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代体育论文

当代体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2: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当代体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当代体育论文

第1篇

1.1有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的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大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听,记笔记的灌输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是枯燥的,只有知识的机械记忆。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知识,这样的方式将知识变得鲜活,具体可感。同时,学生的学习也是通过几方面的感官进行学习的,相比之下,这样的知识的掌握的程度也是更加的牢固。

1.2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我们一再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多媒体教学的引入,让我们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选择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起到的是一种桥梁的作用,让学生以及老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让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进行自主的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自主性,真正的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

1.3增加了课堂上的知识容量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将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了,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掌握情况,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的内容就有一定的扩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视野,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更多的类似于文化背景性质的东西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获得较多的知识,这样也有利课堂效率的提高。

2.目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我们并不能说,多媒体是一把万能钥匙,能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而目前来说,对于多媒体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它的错误认识,就会阻碍到作用的积极发挥。

2.1过多的依赖多媒体,影响了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老师是教学的指导者,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建构者,是这些信息加工的主体。由此可见,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是整个教学活动进度的掌握者。而目前很多老师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便是在课前备好课了之后,在上课时仅仅是个课件的播放员,可以说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过度的依赖多媒体,让老师教学的人格魅力下降,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会造成老师的讲课速度过快,照顾不到学生的学习速度,这样会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2.2多媒体课件编制的不合理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否认多媒体的作用,但是我们大多数只看到了表面,未能真正的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而大学生具有了独立的人格,能够判断一堂课的价值,老师的教学内容一旦是空洞的,无论是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多有趣的教学内容,都会对英语的学习形成一定的排斥心理。其实,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老师的综合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而老师在多媒体的课件的编制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流于形式的、忽视内容的教案,不仅不利于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发挥,还在一定程度上,对英语的教学有阻碍作用。

2.3忽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各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有对于事物的思考能力的培养。而我们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却经常看到的是老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简单利用,将一些知识呈现给学生,未能利用多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行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老师过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挤占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时间,这样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3.解决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措施

3.1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并不是一文不值,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老师大量板书的时间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同时能够更多的让老师根据学生现场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发挥,这是老师主体作用的发挥。而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我们就要正确处理好老师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让多媒体在老师的控制下,作用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不是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主导,让老师成为一堂课的观众。

3.2创造良好的多媒体使用环境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说先便是学校配置齐全的设备,例如电脑、投影仪、专用教室等等一些列的硬件设施,在这些硬件设施准备好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的便是老师这一项软件设备,老师对于多媒体设备使用的流畅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过程。同时,老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还应该是建立在理性使用的基础上,能够对多媒体的使用把握一个合理的“度”,让多媒体技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课堂效率。

3.3优化教学模式,适当的选择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适当的进行多媒体的教学。在学生进行口语的练习中,我们便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毕竟,老师一堂课上重复的发音是受不了的,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枯燥的。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利用电影教学,这样让学生在观看正宗的英语电影的基础上,进行口语的联系以及模仿。这样的教学,既克服了传统的口语练习的枯燥,又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学生的兴趣。然后,老师根据学生观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大胆的进行口语的表达,让学生有话说,能够说,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综合提高。

第2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体育伦理;竞技体育;价值偏离

[中图分类号]G12;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3-0091-04

当今高度商业化的竞技体育,已脱离了原始体育那种简单的身体锻练的范畴,构成了现代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竞技体育中,人们一次次地挑战生命的极限,这使得当代竞技体育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然而,当代竞技体育在不断加快其职业化、商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它在更大的空间中创造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自我身心和谐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也逐渐导致一些体坛黑幕现象的产生,出现了诸如吹黑哨、、打假球、滥用药物等背离体育伦理道德的行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对重构当代中国体育伦理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偏离

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日趋成熟,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偏离行为也随之出现,人们参加比赛已经远远不是为了战胜对手,展示自己的实力,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来自各方面的利益在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扭曲了竞技体育的伦理价值。

