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方茶文化论文

地方茶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方茶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方茶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茶文化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51-02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推崇在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创新等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1]。江西农业大学目前已开设茶学本科专业及茶文化与旅游方向。在茶学专业背景下,从农学的角度认可茶学,从文化的角度评析茶文化[2],以茶文化为依托,促进大学生文化品味和素质教育[3]。在笔者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合理等现象。鉴于此,笔者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以提高公选课《中国茶文化》课程教学质量,为丰富大学生文化品味和提高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1教学方法改革

1.1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程度、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整体把握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选修《中国茶文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家乡都有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每次开课的第一堂课,笔者以湘西苗族风俗习惯中与茶有关的婚俗以及湖南特有的虫屎茶等为例,亲身体会生活中的茶文化。

1.2 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求知欲

一方面,在讲解茶的分类命名、茶的评鉴冲泡以及茶水礼仪等相关章节,笔者将代表性茶类和茶具带进课堂,并就每种茶和茶具的特点及用途当场示范“绿叶红镶边”、“三龙护鼎”和“凤凰三点头”等茶艺用语的真实含义;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一种备用茶,推选代表初步判断茶叶品种和质量优劣,让学生对实物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收集地方名茶,或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商场、超市和茶叶专卖店收集茶样,或自行调研茶叶价格和消费水平等[5]。

2 教学手段改革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中国茶文化》课件中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6]。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文化在电影等艺术创作的作用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电影“绿茶”和“茶色生香”等片段中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以上多媒体技术将《中国茶文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

3.1 课堂笔记与出勤

课堂笔记与出勤占总分的30%,其中课堂笔记随机检查2次,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占总分15%;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缺课3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该公共选修课。笔者每次开课的第一节课重点强调了课堂笔记和出勤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出勤,并及时总结、记录课堂上的知识点。笔者在统计《中国茶文化》课程出勤时,每缺一次课扣3分,平时成绩少于12分。

3.2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占总分40%。笔者围绕当前茶文化的动态,准备了“茶文化发展是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茶文化与生活”和“茶与健康”等10余项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任选一项议题课后搜集资料,整理并制作ppt展示汇报,最后根据每组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每组汇报计时5分钟,教师及学生评委根据课件制作和汇报情况综合打分。以上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课程论文写作

课程论文写作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自主查阅科研文献和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术等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课程论文的写作是考核学生掌握茶文化系统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规定课程论文的框架,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写作规范要求。笔者以“爱茶者说”、“品茶品人”以及“茶品人品”等立题,要求学生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字数3000左右。以上课程论文写作部分占总分30%。

4 结语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沉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弘扬中国茶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公选课《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等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1]。《中国茶文化》教学改革的推行,丰富了课程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教学效果,笔者在《中国茶文化》后续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努力探索,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 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茶叶加工,2010,1:40-42.

[2]陈茶凤.?高职高专茶文化专业课程设置探索-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161-162.

[3]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 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4]吴翊. 启发式教学再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67-68.

[5]王君雯. 中职学生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以商品学中的“茶叶”部分教学为例[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9:167.

[6]吴亚凤. 多媒体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J]. 教育:中旬,2013,6:52-53.

[7]刘兰娟.?Blackboard教师操作手册[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产业态势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产业发展,以茶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在学术界,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目前,在学术界的研究中,主要偏重于茶文化的产业发展,对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特别是有关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的研究少之又少。有鉴于此,有必要对茶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特征以及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丰富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内容的目的。

一、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要首先界定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关系。茶文化的概念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最早提出文化旅游概念的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认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这是从广义上定义文化旅游的概念。国内学者任冠文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茶文化和文化旅游都属于文化范畴,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并且都处于行为文化层面。而茶文化旅游不只是茶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相见,它既是茶文化内涵的延伸,又是文化旅游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二)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不但没有统一的定义,而且有关茶文化旅游概念的论文也是少之又少。张琳洁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茶业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毕剑、尹郑刚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艺术形式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认识茶文化、欣赏茶文化为主要目的,融观景、品尝、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主题旅游。以上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作者都是从旅游产业化的角度进行界定,没有考虑到旅游者与茶文化旅游内涵之间的关系,没有突出旅游者的文化动机。笔者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解、鉴赏和体验茶文化内涵,而对茶文化旅游区进行的旅行,从而使旅游者获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

二、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一)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特征。文化性不但是当今旅游的整体属性,更是茶文化旅游的根本属性。如果在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没能表现出茶的文化性特征,不但没有吸引力,而且行之不远。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是有关茶叶的生产、加工以及饮用等方面而产生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在这些表现形式中,都是围绕茶的这个核心来表达,如让旅游者参加茶叶的采摘、炒制过程,使游客体验到茶叶的生产文化;通过茶艺表演,使旅游者体验中国茶的“廉、美、和、敬”的茶德文化;通过旅游者欣赏茶诗、茶画和茶歌等艺术,使游客体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休闲娱乐性。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内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在内涵上更多地体现出休闲娱乐性特征。旅游的属性不仅包括文化性,还包括休闲娱乐所带来的愉悦性;茶文化在表现形式中也更多的是使受众体验茶所带来的休闲娱乐享受。从以上两点来看,旅游和茶文化的休闲娱乐性特征是相一致的,这也是茶文化能适应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开发出茶文化旅游的前提。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通过有关茶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突出这一特征,特别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它在表演过程中,所展示出来茶的休闲、养生的文化都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的愉悦。除了茶道之外,茶文化旅游的其他形式所追寻的目的也是使旅游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休闲娱乐。

