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科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9: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科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科教育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侧重于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养过强的全面型人才。文中提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才是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必然,其根本前提在于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关键在于注重“三心”,基本措施在于转变学风、教风、校风,基本方式在于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外部条件在于和谐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进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市场化,“大学市场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大学将更加关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配置和使用高等教育资源。”[1]在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孕育而生,笔者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阐述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一、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孕育而生。到目前,应用型大学还没有有效的定位,有人认为“应用型大学就是从事以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并从事相关实用研究的大学”[2]。应用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紧密结合的地方性大学,是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区别的一类新型大学。”[3]笔者认为应用型大学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身素养的大学,其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也注重学生的生活教育,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养过强的专业性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的产生促使人们原有高等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其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参照标准,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求职教育相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如何实现其本质意义,在于教育教学中应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区别单维度人才培育模式,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求职和生活,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应用型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然,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基础性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教育,是生命价值的教育,而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4]。所谓科学教育就是专业认知技能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二者存在一定关联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共同促进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又分别促进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培养。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也是完整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现实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中却没有重视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科学教育中心化,人文教育边缘化”[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促使科学教育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型大学在注重学生专业认知技能的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导致学校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6]。

2.人文教育走向固式化,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逐渐削弱。这样导致固式教学模式泛滥,以科学教育的思维方式、教学模式来进行人文教育,这样下去的结果终将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淡化和缺失。同时,忽视了蕴涵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造成学生科学精神的淡化,抑制理性思维的发展。科学精神的淡化必将导致学生思维的狭隘,能力的固势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及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合,才是促使应用型大学教育本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高技能、强素质的新型人才,才能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三、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思考

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是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根本前提。应用型大学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培养。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专业认知技能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应用型大学要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质过强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促进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目标的发展。通过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使学校转变教育教学的意识观念,才能有效地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三心”:以科学教育为中心,以人文教育为重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挥为核心

在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要明确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以科学教育为中心,人文教育为重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为核心。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所以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非理性思维、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间接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而应用型大学的本质核心还是在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明确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后才能促使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挥。

3.转变学风、教风、校风,实行学生参与性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要转变学风、教风及校风,促使教师和学生形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相统一。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同学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传递,促使学生的情感美德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做事的意志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行为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的技能性发展和创造性发挥,实行学生参与性教学模式,从而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促进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4.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转变人文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促使应用型大学将人文学科知识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基本方式。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学科专业侧重于现实的社会需求,以理工技能科学为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要注入一定比重的人文学科知识,加大选修课程体系,定期开展人文学科讲座、辩论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待人文知识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同时,在人文知识教学中,要转变科学化思想,改变人文教育固式化模式,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人文教育,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5.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发挥隐性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外部条件。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能够体现大学的科学氛围和人文氛围的内隐性精神,它包含科学精神文化和人文精神文化,应用型大学应构建自己的和谐校园文化,来发挥它的隐形效应,丰富校园生活,开展各种科学研究竞赛,加强文体娱乐活动,开展各种学生社团,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得以发展,科学精神得到激发和培养。

通过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融合的思考,促使应用型大学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改革,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以便更好地求职与就业,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D].北京:北京大学,2004.

[2]单鹰.“应用型大学”的定位需要挑明自身职业教育范畴[J].当代教育论坛,2007,(01).

[3]吴慧琴.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定位及其发展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

[4]李训贵,宋婕.大学人文教育路径的思考、选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05).

第2篇

1.优化课堂“教”“学”比重,提高课堂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从我手上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由此可见,在物理教育教学方法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在保持课程进度一致性的同时,兼顾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将物理教学的“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能有条不紊的诠释物理知识,又使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交流和探索的时间。从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中,提升班级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众所周知,富有生活气息、趣味性强的物理知识,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为学生活用物理知识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指导。例如:在学习“光沿直线传播”这一物理知识点,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视频、文字等形式为学生讲解这一知识点。在讲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若是光不沿直线传播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光沿着直线传播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我们应如何有效利用光的特性。这种教与学相结合的物理课堂,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物理问题、参与物理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自主物理学习提供良好的导向和指引作用。