(一)功利主义对体育伦理价值的侵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快,“效益至上”、“金钱至上”等功利思想开始蔓延,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体育领域,同样也出现了伦理价值的迷失。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不能彻底否认“功利”思维的独特作用,但是,对功利的极端追求却是社会发展的“魔鬼”,因为它泯灭了人们的良知和道德,扭曲了人性和灵魂。[1]11人们的价值理念随着功利主义的极端发展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在竞技体育中,“金牌主义”、“拜金主义”的出现,就是这种世俗功利化的直接表现,世俗功利化导致了竞技体育伦理道德的迷失。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项目中,中国、韩国和印尼4对女双选手为了在淘汰赛中选择对手,在小组赛中无视观众的嘘声和裁判的警告故意输球,最终因违背体育道德和竞赛公平原则而被取消参赛资格。

(二)竞技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的消极影响

体育运动职业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运动员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体育运动商业化是指商业机构以竞技体育运动为媒介来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机构,竞技体育比赛只是商业运作的一种媒介。而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竞技体育比赛则是实现自我价值、表现自我的舞台。运动成绩越好,竞技比赛的水平就越高,其观赏性就越强,这样就能为商业机构的投入带来回报,使其从中获得丰厚的商业利益。[1]12

当职业化和商业化交融在一起,产生的利润最大化成为所有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主要目的时,由于运动员只要获得胜利就能给他们带来大量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而至于他们取得成绩、获得胜利的方式是否道德、公平,则往往被人们(包括运动员)所忽视,所以,职业运动员在追求比赛胜利时往往会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由此可见,竞技体育的价值已经从运动员为荣誉而比赛向为金钱而比赛的观念偏离,职业体育商业化导致的拜金主义使得运动员道德缺失的现象变得非常严重。

(三)裁判员执法不公的危害

裁判员在竞技比赛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竞技场上的“法官”。由于裁判的判罚会主导比赛的走向,所以,裁判收受贿赂、偏袒比赛中的一方,甚至亲自参与“”的现象出现了。在中国,轰动一时的足球裁判员的“黑哨”、“误判”问题曾一度导致停赛、罢赛等严重行为的出现。此类事情的频频曝光已经引起了国内舆论界和民众的关注。平等、公正是一个裁判员必须拥有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公正的裁判判罚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从而导致比赛的不公平,大大损害整个裁判队伍的公信力和执法的权威性,这也是很多球迷丧失理智做出过激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月第29卷 第3期 谢小英: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竞技体育伦理的塑造(四)兴奋剂类违禁药品的泛滥

兴奋剂是指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成绩而使用的违禁药品。通过服用兴奋剂来恢复疲劳、增强人体的速度和耐力,被看作是用“人为的不正当的方式”来提高运动成绩。有些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往往会主动要求或在某些利益组织的帮助与驱使下,有目的、分阶段地服用兴奋剂,对此,必须进行道德的谴责。[1]12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使用兴奋剂类药物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也会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运动员如果借助药物的帮助而产生超越自我的运动能力并取得胜利,就有违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使体育竞技丧失“公平竞赛”的真义。兴奋剂类药物的滥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孙英杰、佟文、廖辉等世界冠军先后栽倒在兴奋剂上的事件,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发人深省。

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体育伦理观及其作用

体育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属于文化系统内的子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体育伦理思想传承了儒家伦理道德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法、道等各家的伦理思想精华。竞技体育在走向市场化、职业化的过程中,面对金钱至上和功利主义泛滥等趋势,已经开始偏离体育竞技本身的初衷,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可以为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主张仁德和礼让

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的武术渗透着儒家的“仁”、“礼”思想。中国大量的武术典籍和文献都主张以“仁义”为先,把“德”放在“武”前面,这充分显示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主流思想对武术竞技思想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主张把“仁”与“勇”放在一起,使“仁”成为“勇”的统帅与动力,“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儒家的“仁”与“礼”的观念全方位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伦理观念中。

