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5:12: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体育课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情绪是人心理的基本要素,常常伴随着一定的行为而产生。情绪通常是体育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实施体能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并不太重视学生的情绪,更加谈不上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情绪体验了。这种忽视学生情绪的教学,必然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绪之间存在某种距离,结果导致体育教学的低效性。因此要促进职业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尤其是引发学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一般来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如上所说,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的时间与空间,这种认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体育教学要求的距离感,他们喜欢体育课实际上是喜欢体育课的时间,而对真正的“体”“育”与“健康”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没有必要接受这些知识。应当说这是职业高中体育课堂上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在职业学习的影响下,往往呈现出消极影响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实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绪往往会呈现出恶性循环的现象。此外,体育课固有的运动负荷、体育运动中严格的纪律与行为要求等,也会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即使对于部分真正喜欢体育学习的学生而言,也有可能引发焦虑甚至是恐惧的情绪,这也是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不可忽视的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情绪也有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相对而言缺乏细心,严格的纪律与课堂要求往往是体育教师表现力量的主要途径,而职业高中的学生又具有明显的叛逆性,这两者一旦对立,就会引发轻则学生消极抵触,重则课堂尖锐矛盾频发的情形。这样实际上教师也就陷入了一个消极的情绪当中,自然谈不上有效教学。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情绪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要促进职业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关键还是从情绪这一因素出发对学生积极引导,只有当师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享受情绪的高峰体验时,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首先需要阐述的是教师情绪。很大程度上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情绪,笔者的经验是,不要看职业高中学生有着这样那样的叛逆性,其实只要体育教师真正能够以一个乐观、积极、阳光的情绪进入课堂,那这样的情绪就会点燃绝大部分学生的乐观情绪(极个别的学生则会由于个体因素而难受激发,这需要专题研究)。笔者在体育课堂上,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急于进行体育与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一些看似与体育无关的事情去引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只要这样的努力持续五至八节体育课,那就会对学生的心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样就会导致他们一进入体育课堂,就会自然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然后要阐述的是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体验决定着一节体育课甚至是所有体育课的学习质量,如果说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引导还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话,那学生自身的积极情绪激发,则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去客观理性地认识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笔者在教学中从来不教授纯粹的体育知识,而是努力将体育训练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与专业技术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只有有了这样的结合,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健康的体魄、坚强的心理对于现在的学习(尤其是遇到学习困难时)与将来的工作(尤其是工作遇到挑战时)有多么的重要。一旦学生认清体育具有这样的功能,那么任何一个对前途有希望的职业高中的学生,都会认真对待在校时间的体育训练与心理健康的学习。经验表明,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他们在课堂上的情绪就不会浮于表面,而是会有持久的驱动力。而这种产生驱动力且由这样的驱动力又反过来积极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甚至是文化与专业学习时,笔者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有效教学的境界。
三、小结
纪律与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目的在于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体育课中学生违纪的表现形式:
在体育课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或称越轨行为,这些行为从现象上分有两种的形式:(1)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我行我愫等。(2)是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进行投掷教学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推铅球练习时将铅球放在锁骨窝处,学生未执行;在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50米,学生仅跑3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执行等等。
以上的两种违纪现象从性质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中与消极行为。中即既不进行也不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消极行为即直接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如故意干扰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学生的练习。
学生中出现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1)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进度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
(2)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不清晰,学生听不懂;教师的示范不规范,不成功;教师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不公正。
(3)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学生练习互相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4)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对学校或教师有成见,偏见;好表现与炫耀自己;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
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
(1)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2)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3)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4)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体育教学中,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
(5)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
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课的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减少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出现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这些现象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思想不集中。当教师在进行讲解、示范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的讲解漫不经心,甚至谈论一些与授课内容无关的话题。二是学生穿戴不符合体育课的要求,不方便学生体育活动。如有的学生赶时髦,穿牛仔裤、高跟鞋、挂钥匙(异物)等。三是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如有的学生练习动作放不开、不标准,不按要求完成任务等。四是我行我素。如有的学生好表现,以引起同学和教师的注意,表现另类,甚至有意或无意地用对抗心态来与教师或同学作对。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违纪现象的原因分析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违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教材安排问题。当今的体育教材教学内容简单、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引起学生反感;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欠妥,有的教学动作偏难,学生通过努力无法完成;有的教学动作偏易,学生觉得无趣,不刺激。2.教师行为问题。一些教师的仪态学生不能接受,讲解内容不合理、不生动;示范动作不规范,不成功;教师责任心差,教学情绪低落,也影响到教学效果。3.对学生在课中发生的问题处理不当,不公正。4.场地条件问题。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场地布局不规范;学生分组活动相互干扰,有时外界环境也会干扰体育教学活动。5.学生心态问题。学生学习体育的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端正,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只要学好文化课就足够了;有的学生害怕吃苦,怕脏,怕累,不愿意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等,消极、被动对待体育教学活动;还因为学生体能差,不敢或不想参加练习。
