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9: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技术开发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循环经济 优势 策略 开发区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5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命名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形成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现代物流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总投资600多亿元。
一、发展优势分析
(一)地理优势。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部,环渤海湾的中间地带,西距沧州60公里,东距黄骅港口20公里,北距北京23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处于北京2小时经济圈和天津1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显著。
(二)交通优势。开发区交通便利,交通网四通八达,境内及周边有2条国道、8条铁路、8条高速。200公里半径内有京、津、冀、鲁4个国际机场。同时距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黄骅港很近,地理位置优越,具备管道、铁路、高速公路、海运等各种运输条件。
(三)资源上的优势。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拥有“海、地、盐、煤、石油”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开发区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廉,可得性较强。
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尚不完善。当前在开发区,除化学工业发展较早外,工业中其他行业的比重较小、起步较晚。虽然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和规模均很大,但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尚不成熟,未形成规模集群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方面,大部分仅各有一两个企业,竞争能力较弱,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
(二)关联配套较少。企业分散布局,配套服务能力较弱,未能形成明显的上下游关联效应。目前开发区主要形成了化工、电力能源、钢铁及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但相互之间关联较少,除化工产业发展历史较长外,其余两大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另外,基础化工企业较多,开发区整体产业链不够长,精深加工产品较少,企业之间缺乏产品链联系。
(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增项目不断增多,开发区节能压力有增无减。据统计,石油化工产业、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电力能源产业能耗占开发区总能耗的90%以上,其中化工产业所占比例最大且节能空间相对较小。另外,各产业以及所含企业间产品、副产品关联度一般,互惠互利的情况不多,资源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与国内先进的开发区相比,目前开发区内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产品的原料技术路线陈旧,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工艺有待提高,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能满足生产与市场的要求。能够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还比较缺乏,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还需要加强。
三、发展策略研究
(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开发区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钢铁及装备制造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及氯、氢综合利用的两条特色产业链。依托现有基础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以石油和化工产业为例,要重点考虑油、煤、盐等多种资源的优化利用,以旭阳化工、东阳化工和沧州大化等大型石化项目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提供更为丰富的化工轻油资源,形成炼化一体化产业链,完善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引进配套项目,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利用港口优势和临港区域内广阔的建设空间、丰富的神华煤炭资源、充沛的海水和海面风能,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能源集团,在保持和增强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与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产业相结合,利用其提供的原料资源进行合理延伸,发展其他精细化工产业,增强产业聚集规模,形成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三)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通过对开发区的产业与工艺分析,识别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企业和工艺,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升级,节能技术改造。依托钢铁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改造,着力延伸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全国知名特钢产业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园区,降低产品平均能耗。
(四)寻求人才技术合作,打好京津冀对接牌。开发区不仅要承接京津重工业项目的转移和城市功能的拓展与疏解,还要在承接京津科技创新成果辐射方面大做文章。以物流带动人才流、信息流的汇聚与扩散。鼓励和引导开发区企业与京津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通过联合开发、相互参股、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技术研究。同时,以产业攻关和科技合作等项目为载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优秀人才落户开发区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程艳芳.开发沧州沿海文化资源促进渤海新区发展应遵循 的几个原则[期刊论文]-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4)2
[2]曹敏然.沧州渤海新区崛起的战略意义[期刊论文]-环渤 海经济t望.2009(8)
[3]环渤海投资最佳地、京津冀新的增长极沧州渤海新区抢抓 机遇加快发展[期刊论文]-上海化工.2014(4)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手段由简单的价格竞争向价格竞争转变,在非价格竞争中,应提倡重视科技策略策略,提高科技竞争能力。
企业竞争的主要 目的是 为了争夺市场、增加销售量、提高企业效益。过去一谈到竞争,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使企业产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不利于社会主义竞争的全面展开。应该承认,价格竞争是最基本的竞争形式。但企业之闻还存在有产品竞争、科技竞争等非价格竞争。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可分为价格策略与非价格竞争策略。由于各企业的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必然存在着对竞争手段的选择与竞争手段的不同组合问题。
价格竞争策略就是以价格为手段的竞争策略,它是古老而又常用的竞争策略。非价格竞争策略就是 企业运用非价格的方式和手段,向消费者传播产品信息,刺激其购买欲望,促进其购买行为,从而扩大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打败竞争对手。通常包括产品竞争策略、科技竞争策略、人才竞争策略、信息竞争策略、促销竞争策略、销售渠道竞争策略等等。在非价格竞争策略 中,我国企业经常用的是 传统的产品竞争策略、促销竞争策略和销售渠道竞争策略,而往往忽视了深层次的科技竞争策略。当代社会的生产已日益知识化,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等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固此,企业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科技上的竞争。
一、 企业科技竞争及其内容
企业科技竞争,是指企业根据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和本企业的实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运用新设备、新材料,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开发新产品的竞争活动 其内容包括:(1)产品技术开发竞争。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向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要作到这一点,必须进行产品的技术开发。产品技术开发竞争,一般指通过技术发明 开发新产品;通过运用先进技术,不断改变老产 品,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2)技术设备开发竞 争。企业 的技术设备包括生产设备、检删和试验仪器、生产装置和设施等,是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企业的技术装备开发竞争,就是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改造已经陈旧的设备,引进技术上先进 而叉适合企业条件的关键性设备,研制本企业专用的新设备,在磨损折旧的基础上及时更新设备等。(3)工艺方法技术竞争。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 、操作方法对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 、物资消耗、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直接的影响 若工艺方法落后,往往是产品质量差 、性能差 、消耗大 、成本高的重要原 固。固此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搞好工艺方法的开发工作,(4)原材料、能源技术开发竞争。原材料、能源的消耗,影响产品的成本,也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企业应节约原材抖,降低能源消耗,寻求各种新能源、新材料以取代短缺、贵重、稀有的资源,开发资源的综合利用等 (5)劳动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技术竞争。改善生产条 件,消除环境污染。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身心健康,这是企业应履行的职责。例如,企业可运用先进的安全、卫生技术和各种技术组织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建立和不断改进净化设施和制度。消除或减少环境的污染等。(6)企业技术管理竞争。科技竞争除了表现在技术开发方面,还表现在技术管理方面。重点是合理组织企业的一切技术工作,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工作程序。
二、企业科技竞争镶略
科技竞争策略主要包括科技开发策略和科技保护策略等。
1、企业科技开发策略
企业的科技开发水平将决定其技术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但科技开发涉及到很多不确定因素。并且会耗费大量资源。最后是否能取得商业成功还不一定。因此说企业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属于风险性投资。为了提高企业科技竞争能力,就要求企业:首先,要确定科技开发目标,同时还应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注意到科技开发的深度问题。其次.要掌握进攻型与防御型的科技开发策略。如果企业的战略是要使企业在一个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主要地位,而这个行业中。技术革新又是重要因素.那么企业应使用进攻型的科技开发策略。即不断研究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从而保持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统治地位,长期维持其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地位。但新技术的开拓需要付出代价较大,因此许多企业采用防御的科技开发政策。即系统的窥测他人科研功能和研究成果,然后技术人员反映敏锐、动作迅速、吸收和消化他人的成果,搞好开发工作,加快科研速度。对于我国企业来讲,应侧重于采用防御型科技开发政策.有效地利用各国现代科技成果,尽可能迅速地应用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的更新,从而加强我国企业的技术竞争能力。
2、企业科技成果保护策略
主要有传统的技术保密策略和运用法律保护策略。“技术保密”是传统的保护技术成果的策略 企业应注意对自己的拳头产品制造技术和工艺加以严格保密,使别的企业无从掌握这些技术和工艺,因而无法与自己竞争。运用法律保护科技成果。即企业向专利主管机关申请发明创造专利,用专利法保护自己的科技成果。过去,由于我国缺乏技术竞争观念,忽视专利制度。不仅不在国外申请专利,反而主动向外国人介绍技术发明,致使一些先进技术无偿为外国人所用,白自葬送了许多财富。
