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9: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足球训练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国足球的改革经过了9年职业化的洗礼与竞赛的检验,已营造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但水平却没有本质的提高,而议论最多的就是足球人才的匮乏,后备力量的不足.没有一个雄厚的后备人才基础,没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大军,我们在竞争中就会始终处于下风.一些足球先进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基础训练,坚持不懈地抓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并且不断地增加后备力量的雄厚基础.我国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被许多专家、学者反复强调,近年来,我国提出的“1316”计划,以及中国走向2002年夏令营等形式,其目的就是造就我国的新一代球星,尽可能地与世界足球强国共上一条起跑线,打造出一条科学化、系统化,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青少年训练体系.
1不要过早追求成绩.打好基础是搞好基础训练的前提
无数事实证明,哪个国家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抓得好,哪个国家的足球上去得就快、要打好基础,就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目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基本功不过硬,训练比较粗糙,除业务水平方面的素质外,与很多教练员过多考虑眼前的比赛成绩有很大关系.不少球队为了急功近利,极力在某些应急的身体素质(主要是力量和耐力)方面,或某些马上能用得上的技、战术上下功夫.
尽管这些运动员一时凭借身强体壮能取得较好成绩,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严重违背足球发展规律的.许多运动员昙花一现,正是这种“加速”训练所造成的恶果.从很多球队的成长过程来看,也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北京队、上海队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经验,他们的运动员在少年时期的成绩,较某些球队并不算突出,但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以后,他们却能一直保持全国较好水平,这正是青少年时期基础打得比较好的缘故.我们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但是我们一定要按照客观训练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足球运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对青少年进行多年系统的全面训练,一定要改变那种单纯为了应付比赛,过早地片面地追求成绩的错误倾向.
2发展青少年个性培养。突出重点是搞好基础训练的关键
为了打好基础,我们要在思想作风,身体素质及技、战术等各方面对运动员全面进行训练.但是全面训练一定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主次不分.这才更有利于运动员的全面提高.
2.1根据年龄特点,注重灵活性培养
一方面,这是足球运动本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青少年时期,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和灵活性都比较高,可塑性大,特别有利于速度和灵巧性的发展.如果运动员小的时候这方面的训练抓得好,就给日后进一步提高技、战术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发展速度方面,不仅要抓奔跑速度,而且要特别注意提高运动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完成各种动作与配合的速度.在训练中,不论练习冲刺跑或完成其它各种动作,提高运动员的动作速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运动员动作速率不快,长大以后就很难改变其慢速的动力定型.发展灵巧,要着重提高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在训练过程中,除相应抓好腿部力量的发展外,还应特别注意腰腹力量的训练,以提高运动员重心移动的灵活性,增强其变速、变向的能力.在优先发展速度与灵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其它素质的协调发展.如灵巧方面,若没有一定的力量和较好的柔韧性作基础,灵巧性就难以提高.
2.2基本技术要以控制球和脚法为主
在青少年训练中要着重抓好控制球和脚法的训练,这是全面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尤其是启蒙阶段的少年儿童,首先要练好以带球为主的控制球技术,这是进一步掌握其它技术的基础.因为一个球性熟、灵活性好的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其它技术一般是比较容易的.由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因此也最容易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如果我们在训练中不能很好的抓住这一点,对运动员FI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是很不利的.其次,脚法的训练也十分重要,没有过硬的脚法,传球和射门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技术训练中,还应着重抓好脚法训练.
制球的训练,要以熟练掌握各种带球动作为基础.随着运动员对球性的逐步熟悉,进而不断加强接球摆脱、带球突破能力的训练.脚法训练也一定要从实战需要出发,尽可能在接近比赛的情况下进行.在少年儿童中广泛采用小球,小场地进行训练和比赛,是促进打好基础,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2.3战术上应加强基本意识与基础配合的训练
基本意识的培养,要贯穿于技术训练之中,运动员明确了解了每个动作的目的,在比赛时才能合理运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局部的攻防配合的战术意识的训练,提高运动员观察、判断、正确行动、协同配合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足球比赛中,局部的基础配合是构成复杂的整体战术配合的基本因素,根据足球运动易守难攻的特点,基础配合训练的重点应着力于两三人间的进攻配合,特别是“二过一”战术配合.在所有“二过一”的配合中,踢墙式“二过一”又是最重要的.每一个运动员都必须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它.
3多打比赛是搞好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
体育运动的特点是比赛,运动员在比赛中反映的能力是我们搞好基础训练工作的依据,多打比赛是近几年我国青少年队伍迅速发展的一条经验,但是与足球较先进的国家相比,我们的比赛仍然少得可怜,例如,巴西青少年队员一年可以打80-90场比赛,而我们仅只有20场左右,并且比赛质量不高.中国足协早在北京红山口召开的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会议中再三强调“让更多的青少年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去踢球”,并提出了两个决定和一个通知,但由于我国的体制、组织机构等方面原因,造成了“体字号”孤掌难鸣,青少年队伍少,经费不足是诸多问题中突出的问题,而且这些都不是球队及运动员自身努力所能改变的.我们认为有两种解决的办法:(1)是找比自己强的队伍打;(2)在比赛中提出相应的技战术要求.
前者是让人家带着打,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通过比赛学些东西,有利于比赛;后者虽然没有强队的条件,但要在比赛中提出一些技、战术指标和要求,要求队员去做,这样即使比赛的质量,激烈程度不高,但能在技、战术方面达到要求也是有收获的.多打比赛,认真比赛加上刻苦训练是青少年运动员迅速成长的双翼,所以教练员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4对青少年基础训练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4.1处理好基本技术训练与实践训练的关系
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训练,这是我们搞好运动训练的一个根本原则,但是,我们在训练中也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实战训练,而忽视基本技术的练习,不然各种技术动作重复次数太少,缺乏细致的磨练,
是不利于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的.在青少年训练中,我们一定要按照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由慢到快,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非对抗到对抗,逐步提高难度.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面,而忽略了另外一面.
