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业建筑论文

工业建筑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9: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建筑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业建筑论文

第1篇

当前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结构设计已然成为建筑工程的核心,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必要环节。当前的工程项目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实质就是经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来提高整个工程的整体性与安全性,为工程施工建立了可靠的而科学的理论依据。一般情况下,在工程项目中建筑安全性指的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案对施工过程提出合理的控制标准及理论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防止建筑被破坏的方法。这种设计方式,极大程度上是由建筑师的设计水平及对施工的认识来决定的。所以,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做好有关施工的问题,严格控制对建筑的使用和维护,并且要保证其安全性和经济性。

1.1建筑设计中安全性。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构的设计安全是经过科学的设计来设计出施工的标准以及规范,从而保证施工及建筑安全。而建筑结构安全性就是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用建筑物能承载的范围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从而应对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高速的处理。也可以说,安全问题就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核心,同样也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石。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任何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安全为基础进行施工的各个环节。

1.2建筑设计结构的经济性。经济性是建筑事业发展的主要目的以及基础,同样也是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安全的首要条件。在工程的施工设计中,只有保证建筑的整体与安全性,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益,才能做到施工过程中的最大经济性以及最大实用性原则。通常,建筑工程的设计中主要目标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

2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能有效切实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方案

2.1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在当前设计建筑工程程序的工作中,工程设计是一项全面的,科学的,合理的环节,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这项工作需要有充分理论基础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样的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经验,灵活的头脑,能积极创新,工作中到的任何问题都要认真负责。这就需要充分提高我们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使工程项目中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也使我们的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2.2加强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的安全管理。如果想确定建筑工程的高质量,聘用的设计单位必须是优秀的。因为那些只有资历深,经验广的设计单位设计出的建筑工程相对来说才是更安全的,所以就需要聘用的设计建筑工程结构的相关单位务必要具有更高级别的资质,并且还要具有非常强大的真实水平和内部严格而先进的管理。这种设计单位中的工作者具有更高级别的专业素质,在工程设计的理论方面他们会有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对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丰富的认识,透彻的理解。因此,像这种设备齐全,资质深厚的设计单位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结构才更加安全,更加让业主放心。就设计单位而言,要想设计更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结构,就需要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加强学习,增加专业知识,全面掌握工程设计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及方法,从而提高设计水平。例如,钢筋混凝土,它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材料,人们还没有实现对它更加全面的认识,因此就需要设计单位对相关知识不断地进行研究,从而实现更新各种结构形式。对于在工程设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让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能熟悉并掌握有关的技术,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媒体和网络等途径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3结束语

第2篇

轻型钢结构主要应用在不需要承受大载荷的建筑中,目前轻型钢结构已经在工业建筑设计得到了应用,这是由其本身诸多的优势性决定的,例如抗风性、抗震性、保温性、耐久性、健康性、隔音性以及环保性等等。轻型钢结构在应用点较为突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轻型钢结构具有自重轻的特点。自重轻是支撑轻型钢结构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轻型钢结构之所以自重轻是因为该结构在制作中采用的是轻型焊接的H型钢,其具有较高的截面利用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钢材。其次,轻型钢结构工业化程度高。轻型钢结构整体构造比较简单,并且在制作中所使用的材料也较为单一,因此与其他结构相比更容易实现自动化与标准化生产。不论是从生产角度来说还是从安装使用的角度来说,利用轻型钢结构所建造的建筑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工业化程度,符合工业建筑要求。最后,轻型钢结构在建筑现场施工速度快,所使用的工期较短,所以在工业建筑中应用该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以及生产成本,并且轻型钢结构本身质地较强,对技术要求标准也不是很高,因此在工业建筑中应用较为便捷经济。

2工业建筑轻型钢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2.1适用性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的适用性是指在室内物理环境上满足职业规范和生产人员的劳动安全的要求,在空间上要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往往被人们忽略,它的质量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相反空间设计得到了设计人员的重视。空间设计一般体现在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等几个方面。

2.1.1声环境

工业建筑中取消钢结构建筑室内噪声的来源主要为三类:振动噪声、雨水撞击声及空气噪声。由于噪音的来源不同,采取的阻断方式也就不同。对于振动噪声,一般采取的办法是采取阻断振源。主要是两种方法:(1)设备自身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震动。(2)在主体钢结构与振源间设隔振沟,可以大幅度提高隔震效果。对于雨水撞击声,一般采用采用具一定的有隔断声音性能的材料来达到减少雨水噪音的目的。为了减少空气带来的噪声,轻钢结构建筑一般采用的是50mm厚的岩棉夹芯板。采用岩棉夹芯板可隔声降噪,使厂房外的噪音达到30分贝以内。