2.唤醒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的滋味,应该亲自尝一尝。由此可见,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物理课堂实现“授之以渔”的第一步,也是提升学生自主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在物理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贴近生活、时代感强、实用性高的物理素材来增强物理课堂的实用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勇于打破“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结合多种形式的物理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让物理学习充满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物理竞赛、物理常识大比拼、物理科学实验小组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常规性、基础性物理练习;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让其进行提高性、发散性物理训练。这种分层次、梯度化的物理教学不仅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学生依据自身能力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开展恰当的物理学习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

二、结语

第3篇

1.开展“每日一说”

每堂语文课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每日一说”,每天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全部实习轮流制,发言的内容可以是发言人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讲一个故事,总之只要是脱稿发言即可,发言的时间为3~5分钟,一位学生发完言后,再请其他学生来点评,点评可以是学生听完发言后的感想,也可以是对发言人的评价。开展“每日一说”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想法的平台,还可以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听力,并且起到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2.参加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是一种较常见的活动形式,演讲比赛要求演讲者在脱稿的情况下,以口语为主加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观众面前绘声绘色地讲说。演讲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在众多不熟识的面孔前,大部分学生都会紧张、怯场,不敢大声说话,而经常性地参加演讲比赛能够帮助学生逐步习惯这种大场面,克服内心的紧张和胆怯。这样对于职校学生未来就业面试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一般的就业面试中,一些毕业生由于很少在陌生人和众人面前开口讲话,在回答面试官提问的时候,容易紧张,讲话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含糊不清,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平时参加一些演讲比赛,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受益无穷。

3.开展语文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益活动。在职校语文课堂开展语文知识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文学知识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为了在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文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4.开展辩论赛

辩论赛是一种能够考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比赛。在平时的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辩论赛,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辩论赛,语文教师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应该多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例如“读职业学校是否有用”“职校开设语文课程是否有必要”“毕业是否意味着失业”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都会让学生有话可说。

5.编写小话剧并出演

枯燥无味的写作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可以换一种写作方式,例如,让学生编写小话剧,大都数学生肯定都喜欢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等,而我们知道,电视剧和电影都是演员依照剧本演出来的,那么如果让喜爱电视剧、电影的学生自己当编剧又会写出怎样的剧本呢?当然,为了降低难度,学生可以试着编写一些小型的话剧,对于写得比较好的剧本还可以让学生排练演出,让学生在演出中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编写小话剧,有利于提高写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出演小话剧,有利于学生体味自己的创作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6.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

为了提高职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学校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例如,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口语训练班,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水平和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结语

第4篇

开放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其提倡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理念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而不完全排斥面授辅导课的操作方式又有别于其它的远程教育模式,因此,面授辅导课就成了开放教育的一大特色。首先,开放教育的面授课课时较少,不要求教师作系统讲授,只提倡教师讲重点和难点,这是对传统面授辅导课的一种改革;其次,完全的远程学习,学生会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体验不到学校的文化氛围,而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正好弥补了其它远程教育的这一缺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开放教育理念,对学校产生更强的归属感。正因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既体现了开放教育特色,又影响到开放教育理念的落实,教师在面授辅导过程中就要尤其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沟通。

2“亲近—期待—信任”:开放教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历经近十五年的摸索,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基本上可定位为三种类型:导学课、辅导课和复习课。导学课主要是教师从总体上就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学习建议,这个课型基本上是在一门新课的起始阶段,也是师生之间建立关系的阶段;辅导课主要是教师就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作业等进行具体讲解,是学生与教师深化关系的阶段;复习课是教师就课程的复习范围和复习要求进行具体布置,因为开放教育秉承中央电大的“五统一”,教考分离,所以复习课也是大多数学生最为重视的课型,是师生关系的升华阶段。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去构建开放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应该就是“亲近—期待—信任”三个阶段。