三、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对策
基金项同:本文受2013年度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Y13132)资助。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第十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在我国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目前工程硕士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在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普遍存在照搬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象,存在只重视论文的学术水平而忽视工程应用的不足,对于一个教育体系来讲,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成熟和完善。
一 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目前国内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所做的专门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现状、存在问题、教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改革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有些研究者目前对于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理念,但是还只是局限在培养平台的建立上,没有具体实施的实例。而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往往与工学硕士相近,只重视论文的学术水平而忽视工程应用,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鉴于目前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为了提高机械工程领域产品开发类培养方向的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及创业能力,建立全新的培养模式,在学生论文选题之初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于产品开发和市场的调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和公司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们学会对于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方法,选择市场急需的产品来开发研究,结合论文工作开发出产品的生产工艺,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采用该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所需生产技术的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使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具备创新和创业两种能力,不仅能够胜任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而且还可以成为自主创业的能手,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就业适应性和创业能动性。
(二)课题的市场调研是本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和基础
考虑到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有职业背景,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其中不乏生产单位的技术骨干对于机械产品的生产工艺甚至市场状况都有一定的了解的特点,采用的培养模式应该由导师在自己的成果或是自己熟知的研究领域内,为学生筛选出与学科前沿发展紧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实际课题,为每一个研究生因人而异地设计好理论研究方向。在研究方向的设计上要以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为主,对研究生实施个性化管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每位学生在拿到导师提供的工程实际课题以后,首先需要对于课题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市场推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产品和技术的市场调研能力,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所以在构建该种培养模式时,应该在研究生对于某种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生产工艺创新研究、市场推广等充分凋研的基础上来进行。
(三)培养方案的修订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
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个性化培养方案,导师除了给学生选择本领域所需的必须掌握的课程以外,还可聘请与学生选择课题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老师作为导师组参与课程设置的工作。对于开发产品类的学生可适量加入对公司(或企业)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比如公司的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使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让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市场调研报告或是采取听取讲座并撰写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培养。
二 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保证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该保障体系主要包含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质量考核体系建设三个组成部分。
(一)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
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硬件方面,由于在构建的培养模式下需要多学科的教学资源作为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的硬件保障,所以作为导师应该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老师的交流与合作,为多学科培养研究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打破封闭式的培养模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的企业产品市场调研及技术开发工作,并把相关的企业确定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基地,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创新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创新平台以及高校重点学科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构建出扎实的培养平台,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硬件保障。
(二)导师队伍的建设 由于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在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还是多采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所以导致了现有的导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本培养模式对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鼓励导师们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去企业挂职锻炼,参加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及技术改造,甚至参与企业的经济运行、营销和管理。另外要选择相关企业的技术人才作为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副导师,鼓励导师们与副导师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另外,由于本培养模式下还需要学生掌握产品市场调研以及公司运作相关的知识点,这些工作可通过导师与企业副导师以及与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技术人员和商学院老师组成导师组的方式解决。
(三)质量考核体系建设
首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体系方面,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采取百分制,导师考核及同学评价及综合测评等多种方式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当提高结合工程实际的考察课程科目的比例。对于市场调研及公司运作等知识点的考核采取在导师组指导下撰写市场调研报告或是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
其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实习实践考核及综合能力的考核体系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企业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企业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方面来考核评定成绩,整体评价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再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论文质量考核体系方面,评价论文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应该是看论文的应用价值或经济效益,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备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论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三 具体培养过程的实施和验证
本文第一作者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将自己的研究思路用于自己的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培养的工程硕士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的一个学生是2011年入校的在职工程硕士,进校时是一个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擅长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等工作。作者给学生列出了3个工程实际课题,学生经过3个月的市场调研后选择了“基于快速成型的树脂铸造模具的制造”课题,他认为这个课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广阔,这个项目引起了他的学习兴趣。本文作者聘请了我们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商学院以及研究生处的老师作为导师组给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除了机械工程领域必须掌握的一些课程以外,包含了产品开发所需的知识点,包括了市场调研方法、公司注册、税务登记、银行以及财务管理等知识点,并分别由相关的老师进行个别辅导。该学生经过3年的培养,不仅完成了硕士论文,而且还从原单位辞职,自己购买数控加工设备,创办了自己的模具公司,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可以说该学生的表现证明本文构建的机械工程硕士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合理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 结语
本文构建的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既重视了论文的学术水平也重视了论文的工程应用,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在选题方面强调了课题的市场调研是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产品和技术的市场调研能力;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需要,采取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避免了由于机械工程研究生属于理工科类招生范畴,课程设置只重视专业课的教育,而对于学科前沿和相关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明显不足的弊端。
本文构建的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丰富了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质量考核体系建设的研究内容,确保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经过了作者实际培养过程的检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倪敬,孙琚.面向企业需求的机械工程硕士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 (16).
