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40: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文本科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中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回顾及特点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商业诚信环境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起步早,历史悠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资源,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定位准确,课程体系设置科学,教师梯队合理,有良好的教学基础,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速度都比较快。以美国富乐敦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为例,该校自1957年建立以来,以其应用型和研究性的传统而闻名,并不断地科学合理地界定工商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引领探讨工商管理学科包含的知识体系,从理论上把工商管理研究引向深入。从目前美国高等学校商学院管理类院校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与MBA和DMA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商业经济管理的应用性,其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是围绕着商业经济管理的应用性以及市场需求而设定的,而在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注重的是工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性与领导性。
(2)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美国高校商学院管理类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日趋成熟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到MBA和DMA的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看,都有整套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3)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从学生入学起就介人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素质教育,并且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进行一对一的职业发展辅导和构建强大的现代技术网络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平台各类信息。
而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起步晚,从目前经济管理类院校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看,特点如下:
(1)计划经济时期高等院校经济学分科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都是建立在原工业经济或商业经济的基础上,因此工商管理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现实企业类管理问题存在偏差。推荐阅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2)在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与MBA的教育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中,这样一种倾向越来越严重:把国外MBA课程直接复制到本科教育中。
(3)我国改革开放后在引进西方工商管理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开始就强调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特色的呼声好像有越来越弱的趋势,在课程设置上直接照搬国外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果,要么是课程设置水土不服而流产,要么是缺乏符合要求的师资力量而使得许多课程难以开出或降低要求开设。
二、中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框架分析
工商管理本科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是围绕着课程而展开。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设置和一系列教学环节是组成教学计划的主体。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适用性、前瞻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商管理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相对于法治较为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教学模式落后、师资整体素质不高、师资管理水平低、教学管理滞后,是我国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模式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充分认识法学实践教学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探寻法学实践教学得以强化的有效措施,以期消除这些消极影响。
1.积极作用
(1)法学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必须以熟练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学知识为基础。我国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无疑有助于法学理论和法学知识的传承,处于法学理论创新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地位。
(2)适应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许多教师都擅长理论研究,其中一些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论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2.消极影响
(1)不符合法学学科的特点。我国传统的“满堂灌”“说教式”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不符合法学学科偏重实践性、兼具理论性的特点。理论教学喧宾夺主,实践教学处于从属的,甚至被忽视的地位,与法治较为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学教学模式差距较大。例如,美国将法学教育视为职业教育,较之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实践教学从过去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转化为现在的诊所式教学模式[1]。
(2)师资管理和教学管理存在偏差。我国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模式下的师资管理:在聘用教师工作中,偏重于应聘人员的学历和学术经历,而较少关注其是否具备法律实际工作经验;在考核教师工作中,只注重科研项目、著作、论文等学术能力,而忽视法律实用人才的培养能力。在教学管理方面,把本应处于重要位置的实践教学课程摆在次要位置,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受到影响,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不能适应社会对法律实用人才的需求。我国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弱化了学生的个人主体意识,容易造成学生主体性缺位的现象[2]。这种教学模式偏重于记忆能力和求同思维方式的培养,忽视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运用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对法律实用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不满意,法学类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文凭贬值等社会问题也就产生了,进而又使一些大学法学院系招生困难,陷入生存危机的困境。
二、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规定,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法庭、疑案辩论、实习等。借鉴美国经验,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方法还应包括以法律援助为特色的法律诊所[3]、法律文书写作等。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符合法学学科特点及新形势下培养法律人才的要求
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借鉴了英美法系国家法学教学的先进经验,符合法学学科特点。在西方,英美法系国家较为强调法学实践教学,大陆法系国家较为强调法学理论教学。由于WTO规则要求借鉴英美法系的精神和制度运作[4],所以,在坚持大陆法系法学理论教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英美法系国家法学实践教学的先进经验,将实践教学置于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改革传统的重法学理论教学而轻法学实践教学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适应新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法律人才。
2.有助于培养法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及缓解法学院系生存的困境
较之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在传统法学理论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兼演员,学生只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观众,缺乏主动的身临其境的参与、分析与思考,虽然能够学到许多法学理论、法学知识,但是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学生是处于主动地位的演员,在模拟案件或实际案件的办理过程中,由于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分析与思考,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培养。所以,偏重法学理论、法学知识传承的传统理论教学,应当与有助于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此外,由于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为社会输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可以解决法科大学生就业难、文凭贬值等实际问题,从而相应地可以缓解一些大学法学院系招生困难、面临生存危机的困境。
三、强化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措施
1.确立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
改革重法学理论教学而轻法学实践教学的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确立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是强化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关键。在新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下开展法学实践教学,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实践教学研究的专题符合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建设。比如,以培养电子商务法律实用人才为特色的法律院系,在实践教学中就要侧重电子商务法律实务的技能培训和疑难案件的学理研讨。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衔接,将理论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有争议的法学理论问题、疑难案例提交模拟法庭、专题辩论赛、社会实践调研等实践教学环节。③因材施教。法律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型、实用型和混合型。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发现学生的职业倾向性,引导学生向更适合于他们职业倾向的方向发展。④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实践教学服务于具有专业特色的法律人才的培养。比如,以理工专业为学科特点的综合性大学,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培养科技法律人才、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电子商务法律人才、资源环境法律人才等具有专业特色的法律人才。这样,将专业特色变成法律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既可提升理工专业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可解决理工专业院校法学专业的生存、发展问题。
