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9: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热点大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

第1篇

一、2010年传媒学术界关注了什么:基于高频词的传媒学术热点分析

词频分析可以归纳出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词汇的出现频率,通过统计高频词可以分析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我们对2010年度传媒经济的312篇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进行了词频分析,剔除无意义的虚词后共筛选出传媒经济研究的50个实词高频词(见表1)。

统计结果表明:

(一)媒介类型:总体上,四大传统媒介仍然是学界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新媒体对于学术研究的影响巨大,图书出版业位列第三,手机媒体成为研究新宠。

如果我们从媒介类型的角度将词义意义相近的热词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合并,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网络”、“新媒体”、“互联网”、“手机”)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总词频数为218),但是对4大传统媒介的研究依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中之重(总词频数为356),是新媒体研究总数的1.63倍。当然,新媒体之于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绝大多数对于传统媒体的研究都是在新媒体影响背景下所做的范式转型、规则变化、操作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就单一媒体类别的研究而言,期刊(含科技期刊165)研究占据首位;网络(含互联网)的研究居第二位(114);而出版研究(含图书、出版社、出版业,共计112)则居第三位。传统意义上媒介研究重点的报纸(含报业,112)、电视(79)忝列其后;此外,手机媒体的研究也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宠(49)。

(二)热点议题:出版因改制动作巨大而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第一议题;其次,传媒产业和传媒市场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级议题。此外,在去年的学界视野中,营销、改革、品牌、广告、管理、竞争也是人们热议的研究主题。

如果我们将媒介类型之外的热词看作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的话,在将其按照词频数做三分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排列在学界热切研究第一阵列的有:出版、产业和市场;第二阵列的研究议题是:营销、改革、品牌、广告、管理、竞争。与人们一般印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些政策上、实践领域大轰大嗡的议题,在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中热度并不很高,比如:三网融合、转企改制、文化产业 、版权以及产业链等。此外,中国的媒介经济学研究在研究中国传媒经济问题时参照、借鉴最多的是美国的传媒业,同时也较多地借用了经济学的理论或方法。

二、2010年学术界如何研究传媒经济:基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

本课题组结合内容分析得到的统计数据,对2010年年度传媒经济的研究方法与学科交叉情况进行了客观的描述,以期从宏观的角度整体把握本年度传媒经济研究的总体状况。

(一)定性研究为主,重视个案分析和调查研究

2010年年度的传媒经济实证研究中,定性研究数量是定量研究的2.7倍。有学者曾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比了中国与美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是“与美国相反,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方法处于绝对主导地位(80.8%)而定量研究很少(15.6%)”??。相较而言,传媒经济的定量研究量高于国内新闻传播学的总体水平,更偏重于研究的精确性和可量化性。

在定性研究方面,传媒经济以个案研究法(34%)、文献分析法(16.1%)为主,而新闻传播学则更偏重于文献分析法(38.2% ),这说明传媒经济更加重视对个案和典型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传媒经济以调查法(60.4%)、内容分析法(18.9%)为主,此外也有部分研究引入了模型分析(18.8%),而新闻传播学中内容分析法占据显著地位。与新闻传播学相比,传媒经济研究更注重于大量实际数据的收集,研究难度与研究投入较大,但在定量研究的数据处理方面,仍以简单的频数(13.3%)、描述统计(55.6%)为主,数据的深入挖掘和解析有待提高。

(二)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视角占主流,技术成为关注焦点

2010年年度涉及学科交叉的传媒经济论文有105篇,学科交叉论文比例为34%,与经济学(69%)、管理学(25%)的交叉最多。由于传媒经济构架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因此经济学理论是研究传媒经济问题的基础理论,较常用的研究视角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2010年传媒经济学的产业经济学视角最多(45%),其次为微观经济学(41%),制度经济学(9%)、宏观经济学(2%)、政治经济学(7%)涉及较少。

经济、技术、制度是影响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涉及宏观环境对传媒业影响的论文有143篇。数字化、三网融合、电子书、微博等新的媒介技术和形式的爆发使技术(33.6%)成为对传媒经济研究涉及最多的宏观领域,整体的经济形势(经济29.4%)和政府规制(政治26.6%)也是研究者在研究中涉及的重要因素,而传媒经济对社会因素(10.5%)关注不多。

三、年度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图1是对2010年入选的所有传媒经济学科的论文的关键词、题目和摘要做的社会网络分析,使用的软件为NetDraw2.054版本。

(一)核心层、中间层、边缘地带:传媒经济研究分层明显

结点(node)大小表示的是度数(degree),结点每与另外一个结点发生一次联系(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流入还是流出)即为1度,结点越大表示与别的结点之间的联系度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传媒、出版、融合、广告等为今年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焦点和重点。每两个结点之间线条的粗细程度表示的是两者的关系密切度,两个结点之间的线条越粗表示两者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从上图可以看出,数字―出版、媒介―融合、三网―融合、科技―期刊、植入―广告等关键词之间的紧密度很高,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传媒经济学科研究的兴趣和前沿。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对关涉的关键词进行了K-cores分析,不同结点的颜色代表意义不同,可以看出,整个网络有三层构成:核心层、中间层和边缘地带,红色的结点处在整个网络的核心层,主要有以下关键词:传媒、出版、融合、模式、营销、整合、数字、出版、媒介、改革、体制等;蓝色的结点处在整个网络的中间层,主要有以下关键词:广告、报业、手机、集团、转型、三网、竞争力等;黑色的结点处在整个网络的边缘层,包括制度经济学、风险投资、电子阅读、关系社会等,说明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议题还主要基于传统议题的基础上,对新的研究议题和对象的扩展度不够。