(三)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茶文化旅游作为当今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它的经济性特征表现的非常明显,这是由于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和企业化所决定的。茶文化旅游企业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追求经济利益是首要的目标,也是无可非议的做法。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今世界是市场经济世界,追寻经济性就能用经济手段更好地保护茶文化艺术,丰富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地追求经济性使有些茶文化旅游企业偏离茶文化的传统形式,甚至把一些糟粕带进茶文化旅游中去。因此,鉴于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特征,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不但要追寻经济利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茶文化旅游的产业态势

(一)国内茶文化旅游发展初露端倪。国内虽然茶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稀少。目前,我国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地区主要是较大的产茶区,这些茶叶产区虽然茶产业的规模较大,但是与茶相关旅游产业的规模却相对较小,没有形成专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大型旅游景区和旅游公司,这样就不能适应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速度。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举世闻名,但是与此相关的茶文化旅游知名度却不高,如很多旅游者只知道杭州的西湖龙井很有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与龙井相关的旅游产品。纵观国内的茶文化旅游市场,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十分不足,产品不但稀少而且形式太单一,没有形成一条与茶有关的旅游产业链条。以上几点说明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十分不足,还处于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要想发展我国茶文化旅游,必须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大力开发适合我国茶文化旅游的产品。

(二)茶文化旅游重“茶”轻“旅”。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普遍存在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旅游产业发展的现象。由于我国茶文化旅游是在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加之以茶为主的旅游收入没有茶产业收入高,导致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旅游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再者,我国的茶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都是政府导向性,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模式中,政府在开发的过程中只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与茶有关的旅游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发展茶文化旅游无非是为了丰富茶产业的内容,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影响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节会旅游带动茶文化旅游发展。近年来,节会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一些茶叶产区开展的茶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加。鉴于此,这些地方政府改变了过去“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老传统,纷纷在茶文化节时把旅游要素也整合进去,这样达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上海市把以前的茶文化节名称就改成了“茶文化旅游节”,旅游元素的加入丰富了茶文化节的内涵。但是,这些节会旅游还是以“茶”为主,以“旅”为辅,不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

四、结语

茶文化旅游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行业发展态势上都处于起始阶段。要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就要加大对其的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从理论高度上指导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文化.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

第3篇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英美茶文化;比较

茶已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文化,是代表国家特征的标志。茶在中国体现的意境和在欧美国家体现的意境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茶如君子之交,淡薄静雅,而在英国,茶就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展现了绅士的风度。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发展和“茶”在英语中的表现探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茶文化,这对研究中外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唐朝时茶已经成为了一种风靡全球的风雅之物,当时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不少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并记录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再传回欧洲大陆,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国的茶西行经过广州、福建等沿海城市再到马来半岛、印度半岛最终到达欧洲大陆。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中国的茶叶,三百多年后的葡萄牙传教士撰写了一部专门介绍中国茶叶的书并刊登出版。从此,中国的茶走上欧洲发展道路,让无数欧洲人了解茶并喜欢上茶。最初引入茶进人们视野的是葡萄牙人但真正推广的却是荷兰人。葡萄牙人通过马可﹒波罗的游记对东方茶叶好奇无比,借助当时海上霸权的地位和发达的海路运输技术,入侵中国,获得中国最早的贸易权,得到大量的茶叶并运回国,引起上流贵族的关注和好奇。但是因为葡萄牙人注重国内自身消费而没有国际贸易的意识,所以并没有将茶全面推广,真正实现茶叶推广的是后来居上并击败葡萄牙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荷兰通过大量的贸易将茶带进欧洲市场,带入欧洲人的生活中,并使其成为时尚的象征。除了进口各种茶叶之外,还将配套的茶具也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虽然荷兰将茶有效地传播到欧洲各地,但是并没有形成全面饮茶的气候,只有少部分地区已经接受茶这个新的事物。到了18世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替代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地位,也将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使茶走进英国贵族的日常生活中,发展成为一种英国茶礼仪,最终走进了英国百姓家庭。英国人自此以后钟爱喝茶,尤其是红茶,更是将茶作为贵重物品招待客人,也会在聚会时品尝享用红茶的香甜。至此,茶的发展并没有止步,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入了美国,在传统茶的基础上改造成风靡全球的美国冰茶。茶在不同国家得到不同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迥然不同,不仅仅因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而不同,还因为受所处时期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不同使得茶文化在各国有了新的发展。

2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茶文化不是只指如何泡茶、饮茶、品茶或是表演茶艺这些外在的表象,而是在泡茶品茶的过程所感悟的人生哲理。著名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详尽地描述了茶的制作工艺和他所要表达的治国为人的思想。由于茶的历史悠长,受到不同时期的影响,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茶文化,其中所受影响较大的要数唐朝时期的儒释道思想文化了。

2.1儒家的“中庸”思想

“中庸”一直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思想,中庸一直不偏不倚,折中的处事态度。朱熹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很多学者认为中庸思想就是软弱、妥协,这是进入了误区。中庸的思想讲究的是和平、真善美、宁静致远的意境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不争取。儒家思想还要求人修身平天下,茶经中茶性就充分体现了这个观点。茶的妙处在于修身养性,平静心态,追求淡雅的生活。古代君子通过饮茶彰显为人处事之道,无处不在地体现了儒家的“仁”思想。

