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2: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道路绿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绿化,植物选择,植物配置,绿化形式,西宁市

现代化城市道路建设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去规划和设计,只有保持有效的城市生态系统,才能营造出现代化城市建设魅力,建立高效美观的道路绿化选择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形成先要明晰道路绿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并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界定不同的选择策略,这会使道路绿化树种的寻找、发现、使用和选择的过程更加的科学化。城市道路绿化主要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它不仅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而且在改善城市气候、保护环境卫生、丰富城市艺术形象、组织城市交通和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城市道路绿化的关键是因时制宜地选择,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有机的城市园林道路绿地系统,创造出卫生、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青海高原西宁市如何科学的建立高效的道路绿化树种选择,通过对现今状况和选择策略地深入研究,并依据选择策略的方法,对科学化、层次化道路树种选择做了深入思考,分析了道路绿化树种和选择策略的问题。

1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及意义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基础,良好的城市道路绿化具有多方面的效用;

1、1突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绿视率,增加了绿量,提升了城市绿化的档次和品位;

1、2净化了空气,绿化的街道上距地面1.5m处空气中的含尘量比未绿化区低56.7%;

1、3降低了环境噪音,环境噪音70-80%来自地面交通运输;

1、4降低了辐射热,在正午的时候,树荫下水泥路面的温度比阳光下低落11度左右,树荫下的裸露地面比阳光直射时要低6.5度左右。

1、5保护路面。夏季城市裸露地表温度比气温高出10度,当气温达到31.2度时,地表温度可达43度,而绿地内的地表温度低15.8度,;

1、6道路绿化与园林绿化融为一体,具有美化市容市貌的作用;

1、7有利于城市交通,可提高车速,保证行车安全,为行人提供绿荫。

城市中的道路因其具有连续性和方向性,给人以动态的连续印象,道路绿化则以线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全城,联系着城市中各个分散的“点”和“面”的绿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绿地体系,道路绿化能够很好的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把融融的绿意纵横交织在了城市间,实现了人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共生。

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青海高原地处中纬度地带深居内陆,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即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气候,这种气候具有低温、干燥、高寒、缺氧、四季不分明、无霜期短等气候特点,西宁市位于青海高原东部,湟水谷底,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海拔平均在2275m左右。道路绿化植物选择要充分考虑本地气候特点,同时还要考虑艺术和功能效果,充分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进行绿化,以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

2、1灌木的选择

西宁市道路应用较多的绿化灌木是丁香、连翘、榆叶梅、红叶小蘖、珍珠梅、柠条锦鸡儿、蔷薇等,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化(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音等,主要是引导交通和增加城市绿色景观。

2、2乔木的选择

西宁市道路绿化乔木多选用槐树、河北杨、新疆杨、垂柳、白榆和四季常青的青海云杉、樟子松、油松等。例如西宁市生物园区纬二路的柳树到夏季枝叶繁茂,遮阴效果极好,行人在道路下感觉极其凉爽,城南新区分车带以40-60cm青海云杉作为隔离带,一年四季常青,给人无限生机。

2、3地被植物的选择

成片的草坪等地被植物上可以供群众休息玩耍等户外活动,西宁市主要的地被植物有马尼拉草坪草、草地早熟禾等。例如:西宁市生物园区的广场以及城西区新宁广场大面积草坪。

2、4露地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还有球茎花卉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会需要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西宁市各主干道及各大广场公园都配置了各种草花,特别是在节假日五颜六色的花草展现在世人面前,增加节日的喜庆。一般西宁市选择的露地花卉有郁金香、矮牵牛、孔雀草、金盏菊、一串红、万寿菊、非洲菊、荷兰菊、金叶犹等植物。如西宁新宁路人行道的郁金香花为每年的五一节增添无限生机,节后换栽的各色矮牵牛及生物园区中心广场各色的矮牵牛更是让当地居民赏心悦目。

总之,道路绿化植物应该多品种混合种植,这一不仅可以发挥每个植物的优点,也可以让道路的绿化各有风景。城市绿化不应单单考虑生态效益,也要考虑其景观效益,达到春有百花齐放,夏有浓荫遮日,秋有色叶缤纷,冬有暖日阳光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应既是自然规律,也应成为衡量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成败的标准。

3、道路绿化的布置形成

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成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形式,西宁市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形式为以下几种。

3、1一板二带式

这是道路绿化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

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适用于道路路面比较窄,以及城市中一些非主干道的绿化。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阴效果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随着城市车辆的剧增,对于西宁市各区新建主干道很少用一板二带式,不过一些原有的城市主干道及一些非主干道还是很常用此形式。如西宁市小桥大街、胜利路、东西大街、朝阳路、门源路等主干道,还有新建的生物园区纬二路、纬一路等。

3、2二板三带式

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用于绿带数量较大的宽阔道路,生态效益较显著,其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行道绿化。西宁市许多主干道及高速公路都是用二板三带式。如海湖大道、宁张路、西湟高速公路等。

3、3三板四带式

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三板四带式遮阴佳,西宁市近几年新建的好多道路已经在使用三板四带式,例如柴达木路三其段。

3、4四板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这种道路绿化布置形式近期被各大中城市主干道绿化广泛采用。此法绿化量最大,遮阴效果极佳,组织交通更为方便,有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能更好地解决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如西宁市昆仑路海湖段、生物园区经一路等路段已经使用此布置形式,满足当地群众的对交通环境的要求。