2.1.2热环境

热环境是指由太阳辐射、气温、周围物体表面温度、相对湿度与气流速度等物理因素组成的作用于人、影响人的冷热感和健康的环境。轻钢结构工业建筑主要是通过采用通风和保温隔热来调节室内的热量。在靠屋脊的位置安装通风器可以起到通风效果,采用特殊的隔热材料可以满足要保温隔热的要求。

2.1.3光环境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对于室内的采光要求较高,一方面可以节约室内照明,一方面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采光材料的选择应与采光要求和其他围护构件的耐久年限相适应,常用的采光材料为玻璃纤维聚酯(FRP)采光板和聚碳酸酯(PC)采光板。

2.2安全性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安全一般指的是防腐、防火、抗风、抗震、防爆及防雷等,文章主要结合结构专业的经验,对轻钢结构工业建筑防火设计进行简要的分析。安全设计是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中较为重要的设计内容。工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等级是根据产品的性质特点、原料在整体中所占面积比例和生产工艺及其原料来确定的。而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的规模来确定。通常,戊类厂(库)、多(单)层厂房在设计中采用轻钢结构时是可以不做防火保护的,这可节约工程造价。对于那些需要做防火处理的结构构件,可以在其表面刷薄涂型防火涂料,以达到防火隔热目的。另外,在建筑中所采用的防火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都需要满足《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中的相关要求。其施工技术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实施,并且所有钢构构件的耐火极限都需要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在设计中,可以根据轻钢结构工业建筑的规模大小,来确定防火等级,采用相关的防火措施。规模较大的轻型钢结构厂房一般为综合性厂房,需按照相关规范分成多个防火分区,采取有效的防火隔断措施。

2.3经济性

采用合理的建筑方案的是控制轻钢结构工业建筑造价的最有效手段。这需要设计师不断的优化方案,使其满足轻型钢结构的生产特点和企业的要求。优化方案设计就包括项目的选址、规划总图位置、划分防火分区、选择建筑材料、确定建筑耐火等级和耐久年限、控制单体规模和设计建筑造型等方面。除了需要满足结构上多方案的比较、得出最优的柱距和断面之外,还需要结合建筑美观、保温隔热等要求选择强度较高的夹心板。为了降低用钢量,结构设计人员需配合建筑、电、水、工艺、暖通等专业的要求适当增加吊挂荷载(尽可能均布)。在结构设计中减少异型构件引起的造价增加,尽可能的采用定型的产品。尽可能的使用建筑模数,以压型钢板等构件的模数尺寸基准设计的结构,材料损耗最少。总之,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需要满足建筑功能的和业主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采用最经济、可行的方案来构造材料。

2.4美观与立面

轻钢结构工业建筑的特点是形体简洁、规格统一、体量较大、构建的类型较少,因此轻钢结构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尽可能的采用较少的构架。它对避雷针、点支玻璃雨棚、企业名称等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外墙板,如弧形彩钢板、大型氟碳涂层水平安装夹芯平板、高(低)波压型彩钢板、小型彩钢竖直安装平板等材质的变化、光影效果和线条对比也会形成韵律感。

3工业建筑设计中轻型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3.1工业建筑设计中轻型钢结构屋面设计方法

在轻型钢结构屋面设计中,首先是建筑材料与坡度选择,现今我国工业建筑轻型钢结构中的屋面材料主要有太空钢板以及压型钢板等,目前我国工业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金属压型复合保温板、夹心板以及金属压型板,这三种材料各有其不同之处,它们之间的用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就一般工业建筑而言,建筑屋面坡度越大,那么对屋面排水则越有利,然而若坡度过大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坡度过大会提升排水速度,易产生溅水现象。相应的若坡度过小,排水速度也会相应变小,水流速度过于缓慢易造成积水状况,因此在轻型钢结构设计中一定要合理控制屋面坡度。另外,轻型钢结构屋面材料也是影响工业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屋面材料选择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工业建筑对材料的实际需求,以此为基础选择价格适中且质量较好的屋面材料,为后期工业建筑奠定基础。本还应该对金属压型钢板屋面构造设计进行合理把控,金属压型钢板屋面构造设计中主要包含板型选择、屋面开洞方式、采光带设置以及压型金属板选择等等,一般情况下大多采用轻型钢结构的工业建筑,为使建筑具备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效果,会在屋面上部位置合理设置通风孔与采光带。