2.2道家的“顺其自然”、“精”“俭”的理论

道家理念在《茶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陆羽深受道家理论的影响,追求“精”“俭”,认为茶学的灵魂之一就是崇尚自然、崇尚简朴、崇尚真善美的美学理念,意在天人合一的和谐。最为典型的就是在茶经中出现的茶用具代表青盖碗。盖碗是一种特别能体现道家思想的茶用具,其冲泡的每个程序如净手、出具、开盖、摇香等等都包含了道家的内涵,讲究尊道贵德、重人贵生、天人合一,极其看重茶道礼仪。

2.3佛家的“悟”学说

评价陆羽的宗教倾向时,不能单一的归纳为儒释道其中一家,他不属于任何一派,因为他的思想融合了三教的精华,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因此他所著作的《茶经》必然倾注了他的人生理念,其中之一就是依佛。佛家注重悟性,而茶也在于一个子“悟”,所以茶有助于僧侣在坐禅修行时提神醒脑,被视为一种修身的过程。

3东西方两种茶文化的比较

中国的茶文化和英美的茶文化属于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起源于中国,流传到欧美,再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带有独特风格的茶文化。这两种文化必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就从其经济、地理和文化等几方面具体分析两种文化的特点:

3.1中国是东方大国,坐落在世界的东方,欧美相比中国的地理位置而言就是西方。中国的茶一路西行来到欧洲大陆再到美洲大陆,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糅合,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两种茶文化。中国地大物博,因为土壤和阳光的条件不一样,生产的茶叶品种也不同,有红茶、绿茶等,中国人根据地理位置和饮茶习惯的不同会品尝不同的茶叶感受不一样的滋味;英国地处地中海,本身不适宜生产茶叶,又因常年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所以偏爱浓厚而甘甜的红茶,最著名的英国茶文化当属下午茶(afternoontea)了。东西两大国的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两国的饮茶种类也就不同。

3.2中国古代的经济体制是封建小农经济,在满足温饱的条件下,人们就开始考虑精神上的提高。在封建社会的影响下,茶成了一种风雅之事,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茶由一种商品逐步发展成茶学、茶道最后融合为茶文化。在这种稳定的小农经济里,饮茶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需要人心如止水、心平气和,慢慢品尝,感受茶的宁静和芬香。而英国的茶相比中国的宁静,带有实用性和工业化的特点。英国人一天最重的一餐是晚餐,中午的饮食就会相对简单许多,而又因两餐间的时间相隔很久,由此就有了下午茶这种形式。下午茶不仅是喝茶还有糕点水果之类的甜品。英国的茶文化讲究的是茶具好看、贵气,茶味甘甜浓厚,在聚会中衬托出贵妇们优雅的气质和优越的社会地位,这种讲求实用性的饮茶方式恰恰体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的特点。尤其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实用性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速溶茶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英美这样的发达的工业国家随着技术的革新,也将茶叶的外形和用法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除了形式上的不同,还有对茶的认识的不同。在中国,茶是食品,是吃食,而在英国,最初茶是作为药在宣传的,他们认为茶具有很多医药作用,如消热解毒等等。

3.3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儒道佛三派的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和谐供出的精神,也要求饮茶之人修身养性,提高修为。这种种要求展现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讲究淡薄、豁达、内敛的品质。可以说,中国的茶道反映的是一种无处遁形、不可言传的品性、情怀和美感。它散发的气息实则为君子礼节,体现了“君子之交淡若水”的高尚节操。而英国的茶文化更多体现的是贵族的礼节和仪态,在其中展现了英国绅士的风采。由此可见,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化特点,讲究“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崇尚自然、崇尚简朴、顺其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个人品行的培养;而英国茶文化则体现了贵族们的高贵优雅,是人的社会身份的标志,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其务实性和现代性。中国人看重茶文化是因为它的精神内涵,把它当做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而英美等国饮茶看重的是其功效和性能,仅把它作为商品和身份的标志。

参考文献

[1]赵淑萍,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2013:313-315

[2]吴琳,中英茶文化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76

[3]黎小萍,简说中国茶文化[J],茶叶机械杂志,2001(4):34

[4]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2):327-333

[5]毕文静,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2(4):128-129

[6]秦茂莉,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3):80-83

[7]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

[8]张加明,中华茶文化与人学生人文修养[J],农业考古,2011(5):69-72,102

[9]寇丹,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关于《茶经》的文化内涵[J],1999(04):209-210

[10]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8-211

[11]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12]许嘉璐,中华文化传播之翼—关于茶、茶人、茶文化的儿次谈话[J],中国电视(纪录),2014(10):65-67.

[13]姜欣、姜怡,茶典籍译文中异域特色的保留与文化增殖[J],北京航空航天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61-62.