3、5其他形式

按照道路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化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等等。

4绿化主要植物及其规格和特性

树形高大的树种便于城市川流不息的车辆行走,减少后期养护带来的居多问题,如白榆、河北杨、槐树、新疆杨等主要乔木行道树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等规格都很大,能够很快达到遮阳美化的绿化效果。同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等常绿乔木四季常绿、冠形优美,在美化城市环境、抵抗风沙、遮阴纳凉、增加绿化覆盖率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西宁市对于道路绿化灌木选择上应注意高矮相对,颜色互补。所选的绿化植物还应该具有抗污染,净化空气,达到绿化、美化、净化的三重作用。

表1、西宁市道路绿化主要植物及其规格和特性

序号名称胸地径树高冠幅特性

1白榆6cm6m适应性强、对烟尘和氯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2河北杨6cm6m美化环境抵抗风沙

3槐树6cm4m喜光、略耐荫、喜干冷气候,耐烟尘

4新疆杨6cm4m对烟尘有一定的抗性、抗风力强、抗热、抗大气干旱

5青杨6cm4m较耐寒、耐水淹、耐盐碱

6小叶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抵抗风沙

7毛白杨抗烟尘和抗污染能力强

8龙爪柳抗污染力强

9垂柳对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

10旱柳固土、抗风力强、不怕沙压

11垂榆6cm4m耐寒、抗旱

12青海云杉6cm5m1.5m四季常青,美化环境,抵抗风沙

13祁连圆柏60-80cm30cm抗氯气较强、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噪音

14油松6cm5m1.5m四季常青,美化环境,抵抗风沙

15丁香1.5m1.5m耐旱、耐寒、喜阳光充足及深厚土壤、喜湿润,

16榆叶梅1.5m1.5m

17连翘1.5m1.5m

18珍珠梅1.5m1.5m

19蔷薇1.5m1.5m喜光、微酸性粘质壤土、具有显著的抑菌杀菌作用

20柠条1.5m1.5m耐沙打,喜干燥气候抗严寒耐热、耐贫瘠

21圣柳抗风沙耐盐碱

22中国沙棘50cm抗风沙、耐旱、耐涝、耐贫瘠

23红叶小檗50-60cm20cm色叶植物,净化空气的同时增加色彩美

24刺梅1.5m1.5m可以使人放松、精神愉快,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25矮牵牛20-25cm

26郁金香30-50cm耐寒不耐热、可耐-30℃

27万寿菊能有效地消除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

28非洲菊

29雏菊能有效地消除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30景天减少污染、净化空气

31月季10-20cm25cm能吸收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具有相当的抵抗力

32紫薇8m2m1.5m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氧化锌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

33百合净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34紫藤对二氧化硫、氯气抗性强,对铬也有一定的抗性

35金叶犹30cm耐寒、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

36米兰吸收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吸收二氧化硫

37萱草叶子受到含氟气体的污染就会变成褐红色,是很好的空气监测器

38草地早熟禾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

5分析与讨论

5、1西宁市道路绿化优点

5、1、1纵观西宁的道路,绿化植物全部采用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形式,使城市道路绿地赋予景观性,并注重色叶树种的使用,使道路绿地景观在一年中随植物季相的变化而变化,绿地成为道路中有机组成的一部分,不但满足了城市道路的功能要求,更体现出了接近大自然,美化城市的健康理念。

5、1、2西宁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飞鸟随处可见。环境因子给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是城市道路绿地种植物发挥其景观作用的重要保障。

5、2西宁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5、2、1市内不同道路的绿化景观反差很大,个别路段没有绿意,绿化很单调,大部分路段只有杨树这一树种。

5、2、2市区和市郊区绿化反差也比较大。市区到处看到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的行道树,而在市郊行道树就很少。

5、2、3原有主干道路和新建道路绿化反差大,原有主干道路绿化及新建道路绿化的绿树成荫。如原有主干道五四西路(新宁路到海湖路)分车带内树木参次不齐,老化现象极为严重,绿地景观较差。

5、2、4对于改变和调整道路绿化存在困难的路段(东西大街)可以采用一些小灌木植物,结合道路两旁的栏杆寻求新的绿花形式。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及绿化作为城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做好这项工作也成为制约现在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宁市在近几年来从道路绿化的角度选择考虑了乔、灌、草三者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树木之间的差异性、选择树木的规格和树木的特性,达到了美化环境的良好效果。为了让西宁市在今后的城市道路绿化中利用道路植物配置达到最佳效果,在配置中因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适地适物,体现植物引用的科学性;(2)选好用好乡土树种,体现树种应用的地域性;(3)推广国内外的新植物,体现植物应用的多样性;(4)调整苗木产供销关系,实现各绿化植物应用的有效供给。

随着经济的发展,绿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更多的道路绿化布置形式将被广泛应用,使广大群众享受城市道路绿化带来的居多益处,极大地满足广大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Fobos J Q Introduetion and overview:the greenway movement ,uses and potentials of greenways [J].LandscaPe UrbanPlanning,1995(33):1-13

2 万志兵,胡国兵.马鞍山市城市道路绿化[J].林业实用技术,2010(2):45-47.

3 梅宏昌.西宁地区的主要绿化木本药用植物[J].青海农林科技,2003(2):37-38.

