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马克思课程论文

马克思课程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马克思课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马克思课程论文

第1篇

下面我们先对常规教学与语感教学作一个比较。

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演说是这样开始的: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对于这一段文字,常规教学要问学生:“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的什么感情?(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怀念之情)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连“三刻”也交代出来?(因为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时间写得非常详细具体,是为了突出这一时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为的是使人们永远铭记这一刻)写马克思的逝世,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这是为什么?(“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停止思想”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时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其中饱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还不到两分钟”“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时的什么情景?(“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马克思生前与他见最后一面的极大遗憾;“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以上引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我们运用语感教学,只需采用“替换法”读一读,便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热情,从而充分彰显学科的魅力:

3月14日下午,当代最伟大的革命导师与世长辞(死?走?逝世?)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仅仅一小会儿,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逝世了---确实是永远地逝世了。

学生在比较中一品味,马上体悟,在革命导师的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导师逝世的准确时间,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永远难忘的时刻,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之情;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因为马克思是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较准确;“去世”“走了”显得太一般化;“与世长辞”“逝世”不合具有演说性的悼词的语体色彩;“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与世长辞时从容、安详的情景,修辞上叫做“讳饰”,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

笔者在教学鲁迅的名篇《拿来主义》一文时,采用中间开花的教法,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导入课文、介绍背景之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把握思路,我说,文章第七自然段劈头一个“所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没有“因为”啊,删去这个“所以”,不是更简洁些吗?学生一怔,继而迅速投入到找“因为”的阅读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前面六个自然段都是属于“要自己来拿”的原因:“因为”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1-2段),“因为”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3段),“因为”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4-6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7段)先生首先由“闭关主义”导致“送去主义”,“送去主义”实质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要造成严重的后果:从长远看,是亡国灭种;从现实看,是招致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使中国更加殖民地化。原来先生在这里用的是因果论证法,逻辑非常严密。这里的品读涉及到文章的整体思路,学生探究得兴味盎然。

如果说“感知――理解――运用”符合学习知识的普遍规律的话,那么“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则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感受、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前提,领悟、运用则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明确这一点,在教材文本解读时,我们就应扣住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从而领悟语言,积淀语感,内化为语文素养。

从表面上看,品味语言似乎就是辨别语言运用的正误、优劣,是在字词上下功夫,似乎就是“咬文嚼字”,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朱光潜语)。这种推敲并非玩文字游戏。品味语言是品味作者如何在一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传情达意,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理念。

我们再来看一个教材文本解读的案例片段。

在武汉市教育学会举办的“传承与创新:语感教学演示报告会”上,来自武汉市43中的青年教师沈嵘执教毕淑敏《珍惜愤怒》一文,进入自由品读环节后――

师:通过对文章语言的解读我们一步步揭开了愤怒看似丑陋的面纱,如此微妙的人生道理被毕淑敏书写得浅近而睿智,拨开了我们对愤怒憎恶的乌云,点亮了我们的心灯。相信这篇文章中一定有不少精彩的语句、段落你也很喜欢,请放声诵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试着用你的声音有感情地传达出来;也可联系现实生活,说一说这些语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1)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人格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师:排比句是不是每句朗读时情感处理都得完全一样?把两个反问句改成“人一定会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你的愤怒一定会喷薄而出”,可以吗?大家各自朗读体验一下,如何处理才能最好地表达情感。

生:两个排比段汹涌而来,而在每一段中又用排比句来加强这种愤怒所带给我们的冲击。修辞技巧的巧妙运用,使得情感与文字紧密融合,带给读者极大的震动。朗读时排比句情感的堆叠,情绪逐渐激动,最后在反问句“难道”“火焰”等词蕴含的感情中爆发。一气呵成,语感强烈。

师:第一个排比段中的人称变化也是值得注意的。“当你的”能换成“当人们的”吗?分两组朗读,比较表达效果。(两名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聆听体悟。)

