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科经典论文

社科经典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3: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科经典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科经典论文

第1篇

怎样写本科开题报告?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指论文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果是什么。理解了这个就能把我研究的方向,而不用做无谓的写作。

论文研究的意义:分为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理论指导意义是对以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实践研究意义是对当前工作开展的指导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是简要介绍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出合理的评价。主要技巧有: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研究的主要内容

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观点。具体的研究方向中要提出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并且,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论文采用的关键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路线是论文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献综述法,调研法,实证法等。具体的内容需要你按照研究内容而定。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第二步的文献综述里,也会涉及到参考文献的引用。在次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按照特定的格式整理。

整理开题报告的格式

开题报告有特殊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参考文献

[1]、[2]、[3]、[4]

注意事项

开题报告的写作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具体研究来写,不能太偏理论化,要把论文拟采用的方法具体到点上去。

开题报告不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堆砌罗列,简要介绍别人的研究成果,重点突出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资料

范文

专业:会计

班级:会计123班

学号:

学生:xxx

导师:xx 副教授

xx科技大学会计学院

xxx年12月

一,课题来源与类型

1,课题来源:

2,课题类型: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及其对各方面(对公司本身,投资者,债权人等等)的影响,指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及其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需要改正和完善的地方。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不足和需改进完善之处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指出其缺陷与不足,从而做出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预测。

本文的难点在于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三,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课题特点

大家都知道,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根据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决定其投资和信贷活动,并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表现和资金成本,保证资金向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流动,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经营活动,相关的决策必然缺乏可靠的基础,资源分配的效率就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同时,会计信息还直接参与价值分配活动,如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当期的盈利水平和相应的股利分配。可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正确与否,充分与否无论是对公司本身而言,还是对投资者,债权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使命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进行科学决策。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市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股市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晚的,而且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深入揭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强烈的依赖,所有的信息用户对其均寄予厚望,希望藉此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但会计信息披露并非至善至美,其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四,课题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市场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五,课题的研究进度

交论文提纲:xxx年 月 日

交论文初稿:xxx年 月 日

交论文定稿:xxx年 月 日

论文装订: xxx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第2篇

《课外语文》杂志创刊于2002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出版集团主管,辽宁人民出版社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二五科研规划课题“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课题组、“学校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课题组权威学术指导,《课外语文》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全国优秀教育期刊。本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21-1479/G,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0490。邮发代号:8-35。

栏目设置:

语文论坛、教学随笔、教材教法、课改研究、教案选粹、阅读与作文、命题与解题、汉语研究、文艺评论、德育与党建、治校方略、素质教育、名校巡礼、语林学人

来稿要求:

1.为尊重作品版权、维护本刊权威性及作品质量,作者保证论文无抄袭、不涉及保密、署名排序等争议,请勿一稿多投,来稿文责自负。凡向本刊所投稿件,本刊即认定作者将该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化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如作者有异议,请在投稿时声明。

2.欢迎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投稿。论文应论点明确,材料翔实,行文流畅,文字简练。篇幅一般在2100-7000字符数为宜。

3.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WORD文档投稿。凡给本刊来稿者,必须符合以下规范:文题一般不超过18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标题下注有作者姓名及单位全称;正文前放置摘要和关键词;文尾注明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来稿如果是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来源和批准文号。

4.本刊为加强学风建设,维护学术尊严,借助“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文稿进行检测,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第3篇

陈定家治学最大的特点是专注现实问题,脚踏实地,不务空谈。他的主要著作之研究对象,无不是中国文学现实的当务之急。譬如说他的《隐形手与无弦琴――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研究》(2007)以商品经济浪潮下的文学生产为研究对象,在对大量事实的分析和研究中,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艺术生产论”学说。尤为可贵的是,该著作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如何面对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等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与反思,深入透彻,切中时弊,书中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学术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时代针对性,即便今天也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欧阳友权在评论陈定家的专著《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时指出:“细读《比特之境》,给人留下的第一个深刻印象是作者‘选点持论’的眼光和以‘散点’成就‘焦点’的学术智慧”②。欧阳友权认为《比特之境》一书中研究的问题“都是网络文学理论必须关注和解答的课题,貌似随意的散点透视,实则是精心设计的‘焦点运思’,全书选择的这几个‘点’可谓‘点’到了问题的要害,触摸到的是理论的‘筋骨’”,“把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问题立体性推进到学术的前沿”③。纵观近二十年来陈定家网络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笔者认为,在“散点”的广博和“焦点”的专深之间自由往返,这不仅仅是《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一书的研究智慧,实际上也是陈定家网络文学研究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治学策略和写作风格。

陈定家也曾多次论述过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及其采取“散”“焦”并用策略的原因与目的。他在《比特之境》一书的序言中指出:“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预告说,他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国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当其研究成果准备付印时,他发现仅仅把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合起来不甚妥当,因为这样会使阐述受到妨碍并造成理解的困难,而且他认为自己面对的题目是如此丰富多彩,只有采取帕斯卡尔式的‘纯警句体裁’才有可能将全部材料塞到一本著作里去,但这种体裁可能会造成一种任意建立体系的印象。于是他决定相继用几本著作分别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而以一本单独的著作作为结束,来对整体的联系、各个部分的关系加以阐明,最后,再对这一切材料的思想加工进行批判。尽管马克思最终未能完成这个宏大的计划,但这样一种思路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却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早在着手撰写‘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研究’课题报告的时候,我就已经清晰地看到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马克思在《手稿》里所说的情况十分相似:讨论的命题是‘如此丰富多彩’,以致很难把多年来比较深入研究过和即将遇到的重要问题一股脑地‘塞进同一本著作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确了这样一种认识,即要按照专题分门别类地逐一研究某一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对整体的联系、各个部分的关系加以阐明’,只有如此,才能将自己对研究对象的心得和想法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表达出来。”④

一、“比特之境”:网络文学生产论

陈定家在《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前言中曾提到,从1998年《电脑艺术的兴起和古典艺术的终结》发表算起,其近10年的主要学术兴趣和精力都集中在网络文化与艺术生产研究方面,并于2004年开始主持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研究”。2011年9月,《比特之境》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实,早在2007年,陈定家博士学位论文《隐形手与无弦琴: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已出版。该著作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细致而深入地探讨了市场语境下艺术生产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如艺术生产与一般生产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市场经济冲击下作家地位的变化、作家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艺术雅俗的分化与融合、艺术如何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走向市场,又适应文艺自身的发展规律超越市场等方面做了精彩论述,是对新时期以来艺术生产问题的一次诗学式总结,为解决市场语境下艺术生产中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后,陈定家在《隐形手与无弦琴――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研究》一书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地意R到传统文学在数字化语境下生存所遭遇的本质性的变化,并逐渐将研究重点自传统文学生产过渡到网络文学生产这一论题上。《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一书立足于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现状与动态,介绍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技术文化背景,主要包括网络时代的媒介变迁、“后信息时代”的文学生存状况、互联网与文学艺术的革新等问题;讨论文学生产的网络化问题,重点讨论了“文本”与“超文本”、“超文本”的发展历程、“写读者”与互动性、“超文本”的局限与陷阱等问题;以博客写作与文学关系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包括博客写作的基本特征、中国博客的发展与趋势、“博客文学现象批判”等在内的现实问题,考察网络时代“博客崛起”与网络文学生产所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关注文学消费方式的革命,主要涉及文学的影视化、文学的数字化阅读等问题,并以“手机小说”为例,对文学消费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数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包括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学经典、作为文化资源的文学经典、经典数字化与新媒介诗学等内容,还具体讨论了网络“恶搞”“百家讲坛”“虚拟图书馆”等大众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对文学的意义及其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影响。