第4篇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介绍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2.第一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3.从文中看,第④⑤⑥段顺序不能调换的理由是

4.第⑥段中“化干戈为玉帛”在文中的含义是

5.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1.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茶作为文化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老舍把喝茶当做生活方式和目的,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情,引出说明对象。

3.这三段尽管都强调了茶能“净化心灵”,但分别是从喝茶能使人内心变得“静”与“和”;能养成简朴的品质;能喝出和睦三方面来说明茶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先对个人的心态,再对人的品质,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来谈,三段说明,是按照茶的影响力由小到大,由对个人的影响到对群体的影响来说明的,按一定逻辑顺序,所以不能更改。

第5篇

摘要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本科生四年中所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的综合、巩固和提升,是每个大学生人生中接受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培养的开端。同时,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的全面、综合检查。文章结合南京林业大学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实践,对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本科 毕业论文 质量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更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检验。笔者通过抽样,对近年所指导、评阅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从论题的选择、观点的提出, 到论据的运用、文字的表述, 问题多多, 不一而足。在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不断下降的今天,研究这个课题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南京林业大学2003——20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情况,针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缺乏创新,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

与大多数高校相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选题也是由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和研究方向,向学生提供选题的范围,然后教研室根据学号随机平均分配给指导教师。学生的选题主要侧重在新闻、公关、秘书、语言、文学、广告、文化等方面。2003——2008届论文共396篇,其中新闻类选题25篇,占6.3%;文化类选题23篇,占5.8%;广告类选题12篇,占3%;秘书类选题70篇,占18%;语言类选题38篇,占9.5%;文学类选题220篇,占56%;其他8篇,占1.4%。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结合秘书专业实际的很少。有的选题大而空,比如《周国平散文研究》、《浅析海岩小说的创作》、《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关于中国民营企业道德伦理的探讨》、《当代秘书素质要论》、《秘书美学浅谈》等,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些问题很难在8000字左右的文章中论述全面而深刻。有的选题虽有新意,比如《中国饮食类广告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秘书学研究现象新探》、《论秘书工作的管理效应》、《公共关系在企业秘书中的运用》等,但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查找困难、缺乏实践感性认识、投入写作精力不足等原因,泛泛而谈,缺乏说服力,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2. 投入精力不足,抄袭现象严重

从六届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因为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加上精力投入不足,每一届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的初稿抄袭已有的论文,而且屡禁不止。原文照抄的学生较少,大多学生将别人已发表的成果进行剪切粘贴、注水,拼凑为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这些论文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把关下大部分都被退回重写,如《浅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语言的突破创新与规范化》、《论李白诗歌中的送别情感》、《论中美文化下的姚木兰与郝思嘉》、《对解梦文化的思考》、《浅谈文学美与服饰美》、《试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等。

3.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

规范的论文格式也是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要求,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文献综述、致谢等的撰写都要符合规范。比如《浅论古典诗词与阳羡茶文化》,这个标题有歧义,实际上作者主要论述的是阳羡茶文化在古诗词中的表现,标题可改为《从古典诗词透析阳羡茶文化》;英文摘要中语法、拼写错误很多;中文摘要中“本文”、“笔者”、“我”比比皆是,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残缺不全;有的正文通篇都用第一人称“我认为”,有的地方论述缺乏逻辑性与严密性,层次紊乱;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注释不规范;小标题的序号标注欠规范、口语化严重;文献综述只是已有成果的综合,缺少评述等等。

4.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答辩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论文的熟悉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每届的答辩中,总有一些学生论文写得不错,但表达能力欠佳,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成绩。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不能做到言简意赅;有的甚至因紧张而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等等。这些对于文秘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

二、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选题方式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选题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将毕业论文写作等同于被动完成作业。另一方面,这种选题方式经常会使指导老师感到力不从心。比如研究外国文学的老师可能对武侠小说了解不是很深,研究文学的老师可能在语言学论文的指导方面也有困难,研究广告的老师对公关、秘书等领域也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等等。

2.学生重视不够

从近几年来的写作实际来看,大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不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成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他们不以为然,觉得写得好与不好都能毕业。有的学生甚至在写论文前没有进过图书馆,没有查阅过期刊;有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的学生在交稿前几天才匆匆忙忙赶论文;有的学生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念念提要和目录,随便回答几句就行了。

3.就业、考研、考公务员与写作论文冲突

因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与学生实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在时间上发生冲突,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毕业论文看作就业、考研、实习的绊脚石,产生抵触的情绪。比如有的指导老师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催交论文时,有的学生竟然拒绝:“老师,我在外地,两周后才会学校。到时再说吧。”更有甚者给老师发短信:“我最讨厌做的就是这件事。”

4.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不扎实

毕业论文的写作在人称、标题、摘要、关键词、标点、文献综述、序号标注、注释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写作实践能力低。答辩过程中的结结巴巴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论文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不熟悉,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5.缺乏严厉有效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对于不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或有严重抄袭现象的学生,学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罚教育,否则会导致不良风气的盛行。事实上,很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前途,对学生采取过分宽容的态度。

三、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改革选题方式,将写作时间安排在大三

选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将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结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题,教研室再根据学生选题方向确定指导老师。要选择可行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题目,尤其要结合文秘专业的实践。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负担,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多数学校都把毕业论文选题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期末,把中期检查放在大四第二个学期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把答辩时间安排在五月底或六月初,而这一段时间正是毕业生实习或急于找工作的时间。面临当前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 就算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正忙于复试, 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写毕业论文。为避免写作时间与就业、实习、考研相冲突,将论文写作在大三即第五学期布置,在第六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计划书和论文初稿,大四主要完成论文的修改。这样错开时间就能避免写论文和找工作在时间上的直接冲突。毕竟大四第一个学期初的招聘会还比较少,毕业生还没有完全开始找工作,如果指导教师严格要求的话,毕业论文应该能够发挥它在锻炼学生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

