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5:12: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导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皮亚杰的道德判断研究皮亚杰试着将道德研究的范式搬进了实验室,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模式。他设计了对偶故事法来研究儿童对过失行为、说谎和社会公正的道德判断模式。发现,小孩在对偶故事里面,更多的根据故事主人公的行为后果是否受到惩罚来判断该道德品质,首先启动了在道德判断领域公正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即做了错事就要受到惩罚。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研究科尔伯格坚信“公正原则”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原则。他曾多次引用苏格拉底的话:“美德只有一个,那就是公正”来表达他这一观点。他采用了两难故事法这样的实验研究范式,具体是采用一种临床访谈程序来研究,但与皮亚杰的设计截然不同,使用了非常有名的两难故事的设计,故事常常会描述一个弱者,非常需要帮助,如果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就不得不违法法律,然后让孩子思考并判断这个故事主人公是需要帮助还是拒绝帮助,但让被试明白,如果需要帮助就会违法法律。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了孩子如何进行思考的,得出来孩子推理的过程。从这个实验研究中发现,个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总是以公正的价值观为主要标准,个人为围绕这是否公正而进行判断,那公正到底是什么呢?通过研究发现,公正的价值观主要是以社会契约为主,总是考虑个人的权利、自由、自主等内容,以此来构建道德判断的原则,主要是要自我保护,然后强调平等和公平。因此,我们在评价某个事件是否道德的时候,应该根据这个事件中的个体是否履行了个人的义务或承担了个人的责任,利用这样的证据来检验个体是否违背了公认的标准和原则;进一步说,如果个体有了过错,他(她)就必须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才能够使公正原则得到维护。公正取向的个体认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二、关怀价值观的道德研究
除了公正价值观的道德取向,我们是否应该有更为宽容的道德价值倾向呢?吉利根(C.Gilligan),美国心理学家,吉利根对于发展女性主义心理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采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男女在道德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差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提出另外一种道德判断的价值倾向——关怀价值观倾向。她提出了关系意象是进行道德判断的关键,关系意象就是在面对道德冲突时,个体头脑里面思考的主要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而不是具体的道德原则。她提出了,关怀价值观倾向的道德判断标准。该价值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往往是考虑如何做才能维护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或者为了和谐可以合作甚至是妥协。关怀价值观的道德判断取向,更多的是考虑他人的幸福健康和利益,逻辑的出发点是我要如何去做才能避免让他人痛苦,或者如何帮助他人减轻痛苦、负担和伤害。道德判断的标准往往是站在事件主人公的角度和处境,然后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判断。因此,在这种价值观倾向中别人是否该受到惩罚不再是考虑的重点,而是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怎么做才可以杜绝继续犯错。因此,她提出公正的价值观基于独立的个体,而关怀的价值观则求助于协调人际关系。关怀的价值观取向不仅关注他人,而是更容易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进行联系。在关怀的价值观体系里,如何与他人的关系不破裂,如何避免去伤害别人是考虑的关键。同时,考虑自我关注,特别考虑在关怀他人时如何关怀自己。这种价值观在考虑解决道德冲突的方式时,会考虑:如何恢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进行关怀活动时相信好运会降临到其他人的身上,或者相信他人或自己的痛苦将会消失无踪的这种积极心理。
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发
首先,公正价值观的教育理念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因为这是科尔伯格道德教育实践观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判断上有强烈的法治观念,这是一个国家是否安全和安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四中全会提倡的“依法治国”能很好的说明进行公正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项基础教育,因此进行公正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从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到前年的复旦大学林森浩的向室友的投毒事件,我们能够深深感觉到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这一块有大大的缺失。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构建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程度。功利心的追求是导致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忽视的重要原因,以至于在学校教育中出现重智轻德的情况。在完全学位任务的同时,如何贯彻实施好公正价值观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健康的竞争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建立好清晰的是否对错观念,有错就罚,有奖必赏的教学评估模式,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寻。
其次,我们要加强关怀价值观的道德品质,在师生的关系中建立一种关怀模式,让老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切忌居高临下或冷淡漠视的姿态对待学生,为学生建立全面的关怀伦理思想,在平时的思想教育中要恰当的导入各种关怀思想,让学生做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良好品质。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大学生开始了普遍扩招。这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一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多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求职艰难,大学生质量下降。“大学生”这一称呼曾经是让人极其敬佩的,然而现在它已变得不再是那么遥远。在当下大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下滑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实。它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强烈关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尝试结合作者自身的专业,将文学理论教学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联系起来,试图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一方面做到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做到令学生意识到自身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主动地、自觉地寻求改变与提高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理论教学并不是要直接担负起道德说教与示范的作用,而是注重引导,将学生思想意识中那些来自社会生活的、自发的道德规范与诉求激发出来,最终的目的是令学生能够终生自觉追去道德完善。