2.建立符合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和师资培训评聘机制
建立符合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聘任教师,既要注重学历、科研能力,也要注重法律实际工作经历。建立复合型的法学师资队伍,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减少师资成本。此外,聘任具有法律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为辅导员、班级导师,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由于绝大多数法学人才是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为了适应社会对法律实用人才的需求,在美国,法学院教师在任教之前都要求有5~10年的法律实务工作经验。以美国马歇尔法学院为例,几乎所有专业教师都有法律实务工作经历。而且,法学院的学生一般认为,法律书自己也可以看,来法学院读书,主要还是学习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办理案件。因此,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可以考虑建立在具有高学历的司法、法律服务人员中聘任法学教师的制度。②可以借鉴美国法学院的实际做法,法学院系的教师由两部分教师构成,一部分是专职教师,另一部分是兼职教师。这样,既降低了办学成本,又提供了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比如,美国马歇尔法学院,聘任了很多知名的律师为兼职教师,他们白天从事律师工作,晚上给学生们上课,而且兼职教师的数量要多于专职教师。这样,学校就会以较低的成本,开出很多实务性很强的法律课程。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聘任实践教学基地中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人员等任实践教学工作的兼职教师。建立符合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要求的师资培训评聘机制,应当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①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特别是理论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比如,可以通过选派法学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1]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②可以建立适用于实践教学教师的评聘机制,为他们设立单独的职称、岗位体系和评聘标准。比如,在评聘标准中,用教材、教改论文和教改项目对应于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
3.完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本教学 理念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开始注重以学生为本,使传统理念下的“师本教育”向着“生本教育”的方向转变,把为教师教好转向为学生学好,让学生有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的机会。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建构,应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价值,在尊重学生个性、自由成长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帮助下,依靠学生自身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建构。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应注重以学生为教育的本体,让学生尽快自己思考和行动起来,并不断地去吸纳知识、解开问题的谜团,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交给学生,从而获取提升学习质量的崭新教学模式。
一、“生本教学”的核心理念
(一)一切为了学生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是生本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语文教育的任务并不是将学生都变成书呆子,而是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心智成长、道德价值正确、人文素养深厚的生命个体。这样,语文教育就要打破传统的灌输模式,避免学生机械听课情况的出现。学生跳出了只听不悟的怪圈,教师也就不会想当然地以自己的教育方式影响或左右学生,不会陷入教与学分离的泥潭,而是能够感受到教育的真谛,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领悟,在思考中建构知识体系。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从文本中有所感悟,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收获知识、培养情感、增强语文素养。在“生本”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蹲下来平视学生的知己朋友,教师不再依靠话语霸权与学生存在距离感,而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性。
(二)充分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也就是说,在被认同的前提下,学生的内心会更加愉悦,也更加能够激发出学习知识的动力。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的心灵世界和自由情感生发空间,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并且给予学生证明自己能力的舞台,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以严密逻辑思维为手段的科目,语文依靠的是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形象思维去感受和体验文本,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自然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感悟往往更独到,也更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观点。所以,在生本教学中,教师是以尊重学生为教育原则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等方面的情况组织教学活动。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那就是“生本”课堂。其实不然,初中生活泼好动、个性鲜明,但心理不够成熟、思维的深广度有限,认知能力也不够强,所以他们还不能够单独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在课堂本来就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果完全交给学生去呈现知识的脉络体系,势必会浪费时间,使教学呈现出低效的状态。“生本”教学也需要教师进行掌控和把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促使他们连贯、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正是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将学生的认知与审美能力激发出来,使语文课堂更加和谐自然、井然有序,也让学生能够展现出更好的学习状态。
二、初中语文“生本教学”的课堂实践策略
(一)积极建构自主学习模式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生本”教学的实施需要引导学生建构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与能力。教师应该以启发与引导为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分析思考,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能体现多维性和扩展化,那么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调动思维,使学生在愉悦中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生本”课堂建构的目标。
如在对朱自清的《背影》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我觉得朱自清对自己家庭背景的表述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因为这部分内容好像与课文标题没有必要的联系,不知你们怎么认为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迅速激发初中生的思维热情,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展现在班级同学面前,通过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形式,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便会加深,也能够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进行多元解读,一些学生会赞同老师的观点,有一些学生会提出一些相反的见解。
经过班级学生激烈、充分的探讨之后,不但教学任务得到了高效的解决而且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上的整体氛围。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语文知识,这种不盲从于教师的见解的思维习惯,可以保障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生本”课堂在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下便更能够发挥其教学作用。
(二)打造互动交流教学平台
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打造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语文学科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审美能力为宗旨归,这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作为支撑,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生本课堂。学习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对此,语文教师应该打造新颖的教学模式。
针对初中生好动活泼、喜爱展示自己的特点,可利用编演课本剧的形式进行表演型课堂模式建构,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与课文殊的语境、人物和故事开展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产生亲切感,更容易体会课文。例如,在讲授《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扮演“孔乙己”“我”“酒馆掌柜”等角色,引导他们对这篇小说进行发挥,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采取学生自愿、轮流的方式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学生便会在彩排、演出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态度,也更好的理解当时的社会氛围以及时代环境。
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当中去当演员,与学生一起表演。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活泼,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语文“生本”课堂的形成。