第2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随着人口增长,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保有量出行量增速加快,道路拥堵成为城市的硬伤。拥堵给城市道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通压力,对城市交通规划管理提出新的问题。上述问题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已经屡见不鲜,逐步扩散到中小城市,由于其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的供需矛盾变得日益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来,纵多大城市都加大了对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但是机动车数量的增加速度远远高于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增加速度。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供应无法满通的需求,导致供求关系失衡产生交通拥挤。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除了要满足眼前的交通需求,还应该适应远期以及近期城市道路交通发展需要。当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存在着许多问题:

1. 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空间功能的规划,轻视城市道路环境功能的规划

现代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包括3个方面:交通功能、空间功能以及环境功能。在以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通常只重视道路的线型设计、路网布置、路面结构形式、车道数等交通功能与空间功能,而忽视了环境功能。在现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要把城市道路交通的环境功能放在重要的位置。城市道路交通的设计、规划、管理、建设都应该从城市环境的整体出发,依据不同地域要求,就景观风貌、空间组合、道路横断面、特色建筑等实施综合性的规划设计,使各构筑物组成的尺寸比例、空间轮廓、色彩线条等和谐美观、相互协调。从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道路环境的整体水平,给人以安逸、舒适和美的享受,也能够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交通的景观风貌功能,从而满足人们对环境和交通的要求。

2. 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轻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不仅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还应有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目前,很多城市都正在致力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及规划,提出建立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统,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但是却较少重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和目标在于全面系统的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模式,确立城市道路交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缺乏明确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导致我国城市道路功能十分混杂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研究城市特色乃至当前及今后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方向,明确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条件、背景以及制约因素,制定出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以及政策措施。

3.重视拓宽城市道路和规划新路建设,轻视对有人文特色、历史价值老城区的保护规划

为了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交通的支撑作用,我国许多城市都将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作为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以及改变城市面貌的突破口。这一过程中,拆迁老旧道路房屋拓宽新建道路成为一种趋势。拆迁使城市特色和人文资源丧失。而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不能简单归因于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落后于机动车增长速度、城市道路面积率低等。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网络总体建设水平取得良好发展,但也带来了城市特色和人文资源的丧失。尽管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是好事,但有些道路交通建设工程却违背了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导致子孙后代不能享用历史留存下来的人文资源,只有借助于文献资料才可以了解到城市历史文化历程。

4.重视城市道路交通近期规划建设,轻视远景道路规划

当前,我们以分析预测为依据来制定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方案,由于对未来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估计不足,更重要的是没有高度重视路网规划中对系统的应变能力,这种缺乏弹性的路网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更加难以应付各种可能的突发。尤其一些中等城市,由于用地扩展非常快,系统的稳定性也就相对较差,城市发展方向受到区域基础设施以及区域环境影响十分明显,有些之前处在城市边缘的地区,因为上述牵动因素带来的作用会逐步发展而成为衔接老城区核心的重要地区。对这些区域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发展环境因素以及人口发展的论证不足,通常会导致城市设计标准不当、用地布局不当、路网规划弹性不足,产生新的交通集束。所以,在城市布局方面应尽量避免区域间交通生成的不平衡,防止局部区域产生过多的交通量。在进行规划时应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为城市道路网系统的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5.重视规划城市道路沿线土地利用,轻视分析土地开发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分析城市既有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研究规划预测交通量对适度、合理、可持续土地开发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尽量均衡区域内道路交通量的分布,有效控制城市道路的交通分配。土地利用的开发强度和性质改变了整个城市的道路交通量分布, 任何一个开发项目都可能带来新的交通问题,特别是在土地利用十分密集的地区,一定要进行系统的交通评估,将所带来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当前有些地方政府急于扩大城市框架,热心于修建城市大马路,以期待可以将大马路沿线两侧的土地去进行拍卖。在土地拍卖完后由于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穷尽城市道路沿线单体建筑容量,没有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的承载能力而进行超负荷的土地开发,而没有分析土地开发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

6.重视城市道路车行道规划,轻视城市道路交叉口节点的渠化规划

我国的城市交叉口大部分都是平面交叉口。就平面交叉口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路段通过能力与交叉口的通过能力相匹配,为此还应该做好路口的设计渠化以及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管理。在城里由于受到人文、自然、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进行城市道路大幅度的加密以及拓宽道路全线显得不大现实,只有通过增大利用交叉口的空间资源才可以弥补时间资源带来的损失。所以为了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为了合理利用城市道路的时空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城市道路设施,应该加强交叉口渠化建设和交通组织管理规划。

7.重视城市道路景观或绿化规划,轻视城市道路配套设及施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核心是绿化设计。良好的绿化构成大方、简洁、自然、鲜明、开放的景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重视景观规划及道路绿化是很必要的,但是不能忽略城市道路配套设施、静态交通设施以及规划公共场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很少考虑到为市民提供自由活动的场所。缺少人行空间,把街头广场变成了停车场等,人们在城市道路上基本找不到能够安全停留的空间,更不用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了。随着城市机动化的高速发展,城市道路配套设施、静态交通设施相对滞后。由于缺乏公交保养场、公共停车场,导致大量的车辆占道停车。此外,由于占道经营而导致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大大降低,加上长期以来规划中并没有考虑到路边停车,容易造成车辆的随意停放,进而影响到行人、车辆的通行,降低城市道路系统的效率,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环境,造成城区范围内停车难、行车难、养车难等一系列问题,给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结束语