一、现状与问题
关于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各种现象描述、指责、分析已经很多,[1]本文不再重复。
另外,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及大学本身的变化。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前,中国的教育全部是知识的传授,即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学校或教师不必去关心学生未来的生计问题,甚至耻于谈论稼穑之事。然而,二十世纪中,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发生的巨大的转变,它在知识的传授这一任务之外又加上了服务社会的任务。大学本身因此而发生的变化就是“市场导向”,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生计。“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引入市场机制,使高等教育具有市场性。高等教育市场化不是绝对的私有化,也不是绝对的公有化,而是一个引入市场机制,使高等教育机构更具竞争性、自主性和广泛适应性的过程。更确切地讲,所谓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指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市场运作的机制和规律,重构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控制体系,调整和修正高等教育与社会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将高等教育逐步改造成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一种行为过程和趋势。”[2]这种变化是双面的,其有利的一面自不需多言,其弊端却需警惕。深究之下,这种变化实际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转型。“从十九世纪晚期一直延伸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组织化的现代性,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由的现代性的理想。颓废的理念彻底打破了自由的现代性的文化形式,随着作为大众社会新社会秩序组成部分的知识模式的出现,古老的知识模式崩溃了。自然神学理论和知识的 精神价值消失了,逻辑实证主义和公正的探究变得强大有力。知识的新模式要求比过去更为严格地分离客观事实与价值。这是一种受超越所有其他机构的国家治理体系约束的、强调专门化和学科基础的知识。新人文主义者对教学和科研的整合受到研究型大学和精神界定学科的新思想的挑战。”[3]
社会和大学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也必须改变方式、方法。道德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中国,道德的内涵表现为爱国、孝敬父母、知恩图报、与人为善等基本方面。“以齐家治国教育为途径,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从开展感恩知报教育入手,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培养仁爱精神为切入点,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从培养明理诚信意识入手,养成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这是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基本目标。但是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教师,就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了。不过,在探索教育学生的方式之前,教师还要明确应当承担“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样的道德角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一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每个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为指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严格、全面要求学生,把他们塑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二、文学理论教学中的道德培养
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无论在学科设置、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呈现了显著的多元化面貌。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早期大学在学科设置方面是很简单的,文、艺、理、工、农、医,这六个字就可以概括。然而现在,不仅是学科之间界限严格,而且学科内部划分也越来越细致。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入探讨,然而它不利的方面是“隔行如隔山”的现象也越来越深刻。
具体到文学方面,这种现象是非常明显的。在“文学”这一学科名称之下,可以细分为文学和语言学两大类。文学可以细致地分为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四大方向。语言学可以细致的分为汉语言文字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在这些科目之下又可以不断地细分。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的蓬勃发展是令人可喜的,在硕士、博士这些研究层面上,不断细分是符合学科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然而,这种细分对本科的大众化教学是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为不再有哪位教师能够对整个学科的发展做到全面的把握和了解,这样在教学中就很有可能顾此失彼。正是这个原因,令当今的大学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学科前沿,对自身进行“充电”方面,放松了对教学工作中另一重要的,但却是隐性的方面:道德教育。
文学理论是中文专业文艺学方向在本科阶段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可以说中文专业大学本科课程中与理论相关的部分,都要有文学理论课作为开端与入门。因此,文学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道德培养方面,同样是如此。
文学理论课在道德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首先是文学本身,其次是理论对日常生活自发经验的规约与提升,第三是文学理论的中介性。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文学本身是包罗万象的,它在由作家创作的、假定性的情境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欲望。特别是加入了不同读者的自身经验之后,每一个具体的文学文本,都可以说是一味良药,它令读者在当下碎片化、浅表化的世界中想象性地满足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或根本无法满足的愿望。因此,从读者期待角度来看,现实世界的慌乱、痛苦恰恰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暂时忘记。特别是在道德方面,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到一个“君子国”,很难让理想化的道德现身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文学能够做到。 “作家在一种可以被称为‘心中的道德律’的道德情感支配下进行创作,使得作品在人生表现中呈现出道德批判的力量,呈现出人性善的艺术风范。”当读者在拿到一本优秀作品而尚未阅读的时候,他自身已经对这部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期待,这种期待通常符合道德最高标准的。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读者会将自身放在一个道德审判者的角色上。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在经历过了残酷的现实之后依然去文学作品里体验一个假大空的世界。