(三)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倡导合作成员之间互教、互启、互学,注重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实现信息互补,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合作学体有以下几种方式:1.同座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是其他合作方式的基础,两个人都是“主角”,这种学习活动简便易行。比如同座讨论交流、互读课文、合作表演、互相检测等等。2.小组合作学习(一般4-6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对话交流中学习,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重负,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世界)这部分内容时,结合相关课文内容,教师可适当的利用小组竞赛教学模式,把全班学生分为松鼠、金龟子、大熊猫、蝉等活动小组,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动物知识、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方面进行辩论赛,这样,每个小组会根据本组选定的课文内容、动物种类特点进行阐述和论辩。也可以扩展合作内容,成绩优秀的小组可获得认可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小组合作学习能消除学生的疲乏感,使学习成为一种来自学生内在的“娱乐”,使学生在合作中吸取集体的力量,并且轻松、愉快地展开学习沟通,有效形成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本”模式。
(四)建立赏识教学评价体系
在“生本”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体验异常重要。也就是说,学生从自身学习情况、教师态度反馈等方面接受到的信息对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来自教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学生衡量自身学习效能的重要尺度,也会左右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由于初中生自尊心较强,更渴望教师对自己赞赏的评价,有了教师的认同与赞赏,学生便会带着内心的喜悦,积极的投身到语文学习之中。成功是一种体验,而赏识正是要适当的给予学生这种正向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找到良好感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促使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形成。
在“生本”教学中,教师应该对那些有着良好表现、取得哪怕有点滴进步的学生以肯定、赏识的态度。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比较胆怯、性格内向、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沁园春?雪》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发现这个学生有想要表现的神情,但是却又不好意思展示,这时我用“相信自己”、“不要放弃”、“你能行的”等鼓励性的言语加以引导,最后他站起来对这首诗歌进行朗读,而且很有进步。
对此,我用“做得好”、“你表现得很棒”等言语,并且用和蔼的目光、点头示意和拍拍肩膀等方式进行赏识评价,他在获得认同和赞赏之后,明显表现得很兴奋,脸上充满了自信的表情,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成功的情绪体验,并争取有更大的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尽力捕捉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和智慧点,认识每一个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这些潜能得以释放和发挥,这样生本课堂也就顺理成章的生成。
总之,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实现对“生本”课堂的构建,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高效、轻松的氛围中收获真知,充分展示自身的才华。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不断地打破常规,倡导“生本”化的课堂教学观念,积极地开拓创新,改进“生本”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绘本教学 大学人文 精神价值
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认为现在的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教育原点上来,追问我们办教育是干什么的?大学是干什么的?从1999年至今,我国高校已建起近百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批优秀高校纷纷试点进行以培养完善人格和全面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我院也已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大学人文”“老子论语导读”“优雅精讲”等科目,其目的不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教导其学会做人。借用哈佛大学委员会定义,就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笔者承担大学人文课教学任务仅有四年时间,在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课程中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反馈等途径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和精神需求。
从2009年至今参与教学的班级课堂中可以看出这样的问题,十二年(甚至更久)的应试教育已让大多数学生失去了想象力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敏锐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只关心期末考试方式和成绩的高低,对课程真正要传达的内容漠不关心。课程设置中计划的六部分——智慧生存、开明生存、创意生存、优雅生存、艺术生存、和德生存基本囊括了构成一个人“精神力”的主要内容,既具有极高的精神品位,又具备现实可操作性。课件本欲通过强调必须知道的人文故事、人文经典段落,使学习者每认同其中的一个故事、一个经典段落就会切实提高一个精神的台阶,最终来到一个较高的精神生存平台,以实现精神成人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讲授和讨论人文故事、人文经典段落并不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关注,于是,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唤醒学生心中的真善美成了大学人文课教学中较为重要的问题。
在每学期末发放给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有一类建议频繁出现,即“希望老师播放电影”或“老师应该在课件里面多插入视频短片”等等。九零后学生出生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从孩提时代起便适应了以图画、音响、电视、网络等等直观的方式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越来越纷繁复杂,阅读者越来越浮躁,长篇累牍的文字就算再优秀,也鲜有人能够完整读下来,但是如果搭配优秀而又吸引人的图片,再加上一小段精炼的文字,的确能够让接受者更轻松。原本许多影视作品甚至动画电影(如宫崎骏作品)从主题到细节都折射着人文的光辉,但因放映占用时间长、影响课时进度而不能采用。于是,笔者尝试将绘本引入大学人文课堂,每节课只需占用五分钟,就可以引发更多学生的兴趣。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绘本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写给儿童的带插图的书,它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讲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识字的幼童都“读”出其中的意思。此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都独到特别,以填封面、扉页、下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最重要的是,许多绘本叙说了情绪、爱及生命的主题,用来做情感教育的教材再合适不过。如此一来,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的途径,更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
近年情绪智慧教育越来越受到儿童教育学者的重视,因为幼年时的情绪教育将对长大后的情绪表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许多幼教工作者开始提倡阅读经典绘本,让生活在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都岌岌可危的儿童有能力升级自己的情绪智慧,以适应成年后的各种压力。但这些九零后学生的童年时代,恰好是家长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并开始提前施加知识教育的年代,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开始接受小学一年级课程,小学高年级开始预习初中课程,初中为高中做准备,高考成为一个学生知识掌握的巅峰时段,进入大学后,学生最需要补上的是幼儿园缺失的那一课: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学会和世界相处。从这个意义上看,绘本教学便是用孩子的教材为大学生补课,补人生最关键的一课。
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为新生介绍完“通识教育”的概念及课程开设目的后,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放映王早早的《安的种子》。在书的最后,可以看到一段话:“有幸看到《安的种子》的大人——无论你是不是准备将它读给孩子听——也许都应该先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轻轻地念给自己听,然后想一想、再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有,当然有。我们日夜都在马不停蹄地追逐一些‘珍贵’的东西呢,仿佛所有的人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这时候,大自然的规律往往被撇在一边,我们甚至不会思考冬天是不是可以种花,只一味想着‘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怎样才能种出来呢’。生活的主题仿佛只是追逐,我们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去散步了。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安的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是多么难得。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啊,你总有一天也会得到‘千年莲花的种子’,会为了各种‘珍贵’的东西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可是,无论如何,希望你记得安——这个你小时候听过的故事里的小和尚,记得他感激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胸前;记得他从容地去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记得他悠悠然散步的样子。他告诉你,要怀着希望、有所追求,但一定要淡定、顺其自然;同时,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享受等待。”这正是人文课要在一开始告诉学生的“放慢速度、等等灵魂”。
曾荣获美国图画书最高奖项——凯迪克大奖的女作者戴安娜古德的绘本《我们的妈妈在哪里》被美国《父母》杂志评为当年的最佳童书,她用清丽优雅的画面为我们描述了母子走散后孩子寻找母亲的过程。而这个寻母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心中对母亲形象的认知过程。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母亲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美、最好、最聪明、最能干的母亲。书中的姐弟俩也是如此,在警察的带领下,他们在不断地否定和确认的同时,描绘出了自己妈妈的完美形象。通过孩子们的描述,一个好妈妈的定义就渐渐清晰起来:“我们的妈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我们的妈妈力气很大,她的东西都自己拿;我们的妈妈不看报纸,她只看书,看很多很多的书;我们的妈妈的声音很响亮,每个人都喜欢妈妈的声音;我们的妈妈可苗条啦,而且她会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饭;我们的妈妈只戴好看的帽子;我们的妈妈不怕老鼠,她很勇敢;我们的妈妈从来不做这样的事(无谓逞强),她可聪明了;每个人都喜欢听妈妈说话……”这本书不仅仅为我们展现了每一个孩子内心对母亲至深的敬仰和崇拜,更为女大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位真正意义上优雅的淑女是这样的:温雅、智慧、性格独立、修饰得体……相应地,在讲到“绅士风度”时,德国作者施罗德的作品《最棒海盗》用一个充满童真与幻想的故事告诉学生“唯大英雄能本色”。