人们对于城市道路的感知除了涉及路面本身外,还包括有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广场景色、行道树、立交桥、广告牌等等。在这一系列事物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城市道路的整体形象,其中任何一项内容规划质量的不足,都会影响到整个城市道路的形象,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形象。总而言之,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政府及城市的职能部门应该做好规划任务,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交通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召宜.渠爱雪.沈山.试论地方小交通及其构建问题[期刊论文]-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

2.高红建.李韩娟.道路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一体化模式探讨[期刊论文]-江苏交通 2003(06)

3.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课题组扬州市城市客运交通规划 2003

4.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 2000

5.陆锡明.王祥.朱洪.综合交通规划 2003

6.王炜.徐吉谦.杨涛.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 1998

7. 蒙志军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10)

8. 陈振泽.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若干问题――结合三明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期刊论文]-科技和产业2008,8(4)

第3篇

关键词:绿化养护 问题 解决方案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eople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ity greening, green also obtain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bu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ere are the virescence maintenance work in a variety of problem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our country green conservation work problems and explore solutions the corresponding.

Keywords: green conservation problem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绿化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防止炫光、引导交通、防风防沙、降低环境污染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护措施,导致生长较慢,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为了保护绿色施工成果,维护城市景观,为人民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必须要分析现阶段下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城市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1.1 植物的选择和种植不合理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一些设计人员在选择绿化植被时,未遵循因地制宜的制度,对于各种树木的配合不合理,这就常常导致植被过早的死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植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1.2 不重视绿化的养护

城市绿化的养护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作,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管理人员并未将绿化养护工作放置在应有的地位,在树木与植被种植完成之后就万事大吉,在绿地建筑与施工的过程中也未考虑到日后的养护工作,未设置自来水管、未回填置肥土,在养护时,往往未制定好完善的养护措施,没有及时清除杂草、浇灌肥料、修建植物,导致绿地非但未得到相应的养护,反而遭到破坏。

1.3 病虫害的问题较为严重

很多防护人员在进行绿化养护时不重视病虫害的防止工作,即使进行防止,也存在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情况,常常反复使用同类药物或者高毒性药物,同类药物就会导致害虫出现抗药性,使用高毒性药物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害虫,但也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

1.4 居民的保护意识欠缺

很多绿地建成之后,人为性的破坏问题都是令防护人员头痛的一个重要难题,一些居民缺乏对绿地的保护意识,随意的对绿地进行倾轧与践踏,虽然树立起各类保护牌,但是依然难以将这类问题从源头上杜绝。

2、绿化养护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加强树木的养护

对于种植面积较小的区域,可以适当的扩大树穴,扩大树穴的宽度、长度和深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树穴连为绿化面与绿化带,若树穴底部是不透水层,则应该将其移除,保证树木的根系能够纵向发展。此外,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进行深翻土壤,深翻的深度保持在15到25cm即可,在深翻的过程中,要观察好植物根部,在远离植物根部位置可以深翻,在靠近植物根部位置则应该浅翻。深翻工作应该尽量在初晴或者晴朗天气中进行,禁止在土壤潮湿时深翻,对于翻起的土块,不宜将其立刻捣碎,完成之后可以先追加有机肥再进行覆盖。

对于已经生长成型的树木,为了防止大风的侵袭,可以进行适当的修剪,修剪宜在春季与秋季进行,在修剪时要根据树形进行修剪,保证骨干枝的长度控制控制在枝条的1/3位置,若树木出现内膛枝过密的情况下,应该进行疏剪,以便实现调整树形、防止病虫害的作用。此外,若树枝在雷电和大风的作用下出现树枝折断的情况,可以进行嫁接。若树木阻挡了交通视线,应该将整枝树木迁移,若树木阻挡交通标志,应该结合树形进行修剪,在进行修剪的过程中要保证信号的清楚,以便达到保护车辆与行人的作用。

2.2 加强绿篱的养护

绿篱与树木有着较大的不同,当其生长成型后,要不断的进行修剪,同时,绿篱对于肥水条件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若土壤的养分不足,则可以将原土更换,或者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复合肥和有机肥,在生长季节,要施追肥,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根外施肥。对于水分的管理,应该以保湿为主,在雨季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根烂情况的发生。在对绿篱进行修剪时要遵循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的原则。每次修剪完成后,要将剪下的枝叶清除干净,同时,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若绿篱生长成型后,可以将新剪枝叶完全剪除,保证绿篱的形态。

2.3 加强草坪的养护

草坪的养护是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杂草较多的草坪,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控制好灌水的深度。在草坪的生长旺季,应做好人工清除工作,控制好草坪的生长速度。一般情况下,草坪的绿化年限为10-15年,15年后会出现严重退化的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水分管理,做好病虫害的防止工作,将腐烂的枯草及时的清理干净,并用划破或者打孔的方式提高草坪的透气性。除了正常施肥以外,要定期进行根外施肥,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补植。

2.4 加强宣传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关于保护绿地的宣传,让人们能够意识到绿化对于生活环境的重要作用,提高其爱护绿地的意识。