4.2应注意运动量的安排
1.1主要研究方法得到继承和普及,运用熟练性水平提高由表1可知,论文研究方法使用频数排在前四位的依然是我国足球科研主要的研究方法即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和观察法[3],使用频率分别为文献法75.3%、统计法51.4%、调查法46.2%、观察法28.3%,远远超过相同期刊19992006年间的统计结果(文献法24.7%、数学方法36.2%、调查法24.5%、观察法23.1%)[4],说明在论文的研究中足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得到了继承和普及.体育科学研究中常用体育科学方法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是科学方法运用熟练性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一[5],由此可见,我国足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运用熟练性水平得到了提高.
1.2不同研究领域方法运用的独特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对足球教学、训练、比赛和实际管理工作以及足球运动发展和变革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相关社会影响因素的调查.因此,除文献法外,足球教学训练研究论文运用频次最高的就是调查法(表1),说明研究人员充分认识到只有多途径、多视角地研究该领域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该领域论文研究方法运用频数较高的还有统计法、观察法、逻辑法等.比赛分析研究论文主要通过观察法来实现研究资料收集,文献法也是该领域论文研究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由于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准确地用数量这一客观证据来描述和分析足球比赛的特征和规律,统计法的运用频数是四个研究领域中最高的,大量运用了推断和多元统计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比赛分析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人体科学应用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频数依次为统计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说明其研究方法运用秉承了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传统,即/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统计数据为依据0[6].由于是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方法在足球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有时需要对具体的研究对象或有关专家进行调查,调查法也是该领域研究使用频数较高的方法之一.
人文社会学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频数依次为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逻辑法等,其方法运用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烙印.研究的实证资料主要通过调查方法来收集,研究的理论资料主要通过文献法来收集.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研究,如足球文化、球迷现象、道德伦理、足球运动发展的历史、足球运动与社会体育关系研究等,主要通过具体的逻辑方法,如比较与类比、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辩证地揭示足球社会现象,探索足球社会发展规律.任何具体研究方法都有其方法学的理论基础和具体要求[5],由表1可知,除文献法在各个研究领域的论文中都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外,随着我国足球科学的发展,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逐渐明确,研究内容不断明晰,科研人员能按照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内容等实际需要而灵活运用[7],不同研究领域论文方法运用的独特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如除文献法外,足球教学训练和人文社会学这2个研究领域的论文主要常用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和统计法,但是,在它们各自的具体研究领域,也反映出方法的独特性,如足球教学、运动训练问题的研究方法与足球运动市场经济、俱乐部经营管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区别;比赛分析研究论文主要通过观察法来实现研究资料收集,同时,其统计法的运用频数是四个研究领域中最高的;人体科学应用研究主要采用统计法,实验法的运用频数是四个研究领域中最高的.
1.3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明显增强马樟生等的研究提出/足球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0[8],为了了解论文科研方法综合运用的状况,对其运用的研究方法数量进行了统计.由表2可知,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数量统计结果相比较于李仪的研究结果(1种方法占74.10%、2种方法占21.26%、3种及以上方法占4.64%)[9],运用1种研究方法的论文比例明显减少,运用3种及以上研究方法的论文比例明显增加(占58.8%),并且远远超过运用单一或2种研究方法的论文,足球论文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能力明显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当代的足球科学研究正向高度综合性发展[10],需要探讨和研究的因素不断增加,因此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发挥研究的综合作用,以增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此外,随着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供选择的科学方法明显增多[5],为足球科学综合运用研究方法创造了方法学条件.
1.4重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虽有歧异却并不排斥和矛盾[11],如果能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使用,不仅能克服单一运用某种方法带来的缺陷,而且,必然在方法的使用上表现出更为全面的优势.调查发现,四个研究领域的论文在逻辑思辨的基础上,较好地结合了统计方法(足球教学训练研究为66篇,占48.2%、比赛分析研究为55篇,占74.3%、人体科学应用研究为27篇,占64.3%、人文社会学研究为48篇,占37.5%),利用统计方法对大量调查、观察、实验和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较准确地用数量来揭示影响所研究问题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较精确地描述了研究结果的本质与规律,从而对问题做出了客观的阐释和理解,提升了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1.5统计学方法运用水平明显提高统计发现,有196篇,占51.4%的论文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研究人员大量运用了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复杂的推断性统计方法,远远超出了/大部分论文所运用的数学方法还停留在百分比、平均数的水平0[4],统计学方法运用水平明显提高,如论文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复杂的、多变量的研究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较准确地用数量来揭示了影响所研究问题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提升了研究成果的理论深度.
1.6实证主义倾向表现明显统计发现,除比赛分析论文外,其他三个研究领域的足球论文大量运用了多种类型的调查法(表3),特别是对问卷调查法的使用,问卷调查法由于具有实证性质,有助于获得定量化事实材料,能帮助我们收集系统的数量化资料、经验理论假设[12],体现了足球科学注重采取定量的手段,依据客观的验证来分析和研究具体足球问题的研究特征.此外,人体科学应用研究有38.1%的16篇足球论文运用了可靠性、科学性。较强,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具有实证性质的实验法.由此可见,足球论文的研究中重视/借助于调查、实验等实证方法,获得更多的支撑论据,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有理有据,得出可靠的结论0[11],说明足球论文的研究中比较重视对研究对象的测量与客观分析,强调客观事实,实证主义倾向表现明显.
