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5:13: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物流法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我国物流业经过十多年20%以上的的高速增长后,增速减缓,渐趋进入温和增长阶段,物流业进入新常态。关于我国物流业新常态,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物流业的增速转轨。物流经济从过去20%以上的高速增长放缓到9%左右的温和增长阶段。以往我国物流经济高速度增长,积累了大量的危机,造成物流经济发展严重过剩,环境承载压力过大,物流资源利用率过低,资源浪费严重;第二个层面是物流业发展新平台的构建。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第二产业过度依赖,物流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难以调和。要摆脱对第二产业过度依赖的模式,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重构物流业发展的新平台与基础。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化解物流业发展中突出的就业压力和通胀压力,形成新的增长平台;第三个层面是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物流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物流业新常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物流行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在此阶段,长期隐藏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凸显,影响物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势必加速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二是资源要素成本高。物流用地紧缺。2013年,全国工矿仓储用地21万公顷,仅增长3.2%,低于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增长幅度。物流企业劳动力成本高。自2010年以来,企业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幅度在20%左右,企业“用工荒”现象较为普遍。环保成本逐渐增加。2013年,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多地实施车辆限行政策,并有逐步扩散趋势,极大地影响了城市货运车辆通行。由于资源要素成本高,过去那种依靠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受到极大制约;三是内需成为物流业增长主要动力。近年来,与内需相关的社会物流需求高速增长。受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带动,医药、食品、电商、快递、快运、电子、冷链等物流细分市场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四是整合与创新助推转型升级。物流业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整合,核心物流企业通过流程再造、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功能整合、组织整合、信息整合和平台整合,挖掘物流整合潜力,发挥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目前,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支撑,核心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集成创新、制度创新,打造战略竞争新优势;五是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型。我国路网建设发展较快,2013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435.6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3万公里。2014年以来,国家提出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将基本完成,运输结构逐步均衡,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物流园区有效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引导物流节点布局,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物流业新常态的关键和核心内涵是加快推动物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物流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物流业新常态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物流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目前,在我国物流业增速转轨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传统的通过规模扩张获取物流效益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物流业新常态发展的要求。随着物流经济增长速度转轨,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丛生,严重影响物流业的效益。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
2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现状
西部民族地区,包括西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下辖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10个省区。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还处于传统物流阶段,主要有直销型、契约型和联盟型三种物流模式。在这三种物流模式中,直销型物流模式仍然是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的主要形式[5]。在直销型物流模式下,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量少、范围窄、市场占有率低,农产品损耗率高,农产品流通不畅,价值增值低。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绿色物流逐渐兴起,但是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缓慢。
3经济新常态下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物流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物流成本高
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需求增速加快,大量新鲜的绿色农产品,需要及时运输与配送。但是,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烂、易变质、不易储存、不宜长时间运输等特点,其对采摘、包装、装运、配送等物流环节要求极高,使得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运输、无效运输及不合理包装方式的存在,导致物流资源利用率低。
3.2农产品物流环节损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西部民族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相对东部沿海地区来说,比较落后。新鲜农产品在采摘、储存、运输、装卸、配送、包装等环节,受技术落后、物流设施设备差、物流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制约,损耗率高。腐烂变质的农产品,被随意丢弃,加之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环境污染严重。
3.3物流业社会化程度较低,仍以粗放型经营模式为主
西部民族地区物流业受到当地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仍然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在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各种矛盾与问题凸显。物流业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偏低,物流信息化落后,物流技术装备较差,物流标准化滞后,物流企业集约化经营较弱。
3.4条块分割严重,协调机制滞后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利益垄断性与排他性,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地区壁垒现象严重,物流市场秩序混乱,农产品物流发展环境较差,阻碍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打破,西部民族地区物流业尚未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4对策
4.1构建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要实现农产品绿色化,必须从源头抓起,构建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推行农资供应绿色化、农作物种植绿色化、农产品采摘、包装、储运、配送绿色化,实现整条农产品供应链绿色化。从农资供应商、农产品生产商、批发商、分销商、零销商直至消费者,建立与健全信息共享和及时沟通机制,实现信息绿色化。采用科学合理的运输方式、包装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力求节约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4.2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力度,采用高科技环保物流
工艺与技术采用高科技物流设施设备,利用新型环保包装技术、储运技术,降低农产品损耗率。使用环保型运输工具,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4.3大力提升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
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革新物流技术装备,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着力提高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单位产出效率,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物流服务的一体化、网络化水平,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态势,创新物流服务模式。