在网络文学生产论的研究过程中,陈定家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调查研究工作中去,从自己研习多年的艺术生产原理出发,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特别是网络文学生产状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学理化描述与清算。《比特之境》一书中,陈定家在广泛吸收当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从现代思维方式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入手,对数字文化与网络文学的前沿命题――“虚拟现实”的文学意义进行“比特诗学”的深度探访,对文学虚构与网络虚拟之间的必然联系和本质区别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索,将传统文论中的形象思维、灵感、共鸣等经典文论观念,与网络时代的人工智能、计算主义、软件写作等所谓“灵境诗学”进行跨学科比较研究。从文学发展论的视角,对网络文学的来龙去脉,如起源与现状、特征与症候、生存困境与发展态势等问题作出历时性梳理,以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文学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冷静地回顾与总结,特别是对文学的图像化、网络化、影视化、游戏化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数字化生存现象进行研究与总结。从审美价值论的视角,对网络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态势以及其在整个审美文化领域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价值评估,从哲学与美学的高度,对文学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型及其相关后果总结规律。

二、“文本之舞”:网络文学文本论

陈定家网络文学研究中“选点持论”的学术智慧远非笔者的一己之见。王泽庆在《从看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一文中也提到,“难能可贵的是,陈定家能够对其中的个别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他的《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研究的是网络文学生产问题,他的新作《文之舞》则集中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文本问题。作者没有面面俱到地论述网络文学,而是从网络文学的生产研究转向文本研究,涉及的都是网络文学研究中一些较中观或微观的问题。⑤

2014年,《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如王泽庆所说,这是一部集中探讨了网络文学文本问题的专著。“文之舞”三个字生动形象,充满诗意。面对电脑荧幕上下翻飞的文本,这个超言绝象的“舞”字,堪称画龙点睛之笔,足以抓住超文本和互文性的基本特征来描述读屏时代的文学特性,形神兼备。从读书到读屏的转化,是网络时代文学阅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学作品从白纸黑字的信息化石,变成了绘声绘色的表意精灵,文本的这种格拉忒亚式的觉醒,找不出比“文之舞”更准确、更生动的意象来描述当代文学网络化转向所给予的最直观感悟。作者选取《文之舞》为书名,隐含着对给自己互文性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和借鉴的互文性理论大师们,如罗兰・巴特(《文之悦》作者)的致敬之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己对网络戏仿风习的认同。“舞”不仅是既原始又现代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也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形式最直观、内涵最丰富的表意方式,尤其是以网络为背景的“文之舞”,既能不断开拓现代技术隐含的审美场域,又能充分激发人类与生俱来的视听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文之舞”是一个跨越超文本技术与互文性理论的综合性概念,既不缺乏互文性所负载的厚重人文底蕴,又拥有超文本所隐含的高新技术理性;同时,它还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麦克卢汉式的新媒介概念。

传统文学研究中的中西、古今、诗思、技艺等矛盾问题,在网络文学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甚至表现得更为尖锐。但如何处理好中与西的融合、古与今的转化、诗与思的互补、技与艺的博弈等问题,显然需要从学理上理清思路,需要求真务实地开辟出适应网络文学发展要求的治学路径。此外,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是基于载体变化造成的“文本转向”,在传统文学的线性文本向网络文学超文本的转化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密切关注的学理问题被我们忽略了。对“超文本”这个从数字技术领域引入的新概念,除了一本孤峰峭拔的《超文本诗学》以外,文论界的相关研究还明显缺乏应有的人文烛照和审美关怀,更少见到中西贯通、文理兼容的诗学化深度阐释。《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重点讨论超文本和互文性问题,弥补了文论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远远不够的缺憾。

从文论视角而言,如果f“超文本”研究是理解网络文学的关键词,那么互文性作为体现超文本本质特征的核心要素,可以说是研究网络文学的关键词中的关键词。《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中提出,超文本作为网络世界最为流行的表意媒介,它以“比特”之名唤醒了沉睡于传统文本的“互文性”――即唤醒了书面文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等潜在活力与灵性。它以去中心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在线写读”方式解构传统、颠覆本质,在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互唱和中,改变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方式。在“如我们所想”的赛伯空间里,网络文学所演绎的“文之舞”――即“话语狂欢之境”交织着欣喜与隐忧:它精彩纷呈、前景无限却又充满陷阱与危机。超文本的崛起和互文性的觉醒不仅是当代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而且也是理解网络文学的媒介化、图像化、游戏化、快餐化、肉身化、博客化等时代大趋势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更重要的是,超文本与互文性理论正在悄然改写我们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

《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中的“文之舞”更准确地说是“屏文之舞”,可以概括为互文性理论支撑下超文本的系统关联与普遍贯通。这些文字,仍然是以传统文论的基本概念描述和反思网络文学文本的产物。《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对网络时代的传统的“文学经典”和时尚的“身体写作”进行了新的阐释和批评,并结合西方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对读图时代文学从“互文性”快速走向“互视性”,进而走向“互介性”的大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与传统文论不尽相同的心得与见解。

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英美文学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15-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在此背景下,英美文学这样的人文素质课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冷落与轻视。很多同学觉得提升文学素养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没有相关性,由此认为文学课不实用且不具什么商品价值。然而,大学应该具有独立的精神,“尽管整个世界似乎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大学却必须牢记自己的任务是使自己的毕业生成为高质量的人,”[1]不应该把自己单纯定位为社会与市场的适应者角色。笔者作为多年从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高校教师,为了改观学生的学习面貌,增强他们对文学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一代,大多数同学醉心于当今网络时代的快餐文化,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阅读文学经典。所以,首当其冲的是纠正他们对于文学的错误认识,让他们明白:“从本质上讲,文学并不是‘致用’的东西,而是一门‘致知’的学科……文学的‘用’是‘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方是大用。”[2]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学经典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历久弥新,长盛不衰;而网络快餐文化只能流行一时,并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老师对学生的领导力并不是靠威逼和利诱获得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真诚而有深度的沟通,发自内心地对学生关心和爱护,从而获得学生深度的信任,由此引发他们情不自禁的追随与义无反顾的顺从。

在学生认识到文学的价值与作用之后,我们就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程之初给学生开列英美文学阅读书目,其中包括必读书目和扩展书目,大约每周一本书。难度上当然要循序渐进,先读语言简单一些的,然后再逐步冲击高难度作品。对于基础稍差一些的同学,可以借助一些简写本或中译本。“文学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没有读者的参与、解读和接受,文学不复存在。”[3]要学好英美文学,必须要大量阅读经典原著,通过阅读经典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思辨能力。我们在教学中系统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先读什么,再读什么以及怎样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和质疑,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而不是被动接受文字承载的信息。我们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注重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要求学生阅读的作品,我们事先都会给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评论文章,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阅读作品的感悟对前人观点进行评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与文学鉴赏的能力,还能提高写作水平,使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与创造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4]

