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4: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政治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政治教学

第1篇

关键词:价值观 形成阶段 探索

由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实践,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这一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首先,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在满足于是什么,而要深究为什么了,因而高中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布惑巧设学习障碍,干扰学生,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辩,“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下,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阶段,因而政治教学如果过于理论化容易导致学生的在认知上产生障碍,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实现认知水平上的更大跨越。所以,政治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来阐释相关的政治理论,让他们身临其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或高效学习,使他按自己的性向尽可能发展自身潜力,从而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站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学习成功的角度来考虑、选择教学方式,让教学方式成为学习的拐杖,而不是教师讲技和讲艺的展演。

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程标准》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课的建议有:社会调查研究、参观活动、课外讲座、参加生产劳动、军训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撰写小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创新的课程,是在教育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提倡的是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科学、重实践。而综合实践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成长,在参与和合作过程中溶入社会,在认识自我和重塑自我中发展并成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任务要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文摘、百科全书等)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高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与体验等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

再次,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研室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思路,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本学期政治教研组将以有效教研为目标,组织教师围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和编制试卷三个方面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参加校第七届青年基本功大赛为契机引导教师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主要工作要点

1.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协作,加强对备课、上课、复习、考试、考查、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的研究,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2.组织并认真评审政治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提升青年教师在备课、上课、课堂驾驭、作业布置安排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

3.通过走出去,吸收兄弟学校在政治教学中的优势,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协助学校、年级部做好校内的考试工作,认真完成月考、期中考试命题和试题分析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善教学,提高命题水平。

4.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在高一年级开展法律常识的选修学习,一方面既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又为升高二德育会考创造了条件。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各种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时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时事政治;实践生活;改革创新

教育部颁布相关文件对教学课程改革进行指导,指出:确立高中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与延续,更是人格、品质的养成。政治教学改革应适应形势,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一、多媒体的适当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有利于教学的先进设备被用于“百年大计”的教育当中,其中在课堂上最常见的就是多媒体。教师运用多媒体,事先准备好电子课件,省去课前或者课上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在课堂中可以讲解更多的内容,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吸入过多的粉尘导致的肺病,同学们也更能接受电子形式的讲课方式,也更乐于与教师进行适当的交流。

当然在多媒体使用的过程中,一个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课本运用减少。很多时候,课堂上“只见多媒体,不见课本”,多媒体的课件与课本内容多数符合还好,但是很多课件与课本不尽相同,教科书是国家教育部邀请全国名师与教育大家,结合中国教育时机与学生接受程度编纂而成,里面体现了相当多的教育理念与知识点,具有前瞻性与学习性,课本的精细阅读与学习是高中课改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所以要坚持重视多媒体与课本的结合,多媒体的运用意味着课堂中设置问题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对知识进行解读,课本的存在恰恰弥补了这一缺点。在课前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在课上就不会教师提问,学生答不出来的尴尬,教师与学生能更好地相互配合,实现课改的真正意义。

二、时事政治的解读与思考

时事政治教育作为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目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时事政治教育对提高普通高中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克服政治课本内容案例的滞后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高中政治教学而言,缺乏趣味性与时事性,偏重理论的弊病一直存在,让高中政治的教学陷入了“死学”的尴尬境地。传统的高中政治教材比较重视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一旦编订之后,就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与后延性,不能得到及时改版或者重新编订,错失很多经典的时事政治,正是这些时事政治时时刻刻发生在现实当中,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尤其是正值青春年华的高中生,我认为将更多的时事政治引入到课本与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时事政治的了解与讲解,可以清楚地为学生展现出事实发展的真实经过和培养其正确的评价,减免高中生因为年轻冲动而带来的不正确、不客观、不理智的想法与做法。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例如,举行时事政治探讨会,相关的学生讲座与课堂小辩论,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而这些学习方法是目前欠缺的。

三、课堂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高中政治的教学只有从事实出发,从生活入手,才会真正具有感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意义。将政治这个貌似离普通百姓很远的词汇生活化、亲近化,教学用于实践,实践用于生活,政治教学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我们的课本太多的知识太过文本化,空洞的词汇让本来就略显枯燥的政治学科更加难以在学生学习中占到位置,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养成就成为了棘手的难题,这关系到教育的根本问题:实践性。如果让教师从事实出发,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各种政治的术语与问题,相信不仅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生活的灵感,将政治更好地融于生活,将政治的“官方化”变为“大众化”“普及化”。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这个国家政策的实施一定会得到国民的积极响应与理解,政府与民众的和谐程度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某种程度来说,将生活政治化,可以带来社会的变革与文明的进步。

高中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教育部融合了以往经验,形成了适合于高中生教育的课改方案,在课改大背景下,高中政治的科技化、时事化、生活化已经迫在眉睫,有了科技进步的帮忙,时事跟进的案例,生活理性的思考,高中政治教育会向成熟稳健,科学创新的大方向迈出踏实而充满朝气的步伐。紧跟课改,充分利用好教学中的有利因素,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育一定会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贺海东.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

智,2012(10).