2.1导学课:巧用“首因效应”,奠定师生关系亲近的基调

心理学中关于人际交往有一个著名的“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也就是俗称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在建立师生关系的导学课上,教师就要善于利用“首因效应”,在第一时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单来说,导学课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有两大方面:一是师生之间互相认识;二是介绍课程学习的相关信息。教师一般只注重第二项内容,而忽视第一项内容,殊不知,这才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关键环节。学生往往是先看上课的教师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决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这门课程,而教师的自我介绍形式就足以让学生对这个教师形成“首因效应”。开放教育学生大多为成人学生,他们的阅历不可谓不丰富,因此,教师的自我介绍必须要有足够的新意才能让学生产生新奇感,进而形成亲近感。教师自我介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开门见山式。教师直接介绍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虽简洁明了,但没有新意,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幽默登场式。这是教师花心思自我介绍时最容易想到的方式,就自己的姓名或者经历等幽上一默,可以瞬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但这对有些无法在自己姓名或者经历上做文章的教师来说适用性不强。第三,提问回答式。其实对大多数开放教育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学校的课表安排或者网络资源很轻松地知道任课教师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重复意义并不太大。如果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一点时间,就教师的相关情况进行提问,教师来一个“答记者问”,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比较高。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师生距离很快缩短学生可以得到很多教师的“隐私信息”,人际关系理论中,有一种说法“最好的朋友是知道你最多秘密的人”,当学生感觉自己已经充分了解教师的时候,在心理上就更能接受教师。而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发言积极性,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当然,这种自我介绍方式对教师的应变能力和幽默感都有一定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整个提问—回答的基调控制在轻松、活泼的状态。

2.2辅导课:细节着手,让学生期待上课

开放教育学生面授辅导课到课率普遍偏低已是公开的秘密,这固然有各种各样主客观原因,但教师如果善于在细节处进行设计,让学生期待教师的面授课也并非不可能的。

2.2.1课前有惊喜虽说开放教育学生有意注意的能力已经相当强,但是他们上课的纪律性却明显偏弱,能够做到准时上课的并不多,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前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些“开胃菜”,一来可以通过这段时间等候学生陆续到课,二来可以利用“开胃菜”的“美味”吸引学生早点到课。这就有点类似于传统课堂中的导入环节,但教师在设计时要更多考虑到成人的心理特点并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具体可以有以下一些形式:第一,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相关新闻热点探讨。比如幼儿园集体喂药事件、房价调控、乌克兰局势等,这些社会热点新闻在学生的生活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各个专业也都可以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和教师、同学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学生会深刻感受到专业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第二,结合课程内容,提供相关案例分析。有些专业的学生可能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不是很高,教师就可考虑在课前准备一些既有启发性又能结合课程知识点的案例(或者故事、题目等),通过分析案例、题目或共享一些故事,让学生进行“课前热身”,可以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第三,结合学生需求,讲解相关作业题目。无可否认,开放教育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抱着很强的功利心理的,完成作业、通过考试是他们最直接的目的,而开放教育的作业往往综合性比较强,如果学生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完成量也比较大,如果教师能在每次课前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讲解作业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作业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2.2.2课中有兴奋点开放教育面授辅导课的时间安排通常比较集中,大多是在晚上或者双休日本该是休息的时间,学生经过了一天或者一周的工作之后,上课的精神状态可能并不饱满,而且由于课时紧张,成人学生也难免会有精神不集中的时候,因此,教师要张弛有度,善于控制整个课堂的节奏,避免为了赶进度而“唱独角戏”,要多与学生互动,适时制造一些兴奋点。第一,提问。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直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教学,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但对于开放教育的成人学生,教师又不可能经常采用学生朗读、上台演练等方式,因此,最简单的调控课堂节奏的方法可能就是在陈述一段内容之后,以学生感兴趣的或者生活中常见的点提问。不一定非得要求学生回答出多标准的答案,关键是要通过提问-思考-回答的过程,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所以,这样的提问最好在学生精神疲劳的时候,而且问题最好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者启发性,这样会让学生有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第二,讨论。成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已经很好,对于教师课堂中的很多观点都会有他们自己的看法,而且也很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因此,开放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最忌讳教师高高在上滔滔不绝,而不给学生任何表达自己的机会。教师可课前设计讨论题,也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适时组织讨论,可以是发散式的,由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是教师主导式的,由教师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间和方向,以免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或者偏离主题。第三,游戏。虽然开放教育学生大多是成人学生,但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童心,好玩、好奇、好胜的心态在他们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存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组织一些既和教学内容有关、又有一定趣味性的思维游戏或者室内小游戏,在学生精神懈怠的时候适时活跃一下气氛,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兴奋点。

