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汽车营销创新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中职物理;机电专业;课程优化
我校是机电类中职学校,开设有数控、机制、电子、模具、机械等专业,在各专业中开设中职物理这门基础课,目的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运动学、力学、几何光学、热学、电磁学及原子能等相关知识,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使之有效地服务于机电各专业成为课程改革的的关键,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立足岗位,面向专业,优化课程结构
物理是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必须立足于机电类岗位,服务于机电类专业课程。机电类中职培养机电技术及应用方面的操作维护使用及管理技能型人才,面向制造业各岗位。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先进的手段和装配,其技术装备是数控机床(CNC)、柔性制造单元(FMC)和柔性生产线,这些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管理要求高,需求复合型人才,并且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机电产品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对机电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要求也提高,制造类各岗位如机械制造、数控加工编程、汽车维修、模具加工与修理、电子产品装配、机电维修、机电产品质量检验、机电设备营销等等都需要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强调基础及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以后的扩展能力。中职生在短短三年间掌握机电类某一岗位群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掌握该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只有夯实基础,拓宽基础,才能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岗位服务的,而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打基础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物理是机电类专业基础的基础,其内容与结构必须满足专业与岗位的需求。
考虑到机电类各专业后继课的特点,将物理分为I、II两类:I类包括知识模块有: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冲量与动量,功与能,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热量与功,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几何光学,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II类是将I类中的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内容合并到电工基础中。II类是面向电子、计算机等专业,对物理、电工、电子等课程的要求相对较高。在第一学期开设《物理》,而第二学期起就依次开设《电工基础》、《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三门课程。I类是面向机械、机械制造、模具等专业。另外,增加选修模块,如自制物理实验、创新制作内容。各个不同专业学时数亦不相同。
二、做学合一,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课教学中的学主要是指理论知识学习;做是做实验、做习题和课外活动,主要是实践过程,无论是学还是做,都是为了理解基本概念与定律,分析物理现象与自然规律,掌握物理科学方法与知识。由于各种原因,中职生入学的实际情况是基础差、底子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但其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并不低。按照职业教育观点[1],他们只是智力类型的不同,而非智力水平的高低。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注重实际应用与操作。鉴于上述情况,中职物理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发掘其能力与潜力;其次加强技能培养。为此采取如下措施:(1)在学的方面,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淡化理论推导,突出物理概念的理解,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并将部分概念与定律内容实验化,转化为可以做的内容,加大课堂演示内容及份量;同时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投影、幻灯、录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形的视觉作用,加深对物理概念与定律的理解。对于每个章节,明确目标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教师指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带着思考的头脑进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专业实际,联系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2)做的方面,充分利用习题、实验与课外活动。这样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学合一,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在理论课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提问,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入课题;指导学生发现,启发学生思考、交流、探究;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注重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在习题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在规定学生完成一定的实验计划和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做法,进行一些创新改进,或自己另外设计不同的方案或者自己提出实验研究课题,设计开放性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进行实验。(4)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举办“异想天开”发明创造“金点子”方案竞赛;举办发明创造讲座、科普知识讲座、发明创造作品展览;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科学小论文”等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造能力。
三、对教师的要求
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情景设计、学生情况分析、创新能力培养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娴熟的实践技能,而且要具有灵活的教(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45页)学方法、较强教学情景设计能力和现场调控能力和创新教学能力。为此,教师必须经常收集资料、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科技动态,及时掌握科技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岗位所需技能;钻研教学艺术,深入学生调查研究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如教学过程设计中每个章节找出恰当的切入点,“万有引力定律”以“人造卫星、黑洞例子”切入;“机械波”以“地震、超声波和次声波”切入;“能量守恒”以“长江三峡”切入;“电场中的导体”以“静电的防止和利用”切入;“电阻定律”以“超导”切入;“磁场”以“磁悬浮列车”切入;“原子核”以“核武器”切入等。引入这些例子,不仅可以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崇尚。
总之,机电类中职物理教学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坚持知识与技能并重原则,面向专业,立足岗位,打好基础。
张晖明,1956年7月出生,江苏南通市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比利时卢汶大学和日本关西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上海联华超市、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和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技术进步科技体制创新、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发表专著8部,论文近200篇。获省部以上科研奖励7项。
简单化的背后是功利主义盛行
新沪商:您一直关注创新领域,也参与到不少高新技术文化的决策中。最近您发现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着一种追逐时髦、不求甚解、急功近利的风气,而忽略了它本来的面目?
张晖明:是的。现在人们一说到“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就夸夸其谈,而对于它们的真实内涵却少有人静下心来琢磨。
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先进制造业就是造大飞机、造卫星、造太阳能光伏电池,这些没错。但我问你,瑞士手表是先进制造业吗?印象中好像不是吧。但是,瑞士手表有几百年的工艺传统,很时尚,很有收藏价值,还打上了一个国家的世界形象,在全球分工中占据了无可比敌的地位。它怎么不是先进制造业呢?
