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5:12: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技能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以上论证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人类隐性智慧定义的工作框架内模拟人类显性智慧(人类智能)生成知识,创建主客双赢的策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而这是现今其他各类技术做不到的。不过,由于在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的基本过程中,(1)中客观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人类给定的知识未必能够理想地体现客观规律,也未必能够完全满足求解问题的需要,(2)中人类预设的求解目标也不见得完全合理,(3)中人工智能系统各个环节必然存在各种不理想性。因此,人工智能系统对人类显性智慧能力的模拟不可能完全到位,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的问题解答也有可能不如人类自己求出的解答。换言之,人工智能系统所模拟的人类显性智慧能力,原则上不可能超过人类自己的显性智慧能力。如果说人工智能系统确实也有超人的地方,那主要是它的工作速度、工作精度、持久能力等因素,而不可能是显性智慧中的智慧品质。至于一些人所宣传的机器超越人类甚至机器淘汰人类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无论是人工智能系统,还是其他各种机器系统,它们共同的问题之一是:机器没有生命,没有目的,不可能自主发现应当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可能自主形成机器的智慧,尤其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形成超越人类和淘汰人类的荒唐愿望,因此更不可能产生淘汰人类或灭绝人类的行为。
2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图2的人工智能系统模型表明,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必须具有如下环节:信息获取(感知)、信息传递(通信)、信息处理(计算)、知识生成(认知)、策略创建(决策)、策略执行(控制)以及反馈学习优化等基本技术系统,这正像“人”这个智能系统必须具有感觉器官(信息获取)、传输神经系统(信息传递)、思维器官(信息处理、知识生成、策略创建)以及执行器官(策略执行)。 其中传感(感受信息)、通信(传递信息)、计算(处理信息)、控制(执行信息)等技术属于信息技术。可见,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全局整体,其中包含着传感、通信、计算、控制等信息技术环节;这正像人这个智能系统是一个全局整体,其中包含感觉器官、传输神经、丘脑和执行器官这些信息器官。如果把人工智能系统称为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而把其中的知识生成和策略创建称为核心人工智能系统,那么,则有: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核心人工智能系统+信息技术系统其中,核心人工智能系统处于完整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处理知识和智能层次的问题;信息技术系统处于完整人工智能系统的外周,处理信息层次的问题,同时担任核心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两端接口:一端是从环境获取本体论信息(传感),另一端是对环境施加智能行为(控制)。这就表明,信息技术系统提供给人类的服务主要是方便快捷的信息共享,而不可能提供如何认识事物本质的服务(因为这需要知识),更不可能提供如何解决问题的服务(因为这需要智能策略)[2]。
3“新型”信息技术
近十多年来,先后出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各种互联网的应用技术。人们把它们称为“新型”信息技术或“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新型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正是核心人工智能系统的知识生成和策略创建技术。不妨以大数据技术为例加以说明。图3表示了大数据技术系统的工作流程。由于有着多种来源、多种背景以及多种格式,大数据通常是病态结构或不良结构的大规模数据集合,其中可能包含垃圾、病毒和黑客攻击程序。因此,如图3所示,大数据技术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智能分类:把无用的数据识别分类出来加以过滤和抑制,把有用的数据按照某些特征进行分类,再分门别类地送到恰当的云计算(和云存储)系统,进行相应的信息处理,为知识生成(知识挖掘)做好必要的准备。通过知识挖掘生成了足够的知识之后,才可以把这些知识(结合求解目标)转换成为用来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其中,智能分类、知识挖掘和策略创建都是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可见,如果没有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就只能是数据,而不可能转换成为有用的知识和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
由此可知,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把它比较确切地称为面向大数据的智能技术。而把它称为新型信息技术则没有真正抓住大数据技术的要害和本质,模糊了人们对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不利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不利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真正的智能物联网模型不是别的,正是图2所示的模型。如图2所示,只要在综合知识库内设置“对物控制的目标”,那么“外部世界的物”的信息就经由传感器获得,经过通信系统传送到计算系统并在这里进行必要的处理即把信息变成适用的信息,接着由认知系统转换成为知识,然后由决策系统根据控制目标把信息和知识转换成为智能策略,智能策略再经通信系统传到执行系统之后转换成为智能行为反作用于所关注的“物”,使它的状态符合预设的目标。近来人们在密切关注着“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互联网推广,这里的“+”就相当于信息化的“化”,就是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理解则把“互联网+”理解为互联网升级,就是把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现有互联网升级为以人工智能系统为终端的智能互联网。这就是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大脑”提案。应当认为,互联网推广,即把互联网应用到各行各业是完全必要的,这是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要求。但是,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势来看,互联网升级即把当前常规互联网升级为智能互联网则更为必要,这将为中国信息化建设注入更为强大的新活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国民经济产业升级的需要。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物联网技术,其实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具体应用。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技术,单凭信息技术很难有效地应对大数据和物联网以及未来更多更复杂的技术挑战。
4结束语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管理进入新的模式。一方面,各部门业务的信息将统一起来。财务、生产、进销存、人事、研发等各部门生成的原始数据被统一存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共享性;另一方面,企业的结构在逻辑上统一起来,建立一体化的结构。从地理上来说,各部门、各分销点是离散分布的,变动也是频繁的。通过信息系统使用,可以在逻辑上将它们集成一体。这将使企业的反应速度大大得高,决策时间大大缩短,这是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的有力手段。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进了管理会计已有的领域。比如成本核算。以往的成本核算,是在生产活动发生完毕之后,根据所记载的资料,计算、分配成本,分配差异。由于核算的滞后性,以及原始资料的间接性和粗略,使成本计算不及时并且不够准确。在信息系统环境下,由于物流与信息流是同步的,在生产进行的同时,成本信息随着物料的移动自动卷积,生产完成时,成本信息随之自动得出。这样不仅能够及时得到成本信息,而且由于减少了分配成本的环节,成本结果将更接近实际。再如预算编制,以往编制预算周期较长,改动不易。如果外部环境变动较大,将会使预算与实际出现很大的差异,从而失去了预算的指导意义。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地生成预算,只要给出目标,设定好预算模型,就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得到结果。这样,就可以将预算周期缩短,从而采用滚动预算的方式来应变环境的变化。
