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海外利益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数字出版;稿件采编系统;网络监督;期刊推介;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67-03
技术决定论者坚信传播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1]。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正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许多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中国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在许多环节进行了各种积极尝试及措施以应对网络的深刻影响,并正在发生着各种发展转变。
一、对科技期刊传统稿件处理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中国科技期刊在网络应用及普及前,对稿件的投稿、审稿、退修、编校等环节均在纸质稿件上进行,并通过邮局邮寄方式联系,费时费力。
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网络的运用逐渐推广并在近十余年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技学术期刊稿件的处理方式也悄然而不断发生改变。
在21世纪初,有期刊就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利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者、专家进行稿件的传送,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稿件的处理时程;之后,逐渐出现专业的开发软件公司,制作并推广使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
该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和期刊采编业务集成化信息平台,将在线投稿、查询和在线审稿、流程监控等采编业务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以实现传统平面期刊的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和个性化利用的目标[2]。
目前采用稿件采编系统的期刊已较为普遍,这种方式易于实时查阅稿件处理进度,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稿件采编流程的效率,有效缩短论文编审及发表时滞[3]。
二、对科技期刊编辑策略及传统印刷出版方式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互联网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及方便快捷和可主动选择等优点,正在深刻影响着科研工作者查阅文献的方式,即不只是受限于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获取科研学术信息,而是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或各种专业数据库,主动检索并查阅所需内容。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积极改进并提升编辑策略,以应对这种转变。如对网络检索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篇名及摘要等正投入更多精力,编修中不断提升其关注度,以便于科研工作者查找到相关单篇文献,提升论文的传播效果[4]。
同时,网络普及也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发生着深刻转变。由于网络的即时快捷,可避免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发排、印刷装订等过程延搁。为了使科研论文及时与传播,现今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正处于印刷版期刊与数字出版并存的阶段,并逐渐走向定量印刷或全部数字出版的未来。
目前,有些科技期刊在保存传统印刷版期刊的同时,自建期刊网站,应用网络即时论文,随后再按期印刷出版。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5,6]。也有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数字化期刊或论文平台。自20世纪末以来,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这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长足发展[7-8]。如中国科研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即通过网络即时来自不同作者和不同领域的电子版论文,并逐渐开始尝试同时也出版纸质期刊。
此外,优先数字出版也是一种迅速发展并得到认可的科技期刊网络化数字出版模式。这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目前大多数期刊选用的优先出版模式是录用并完成编修的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一般以期或单篇论文为单位出版。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都有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如Springer创办了“Online First”, Nature的“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的“Express”, Elsevier的“InPress”;国内期刊大多采用中国知网平台进行优先出版。这种即时发行且灵活的出版方式,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9-12]。这些不同的网络数字化出版方式,顺应了科研工作者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并阅读的现状,也便于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读者主动推荐、推送,有力促进了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提升。
三、科技期刊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监督的发展转变
随着网络应用及对期刊出版方式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出版是否是正式出版以及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新问题,并进一步产生了大讨论和新的思考[13-17]。例如,互联网普及之前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仅在答辩后收藏于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司法界都将之视为未公开发表。因此,国内外学术期刊传统上并未将学位论文内容再次发表认定为重复发表。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出版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立了硕博士学位论文库,读者可以检索并阅读全文,这一传统认识已受到挑战。张小强等[18]认为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属于正式出版——网络出版。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法规或规范,但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很多编辑工作者,已对其学位论文内容的研究论文投稿采取尺度不一的拒绝。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硕博士研究生对此不能理解,或产生不满而抱怨甚至责问期刊编辑部,或者对毕业时学校要求上传电子版学位论文并网络产生抵触情绪,但为了顺利毕业而委曲求全并被动放弃投稿期刊。这些均对科研工作者的情绪、工作热情等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及相关各方均急需重视并积极应对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完善规范制度和机制,形成共识,达到有据可行,避免混乱;目前也并非所有高校都提供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子版全文,故是否应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如研究生只提供毕业论文摘要或应有自主决定权提供全文,或数据库按研究生论文下载支付给研究生费用等措施,以期达到互利共赢。这些均需进一步深思并转变。网络普及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所刊发论文质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广泛性及文献不端检索软件的应用,均有效避免了刊发抄袭、文字复制等不端行为,保证期刊的原创性和首发性,提升了期刊论文质量和传播效果。
四、中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和影响力并有望促进学术交流
利用网络的无地域、时间限制的优势,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占主要份额的中文科技期刊走国际化之路并减少知识产权外流,是一个有利时机,必须积极利用互联网,寻求走出国门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侨居海外的华裔科学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近三十年来迁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时期移民逐步增长,这一时期的移民大多具有高学历或为技术移民。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含中英文版)的国际化进程,可为遍布全球的华侨华人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查阅和了解中国科研成果的机会,也利于增进国际化传播。
中国知网数据库正在积极探索将中国科技期刊推介到世界各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此外,科技期刊也应进一步开拓各种方式,在国际范围内拓展更广泛的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如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国际间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优势,将其科技期刊网站在对方院校或研究单位的互联网站上建立广泛链接;或借助海外科研工作者及编委等,在其名片、电子邮件末尾签名处或博客主页等,标注上相应中文科技期刊的网址等,通过其与其他科学家交流或参会等机会,便可以使中国科技期刊得到积极推介,并逐步扩大国际传播及影响力。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海外大型图书馆的借阅者们,可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科技期刊。而且,很多中国科技期刊也已拥有国际编委或审稿专家,正是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促进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科技期刊通过互联网的这种广泛传播,也将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内科技期刊以这种方式走出国门,特别对不容易收录入以英文为主的SC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的中文版期刊,通过利用网络的各种方式推介,将极大促进中国科研成果的传播,并为世界各地掌握汉语或以汉语为母语的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科研发展的窗口。在增进国际科研工作者了解中国科研成果及期刊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吸引更多海外华裔科学家将其科研成果以其熟悉的中文撰写,并投往中国科技期刊,从而形成科研成果共享与期刊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随着其在国外推广力度的加大和提升,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推动;而且也方便世界各地华裔或他国的科研工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开辟并寻找更多与国内同行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中文版科技期刊还应进一步重视并提升论文的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和规范,为不掌握汉语的国际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解中国科研进展的窗口。相信科技期刊在传播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挥其促进交流的作用,这也顺应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到中国声音“走出去”的需要,避免科研领域购买国外试剂、仪器而将科研论文成果发表在国外英文期刊的“两头在外”的弊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等知名学者建议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重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改革旧有的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对国内外期刊一视同仁,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不采取双重标准。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及积极应对转变的进程中,这些无疑又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要坚持世界一流和国家需求方向,要关注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妥善处理好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中国科技期刊是国际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并采取各种应对方式,不断转变思路和运营模式,建立自己的科技文献品牌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的国际话语权。目前,利用网络平台,将以往小而散的期刊进行整合并实现集约化发展,也是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又一个趋势,并正在不断发展。这必将使中国科技期刊经历深远而有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更高效地发挥科研成果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巴兰,(美)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科,王景发.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研发及系统功能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3] ,韩锟,游苏宁.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以《中华神经科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
[4] 国荣,邱芬,胡爱玲.重视呈现度和发展机遇:提升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11(6).
[5] 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S1).
[6]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3).
[7] 李若溪,黄颖,欧红叶等.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J].编辑学报,2006(3).
[8] 曾湘琼.学术信息开放存取模式运行机制与前景探析[J].情报科学,2006(2).
[9] 陈海燕,卢有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J].编辑之友,2011(3).
[10] 郑丹.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探究[J].今传媒,2011(7).
[11] 郑爱莲,任玉欣,张晓晔.抓住机遇走网络化出版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12] 谢明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出版广角,2011(6).
[13] 张小强,张苹.学术期刊开放式访问中的著作权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9(1).
[14] 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J].出版发行研究,2011(3).
[15] 施勇勤,张凤杰.数字版权概念探析[J].中国出版,2012(5).
[16] 施勇勤,张凤杰,马畅.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出版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2(3).
[17] 董琳.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刑事保护研究[J].中国出版,2012(7).