少林派的武术典籍《绘象罗汉行功》中有点穴之术,在其序言中着重点明了创立这种使人丧失战斗力技艺的出发点就是“仁爱”,以减少比斗中的残忍行为。序言中说:“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意思是说在不得不进行的比斗中为什么使用点穴,就是想把对手“心神弄迷”而不致伤人。这正所谓是“圣人之用心苦矣”。同时,在该书中的“短打十戒”中,也主要是要求习武者仁爱、谦逊、守忠厚之道。“勿自恃豪强,越理犯分”,“勿妄动手脚,即万不得已,亦须打有轻重,宜安穴窍,免致伤人”。师傅在传授徒弟短打技艺时,要求“须传忠诚有志之士,平易谦恭之人……强横无义者不传”[2]5。少林派的另一部重要典籍《拳经拳法备要》称:“拳法者,卫身御侮之善术也。”意思是:习武练拳是强身自卫,是对抗侮辱的正义之术。对习武者的道德伦理要求是:“卫国保身方可用,持强逆理莫欺人。贤良秘授纡危困,邪妄休传害众生。”也就是要求习武者不能恃强凌弱,无理取闹。对贤德的人要帮助他解脱困境,不能将拳术授予品德败坏的人来祸害社会大众。

以太极拳等为代表的“内家拳”,更是“主于御敌,非遇困厄则不发”。著名的苌家拳也在其《初学条目》中明确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恭敬谦逊,善气迎人……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3]由此可见,儒家所推崇的“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武术之中,武术中所要求的仁德思想完全符合一般伦理学的生命原则与善良原则,显示出了一种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儒家还主张“君子之争”。在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竞争就会与礼让产生矛盾。因而,在竞技体育中,如何使人们既放开手脚去争斗,又不违儒家礼让为先的道德思想,这确实是一个难题。然而,孔子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所谓的“君子之争”。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此话的大意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争的话,也必定是射箭比赛吧!即使这种比赛也应先互相作揖致敬,然后登堂,比赛完后走下堂互相敬酒。这样的争,就是君子之争。体育运动中竞争是核心之一,只不过当竞争不可避免时,双方要不失风度和礼仪。“君子之争”本质上是在体育伦理道德思想中加入了“礼让”观念。“君子之争”是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的典型特色,这一思想促进了运动竞技从原始形态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利于运动员高尚的体育道德和优良的比赛作风的形成。

(二)追求公平公正的竞赛理念

公平与公正是体育比赛的特点也是优点之一。没有了公平和公正,便无法显示出真正的胜负强弱。在中国古代,人们也必须在平等和公正的条件下才能参与体育比赛。因而,在中国传统封建礼数中,高下尊卑的森严等级在体育比赛场中却有所改变,形成了“赛场上无尊卑”的状况。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在竞技场中突破封建礼数进行公平公正竞争的事例。如汉代《鞠城铭》写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鞠政犹然,况乎执机。”唐代的刘悟以囚犯的身份与官员李师古在马球场上进行比赛,比赛中他将李师古的马撞翻在地,出现了这种以下犯上的行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处罚,最后因为表现出色甚至得到了奖励。这些文献记载充分体现了在赛场上公正平等、摆脱封建伦理的等级约束的竞技体育理念。对平等和公平的追求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这一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在体育竞赛中才能得以体现。

(三)追求超越自我和反求诸己的胜负观

在体育竞赛中,人们追求获得胜利的喜悦和陶醉,同时也必然对优胜者进行赞扬与褒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一方面与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因素相联系,如民族主义、爱国情结、家族荣誉等,但其最本质的心理因素则是体育竞赛的胜利能给人带来征服对手的快乐和自我强大、自我超越的感觉。《春秋》记载: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丽,获莒挐。公子友谓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说,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这是鲁公子友为了获得战场上没有得到的胜利和喜悦,要求左右全部都退下与莒挐进行单打独斗的场面,是鲁公子友希望通过竞技获得征服对手的乐趣和自我强大、自我超越心理的体现。