[2]黄东兆,胡忠举.机械工程硕士的培养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
[3]章雁.创新教育视域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保障体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13(7).
[4]邹玲,汪毅能,陈启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探索,2013 (11).
基本理论加强企业人员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一、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概述
任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的企业都需要拥有三大资本:财力、物力、人力。其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
1、各国竞相出台纳米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
由于纳米技术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将纳米技术的研发作为21世纪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器,相继制定了发展战略和计划,以指导和推进本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一些国家虽然没有专项的纳米技术计划,但其他计划中也往往包含了纳米技术相关的研发。
(1)发达国家和地区雄心勃勃
为了抢占纳米科技的先机,美国早在2000年就率先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NNI),其宗旨是整合联邦各机构的力量,加强其在开展纳米尺度的科学、工程和技术开发工作方面的协调。2003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案》,这标志着纳米技术已成为联邦的重大研发计划,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研究中心、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全面展开。
日本政府将纳米技术视为“日本经济复兴”的关键。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将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技术和纳米技术作为4大重点研发领域,并制定了多项措施确保这些领域所需战略资源(人才、资金、设备)的落实。之后,日本科技界较为彻底地贯彻了这一方针,积极推进从基础性到实用性的研发,同时跨省厅重点推进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研发。
欧盟在2002—2007年实施的第六个框架计划也对纳米技术给予了空前的重视。该计划将纳米技术作为一个最优先的领域,有13亿欧元专门用于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以知识为基础的多功能材料、新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欧盟委员会还力图制定欧洲的纳米技术战略,目前,已确定了促进欧洲纳米技术发展的5个关键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势头;加强研发基础设施;从质和量方面扩大人才资源;重视工业创新,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考虑社会因素,趋利避险。另外,包括德国、法国、爱尔兰和英国在内的多数欧盟国家还制定了各自的纳米技术研发计划。
(2)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瞄准先机
意识到纳米技术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韩国、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也纷纷制定纳米科技发展战略。韩国政府2001年制定了《促进纳米技术10年计划》,2002年颁布了新的《促进纳米技术开发法》,随后的2003年又颁布了《纳米技术开发实施规则》。韩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3个主要技术领域,以提升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的水平;到2010年10年计划结束时,韩国纳米技术研发要达到与美国和日本等领先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前5位的行列。
中国台湾自1999年开始,相继制定了《纳米材料尖端研究计划》、《纳米科技研究计划》,这些计划以人才和核心设施建设为基础,以追求“学术卓越”和“纳米科技产业化”为目标,意在引领台湾知识经济的发展,建立产业竞争优势。
(3)发展中大国奋力赶超
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的势头,也制定了自己的纳米科技发展战略。中国政府在2001年7月就了《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并先后建立了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纳米技术专门委员会。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将明确中国纳米科技发展的路线图,确定中国在目前和中长期的研发任务,以便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指导与协调,集中力量、发挥优势,争取在几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鉴于未来最有可能的技术浪潮是纳米技术,南非科技部正在制定一项国家纳米技术战略,可望在2005年度执行。印度政府也通过加大对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纳米科技研发投入一路攀升
纳米科技已在国际间形成研发热潮,现在无论是富裕的工业化大国还是渴望富裕的工业化中国家,都在对纳米科学、技术与工程投入巨额资金,而且投资迅速增加。据欧盟2004年5月的一份报告称,在过去10年里,世界公共投资从1997年的约4亿欧元增加到了目前的30亿欧元以上。私人的纳米技术研究资金估计为20亿欧元。这说明,全球对纳米技术研发的年投资已达50亿欧元。
美国的公共纳米技术投资最多。在过去4年内,联邦政府的纳米技术研发经费从2000年的2.2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7.5亿美元,2005年将增加到9.82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根据《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在2005~2008财年联邦政府将对纳米技术计划投入37亿美元,而且这还不包括国防部及其他部门将用于纳米研发的经费。
日本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纳米技术投资国。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支持纳米科学研究,近年来纳米科技投入迅速增长,从2001年的4亿美元激增至2003年的近8亿美元,而2004年还将增长20%。
在欧洲,根据第六个框架计划,欧盟对纳米技术的资助每年约达7.5亿美元,有些人估计可达9.15亿美元。另有一些人估计,欧盟各国和欧盟对纳米研究的总投资可能两倍于美国,甚至更高。
中国期望今后5年内中央政府的纳米技术研究支出达到2.4亿美元左右;另外,地方政府也将支出2.4亿~3.6亿美元。中国台湾计划从2002~2007年在纳米技术相关领域中投资6亿美元,每年稳中有增,平均每年达1亿美元。韩国每年的纳米技术投入预计约为1.45亿美元,而新加坡则达3.7亿美元左右。
就纳米科技人均公共支出而言,欧盟25国为2.4欧元,美国为3.7欧元,日本为6.2欧元。按照计划,美国2006年的纳米技术研发公共投资增加到人均5欧元,日本2004年增加到8欧元,因此欧盟与美日之间的差距有增大之势。公共纳米投资占GDP的比例是:欧盟为0.01%,美国为0.01%,日本为0.02%。