一、英国学术研究卓越的核心体征
(一)学术研究产出质量居世界领先
从国际上对学术研究质量评价指标看,学术研究质量主要体现在论文被引频次和高引论文数量两个指标上。根据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BIS)的《2011年英国学术研究现状国际比较报告》显示,尽管英国学术研究产出论文的总量并未居世界领先,2010年为12.4万篇,占世界总量的6.4%,明显低于美国的46.5万篇和24%,也低于中国的33.1万篇和17.1%。但从被引频次和高引论文总量看,英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详见表1)[1]。与之相比,我国虽然论文总数具有绝对优势,但高引证论文数量和论文引证次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我国学术研究产出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较低。
(二)单位研究人员研究成果产出率居世界首位
尽管英国学术研究人员数量远少于美国和中国,但英国在学术研究人员的平均产出方面表现出色。在2010年五大科研国中,英国在总人口和研发人员平均量、论文被引频次、高引论文数量指标中均居第一位,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详见表2)[1]。与之相比,在上述各项指标中,我国总人口和研发人员平均量均居五大科研国最低水平,并与英国差距甚远。我国研究成果产出率最低的是论文被引频次和高引论文量。从论文被引频次看,我国研究人员每人被引频次仅为2.11次,而英国则为13.52次,是我国的6.4倍;研究人员中每万人高引论文量,英国是我国的12.8倍。这说明,我国单位研究人员成果产出率普遍不高状况下,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高质量研究成果极度缺乏,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三)单位研究经费产出率居世界首位
尽管英国学术研究经费投入的绝对值远低于其他科研大国,但单位研究经费产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2010年英国单位学术研究投入的产出率位居世界首位,单位投入产出的数量、论文引用率和高引论文数量均居第一[1]。与之相比,我国学术研究经费产出率明显偏低,特别是高质量成果产出率最低。我国每百万美元论文产出量为2.3篇,低于英国的3.9篇;每百万美元产出论文引证次数,我国仅为17次,而英国则达107次;百万美元产出高引论文篇数我国仅为0.03篇,而英国则达0.38篇(详见图1)。这说明,我国单位学术研究经费产出率,特别是高质量成果产出率与英国相差甚远。
图1 2010年五国单位研究经费产出论文引证频次和高引论文情况
注:根据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UK Research Base2011报告中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二、英国学术研究卓越的生成逻辑
(一)大学卓越研究助推国家学术研究卓越
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英国著名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学术研究竞争力提升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英国产业研发部门66%的研究人员来自于英国大学,英国企业执笔论文的下载使用者中有70%来自于大学学术界;2009年英国大学学术研究总开支占到26.5%,而我国仅占全国的7.7%,美国、德国、日本均不及英国[1]。这说明,英国大学在国家学术研究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大学学术研究发展战略上,英国政府特别注重大学卓越研究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学科研究基地建设,向研究者提供充分利用大型重要研究基础设施的机会;支持维系国家战略任务的重大研究项目,积极创建大学卓越研究集群。同时,通过基于国际卓越科研标准的选拔性资助模式向大学研究者提供支持。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是英国为提升学术研究竞争力的大学卓越研究集群。该集团成立于1994年,由20所英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组成,被称为英国的“常春藤联盟”,它代表着英国最顶尖的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每年囊括全英大部分研究经费,2008-2009年度获得全英大学67%以上的科研经费,68%的英国研究委员会科研经费,62%的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质量相关科研经费,75%的全英慈善科研资助经费:每年培养的博士生总数占英国博士生总数的57%[2]。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2008年对英国大学研究质量测评统计的结果显示,罗素大学集团虽然只占了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12%,但是却创造了全英60%以上的世界顶级科研成果。英国顶级研究组织约60%的研究人员是属于罗素大学联盟。平均来说,罗素大学集团承担的顶级研究项目占全英顶级研究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二[3]。因此,罗素大学集团的学术研究水平不但决定了全英大学学术研究卓越水平,也对英国国家学术研究卓越的生成起着不可替代推动作用。
(二)多元融资渠道确保英国学术研究资金的可持续性
英国学术研究经费来源呈多元化特点。在政府资助方面,英国成立了国家防范性科研资金保护体系,将大学学术研究财政纳入到该体系中,从而确保了包括大学在内的英国学术研究的“双重支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英国政府投资国家学术研究的重要资助模式,“双重支持系统”是指:一方面,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根据大学学术研究质量评估结果向本地区大学拨付维持科研基础设施和能力所需的经费;另一方面,英国研究委员会、皇家协会等政府科研主管部门通过研究项目形式择优向全国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提供竞争性研究资助。
除政府给予大量资助外,英国政府还鼓励工商企业部门和慈善部门资助国家学术研究。为激发慈善捐助的积极性和长效性,在2007年2月,布莱尔政府宣布了一项旨在力促增加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慈善捐助的配套资助计划,即在2008-2011年3年内提供2亿英镑配套资金,支持英国大学慈善融资活动。该项目目的是激励私营慈善组织向高等教育提供约4亿英镑的现金捐赠,即共向高等教育提供6亿英镑的慈善捐助相关附加资助,使大多数高校能够得到更多的慈善捐助,通过配套资助为英国高等教育慈善资助营造良好的捐助文化。配套资助计 划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配套比例为:慈善资助与政府资助比例为1∶1,主要针对缺乏慈善融资经验的高校;第二层次配套比例为:慈善资助与政府资助比例为2∶1,主要针对已有慈善融资项目的大多数高校;第三层次配套比例为:慈善资助与政府资助比例为3∶1,主要针对具有丰富慈善融资经验的高校。获得政府配套资助的慈善捐助形式应该是:现金捐助、股份捐赠、中小慈善信托和基金会捐赠、公司捐赠、海外捐赠等[4]。因此,在实际运作上,英国学术研究经费来源渠道呈多元化,其中工商企业资助约占45%,而近23%来源于其他部门,如国外和非营利机构资助,主要来自慈善机构,如威康信托基金会、英国心脏基金会等,医学研究慈善协会仅在2009-2010年度就为英国提供了11亿英镑的科研资助。从英国大学研究经费来源看,2008-2009年度英国大学研究经费中31%来自于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26%来自于国家研究委员会、皇家协会,约15%来自于英国慈善机构,其他如产业部门、政府部门、海外资助等也占相当份额(图2所示)[5]。这种多元资助模式确保了英国学术研究资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催生了世界卓越研究成果并促使英国成为世
图2 2008-2009年度英国大学研究经费来源及其所占比例界顶级研究基地。
(三)卓越取向科研评估体制引领英国学术研究卓越
从研究资金投入的产出成果情况看,英国单位研究经费产出的论文数量、引用率和高引论文量都是世界最高的,这主要归因于其高效的研究资金利用率。为提升科研资金利用率,英国政府主要采取质量导向的科研资助模式和卓越科研评估体制。以卓越为核心取向的“研究评估机制”(RAE)从1986年到2008年已开展6次全国性大学科研评估,主要目的是向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提供大学各学科领域权威性的、易于理解的科研质量评估结果,以用于研究经费分配依据。为增强科研评价机制的“卓越”导向,在英国高等教育部门整体学术谱系创建一个动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研究基地联合体,以最大限度地贡献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英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对“科研评价机制”进行全面改革,并将于2014年正式以“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LUNwen. dylw.net ework)取代传统的“研究评估机制”。该框架将驱动HEFCE首次就英国大学学术研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度进行全面评估,对学术研究社会经济影响度卓越的大学给以重奖。新评估框架特别强调将“学术研究的经济社会影响”(impact)指标取代传统的“声誉”指标。新框架更加强调“研究卓越”,因此主要对英国高校各类卓越级别的研究及其影响进行评价,而不是对所有科研活动的评价;评价对象应是卓越水平的具有较强整体性的研究单元(research unit),而不是研究者个人或机构整体;卓越研究单元必须符合如下卓越特征:①高质量、原创性研究成果,包括能促进学科发展的世界一流成果、具有探究新领域的创新性成果、对社会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效益的科研活动等;②其研究发现具有高度公共共享性;③研究单元必须是通过大量有利于社会或经济利益的科研活动取得的卓越研究,如在研究活动和成果运用过程中应有大量利益相关者参与;④具有能够促进卓越研究及其成果有效转移或运用的高质量、前瞻性的研究环境;⑤对卓越研究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有重要价值[6]。因此,以卓越为导向的科研评估体制成为英国卓越研究能力提升的“指挥棒”和“指向标”。
(四)国际科研合作推动了英国学术研究卓越
从英国学术研究产出源来看,英国学术研究强势关键在于英国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国际合作能力,英国国际研究人才的流动性比其他国家更高。2010年,英国有46%的学术研究成果共同撰写人是外国人,63%的共同撰写人曾经在外国的研究机构发表过研究文章或具有多国工作经验,其研究生产力最强,国际合作撰写的研究论文被引频次也最高[1]。这一方面说明英国研究人员的知识与专业水平得到国际科技界的认可,同时也体现了英国研究机构也对高校和具有国际流动性的研究人员具有高吸引力。另外,英国具有庞大的国际学生、研究者和大学教师集群,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占据国际领先地位。2009年90%以上的大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40%的英国研究委员会拨款具有国际元素;40%的英国大学科研人员来自国外;50%的英国博士生来自国外[7]。
英国国际科研合作的成效主要得益于英国学术界历来有着跨国际科研合作的传统,政府也一直致力于达到更加开放的国际化学术环境,由此使得英国国内可以容纳更多的外国学生和学者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研究,进而确保其在科研领域达到新的高度。近年来,英国研究委员会开展了多项国际科研合作计划,促进与其他国家研究人员发展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如建跨境高校研究机构伙伴关系,拓展学科战略网络,以此为海外研究人员参与在英研究,以及英国研究人员赴海外开展研究提供跨国科研平台。另外,英国研究委员会还试图通过资金配套措施和简化英国学者与其他国家研究伙伴的合作程序,支持建立大型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三、对我国高校学术研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启示
学术研究国际竞争力能力提升的重要基准就是要达到世界一流或国际卓越水准,从我国学术研究国际竞争力现状看,诸多指标明显偏低:学术研究产出整体质量不高,高引论文和被引频次指标严重落后,单位研究人员和单位研究经费产出率极低,特别是高 水平研究成果严重缺乏。造成我国学术研究国际竞争力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均研究资金投入不足,卓越研究人员严重缺乏,卓越研究资源聚力匮乏等因素。对此,我国高校应充分挖掘学术研究的优势潜能,积极借鉴英国成功经验,大力提升高校卓越研究能力,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
(一)改革高校科学研究资助体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从整体看,我国科研资金投入总量占据绝对优势,但人均科研经费偏低。同时,我国单位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高质量成果产出率低,说明了我国研究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对此,应积极借鉴英国政府的双重资助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对高校科研资助模式,确保政府在高校科研资金投入上的充分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政府配套经费激励国内外慈善部门、产业部门以及国际组织等多渠道投资,确保高校科研资金投入来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我国应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评估机制,建立卓越导向的国家科研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提高科研资金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对世界级的关键领域科研项目建设,将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向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级科学领域倾斜,优先发展具有世界级科研潜能的研究中心。有效利用稀缺资源,集中高成本科学领域的科研力量,避免对紧缺资源的相互竞争。
(二)推进高校卓越研究集群建设
为提升国家卓越研究竞争力,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创建了大批卓越研究集群,在研究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方面通过增强其选拔性和竞争性提升国家卓越研发密集度。这为这些国家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产出提供了重要保障。而我国必须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亟待明确提出高校“卓越研究集群”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实施“卓越集群”计划——顶尖研究的精英集群团队,即基于现有的顶尖科学成就的交叉学科联合体,联合校外科研机构并运用经费杠杆加以强化,资助新的组织结构建设及其必要的基础设施、教授岗位、大型设备等,以确保世界顶级学术水平。同时,以“有所为,有所舍”为原则,以“卓越”为价值追求,取消那些难以取得卓越的科研项目,集中发展潜在卓越价值的领域;汇集卓越研究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优势战略资源,确保卓越研发投入的高密集度;以卓越研发集群为平台,共创卓越人才培养、卓越研发和卓越创新一体化的“知识三角”(教育、研究、创新)新机制,重点投资创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卓越研究中心”和具有潜在国际竞争力的跨学科研究基地,使其成为国家研究竞争力提升的突破口和新增点。
(三)加强国际科研合作