(二)研究热点:微博客、植入广告、媒介融合

由于2010年年度的论文很难以被引用的次数(一般而言,论文被引率高点发生在发表后的3―4年)来判断其重要性与关注度,但从CNKI的下载频次多少这一指标,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说明某篇传媒经济研究论文及其所代表的研究领域的被关注程度。一般而言,下载频次越高说明其影响力越大,关注程度高,有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以下为下载频次在300次以上的论文,共18篇。??(见表2)

结合前文词频分析的结果、社会网络分析结果以及18篇高下载频次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发现,本年度传媒经济研究的媒体热点是微博客。表2论文中以微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3篇,平均下载频次为736次,并且“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 下载量超过了千次,此外还有众多论文从微博媒介性质、盈利模式、营销应用等方面对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展开了研究。本年度媒介产业的研究热点是媒介融合,3篇有关媒介融合的文章下载频次为352,并且“媒介融合”一词出现的词频也达到了52次,三网融合背景、产业视角和综述性回顾是本年度媒介融合研究的亮点。2010年年度广告方面的研究热点是植入广告,2篇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为457次,对新的植入方式的探究和对其广告效果的评价研究使植入广告的研究趋于成熟。此外媒介规制与体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及传统媒体的转型研究等传统仍旧是传媒经济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

注释: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1)》项目组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喻国明主持,本文由宋美杰完成初稿,喻国明修改并定稿。本文中内容分析部分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由宋美杰、刘佳莹、许子豪、朱尔皓、陈瑾、陈宇完成,李彪对于本文的社会网络分析图的形成也有贡献。

??本文选取了2010年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核心期刊15本,辅助以2008年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G0/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期刊15本,30份期刊消除重叠后获得了样本选取期刊:编辑学报、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编辑之友、编辑学刊、当代传播、出版科学、中国编辑、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广告大观、现代广告、新闻爱好者、新闻界、青年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新闻记者、中国记者、中国报业、电视研究、传媒观察等。选择以上期刊中已经被CNKI收录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12月23日)2010年度全年的与传媒经济研究相关的论文,此外以传媒经济、传媒业等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搜索,获取了未在以上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过上述途径获得的论文为研究的初步样本,在此基础上剔除了会议消息、研究随笔等性质的文章,共获得有效论文312篇。

??董天策、昌道励:《中美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比较――以2000-200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和<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7期。[Dong, Tiance,Chang,Daoli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Tak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uring 2000-2009 as Example”,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10, 7. (in Chinese)]

第2篇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机助外语教学;外语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795(2013)02-0024-0005

20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获得快速发展。从狭义角度来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对要学习的材料进行辅的讲解、巩固和评估的一种语言教育和学习方法,它通常具有极强的互动性。Levy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定义为“对计算机在语言教育和学习中应用的探索和研究”(Levy,1997)。其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定义更简洁,涵盖范围更广,与现代大多数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观点一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大学1960年启动的“柏拉图项目”(PLATO project)是其早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Marry,1981)。一般来说,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教学阶段和整合教学阶段等三个阶段。也有研究者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按照学习资料的呈现方式将其分为传统阶段(traditional CALL)、探索阶段(explorative CALL)、多媒体阶段(multimedia CALL)以及万维网阶段(web-based CALL)等四个阶段(Davies,2012)。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也引起了我国外语界的关注。1994年我国成立了全国性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专业委员会(CALLAC)。此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有关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专著和成果文献大量涌现。2002年教育部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4年出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取代了原来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教育部正式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同年,首届全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尝试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11年间CSSCI源内所有期刊刊载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相关论文从年代分布、文献增长规律、期刊分布、关键词以及研究热点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多角度揭示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状况,探究其演化规律,系统梳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发展脉络,为今后該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

1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本文依托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进行检索。以“题名或关键词”为检索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英语”和“外语”等为检索词,并将匹配设定为“精确”以提高检索准确率,时间跨度选取2000—2011共12年的数据,期刊范围选取“CSSCI”,检索条件最终合并为:题名或关键词=计算机*题名或关键词=英语*题名或关键词=外语*时间=2000-2011*范围=CSSCI来源期刊或者题名或关键词=多媒体*题名或关键词=英语*题名或关键词=外语*时间=2000-2011*范围=CSSCI来源期刊或者题名或关键词=网络*题名或关键词=英语*题名或关键词=外语*时间=2000-2011*范围=CSSCI来源期刊。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相关论文共1598篇。有必要指出,将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选定为期刊选取范围是因为CSSCI是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学术评价的重要工具。因此,可以认为本文所选取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代表了国内該类研究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剔除会议、通知、简讯等非学术性论文以及与該领域研究不相关论文,最终获得有效研究论文1524篇。

