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9: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国美术欣赏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难出大师,不只是美术院校、美术界的难题,文学界也是如此。如此看来,难出大师不仅仅是美术教育教学的尴尬,而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
培养大师不是高校的义务?
从目前的美术学院教育体系来看,依旧还是形成了一种多元性的、百花齐放的教育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艺术家已经把西方油画从19世纪末期,或者是20世纪初期一直到70年代这么一段有着各种流派的绘画形式,都尝试过一遍了。比如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等等,中国的艺术家都尝试过。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认为:“要求学院培养大师不现实。高等美术学院的任务,一是培养有所成就的艺术家;二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培养高素质、综合素质强的有用之人,难以用培养大师的标准来要求院校。大师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学院的教学外,与机遇、个人的努力程度、社会情况等都有关系。并且,大师的形成是难以通过系统的教育模式来进行复制的,比如1977、1978届那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在入校前,已经经历了很多磨练,有很丰富的社会实践和自身积累,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现在的学生情况完全不同,他们的很多艺术积累都是在学校学习期间形成的,入校时的技法、个性、理念成熟度与1977、1978届有很大差异。”
而在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翁振宇看来,培养大师是高等院校的时代使命,但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培养大师单靠学院是不行的。“难出大师,不只是美术院校、美术界的难题,文学界也是如此。如此看来,难出大师不仅仅是美术教育教学的尴尬,而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
坚守学院教学脉络、学术传统和“跨界”,是翁振宇提出的“造大师”的条件。学院必须静下心来,不追短期效应,不受利益影响,踏踏实实做学术。从“中西结合,兼容并包”到“中西拉开距离”再到现如今的“多元互动,和而不同”,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跨界”成为现阶段的一个关键词。翁振宇认为,每一个成熟的学科都有权威的模式,跨界的学习,可以引进其他学科的模式,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相结合,会产生更大的效应。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油画等专业都开设了书法课,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化的境域,它的视觉语言、文化信息、节奏、格局都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艺术的创新、创意,需要有宽厚的基础和融通能力。
谈到培养大师,总会引出“社会问题”。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舒舒也认为单靠学院很难培养出大师:“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是为学生走上艺术之路打基础,不可能四五年就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大师。成不成大师其实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学校教育之外,还有更多的锤炼等着他们。”
技术派?艺术派?
现在有批评家经常要谈到一个理论:我们的美术学院到底是从事艺术的教育,还是对技术的教育?这个问题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人在争论,将来我们的美术学院到底是培养一个具有高超技术的艺术家还是培养一个艺术理念非常新的、具有个性的艺术家呢?
美术院校的公共文化课、艺术课包括英语、文学、美术史、艺术概论等。美术史、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授确实偏弱。一方面因为这些课程教材吸引力不够,师资力量也不强;另一方面,划分为公共课,并没有受到学生的重视。这些状况如何改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当代艺术家不能仅是技艺者。“艺术教育有两个基本点:第一,艺术有着思想美和情感美,文化积淀、理论基础、自身修养很重要。第二,艺术有着技艺美,技艺使艺术家区别于一般人。高超的技艺可以帮助艺术家自如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我国以前的艺术教育,重视技艺,注重绘画语言的锤炼。当时大众欣赏艺术作品,也讲求画面效果,要求绘画语言要好。所以,重技艺和重理念这一矛盾并不明显。但是,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更加注重思维的表达、观念的呈现和情感的展示,强调哲理性和情感的丰富、深刻。这就要求艺术家是‘一个时代的人’,不仅是技艺者,也应是思想家。除了技法之外,更要有思想,有思辨力。当这一点逐渐凸显出来的时候,我国的艺术教育就呈现出了它的缺失。”张杰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面对学院派重写实、重技法,轻理论的说法,陈舒舒认为这是一个“伪问题”。他反问,学院不强调技术那还学什么?正是因为重技法,学院派才被称为学院派,也正是学院派在技法上的突出表现,让人们更多地看到学院派强调技法的特点。大学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强调技术,这是我们多年坚持的教学大纲。强调技术不等于忽视理论,大学教育中,技术和理论课程都有设置,教学体系是完整的,绝不是只强调一面,不会因为注重技法而忽略了精神和文化修养。文化素质、专业理论、历史传承、能力把握都是教学的重点。
陈舒舒分析,学院教学重技术其实也是社会导向的结果。社会要求技术,学生需要靠技术得以生存,“实用主义”的影响使他们更看重技法的学习。国外也是如此,他们的教学更加细分,更加强调技术,这一点也影响着我们。但是,一个人健康、全面发展,能够上到更高的层面,必然需要文化、精神来支撑。重点院校需要更多关注精神和文化层面,要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将“技”和“道”有机结合。
论文摘要: 审美教育离不开美术教育,但不能完全依赖于美术教育,还需要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去。明确审美教育与美术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这两种教育。
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教育。但是,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明确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有效实施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美术教育,也被称为“造型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体现了对美术教育的不同理解。其范畴主要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也包括新兴的设计、摄影、摄像及未来的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与解读。
审美教育,通常被简称为美育,是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审美教育是应用美学理论,通过审美创造实践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个体全面健康成长的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提出了大美育观之后,不再将美育等同于审美教育,而是把美育分为审美和立美两个维度。现在的审美教育一般包括美感教育、美学知识的普及和教授美的规律的普遍教育等。美感教育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实践(各种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能力;美学知识的普及主要指对学生和社会大众展开美学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美的规律进行的普遍教育指把美的规律贯穿到智育、德育等其他教育中,使科学教育中枯燥的公式和定律化为美好的形象,把死板的记忆化为生动的想象,把师生之间单方面的灌输关系变为平等的相互交流关系。
二、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美术教育虽然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离开了美术教育谈审美教育,就像离开了空气谈植物的生长一样,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当美术教育作为专业技能教育时,它不具有审美教育的本质意义。因为这种美术教育只着眼于学生美术技巧的提高,或者是美术知识的学习,可以说只是专业技能教育的一部分。当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时,美术教育是作为审美教育的途径呈现的。它着重通过美术学习和活动,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显然,这种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是相通的。
美术教育主要通过鉴赏和带有创造性的教学来完成审美教育。具体通过对客观形式的比较、协调、对称、均衡、多样统一、节奏和韵律等美的规律的体悟和研究,从而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丰富审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协调和美化社会。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而美术教育正是能把具体的蕴藏着情感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供其欣赏品味,达到心神愉悦的效果的教育。
