做机械的舞蹈动作,缺乏创新。而钢琴可以演绎出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不管是柔和优美的,还是慷慨激昂的曲目钢琴都能够伴奏出来。在舞蹈教学中采用钢琴伴奏不仅能使学生接受音乐的熏陶,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2结语
曲谱对于钢琴演奏来说十分重要,通过读谱,能够对整个钢琴曲目形成比较完善的认识,增加演奏的表现力。同时,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不管何种形式的音乐作品,都或多或少的依赖于乐谱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乐谱是对作曲家整个创作思想的直接表现。钢琴学习者通过自己理性的头脑,将乐谱作为整个钢琴曲目的基本依据,进行学习和演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督促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对曲目形成正确、理性的理解,从而保证钢琴表演的真实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谱,逐渐的引导学生对乐谱进行研究和分析,从曲谱中的音符、休止符开始,逐渐的到乐句、乐段等进行分析;然后对曲谱中的表情记号、升降记号进行分析,最终对乐曲中的音乐术语进行理解。通过良好的读谱习惯,学习在进行钢琴练习之前,认真读谱,将读谱过程中形成的理解和理性思维贯穿到整个练习乃至演奏过程中,这样,曲目的演绎效果就大大提高了。
二、钢琴练习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重复”练习习惯
众所周知,在钢琴练习过程中,“重复”问题是经常出现的。整个钢琴练习就是手指、手腕以及整个身体重复动作和协调运用的过程,通过不断的重复,夯实基本功,对曲目获得新的理解和感悟,这样才能提高练习者的技艺,提升演奏的表现力。因此,在钢琴练习方面,“重复”属于一种顺应学习规律的科学练习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重复”也需要进行合理运用,对于一些学生没有计划、没有步骤、不讲方法、漫无目的的“重复”练习行为,教师需要及时的进行教导,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进行“重复”练习,哪怕是在“重复”练琴的过程中,也一定要用心,要动脑子,务必做到手到心到,在练琴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理性思维,边练琴边思考,进而逐渐养成有计划、有规律、有目的的“重复”练琴习惯,不断的克服练琴中的各种困难,提高自己的技艺,同时也能很好的避免学生由于漫无目的演练而对钢琴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钢琴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慢练”在钢琴练习中的重要性
钢琴学习中的“慢练”是指话费一定量的时间,对钢琴曲谱中一些特定的音符进行准确、充分的弹奏。通过“慢练”来解决钢琴练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提高曲谱演奏中一些生涩乐段的演奏效果。因此,“慢练”在钢琴练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用脑”进行“慢练”,在慢练进行之前,需要先对曲谱进行研究,对快练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曲段进行慢练,练习过程中注意指法、分句以及基本动作走向等,通过慢速的练习感悟,对困难片段的弹奏方法进行掌握。虽然整个慢练的速度很慢,但通过大脑的思考,手指位置转换到位的速度却不慢。通过“慢练”练习法,将快速反应同慢速练习结合起来,学生就能在钢琴练习和演奏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逐渐提高练习效率。通过“慢练”练习法,钢琴练习效果才能更好,提高整个钢琴教学效果。
四、养成“分声部练、分手练以及分乐句练”习惯的重要性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告诫学生要一句一句地练,学生也往往会遵从这种教导,从头到尾机械性的对曲谱进行一遍一遍的演练。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的曲目熟练度提高了,但是演奏技巧却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分声部练、分手练以及分乐句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练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耐心的分手、分声部、一句一句地对曲目进行演练,演练的同时仔细磨炼曲目的内在规律和情感,增加自己对曲目的感悟,进而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知道练习不同于演奏的道理,通过练习来克服钢琴学习中的难点,促进正确弹奏习惯的培养,通过分声部练、分手练以及分乐句练等细节性的练习方法,找到自己需要的乐感和指触。在我们高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练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钢琴教学工作也开展的更好了。
(1)准确完整读谱,对自己的声部进行熟练练习。准确把握节奏、音型、休止符。严格的规范音符的时值,确保在将来的合作中能够精确。同时要对乐谱上面的力度标记,速度标记以及表情术语进行查阅,熟悉作品力度层次的变化,段落速度的变化以及情绪的正确把握。四手联弹的作品,因为是两人同时进行演奏,这对每位练习者在读谱能力,节奏把握能力上要求更加严格。四手联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整齐,不仅仅指音符的下键整齐,节奏的整齐,还需要音色上的整齐。这需要练习者熟练精准读谱,指法正确,音符、节奏弹奏准确,要认真阅读曲谱上的速度标志,强弱力度符号,读懂音乐表现术语的意思。如果在独奏练习中就出现错误的指法、音符或节奏,甚至错误地理解速度、强弱等音乐表现,就会导致合奏期间音乐的不协调,不完整,旋律不优美,音乐风格与音乐表现与曲作家不相符合。而对于声部中的重点难点要进行反复练习,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各声部中,经常会出现音阶快速爬行,十六分音符快速弹奏,八度双音或和弦连续弹奏等难点,应重点练习。例如,在146至154小节中,第一声部的练习者双手同时演奏快速十六分音符,需要重点练习此段,不能出现音符弹奏不均匀,不清晰的现象,否则会给后期的合作增加困难。总之,在合奏之前,每位练习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自己的声部进行充分准备,完整读谱,并熟练演奏。