中欧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研究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浙江省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企业国际化方式和成功因素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的动因研究浙江省各地区利用外资效果评价和实证比较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动因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应用分析 中美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TCL 跨国并购的问题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外商投资现状比较研究 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及竞争力:入世前后的比较分析 垄断、安全威胁与反垄断控制--外资并购中的问题和对策 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比较研究-以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与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因素分析 江浙沪 FDI 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中日企业国际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在华并购绩效分析 FDI 对我国通讯产业的垄断分析 浙江化工产品的出口现状和对策分析 外资在华并购后的整合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外资并购中反垄断问题的经济分析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障碍分析:农产品贸易视角 欧盟 RoHS 对浙江省机电产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宁波服装出口的品牌战略:合创品牌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长三角地区纺织品出口市场秩序研究 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的区位选择研究 温州鞋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考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析进口配额的效果及政策取向 绿色贸易壁垒对佛山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引进外国智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垄断行业监管机制问题研究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及路径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 惠州对外贸易企业的变迁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现状、成因和对策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中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国农业开放模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与完善研究 从轮胎特保案看我国的反倾销 金融危机下广东的双转移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广东企业走出去研究 广东外资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金融危机下广东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国际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港口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第三方物流中的问题研究 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提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贸易救济制度研究 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确定 欧盟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调整与中国出口战略应对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趋势与促进肉类产品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或某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提升研究 引进外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作用研究 FDI 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国际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主创新与增进我国出口商品比较利益研究 论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推动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利弊或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标准化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效用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贸易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品对策
国际劳工标准下我国政府、企业对策 我国纺织业出品竞争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纺织业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世界 FTAS 发展态势与中国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加入 WTO 后我国民族产业的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以惠州经济为例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FDI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看我国开展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中国经济反垄断立法的探索 广东区域聚集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风险研究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欧元汇率变动对惠州制鞋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机理及未来演变研究 中国国有经济角色演进的反思与前瞻 我国产业结构调查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广告语言与消费心理研究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 浅论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中小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对策
中小企业品牌经营误区及创名牌战略研究 顾客忠诚研究述评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浅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顾客关系投资的个性化价格促销 中小企业出口及其社会责任研究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广东农产品出口跨越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东鞋业出口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 对外贸易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全球知识网络与跨国公司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机制和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播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研究 知识的国际传播机制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双边 FTA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FDI 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广东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倾销问题 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及障碍分析 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思考 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市场水果检疫准入与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法、产业法与反倾销法的冲突与协调 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与政策变化 市场营销视野下的大学生自主择业策略分析 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方式的分析 论国际市场营销者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和避免政治风险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与建议
开题报告举例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 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 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 · 二、 1、 2、 3、 ·· ··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 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 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 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1.1.1 课题来源
在现代全球化的世界上跨国公司对现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关系发展的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它们是世界公司业务中的最强大的部分。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美国经济已处于领先的地位。在美国经济最主要的部分是:冶金,机械制造和仪器制造,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汽车和航空的行业。
随着技术的迅速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跨国公司为了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纷纷采用跨国并购方式对自身的体制、结构、功能、规模等进行重新组合和战略调整。而跨国企业进行并购就需要很多时间和资金去进行市场并购行为,这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跨国并购中产生文化差异、缺乏对并购国家公司有效评估等等,而不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并购后的企业产生不好的影响。虽然关于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是还是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体系来建立一个研究模型,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
经过近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和考察,决定把课题研究题目定为“美国跨国公司并购分析”,把研究课题限定在美国这个国家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具有代表性,而且加之我在美国企业实习过,这样的题目联系工作实践,加之实习工作中积累的切身体会,感能够更好掌控题目的研究方向和实际效果。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经过改革开方以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关于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由于国外企业发展比较早,在企业管理方面比较有经验,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比如中国的联想收购 IBM 后,不仅获取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获得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联想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在纽约设立了全球业务总部,任命阿梅里奥为 CEO,在他的领导下,提高了联想集团的竞争力。关于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观点:
邢少文:“随着跨国公司并购程序以及当事国家的法律意识的提高,跨国公司利益相关方已经不能够在以牺牲中小投资者利益去换取跨国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了,这是因为现在的企业制度逐渐完善,利益相关方的话语权逐渐减弱,受制于企业中董事会和资本方。这是跨国公司发展至今的一个成熟标志,任何个人和小团体都不能够牺牲集体利益去换取小团体的利益 。
黄荣斌:“美国跨国企业的世界扩展,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东盟五国的经济走势发展尤为突出,该文提出美国经济发展中的跨国公司FDI 模式促进东盟五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东盟五国的产业升级,与美国 FDI模式关联性非常强,以至于东盟五国的经济结构中创新元素也来自于美国跨国公司的相关理念,深刻影响着东盟五国的经济,美国跨国公司还通过资本注入方式对东盟五国的企业进行阶段性并购,东盟五国的产业升级离不开美国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
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说:“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中的决策者决定着企业发展的走向和并购的目标确定。如果决策者出现投资失误,没有注重投资目标国家的影响因素,就会加大投资并购风险,不确定因素在增多,该文主要就是决策者在考虑目标国家的因素时候发展为国际投资收益情况。提高跨国公司的决策者的国际投资风险意识是目前跨国公司都英爱做到的事情。
李盛竹:“该文主要介绍了谷歌并购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失败案例和不和谐并购行为,找出了美国跨国公司并购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分析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并购的时间比较晚,处于并购的初级阶段,在海外并购方面缺乏经验,并购失败比例较高。近年来,中国在企业文化领域出现了大量的专家,每个人几乎都有自成体系的理论系统,各自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大多停留在借鉴西方国家跨文化管理的理论上,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体系,并且这些理论系统缺乏实践的指导。”
...........................
第 2 章 跨国公司的类型和特点
2.1 引言
跨国公司——这是足够的复杂性和不断发展的现象。现在提高成本和竞争力是许多公司的关心。在这一过程中提倡跨国公司是一个主要驱的动力。
现在最大的跨国公司大部分位于在: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这些四个地区是我们现代世界上的最大的和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美国经济已处于领先的地位。在美国经济最主要的部分是:冶金,机械制造和仪器制造,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汽车和航空的行业。
.....................
2.2 跨国公司概述
2.2.1 跨国公司特点 跨国公司两个重要的特征:
(1)多民族,多国家的关系;
(2)政策的连贯性。
由于跨国公司生性国际公司,跨国公司的潜力估计如下;
(1)密集和广泛分公司,子公司,代表处和关系存在的网络;
(2)跨国公司的东道国经济中的存在。在别国的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
(3)分配跨国公司其控制对的媒体,通信,连接。拥有一个强大的形成当地公众舆论的武器。
(4)创建一个动力取决于各国当地的政治和公众代表的脸。
跨国公司的鲜明特点:
(1)主要的目标 -
市场的的最大化; (2)于用相同的全局跨国公司全球市场的部分;
(3)附属公司新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协调;
(4)每个生产单元的灵活的组织,公司结构的自适应,会计和审计的统一组织;
(5)分支机构,工厂,合资企业的联盟到一个单一管理的网络;
(6)参与高新技术产业,高盈利的确保。
通用的合并 -企业公司生产联合相关的产品。例如, 一个制造摄像机的公司于产生影片或对摄影产生化学品的公司。收购可以定义为一家公司录取到另一个控制,操作与收购它的绝对或部分所有权。此次收购是经常进行收购的公司在证券交易所的全部的股份,意味着收购该的公司。兼并和收购的过程与资本市场的动力学联系很密切。为了执行这些业务上次要确定公司虚拟资本的状态—胖肿的,压缩的或者有效的。这些业务非常重要的因为金融市场的行情对一个公司的活动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公司的真的资产比公司的虚拟资本有大,那这样的跨国公司能当别公司收购的对象。在相反的情况(一个公司的虚拟资本比公司的真的资产有大)那这样公司的股票就当投机买卖的对象,因为那些公司股票的易损性提高。并购的目标和途径(控股股份的贩卖,控股股份的回购)都不一样。有这些并购的途径:友好的方法 - 正式的收购建议吸收的支持公司的领导(strategic buyout)。两个或多跨国公司研究它们的合并对它们的公司有什么样的好处的影响。
........................