不仅是在读者的阅读期待中,在文学自身中,道德要求同样是内在的。“在文学中,善恶的探索和表现常常伴随着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是感性的和主管的。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情感常常左右着判断,文学中的忧伤、欢喜、悲愤等情感总是与作品中的人物的或善或恶的行为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西游记》中白骨精被打死是令人拍手称快的,而孙悟空因此遭到唐僧误解被赶走却令人气愤。读者的这种判断来源于文学内部蕴含的道德成分。道德在文学内部与情感融合在一起,是不可分离的,它们都是文学本质属性的重要部分。道德这种特殊的存在形态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通过假定性的“生活”表现出来,通过文学这种审美的方式将那些枯燥的说教转化为了优美的文字,从而达到了激发人们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道德在文学上的表现是内外两方面兼具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起到提升人们道德与思想境界的良好作用。
其次,从理论角度来看。任何一门学科,如果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那么它就具有了一定的完善、稳定的形态。所以,独立的“理论”是不存在的,它必然表现在某个具体的学科中。理论的特征就是高度的理性化、逻辑化、概括化。这种特征使得学习者首先要适应它的特殊要求,这样才能对某个学科的理论有具体、深入的了解;接着,学习者在向研究者转变的过程中,理论的这些特征又必须不断的被应用。长期的理论训练带来的结果肯定是对人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在专业方面,而现实生活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良好影响。现实生活永远是纷繁复杂的,永远是与理论背道而驰的。一个人一旦学会从理论的角度,用理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评价现实世界,那么他就会因此受益匪浅。
具体到中国现实来看,由于传统文化的强烈影响,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较为明确的理性思维。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直到当今,国人仍然缺乏一种“悲剧精神”。“就总的情况而论,中华民族是充满悲剧精神的民族,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悲剧精神又不断地呈现出淡化、弱化的总趋势。这种总趋势知道元、明、清时代的戏剧、小说中才开始萌发转折的征兆。”邱紫华先生细致分析了中国人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与传统。实际上,正是这种对现实生活的浅层满足令中国人较少理性、深入的思考,更无法奢谈理论化了。理论最重要的行动方式――反思――自然也无法深入到人的深层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当中。
现在,大学教学中的理论课程,很大部分是来自于西方的。这有助于补充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足,也有利于使用理论的武器破解道德教育的困境。
第三,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文学理论兼具文学与理论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优点,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优势。当然,文学理论教学现在面临着非常严酷的环境,“文学系的学生越来越少读文学作品,造成此变化的原因有三个:一,高中中考压力和分数指挥棒使学生很少有时间阅读文学作品,而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也因应试教育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这样做的深层后果是阻碍甚至泯灭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二,进入大学阶段的中文专业学生,由于世界普遍性的文学地位跌落,也很难再培养出对文学的强烈兴趣,相反,兴趣转向了他处。三,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蚕食了学生有限阅读时间。坐在电视机前长大的这代人长于视象思维而弱于文学思维,成为“读图的一代”。阅读文学作品非常吃力,这也是他们越来越少光顾文学作品的内在原因。当然,这一代人不是绝对不读文学作品,如畅销小说尤其是网络文学就颇受他们的欢迎。网络小说的高度自由感,适合现代人。这样一些变化,有的看来是难以逆转的。我们的文学理论教学不能回避对象的这种变化,我们恰恰要针对这种变化进行适合新情况的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理论讲授向实例论争倾斜。最重要的是能够抓住文学生动、富于情感的特征,将学生牢牢吸引住,接着从众多的文学实例中抽象出概括性的理论。
在文学理论的课堂上,这种知识性的传授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强调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因为知识传授是显性的,很容易就被学生接受了。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在进入大学之前习惯于教师直接给出知识点的方式,不会主动地去探求未知的领域,而且还会由于惰性习惯忽略大学教师传达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渐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大学教师更是非常有义务来矫正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非常有必要强调思维过程。文学理论作为文本与理论之间的一个中介,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介绍一个文学作品,对其情节做概要性讲解,接着通过分析,将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揭示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当学生自己学到这种思维方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自身问题做类似的思考,首先指出自己面临的问题,进而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可能的诸种解决方法。道德教育可以借由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来表达,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令学生产生心灵上的深层次震动,从而使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其中。
总之,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是从两方面来培养:介绍优秀文学作品;传播有具体到抽象进而反观、反思自身的思维方式。
文学理论教学新的社会环境下肩负着双重的使命,但是文学理论教师必须注意自身,不能够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种观念的传声筒、卫道士、腐儒;教师自己更需要注意对自己传授的道德内涵,不能够将错误的、封建的东西传播给学生。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道德自身内涵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去鉴别某些道德标准是否正确。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一个敢爱敢恨、敢于叛逆的女性在文学中往往会比一个恪守妇道、牺牲自己维护家庭的良妇更显得光彩照人,其原因就在于,她们固然都体现着一定的道德内涵,但敢爱敢恨的叛逆女性体现的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贴近人性的道德,而恪守妇道的牺牲者体现的只是家庭责任,这种家庭责任否定了自我人性的某些本质方面,反而不如前者道德。”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表现了生活的本质,但复杂的现实有时候又很难将文学性的本质覆盖在其上,换言之,文学作品是无法生搬硬套的,文学理论教师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声明这一点。