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和趣味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是超越传统的一个体现,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综合利用听觉和视觉的效果,理解会更深刻,记忆会更长久。有鉴于此,我们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网络资源,通过形象化的教学,对学生的视听器官产生冲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把许多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资源引入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多纬度地接触文学作品。“通过原著影视,学生不仅能学习文学名著,更能对英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了解。现代影视艺术具有动感的画面、悦耳的声音、演员的生动表演、逼真的生活场景,它能把重大历史事件,细微的日常生活,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谈情说爱等等社会习俗生动地展示出来。”[5]这些影视资料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研究,继而激发了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和欲望。需要指出的是,影视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终究代替不了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的目的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悠久灿烂的文学资源结合起来,使文学课发挥应有的作用。

将多媒体用于英美文学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多样化、形象化、可视化,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愉快地去学习文学知识,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英美文学课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当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渗透到各学科、各专业,英美文学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学生仍然处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创新能力没有得到真正全面的开发,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信权威、教师和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导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营造了和谐、融洽、宽松并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课堂气氛。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是平等关系、互动关系。

为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每次讨论课之前,我们鼓励学生参与文学材料的收集和讨论题目的设计。我们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就一些关键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然后指导他们在课堂上做报告。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提高了他们组织材料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讨论中,我们大力提倡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意识,注重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对课本中已有的知识、观点或教师的讲授大胆地质疑提问,并阐述怀疑的原因、依据及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激活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全面、生动地理解,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该学科广泛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6]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开放式教学,把文学作品看作开放性的对象,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定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感悟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做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等。我们对学生的论文没有字数的要求,而是强调独立思考,思路开阔,观点新颖。我们积极发现学生带有创造性的批判思考,并且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批判与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经过我们的精心指导,有若干学生写出并公开发表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他们就会把写作当成一件乐事,而不是一种负担,而后发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四、挖掘人文资源,深化素质教育

大学教育首先是素质教育,而人文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许多文化的因素,记载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肯定和颂扬,记录着人类对完美人格与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蕴含着宝贵的人文教育资源。英美文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背景知识的机会,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过硬语言技能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文化认知、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较为理想的阵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分析、欣赏优秀的英美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作品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寻找作品中所蕴涵的或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所表现的人文精神,然后让他们学习和借鉴这些优秀的人文思想来塑造自己健康、完美的个性与人格。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文学素质得到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鉴赏能力得到增强,还在文明修养、礼仪文化、伦理道德等诸方面获得有益的教育和启迪。

文学是人学,是语言艺术和人文精神的整合体,不仅给我们审美愉悦,更给我们以心灵的滋养。其间所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去不断地深入开掘,从而大力弘扬并不断丰富、充实文学教书育人的思想内涵。

以上几点做法是我们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为搞好英美文学教学所做的一些改革与尝试。笔者认为,只有摆脱传统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吸纳时代精神,创建新型教学范式,才能让该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欧文・白壁德著.张沛、张源译.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8

[2]虞建华.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两个走向”问题――兼及英美文学教学[J].中国外语,2010(3):14-18

[3]舒伟.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6-48

[4]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5): 10-11

[5]刘仪华.高校英美文学与影视辅助教学[J].电影评介,2006(10):76-77

[6]关鹏.外国文学教学方法初探[J]. 外国文学研究,2002(4):139-141

第5篇

一、《新货郎》

20世纪50年代末曾经流行一时的由著名歌唱家郭颂演唱的《新货郎》,就是由郭颂和秀田在这首《新东北风》的基础上融合了东北二人转音乐的特点填词编曲而成,也属于新民歌风的创作歌曲,完成于1958年。歌词的语言通俗、诙谐,表现了商店售货员送货到群众中去的新作风。歌曲最初发表于《音乐生活》杂志1960年第七、八期,1963年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3-6021甲)。

这首歌曲首先将《新东北风》中的动机A“ ”作为核心音调进行提炼引发,在曲调的发展中,原民歌的动机B“”也得到了扩充运用,进行了多次的强调重复,成就了这首东北风格浓郁的歌曲。

二、《天地喜洋洋》

2000年央视春晚上的一首歌曲《天地喜洋洋》(易茗词,徐沛东曲),也是吸收了“东北风调”的某些特性旋法创作而成。

这首歌曲是将原民歌的动机B“”作为核心音调加以发展而成,在前六小节中得到集中的运用。其次,还将原民歌第九至十一小节的乐句进行了变形扩充:

其中,原民歌第九小节的动机“05 55︳”在《天地喜洋洋》中先后出现了四次,并以此逐步将歌曲推向了。并且,这种东北民歌中常用的后半拍起的闪板节奏在《天地喜洋洋》中得到了集中的运用,几乎每一乐句均以闪板起唱,贯穿全曲,极大地增强了音乐的动感。在歌曲的间奏中还穿插了用唢呐吹奏的东北秧歌曲牌〔满堂红〕的首句音调,也增添了不少“东北风”的色彩。

注 释:

①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第6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09-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分类定位被确立为三种基本类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职业性技能型高校。1998年以后升格的3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多属第二种类型,其人才培养,正在朝着“从象牙塔学术型人才培养走向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和民众谋生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琼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进行新一轮的专业综合改革,在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实训模式、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

一、制订“一体两翼”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专业认真研究了国内二十多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兄弟院校成功办学经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对专业建设转型发展进行顶层设计,2011年报海南省教育厅批准改为非师范专业,但并不是丢掉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而是探索构建应用型与师范性统一、师范性与民族性相融,能力为本,素质为本,“一体两翼”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辨明晰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为“口才、诗书、文笔、技能”,进一步提出核心能力培养的措施,围绕核心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目标、标准、路径、措施、方法、平台等,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具有参考价值。

2.重新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建设精品化,整体构思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汉语言文学专业组织专业教师认真研究,充分比较了教育部1998年版和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定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2012版的“专业目录”取消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将汉语言文学(师范)与汉语言文学合二为一;其次,2012版确立8门核心课程,比1998年的22门减少了14门,并首次将《写作》定为核心课程。再次,实践环节突出写作训练和教学实习,增加“文化考察”环节,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变化明确释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由单一培养师范生转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信号。专业通过比较,明确核心课程一定要“精”,不追求“多”和“深”,也不追求紧跟时髦,而是按照“专业目录”要求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世界文学》、《写作》等8门教育部规定的核心课程,增加这些核心课程的学时学分。同时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增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精品意识。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课程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加强建设。经过6年有步骤的规划建设,目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中,拥有6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4个省级、校级教学团队,真正实现了核心课程的精品化。

3.整体构思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在进一步强化核心课程的内涵的同时,争取每一门核心课都有延伸性的选修课。改变专业任意选修课划分过细,并有重复的现象。改变文学课程的原典阅读比较薄弱的现象。开设了经典精读或导读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与选修课的开设形成立体融合、相互支撑的格局。

