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学能力论文

自学能力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2: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学能力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自学能力论文

第1篇

预习是学习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提倡学生预习,因为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相信学生对此兴趣也定会很浓。因为我们的学生很有求知欲望,急于想揭开新事物的真面目,甚至很有超越感,有竞争意识。通过预习,他们想超越他们的同学,甚至是老师。所以我认为预习在学习当中也是很为重要的一关,不可疏忽。

预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经过预习,学生会对新的知识内容有所了解,这将在课堂上容易把握重点,攻破难点。

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的预习方法过于单调,把预习单纯地理解为对课文的通读和浏览。我想,这样的预习有些粗陋,所以,预习还将明确预习的方法。由于预习是一项自主的活动,就应以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极利用周边的有利条件,去感知新的学习内容,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当然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要积极地去尝试,去了解新的学习对象。比如预习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在预习中学生不仅要整体感知,读通课文,了解大致的内容,掌握字词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涉及到关于鲁迅先生的有关常识,鲁迅先生发表的文集,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包括鲁迅先生当时的思想意识,以及关于藤野先生与鲁迅先生的关系,甚至还可以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经历等等;那么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借阅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书籍;看一些关于鲁迅先生在日本的影片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充实了内容,而且指给了学生预习的方向。所以,预习中学生不单要了解课文章大意:关于这方面,我们教师可以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要学生通读、浏览课文;根据不同的文章还可以采用速读、精读和默读的方法。不单要学会生字新词:关于这方面,要求学生动手查阅相关的工具书。对于文中涉及到的典故、成语、谚语之类的又要去找相关的书籍资料;而且在预习中发现的关键性语句、疑难点,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用不同标记标出,待上新课时向老师请教,或是课后学生讨论交流。有时有的文章在预习中可能会有关于写作的方法、特色,顺序等方面的预习作业,这些学生虽然不需很深领会、掌握,但至少也要他们去试着动脑。

在教改中,我还注意到了这一点,就是学生在预习中须先通读课文,然后对其中的有些诗文、片断等要求通过联想、想象,将文字化为脑中的美景,再通过口头来表达。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运用心理过程与口语表达有机结合,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体现了预习在培养自学能力的作用。

关于预习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其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组学习;也可以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组学习,如有的为预习理论知识的,有的为预习实践知识的。

第2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化学教学自学能力

现代教学论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本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只是导学、助学。对于中职教学来说,理应从小学、中学以听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转变为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法。依据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学研究目标,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特点,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使学生有自学的心理准备。

根据中职化学的教材特点,在开学初对学生提出化学课要求时就明确指出,《实用化学基础》中《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环境污染与保护》、《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五节为自学的内容。把自学的内容公布后,使学生心理有了自学的准备,在自学这些节前布置了自学作业。

教师要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和布置学生的自学作业。学生根据布置的自学作业进行看书和查阅资料,要求学生做好自学笔记。教师可以先分好学习小组,上课时在每组选一个代表上讲台讲解自己的作业情况,用投影片打出自学报告、本节的小结及注意事项。最后由教师评价,表扬自学好的、笔记认真的及能够总结出规律的学生,并对本节知识点及与其他节的知识联系加以说明,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延伸。这样自学后,对本节进行反馈测验,经统计,学生的成绩都在80~90分。学生们自己也感到自学的乐趣,好像长了本事,不用老师讲课,自己也能学到、学懂新的知识,十分喜悦。有些学生学习完本节知识后说:有些章节教师教给我们自学的方法和列出自学提纲让我们自己学后,再经我们总结归纳一下,使我们收获很大。由于学生有自学的心理准备,并配合教师的自学提纲,学有目的、学有兴趣、学有成果,所以后面几节的自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读书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途径之一。

学生读书已经十多年,但真正会读书的学生并不很多。因此,在读书方面我下了些功夫对学生进行培养。

1.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和步骤。在中职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带学生们一起读书。从心理学说,模仿是一种学习结果,更是一种学习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对行动的有效刺激,可以引起同别人相似的反映。因此,我的做法是让学生:(1)模仿教师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到读书的方法和技巧;(2)模仿教师在读书时大量提出问题的方式,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一些相关的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3)模仿教师的联想和知识的大量提取,检查所输入的知识信息提取的准确程度(检查以前头脑中输入的知识信息的精确性);(4)模仿教师的读书与常见的习题的联系,将教学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的常见习题与课本的字里行间紧密联系,易错的题型要常见且常联系;(5)模仿教师的读书方式:粗—精,浅—深,读—思,读—记,读—联,读—总。