总之,在新世纪中,文学理论教学中不仅需要而且可以加入道德教育的成分,讲授这门课的教师需要补充、更新知识,重新定位自己,进而为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关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惑》(上),《人民日报》,2005年02月23日。《关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惑》(下),《人民日报》,2005年02月25日
(一)增进学生对舞蹈艺术的了解。
舞蹈是高雅的艺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舞蹈,但每个人都可以欣赏和感受舞蹈的美感。舞蹈教学能为每个学生接受舞蹈知识创造便利,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对舞蹈基本知识有更为全面了解。学生也只有在对舞蹈基本知识由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感受舞蹈的艺术美,逐渐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人文精神、美学艺术、哲学思考等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促进大学生审美情趣提升,提高学生艺术素质。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名族、东西舞蹈文化的差异,陶冶情操,感受舞蹈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素质和高尚品格。
(三)推动美学教育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舞蹈是学校开展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学生在学习时能感受舞蹈的外观美和内涵美,加深对美学的理解和认识。舞蹈还能美化学生形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在欣赏舞蹈过程中,能更为深入的了解舞蹈内涵,精神得到放松,情感得到满足,带给学生心理上愉悦的感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开展舞蹈教学,推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对策
为更好发挥舞蹈教学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丰富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形式。
不仅要学习舞蹈基本技巧,还要学习舞蹈文化课程,掌握舞蹈发展历程、风格介绍、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内容,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舞蹈文化课程。开设舞蹈欣赏课,对古今中外舞蹈作品有更为全面了解,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舞蹈文化知识。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注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利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课堂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对舞蹈文化有更为深入了解,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提高学生舞蹈文化素养。
(二)重视舞蹈文化教学。
注重舞蹈文化教学,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例如,学生藏族舞蹈时,要让学生知道藏族舞蹈是农牧文化的典型,不仅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还具有高原空旷美,并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学习蒙古族、朝鲜族舞蹈时,要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详细介绍,知道舞蹈所表现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蕴等内容,以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促进舞蹈教学效果提升,增强学生的舞蹈文化素养。
(三)培养学生舞蹈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舞蹈表演,激发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兴趣,以活跃学生思维,更好投入舞蹈欣赏之中。要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舞蹈欣赏,让学生多看舞蹈作品,多听舞蹈歌曲,多用肢体语言表演舞蹈,从而让学生舞蹈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唤起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更好欣赏舞蹈,加深对舞蹈文化的理解,逐渐提高自身舞蹈文化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舞蹈表演并参加艺术实践。
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舞蹈表演的机会,通过排练剧目,让学生在舞蹈表演时正确抒感,加深对舞蹈文化的理解。还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并创编自己的作品,反映校园生活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表演和作品创编中加深对舞蹈文化的了解,形成自己的真实体验,提高舞蹈文化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
三、结语
摘要:网络的发展在对人类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着负面的影响。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教育方法应该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改变而改变,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 大学生 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体,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网络在其积极意义上作为大学生们学习和娱乐的平台的同时,也如一把双刃剑,日益暴露出他们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凸显出的大学生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覆盖范围广、内容生动直观、传播速度迅速的特点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崭新的空间,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以及“他人在场”的缺失性,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责任感弱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中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干扰。据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思想道德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确实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下面笔者就网络对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浅显的概括。