另外,据致力于纳米技术行业研究的美国鲁克斯资讯公司2004年的一份年度报告称,很多私营企业对纳米技术的投资也快速增加。美国的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约为17亿美元,占全球私营机构38亿美元纳米技术投资的46%。亚洲的企业将投资14亿美元,占36%。欧洲的私营机构将投资6.5亿美元,占17%。由于投资的快速增长,纳米技术的创新时代必将到来。
3、世界各国纳米科技发展各有千秋
各纳米科技强国比较而言,美国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现在尚无确定的赢家和输家。
(1)在纳米科技论文方面日、德、中三国不相上下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的纳米论文统计结果,2000—2002年,共有40370篇纳米研究论文被《2000—2002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纳米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2001年和2002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0.22%和18.26%。
2000—2002年纳米研究论文,美国以较大的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家,3年累计论文数超过10000篇,几乎占全部论文产出的30%。日本(12.76%)、德国(11.28%)、中国(10.64%)和法国(7.89%)位居其后,它们各自的论文总数都超过了3000篇。而且以上5国2000—2002年每年的纳米论文产出大都超过了1000篇,是纳米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也是纳米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国的增长幅度最为突出,2000年中国纳米论文比例还落后德国2个多百分点,到2002年已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日本接近。
在上述5国之后,英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西班牙发表的论文数也较多,各国3年累计论文总数都超过了1000篇,且每年的论文数排位都可以进入前10名。这5个国家可以列为纳米研究较活跃的国家。
另外,如果欧盟各国作为一个整体,其论文量则超过36%,高于美国的29.46%。(2)在申请纳米技术发明专利方面美国独占鳌头
据统计:美国专利商标局2000—2002年共受理2236项关于纳米技术的专利。其中最多的国家是美国(1454项),其次是日本(368项)和德国(118项)。由于专利数据来源美国专利商标局,所以美国的专利数量非常多,所占比例超过了60%。日本和德国分别以16.46%和5.28%的比例列在第二位和第三位。英国、韩国、加拿大、法国和中国台湾的专利数也较多,所占比例都超过了1%。
专利反映了研究成果实用化的能力。多数国家纳米论文数与专利数所占比例的反差较大,在论文数最多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专利数所占比例超过论文数所占比例的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这说明,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纳米技术研究上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比较侧重于基础研究,而实用化能力较弱。
(3)就整体而言纳米科技大国各有所长
美国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在半导体芯片、癌症诊断、光学新材料和生物分子追踪等领域快速发展。随着纳米技术在癌症诊断和生物分子追踪中的应用,目前美国纳米研究热点已逐步转向医学领域。医学纳米技术已经被列为美国国家的优先科研计划。在纳米医学方面,纳米传感器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多种癌症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已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前列腺癌、直肠癌等多种癌症进行早期诊断。200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专门出台了一项《癌症纳米技术计划》,目的是将纳米技术、癌症研究与分子生物医学相结合,实现2015年消除癌症死亡和痛苦的目标;利用纳米颗粒追踪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活动也是一个研究热门,这对于研究艾滋病病毒、癌细胞等在人体内的活动情况非常有用,还可以用来检测药物对病毒的作用效果。利用纳米颗粒追踪病毒的研究也已有成果,未来5~10年有望商业化。
虽然医学纳米技术正成为纳米科技的新热点,纳米技术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应用仍然引人关注。美国科研人员正在加紧纳米级半导体材料晶体管的应用研究,期望突破传统的极限,让芯片体积更小、速度更快。纳米颗粒的自组装技术是这一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地方。不少科学家试图利用化学反应来合成纳米颗粒,并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这些颗粒,使其成为体积小而运算快的芯片。这种技术本来有望取代传统光刻法制造芯片的技术。在光学新材料方面,目前已有可控直径5纳米到几百纳米、可控长度达到几百微米的纳米导线。
日本纳米技术的研究开发实力强大,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尚未脱离基础和应用研究阶段,距离实用化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在纳米技术的研发上,日本最重视的是应用研究,尤其是纳米新材料研究。除了碳纳米管外,日本开发出多种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如纳米链、中空微粒、多层螺旋状结构、富勒结构套富勒结构、纳米管套富勒结构、酒杯叠酒杯状结构等。
在制造方法上,日本不断改进电弧放电法、化学气相合成法和激光烧蚀法等现有方法,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制造技术,特别是批量生产技术。细川公司展出的低温连续烧结设备引起关注。它能以每小时数千克的速度制造粒径在数十纳米的单一和复合的超微粒材料。东丽和三菱化学公司应用大学开发的新技术能把制造碳纳米材料的成本减至原来的1/10,两三年内即可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日本高度重视开发检测和加工技术。目前广泛应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近场光学显微镜等的性能不断提高,并涌现了诸如数字式显微镜、内藏高级照相机显微镜、超高真空扫描型原子力显微镜等新产品。科学家村田和广成功开发出亚微米喷墨印刷装置,能应用于纳米领域,在硅、玻璃、金属和有机高分子等多种材料的基板上印制细微电路,是世界最高水平。
日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积极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内为纳米技术寻找用武之地,如制造单个电子晶体管、分子电子元件等更细微、更高性能的元器件和量子计算机,解析分子、蛋白质及基因的结构等。不过,这些研究大都处于探索阶段,成果为数不多。
欧盟在纳米科学方面颇具实力,特别是在光学和光电材料、有机电子学和光电学、磁性材料、仿生材料、纳米生物材料、超导体、复合材料、医学材料、智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能力较强。