3.2工业建筑设计中轻型钢结构墙体设计方法

工业建筑中的墙置一般可分为两种,分别是外墙和内墙,根据其不同的受力特点可以将工业建筑墙体分为自承重式轻型墙体以及非承重式轻型墙体,通常情况下我国工业建筑墙体设计中所运用的墙体材料大多数以轻质材料为主,例如彩涂金属压型板夹心板、彩涂金属压型板以及PC板等等,在应用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要求、设计标准及不同板型材料的优缺点进行合理选择墙体材料。金属压型板墙面系统构造设计的重点在于压型板具体的长度选择以及钢板墙面系统细部构造设计,在墙体金属板选择过程中应全面考虑板块单位面积的覆盖率以及板块承载力水平,在使用中应尽可能的减少或者不出现压型板长向搭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约施工材料。另外在夹心板墙板构造设计中需要对夹心板的节点做法以及及结构布置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科学选择板块的放置方式,在设计中要懂得把握重点,需要对墙体的转角处、窗洞口以及踢脚处进行重点设计,以此来提高轻型钢结构墙体设计整体水平。

3.3工业建筑设计中轻型钢结构加层构造设计方法

轻型钢结构加层设计与建筑中的普通加层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不仅具有普通加层的功能,同时还兼具了轻型钢结构本身的特点,在轻型钢结构加层构造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轻型钢结构加层的个性特点。轻型钢结构加强的主要方式是在原有建筑主体结构上进行直接性加高,在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得到加固以及优化主体结构的目的。当然要实现此目的需要一个经济完整并且合理的设计方案,所以做好轻型钢结构加层构造设计十分重要。由于轻型钢结构的刚度比较小、重量轻,因此在加层构造设计中应科学设置足够的横向与纵向支撑,以此来保证轻型钢结构原有的刚度与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加层构造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轻型钢结构加层构造的地震效应,使板块刚度均匀分布在结构之中。

4轻型钢结构维护结构的细部构造措施

现以某沿路厂房车间为例,介绍轻型钢结构维护结构的细部构造措施。此车间东临次干道,在建筑方案创作中,立面设计成为建筑外观的主要因素。在主体构思中主要借助于护体系的设计而体现。车间立面主要是通过四角柱的T字造型、压型钢板表面的凹凸变化、梯形窗、以及色彩的变化(选择了象牙白、瓷兰色、将军红等较为醒H的颜色应用于墙而)等形成建筑外观的韵律,彰显出工业建筑的卓越品质,并产生较好的效果。

4.1墙体护构造

墙体护表面凹凸变化明显,这在护构造上就提出了与常见厂房不同的构造措施。瓷兰色压型钢板墙体突出象牙白墙体200mm,该处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在墙内檩条边缘增加附加构件与压型钢板形成特别的连接构造形式,同时做好凹凸部位压型钢板折件的收边处理。

4.2墙面转角处构造

立面墙面转角处采用专门的包角折件进行包边处理,力求达到比例协调、防止渗漏、经济性等设计要求。设计师根据立面高度、压型钢板板型为包角折件设计了合适的收边形式及尺寸,避免收边过大或过小。而且还预留出多的延展宽度,确保折件收边在遭遇环境的冷、热变化时不遭受破坏。

4.2.1窗上、下口

本工程窗口凹凸部分的设计采用两个截面相同的檩条并列焊接在一起,再配合彩钢板板折件包边,从而达到较好的凹凸效果。其他部位的窗上口与墙体的连接处设计了独特的彩钢板折件,并用防水自攻螺丝钉与墙板固定,在窗框处采用密封胶密封,防水效果良好。窗下口与墙体的连接和窗户上口的连接相似,在有些部位也需根据立面效果设计彩钢板折件。

4.2.2窗侧口

窗口与侧墙体的连接和窗户上下口的连接相似,此处不重复表达。

4.2.3檐口构造

檐口的主要作用是汇聚并排出屋面雨水,檐口的构造措施应满足相关要求。本工程采用了女儿墙内置钢天沟的做法,此处处理的重点是钢天沟与屋面板及女儿墙内墙板的连接构造。钢天沟与内墙板之间采用铆钉连接,连接处需加设通常的密封条,为了防止雨水溢出,预制天沟侧板与内墙板搭接要较长一些;在屋面板与钢天沟的连接处应设置与屋面板型号相适应的堵头封填,需将屋面板伸入天沟内不得小于100mm,并在屋面板上面安装滴水挡板。