(2)在熟练练习自己的声部之后,要对另一声部进行粗略的练习。这要求每位练习者基本熟悉搭档的声部,有助于合奏时正确区分主旋律和伴奏旋律,将节拍节奏弹奏整齐协调。在64至73小节的段落中,第一声部是以切分音为主要节奏型的一段旋律,而第二声部是以三连音为主要的节奏型,这造成了第一第二声部出现了“三对二”的整体节奏型,练习者在合奏之前可以使用节拍器,对自己的声部进行精准的节奏练习。
2合奏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合奏之前,两位练习者需要向搭档演奏自己的声部,以加深对彼此声部旋律的印象。这有利于每一位练习者熟悉整部作品旋律、音乐主题以及音乐风格,有利于练习者划分主题旋律及伴奏旋律线条。在合作过程中,要把音响比例,声部之间的平衡作为重要的练习目的。例如,在1至10小节段落中,主旋律声部出现在第一声部中,这就需要第一声部的练习者突出表现旋律,而作为伴奏声部的第二声部练习者力量相应减弱。但旋律声部并非永远都出现在一个声部中,如79至89小节,主旋律声部移到第二钢琴声部中了,第一钢琴声部变为伴奏旋律,这就需要第二钢琴声部加强力度,第一钢琴声部力量减弱。在段落与段落的力度层次发生急剧变化时,演奏者双方应当互相倾听,互相体会对方情绪的变化,主动给以对方身体或者呼吸上的提示。练习者对彼此声部熟悉,还有助于踏板的使用。两人可以在此环节上一起研究音乐进行到什么地方,需要踩踏板,踏板踩到几分深度。
想象力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它属于一种高级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想象力能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音乐的想象力就是指人们通过大脑主动把音乐中的各种音符进行改造,从而形成自身情感或理解能力。通常,有三个因素会影响人们音乐想象力,即个人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个人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三点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大多数时候都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学生一旦具备了想象力,便能迅速提高自身音乐表现力。因此,钢琴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这也符合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设置标准的要求。传统的钢琴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培养钢琴演奏技法,而忽视了想象力与表现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即使掌握了娴熟的钢琴演奏方法,所弹乐曲也缺乏丰富的音乐内涵,很难产生感染力与渗透力。作为钢琴教师,我们一定要意识到钢琴教学改革的紧迫性,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表现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与表现力的方法
(一)善于聆听,使自己和音乐联系起来,用心去感受想象
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一些优秀的音乐节目,不必局限于钢琴,要把范围放宽些,欣赏其它乐器类的也可以。由于人类的听觉十分敏锐,对于学生来说也一样,因此,在听的过程中,要利用音乐的内容、情感、意境等去唤起学生的内心感受。比如,每次教新乐曲的时候,先由教师作一次完整的范奏,学生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后,再逐渐引导他们进行弹奏,使孩子们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对于一首欢快活泼的乐曲,可以引导学生将愉快的情绪和曲子的旋律、节奏联系起来。这样,既能了解音乐所表达的形象,也能感知相应的意境。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力与鉴赏力也会逐渐增强。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乐曲本身联系起来,他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内涵。让孩子们通过手指的跃动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逐渐培养他们形成一种心灵与琴音贴近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演奏就会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不会空洞、枯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范奏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防止孩子们一味地去模仿,反而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比如,有的学生乍看起来钢琴演奏技能不错,但遇到一首陌生的乐曲,在视奏时,问题便暴露无疑。这是由于他的学习模式都是基于对教师范奏的纯“模仿”,对音乐的具体演奏方式及捏容关系都不清楚。
(二)多方位多层次地启发学生音乐想象力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借助自己的想象力,用心去感受乐曲所蕴含的美感及情境感情,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想象力。然后,利用大家的不同见解来诠释出乐曲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这样,使音乐具有一定的个性思维。然后,教师可以根据音乐形象的两大特征,如不具象性与多义性,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体的音乐情境和形象,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韵律,并根据和声的分析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这样,也有利于从更深层次对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进行启发。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强和其它学科的联系,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去体验音乐的独特魅力。在他们展开丰富联想的时候,再引导他们对乐曲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把握。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与对音乐的真实感受,最终得出新的音乐内容。
(三)重视乐谱,仔细研读