第 3 章 美国跨国公司并购的优势 ..........16
3.1 引言 ...... 16
3.2 苹果跨国公司优势分析.......... 16
第 4 章美国跨国公司并购存在的问题 ...................31
4.1 引言 .......... 31
4.2 苹果公司并购中竞争优势在减弱.............31
第 5 章 美国跨国公司并购的改进对策 .....................36
5.1 引言 ........ 36
5.2 政府层面 .............. 36
第 5 章 美国跨国公司并购的改进对策
5.1 政府层面
5.1.1 加大美国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
跨国企业国际并购行为对于母体国家的优势非常大,尤其是美国跨国企业本身自身技术、营销优势比较大,如果政府还能够在资金政策上在多加扶持那么就有可能在国际并购中占得更多先机和优势。美国政府在针对本国跨国企业发展中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专门设立一个金融管理部门,对接跨国企业财务部,如果美国跨国企业选择大型七企业进行并购,起始资金较高的,有资金管理部门与各个资本投行、资本银行进行中间协调,政府担保先行拿出启动资金进行并购投资。其次美国政府在税收主导上要加大跨国企业税收减免力度,让跨国公司摆脱税收压力,支持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并购中的政策倾斜,在产业布局和技术更新中要给予支持。
跨国并购在表面是一种企业发展的市场行为,深层次还会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机密和安全,所以美国跨国企业在并购中或多或少会遇到目标国的政府干预,导致并购失败,这时候美国政府要先行做好舆论引导,在国际大环境中倡导公平原则,政府部门要多于目标国家的外贸部进行行政访问。
数据证明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能够让美国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一直保持领先,在现今国际市场的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美国跨国企业更着手建立一个稳定的技术研发团队,这个团队要保持技术领先,在产品创意和功能构造方面要有自己特色。美国跨国公司创新意识比较强,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渐重视技术研发对本国企业的重要性,对自身生产技术、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进行创新发展,在面对同质化竞争过程中才能够更加立于不败之地,加大美国跨国公司技术更新发展步伐,才是解决危机的良策。技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发展起来的,这过程需要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加大引导技术变革,调整产业发展结构。
......................>
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美国跨国公司也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社会中,为了更好的理解跨国公司的本质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就要对美国跨国公司并购优势发展进行研究,提高跨国公司并购中的国际竞争力,针对跨国公司并购的背景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了中用者比较分析,针对进行跨国公司并购对世界上的经济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比较,提出适当的结论。使用了静态数据的方法,以获得具体的想法关于并购公司的数量,那些并购对跨国公司有没有好处和其他指标。这种方法用了为评估何种经济损失和利润跨国公司获取。并在实证分析基础上进行规范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美国跨国公司的并购中动机、优势、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跨国公司并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美国跨国公司的并购动机为拓展海外市场,确保资源获取。美国跨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获取目标企业的机器设备、矿产资源等有形资源,也可以获取目标企业的商标、信誉、知识产权、专利权、人才、客户关系等无形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企业要想快速的发展,就得客服自身的缺点。美国跨国企业并购另外一个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弥补本企业自身的不足之处,提高本企业的整体实力。
(2)美国跨国公司存在一些并购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兼并和收购领域跨国公司的活动,突出企业巨头公司的活动,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竞争优势在之间减弱、缺乏对并购国家文化差异认识、缺乏对目标国的有效评估。研究苹
果研究苹果公司、微软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公司,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并购之后的结果,并购后的整合,相互交织组织的结构。得出共同存在技术优势、人才战略优势、稳健的财务战略优势。 (3)从美国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得出美国跨国公司的改进策略。首先加大美国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美国政府加强对跨国并购的宣传引导。其次美国跨国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继续实行持续稳健的跨国公司财务战略、跨国企业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还要主义目标国的文化差异,一定要对目标企业有深刻的了解,当然还要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经济情况、政治情况、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风俗习惯、等等,美国企业海外并购后,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的分析本企业与对方企业的各自的文化特点以及并购双方的公司组织形式、国家政策、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公司制度等等来选择合适的企业解决方案。
关键词:海外并购;股权结构;绩效
一、 引言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企业开始纷纷踏上海外经营的道路,在中国企业推进海外并购的过程中,高速化与规模化的企业经营模式并没有换来效率化与效果化经营成果。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日益加剧,全球的产业结构在不断的重组升级并且发生着战略转移,通过海外并购的行为可以高效的进入他国市场,获得资源,降低行业进入壁垒,使公司快速的实现规模性成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共识是作为一种具有职权配置功能的制度安排。股权结构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了公司治理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取向。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了股权结构对公司海外并购的影响。
二、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1. 股权结构理论与涵义。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元素,其核心内容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及公司高管持股等。股权结构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投资比例关系,属于量化的范畴,用股权集中程度来衡量;二是权力关系,体现了不同背景的股东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支配程度。Jensen和Mecling(1976)在公司治理的视角首次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做了最早的研究,认为内部股东比例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很大影响。之后,国内外学者继续在这一视角进行了大量探讨。
(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股权集中度是公司所有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在股权集中度方面,从小股东“搭便车”角度出发,Grossman和Hart(1980)认为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营者进行监督。Fama和Jensen(1983)认为,一旦股权集中度过高,市场流动性就会下降,将增加投资者的预期回报率,从而造成公司绩效的下降。Sheifer和Vishny(1986)认为股权集中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比股权分散型公司更好的。Claessens(1997)以及Pedersen和Thomsen(1999)通过实证研究都得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然而,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对公司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影响。La Porta(1999)的研究结论认为股权分散型公司的绩效要优于股权集中型公司。同时,Demsetz和Lehn(1985)采用净资产回报率对股权集中度进行回归,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Mehran(1995)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股东性质与公司绩效。目前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价值的研究方面,Sheng-Syan Chen和Kim Wai Ho认为外部机构持股比例显著影响公司价值。Makhija和Spiro以完成私有化的捷克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司的股票价值随外部机构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大。国内学者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研究表明国有股比例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着某种负相关关系。孙永祥(2001)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价值要低于民营公司。佘静怀、胡洁(2007)发现国有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3)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公司高管持股是伴随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其核心思想就是管理者拥有部分所有权,享有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达到激励和约束高层管理者的目的。Shleifer A.和VishnyR.(1988)研究指出: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在0-5%时,公司价值与管理者持股比例正相关;在5%~25%时,两者呈负相关关系;25%以上时,又呈正相关关系。McConnell和Servaes(1990)、Myeong-Hyeon和Cho(1998)在不同的高管持股比例分隔的区间段也得出过相似的结论。然而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国内学者王芳芳(2011)通过对中部地区6个省市的158家上市公司进行股权结构和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检验表明,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成正相关关系。
基于对上述研究的梳理,考虑到我国具体的体制环境,本文拟用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和公司高管持股三个维度来表征股权结构特征。
2. 海外并购行为及其绩效研究。目前关于海外并购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外并购行为后企业的绩效表现和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两个方面。
(1)海外并购绩效表现。关于海外并购后的绩效表现的研究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Langtieg(1986)的研究发现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所下降。李东富(2005)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的绩效指数呈V字走势。而另一些学者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王谦(2006)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实施海外并购的企业在第二年与同行业的控制样本在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指标比较中显著占优。
(2)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目前,关于海外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国,主要产业特点、组织因素、股权结构、并购类型、支付方式、文化冲突等几个方面展开的。
在产业特点方面,产业的市场结构、盈利能力和生命周期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海外并购绩效产生影响。范从来、袁静(2002)的相关研究指出,行业的生命周期会对海外并购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在组织因素方面,企业的并购经验、组织规模、管理模式、价值观等内部组织因素对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Lubatkin(1982)发现并购经验与并购绩效存在微弱正相关的结论。Kang(2004)的研究发现被并购方的组织规模越大,并购企业的超常收益也会越大。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影响并购主体公司和目标公司的绩效表现,并且现金交易的并购支付方式能产生更高的绩效汇报。谢军(2003)从资本结构角度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杠杆收购方式和债券支付方式有利于并购绩效提升。文化差异被认为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Barkema(1996)以荷兰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例为样本的研究表明,文化冲突对海外并购绩效有微弱的负影响。宋耘(2003)研究发现文化冲突影响并购绩效。阎大颖(2009)认为目标公司的文化距离越小,海外并购绩效越好。
三、 研究假设
1.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海外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基于委托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控股股东由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且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以及对中小投资者保护措施尚不完善,因此控股股东通过海外并购谋求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利益。所以股权集中度越高,控股股东的侵占效应就越明显,也就越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的实施过程和结果,体现在绩效表现越差。故本文提出了第一个假设:
H1:股权集中度与海外并购的绩效负相关。
2. 股权性质对公司海外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目前组成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成分主要有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等,故本文将上市公司按照第一大股东属性分为国有股公司和非国有股公司。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国有股公司在资源获取和寻求制度保障等方面优势明显高于非国有股公司。陈志军、薛光红(2010)认为国有股公司可以优先获得许多由政府政策主导和分配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基于资源基础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会能提高公司海外并购绩效。
3. 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海外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公司的管理者作为人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享有控制权,由于信息优势可以产生逆向旋转及道德风险等相关问题。委托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高管成为股东可以规避这些风险,公司高管持股概念和相关研究应运而生。公司高管持股作为所有者对公司高层经营者的一种长期激励的股权制度设计,在理论上会从两个方面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一方面相对于外部人,管理层的信息优势加上拥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技巧,会使公司高管持股产生潜在的效益,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和提升公司绩效;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层和股东的目标差异,可能会造成管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无视股东利益。
虽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数量和比例普遍偏低。魏刚(2000)研究指出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难以使得管理层去代表股东行使监督控制职能,公司高管持股制度也难以发挥足其预期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海外并购的高风险极使管理层在海外并购决策过程中会对收益与成本进行权衡,而侵占公司股东利益要高于海外并购所带来的绩效提升的利益,由于管理层持股较低,就会导致在公司海外并购行为中过程,选择管理价值最大化而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故本文假设:
H3: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海外并购起到抑制的作用。
四、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7年~2010年间共4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剔除了标的出让方是海外公司和ST公司。此外,考虑到会计准则的不同,还剔除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的样本。最终得到一个包含76家上市公司的样本。关于财务指标数据来自wind并购重组数据库,股权结构数据来自CCER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库,缺失的数据,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等公开资料补充。
2. 变量定义与说明。本文具体选取的各变量的定义如下:
(1)被解释变量。海外并购绩效(ΔROE):并购后一年与并购前一年ROE之差;
(2)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CR_5):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股权性质(Share):虚拟变量,1为国有股,0为非国有股;公司高管持股(MO):虚拟变量,1为管理层持股,0为管理层不持股;
(3)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时间虚拟变量(Year);
3. 模型构建。为检验本文所提出的三个假设,特构建了三个模型。
模型(1)为检验假设1的模型:
ΔROE=β0+β1CR_5+β2Size+β3Lev+β4Year1+β5Year2+β6 Year3+ε(1)
模型(2)为检验假设2的模型:
ΔROE=β0+β1Share+β2Size+β3Lev+β4Year1+β5Year2+β6 Year3+ε(2)
模型(3)为检验的模型:
ΔROE=β0+β1MO+β2Size+β3Lev+β4Year1+β5Year2+β6Year3+ε(3)
五、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对模型(1)、模型(2)、模型(3)进行检验:
模型(1)的调整R方为0.288,拟合效果较为理想;D-W检验值为1.902,说明方程基本不存在自相关;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都远远小于10,可以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整体F检验显著。因此假设1整体检验效果良好,可以进行回归分析。股权集中度(CR_5)的系数为负(-0.229),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假设1通过验证,即股权集中度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负相关。
模型(2)、模型(3)的调整R方、D-W检验值、VIF、F检验都较为理想,模型(2)股权性质(Share)的系数为负(-9.177),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国有性质的控股股东国会抑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模型(3)公司高管持股(MO)的系数为负(-5.152),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假设3通过验证,即公司高管持股会抑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
六、 结论与启示
自2007年,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的进程高速增长,但大多数的并购行为并未带来预期的绩效收益。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实践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进行更多的海外并购,还应考虑如何提高海外并购的绩效。本文,通过逻辑推导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活动发挥有效的理论指导作用。
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企业具体运营层面,首先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提高公司海外并购的有效手段,现有的股权结构和制度安排往往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导致大股东最大化享有的权利却没有承担相应义务,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引入累积投票制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制度等手段来保障中小股东利益,优化现有的股权分布结构,建立权责对等的股权结构,最终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其次,适当减持国有股,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深化股权分置改革,适当减持国有股股份比重,转变企业运行机制,培育健康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提升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此外,适当调整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海外并购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绩效。
此外,在宏观制度建设层面,完善有效的法律法规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法律依据,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合理的制度环境,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筑起的坚实的后盾,通过经济领域的外交手段,加强各国间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树立高校负责的国家形象,是我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06,(5):1-7.
[2] 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公司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3,(11):3-11.
[3] 孙永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融资结构[J].当代经济科学,2001,(6):28-34.
[4] 佘镜怀,胡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1):99-110.
[5] 于东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1,(3):54-62.
[6] McConnell, J.J.& H.Servaes.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27):595-612.
[7]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64.
[8] 王芳芳.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基于中部六省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2011,(6):33-48.
[9] Langtieg.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Journal of Business,1986,(59):197-216.
[10] 李东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实证研究[D].上海大学学位论文,2005:77.
[11] 王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协同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00.
[12] 范从来,袁静.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8):16-22.
[13] 谢军.并购财务方式与资本结构――并购财务方式的最优选择[J].财经论丛,2003,(2):18-22.
[14] 宋耘.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9):16-21.
[15] 阎大颖.国际经验、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J].经济评论,2009,(1):5-10.
[16] 陈志军,薛光红.股权结构与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10,(5):126-131.
[17] 段明明,杨军敏.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混合所有制下控制权市场大股东治理优化研究”(项目号14SKC08)。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并购动机与绩效; 并购风险; 研究现状
同风起云涌的并购浪潮一样,国内外学术界也出现了对跨国并购相关问题的一个研究热潮。对跨国并购理论研究和一般的国内并购研究一样,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论题:一个是跨国并购动机的理论研究;一个是跨国并购绩效(即跨国并购是否创造价值)的理论研究。Shimizu,Hitt,Vaidyanath,and Pisano(2004)对30篇跨国并购的文献作了回顾,他们把对跨国并购的研究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研究:(1)把跨国并购作为市场进入战略手段;(2)跨国并购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3)跨国并购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战略。其中(1)和(2)仍是并购动机的理论研究范畴。此外,有关跨国并购风险的相关研究通常都结合在并购绩效和跨国经营风险的相关研究当中,很少有专门针对跨国并购风险的相关文献。
一、跨国并购动机的研究现状
跨国并购动机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很多。跨国并购是企业国内并购跨国界发展的产物,其并购动机的理论基础不能脱离传统国内并购动机理论。例如效率理论、协同效应理论、问题和管理主义理论、管理者自大假说、市场势力理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市场缺陷理论等。实际上动机理论的研究也综合在并购收益来源的研究之中。
较早对并购价值来源进行解释的研究是多德和鲁巴克(1977),在他们的文章中也阐述并购产生的动机。他们认为,在收购事件发生之前,目标公司的资产没有得到管理者的充分利用,收购事件的发生,说明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的资产价值和资产使用效率有了重新的衡量和判断,如果并购后更换了管理层,则目标公司的资产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即使不更换管理层,甚至并购失败,都使得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意识到公司资产的使用效率问题,从而改善管理,提升资产的利用效率,增加股东财富,并购的收益来源即在于此。这就是内部效率假说(Internal Efficiency Hypothesis),也是并购事件得以发生的一个原因,是符合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主流观点。
随着这一问题研究的兴起,又出现了“市场垄断假说”、“信息效应假说”、“节税效应假说”、“建立帝国假说”、“剥削假说”等各种对并购收益的假说。按谢内夫等人的观点,这样一些理论假说都可以归类为“财富转移假说”。这一假说认为,收购或兼并只不过是财富在不同利益者之间的转移而已,本身并没有新的财富产生。因此,公司并购事件的发生动机就在于一部分利益主体企图获取另一部分利益主体的利益。实际上,这样一些假说也并没有得到有力的实证数据的支持,阿斯奎斯、金(1982)在《财务学刊》中发表的“兼并要价对当事公司证券持有人的影响”一文中对50家涉及兼并事件的公司展开分析后认为,没有哪一项检验能提供证据说卷入兼并的股东和债券持有人之间存在财富转移的现象。针对各种假设的实证研究仍在进行之中。
与“财富转移假说”相对立的观点是“协同效应假说”。“协同效应假说”认为,通过并购可以使得公司由于规模经济而节约成本,或由于生产和流通中的人员和资产的高度合作互补而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使得公司价值得以提升(威廉姆森,1971; J.F.Nielson、R.W.Melicher,1973; Klein、Robert G.Crawford、lchian,1978)。詹森也一直力主这一观点。博凯维奇和纳拉亚南(1993)在“收购的动机:一项实证调查”一文中实证了这一观点,因此他们认为,“协同效应是绝大多数收购的原因”。SSP(2000)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