(三)信息系统的使用还使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成为可能,比如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是根据成本动因来分配产品共有成本。在手工方式下是不可能支持详细的动因分析的。
如果成本动因设置过于简单,将失去作业成本相对精确的优点。动因设置复杂则会使计算量极大,这样就必须借助信息系统来完成。又如战略管理会计,它所需的信息和所处理的信息都比常规管理会计要大,必须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管理会计人员从底层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将繁琐的计算交给系统去做。从而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层的需求模式上,研究决策模型,为不同角度的需求建立模型,设计原始数据要求,设定系统处理模型等等。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对管理会计提出新要求。
(一)管理会计的决策管理职能应进一步加强。会计的职能之一就是提供信息。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增多,取得成本降低,许多管理者不再满足现有的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而还要从其他信息系统中获取信息。传统的会计信息之所以在管理决策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或者是对决策方案形成的参考性作用,究其原因可以讲基本上是由于会计师们长期以来只是消极地提供信息所造成的。因此,企业要求当今会计师们必须在保持自身提供信息的传统优势的同时,深入研究企业经营环境的演变,充分利用新技术不断进行管理创新,积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以真正成为企业管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管理会计必需由微观走向宏观,会计师的视角应当突破企业内部的限制。当前社会正逐步走向网络化,这使得企业在技术的支持下与他们的客户、供应商、合作单位甚至还须与他们的竞争对手建立起联系,企业的界限因而变得非常模糊。此时,原先的“价值链”变成了“价值网”。网络直接将会计核算及监控的视角拉入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围,在增加会计业务与经营风险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会计业务的形式,使会计发生质的变化。在逐步复杂化的关系网面前,管理会计必须将眼光投向整个价值网络,从而为企业提供战略决策服务。
三、加快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会计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
我国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缓慢,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只要编制一些财务指标分析、成本费用控制、预算计划等报表就是管理会计了,然而管理会计可以完成的工作远非这些。在信息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会计从更高的起点,丰富了管理会计的内涵。所以,应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变化以及企业管理观念的变化。
(二)需要企业决策者的支持。
传统管理会计资料来源少,分析工具(包括硬件、软件)落后,使得许多管理会计方法不能有效使用,会计核算数据闲置浪费。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以及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使财务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成为统一的系统,会计核算信息才能与其他相关数据建立联系,变成管理会计所需的资料,发挥管理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然而,企业建立网络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而且电算化工作的成效很难量化评价,因此这项工作需要企业决策者的支持。
(三)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
只有当企业各部门管理工作规范而不孤立,企业本身目标明确,成为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此时管理会计的各种信息才会对企业管理有用,企业各其他部门的信息才会被管理会计使用。
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系统是以政府资助建设、联盟组织推动、企业参与应用、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等为特征的公益性、开放式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构建以行业联盟为支点,立足于对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集群管理工作方式以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调查研究,并深度结合新能源企业实际需求,以“集群管理”的数据、模块和系统为中枢架构,集新能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应急及预警分析、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知识产权培训指导、知识产权工作交流等为一体。
2资源组成
集群管理系统以各类数据库为基础支撑资源。其资源组成包括:(1)联盟专利数据库:新能源产业联盟成员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数据库;(2)专题专利数据库: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专利数据库;(3)专利“池”(企业专利信息共享数据库):新能源产业联盟成员核心专利数据库;(4)研究成果库:新能源产业相关知识产权专题报告、研究论文、数据汇编等;(5)知识百科库:新能源产业相关知识产权培训课件、业务知识、基础知识等;(6)行业专家库:新能源产业相关技术专家、知识产权专家;(7)服务机构库:新能源产业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商用化、法务等机构;(8)企业数据库:新能源产业联盟成员基础信息;(9)标准数据库:新能源产业相关国家、行业、地方、联盟标准等。
3功能模块
集群管理系统依托数据库资源开发功能窗口,提供分类关联展示与互动服务,并依托各子系统实现对外服务功能。其功能模块包括:(1)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功能:提供专利检索、跟踪、专题数据库查询、知识产权信息获取与展示、会员注册、留言板和登录入口等。(2)知识产权信息功能:提供知识产权公告、重大事件、态势、热点、风险预警、供求、评估、质押融资信息等。(3)知识产权分析预警功能:提供定期预警(根据设定条件周期性检索指定领域的文献信息并发送给指定用户)和高级预警(对用户感兴趣的专利从技术和竞争对手等角度进行预警)。(4)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功能:提供企业并购、技术进出口、技术标准、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境外展会等活动时提供咨询参考,包括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和专利统计分析等。(5)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功能:提供境内外知识产权纠纷时申请和获得援助的窗口,设立网上维权援助中心,对维权事务实施统一管理。(6)知识产权知识培训功能:提供知识产权讲座、培训和教育服务模块,包括基础知识培训、在线交易、企业讲堂。(7)知识产权工作交流功能:提供各相关方在线互动交流界面,包括知识产权专家解读、专题咨询、线上答疑等。