例如,画家米勒的《拾穗者》试图把我们引入土地的深处,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去感受她的沉重与充实,倾听她深沉宁静的呼吸,体会她朴实顽强的生命,体会土地与土地上的农民自然般运行的命运。在这幅画中,米勒采用横向构图描绘了3个正在弯着腰,低着头,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女形象,她们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面。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面部,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她们就如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学生可以从作品造型上,感受到画中形象的坚实有力和农民特有的气质;从色彩上感受到作品在纯朴浑厚中蕴藏着撼人的力量。罗曼?罗兰曾评论说:“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教师可以通过这幅作品,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劳动中的美,体味劳动者的艰辛。
美术作品本身不具有是非价值标准,美术作品欣赏也是自由自主的过程,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以美术教育符合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的特点,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其他学科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三、渗透审美教育
为了发挥美术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熏陶,教师应充分挖掘各学科知识的审美因素。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它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先生认为,没有一门课程不与美相关,他曾这样说道:“……植物学上活色生香之花叶;动物学上逐渐进化之形体,极端改饰之毛羽,各别擅长之鸣声;天文学上诸星之轨道与光度;地文学上云霞之色彩与变动;地理学上各方之名胜;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与事迹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上各种大同小异之结构,与左右逢源之理论,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兴趣。”可见,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中都不乏审美因素。如生物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叶、花结构的匀称性,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人体结构的合理,形态的优美,使学生感受人体的美。化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雪花的形态、晶体的和谐匀称,使学生感受自然美的神奇。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学科学的结构美、匀称美、秩序美、和谐美,数学中的对称、和谐、黄金分割比,也符合形式美的要求,很多美的事物符合这些美妙的规律。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散文的语言美,语言所表达的意境美,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点拨学生发现知识美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进入对美的鉴赏和领悟之中,那么必将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既有助于学科教学,又能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审美教育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在教学的各环节力求渗透审美教育内容,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教育。
四、结论
美是人类的追求和精神归宿。审美教育离不开各个学科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但仍要重视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审美教育的支柱和灵魂。
参考文献:
[1]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邓福星.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顾恺之(344年-405年),东晋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時代杰出的画家和理论家,以才绝、画绝、痴绝为人所称道。其绘画“笔迹周密”“神不可见其盼际”,与陆探微并称“密体”,又与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并称“画家四祖”。顾恺之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是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完整的绘画理论。顾恺之也因此成为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
顾恺之的绘画以传神为中心,提出了“传神写照”等艺术主张,把“传神”的思想贯彻在绘画理论和创作之中,他的传神论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時代的意义。
顾恺之论画以人物为最难画,因为人物“传神”最难,人物“传神”又以眼睛“传神”为最难,这就是他“传神阿堵”的理论。顾恺之把“传神”落实在眼睛上,可谓抓住了人物“传神”的本质。
一、传神与阿堵
关于“传神阿堵”的文献记载有各种版本,皆大同小异。
《晋书》卷九十二《顾恺之传》:顾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恺之每画人成,数年不点睛,時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艺文类聚》卷七十四: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何事如此,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顾长康画人物,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历代名画记》卷五: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亡关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校之诸本所录,因传抄脱错,略有出入,但大意一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的主旨无甚不同。坡《传神记》中云“传神之难在目,顾虎头云:‘传神写照,都在阿堵中’”。可见“阿堵”指的是目,即眼睛。
顾恺之“传神写照”的理论,强调绘画重“写照”更重“传神”,强调的是“传神”的“写照”,不是“写照”的“传神”。以“传神”的要求去理解、认识、把握“写照”,而不是以“写照”去把握“传神”的方向。顾恺之认为只有通过人物神情的刻划才是“传神”的主要手段,而这种刻划,最重要的是眼睛的刻划。
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焉。”眼睛作为人体感官中重要的器官,既属于“形”的层面,又属于“神”的层面。从“形”的层面讲,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是人体的一部分;从“神”的层面讲,眼睛又是人的感觉器官,是人脑的一部分,不仅是大脑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大脑思维活动的产物。科学研究表明,眼睛不但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实际上是人脑的一部分。眼睛与7对视觉神经和13条血管相关联,有上百万根神经与大脑相连,并与复杂、丰富的颜面表情肌相映衬,每只眼睛有120万条左右神经纤维,比听、嗅、味、触觉神经纤维总和还要多,有“五官之首”之称。大脑中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这一视通路输入的。眼睛中看得到的是形相上的眼睛,看不到却能感觉到的是眼神。一个人的眼睛,特别是眼神的微妙变化,不但表现出外在“形”上的改变,更表现出内在“神”的变化。“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是只画出了“大”的形,没有刻划出“可畏”的眼神。眼神是人体精气在眼睛上反映出来的神采和魅力,中医《内径》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神是精气所发,精气足而神焕,精气竭则神枯。眼神是人体生命活力的显现,顾恺之画人物不随便点眼睛,认为“点睛便语”:
顾虎头为人画扇,作嵇阮而都不点眼睛。送还。主问之。答曰:那可点睛。点睛便语。
顾恺之“画人数年不点睛”“作嵇、阮都不点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点睛便语”,点睛成了把人点活的关键。坡《传神论》第一句话就是“传神之难在于目”,老舍《四世同堂》中说:“眼睛能替他说出最难以表达的心意和情感。”
眼睛之所以能“传神”,从现象上分析,是通过瞳孔的扩大和缩小、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开合程度以及凝视時间的长短来体现的,主要是瞳孔大小的变化,这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标志。因此,人的思想、情绪与瞳孔变化关系密切。令人兴奋的刺激会使人的瞳孔扩大,令人厌恶的刺激能使瞳孔收缩。从物理学上分析,眼睛“传神”也是能量传递的一种表现。目光是一种生物波,与光波、声波一样具有能量。如赞许的目光给予人鼓舞,凶残的目光却让人不寒而栗。
鲁迅说:“忘记是谁说的了,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到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在学习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鲁迅把绘画中的方法用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如《故乡》中宏儿“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明天》中单四嫂子“眼泪宣告要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把一个苦难的寡妇,因儿子被病魔夺去后孤寂苦痛无处诉说的凄惨之状刻划得入木三分。《药》中刽子手的“眼光正象两把刀”“很象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活脱脱一付凶狠、贪婪的嘴脸。鲁迅“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手法刻划人物形象,摄取人物的灵魂,达到“传神”的目的。“可惜学不好”说出了人物“传神”之难。
顾恺之画人物“数年不点睛”,坡的“传神之难在目”和鲁迅学画眼睛的“可惜学不好”皆说人物传神之难,即“传神阿堵”之难。顾恺之画人物不点眼睛,并不是用不点眼睛的方法来处理人物的“传神”,真好相反,他是非常重视对眼睛的刻划的,其不轻易落笔点睛,显出他对眼睛刻划的重视和严谨。因为眼睛特别是眼神的刻划是通“神”之道。这就是他在绘画实践中悟出的“对能通神”的思想,即“悟对”。
二、悟对