生:用第二人称,对话式的交流,更加深切地使读者感受到伤害和冲击,直接叩问灵魂,激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的反问铺垫、蓄势。从情感上让人体验到愤怒的确是人的正常的情感之一,若此刻仍无动于衷,那就不是正常人了。

师:既然是排比,为了更加增强语势,能否将两组排比混编在一起呢?“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面对丑恶,当你的人格被玷污,当你面对污秽,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当你的亲人被残害,当你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生:不能,因为这两组是有各自的主题的:第一组“当你的……被……”是围绕自己的切身利益展开的,当人自身受到损害时往往是会被激怒的;第二组“当你面对……”自身可保,但面对社会的不公、黑暗,有正义责任心的人也是会愤怒的,这才是正常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两组之间是递进关系,不能混编。这里也表明作者提倡的是源于正义,源于对历史、民族、社会的责任感的愤怒。

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探究:曾经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终于国人愤怒了,东方睡狮清醒了;面对麻木的看客,鲁迅愤怒了;面对崇洋懦弱的政府,五四青年愤怒了;面对日本人地篡改教科书中的侵华历史,我们愤怒了;面对从地震中幸存下来,但良知却被震垮的范跑跑,我们愤怒了;面对唯利是图,而置他人生命安危于不顾的“三鹿奶粉”,我们愤怒了;面对网络上肆无忌惮的“虐猫事件”“虐狗事件”,我们愤怒了……

(2)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

师:把这个句子改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变得软弱了”,可以吗?为什么?(教师范读,学生体味)

生:朗读时突出“软绵绵的糖”“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用形象的比喻直指社会现实,人们在物质文明的刺激下,渐渐学会了营造甜、软、腻的氛围,隐藏起自己的锐气和血性,最终丧失了愤怒的能力,就像泡软了牙一样啃不了硬骨头了。作者正是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实社会太缺乏充满勇气、血性、正义感的愤怒了,人们渐渐麻痹了自己。

(3)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有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见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孕育极大张力的愤怒。

师:“脱了钙”比喻什么?两类愤怒的区别是什么?大家各自体验一下如何在读中体现出来?

生:紧接上文,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意志脱了钙”,“脱了钙”要重读,可想而知,缺钙的人是什么样子,脆弱,绵软,不堪一击;同样,精神上缺少了愤怒在意志上也是不堪一击的。下文“越来越少有(见)”要拖长音,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和担忧。作者举了两种形式的愤怒:一种刚强,血性;一种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这两种形式的愤怒在朗读时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学生联系现实适当拓展:公车上,商场里,小偷横行,路人冷眼旁观;当被拖欠工资的民工走投无路爬上高楼意图轻生,围观的人群却一脸兴奋喝彩叫好……可悲可叹。

(4)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犹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

师:这组比喻能否从本段中删掉?(学生对比朗读。)

生:不能。奔跑能力之于麋鹿,胡须之于灵猫,就如同愤怒之于人是生存的能力与证明。比喻形象直观,让人容易理解。试想一个人对任何事都可以平静处之,无动于衷,这个人的“活”和“死”又有什么分别呢?他的生命已是“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了。这种死亡是精神上的麻木和冷漠。因此作者说: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

(5)惟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裸地了你最隐秘的内心。

师:第一句几个同义并列的词语之间,能否加顿号?(学生分两组试读比较)后文比喻该如何读?

生:“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几个同义词语不加停顿的罗列,更显出愤怒的不可阻抑、毫不掩饰的特点。

生:比喻的修辞,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正是用极富气势的画面形象地传达了愤怒强烈的爆发力,不可阻挡也无法掩饰。形象阐释了前文,要重读。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概括出有效阅读教学的一般策略:

首先,教师要紧扣文本语言,将“品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这里所指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就是现时所说的“语感”。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新课程标准》尤其提出要多读书,少做题,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培养语感,必须遵循语文实践性的特点,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品读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