4.加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在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学校教育中黎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黎族文化资源的地方课程的开发研究”等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专业课程内容改革走向深入,陆续开设了《海南文化概论》、《海南黎族文化概论》等课程。通过地方文化课程的讲授,激发学生研究地方文化的热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届毕业论文选题中,海南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成为同学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1.基于“文本细读”的课程内容改革与建设。随着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学方法改革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突破口。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源于当前文学课程教学的困境,在指导中文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试讲时,我们发现教学的技巧和一般方法是学生易于掌握的,最难的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进入文本分析,自己认真阅读过的文学作品非常少,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一旦遇到具体的文本语言问题就无从把握。大学的文学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视文学思潮和史料知识,轻文本细读的问题,文学专业课在学生的理解中只不过是背熟作家生平、主要作品以及文学史意义而已,在浮躁的心态下,学生们倾向于阅读一些经典作品的简缩本、了解一些故事的梗概、写一些印象式的读后感或概念式的说教。课堂上的文本分析则越来越走向简单化和程式化。针对这些问题,本专业尝试实施基于文本细读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该项目2014年获得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强调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原典作品阅读,在课程建设上从三方面加强力度:文学类课程以作品阅读阐释为核心,辅以文学史线索;试题多从理解作品角度出发,增设原典导读课程。增设课外古诗文背诵的实践必修环节。通过这些做法加强学生对原典作品的阅读深度。

2.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为了改变文学课程大班教学困境,同时也为了解决学生文学理论知识概念认知与学生文学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冲突,我们对教材具体内容的讲授环节上积极开展了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把以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文学史课程进行提炼,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史教学注重以经典文本细读为主。其次,在课程上注重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将来的发展需求为依据来开设。如开设读书报告实践课程,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名著细读,提交读书报告,以读书会的形式进行研讨交流。再次,将课堂知识讲授与合作式小组研讨相结合,变课堂教学“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课堂讲授“讲到没有问题”为“讲出问题”。根据教材及相关备课资料,教师事先分配研讨任务,确定讨论焦点――指定具体文本,明确文本细读的内容和研讨的题目,分发拓展阅读资料或告知资料检索途径,同学在备选研讨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查阅资料,学习委员对讨论题目进行分类、分组,并确定组长,每组6人左右,8人一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本研究性细读,并写出个人学习报告,之后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汇报课件,由一人代表进行汇报。

经过6年的实施,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知识学习和研究应用能力。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文学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迁移;合作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对课堂的参与度。第二,有利于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对改变高校文学课程课堂照本宣科、盲从教材、效率低下,学生被动学习等状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三,促使教师关注学科发展和研究的前沿动态,引入最新的研究内容,给学生指出发现问题的空间,留出探究的空间。第四,通过文本细读,教师有了自己的阅读体会,教师也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文本解读,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从教学层面上说,文本细读教学法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吐故纳新,改变一个讲稿用几年的状况,促进教师做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师水平,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1.实践教学大纲完善。本专业在201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前已组织全体教师对专业核心课、选修课、集中性实践环节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培养方案上体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全过程”培养,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拟定《汉语言文学专业背诵熟读篇目600篇》、《汉语言文业必读书目100本》,写作训练4年不断线,有各种文体类型的写作训练,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一体化。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增强人文素养,增设《诗文朗读与背诵》实践课程,为了解决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难的问题,增设《论文选题与写作专题训练》,为了开阔文化研究视野,同时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及介绍》要求,增设《海南文化考察》实践课程。

2.特色项目。毕业论文写作呈现鲜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特色。许多毕业论文写作呈现鲜明的海南地域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特色,其中不乏优秀毕业论文,如校级优秀论文《海南黎族民间故事中英雄人物》、《黎族民间故事中的机智人物》;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促进了毕业论文指导,如2014年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黎族与其他百越后裔民族民间故事比较研究”,2014年海南省哲学社科科学研究课题“海南黎族民间故事中世居黎族历史研究”,黎族民间故事研究成为毕业论文选题的一大亮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诗文创作、论文写作、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朗诵比赛、创业大赛、研究生考试中表现突出,成果丰硕。学生在各类诗词楹联刊物上发表作品百余篇,部分作品在中国诗词界最高刊物《中华诗词》发表,海南省诗词学会、海南省楹联学会专门为我校开设师生创作栏目,许多毕业生在我省各地成为诗词楹联教学和创作的骨干和新秀。

四、继承师范办学优势,积极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实习,培养学生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综合素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较长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积累了教师培养的宝贵经验,教师的培养实际上也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范畴,因此,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改为非师范专业,但仍然继承师范办学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派出了两届毕业生参加海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顶岗支教,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9个市县的57所初中学校提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的实习生留下数百万字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顶岗实习记录汇编》,完整记录了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三个半月的实习经历,师范生面对真实教育情境的困惑与难题对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提供了参考。

五、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文科中的传统基础学科,办学历史都比较长,“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增强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性的问题,以上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是我们在长期专业建设中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作为一项教学成果获得了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的获奖激励着我们在专业改革发展上继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

第7篇

摘 要: 高诱三书注异读音注反映了语词的语法形态,表现为异读区分致使非致使、自主非自主、及物不及物、动词施与指向、完成未完成、词性转化等功能。从高诱音注异读语法规律看,上古汉语中确实存在着形态音变现象。

中图分类号: H1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6-0029-07

高诱,东汉涿郡(今河北涿县)人,著名训诂大家。现存三书注《吕氏春秋》、《淮南子》、《战国策》多集中于词义训释,但也不乏语词读音注释。这类音注据我们统计共有386条①,其中反映异读的音注虽然不多,但有限的材料本身仍说明了上古时期存在形态音变现象。沈建民提到,随着汉语形态音变的逐渐消失,很多异读材料难以揭示早期的形态语法规律〔1〕。于是有许多学者对把异读看成形态音变表示质疑,认为异读只是一种词汇现象或语义现象,也有学者把它看作音变构词的手段。我们赞成沈先生的观点,认为从语音变化的角度看,大多数异读仍应看作形态音变的反映。本文将从高诱音注异读现象入手,对语词的形态音变规律试作探讨。

一、高诱音注异读反映的一些形态现象 1.异读区分动词致使和非致使

王力认为一般非致使动词读浊音,致使动词读清音〔2〕。周法高认为辅音清浊交替具有区分上古汉语自动词、使动词语法意义变化的功能〔3〕。包拟古认识到上古汉语可能有*s前缀,此前缀有致使意义的痕迹〔4〕。潘悟云、梅祖麟同意辅音清浊交替是上古汉语动词非致使和致使的构成形式,梅氏同时提出*s语素是一个致使化前缀〔5~6〕。舒志武提出致使化是*s前缀的重要构形功能之一〔7〕。梅祖麟举8例说明上古汉语*s语素的致使义〔8〕。郑张尚芳认为上古汉语*s是表使动式的词头〔9〕。潘悟云举11例论证*s的前缀致使义〔10〕。Pulleyblank提出前缀*在上古汉语中为非致使动词前缀〔11〕,其后Baxter、龚煌城、沙加尔等学者纷纷吸收这一观点,对前缀*展开讨论〔12~14〕。金理新在评定前人例证的同时,补充了大量例子对*s前缀的致使功能、*前缀的非致使功能做了充分说明〔15〕。高诱音注异读材料区分动词致使和非致使关系正是通过前缀*s、*交替实现的,其中前缀*s表示致使义,前缀*表示非致使义。