1.7参考的文献资料类型全面由表4可知,论文的参考文献种类较全面,涉及图书、期刊、论文集、学位论文、标准、报纸、汇编、报告、电子文献和未定义类型文件(该类型文件只做一种统计)等10种类型的参考文献,这表明论文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进一步拓宽,参考文献的分布正在逐步扩散.期刊、图书长期以来都是我国足球科研人员主要和习惯参阅的文献类型,参阅频数排在前两位;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文献,由于其知识覆盖面广,时效高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获得更加快捷、轻松,正日益受到我国足球科研人员的关注,参阅频数排在第三位,将来有可能成为我国足球科研的主要参考文献类型.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参阅频数也较高,说明我国足球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教育与科研水平正在提高,最能代表其科研水平的学位论文正日益受到我国足球科研人员的关注;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虽然参阅频数不高,但它们正日益丰富、充实着我国足球科学的文献资料库,使我国足球科研的文献资料更加全面.
1.8资料收集、加工手段日趋科学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供足球科学研究使用的先进科学技术日益增加,这些技术的运用为足球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条件与应用保障,促进了足球科学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发展.调查发现,大部分足球科研人员都掌握了较为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联机检索系统和各种机构或专业网站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实现了文献资料的计算机检索,文献资料收集手段日益现代化,从而保证了文献资料的全面性、时效性.此外,科研人员大部分都能利用各种统计软件如SPSS、Excel对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部分科研人员还把Poiar遥测心率手表、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新型身体机能测试系统、QualisysMCU500GC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和SIMIOmotion7.3三维运动图像解析系统等现代科学的高新技术运用到具体的研究项目中,从而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科学化水平.由此可见,我国足球科研人员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正在逐步加强,研究资料收集、加工手段日趋科学化.
2结论
关键词: 足球队 现状 对策
前言:我校足球队2004年代表河北省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足球预赛中又荣获北区亚军,决赛获得第七名。2007年我校承办“李宁杯”全国大学生足球(北区)比赛并获得冠军。近来在全国大学生足球比赛中名列前茅,可以看出学校对足球的重视。但我们也要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队伍建设,争取更大的进步。笔者针对近两年的教学、训练及带队比赛实践,对我校足球运动的现状及长期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几条加强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希望能为我校提高校足球运动水平贡献微薄之力,并与广大同仁共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石家庄经济学院足球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石家庄经济学院足球队招生、训练管理的有关文件,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
1.2.2调查法。通过和我校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士、以及我校足球队队员进行面对面座谈,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2.3观察法。通过观察训练和比赛,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改进的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来源。
生源是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生源主要有三个:(1)普通高中足球爱好者,这部分学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比赛经验少,运动水平相对较低,这是目前我校足球运动员的主要来源。(2)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有较好的训练基础,经过系统训练完全可以达到较高水平。(3)职业队退役运动员,这部分学生水平相对较高,比赛经验丰富,能够直接上场比赛。其中,前两部分学生年龄比小,一般在17~19岁,有着良好的身体条件和早期训练基础,经过高等学校2~3年科学系统的训练,完全可以达到较高水平。但是,目前在校的足球运动员大多数是足球训练水平不高、运动潜质不大,可继续挖掘的运动潜力相当有限,训练的效益较低,使我校整体足球水平有所下滑,竞争也不是十分激烈,这不利于我校足球的高速发展。
2.2训练经费情况。
经费是运动员训练的保证,是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发展的基础,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训练、比赛和科研质量。目前我校只能靠学校的体育经费来维持训练和比赛。经费不足使运动员的训练补贴、营养补充和医疗监护得不到保证,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训练质量和运动强度便会受到影响,运动技战术水平很难提高。而且由于经费不足,足球队参赛机会少,运动员缺乏实战经验,缺乏在强对抗环境下的彼此磨合和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无疑也阻碍了足球队整体水平的提高。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校足球队发展的瓶颈。
2.3教练员情况。
教练员的知识水平较高,具有相应的足球基础理论知识,但缺乏较深刻的足球运动实践经验和足球专项训练理论知识,参加培训“充电”的机会太少,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我校足球队的训练目标与客观要求及在授业难度、深度和训练工作强度、责任感等方面,对教练员均提出了较体育课教师更高的要求。然而,训练工作量未纳入正常的工作量,训练津贴得不到保障。这些对运动训练工作缺乏客观评价和应有认可的现状,严重挫伤了教练员的积极性。
2.4比赛太少,球队缺乏足够的实战锻炼的机会。
训练效果的优劣,训练水平的高低最终要反映到比赛中去,而比赛的内容与比赛的结果又促进球队训练管理的完善与提高。但是,目前我校足球比赛场次较少,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只练不赛”的窘境。这种缺乏比赛和明确的训练目标的现状,不仅严重影响训练的积极性,而且教练员和运动员也缺乏对训练实践有针对性的、实战因素的设想与考虑。这种训练比赛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严重影响各高校球队训练计划的制订,以及对其各阶段训练效果的准确评价,不利于调动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实战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3.对策与建议
3.1改革招生体制,完善招生渠道,目前各省市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制度不尽相同,客观上使一些优秀运动员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升学,给我校高水平运动队造成损失。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校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应该在多渠道并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建立与俱乐部,足球重点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训练体系,这样我校可以发挥资金、科研、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对一些具有足球天赋的青少年进行集中训练和管理,确保高水平足球队的生源质量。
3.2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教练员水平,教练员的科学化训练水平对高水平足球队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化科学训练的发展对教练员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将成为教练员的基本素质。针对这一现实,应重视对我校内部具有教练员潜质的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对他们实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其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设立足球教练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3.3加大经费投入,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一、要尽最大可能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训练和比赛的正常进行;二、要积极争取社会赞助;三、要在保证学校对足球队发展的决策权和宏观指导权的前提下,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把足球队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与一些实力雄厚的行业体协、企业挂钩,联合办队,共同受益,实现足球队经费结构多元化。
3.4加强对足球队的科学管理和服务。高校足球队的内部管理工作涉及学校的很多部门,协调职能相当重要,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直接负责协调工作。从学籍、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学习、运动训练、日常生活等方面入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虽然是软件系统,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制约或者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影响我校足球队的发展。所以应建立一种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
3.5比赛能更好地检阅训练的水平,刺激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多提供外出比赛的机会,利用假期集训,增加比赛场次,对促进我校足球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志辉.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VOL38(11):51.