4应用要点
集群管理系统致力于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发挥知识产权在联盟集聚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引导联盟成员合理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规避知识产权相关风险,推动内部合作和协同。其应用要点包括:(1)知识产权专业信息资源应用:调用联盟企业专利数据库、重点领域专利数据库等,为联盟秘书处及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供集群系统支撑;(2)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应用:知识产权态势信息、风险预警信息服务,开展知识产权培训,组织知识产权工作交流等;(3)知识产权合作交流渠道应用:开展相关项目联合申报、专利交叉授权、专利池共建,支持公共协调和协同操作。
5结语
作者:宋煜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技能型实验、专业应用型实验以及综合创新型实验3个不同类型和层次,摸索适当的比例组合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基础技能型实验针对经典的基础技能型实验,引导学生认真地预习准备,深入掌握基本测试和操作技能,并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和动手操作,理解规范操作程序设定的意义和原因,而不是仅仅机械地记忆操作流程。在这部分实验内容中,着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实验室习惯,让他们可以熟练运用实践技能,为其他实验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基础技能型实验课程的考评体系,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1],教师应全程跟踪学生实验过程,而不是仅仅简单地根据事后的书面实验报告进行打分。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正确规范的操作过程演化出的结果才是可信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对教材提出质疑并及时予以引导讨论和解答,让学生真正理解操作规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而自主地用规范要求自己的操作。
专业应用型实验“学以致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设计适当的专业应用型实验课程十分重要。教师应结合制药企业一线生产实际,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需要,选取适当的药剂制备和检验项目作为实验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完整流程:从查阅分析相关资料、选择教材中合适的实验方法、讨论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验证,在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尝试回答问题,从而达到巩固实验基础技能和理论知识,熟悉今后工作实际环境,培养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教学的大部分对象今后都将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课程设计中充分照顾他们的心理需要,能促使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片剂常见的片型有普通片与缓释片,采用辅料与质检项目有所不同,因而在实验中让学生用茶碱为模型药物选用合适的辅料制这两种片剂,并依据所学知识制订常规质检项目,学生在比较中对普通片与缓释片的相关知识及异同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与思考。对于专业应用型实验课程的考评规则,除了考查学生规范操作的实验室基本技能要求外,应着重考察实验全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查阅运用资料和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较好地掌握前两类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科研方向或专业热门方向,精心选取有充分扩展性和应用前景的课题,作为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实验教学课程。教师在选择课题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自己正在深入研究或者曾经深入思考过的方向,用自己身体力行的创新思考和学生共同砥砺,开展头脑风暴,充分调动和运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团队的合作和比较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自主选择课题路线和实验方案,在实际制备和检测过程中自行验证设计思路并做相应调整;鼓励学生使用前沿新技术、新剂型和新的制备工艺,在全开放式的环境下允许失败,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作多方尝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扮演平等的讨论者,以及关键之处的推手,引导而不包办,让学生激活创新意识,完整地体验整个研究流程。综合创新型实验的考评体系,对最终实验报告不作过高要求,重在考核整个研究过程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每个阶段的讨论小结及方案设计,分析判断,调整进程,均应留下完整的书面记录,教师根据全过程的完整记录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从鼓励学生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于有合理思考、实验和判断的试错过程也应打高分,而不是仅仅看是否得到完美的所需结果。通过以上改革,整合了学生的知识框架,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实现培养现代化的药剂学创新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论文摘要:英语习语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例如宗教文化,神话故事,历史,风俗观念等。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对等理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意义上的对等,以及美学功能上的对等。同时,为了防止文化缺失,还应该对部分特定的文化意象加以保留,以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也是国际交流的载体。英语翻译过程中,习语经常会给个译者带来障碍。习语的约定俗成的意思,一般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后沉淀下来的,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该国家历史,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在翻译英文文献的过程中,习语由于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其约定俗成的意思,经常会给译者带来一定的理解困难或理解错误。本文将大致探讨下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的类型,并初步探讨怎样处理这些文化信息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1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的类型
由于英语习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间,受文化各个方 面的影响都会比较大,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大致划分,可以分为 以下几类。
1.1宗教影响
许多英语国家都是基督教盛行的国家。许多和基督教有关的短语都进人了语言并且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意思。基督教的圣经中的语言和故事对英语语言,尤其是习语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比较简单的价格例子是“thirty pieces of silver""Noah’sArk" "olive branch".
