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9: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生物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态农业主要是运用农业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这种新型的农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够节省生产的成本,节约能源,进而实现农业环境的自净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纵观这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属于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以及多成分有机组合的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结构有序、内外交流、开放循环以及关系协调发展。在微观层面上,其利用多层次的物质循环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的效率。例如,在生态农业系统内微生物可以利用植物作载体,可以将植物的秸秆、树叶以及草等植物进行加工处理,生成饲料,饲料可以喂食牲口,牲口的粪便又可以养蘑菇、饲养其他的动植物,将饲养的动植物喂食另外种类的生物。如此循环,就形成了市郊生态系统。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应用非常重要的。
2微生物技术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2.1微生物在肥料中的作用利用特定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废弃物、污染物降解和转化,从而解决和控制污染问题,进而为作物提供养分。例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生物有机肥就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兽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等进行降解和转化而来的。这种肥料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提供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还能改善植物根际的微环境,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产能,同时还减少了合成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合成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微生物技术将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最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方法。在农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式的今天,微生物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2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作用随着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微生物对土壤和水中的农药降解起主要作用,目前已经分离出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因它们受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所以难以大规模使用。近期又有学者提出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来降解农药残留。由此可见,如何更多、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解决农药残留是生态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3微生物在大型生态农场中的作用在大型生态农场生产与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排污系统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严重的破坏。近年来,养殖场的规模与数量每年都以单调递增的速度增长。现代的养殖场将新技术、新设备引进来,进而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操作,养殖场的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能源供应紧张的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微生物围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与废物进行处理。经过微生物的处理技术,有机废物就会转化为能源、肥料、化工产品甚至是食品。
2.4微生物技术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庭院经济营养项目较多,集约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较高,资金周转与积累较快。其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发展庭院生态农业系统的过程中,微生物在其中的应用被人们所接受。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粪便与生活垃圾进入发酵池,可以直接改变生活环境。这样的方式构成了多层次、多途径与多功能的庭院生态农业系统。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为生物技术应用于其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3结语
英文名称:Letters in Biotechnology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9-0002
国内刊号:11-4226/Q
邮发代号:82-19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物农业,生物医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地形复杂,物种丰富,是一个珍贵的基因宝库,生物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许多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但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非常弱小的产业,产业化现状不容乐观,生物产品产值较发达国家相差悬殊,产品科技含量、附加价值低,大部分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如我国高新生物医药产品中90%为仿制品,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不及美国的1/15,出口额不到美国的1%。因此,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产业加以鼓励发展,如何让其迅速发展壮大,扩大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优势,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值得思考的课题。
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目前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世界各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报告和趋势预测。(二)国外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经验(主要指政府政策)评述及启示。论文大全。(三)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差距的对比,指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四)试图构建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