3、结束语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下,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绿化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绿化养护工作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在未来阶段下,必须要提升养护意识,积极的使用新技术,加强对绿化的养护工作,这样才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出美丽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许汉珍.浅谈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以广州市道路绿化养护为例[期刊论文].广东园林,2002,12(30)

[2]丁明.中国园林植物养护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1,05(01)

第4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 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1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关于植物的配置被放在了比较正规的日程之上,需要广泛采纳和调查,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专业化的建议,急需在技术水平上提供不断高的水平,满足人们对于绿地建设的技术水平需要,为社会的绿地建设提供技术的保障。

1 植被在绿地建设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为了营造安全可靠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人们比较良好的生活空间,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做出比较全面的努力和准备。国家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国家在制度上为环境保护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社会需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不断配合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规定,在全社会倡导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性。企业等个人需要遵守国家的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对于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促进社会对于城市环境建设的广泛关注。只有国家、社会和企业三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够促进绿地建设的不断推进,不断增加植被在城市占地面积中的比例,完善城市关于绿地面积指标不到的现状。

2 城市绿地建设中绿地面积多样性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品位也日益提高。随着这些需求的不断出现,城市绿地多样化也被放在人们的日程当中,但是在推进城市绿地面积多样化的工作当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在不断完善绿地面积的过程中,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覆盖地面的植被种类贫乏

虽然城市为了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引进了大量的绿色植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真正覆盖城市绿地的植被的种类非常单一根本没有达到城市绿地植被多样化的标准。因此,城市在改善绿地面积的同时需要在植被的种类上不断多样化,增加植被的覆盖范围和种类健全。

2.2 覆盖地面的植被种类缺乏特色

改善城市的绿地面积需要不断在各个方面进行改善,通常具体上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在植被的种类上不断丰富,提高植被种类的特色,完善植被的总面积和总种类。第二,需要在植被的种植方面不断因地制宜提高植被的丰富性,在植被种类的改善方面不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善植被对于环境的覆盖的种类方面陈旧落后的局面。

2.3 当地的植被的种类重视上不充分

在城市绿地建设的过程中,关于物种的选择方面很多的建设单位只是重视到了植被方面引进外来的物种,在不断引进外来物种的基础之上却忽视了当地物种的种植。因此,建设单位在绿地建设方面需要不断引进外来物种,也需要高度重视当地的物种。只有内外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城市植被建设方面关于物种引进的全面发展。关于植被的种类需要在各个方面全面重视,只有全面改善植被种植的技术以及改善植被种植的观念,才能够不断配合植被物种的引进。

2.4 城市绿地建设植被引进缺少安全性考虑

在城市化绿地建设的过程中,关于植被品种的引进方面需要考虑到植被引进的安全性问题。只有全面考虑到植被的综合性才能够不断改善植被引进方面出现的问题,促进绿地植被的建设。安全意识是城市绿地建设首要问题,只有建设部门将安全的意识贯彻下去,才能够全面考虑到城市化的物种引进的安全性能。安全意识是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的观念改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3 城市绿地建设需要健全的绿地规划方案

(1)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城市植被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变化,根据自然规律统筹规划城市的绿地建设。城市在改善绿地面积的同时需要在植被的种类上不断多样化,增加植被的覆盖范围和种类健全。只有在植被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最大化利益,才能够促进绿地建设的综合发展和植被的种类的丰富。

(2)适度原则。对于这项原则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涵:第一,需要在植物配备的数量和种类上综合考虑,协调配置,只有适度的数量和种类,才能够促进城市绿地建设进入正规的程序,全面发展。第二,需要不断完善植被覆盖方面的观念和行动的协调统一,只有知性统一才能够促进植被覆盖的合理化。适度原则是植被绿地覆盖的基本原则,只有合理适度进行管理和规划,才能够促进城市化的绿地建设。

(3)经济原则。有人曾提出园林绿化与果品生产相结合,或者说是将果树应用到园林绿化中来。关于这种做法,在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绿地或单位附属绿地上完全可以考虑,但在一些公共绿地上要慎重选择。经济原则指的是发展节水型园林,或者是在植物配置中要适当考虑节水的问题。例如有节制地发展草坪,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多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可采用冷暖季草混植,或选用耐旱的地被植物,如沙地柏、扶芳藤等。在配置中优先选取较耐旱的园林植物,如银杏、臭椿、国槐等。

(4)坚持生态原则。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园林植物能否成活以及生长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为了适应生态环境,植物配置选择应该做到适地适树(草),引进外来树种、花木需经过试验、驯化,要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研究表明,乔木+灌木(耐阴植物)+草花+草坪,这类种植模式更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总叶面积及绿化覆盖率,同时使得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

(5)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做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①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植物景观的美感。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

②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避免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6)植物配置在不同地方应注意的要点。

①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②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③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城市。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不仅能美化环境,满足人们观赏需要,更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提出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原则,以及一些方法和艺术理论来改变现状,并指出生态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植物配置是未来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毛美余,蔡鲁祥.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

[2] 曹军辉.浅析我国城市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6).