中国传统体育伦理特别强调运动竞技的道德,引导比赛的参与者建立正确的胜负观。《礼记》道:“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2]7其大意是说,当在比赛中败给对手或者发挥不好时,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丸经》也指出:多胜无矜色,数败无患容,君子也。这段话则是如今人们常说的“胜不骄、败不馁”的典型写照。

(四)提倡重义轻利

“义”和“利”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论语》曰:“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由此可以看出,“义”作为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与“义”相符者要积极倡导,不相符者则必须坚决弃之。

体育活动开始以竞技体育方式呈现后,“义”与“利”是始终存在的一对突出矛盾,体育竞赛的商业化进程使这一矛盾更为突出。但如果舍去一方而取另一方的话,都无助于这对矛盾的合理解决。在此方面,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对“义”、“利”二者的关系曾有精辟的阐释:“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得乐,体不得利不得安。”[4]这说明,物质需求即所谓的“利”得不到满足时,人就无法安心生存;人无法生存,也就没有什么道德可言。当人一旦拥有了最基本的物质满足,就必须用“义”来养心(以道德来教化使其明白良好的人伦道德)。竞技体育中的“义”体现的是竞技者在竞赛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人生价值,从而引领人类社会更为昌明,再通过这些活动获得适当的物质回赠,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养其身、安其体”的目的。反观现代竞技比赛中出现的“重利轻义”现象,比如没有奖金、出场费就不认真比赛甚至拒绝比赛,这显然与中国传统体育伦理道德中的“重义轻利”思想是相悖的。所以,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坚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义轻利”思想,才能实现体育竞技真正的公平竞争,裁判员才能更好、更准确合理地掌握比赛场上的评判尺度。在竞技比赛中出现“重利”的行为是市场化带来的价值取向,在这种偏离的价值取向引领下的竞技场,必然失去传统体育伦理道德的约束,从而出现拳击台上用牙攻击、牟暴利者漏交巨额税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以及为了赢得比赛或者避免早期被淘汰而打假球等一系列有悖体育伦理道德的行为。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体育伦理道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引领作用。

(五)倡导“仁者爱人”的劝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仁者爱人”的劝善思想,强调 “爱人”、“利人”,并将其视为一个人处世之根本,要求人们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自己的言行修养和德行操守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爱人”是一个渐进的修养过程,从近处到远处、从个体到集体、从小家到大家,最终使人的道德水平升华到“至善”的境界,来实现“修其身而平天下”的目标。这种“泛爱众”的理想也正是当今奥林匹克运动中所倡导的要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裁判的价值落脚点。通过体育运动的竞技比赛来促进身体强健、身心修养,同时增进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友谊,进而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社会,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终目标。

然而,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也随着发生改变,有些人为满足自己的物质追求而采取极端的方式。在现代竞技运动中也如此,如果只讲“利”,不讲“爱”,人们所说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优良传统就会被泛商品化关系所取代。体育竞赛是一种无国界的社会活动,优秀的运动员会成为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公众偶像而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崇拜。如果备受瞩目的运动员在赛场上或日常生活中出现有悖道德的言行举止,就会被迅速散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并造成恶劣影响,从而成为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腐蚀剂。

纵观当今体坛的各种恶劣现象,如球场打斗、恶语伤人、辱骂球迷等道德违规行为,都充分体现了当今竞技体育道德伦理的危机。面对这样的情况,从中国传统道德论中汲取精华能够有助于体育伦理道德的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仁者爱人”的劝善思想,强调的是人的自律意识,从自己做好再到影响他人,强调学会如何“爱人”乃至如何“助人”、如何“救人”,并树立“舍己”精神。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可以提高竞技比赛参与者和球迷的道德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竞技体育运动在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因其自身特点及市场运作的影响,导致了异化行为和价值偏离行为的出现。为重塑当代竞技体育的伦理价值,竞技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必须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通过对体育伦理道德的认识、理解和践行,不断提高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这样才能协调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5]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重义轻利”、“爱人修己”、“反求诸己”等伦理思想,对于防止竞技体育的异化,净化竞技体育的风气,规范竞技体育的道德秩序,促进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回归,保证现代竞技体育向着理性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均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嫱.体育伦理价值的迷失与重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

[2] 旷文楠.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伦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7(7).