2.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

文秘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平均只有32课时。建议在大二增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与实习课,学时32,理论和实践各16学时,在学生理解论文写作理论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论文写作实践能力,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切实提高论文书面表达能力。在写作实践课上,可以通过演讲、主持、辩论、模拟答辩、模拟法庭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面试、答辩中能够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3.完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明白为人为文都要诚实,这是道德的底线。让学生知道论文的剽窃与考试作弊一样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并与学士学位的授予挂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把好选题关、论文写作进度关、内容关、格式关,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完稿后可以借鉴南京其他高校的做法,利用图书馆论文过滤系统,如抄袭超过40%,论文即为不合格。尤其对初评为校优秀的论文,也应进行过滤,抄袭不能超过10%。对答辩中表现极差的学生要求二次答辩,如仍不合格,推迟毕业。

4.端正师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前,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端正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前学习的最后一关,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接受实际工作,面临具体写作任务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学生以高分考取研究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连内容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等都不会写,更谈不上内容的创新了,这些情况都与其大学阶段缺乏科学系统和实际的写作训练、忽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明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从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身上,教师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教学相长。

写作能力的高低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目前高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下,结合各校专业实际,寻求解决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保护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及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实施。而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应该当仁不让,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是紧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护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应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一)人才培养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态的教育管理论文,文化形式与文化空间只有在传承发展中才能保证其鲜活的生命力。”[3]根据这一特点,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进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记录、整理之外,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而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他们是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从事保护工作的能力。这些影响是深刻持久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有可能选择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事业添砖加瓦。而在涉及到如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问题时,一般可以通过如下形式:其一,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在相近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块课程,培养能够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其二,开设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修课。

另外,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也可以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广大的学生到民间采风,积极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二)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极其重要的。而高校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的信息中心,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等现实馆藏外,还有虚拟馆藏,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及通讯设备共享馆外大量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图书馆拥有的场地、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传的平台。

(三)科研创新优势

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也是高素质人才的云集之地,长期以来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起步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一直笔耕不辍,申报科研项目,积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是其他部门难以媲美的。高校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各高校间也互相配合,资源共享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无形中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地方高校经费稳定,组织有序,往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创办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有一定的优势。

二、充分发挥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同时也培育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级别,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潮州市可以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城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潮文化的灵魂。潮州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歌册、潮州菜烹饪技艺、潮州铁枝木偶戏、枫溪瓷烧制技艺、茶艺、潮州剪纸……,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种类繁多。但是,大多数项目后继乏人,保护和传承工作日益紧迫。韩山师范学院是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拥有其它部门不可比拟的优势,作者拟以此高校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韩山师范学院于2011年设置了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陶瓷艺术设计(枫溪瓷烧制技艺)、雕塑艺术设计(潮州木雕)、服装设计(潮绣)、烹饪工艺与营养(潮州菜烹饪技艺)。其中前三个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最后一个是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专业的设置以充分的调研论证为基础,针对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缺乏的状况,学院在师资力量充足、各种条件都已成熟的情况下申报设置这几个专业,并形成“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3+2+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方案”申报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已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韩山师范学院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举措,不仅是为自身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尝试,也是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地方文化产业教育管理论文,探索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得到最佳发挥的有效途径。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韩山师范学院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很早就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类的课程。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潮州剪纸》、《潮州木雕》等课程;音乐学专业开设《潮州音乐》、《潮剧欣赏》等课程;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开设《潮菜制作技术》、《潮州小吃》、《潮州茶文化》等课程;同时还开设《潮汕历史文化》、《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受学生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意识,从而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机构,大力争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设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础上设立“潮学研究所”,定位为学校直属科研机构。2008年,学校与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学研究院”,并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创建的涵盖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民间学术团体)合办了大型学术刊物——《潮学研究》。可以说,韩山师范学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积极申报课题,如《潮汕民间剪纸的普查和抢救》、《地域文化与潮州民间剪纸》、《正字戏文献抢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从事潮汕民间剪纸、正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课题研究,出版发表了大批相关的论文及著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或参与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积极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例如:2003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人类学讲座系列”;2006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地方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几十年来,韩山师范学院以“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发挥社团作用,传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山师范学院的社团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重要阵地。于1987年创建的潮风学社,是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团之一,经常组织社员开展民俗采风、义教、民俗征文比赛等活动教育管理论文,为韩师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习、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平台;茶艺表演队成立于2008年,社团虽然年轻,但是表现不俗。2010年,我院茶艺表演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传承人叶汉钟老师的带领下,在亚运会、亚残运会上为世界各地来宾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艺服务等,展现了传统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剧”是韩山师范学院2005年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它将潮剧与动漫完美结合,为潮剧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剧,喜爱潮剧。后在此基础上成立潮动画工作室,现在仍孜孜不倦地为潮剧和潮州童谣的传播作努力。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应该主动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义务,不遗余力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奉献力量,同时,也不断地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彰显百年院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第7篇

我国是茶馆的发源地,历史久远,发源于唐,兴盛于宋代,随着近三十年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日益丰富,茶楼又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其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不仅仅是喝茶的地方,更多是人际的交往、茶文化的交流,虽然名称各异,但功能大致相同。茶馆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中国茶文化有重要贡献。

茶楼的室内空间设计是一个极为专业的问题,其内部设计、摆设等直接影响到茶楼的经营,茶客品茶的感受,茶文化发源于中国,自然茶楼的设计也应体现中式意境,当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大多舍弃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精髓,即便少数中式设计,也仅仅是浮于形式,并没有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因此,以茶楼设计为载体,研究中式风格与茶楼室内空间设计融合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分析