2.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1)眼看;(2)脑想;(3)笔写;(4)卡片。也就是经常所说的“眼读书”、“笔读书”、“脑读书”,读书后把不会的记录在卡片上;把知识的网络记录在卡片上;把必会的知识点记录在卡片上,这样就可以在第二遍复习时有的放矢(为第二遍复习做好准备)。我让学生把记录的不会的知识内容随时反馈给我,在上课时由教师统一解决或由学生讲解,节省了课时,突出了重点,学生反映很好。

(三)培养自学能力的低起点与高落点。

不论是对中职二年级的学生还是对中职三年级的学生,我都以低起点开始,从学生易接受的低知识点入手,在自学的培养与新知识的讲解中,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然后逐步提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绩不断提高。

(四)培养学生动笔习惯,重在能力的培养。

严格的考试,既可以检查问题,又可以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意志,对学生大有好处。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章节,针对问题,可以进行开卷、闭卷、口试、实验、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试。学习全在于运用,考试就是运用,是知识的迁移。题目的难易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先易后难,难度适当,多动笔,多动脑,注意普遍性,激发他们学化学的积极性。学生动笔,手脑并用,最能培养思维能力。

另外,严格的考试内容根本来源于课本。在考核后讲评要及时指出题目的出处,可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性。

在教学教育中,实施以自学为主的教法以来,碰到了下面几方面的困难:

1.供学生自学参考的教材不多。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吸纳新的科学知识,所谓“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半桶水”。

第3篇

关键词:学生道德学习

《职业道德与法律》(以下简称《职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它在职业中学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不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和道德的基本规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少,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体验。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过去灌输式的“我讲你听”、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以及调查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使学生乐学、好学,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一、教师指导、让学生自学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教材,联系实际归纳问题,讨论交流,撰写学习体会,弄清疑难,练习巩固,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程序为:“学生课前预习—师生依据实例设疑—学生质疑再阅读—研究讨论—教师点拨答疑—练结—实践养成。”

二、参与讲课,让学生提高

在一些内容较浅的章节,可指导学生钻研教材,独立阅读,找出结构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目,开阔视野,编写提纲,然后选出两名有特色的学生讲述学习心得,再由老师讲评总结。如在学习第五课提升道德境界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职业道德“在职业实践中锤炼”时,学生向榜样学习、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做好每件事谈了自己的体会:作为一名中职学生来讲,应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校学习生活中,要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要重视专业学习中的技能训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生活,加强自我修养,经常进行“内省”,努力做到“慎独”,争取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三、课堂演讲,让学生锻炼

课堂“演讲”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或观点,教师适当辅导,学生自备演讲材料,上课时学生演讲,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评奖鼓励,从而达到明确观点,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目的。例如:职业道德课依据就业形势,结合课本第二课展示职业风采,精心选定了演讲主题:“中职生,路就在脚下”,学生声情并茂,富于激情的演讲使同学们懂得职业礼仪有讲究,礼仪可为职业添彩,任何人只要遵从职场礼仪,努力拼搏,他的人生一样可以辉煌!

演讲需要精心准备,查阅详实资料,客观评分,讲评扼要,要有激励作用。

这种形式可以活跃气氛,有助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进步,鼓励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选题、收集资料、组材到定稿,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才和审美能力。

四、讨论辩论,让学生发展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爱思考,但不善于全面思考;有一定知识,但不善于运用,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讨论辩论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优良作风,如大方、勇敢、自信、以理服人、认真、团结协作、机智等等。

如:在讲授“违法无小事”时,教师给学生布置辩论题目:“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并积极思考,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与辩论,从而使思想受到了净化与洗礼,对如何做人、处世有了科学的看法。

五、采用电教,让学生表现

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职法》的第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自我介绍”一分钟活动;第一单元完后开展了“展礼仪风采,做文明学生”活动;第二单元完后开展了“学有标杆,行有示范”活动等。开展这些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演示,提高了教学实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六、通过表演,让学生展示

展现生活情境,发挥个体创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并把知识点层层落实到情境发展中,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而这一过程的展开,则是靠学生的表演来实现: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留下深刻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复习第一单元时,教师根据求职面试、职场礼仪,让学生进行“招聘情景模拟”。教学时,围绕面试简单编写了4组小品,把学生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推出2~3名同学参加一组小品表演,台词可根据主要内容临场发挥。每组表演完后,可由其他学生质疑、纠错。这样,使德育课成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在体验中提高自我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应聘技巧。