[3] 少林寺与少林拳编写组.少林寺与少林拳[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4:145146.

第3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 有效途径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中职生面临来自社会、家庭及学校多方面的压力,在生活、学习和日常交往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说,对中职生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引导中职生不断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及时走出心理阴影,摆脱心理疾病,是一项重要且紧迫的教育教学任务,也是中职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当代中职生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呢?我们又该如何在正确认识它们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当代中职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1.来自学校压力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我们看来,中职生的心理问题首先来自于在校期间的人际交往、动手创新等方面造成的心理阴影。具体来说,由于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与同等年龄其他在校生相比较低,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的交流沟通能力不是很强,遇事不够冷静,出现问题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从他人那里寻找发泄渠道和途经,往往容易产生偏激心理,遭到反对或者出现与自己心愿不符的言行的时候,经常产生挫折感,同时不懂得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给予恰当的缓释,使心理问题越积越深。另外,中职生的知识基础比较差,动手能力相应较弱,在应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创新不够等心理挫折,以上种种,不胜枚举,都是中职生在校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相应来源。

2.来自家庭压力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笔者多年分析和研究来看,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即家庭的压力。具体来说,部分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中职生大多是家庭不和睦或者父母离异家庭出来的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些学生平时寡言少语,不爱和同学、老师交流,一些较小的心理障碍或许通过自己的调适能得到及时解决,但很多出于外在不可控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如缺少家庭关爱,不懂得理解和关心别人,无法融入集体中,使得学生不能锻炼和施展个体的语言和交往能力,容易陷入孤独、焦虑的不良心理中不能自拔,学习和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德智体全面发展。父母离异,缺少经济来源,在校容易形成自卑感,是一系列心理不稳定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3.来自社会压力的心理健康问题。

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还有社会上的很多不良环境影响,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之间相互攀比、拜金主义流行是一个重要方面,对处于世界观正形成时期的中职生来说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不良引导。一旦心理上得不到满足,往往使身心受到严重损害。

本文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来源和症结,但归根结底,这跟中职生个体的自我调控力有着密切关系,中职生在心理上造成如此种种不同阴影或者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的问题,最关键的是缺乏正确引导和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十分欠缺。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渠道。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人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具体来说,就是从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出发,施教者按照一定心理教育方法,挖掘受教者心理发展潜能,使其朝积极健康方向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预防和消除各种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的教育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接受良好心理培养和计划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应开设相应课程,帮助所有学生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对于那些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应该主动帮助其挖掘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因势利导,及时解决困扰其学习和生活的心理问题。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家庭和社会参与的权重。

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对于那些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学生来说,其一时间很难走出已经遭遇的心理阴影。那么,通过参与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团体花样心理训练、校园心理剧竞赛及富有家庭和社会温暖的主题班会等适合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心灵涤荡和社会、家庭关爱。实践证明,这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不仅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而且对那些已经受到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的特殊学生来说,成效十分显著。

3.注重培养中职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从上文分析来看,实现上面两项目标,归根到底是提高中职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因为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或者存在潜在心理问题的中职生能否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最终靠的是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这就是内因的决定作用。只有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不仅注重外在心理培训和疏导,还激发和发挥中职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最终才能实现有效实施健康心理教育的目标。具体来说,首先应该让中职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通过课程学习、阅读报刊、参加社会心理实践及大型集体性活动等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丰富自我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陶冶性格、锻炼心理品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的认识,以便对自我有正确认识和评价,面对心理问题能根据科学方式调整和发展正确心理。

参考文献:

[1]张京玉.勇气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与意义[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02).

第4篇

陈永华(1972—),男,云南镇雄人,昭通学院,副教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

李宇卫(1970—),女,云南江城人,昭通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化和反贫困问题。

摘要:法制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是大学教育内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当前大学法制教育因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缺乏实效性。本文针对当代大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完善法制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法制教育;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17—02

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是依法治国的生力军,中国法治之路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但高校法制教育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难有实效,近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和人数不断增加,犯罪类型不断扩大,社会危害程度不断加深扩大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大学法制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呢?