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阅读教学经验总结出“七读经”:“讲课之前必须读,不必讲处一般读,关键要害重点读,不得要领反复读,答题困难深入读,讲解不清共同读,时间有余欣赏读。”读,好比爬山,虽然要受累、流汗,但真正进入了文本,体验到了酸甜苦辣,积淀了语感,丰富了自我,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语感教学的课堂切忌教师以“讲”代替学生的“读”,过分偏重“语感分析”。长此以往,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失去。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教材文本语言和生活经验、表象的联系。

脱离了生活经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经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经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品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自己类似的经验,将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连接在一起,从而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内化和丰富语感素养。

第三,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

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情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基调,积极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要做到少一点分析讲解,多一点有感情地朗读和指导。

以上就教材文本解读的案例谈了一些有效阅读的策略,介绍了一些品味语言的方法,但具体来说,因文体特点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因而品味语言的侧重点也各有所不同。比如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多义性、音乐性的特点,宜从诵读入手,品味诗歌和谐优美的音韵美和含蓄蕴藉的意韵美。而议论文则宜在默读中细细推敲体会准确的语言、缜密的论证,读小说则要抓住人物语言把握形象,抓住叙述语言体会风格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体在关摄全篇的关键字、词、句上做文章,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妙之功。

第2篇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第3篇

[关键词]胡山林;《文学欣赏》;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079-02

19世纪法国作家法郎士曾将文学欣赏比作是“灵魂在工作间的漫步”,这个比喻非常恰切地指出了欣赏的重要性和必需性。

在历史留存的书籍之中,文学作品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神话传说、宗教经典、历史著作、寓言故事皆可纳入文学的范畴。18世纪的黑格尔做出了艺术走向终结而必然被哲学所取代的论断,近300年过去了,艺术不仅没有步入墓穴,相反却更加繁荣和多样。单拿文学来说,这一时间段内产生的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数不胜数,在文学史的谱系之中,其所占的比重大概比1/3还要强。文字的穿透力是无与伦比的,文学史全面而深刻地记录和再现了世世代代人们对存在的诘问、思考、感受和经验,是有关人类心魂最为博大精深的承载。马克思评价古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美丽的诗,也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还是希腊艺术的素材”。①歌德的《浮士德》被后世认为是欧洲200年来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诗,至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则被誉为整个拉丁美洲的一部史诗。这些评价中既包含了人类对真理的认定,也包含了人类对美的搜寻。

杰出作品浩如烟海,尽管法郎士给出了漫步的提示,但漫步绝不是随意的,东一脚西一脚的乱读一气只会带来进一步却退十步的后果。文学欣赏是群众性最广泛的精神享受活动,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沿着正确途径鉴赏文学作品获得美感。马克思说:“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也应当力求趋向思想。”②这不仅需要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作品阅读量上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若想进入高级的殿堂,还必需经过系统化的理论滋养。

在中文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欣赏与理论的脱节非常普遍。大多数《文学概论》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重的是概念、体系的建构,尤其是相关文学意识形态性的阐述,成为重中之重。诸多哲学性命题与范畴进入文学理论中来,导致文学本质论的陈述有明显的哲学化倾向。另外,创作论与发展论也占了大量的篇幅,涉及作品论及鉴赏论时线条则粗略了许多。这直接导致了文学理论缺乏实践性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促使许多学生望文生义,遏制了他们对理论的兴趣,转而抽身进入缺乏理论牵引的无奈现实之中。更重要的是,一些理论教材依然恪守着前苏联日丹诺夫的理论体系,理论的更替速度远远落后于20世纪文学飞速发展的脚步。