法兰克福书展最佳儿童图画书大奖得主陈江洪的作品《虎王子》用质朴的国画,来自古老中国的动人情节,向孩子们介绍一个美丽的、睿智的、情感深厚的“复仇”故事。虎王的孩子们被猎人杀死,悲痛的虎王开始报复人类,人们凄惨的哭声在回荡……在老婆婆的指引下,国王将小王子送到森林里,让他到虎王的身边去,只有这样才能拯救老百姓。虎王看到在树下睡着的小王子,就要一口吞下他,然而,母爱战胜了复仇之心,虎王怜爱地叼起小王子,就像叼起自己的宝宝一样……当被爱子之心煎熬的国王派军队放火烧山围困虎王时,小王子挺身而出,站到两个母亲的中间……人文课要告诉学生的“真正的解恨,是消解仇恨”“最好的复仇是宽恕”在这样的绘本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青蛙弗洛格”“小兔汤姆”“我的感觉”等等系列绘本,通过一个个简短的故事,提醒学生:以开明的态度看待问题;生活要有创意;多为别人着想;坚韧与努力;如何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等等。对儿童来说,绘本能给他们带来直观的快乐,对具备了探究与思考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更可以从中挖掘出深刻的人文精神。一本好的绘本未必能给提出的问题找到最完美的解释,也未必能解除读者心中的疑惑,但它能提供一个“体会的过程”,让孩子学会打开感情的出口和入口,日常生活中累积的情绪也可以通过阅读的管道得以抒发。
郝广才在《好绘本如何好》的序言中说:“现代社会以培养读写能力为基础,一个社会如果拥有大量的文盲,想进步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社会上‘图盲’充斥,那要达到审美的境界,就还有很深的鸿沟要跨越。”[1]读图时代换个角度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要筛选高质量的图,并且学会如何从结构、色彩、气氛、韵律等方面去读图,反而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当学生们在与童年的绘本依依惜别或者擦肩而过许多年后,人文课可以再次把老朋友带到他们面前,以直抵心灵的方式,让他们感知生命,传达那些文字无法生动言说的幸福、安然、挫折、伤感。让绘本配合人文教学,丰富学生的心灵,更多地关注千百年来形成的普世价值,崇尚智慧、勇气、开明、诚信、平和、从容、优雅、理解、宽容及超越的爱。
注释:
关键词:材料类;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85-02
毕业论文(设计)是普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明确提出:“毕业设计(论文)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对大学生将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尝试从事科学研究,探索新知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3]。它对大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或者顺利开展科学研究都有直接影响。一所高校本科教学整体水平如何,毕业论文质量也是一个关键评价因素[3]。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出整体下滑趋势,甚至出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4,5]。在这种形势下,笔者对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材料类专业的特点探索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一、材料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及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存在冲突,影响了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
进入大四第一学期,学生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找工作或者复习考研上,这使得他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最后一学期,未找到工作的学生继续找工作,部分找到工作的学生被就业单位要求去实习,考研通过初试的学生要继续准备复试,未通过初试的学生转而把精力放到找工作上,这就导致就业及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发生冲突,使得毕业论文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2-6]。
(二)毕业论文选题与学生就业、读研方向脱钩,学生兴趣不高
材料类专业实践性要求高,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尽快胜任担负的工作。学生迫切希望毕业论文选题能与其将从事的工作相结合,以便能顺利过渡到工作岗位。另外,考研的学生也希望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能与其选择的读研方向相结合,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但目前采用的选题方式都是单向方式,即由导师拟题,学生网上选题,学生在拟题上没有参与权,这就使得毕业论文选题与学生就业、读研方向脱钩,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部分毕业论文存在诚信缺失,学术不端现象
近些年来,社会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诚信意识淡薄,大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学术不端现象也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剽窃抄袭,数据造假,等方面。学术不端现象不仅有违学术精神,还败坏学习学术风气,同时扼杀了学术的公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种很大的伤害[6]。
(四)师生交流不畅,毕业论文过程难于管理
随着近年来学校提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专业教师自身的压力不断增大,不仅承担繁重的课堂教学工作,还要开展课题研究,完成一定量的科研任务,而指导毕业生数量常在5~8人,一些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难免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选题机制后,部分学生会去就业单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大部分时间在校外,这也造成师生交流不畅。
(五)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片面,客观性不强
尽管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论文评定中存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几个等级,也有相应的评定细则,但存在指标体系不够全面,重结果轻过程,操作性不强,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被人扭曲,产生很多不合理的问题。如论文及格率过高,不及格者几乎为零;评定老师自由裁量的弹性度太大,出现了许多人情分等。这都影响了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提高材料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延伸毕业论文时间,缓解毕业论文与择业及考研在时间上的冲突
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课外科技立项”、“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并制定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材料类专业可以以这些课题和科技活动为依托,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与之相结合,让学生在大二或者大三就进行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完成一部分工作,从而解决大四因考研或择业导致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不充裕的问题。
(二)建立“师生协商拟题”的毕业论文选题机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改革仅由导师拟题的单一选题机制,实行“师生协商拟题”机制并行。笔者所在材料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及读研方向与专业方向基本一致,学生在拟题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就业、读研的需要与本方向的指导教师进行协商,拟出双方都满意的论文题目,再由教师编写选题审批表提交学院,由学院组织的专家审定小组评审下达。这种方式,由于学生参与了拟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热情。
(三)引入论文重复率检测系统,严格毕业论文质量出口管理
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长沙理工大学自2013年起,对应届全部本科毕业论文采用“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具体要求为:(1)理工科R(文字重复率)≤30%,文科R≤40%,通过检测,是否修改由指导教师或学生自定。(2)理工科30%70%,疑似有严重抄袭行为,学院确定三人专家组进行鉴定。如确认毕业设计(论文)不存在严重抄袭行为,按B类处理;如确认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专家组写出鉴定意见,学院签署意见后,报校教务处备案,同时取消答辩资格,成绩计“不及格”,学生需在一年内重修毕业设计(论文)。
(四)借助互联网工具,建立毕业论文师生沟通平台
以QQ群、微信群等为纽带,以指导老师为单元,建立毕业论文师生沟通平台,指导教师和学生不用面对面也能进行顺畅交流。师生沟通平台涉及信息、实验数据上传,进度汇报,疑难解答、资料共享、网上评阅、语音或视频在线群组讨论与交流等。指导教师可以基于群记录对学生论文进度进行考核。
(五)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毕业论文模糊综合评价系统
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涉及选题质量、文献查阅与综合能力、论文工作状况、基础知识水平、知识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论文写作水平等一系列指标的考核。它实际上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考核体系,它的建立需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进行。荆宁宁[7]、曹柬[8]提出的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的毕业论文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修正后可用于材料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首先将毕业论文每个环节均纳入评价,运用设计毕业论文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再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将教师的定性评价(优秀,良好,中,合格)转化为定量评价(百分制分数),最后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按照学校规定的比例,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等列出。这一方法评价系统、全面、合理、有效、公正、简便。
三、结语
笔者在长沙理工大学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第150项)时发现,学生在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时,可以实实在在地从事科研活动,将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延伸毕业论文时间、建立师生双向拟题与选题机制、引入系统、创建网络交流平台、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系统,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改革创新工作,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2009,(2).
[2]陈贞丰.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
[3]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10).