一说先进制造业,我们往往就将传统产业和先进产业对立起来。其实,先进制造业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成长发展而来的。瑞士手表走了几百年,应该说它还是先进的。瑞士人在手表上镶嵌了一块钻石,就有了收藏价值,这就与当代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结合起来,说明它在与时俱进,一直保持着它的先进性。
又比如,什么是现代服务业?我们习惯上划分,一种是传统服务业。比如餐饮业,认为是传统服务业,档次较低。但哪个人哪天不吃饭?问题是,我不仅吃了饭填饱了肚子,我还在吃饭的场合享受了某种文化,而且去了以后还想去。当一个餐饮业要让人经常光顾时,不仅仅满足填充饥饿的功能,更多需要的是享受这种餐饮的文化。你说它先进不先进?我觉得它很先进。有人性化的服务,有人性化的环境,超越了物质生活的层面,上升到了对生活质量、对文化的体验,不是平面化、单纬度的生活享受,而是一个立体的享受,那就是先进的。
我们一般将金融划为现代服务业。其实,金融业是古老的行业,英国人从17世纪开始就有信托典当,这就是金融业。你能完全说金融业就是现代服务业?这样理解过于简单化了。诸如此类的简单化理解,容易造成我们对工作方案、对政策取向、对社会成员的误导。而这种简单化的背后,是功利主义盛行,现代经济素养和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并非“买来”才是“高新化”
新沪商:在您看来,又该如何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升级”这些热词?
张晖明:首先,什么是高新技术?它是相对我自己手中拥有的产业、技术、管理驾驭能力而言,比我高,比我新,就叫高新技术呢?还是在全球竞争格局下,与国外其他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相比,装备技术水平高低之间的落差比呢?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如果我认为,我不如别人,就应该“买来”,那就忽略了自己手中原来的技术。一旦别人先进,我就买来,那必然造成“买来主义”的依赖性思维方式和简单的照抄照搬,培养不出内生的自信,难以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创新。反之,如果我在自己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更多地注入针对适合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中国产业结构特点的创新元素,可能使得我手上掌控的物质要素的产出效率得到提高,那也是进步。这不也是“高新化”了吗?这样节约、低成本地实现了升级和发展。
但今天,我们很少去研究发展的成本,只说产出了多少GDP,但是从来没想过要拿到这个GDP我们投进了多少,买来了多少,不看发展的成本到底有多高,这与科学发展观是背离的。
技术进步是升级市场做透也是升级
新沪商:再说“产业升级”。我们一般认为技术装备进步了、产品更新换代了,就升级了。您是怎么理解“产业升级”?
张晖明:我们通常把升级理解为“硬升级”。比如手机,我们过去用大哥大,今天用3G,都不脱离具体形态,是使用价值的升级。这样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企业更多在比拼装备的技术含量,结果升级就变成了不断“买进”新的设备和技术。
但往往我们在没有把某个产品的市场做透的情况下,就“心无旁骛”地投入升级了。比如,把桑塔纳2000升级到桑塔纳3000,这叫做升级。但是,为什么今天“普桑”还很有市场呢?因为普桑的市场还没有做透。当然,不是说不要做新的产品,而是要处理好新和旧的关系,要处理好供给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是否能匹配。
上海的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在这个问题上要反思,就是有没有把产品的市场做透。本世纪初时,对上海产业发展阶段的判断认为,上海在全国是工业化比较早的城市,因此工业发展必然表现为在轻工业基础之上发展重工业。于是当时大家都冲着莺化工阶段去了,去做石化、汽车、钢铁,而没有把轻工业的市场做夫做透,结果原来的轻工业都做没了,老字号一度全军覆没。这给我的启发很大。升级是什么?技术更新是升级,而市场做透也是升级。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依赖度提高,这是永远的市场。所以对于升级的理解不要只在装备技术含量、规模上去思考,应该在市场做透,规模做大和消费者信任度提高这些方面思考,这样升级的内涵才完整。
产业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化
新沪商:再说产业化?
张晖明:“产业化”,是市场化、规模化。当然规模化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是要市场化,科技创新要与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你的创新技术最后要为消费者接受,消费者无论从物质意义或者心灵意义上对这个产品有了享受。如果没有这些,怎么能说是产业化?换句话说,要把高新技术转化为设计,转化为产品,转化为营销方案,转化为消费者行为的改变,这才是完整的对创新的理解,对产业化的理解。
我们现在说产业化,好像只是追求能不能做出一个产品,但是不管能不能用。企业说,我可以做出来,但做出来后这个新产品是否有市场?在有市场的情况下,又是否能完全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从而做到把市场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些涉及到商业模式能力,市场操控能力,特别对产业节奏的理解能力。所以产业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化,还包含着市场化,规模化,和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的匹配。而我们现在考核企业创新能力就是新产品产出
率,这脱离了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这往往会对企业产生误导,结果产业化变成为时髦而时髦,为产品而产品。
“为”与“不为”政府角色如何扮演
新沪商:在前不久召开的浦江创新论坛上,经济学家吴敬琏无不忧虑地指出,眼下在科技创新领域,由政府出面分钱、分物、分人的做法仍然相当普遍政府将“为”与“不为”的概念混淆了。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晖明:说到政府和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关系,主体应该是企业,政府不能直接帮助企业去做决策。但正如吴老所说的,现在政府在帮助选项目,甚至选技术路径。我们通常对政府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但是回到现实中,政府一定是某些具体的产业部门。到具体部门的时候,又涉及到具体当事人的利益。政府“不为”就是不要直接帮助企业选项目,选技术路径。项目来自哪里?来自市场。市场谁最先感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定是企业。所以要尊重企业。
但现实是技术创新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段,碰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障碍。我们作为学者,开始理解并不深刻,但是接触了一些企业后,感触就很深了。有的企业说,你不要认为我这个技术好,我这个技术应用起来是很难的。因为一旦使用我的技术,就意味着把人家的技术颠覆了,就意味着把别人的前期投入全都泡汤了。这个时候就有某种力量出来阻碍创新技术的推广。政府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在标准的认定上,应该考虑全社会在什么时候把这个技术标准采用了,而不是直接参与选择项目。
企业创新要有变失败为财富的机制
新沪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现在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企业为何陷入创新的两难境地?