5结束语

第3篇

通过数字技术对于建筑整体的模拟使建筑设计突破了图纸的平面以及模型的有限立体,无限激发了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建筑与美学充分融合,建筑师借助于计算机将自己的意愿和感觉形成一种可视化的组合,如利用3D软件,建筑师建立起了复杂曲面形体以及独特结构的数字模型。在对沃尔玛配送中心周转库的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尽量追求建筑时间的缩短和物质投入的最小化。

设计手法和过程

通过对建设方提供的物流认真分析,对项目用地周边环境的多次考察。我们认为将货流入口设置在基地西侧金辉路上,既考虑货流的快捷方便,又考虑到对城市主要道路的压力相对较小。整个园区长边沿基地西侧、南侧的金辉路和锦绣路布置,使卸货区最大限度地展开,以获取最大的卸货空间。结合Prologis公司提出的分期开发要求,合理地布置了二期的建筑。一期各建筑(W-1-W-5)呈“L”型,沿基地西、南两侧布置,二期各建筑(B-6-B-9)集中布置在基地东北角,两部分建筑各成一区,分区明确,有利于分期建设。建筑设计中,从功能出发,首先是对屋面的考虑。传统的仓库屋面条形采光窗一字排开,往往导致采光不均匀,而且在消防设计中,开启和不开启窗面积分配不理想。在本方案中以650*650的小点窗和条形窗相结合,不仅采光均匀而且更容易控制可开启窗户的面积,满足消防要求,使其经济性、功能性实现最优化的统一。在立面设计中,建筑的表情更多地来自其材料的组织构成,材料对光的反射,表面质地的变化和色彩,材料之间的组合以及不同材料之间衔接所产生的变化。设计围绕着主要材料进行形象展示,充分保持钢结构的材料特性,同时在重点的入口部位通过尺度的放大提高企业的标识性,也为司机师傅指出了明确的入口方向。建筑细部设计中,注意数字设计,强调在限制中的创造。例如对于雨篷设计,由于建设方需要悬挑9m的大雨篷,于是在每一跨间设置600宽采光带,不仅改善了因大尺度出挑带来的采光问题,也打破了长长的雨篷所带来的单调感;例如条形窗,通过与空调专业的多次商榷,严格控制其高度,并增加横向线条构成,使其立面显得更加舒展。

第4篇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经济开发区内,本单项为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2万吨/年电石项目3#配料站,工业建筑高度23.2m,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0.2g,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工业建筑物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别,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为0.7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本工程特殊之处在于全厂物料运输枢纽,连接三条钢栈桥,其中一条栈桥在19.1m层楼面处,10.000m-16.200m为石灰和碳材料仓,共约840m3,料仓的跨高比小于2.5,本结构层具有较大质量,收进约30%的情况下仍是下层质量的1.2倍。

1.2本工程超限情况

本工程超限情况如下:

①扭转不规则,在规定水平力下考虑偶然偏心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32。

②竖向刚度不规则,局部收进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综合判定属于特别不规则结构。

1.3抗震性能目标设定

由于本项目的超限情况和全厂的重要性,除按照规范的要求及目标进行计算和设计外,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场地条件和结构的特殊性,震后损失和修复的难易程度,确定结构的性能目标为D级。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能做到完好无损,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性能水准1级),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只有中等破坏,修复后可继续使用,(性能水准4),在预估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损坏比较严重,需排险大修,但不倒塌(性能水准5)。

1.4小震弹性计算结构及分析

小震弹性计算按照正常设计,采用整体建模,考虑偶然偏心,双向地震,扭转耦联,及施工模拟,在抗震规范规定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楼层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小于1/550。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按照1.2(DL+0.8LL)+1.3SEhk组合下抗震承载力满足弹性。(本工程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0.8)构件配筋无超筋现象,轴压比,梁混凝土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均能符合我国规范要求。

1.5中震计算结构及分析

按照“中震可修”的原则:和本工程的特点。需要对中震作用下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承载力进行复核,以便确定其能达到设定的性能指标。取其中一个关键构件验算内容及结果如下:由于结构已经进入弹塑性状态,采用pushover推覆分析法,验算在1.0D+0.8L+1.0SEhk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其中一个料仓下的框架柱验算正截面结果,其中材料强度取标准值。根据结果显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在设防地震标准值作用下,楼层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最大为1/170,也在规范要求3~4倍的[Δue]区间内,地震破坏等级可满足要求。

1.6大震计算结果及分析

按照性能化设计,罕遇地震作用下,按照弹塑性分析和SATWE软件对等效弹性计算,取结果较大值,关键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屈服,允许较多竖向构件(40%)进入屈服阶段,关键构件的验算方法与中震验算方法相同,结果宜满足设计要求。性能水准5允许部分框架梁发生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式VGE+V*EK燮0.15fckbh0。取其中一个关键构件进行斜截面承载力验算结果,其中材料强度取标准值。在预估的罕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楼层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最大为1/63,规范要求小于[Δup],在此范围内,表面结构整体不会倒塌。