七、收集资料,让学生自悟

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从报纸、杂志、书籍中搜集与本节课紧密联系的典型的人和事。如在学习“见贤思齐,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内容时,学生们收集了雷锋、范玉茹、李四光、蒋筑英、李素丽、航天英雄和奥运冠军以及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在课上交流,学生们印象深刻,易理解和接受,向劳模、标兵学习成了自觉的行动,这样,提高了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也为将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观摩现场,让学生体验

如学习了第三单元后,老师和学校有关领导到县法院取得了联系,让学生参加了一次法院开庭审理“关于村民宅基地纠纷案”的审判,使学生了解了审判程序,强化了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4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传统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授课形式单一,偏重于对重点段落的标识与背诵。学生或许对某个概念、某个段落背诵如流,但对知识点的理解却陷入混沌。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合作思考空间,在启发学生思维基础上,鼓励他们在尝试探究过程当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终身学习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政治学科的学习方法,更主要是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将会时刻提醒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与成绩相比,能力对于个体终身发展影响更大。初中政治课堂上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初中政治教师要在掌握学生身心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生动形象的引入方式。

这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生动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开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上节课的问题来开始新的授课,或者先播放本节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游戏拉回课堂。

2、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

媒体教学是政治学科的重要教学方式,图片和音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多媒体教学通过相关的案例展示,提高了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激发学生课下主动去搜集相关资料的兴趣。

3、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

政治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培养学生思想情操和政治素养的一门课程,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能够把生硬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比如讲述法律中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被侵犯权利时该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既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又能够进行最直接的情感交流。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学习的主体或者说是课堂的主体终究是学生。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平台。例如在教学中插入生活实例让同学们讨论,在学期设置几场辩论赛或者让学生分组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兴趣,建立主人翁意识。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1、重视预习与复习,建立知识体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列出预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这个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督促学生按时复习,温故知新,按时复习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避免造成知识堆积。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预习和复习过程中建立知识体系。初中政治课程章与章、节与节的联系非常紧密,清晰的逻辑、简单明了的知识框架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的重点和政治学习的规律,提高政治学习的质量。

2、扩大阅读面,加强知识联系。

课本对学生的素养教育是不够的,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领悟很大程度需要其他学科以及课外知识补充。政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通过看报、看杂志等形式来补充课本不足。其他学科与政治在某些方面具有相通性、互补性,建立学科间联系便于学生更完整掌握知识点,深刻领会知识内涵与外延。

3、勤学习多思考,剖析知识重点与难点。

学生思考提问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深化和延伸,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给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提问的勇气。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指导,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衬托出知识重点与难点。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巩固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5篇

高中学生处于青年前期,有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学习方法,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新课程标准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创造性,因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广泛适用性,当学生有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和经验之后,他能够将这种能力进行延伸,从而使自己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对高中学生的要求,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因而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十分重要。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经验认为,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2.1转变教学观念,突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新课程标准越来越多地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也被不断地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建构主义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展开,这就否定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之中起指导性的作用,这就明确了学习是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之中,教师要真正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思考的是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喜欢讲什么,学生对哪些内容不了解,教师就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如笔者在教授“复数的四则运算”这一节时,首先要求学生进行预习,熟悉课本的基本脉络,其次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最后笔者将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在讲解结束之后,使用适当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教学之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去学,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

2.2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学方法是一种技巧性的东西,对于教学活动而言,适当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只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之中,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一节课并不会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于教师的灵活选择。如在“概率”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将一枚一元硬币掏出,往空中一丢,伸手接住并让学生们猜是正面还是反面,由于高中数学教学比较严肃,学生见到这种轻松的方式积极性很高,注意力逐渐都聚集到这一问题中来,这是笔者适时提出概率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什么事概率怎样理解生活中的概率事件。之后,引进排列组合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并以自己亲自示范“投掷10次硬币1次正面向上的概率”,运用画树形图的方法将概率求出。并且布置教学任务如下:学生以三个人为一组,一人投掷硬币,一人记录,一人进行计算,分别计算投掷10次硬币2次正面向上、3次正面向上和5次正面向上的概率。笔者走下讲台,与学生开展互动,指导学生的一些细节问题。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

2.3改善师生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适时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会运用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建立对学生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它会让学生形成一种职业性的思考模式,对于解决常见的数学问题十分有效。而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就必须要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创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互动和沟通,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长十分有效。不仅如此,改善师生关系还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思想的转变,增加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有搞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才能够积极地、和谐地、有序地进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之中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3结语