[4]任森春,李菁楠.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与改革思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5]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6]陈艳娇.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设计方案新构思[J].江苏高教,2011,(5).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重要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70-03
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到2009年提升到24.2%,在这一历史性跨越中,240多所(不含设置的独立学院)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办什么样的大学,涉及到学校办学定位,如何办好这样的大学,涉及到学校发展战略,这两个问题是学校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发展的纲,纲举目张,抓住了这两个关键,也就抓住了学校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定位的重要意义
1.适应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根据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马丁・特罗教授的理论,在毛入学率达到15%后,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1]。他认为,高校大众化进程中,随着数量的增长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关于质的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也即结构呈多样化。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5%,在精英化阶段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高等教育层次、类型的问题凸显出来,所有已建和新建的院校需要重新定位,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自身条件,在高等教育大系统中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从而明确分工,各就其位,保证高等教育协调、有序地发展。就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找准在高教系统中的位置尤为重要,正如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所说:“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没有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很难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好。没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也很难说中国高等教育有较高的水平和质量。”[2]
2.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中、西部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就导致各地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存在差异,高等教育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既要培养从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的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又要培养从事科技开发运用、具有一定技能、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以及从事一线生产、服务、管理的技能型人才,且以上三种人才的需求量呈金字塔形状。与之相适应,高校可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类。从理论上讲,每类高校都应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校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的需要。
3.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的方向标或顶层设计,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引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更多是听命于政府和上级主管理部门,无须过多考虑自己的定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革。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行政指挥的色彩淡了,其职能在向宏观调控、指导和监督转变,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增大了。这既给高校带来了活力,也给高校带来了压力。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更多地需要高校自我规划、自我决策。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就会走弯路,制约学校的发展甚至危机生存;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夹缝中求生存,必须定好位。因此,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学术界都特别重视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是决定发展的大事,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结构和效益,也是关系到学校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指出:“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专升本’之后面临的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定位明确之后才能明确对培养对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设置什么专业和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以及购置什么教学仪器设备等。”[3]
二、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1.办学层次上攀高。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将目标瞄向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类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照抄这些学校;有的刚刚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便提出要申办硕点,似乎层次越高,水平就越高,有好高骛远的倾向。
2.办学规模上贪大。不顾学校发展实力,盲目扩招,导致教学用房、设备、实验室、师资、图书指标达不到要求,追求规模优势,忽视内涵发展,程度不同地影响教学质量。
3.学科专业求全求奇。不顾自身条件,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发展,多科性院校向综合性发展,似乎学科越齐全,水平越高。专业设置上追求“三越”,专业越多越好,专业名称越新奇越好,专业听起来越吸引考生越好。
4.办学模式上趋同。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乃至办学体制、筹资体制、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形式单一,“同质化”严重,千校一面,缺乏特色。
5.教学内容陈旧、重复、脱节。教学内容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部分,教学内容的主要问题是陈旧、重复、脱节,造成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科技发展和现实需要的步伐,不能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
三、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定位的研究
定位是高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一所高校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及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从学校的办学传统与办学现状出发,对自身在某一时期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特征的选择。简单地说,定位就是一所高校确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自己建成一所怎样的高校的问题 [4]。一般来说,高校发展定位主要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一是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包括学科专业结构、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等方面;二是学校内部各元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服务面向。
1.发展目标定位。一所学校的发展目标,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具有战略上的指导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为省属或市属地方高校,与所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把发展目标定位为高质量的区域性大学。
2.学校类型定位。目前来说,中国的大学一般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几类。依据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新建本科院校刚升格为本科院校,对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要求不高,应该把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为教学型大学,以教学为主,科研从属。
3.办学层次定位。这里说的办学层次主要指人才培养层次。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主要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高专)三个层次。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应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在短时间内实现由以专科教育为主转向以本科教育为主。与此同时,不应忽视其他办学层次的适度发展。一是专科教育。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之前,主要从事的是专科教育,在这方面积累了多年的办学经验,也有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不要因为升格而轻易放弃。二是研究生教育。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通过后,选取几个优势学科开展少量的研究生教育,有利于促进科研,提升师资水平,从而带动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的基本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健全,获得生产建设与社会事业第一线工程师(经济师、建筑师、会计师、律师、农艺师、讲师等)基本训练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5]。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强动手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5.学科专业结构定位。学科专业结构定位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体系中高校所侧重设立的学科专业领域。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定位,在总体上形成以一至二个学科大类为主,多学科差别性发展的格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定位选择,一方面是由这类院校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布局在某一地区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往往只有一二所本科院校。所以,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在重点办好主要学科专业的同时,应多学科专业发展,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品种、小批量”的需要。
6.办学特色定位。高校的办学特色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生源的基础。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对特色的概念给出了界定,即“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如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办学特色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味强调独特性是不现实的,能在某一方面形成一些特点也就可认为是特色。特色可以放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间进行比较,也可以放在不同区域范围的高校中去比较。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求、创造特色:一是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内涵建设方面,二是在服务领域和服务层次方面,三是在人才培养类型和培养目标、规格方面。如淮阴工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把自己的办学特色定位为:“形成以工科为主,机电一体化、现代交通工程、现代农业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特色;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兼顾的服务面向特色;面向基层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适用性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定位上,既要考虑学校的办学传统,又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服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继承在专科阶段长期摸索积累的丰富办学经验、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为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7.服务面向定位。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又一战略选择。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首先是在美国产生的,威斯康辛大学则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明朗化了。1904年,范・海斯就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后,他把大学的社会服务向前推进了一步,明确提出:“教学、科研、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由此形成了“威斯康辛思想”(Wisconsin Idea) [6]。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自提出之后,不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不断发展。
中国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应考虑地方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当地重点培养各类合格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服务地方的特色观,是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解决发展空间和服务面向问题 [7]。服务地方的特色观,应首先表现在区域特色上。当地政府希望地方高校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切实需要的人才,地方高校为地方培养人才,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和社会服务又是高校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点,其产业结构不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地方高校要切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大力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促进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只有当地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了,对人才的需求才会进一步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
四、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1.澄清错误观念,端正办学思想。(1)认清人才与学校的类型、层次的区别。类型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事物进行划分所形成的种类。层次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若干参数或某一参数的变化而形成的等级。类型是横向的划分,而层次是纵向的划分。高校培养的学生可分为学术型、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四种类型,培养的层次可分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学历层次(除专科生层次的学术型人才)。高校的类型有研究型本科院校、教学型本科院校、职业技能型本科学校。高等学校层次,如根据隶属关系划分,可分为国家教育部直属、中央其他部委所属和地方政府所属院校。高等学校分工明确、定位明确,方可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2)正确看待“大而全”与“少而精”。在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中存在一种不顾及学校的具体情况,错误追求“大而全”的做法,在学科、学校规模、科研数量等方面求多求全。纵观中外各国高校,无论是研究型本科院校,还是教学型、职业技能型本科院校,无一例外走的都是特色兴校之路。他们的经验证明,特色的定位十分重要。学校不必刻意追求“大而全”,“少而精”同样也能促进学校发展。只有走特色发展的道路才符合高等学校发展规律,学校也只有办出特色方可获得长远发展。
2.认清本校条件,循序渐进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学校到本科院校是一个飞跃,新建本科院校应充分认识到专科学校与本科院校的不同,了解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校各方面工作、要求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从一个专科学校刚升格为本科院校,新建的本科院校各项工作都需要进行改革,应认清学校原有的办学基础,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有哪几项有可能获得迅速提升,看清学校与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所存在的特点与优势,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做好学校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目标。
3.了解社会需求,掌握服务方向。新建本科院校了解社会的需求,找准服务方向,一则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造成人才浪费,二则可以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中,虽然这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学校在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较多,但是,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是顺应着当地经济建设对人才的急需而建立的,已经对所处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已经成为当地的教育和科研中心。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更应立足当地,把为当地的经济、科技、文化服务放在首位,这既是权利也是责任。
参考文献:
[1]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3.