2.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1微观基础状况
从生物技术企业增长速度来看,随着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将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以及一批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创业。近几年来,我国生物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中国大陆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约274个,生物技术企业36家,1998年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有315个,生物技术企业超过261家,到2005年涉及生物产业的开发区、科技园区、基地等园区有168个,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或直接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数量近3000家,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约3000人。如上海2003年新增研发型企业56家,年增幅80%以上,以上海开拓者药业为代表的专门从事委托研究(CRO)的企业,由于与跨国企业联系紧密,发展速度非常快。又如天津从事生物医药,诊断试剂,生化药物,干细胞研发、生产活动的公司超过60家,其中多数是近年来新成立的。
从生物技术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所属领域来看,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医药、农业方面。根据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年对1035家生物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72.14%的企业集中在这两个领域。另外,虽然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生物园区,鼓励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但初具规模的产业化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其中上海、北京两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总数的41%。
2.2规模及增长态势
农业方面,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的研发与生产上。生物农药是近几年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我国生物农药的主体是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其产业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昆虫病源真菌制剂、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拮抗细菌生防制剂等方面。我国目前大约有2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生物饲料产品是包括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前沿技术开发和应用于各种饲料工业的生物产品。我国生物饲料产品主要集中在饲料添加剂上,包括饲料用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产品等,目前我国饲料用酶制剂年产量5000吨,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目前临床诊断试剂以生化试剂和免疫诊断为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临床诊断试剂和基因芯片的研制,可以快速地做出诊断。国家科技部、科学院、自然科学基因委均列项支持,企业更是抢先进入。我国自1997年开始生物芯片的研究以来,已研制出有一定实用意义的基因芯片及检测仪样机。目前我国的生产生物芯片的生产企业约30余家,但大部分还处于研发阶段,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开始将产品投放市场。
3.我国生物技术存在的优势和不利条件
3.1存在的优势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优势首先体现在有利的需求条件。中国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把握国内市场机遇等方面要比国外企业容易,也比国外市场容易;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的成长和规模扩大,会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引进和创新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如果本国市场规模小、成长慢,会使本国企业形成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和保护主义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们对生活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为生物医药创造了机会。
其次是我国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成果。论文大全。国家自然基金、政府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以及各省市的创新基金,这些政府基金对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目前我国在生物领域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3以上,由此促使我国生物技术在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例如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的发展和应用、蛋白质组学、克隆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生物芯片等领域的科研工作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3.2存在不利条件
熟练劳动力紧缺。论文大全。熟练劳动力本身所含有的人力资本,需经过大量的投资才能得以形成,是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改革开放后,我国向海外派遣的留学人员中有近60%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却缺乏优秀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技术兼经营型的产业化人才更显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知识引进与创新能力较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通过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和引进管理经验,提高了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效率。生物技术产业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对高新生物技术知识积极地进行引进和吸收,可以缩小技术差距,节约研究经费,获得跨越式发展。
认清我国国情,看清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们对生物技术可更好的做出了解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德亮,王爱君.有效市场竞争环境建设的理性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0(3):21-23.
[2]田杰棠.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1):90-93.
[4]欧新黔.努力实现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22(12):1-3.
[5]王舜,李蒙.生物技术与我国发展生物经济的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122-123.