[3] 曹军辉.浅析我国城市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

第5篇

城市的迅速发展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等,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城市居民心理、社区生态建设、生态评价与生态规划等问题,这些新内容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一般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并未从本质上让学生理解这些新知识。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城市问题。但目前,多数实践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为增强城市生态学课程的实践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过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观点,多增设实验和参观实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早日适应社会。

二、城市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课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过去课堂理论知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实践教学应在城市生态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教学实习基地是学生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对高素质人才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生态系统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通过高校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可以加深学生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浙江农林大学野两园合一冶的独特优势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根据学校优势,建立了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学实习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校园生态系统及各组成要素进行实践调查,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对校园生态系统建设进行评价。通过结合课堂学习的城市生态系统知识,校园实践能让学生更深地了解校园生态系统基本状况,从而能全面理解和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知识。

2.开展社会实践

城市社会实践是学生学习城市生态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理解社会的体验性学习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从而全面理解课堂知识。在城市非生物环境教学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相关单位,了解城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及其他废弃物污染,思考城市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在城市绿地系统的评价、规划和建设实践教学环节中,带领学生参观城市道路绿化、住宅区绿地、单344页冤位附属绿地及湿地公园等不同城市绿化实体建设。在城市社区、城市人口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城市居民分布状况和居住区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发放问卷的形式,研究分析城市社区环境建设与人口的迁移和分布情况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增设实验实习项目

结合理论教学,开展城市环境噪声测定、城市空气质量测定、城市水质量测定、城市热岛效应测定以及城市植被功能测定等相关实验实习项目,通过丰富实验实习内容,让学生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城市生态学的实践教学需要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积极性、参与性、思考性和激励性等,关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学生以小组开展实习,每位学生必须提交实践报告。在课程结束时,还要求学生根据实践活动内容,自主选题,撰写课程论文,并结合实践报告将其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依据。

三、结语

第6篇

景观是指在特定地域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的,在平方公里尺度上的镶嵌体。景观生态学简单的说就是把景观(即镶嵌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景观是由景观元素组成,景观元素是地面上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组成景观的结构单位可以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可以认为景观都是由这三种元素组成。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既可以呈隔离的条状,也可以将其看作线状或带状的斑块,同时也是联系各斑块的桥梁;基质是在景观中最广泛和最有连续性的元素类型,对景观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2 景观生态学分析内涵 

在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区域部分的绿地系统规划更主要的是基于生态方面的规划与控制;而中心城区绿地的规划则必须更多的考虑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在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思考同时也必须对现有的所有相关规划作整理以确定可用用地。 

2.1 绿地斑块 

城区景观中一切非线性的绿地,根据其类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城区绿地斑块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易接触到的类型,其功能、规模、布局对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有最重要的影响。 

2.2 绿地廊道 

城区景观中线状或带状的绿地,河流两侧自然林带、道路两侧绿化带等都可视作绿地廊道。 

2.3 基质 

城区景观中的基质是指城区中城市绿地以外的区域,主要是人工的元素,包括建筑论文、道路、广场等组成。 

2.4 其他非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分析工作 

城区绿地的规划必须更多的考虑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在现状分析的时候应该同时对现有已编制的控规、地块征用批准情况、具备改造可能的地块、相关政策等各方面相关规划、计划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分析出可能调整为绿地的“准绿地地块”,为合理规划做好前期准备。 

3 景观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许多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对于创造一个高品质的可持续性的生态城市是至关重要的。该文所分析的蒲吕组团城市设计项目,在其中的绿地生态系统的打造上着重应用了相关的设计手法。 

从功能定位上来看,蒲吕组团是未来铜梁区东部的城市副中心,是城市东部的公共服务中心和邻近工业园区重要的居住配套区。规划区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居住人口近5万人。项目用地靠山临河,自然环境优越,但又处于城市的东门户,被高速公路和工业厂房围绕,是典型的山水型新型城区。如何处理好高强度的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的保护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了该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充分分析现状城市景观基质的基础上,规划重点把自然山水中的绿地板块和绿地廊道进行了强化和优化,塑造了一个结合基质机理和自然机理的绿地开敞空间系统,并将城区休闲人流有意识地引导入该系统中去,从而塑造出一个山水相融,活力开放的现代化生态城市中心区形象。规划具体涉及的景观生态学设计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优化整合现状斑块 

3.1.1 扩大斑块面积 

一般来说,斑块中能量和矿物营养的总量与其面积成正比,大斑块比小斑块拥有更多的动植物和更完整的食物链,其生态价值也更高。在规划中,应将相邻的各个小斑块尽量整合为较少数量的大斑块,例如:可以将相邻但相对独立的、现状较分散的自然生态林地规划整合为一个较大的生态林地,扩大斑块面积,提高生态价值。 

3.1.2 优化斑块边界形状 

斑块的边界形状一般都不是平滑的,而是弯曲凹凸的,具有最小周长面积比的形状(例如:圆形)不利于能量与物质的交换,相反周长面积比越大越有利。在规划中,应尽可能在满足使用功能前提下扩大周长面积比。 

理论上,最佳斑块形状应该具有多种生态学效益,通常与“太空船”形态类似,即具有一个近圆形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图1)在规划中,结合周边用地状况与地块划分,在易于管理的前提下,应该有意识的将规划绿地(绿地斑块)形状与最佳斑块形状靠拢,即在核心区域外争加边界长度和边缘突出部分。在蒲吕组团规划中,在滨河桥头、城市干道两端、大小水系两侧规划了比较集中的城市公园绿地,并通过城市道路绿化带形成了网络化的绿地系统,其中优化的绿化斑块在景观生态系统作用重大。 