第一, 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容易让人迷失真我
网络以虚拟实在和虚拟空间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人们可以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隐匿和篡改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处境来掩饰自己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中引用了一副有意思的漫画:一只正在操作网络的狗对另外一只狗说:“在Internet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形象地表现了网络的虚拟特征。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体,因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让自己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中被一些虚假的现象所迷惑,而做出些与自己身份不合的举动。“追星族”在大学生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群体,很多大学生甚至放弃学业去碰自己的“偶像”。但是这些所谓的偶像在网络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存在一个真的自我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网络娱乐性的特点使人沉迷其中,扭曲了人性的正常发展
网络的娱乐性使得大学生不再以学习为重心,他们上网大部分是为了娱乐,网络世界的多变性让他们目不暇接,以至逐渐迷失了方向。不断发展的网络游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华美绝伦的近于现实的网络游戏画面中。在这种虚拟的网络游戏环境中,很多大学生因其心智还不成熟而导致迷失自己,造成其价值观的扭曲,引发青少年犯罪。
第三,网络的隐蔽性造成网络信息的虚假难辨,
网络的这种隐蔽性使得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导致种种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个别同学甚至萌生了某种不良的念头,觉得“作假可以获得成功,老实只会导致失败”。这种思想观念,使得大学生不讲诚信的现象在大学里随处可见,作弊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了奖学金或是评优在考试过后找老师要求加分等等。这些不诚信的举动随着互联网前进的步伐越来越普遍,这告诉人们这种失衡现象应该尽快加以控制,否则将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二、净化大学生的网络德育环境
网络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我们只能顺应这一趋势,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途径,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用生动快捷的方式把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传播出去,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方法正确,开展教育才会有成果,大学生才会接受,才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改造社会,从而展现自己新一代的精神风貌。
第一,高校要大学生的网络准则,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培养。网络伦理是现实伦理的延伸和拓展,要想使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必须在现实中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必须有所规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他们心里要明白,让他们懂得自律,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
论文关键字: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作用注意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及促进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断升华。
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危机感激励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淡化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何使大学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进行积极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有推崇道德楷模的传统,“见贤思齐”是古之明训,我们表彰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实际上也是道德模范,是针对当时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为的模范。现代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来及时应对。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社会道德模范为载体,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社会道德模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几个作用: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社会而言,社会道德模范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道德模范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能产生一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这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能够将个体导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和规格方向上来,引导人们为之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为全民精神的进步。因此,优良的道德模范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升华道德认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用社会道德模范来教育大学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道德模范可以唤起大学生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崇敬,还可折射出激励、启发、催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熏陶,达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强烈的共鸣,从而升华道德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从道德的角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则和制度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榜样,他们身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出新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这充分表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为大众所接受。将社会道德模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3.在大学生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