中国在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和单原子操纵等方面研究较多,主要以金属和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为主,约占80%,高分子和化学合成材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器件和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4、纳米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
目前,纳米技术产业化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展示了巨大的商业前景。据统计:2004年全球纳米技术的年产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14400亿美元。为此,各纳米技术强国为了尽快实现纳米技术的产业化,都在加紧采取措施,促进产业化进程。
美国国家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者们认为,美国大公司自身的纳米技术基础研究不足,导致美国在该领域的开发应用缺乏动力,因此,尝试建立一个由多所大学与大企业组成的研究中心,希望借此使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美国联邦政府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一起斥巨资在洛杉矾地区建立一个“纳米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便及时有效地将纳米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界。该中心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进行纳米技术基础研究;二是与大企业合作,使最新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其研究领域涉及纳米计算、纳米通讯、纳米机械和纳米电路等许多方面,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将被率先应用于美国国防工业。
美国的一些大公司也正在认真探索利用纳米技术改进其产品和工艺的潜力。IBM、惠普、英特尔等一些IT公司有可能在中期内取得突破,并生产出商业产品。一个由专业、商业和学术组织组成的网络在迅速扩大,其目的是共享信息,促进联系,加速纳米技术应用。
日本企业界也加强了对纳米技术的投入。关西地区已有近百家企业与16所大学及国立科研机构联合,不久前又建立了“关西纳米技术推进会议”,以大力促进本地区纳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东丽、三菱、富士通等大公司更是纷纷斥巨资建立纳米技术研究所,试图将纳米技术融合进各自从事的产业中。
欧盟于2003年建立纳米技术工业平台,推动纳米技术在欧盟成员国的应用。欧盟委员会指出:建立纳米技术工业平台的目的是使工程师、材料学家、医疗研究人员、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能够协同作战,把纳米技术应用到信息技术、化妆品、化学产品和运输领域,生产出更清洁、更安全、更持久和更“聪明”的产品,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垃圾。欧盟希望通过建立纳米技术工业平台和增加纳米技术研究投资使其在纳米技术方面尽快赶上美国。
1号 xx 男,1985.01出生,硕士
主要负责断裂力学实验室及高低温拉伸实验室相关检测工作,化检验及时率、准确率100%.参与院青年重大专项《疲劳试验新技术开发及在钢铁产品中的应用》,负责4项所级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5项国家标准及3项企业标准修制订工作。获武钢优秀论文一等奖,湖北省机械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2号 xxx 男,1981.11出生,硕士
在钢铁材料微观组织分析、性能研究、缺陷与失效分析、短流程热轧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及技术服务方面成绩突出。负责《高碳钢中心偏析定量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制定、《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国家标准修订和《连铸钢板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行业标准修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的"薄板坯高效高品质连铸技术"通过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号 xx 男,1981.12出生,硕士
负责完成《高性能钢轨研究及应用》、《输电铁塔用大规格角钢研制》等项目,成功开发武钢热轧H型钢系列产品;研发我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铁路用钢并成功应用;研发武钢第一个自主品牌的耐蚀钢轨并成功应用。负责的《热轧H型钢研制》通过武钢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参与《客运及客货混运铁路用U75VG、U75V重轨及其制造技术集成》通过湖北省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号 xxx 男,1982.04出生,硕士
主要从事配煤技术研究工作,负责《炼焦煤的流变性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首次对炼焦煤基氏流动度指标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目前全面应用于武钢炼焦煤细分标准,获公司二等奖和省三等奖。负责《优化利用炼焦煤资源,提升公司焦炭质量》项目,参与院重大项目《武钢主要炼焦用煤性价比评价体系的研究》,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参与的其它项目获多项省部及公司级奖项。
5号 xxx 男,1982.08出生,硕士
负责或参加武钢和研究院重大项目4项,在燃烧器研发、节能降耗和热工技术服务方面业绩突出,保证了武钢热工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主要参与公司重大专项《轧钢热处理炉高效运行技术开发》,《双蓄热式防脱碳加热工艺及加热炉长寿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申报发明专利16项,9篇。
6号 xx 男,1982.07出生,本科
主要参与公司重大专项2项,研究院重大专项3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励4项、公司科技进步奖5项(一等奖3项),5篇,获得湖北省金属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次,申报专利9项,荣获武钢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个人擅长三维实体建模及数值仿真模拟,获首届三维实体设计大赛一等奖,完成冷轧大张力卷取机、大型回转窑、高炉热风管系、干熄焦炉等项目的仿真分析技术研究。
7号 xxx 女,1981.09出生,硕士
从事管用钢新产品研发工作。主要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蚀管线钢、耐蚀油井管用钢2项课题、公司重大专项6项、院重大专项3项,负责院重大专项1项。成功开发亚洲首条世界上最长的煤浆输送管线用钢并实现批量应用,达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开发武钢酸性服役条件下管线钢系列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参与武钢独有领先产品连续油管用CT系列钢、0.8设计系数X80钢的开发。累计完成鉴定12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项次。
8号 xxx 男,1985.08出生,硕士
负责中试工厂生产管理和工艺研究工作。大胆改进组织模式,推行连续作业,转变由任务等人到人等任务的工作状态,创造了三项新产品产量试制纪录,冶炼试制周期控制3天内。先后完成真空炉增氮、降低钢中夹杂物、深脱氧以及超纯净钢冶炼等工艺研究,完成硅钢、汽车板等冶炼工艺标准制定,每年服务上百个科研新品种钢冶炼工作,同时产品一次命中率由2010年的70%逐年提升到2015年的95%.