1.传统建筑装饰题材与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题材和内容丰富,有具象又有抽象的图案形式。在官方建筑中友祥瑞、佛道等为主要装饰题材。民间建筑装饰的题材范围更大,多以喜庆吉祥、花草、故事、戏文、风俗等重要装饰题材。在保留至今的历代传统建筑装饰作品中,不但显示出中国民间艺匠的精湛技艺,而且还反映了民族风格、文化素养、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1)人物故事类

中国传统建筑木雕及彩绘中人物故事纹题材很丰富,不拘于某种形式。人物故事题材的装饰,顾名思义,其传递的信息往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故事性的叙事因素,人们通过它寄托某种情感,从而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以人物为主的题材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等,其内容可分为:古代名著和民间传说的人物故事;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反映生活场景;吉祥人物如福禄寿三星、门神财神。

(2)图腾瑞兽类

在中国宫廷建筑的屋脊上,都会装饰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这些神兽在屋脊上的排列有着严格的等级顺序,数量的使用则是根据建筑的等级安放,10个是最高级,但仅限于故宫太和殿,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分3、5、7、9个。传统建筑装饰常用的动物纹样有龙凤狮象鹿鹤、羊、鱼麒麟喜鹊、蝙蝠松鼠、蝴蝶等等。这些祥禽瑞兽有的是人们信奉的图腾而被顶礼膜拜。

(3)植物类

植物题材的装饰纹样是民居装饰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食之养身、观之悦目的植物最为人们所爱。民居装饰中植物题材居多的原因之一是古人借此托物言志,因此植物纹样所组成的图案广应用于传统建筑装饰中,常见的植物题材有梅、兰、竹、菊,卷草等。历代虽都用到植物类装饰纹样,但是每个朝代植物纹样的风格都是不同的,如唐代轻松、活泼,宋代精致、玲珑,明清华丽、优美。

(4)传统纹样类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它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大量的留存于器物、陈设、建筑装饰中。不但是最为普及、通俗易懂的审美对象,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需要和人们的观念意识。

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不论是生活中存在的原型实物或是虚幻世界中的人物、动物形象,经过古代能工巧匠艺术加工都被发展为纹样的题材。传统纹样图案简洁大方,构图清晰,常见的装饰纹样有丁字锦、万字锦、步步锦、几何纹、回纹、卷草纹、冰裂纹、云纹、水纹以及龙纹、鱼纹等动物纹样。其中一些纹样造型形式直接从现实中提取,让人看到之后容易产生与实物的联想,这类图案可归纳为具象纹样;还有一些图案造型复杂多变,而且在生活中较难找到可以类比的原型,需要去仔细研究和理解才能明白表达的意思,所以这类图案,可称为抽象纹样。

2.表现形式

(1)木雕、砖雕

木雕是根据物体部件的结构筑结构部位,如窗户四周,天井栏杆、凉拖、斗拱等位置,表现题材众多,大多通过木和功能,采用圆雕、平圆雕、透雕、镂空雕、高浅浮雕等雕刻手法表现进行美化装饰的。木雕一般使用在建雕反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我国传统建筑砖雕艺术是由东周时期的瓦当发展而来,在清代达到巅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砖雕指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典故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砖雕通常作为建筑构件用于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雕刻的手法主要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砖雕艺术具有历久弥新,画面精美,立体感强的特点,因此在现代仿古建筑中也经常使用。

(2)彩绘

彩绘,在中国自古有之,被称为丹青。主要以古建为载体,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在中国古代建筑上,如:雀替、斗拱、墙壁、天花、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往往运用到彩绘。

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绘主要绘于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有花卉、飞禽、走兽、仕女、历史人物等。

(3)家具

中式传统家具给人典雅、实用的印象,并具有中华民族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一般以明代和清代的家具居多。明代家具多淳朴、简练,而清代家具更讲究精雕细刻,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融入到雕梁画栋中,彰显出雍容华贵的祥和景象。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与当代茶楼室内设计的融合

1.直接选用传统装饰元素

中国传统装饰语汇极其丰富,特别以吉祥图像符号为中华文化为典型,是最有代表性的“典籍”。如:龙、凤、朱雀、玄武等图案,回纹、水纹、意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纹样,在现代设计

中通过运用新材料、简化图案、提取元素的手法,将其重新演绎。如传统建筑的窗格采用木制材料,虽然精美但是不能经久耐用,当代茶楼设计则直接采用其窗格的纹样,但使用现代材料制作,质朴的木材被金属和宝石代替,焕发出新的光彩,不失传统韵味的同时体现了现代特征。

传统装饰艺术从装饰内容到装饰技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当代茶楼空间的设计可以直接运用,但是根据不同的空间特点、类别需要有选择的运用,不可以随意照搬传统装饰元素,更多的是对其部分装饰图案、造型的抽象、变形,装饰技艺上的采用,以及装饰内涵、装饰风格等进行采纳。直接使用传统装饰元素要避免一味的堆砌装饰元素,避免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装饰元素生搬硬套;还要考虑装饰对象与装饰题材在文化寓意,造型装饰、色彩装饰是否能与主题契合。