众所周知,康奈尔大学的艾布拉姆斯教授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所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观点,在国内理论界已得到普遍的承认与接受。在他看来文学不仅仅是静止的文本本身,实际上是个活动系统,包括了世界、作品、作家、读者四个要素。③20世纪50年代之前,理论史对前三个要素的把握与梳理已经很充分。随着以姚斯、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的兴起,读者中心论的崛起成为理论界必须面对的事实。在新的理论背景下,阅读被推到理论的前台,这涉及到接受史、接受心理、接受过程的研究。怎样实现更好的阅读?文学文本又是如何一步步敞开的?作为基础的读者如何开启阅读之门?这些是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然而我们的理论好像还高处于云端之中,对这些问题缺乏有力的回应。于是,在理论教学环节之中,一方面文艺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越来越高度抽象概括,另一方面,学生的鉴赏素质却越来越低下。文艺理论的功能下降到它仅只是大学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面对中文系学生读不懂名著,感受不到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美,理论工作者不得不质疑:我们的文艺理论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加强文艺理论接受,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素质,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胡山林先生是个前驱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胡山林先生就开始为河南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设了《文学欣赏导引》课程,引导新生进入新鲜的理论门槛,在如何认识文学欣赏、怎样欣赏以及欣赏的方法和角度方面,做出了必要的理论铺陈。这项首开风气的工作很快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胡山林先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河南大学几位名师之一。在后续展开的过程中,这门课程也从选修课的位置提升到必修课的层面之上,并于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

与欣赏导引课程相匹配的是胡山林先生学术专著《文学欣赏》的出版,这本专著是先生数年探微之作,最早出版于1995年。在学术界,这部书有筚路蓝缕之功,其一出版就担负了两个角色:一是作为教材来使用;二是作为作者的学术著作,体现了作者对文学欣赏的理论钩沉和架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对学生欣赏能力、欣赏课程的设置缺乏必要的自觉,这在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的高等教育战略思想的格局下,确实令人不可思议。直到21世纪,类似于胡山林先生的著作才开始出现,在一些大学中文专业中,相应的欣赏课程才开始开设,由此可知著者的前驱之功。欣赏导引课程之后,胡山林先生又针对全校开设了人生视角读名著、文学与人生等选修课程,在充分地把握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潜心研修,于2008年将《文学欣赏》进行了进一步修订,整合了新的理论资源,内涵也更加丰厚。这部专著于2008年7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高等院校的重点教材向社会推出。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通行的许多教材皆是由众多著者写就,然后合编而成,尽管思路纷呈、信息量丰富,但其中的欠缺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体系性和逻辑性不够严密,有时甚至出现前后相抵牾的情况。而《文学欣赏》很好地规避了这些矛盾,在思路的贯通性、逻辑论述的严密性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这本学术著作通过若干小专题,诸如意象、主题、多义性等的设置,来解决理论的入门问题。而整本书的理论框架又由作品的三个基本层次――言、象、意实现统一,诸多小专题归属于三个层次之下,分别阐述,层层递进。对于理论术语皆采用素朴的语言加以陈述,做到深入浅出,尽力规避理论的归纳、概括与抽象论述,增加理论的感性色彩,为理论―实践架设了一道可行的桥梁。作为理论入门的教材,其他类似教材还是过多地纠缠在理论的陈述和术语的编织上,具体文本的阅读实践依然处于断层的位置。而《文学欣赏》则紧扣理论入门的特色,考虑到学生理论素质的欠缺,基本理论、基本术语只是作为必要的铺垫,著者将重点放在文学欣赏的递进层次以及欣赏的角度和具体方法之上,而且与具体的文学实践联系紧密,几乎每一个小专题之后皆附着一些短小的文学文本,作为课堂讨论的范本,效果甚佳。这其中对当代作品的大量运用和透视,必然会激发学生对文学著作的兴趣,推动其对文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另外,教材还集中部分章节针对名著效应和人生意义作出设计,这是文科大学生特别关注的两大主题,抓住如此主题等于捕捉住了读者的期待心理,其操作的功用性显而易见。

从学术著作的角度看,在当论界,尤其是艺术理论领域,普遍的失语是个无可争议的现实。国内大多学者的专著还停留在对西方强势话语的转译和重新阐释上,这就造成了晦涩难懂以及新名词、新术语满天飘飞的学术局面。理论经过再度阐释后愈发抽象、高深、难解,表面的深度达到了,而观众也被吓得四散奔逃。而胡山林先生的专著决非是对以尧斯和伊塞尔为首的康斯坦茨学派提出的接受美学的简单回应,而是整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理论资源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考。新理论、新术语的滥用是《文学欣赏》所极力回避的事情,文本实践的凸显才是其特色,正如著者在后记中所言:“通俗易懂、可接受性才是其最大的追求。”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评价古典理论著作时说道:“《文心》体大而滤周,《诗品》思深而意远。”胡山林先生的《文学欣赏》在“体大滤周”方面不敢言,而“思深意远”之处正是这本著作所着力的表达。