2 文献数量分析

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是衡量某一研究领域或学科研究态势的重要指标。另外,论文的年代分布可反映若干年来研究的基本趋势、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莫再树、贺华锋,2006)。统计结果显示,2000—2011年我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研究者在CSSCI来源期刊上共发表1524篇,年发文量从2000年的55篇上升到2011年的157篇。

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我们另外分别绘出了2000—2011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以及2000—2011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论文增长趋势图,如图2所示。

综合图1以及图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2000年是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发展的节点。2000年的发文量仅有55篇,而从2001年开始快速增长到100篇。结合有关学者统计数据,1997、1998和1999年刊登在国内八种外语类刊物上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分别为8、10、6篇(谈言玲、严华,2007)。据此可将2000年之前的阶段认为是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起步阶段,称之为探索期。(2)2000—2011年间我国涉及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文献数量除2006年比2005年少刊发两篇,2011年比2010年少刊发6篇外,总体上仍处于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从2007开始出现显著增长。以此为基础,可将2001—2006年这一阶段称为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的快速成长期,而2007至今的阶段称为稳定成长期。这种阶段的划分也基本符合文献计量学奠基人之一的普赖斯针对科学文献提出的科技文献增长的阶段性理论(庞景安,1999)。2007年开始发文数量之所以会出现显著增长,考虑到刊物的发文时滞因素,这可能与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推行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有关,表明該项改革试点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我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与实验。

3 期刊分析

论文的期刊分布可以反映期刊的时间跨度、类型分布和载文集中度,也可侧面展示期刊级别及载文质量。对CSSCI收录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向研究者揭示該领域研究成果的空间分布特点,确定刊载該方面研究论文的主要期刊,从而为該领域研究者继续深化其該方面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参考。表1和图3分别反映了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发文的主要期刊分布情况以及这些期刊十多年来刊载該方面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

根据整体统计数据,刊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的期刊涵盖语言学、教育学、情报学、人文社科学报以及综合性社会科学等多类期刊,該领域研究论文刊载期刊主要以语言类和教育类期刊为主,分别包括《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以及《远程教育杂志》。其中《外语电化教学》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充分体现了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相整合的办刊宗旨。另外,从图3可以看出,虽然有时期刊刊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偶有回落现象,但总体折线仍呈现出上升趋势,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巩固,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成熟的条件。

4 关键词分布

关键词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术语,它是从文章中抽取的能够最简洁、最直接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和词组(邱均平,1988)。而关键词词频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文本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快速了解某一学科或者某一文本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热点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科学学、图书情报学和科学计量学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姜春林、胡志刚,2010)。所以通过对关键词出现频次的统计有助于了解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热点研究板块以及预测該领域将来的发展趋势。由于直接导入的关键词比较分散,数量比较多,为了能够使关键词有针对性地反映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主题,本文对载入的关键词进行了适当处理:去掉“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英语”及“外语”等词汇;合并了意义相同但表述不一样的关键词,比如,将在线、因特网、web、互联网、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等关键词统一合并为“网络”。表1、表2和表3分别给出了依据本文对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发展历程所划分的三个阶段中高频关键词及其频次的统计。各项统计所选取的关键词数量控制在30个以内,因此如下表格中会出现关键词数量不等的情况,以便能更简明地反映該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表1、表2和表3显示:2000—2011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主要包括“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视听说教学”、“写作”以及“教师”等。“网络”和“多媒体”等。在这12年间这些词一直是高频关键词,这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载体密切相关。随着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的研究远远领先于基于多媒体的外语教学的研究,并且原始统计数据显示,2007—2011年间还出现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研究。“大学英语”也一直是高频关键词,这说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在学科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英语学科。另外,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已开始出现,并且十几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不难看出“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视听说教学”、“写作”以及“教师”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板块,并有可能持续下去。

5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态势展望

5.1 外语教育技术学科构建的可能性

正如在本文前言中提到的,不管从何角度将机助外语教学分为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教学阶段和整合教学阶段等三个阶段,还是将其分为传统阶段、探索阶段、多媒体阶段以及万维网阶段等四个阶段,其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涵盖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语言教学(大学英语及专门用途英语等)研究、语言技能(视听说、写作、阅读与翻译等)研究、测试与评估研究以及教材研究等几大模块共计至少26项内容。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方面,语料库方法在該领域研究中的运用比较突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语料库方法并非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唯一方法,胡加圣等(2010)将外语教育技术的方法论概括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综合方法等三种,而语料库方法只是定量研究中的方法之一。另外,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由最初语言学领域中的多模态理论发展到涵盖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生物学领域的生态学理论等。由此可见,国内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目前已有广阔的教育实践、丰富的实物产品和熟练应用经验,成熟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新颖、独到的创新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等(胡加圣等,2010;2011)。这说明,以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外语教育范式已经形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科成立的前提和基础也已具备,预示着作为三级学科的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雏形已经显现(李艳、胡加圣,2011)。