[6]陈文晖.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04,32(3):26-28.
[7]韩孟.大力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11):34-37.
[8]谭双顺,李斌.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1):119-123.
一、台湾“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形成及发展脉络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台湾在经济建设方面积极奉行对发达国家产业的跟进政策,形成了50年代“进口替代”、60年代“出口导向”、70年代“重化工业”这样明显的产业发展阶段,基本形成了台湾的外向型产业体系。由于70年代的两次能源危机,作为台湾出口市场的发达国家经济停滞,台湾的经济也备受冲击。从1981年起,台湾制定和实施了十年经济建设计划,其目标是以科技升级为前导,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相继通过几次全台科技会议提出了推动能源、材料、信息、自动化、生物技术等“重点科技”并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长期规划”及“六年中期规划”等,试图从战略和政策层次强调以科学技术发展来推动产业升级,但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台湾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方,企业规模小、技术开发能力弱,如果政府不给予足够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企业在产业调整中往往是跟着市场随波逐流。所以,这一时期台湾行政当局也陆续采取了规划建立科技园区、推动科技专项计划、策略性工业发展政策和《促进产业升级条列》的制定等四项措施,力图提升企业在产业创新领域的活力。这些政策和规划层面的措施促成了台湾70年代以后的一轮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推动了台湾重化工产业的成长,显示出政策因素在台湾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在台湾的产业结构中,超过九成的厂商为中小企业,而在中小企业中大部分的厂商没有研发部门,产业技术也基本遵循的是“面向出口”的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跟随模式,呈现出政府与企业间创新投资不均衡、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小等问题,使台湾的产业调整和升级再次遇到发展瓶颈。
到20世纪的80、90年代,世界范围的高技术革命逐渐向产业界延伸,各国政府为了适应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纷纷加强对科技的扶持和引导性资金投入以体现国家意志。以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为标志,欧盟提出“尤里卡计划”、中国实施“863计划”等高度综合性的科技发展计划,各国政府对高技术的投入及对产业化的支持渐显成效。台湾行政当局也逐渐认识到,只有改善社会整体的创新环境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实现台湾产业从“代工制造”到“高值化制造”的根本转变,修正了以往以产业发展引导科技发展的政策,提出“科技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开始创新体系的构建,相继提出了“科技岛”构想、建设“亚太高科技制造中心”、“亚太研究重镇”和“科技化社会”等目标。
为了发挥台湾的竞争优势并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需要,整合研发各阶段的优势,推动官、产、学、研整体的创新机制建设,台湾“?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国科会”)于1996年提出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并拟定了《“国家型”科技计划推动要点》。该文件对台湾实施“国家型”科技计划的目的、批准条件,组织机构的构成及任务、经费编列及管理考核等进行了相应的规划。该“要点”对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即:必须有长期而明确的目标、能开发出创新技术,对产业发展或社会福利有重大贡献;具有跨部门、跨领域的且需要政府引导投入并给予长期支持;具有国际性、前瞻性,能够整合产业的上中下游以及官产学研资源并进行良好的分工合作,促进产业投资。在1998至2001年间,台湾“国科会”共批准设立了6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即:“防灾”、“农业生物技术”、“电信”、“制药与生物技术”、“基因组医学”和“数字典藏”,随后又设立了“系统芯片”、“纳米”和“能源”等计划。
二、各“国家型”科技计划的执行情况概要
台湾的“国家型”科技计划从1998年开始设立至今已有十五年,“国科会”前后共批准设立了十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其间,有些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因研究环境的变化、承担实施机构的调整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计划的更名、合并或终止等情况,目前尚有七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仍在继续执行之中。截至目前,台湾推动的“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名称、执行期限、预算及主要实施目标见下表:
计划名称 执行期限 总预算
(亿元) 计划实施主要目标
防灾计划(一期) 1998-2001
(四年) 10.4 结合学术研究与防灾专业机构,整合利用研究成果应用于防灾技术;加强政府各部门防灾有关基础及应用研究;建立防灾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维护防灾资讯系统;防灾救灾法规的修订及防灾救灾体系的运行检查和调整;扩大和提升相关国际合作范围及层次。
防灾计划(二期) 2002-2006
(五年) 30.7 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系统开展防灾有关的上、中、下游科技研发工作,推动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防灾运用技术。防灾计划于2006年终止执行。
电信计划(一期) 1998-2003
(五年) 128.4 开展以3G为主的无线通讯技术研发,以宽带网络基础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服务和宽带应用为主,建设试验网络,成为宽带网络重点技术的综合测试平台。
电信计划(二期) 2004-2008
(五年) 133.5 以无线通讯、宽带网络、应用服务三大领域技术为重点开展研究,配合产业推动、人才培养,推动台湾电信产业技术的提升与产业结构调整。“电信”计划于2009年后转为“网络通讯”计划。
网络通讯计划 2009-2013
(五年) 41.4(注) 以电信应用有关通讯技术(包括通讯、信息与综合应用服务技术)研发为主轴,同时完善发展这些技术所需的法规环境;开展接入技术、通信软件及平台技术、应用服务技术及法规环境研究等。
农业生物技术计划(一期) 1998-2001
(四年) 7.9 开发本土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有关技术(涉及的领域包括:花卉与观赏植物、植物保护、水产养殖、畜产/动物用疫苗、农产品保鲜利用、环境保护及保健/药用植物等),建设相关科技资源及研发与应用体系。
农业生物技术计划(二期) 2002-2004(三年) 19.9 整合农业技术上、中、下的人力、物力和科技资源,加强本土具有产业开发潜力的研究,落实产业应用,提高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生物技术计划(三期) 2005-2008(四年) 25.72 推动兰花等花卉的产销体系、中草药及保健食品产业化体系、优良猪鸡生产体系、生物反应器生产相关技术开发、基因改性生物(GMO)评估技术及产业认证等15项产业化建设,实现商品化。
制药与生物技术计划(一期) 2000-2002(三年) 10.6 以本地抗癌天然药物的研发为主,从上游的化学药物研究(包括合成、天然化合物)、生化药物(包括重组蛋白、抗体)及生物医学芯片;中游的药物毒理、制剂、GMP生产及临床实验;下游的药物市场开拓(GMP量产)等。该计划从第二期更名为“生物技术与制药”计划。
生物与制药技术计划(二期) 2003-2006(四年) 75.9 重点是在一期计划范围内加强相关资源的整合并增加开展小分子和蛋白药物的研发。