1.2希腊罗马神话
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许多习语一般都和这些神的名字故事相关。因此,这对于不熟悉这些故事的人来说会造成很大的理解障碍。比如时代杂志曾有报道“Nixon’sOdyssey to China".这就是巧妙化用了希腊神话中奥德赛的故事来指代一个充满艰辛的开创性的旅程。
1.3文学典故
经典的文学作品除了以其艺术性感染世人外,还会以其独特的人物和语言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从而丰富语言的发展。莎士比亚这一大文豪的贡献尤其巨大。他的作品给英语语言注人了许多新颖生动的表达方式,比如在下面的句子中:"All the othergreatest powers want to have their pond of flesh of Turkey".这里的pond of flesh就是化用了《威尼斯商人》里面吝音鬼夏洛克向人讨债欲置人于死地的阴险毒辣做法。
1.4历史传说
有些历史事迹或人物由于代代相传而融人了语言当中。比如短语“cross the Rubicon“指代的是凯撒大帝凯撕在公元49年,违反元老院的命令,率大军渡过卢比肯河。他在大军渡河前,下令烧掉所有的战船,说:“般子已经掷出去了。"("The die is cast"),此举使其军队士气大振,最终战胜了庞培的军队,夺取了罗马。因此这个短语用于指代采取不可逆转的行动,破釜沉舟。
随着历史的发展,近代的特定用语由于交流的加快往往能更快的融人语言,被人们接收特定的意思。比如二战时候的”D-day",原来指的是二战诺曼底登陆日,后来就也可以用来指代一个重要的计划开始执行的日子。
1.5风俗习惯
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不可避免的在习语中有所反映。第一类型与饮食有关。西方的主食是面包,因此有许多与面包有关的习语。"to take the bread out of one’ s mouth" "to eat the bread of idleness”就是典型的例子,反映了面包 在生活中的基础作用。其次,由于生活及观念上的差异,英语国 家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也会与中国的有所不同。比如,"love me,love my dog".再比如,龙(dragon)这个动物的形象在西方一般都 是残暴或者是邪恶的动物,这就与中国大相径庭了。此外,对于 常见的颜色,中西方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在英语中,"He seems quite blue today”意思是一个人心情不好。这与中文中 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显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2结合功能对等理论,探寻英语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2.1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内涵
功能对等理论即英语中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这一理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奈达。他对于翻译中的对等概念做了 比较详细的阐述。他自己的学说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先后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闲两个概念。前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强调语言信息本身,后者则体现另一种译文质量,即原文信息在接受语中得以传递,以至译文接受者的反应与原文接受者的反应基本相同,此后为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井且避免误解,奈达又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代替动态等值提法。
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概念,简单来说是指用目标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所以它并不是象有些人望文生义那样的理解,是要译文和原文完全一致。此理论强调的是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可见,对等理论的范围不仅是语言内部也还包括读者反应。
2.2英语习语翻译时必须达到的两个层次的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对于英语习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根据功能对等的内涵,所谓的对等其实并不局限于原文和译文在字面的对比,而是主要从原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和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之间来做一个对比,尽量达到一致。那么,从这种对比效果要达到一致,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意义理解方面要求,原文和译文对各自的读者传达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在翻译英语习语的过程当中,却经常会有一些陷阱。译者觉得自己在翻译正确的意思,但却有可能是望文生义。比如,英语中的”yellow pages",有人不假思索翻译成“黄色报纸”,但事实上却是指的黄页是国际通用按企业性质和产品类别编排的工商企业电话号码簿。
第二,美学价值方面的对等。比如音律方面的,有些诗句文章抑扬顿挫,读来或慷慨激昂,或韵味深长,令人陶醉。从意象上看,有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妙趣横生,塑造的形象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还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还会被激起各种情绪,或陶醉,或伤感,或痛恨,或恶心,这些都与文字的美学功能是分不开的。比如有很多节奏感很强的:"stuff today and suffer tomorrow""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Birds of a feather flew together”等等,读来朗朗上口;有些表述例如“as cool as a cucumber" "heart in one’ s mouth”则是生动形象。"Never show your face in this place again,you Judas",简单一个词,鄙夷的语气呼之欲出。这些都是英语习语美学价值的的体现。
2.3文化信息的缺失
在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英语习语翻译时,以上两方面的对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时候译者为了译文读者能够与原文读者有对等的理解和欣赏,会不得不放弃原文的一些文化意象,而用译语中熟悉的文化意象来代替,从而出现文化缺失现象。这种文化缺失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会影响对原作意境及其人物形象的把握,还会造成文化专属性传递上的偏差。在翻译时对文化意象的处理存在着几种种弊病:一是文化意象常常被略去不译:二是文化意象被译者解释、引申而遭破坏,从而使读者不能真正地了解原语文化的意象。
2.4英语习语翻译需注意的问题