社会道德模范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为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标准,那么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评判、凝聚功能,使社会和谐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热情。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注意点
运用社会道德模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选树道德榜样,始终应注重坚持面向大多数,把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岗位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着力发现他们在平凡学习生活上的不平凡创造,讴歌他们在普通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注意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本翔不境也创造人。”道德规范所秉承的祟高的价值取向及崇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对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应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唤起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提升责任感和人格尊严,使大学生完善自我,使道德从外部调控内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习。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道孝道观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作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已经渗透于人们的骨髓和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思维定式,构成了中国传统主流伦理范畴系统的核心部分。孝道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理念,是我国家庭文化的核心,它反映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维系子女对父母亲情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在19世纪以前,传统孝道在我国社会长盛不衰,然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孝道经历了全面的冲击和洗礼。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传统孝道已经不存在了,它仍然有着一定影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既受到传统孝道观的影响,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新的孝道观。
一、传统文化中的“孝”
(一)“孝”的起源和含义
据研究表明,孝的观念最早形成于父系氏族社会。从文字构造上看,“孝”是一个象形字,“老”字头下有子,意为人老了行动不便时,由儿子背着走。这表明,孝是晚辈对长辈的。通常,孝是子女奉养父母所遵循的一种准则。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将“孝”视为“德之根本”。春秋时期,孔子融六经之精华集著而成《孝经》。在《论语》中,孔子对孝进行了阐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孝经·开宗明义章》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吕氏春秋·孝行览》亦云:曾子曰:“父母生子,子弗敢杀。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二)“孝”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
从古至今,孝的一般意义都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侍奉。主要体现在奉养长辈、顺从长辈和祭祀先辈三个层面。从根本上来看,孝体现的是一种亲子伦理关系,它对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孝道在最初意义上的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到“善事父母”,就已经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范畴。几千年来,家庭伦理中仍然注重孝道,即使在现代社会亦是如此。故可以说,孝道不仅在过去,甚至在现在、将来都将会是我国家庭文化的核心。
(三)传统孝道观
我们知道,最初意义上的孝道仅仅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的范畴。然后来的儒家把孝道从家庭推向了社会,把孝移到“忠”上,将忠孝视为一体,从而使孝的内涵往外延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孝道成了同时维系家族和社会道德的纽带。到了汉代,孝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且“举孝廉”,孝道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再到宋明时期,孝道更是被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愚孝成为当时道德的楷模。
传统孝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纵观其整个的历史沿革,传统孝道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对宗法的永恒追求。如对祖先的崇拜、传宗接代、延续生命等。
第二,善事父母,孝道的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和规范。包括对父母的事生和事死。事生是指养亲、敬亲、顺之以行、谏之以礼;事死则是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及继志述事、大孝终身慕父母。
第三,修身、忠君、敬老。此乃是由孝衍伸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意识和规范。
二、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
(一)何谓孝道观
所谓孝道观,简单说就是我们对于孝道的一种观念。我们所说的孝道观主要指的是传统儒家孝道观。儒家孝道观不仅仅是指“孝”,宋代以后的儒家孝道观是将“孝”、“忠”、“节”、“义”四者相互融合起来。意谓中国社会人际的关系皆是父子之伦的延伸和衍化,故不论君臣、夫妻亦或是主仆之间的一切道德伦理,皆可用“孝”来解释。
(二)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有99%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仍有必要提倡传统孝道。对于为何要提倡?有62%的人认为是“因为爱父母”;35%的人是“为了报答父母”;不足3%的人则是因为“传统道德的束缚”。选择“爱父母”的人多认为:“爱”不同于“报答”,“爱”比“报答”凝聚了更深、更重的情感。“报答”是对自己所得的一种偿还,而“爱”是不计得失,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是亲子心灵上的亲密无间。
(三)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孝道观
1.大学生对于“善事父母”的意识以及行为表现
“善事父母”是传统孝道的最基本的要求。善事父母首先是对父母的“事生”,即父母健在时要对父母尽孝心,主要包括养亲、敬亲和悦亲三个方面。
所谓“养亲”就是指赡养父母,即对父母提供经济帮助、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是否愿意赡养和照顾父母以及用什么方式来赡养和照顾父母,是“善事父母”的基本体现,是衡量一个人孝观念的重要指标。据调查显示,有62%的大学生把“赡养父母,为父母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列为“符合现代社会孝道”之首。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物质条件较差的农村,更加强调要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以让其能安度晚年。在关注父母的物质生活条件时,大学生还关注父母的精神生活,大学生普遍不赞同“只给钱物给父母,不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用金钱取代孝心”的做法。