[注释]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6页。

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2页。

③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参考文献]

[1]陆海林辑注.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巴尔扎克.论艺术[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0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观 实践性教学

实践观是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正确解读实践观点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坚持用实践的观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践观是指导我们研究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对实践观内涵的解读

实践观是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关于实践思想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展于《神圣家族》,最终形成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1]但由于马克思从未对“实践”进行概念性的界定,学界对马克思实践观就有不同类型的解读。有学者认为,实践观主要突出了两个维度,即生产劳动和社会革命;有的认为实践是指经济领域和其他一切领域中的实际活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是认识论和技术意义上的实践,还是本体论和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有的认为实践是人的生活,“是现实生活的‘代用语’,确立一种现实性思维,用现实的人或人的现实生活取代想象出来的人”;还有的强调“实践概念所表征的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对象性和自觉对象化这种类属性”。

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考察问题,人的实践活动应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能动的双向的对象化过程,“它既不应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恩格斯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中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2]可见,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于认识的,而应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原则应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要坚持实践性,实践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既是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又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核心和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可见,是为改变现实人类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也正是在这个整体性意义上,哲学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不仅强调以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实践观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实践观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塑造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好思想基础。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思维方法,外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二)实践性教学是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平台

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人的主体性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一重要平台得以体现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既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改造,又不是受教育者被动、僵化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受教育者自身为活动对象,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能动的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它既不能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实践系统内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发展,就要使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这样才可能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实践性教学正是通过凸显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实践观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了自身发展,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可见,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更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变。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更多的知识、经验的获得来自于社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就要置身于社会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获得理论知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提升,不断习得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在思政教育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满足了包括社会生存、适应、发展在内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实践性教学的若干基本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一方面,根据理论有关内容确定实践教学方案,以实现对理论掌握与深化的教学目标。如根据中国化理论,就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的经历,谈及对人生转折上的影响和作用,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又以具体案例对学生言传身教。另一方面,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即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直面现实、接触社会,会发现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如公平缺失、利益失衡、道德失范、腐败滋生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与分析,使学生在调研中自觉运用理论中关于发展、辩证、实事求是等基本原理进行理性和客观分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结合,是一种渗透性、融合性的结合,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协调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与专业院系沟通掌握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其内容和要求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题并同时部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过程之中,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由学生在其专业实践范围内自主选题并制订调查方案和提纲,无论学生采用哪种形式调研,都要求围绕所设主题将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总结,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研究论文等形式均可。最后由教师评定成绩并按对应课程要求记入其总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在于找准学生需求,让其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奉献社会,提升自我。

(三)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相结合。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即合班教学人数较多,课时有限,经费紧张,集中组织社会实践难度较大。因此,在安排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把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寒暑假期间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校团委、学院团总支等组织几个较大的实践团队,选择典型基地进行集中考察调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小组,自己确定社会调查课题、联系实践基地并进行调研考察,或在假期返乡期间,利用对家乡情况熟悉的优势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一般情况下,分散活动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难度不大,操作相对简单易实施,依靠个体的力量基本能够完成。而操作相对复杂难度稍大的实践活动则宜采取集中组织方式。这样既抓住了点又覆盖了面,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校内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形成并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系统。如组织读书活动、开辟网上论坛等形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指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研究会等社团,利用校园网设立各类专栏,让学生自主选择兴趣议题自由讨论,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另一方面,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又一重要平台。应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尤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即各个地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资源。“由于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及教育上的方便,正日益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学生亲临现场会获得非同寻常的感受,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深刻地了解国情、区情,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累“材料”来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5篇