在现实的翻译中,完全的对等是很难达到的,而且正如上文所说,如果一味的追求对等,还有可能牺牲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对待包含不同类型文化意象的英语习语,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在各个目标之间做一定的取舍。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部分并不具备非常特殊文化意义的习语,在翻译成目标语时可以重点考虑对等功能,也就是意义优先,让译文读者看到以后也能产生同样的意义上的理解并且能兼顾到美学上的价值,这样才能令译文的表达自然。为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又要尽力避免原社会文化因素对译文读者造成的陌生感和翻译腔。在这一类型的翻译中,比如“aflash in the pan",被翻译成为“昙花一现”,显然就非常生动,并且意思也把握的很好。还有‘`to grow like mushrooms”也可以直接使用汉语中的“象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虽然文化意象换了,但是效果几乎是没有变化的,如果一定要翻译成“象蘑菇一样冒出来”,显然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
第二,在考虑功能对等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语境,不能不加区分地采用目标语的文化意象。比如有人把‘`You areas pure as Psyche”翻译成“你真象西子一般无暇”,这样把中国传统的人物代人,显然是很牵强,很不自然的。
第三,对于西方文化有的文化意象,在翻译的时候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不译,或者是用其他的译语中的熟悉意象代替。这种做法有两大弊端。首先,这种文化意象通常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因此会造成一定的意义或美学价值的变动;其次,这样做完全没有起到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文化意象,比较好的方式是直译加注释的方式。
一、ITTE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起源于“教育计算机化”(educmioncomputing)。教育计算机化就是要在教育系统或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系统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其中也包括如何在教学和培训中运用计算机技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50多种杂志发表ITTE相关的学术论文,很多期刊如theJournalofResearchOnComputinginEducation、Computersintheschools,以及EducationalTechnol—ogy。都会不定期地发表有关ITTE的文章。1983年,第一个致力于ITYE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季刊Journal。fCom·putinginTeacherEducation问世,这是由“教育技术国际协会”(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ISTE)下的一个兴趣小组出版的,这个兴趣小组由一批对计算机应用特别感兴趣的教师教育人员组成。1990年,首届美国rTTE会议在后来改名为“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协会”(SITE)的组织下召开/conf/site/)。SITE还出版Journalof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其他的与“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有关的期刊还有:JournalOflnformation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An-nual。另外,还有一些学科教育方面的专业期刊也会刊登与本领域相关的教师教育方面的论文,如JournalofComputinginMathandScienceEduca-tion和JournalofComputersinEarlyChildhoodeducation。教师教育方面的核心期刊The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和ctioninTeacherEducation在1996年还出版了有关技术和教师教育方面的专刊。这一切都标志着ITFE作为一个分支学科正走向成熟。
二、ITTE的研究范型
对TITE的研究常见的有3种研究范型,分别基于经验理论、批判理论和解释理论,其中经验研究主要为定量研究,批判理论和解释理论的报告则倾向于定性研究,尽管在具体的研究中可能兼有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这3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分别对ITTE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经验理论
经验理论,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验理论对lITE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提供有关计算机在学校中使用情况的精确描述
如Becker(1986年、1991年、1994年、i999年)的一系列工作就展示了计算机在学校中应用的发展过程;
(2)了解教师教育方面实际的技术应用情况
如由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Moursund&Bielefeldt,1999)所承担的对美国416个教师教育机构所进行的调查。
这些调查研究激发了人们对于与计算机相关的课堂实践方面的研究兴趣。但是,经验主义研究者们也已经认识到,单纯使用经验调查,即使方法正确,也会导致研究者们得出不完全或片面的结论,因为经验理论所基于的从样本推广到普遍的归纳法本身就很容易发生问题。
2.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是经典理论的延伸,其关注的是对生产因素的考虑而不是对生产工具的控制:这些理论的倡导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群体的获益是以另一群体的损失为代价的。例如,对报纸和新闻行业有控制权的阶级会将该阶级的观点强加给其他阶级:可以说,批判理论学家一般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尽其所能去发现偏见、不恰当的权力关系,以及其他种类的统治和压迫关系,他们认为教育技术学者们应该更关心一些本质性、重要的、前瞻性的和有关精神的研究问题.包括社会关系、女权主义、流行文化,以及教育技术与语言、视觉,人种、资本、军事、政治、伦理以及生态之间的天东、(Nich01s&AllenBrown,1997)批判理论对ITFE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思辨盲目的计算机教育应用对教育的伤害如Apple(1991)详细讨论了教学作为一种专业技能会不会因技术进步而发展强大,他指出,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指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技能将会消失,因为教学被重新定义成了一种旨在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管理性工作,是计算机而不是教师在向学生传递特定的技能和知识;C.人Bowers(1998)在题为“用20世纪的机器教19世纪的思维模式”这篇文章中更进一步指出,计算机技术是由主流文化所创建的,其所代表的是文化中强势组织的利益和价值观念;例如,正是由于商业需要那些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工人去学习某种类型工作所需的技能,于是,计算机就被用于传授这些技能而不是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决定的技能(自我决定的技能可以使工人发现自己的兴趣,而与雇主利益发生冲突)。