显然,这些理论观点对跨国并购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跨国并购的动机应该不是一两个理论观点就可以概括的,不同的公司可能基于不同的动机或多种动机来从事这一项经济活动,正如博凯维奇和纳拉亚南所指出的,“除了协同效应,公司收购必有其他的收购动机”。另外,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可以部分解释跨国并购动机。例如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位因素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鉴于跨国并购涉及两国或多国的经营环境,比国内并购涉及的变量要多得多,并购动因也更复杂,上述已有的理论成果也难以解释在不断变化境况下的一些跨国并购实践,因此,西方学者又从一些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跨国并购动机。比如价值低估理论(Hannah、Kay,1977;Vasconcellos、Kish,1998)、交易成本理论(Williamson,1985;Hennartt、Park,1993;巴克利和卡森, 1998)、产业组织理论(Yip,1982;Baldwin &Caves,1985;克鲁格曼和奥泊斯法尔德,1998)、资源基础理论(Baum & Oliver,1991; Eisenhardt&Schoonhoven,1996; Hennart, 1991;
Madhok,1997)和组织学习理论(Barkema & Vermeulen, 1998;Vermeulen & Barkema,2001)、分散化理论(Seth,1990;Markides & Ittner,1994;Denis & Yost,2002)等。
此外,国外有关跨国并购动机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如“情景理论”、“网络理论”等,西方学者一直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跨国并购的真正动机。跨国并购的动机往往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即跨国并购实践也许是上述动机的两个或多个动机交织综合的结果。即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并购实践难以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找到有力的解释。因此有关跨国并购动机的理论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
当然,我国学者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研究也很多(史建三,1999;秦斌,1999;王林生,2000;罗仲伟,2001;张唯、齐安甜,2002;李蕊,2003;李梅,2006;廖运凤,2006;苏国强,2006;郭旭东,2007;王金洲,2008等),学者们以我国的并购实践为研究对象,提出我国国企海外并购的“国家战略理论”,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此外相关研究都是以国外已有的动机理论来解释我国的海外并购实践,原创性的理论还很鲜见。
二、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现状
从历年研究的文献来看,并购方股东获得的收益还没有确定性的结论(Campa、Hernando,2004)。布鲁纳(2002)在他的一个文献回顾中指出,在他考察的44项研究中,24项研究认为跨国并购为并购方股东创造了正收益,20项研究认为是负收益。因此,这一论题的研究还处于论争之中。
(一)跨国并购的正效应
虽然跨国并购的研究要滞后于纯国内并购的研究,但Shimizu等人(2004)的研究证据表明,跨国并购的效果要好于国内并购。此前,Markides and Ittner在1994年的研究中也提出这一观点。这一观点认为,跨国并购提供了内部化、协同效应、风险分散化的综合收益,因此为并购公司的股东创造了财富(Markides,1994)。近年来的一些相关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Benou、Gleason和Madura在2007年对高科技公司跨国并购的研究中认为,有特色的跨国并购业务在充分做好宣传、获得市场投资机构认可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并购效果。此外,还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跨国并购可以为收购方股东创造正的累积异常收益,在并购事件宣告的前后10天的时间窗内,存在0.29%-1.96%之间的累积异常收益。比如莫克、杨(1992),马基迪斯、伊德纳(1994),Manzon、Sharp和Travlos(1994),Doukas(1995),Cakici、Hessel和Tandon(1996),马基迪斯、奥荣(1998),Black、Carnes、Jandik(2001),Kiymaz、Mukherjee(2001);Gleason、Gregory、Wiggins(2002),Kiymaz(2003),Block(2005)等人的研究均证实了这一观点。
(二)跨国并购的负效应
同样,也有很多证据表明,并购并没有导致公司价值的增加,也没有获得很好的财务业绩。Lubatkin在1983年的研究中认为,并购公司的价值并没有在并购中获得增长。Danbolt(1995)使用指数模型和市场模型研究了英国公司对其他国家公司的并购,认为在事件前8个月到后5个月的时间窗内并购方产生了显著为负的累积异常收益。Eun,et al(1996)采用回归收益模型检验了并购美国公司的并购方的收益,发现在事件前后5天的时间窗内,并购方的累积异常收益显著为-1.20%。Aw和Chatterjee(2004)提出英国跨国并购的公司在并购后的6个月和12个月的异常收益分别为-4.46%和-8.07%。
(三)并购效应研究评述
似乎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并购是失败的,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依赖于人们对失败的定义。Hopkins(2008)指出,如果失败是指公司被迫清算出卖,那失败的比率相当低;如果失败与否是指到达预期的财务目标,失败的比率就相当高;如果失败与否是指达到管理层的总目标,那么失败的比率也相当低(H. Donald Hopkins,2008)。Brouthers、van Hastenburg和van den Ven(1998)发现大多数并购公司的管理层都对他们的并购业务很满意。
此外,并购成败的研究结论依赖于研究中并购评估的时间范围(H. Donald Hopkins,2008)。基于并购事件宣告前后短期股价反应的研究表明,目标公司的股价在宣告日后会上升,而并购公司的股价则变化不大或下降。虽然这种研究方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短期的股价走势能否衡量基于战略视角发生的并购效应,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些基于长期基础考察并购效应的研究就认为跨国并购的并购方能获得良好的并购效果。
三、跨国并购风险的研究现状
跨国并购的风险问题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有很多研究表明跨地域经营可以通过分散化经营降低公司破产的风险,但由于东道国和母公司所在国的制度环境差异和文化差异的现实存在,要求从事跨国并购公司不仅在管理理念、经营战略上应具备一定的柔性和多样化,还要求并购者在跨国经营中要有很好的宏观经济研判能力和多种制度的解析能力,使得公司的经营面临很多纯国内经营公司所没有的不确定性。复杂环境中的经营风险无疑会大大增加。
有关跨国公司管理东道国制度风险的研究获得了很快的发展(Blank & La Palombara,1980;Anderson & Gatignon, 1986;Gatignon & Anderson,1988;Delios &Beamish,1999; Henisz& Delios,2001;Kobrin, Basek, Markusen,2001;Uhlenbruck, Rodriguez,Doh& Eden,2006),研究的主流范式是以交易成本经济学为基础,集中关注这些东道国制度风险如何影响跨国公司进入国外市场的进入战略,得到了两个一致的结论:第一,制度风险减少了通过权益投资进入的可能性(Delios &Henisz,2003;Henisz & Delios,2001;Uhlenbruck et al.,2006);第二,如果通过权益投资进入国外市场,制度风险的大小和跨国公司持有权益的百分比是负相关的(Gatignon & Anderson,1988;Delios & Henisz,2000;Uhlenbruck et al.,2006)。
总的研究结论是,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政治风险应该使得跨国公司尽量避免其拥有的国外权益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至少是使得这样的涉险权益最小化。然而,跨国公司跨国并购日益增长的形势表明,很多跨国公司选择积极面对这些风险。因此,对跨国公司如何处理对外经营的东道国制度风险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Teece(1977),Williamson(1979),Rugman(1981),Anderson & Gatignon(1986),Dunning(1988),Henisz(2000),Zhao、Luo & Suh(2004)等人的研究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探讨了在处理公司面临交易风险时对权益结构的整合问题。而Susan E. Feinberg、Anil K. Gupta(2009)的研究指出,很多跨国公司单从权益整合管理政治风险的角度看不仅没有改善风险,反而恶化了面临的风险。同时他们的研究指出跨国公司的经营整合和组织活动整合可以很好地改善公司面临的风险,并提供了相应的实证检验。
四、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从上述的研究现状回顾中可以看出,跨国并购动机的研究已比较成熟,虽然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单个理论在新形势下对某些跨国并购实践的解释力仍存在不足,但如果综合多种并购理论基本上能对绝大多数的并购实例进行理论解释,并为并购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跨国并购理论的绩效研究问题,针对并购后的正负效应问题的争议仍会继续,但正如H.Donald Hopkins所指出的,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考察的时间范围。如果从长远的时间维度来看,跨国并购的绩效通常会获得一个积极的正效应,当然,这也取决于并购业务的初始动机。而跨国并购的风险研究仍处在研究的热点之中,这是由于并购实践和研究结论相悖的事实决定。正是由于跨国并购实践中大量跨国经营的企业选择积极面对风险的客观事实存在,使得很多学者积极关注这些跨国经营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但对于跨国并购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财务风险对跨国并购实践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仍是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韩世坤.20世纪90年代全球企业并购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3.
[2] 李蕊.跨国并购的技术寻求动因解析[J].世界经济,2003年(2).
[3] 李增泉.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1).
[4] 李东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与防范[J]].国际经济合作,2005(11).
[5] 李梅.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J].经济管理,2006(3).
[6] 罗仲伟.全球企业跨国并购:趋势、原因与对策[J].经济管理,2001(22).
[7] 廖运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8] 史建三.跨国并购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9] 沈艺峰,沈洪涛.公司财务理论主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0] 叶建木.跨国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3.
[11] 张寒.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5.
[12] Agyenim Boateng, Wang Qian, Yang Tianle. Cross-Border M&As by Chinese Firms: An Analysis of Strategic Motives and Performance[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 50, No. 4 July/August 2008.
[13] Anju Seth,Kean P. Song and R. Richardson Pettit,Valu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In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oreign Acquisitions Of U.S.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
[14] Dunning, J. H.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0,11.
[15] Geraldo M. Vasconcellos, Richard J. Kish. Factors affecting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Canada-U.S. experience[J]. Global Finance Journal,1996,2.
[16] H. Donald Hopkins.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Do Strategy or Post-Merger Integration Matter?[J].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Vol.4 No.1, 2008.
[17] Jensen, M.. Takeovers: their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1988,2.
[18] Jensen, M., and Ruback, R. S.,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ntific evide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3,11.
[19] Ki Hyun Ryu, Jae Eun Lee. The determinant of performance of cross-border M&A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overseas Sino and Anglo firms[J].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9, 8.
[20] Pedro Gonzalez, Geraldo M. Vasconcellos, Richard J. Kish and Jonathan K. Kramer.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ximizing the value of the firm[J].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1997, 7.
[21] Sungho Choi,Bill B.Francis,Iftekhar Hasan. Cross-
Border Bank M&As and Risk: Evidence from the Bond Market[J]. Journal ofMoney,CreditandBanking,
2010, 4.
[22] Seth, A., Song, K.P. & Pettit, R.R.. Valu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in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oreign acquisitions of U.S. firm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
[23] Shleifer, A & Vishny, R. W.. Asset liquidity and debt capacity[J]. Journal of Finance,1992,47.
[24] Shimizu, K., Hitt, M., Vaidyanath, D., & Pisano, V..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4,10.