一、政治思想方面

响应党的号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努力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文化修养。

二、教育教学方面

1、备好每一节课。努力研读教材,把握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能过听懂每一节课。

2、分析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在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快速帮助中职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和掌握技能。

3、教学组织,仔细观察每名学生的学习动向,设立奖励、鼓舞机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4、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多听公开课,虚心向前辈学习,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其他工作

担任机械工程系示范校的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的编写,在工作使自身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提升,受益匪浅。

总结2014的这一年来的工作,收获良多,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的学习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刻苦学习,为怀化工业学校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四、本年度著作、论文及技术报告

第6篇

>>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大学语文教育的运用 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试论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基于职业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双轨式”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培养人文素养中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性分析 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探析 浅析高职《大学语文》中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教育渗透 浅谈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教育 浅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 论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作用 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育 人文素质的培育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中培育人文精神的路径综述 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培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教学培育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人文素养的培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徐水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一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4,(23).

[5]霍松林.我的学习经历和体会[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3).

[6]马克思.剩余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21.

第7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课程改革

1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的现代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重要理论基础课,在我国高校中开设得极为普遍。随着时展,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弊端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僵化。在传统本科教学中,基本上延续了《资本论》的狭义政治经济学体系,重点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而忽视对当代西方国家的新现象、新矛盾的剖析,忽视对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系统研究。这既不符合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使得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理解狭隘化,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削弱了该学科的现实解释力。

第二,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方法单一。马克思曾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1]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运用历史逻辑分析法,侧重于规范分析,缺少实证分析,缺乏现代研究工具的应用,忽略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课堂往往没有互动、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致使其课堂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观点陈旧。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阐述资本与劳动的对抗关系为重点,将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色彩强化放大,而忽视了其“经济学”的角度,忽视对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例,传统政治经济学仍然聚焦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基本制度对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少于论述当代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和新形成机理,从而对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企业运营都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

综上,在当前的本科教学中,政治经济学正日益被边缘化。因此,必须从体系、方法和观点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才能赋予传统政治经济学以丰富的时代感。

2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2.1 体系的现代化

从学科体系上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改革创新应以搭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主导方向。广义政治经济学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2]。可见,广义政治经济学以研究多种社会的生产方式为核心。当前,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强化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系统剖析。

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方面,既要考察不同的垄断形式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影响,也要挖掘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实现增值的主要途径,以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例如,当代西方国家的垄断组织形式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适应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科学管理的内涵;垄断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当前我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危机仍然余威尚存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应当重点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及欧美国家的发展困境和对策进行深刻剖析,以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危机、自我修复的能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方面,要致力于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应当采取怎样的实现形式;应当如何处理政府和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股份制这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利用和完善等问题。既要挖掘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或规律,也要研究与一切社会形态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或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所采取的特殊表现形式。例如,与植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相比,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才能取得存在依据;作为商品经济共性规律的价值规律在当前我国经济的竞争性领域仍然发挥着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指挥棒”作用,而且未来我们应当进一步强化其作用的市场范围。

2.2 方法的现代化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应局限于历史逻辑方法,而应发展出多样化的综合性的方法论体系,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在一起,加大数理方法的运用,并吸收制度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等现代分析工具,建立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相关概念和范畴的联系。

譬如,在讲解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原理时可以运用制度分析法,阐述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讲述剩余价值规律时可以从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体理的角度加以阐释;在讲解资本有机构成概念时,可以与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概念相对比;在讲解资本周转速度和平均利润率理论时,可以引入数学方法;在讲解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可以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在讲解商业流通费用时,可以梳理其与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此外,在课堂讲授时,为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应重视采用案例分析法。从价值规律的作用、货币的职能到资本的循环周转,再到平均利润率规律,都能够在实践中找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应注重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系统规范的案例资源库,并借助于动画、影音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以弥补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展示方面的不足。