[2]吴启迪.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开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新局面――在第三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EB/OL].http://news.省略/07/1018/OL].http:http://news.省略/07/1018/http://news.省略 /07/1018//lstc.省略/lingdao/ ldjh4.htm.
[3]潘懋元.论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1).
[4]朱中华.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4,(4).
[5]童文胜.西部地方高校,重在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6,(21).
[关键词]基本原理大学生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26-02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的、和谐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从科学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抓。科学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事,人文精神让我们修身修德,使我们懂得哪些事情是否该做。它们是互补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在当下的中国,人们急于追赶所谓的现代文明,同时加之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们对功利的巨大渴求,导致了人文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某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把掌握科技知识当成教育的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还需要加强素质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只重视科技的掌握,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人格追求和社会责任的缺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失衡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冷漠和急功近利,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社会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教育者认真的思考和足够的警觉。高等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只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否则,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教授钱理群)。这种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使我们开始付出代价。因此,作为大学人一定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倾注。
二、“马原”课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契合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广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而“马原”恰好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对超越个体的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等。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自身信仰、理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马原”在向大学生提供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锻造思想、塑造人格的需要的功能,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哲学思考,探究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获得人生的智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原理是为人的哲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最高理想,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基本原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和人文关怀是有内在契合性的。
三、“马原”课教学中倾注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功能
在东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失落、迷茫的时候,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如此。在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中,“马原”课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马原”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和道德意识等。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时间以来我们不能讲人文关怀的教育功能进行很好的发挥。
当前的“马原”课教学偏向突出“马原”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色彩,只强调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功能,导致的结果是使这门课远离尘世,远离学生最为真实的人生、生活和生命,忽视了课程自身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育者应努力挖掘“马原”自身的人文性,把人文关怀倾注到教学过程中,把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亲切感和认可度,为迷途的生命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和指导。“马原”课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去审视自己的一种方法,那就是站在理性思维高度,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批判。学会辩证地理性思维,就能够站得高望得远,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发挥“原理”课应有的人文关怀功能。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人文关怀的一个根本体现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利益,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把学生看成接受教育的客体,而应把学生当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体。”教育工作者也不应该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善于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持久动力。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要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迫切需要理解、解答的问题,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联系学生思想与心理的实际情况,将人文关怀教育贯彻到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切实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人文关怀的思想,促进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上。如果课堂讲授与学生实际相分离,就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上的偏差。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新动态,并及时回应这些新动态,及时解释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这样才能解决因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带给学生的迷茫与困惑,避免理论教育的盲点。
(三)把“马原”课和人生教育结合起来
基本原理作为对宏大的社会历史规律的把握并不排斥人生哲学。哲学作为“马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继承和超越,其内在精神依然是对智慧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生的关注。“人”在那里是“大写的人”,更多的表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对罪恶社会的勇敢批判,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哲学思考,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马原”课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相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僵化的物质世界和纯粹功利的社会中解放出来,体会到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的生命走向完整、和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且促使人生的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生活以及人生的真正价值的一种正确理解;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无限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心。如何避免在物欲横流的浮华世界中保持自己生命的一片天地,如何将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地贯彻到底,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哲学那里找到启示或者答案。
(四)提高“马原”课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越高,其榜样作用就越强。教师自身要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从教师的传授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从教师的言行中获得一份人生的智慧和勇气,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执着的追求,一种崇高人格魅力的内在感召力。
人文关怀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充分挖掘、发挥“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人文关怀功能,不仅有利于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其实效性,同时有助于大学生丰富其涵养,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新峰,马建青.基本原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张泉.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5,(4).
[3]李雨燕,郭华.论“基本原理”课教学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关键词:研究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11;K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00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ZZ0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KS040)