“敬亲”是对传统孝道内涵的更高层次上的体现。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们通常认为,传统孝道中的敬亲就是要做到对父母“无违”,即不违背礼节,严格按照礼的规定和道德的通行标准来孝敬父母;要以“色”事亲,即儿女应该要做到和颜悦色,顺从自己的父母;要做到谏亲,若君主或父亲的思想或行为“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然而,若父亲不停劝谏,儿子还是得服从父亲。当代大学生对于敬亲的理解则是:因为爱父母,亲情间的真爱使其自觉的尊敬父母。敬亲是出于对父母的一种礼让,是对父母价值观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更是对父母的重视。“悦亲”是传统孝道中比较重要的道德规范。孔子曾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73岁“着五色斑斓衣,做婴儿戏”,“佯跌卧地,为儿啼”以取悦亲。此乃传统孝道中“尽其欢”的典型。当代大学生并不赞同这种方式的孝。他们认为悦亲的方式有“做出成绩,让父母自豪”、“经常与父母联系,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及“给父母丰厚的物质条件”等,并不是为了取悦父母而损毁自己的价值追求。
2.大学生对传统孝道观中关于“传宗接代”的看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追求永恒的宗法性是传统孝道的理念之一。在古代,父母对于结婚的子女的生育后代问题很关心,且要求儿子生男丁以继承家业。然处在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对此有和看法呢?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不赞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孝道观。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已经不同于以前,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所谓“有后没后”的说法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生育后代与传统的孝道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成年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而已,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一点,体验为人父母的感觉和责任,是自我情感的需要和寄托,是家庭稳定和幸福的源泉。
(二)当代大学生孝道观与传统孝道观的区别
1.在“善事父母”方面的区别
首先,在养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尽赡养义务,主要是阵对父母是物质生活方面,且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要和父母同住以尽孝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大学生认为善事父母,不仅要为父母提高物质生活帮助,更重要的是要给父母精神慰藉,且精神安慰要放在首位。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加之子女不在像过去那样只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农业以外的活动,故父母和子女不能住在一起。大学生认为“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孝道观已过时,即使将来不和父母同住,也不会影响对父母的赡养和照顾。因为现在交通发达,趁节假日可以回家和父母团聚,平时可以多和父母通通电话之类,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
其次,在敬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要对父母盲从、百依百顺,不能以任何理由顶撞父母,即使父母犯了过错,做子女的也只能顺从,不得违背父母的意愿。这种传统孝道观只顾及父母,而不顾及子女的感受,显然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当代大学生认为敬亲是出于对父母的真爱,是子女自觉的对父母的一种尊敬,在现代仍要对父母礼让,要讲究长幼之分,但是这种尊敬不能以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或压抑人性为代价。
再次,在悦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以博得父母高兴,不论父母有什么要求,只要能让父母高兴,子女都得照办,这样才算是对父母尽孝。而当代大学生不赞同这种方式的孝,他们认为让父母高兴不仅仅是以父母为主,而是要以自身为主,通过自己的成就使父母自豪、通过照顾好自己使父母放心等才是让父母最高兴的。通过此类方式取悦父母,不仅能体现父母的价值,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在“传宗接代”方面的区别
传统孝道观追求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婚姻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了我国社会几千年。然当代大学生却不赞同此观念。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男女都一样,生儿生女无关紧要,生女儿并不代表不孝。生育后代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当然也是为了父母的快乐,但是生育后代已经不是为了唯一的目的——尽孝让父母高兴。大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生育后代首先是自身的意愿,其次才是父母的意愿。
(三)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所体现的新特点
第一,较之传统孝道观,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的内涵要丰富、新颖。如在善事父母上,大学生提出,有时间和条件,要带父母出去旅游;在照顾父母上,更加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提出让父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
第二,强调“事生”。大学生不赞同表明上的尽孝之道,认为在父母生前不尽孝,死后却风光大葬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强调做子女的,要在父母还健在时多关心父母。
第三,不赞同“子承父业”的思想。“子承父业”被传统孝道列为“善事父母”中“事死”部分,当代大学生不赞同此观念,他们认为人生的目标、事业专业以及生活方式应根据本人的特长和兴趣来决定,而不能由父母来决定。因为一个人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或是自己所擅长的事业时,他取得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可以使父母自豪,就对父母的一种孝。
第四,子女都有尽孝的义务。这主要体现在赡养父母上。大学生普遍认为长子尽孝不可取。因为在现代社会,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作为子女,都有义务赡养父母,对父母尽孝。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传统孝道观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和冲击,仍对现代社会有着较大影响。当代大学生因处于新时代的背景下,受传统孝道观的影响,形成了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的孝道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抛弃传统孝道观。对与传统孝道观,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发展。
注释:
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65.7.
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孝经.台北:大化书局.1952.5523.