2.2.3课后有悬念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决定了每门课程的面授辅导课时间都是相当有限的,教师和学生可能只有两到三次的见面时间,而且这些时间可能相隔较久,如何使学生在一次课后还能期待着与教师的第二次相见,每次面授辅导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悬念。比如,在提问环节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留待下次课再揭晓;在讨论环节,隐藏教师自己的观点,等下次课再公布;在游戏环节,同样可以留一些解决方案或者启示性的内容放到下次课再共享。在开放教育课堂教学中,由于办学模式的原因,也由于学生的年龄原因,教师更习惯于“一言堂”,但这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设计上花点心思,这样学生才会期待面授辅导课。

2.3复习课:深化关系,在相互信任中迎接考试

第5篇

1.教育对象的复杂多变性决定教师工作具有较高的研究含量。

的确,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正处于人生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时段的学生。在这一时段内,不但学生的生理发生巨大变化,其心理也随之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的研究就成为小学教师做工作的前提。其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教学本身及教学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怎样启发引导学生,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怎样组织教学,等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领会教学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与判断。为保证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教师有责任审慎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2.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在变化,环境系统已从超稳定的一端移到了剧变的一端,在现实条件中取得成功的条件已完全不同,信息时代需要新的素质品格。曾经,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途径,但是如今已是信息时代,有了网络媒体,学生完全可以从网络上学到许多知识,而且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如何把小学生从外面多彩的世界拉回到课堂上来,如何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再塑光辉形象,这对小学教师将会是一个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经验或教育是招架不住的,当传统教育慌乱地企图还以经验方式应付信息社会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陷入了拼时间和拼经历的境地,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误区

1.科研至上。

综观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相当数量不是在默默无闻地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贡献,而是在大张旗鼓地为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做广告,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背景下,教育科研成为某些学校之间相互攀比的筹码,成为花瓶或摆设。在有些小学,教育科研甚至成为教师评优的敲门砖。随着国家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晋升评优的附加条件,有些教师热衷于搞科研,就在于教育科研的光环效应,而是否对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对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则不重要了。

2.重虚而不重实。

许多小学或小学教师在搞科研时忽视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重理论不重实践,科研形态有了,却没有直指教学的痼疾。有了科研的行为,却没有真正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往往是轰轰烈烈地“科研”一番,但教师的行为依然如故,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其结果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课题而课题。这样,虽然学校也忙于申请种种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小学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不能切实地改变教师的课堂行为,应该说,这是小学教育科研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3.跟着潮流走。

小学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时往往缺乏主题意识,缺乏对自我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和洞察力,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有些教师就闻风而动,作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例如:创新教育一出现,不少小学教师就以创新为题申报课题,好像课题名称没有创新就无法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样,使得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没有针对性,也无法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三、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对策

1.培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改变其陈旧的思想观念。

在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对许多小学教师是一种新要求,因而必然会存在一些思想障碍,长期以来,只重视“教”,轻视“研”,只重视“考分”,轻视“素质”的提高,把学校看作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把教学的功能片面归结为教师传授书本知识。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套僵化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答。其结果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只会死啃书本,习惯于重复他人思想,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改变传统的陈旧的观念,才能找到教育科研的突破口,才能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质量的评比上,由单纯依赖分数、升学率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课堂教学结构上,从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方向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欲望,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兴趣,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水平。

2.让小学教师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育科研的优势,使他们由被迫到自觉地进行教育科研。

通过教育科研,教师可以了解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找出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可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在改革中成长。

3.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育科研需要以科研的方法为支撑,科研方法是完成科研课题所采用的程序、途径、手段或规则,在课题研究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用恰当的方法,能使课题运行步骤清晰,成果有推广价值,这与常规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不同,它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常规经验总结轮廓模糊,又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科学性较差,所以小学教师学习运用科研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金春兰.教师,你是一个研究者.黑龙江教育,2001,(11).

[2]陈平.引导新教师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人民教育,2001,(1).

[3]耿文侠.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教育探索,2002,(9).