制药与生物技术计划(三期) 2007-2010(四年) 33.96 在整合第1、2期计划成果的基础上,以癌症药物、糖尿病药物、心血管药物及神经药物的4大类药物为目标,开展上、中、下游的综合研发。
基因组医学计划(一期) 2002-2004(三年) 72.7 以基因组相关基础研究为主,开展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特别针对台湾常见病,结合基础研究、动物模型与测试、临床实验、技术转让等开展研发,完成基因药物开发,促进产业技术应用。
基因组医学计划(二期) 2006-2010(五年) 76.16 以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和传染病相关研究为主轴,整合各部门的药物研发资源,促进上游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建设及运营相关核心设施,开发具有产业化潜力的技术,提供技术支持,辅助生物制药业者投入基因组相关研发应用。
数字档案计划(一期) 2002-2006(五年) 27.8 将台湾重要文物藏品进行数字化,以实现文物的数字化典藏。
数字学习计划(一期) 2003-2007(五年) 40.1 整合数字化学习平台,发展整体数字化学习。
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计划 2008-2012(四年) 36.78 本计划是2007年由“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两个计划合并而成。计划主要目标:以“以典藏多样台湾,深化数字化学习”为目标,推动数字典藏、数字技术研发与整合、数字核心平台、相关学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推广、推动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的产业发展、数字化教育网络、语文数字化教学、海外推展及国际合作等。
系统芯片计划(一期) 2002-2005(四年) 76.7 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整合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重点在于建立平台,将系统封装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根整合产学研力量,将台湾建设成全球系统芯片设计中心。
系统芯片计划(二期) 2006-2010(五年) 101.36 建立丰富的知识产权,整合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提供优良的设计环境,加速由系统封装向系统芯片制造转变,创新性产品开发、先进技术的整合及人才环境的全球化。
纳米计划(一期) 2003-2008(六年) 231.9 提升纳米技术研究的原创性,建立纳米技术平台,加速纳米技术产业化,建立国际级纳米共同实验室,加速培育纳米人才,开创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的高附加值知识型产业。
纳米计划(二期) 2009-2014(五年) 62.2(注) 开展纳米前瞻研究,支持纳米电子/光电、纳米仪器研发、能源与环境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纳米材料与传统产业技术应用,使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推动纳米科技产业化。
能源计划 2003-2007(五年) 303.22 提升能源自主与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场能源产业、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改善能源使用结构
注:仅为2009-2010年两年的预算。
三、台湾实施“国家型”科技计划的一些特点
台湾各“国家型”科技计划涉及的领域相对单一,主要为经济产业、生物技术及民生科技三个领域,而2009年设立的能源计划则比较综合,涉及的领域相对较广。从计划实施十五年的变化来看,台湾行政部门在推动和执行“国家型”科技计划时,也采取的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根据计划执行环境、研发方向和目标取向的变化,对计划实施的领域选择、名称、主管机关、承担机构、执行期限、研究重点及投入等都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看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经济产业类计划的领域选择。在经济产业类计划中(含网络通讯、系统芯片、纳米及能源计划),均被认为是推动台湾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技术,并且是促进台湾产业转型的关键技术。由于从代工产业发展而来的台湾企业在计算机、半导体、芯片制造、电讯和网络等信息技术领域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它也是台湾制造业的优势领域,研发水平也不低,因此在经济产业类项目中列入网络通讯(原电信科技)项目不足为奇,而系统芯片则是在上述领域拓展智能化所必需的技术。因此,网络通讯、系统芯片计划都可以看成是为信息技术产业升级提供支持。纳米技术及其产业在全世界也属于新兴产业,其产业化尚不成熟。台湾在纳米领域原本没有多少基础研究的优势,但看重的是纳米技术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全面的影响,有可能引发一场技术革命和产业创新浪潮,因此将纳米技术列为“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纳米计划以人才培养及核心科研设施建设为主,以推动纳米学术研究及产业化为目标,以期抢占技术先机,获得产业竞争的先发优势。由于经济产业类计划大都涉及到台湾产业的强势领域,因此计划的投入相对较高。这一方面是因为相关产业基础雄厚,研发人才和研发基础完善,需要较多的投入才能满足业界的需要,同时这些计划也被寄予了推动台湾产业转型、实现研究成果产业化的较高期望。
2.生物技术类计划的领域选择。在生物技术类计划中(含农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与制药及基因组医学计划),涉及前沿的分子生物技术,并与民生与健康产业息息相关。由于台湾在农业技术领域有一定的研究传统和基础,精准农业及其相关技术较为发达,将农业生物技术列入“国家型”科技计划可以在既有的农业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能够促进精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并有助于提高台湾农产品的竞争力。而生物制药及基因组医学在台湾并无太大的基础研究优势和技术应用基础,将其列入“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考虑也是期望通过加大对生物制药及基因组医学研究的投入,从而在台湾创造出新的产业或者推动现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样,这两项计划的内容也可能基本限于开展前瞻性的研究,离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目标尚有不小的距离。但从这些计划的实施过程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涉及农业的研究比例在逐渐下降,计划项目的投入近年来在逐渐向纯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倾斜。
3.在民生类计划中(含防灾、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计划),与社会安全、教育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防灾”科技计划是台湾最早开始实施的“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由于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台风频繁且台湾属于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频发的地区之一,有73%的土地和人口处于易遭受地震、洪水及干旱等自然灾害之中,在世界上也属于易受自然灾害损害的地区之一。因此,将防台风(含气象、防洪与泥石流研究)、防震(地震及地震工程研究)及体系建设(防灾救灾体系、社会经济和防灾救灾信息),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等列入防灾科技计划之中开展重点研究,该计划与推动产业化发展关系不大。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是唯一一项涉及文化教育领域的“国家型”科技计划,主要为适应知识社会发展趋势及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平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产业化方面进行探索,为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民生类计划的投入在整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中所占的比例原本就不高,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出现了计划的“关、停、并、转”现象,研究领域逐步缩减并且单一化,目前仅有“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一个计划尚在执行中。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这类计划被认为与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台湾经济作用有限,与设立、实施“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初衷联系不紧密,因此逐渐被边缘化。