5.2 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热点

另外,根据本文对国内机助外语教学的计量学考察,特别是依据对关键词进行统计所获得的信息,还可展望、预测外语教育技术学科领域今后的研究趋势。具体来讲,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趋势比较明朗,有望成为今后該领域研究的主导。(1)教师研究。对教师的研究也是12年间該领域研究的关注点之一,由于篇幅所限,教师的研究角度未明确列出,但结合原始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对教师研究角度的变化。2007年之前的教师研究主要关注教师角色和教师培训两个方面,而2007年之后除了对教师角色和教师培训这两个方面继续研究外,还出现了对教师的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认知等方面的研究。这一点与目前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趋势也基本吻合。(2)课程整合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最新阶段。计算机关键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主导外语教学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将逐步演变成计算机主导教学的模式(陈坚林,2005)。整合即意味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从处于辅助地位的幕后走到了台前,从而成为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对课程整合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紧密结合国家教学改革的方针,該方面研究尚面临诸多难题与困惑,具有巨大的深入探讨的潜力。(3)生态化研究。生态化既可用于研究教育宏观问题也可用于研究教育微观问题。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生态化研究属于后者,当然也可看作课程整合研究的一个衍生问题。信息技术向外语教育渗透后,传统的教学要素被新的教学要素取而代之,为了使教学系统保持动态和谐,就应以生态学视角来重新审视外语教学(陈坚林,2006)。

第3篇

刊载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笔者选取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中国学术期刊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所刊载文献的关键词为分析的数据源,以探析中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热点。同专著和研究报告等学术文献相比,期刊发表的论文对学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把握相对更为连续、敏锐和直接。[4]本研究以教师职业道德2000~2012年间被CNKI数据库检索的1836篇论文及其关键词为分析对象,旨在揭示2000~2012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热点。在Citespace中,本研究时间跨度为12年,即2000~2012年,单个时间分区为一年,即12个单个时间分区。我们所设定的阈值为3、3、19,分别表示满足的条件为关键词出现次数、共现次数大于3以及关键词间相似系数大于0.19,通过对条件的限定,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在学术论文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利用关键词检索到文献,还可以通过关键词了解到文献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科的研究热点。[5]笔者主要选择关键词共词分析来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研究热点探析。图1中各个圆圈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多少,圆圈越大说明相应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除此之外,图1还清楚地显示出了关键词的中心性,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的中心性的强弱与其他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概率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关键词的中心性越强,那么它与其他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概率也就越大,该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的影响力自然就越大。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一般都是一段时间内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热点。[6]在图1的基础上我们在Citespace的export下的SummaryTable功能得到2000~2012年“教师职业道德”关键词的频次。出现频次排在前三位的关键词分别为热爱学生、教育事业、师德建设。上述数据表明:在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文章中,教育研究人员比较关注热爱学生、教育事业及师德建设等关键词。

二、2000~2012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热点探析

2000~2012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热点领域主要是热爱学生和师德建设几个方面。通过CNKI检索系统检索2000~2012年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关键词的全部文章,发现这12年间含有该关键词的文章出现频次有一定的波动,整体来看12年以来都有上升的趋势。2002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175篇,为近些年的最高值,是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文章提出“师爱”、“尊重学生”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同时这一时期在师德建设方面也有许多建设性的文章出现,从上可以看出“热爱学生”、“师德建设”为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2002~2005年,在这期间一些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突显出来,如高考舞弊案,提高了公众对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关注度,这也使教师职业道德研究与出现的问题相吻合并呈现出增长态势。进入2006年以来,这一阶段的文章数量与前一阶段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增加。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出现了“范跑跑”事件,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引起热议,人们将更多的视线转移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关注上。因此,这一时期关于重塑教师形象、重建师德方面的研究显著提高。2010~2012年的文章数量有所下降,这提醒了我们在近几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方面应该有所加强,不应该放松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国家应该鼓励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并寻找出新的研究热点,为我国师德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结论与说明

第4篇

【关键词】网络动员 作用机制 自媒体

当前自媒体规模庞大发展速度极快,社会影响力日益剧增,舆论的聚合效应凸显,其在舆论场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现阶段国情所限,社会化的自媒体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远高于一般的沟通工具与信息途径,它承载着包括内容传播、法律审判、国际博弈、商业营销等各种功能。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敏感话题、民生等问题时,自媒体中各种言论会纷纷出现,正确的与错误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情绪化的与理论的观点相互交织,使得统一认识的难度加大,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频繁发生的网络动员活动,正在对我国社会和媒介生态格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的网络热点和政府管理难点。

一、当前我国自媒体网络动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相关期刊、文献整理分析后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网络动员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动员的管理。这一方面典型的研究如南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徐祖迎博士其毕业论文就是研究《网络动员及其管理》,在这篇研究论文中,他分析了网络动员如何成功发起以及网络动员对传播双方的不同影响,论述了网络动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评价的二元对立、侵犯公民权利、对公正审判的干扰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尊重和保障民众网络表达权的基础上,对民众的网络表达权进行合理的限制。

2、网络动员机制研究。这一方面研究的文章不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涂光晋教授2013年01月发表于《新闻界》的《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动员机制研究》。这篇论文研究根据参与者卷入程度的不同,将微博动员分为线上动员和线下动员两个层次,并试图从社会心理和人际传播两个角度分析微博动员区别于以往网络动员的新机制。