第6篇

科学是与知识相关的问题

人文教育课上关于科学问题的讨论体现在对“知识”相关问题的讨论中—不仅仅是认识论的“认知”问题,而且还包括知识的伦理、知识的观念、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知识者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处境等与“人的知识”有关的问题。知识是一个比科学更为广泛的话题,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区别可确定的“知识”与会出错的“看法”,《圣经•创世记》里对人类偷食“智慧之果”提出教喻,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以经验归纳为基本方法的科学和“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后来科学给世界带来空前物质文明也造成巨大祸害(如赫胥黎《美丽新世界》所说的寓言故事),二十世纪电脑和二十一世纪“谷歌”时代的“图像”和“技术代替大脑”型知识,这些都是人文教育课上不断出现和持续延伸的讨论话题。“知识”广泛的问题意识与“科学”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科学”(science)一词的拉丁词源scientia就是“知识”的意思。科学是一种可以理性解释的,并具有可靠运用性的知识。今天,人们所特别称为“科学”的,不仅是指这样的知识(往往是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而且更是指对这种知识的特别追求方式(以经验求证为本的“科学方法”),乃至这种方法所特别体现的真理价值(所谓“科学精神”)。对“科学精神”的人文表述往往与人们常常特别强调的“实事求是”不同。例如,十八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说:“科学是激情和迷信的高效解毒剂。”十九世纪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Huxley)把科学看成是普通人都能运用的思维方式,他说:“科学只不过是最佳的常识,在观察时严格准确,在思考中严守逻辑。”爱因斯坦则反对把科学思维神秘化,他说:“全部的科学不140过是日常思维的提炼。”这样的表述闪烁着思考者自己独特体会的光彩,更能为人文课增添思想乐趣。人文教育课上学生们以冷静、理性、常识的方式谈论关于知识的问题,不断有机会将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或内容相联系。在人文教育中,这叫作知识的“周边扩展”(contextualization),也是大学教育对学生“知识信息融会贯通”(contextualizedinformation)的基本要求。例如,柏拉图的《美诺篇》里,苏格拉底在讨论与“知识”有关的问题时,用了几何学的例子。最早的古希腊科学家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的米利都,他们第一次拒绝使用传统神话或宗教解释来言说周遭世界的现象,而代之以理性解释,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理论”。他们对几何学和政治学抱有同样的热忱。几何学(本意是“丈量土地”)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科学。几何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因为土地是当时最宝贵的财产,要建立新的城邦,就需要仔细丈量土地,将其平均分割并分配给殖民者。人文课上学生们讨论欧几里德的《几何要素》,关心的远不只是它的数学知识,而是它的人文价值。例如,希腊几何学是一个典型的语言概念逻辑系统,与古埃及以图像为本的几何学不同。它从一个最基本的关于“点”的定义(点只有位置而不占有空间)出发,延伸出线段、角、圆等等,终于构成了一个结构复杂的完整概念世界。最完美的点只能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任何画出来的、人类眼睛能看到的点,都不可能是真正的点,因为它必定不只是一个位置,而是占据了一点点空间。