1.7工程结论

综上所述,本工程通过性能设计及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工程各项指标达到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所选结构体系合理、安全、可靠,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

2结语

第5篇

1.1实施准备阶段管理

从项目获得政府的批准到项目开工之前,业主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工程勘察、设计;开展融资落实建设资金;开展项目建设采购活动,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和材料设备供货合同;同时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征地、拆迁、三通一平,落实水、电、气等工程施工条件等。

1.2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管理

从建设项目开工到交付使用,业主的主要任务是按工程建设计划和工程承包合同,组织工程施工,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按相关规定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形成固定资产并将资产交付使用。项目业主面对复杂的建设项目,首先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明确建设项目目标的前提下,分析辨别建设项目的子系统及其界面,再进行建设项目管理规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①对各子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促使参建单位完成子系统目标;②处理好子系统之间的界面,综合管理整个子系统,保证建设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1.3抓好项目竣工验收与评价

①全面竣工验收结束后,项目业主应及时将项目及其相关资料移交生产使用单位,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民用与公共建筑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备案。②项目后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某一时段或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后的某一时点,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将建设成果和影响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进行反复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得出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反馈给投资决策部门的工作。

2实例分析业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2.1工程概况

某项目总建筑面积496969m2,地下2层(最多),地上15层(最高)。其共分五期开发,自2006年底开始施工,2012年6月份完成项目的全部建设并交付,项目总共历时5年半。其中,在2010年3月~2012年6月项目的施工阶段,加强了业主方的工程管理,下文即对其做了具体分析。

2.2业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2.2.1建筑工程施工前期

(1)严把招标关在项目实施之前,业主应严把招标关,选择实力过硬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

①项目建设实施主要取决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技术管理水平高,则业主管理施工现场相对容易。

②监理单位作为第三方管理者,业主在选择监理单位时,应选择信誉度可靠的监理单位,要求监理单位派驻责任心强有注册证书的人员担任总监理工程师。

③设计单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业主在选择设计单位时应着重筛选。

(2)强化施工前管理在施工开始之前,业主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①强化项目建设用地管理、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土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的审批,避免出现由于手续未办理造成停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②业主应做好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建设意义与用途,各个细节考虑周全,降低项目建成后的投资风险。

③业主应在施工前审核设计施工图纸,看图纸是否满足使用功能,细节部位是否处理得当,对不符合要求处积极协调设计变更,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图纸问题也应积极协调设计处理,组织设计交底。

2.2.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1)做好对各参建单位的管理

①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应与各参建单位保持密切的交流,通过定期组织参建各方召开周例会、月度例会,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促进各方信息传递,加强沟通协调。业主应组织参与召开会议,促进各方交流、协调各方关系,统揽大局,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②业主应紧抓监理、总承包商管理者,促进其管理现场积极性。同时,业主必须积极了解施工现场进展,施工中遇到哪些阻碍,需要业主协调解决的应积极配合,如果是承包商自身原因,业主应督促其积极整改完成,避免延误工期。

③业主还应积极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时间约定完成施工计划。项目建设中,可能由于施工单位人力、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资源欠缺导致施工进度滞后,此时业主方应要求施工单位增加上述资源,确保施工进度,避免因工期滞后导致项目开盘时间滞后给业主方带来损失。

(2)派遣业主现场代表为了加强业主对于施工现场的控制,业主方应从社会选用部分优秀工程管理人员担任现场代表,负责管理施工现场。现场代表必须经常巡视施工现场,核实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以免监理、总承包商谎报、漏报施工问题,避免给建筑产品带来质量安全隐患。勤于记录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做到工程建设可追溯性。各个工序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通知总包、监理、业主、政府监督做好质量验收,特别是关键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更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施工材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施工项目的质量,因此业主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一方面,施工材料进场必须认真核查是否与设计图纸要求一致,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存在以低代高的现象,需要复检的材料必须进行复检。如钢筋应抽样检测其抗弯、抗拉性能,混凝土应现场制作试块达到试验要求后做抗压试验等等。另一方面,业主方应尽量避免“甲指乙供”,应通过招标方式采购质量可靠的产品。

(4)配置专人管理施工安全安全是一切生产的前提,为此业主方必须配置专人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同时要求参建各方配备专职安全员管理施工现场。其次,做好安全风险识别工作,针对风险编制应急救援计划,确保施工安全。新进场员工应组织“三级安全教育”,做好消防应急演练,安全生产全员参与,努力做到确保所有参与工程建设人员能安安全全回家。