作者简介:邓伯军(1967-),男,河北高阳人,法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史又称为历史,其在英语中是History,在法语中是Histoire,都源自于希腊文historia,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中,是“对过去真实的事情的记录”的意思。在汉语世界,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属皆从史。”[1](P65)也就是说,从广义上讲,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从狭义上讲,史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构成史学的研究对象。史学又称为历史学,“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2](P1)史学之所以是史学,是其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而史学史则是在史学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史学本身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历史学科。史学史一般包括史料整理、历史编纂、史学思想、史学方法等内容。作为史学编年体体例,研究史是对历史过程中研究的研究。研究史既涉及到史学研究,也涉及到史学史研究,从总体上讲,研究史属于史学的范畴。就“《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后文简称为“《形态》研究史”)而言,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翻译、注释、介绍、阐释、创新的研究;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做出哲学层面的反思;是对中国化实践中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问题的前瞻。“《形态》研究史”试图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文献把握规律、理论运思规律和实践诠释规律。从根本上讲,是要服务于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研究史的性质和特征
历史只是对过去的史实记录,而史学要研究人们怎样研究历史。就学科性质而言,研究史属于史学的范畴,可以上升为历史哲学,从历史哲学的高度为人们总结、反思和前瞻历史提供借鉴。因此,研究史不仅有对历史事实陈述的总结性反思,还要有兼指得失、征信求实的史学批评,对历来的研究遗产、研究事件作深入细致的清理和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梳理研究发展的过程和脉络,总结研究发展规律,为研究的发展、完善和创新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从学科性质而言,理论是一级学科,发展史是二级学科,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是三级学科。“《形态》研究史”无疑是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态》研究史”研究,要深入阐明其研究的各种论著的版本来历、体例归属和解读模式;要深入阐明其研究的各种论著学术观点、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要深入阐明其研究的各种论著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还要在论从史出的原则基础上,对各个阶段对其研究颇有建树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重要著作、学术思潮和流派,予以恰如其分的史学评价,既张其功,又指其过,既明其势,又点其憾。也即“《形态》研究史”研究,既要研究其翻译、介绍和传播的外在性历史过程,又要注意其阐释、创新和应用的内在性过程,尤其是要高度关注其研究规律的扬阐发。
与研究史学科性质相联,研究史学科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学术性和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研究史学科潜心发掘史实,克服浮躁风气,杜绝功利主义,彰明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要求研究史学科以史义补考据之不足,从而杜绝一切史演之学;要求研究史学科通过对历史的清理,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服务于现实的社会实践。学术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研究史学科的研究,扬弃史料整理学的观念与方法,从其必备的学术良心出发,以不卑、不亢、不猥、不亵的学术勇气,以史才、史学、史识、史德为路径,对研究做出恰如其分的学术评价。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研究史学科从前人历史研究的资料中,从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历史哲学高度提炼出研究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求研究史学科将研究置放于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等广阔的视野加以透视,获得具有实践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史学研究成果。
就“《形态》研究史”研究而言,其研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征。在此研究中,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其翻译、注释、介绍、阐释、创新、应用的历史过程,又要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强烈的现实性,通过对其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反思和前瞻,提出有益现实生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形态》研究史”研究,还具有学术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特征。此研究的确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但并不是脱离现实政治的文牍考证工作,其始终要在现实政治的框架下才能得以运行,因为这是一部政治意识形态的经典著作,其范围的阈限、概念的诠释、思想的解读,无不触及当前政治的许多敏感话题,通篇饱蘸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因此,我们要胸怀一颗学人必备的学术良心,从历史事实与发展过程出发,才有可能将对思想的认识,从简单的政治辩护进入科学的学术研究层面。“《形态》研究史”研究,还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此研究的理论性,是指面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性质、状况、阶段、结构关系、内在矛盾、外部环境、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和规律等一系列彼此相关的问题所构成的问题体系,并在历史哲学的高度做出回答,以期推进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此研究的实践性是指,面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系列问题域,不是去死记硬背关于问题的历史结论,而是从中悟到对现实实践有什么启示;不是精确重建马克思文本的原初话语,而是结合新的语境做出合乎现实的实践诠释。
二、研究史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对研究历史的研究。研究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涵。其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出发,对史料进行耐心细致的清理考证,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澄清隐晦于史实之后的“史义”。其二,要“总结出从古到今的‘研究史’发展规律与特点,研究史学研究的现状、倾向以及发展方向。”[3](P40)其三,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在学术范围内积极开展兼指得失、恰如其分、健康积极的史学批评,对研究史中的隐恶虚美的浮华之风予以纠偏,辨心术以议史德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书写历史。其四,要研究其社会作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看其研究成果是否对社会有影响,研究者是否重视研究观点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历史知识的传播对社会的发展是否起作用。也就是说,研究史不仅要具有历史的品格,而且还要反映史学的时代精神。总之,研究史要有史料学的梳理甄别、辟谬正讹,要有历史编纂学的连点接线、连横合纵,要有史学思想的精神统帅、方向引领,要有史学方法的视角折射、范型诠释。
“《形态》研究史”研究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其规律。也就是说,是要通过历史考证的方法,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史料进行梳理甄别,厘清《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真实历程;是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尽可能多的史学方法,采纳尽可能广的研究视角,提炼中国化的发展规律;是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成败、得失、优劣、经验教训做出兼指得失的史学评论,并以史为鉴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史的理论和方法;是要以研以致用的实践精神,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研究做出实践诠释,以此推动和促进中国化深入发展。具体来讲,“《形态》研究史”要研究对其研究的译家、注家、史家、史著、史论、学派、团体等等;要研究对其研究的理论内涵,如其所蕴涵的新哲学世界观,如实践观、生存观、交往观、历史观、异化观、发展观、自由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要研究对其研究所运用的新的方法论,如历史哲学方法论、考据学方法论、史学编撰学方法论、史学批评方法论、解释学方法论等等;还要研究包含《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内的中国化实践的过程,也即研究视域下中国革命的根本性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根本任务、战略策略、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对外关系等等的实践诠释过程。
对研究史的史学学科定位,决定了其研究方法既要对史学理论及方法做出继承,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史学理论与方法,而要引进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开辟出新领域、新课题、新范型,从而在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上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就传统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继承而言,是要用古代研究史研究的成果滋养当代研究史的成长。在史学理论方面,如关于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关于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史法、史意,关于书法和信史,关于史实采撰,关于史论艺术,关于史文表述,关于史学的社会功能,关于史学批评的标准和史学批评的方法论等,都是宝贵的史学理论遗产。[4](P285-353)在史学方法方面,“如直书、曲笔、采撰、史法、史意、会通、断代等范畴,都有丰富的含义,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发掘和阐发。”[5](P14)应该承认,中国传统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史学研究花圃中最瑰丽的花朵,有待于人们对之做深入细致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就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的引进而言,史学研究要获得重大的发展和突破,就要提倡大胆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实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丰富、充实和改造,将史学研究的触角延伸到历史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比如历史考证方法、历史编纂学方法,历史解释学方法、历史批评方法,历史比较学方法等等。史学研究新视角的扩展,可以向史学遗产投射新的光束,再经多棱镜的分解,获得五彩斑斓的历史画卷。譬如,人类学视角、文化学视角、民族学视角、传记学视角等等。史学研究新思路的引进,可以推动历史解释的模式、视域、思想、观念、理论、方法上做出超越和创新。新方法、新视角和新思路的引进,使研究史在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中,对新的课题做出新的开拓,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范型,从而使研究史研究在更高的层面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模式。
“《形态》研究史”定位于“史”,就决定了本论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的方法。要在研究中承继中国源远流长的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史才、史学、史识、史德的史学理论书写其研究的历史,尽可能地复原历史之真实发展历程;以不卑、不亢、不猥、不亵的史德精神,尽可能地揭开伪装,昭示历史本来面目;以严肃的史学方法,尽可能地阐明隐晦于史实背后的历史真义。要在研究中以史学评价的优良传统去评判其研究的历史,在信而有征的叙述中,做出一出己见、切中肯綮的史学评价;要在研究中不断引进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从而开辟出史学研究新领域,提出研究史研究的新课题,最终形成中国化史学研究的新范型。因此,“《形态》研究史”是通过史的研究把握到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去探求当代社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这才是研究的根本目的。