4.能源“国家型”科技计划是台湾“国科会”推动的第十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其涵盖的领域相当广泛,其性质也比较特殊。由于能源技术是近百年来全球技术开发的焦点,属于相当成熟的技术范畴,因此需要开展基础研发的技术和进行产业化拓展的空间并不太大。由于台湾常规能源缺乏,99%的能源需要进口,而风力、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台湾反倒有一定的空间。因此,能源“国家型”科技计划把重点放在了节能减碳、能源技术(重点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及能源技术综合利用、政策规划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研究课题涉及的范围广,首期计划(五年)的预算就达到300多亿元。由此看来,能源“国家型”科技计划不能看着是一项单纯的经济产业类计划,它与社会发展和民生都密切相关。
教学相长,受益匪浅
从留校到现在,为了不同的教学需要,我先后承担了普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技术学、生化工程、发酵设备、高级微生物学等课程的讲授与实验任务。我深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始终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虚心向知名教师及同行学习,取长补短,寻找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针对学生实际,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力求寓教于乐,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授课内容清晰、深浅适宜、层次分明,实现师生互动效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教研促教学,我先后成功申报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省教育科研所“十一五”3项规划项目,2项河南省社科联教研项目,通过鉴定项目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篇,其中3篇获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1998年所带班级微生物学课程在全校统考中,名列第一名,获校教学二等奖。所主讲的农业微生物学和普通微生物学分别在1998年和2003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我的教学成果优异,在连续十学期的教学考核中成绩优秀,2001年、2005年和2007年三年均荣获河南农业大学校级教学优秀奖。在我对学生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张老师,听了你的课不仅使我们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一门艺术,学会了如何做人”。也正是学生的这一句话,时刻激励着我,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争取将课上得更好。
爱心育人,乐在其中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所以自留校以来,我主动承担94级微生物班、99级生物技术三班和2007级生物技术二班的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时时刻刻从生活上关心、从学习上引导、从思想上教育、从行动上启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家的温暖和温馨。大学生不同于高中生和中专生,他们思想活跃,有新想法、新思维,所以更需要老师从正面加以引导。按照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来实施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以“新生赢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对其进行教育,强化忧患意识,要求他们从入学开始就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就业、考研、出国,然后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实施自己的学习计划。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以研促教,不断进取
高校教师不同于高中和初中或小学教师,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自留校工作以来,我跟着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在自然科学领域开辟出了一条自己的研究路子。近年来,在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微生物酶在环境上的应用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主持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1项,普通攻关1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攻关项目1项,与黄委会勘测设计院横向合作项目1项。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6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科技推广、技术服务方面成绩突出,1998年与邱立友老师主持设计的三门峡市渑池生物化工厂,为当地提供了300个就业岗位,年创利润1000余万元,被三门峡市评为“明星乡镇企业”。所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多酶利”复合酶制剂系列饲料添加剂的市场前景》,在团中央和全国科协举办的首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国家银奖”,这也是我省高校获得的唯一奖项,该项目同时荣获了该年度河南农业大学 “校长奖励基金”一等奖。近年来我在《高校化工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土壤》《应用生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参与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等8部。2008年度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河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议专家。
同时,中关村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强大活力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主体。中关村地区的农业及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所储备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中关村的一些农业科技企业成为这些技术的转化器,并对相当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迅速进入市场。如金色农华对农大108玉米的转化;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用植酸酶的研发和转化;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抗虫棉的研究和转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组研发及工程中心、世界生物信息学中国节点等多个重点实验室、院校和研究机构,确立了中关村在我国农业科技中的“硅谷”地位。