三、维持体育课堂纪律与课堂教学管理的要求
(一)必须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训练
为使得体育课堂教学达到优质高效的要求,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些重要的教学指标和要求:(1)准确的集合时间、集合地点;(2)落实体育课代表的工作任务;(3)落实体育课规定的教学常规要求。
(二)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生活动范围大,要维持课堂纪律并非易事,教师要有掌控全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活动,一旦有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出现时,教师要作出正确分析,并进行研判,这时教师要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整改措施,及时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做到冷静、公正,不能武断办事。尊重学生主体是第一位的。
(三)及时公正、公平地处理违纪行为
教师发现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违纪现象时,要进行正确的研判,并对具体事情进行具体分析,作出相应的处理。一般来讲,发现学生只是消极地对待教学活动时,教师可进行私下处理,如可采用近身暗示、强调任务等方法,以警醒学生注意。但如果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严重地干扰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采取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提醒、制止等方法。要让有明显违纪的学生明白违纪干扰整体行动是不好的行为,并让他(她)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理。如果个别学生是为了表现自己另类,教师可以采用冷处理的办法,不予理睬,让学生知道教师不赞成自己的行为。当然,在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违纪现象时,尽可能不要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更不要为了处理个别事件而停止整个教学活动。
(四)恰如其分地运用奖惩办法
奖惩办法对维持课堂教学纪律,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有效进行课堂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进行及时恰当的奖励,正气可以得到肯定。当然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多是精神方面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他的动作真漂亮”“我们请他(她)来为大家做一个示范”等,教师善意的表扬,期待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精神的力量,让学生感到善意和亲切。维持课堂纪律,恰当、及时的惩罚是必须有的。惩罚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暂时中断违纪学生参加课堂体育活动的权利,让学生承担自己违纪行为的后果;(2)批评和教育,让全体学生受到教育,知道什么是违纪的行为,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并且承担相应的处罚,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要有鲜明的德育观,让学生明白惩罚是课堂纪律的要求,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准搞集体惩罚,鼓励表彰还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流,惩罚一定是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执行的,且执行力一定要到位,这样才有教育意义。
(五)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
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教学组织工作出现了无序,而在无序状态下什么样的问题都有可能发生。教师要十分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如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合理利用现有的场地,正确分配器材,合理安排分组练习和运动密度,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的时间。这样,一堂课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始终掌控着课的每个环节,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学习中,可以减少诸多违纪现象的发生。
(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和学生的当前发展及终生发展。衡量的指标是学习时间(即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效果(即学习的收获)和学习体验(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产生的心理体验)。
二、从教的角度保持体育教学有效性
1、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生理状态及能力水平,可操作性强,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走在发展的前面”,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的目标要“跳一跳、够得到”,促使学生认定目标,集中注意力,有的放矢,切实有效的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行为活动是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达成度要以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才能达到基本教学标准。下面关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课教学目标可以借鉴:①认识综合素质,能简单说出综合素质对身心发展的作用;②会两种至三种综合素质的练习方法;③能简单说出练习后的情况表现;④能与伙伴合作设计一至两种综合练习方法。
2、教学内容的精选化
新课标规定教学内容具有开放、动态及发展的特性,为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有更大的自由度。教师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应对教材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运动强度和技能水平,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抛弃、精选及整合,使之更加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教学时将内容分解、分段,让学生选择练习,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格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教学过程的灵活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可提前预设而灵活加以生成的,是持续的“生成”和智慧的“生成”。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识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点和风格灵活应用各种教法,实现教法的优化结合。教学反思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明得失,实现“再教设计”,才能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若过分强调“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则欲速而不达;相反,教师点拨启发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合作、持续学习,可能学会的更多。“不讲先做”效果更好。
4、教学氛围的和谐化
教学实践表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学习的可能性就越大。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课堂上带动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重视情感投入,增加教学情感色彩,善待体育课程,增强讲解、示范导引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良好的教学氛围水到渠成。
5、教学评价的激励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在评价学生时要提倡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意学习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过程;不仅要注意定量评价,而且要重视定性评价;不仅要注意绝对性评价,而且要重视相对性评价,建立发展性的多种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减少学生厌学现象发生,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三、从学的高度关注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严格流畅的课堂组织,新颖、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完成的。教学效果要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学生对示范动作如何观察,观察什么,缺少指导,学生“视而不见”,有时虽然看到了,但应该看的都没有看到。比如一个教师在做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由于忽视了学生如何观察这一方面,结果学生只是观察教师是否投中,而没有观察整个示范动作过程,本末倒置,降低了演示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对此将倾注更多地时间及精力,产生恒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及丰富的想象。由于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也较易产生疲劳及厌倦,若有兴趣,则会精神饱满、痴情投入。如中学女生大多不喜欢长跑,但若变为在音乐伴奏下的跑步练习,在生理负荷同等条件下仍然情绪高涨,感觉不到疲劳,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提高。