一、大学生犯罪的现状

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康树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6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7%.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占高校总人数的1.26%。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大学生犯罪人数有明显升幅,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5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5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根据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大学生犯罪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二、当代大学法制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学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法制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当下,全国没有大学法制教育课程短期、长期、一致或系统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计划,没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也没有公布适合各高校实际情况而行之有效的方案,整个大学法制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

2.大学法制教育缺乏独立性,附属于德育。社会价值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但法制教育侧重点在于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其核心是“他律”。 而道德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净化人的内心世界,其核心是“自律”。 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等各方面过得硬的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并重。但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一直没有独立地位,长期附属于德育教育,极大地削弱了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被严重压缩。实施“98方案”时,开设“法律基础”课,课时为36学时,内容比较丰富,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但根据“05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合并而成,课时将原来两门课共72学时调整为48学时,而原来“法律基础”课程涵盖的教学内容却仅占教材内容三分之一左右,在课程中主要集中在七章、八章和五章、六章中的一小部分,课时压缩为12—18学时。“05方案”与“98方案”相比,大学法制教育的授课时数和授课内容均被大大削减了;再加上授课时段主要集中在大一第一学期,许多大学在该课程结束后也基本结束了大学的法制教育工作,这就使法制教育不仅难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而且大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第二,高校法制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应有的多样性。高校法制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局限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主要还是来自于在校期间接受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达到既掌握法律这一武器,又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但我国高校目前的法制教育主要还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缺乏直观教育和实践教学。一方面,教学内容不能紧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如青少年的权利义务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等。导致他们缺乏真实的法律实践,自然得不到大学生的内心认同。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主要还是教师讲、学生记,没有树立起“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念,也没有把“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

4.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高校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教育,需要有一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队伍。但不论是“98方案”还是“05方案”,都未能破解这一难题。首先,高校法律课主要是由“思政课”教师上,与专业课教师相比,他们缺乏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在高校还普遍不受重视。其次,高校中“思政课”教师学历背景不同,真正学法律的有限,再加上 “思政课”教学中还有很多行政人员兼课,这无疑给高校法制教育带来难以突破的瓶颈。再加上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相应的法制教育的培训和学习,因为知识的欠缺而只能照本宣科,缺乏精辟的法理剖析和鲜活的案例,甚至难以解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这也成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大症结。

三、完善当代大学法制教育的相应措施

1.变革对法制教育的定位和认识。当前,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而是从属于“德育教育”,这种定位和认识是不合理的。因为,人类赖以生存和不断进步的基本保障是法律和道德。从区别来讲,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而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从联系来看,法律教育让公民知法、守法,借助于法律的强制力来推行人类所必需的基本道德规范,让大家在学法、知法、守法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道德教育引导人向善,必然要求要遵守“法”这个最低的道德底线。因此,应使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和创新二者结合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教育效果。

2.树立全面全程教育的理念。首先,树立大学法制教育的全面性理念。即将法制教育覆盖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活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其次,树立大学法制教育全程性的理念。即将法制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在不同阶段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开设相应的法律课程,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3.改进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首先,教学与实践并重。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高校要尽可能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观点和法制观念,从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4.整合、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素养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首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法制课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其次,要建立校外法律专家宣讲团。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聘请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中觉悟高、业务精、有责任感、宣讲能力强的法律人士到高校进行法律宣讲,促进校园内外法制教育师资的沟通与交流。第三,应该积极引进法学专业人才,以弥补我国当前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总之,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精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石红梅.小议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

第5篇

本学期我校艺体组在学校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艺体科目的教学教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全组教师的自身修养及理论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回顾本学期艺体组的工作,在平稳中发生着变化,在理性中绽放着激情。