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中云:
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
这是顾恺之摹画过程的总结和心得。顾恺之认为摹写古画,只有通过对“旧本”如实的摹写,才能获得“旧本”的神气。摹画要“令新迹弥旧本”,不能使“新迹”与“旧本”有一丝一毫的差异,特别是点睛之节。若与旧本“有一毫小失,则神与之俱变矣”。
“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是对摹画要法的进一步提示。“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是通篇摹画要法的总结。上面多次出现的“对”是“相合”的意思,摹出来的“新迹”必须要与被摹“旧本”相合,才能传出“旧本”应有之神。摹画的要法在于“实对”。
“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这是对摹画“实对”的有感而发,“对”的含义从“相合”迁想到了眼睛的“视线”。活生生的人,正常的人,睁眼必有所视之处,视线是正常活人的特征之一,是眼神传达的路线,也是眼神力量的展示和传递。摹画要“实对”,也是因为如果“改易阔促,错量高下”,不仅会使“新迹”与“旧本”对而不正,也会改变眼睛视线的方向,从而使“传神”有失。从摹画“实对”中领悟到“对”即视线能通神之理,这是顾恺之摹画的心得体会,也是顾恺之在绘画学习中悟得的“传神”之理。
“实对”之“对”是“相合”之意,“悟对”之“对”却是“视线”之意。“实对”是法,“悟对”是理。“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这是整篇文章的重点,从摹画之法迁想到创作之理,道出了顾恺之“传神”的思想。顾恺之绘画的核心是“传神”,“传神”的重点是眼睛“传神”,眼睛“传神”的重点在于视线,一幅画的成功与否,在于领悟视线通神的,道理。“悟对”的理论,是顾恺之的一大创见,使“传神阿堵”在实践中有了着落。
从《论画》一文中顾恺之对以前画家作品的评论可以发现,顾恺之之前画家的“以形写神”手法,大多以描绘人物的动作和姿态来刻划人物的贵贱尊卑和画面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顾恺之“悟对”的理论,使绘画“传神”之形的描绘产生了质的飞跃。画面中的各个物象通过视线联结,不但使每个人物因眼睛刻划而生动“传神”,而且使人物之间顾盼生姿,画面的空白也因视线的穿梭,空而不虚,气息流转,人物和环境相得益彰,从而使画面整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在现存顾恺之绘画摹本中,可以看出在其创作中“悟对”对于“传神”的重要性。
图一是《女史箴图》卷中的第一段,描绘的是“玄熊攀槛,冯嫒趋进”的故事。画面内容是:汉元帝刘爽率领宫女随从到虎圈看斗兽,突然一只黑熊跑到圈外,攀槛欲上御殿,汉元帝仓惶拔剑,左右贵人惊恐落逃,但冯婕妤不顾个人安危,直前当熊而立,两位武士用戟格杀黑熊。顾恺之重点刻划了各个人物的眼睛,通过眼神和视线把故事的情节演绎在画上:画面上的冯婕妤宽衣娉婷,昂首挺胸,双目平视,对凶残的黑熊熟视无睹,眼神中透出坚定意志和恬然神色,充分刻划出她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与其他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武士,虽执戟刺熊,但一人张大着嘴,一人紧闭双唇,直视黑熊的眼神中不免露出胆怯之色;拔剑的元帝注视着黑熊,静观其变的眼神中也显出一丝惊惶;惊走的左右贵人在逃跑的过程中还不時回头注视黑熊的动向。武士、元帝和左右贵人,由于惊恐,眼睛都睁得很大,其视线皆落在黑熊之上,使画面以黑熊为中心联结在一起。冯婕妤平视前方的视线,又把画的意境延伸到画外。惊险的场面既充满悬念,又因冯婕妤镇定如若的眼神而给人以安定和无畏的遐想。
图二是顾恺之《洛神赋》图卷的卷首部分,根据曹植《洛神赋》的内容,描绘的是曹植率侍从从“京域”归“东藩”途中的某一天幻见洛神的情景:日落時分,人困马乏,在洛水畔阳林漫步的曹植,恍惚间,远远望见对面山隅,寄寓着他朝思暮想丰神绝世的神女。画中,顾恺之把曹植将信将疑的眼神刻划得十分微妙——忽见神女,其圣洁使他不敢造次,尊贵的身份又使他不轻易地喜形于色,但手扶侍臣的举动却难掩其又惊又喜的神色,目视神女,充满期待。神女逆风中伫立,回眸注视曹植的眼神“明眸善睐”、含情脉脉,其“若往若还”的眼神随着视线柔性流动,把神女内心既期待又无奈、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刻划了出来。
图三是《洛神赋》图卷摹本中的最后一段,描绘的是因人、神境遇不同,美好爱情不遂人意,神女消遁的情景。曹植遍寻神女无果,天已破晓,万般无奈,只有命仆夫起驾,踏上归程,从此天各一方,永无相见。画中的曹植虽已坐上返程的马车,却回首遥望。怅然若失的眼神,望着淙淙东流的洛水,“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千古情愁跃然纸上。
关键词: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方法论、发展趋势、脉络、价值
A中图分类号:G40 - 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方法学是1637年由笛卡尔提出的哲学观点,并在西方得到广泛的推崇,笔者将其基础定义理解为;一门学问采用的规则、方法与公理,一套可实现目标的做法及一种特定的做法。美国韦氏大词典[①“韦氏大词典”作为《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的习称,参考自《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1492页。]①对方法学的释义为“在某种知识领域上,对探索知识的原则和做法而作之分析。”方法学的通用概念是:在某一门学问或所要探索的知识领域上,对所使用之个别方法加以整合,比较,探讨与批判。以方法学为理论背景的各科科学学问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结构体系,譬如医学方法学、法律方法学、设计方法学等,学问的方法学包括能够支持这些方法之准确性原理。而美术教育的研究,应该也有属于其本身的方法研究体系,即美育方法学。且所涵盖了一系列已编撰好的美术教育建议方法,包括标准美育信息材料,正规教育程序、工作表与图像工具等的总和。
近年来美术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融合方法学体系的美术教育发展原理,并非单一解决美术教育问题的某一办法,它是一种具有学术方法精神的理论知识背景,是科学态度与人文背景有效结合的成果。笔者将它视为美术教育学科学术拓展的命脉。要使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规律化、妥善化,首先以统计学为基础,整合了近年来有关美育研究方法的理论信息材料与相关文献,美育研究论文及著作内容分布;
表1 20 年来中国美育研究论文和著作内容分布
以思想史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中国美育思想史、西方美育思想史和美育思想史是三大主要内容。美育思想史著作的写作范式表现为以美学思想史为蓝本,分别阐明每一位美学家的美育思想。在此类著作中凸显出古今教育的差异。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以讨论儒道两家思想为主,而近现代美育思想的论争焦点在梁启超、和王国维。西方美育思想则重点在席勒的《美育书简》上。这些著作提出;梁启超的趣味教育论开启了中国美育的道路,同一时期的王国维基于西方哲学的“知、情、意”三分法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基于当时的西方教育发展成就与国情推动了美育的制度化。[[1] 王晓旭,孙文娟,郭春宁.1990年-2010年中国美育研究脉络 [J].美育学刊.2011.6(2);1-11.][1]21世纪以后对中国美术教育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几乎是90年代的3倍。学者们以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为中心,进行深入解读与现代性阐释。其中也不乏一些以南宋程朱理学为基础的论文代表,如潘立勇在《朱熹人格美育的化育精神》中提出,朱熹人格美育的化育之道主要是承继儒家的传统命题。
以思想史作为美育研究方法的例证不在少数,近年来逐渐攀高的中国美育思想逐渐改变了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趋势,这种改变是源于以思想史为研究方向,推进了美术教育研究多元发展的应证。以思想史为切入点的资源整理方法是最普遍的美术教育学科方法论途径,有助于为美育研究提供广泛的理论知识。也概括了一部分以伦理社会发展为背景的美术教育知识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方向。
以原理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原理的研究方法是美术教育方法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支脉,它与美术教育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原理揭示了美术教育的内在属性,它将观念与动态程序连接起来,并形成一种规律。原理是模式的导论,尽管我们不断更新研究模式,但始终需要原理作为支持,另外,原理决定了可行性,使研究对象不脱离社会与自然环境,而这种无法避免的种种联系,使美术教育原理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细化与规范原理的内容,深入原理的内在属性,将使美术教育方法论更实际切入美术教育研究的核心。
正确的教学方法,受多方因素制约:第一是正确的美术教学任务或目标;第二是优秀的教材教科书;第三是教学执行者―――教师的全面素质;第四是教育对象学生的心理、认识和思维全面情况。这四方面原理都从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方法的制定和运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教学方法是属于静态性质的方法,有一些教学方法则是动态的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 发现法”,意即,引导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有关材料,亲自去发现结论或规律而成为“ 发现者”;即为动态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学中要善于将这两种方法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2] 王雨中.美术教育方法论.[J].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7.7(99);175-176.][2]原理的认识角度能够启发引导发现与建设方法,并促进合理改善美术教育教学体制。
美术教育原理研究方法还涉及了美育的性质与任务;内容与形式。从检索结果看,近十年不少学者在原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有一种开拓性的共识。如拉尔夫・史密斯著、滕守尧译的《艺术感觉与美育》( 200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凌晓蕾主编的《艺术美育》(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爱萍主编《美育与艺术欣赏》(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7 年) 等,都认为美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它通过美开启人的心灵,以一种熏陶而非灌输的方式对人的内在素质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行为则是美术教育的实践形态,在高校中展开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术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的现行体制中,美术教育是必不可少和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1]