[2]史.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理性思考[J].广西教

第4篇

一、高中政治教学评价的原则

1.教学统一性原则

可以说,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人才”,已经无法适应21世纪的发展需求,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复合人才。高中政治课程衔接到九年义务教育上,就是要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探究能力和政治知识的运用能力。政治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不管我们的政治教学评价以何种方式和形态出现,都要与政治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相一致。而协调教学的原则,更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灌输学习模式,只有自觉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2.多元化评价原则

虽然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评价一直都是以考试的方式来实现的,但不可否认考试这个方式过于注重选拔和筛漏,因此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而重分数、轻能力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出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社会和时展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具体来说,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就评价主体来说,一直都是教师在唱主角,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反而被忽略了。其实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还有家长和社会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更加有效和更容易接受的评价方式。从评价内容来看,应当变过去的综合测评为分项考核。对于不同的教学单元,可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和目标。比如理论知识部分,可以注重学生的审美评价;时政知识部分,可以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哲学知识部分,则可以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分项考核的好处在于可以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在某一个部分脱颖而出,增强他们对政治学习的信心,真正达到长期学习的目标。

3.激励促进性原则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考试当成一个筛子,用来甄选查漏,实际上考试的真正目的不应该是这样的,而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学习。通过教学评价,首先应当给学生激励的念想,提高其政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设定一个不高的学习目标,一旦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则要在进行鼓励的同时提出下一个目标。这样就能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客观有效性原则

以学生为本,以客观实际为本,这是新课程下政治教学评价的基础。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够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只是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学生,那是不可能取得教学成功的。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经历和体验都不一样,由此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深度也不尽相同。客观有效的教学评价,要求教师不能死板地按照个人意志和所谓的教材标准去施加给学生。只要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是合情合理的,我们都要给予尊重和支持,鼓励他们养成自我思考的良好习惯。当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上有了提高,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得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之后,会更加努力释放出内心的学习热情,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

二、高中政治教学评价的方式

1.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果想要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加强教学评价的效果反馈,创设出和谐宽松、民主高效的教学氛围无疑是一条必经之路。创设课堂教学氛围的过程应当始终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在保证师生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三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与情感的交流,实现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2.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综合性评价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中政治学科不仅仅是课堂短短40分钟的师生互动传递,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这样的实践活动应当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真正到社会上去体验与实践,然后进行综合性评价。

第5篇

(一)教师观念的落后

1.政治教师对具体的课改缺乏清晰的认识。虽然课改已经在实施当中,但是有些高中政治教师对于课改的目标是什么尚不太清楚,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改革也尚未做到心中有数。目前高中政治教师大多为应付统考和提高高考升学率所累,无暇跟进新的理论的学习;更有甚者还有一些教师满足于当前教学现状,甚至陶醉于传统教学经验,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太注重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也不关心当前学科研究的最新情况。

2.政治教师对所谓权威的标准化答案有很深的依赖感。有些教师习惯在自己设定的思路内将学生规范化,甚至是有创造性地按自己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格式化。在实际课堂教学热烈的讨论中,当众多学生的见解难以评定时,教师就会搬出标准化答案来服众,这属于教师的思维定式。

3.政治教师习惯让学生关起门来学政治。教师不习惯将学生置于困惑状态之中,更不适应把没有结论的问题留给学生,这属于教师的教学习惯问题。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1.过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致使教师难于驾驭课堂。目前,教师仍然受到统测的影响,精力集中于完成教学指标而甚少将心思花在教学改革上。很大程度上,传统的教学只换了形式,而没有换内容,教师的一个标准答案就定格了学生的思维。

2.教学中太依赖教材而没有很好地创新利用教材。新的教科书其实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库,如何有效利用这个资源库,要靠教师充分发挥工作的创造性。

二、怎样解决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树立学生是高中政治教学主体的观念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一言堂,学生收获不大,因此应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训练,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具体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加强知识点评。在发放预习通知单的基础上,让学生阐述自己观点,教师将其列于黑板上。然后,通过传授、分析新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课堂小结之后,请学生点评先列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这样就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下作业设置实践性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知识迁移。