9号 xx 男,1983.05出生,硕士
在对韩国钢铁企业经营战略分析和韩国钢铁行业运营形势研究方面业绩突出,多篇新闻报道、数据分析报告及科技论文成为互联网点击率高、转载量大的头版热点。连续两年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优秀钢铁信息员". 曾兼任中国钢铁新闻网《国际钢铁情报》主编,《世界金属导报》特约记者,《新材料产业》、《世界有色金属》等杂志特约撰稿人。
10号 xx 男,1981.04出生,博士
参与研发第六代桥梁钢板并在沪通桥工程应用,与团队完成港珠澳大桥、白沙沱大桥用钢订货任务十余万吨。负责研发TMCP型600MPa以上级高钢,实现了该强度级别高强钢量产达万吨的突破,填补了武钢空白,完成鉴定5项,授权发明专利和技术诀窍十余项,钢铁新产品上线6项,发表文章十余篇,EI收录七篇次。获武钢重大科技专项工作突出贡献者、武钢青年英语风采大赛二等奖。
11号 xx 男,1981.02出生,博士
参加完成4300mm产线产品体系建立与开发及二七桥、安庆桥等桥梁工程用钢开发,获鄂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武钢鉴定3项,QC国优1项。主持及参与武钢重大项目4项。荣立武钢集体特等功1次、一等功1次;申报发明专利7项、技术诀窍6项、6篇。在江北研究所从事钢材深加工技术研究。完成武钢重大专项1项、鉴定4项;获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攻关二等奖1项。
关键词:海洋类专业理科;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03-02
海洋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正确海洋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其中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综合运用的必备过程,是深化和提高学习、动手、实践和写作等各项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1-2],能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工科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比较注重“产学研”结合[3-5],但理科专业在“产学研”方面做得相对差一些。本文针对海洋类理科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以海洋技术专业为例,论述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期望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研究能力。
一、海洋类理科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脱离社会现实需要
海洋类专业理科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在第七个学期期末进行,所在教研室通常会拟定选题范围及题目名称供学生参考,这样的选题经常会脱离社会实际需要,针对性较差,通常会存在“从理论到理论”现象,致使学生所接触的内容限于课本知识和简单应用,与社会实际脱节,不了解本专业在社会的发展状况,从而为就业带来障碍。
(二)缺乏实践能力训练
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一般是先查阅文献。查阅文献资料是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支撑[6-7]。然后需要进行论文的研究和撰写,整个环节过程中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导致理科类本科生在后来的工作中只会“纸上谈兵”,实践能力比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还要差一些。没有实践操作,不能对所得的结果进行验证,经常会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的科学性。
(三)内容缺乏技术研究
论文内容方面问题较多,主要为:(1)内容空泛,缺乏技术研究。理科本科论文偏重于理论的描述和简单应用,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内容不深入,由于缺乏动手实践,对于具体技术论述不够深入,对于论文的研究目的、论文的主要方法、结果和结论没有叙述清楚。(2)论文结构层次较差,堆砌了大量文献资料,看不出论文的研究思路、解决方案和结论。
二、海洋类理科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
海洋类专业的高等教育是中国进入海洋世纪的智力支撑[8]。天津科技大学的海洋类理科本科专业包括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环境科学。下面以海洋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论述“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海洋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结合模式探索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是2002年秋季开始招生的本科专业,隶属于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遥感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接受遥感与信息处理分析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海洋研究和图像、遥感信息处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培养方案中一直坚持采用厚基础、宽专业和多模块选择的人才培养,是海洋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干学科的综合。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进度计划安排,开题报告、实习/调研报告的撰写,外文资料翻译,期中教学检查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等环节都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对毕业论文实施方案的不断改革和探索,逐渐采用了“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产学研”结合是一种把高等教育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机地融合于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开放式教学模式[9]。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本科生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和教师科研课题进行选题,“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论文题目都是来自于实际企业工作和科研课题,使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科研工作,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或课题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1.毕业论文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依据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指导教师联系遥感图像及数据处理、海洋观测仪器开发和使用、数据管理和系统开发的企业,结合企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论文指导,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结合毕业论文和企业的实际工作,增加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专业对口企业的认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也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
2.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近年来海洋技术专业的教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局级项目,学生依据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所学专业相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和其他相关条件与指导教师一起商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题目依据实际科研问题命题,教师可根据科研实际为学生把握好方向,给予学生必要的启示,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另外还有多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主要包括实际应用类、科技活动开放类和实验项目研究类三种,这是依托学校实验室,为了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促进实验资源共享,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而开展的。
3.部分考研学生进入研究院所,将毕业论文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考研情况较好,每年有多名学生考取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重点院校的研究生,部分被研究院所录取的学生,毕业论文与研究院所的科学研究密切联系,研究所科研人员对实验的进度、操作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均有较严格要求;学生也把完成好论文看作是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一次机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学研”模式的过程管理
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针对“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特色,采取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教师联合指导的方式,严格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1.论文及相关材料的管理。教研室按照学校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制定本专业具体的毕业论文手册,对毕业论文每一个环节给出具体的要求,对每一个要求上交的文档给出模板。毕业论文上交装订的资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毕业论文册,包括任务书、学士学位论文、外文翻译资料;另一部分管理档案册,包括选题申请表、实习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计划进度表、毕业答辩记录和成绩表。各种文件的扉页格式、正文格式及内容的字体、字号、行间距都给出明确的要求,便于学生查询和修改。
2.研究进程的管理。毕业论文的题目确定之后,指导教师需向学生布置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来制定详细的计划进度表,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与指导教师探讨实验的可行性,征得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同意后才能正式开题,进入毕业论文阶段。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在校内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需要随时参加课题组的小组讨论;在企业和研究所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指导教师和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讨论。指导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不断完善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案,随时解决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
3.通过论文培育推出优秀论文。在毕业论文的开始阶段,结合学生的选题,依据论文在企业、课题和研究项目中的实际意义,进行优秀论文的培育。一般会有多名学生申报,然后通过指导教师推荐,进行优秀毕业论文的培育。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基本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课题性质做出合理搭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意识,鼓励他们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和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培育可以推出优秀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通过展板形式展出,为下一届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指导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有望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开展“产学研”结合对理科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可以使学生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科研进展情况,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应用,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实践平台,达到“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
[2]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
[3]刘峥,李建平.产学研互动,提高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2,(4).