一、重视常规工作,回归理性教育。

通过在管理方面不断地实践总结,艺体组依据学科多,专业强的特点,本期继续采取了加强备课组的分层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好每周半天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的效率明显提高,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备课组内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实效,本学期艺体组积极响应学校教研室的号召,使得教研活动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即理论学习-任务布置-问题研究-集体备课的四步曲教研模式,各位教师在其中都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气氛和谐,效果明显。

我们的体育组,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会同新教师的超前思维,使得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课内课外的各项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也学到了过硬的体育技能,培养了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使体育课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艺体学科。

我们的音乐组在本期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为教学主要目标。素质教育并不仅是唱歌跳舞的教学,而是对学生思维品质、意志品质的教育。

美术组本期在加强美术课堂教学的管理的同时,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美术组本期的教学活动也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一方面把活动游戏引入课堂,另一方面突破教室的束缚,增加室外写生次数,充分利用校园这个大环境,组织学生观察实践。

所有的学科组都根据学校制定的小组互助教学的课堂改革模式进行了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下一步更好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转变观念,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

本学期,我们分学科组建了全校范围的田径、篮球、乒乓球、足球、器乐、声乐、舞蹈等兴趣活动小组。各位教师根据自己负责的项目制定了具体的辅导计划,按计划辅导,使小组活动经常化,既提高了学生的专长水平,又避免了“临阵磨枪”的被动局面。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为提高学校的艺体水平打下了基础。

三、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作用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本组各学科教师除完成好教学工作外,还积极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好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科的优势作用。

本学期,音乐教师认真组织学生的文艺活动,并积极辅导,先后参加了学校教师节文艺汇演,县教师节文艺汇演等多个文艺活动,并有节目获奖。音乐组的老师还参加了全县的音乐集体教研活动,为全县的音乐教学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蒋玉娟老师在孙秋霞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迅速成长,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磨练,已经能够适应课堂教学的各项要求,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提高。高秀云老师被学校评为“教坛新秀”,并且获得了市级“校园之星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辅导的学生获得市级“校园之星最佳上镜奖”。

美术教师认真辅导有绘画专长的学生,先后参加了校、县多个比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另有学生作品在县、市有关比赛中获奖。美术组的老师还参加了全县的音乐集体教研活动,为全县的音乐教学献计献策,发挥自己的能力。本学期,王秀军老师被评为学校的“教学能手”,并且组织了美术组的老师外出进行了写生活动,举办了写生汇报展和迎新春绘画展,不仅提高了自身水平,也为全校师生带来了绘画的艺术美感。

体育教师成功地组织了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参加了县中学生篮球赛,获得男队第二名,女队第四名的好成绩,全县广播操评比活动获得了优胜学校的荣誉称号。本学期王红梅老师获得“山东省体育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张伟平老师被学校直接确认为“学校教学能手”;张华营老师被评为“学校教学能手”。张华营、项树涛、高红莲老师获得东营市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赵立明老师获得二等奖;王红梅、张华营老师的体育论文获得山东省第三届体育科学大会二等奖,赵立明获得市二等奖,项树涛获得市三等奖。王红梅、高红莲老师还参加了东营市健美操、舞蹈教练员的培训,并且顺利的取得了教练资格证书。高红莲老师还参加了市级体育与健康预防艾滋病的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另外,艺体组的各位老师还分级部分别组织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活动,丰富了各级部的课余活动,并配合学校团委、政教处共同举办了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校园文化,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采。

四、对本学期教研活动的反思

回顾本学期,我们组在全面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如何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是我们还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开展学科整合、协调各备课组的关系,发挥所有老师的团队战斗力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在教研活动时,还有一些东西流于形式,有些教师处于老好人的境况,不能够把存在的问题真实的体现出来,阻碍了教研的进一步深入进行。对于集体备课做得还差强人意,虽然有一定的要求和形式,但是在落实上还需进一步的深入和细化,使得一些实际问题能够通过教师之间的共同探讨得以解决。

一学期的工作已经走向尾声,伴随着我们学校软硬件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展望下一学期,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姿多彩的艺体组一定能以更加优秀的表现,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