2.开阔学生视野。政治课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内,还要适当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可设置时政快讯栏目,组织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报道,对报道事件及时准确、报道效果反响很好的学生予以奖励。时政快讯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学生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利用课余时间来组织自由论坛栏目等。在这个自由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或辩论、或演说,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论题的设置者、会场的组织者都是学生,教师只是配角。回顾一下,曾有多少热点问题我们讨论过,如:家庭投资与股票、再就业、大学生不包分配、科学幻想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能力。

(二)转变学习方式

若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观察研究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了知识,是机械记忆的还是从题海中打磨出来的,抑或是通过自主的探索研究、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学会的。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我们会在试卷上看到结果的差异。所以,由于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不一,不仅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收获的差异,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大相径庭的。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积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躬亲示范,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

2.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教育家赞可夫有句名言:“教学生会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学生学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

第6篇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认真学习和研究创新教育理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思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并把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教学实际之中,增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觉性。

2.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作为政治教师不仅应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政治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3.创新教育方法。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辅导者、合作者。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会技能,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眼前发展,更要着眼于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学习方法培养,更要注重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师要能够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这一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1.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什么问题都喜欢刨根问底,因而高中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阶段,因而政治教学如果过于理论化容易导致学生在认知上产生障碍,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实现认知水平上的更大跨越。所以,政治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阐释相关的政治理论,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创新的课程,是在教育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提倡的是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科学、重实践。而综合实践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成长,在参与和合作过程中溶入社会,在认识自我和重塑自我中发展并成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任务要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高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与体验等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

3.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必将大大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第7篇

关键词:漫画;高中政治;兴趣;主动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政治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自2004年新课改推行后,打造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成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将漫画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高考试卷及高中政治教材中大量漫画的引入,学生掌握解析漫画的技巧就变得十分必要,同时将漫画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也可以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本文旨在对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1漫画应当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政治是一门与时政热点联系密切的学科,当前出现的新事物、新事件等都会在当年的政治考试中有所体现,基于这一特点,高中政治教学中所选用的漫画应当与当前的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例如“习马会”、“亚投行”、“九三阅兵”等,如果教师在讲经济时仍然讲中国加入世贸、北京举办APEC等,显然是不符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对学生的政治学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2漫画应当具有培养学生情感价值的作用

众所周知,政治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的关键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则予以忽视,结合当前社会现状来看,学生仅仅掌握学科知识是明显不足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成为了只会读书的死机器,对社会毫无益处,故而政治教师在选用漫画进行授课时必须要考虑到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

3漫画应当密切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漫画具有广泛性,各种各样的漫画都有,具有夸张、诙谐幽默的特点。教师在选择漫画进行教学时必须要鉴别该漫画是否与本课所讲知识有关,是否符合高中生的理解范畴等。高中政治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在进行漫画教学时必须要遵循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虽然漫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应当认识到高中政治的教学核心是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漫画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应当是符合教材传递的知识的。

作者:彭国玲 单位:河北省滦县职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鹤堂.论漫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情境;针对性;现实;思维;多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106-01

高中政治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设置。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往往不尽人意,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情境设置的难处,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情境必须为带有针对性的问题设置

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求新知,正如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所说:“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的权利》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出示了这样的一段材料:据苏果连锁超市反映,该店自开业以来,经常发生有顾客拆开食品包装品尝,或是打开其他日用品包装试用,为此一项,每年要损失15至20万元。问:(1)这是不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什么?(2)你还能够列举其他类似现象吗?(3)作为一个消费者,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因此,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学情境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现实生活实际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虽然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由于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就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总有一部分内容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如性格、脾气、素质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提问:这个问题与本课内容有什么关系?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探求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寻求正确答案。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因为这一情境贴近学生实际,有较强的亲和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情境应为学生留出更广的思维空间

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以深刻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只是一种提示和启发,至于问题的答案,应该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和感悟,这样,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果在情境中本身已有老师带有倾向性的提示,这样的情境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这在实践中是不足取的,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教学内容中,笔者出示了这样一个情景:学生王某到南京某小商品市场买礼品,拿起钱某摊上的一只玩具小熊看了看,然后放在原处,而钱某却以王某弄脏玩具为名,硬要他买下,王某不允,钱某当即破口大骂,甚至要动手打他,幸被别人劝住。在别人的劝说下,王某只好自认晦气,买下玩具熊。请评价材料中人物的行为。然后让学生回答,由于从情境本身是看不出明确答案来的,因此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再让学生经过学习、讨论以后来回答,则问题的答案已不难得出。

四、教学情境的设置离不开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地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教学中的师生是教学情境的两个极,教学行为是教学情境的中介。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

五、教学情境的形式要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