(2)反思因技术进入教育领域而带来的诸多不平等现象
如教育软件中存在的性别问题(Chappell.1996),弱势群体在技术教育环境中被忽视的现状(Chisholm,1998)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可以直接用于教师教育,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纠偏。
批判理论研究是意识形态的,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Monke(1997)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Iowa的DesMoines公立学校的技术应用问题,揭示出技术推广对教师和管理者的重要意义以及其中所隐含的巨大花费:Chappell(1996)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流行数学教育软件中所存在的暴力竞争数量和性别表示问题;Robinson、Wiegmann和Nichols(1992)采用社会文化研究方法来评价教学材料;Francis(1996)结合教学设计技术改革微格教学法。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很多方面都将得益于这类批判性思维。
3.解释理论
解释理论与心理学建构理论相关,通常归入定性分析。解释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科学无法找出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真实总是局部的、短暂的、并且是有条件的,社会科学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无法做到永恒不变或永远正确;解释理论对ITTE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1)重视案例研究和专业实践性论文
因为解释理论认为,所谓真实性是由不同类型的人来构造的。因此,对一些人来说是真实的,但对另一些人可能并不真实。案例研究和专业实践性论文因为提供了丰富的相关情景描述,而成为有价值的知识源泉。读者不应该把研究论文作为真理的普遍反映形式,相反,应该把它当作是作者关于特定环境下事件的主观性描述。因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来决定哪些信息对其来说是有用的。
(2)倡导“参与性研究”
参与性研究(Heron。1996)包括参与行动研究以及一些其他形式的研究,这些研究消除了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在参与性研究中,只有参与者,没有主体。参与者能够在每件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从研究的设计开发,到数据的分析报告等等。解释理论为教学设计研究在研究型大学的正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之前有关教学设计的研究在这些大学并不被视为是研究。
(3)拓宽了研究成果发表的形式虽然传统的研究论文,那些具有详细的实验设计、过程描述和对研究问题认识的论文,仍旧是最普遍的成果报告形式。但是,如今许多其他的报告行形式也开始被广泛接受,例如故事性叙述的案例、一段视频、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剧本、一个艺术作品(如雕刻或绘画作品)。同样是案例研究法,解释理论采用的可能是“非虚构的教育故”事”形式。
采用上述3种范型对ITTE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我们在进行ITTE领域研究时应该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和要达到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研究范型。
三、ITTE研究范围
我们根据一些ITTE的综述报告和有关的论文,将迄今为止的ITTE研究归纳为如下的7类:
1.现状调查研究
如前面提到的Becker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就是研究在教室里运用计算机的情况,从1986年开始几乎每5年的一份报告,展示了计算机在学校中应用的发展过程。Be&er发现将计算机整合到课堂教学是一个痛苦而缓慢的过程。
在美国有关ITTE现状的诸多报告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thecongressionalOfficeofTechnol-og''''gAssessment。OTA)在1995年所委托实施的一系列专门关于技术和教师教育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校在培训职前教师使用技术方面做得很不够。
2.相关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主要是研究各个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从全局角度对一些已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Robinson(1995)关于ITI''''E与英国国家课程体系关系的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国家层面上论述了政策问题:对政策方面的研究还可以以教师的反馈为基础来提出一些发展性建议;Fisher(1997)访问了克罗拉多州287名使用技术的K—12教师,询问他们认为在职前教育项目中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另外一个通过专家调查法进行政策和过程研究的项目由Herring{1997)主持,内容是关于如果在远程教育中鼓励建构主义教学,学区应该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Herring选择了12个全国知名的专家,这些专家都因为采用建构主义方法运用技术而闻名。Herrings研究的结果以及其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为我们创建基于建构主义的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
3.师生态度研究
Brownell(1997)在对1990年到1995年Iq''''rE研究的述评中选择了28个研究,发现很多研究都涉及态度的研究,这包括调查、了解师生对于在学校中使用技术的态度,以及经过技术培训之后,态度是否转变方面的研究(参见Willis和Mehlinger,1996年对这类文献的综述)。大多数调查研究都显示,教师们对于在学校中使用技术持积极态度,但是他们对在教室中使用技术并不自信,而且也认为教师教育并没有教会他们创新地使用技术。Laffev和Musser研究还发现,一些师范生认为教室中的技术会干扰师生之间的联系;
4.教学应用研究