同样道理,我们能看到的直线必然不是真正的直线,我们能看到的圆必然不是真正的圆。真正的欧氏几何是一个只能用文字来表述、一个只有靠想象才能进入的世界。这个几何世界和文学世界、历史世界、伦理世界等在性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欧氏几何于是引发了一系列至今仍使许多领域中的思想家着迷的问题,如语言和理念的关系(是语言反映现实,还是语言构成现实),理想和141现实的关系(典型的柏拉图问题,“理念”和“现实”,哪个更真?)人的逻辑能力问题(康德把逻辑和时空感确定为人的规定性,维特根斯坦把“伦理”和“逻辑”定为世界存在的条件),“第一原则”问题(任何伟大的思想体系都可以归到像“点”的定义那样简单的基本理念吗?)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对学生有很多关于“知识”问题的思想启发,往往会引起热烈的讨论。例如,有的学生会问,如果完美的“点”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如果我们能够想象永远不可能用眼睛看见的事物,那么我们神奇的想象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还会争论,想象是不是人的一种知识能力(爱因斯坦说,“人类真正的智识表现为想象,而非知识”)?想象是人的天性还是神的恩赐?这种争论本身比它可能得到的任何答案都来得有趣且有教育意义。无论答案是什么,人的想象、人的理性、人的自由意志和尊严都会在新的凝视下显得神奇和神圣。对人的自由思想和想象的控制也会更显现出它的残酷和违法人性。又例如,正如任何可见的点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中的点来得完美,是不是任何一个社会里的“好人”和任何一种现实中的“善事”,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之中的“好”和“善”?社会的德性伦理建设能否通过“向某某好人学习”来实现?还是无可避免地必须诉诸某种理想的“好”和“善”?这样的好和善是否具有普世性?其知识和观念又是怎么形成的?像这样的讨论会把学生的关注点从哲学认识论的一些问题引向伦理和意义的问题,而不只是局限在几何知识的特定内容。其实,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关心物质世界的构成,苏格拉底把这种关心转化为伦理以及人类在相互关系和社会组织中所起的作用问题,这个转变至今对人类充分认识科学的利与害,以及科学与统治权力的关系,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学生们在希腊思想课上阅读《几何要素》的人文教育意义所在。

科学和“人的普遍问题”

人文教育课上讨论科学的目的与讨论其他文本(文学、历史、宗教、政治、哲学等等)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学生对“人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的能力,其中包括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法国杰出的“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米歇尔•福柯最关心的问题)。在阅读伽利略的《星际信使》时,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这个历史时期的人文阅读讨论没有选牛顿,而是选了伽利略,是经过考量的。这不是因为伽利略在科学贡献上比牛顿更伟大,而是因为他在两个方面更符合人文教育课的教育目的—他让我们看到科学背后的人类心灵,也让我们看到,由于无法摆脱来自政治(当时是宗教政治)权力的限制,真实的知识体现的是人的一种怎样的被压抑的知识信念,它也同样映照出一种自由与屈从同在的科学家人格,至今仍然如此。人文教育顾名思义是“人的自由教育”,自由的人格是这个课程培养学生的一个主要目标,然而,自由是有条件的,无视这一点,便不能真正懂得自由。伽利略的《星际信使》让我们看到了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看到科学家在与权力体制(天主教会)发生灾难性冲突时,人格特征会变得模糊。尽管如此,他仍然可以是一个可亲近的人。

而且,一个有公共意识的科学家,他不只是从事科学研究,还需要为传播他所珍视的科学发现而运用解说者的丰富才能。伽利略受当时的教会迫害,这是学生们都知道的。但是,通过阅读《星际信使》,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化了的“知识殉道者”,而是一个为了自身安全,很会讨好权力,与之妥协,也很善于为自己谋取有名有利学术职位的“聪明人”。这种讨好和妥协是因为他不得不应付权力对知识的武断审查。然而,虽然这是不得已的自我防卫策略,但却还是一种为追求真实和真理付出的道德和人性代价。不仅如此,伽利略还是一个政治投机分子,他将《星际信使》献给143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并将木星的四颗卫星以美第奇家族之名来命名,伽利略因此如愿以偿获得这位欧洲最具权势的统治者的赞助。伽利略因此成为一个“不自由的知识人”的象征性人物,让我们看到了强制性权力控制下的知识人和知识的普遍处境。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更是一位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特征的人物—复杂、多面、矛盾,有着与我们一样的平凡人性。这与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常常碰到的那种脸谱化的“科学家”(“爱国”加“专研”)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结束后不久,数学家陈景润成为“科学的春天”里的知识人格典型,他除了演算数学题之外,几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关心。相比之下,伽利略则向我们展现了他作为社会和政治中人的全面投入和由此显现的鲜明个性。