3、网络动员的应用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网络动员的具体应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网络公益的共意动员》、《网络动员中的国家与社会―以‘免费午餐’为例》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倪宁教授2012年9月发表于《国际新闻界》的论文《全球性网络动员如何可能?――基于《KONY 2012》的案例考察》,通过分析网络动员的资源优势与动员机制,提出全球性的网络动员情感建构,可以从两个层面:1、道义感的情感唤起;2、草根化的身份认同。该论文认为网络动员是构建全球公共领域的有益尝试。

通过对上述关于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研究文献整理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对自媒体网络动员有一定的研究,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有些分散、零碎,综合性的研究也一般基于行政管理或社会学的视角。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研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媒体网络动员成因、类别等基本问题尚无具体统一的界定;二、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研究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如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社会心理机制、人际传播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的等研究都只存在于个别论文的零碎片段中,缺乏整合。三、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政府控制与调节缺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

二、当前我国自媒体网络动员研究中的难点

1 海量的资料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

“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及管理对策”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选题,它会涉及到众多的自媒体网络动员事件。自媒体网络动员事件参与的人物大多匿名、分散、去中心化,@些网络动员事件的相关信息庞大,时常属于亿计,对如此巨大且分散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着较大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与技术分析能力。

2 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无整体论述,需要做出理论性的解释框架。这些研究涉及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研究者的基础理论积累要求较高。本课题研究者学科理论背景为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虽然有所接触,但目前未有更深一步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积累。因此,如何把握与整合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成为该选题涵待解决的问题。

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自媒体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自媒体网络动员虽然存在着如成员相对匿名、波及范围广、随热点的转移快速爆发和消退、去中心化、组织性差、难以控制等特点,但是现阶段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产生、扩散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支撑对相关IP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如基于互联网IP、cookies、网络机器人等技术:在用户层面可以明确的分析是谁、他的喜好、传播了什么事件、传播地点、传播内容、传播使用媒介;在内容层面,可以明确展现话题关键词、内容热点、话题讨论的集中区域、内容转载频次;在自媒体网络传播媒介方面,可以明确呈现不同媒介的话题量、介入方式、扩散方式。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管理应该着手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自媒体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网络事件都有着特定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技术方面可以针对相关关键词作监控,如4月3日晚“朝阳区798艺术区的和颐酒店遭遇陌生男子袭击”这一网络动员事件,如果有将朝阳、袭击等作为关键词监控,并设定一定的警戒级别,及时推送到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网络事件发起的初始阶段及时涉入,增加应对主动性。同时也应该建立自媒体网络动员管理的责任清单制度,及时处理与反馈。

立足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除了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全景、作用机制、政府管理方式与经验有全局的研究外,它还需要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研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的研究要能够导出一套衡量内容、传播、事态的变量,变量的导出需要大量数据、资料、案例的整合分析,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统计学相关的知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研究工程量大且复杂。

参考文献:

[1]刘琼.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与管理对策[J].学术论坛,2010(08).

[2]聂智.论虚拟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D].中南大学,2013

第5篇

关键词:开放存取期刊 科学知识图谱 Bibexcel CiteSpace

分类号:G250

1、引言

开放存取期刊(简称OAJ)是允许任何用户通过公共互联网免费访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没有障碍地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搜索和链接文章全文,或用于建立索引、编写软件等合法目的的所有学术期刊。0AJ作为支持开放存取运动的措施之一,推进了学术的进步和信息的共享,近几年日渐引起图书情报界、出版界和信息界的关注。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国内OAJ进行可视化呈现,旨在把握国内业界研究OAJ的动态过程、特点和规律,以资相关研究借鉴。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具有选择性,部分论文未被收录,虽然数据完整性不足,但仍可以反映某领域的整体趋势,故本文数据以CSSCI为主,同时力求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该库未收录数据对主题进行补充说明。

OAJ在国际上出现的时间较短,国内对其翻译出现多种版本,故我们以“开放存取期刊”、“开放获取期刊”、“OA期刊”、“OAJ”等关键词为检索内容(最后更新时间为2011年4月25日),数据清洗后共得到62条有效数据,选取瑞典科学家佩尔松(Persson)开发的科学计量学研究软件Bibexcel和美国德雷克赛尔情报学博士陈超美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软件,进行OAJ的可视化分析,图中各节点即为相应主题,各节点大小及标签大小与频次或中心度成正比,颜色由深及浅为不同时期出现的频次,节点间的连线表现各节点的共现情况。

3、分析与结果

3.1 OAJ研究的时间序列分布

分析某一学术领域学术成果的时间分布状态,利于宏观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我国每年OAJ论文数量、期刊数量和刊均载文量数据见表1,历年OAJ论文数量和期刊数量整体呈平稳发展趋势,表明国内业界对于OAJ的研究及关注度还处在一个初步发展阶段。

具体分析历年文献内容,2005年“开放存取期刊”一词开始出现在学术论著中,即任真和李博从开放存取期刊、订购型期刊和期刊出版等方面对OAJ这一新型期刊类型进行介绍,马景娣则对IsI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分析CSSCI未收录数据发现,2005年我国还有《测绘学院学报》编辑部和王云才就OAJ发表了相关文章,宋琳琳也论述了开放存取与学术期刊的关系。2006年论文数量和载文期刊数量迅速增加,直至2010年量虽有波动,从CSSCI收录历年论著数据分析,OAJ整体基本趋势呈现稳定状态。