[4]彭忠利,金真,梁浩等.化学化工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教
学模式的实践[J].广州化工,2010,(3).
[5]石海信,王晓丽,周文红等.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新建本科
院校化工类毕业论文改革[J].广东化工,2011,(4).
[6]张自广,孔亚平.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合作
经济与科技,2012,(5).
[7]隋秀芝,李跃珍,李炜.加强毕业论文环节文献检索课教
学的思考[J].情报探索,2012,(1).
[8]申天恩,邓长辉,韩延波等.海洋类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思
路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2,(3).
关键词:异地园区;典型案例;启示;对策
异地园区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有着诸多的称谓,如异地产业区、体外(工业)园区、转移工业园等。本文将异地园区定义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区经济体打破原有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经济合作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实践中多指工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有组织地向产业低梯度地区转移工业项目,由产业承接地区提供建设和发展用地等,双方自愿合作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一、国内异地园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异地园区的发展,从合作共建的动力机制角度看,可以划分三个阶段:一是基于企业集聚外迁而引致政府介入合作阶段,此阶段的典型案例是2003年建立起来的江阴靖江园区。自从1999年江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江阴市企业大量向隔河相邻的靖江市集聚发展,从而引发两地政府在行政审批、税收、土地征用等诸多矛盾,然而企业的跨界发展需要两地政府的支持,最后在江苏省政府的协调下,两地政府合作成立江阴靖江园区,并建立由江阴主导、靖江协助的园区管委会。二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省级政府推动辖区内地市合作共建阶段,此阶段主要是指江苏和广东两省推动省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合作共建异地园区。从2005年开始,江苏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江苏省政府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的通知》、《江苏省共建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扶持苏南苏北共建异地园区,并考核建设效果。截止2011年底,江苏省共建异地园区37个。广东省也是从2005年开始,先后出台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鼓励珠三角地区与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共建异地园区,截止2011年底,广东省共建异地园区35个。三是基于市场化原则的跨省市合作共建阶段。此阶段主要是以上海市制造业大规模外移,陆续在泛长三角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建立起形式各异的异地园区,例如: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上海杨浦(大丰)工业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
二、异地园区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简介
1.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
近年来,海宁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日益显现出其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为此,海宁市在多方考察论证、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选择了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作为紧密合作的对象,并于2008年10月与其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经过多次深入洽谈,双方决定成立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由海宁经济开发区和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共同合作开发。2009年9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以浙政办函(2009)71号文,批复同意设立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
分区以“政府推进、企业运作、市场导向、集约发展”为指导思想,由漕河泾开发区和海宁经济开发区共同出资组建开发公司,作为合作分区唯一的开发、经营主体,按照公司化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支撑,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开发建设工作。开发公司首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漕河泾方出资5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5%,全部以货币出资;海宁方出资4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5%,全部以货币出资。
分区定位于新兴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将成为承载漕河泾开发区乃至上海产业转移的基地,将大力推进新兴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计划五年内完成分区5平方公里的开发,总投资110亿元,引进企业1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0%以上,吸引世界500强企业5-8家,力争10家,累计引进外资10亿美元以上,分区实现工业产值280亿元以上,实现GDP80亿元;规划到2020年,完成15平方公里的开发,计划总投资350亿元,引进企业300家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工业产值确保85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实现GDP250亿元。真正把分区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投资环境优美、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初具规模的新兴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带动海宁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先行区与示范区。
2.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
经编作为海宁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占地近6平方公里的海宁经编产业园,产值约占全国经编总量的五分之一。但是,受到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环境条件限制,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因而向外拓展是其必然选择。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享有政策优势与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安徽省进入海宁经编产业园视野。海宁与郎溪之间经过多轮考察、磋商,于2010年11月8日正式签约,成立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
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位于安徽省郎溪十字经济开发区,其由郎溪县政府、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和鸿翔控股集团三方合作成立,并吸纳所在地皖垦茶业集团十字铺茶场和十字镇政府参与,探索全新的“3+2”合作模式。园区规划以纺织经编产业为主导,以构建“纤维―织造―后整理―深加工”为重点,规划设置有经编织造区、后整理配套区、轻工制造区、延伸产业配套区和仓储物流区、生态居住区、行政商业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以及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热电联产、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形成原料、织造、染色后整理、成品加工和配套服务一体化产业链,打造中西部现代化、创新型纺织经编产业集群。
园区按照高端承接、绿色承接、链条承接、集群承接的总要求,以打造纺织经编新都为目标,大力实施纺织立园、科技兴园、人才强园“三大战略”。2011年7月,园区总体规划及产业规划通过安徽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总投资554亿元,分三期开发建设。至2020年,年产值达到1000亿以上,年产生利税200亿元,解决10万劳动力的就业,将成为皖江城市带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之一。
(二)典型案例分析
1.合作背景
(1)上海、海宁存在将劣势产业转移出去的迫切现实。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其自身面临着园区土地空间有限、商务成本高等因素制约,因此,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将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及成熟产业转移出去,引进价值链高端环节及服务业,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必然选择。海宁市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传统产业污染重、能耗高、占地广、效益低为特征的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土地、劳动力、环境等资源硬约束条件下难以为继,只能在实施盘活存量资源的“腾笼换鸟”政策下,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上海、海宁、郎溪三地间的产业梯度差为实现产业转移提供可能。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是已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产业,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构架。海宁市已形成以纺织、皮革、经编等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薄弱。郎溪则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地区,农业人口主要以外出打工方式实现正式就业。