对态度研究存在一种批评,认为我们不需要去了解教师对技术是否有积极态度,我们更需要的是如何促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典型案例。OTA(1995)的报告中也提出,未来应该注意发现、研究和宣传教师教育中有效技术整合的好的案例。在这方面,基于解释主义的专业实践性论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如Woo&ow(1998)的论文阐述了准备教师在教室里使用技术的常见问题,其专、Ik实践论文是基于K—12学校和大学合作的四年经历而写成的:
5.培养方案研究
由于很多研究发现教师职前培训在技术教育和技术准备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许多文献也介绍了将技术应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优秀解决方案。如Stuhlman(1998)介绍的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案例+实习,以及Thompson、Schmidt和Hadjiyianni(1995)论文所描述的在Iowa州立大学一个研究生辅导一位教师这样一对一式的培训方法。也有一些论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采用教学设计技术设计教师培训课程(Brush?1998)。
6.总结和反思
ITTE方面还有一部分论文是对以往研究工作中的各种改革性措施进行描述和总结,如Boehmer和Waugh(1997)对远程学徒式教学项目的研究,Goldman和同事(Coldman和Bar-ron。1990;Goldman,Ban''''on和Wither-spoon。1991)对如何应用超媒体技术于教师教育的案例研究。更多地总结和反思来自参与改革实施的教师,Al-berta大学(Gibson和Hart.1997)的一组教师就发表了一些与其经历相关的研究。教师们说,在实施改革前的准备工作是不充分的,对技术的潜力认识不足,直到进入实施阶段才有所领悟。类似的有关在教室中尝试使用技术的经历方面的报告,都是非常有用的。
7.计算机辅助教师教育研究
有关运用计算机技术支持教师培训方面的产品开发和试验也是ITTE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这包括创建多媒体或基于WWW的教学软件包,建立实施教师培训的计算机环境(Jin,t997:Robin和Miller.1998),研究计算机模拟/Strang1995)、交互式视频光盘(Cennamo、Abell、George和Chung,1996)、远程教学(Boone,1995)、电子会议系统(Harrington和Quinn—Leering,1996)、电子邮件(Johnson,1997)以及教学网站对教师技术教育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反映了特定计算机技术对教师培训的作用.也为在教师培训中以及在教师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提供了依据。
从未来发展来看,促进ITYE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创建优质的教师技术教育环境将是未来的这一领域的主要工作。
四、几点说明
本文简要介绍了教育技术的一个分支学科: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基本数据来源于《教育技术研究和发展》杂志(EducationlTechnologyResearch&Development)1999年第4期中Willis,Jerry.Thompson和Ann.Sadera。William所发表的文章:Researchon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tion:cur-rentstatusandfuturedirections。这篇文章的中译本将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当代教育技术系列丛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分册(缪蓉,赵国栋主编)中。原文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资料来源和分析,本文是在那篇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重新进行了归纳整理,增加了对研穷内容的分类。
在教学之余,我也思考着教学与科研,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荣获溧阳市职教论文二等奖。经过仔细修改后,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又荣获20xx年常州市职教论文一等奖,之后本人陆续撰写了师德交流论文《红专并进、为人师表》和《浅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等校级交流论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陆续担任0201班见习班主任和0116班见习班主任,两个班级都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在20xx年度本人被学校评为优秀见习班主任。从20xx年9月至今,本人担任0419电子商务专业综职班班主任,在2004学年上半学期,班级被评为“保护财产先进集体”“值周工作先进班级”在首届校运会上,班级荣获“精神文明风尚奖”
通过学习本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制作技术,能够灵活的运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学课件以及网页制作技术。由本人制作的课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荣获校课件评比三等奖。由本人设计的网站《走进电子商务》在20xx年溧阳市专题页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在20xx年3月开通个人主页《教学与课件资源交流》作为一个与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
全面反思这些年的经验与教训,反思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将有助于我们讨论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应当是什么
讨论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意义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语文课不会消亡?我们天天都在说中国话,那我们需要学语文吗?为什么数学课,尤其是中学的数学课不会消亡?在实际生活中,没几个人是利用函数来计算买东西的钱数的,也没几个人会用平面几何推导出居室面积中哪个墙角不太直,可是为什么还要开设数学课?听到这样的问题,马上会有人反驳说:语文与数学课当然应该存在,它们的意义并不在于会说中国话,会算出大白菜几块钱一斤……
可以想象,如果语文课仅仅是为教会学生认识汉字,会说中国话,那么到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就已经能够完成绝大多数任务了。如果数学课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计算买菜的钱数,中学也就不必再有这门课程了。在教育体系中,这两门课程也应当会有存在的危机。可是,这两门课程绝对不会、也不应当消亡。因为除了认字、算数以外,这两门课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那么,仅仅教会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技巧或者编程,就可以算是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了吗?