1.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中应当确立的科学发展观
2.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
3.“足球梦”与“中国梦”——《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足球改革与社会变革”论坛综述
4.当代中国发展足球运动的新型社会文化建设意义
5.中国足球改革诠释——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思考
6.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需要理念引领
7.增长模式:从“校园足球”开展看“全国学校足球运动联盟”建设态势
8.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
9.论中国足球崛起之道——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王晋教授访谈录
10.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11.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
12.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
13.巴西足球运动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
15.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研究范式与体能训练研究
16.对校园足球的“八路突破”的理解与深入——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三
17.校园足球运动县域推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临颍县校园足球发展工程为例
18.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
19.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20.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21.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较研究
22.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演进及启示
23.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策略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24.荷兰足球历史崛起与持续发展探究
25.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
26.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产品属性研究
27.欧洲国家职业足球产业政策研究——以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例
28.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29.校园足球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30.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传球方式特征研究
31.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及其文化背景探析
32.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3.日本职业足球发展战略
34.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5.基于校园足球视角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
36.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启示
37.日本文明的现代转型与日本足球的成功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启示
3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
39.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历程回顾及策略分析
40.影响青少年足球兴趣的校园环境因素的调查研究
41.中国足球项目的价值目标、现实差距与路径设计
42.我国校园足球的异化现象
43.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
44.从阶级与社会控制视角解读英国足球演进历程
45.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研究
46.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
47.青年足球运动员结合球有氧耐力训练实证研究
4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49.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50.中国青少年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
51.基于实地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之理性思考
52.论完善中国足球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问题
53.中国足球体制改革与监管体系建设——概念、问题与方向
54.足球机器人小车总体设计思想及其单片机选型
55.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规模设计
56.我国足球价值的解构与建构
57.中日足球青少年培养比较
58.英国足球文化的特征
59.关于中国足球彩票发展的对策研究
60.中国足球生态系统的构建
61.多维视野中的中国足球文化特征
62.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63.中国职业足球“共同体”之殇——对中国足球“坦塔罗斯之痛”的社会学视域分析
64.男子足球与女子足球比赛攻守转换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65.中国足球文化与欧洲足球文化的比较
66.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因素及启示
67.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8.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代价及其控制
6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足球训练研究现状与前沿分析
70.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夺冠中超职业联赛的思考
71.足球比赛核心制胜技战术指标的探讨分析
72.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
73.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74.长沙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75.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的法律适用
76.我国足球球迷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建设路径研究
77.足球中的国民性
78.解析中国足球文化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影响
79.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注意问题——以我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情况为借鉴
80.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整体概况及发展策略思考
81.对欧洲足球四大联赛特征刻板印象的实证探究
82.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前场任意球攻守战术分析
83.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公共服务研究
84.现代足球战术体系的后现代化趋势研究
85.日本足球的发展对中国足球的启示
86.欧洲国家足球队进攻战术方法手段运用特征分析——以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为例
87.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88.德国足球崛起的历程及特征
89.足球运动表现研究进展、问题与趋势
90.FIFA 11+综合热身练习在足球运动中的应用——系统综述
91.中国足球改革的社会文化透视
92.论足球技术训练
93.中国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时空分布(1994—2013):格局和演化
94.我国职业足球去行政化管理方式的研究
95.世界足球起源研究——临淄蹴鞠发展及其传播推阐
96.从第世界杯足球赛看现代足球发展规律
97.现代足球比赛中双后腰打法的分析
98.中国足球产业化的分析与研究
99.上海校园足球发展研究