关键词:并购 矿产 法律问题
近年来,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区域更多地选择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法律条文健全,这也是吸引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时选择澳大利亚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在我国正不断地崛起,发展壮大。民营企业正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新生力量,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我国某民营企业在澳大利亚并购铜矿案例导入
我国某民营企业于2011年初看中澳大利亚某铜矿,准备对其实施并购,目前并购尚未最终完成。现将其投资并购历程进行剖析。
1.1并购模式选择
澳大利亚的投资并购模式非常成熟和发达。该民营企业在并购澳大利亚铜矿时,选择了同时投资上市公司(壳公司)和项目公司(实体公司)的模式。在澳大利亚本土设立一个上市公司(空壳公司),但该公司既没有营业,也没有业务和业绩,因为还处在勘探阶段,股票价格也很低,低至每股1、2角,散户很少,基本上是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下面设立一个全资子公司,是真正的实体企业,探矿许可证由它去申请(澳大利亚政策比较灵活,母公司也可以联合进行申请)。投资者一般在选择投资上市公司时,同时也会投资项目公司,这样便能在两个公司都获得收益。一个是股票的价值,即:股价的波动(资本收益),另一个是矿产的收益。该民营企业采用了资本运作加上实体产业结合的方式进行投资。由于上市公司没有属于自身的实质业务,其业务就是营运项目公司,上市公司的所有投资便注入了项目公司。
该民营企业在并购澳大利亚铜矿时,先签订了投资并购协议,即框架协议,然后再去做净值调查。按照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规定,国外公司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其股份不能超过20%。但也有特别规定,即:经过股东大会同意和证券交易所认可,并经其备案后,可以超过20%。所以,该民营企业在最初进行并购时,股份仅占到19.9%。但该民营企业最终希望持有33%的股份,剩下的13%的股份将通过期权授予的形式,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购买,但每年购买限额不能超过6%,即:剩下的13%的股份将分成3年,通过期权的方式逐年购买。
在澳大利亚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程序非常规范,探矿经理首先要做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根据当时市场上的金属价格,得出是否可行的结论。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初步的可行性报告、中间的可行性报告和最终形成的银行可行性报告。银行可行性报告包括经济可行性和环境保护可行性(环评),银行将根据银行可行性报告进行资金支持。此外,在这方面做假的可能性不大。
投资并购前需要做银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期仅投入几百万元到上市公司,如果可行,再投项目公司;如果不可行,就不投项目公司,这样损失的只是公司买股票的这部分投资。但如果一开始就投资项目公司,就将白白损失几千万元。目前,前期已经投入了2300万澳元。同时,可行性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主要是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报告。由专人来做,对样本框进行分析,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环评报告,需花经费去做环评报告。
跨国投资并购,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政府审批。目前,澳大利亚政府审批已经做完。公司正在进行内部审批流程,提前一个月发通知,召开股东大会,需股东大会同意。国内审批需要经过发改委审批、商务局或商务厅审批、外管局审批等程序。目前还未做完。
1.2并购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
现有公司有3名董事,打算交割后派一名中国董事;再等投资项目公司银行出了保函之后再派一名董事。“控制”按有没有董事席位来算。
2.澳大利亚对外资并购的规制
不管是国内并购还是海外并购,都涉及到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及并购审批问题。澳大利亚是英美法系,意思自治很明显。它把专门的外资并购立法与特别法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
2.1澳大利亚外国并购法的相关规定
澳大利亚规制外资并购行为的专门立法是1975年生效的《外国并购法》(The Foreign Acquisitions and Takeovers Act 1975),该法规定:外资并购需要澳大利亚政府批准。由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负责实施《外国并购法》,并成立一个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为其机构,财政部审查跨国并购申请并向财政部提出有关咨询和建议,但最后批准权属于联邦财政部;对跨国并购超过5000万澳元的交易,并购双方必须提交有关公司名称、主要营业场所地址、公司主要经营活动、主要附属机构和分支机构、最近一年的财务信息、最终并购公司的国籍等材料。
但在特殊的行业,澳大利亚的法律对于外资并购做出了特别的限制,有关这些特别限制体现在一系列的特别法之中。如:澳大利亚对包括石油、天然气开发、铀矿及其它矿物的生产开发,规定了股权限制;对于与铀矿有关的项目,不仅要经政府审批,而且澳大利亚资本要控有75%的股权及控制权;对于与铀矿无关的其它自然资源项目,澳大利亚本国资本必须参股50%,并在董事会享有50%的表决控制权。
2.2澳大利亚反垄断法律法规中的收购审查制度
澳大利亚仿效美国反垄断法,于1974年制定了《商业行为法》。该法集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一身,形成了澳大利亚特有的竞争法模式。按照该法及澳大利亚行业改革和监管的法律规定,外国公司收购澳大利亚公司,根据不同的产业,要遵循不同的规定。对于一般产业,如果收购澳大利亚目标公司的总资产超过500万澳元或其附属公司的资产价值超过2000万澳元,则要事先申请。
澳大利亚在跨国收购审查中采纳了综合审查标准——公共利益或净利益。这种公共利益或净利益的审查标准最主要的是:是否有利于在相关市场提高竞争和在经济方面提高效率和进步。
根据该法及澳大利亚的外国投资并购的一些政策,澳政府对中国投资并购持审慎态度。审查类似备案,律师都是按照操作规定来做,一般按照20%的规定来做,主要是把合资企业摘要(核心条款)拿出来做一个申请报告,提交上去,一般都会批准。
2.3澳大利亚公司法等交易法律规范
对外国公司收购活动进行市场监管的交易法律规范主要涉及《澳大利亚公司法》(2001年修订)、公司条例及证交所的一些规定。并购时涉及公司治理,如董事任职的规定、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对上市公司收购活动进行直接监管的规范,包括公开信息披露制度、公开要约收购制度、协议收购制度等。
2.4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制
环境保护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纷纷立法予以规范,各国大都规定有毒物、废弃物及其他危险物质设置于环境中造成的污染责任由污染源投放者负担。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需要环境部的环评报告。有了这些环评报告,才会发给采矿许可。
2.5澳大利亚劳工法的相关规制
澳大利亚人力成本特别高,我国该民营企业想派矿产工人进驻,但澳大利亚不允许中国派普通工人过去,且要求中国公民雅思成绩达到6分。但可以派管理层,如勘探主管,但不是批量的,也就1-2人,而且不是工作签证,只是临时签证。因此,只能使用当地的工人,人力成本特别高。
2.6澳大利亚土著文化
即相当于从我国的文物局角度来考察。如:开采的矿是一百年前或二百年前的金矿遗址。能不能在那附近开采,需要多少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定,否则就开采不了。
2.7澳大利亚土地法的规定
澳大利亚土地是私有的,要与土地所有人达成协议,可买可租。签订采矿租约。承诺出产以后,给土地所有权人多少租金;此外,还有采矿区域必须有安全距离的要求,因为涉及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等。
3.我国民营企业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启示
从对我国某民营企业在澳大利亚并购铜矿案例的分析,及对澳大利亚外资并购立法状况的研究,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有关外资并购的规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在立法理念上,内外有别。澳大利亚对国内收购和跨国收购分别制定了两套不同的法律和审查部门。有关国内的收购审查由竞争管理当局负责,适用国内的竞争法律,而对跨国收购的审查则由外资管理部门负责,适用外资管理的法律。在立法模式上,采用了专门立法和特别法相结合的方式。在重点规制方面,一是保护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领域,二是反对并购可能导致的垄断行为,进行反垄断收购审查。在体现执法力度方面,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
通过对澳大利亚有关外资并购法律法规的剖析,对我国企业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建议是:
3.1了解澳大利亚外国并购法等相关立法规定
了解澳大利亚外资并购法等有关外资并购的行业准入规定,包括了解澳大利亚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限制外资进入的行业;以及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以免遭受反垄断收购审查。
了解澳大利亚公司法等有关市场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外资并购的股权比例或资产比例。澳大利亚对于限制外资进入的行业,明确规定了外资的持股比例。在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内,对外资的投资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2合理采用投资并购交易结构
我国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并购时,有的直接进入项目公司,风险相当大,有可能投资并购几千万都成了泡沫。
因此,应该合理采用交易结构。通过对我国某民营企业在澳大利亚并购铜矿案例的分析,笔者以为:不能单纯投资项目公司,如果直接投资矿产,风险太大。如果投一部分在母公司上,则风险相对降低,因为股价是变动的,可能有损失,但可以用脚投票,抛售股票。
3.3遵守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法、劳工法等法律法规,注重土著文化
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等国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劳动者权益保护。因此,我国国内企业在进行跨国收购时,应遵守东道国环境保护法、劳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注重土著文化。在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时,我国国内企业应作一个彻底的事前环境评估审核。尤其是收购目标为一个生产型企业时,更须注意此程序,以便作为日后主张免责的证据。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及东道国法律规制研究”项目,项目号:PHR201108304。
参考文献:
[1]刘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问题研究——以公司治理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
[2]蒋晋辉.《论我国外资并购法律体系的构建》,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3]刘晖.《跨国收购上市公司法律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9月.
关键词:兼并与收购 并购 公司治理 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066-03
一、引言
到底是谁拥有公司?这个是一个看起来很容易回答的问题。然而,当我们纵览商业历史的发展,很多事例展现出来的内容却告诉我们回答上述问题决非易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跟上述问题紧密联系的研究议题——公司治理成为热点问题。公司治理问题存在商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在美国,当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讯公司因财务欺诈而轰然倒下后,2006年出台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非常严厉的方式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到达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法国,一家法国公司rhone-poulenc在1999年与一家德国公司hoechst合并而成立一家新的公司——aventis公司。来自不同商业背景的两家公司的合并不得不迫使这两家公司要同时在把两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融合(bris,a.和cabolis,c.,2007);在中国,中国a股的上市公司内部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针对上市公司的社会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存在的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弊端,始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使得流通股股东在资本市场获得补偿,非流通股得以逐步在资本市场进行交易(yang,chi和young,2011)。显而易见,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会计规则的制定,企业并购以及公司财务结构等问题中,公司治理都紧紧地与它们相联系。
什么是公司治理?简言之,公司治理是保护投资者拥有对投资收益的法律索偿权的措施和规则。很多发达国家,比如:英国,美国和德国的公司大都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很多公司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不时会出现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令人感兴趣的是,我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后,对这两家公司的公司治理有什么影响呢?进一步说,这种跨境并购是否能给两家公司都带来财富效应呢?