(5)做好施工记录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意义重大,特别是工程建设中一旦出现索赔现象,就必须拿出相关证据证明是否是己方原因导致的工期滞后,此类证据通常都是来源于平时的施工记录。施工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天气、施工单位人力机械投入情况、工地是否停电等等细节。

2.2.3项目施工完成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是项目从建设阶段转入投产使用阶段的必经程序,主要是项目业主的任务。项目业主必须主动、及时做好大量细致的准备和组织工作,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职责。其次,业主方应总结施工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和成功之处,作为下一工程建设的经验。

2.3工程施工效果

通过以上管理动作的实施以及落实,该项目的施工质量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观,交付后4个月间报修的质量问题较少。经过实践验证,本项目在完善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改进工程质量等方面总结出了很好的经验,项目圆满收官。

3结语

第6篇

1.1投标盲目。

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增多,导致本行业生产力严重过剩并且同行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因而很多企业为了在同行竞争中去的投标胜利而忽视自身实力,盲目进行投标,以无限抬高中标价格的方式竞争,由此常常会引发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成功取回的项目成本过大、利润微薄甚至会出现亏所的状况。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在无形中毁坏企业的信誉以及形象。

1.2合同不合理。

合同是由业主与建筑施工企业共同签订的,本应遵循公平、合理、自愿、平等的原则,合同双方应当共同承担责任与风险。但是在实际业务中,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此时建筑施工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建筑施工企业的保险、赔偿方面均得不到保障。为了得到业主的订单,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在签订合同时放宽条约尺度,甚至在施工前交付工程定金或者先行垫款等无理要求。由此主动权掌握在业主手中,如果业主不履行合同,会导致施工方产生巨大经济损失,无形中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1.3预算不当。

在施工之前对工程成本进行预算是建筑施工企业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在施工前考察工程各项相关支出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或者制定出预算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预算计划执行,都可能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产生直接的人力,资源损失给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1.4账目难清。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需求资金量大并且施工周期较长,通常在一个工程结束之后,就应该立刻结算工程款,清理账目。但是由于建筑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业主方处于主动位置,建筑施工企业为得到工程有时会垫付资金进行施工,工程结束后,可能由于业主恶意拖欠或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结算款难以收回,账目难清,给企业造成严重财务风险。

1.5体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也是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内部部门各岗位牵扯不清、职责不明、权利混乱导致拖慢施工工程进度,严重浪费资金并且无法保障工程质量,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同时体制不健全也会造成企业整体管理混乱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以及长远发展。

1.6人员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中有些人员素质较差,职业素养不过关,在进行施工过程为获得个人利益而偷工减料或者利用职权占用工程款,一方面会因此降低工程质量从而眼中伤害建筑施工企业的信誉,一方面也会因此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威胁企业的运营。

2、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加强管理。

首先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建立相关部门进行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举措,在企业高层中指派专门的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部门,并且在下属的中层以及下层部门中分别选择人员加入风险管理部门,从而做到从施工现场到企业内部的一个整体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从而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

2.2风险预警。

建筑施工企业应及时制定财务报表整理财务资料并分析研究财务资料中的数据来分析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以便于及时发现潜在财务风险,及时警告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以便于他们及时制定触犯防范措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举措,有助于企业对于财务风险能够早发现、早预防。

2.3科学投标。

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之前应对投标项目进行综合考量,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投标项目的利润率、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最后决定项目是否值得企业投标。企业在面对指的投标的项目时也要预先确定最高投标额,在投标过程中应该理智投标、科学投标、理性投标可以有效节约公司成本,扩大工程利润,降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2.4合同审核。

建筑施工市场供求失衡严重,经常会有不合理合同出现,是建筑施工企业很大的的潜在威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对合同的审核,仔细研究发现不合理的条款,应及时提出并修改。对于已经签署的合同要保管好。完善合同审核的步骤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因为合同而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2.5信息传递。

建筑施工企业所做的工程分布比较松散,难以进行集中的管理,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信息传递系统,传播、共享财务信息,有助于研究建筑施工企业运营中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风险状况研究分析,有利于企业进行全面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更加平稳、健康、稳定的发展。

2.6提高意识。

防范建筑施工企业运营中出现财务风险,首先应该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可以定期对人员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教育培训,可以在无形之中提高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其次可以指定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并将风险管理目标逐层分解,落实到企业每个人当中,使企业员工及时感受到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3、结语