100.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刍议
101.英国校园足球启示:网络路径整合及多元资源配置
102.“校园足球”文化内涵及其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103.校园足球发展的动力及其耦合机制研究
104.现代足球比赛进球基本特征与规律研究——以第14~20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为例
105.不同颗粒密度人造草坪对足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及损伤的影响
106.中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分析
107.我国足球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108.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
109.我国足球运动管理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110.浅谈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
111.开展高等学校足球运动的新途径──五人制足球
112.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
113.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
114.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
115.现代足球的民族精神与中国足球的文化缺失
116.足球运动中的唯象理论实证研究——以国家(地区)经济实力与运动成绩关系为例
117.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
118.足球运动员在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119.关于足球运动起源之新论
120.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21.基于文化意义的足球内涵
122.足球比赛表现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3.足球人才全球化的实证研究
124.民间足球竞赛组织的发展阶段特征及主导环境因素
关键词: 角球 进攻战术 第15届亚洲杯 足球1/4决赛 阶段比赛
1.引言
作为定位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角球进攻战术的作用、地位日益显示出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球队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第15届亚洲杯1/4决赛阶段的8支球队运用角球进攻战术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角球进攻战术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为提高足球高水平球队的训练、丰富比赛方法和手段提供参考资料。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2011年第15届亚洲杯前八强的球队,分别是日本队、韩国队、澳大利亚队、卡塔尔队、乌兹别克斯坦队、约旦队、伊拉克队、伊朗队,共计8场比赛为研究对象(不包括加时赛)。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利用Internet检索了中国期刊网数字图书馆CNKI全文数据库,查阅了2000年以来,特别是第17届足球世界杯赛相关的论文,了解该论文研究的现状及相关资料,为本论文框架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2观察统计法。
采用常规的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赛各队角球战术运用情况,包括角球进攻总次数、射门次数、进球次数、上下半场运用次数、组织方式及运用效果等进行详细观察记录。
2.2.2.1统计尺度。成功:包括射进、构成射门两个因素。如果罚球队员将球直接传向球门,触及球门柱或横梁弹出均不算射门,若传出的球直接进入球门则为射门。失败:其他均为失败。
2.2.2.2统计要求。对上述观察指标均用规定符号记录在按比例缩小的场地图上;每次角球进攻战术配合均用1张图进行记录;每场比赛只统计全场90min的比赛时间。
对比赛录像的数据进行常规的比较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上下半时角球进攻战术的分析
根据对第15届亚洲杯1/4决赛阶段的8场、16队次比赛观察统计来看,本届亚洲杯1/4决赛阶段共运用角球进攻战术79次,平均每场运用次数9.9次,形成射门19次,射门率为24.1%,进1个球。其中上半时运用37次,射门7次,射门率为18.9%,进0个球;下半时运用42次,射门12次,射门率为28.6%,进1个球(见表1)。由此可见,上半时运用次数、每场次数、射门次数、射门率、进球五项指标明显低于下半时。
3.2角球运用特征的分析
从第15届亚洲杯1/4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的情况来看,角球进攻战术一般有两种组织形式:(1)长传配合角球,即直接将球传至罚球区或罚球区外正面地带的配合形式;(2)短传配合角球,即在角球区附近,通过2-3人的配合后,在边路或底线传中的配合形式。
由表2统计数字可见,在8场比赛运用角球进攻战术中,运用长传配合进攻角球次数62次,平均每场运用7.8次,射门率为24.2%,进球数为1个;运用短传配合进攻角球次数17次,平均每场运用2.1次,射门率为23.5%,未进1球。不难看出,长传配合角球平均每场运用次数多于短传配合次数,其差值为5.7次,射门率差值为0.7%(见表2)。说明角球都是在训练当中演练好的,罚球队员可以直接将球准确地传到既定的攻击点上;攻击点比较多,战术配合灵活较大,能发挥每个运动员的特长;进攻时,每个运动员的行动明确,彼此默契,这就保障了战术进攻的周密性和突然性。从中不难得知,长传配合角球是角球进攻采用的主要方式。
从运用长传配合角球传球落点的分布来看,传向点球点的次数最多,占长传配合角球总次数的38.4%,其次是前点,占长传配合角球总次数的33.3%,再次是后点,占长传配合角球总次数的13.3%(见表3)。说明把球传向点球点守门员不易出击解围或抓住。由此可见,在组织这种配合进攻时,运动员各自的任务、职责比较明确,扯动、干扰、摆渡、包抄及射门等动作环节都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不易出现混乱现象,以致贻误战机。
3.3战术运用效果的分析
从15届亚洲杯1/4决赛阶段角球进攻战术的运用效果来看,在统计的7个指标中,角球进攻战术被破坏的次数最多,占45.9%;其次是被守门员控制次数排位第二,占20.4%(见表4)。说明从这8场比赛来看,如果对方施行间接角球战术配合或把球罚出的一瞬间,防守队员就迅速向这一带区域移动去逼抢对方、封堵对方或及时破坏,将造成很有效破坏。如果在此基础上减少此类失误,那么角球进攻战术的成功率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研究表明,第15届亚洲杯1/4决赛阶段角球运用次数较多,效果较好。下半时角球运用次数、射门率明显高于上半时,但进球数只有下半时一个。
4.1.2从角球进攻战术运用的不同方式来看,长传配合角球运用次数明显多于下半时,运用效果均好于短传配合角球方式,说明长传配合角球是各队角球进攻战术采用的主要方式。
4.1.3从长传配合角球传球落点的分布来看,把球罚向点球点和前点是主要落点,因为点球点距离球门近,与球门构成的角度大,攻击面相对比较大,对球门形成的压力也就增大;而把球罚向前点,球速一般比较快,前点后蹭,后点插上射门,出其不意,灵活性比较大,干扰守门员的视线,为角球进攻战术的组织施行提供极其有利的条件。
4.1.4从第15届亚洲杯1/4决赛阶段角球进攻战术的运用效果来看,随着当今足球比赛攻防矛盾的日趋尖锐,角球进攻战术可能得到迅速的发展,且对比赛的影响越来越大。
4.2建议
4.2.1灵活运用角球战术,提高进球率。
从第15届亚洲杯1/4决赛阶段角球运用角球进攻来看,角球进攻战术的组织配合形式仍以长传配合为主。攻击点主要集中在门前的几个较近区域,以对球门构成威胁最大的点球点为主。攻门方式灵活,既有直接头球顶射,又有摆渡实施第二点攻击,还有反应迅速的门前补射。
4.2.2加强角球的训练,培养队员的默契。
角球进攻威力发挥取决于平时训练中的精雕细刻,取决于对战术组织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在角球进攻上队员要形成很好的默契,或利用手势、暗语达成共识。角球一般挑选在队里脚法比较好的队员来发,对身材高大、头球好的队员要重点进行角球技战术练习,找出合适本队实效性强的战术。
参考文献:
[1]王更生,孙力.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战术发展与变化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02):39-41.
[2]毛卫国,张文普,史海现,郭利周.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攻战术运用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VOL40,(4):59-61.
[3]孙雪翰.第5届女足世界杯进球方式分析[J].成功(教育版),2008,(9).
[4]赵宗跃,张晓磊.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战术的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VOL25,(4).
[5]高巍,杨浩.第13届亚洲杯足球角球攻防技战术特征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9,(3):114-116.
[6]舒川,虞勇,肖义慧.第5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8,(03).