2.提取和重构传统装饰元素

在造型、图案、色彩上对传统装饰元素进行概括,运用各种传统装饰元素、传统造型、文化内涵和艺术设计法则在茶楼室内设计中,提炼、组合传统图形元素,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进行新的演绎,最终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空间设计作品。在设计时,先抽象与变形选取的传统装饰图案使之具有现代形式感,再按照现代设计中的构成形式法则对其进行组合。设计师可以从传统装饰图案中,挑选出可以被现代设计所吸取的图案元素,将其分解成单元元素,再将其重构。这个过程并非简单机械的拼接与罗列,而是在把握对象特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分解-重构”。因此演绎传统装饰图案时,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原图案的形式特点、组合方式,保证提取的元素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合理从传统装饰元素中提炼出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图形,从而在设计里体现出传统的味道。

探索广义的传承传统建筑内涵

作为一个设计人,当我们在谈论继承传统的时候,到底该谈论些什么,难道不发展新的东西,只讲我们的老传统吗。或许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能让人轻松一些。那就是将传统一词的概念理解得更广泛一些,这样传统的继承就变成了一个多层面的问题。

继承传统可以是继承形式上的,中国近代时期的建筑运用大屋顶、斗拱、柱廊在就属于这一类,然而因为这些建筑元素的出现是与当时的环境、人文、技术条件密切相关的,如今时代在发展,建筑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仍旧生搬硬套这些东西,未免太过牵强。当然,这些传统形式符号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苏州园林博物馆、北京国家图书馆等,这些建筑能获得很高的赞誉,许多综合的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也可以继承传统古建筑在平面布局,构图形式。如园林造景所运用的隐喻、象征手法等就可以运用到现代茶楼空间的造景中。

继而,还有精神的领悟,即更深层面的继承。比如现代一些文化空间体现一个“禅意”,虽然空间的内容形式简单,却包含了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设计师想要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需要对传统有深刻的精神领悟,了解其内在本身,而不在于其外表。

在当代设计界,一些日本的大师级设计师提到他们的作品创作在传统的东西中汲取灵感,如: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崎新等都在论文中论述过传统和创新。他们将传统和创新看的同等重要,传统在作品中以一种潜在、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很少强调形式上的继承,而注重精神内涵的传承。黑川纪章曾在论著中说“今天的东京是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建造起来的,因此从外观上很难说东京继承了日本的传统。然而,日本的传统以东京人的生活方式、东京人对自然的强烈感情、东京人的秩序感仍深深地隐含在东京。

做了这些分析和比较,我个人认为“传统”存在于个人的心中,卸掉形式的枷锁,把传统看的轻松些,它是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对审美,对文化的感悟和思考,是自然形成、存在于人思想精神意识层面的。传统的形成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历经了时间的考验、世代的传承发扬,足见其极强的适应性,同时它又极具个性魅力,因地因时因人不同发展得丰富多彩。这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形成,刻意模仿或追求都会使创新离不开形式上禁锢,也会使传统失去原来的味道。

第8篇

回顾过往,是为了更好前行。

2005年,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媒体行业在福建也有了新的变化。《海峡茶道》与其他几份刊物在筹办期间,诸事甚繁:要选择明确的定位,要构建团队,要生存要发展,一切都是新的。

2006年,《海峡茶道》正始创办。

在福建这样的茶乡,这是最有话语优势的一份刊物。那几年,福建产茶的指标就已经占了多个全国第一――单产第一、产值等一、品种第一等等。虽然并没有想一下子做成全中国最好的茶刊,但在初心中,就已经种下了那种强大的愿望。

在福建做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化与地缘的影响力及办刊理念远不如“北上广”,之前福建几本发展不错的刊物也多是文摘类的,原创刊物要办好难度很大。同样的,2006年的中国,关于茶的期刊并不多见,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行业期刊,多止于学术研讨与论文交流,另有几本当时算是很有影响的茶刊都还比较区域化,刊登的文章只讲述本省或当地区域的茶类茶事。

《海峡茶道》创刊就赶上一个好时机,这也是一个时代的需求。办一本国内爱茶人最爱看的杂志,就这么定位,其实事情也很简单。在茶事兴起的阶段,有一群圈子,大家需要有一个阅读的平台,需要交流、学习,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比如铁观音是怎么卖的,岩茶要怎么发展,普洱怎么啦,喝茶人是谁,茶山,茶事,茶经济,要讲述的话题都在茶上。

依靠福建人敢闯敢创的理念,再加对于茶的热爱,《海峡茶道》的创业伙伴开始了一件最有希望、很快乐也很辛苦的历程。虽然身为福建人,也有饮茶的习惯,大多人对茶却未能深入了解。我想我们是幸运的,与《海峡茶道》一同成长,这是命运的一种安排,与茶开始越走越近,由喜欢而成为挚爱。

创办的最初几期,讲人物,讲城市,讲茶与器,讲营销,茶乡茶俗,养生,以及历史。都是一些很让人喜欢,看起来比较“慢”的内容。从泛泛而谈,到对行业的忧虑,一直开始到大话题的策划,写作起来更有难度,要考虑语言风格的创新,要考虑专业描绘的精确、客观,还要有亮点。

有些稿子埋头写了几天几夜,写完后编辑部一商量觉得还是有欠缺,就要重头再来。类似于一种磨砺,让亮点越来越多。逐渐地,我们知道描绘一个事物,需要更近地从读者、从大家关注的角度来切入,用最有吸引力的文风,并融入到对行业的责任,对未来趋势的把控上来。

从办刊最初的《七大城市茶印象》,持续到2008的“品城”,讲的都是饮茶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个性,但我们看着它成长,与它一起分享茶的喜悦。我所熟悉的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但在2007年想在这儿的茶馆找功夫茶具,那基本是找不到的。七年后的今天,满是功夫茶馆的成都,有些人对于茶的认知远超过沿海的茶人。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性格,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活,相同的是,他们的茶事也越来越兴盛,而它们永远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到了2010年后,就有了杂志社策划的“闽茶中国行”、“闽茶世界行”活动,让闽茶与各地交流,也算是这些话题的延续。

什么样的话题,决定了刊物的吸引力,这是每期刊物最需要思考的重点。每个月都在讲茶,哪有那么多的话题?也有很多读者很好奇,你们每期都写这些茶,哪有那么多内容好写的啊?