2.3 观点的现代化

从观点上看,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的根本任务是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当代社会的实践活动。因此,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某些具体观点应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应将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与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起来[3]。例如,商品二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可阐释为现代企业商品经营的消费者导向;劳动力商品的相关理论,意味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十分重要;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理论和资本的运动性理论都与现代企业的资本增殖息息相关 。

其次,应将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与现代政府的宏观调控联系起来。例如,在经济危机理论中,增加对虚拟资本特点和虚拟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对政府的金融管制和货币调控提供政策基础。再如,作为虚拟货币的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我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等问题都可以用政治经济学观点来加以分析。

3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的现代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在观点创新时应注意区别对待“根本观点”和“具体论断”

所谓“根本观点”是指今后的实践只能进一步证明而不能的一般原理;所谓“具体论断”是指对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针对特定对象、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做出的判断。对于的根本观点我们必须坚持不动摇,对于某些具体论断则可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进行发展和创新。

3.2 在体系创新时应坚持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曾在历史上引发多次争论。当前,我们主张将研究对象扩展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出自该理论中国化、本土化的需要。在关注生产关系的同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要关注资源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全盘置换为对生产力或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那样的话,政治经济学将丧失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科的根本立足点。

3.3 在方法创新上应注意避免陷入“去内容化”的陷阱

当前,数理方法在经济学上的应用日益普遍,甚至出现了经济学泛数学化的趋势。其实,数理方法的运用只是对历史逻辑方法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数理分析本身不能创造任何思想,它只是思想或观点的呈现工具而已。如果理论或思想本身是苍白的,那么无论运用多么精巧的数理模型去包装,也不可能产生鲜活的生命力。同样,在案例运用方面,也要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力争选取富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素材,让案例真正能为观点或理论服务。

总之,只有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当代经济,反映国际和国内经济的最新变化和热点问题,综合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践为导向进行观点创新和内容创新,政治经济学课程才能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才能在新时期重新焕发其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梅建军. 《资本论经营智慧》.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作者简介:

国福丽(1979—),女,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

第8篇

学习传记,首先要有对话意识。阅读传记的过程,就是与古今中外的各色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与传记作者就对传主的评价(或传主的自我评价)展开思想碰撞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交流、对话,可以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体验传主的内心世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一部优秀的传记,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传记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人格教育。就一部具体的传记作品阅读而言,所谓“读懂”,应包括以下内容:能把握基本事实(何人、何地、何事),能够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能分析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理解传记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能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简言之,就是弄清基本事实、理解作者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

传记,作为一种记录人物生平的叙事性文体,写人记事是其本事。人物的行动、对话、心理活动,以及作者的抒情、议论,都是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进行的。读一部传记,最起码的就是要了解文本所叙人物的生平事迹。例如,读朱东润的《李方舟传》,应了解选文写了李方舟哪几方面的事迹,从中折射出了她的哪些品质。细读文章可以发现,李方舟是个普通的女性,传记记取的也是她的日常生活,通过她“积极参加兴办公共食堂”“帮助乡村妇女”“到南翔给丈夫过七十岁生日”等,从社会、他人、家庭三个方面写出了她办事认真、对人热忱、无私奉献的品质,塑造出了一位可敬可亲的寻常妇女,从中也可领略到作者对妻子的真挚情感。

传主的人生阅历,尤其是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与其生活的时代总是息息相关的。连“李方舟”这样寻常巷陌中的寻常女性的一生也折射出了中国跌宕多灾的艰难时代。因此,在基于对“何人、何地、何事”的基本了解后,还要联系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深刻思考传记人物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的核心价值取向,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和卓越贡献。如学习《马克思传》,不仅要了解马克思在完成和出版《资本论》过程中所遭受的种种生活磨难,了解他对信仰的苦苦探索和追求,更要了解其巨著《资本论》对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解和认识。这样,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特立独行的思想和行动中体现的对民族、对人类、对整个世界的关注及其远见卓识对人类历史的推动。