包拟古列举了以母和书母交替构成的同族词〔4〕,大体就是非致使、致使动词的关系。举例子五对,即施/施、豫/舒、夷/矢、绎/释、逸/失。潘悟云采纳了其中的“施/施”作为非致使、致使动词配对的例子〔10〕。

《淮南子·俶真训》:“嗜欲连于物,聪明诱于外,而性命失其得。施及周室之衰。”高注:施,读难易之易也。

施:《广韵》式支切,施设,亦姓。/施智切,易曰:云行雨施。/以豉切。

刘 芹 高诱音注异读反映的语法形态规律探赜据高诱音注,施当读中古“以豉切”,上古音为*dar②,表示非致使义“延也”;而施在中古读“式支切”,上古音为*sthar时,则表致使义“使延”,可见两音有语法区别。根据文义,显然“施”为自动词;根据语法结构,“施”后不带宾语带补语,无致使对象。所以“施”为非致使动词,高诱为“施”所注读音与其语义、语法皆合。“施”字的这种语法形态音变在先秦文献中不乏其例,如《庄子·人间世》:“哀乐不易施乎前。”“集释:施,读为移。”〔16〕“施”表示“延也”义,为非致使动词。又如《国风·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17〕施,式支切,上古音*sthar,表示“使延”义,为致使动词。

2.异读区分动词自主和非自主

金鹏指出,藏语自主、非自主动词与语法结构有重大关系〔18〕。马庆株参考藏语动词的自主和非自主划分法,得出了现代汉语动词也分自主和非自主的结论〔19〕。金理新认为上古汉语更像藏语,除词汇手段(笔者注:即不同的词交替)外,还有相当多的动词是通过语音屈折表现自主和非自主差别的〔15〕,语音表现的手段有辅音清浊交替及*s、*后缀转换。高诱音注异读反映的动词自主、非自主变化是通过后缀*s、*交替完成的。其中,后缀*s表示非自主义,后缀*表示自主义。例如:

a.《淮南子·俶真训》:“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抱德炀和,而万物杂累焉。”高注:炀,炙也。炀,读供养之养。

b.《淮南子·精神训》:“是故无所甚疏,而无所甚亲,抱德炀和,以顺于天。”高注:炀,炙也。读供养之养。

养:《广韵》余两切,育也。/余亮切,供养。

《群经音辨》:“上育下曰养,余两切,书政在养民;下奉上曰养,余亮切。”

供养,指对长者或尊者必须做的动作行为,是说话者主观无法控制的,中古音余亮切,上古音*jaηs,表示非自主义。转化为自主动词后,中古读余两切,上古音*jaη,表示“养育”之养,动作行为是说话者主观可以控制的,即说话者可以选择养或不养的行为。高诱音注旨在说明其时的常用字“养”已有两读,有语法形态变化。“养育”之养的动作说话者可以主观控制,表示自主语法意义。为了反映“养”字的语法形态变化,作音时特别注明“供养”之养。

“养”之两读语法区别,文献多见。《尚书·大禹谟》:“政在养民。”〔17〕上养下,动作主观可控,为自主动词。读如常用音,即上古音*jaη。《左传·文公十八年》:“如孝子之养父母也。”《释文》:“之养,餘亮反。”〔17〕“养父母”为下养上,动作主观非可控,为非自主动词,上古音*jaηs。

3.异读区分动词及物和不及物

19世纪末,德国康拉迪认为中国语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的形态分别,由声母清浊交替实现③。此后,Maspero〔20〕、Schuessler〔21〕、Pulleyblank〔11〕等都认为及物、不及物动词清浊交替是上古汉语显著的形态现象。Pulleyblank同时指出不及物动词的浊辅音声母来自及物动词附加*前缀,这个*前缀导致词根辅音声母浊化,后来演变成浊辅音声母。这一观点后为Baxter〔12〕吸收。周祖谟〔22〕、周法高〔3〕、王力〔23〕、黄坤尧〔24〕对上古汉语不及物、及物动词语词形式之别都有认识。综上,上古汉语实现及物、不及物动词之间转换的方式除了声母清浊交替外就是附加词缀或词缀替换。高诱音注异读对动词及物、不及物语法意义的转换是由后缀交替实现的,表现为后缀*s表示动词及物性,后缀*表示动词不及物性。例:

《淮南子·说林训》:“渔者走渊,木者走山。”高注:走,读奏记之奏。

走:《广韵》子茍切,趋也。/则候切,《释名》曰疾趋曰走。

走,据高诱音注,中古读则候切,上古音*tjos,表示及物动词。高注的目的是为了跟中古子茍切、上古音*tjo的“走”区别,他明确指出“走山”的“走”是及物动词。“走”之不及物动词用例见《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17〕“走”为不及物动词,中古读子茍切,上古音*tjo。“走”之两读语法意义有区别,语音形态亦随之不同。

a.《吕氏春秋·季夏纪·季夏》:“是月也,令渔师,伐蛟取鼍,升龟取鼋。”高注:渔师,掌鱼官也。渔读若“相语”之语。

b.《吕氏春秋·季冬纪·季冬》:“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高注:渔读如《论语》之语。

c.《淮南子·原道训》:“钓于河滨,朞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高注:渔,读告语。

d.《淮南子·时则训》:“乃命渔人,伐蛟取鼍,登龟取鼋。”高注:渔人,掌渔官。渔,读若“相语”之语也。

e.《淮南子·时则训》:“命渔师始渔。”高注:渔,读《论语》之语。

f.《淮南子·说林训》:“渔者走渊,木者走山。”高注:渔,读《论语》之语。

语:《广韵》鱼巨切,《说文》论也。/牛倨切,说也,告也。

高诱为“渔”注音时明确指出为“‘相语’之语、告语、《论语》之语”等,旨在说明“语”字两读,当区别开来。文中几例注音同为去声,“语”上古音*dηas,表示及物动词;转化为不及物动词后,中古读鱼巨切,上古音*dηa。高诱时代的“语”字有语法形态音变,故高注时对此常用字以“相语”、“告语”、“《论语》之语”等限定“语”字读音。

“语”之语法音变,文献习见。如《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17〕,“语”为不及物动词,上古音*dηa。《论语·阳货》:“居,吾语女。”《释文》:“吾语:鱼据反。”〔17〕“语”后带宾语“女”,为及物动词,上古音*dηa。

《淮南子·时则训》:“陶气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高注:齐,读齐和之齐也。

齐:《广韵》徂奚切,整也,中也,庄也,好也,疾也,等也。/在诣切,火齐似云母重沓而开,色黄赤,似金出日南,又齐和。

齐,据高注中古当读在诣切,上古音*djirs,表示及物义;转化为不及物动词后,中古读音为徂奚切,上古音*djir。两音语法意义有别,“齐”系一常用词,高诱为其注音,其时“齐”字具语法形态音变。