以实践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所创立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论。应证这种方法论的基础正是实践活动,同样,在推进美术教育研究的进程中,实践活动仍然是验证学术知识的重要途径。
以《美国哈佛大学课程体系改革考论―――哈佛通识教育( 美育类) 实地考察报告之二》[[3] ,傅晓微.哈佛课程体系改革考论―哈佛通识教育(美育类)实地考察报告之二. [J].美育学刊:美育实践研究.2011.6 (2):51-60][3]为实例,研究高等学院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方法,为我国高等教育美育实践方法研究提供参考。美育类课程作为哈佛新课程体系的缩影,从以“学科”为分
类标准,到以“需要”为分类标准; 从重理论研究方法,到重审美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连接”大学院墙内外、学生现在和未来,实现了从美术教育到审美教育的跨越。
尽管美国和世界许多高校把哈佛核心课程体系( Core Curriculum System) 视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模板,但哈佛最新课程改革的首要动因,恰恰是看到这“模板”显在和潜在的弊端。哈佛大学摒弃全球众多高校趋之若鹜的核心课程体系,追求更完美的课程体系,既来自俯视全球的霸气和视野,又来自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这些哈佛精髓,完全可以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找到同样的文化元素。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积弊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积极因素。
哈佛课程体系改革是从自身多维认识到实践过程的衍化,再次宣告了它放眼世界的雄心,从研究实践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中国在1990 年先生逝世50 年之际,李祥林的《中国近代美育体系的创导者》指出,蔡先生曾言: “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FsthetischeErziehung 译出,为从前所未有。”真正从理论上使美育系统化,在实践中做出显著成绩并有广泛影响。[][1]而当下国内不少学院的美育体制改革也常以旧识推新学,但新学并非是由当下美术教育现状所催进的学术研究方法,实为扩充研究方法而学习、引用、采
纳的诸多办法,其结果大多是改变了学术
路径,而未改变学术研究的大格局。意识
表22009年哈佛新课程体系
寻找美术教育学科交叉点研究方法
有关于寻找学科交叉点的方法,一直是学者们推进学术的重要办法之一。现也有 “跨语境”美学的研究方式可成为美术教育学科探索研究法之参考。如比较受推崇的《高居翰中国美术史文集序》,它说明了学术研究可通过外来参照系的对比发现自身研究领域的盲区。近年来比较显著的学科交叉点是美术教育与语言语义学,美术教育与统计学、美术教育与生态学、美术教育与心理学、美术教育与图像学、美术教育与现象学,而相对传统的学术焦点是美术教育与文学、美术教育与哲学、美术教育与社会学、美术教育与逻辑学等。
以寻找学科交叉点的美术教育学术研究方式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学科内容,并为找到新的学术领域和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从美术教育与学科交叉研究分布法的要义来说,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是学术价值的体现。在这种研究方法逐渐成型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如:李欣人在《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及其当代意义》中指出,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和“人性复归”理论的提出。赵伶俐《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和创造》偏向于科学化、量化的研究,把美育目标所体现的观念意识和知识分解为一系列的行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在懂得和了解基本的美学、美育和美育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运用美的规律去进行自我人生的理想设计、形象设计和生活设计的方法。[][1] 但也有弊端,如范景中教授就曾经担忧“这种研究以常识碎片的拼凑而扼杀了美术史的魅力,也淹没了智识的光芒,导致了巧取之伪问题泛滥意一时”。而在美育与学科交叉分布研究方法的观念里,可以以笛卡尔在《论方法》中提出的四条理论作为依据:1.普遍怀疑,将一切可疑的知识圈出,剩下绝对正确的内容。2.将最复杂的事物转化为最简易的事物,例如将精神实体化为思维,将物质实体化为广延。[①笛卡尔“第一哲学”特有的哲学术语。就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 即物质的空间属性,即所谓的长宽高, 凡是物质必然占据空间 , 这就是广延 。]① 3.用综合方式从简单事物中,获得复杂事物。4.尽可能累计全面,复查周全,以确定毫无疏漏。这样的思维虽未必适用于美术创作,却可为美术教育方法学系统的形成提供参考,如,将第一条用于学科交叉点的寻找过程中,可相对减少无关知识对学术主题的干预;第二条则利于我们看清多维复杂事物,直击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本质与核心;第三条则利于美术教育与各学科知识体系相互碰撞、促进与发展;最后一条则适用于检验学术成果,为成果的实践和学术价值的体现创造可能。
2.5 美术教育部门与学科建设研究方法
近年来不少学院致力于学科探索,潜心研究美术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教法,也有的部分学者特别关注师资建设。在美育课程的目标方面,李开玲、孙景曾在《大学美育课程论略论》中从美术教育的大局观角度提出了具体的美育目标论与课程论,认为美术教育的目标有三个: 第一,现代化的忧思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教育的使命; 第三,促进生存方式重建。美育课程的功能层面,邢云提出了美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认为美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特别突出的有孟繁梧从师资的自然状况、素质状况和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完整的知识体系、较强的艺术教育科研能力、更强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从艺术管理的课程设置来建设美术教育的新学科。艺术管理[arts management or arts administration]是一门新兴的辅助学科,它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和学院制美术教育普通学科相比,它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艺术管理者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为艺术家营造富有成效的创作环境,提供最佳机会发展其艺术;另一方面,要将由此而获得的成果呈现给理想的观众,为其艺术体验准备条件。在过去2000多年里,艺术家曾自行担当这个责任,而当艺术创作及其展示成为一种生产与营销机制时,人们认识到,艺术组织的领导与管理需要专业技巧。[[6] 曹义强.艺术管理的观念与学术状况.[J].新美术.2007.3(28);4-15.][6]“艺术管理是一门将文化政策、文化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博物馆学和艺术史与管理学结合的操作性学问。艺术管理者需具备商学、财经、经济学、心理学方面的技巧,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个观点是2007年由曹义强教授所提出的,以他将学科建设中的普遍方法与艺术管理学科特性结合所得出的学术观点来比较我们在以常人方法学取向的角度研究美术类的学科建设,过程中极易忽略学科的特性,我认为曹对艺术管理学科观念见解很值得我们借鉴。回顾一下常人方法学的特征有:1. 行动的权宜性( conting ency) 与规则的说明价值。2. 行动的场景组织与局部索引性。3. 行动的反身性和可说明性。4.研究方法的“独特适应性”。[[7] 周斌.教育研究中的――常人方法学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21):9-13.][7]研究人类社会生活是学术者不可忽略的要素,在美术教育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常人方法学,但常人方法学并非作为我们学科发展的拼图之一,而是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参考。且无论是以与美术教育相关的学科发展角度出发,或者依照社会功能变化的不确定性,在美术教育部门与学科建设研究方法中,仍需具有潜在随机性。
3. 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趋势
近年来,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趋势十分明显,1.逐渐脱离纯理论的研究方式向实践迈进。2.是针对院校性质的改善内容、目标、教材、方法、评估体系。3.是对美术教育与美学关系的进一步深入。5.隐性课程体系与交叉学科的开拓与探究。6.随着社会自然环境与人类意识的改变,发展数字化和实验性教学。对于美术教育研究的发展而言,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在《高居翰中国美术史集序》里,我们发现跨语境研究为美术和美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参照系,这种外来的参照系往往能照亮容易处于盲区的问题与领域,高居翰善于默记大量的图像,他对视觉材料的评述,具有图文互证的效果。