农业科技的创新引擎
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发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尤其是在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的直接支持下,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技术的国家;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国内从事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已经超过200家,其中,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占全国的20―30%,研发队伍1万多人。
国家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生物领域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3以上,由此促使我国生物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有的甚至处于领先水平。以转基因抗虫棉大面积推广为代表的重要农作物现代育种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在水稻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的发掘和应用、克隆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都具有一定优势。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实现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农业生物技术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
生物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在过去20多年里,我国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约10万名生物技术及相关人才,每年还有约4500名生物技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海外的30多万学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分布在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据统计,《nature》《science》等著名刊物上生物技术方面的论文25%是由华人完成或参与完成的,华人生物科学家是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一支重要力量。不管是从现有的人力资源,还是从人力资源储备上,我国都有在生物经济中竞争的能力。
农业生物技术硕果累累
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农业生物技术近年来在北京市发展迅速,部分成果已经用于农业生产,并初见成效。
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市细胞工程已经育成一批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小麦、水稻、白菜、甜椒、辣椒和茄子等新品种,大大缩短了新品种的育成时间。其中“京花1号”是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的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种植的冬小麦,累计推广种植800万亩。199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桔红心”白菜,育种过程中采用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使育种时间缩短了4―5年。海淀区植物组培技术实验室应用花药培养育种技术培育的17个甜(辣)椒系列品种或杂交种,已在全国范围推广,累积销售种子11万公斤,种植面积上百万亩,增产1.9亿多公斤。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开展小麦、白菜等为代表的作物、蔬菜基因工程育种以来,目前转基因植物研究已扩展到玉米、林木、草、花卉等10余种经济植物,其中优良烘烤品质的转基因小麦、抗病转基因白菜、造纸专用转基因杨树、抗旱转基因草等研究已进入产业开发的前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还获得了包括抗病、抗逆境和品质改良等方面有自主产权的17个基因。
采用分子标记技术为玉米种子进行种子纯度检测服务,4年来避免经济损失和节省鉴定费以及种子质量提高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2.6亿元。1996年北京市建起生物防治科研中试基地,年生产赤眼蜂120亿头,在京郊防治玉米螟34万亩,经济效益3400万元,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人造卵赤眼蜂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和在田间大规模应用的国家。
为促进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北京市建立了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果树核心种质资源中心、畜禽生物制品研究中心、淡水鱼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防治中心等10多个科技创新基地,启动了作物和蔬菜单配体育种、作物分子育种、植物功能基因组、家畜胚胎工程等技术项目。
另外,在京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自主研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如: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在转基因油菜种子、转基因抗病水稻、基因工程高效表达植酸酶生产技术、基因工程高效表达木聚糖酶生产技术等。
可以说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高精尖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北京,北京已经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科技成果高端辐射的中心。
“农业硅谷”的领跑者
中关村的科技经济价值不仅仅表现在IT产业上,而且表现在农业生物技术上,它具备发展成为中国“农业硅谷”的潜力。据预测,未来生物经济将10倍于信息经济,21世纪是生物世纪,生物基因工程正彻底改变着农业史。作为人口大国,人口的迅速增长、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使我国粮食生产以及生活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希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
一批大型农业科技企业也在中关村崛起,大北农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3年,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博士当选中关村优秀企业家,柳传志、杨元庆、丁健、吴鹰等IT风云人物都在上届获得此项殊荣。大北农获奖的意义在于,中关村正在确立自己农业硅谷的地位,而大北农就是农业领域里像联想一样的标志性企业。
大北农集团是以邵根伙博士为代表的青年学农知识分子于1993年创办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如今,大北农已发展成为以饲料、动保、种业、植保为主体的科技产业,以中国农民大学、农博网为两翼的农业知识产业,拥有30名博士、70名硕士、5名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的高级专家组成的研发队伍,5000多名员工、40多家生产企业、分公司和500多家专营店、1000多个县级知识服务站的农业知识企业集团。