论文摘要:众所周知,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衡量一个国家足球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它决定了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的兴衰成败。我国足球运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努力抓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是我国足球取得成功的根本之路。纵观欧美足球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选拔和训练工作,从培养体制和竞赛体制等方面也都有一套详细的计划。
1研究对象和目的
研究对象: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以期能给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查询期刊等手段查阅了有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30余篇,以便深人了解国内外就此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
专家访谈法:就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方面的问题向多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访谈和咨询。
逻辑分析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现状分析
3.1.1我国目前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4种体制:
(a)职业俱乐部系统的U-19岁、U-17岁和U-15岁三级后备梯队和由俱乐部主办的少儿足球学校训练体制。
(b)省级和行业体协全运会代表队和市级城运会代表队训练体制。
(c)各类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制。
(d)各类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体制。
3.1.2国外青少年足球培养方式
“金字塔”型的足球发展模式,在足球发达国家非常明确,国家、省及学校足协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非常重视。各级足协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职责分工明确,组织计划严密,有一套足球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金字塔”型发展的良性结构。
德国青少年足球培养方式
德国通过多种途径对足球后备人才进行培养,第一,由德国足协通过创建足球训练基地和提供教练员对有天分的青少年进行培养,截至2003年,已拥有基地500多个。第二,由德国各甲级俱乐部建立各自的后备人才培养指导中心对青少年进行培养。第三,通过与学校合作,例如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和巴伐利亚州足协已经和慕尼黑理工大学体育科学系合作,共同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方式
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的名称叫做“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制度”。建立训练中心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和发展日本足球,发掘未来足球运动员的优秀素材;创造良好的集训与指导环境。这个制度1976年开始试行,1980年正式全面展开。用了约15年时间有效地构筑了日本足球的基础。训练中心制度共有4级,从下至上分别为“地区训练中心”(覆盖全国,相当我国一般城市和地区),“都道府县训练中心”(47个,相当我国的直辖市和省),“地域训练中心”(关东、关西、四国、九洲等9个,相当我国华东、华南、西北等)和由日本足球协会直接主办管理的国家训练中心。另外依靠留学和职业俱乐部梯队培养也是日本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重要途径。
3.2科学选材
所谓足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指根据现代足球运动发展趋向和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以严谨的态度,应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完全客观性的指标和测量数据,并辅以教练员的经验进行的。早期科学选材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和深人足球选材的科学理论研究,制定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选材方法的模式;二是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广大在基层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们,从思想观念上重视选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科学选材的基础能力,实现科学选材理论与训练实际紧密结合。
3.2.1优秀足球运动员基本要求
间速度、爆发力、协调性,特别是维持90min奔跑的身体能力;
向自信、果断、意志力和注意力的心理特征;
(c)快速、对抗中熟练、准确完成攻守技术、特别是位置技术;
(d)有球和无球状态下的意识能力。
3.2:2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与国外选材的对比
3.2.2.1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学制和少年儿童生长特点并参考国际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对青少年足球选材分为二个阶段:
初选:年龄9一12岁;边学习,进人足球重点学校或少儿足球俱乐部进行教学和训练。
复选:年龄12岁,边学习,进人业余少体校或青少年足球学校足球班培养。
精选:年龄15岁,进人更高一级的运动队进行比较专业的训练。如:国家少年队;俱乐部的后备队;省、市级足球学校。
3.2.2.2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
为了能给有天分的青少年提供接受训练的机会,德国足协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众多的训练基地,供青少年进行训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负责选材的球探和工作人员,收集那些有天分的青少年的基本资料,然后将他们直接招收到足协直属的训练基地接受正规训练。
3.2.2.3荷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
以费耶诺德俱乐部为例,俱乐部除了一线队和预备队外,还有从u一7到u一18和u一21共13个后备梯队,每个球队18人,每年都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调整。其选拔青少年球员的情况为:每年五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是费耶诺德俱乐部的选秀周,很多不同年龄段的球员聚集俱乐部的青少年训练中心,由俱乐部的教练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要求安排训练,负责选拔。选拔年轻球员不光看重身材和素质,更注重选手们的天赋,对球的感觉和特长,以及是否符合具体打法的位置的需要。这样就给很多身材较矮的球员以更多的发展空间,避免天赋球员的流失。另外,费耶诺德俱乐部还有自己的球探,负责发现和引进其他国家的不同年龄段的优秀球员,使他们的后备人才库得以不断的补充和强大。
3.2.2.4日本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
日本在选拔和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方面具有独到的风格,他们将学校作为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各地的大、中、小学基本都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和球队。每年都举办中小学和高中比赛,这些比赛有全国性的,也有县和地区性的比赛,通过比赛发现和选拔优秀的青少年选手进人日本足协直接管辖的“训练中心”接受训练。
3.3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教练员无疑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道德价值观正在形成,作为教练员应教育他们从小树立坚定的事业心,有强烈的祖国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和教育青少年运动员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贡献与待遇之间的关系。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运动员,虽已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但由于其逻辑思维还主要以经验为主,其心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如果父母,教练等过分要求运动员注重成绩,必然导致其过分追求成绩,而不注重自身技术水平是否真的提高。
3.3.2青少年足球训练应遵循的规律
3.3.2.1遵循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
足球运动的发展是以比赛为轴线的,足球比赛浓缩了足球运动发展的精华和成果,反映出足球运动的轨迹和规律,足球比赛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既是现代足球训练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足球比赛的需要。具体特征有:速度和对抗特征;时间和空间特征;进攻和防守特征;整体和个体特征;体能和技能特征;实力与压力特征。