学生的体育兴趣有着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兴趣差异。初中阶段都喜欢竟技性强的项目,因此,在教学中要安排了比赛竟技方式,可通过“成功教学法”、“教学引趣法”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学得轻松,学的高兴,效果自显。而在高中阶段则突出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
3、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组织、评价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而设计问题,并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是师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它能实时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状况和理解程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知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尚存在着诸多弊端,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研究。
一、问题设置不合理的原因
1.问题的重复。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学生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的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重复问题和老师的回答。
2.不注意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而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必须注意两个方面:肯定的态度和听的技巧。作为教师,你可以自己观察你自己或请别人观察,你是否集中你的注意力,,对学生感兴趣?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因为“听”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各个层次,而且需要心与心的理解。
3.提问到的学生面窄。走进学校,经常听见学生的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点我”或“老师总是喜欢点那几个学生”。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仅点几个学生的教师给了大多数班级成员一个消极的强化――反正我的学习不好,老师比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尽管玩吧。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
4.自问自答。你见过这样的课堂没有,就是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完成回答;或者是在学生答错之后没有试图启发学生思考就加入了个人的评价。结果,整个课堂上只能听见教师的观点,而没有学的观点,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这些都是极端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行为。当学生知道教师不让他们完整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他们怎样学会去思考、去形成逻辑思维?教师的这些行为往往使学生感到万分沮丧,学生难以形成自己回答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从而使学生消极地对待教学。如果确实是问题太难,教师应该充分地启发学生或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5.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当学生回答只是部分正确或不完整甚至完全错误时,很多教师仅仅只是简单地说:“你离题了”,“不对”,“不正确”。在有些时候,教师故意出些刁钻古怪的题目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当学生答不上来时加以冷嘲热讽,以示惩罚。实际上,着都是消极的反馈方式,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策略。如用“你再仔细想想,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不,并不全对。”或“你能告诉我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吗?”这些不带任何消极感彩的中性词语。
6.不擅长解答学生的提问。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多。教师忽视学生的提问是导致学生不爱提问的罪魁祸首。
以上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得不到体现,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
二、课堂提问应注意的方面
有鉴于上述种种后果,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课堂提问来组织教学活动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大胆质疑。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i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2.积极提示,善于启发。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3.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研习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
在传统认识中,体育教师属于体力工作者,在跑跑跳跳的过程中就把课上了。这种认识属于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简单、片面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体育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身角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社会的世俗偏见,让人们认识到体育教师既是体力劳动者,更是脑力劳动者。为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笔者认为这里的素质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专业素质和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是对所有学科教师的最起码要求,是一个教师实施本学科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体育教师应该自觉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不断与时俱进改变观念,熟悉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了解中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特点,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品德素质是对教师个人品德方面的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任何教师都要在品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人生榜样,为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要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高尚美好的情操。同时我们也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始终把对学生的爱放在心上,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从提高学生素质、为了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想,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
二、转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目前的学校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尽管中学体育也属于中考计分项目,但毕竟所占分值较小,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大,造成体育课时开不够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大气污染问题,京津冀区域常常爆发雾霾天气,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体育课减少户外活动,这些都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学就面临内容繁杂、时间较少的矛盾,从而使得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要局限在两节课堂教学就完成中学课程标准所给定的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注重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上,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或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有所体现,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低水平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和方法在其他时间用来实践和锻炼,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比如,我们在课上学习了打篮球的技能后,并不能保证每节课都练习它,只能由对篮球感兴趣的同学自发组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在多次实战中提高自己的技战水平和能力。试想,如果只是通过一两节课堂教学,就打好篮球,这怎么现实呢?