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反思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现最多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是不是少了些?对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方法与策略的培养是不是少了些?对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不是少了些?对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段的培养是不是少了些?
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不加强对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加强对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方法与策略的培养,不加强对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不加强使用计算机自主学习方法、策略的培养,其他学科一定会取代信息技术课的。
因此,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运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使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初步打下基础。
仅为应用计算机而开设信息技术课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照样应该首先思考: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是仅为了语言与文字的应用而开设语文课吗?是仅为了数字与计算的应用而开设数学课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要有高中的高难度数学问题?为什么还要在语文课中讲古文?毕竟那都是今天极少用到的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在基础教育中,我们是仅为了编程而开设程序设计课吗?我们是仅为计算机应用而开设信息技术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门学科离消失的时间不会太远了。因为许多教学内容,像Windows 98、Word 2000甚至Windows XP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落后、消亡,而VB、QB甚至C++,都有可能会被更好的语言代替。
除了技术的应用以外,信息技术课还有没有更加深层的东西?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PowerPoint教学中,学生对艺术字特别感兴趣,但一节课过后,许多学生的作品中只有设计好的艺术字标题,见不到完成的多媒体作品;在网络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上网,却迷失在互联网中,忘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在教学画图时,学生就对翻转与变形感兴趣,却得不到比原来更好的作品;在字处理教学中,学生只对剪贴画感兴趣,却忘记了学习任务本身……上述现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比比皆是。
那么,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应当在培养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并且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
对作为工具的计算机应用固然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而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使用这些工具完成任务或者作品的策略,是不是也应当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更重要,还是信息更重要
其实,如果你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就会回答“当然信息更重要”。技术是为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信息而服务的。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反思信息技术教学。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关于技术方面的内容多,还是关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内容多?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绝大多数的教材都在介绍:如何使用字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网络的各种技巧、如何使用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而不是利用字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网络软件等完成图文并茂的作文或完成音乐与图文配合等,也不是在信息的海洋中更快、更好地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软件将信息加工成为各种成果。
遗憾的是,信息技术课现在还在纠缠于如何教好学生技术的这个层面,而不是教学生运用什么方法与策略来用好技术。当前,是不是到了深化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能不能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课
在学校中,尤其我接触最多的初中教学中,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写研究论文”,这项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教学,可以说是从学生对别人文章的复制、粘贴开始的,因为只有加工、反思别人的理论与成果,最终才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与成果。而在中国,它究竟属于哪门学科呢?我曾经问过语文教师,得到的答复是,这种从“抄”开始的“文章”,绝对不是语文课的内容,应当是自然课的事情。我又问了许多自然学科的教师,得到的答复却是,写论文这件事绝对不是自然学科的任务,而是语文学科应当培养的。我不禁迷惑起来―― 这种研究型论文究竟是哪一门学科的任务呢?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完成研究论文的能力,而我们的学科本位观点却不能完善地解决这一问题。那信息技术教师能不能少一些学科本位论,多从教育的角度考虑一下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呢?
信息技术学科会不会成为这样的一门学科:有着自己根本的任务,深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有着广阔的外延,与许多学科相结合,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如美国学者比尔的“三层塔教学法”中讲到的那样,最终各门学科将通过共同的问题互相联系起来。信息技术学科在这种联系中重点体现出本学科的方法、手段与策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说,即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工具、学会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在与各学科结合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计算机的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完成自己成果与任务的策略……
大模块是否符合学科的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的模块化很好地解决了以前信息技术课教学设备少与教学时间短的问题。但是,这符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目前的发展要求呢?从成人认知的角度来看,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从孩子的角度呢?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小学生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是大不一样的。仅从小学来说,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高年级学生基本形成抽象思维。那么,原本为了照顾教学设备而编写的模块化教材还合适吗?仅从画图软件的教材来看,从易到难,希望在一个年级里完成就不合时宜了。经常有教师会问:某部分内容到底该如何处理呢?要放在中、低年级,学生实在难以理解,可是放到高年级,课时上又应该如何安排?其实,不仅画图,在文字处理、多媒体、图形处理等各个模块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大模块”是否还符合学科的发展,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在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试验。如按照难度将教材中的字处理、多媒体、网络等大模块分解成小模块,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程度在每个学期的教学中选择不同的小模块进行组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从全国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能不能以“小模块”的形式出现呢?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每个年龄段的信息素养标准,会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