4.4建立物流业协同创新机制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西部民族地区阻碍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建立物流业利益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不规范行为,优化农产品物流发展环境和物流市场秩序。
5结语
论文关键词:绿色物流,经济,可持续发展
“物流热”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泉州经济领域也不例外。泉州“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泉州计划构建三级物流网络,将打造海西物流枢纽。泉州很多企业也希望通过改善物流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对物流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来进行的,注重物流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伴随泉州经济快速增长,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根据泉州资源、环境、工业等特点,可持续发展对于泉州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人们在关注物流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物流的社会效益,实现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本文以泉州为例,阐述泉州发展绿色物流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推进我国绿色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泉州发展绿色物流的可行性
泉州现代物流市场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近年来泉州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泉州已、已经具备了发展绿色物流的优势和现实需求。
1、良好的区位优势
泉州发展绿色物流方面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来看,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隔海相望,与福州、厦门临近,地理优势明显。从经济区位来看,泉州北有长三角经济区,南有珠三角经济区,西有大京九经济腹地,东有台湾省经济区,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带之中。
2、交通运输设施较完善
近几年泉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目前,以公路、港口为主,铁路、航空为辅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更为突出的是泉州港拥有优良的港口资源,泉州海岸线长541公里,湾多水深,港阔浪小,可开发建港的岸线长112公里,可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0个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泉州湾为中心港区,大中小码头泊位优势互补,配套设施较完善,功能较齐全的码头群体。
3、货源充足,物流的市场需求旺盛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日益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64.76亿元,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业等五大传统产业共完成数以千亿计的工业产值,为泉州现代物流发展带来了巨大需求市场。据测算到2010年,在泉州生成的货物运输量将达15 000万吨以上。
4、政府高度重视
国务院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物流节电和一批现代物流中心”。按照泉州市政府的《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泉州将发挥产业集聚比较优势、经济外向度较高等有利条件,争取用5到15年时间,把泉州建设成为福建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近日的《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决定大力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泉州发展绿色物流的限制因素
泉州虽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发展绿色物流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但是绿色物流至今仍停留在思想上,离具体实施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限制:
1、缺乏绿色物流的理念
政府和企业都能认识到物流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关于物流的社会效益关注不够,还没有确立绿色物流的思想。部分企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非常淡薄。甚至认为经济学论文,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企业认为,绿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与企业无关论文格式。
2、缺乏完善的绿色物流体制政策
发展绿色物流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涉及政府和消费者。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对于绿色物流发展涉及内容较少。体制政策不完善导致绿色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
3、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近几年泉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尚未形成完整的综合物流配送中心体系。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仓储设施落后,物流的经济效益不高,造成资源大量浪,违背了绿色物流节能的原则。
4、物流技术落后
泉州现有的物流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实力不强,物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不高,物流装备水平较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健全的经营网络。
5、缺乏绿色物流人才
绿色物流产业需要专业人才。但是泉州从事物流研究的高端人才和机构较少,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而且福州、厦门等地都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物流人才,这使泉州在发展绿色物流业时,面临绿色物流人才稀缺严重问题。
三、泉州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1、政府方面
要发展绿色物流产业,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宏观监管和相应的政策扶持。政府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宣传绿色物流理念
政府应不断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制定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措施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体制化管理,因此,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3)加快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
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政府应建立一个专业网络的信息平台,对物流业进行统一规划,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和高效创造能力,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4)重视物流人才培养科研工作
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企业方面
绿色物流的实施归根到底要靠企业营运的绿色化实现。绿色物流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必将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必须将其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树立绿色物流理念
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既重视物流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关注物流的社会效益。
(2)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企业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绿色经营管理策略,推动绿色物流发展。选择绿色运输;提倡绿色包装;开展绿色流通加工;搜集和管理绿色信息;实行绿色营销策略;积极申请IS014000环境体系标准认证。
3、消费者方面
当前消费者绿色意识淡薄,对于绿色消费不重视,给开展绿色物流增加了难度。为了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要积极倡导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通过绿色消费行为方式迫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促进政府强化绿色物流管理。因此,要加强绿色物流的宣传,动员消费者参与进来,树立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
结语:泉州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可持续发展对于泉州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改善发展环境、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潜等.泉州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物流技术,2006(3)
[2]张沈青.论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物流战略.当代经济研究.2005
[3]袁中英,李大锋.三峡库区绿色物流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