科学不寻找绝对真理

十七世纪,科学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不仅是笛卡儿,而且还有培根,培根甚至还更有代表性一些。人文课上之所以选笛卡儿而非培根,一个重要原因是,笛卡儿让我们更为典型地看到理性与信仰(宗教的或意识形态的)在科学家那里可能发生的自相矛盾。一面秉持以怀疑来确定真实知识的原则,一面却屈从于某种不容置疑的“信仰”,这样的分裂人格在科学家和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而造成这种分裂的往往不是科学家真的有什么“信仰”,而是因为他们对某些事情有所“害怕”。学生们在人文教育课上阅读笛卡儿的《谈谈知识》,不难从字里行间读出他因为伽利略于一六三三年被教会迫害而感到的害怕,他是一个“吓怕了”的科学家,统治权力对知识者的杀鸡儆猴手段在他身上是发生作用的。笛卡儿坚持理性的怀疑,他知道,这种怀疑精神可能摧毁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政治和道德价值观,作为妥协,144他倡导建立一种“临时的道德原则”,直到理性能找到并维持新的原则为止。比起他的同时代人培根来,笛卡儿对待宗教和上帝的问题要小心谨慎得多。这是因为他害怕像伽利略那样受到教会谴责,他于一六三三年被迫放弃对哥白尼学说的信念(相当于公开检查和承认思想错误),也放弃了发表与伽利略见解相似的《世界》(TheWorld,一六三三年完成)一书的念头。在阅读笛卡儿时,学生们讨论得更多的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形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所谓的“理论”—科学的以及其他被称为或自称为是“科学”的那种理论。人文课上的大学生对现代科学观念在文艺复兴和十七世纪发生的根本范式转变很有兴趣,但他们对这之前的亚里士多德旧科学范式却往往了解甚少,因此需要向他们介绍亚里士多德对“心智”(mind)、“知识”(knowledge)和“科学”(science)的观点。这些观点也都与知识讨论的其他问题有所关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心智”(也就是“在头脑里发生的”)只限于“推理”和“理解”。人的感官、想象、意志等等是指向心智之外的,因此不是纯粹的“智力”,它们只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而已。