从总体趋势来看,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成为一个单一途径而迅速发展,但从方法学的角度看,它们并未形成一个具有稳定性规律的方法体系,常态单一的方法无论是来自于东方的哲学观照,还是出自于西方思维的能量,都无法满足美术教育研究发展的未来格局,避免学术者尽可能不落入一种本位主义,如致力于完善美术教育方法学的研究,可综合文献与数据整理,结合社会学、统计学和哲学等探索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形成与结构、普遍特征与内化逻辑、理序与稳定数据、变化与自然反应等,以至于美术教育研究的方法本身集成一套具有学术价值的参考体系,对美术教育研究的学术方法具有创新、预测、评估等功能。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新奇 自由 创新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全国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以来,高中美术欣赏课基本上都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即便有的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手段,也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很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即便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往往停留在让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上,或对某件美术作品进行评论,或对某些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或写些观后感之类的文章,鲜有大刀阔斧的创新之举。当看了上海浦东洋泾高级中学彭学平老师关于《中国陶瓷艺术》一课的教学设计后,我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感觉。可以这样说,他基本颠覆了旧有的教学模式,用极为开放、极为创新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在艺术的殿堂里自由自在地吸收、学习。在他的课堂里,我想学生们肯定充满着新奇、自由与创新。
他把《中国陶瓷艺术》欣赏课分成了四个教学课时,层层递进。
课时一:
地点:上海博物馆
彭老师带领学生去上海博物馆参观“陶瓷艺术展”,参观前,彭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带照相机、笔记本等,收集展厅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展品,并要求学生详细了解该展品的背景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为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收获做准备。
评论:真羡慕大城市的学生,有如此好的学习条件,能在洁净、优美的环境里亲眼目睹中国历代优秀的陶瓷艺术品。可能很多农村中学的美术老师会这样说: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新课程对于农村中学来讲,实施的可能性太小了。但是我想,虽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这样好的教学条件,但我们可以另想办法,譬如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在网上欣赏。
课时二:
地点:学校美术教室
彭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简要地介绍了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脉络,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概况,并简单介绍了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激励学生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评论:彭老师的讲解非常必要,他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又有了提升,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整个陶瓷史。对于具体的作品、发展的脉络,不再是混乱无头绪的知识堆积,而是真实有条理的知识储备。
不过,一堂再优秀的课,也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像彭老师的第二课,我认为如果再安排一些学生谈谈自己上一堂课的收获和见解,可能就会与上一堂课更紧密结合,并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课时三:
地点:学校计算机房
彭老师要求学生自发组成三个小组,确立研究的课题,分头收集资料,彭老师还提供了网址:http//junci.home.省略,以及《中国陶瓷》、《图说中国陶瓷史》、《古陶瓷鉴识》、《中国陶瓷论纲》、《美的历程》、《中国陶瓷鉴定与欣赏》等书籍供学生查找资料和研究。
评论:彭老师这个主意很好,事实上这就是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彭老师把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值得大家学习的教学策略。不过,我与彭老师有不同的见解,如他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课题,我感觉对于刚接触中国陶瓷的学生来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容易流于形式。最好的方法是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确定一些学生容易把握的研究课题,如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纹饰和地域之间的关系,陶器和早期瓷器之间的异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又细致入微地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些在欣赏陶瓷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箭双雕。
课时四:
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
经过一阶段的收集、准备和研究,三个小组各自都完成了研究报告,其中第一组研究的课题是《南青北白――隋唐陶瓷风采》;第二组研究的课题是《宋代五大名窑》;第三组研究的课题是《明清时期的瓷器》。然后三个小组分别派代表上讲台利用PowerPoint演示研究报告,演讲完后以模拟论文答辩的形式互相提问,遇到观点不一致处,相互辩论。
最后,彭老师进行总结,并要求将研究中碰到的问题或同学中辩论的问题记录下来,继续查找资料进行研究。
评论:各组同学将研究成果互相进行交流,不仅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而且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师生共同学习、分享成果的过程,把收集研究的成果展现给其他同学,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老师,内心的喜悦都是不言而喻的。
我认为学生提交的论文,似乎选题太大。这就提醒老师在学生选题方面加以启发、引导,对于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彭老师上课的模式,给了我极大的启发,那就是“教无定法”,只要能够激发起学生上课的激情和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应该大胆采用。
对比彭老师的课,我自觉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开拓。有时候我突发奇想,如果我们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善于学习、思考、研究,那么,高中美术欣赏课自然会更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显著。
【摘要】素描课程在高校美术专业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高校没有把素描中“基础”的部分完全理解并实施。也就是说基本以写实性的素描语言作为了一种“基础”,主动放弃了多种绘画语言的“基础”,而导致基础素描中“基础”的教学缺失,这在国内较多高校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中是切实存在的。如何进行素描的“基础”教学,成为高校对自身教学的思考,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深入对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以此而有所反思。
【关键词】喀什师范学院;美术专业;素描;基础教学
喀什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自1999 年9 月开始招收第一批美术专业学生,至今已有15 年的发展规模,具体分为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借鉴区内外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其中美术学专业按照专业必修课方向分为油画方向、国画方向。学生在一、二年级为基础必修阶段,三、四年级为专业方向必修阶段,课程设置中素描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在四年不同阶段中都有开设,以下将对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现状及思考进行阐述,以此能够有所反思。
一、各年级阶段素描课程设置情况:
(一)一年级平行班为民族班、汉族班两个班级,由于学生的基础是在进校之前在考前培训班进行的学习培训,学习时间参差不齐,长则一年、半年,短则3 到4 个月,各学生的基础水平、素描基本功不是很扎实,因此一年级第一学期素描课程主要有素描静物、速写人物,第二学期课程主要为素描头像课程。二年级继续开设素描头像、同时开设相关其他类的基础课程,如色彩头像、色彩风景、写意花鸟、写意头像等课程。
(二)三年级为专业必修课程,也就是分为油画方向、国画方向。其中油画方向的素描课程开设为素描半身、素描全身,然后为油画半身、油画材料技法等课程。国画专业方向的素描课程为素描半身,然后为专业课程工笔花鸟画、工笔人物画、山水画等,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为支教实习阶段。四年级为专业必修课程,油画方向开设素描全身、素描人体,然后是油画类专业课程,如油画半身像、油画全身像、人体课程。国画方向开设素描全身课程,然后是专业课程,如山水画、工笔人物半身像、全身像、写意人物画等。
从以上素描在各年级的具体设置情况,可以看出素描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基础性的课程在不同阶段开设,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能够在基础的造型能力、思维能力上得到有效的训练,并能够有效地延伸到专业方向的未来专业发展定位,这样的课程设计总体框架在不断的实践与总结之中,会随着未来喀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得更为完善。
二、素描教学的基本情况