3.2 OAJ研究的研究力量演变

进行研究力量分析便于理解该领域的核心团体及单位,进而把握各研究力量的研究深度及趋势等信息。但通常研究方法仅以作者共现集群为研究对象,不利于动态把握各研究集群的动态演变情况,如过去某一时段学术成果较多的作者集群可能随时间的变化而壮大,甚至消失,故本文依据时间维度进行OAJ领域研究力量的演变分析便显得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利用CiteSpace对国内OAJ学术研究的全部作者进行统计并生成时间演变图(timeline),即OAJ研究力量演化图谱,如图1所示:

具体研究力量演变情况分析如下:

李武2005年在《出版经济》上发表了《开放存取期刊》一文,拉开了国内把OAJ作为独立课题进行研究的序幕,其所著述的三篇文献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随即任真与李博、马景娣也加人到OAJ的研究行列。该时期研究以介绍为主,并未对OAJ进行深入研究,这主要与他们密切关注国外先进学术动态并及时进行学术报道的工作性质有关。

2006年,出现了以傅蓉、秦珂、王应宽、胡德华、陶雯和刘海霞为代表的几个研究群体,成为国内研究OAJ的主力军。其中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胡德华为中心的这一集群最为突出,该集群演变动态表明其2005-2010年持续关注OAJ,且人数不断增加,在2006和2007年人数最多,大量研究成果均出自这一时期。分析节点关系(links)发现陶雯、刘海霞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桥接作用,很多后来研究者均通过与此二人合著加入到集群中。2008年常小婉、韩欢陆续加入该研究团体,在2009、2010年成主要研究力量,并发表多篇论文,2010年任磊与韩欢等加入研究行列,表明该研究力量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浙江理工大学的傅蓉是独立进行OAJ研究的代表之一,其主要研究OAJ版权问题,研究成果在2006至2008年较多。在62篇文献中,其成果占到9.10%,平原大学的秦珂及张怀涛两人共同进行OAJ版权和出版运作方面的研究。北京大学的王应宽、王锦贵作为一个小集群主要从国外OAJ出版实例方面介绍国外先进经验,给国内OAJ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较遗憾的是,这些小集群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虽属于成果高产群,但仅集中于早期,并未持续深入研究。

除上述几个研究集群和突出独立研究者外,国内业界对OAJ研究力量呈现松散状态,虽然每年都会有新加入的研究成员,但合著者发文量较少且持续研究短,这势必不利于国内OAJ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3.3 OAJ研究的期刊共引分析

由于各学术领域的核心期刊能够反映该领域学术影响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学科热点前沿等内容,对一个学术领域做期刊分析能够确定该学科的核心期刊分布,而对核心期刊的文献共现频次的分析则能够反映出这一期刊所刊登的文献的利用率及其含金量。故本文对国内OAJ引文期刊进行统计聚类分析,由于OAJ引文来源除传统的纸制发行期刊外,还有大量的建设较为成功的OAJ站内和数字资源也是引文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故将相关站点及网络资源也视为引文期刊节点,统一进行可视化呈现并生成OAJ研究期刊共引图谱(见图2),为便于观察,图中仅显示中心度大于O的节点标签信息。

图2表明国内有关OAJ研究的共被引期刊主要有:《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同时,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网站及DOAJ网站被引用次数也较多,其中引文期刊中心度大于零的期刊参数见表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心度最强(0.67),被引频次达19次,其次是《图书情报工作》和《大学图书馆学报》。

通过中心度较强节点的频次及在共引图谱中所处的位置可以看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对国外OAJ的实时关注及报道为我国OAJ的各项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米源,科学公共图书5馆(PLOS)网站及DOAJ网站是

进行国外OAJ站点实践研究的重要连接点;《情报杂志》和《情报学报》则在OAJ的理论与应用等应用研究中地位显著;《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则更加注重对于OAJ的理论探求。

以上内容表明,国内OAJ理论、应用研究及OAJ系统开发都非常重视当前OAJ系统的运作情况与发展状态,研究者更注重一手资料的获取与研究,且从多种角度进行OAJ的科研工作。

3.4 OAJ研究的引文共现分析

在文献共被引网络的演进关系中,不同的文献聚类之间通过关键节点文献相连,通常这些文献都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在不同的聚类网络中起到连接和过渡的桥梁作用,这些文献在该领域具有突破性或代表性成果。利用CiteSpace生成OAJ研究的引文共现图谱(见图3),关键节点显示中介中心性大于等于0.01,各节点的详细参数见表3。

详细分析如下:

中心度(0.12)和频次(7)最大节点为李武于2005年发表于《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开放存取出版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该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即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仓储的实现,并从质量控制、经费支持、知识产权等方而对两种途径作了对比。同年任胜利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现状与展望》介绍了OA出版模式、国际上期刊印刷出版的发展及开放存取的现状与趋势,并鼓励国内科技期刊应尽快融合OA出版模式,以扩大期刊的影响。从两篇论文被引频次之多可以看出其在OAJ研究领域的奠基地位。