4.异读区分动词施与指向

梅祖麟把有施与指向特性的动词称作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并用“买、卖”这样的例子作了说明〔25〕。周法高将这一类型的词义转变叫“主动被动关系之转变”。金理新首次提出“动词施与指向”这一语法概念,认为后缀*s有动词施与指向的功能,并用大量例证作了有力论述,其中就有“遗、告”〔15〕。高诱音注异读表现动词施与指向变化的手段是附加后缀*s。例:

《淮南子·览冥训》:“猨狖颠蹶而失木枝。”高注:狖,读中山人相遗物之遗。

遗:《广韵》以追切,失也,亡也,赠也,加也。/以醉切,赠也。

高注特别指明“中山人相遗物”,意在说明“遗”不只一读。注文中“遗”当读中古以醉切,上古音*gjurs,表示动作有一个施与指向。上古汉语词汇系统中意义为“施与”的语词,在语音形式的选择上有一个共同点,即声调同是中古汉语的去声,此点金理新有详细论述。对于一个动词需要突出其动作施与指向时,就会附加一个表示施与指向的动词后缀*s。如赠,中古音昨亘切,上古音*tjes,《说文》:“赠,玩好相送也”;赐,中古音斯义切,上古音*stigs,《说文》:“赐,与也”;贷,他代切,上古音*thegs,《说文》:“贷,施也”等。

《淮南子·泛论训》:“乾鹄知来而不知往。”高注:鹄,读告退之告。

告:《广韵》古到切,报也。/古沃切,告上曰告,发下曰诰。

“告退”之告意在点明告字不只一读。注中“告退”之告当读中古古沃切,上古音*kug,表示“报告”义,动作由下对上,卑者对尊者完成;中古音古报切,上古音*kugs则表示上对下,尊者对卑者的动作,动作突出施与指向,语音形式上附加有后缀*s。

5.异读区分动词完成体与未完成体

沃尔芬登认为动转化s后缀来自于藏语动词完成体后缀s〔26〕,这一观点为许多学者接受,如白保罗、马提索夫等。梅祖麟通过对藏语名词后缀s来源的分析,似乎认为上古汉语名词*s后缀跟动词完成体有关〔25〕。潘悟云肯定了*s后缀是上古汉语的一个既事式后缀〔10〕。黄坤尧认为上古汉语动词有完成和未完成的区别〔24〕。吴安其专文讨论了上古汉语完成体〔27〕。诸家用于讨论上古汉语完成体后缀*s的例证并不丰富。金理新认为上古汉语动词有现时式和既事式之分,他举了上古汉语大量*s后缀动词表完成体的例子,同时给出了上古汉语未完成体后缀*形式的诸多例证〔15〕。所举例中有转引周法高采自《群经音辨》的例字“过”,新增例字“解”、“易”、“重”。高诱音注异读材料表现上古汉语动词完成式、现在式语法意义变化是由后缀交替实现的,即后缀*s表示动词完成式,后缀*表示动词现时式。例见下:

《淮南子·览冥训》:“故不招指,不咄叱,过归鴈于碣石。”高注:过读责过之过。

过:《广韵》古禾切,经也。/古卧切,误也,越也,责也,度也。

过,高注“读‘责过’之过”,中古读古卧切,上古音*kors,表示动词完成式,义为“过越”;而中古音古禾切,上古音*kor一读表示动词现时式,义为“经过”,两音语法意义分别清楚。此处高注表明其有明显的语法概念区别。

经典中对“过”字两义分别清楚,《释文》为其作注87次,其中见纽去声17次,见纽平声49次,兼注21次。兼注原因在于各家对两词意义辨別不清,因为随着上古汉语形态的消失,六朝人想要清楚分别两音之间的差别确实不容易。但两音这百分之七十多的井然分界,确实又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区别。这一区别正是动词既时式、动词完成式之间的分别。具体例证详刘芹《经典释文“过”字音义辨析》一文〔28〕,此不赘论。

a.《淮南子·原道训》:“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高注:解,达也。解,读解故之解也。

b.《淮南子·修务训》:“以身解于阳盱之河。”高注:解,读解除之解。

解:《广韵》佳买切,讲也,说也,脱也,散也。/胡买切,晓也。/古隘切,除也。/胡懈切,曲解。

解,高注“读‘解故’之解”对应中古音佳买切,上古音*kli,表示动词的现时式(即现在时);“读‘解除’之解”对应中古音古隘切,上古音*klis,表示动词的完成式。两读音异义别,前者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后者则表示这种动作行为完成后的一种结果或状态,语法意义不同,其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

文献中“解”字以异读区别动词现时式、完成式的例子比比皆是。《礼记·曲礼上》:“解屦不敢当阶。”〔17〕“解”为动词现时式,表示动作现时的状态“正在解除”义。《庄子·人间世》:“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释文》:“解,徐古卖反,又佳买反,注同,向古懈反。”〔16〕根据文义,“解”作“已解除”义解,陆氏以徐古卖反为首音,亦取此义为先。“解”表示“已解除”义,强调动作完成,表示动词完成式,语音与动词现时式之“解”自当分别。

a.《吕氏春秋·士容论·辩土》:“农夫知其田之易也,不知其稼之疏而不适也。”高注:易,治也。易读如“易纲”之易也。

b.《淮南子·俶真训》:“莫窥形于生铁,而窥于明镜者,以覩其易也。”高注:易,读河间易县之易。

c.《淮南子·俶真训》:“嗜欲连于物,聪明诱于外,而性命失其得。施及周室之衰。”高注:施,读难易之易也。

易:《广韵》以豉切,难易也,简易也,又礼云:易墓非古也。易谓芟除草木。/羊益切,变易,又始也,改也,夺也,转也。

易,高注“读如‘易纲’之易”及“读‘河间易县’之易”。还有一例出现在“施”的注音字中,即“施,读‘难易’之易也”。“河间易县”系一专名,此专名音读为中古音羊益切,上古音*dig,被注音字“易”文义为“变易”,为动词未完成体。“易纲”之易及“难易”之易中古当音以豉切,上古音*digs,表示动词的一种完成体形式,与其由之转变而来的未完成体形式即既事式的“易”相区别。高诱“易”字二音分别井然,语法概念清晰。

“易”之两读语法区别,文献多见。《庄子·骈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16〕此易为“变易”之易,中古入声,上古音*dig。物变则易为而不变则难为,“易”通过附加后缀*s派生出“难易”之“易”。《庄子·人间世》:“有而为之,其易邪。”《释文》:“易,以豉反,后皆同。向、崔云:‘轻易也。’”〔16〕表示形容词“容易”义,中古去声,上古音*digs。

《吕氏春秋·开春论·审为》:“不能自胜而强不纵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高注:重读“复重”之重。

重:《广韵》直容切,复也,迭也。/直陇切,多也,厚也,善也,慎也。/直用切,更为也。

重,据高诱音注中古当音直用切,上古音*rdoηs,表示动词的完成式,其由之转变而来的动词既事式中古读直容切,上古音*rdoη。“重”之两义分别,语音亦自分别。“重”去声,副词。此副词系为动词动作完成后呈现的一种状态,故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副词归为动词完成体一类。《庄子·让王》:“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释文》:重,直用反〔16〕。《吕氏春秋》文与此文相类,“重伤”之重高注“复重”之重,音与《释文》同,语法意义表示动词的完成体。