1.德育评价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评价结果不一定客观大学生德育测评实际操作中,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有75%的同学表示,不仅是他们本人,身边同学也一样,如果和参与测评的其中某一个同学关系很好或不好,会受心理驱使而影响对其他同学的客观评价。但是有25%的同学还是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地填写测评表格。正是由于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的一些方面缺乏公正客观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德育素质评价当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认为最后得出的结果无关紧要。那么,学校进行的这一项测评就不能达到其通过测评成绩激励和鞭策学生培养和加强自身德育素质水平的目的。
2.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上的立体性不够
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现有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得出的结果在参与期末学生综合测评的工作中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和登录项目内容的直观性。但是,从内容来看,评价的立体性还有欠缺。所有数据内容不能准确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有立体体现。为了便于社会和他人,以及学生对自身的德育素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提高对于激励学生自觉加强自身德育素质和提供学生就业信息的实用性。
3.知行不统一,德育评价结果存在片面性
学校现行德育评价方式仅通过学生对其他同学思想道德素质和文体素质的等级评价,除了前面提到的同学之间会由于接触的多或少对互相的了解存在差异,除此之外的问题就是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德育评价无论是作为教育评价研究的分支还是德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都应该从学校及社会整体角度和从学生个体角度对德育进行整体评价。
4.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素质评价结果
重视程度不够学校仅以学生的德育素质评价体系算做期末综合测评的成绩一小部分,对德育评价的态度不够重视,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更不能在学生之间产生对于德育素质评价重视的态度,反而变成走形式。正是由于学生对于德育素质评价工作缺乏重视,造成评价过程中出现不严谨认真的态度,成为恶性循环,从而使评价者不能全面认识评价体系,使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无法正确发挥对于大学生德育素质等方面的激励作用。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对策与建议
1.评价内容科学合理
在原本划分的两项文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项大的分类方向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科学的划分,如划分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公德素质、法纪素质及身心素质五项,更贴近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必需的自身素质要求。
2.评价方式切实可行
在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之前,自我评价应该放在最先且面向全部同学和老师的情况下。如在班会上做德育素质评价之前,每个同学可以从上面五个方面分别谈谈自己这一个学期以来的表现,在鞭策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同时,让其他同学更加了解你,增强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3.评价主体多元化
对学生进行的德育素质评价工作应该不仅局限于同学之间的互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评价时能否考虑拓宽参与评价的主体,如应该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社区评价,等等,旨在全方位了解学生真实状况,对学生的德育素质做出科学评价。
4.认真对待评价对象的差异性
就当前大学生现状来看,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可能在有些方面会不同。如大一新生,除了需要考察评价的基本几项素质之外,还有一些对于大学生活适应性和参与能力的需求;以及大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所需的素质要求。
5.发挥评价目的的激励作用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培育期;定向期;就业实践期
在21世纪,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那么,这一切取决于什么呢?我想莫过于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事业获得成功,那么首先就要提高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整体,各个因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欠缺,都会造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降低。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注重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现状
1.供过于求。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反思也愈发深刻。学校也在积极寻找教育改革途径,虽然每个学校每年都在做着就业率统计和报告,但是有些学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经在好几年前就开始了,比如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等好几年前就成立了实验室,引进了实训的教学模式,并建立有自己的实习工厂,现在又在积极探讨本身引进企业的教育产品和模式。企业首要考虑的不是职业道德行为教育问题,却间接地促进了职业道德行为教育的改革和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应该说已经开始思考教育本身的问题、解决途径和自身的价值了。企业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能获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胜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业在相关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养班,按照自己企业的要求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业工作,比如机械工程系的远大班、中联班、博世班等。这是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之一,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高职学校教育中不同阶段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1.打好基础。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做准备
顺利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长期规划。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大学生们在大一学期间就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大一是“培育期”,学生应多与学长进行交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职业的情况,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学习。
在各类招聘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职高专类毕业生企业普遍表示更欣赏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据了解,参加招聘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包括著名的房地产集团、酒店、IT行业等等,显示出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渴切。而且在今年,企业“人才高消费”的观念有所改变,有不少企业就表示:“能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这说明,学得一技傍身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正逐渐以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也开始转变用人观念,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而更加推崇“实用的才是最好的”择才理念。
因此,大一时期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事就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每学期为了考试而学习要知道我们现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为了今后就业打基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大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在职场上拥有过人的实力,必须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为最终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打好基础。
2.扎实专业知识基本功,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石。
大二为“定向期”,学生应考虑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开始尝试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我院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希望学生积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相关证书考试,在毕业时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招聘会上,参加应聘的人成千上万,用人单位凭什么选择你呢?在同等学历下,你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那就要懂得展示自己的优势,展示别人没有而你拥有的东西。作为大二的学生,不妨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培养一项专长。它会为你今后就业增加一项砝码。
3.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培养是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