中心度位居第三位的是Harnad Stevan在2004年发表在D-Lib Magazine上的“Comparing the impact ofopen access(OA)vs.non-OA articles in the same jour-nal”,该文通过比较OA与非OA文献引用数据说明OA文献存在的明显优势,即在不考虑影响因子而以文献成果是否开放获取为标准,在相同条件下,OA文章的影响范围更大。2001年Lawrence s.在Nature上发表的“Free online availability substantially increases a pa-per’s ampact”一文位居第四位。Lawrence分析了119924篇计算机科学和相关会议的文章,发现网络免费的文献比正式刊物的文献更有影响力。这篇文章所述的背景即大量文献信息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网络通信的发展,也是开放存取运动开展的背景之一,该文献为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从实证上奠定基础。

图3中另外一个集群的中心节点是马景娣2005年在《图书情报资料》上发表的《社会科学开放访问期刊及其学术影响研究》,中心度为0.04,位居第五位。文章收集了网上社会科学开放访问期刊被SSCI数据库收录的网址、学科、刊号、出版频率及创刊年份等信息,统计了近年被引用情况和各项影响力指标,并统计各期刊影响因子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对社会科学开放访问期刊的影响力水平进行讨论研究。

另外,钱国富的《开放期刊及其影响研究》中心度同样为0.04,文章着重探讨了目前方兴未艾的开放期刊及其影响,并对创作共用以及国内科研成果共享的新实践――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进行了介绍。这是国内业界对国内开放存取期刊实例进行介绍的第一例,为后来人从事国内开放存取期刊建设工作的研究提供了经验和建议。

3.5 OAJ研究的热点前沿问题分析

各领域学术成果的关键词能够表征该学术领域研究范围,关键词的数量及增长情况能够有效反映学术各领域的发展及热点前沿问题。本文统计并生成关键词时间演变图(见图4),以便于探究我国OAJ学术研究的演变发展历程,节点标签选择频次大于等于13的全部节点进行显示,节点频次大于1的热点关键词相关参数见表4。

分析发现,OA期刊具有最强中心度(1.16),是网络中最重要节点。0A期刊节点深化关系表明期刊评价、同行评议、DOAJ、期刊质量、质量控制、学术出版、出版模式和引文分析等研究热点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结构主体,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此外,学术出版(0.06)、出版模式(0.06)、期刊评价(O.03)、同行评议(0.03)和引文分析(0.03)具有较高的中心度,说明国内对于OAJ除进行整体性研究外,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对开放存取期刊的学术出版及模式、期刊评价及认可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2005年,以OAJ为中心,展开了OAJ的研究阵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对OAJ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2005年,除期刊出版较受关注外,其他方面研究涉及较少,学者对OAJ的研究只停留在概念介绍引进阶段。2006-2007年是国内业界研究OAJ的阶段,有关OAJ的期刊评价、同行评审、影响因子备受关注,即OAJ的质量方面成为研究热点,同时学术出版、经济机制和双边市场等有关OAJ的经费问题也被多次提及,亦属该时期的研究热点。除此之外,OAJ的分布规律、世界著名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的介绍以及OAJ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等内容也是学术界重要的关注点。这些热点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整体来看,2009和2010年出现的热点关键词也是前沿问题。“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电子期刊”和“指标评价”出现在这一时期,其中突增性较突出的是“电子期刊”。结合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随着OAJ的发展,OAJ评价、OAJ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和OAJ的运作模式、运行成本及系统研究设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主要的实践领域则更多地以医学领域、出版发行领域和图书情报领域为主。

4、结论

本文以OAJ为研究对象,利用知识图谱这一可视化方式展示了我国学术界对于OAJ研究的时间序列分布、研究力量演变、核心期刊分布、重要学术文献分布和热点前沿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我国有关OAJ研究在时间维度上呈稳定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OAJ,有关OAJ的学术论著逐年增长,研究人数不断增加,研究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其中国内OAJ研究力量集群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胡德华为代表,但整体而言,国内业界对OAJ研究力量呈现松散状态,持续性研究较短,不利于国内OAJ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发。

我国有关OAJ研究的文献刊载期刊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主,且载文相对集中,其中《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中心度较强,表明这些期刊对国内外OAJ理论、应用研究及OAJ系统开发都非常重视,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网站及DOAJ网站被引用次数也较多,表明业界比较关注当前OAJ系统的运作情况与发展状态。

第6篇

本刊主要发表下列领域有创新高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资本论》研究、理论经济学(包括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新进展、经济学批评、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学术争鸣、产业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研究、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企业经济与管理理论研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区域经济等。本刊面向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征稿,来稿务请注意以下要求:

1. 本刊一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办刊方向,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来稿基本观点不能有悖于基本原理,不能有悖于国家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能有悖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有悖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

2. 本刊严格遵守学术第一、科学至上的原则。追求原创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关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文稿应主题鲜明、立论新颖、论述清晰、体例规范。文稿一般控制在10 000字左右。

3. 选题要求。理论研究能科学地解释现实问题,能有效地指导现实问题;应用研究必须有一定的普遍性,必须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方法研究必须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必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 学术要求。来稿必须有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必须具有新的研究视角。文章结构要完整,要有文献综述,有的论题应具有必要的定量分析,论题必须具有参考意义的研究结论,有充足的能够反映最新学术信息的参考文献,近三年内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有必要的外文参考文献。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引用务必注明出处;图、表注明资料来源,不得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否则,因抄袭等原因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作者要负全责,编辑部保留追究作者责任的权利,且一经发现此类情况,本刊三年内不予刊登该作者的文章。