3.3.2.2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
青少年正处于有规律的快速生长发育期,其解剖生理特点和身体机能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该严密注视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和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
3.3.2.3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足球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机理是在大脑皮层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即是一种复杂、连锁、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它的形成具有间断性变化和规律性,可分为4个相互关联的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3.3.3认真打好基础
青少年各年龄段的训练必须依照完成相应阶段的训练任务来进行,贯穿其中的各类比赛也是如此,那种单纯以追求成绩为目的的比赛、弄虚作假以大打小等现象应坚决杜绝。任何教练员都应牢记:评定青少年足球训练效益的高低除了参考比赛成绩以外,最根本、最富有价值的尺度应是基础训练的全面扎实程度,人才的输送率以及运动员的发展潜力。
3.3.4学习训练两不误
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教练员不能只关心训练而忽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更不可利用训练去冲击他们的文化学习,应经常了解和督促他们的文化学习,并与学校和家长保持联系,共同配合,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实行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
3.3.5科学的技术战术训练
曾执教的山东鲁能和上海申花青少年队的著名外教柯柯维奇认为“青少年球员要成为一流的足球运动员是一个长期、系统而具体的过程,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足球技能的掌握有其自然规律,只有了解并尊重这些规律,才能进行有的放矢地训练。”他将球员成长过程分为3个层次,5个阶段(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柯柯维奇的多年训练计划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根据各年龄的身心特点制定其训练目的和课程结构,具有系统与连续性,系统的持续训练是取得理想训练效益的必要条件,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必须通过有机体自身的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各部分肌肉及至每个细胞的变化,一点点地去实现。因此对相应年龄有不同训练计划,这样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才能适应发展、成熟。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重视对青少年培养,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有半点虚假和马虎。通过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楚其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和应该改进的问题,对青少年的培养应深人加强他们的心理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教练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具备社会使命感,全身心投人。如果我们有了厚重的社区足球和校园足球,有了半专业性质的业余体校和足球学校,有了坚实的俱乐部各线梯队,层层积累、厚积薄发,就形成了中国足球的金字塔。
4.2建议
4.2.1政策方面—最大限度发挥举国优势。首先由体育总局牵头,会同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研究制定发展“校园足球”和“社区(小区)足球”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实施步骤和各种保障措施,形成文件,联合通知、转发各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让学校、社区(小区)足球工作引起全社会关注,形成社会办足球的局面。
4.2.2管理方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现代足球运动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青少年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健全各级青少年管理工作机构;要提高足球普及水平,各级足协、职业俱乐部和教育部门必须同步工作。
4.2.3资金方面—让穷人家的孩子踢上球。无论校园足球还是社区(小区)足球、或者其它形式的青少年培养模式,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体育总局应建立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按一定比例,从体育、足球彩票及职业俱乐部的收人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基层教练的薪金发放、场地的设施建设、比赛的组织工作……这是搞好青少年足球的保障。
4.2.4设施方面—让孩子们有踢球的空间。各地方足协、有关部门要在体育馆外部和公园、住宅小区内等有条件的地方,兴建、增建和改建足球场,让孩子们享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是否收费、收多收少,应视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而定。
论文摘要:在对足球战术意识的理解基础上,详细阐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训练与培养的方法,培养球员在实战中运用合理冲撞,积极抢、遥、围对方控球者以及抢时间,争空间力争主动的意识。
1前言
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运动行为)都受意识的支配。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观察、判断、正确行动、协同配合与随机应变的能力,称之为战术意识。战术意识反映在比赛中,集中体现在运动员有球与无球的行动上。及时、恰当、合理、有效的技术运用,正是一名足球运动员高度战术意识的充分体现。因此,熟练的技术必须依赖完善的战术意识,只有具备战术意识的技术才能在比赛中发挥作用。
足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与战术构成的竞技运动,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学与训练的复杂性。现代足球的发展,攻守平衡的打法,对战术意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目前青少年足球训练来看,运动员在短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已不是困难的事情,而如何将各种技术合理、适时地运用于比赛中,即战术意识的培养是每一位教练员深感重要而又办法不多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的实践,提出一些可操作并在实践中检验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战术意识培养方法,旨在引起广大同仁对该问题进行深人的探讨。
2训练中战术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运动训练为战术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向运动员支抢时间,争空间力争主动的意识。讲述足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战术知识的理解,结合技战术训练与教学比赛的要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在高速、复杂的对抗练习中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增强了意识和应变能力。虽然各种技战术以及运用技战术的能力最终要通过比赛得到检验,但是,平时的训练积累是至关重要的。比赛场上任何“灵光闪现”或“恰到好处”都离不开日积月累。
2. 1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运动员的战术知识,加深战术概念
战术意识首先源于对战术知识的理解,只有理解得越深刻,战术意识才能体现得越自觉、越充分。因此,尽可能从理性上培养运动员的战术素养,是增强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有效途径。这包括利用各种机会讲授战术理论课,观摩优秀运动队的比赛,请优秀的成年队员现场教学示范,邀请高水平教练员讲述现代足球先进打法和典型的战例等,组织运动员开展积极地讨论和认真的分析。
2. 2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
2. 2. 1在运动员技术动作较为熟练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在训练中每一个动作都要增加实战的设想,做到动中有变,逐步提高应变能力。
2. 2. 2在运传球、接传球等技术训练中结合各种二过一练习,培养运动员配合与传接意识。