事实上,经历这些年的创作与投入,才发现,对茶的学习实质上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一开始以为很了解某类茶了,实际上还只是一知半解。越深入它,越发现茶的魅力,不仅岩茶如此,普洱如此,就是一个地方的绿茶也是这样。

记得最深的就是《茶博士问答》这个栏目,每期要由读者或编辑找出各式关于茶的问题,然后找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权威资料进行回答。但这些问题却一个都不能重复,这些提问出现过,下期或者时隔多年之后都不能重复出现,对于编辑而言,像是最大的“精神负担”,我们常常忧虑,会有那么多问不完的问题吗。后来慢慢发现,我们对于茶,未知的永远比已知还要广阔。

因为我们对于茶认知的都太少,有泡茶方面的问题,就会有茶叶方面的问题,然后深入到茶园种植,茶叶品种,以至于健康、历史、文化、季节、气候、虫害等等领域,除了茶,还可以有器具、用水、品饮环境等等的问答互动。

刊物最早的封面用的是图像创意,后面用当代名家的画,再后面用古人的字画,形成自己的风格,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更值一提的是,以书香味最浓的蒙肯纸印刷,固守至今,因为这种风格一直让爱茶人留恋。

作为一个茶媒,既需要有媒体的敏感性,严谨,还需要对茶的专业认知,实践,对茶道的体悟,要做好这份工作,可以说是太难了。第一线的内容实质上最难操作。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电脑上,各类茶书上,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最大的茶事,就发生在茶山。

于是就有了每一年的茶山行。

茶山行脚,才看得更广阔的茶的天地,这是最辛苦,也最快乐的事情。一到茶季,我们就会主动跑到偏远的茶山,一呆就是一两个星期,人都会有个疲惫期,也会想着回到闲逸的家中,但一旦喝到好茶,或者拍到心中期待的那个画面,那种快乐又很难以言述了。

福建的茶山,跑得最多的还是安溪、武夷山、福鼎。这三个地方各有各的特点,一个是铁观音的影响,一个是岩茶的魅力,一个因白茶的热销。每一年茶山都会有新的变化,从这里我们会发回最鲜活的茶事。如果不是深入在第一线,就不可能有对茶事的真知,也未必能够行持茶之道义。

办刊,更是与人的互动。我们需要聚集一波圈内最有影响,最有思想的茶人,让他们发出声音,为茶事的繁盛与正确走向做出努力。我们最为庆幸的,就是在杂志走到今天为止,一直得到诸多老师的支持与鞭策。

这其中包括了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寇丹、陈香白、阮浩耕、马守仁、丁以寿、陈郁榕、范增平、蔡荣幸,许玉莲……等人。最让我们受到鼓舞的则是百岁老人,有“当代茶圣”之称的张天福老人,亲自为我们题写刊名,每期他都很关注我们的成长,对于后辈爱护有加,透出老茶人的温和与慈爱。

与这些老师的结缘也很有意思。

2006年,最热闹的地方是各类茶叶论坛,当时很多茶友都在三醉斋上玩,在这个平台我们结识了很多老师。至今这些人都成为业界重要的人物,也形成了各自圈子。像马守仁、叶汉钟、茗仙、天上客,都是在那儿认识并深交的。

印象深刻的是马守仁先生,这是一个守护中华茶道道统的人物,很有自己的个性才气。他在终南山有自己的千竹庵茶室,几处茅棚,像隐士一般生活着。他常说,茶道就是一种行持。他的文章一直很受读者的欢迎。来自台湾的蔡荣幸老师一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是国际无我茶会的创办人。他的专栏文字虽然不多,却字字珠玑,极有学术份量。

浙江寇丹老师,一个很亲和的老者,虽然他不会上网,却每次很认真地让人把稿子打好通过网络再发给我们。每回见到他都有一种亲切感,他笑语茶道就是“倒来倒去”,能有这样境界的人越来越少。来自马来西亚的许玉莲老师,她的稿子轻松耐看,又不失内涵,对于当下的茶界的问题常一针见血,有振耳发溃之感。

因为有这些做学问的人,还有无数老茶人的支持与爱护,才有我们的发展。

杂志社的成长还与茶企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福建也因为有这些茶企,产业才不断壮大,天福,八马,华祥苑……他们是茶界的旗帜。与茶企成长同步,也使期刊在行业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一同成长,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但不让杂志商业化,不低俗,也是一个需要把控的度,听到读者说,你们的广告也是很有品位,也是让行业沟通的一个信息,这就是一种成功。

这些年来,茶企在成长,在奋斗中变化,我们与他们一道,共同经历春夏,经过跌宕与繁华,而未来的希望在于我们自己手上。

在幕后,有刊社的各位可爱的同仁,大家齐心协力,以茶人的修养,以对茶的喜好,成了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为刊物付出甚多。

在传统文化重新复兴的背景之下,在茶行业逐渐成长的势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