此外,传记虽然是一种纪实性作品,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正如没有纯然的历史一样,所有的传主都是作者心目中的传主,作者的思想、个性乃至喜好都可能投射到传主身上。不同的作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出同一传主不同的灵魂风貌。因此,阅读传记,既要读反映传主生平的事实叙述部分,还要读作者对传主及相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理解作者的情感、观点。如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书中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细节描写,作者关注的是传主的精神世界的生成和发展,因此行文不沉溺于繁枝末节而以彰显传主的精神取胜,自成一家。要真正读懂这部传记,不仅要研究传主,更要研究作者。为此,更需读一读罗曼·罗兰,只有在了解作者和传主在个性、思想上的相近、相通之处,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眼中的传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再读一读其他作家撰写的同一传主的传记。在比较中阅读,才有辨别;有辨别,才会引发思考;有思考,才会有真正的自我理解。

就一门选修课程而言,学习《传记选读》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了解体类特征,注重知识积累

传记是一种纪实性文体,类型复杂,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常见的传记有自传、他传、评传、小传、画传等。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不同形式的传记写法不同,具有的情态韵味也不同。

如自传和他传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叙述角度上,而且体现在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风格上。前者为自我所写,翔实可靠,自然亲切;后者从旁观者的角度,跳脱现实利害关系,更为客观公允。又如评传,则由传主、本事、作者的评析三个基本部分构成,兼具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因而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画传则将图画和文字熔为一炉,形象、丰富。小传则是相对于大传而言,不是全面详尽地介绍传主,而是撷取传主的一个或某几个侧面加以介绍,往往更具情趣。如《启功传奇》记叙了启功先生的许多逸事,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明确不同传记的基本区别,懂得不同传记的具体侧重点,有助于我们准确解读作品。

二、 掌握文体特点,赏析艺术手法

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其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其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又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学习这类作品,当然需要掌握写人叙事类作品的写法特点。比如选材的典型性,传记作者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特别注重从各种素材中加工、提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把不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摒弃或一笔带过。这些典型事件,往往是人物一生的关键所在,不仅可以表现人物一生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进程及特点。为了渲染人物个性,作者往往还选择一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特征。叙述的方法和技巧、细节描写的作用都是应该重视的。如《居里夫人》(艾芙·居里著)中,作者从女儿的视角描写了一些惟妙惟肖的细节,使得居里夫人的形象鲜明灵动,使读者感受到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位品格高尚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温柔体贴的母亲,更是位个性鲜明的伟大女性。学习传记作品,需注意文本选材的特点,赏析其叙述技巧、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的作用。

三、 扩大阅读视野,促进读写结合

教材中人物传记多为节选,虽然窥一斑也可见其一斑,但更好的理解还需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需走向课文外面,阅读全传,至少应选择部分全传来读。这“部分”可以是一些典范的优秀传记,如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坡传》(林语堂著),就应该通篇阅读。只有完整阅读,知人论世,才能具体感受东坡仕途坎坷、历经磨难的一生,才能感受其在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才能感知其豁达乐观、幽默智慧、热爱生活的可爱天性,才能给我们的心灵提供无穷的滋养。同时,也不必局限于教材所选的篇目,更广泛地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传记,甚至是当下的一些时代人物的传记也非常值得一读,如《乔布斯传》。此外,还可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不同作者撰写的同一传主的传记,分析不同的作者在材料选用、主旨提炼、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得失与优劣,如梅林的《马克思传》和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的《马克思传》就很值得比较阅读;或比较阅读同一位作家写的若干篇传记,分析作家创作的风格特点,如罗曼·罗兰《巨人三传》或茨威格的《三大师》;或者比较阅读社会身份、历史地位等有相同之处的两位人物的传记,谈谈对两部作品的评价。

传记学习还可因“课”制宜,读中学写。阅读传记是体验,是感受,滋味无穷。若将这种感受体验转化为文字,可以是精彩片段的欣赏,可以是读后感,也可以是小论文、剧本改编等,更可以是以自己熟悉的人物为对象而尝试写作的人物传记。读写相互促进,语文能力自然也就长进了。

四、 开展丰富活动,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