2. 2, 3在三人传接球与配合转身射门练习中,根据运动员水平,设计一些复杂的传跑线路,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能力与转移传球的意识。
2. 2. 4在四人、五人一组的全场有方向性的自由配合传球练习中,让球员自己设想合理的跑位线路,减少触球次数。从而提高球员接应、跑位、传球、观察集体配合意识。
2. 2. 5在整体攻防配合训练中,要求球员要有“三性”的意识(技战术的合理性、自我发挥性、自我创新性)。
2. 3与对抗性练习相结合
利用对抗性练习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教练员尤为重视的,因为这种练习更为接近比赛实战,可以很好地强化运动员局部的或整体的配合意识以及各种技术合理运用的意识。在训练中,我们通常采用一拖三、四对二、三对三的传、跑、抢、截练习,培养运动员传接球时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三对三、五对五等小型比赛与传、跑、抢规范化练习,提高运动员局部位置配合的默契感与熟练的基本战术(二过一、二过二、三人配合)的打法。这些练习均采用分组轮换的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每组提出不同的要求或指示,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运动员战术意识部分强化的问题。
3战术意识的重点培养问题
从当前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足球实战特点来看,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应从实战需要出发,“从严从难”的要求。战术意识体现在足球比赛中的各个方面,衡量一名足球运动员是否成熟、优秀,主要是看他合理运用技术于比赛中的能力。作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我们并非要求像成年运动员那样处处体现出战术意识,但是一些基本的、比赛别重要的战术意识必须早期培养和重点训练。因此,我们认为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应侧重培养如下战术意识。
3. 1培养在无球行动中有目的的通过积极跑动为本队创造攻、防上的人数优势的全面攻、防意识。
3. 2培养在有球行动中能够迎上接球、控球,充分利用出现的空档,或传或射的进攻意识以及得球后尽可能直接传球,传球后立即跑动的快速意识。
3. 3培养在实战中应用合理冲撞,积极抢、逼、围对方控球者以及抢时间、争空间力争主动的意识。
3. 4培养在一对一对抗中敢于控制球或掩护球快速突破,防守时能冷静封、堵、积极铲球的主动进攻意识。
3. 5培养在比赛中具有强烈的射门欲望,能掌握时机大胆起脚的射门意识。
上述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需要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即是说,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勤观察”,观察运动员的跑动路线,处理球的方法;“勤分析”,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是由于技术问题,还是意识问题);“勤讲解”,利用先讲后练或先练后讲,边讲边练,对个别队员讲或对部分队员讲等教学形式,使运动员明白练什么和怎么练。除此之外,教练员在制定计划和内容设置方面要突出科学性和针对性,要把战术意识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技战术训练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技战术及其意识同步提高的效果。
论文摘要:中国教育部和中国体育总局联合推动的校园足球热潮己经于09年10月在全国的范围内展开,其目的为利用足球的教育手段丰富、完善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并在足球中体会快乐、享受快乐,从而有效的使更多的孩子喜欢足球、喜欢谈论足球、更喜欢踢足球。这样在完成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国家的足球人口的数量。为最终改变中国足球现有的落后状况打下坚实的人员基础。
然而在中国以往的足球教学中,大家谈论更多的是如何加强技术、技能、身体和战术的训练,心理的范畴对训练质量的影响在训练中考虑的很少。但在实际的训练比赛中许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心理的原因。如果心理范畴的内容不给予充分的考虑,我们的工作还会走到从前的老路。快乐足球还将是一句空话,孩子们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一、心理压力的社会状况
当代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恐怕就是“压力太大”。在当今众多的社会问题中,心理压力以其独有的方式成为了这些问题中最棘手、最不易解决的问题。法国卫生部提供的数字表明,法国年轻人的死亡原因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不是艾滋病,不是吸毒,也不是车祸,而是因心理压力导致的自杀。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在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认为:“心理压力现在已经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的一份报告说,对全国12. 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的比率高达20. 23。
二、何谓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指人的精神遭遇外界影响而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痛苦,使人因这些因素而感觉精神状态不佳,面色萎靡,内心沉重,更有甚者痛苦不堪。
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身体“战备状态”的反应,这是当我们意识到某种情形,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的时候做出的反应。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大脑分泌出包括肾上腺素等的激素。
肾上腺素通过血管流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当这些荷尔蒙流到心脏、肺和肌肉的时候,一种特殊的生理反应就发生了。
1、人与心理压力
人的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然而心理活动却起着主导作用。人的心理不仅影响着行为的效果,而且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许多的成年人在心理压力面前,也显得束手无策,使得工作、生活及身心健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2、足球与心理压力
足球本身就是一个有压力的活动。在比赛和对抗的攻守转换处处充满了压力。除此之外,在小队员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压力的影响。
然而,在中国足球基础的青少年教学环节中,大家谈论更多的是如何加强技术、技能、身体和战术的训练,心理的范畴对训练质量的影响在训练中考虑的很少。但在实际的训练比赛中许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心理的原因。
因此,在青少年队员的训练中,我们教练员有义务去帮助球员正确的对待比赛层面中出现的压力,更有义务帮助小球员减少在训练的环节中来自其他因素的心理压力,只有使得小球员心情舒畅,才能使他们得到良好的心理安全环境。
三、青少年球员的压力来源
本人在多年的工作中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这些来自其他因素压力主要源于以下的几个方面: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人在日常工作中的方法:
1、教练员应增加在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学会并掌握一些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主要是要针对青少年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学习。
2、教练员应该要提高发现心理问题的能力。随着心理知识的增加,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提高。前不久卧轨而亡的德国国家队的守门员恩克,如果教练员能够及时的发现心理问题的迹象,给予必要的帮助、排解或是帮助其就医,悲剧就不会在足球的范围内轻易的出现。
3、改善训练课的要求,不给球员过份多强硬的要求。快乐的气氛、愉快的心情才会使队员更积极的投入。这也正是全球的足球工作者都在积极倡导的快乐足球。
4、根据本队队员的能力,设置符合本年龄段要求的训练内容。使队员能够训练中更多的体会成功,更多的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5、训练、比赛中,多多使用鼓励的语言,减少刺激的言行,更不能挖苦、打骂。球员在失误后,往往出现的是自责、无助和困惑,尤其是对陌生对手的比赛中。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帮助。教练员要从技术上和心理上给与帮助,以便使小球员能够尽早的摆脱这些失误产生的心理干预。
6、教练员要有变换角色的能力。训练是指导,生活中是朋友。就是我们常说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更近、更全面的观察、了解你的球员,去发现球员的心理动态,才能帮助球员积极地排解心理问题。
7、松紧适度的管理方式,管理就像手抓沙,握的越紧,留在手中的就越少。不要用过于严厉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未成年的团队,应当针对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来制定管理制度,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