6.异读表示词性转化

古人没有名词、动词及虚词这些语法术语,但在他们的语感中对词性的辨认还是相当明确的。《经典释文·序录》云:“夫质有精麤,谓之好、恶(并如字);心有爱憎,称为好、恶(上呼报反,下乌路反)。当体即云名誉(音预),论情则曰毁誉(音余)……如、而靡异,邪(不定之词)、也(助句之词)弗殊。莫辩复(扶又反,重也)、复(音服,反也),宁论过(古禾反,经过)、过(古卧反,超过)。”〔29〕《经典释文》用对这类字的异读说明古人有语法词性区分。

周祖谟把因词性不同而变调者分为七类〔22〕。王力认为凡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凡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23〕。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都变为去声。黄坤尧将陆德明《释文》异读分为五项,其中有区别词性的异读〔24〕。金理新在“声母清浊交替”一章涉及语词异读跟词性之间的关系,详细讨论了辅音清浊交替跟名词、动词之间词性转换的关系。他在“后缀s”一章中论述了上古汉语后缀s(中古去声来源)具有名谓化、动转化、动词完成体及其它语法功能;在其它前缀、后缀章节多次涉及名谓化功能,即名词实现向动词转化的语音形态变化〔15〕。沈建民提到《经典释文》异读反映的形态时,其中一条即词性转化〔1〕。

综合各家观点,去声异读具有转化词性的功能。对于去声来自上古汉语s韵尾各家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而这正好说明*s后缀具有区别词性的功能。

《淮南子·本经训》:“有不行王道者,暴虐万民,争地侵壤,乱政犯禁,召之不至,令之不行……”高注:言不行上令者。行,读行马之行。

行:《广韵》户庚切,行步也。/下孟切,景迹。

行,据高诱音注中古当读户庚切,上古音*gla,表示动词;转化为名词后,上古音*glas,中古读下孟切。

《淮南子·时则训》:“天子乃傩,以御秋气。”高注:傩,读躁难之难。

难:《广韵》那干切,艰也,不易称也。/奴案切,患也。

难:出现于高注“傩,读‘躁难’之难”。“躁难”之难当读中古奴案切,上古音*naans,表示名词;其由动词转化而来,中古音那干切,上古音*naan(据潘悟云上古音体系)。高注说明高音中“难”字有两读,具有区别词性的语法意义,故出注时特别指明“躁难”之难。

《淮南子·俶真训》:“至伏羲氏,其昧昧芒芒然,吟得怀和,被施颇烈,而知乃始昧昧晽晽……”高注:被,读光被四表之被也。

被:《广韵》皮彼切,寝衣也。/平义切,被,服也,覆也。书曰光被四表。

被,据高诱音注中古当读平义切,上古音*bals,表示动词;转化为名词后,中古读皮彼切,上古音*bal(据潘悟云上古音体系)。高注旨在说明文中为动词“被”,表义“服也,覆也”。

正如王力所言,“凡动词或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金理新将上古汉语名词变动词的实现手段概括为辅音清浊交替、附加前缀、附加*s后缀,同时并存辅音清浊交替或附加前缀。

《淮南子·泛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髪,以劳天下之民……”高注:劳,读劳勑之劳。

劳:《广韵》鲁刀切,倦也,勤也,病也。/郎到切,劳慰。

劳,据高诱音注当读中古郎到切,上古音*raaws,表示动词;而中古鲁刀切,上古音*raaw(据潘悟云上古音体系),表示名词,两者词性的区别是通过附加*s后缀来实现的。高注指明文中“劳”义当为动词义,表示“劳慰”,并通过音注反映了“劳”字的语法意义,可见高诱音注中无时不渗透着强烈的语法概念意识。

渔,中古韵书注音只有一读,而高诱不厌其烦为其注音6次,且用有异读之语词“语”为其注音,指明它在文中读音当为去声,而《广韵》仅收其平声一读。渔,《说文》解为“捕鱼也”,动词。探其源,本字当为“鱼”。据孙玉文研究,“渔”字是由“鱼”变调构词产生的,在汉代读为去声〔30〕。他从六朝经师音注推断至晚六朝后期“渔”已读成平声,至唐代“渔”只能读平声,注去声只是“合韵”。《广韵》不论捕鱼的“渔”写成什么,都遵从后代读法,注成平声。可见,高诱音注无疑保留了古读,其音注的目的当是为了区别语词的语法意义,辨别词性。

二、高诱音注异读与形态的关系 潘悟云指出以下几种语音交替现象反映了形态音变:(1)韵尾相同而主元音相近的韵母之间的交替,即清儒所说的旁转。(2)主元音相同而韵尾部位相同的韵母之间的交替,即清儒所说的对转。(3)同部位的塞音,包括清浊和送气不送气之间的交替。(4)流音之间的交替。(5)同部位鼻音之间的交替。(6)词根加前缀音或加后缀音。(7)词根声母和元音之间加中缀。(8)长短元音之间的交替。(9)小舌塞音和舌根塞音之间的交替。(10)带次要音节的词和不带次要音节的词之间的交替〔31〕。从对高诱不多的音注异读材料分析来看,有两点结论可以得到肯定:

1.上古汉语无疑是存在形态变化的

从高诱音注异读材料来看,我们可确定以下几种语音现象与形态有关:(1)前缀*s与前缀*之间的交替。(2)前缀*s与无s前缀之间的交替。(3)后缀*s与后缀*之间的交替。(4)后缀*s与无s韵尾之间的交替。(5)去声与其他三声之间的交替。

高诱音注异读主要涉及的构词词缀有前缀*s、前缀*、后缀*s、后缀*。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将各类词缀的构词功能概括如下,即:

前缀*s是一个致使动词前缀,具有致使功能。与之相对的是前缀*,是一个非致使动词前缀,具有非致使功能。两前缀常常通过语音交替实现语词致使功能、非致使功能的语法意义转换。

后缀*s语法功能较多,有表示非自主动词、及物动词、动词完成式、施与指向功能及动转化与名谓化功能。其中动转化、名谓化功能并不冲突,对此金理新已有详细论证〔15〕,兹不赘述。后缀*与后缀*s相对,具有表示非自主动词、不及物动词、动词现时式功能。在这三类语法意义上,两后缀有交替关系。

2.异读与形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潘悟云认为,古代汉语随着形态的消失,异读大部分也消失了〔5〕。形态与异读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确实,高诱音注中的“渔”字在高诱时代当还有两读,可到了中古,从韵书中保存的资料看就没有异读了,这跟它区别语法意义的形态音变消失不无关系。可见,语音的日趋简化导致异读无法存在,上古汉语的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就随之消失。可以说,语词异读与语法形态两者之间存在着相生相灭的关系。

(感谢冯蒸教授、金理新教授的指导,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文中错漏部分概由作者自负。)

参考文献:

〔1〕沈建民.《经典释文》音切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3,197.