第6篇

1.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明确学生自主学习主体

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言行举止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学生,因而,教师必须转变填鸭子式的灌输教学方式,树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同时,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做主动学习的好表率。任课教师、教辅人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通过行为、制度、观念的灌输,引导要转变学习观念,明确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个人自主发展的意识观念。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独生子女占据相当一部分,而高职院校中又是相对综合素质较弱,学习主动性、自我控制、自我指导等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引导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自我监控、自我提高等,让学生在三年的高职生涯中学会自主学习,以应对毕业后出去社会的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1.2创建自主学习条件,激发自主学习热情

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渐被随时随地的的学习环境所取代。作为高职院校领导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建设,积极推进和改善学生自主学习场所的环境,例如通过设立学习小包间、计算机室、饮水间、建立无线wifi或局域网等,构建一个现实的学习场所和虚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建一个舒适、优越的自主学习条件。同时,学工和教学管理部门,根据本部门主管的职能,考虑将学习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适当在品德分和学业分上给予奖励,如学生参加的mooc学习和其他相关考取的证书者给予加分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在校时的自主学习,逐渐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为人、学会处事、学会技能,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基本素质。

1.3构建师生互动课堂,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选取部分章节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或者翻转教学,让学生课余时间完成作业或者将实习实践中学到的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互动,鼓励和辅导学生对相关作业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引导,全体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理论结合实践,即可有效的达到课程教学的任务,又可激发和学习兴趣和学习创新.发挥尖子生的带动作用。邀请专业学习尖子或者优秀校友为学生做讲座,讲述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成长经历,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学习借鉴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4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需求对接,增强自主学习动力

为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以催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职院校应当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结合本校实际,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不断的完善和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案。结合就业岗位需求,寻求最佳的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完成校企完美对接,实现“校企订单式”培养,让学生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当前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就业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

2结语

第7篇

一、教小学生“质疑”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这个前提下,老师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要学会质疑,必须让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勾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着矛盾。比如在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中,作者这样描述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作为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想――“翠流”和“流入云际”是不是矛盾的两个词呢,是不是老舍先生弄错了呢?那么当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就会去思考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当然思考后才知道,这两个词语不但没有用错,反而让文章更没了,为什么呢?因为老舍先生描述了两种视觉,分别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把草原写活了。这样学生就会更理解课文内容,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时候,他会主动去思考的。

二、培养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

小学生要主动地去自学语文,对自学语文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比如说,要随时带着工具书,当在语文课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懂的地方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去对待,自己通过查阅参考书或者是通过问老师或者是通过和同学一起讨论,把问题真正给弄明白。从最基本的地方,养成好的语文自学习惯,这样天长日久,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对小学生的求学生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经常查阅工具书,认真做好积累,才会学习进步得快。而且这种能力培养了,也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善于使用学习工具的习惯

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典故等不去主动查工具书,只等着教师讲解,或者凭空设想,跟着感觉走。如果这种现象不去改变,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形成使用学习文具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够自主去查找相关的问题,更好地自主学习。

四、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只有学生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发现不足,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才能日益进步。

五、激发高水平的自学动机

第8篇

一、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内进行思考的能力。在自然教学中,要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仅凭老师灌输一点现成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拓宽知识面,而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如在教《热胀冷缩》这一课时,需要做金属球穿过铁环实验。一位老师在正式实验前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厚木板上钉上两颗钉子,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恰好是一个垫圈的直径,垫圈不受热时刚好能从中通过,而受热后就不再能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强烈地吸引了学生。接着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演示金属球穿过铁环的实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在探索中弄明白:固体在受热或受冷时,也和液体一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样,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得既主动又有趣。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自然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的目的。

二、指导学生自行探求,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认识和理解自然事物。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进行探求活动。这就要求在自然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准备恰当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主动探求知识,这是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前提。

如教《花的构造》一课,除了课前要求学生采集一些植物的花以外,有的老师还有目的地准备一些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花,让学生动手解剖,仔细观察花的构造,直到形成对花的构造的准确认识。

又如在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时,不少老师都让学生留心观察图中的昆虫,并引导学生根据昆虫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对昆虫进行分类。有的老师还常常将一些不同的昆虫带进教室,逐一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准确识别益虫和害虫。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指导学生自行探求,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三、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分强调动手能力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并把动手能力视为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无论是课前准备,课堂实验,还是课后作业,都应尽量引导学生提高动手的速度,养成快速操作的习惯,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