乐谱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内涵。要掌握一首音乐作品,必须先掌握其乐谱。教师要培养学生尽量忠实于乐谱,即忠实于作品。精心研读乐谱,就是要关注乐谱上的每个标记,同时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研读乐谱,有助于对乐曲的再次创新。即在原乐谱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增减或改变,使音乐表达出不同的意境及感情。教师也可采用这种方法锻炼学生对音乐的思维能力及表现能力。
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作为乐器之首的钢琴从富贵人家的奢侈品,发展到寻常百姓触手可及。时代在进步毋庸置疑,同时也彰显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钢琴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本身价值已远远超出一般普通的乐器。弹钢琴对培养人的气质和品质也是众人所为之赞同的,弹奏一首成功的钢琴曲更是每个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去学习钢琴,在高校中也有很多开设钢琴专业供学生学习。下面笔者以互动式教学在少儿钢琴教学及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为代表,具体阐述互动式教学于钢琴教学中的必要性。儿童时期,是公认的学习好时期,尤其是对于钢琴的学习。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和心智逐渐成熟,在弹钢琴的过程中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加之眼、耳、大脑的共同运作,对孩子在发育过程中的脑部和身体都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不但会使儿童学得快、学得好,对于其自身的身体发育也是极好的。但是同时,我们不可忽视,自制力差、贪玩是所有孩童的通病。学琴者都深知一个道理,学琴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取得成功,对于真正的成功者,后天的努力比天分更加重要。学习之初,涉及的基本知识如音符、节奏等,对于儿童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半途而废的学琴者比比皆是。因此,在少儿钢琴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很有必要,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喜爱,也培养了他们对钢琴的感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钢琴,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训练,复习纠正。在互动中培养孩子自觉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主动识谱,体会音节练习的奇特和钢琴音色的美妙。同样,对于高校中的学生更是如此。从年龄层次上来说,青少年相对于儿童的心智和思维都有了相对的成熟。但是,处于叛逆时期的孩子似乎比少儿时期更加难以管制。加之生活的丰富性,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投入到学习钢琴中去,更多焦点集中在聚会、游戏、恋爱等方面。以互动式教学方式培养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自己去弹奏,抓准音,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同时也给学生有自我理解所弹奏音乐中内涵的机会,让他们在互动中找寻音乐的源泉,唤醒自身内在的音乐动力。
二、互动式教学方法在钢琴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互动式教学着重以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为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钢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激发自身的潜质,从而达到与钢琴的融合。具体来说,互动式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维系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对教师都是有敬畏之心的,这种态度固然是好,但是若是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将会适得其反。课堂上过于严肃,会使得学生产生紧张的情绪,这同时也会给识谱、按键力度等各个方面都造成负面影响。课堂过于沉闷,使得学生懒散、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是学琴致命点。所以说,在课堂上,要密切师生关系,给课堂营造出愉悦和谐的氛围才是学好钢琴的第一步。其次,科学教学,活动施教。贪玩是儿童学习钢琴的绊脚石,抓住儿童的这个天性,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或者把音符编成故事,动态地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在弹琴中找到演奏的共鸣点。对于心智成熟的学生,可以讲解更多的音乐背景,融入更多的民风民俗,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了解音乐背景,从而更加深入地弹奏出感情,更加融入钢琴的世界,达到忘我的境界。这也正是每个学琴者想要得到的享受。互动式教学很好地利用了学生自身的缺点将其转化成推动学生学琴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双赢的好模式。最后,实践操作中的互动。在实践中学习是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引导学生对于课外资源充分学习的基础上,经常播放音乐资料,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题材的听觉视宴,同时经常带学生去听现场的演奏会,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在培养学生听觉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实践的演奏,使其仿佛置身于演唱会中,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曲调、和声、节奏等。这种实践操作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水平,增强了他们的节拍感,更加使他们领略到音乐艺术的伟大,把握了音符跳动的真谛,感受到钢琴精神的震撼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