2.合作方的选择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选择海宁市作为其产业转移承接地,而海宁选择郎溪作为合作伙伴,其重要原因是海宁与郎溪作为产业承接地各自拥有独特优势,能够与产业转出地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海宁与郎溪作为产业承接地的优势,主要体现区位优势、成本优势、资源优势。
3.合作方式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这两个异地园区都是基于自愿、公平、互利的市场化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两个园区的成立离不开合作双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与推动,但双方政府并不直接介入园区的运作,而是通过成立股份公司,以明确各方责权利来有效运作管理园区。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的经营开发和管理工作是由郎溪县政府、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和鸿翔控股集团三方合作成立的股份公司负责,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则由海宁经济开发区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双方合资成立的公司负责。合作双方都遵从“政府推进、企业运作、市场导向、集约发展”原则。
(三)来自案例的启示
1.合作双方长远利益共同点是建设异地园区的逻辑起点
异地园区建设双方合作的目的是寻求双方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合作双方均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均需要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因此,寻求合作双方长远利益共同点是建设异地园区的逻辑起点,优势互补是双方合作的前提。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为例来看,对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来说,建设异地园区是实现“腾笼换鸟”、促进产业升级、为本地企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避免本地企业无序外流的战略需要,其优势在于园区品牌、科技水平高、人才素质高、产业层次高、资金实力强、招商信息丰富等。制约因素是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经济运行成本高等。对于海宁而言,建设异地园区是实现引进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等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其优势在于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经济运行成本较低等,制约其实现目标的主要因素则是科技水平较低、高素质人才缺乏、产业层次较低等。因此,双方合作建设异地园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形成合作双方长远利益的交汇点。正缘于此,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才能成功设立。
2.政府支持是双方合作建设异地园区的前提
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为例来看,为了合作建设异地园区,海宁市政府向浙江省政府作了专题报告,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开发区相关同志多次与省国土、发改、商务、环保等部门进行专题汇报,并取得了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此同时,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及各级政府也对该项目予以高度关注和支持。在合作双方政府和领导合力推动下,一个沪嘉合作的高端异地园区诞生。
3. “企业运作、市场导向”是异地园区成功运营的关键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都是通过成立股份公司对园区进行开发与运营。企业化运作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运行效率高。企业相对于政府机构而言,由于其绩效考核目标明确而带来的激励导向机制,导致其执行力较强、运行效率更高。二是投资回报率高。在园区的开发与运行过程尽可能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就成为企业的最高目标。三是利益分配方式明确。以股份制企业形式对园区进行开发与运营,其收益分配理所当然按照股份占比来进行,这样的利益分配方式简明、清晰,不易引起纠纷与矛盾。
4.共建“异地园区”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抓手
两地合作共建异地园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两地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从这两个异地园区成立以来的运行与发展情况来看,合作双方共建异地园区的本意与目的都得到比较好的实现。因此,对于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地方间合作共建“异地园区”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嘉兴的对策
(一)利用“同城效应”,与沪杭合作创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
嘉兴处于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与上海杭州尚有明显差距。在以“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的“十二五”时期,借鉴和推广海宁市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共建海宁分区的经验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海宁工业经济存在着一个显著的薄弱环节,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为了解决这一经济转型升级中突出问题,海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共建海宁分区的重大决策。海宁分区具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上海合作方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成熟的经验;二是上海合作主体是一个准政府机构,信誉好,具有相当的资源调配能力;三是这一异地园区采取了股份制合作、公司化经营模式,开发公司由上海方控股,经营班子由上海方为主,充分调动了上海合作方的积极性。
因此,嘉兴市应充分利用与沪杭同城效应的契机,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趋势,以县(市、区)和两个市属开发区为主体,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扎实的措施,有选择地与沪杭区级政府或省市级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合作,在嘉兴市域内的省级开发区内兴办若干个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园”,可以挂上海、杭州开发区嘉兴分区的牌子。合作方的选择一定要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效,不可图其虚名。
(二)遵循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与外地合作创办嘉兴异地园区
所谓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指某个区域遵循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减少和转移低梯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和新办高梯度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高梯度的生产业,从而使当地产业形成服务型经济和高新技术型经济。这种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一般在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开始出现,而在后工业化时期加速形成。上海这种趋势已经日益明显,因此近年来出现了杨浦―海安模式、漕河泾开发区―海宁模式、外高桥集团―启东模式、嘉定―盐城模式等。嘉兴正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这种梯度转移趋势已经出现,例如,嘉善胶合板产业的中低端部分在“十一五”后期开始向山东临沂地区转移。近年来,平湖市至少有30家服装企业自发去中西部地区设立生产基地,更有部分企业担心外地人文环境不适应而处于观望矛盾之中。
以上案例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的现实要需求,在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双重约束下,预计在“十二五”时期这种梯度转移还将有所增强。面对这种客观趋势,政府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介入,听任企业采取个体化行为实行产业梯度转移,另一种是向上海学习,在不干预企业个体化转移行为的同时,以地方政府或园区为主体,与资本输入地政府或园区合作创办异地园区。实践已经证明,后一种方式是地方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地方政府贯彻国务院最近的“新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地方政府实施腾笼换鸟战略中为本区域争取较多利益的明智之举。
(三)加强对异地园区案例的研究,进一步寻找适合嘉兴实际的异地园区的发展形式
多种形式的异地园区是资源、环境、劳动力约束强化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落差的区域之间合作双赢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资本输出方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有效实现形式。本文分析的两个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这两个案例尚处于发展过程的前期阶段,尚未充分展示这一新事物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江苏、广东等地也有多个异地园区的典型案例,嘉兴市秀洲区构建的“一心八园”浙江科技孵化城中,也有多个异地园区。由此可见,异地园区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要的新生事物。因此,嘉兴应该跟踪调研本文两个案例运行的绩效,同时,选择江苏、广东两地若干个典型案例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不同形式异地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适应性,进一步揭示异地园区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进一步寻找适合嘉兴实际的异地园区的发展形式。
参考文献:
[1]罗小龙.跨界的城市增长-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6(4).
[2]左学金.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C].(安徽合肥召开的“第二届泛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论坛”的演讲稿,2009-11).
[3]傅尔基,杨光,陈拯.推进上海国家级开发区跨省市合作共建开发园区[J].上海企业,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