第7篇

1)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由自身的行业特点所决定,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局限性较强,具体表现在科技创新活动基于某一具体的工程项目,而每个工程项目都有项目费用控制、业主方要求、设计方确定、施工方成本控制等多种因素,如果该项目本身不具有创新性,那么科技创新关注的重点就往往落足于小改小革、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新产品的运用、新技术的研发需要较大额度自主资金投入,对以营利为目的施工企业而言,很难激发其主动性。

2)自主创新条件受限。

绝大部份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项目性质单一、技术成熟的特点,前后项目在施工技术的运用上差异不大,深度开发和外延开发的外在条件不足,不易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工艺创新。

3)存在科技创新趋同现象。

企业下属多个分公司,在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下各自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工程项目分布于国内、国外,点多面广,由于建立互通、直观、统一的网络工作平台工程量较大,目前尚未建立,因此存在不同的项目部进行类似或者相同的科技创新活动,使得科技资源在同一水平面上重复投入,效率不高,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4)企业研发平台作用发挥不够。

虽然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但在收集国内外研发现状、分析市场需求、研究目标制定、研发机制建设、研发机构运行等方面还缺少方法和经验,缺少一个适用于具有上述各项特点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模式,导致研发平台的运行缓慢,研发成果层次有待提高。

5)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专利、工法、成果数量较多,但与国内同行业相比,还没有某项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很难说具有核心竞争力,这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缺乏全面的市场调研、由上而下的总体策划、系统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有关。

6)产学研活动深度不足。

与相关高等院校、设计院所、科研院所已经建立有战略合作关系,就单个项目相也有一些联合协议,但合作的层面,目前主要集中在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进行技术服务的层面上。在研究与开发具有前瞻性、竞争性的技术方面还缺少细致深入的沟通与探讨。

7)科技创新意识薄弱。

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够,认为科技创新与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不大。作为施工企业经营者,更关注企业当前的利益,重视产值规模与数量,而对于需要资金投入并且存在失败可能性的技术研发,往往嘴上说重要事实上却并不关心。随着资质升级所必需的指标完成,经营者最初的迫切心理往往会减轻。

8)缺乏复合型的科技创新人员。

科技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性的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不高,企业在招人用人时并非以具有科技创新性为迫切要求,以致长期以来科技创新人才缺乏,施工一线员工有科技创新条件却没有综合总结能力,有创新思维和总结能力的往往在领导岗位不从事技术业务,两者很难结合。

9)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施工企业生存环境欠佳,压价接标、垫资施工、工程款拖延等现象严重,使得企业紧张的资金问题愈显突出,因此很难对科技创新投入。

2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措施

当类似企业经过某一阶段的全力冲刺而后进入科技创新工作的平台期,企业需要认真思考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重新梳理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与思路,以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方法和措施。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重新调整科技战略规划。

科技战略规既是科技创新管理部门提供给企业高层的决策支持,更是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规划要充分调研,综合考虑市场竞争需求、企业战略转型需要、核心技术确立、研发平台资源、技术人员能力、产学研配置等因素,以使制定的规划更符合实际,更具有指导性。

2)重视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科技信息的分类整理和分析,加强调研,认真研究企业主导技术的发展趋势,切实为企业技术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南。要研究更加有效的重点课题研发模式,要把立项前期的可行性分析作为重点,确定课题负责人在团队里的主导地位,制定好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由其组织团队做好科技项目的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分析、风险分析等,策划项目的优势技术和亮点,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实施提供保证。

3)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研发方向。

科技创新工作很重要的功能是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技术储备,这项工作仅靠建筑施工企业几乎是完不成的任务,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着想,早策划、早入手,将技术研发与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4)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

要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相结合,下大力气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研发人员的复合型能力。特别要注重针对技术能力突出的骨干,加强其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使其成为能静得下心、有团队意识、具创新分析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意识地将经验积累下来,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组织化,通过领军人物带动全体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升。

5)考核要严格,奖励政策执行要到位。

为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企业制定有针对领导层的考核政策,将科技创新方面的业绩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促使其对科技进步的关注和投入。也有针对研发人员的奖励政策,具体到每项技术成果的产生过程。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要加强落实。对领导层的考核要逗硬,要让平时领导“感觉”不到的科技创新在考核时有所提醒;针对技术人员的奖励要落实到位,管理者要摒除将科技创新奖励与效益工资混淆的观念,要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才能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创新导向。