在美术学专业中素描任课教师主要以专业方向的教师为主,其中油画方向、国画方向、版画方向、设计方向教师都有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任务,根据教师绘画风格与学生基础情况,教授内容主要以具象、写实性方面的素描教学为主。这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最初中国留学的有志之士,在学习西方的造型体系回国之后,他们认为可以拯救中国单一的国画体系,就是在中国美术院校开始教授西方写实性造型体系,这种写实性造型体系来自欧洲,至今已经有一个世纪,并且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大师璀璨。因此学习古人、前辈的优秀的传统绘画是高校美术教育的责任,在我校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以写实性为主,目的也是作为传承、学习、研究前辈的优秀文化遗产。目前的现状是从一、二年级到三、四年级都是写实性教学体系,国画专业学生在三、四年级中的素描课程也基本是写实性的素描造型方法。设计专业教师更多会以设计素描的方法进行教学,整体美术教学属于接受性教学方式,把前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创造性教学方式较少涉及,也就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创作时不知所措,临摹古人,自己的理解少之又少,在创造性方面是少有突破的,这就是目前美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这种教学模式与素描教学大纲的制定内容是有一定的关联,素描教学大纲中要求以对象造型准确、刻画深入、形象生动为标准要求以写实性造型体系为依据进行素描教学,标准只有一个,这就很容易导致教学中创造性的剥离,而且学生的作品也会呈现出千人一面的绘画风格,这样的教学后果也是我们教师不愿看到的,同时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进行反问式的思考: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学生什么知识,学生用这些知识干什么的追问式的教学反思,才能够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现状。
三、素描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
(一)素描教学模式单一
我系美术专业在契合西部大开发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大环境的带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美术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也在积极的建设之中,素描教学作为基础的造型课程,应该起到基础的思维训练、基础的技术训练两个大的框架之内,只有技术的练习,没有思维的训练,只会把学生训练为会画画的工匠,而没有艺术思想。因为长期以单一写实性素描教学时,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美术史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相互混乱而导致理解的偏差
美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美术理论方面时,会学习到西方美术史中从古至今美术发展的详细脉络,之中包括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超现实主义、超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立体主义、极简主义、当代艺术等各种派别及绘画形式,这些形式的代表作品均被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收藏,并被流传至今,是世界的优秀的艺术文化形式。纵观这些形式中偏向写实性的风格有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超写实主义,其他形式的也有不是纯写实性绘画风格的,我们长期以单一的写实性素描造型形式为基础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美术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之间,相互混乱而导致片面性理解:学生在理解写实性绘画方面是容易接受,甚至固执地认为写实性绘画是最好的艺术绘画方式(根据对美术史的学习与分析,我们知道各种绘画形式,只要能够画出好的作品都是好的绘画形式),但在认识其他绘画形式时,如印象派绘画、立体派、野兽派等,他们不是太能够理解绘画大师们的绘画意图及绘画风格,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这些绘画是不好的,为什么能够被放到著名的博物馆呢?这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是屡见不鲜的。显而易见,这就是单一的写实性教学模式带来的可怕后果。
从欧洲美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博物馆承担了一部分美育教育的功能,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以美术史为主线的各种展览,其中从古典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在博物馆中都可以欣赏得到,社会人群中各个阶层都可以在博物馆中进行艺术熏陶及美育教育,欧洲整体的艺术欣赏与艺术素质较高,并且具有普遍性。中国的美术博物馆在美育教育方面注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展示,但在现当代美术方面展示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专业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因此学校美术教育不能够全面的从美术史的角度去进行美术教学,而只片面地讲授与写实性绘画有关的知识,就远远背离了客观的美术史的发展变化,忽略了多元文化客观并存的现状,这是我们不能够漠视的,应该积极改变这种现态的发展,不断完善美术基础教学理念,重视基础素描的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2.素描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单一,会导致千人一面的绘画效果
写实性绘画,从它的诞生注定是容易让人接受的一种绘画方式,由于它的客观性与写实性,容易识别绘画的内容与思想,受众普遍,是一种较好传播的一种美术绘画形式。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以教学的方式普及并广泛传播时,容易造成千人一面的艺术后果,每个人没有特点,形式统一,正是失去了艺术的独特性与可识别性,这样的艺术作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我们在设置素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时要追问式地探讨教学的目的与价值,要培养有思想、有思考、敢于怀疑、敢于创造的学生,那么就要对我们的选择去负责,去改变单一的基础素描教学模式,加入多种绘画语言风格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懂得思考什么、如何思考,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中的不同面貌就会自然出现,逐渐会运用绘画语言去表达自己对社会、人、自然的思考,这样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的教学后果,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艺术的负责。
(二)应该融入并设置有多元语言的探索性、创造性的素描教学模式
现有的素描教学内容主要以写实性素描风格为主的教学方式,旨在学习前辈传承的造型方法与技能,这种方式基本属于接受性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传承的作用,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并具有思想性、创造性、时代性的教学模式,这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是主要讨论的主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首要是培养思维,同时还要注重技能,而且还需要把握时代的特征,从这三方面去入手进行基础素描教学的全面探讨,能够对我们的教学模式有所突破。
我在学校从事基础素描教学多年,认为基础素描的核心主要是“基础绘画语言的思维训练”“绘画造型语言的技能训练”“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训练”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中首推思维训练,其次为技能训练,然后是创造性训练。我们现在的训练模式更多的是强调了单一语言的技能训练,而缺失了多种语言的思维与运用训练,这样的基础引导会导致学生到了高年级时,面对创作思维变得简单,创作语言也可谓只是模仿他人的绘画语言,不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认识,也就是面对“观众”时是“失语”的状态,不会自己“说话”,而需要借助别人的语言来说。这种情况在众多国内高校的美术教育中屡见不鲜,问题就出在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的教学结果。
综合分析如包豪斯设计素描教学、王华祥“将错就错”素描教学、中央美术学院周至禹的“让学生站起来环顾四周”等各种教学方式,由于各自的思维、训练指向不同,虽然能够学习吸收教学理念,但不能够兼具有综合的绘画语言训练方法,由此探讨一种具有实验性的、探索性的、能够吸收各种综合绘画语言的基础训练方法,定义为“实验性”素描教学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对综合绘画语言的分析、研究、训练,了解并掌握“会说话”的语言,能够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运用这种“实验性”素描教学方法,由学生在完成“基础绘画语言的思维训练”与“绘画造型语言的技能训练”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完成“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训练”三个过程,从而形成对自己语言面貌的了解、思考与蜕变,产生出全新的自我状态。同时我们应清楚实验的探索性与传统的关系,首先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不是“无源之水”的创新,更不是臆想的创造。我们想让学生从一种绘画语言中解脱出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言方式,其实更多的还是从传统中继承、学习、消化为自我的理解,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有思想的优秀作品。
结语
其实我们不是要把写实性素描作为罪魁祸首,而是我们的教学模式需待完善,我们单纯地把一种表现语言形式作为了绘画的“基础”,而殊不知绘画语言的多样性并存的现实特征。同时我们也忘却了我们教育的初衷与目的:教育独立的人,有创造性、有思想的人的本质教育。单一写实性的素描教育模式应该有所改变,融入多元语言的、包容性的素描教学思想,亟待完成学生在素描基础中的综合思维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才能够有效促进创造性教学的健康发展。
注释: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喀什师范学院教研教改重点课题资助项目《实验素描教学在我院美术专业素描课程中的应用及实践研究》课题的分论文,课题负责人:田军(项目编号:KJFZ 1312)。
参考文献:
[1] [英] 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目的[M].三联书店,2002.