三、结语
关键词:高中英语 提问 问题
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加之信息技术被广泛引入教学之中,作为课堂教学技能之一的提问,其目的、功能、评价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目前英语课堂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来看,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材料基础上,对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应遵循的原则和相应的解决策略。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中出现的问题
1.1提问对象的选择不合理
从调查情况来看,教师们比较喜欢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这样即节省时间,也可以保证教学顺利的进行,但是不利于考查个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没有予以鼓励,而是一味采取点名的方式,但是提问对象也只局限于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长此以往,会造成很多学生大脑不会积极主动思考,参与不到课堂中来。从提问中,没有看出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区别地设计和安排所问问题。而会出现学优生回答的问题难度不够,个别学生又对回答的问题力不从心的情况,这样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效率。
1.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反馈不足
教师普遍对学生的回答的评价过于简单,使用的词语基本局限在“Good”、“Right”和“OK”上。很少对学生进行表扬、称赞或者鼓励。学生因而没有回答正确后应有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反而因为答错问题受到教师的指责而懊恼,自尊心受到伤害。
1.3候答时间过短
尽管教师多数问题都给了学生定的思考时间,但是待答时则普遍偏短。研究表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等待的平均时间大约为1秒钟,如果学生在短暂的1秒内不能足够快地思考以形成一个答案,那么教师会变换问题或重述、或点答另外一个学生。对较难的问题来说,这一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这种现象在赶进度的高年级教学中更是屡见不鲜。
2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
2.1提高教师提问意识,对提问进行精心准备
首先,教师要避免课堂上的随意提问,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是备课时精心设计和准备好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提问的原因、期待的效果等,教师应该事先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可能做出的回答有思想准备,即要对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做预测,尤其是那些参考性的问题,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课上可能会出现对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予否定的情况。不要出现教师拼命地把学生的答案往自己预想的答案当中带的情况,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有些答案也是可以接受或可行的。
2.2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积极主动
英语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集体回答问题不但教师不能准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能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愿回答。以下几种鼓励方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过程中来:①教师要以友好、温柔,鼓励式地口吻提出问题。②提问时采用微笑,眼神接触等方式鼓励学生。③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或者不能回答问题,教师要欣然接受,而不是批评学生。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对其提供帮助。
2.3采用多种形式,巧妙进行反馈
对于没有正确回答问题或者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要给出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表扬应该具体,要具体指出学生好在哪,哪里值得表扬。这样学生就容易有成就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让每一位站起来的学生尽可能圆满地回答问题,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转问可以在两种情形下使用:第一是当第一个被提问者回答问题出现了困难,经鼓励或提示后依然不能进行下去的时候,为了避免拖延时问造成课堂结构的松散和教学气氛的沉闷,教师可以转问。第二是当第一个被提问者给出了答案,但是教师还想知道其他学生的见解时,于是转问,这样是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4根据具体情景,准备控制待答时间
在课堂提问,所有的问题都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问和空间,就算是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也需要时间来组织语言,以圆满回答问题。其次,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准确掌握候答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所提问题有个精心的准备,对于问题的类型、层次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确定大概的候答时间。难度高的,需要学生回忆、猜想、联系和组织语言等的问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问。另外,如果题目简单,候答时间就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再者,候答时间的长短还要依不同的提问对象而定。