3.2 拓展和新建生态廊道 

3.2.1 拓展廊道宽度 

廊道宽度与其能够发挥的功能紧密相关,根据研究,12 m是一个关键值,廊道宽度在3~12 m时,物种多样性较低;如果廊道宽度大于12 m,则有内部种开始出现,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根据研究,廊道宽度在12~600 m宽度范围内,其生态学意义可分4级定义。(如表1) 

在蒲吕组团规划中,有意识地建立了沿着河道和垂直河道对应山体的绿色廊道系统。特别是在河道两侧控制了12~60 m宽窄不一的绿廊,这有着不可小觑的生态景观意义。一般来说,结合国家相关规范,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可以提出以下廊道规划思路:(1)城市绿地中沿道路景观绿地、绿地通廊等较窄的绿地廊道应尽量大于12 m;(2)沿重要交通设施廊道的绿地(例如:铁路、高速公路等防护林地),以及次级河流两侧防护林地、自然林地,规划应不小于30 m,尽量大于60 m,使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3)重要河流(如该规划中长江、乌江)两侧防护林地、自然林地,以及主要山体廊道,在非城市规划建成区部分应超过100 m,并尽可能的拓宽,创造自然化、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如图2,图3) 

3.2.2 新建生态廊道与踏脚石原理的应用 

踏脚石原理简单来说,即是在斑块间没有廊道或难以靠廊道连接的地方,加设一行踏脚石(小斑块)来增加景观连接度,并可增加内部种在斑块间的运动。换而言之,踏脚石原理就是通过连续的小斑块达成廊道的作用。在旧城区中,由于建设现状和改造难度的原因,要想在绿地结构上形成联系各主要斑块的生态廊道往往非常困难,这种情形下可以有意识将“踏脚石”以街头绿地、小游园的形式布置,替代廊道的作用,形成联系度较好的绿地网络结构。 

4 结语 

通过对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蒲吕组团规划城市设计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可以总结出,在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主要应用于3个方面。 

在规划目标上:(1)区域层次以区域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评价基础上,建立优化的空间结构和模式;(2)城区层次上,通过优化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斑块、廊道)而调整或构建良好的景观生态结构,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规划分析上,应用“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帮助分析,区域层次的“斑块—廊道—基质”是较为宏观和大规模的生态因子,城区层次的“斑块—廊道—基质”则是由平常所及的绿地、道路绿化等因子所组成。在规划手法上,区域层次主要着眼于构建宏观的、结构上的景观生态系统;(3)城区层次主要着手于绿地系统的构建和具体斑块、廊道的处理,例如:在绿地斑块、廊道控制上引入景观生态学的佳斑块形状理论、踏脚石原理等应用理论,优化和创造良好的形态,增加景观要素的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植物设计,庭院景观,功能,美学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many years experience in landscape, analyzes the plants in the modern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function, the function and design aesthetics principle and so on,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plant in the courtyard in landscape design due value.

Keywords: plant design,courtyard landscape, function, aesthetic

中图分类号: TU98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十年树木。在欧美,如果一座别墅里没有参天大树,其身价自然跌去不少,足见植物在庭院景观中的份量。植物是有生命的,它见证房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人们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设计的是体验——首先是明确的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对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预订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地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地产生所欲设计的体验。

住宅小区是人们生活、休憩、静养的场所,其景观定位应该是庭院景观(而不是人们常说的房地产景观,个人认为此称谓界定了景观所处的行业,而在景观设计技术层面上分类模糊。房地产景观细分可以分为庭院景观(住宅景观)、商业与街区景观(或称为公共景观)、公园与旅游度假地景观等。对住宅小区来说,庭院景观的定义,在景观设计上更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导意义,更富有生活气息。

景观设计的目的是让人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某种美的、愉悦的体验。庭院设计最终需要考虑的不是形状、空间和形式,而是体验。优秀的庭院景观应当给人

们何种体验?笔者认为应以是否舒适度高,是否宜人、温馨、秀美来界定。而以上几个方面的实现离不开优秀的植物设计。这也就是一些资深景观设计师纷纷认为植物在庭院景观中的份额占到60-70%的原因。

设计涵括三个要素:功能、技术、形式,前两者是可以量化的,而后者是感性的、心理方面的、审美的。植物在景观设计上的技术问题,应该是特性、习性和后期种植、养护有关的技术层面,设计师在选择植物材料时已经考虑了其对阳光、水、土壤、气候有关的技术要求,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园林被我们的祖先冠以艺术的帽子,但笔者更坚信“形式追随功能”的实质内涵。下面重点分析植物设计的功能与形式。

1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

1.1构成空间

植物可用于空间的任何一个平面(在地面上,以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

植物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边界),可以构成地平面,垂直面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成既有暗示性的界面。

植物非常适合于围合、分隔或烘托场地的不同功能空间及空间的连接通道。植物将功能区转换成功能空间,通过它们相关的特性以及色彩、质地、形态,植物可以赋予每一空间和功能相适的特征。

小区开放性空间、半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的营造可应用植物来完成。

建筑空间过渡到庭院空间时,建筑基部的植物设计,避免建筑的突兀感,使建筑作为大景观的一部分融入到庭院景观中;小区入口植物设计、小区步道交汇处的植物设计,让住户在庭院行走时视线会在空间的变化过程中产生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景观感受(这种老生常谈的设计手法却在当前的庭院景观中并不多见)。