[2] 周至禹.让学生站起来环顾四周我对设计基础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美术,2014(3).
[3] 周至禹.从具象到抽象从物象到心象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的造型基础课程介绍[J].美苑,2004(1).
论文提要:
当今,一些好的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王牌节目《实话实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其成功的法宝就是以巧妙的编排、新颖的创意设计,观众的现场参与、良好的竞赛氛围来博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而主持人的风格与角色定位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节目的成败。一堂课就好比一期节目,教师自然而然就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了。处在美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就可以从这些范例中受到很好的启发,让美术课堂成为精彩的电视节目。
本文从转变课堂设计的定位、理念的转变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及教学体会。
关键词: 合作互动 情感交流 以美育心 以心赏美 信息技术 合作教学
论文内容:
一期好的电视节目,能够产生跌宕起伏的变化,能够使人欢快,让人流泪,使人悲伤,令人激愤,能够给人以内心的强烈震撼,而主持人的风格与角色定位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节目的成败。一节课就好比一期节目,教师自然而然就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了。如今,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和定位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由单一的主持转向了平等、交互式的对话,如中央电视台的王牌节目《实话实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大风车》、"奇思妙想",其少儿综艺节目,以巧妙的编排、新颖的创意设计,观众的现场参与、良好的竞赛氛围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这类玩物"上"智的娱乐节目和受到观众喜爱的不同风格的主持人就是一个个成功的范例,处在美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就可以从这些范例中受到很好的启发。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心语的倾听者和积极的反映者。学生是具有情感、个性和有尊严的学习主体。这就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曾在访谈中说:“在我之前,电视上还没有这样和人说话的,他们觉得这样说话的人,就象院子里的一个坏孩子,不能到中央电视台去说。慢慢地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它的存在基础是友善。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首先是一个正常人,不是因为他学问有多高,长得多好看,地位有多高,家里有多少积蓄,就因为你是一个平民,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态,你们可以平等对话,人家才选你做这件事儿。”崔永元做这档节目的基本出发点与课程标准中对师生双边关系的要求可谓不谋而合。我们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作教育的对象,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而这一点也正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他们最喜欢的是哪种类型的老师,最不喜欢的又是哪种类型的老师?结果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喜欢主持人式的老师,并且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都不希望老师拘泥于传授课本知识,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都希望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培养自己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于是,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一.巧妙设制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孩子的成长过程都经历过一些造型游戏活动,如小时侯的积木游戏等,其演变是循序渐进的,其过程具有典型意义的变化。特别是美术课的教学,更不能象专家、教授的讲座一样,一味的听报告式的学习,我们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智力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强加压力只会抑制学生思维发展,束缚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把游戏活动引入到课堂中,使课堂气氛活跃自然。并且在游戏中深切体会、感受,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获得知识,我就设计了《奇怪的面具》一课,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应用赋有面具出现的不同短片,如宗教里的神舞、祭祀活动等,首先让学生了解面具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特点等,使学生在情境上投入到面具这有着博大艺术内涵之中,再通过一些面具制作技巧的介绍,激发学生那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在最后让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分组进行舞蹈等表演。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除了作品本身以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性情得到陶冶、审美意识和能力得到升华、健康的人格得以伸展。整堂课气氛活跃,浓烈的学习兴趣贯穿课的始终。就象一台精彩的晚会,每时每刻都会给人一个个的惊喜。
二、懂得以美育心,以心赏美
要改革美术课的教学,首先应该是理念的转变,这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前提,更是关键。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坚持“以美育心、以心赏美" 这条主线呢?我认为主要要把握好四个教学环节。即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练得灵动、评得感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育德长知。
教得生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但重教学过程,而且注重知识生成过程,更重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学得主动,就是激发内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美术除了画画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内容了,沉闷而又乏味。学生照着书上的图案“复制”作品,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极大限制。其实学习的过程就好比小鸟学飞的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过程,新的美育教学就是使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你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要注意生活化、感性化、兴趣化、交流化,让学生动手,注重点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的作用。这是教学的第二关口,也是最难攻克的关口,要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因,使他们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美的享受。
练得灵动,在美术作业的练习上要注意灵活性、适用性、创造性、美感性,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色彩的搭配上、线条的运用上,注意删繁就简,使学生能够象在舞台上一样能尽情地发挥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评得感动,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评点时要注意激发兴趣、激发潜能、激发上进、激发成功。同时还应体现两个基本原则:即"美术"的原则和"教学"的原则。教学是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一般来说对"创造"物、"审美"物的评价只能是定性的描述。最终让学生赏到习作的兴奋、美术的愉悦。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创新意识,同时还明确学生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三、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美的素质。
美术教育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与其他学科是相行不悖的。
1、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电视节目中就是通过音乐把演员和观众带入不同的角色和情绪中,在美术课中适当地引用音乐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如欣赏课中,我们可以一边听着古筝弹奏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着沈周、唐寅的笔墨丹青;可以一边听着《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一边品味着莫奈、凡高的流光异彩。使整堂课都贯穿着浓浓的艺术气息,让学生们在大师的美术作品中感受着音乐的旋律、节奏,如痴如醉的乐典无形地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不仅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而且提高了绘画中的审美情趣,触动着他们的心灵。 同时,也可把音乐结合到美术的内容中去,如设计的《线的魅力》、《神秘的色彩》两课中,就用不同的音乐通过不同的点、线、面以及不同的色彩等造型及表现语言来表现音乐作品,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把信息技术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平台。
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历来是美术教育教学的难点。把艺术作品不同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在大脑中形成反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利用知识经验进行综合加工,是形成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的过程。使用计算机,可以容易地将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并方便地展示给学生,突破美术欣赏能力培养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计算机辅助的美术欣赏课中,把音乐和美术、电影与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表现深刻主题,能充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如果只看课本中的小幅图片,学生会因为对作品内容及产生背景缺乏一定的认识,而印象不深,难以产生共鸣,影响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欣赏。CAI可以将画子投影到大屏幕上,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通过鼠标指针,指点画中细节,引导学生观察纤夫们在艰苦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同时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景,而自觉地体验画面纤夫们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