3结语

第8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也日趋普及。计算机辅助高等教育评估是其中一个比较新的分支,它的出现不仅改善了教育评估方式,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教育评估方法向高效率、高质量和更加准确可靠的方向转变,促进了教育评估系统的改革,推动了教育评估方法的更新。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则是本科生培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工作,有助于改进建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遗憾的是,多年来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工作普遍重视不够,或者虽然重视,却仅仅停留在定性评价的阶段,缺乏准确可靠的评价标准,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将计算机引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活动中来,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可连续工作等特点,而且利用计算机处理评估材料,获得评估结果,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结果可靠的特点,只要指标体系建立合理,计算机能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提供给教学管理人员实事求是的结果,成为他们工作中得力的助手。为此,我们开发研制了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以下简称评估预测系统)。

二、评估预测系统的开发研制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如何实现评估过程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是开发研制该系统的关键所在。我们依据高等教育评估的原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的量化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为教师、学生、选题、客观条件四个方面。各方面再细分则为二级指标,如:教师方面分为准备工作、课堂讲授、出勤率、答疑情况、教学方式、教师职称等六个方面;学生方面分为学习态度、平时成绩、计算书完成情况、图纸完成情况、创新情况、译文完成情况等六个方面;选题方面分为结构类型、课题新颖程度、计算机应用合理程度、题目性质、外文资料、创新性等六个方面;客观条件分为设计教室、绘图仪器及图板、机房及出图设施、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等四个方面。

2. 设立评价等级V,V=1好(VI),较好(V2),—般(V3),较差(V4)|。

3. 构造单因素评判矩阵R,

其中,R中每一个元素rij表示第i个评价因素对第j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4. 设立各评价因素权重集A,例:一级指标权重集八=(0_35,0.35,0.15,0_15),八的取值可根据经验,并依据以往各届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结果经反复试算确定。

5.计算综合评判矩阵

    

6.对各级指标体系重复步骤

     7.计算测评结果

    

求得最终评判矩阵B该量化模型针对毕业生总体进行评估,评价毕业生的综合质量,改变了过去仅片面地对个人进行评估的状况。

(二)评估预测系统的计算机开发语言

系统采用流行的Windows人机交互式界面,力争做到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根据本系统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我们选用了Windows环境下的VisualBasic5.0可视化编程语言开发本系统。VisualBasic5.0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功能十分强大而又简单易用的可视化编程环境,编程速度快,界面质量高,是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的最佳选择。使用VisualBa¬sic语言开发本系统充分体现了本系统处理数据、信息快捷方便的特点。

(三)评估预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本系统后,启动系统,进人主菜单,依据界面提示您就可以轻松完成评估工作,系统主框图如下:

三、评估预测系统的优点

1. 量化评估,提前预测,动态管理。该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能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可能取得的效果进行预测。教学管理人员只要依据该系统的提示输人各项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的参数,系统随即能计算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成绩,从而对各项工作方案的结果作出预测。通过反复改变参数——计算成绩,教学管理人员就能够发现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即哪一项安排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有利的,如果实施下去会取得好的工作效果;哪一项安排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不利的,实施下去必将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绩下滑。这种预测如果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之前,管理者就能有效地对毕业设计(论文)方案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将99届与往届的工作方案作了一下比较,发现由于老教授退休较多,本次毕业设计年轻教师比例上升,但年轻教师职称偏低,讲师居多,教授、副教授比例严重下降,用该系统初步预测发现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将要下滑。根据这个信息,系学术委员会马上采取措施,对年轻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指导教师中讲师一级必须具有硕士学历,且应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在课题选择及指导上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最后经系学术委员会严格审查后方可上岗。再用本系统预测后发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终得分并未降低,反而稍有提高。目前,99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结束,最终得分的确较98届有所提高,与系统预测结果吻合较好。

2. 有效监督,对症下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时,系里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监督管理,一般要求安排一次中期检查。该检查能发现一些问题,但对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却很难预知。这样的话,发现缺点往往不能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导致不良后果。这时,如果用该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进行一下“中期评估”,各种问题可能导致的结果将一览无遗,且该系统会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清楚地发现各种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绩偏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对缺点进行纠正,对优点给予肯定,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顺利进行,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例如,99届某老师所带设计组,由于指导教师出勤率过低,中期检查时系统评估预测该设计小组成绩偏低,系领导马上对指导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由于纠正及时,最终这个小组成绩达到了总体平均成绩。

3.总结校核,公平合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系里要对指导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成绩进行评定。由于诸多非客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难以做到公平合理。此时借助该系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成绩进行校核评估,可使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1:作更加公平合理。该软件是“诚实的检查官”,只要输入的各项参数正确,系统将实事求是地予以评分,这就摒弃了人为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