学生的认知水平、反应速度、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学生需要不同长度的候答时间,教师要对教学对象的各方面差异十分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1.善于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都是喜欢新鲜、生动的事物,对枯燥的教学模式较反感。教师应善于应用身边可利用的各种实物、卡片、多媒体、录音等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在情景中提出问题。把一个个问题生动化地在不同的情景中呈现,既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创设情景可以是为某个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小的情景,也可以是贯穿整节课堂的大的情景。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unit9Howmany?中出现了“Woo”这个词时,在让学生跟读完后,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当参加比赛时,你得了冠军,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哪个词来表达你的心情呢?当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Woo”的时候就表示他们理解了它的用法,也刺激了他们用英语的欲望。又如:教师在上课伊始用多媒体展示一首跟本节课内容有联系的英文歌曲,学生们边观看动画,边跟着节奏一起唱。唱完后画面定格在某个画面,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画面上的信息,提出问题,引入到新课课题,进而深入新课教学。这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在直观画面,或者通过听、读等方式创设的场景简单易懂,学生能很快做出反应。例如:在学习有关饮食方面的课文时,教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快餐店,准备好许多食物和饮料的图片或实物。教师的提问都在这一大的情景下进行,学生们就知道我们这节课所涉及到的内容和买卖物品及和吃喝的物品有关,于是他们就会在脑海中搜索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来作答。这节课设计的场景与生活联系密切,在后期的巩固练习中还可以围绕这一场景,学生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自己编对话并表演出来。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对新句型和单词的操练也到位。
2.教师提问要目标明确、难易适中,尽力在身边生活中找英语
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不能随想随问,不仅浪费时间,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应该是有目的性的,紧紧围绕当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能突破当堂课的重、难点做好铺垫。教师还要分析学生的学情,学生已经学会哪些,还不会哪些,教师应多用学生学过的句型来提问,并且问题不要过于繁琐。学生们在三年级学过一些简单的时间表达法。教师首先跟同学们玩一些数字小游戏,复习60以内的数字,然后教师拿出一个钟的模型,用学过的句型问“Look,what’sthisinEnglish?”“What’sthetime?”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回答:“It’sseventhirty.”老师:“Yes,it’sseventhirty.(教师板书旧的时间表达法)andwecanalsosay:It’shalfpastseven.”(教师边说边在下面板书=halfpastseven,并带读)教师再用学过的旧的时间问答法引入到新表达法,以旧带新,自然过渡,通过板书的辅助,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解释。学生也能很快明白这两种表达方法可以互相替换。
3.鼓励学生课堂提问,力求学生亲自发现英语学习兴趣
教师只是课堂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主体还是学生。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来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所以要做到让学生敢问、想问、善问、会问,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开头教师们经常会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和学生们fee-talk。这样的问答方式太单一,学生们要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走。既然是fee-talk,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互相而平等地用学过的句型交流,此时不仅是为了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上升到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通过这五分钟,师生间通过英语的交流又进一步增进彼此地了解。所以这五分钟应多让学生们去想去问,老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学生问学生。教师从中起要引导的作用,这样贴近生活的fee-talk才是行之有效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学生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教师都要尽可能地给出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而且语气、语调等要真正让学生感到是真诚的、肯定的或是激励的,这样来逐步建立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形式要多样化
课堂提问的设置要根据所教内容而定,要尽量避免单一的提问模式。不能所有的提问都是用Yes\No来作答的,这样的答案过于简单。也不能全是用整句来作答,有时会难度较大,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常常不会注意到语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填空的形式,给出答句的部分单词,降低些难度。还有些提问难度较适中,学生可以用简单句答出要点。除了常用的提问方式,教师还可以针对图表、连线等形式提问,学生把图表、连线中已给信息重新整理进行作答。运用一些课堂小游戏来提问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例如:教师在教动物的单词时,不立即呈现动物的图片,在玩猜谜游戏中给出信息并提问,学生猜动物,从而引出新授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