5.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因此,来稿必须符合匿名审稿制度的要求。来稿的正文不要出现作者信息。作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必备内容请另页打印,并附于正文前。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稿件,本刊不予接收。

6. 为适应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传播现代化的需要,来稿请务必写明:(1)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论文摘要必须客观、准确、简明地表述论文主题内容和观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含性,并可直接进入文摘期刊。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并请译出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名词性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2)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第7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5973

国内刊号:37-1066/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8篇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学;语际语用学;跨文化交际

1引言

跨文化语用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并且发展很快的一门新的语用学分支。包括三个层面:跨文化语用语言学,跨文化社交语用学,语际语语用学。本文对2005―2014年间国内外的有关跨文化语用学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考察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对国内外有关跨文化Z用学的研究进行对比,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2研究问题与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①近十年来国内外跨文化语用学总的研究趋势;②国内外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热点。

本文的研究工具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3.7 R8,从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作者共被引、文献共被引等方面考察最新动态(陈超美,2002)。国外有关跨文化语用学的数据来源为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SSCI期刊数据,国内的数据来源为CNKI中国知网。

3结果与讨论

3.1总体趋势及其特点

统计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国外一共发表期刊论文143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2013年间的发文量比较稳定,2009和2013年达到最高20篇。国内一共175篇期刊论文,近十年较稳定,2012年达到最高23篇。说明跨文化语用学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整体呈上升趋势,每年的发文量上下浮动不大。

另外从期刊发文分布现象可以看出跨文化语用学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跨文化语用学仍主要隶属于语言学范畴。国内外语言学杂志收纳较多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结果,主要结合了新格莱斯会话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分析跨文化的语用理解,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话语进行分析来探讨语用失误问题,另外还把跨文化语用学与教学联系到一起,探讨语用迁移对教学的影响,②跨文化语用学近年来和心理学结合,出现了从心理学方面解析跨文化语用中的各种现象。从国外发文结果来看,心理学杂志也逐渐收录有关跨文化语用学的文章,这一点在中国是没有的。国外的论文在与心理学结合时,主要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大众的普遍心理对语用理解的影响及其造成的语用失误问题,也有从心理学角度对语用迁移的分析。

3.2研究热点频词的可视化分析

本文将WOS中的数据导入Citespace3.7 R8系统,自动生成出研究热点主题词可视化共现知识表格。按照从高到低依次为:跨文化语用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语用学、言语行为、文化差异、语用能力、语际语用学、礼貌原则、文化。

可以发现,近十年国内外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分别反映出以下特点:

(1)对跨文化交际及不同文化的对比的研究受到关注。从所选文献来看,国外的跨文化语用学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对语用研究的篇幅大致相当,国内则较少介绍文化背景及差异,语言多集中在对语用方面的研究。国外对跨文化语用中的语用理解和语用失误问题除了从语言学角度外,还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甚至是神经学角度进行分析,除了这十年内的文章,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少量在医学杂志上。而国内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还停留结合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话语分析等方面,因此国内的这些研究不妨效仿国外,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特别是注重研究汉语的语用,创造有中国特色的语用学研究。

(2)对儿童的跨文化语用能力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纵观国内近十年关于跨文化语用学及语用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大学生或是中学生的研究上,而国外近十年对儿童的跨文化语用能力、语用失误的研究越来越多。表现出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儿童若处在双亲操不同母语的家庭、或是双亲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他们在与同龄儿童交际时常会出现语用失误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受语用学的关注,而且还隶属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内容,因此国外近年来对儿童跨文化语用能力的研究兴趣高涨。

(3)语际语用学研究的热潮。语际语用学主要研究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用交际行为。近年来,语际语用学主要结合心理语言学、教育语言学、文化等方面。近十年的语际语用学主要研究如何理解语际语言中的话语。比如第二语言水平高的学生往往会依靠他们的推理能力来理解会话含意,这种理解障碍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或者是违反了关联准则导致的。还有一些论文研究儿童对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语用理解,或是从礼貌原则的视角研究二语习得者用与本族语者中交际失误的现象。语际语用学还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语用迁移现象,其研究对象也主要是亚洲特别是日本人。总之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均主要集中在语用失误,跨文化语用异同的研究上,研究方法多结合了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用语料库及民族志的方法。

4结语

研究发现,过去十年国内外跨文化语用学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就其内容来看,国内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主要聚焦于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语用失误这几个方面,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较多。国外关于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比国内关注的点要广泛,结合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等,分析儿童跨文化语用的研究比国内多。国内外研究热点也大同小异。均对跨文化交际这一方面研究较多,另外国外近年较多结合不同领域研究跨文化语用学,而国内还停留在语言学方面,研究视角比较局限,建议国内以后的研究可以从本文的研究对比中找到新的研究切入点,多结合不同学科,比如心理学、神经科学、分析大脑活动、人的本能等各种方面。在国际跨文化语用学领域中开创有中国特色的语用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401-420.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