在“我怎么感觉”与“外面有什么”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因此,感官经验直接向人们提供了外部事物的知识。笛卡儿对十七世纪新科学范式有重要贡献,他把人的感官经验、想象和意志、推理和理解一起归入“心智现象”。他在“我怎么感觉”和“外面有什么”之间划了一道界限,提出了一个根本的怀疑:我们能确定自己所感觉到的事物吗?如果我们不能确信由感官所察觉的事物(例如,水杯里看起来是“弯”的筷子其实是直的),那么我们便不能从观察中推导出所谓的“科学真理”来。所谓的“科学观察”并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人的意志解释行为,对它的科学性(可靠的知识性)绝不能轻易下定论。但是,笛卡儿对绝对确实的否定并不彻底,他的怀疑论(“我思,故我在”)仍然是为了寻找某种在亚里士多德范145式中无法获得的知识确定性。今天,我们可以比他更进一步地知道,在科学里是找不到绝对的确定性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科学真理,更不要说是“宇宙真理”了。知识骗子们总是把自己的私利打扮成真理,并把谋取这种私利的手段夸耀为科学。学生们在讨论中很感兴趣的是,任何科学理论的性质都是提出某种基本“假设”(hypothesis),而不是从什么一定正确的原理推导某些“证明”(demonstration)。学生们对“担保”(warrant)的认知作用尤其感兴趣,因为他们许多都来自有宗教背景的家庭,对“信仰担保”与“科学证明”之间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例如,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有几十种不同的证明,但这并不比只有一个证明增加“勾股定理”的可信性。但是,“信仰”或“信念”的担保是有可加性的,来自多个不同方面的支持越多,条件就越接近充分,担保就越有力,越令人信服,宗教历史的故事、事例和人物、道德感化、神学研究等等都是在提出这样的担保。把理论看作“假设”,这其实已经是在把从理论得到解释的现象当作是一种“担保”了。理论被人们相信,是因为它有经验的支持。理论中包含了一种由“担保”所支持的“信念”,信念发生在感觉官能和思维官能的相互结合中。例如,牛顿力学定律之所以被人深信,不仅在于他找到了开普勒原来分散的结果的统一内在原因,而且更在于它被以后无数成功实践所担保。但是,这些担保并不充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与这个信念不符的实例。近代力学研究发现,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达到光速时,牛顿定律的结论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偏差就很明显,这时就得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了。然而,尽管牛顿力学的担保是有条件的,但在它使用的条件范围内却是完全可靠的。虽然相对论力学是比牛顿力学更具精确性担保的知识,但它并不降低牛顿力学的价值。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在牛顿力学有担保的条件之内,因此牛顿力学在日常生活中有比相对论更广泛的用途。这样的科学知识对学生们了解其他知识及其运用的范围和条件很有帮助。他们由此知道,科学的成就在于得出某种有担保的理论(即“假设”),而不是绝对确定无疑的知识(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人类诉诸理性的怀疑(不同于非理性的怀疑主义和犬儒主义)所得到的这个对“知识”的理解,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人文科学。人文教育课上讨论科学,涉及许多与人类思想史、观念发展、哲学、政治、社会有关的问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加入讨论。这样的讨论是一种“交谈”(conversation),学生们自己的思考、提问、回应和关心的问题成为交谈的主要内容。老师的任务是协助讨论,不是知识灌输(lecture)。这与自然科学课程上的“特殊知识传授”是不同的。因此,即使是同一门人文课,每次教的时候讨论内容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第7篇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要改革高校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一是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填鸭式”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旺,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转变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4)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高校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3)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反馈通道,是学校体育的导向。应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制订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4)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条件已严重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提高师资的素质,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尽最大可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5)实践“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打破原系别、年级、班级的建制和性别的界限,根据教学课程及体育场馆和教师情况分设多个项目的俱乐部,每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项目上课,课后学生到俱乐部去参加锻炼和接受指导。这种模式将“学生所好”与“教师所长”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6)推行“分层次教学”的模式,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而学生对体育的不同认识、不同水平、惰性等,使学生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体质、体能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体育课要求和期望值也不相同,为了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愉悦的学习热情。满足其兴趣要求。在学习中体现自我。同时,“分层次教学”也促使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必须多样化,这样方能驾驭教学,获得成功;以分层次教学、特长教学、兴趣教学为主线,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注重能力培养,突出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和终身性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7)倡导“围绕一个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注重三项结合”,实现终生体育的最终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健康为中心:“强调两种学习”,是指强调科学健身方法的学习,强调科学健身理论的学习;“注重三项结合”,是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注重短期效应与终生锻炼相结合。这些体育教学思想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贯彻,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状况,使体育课真正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三、结束语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学体育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和大趋势。以新思想、新观念认真反思以往存在的弊端,重新认识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新体系,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8篇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教育科学,教学科学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教育科学其实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它包括属于基础学科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属于基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学原理、教育管理学原理。而现代教育科学所研究的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对于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大家已经熟知它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中如何贯彻教育科学,如何进行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科学研究,其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群体的风格不尽相同,所以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这都有待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调整。

1.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对象是婴幼儿,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是理解能力较低,行为控制力不强,好奇心极强,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制定。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其中,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教育性则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寓教于乐”是学前教育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另外,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习者都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低龄儿童,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在制定学习内容时,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护好学习者的人身安全。

2.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在根据既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变化、兴趣变化,并据此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另外,还要着重利用学习者的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这样可以带动学习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成果反馈,总结经验。学前教育的成果往往没有系统考试类的衡量标准,所以需要细心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和各项能力的提升程度来确定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并通过变换教学方式来对比学习成果的优劣,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学前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性格塑造力,让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二、借鉴国外成功的学前教育经验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幼教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幼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育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学前教育科研所,内设早期幼儿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教学法、年龄心理学、生理学、美育、体育等实验室,研究所把全国学前教育问题的一切科研工作都统一起来加以分析和评价。国外的教育科学水平发展比较早,这种类似的教育科学实验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却屈指可数,那如何借鉴国外的教育科学经验来丰富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借鉴与修改

在观察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后再加以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它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然后进行改造再利用。这种做法的根据是:每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分国家的,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当然可以拿来运用到我国的学前教育中,但前提是不能照搬照抄,要灵活地改良和修正,并在方法运用中反复总结经验,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经验落地本土,并发挥它的优势。

2.创新改革

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加以改造和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地改造,以达到先进水平甚至实现超越。但是创新模式实现起来很难,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性,还要能够找到彼此结合的创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洞察力,要能够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找到学前教育的新思路。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科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