三、研究史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史的首要目的是彰新。研究史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学术发掘、清理、考订、甄别、批评工作,彰明研究发展进程中的创新性成果,使之以较为系统的理性见解实现于社会。史学研究的根本精神是自觉地追求理性认识的真理性和创新性。因此,研究史的“主要任务乃是要总结理性认识逐步深化、日趋真确与形成体系的发展历程,彰明各个历史时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评析学术事业的社会影响与发展的方向,分析某种可能存在的误区,特别是要清算因盲从、迷信与追逐某种直接利益而伤害学术真理性的倾向。”[6](P2)“《形态》研究史”是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历程的发掘、清理、考订、甄别、批评,彰明代表性的创新性学术论述,贬抑谬论,杜绝随风炒作,以匡正学术风气,更重要的是为后人深入的学术研究提供最新的理论基础。
研究史的学术目的是阐明学术研究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探索学术研究自身发展规律,不仅可以提高学术研究工作的自觉性,而且有助于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和完整学科体系的建构,从而推进研究史学科稳健有序地发展。就学科建设而言,“《形态》研究史”要有新型版本学的视野,通过建立发达的版本比较学,奠定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第一块基石。要有新型文本学的视野,通过文本考据学的路径,建构起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第二块基石。要有新型解释学的视野,从文本解释学角度建构起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第三块基石。要有新型实践论的视野,通过实践诠释学的路径,建构起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第四块基石。也就是通过对以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学术研究的探本、考据、解释、应用的研究中,要从历史的高度,以史的特征、史的脉络、史的架构,找出尚未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指出亟待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境域,指明应坚持的学术方向,最终找出新的学术生长点。这对于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总结治史发展经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研究史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研究、分析“研究”发生、发展、完善的经验教训,探讨社会发展规律和方向。“《形态》研究史”作为对马克思恩格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文本的翻译、注释、介绍、阐释、创新、应用的历史过程的历史哲学研究,对中国化实践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化历程中起到了特殊的历史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史研究,对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使我们在中国化历程中,掌握发展规律,明确前进方向,少走弯路陡路,提升实践水平,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四、研究史的超越和创新
“《形态》研究史”采纳研究史编年体体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门著作进行史学考证、史学解读、史学评论、史学实践的系统研究。所谓“研究史体例”,是通过大量的史料钩沉、收集、整理,通过前后因果关系的历史比较,通过对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纵横思考,来展现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理论观点、重要著作、史学思潮和流派,从而揭示该领域研究史的特殊规律,达到研究研究史的理论与实践之目的。“《形态》研究史”最突出的创新之处是“史”,由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一部马克思恩格斯的最具代表性的专题文本进行研究史研究尚无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由于受《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研究资料的制约,笔者所揭开的仅仅是中国化真理的冰山之一角,相信伴随更多研究者的加盟,通过学者的阐释和揭明,会使中国化的真理出离遮蔽状态,从而敞开其对于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
创新,寓于温史之中。创新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吗?不是。创新,只能来自于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寓于社会实践的历史之中。人所皆知,新与旧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故而知新”吐露出了新与旧的辩证关系。就“《形态》研究史”而言,其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门著作在中国的译介、注释、解读、创新、应用的历史过程的发掘、清理和考证,在论断上对中国化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历史认知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超越和创新。实事求是地讲,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每前进一步都包含着艰辛的探索、反复的思考、失误的痛楚甚至鲜血的代价。正是在这历史的探索与耕耘的过程中,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推动中国化逐渐地走向了睿智、拥抱了真理,走向了价值、拥抱了德性,走向了成熟、拥抱了文明。
创新,来自论从史出。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是研究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也即研究史研究必须在充分尊重客观历史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炼概括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解读和阐释,并且在上升到历史哲学层面得出具有时代性的史学评价。就“《形态》研究史”而言,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题文本在中国研究的历程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本着德、才、学、识的路径,对其做出了兼指得失、恰如其分的史学评价。这种史学评价既继承了传统的直笔征信、敬重伦理、资治经世的史学精神,又不拘泥于传统,使其在批评方法、批评视角、批评主旨、批评风格上,变得新颖而不猎奇,广博而不泛泛,深刻而不尖刻,平实而不清淡。这种史学评价有文本学的视野。消除了传统解释框架对马克思文本的先在性逼迫,通过对第一手文献的真实解读,获得哲学学术创新的逻辑起点。这种史学评价有历史的视野。哲学的真理和意义,在于经典文本,也在于经典文本的历史注解。单纯地回到经典,不是尊重经典,恰是将经典孤立化,因为,真理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史学评价有时代的视野:经典的活力在于现实的需要,经典只有直面现实,捕捉时代的根本问题,提出现实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创新,出于多角思维。视角问题是创新的主要问题。人的思维经过岁月的消磨,世故的摧残,逐渐磨去棱角,变得钝化、飘零甚至虚无。保有思维的锐性,克服思维钝化,是一个深刻的文化问题,当然视角的转换对于克服思维的钝化惯性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就“《形态》研究史”而言,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对这部专门著作在中国研究的历程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从纵向、横向、顺向、逆向、旁向等各个角度对研究史进行考据、整理、解读和评价,运用抽象思维、比较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对研究史进行介绍、分析、解读和诠释。“《形态》研究史”是把各种角度的思考化合成对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变成全面探讨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也就是上升到历史哲学高度,对其进行深度的理论思考。
创新,贵在实践诠释。史学研究的特征是“以研究过往的社会为起点,而以服务于当今的时代为归宿”。[5](P13)从这个角度讲,史学研究的最突出的创新乃是实践诠释。就“《形态》研究史”而言,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门著作在中国译介、考证、整理、解读和诠释,始终置放于中国化实践的历程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每一个阶段,学人们都是从其时代特征、时代要求、时代趋势出发,针对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方法、新领域,对这部经典文本做出新的考证、新的探索、新的解读,做出服务于时代需求的新判断、新结论、新成就。这就彰显了史学的时代精神。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精神实质,不在于文本,而在于实践。正如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哲学箴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P57)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3] 桂遵义.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略论[J].历史教学问题,1985(6).
[4] 瞿林东.史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 瞿林东.近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进展[J].史学月刊,2003(10).
[6] 乔治忠.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责任编辑:彭介忠)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History to the Research of Marxist Classic Texts
――Taking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German Ideology in China as an Example
DENG Bo-jun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Abstract: As a historical chronological style,research history is the research on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The positioning of historiography of research history determines that subjects of research history are historic and realistic,academic and political,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The positioning of subjects of research history determines the historical methods.The positioning of the goal of research history determines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the research.The research history transcends the history itself,which determines the innovation at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history to the research of German Ideology shows good command of the basic law of literature,the basic law of theoretic thinking,and the basic law of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which fundamentally serv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arxism Sinic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