二、理论综述
自从modigliani和miller(1958)在公司财务理论上作出杰出贡献后,公司治理的问题被学者们不断地深入研究,包括:jensen和meckling(1976),hart(1995),la porta和lopez-de-silanes和shleifer和vishny(以后简称llsv,1997,1998,2000)。
modigliani和miller(1958)认为债务和股份成为公司财务资金的来源,从而使得公司能够从事生产和投资有利润的项目。来源于投资收益的现金流将分配给债权人和股东。modigliani 和miller解释了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成本以及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然而,jensen和meckling(1976)相信给予债权人和股东的现金回报与债务和股权的相关合同权(contractual right)有关。hart(1995)支持这样的观点:公司拥有要求董事会分配股利的权利,就像债权人拥有重新处置抵押财产而补偿债务人没有偿还的债务的权利。显然,这个法律问题与公司治理相关。la porta和lopez-de-silanes以及shleifer和vishny在公司财务理论发展上的贡献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性质。llsv(1997)认为投资者的保护水平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关。经过检验49个国家的公司数据,llsv发现对投资者保护比较弱的国家往往伴随着市场规模较小而且资本市场也比较弱。进而,llsv(1997)分析了不同国家投资者的权利、法律规章、法律的实施和所有权等。他们相信这些要素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llsv的研究结果是:在普通法体系国家通常有最强的法律层面上的投资者保护;类似于法国民法体系的国家在法律层面上的投资者保护表现最弱;而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民法体系的国家在法律层面上的投资者保护的表现,介于前两者中间。llsv(2000)认为理解公司治理的有效方法是从法律层面上的投资者保护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资本结构:债务和股权的资本来源角度。他们阐述:强的投资者保护可以是财产权保护的特别重要的表现,而这些与有效的公司治理紧密相关。
从逻辑上,很容易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是:公司治理的路径是什么?gilson(2000)相信在公司层面上的公司治理合约式的趋同(contrac
tual convergence)比国家层面上的公司治理法律规章的趋同更现实和更可能。公司层面上的公司治理合约式的趋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跨境上市,设新公司和跨境兼并与收购。其中跨境并购提供给我们一个观察并购对公司治理影响的非常好的机会。并购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正向的影响效果和负向的影响效果(martynova和renneboog,2008)。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多跨国公司直接收购中国的公司,以此来扩张市场、保证原材料供给,从而配合其全球发展战略。比如:雀巢在过去十多年中,收购了很多中国食品和饮料公司,以此来扩大市场份额。最近几年,由于金融危机,国际上很多著名跨国公司的资产处于估值低价位,一些中国企业也正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这些无疑为中国和海外跨国公司之间产生更多的“联姻”创造了条件。同时海外兼并与收购也为中国企业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管理方法和品牌建设上的差距提供了机遇。比如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公司收购欧洲著名的沃尔沃汽车公司。这些源于不同经营理念,有着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的公司,是否能最终获得1+1大于2的财务效应呢?本文主要围绕公司跨境兼并与收购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行研究。目前公司跨境并购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bris,brisley和cabolis(2008)通过对投资者保护改变的大样本研究,发现证据:由于跨境并购而发生的公司治理的改变能够提高该行业的托宾(tobin)q值。starks,l.t.和wei,k.d.(2004)认为经过分析美国目标公司的一系列跨境并购的案例后,得出结论:公司治理的差异影响公司的价值。
三、研究目的
针对上述总结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很多结论都是建立在分析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境兼并与收购基础之上的,而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境兼并与收购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1.检验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境并购是否产生正向的影响效果或负向的影响效果。比如,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企业发生了很多与海外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以后也一定会出现更多的类似兼并与收购。对公司治理的正向的影响效果或负向的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呢?这些兼并与收购是否会使得原本对投资者保护比较弱的公司从而改进公司治理的标准呢?这种兼并与收购是否最终对于双方都是双赢的结果呢?这种兼并与收购是否会提升公司的业绩和价值呢?
2.发现一些通过跨境兼并与收购从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成功案例。发达国际的跨国公司为了获取更廉价和更稳定的原材料供给,为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往往通过并购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企业来实现。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公司为了获取更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也往往需要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合作。这些成功的案例最终能带来什么启示呢?
3.本文重点是通过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上市企业和海外跨国企业之间的跨境兼并与收购,寻找哪些因素会决定公司的公司治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公司治理标准改变的。goergen和renneboog(2008)指出(少数)股东权利的保护、债权人的权利、会计准则和法律的实施对公司治理的标准有影响。本文要检验这些因素是否在发达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间的跨境兼并与收购中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政治体制、文化以及市场成熟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治理风险
目前海外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而且这些投资项目的估值比较低。加之,我国政府也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很多央企和民企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考虑,为抓住这百年难遇的海外“抄底”机会而跃跃欲试。张碧薇(2011)调查发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数目在2000年是9起,而从2007年至2010年,每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目至少70起。主要并购的领域是资源、能源以及工业技术密集型行业。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绝不仅仅是收购的价格。海外并购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其他很多要素。对收购企业来说,海外并购是否符合收购企业的国际战略的总体规划?是否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储备?被兼并企业所在国政府是否批准与支持?被兼并企业的文化与管理是否能与收购企业的文化与管理相融合?更为重要的是,收购企业与被兼并企业是否
公司治理上相融合?
吉利公司是在国际化中走在前列的中国民营汽车企业。2010年,吉利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吉利收购福特汽车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公司100%股权。实际上,这并不是吉利公司第一次在国际控制权市场的出手。早在2006年,吉利购买英国锰铜公司股份,并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2009年吉利成功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基于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吉利公司会如何与西方企业在公司治理上相融合,并获得正向的影响效果呢?
1.保留被兼并企业良好的治理模式。尽管吉利获得100%沃尔沃汽车的股权,吉利并没有对沃尔沃的管理方式进行剧烈的调整。吉利将保持沃尔沃相当大的经营独立性。“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1}的战略最能诠释这两家治理模式迥异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采取广泛交流、互相尊重、逐步融合的公司治理趋同的方式。
吉利与沃尔沃成立对话合作委员会,通过该对话机制,使得双方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品牌维护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共识。该委员会中,双方各自指派4名委员,主席为李书福。每年召开2次会议。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采取的治理模式仍然偏重于对大股东利益的过度保护,而忽视众多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吉利公司在支持沃尔沃重回其原来辉煌业绩的同时,也逐步完成自己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研发水平、技术升级以及塑造品牌形象等目的。这样使得收购获得了双赢的结局。
2.重视被兼并企业所在国特定的法律与文化。吉利收购的沃尔沃汽车公司源于保护雇员利益非常强的瑞典。吉利能够收购沃尔沃成功,离不开沃尔沃汽车公司工会的最终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忽略了当地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我国的很多企业对中国的国情很熟悉,但对西方强大工会的力量估计不足。上汽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并最终获得最大股东后,由于韩国工会力量非常强大,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并且罢工不断。由于双龙申请破产,上汽收购双龙最后以失败告终。
3.稳健的发展路径。从吉利海外收购的路径来看,吉利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稳扎稳打,能在抓住机遇过程中同时兼顾风险。吉利先部分参股英国锰铜汽车公司,从而有机会深入了解西方企业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这是一种可进可退的策略,如果合作不成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如果成功,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收购力度。2013年初,吉利确认参与进一步收购英国锰铜汽车公司股份,使得吉利占有锰铜汽车80%的股份{2}。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各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差异很大,公司治理的趋同不可能一蹴而就。吉利在与西方企业合作过程中,逐步学会了更符合国际化规则的经营理念。
五、公司治理对业绩的影响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平衡公司的各种利益主体。公司治理涉及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设立能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拥有充分的信息披露机制和保持有效的管理层决策机制。李维安和唐跃军(200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对公司的盈利水平、营运效率、股本增长能力以及财务安全性等有显著的正相关。 尽管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有很多方式,但是运用海外并购的方式无疑可以成为很有效的发展路径。吉利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海外收购,逐步改进自己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使得公司在决策制定和决策实施中更科学、更有效,从而获得资本市场投资人的青睐。
六、总结
尽管各国的文化、法律、经济和政治等相差很大,但伴随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正在通过各种路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公司治理的趋同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完善的公司治理可以使得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在学习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公司治理水平。
注释:
{1}2010年3月,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媒体见面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接受媒体采访,李书福提出上述观点.京华时报,2010.3.31
{2}浙江日报2013年1月24日讯
参考文献:
1.bris,a.and cabolis,c. (2007),'corporate governance convergence through cross-border mergers:the case of aventis.',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egulatory impact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publisher:elsevier,pp.71-101
2.bris,a,brisley,neil and cabolis,c.(2008),
‘adopting better corporate governance:evidence from cross-border merger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4,pp. 224-240.
3.gilson,r.j.,2000,globaliz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convergence of form or function,stanford law school working paper,no.192.
4.hart,o.,1995.'firms,contracts,and fina
ncial struc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
5.jensen,m.,meckling,w.,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305-360.
6.la porta,r.,f. lopez-de-silanes,a.shleifer and r.w.vishny (1997),'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e,52(3),1131-50.
7.la porta,r.,f. lopez-de-silanes,a.shleifer and r.w.vishny (1998),'law and fin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6(6),1113-55
8.la porta,r.,f. lopez-de-silanes,a.shleifer and r.w.vishny (2000),'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8 (1-2),3-27
9.modigliani,franco and merton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june 1958),261-97
10.martynova,m.,renneboog,l.,
2008.spillover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andards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4,200-223.
11.yang,j.,chi,j. and young,m. (2011),'a review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12.李维安,唐跃军.公司治理评价、治理指数与公司业绩——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06(4)
13.张碧薇.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兼并收购市场反应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