信息技术的特点为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课程整合提供了支持平台,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化,传递的快速化,可以丰富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网络可以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信息,使教学更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互联,收录一些中小学教师的优秀多媒体课件、优秀课堂实录,既便于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也便于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网络所具有的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习主体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内容,主动探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且充分照顾个别差异,更为实现中学美术的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提高审美情趣与爱国情操
一台晚会,一期电视节目都有一个主题,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启发。美术来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更具有强烈的思想性。那就更应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与此同时,美育要针对教材本身的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例如:在绚丽多姿的风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树立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描绘壮美祖国山河,改革开放中腾飞的深圳,故乡的一草一木中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绘画中,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目标等。
4、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不断激发美的因素
电视节目中,素材的来源很大部分就来自于民间,来自于百姓生活,而这样的节目更能够贴近观众,倍受人们的关注,在我们的世界里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因此,美术作品的创作不仅从书本中来,更应从生活中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而不是凭空编造。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文趣事,表现金华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情,加强学生美术创作与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强化美术学习中的人文因素,有效地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接受艺术学习。以达到从画内到画外的思维迁移与提升的目的。如表现地方特色,金华火腿、金华苏饼等。风景写生,老房子等等。
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心语的倾听者和积极的反映者。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应该借鉴主持人的做法和电视益智节目的形式,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活力,使他们的身心感受得到释放,有一种学中有乐,乐中有学的感受。适逢美术新的课程改革时期,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成为一期精彩的“节目”。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
《创教育之新 育创新之人》 李克刚
《美术新课程标准》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美术教育》 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2003年第6期 石 颖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期 朱慕菊
关键词 美术 美术教育 美术评价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Evaluation Strategies in Art Education
MA Zhijie
(Zhixing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00)
Abstract Art education is expected to achieve the outcom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rt education evaluation platform. The study will enable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the art of aesthetic, harmonious platform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art and art literacy to b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o establish this goal, the scientific aesthe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 build a humanistic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novatio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new curriculum. Scientific and aesthetic value to be reflected. Therefore, we need to look for the modern art of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method is abl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can not remain unchanged forever.
Key words art; art education; art evaluation; teacher
在国内美术教育的研究中,有一些关于评价方面的论文,但是,评价研究比较多的针对小学和早期接触美术的教育,对于研究性美术评价的部分还不深入,主要是一些经验型的论文,仅仅针对研究对象,还停留在经验型总结的层面,缺乏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对评价的美术教学方法阐述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指导作用,另外,国内部分美术教育研究仅仅注重了教学的内容,对美术活动过程、评价等方面如何发展学生个性的创意,探讨美学教育特征方面的研究得还不够深入。
美术教育的研究是预期要达到建立一个美术教育评价平台的成果,通过这个评价的规范模式,教师可以科学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美术态度、审美价值,从而对于乱评和不科学的评价现象有帮助。研究将使学生和老师在美术审美中建立和谐平台,使学生美术能力和美术素养得到整合发展。确立此目标,意在将科学美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构建出进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教育的新的课程体系。科学美学价值得以体现。
美术评价是指教师对于自己课堂中学生自主完成的美术方面的成果进行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在美术评价中有批判性、有鼓励、激发和研究性的。它是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本身又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参与学生中的教育,体验性学习,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在美术科目中总体的审美趋向、自主创新能力、自我评价和对他人合理评价的多元技术等各方面的素养。它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首先是美术评价与教学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如何将美术和日常生活连接,如何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效果的研究,错误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后果,以及两者的比较分析。
其次是美术评价与激发学生互动情感:研究学生情感的变化,美学评价如何使学生通过美术与情感相互作用,利用学生成功例子与实际例子相对比得出差异,正确的评价获取途径和手段研究,结合美学评价西方历史研究,对比不同学生的反映效果。
然后是美术批评与文化教育的渗透:美学评价如何与现代思想相互的连接,增进对多元化思想的了解,加强现代美学思想认同感和美学意识。如何建立正确的评价世界平台标准。
美术中的审美标准不仅仅依靠“像”与“不像”或“对”“错”来进行评价,美是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一次否定将极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精神。不论是美术的哪一门学科,中国美术高考的标准可能是学生对美术的第一个台阶,但是在跨过这个台阶以后,大学美术教育是要深刻挖掘学生的财富,让他们在自身条件限制下,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有些学生会因为老师一次对自己作品的肯定而转变学习观念,转变他的一生。在具象与抽象中,不要总是用画的逼真去评价学生,因为照片真实的效果并不是美术。
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是育人,其主要任务是进行美术素质教育。美术教育有别于其他科目,它有自身的独立性,这些独立的内容和方法运用在美术教育评价手段上,就明显地有别于其他专业知识性较强的课程。在这渗透审美和创造美的美术教育中,作为美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47页)就相对困难一些,容易产生一些评价误差,使学生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
如何去寻找正确的美的价值?如何建立正确的评价世界平台标准?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效果的研究,错误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后果,以及两者的比较分析,如何正确的评价学生的能力和作品,这些才是我们要研究的。
实施新型、科学的艺术教育是我们国家对教师提出的信要求,因此,教师更应充分认识美术教学评价的性质及其价值,尝试将评价与美术教学进行优化结合,利用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对艺术的审美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敏感性,激活思维,诱发联想与想象,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美术的技能、启发想象、培养创造思维,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加强美术教师素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美术教育评价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理解学生的审美观念,在美术评价中可处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在“广告设计课”中教师培养学生应用性思维,用自己的广告设计思维去观察设计事物并创造出有自己个性、见解的广告作品来。如:在手工制作广告、广告作品欣赏中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创意去制作一件广告成品,在作品欣赏中教师可给一些名作和优秀的美术作品对学生多进行一些“假如”,或提问:如果要你去画这个主题你又会怎样画?这些都能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鹏.美术学教学评价教程[M].辽宁:辽宁画报出版社,2007:1-2.
[3] 余琳玲.美术教学的评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32.
[4]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4-315.
[5]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5-369.
[6]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5-342.
[7]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4-37.
[8]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