〔2〕王 力.古汉语非使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C〕∥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85.

〔3〕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M〕.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1962:80,77.

〔4〕包拟古.原始汉语与汉藏语〔M〕.潘悟云,冯 蒸,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33,33.

〔5〕潘悟云.谐声现象的重新解释〔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4):59,59.

〔6〕梅祖麟.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63.

〔7〕舒志武.上古汉语s前缀功能探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8,(6):98-105.

〔8〕梅祖麟.上古汉语*s前缀的构词功能〔C〕∥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23-51.

〔9〕郑张尚芳.上古汉语的s头〔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4):10-19.

〔10〕潘悟云.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2):48-57.

〔11〕Pulleyblank,Edwin.Some New Hypotheses Connerning Word Families in Old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973,(1):111-125,111-125.

〔12〕William H.Baxter.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M〕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Berlin,1992:218-220,218.

〔13〕龚煌城. 从汉藏语的比较看上古汉语的词头问题〔J〕.语言暨语言学,2000,1(2):51-62.

〔14〕沙加尔.上古汉语词根〔M〕.龚群虎,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3-88.

〔15〕金理新.上古汉语形态研究〔M〕.安徽:黄山书社,2006:288,371,360,321,17,293-320.

〔16〕郭庆藩.庄子集释〔C〕∥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156,156,323,146,980.

〔17〕阮 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288,135,1865,2666,2495,2525,1240.

〔18〕金 鹏.藏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34.

〔19〕马庆株.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60-191.

〔20〕Maspero,H. Préfixes et dériveation en chinois archaque〔J〕.Mem. Soc. Ling.de Paris,1930,(23):313-327.

〔21〕Axel Schuessler. What Are Cognates and What Are Variants in Chinese Word Families?〔C〕∥何大安.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今通塞:汉语的历史与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3:225-245.

〔22〕周祖谟.问学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6:101,93.

〔23〕王 力.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J〕.语言学论丛,1980,(6):6,3.

〔24〕黄坤尧.音义阐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3,16,23.

〔25〕梅祖麟.四声别义中的时间层次〔J〕.中国语文,1980,(6):427-433,427-433.

〔26〕Stuart N.Wolfenden.Outlines of TibetoBurman Linguistic Morphology〔M〕.London:Royal Asiatic Society,1929:58.

〔27〕吴安其.汉藏语的使动和完成体前缀的残存与同源的动词词根〔J〕.民族语文,1997,(6):21-32.

〔28〕刘 芹.《经典释文》“过”字音义辨析〔M〕.语文学刊,2009,(5B):165-167.

〔29〕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30〕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8.

第8篇

论证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

韩建业说到,“早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是个很大的课题,这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严文明先生和张光直先生,我只是在前辈的基础上,将这个课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小步。”他认为,我们每天都在说“中国”,但最早的中国多大范围什么样子,什么时候又如何形成,恐怕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时候,多数人也只研究社会复杂化到什么程度,而不关注“中国”本身的内涵和外延。

受严文明先生的影响,韩建业在2005年就明确提出“早期中国文化圈”及文化意义上“早期中国”的概念。2010年,他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研究”的过程中,提出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正式形成于距今6000年前,有着以农为本、稳定内敛、整体思维与祖先崇拜等特质,存在有主体、有中心的多元一体文化结构,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文化连续发展进程。

梳理全国史前文化谱系

“早期中国”研究基于韩建业多年以来对中国先秦时期文化谱系的梳理。他认为,考古学文化谱系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韩建业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一开始只是对湖北、河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研究,后来逐渐扩展至全国范围内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甚至早期铁器时代。

韩建业在硕士求学期间曾完成的《王湾三期文化研究》一文堪称经典,主要对王湾三期文化的分期、类型和对外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禹征三苗”在考古学上的表现和与夏文化形成的关系,他也因此获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颁发的首届“苏秉琦考古学奖”。此外,韩建业于2007年出版的《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一书,被恩师严文明先生称为“关于新疆史前考古的第一本专著”,其中他首次提出“公元前1300年左右新疆已进入了铁器时代”的观点,该书被评为当年的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

提出三大模式

2000年,韩建业完成博士论文《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对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聚落形态和人地关系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研究,首次提出社会发展的“北方模式”概念。论文在考古学领域内首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同名专著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3年,韩建业在《略论中国铜石并用时展的一般趋势和不同模式》一文中提出,除了社会分化有限的“北方模式”外,还有社会分化严重的“东方模式”和介于二者之间的 “中原模式”。韩建业认为,三个模式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对于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绵延不断有很大影响,而“中原模式”井然有礼、生死有度、质朴之中、兼容并蓄,成为了中国文明的核心模式。

探讨北方地区人地关系

气候变化敏感的北方地区的人地关系一直是韩建业关注的重点。他曾提出先秦时期中国长城地带存在着一条陶器北界线――也是农业与半农业人群和游猎与游牧人群的分界线,论证了距今5000年前和4000年前的气候事件对中国北方地区文化发展和文明起源的重要影响。

2004年,韩建业开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他全面梳理了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和经济形态状况,深入探讨了西北地区先秦时期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项目结题成果被国家社科办鉴定为优秀,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有关先秦时期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和文化发展最全面、最深的综合性研究著作”。同名专著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探索古史传说

韩建业说,在所有研究当中他最钟情的其实是古史传说与考古学的对证研究。他和文物出版社副编审杨新改合著的《五帝时代》一书,建立了五帝时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对应关系框架,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其关于禹征三苗、涿鹿之战等的论点,已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

重绘中西“彩陶之路”

如今,韩建业正逐渐将目光转向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和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目前,他正在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史前时期中国文化交流”子课题“史前时期中国西北地区与中西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就是其中一项。“彩陶之路”是中西文化交流最早通道之一,这一学术新见在2012年甘肃国际彩陶文化节上已经引起学术界瞩目。2013年,韩建业正式发表《“彩陶之路”与早期中国文化交流》一文,其中明确提出“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它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并对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关注首都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

作为一名首都高校的教师,韩建业十分关注北京文化的历史地位、发展演变和文化遗产保护。韩建业于2011年出版的《北京先秦考古》一书,是第一本对北京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发展、聚落形态、经济形态和人地关系进行系统论述的专著。

他于2009年开始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研究,其结题成果被《北京日报》整版报道,影响广泛。值得韩建业可喜的是,2012年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加强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2013年正式颁布《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引领学科专业发展

作为校考古学学科带头人,韩建业教授以自身的学术影响和个人魅力,实现了考古学团队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使得北京联合大学成为国家第一批考古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在2012年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取得与许多重点高校一样的好成绩。2013年,由韩建业带头的考古学团队还被评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韩建业说,高校的科研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教学,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从1994年来到北京联合大学工作以来,韩建业历任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副主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见证和引领了历史学专业从传统史学走向应用史学的发展历程。2013年,由他带领的历史学(文化遗产)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成功新增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

作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韩建业带领团队坚持“人文综合、文理交融,学以致用、实践育人”的理念,打造出了一个面向全校文科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该中心于2009年获批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年正式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团队还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传道授业,善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