英文名称: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福建农业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0925
国内刊号:35-1279/S
邮发代号:34-1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 质量 评价 标准 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213-02
1 高等农业院校主要人才类型
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总体上可分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三类:研究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主要任务是探索、发现农业科技活动规律;复合型人才主要任务是运用已知规律,进行应用理论、技术理论的研究、开发、规划、决策以及领导“改造农业”。上述两类人才要求基础理论根底深厚,知识面宽,善于学习、思考和创新。应用型人才主要任务是在农业生产或社会服务第一线,领导和组织把设计、规划方案付诸实施并具备应用研究能力。
(1)研究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素质结构特点:综合知识+复合能力+创业精神。(3)应用型人才。经济结构整体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兴起,迫切需要大批在生产、管理一线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农产品开发、试制,可使研究工作深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的“高学历蓝领”,这是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的客观需要。
2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高等农业院校一方面要遵循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另一方面要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以及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21世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特点,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根本,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充分体现农业大学“高起点、强实践、重研究”的特点,培养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创业于一体,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提高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知识结构上要强调复合型要求。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考察。纵向主要是指知识层次结构,可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知识三个层次,组合呈梯形。横向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层次上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宽窄及专业知识量多少。
能力结构上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三部分: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与能力)、人文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交往和合作,组织、判断和领导能力)、观念技能(价值观、决策能力、战略思想,尤其是创造性地提出新观念)。
素质结构上注重学生专业思想修养与现代人格理想塑造结合。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与其他行业比较,农业仍将是经济效益不高,又十分艰苦的行业,其具有的重大社会效益,要求在素质机构上首先具有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意志力和学农爱农、艰苦奋斗、献身农业的精神品质;业务素质应在博学基础上能够驾驭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农业实际问题,善于实践和创新;文化素质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积淀,应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科学素养;身心素质方面应具有健全体魄、健康心理、完善人格。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3 人才培养框架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系统整合、整体优化、综合性的“宽、厚、多、高”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和课程间壁垒,重组、整合和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建立大学科课程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做到培养方案个性化、教学内容基础化、学生学习主体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宽”指宽口径,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厚”指厚基础,基础坚实、基本技能扎实;“多”指多方向,涉足两个或多个专业、学科,具备多种学科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高”指高素质。
3.1 培养规格
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领,强调基础与应用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基础扎实、富于创新,勇于创业。
(1)“3+l”:前3年学习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1年在实验室或实习基地,参与研究项目,进行研究并完成学士论文。
(2)“本硕贯通6年制”或“本硕博8年制”:前3年学习基础理论与基本实践技能,1年在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平台拓展、巩固专业理论,提高实践技能,2年在技术合作及学术交流平台、研发中心完成研发项目及硕士研究论文,2年完成博士论文,博士后阶段可进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相关成果转化。以“强化两头,优化中间”为原则,强调统筹,即在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不同层面上统筹培养过程。
3.2 课程设置
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分段培养,1~2年级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教育,3~4年级按专业方向进行个性化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按照实验、实习、科研与创新训练、创业实践教育等确定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3.3 教学管理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个体差异和具体需求,增加柔性与灵活性,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自主设计发展方向,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树立全面教育教学质量观,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起教学目标、过程和重点环节相呼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 人才培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