张晖明:我们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处于不同市场的“位势”上。我们的企业处于劣势,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走在前面。第一,发达国家企业内再生产资金循环是围绕着成熟产品的投入产出,围绕着拓展市场的投入产出,围绕着研发的投入产出,西方企业在这几个循环之间已经产生了1+1大于2的效应。尤其研发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支持了企业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研发投入的现金流有高额的回报,不仅表现在产品上,还表现在一些具有专利技术标准的收费能力和受益能力,所以研发中现金流的投放之后回报是倍加的。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起步阶段,研发阶段的现金流是净投放,研发成果的回报至少在5年之后,而我们令天的企业忍受不了,但是国外的企业已经熬过了这一阶段,经受住了这个考验。它的研发已经是一个可以带来高回报的投入。
第二,研发项目选择的技术风险。技术选准了没有?当年日本人在模拟信号技术上做得不错,坚信这个产品有生命力。但美国人做数字信号技术,结果数字技术战胜了模拟信号技术,日本人全军覆没。这就涉及到研发着力点的选择、方向和路径问题。
第三,选了某个项目后执行中的干扰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风险。也许选了这个科研项目但最后不成功,这就意味着前期的投入全都白白流失了。从企业行为意义上说眼前的投入是白自流失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好的创新体制,这个白白流失恰恰是企业创新中不可回避的经历。因此需要研发团队的稳定性,审慎性,敏感性,通过自觉意识来积累失败的教训。有一些企业是专门使用经历过失败的人,希望将这些人把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变为财富,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机制。
但是我们今天的企业没有这样的机制。第一,团队不稳定,经常发生跳槽的问题,这与激励机制有关系。第二,心气浮躁,这是文化积淀的问题,企业创新需要持续跟踪所形成的信念、文化、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某些问题的经验性、敏锐性的累积能力。我们现在讨论核心竞争能力,它是一种“默会”知识,就是“不能言传的知识”。这是研发团队要形成一定的默契,甚至是领军人物使一个眼色,就能理解他的意图。
要做到这个境界,就要很热爱很投入事业,还要给员工合适的报酬,要有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而我们今天对研发激励机制是不够的,往往是谁权力大谁就能力强。
“不断改悔”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
新沪商:现在一些高校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认为做实际问题研究的是下里巴人,档次不够;而一些在SCI和NATURE上发表的高精尖论文,却又离现实问题太远 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张晖明:一度确实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做产学研结合是低端的,不是国际前沿的。如果你是关注现实问题比较多的人,那就会被认为是下里巴人。这是没有处理好社会总体分工。一个社会创新的体系,有最前沿的国家队,也有注重实际应用的地方队。即使在国家队里也可以分成理论型和应用型。社会要有分工,有一批人做学术研究,高精尖,但是有一批人集中精力做国民经济主战场需要的项目。
但是今天的学术界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为学术而学术,非常学究气。有报道说,中国的学者参与国际会议,有著名的“3S之说”:见了面“shake hands”(握手)和“have a smile”(微笑),然后坐下来就是“keep silence”(沉默),不说话了。我们的科研课题来自哪里?一定要来自实践,而不只是头脑里。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成果是文化的积累,是有学术意义的。但是一种学术如果不能对实践有解释力,有指导意义,那只是起到了对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延续的作用。
新沪商:对现实问题的关照是您的偏好,这与您个人经历有关吗?
张晖明:我在农村5年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1973年我高中毕业后在农村待了5年。人心好像天然具有向善和向上的天性,当时我在农村生产队带着一帮年轻人做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就开始琢磨为什么人家的地产量高我们的产量低,这也是一个初始的经济学的思考。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已经是农村基层的骨干,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了。
进了大学,我的老师蒋学模先生,做的是现实经济理论的研究,他总是说要“不断改悔”,今天用时髦话说是“与时俱进”,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今天我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对主流经济学的很多东西我们要学习,要理解,但是把这些理论用于中国的实际时却不能照抄照搬。所以我有一种强烈的将理论转化为应用,对实践产生干预指导的思维取向。现在我一边做专业研究,一边也积极地与创新第一线的企业对话,成为几家企业的独立董事,参与到企业治理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