1.2障景

植物材料就像直立的屏障,能阻挡人们的视线。障景的效果依景观要求来定。

使用茂密的植物形成不通透的“绿墙”,能够完全屏障视线的通过;使用不同程度的通透植物,将起到漏景的效果;而中间通透两边屏障的植物设计,起到的是框景作用。设计时必须分析观赏者的位置、被障物的高度、观赏者与被障物的距离以及地形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植物屏障的高度、分布及配置。

商业街、停车场、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等对庭院生活有影响的因素,属于不良景观,可以使用植物形成的“绿墙”予以屏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一定宽度的植物(乔木或乔、灌木或乔、灌木、地被相结合)来界定庭院的边界,会提升庭院的舒适度和温馨感;当然出于安全性和物业管理的要求,植物需要与小区围墙、大门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用。

1.3私密性的控制

植物能够阻挡人们的视线,创造私密空间。相对高度的植物对所要求的区域

加以围合,在围合中产生了私密性。私密性控制的目的,是将空间与其它环境分开。私密控制的程度,受植物的形态、高度的影响。利用植物我们可以创造私密空间,当然也可以创造半私密空间和开放式空间。

小区泳池四周利用乔木、灌木、地被形成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可以将植物种植的非常茂密),增强住户使用时的领域感。如小区运动场地(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四周利用乔、灌木、地被形成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降低住户使用时对庭院景观整体性的破坏和他人生活的干扰。

1.4植物的美学功能

正午的阳光将树木斑驳的阴影投射到草地上、道路上;行走在绿荫如冠的庭院道路中;窗前的几丛花灌木,悠悠的屡屡花香……,内心的愉悦感油然而生。

就单个植物而言,其形状、轮廓、色彩是美丽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景观和欣赏价值。

正如:你在楼上看楼下的风景,风景里的人也在看着楼上的风景一样。庭院

里合理、精妙配置的植物群,形成的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庭院里的孤植大乔木、开花的乔灌木,背景树、远景树、近景树等不同色彩、形状、轮廓植物合理、精妙的运用,给人带来不同的、多样化的美的感受。

1.5植物与建筑的兼容性、互补性

植物延长建筑物轮廓线,烘托建筑外观,弱化建筑的生硬和冰冷。无树木的

街景杂乱无章,秩序性、协调性差。有树木的街景,由于树木的共性,将街景统一。树冠的下层延续了房屋的天花板,使室内外空间获得一种延伸。

国外有些商业街和广场矩阵式种植树冠分枝在3米高以上的乔木,国内一些小区在建筑架空层与建筑外的庭院之间尝试着种植有树冠分枝在3-4米高的乔木,取得了非常独特、宜人的景观效果。

2庭院植物设计的美学分类

柏拉图说尺度和比例的保持总是美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总是包含在体积和有序的安排中。

米罗坦. 波利萨夫列维奇说秩序事实上是最伟大最基本的美学法则。

庭院植物起源于自然山林;宏观上讲,庭院植物目前仍然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而我们人类建房子、修园林,是社会活动,是在创造人工美。

美学原理告诉我:和谐、秩序就是美。美总是具有鲜明的特点与个性。前文说过庭院景观无论功能还是形式最终目的是给住户以体验(当然这种体验毫无疑义应该是愉悦的和美的)。那么混合式能否为我们带来美的体验与感受?

从庭院植物设计最终给人的美学感受上来说,笔者认为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群落式,运用乔木、灌木、地被或芦苇、野草等多种多样的植物形态,通过模拟一种茂密、自然、野趣的种植效果(当然这需要作一些地形处理),使住户体验到自然、野趣美(如深圳深南大道华侨城段道路绿化)。这种自然群落式设计的庭院景观,笔者目前还未看到,可以作为一种设计尝试;二是人工秩序式,即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按照设计功能和某种设计美学原理,合理地、秩序地布局在一个庭院里(如深圳百仕达花园、广州星河湾与雅居乐),使人体验到一种与自然群落式相反的带有某种启迪、智慧和意境的“人工美”。

相反不了解植物的设计功能、没有体现应有的设计学原理和美学原理,混乱的植物布局,带给我们的就是杂乱无章的、毫无美感的庭院景观。

笔者参观很多小区景观并结合设计项目管理经验,造成目前许多庭院植物设计整体风格缺失、乔灌木乱点、植物布局杂乱无章且毫无美感的现象的很大原因,是庭院植物设计形式的分类、界定模糊,概念模糊。坚持自然群落式、人工秩序式两种庭院植物设计形式分类,在设计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一个小区(包括有多个小区、组团构成的商业大盘)庭院在进行植物设计时,

在满足设计上的功能要求外,在形式上必须有鲜明的个性:是自然群落式还是人工秩序式?这种形式上的定位,必须结合庭院所在的场地特性、方案设计风格、商业推广及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否则就是一件平庸的作品。

3总结

植物在设计中的功能是第一位的(这也是设计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完美

形式的把握是第二位的,两者合理、秩序的表达是产生优秀庭院景观的充分必要条件。了解人对环境使用方面的先天性的内心需求,强化设计美学修养,全面掌握景观设计学原理,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美] 约翰•O•西蒙兹,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8

[2]王受之 《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会2001.7

[3]王受之 《集美组设计之•御景湾酒店》 中国青年出版社会2003.11

[4]《中国城市环境景观规划建设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