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5:14: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微企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从中央到地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备受重视。我国已陆续出台多项鼓励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比如,银监会去年3月下发《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明确以“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拓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为工作目标。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有关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今年4月和6月实施了两次定向降准,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至新的水平。在有力政策的引导下,大型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增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加之小额贷款公司级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使得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二、小微企业融资“贵”依然严重
渣打银行9月17日的“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显示,8月份指数从59下滑至58.7,显示当前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依然较为艰难。虽然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小微企业融资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金价格仍然较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2013年,我国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15%,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为2.25%、3%和1%,由此简单推算,我国资金价格是上述发达国家的2~6倍。
三、小微企业合力破解“难”与“贵”
(一)金融服务同质化趋向凸显,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首先,竞争区域同质化。商业银行因其自身性质,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大型商业银行以其网点众多、覆盖面广、国家信用支持力度较大的优势,一般将其竞争市场定位于大中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拓展业务范围,中小商业银行也将主要业务范围定位于金融体系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以及中小企业的分布较多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而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为不足的中西部地区,商业银行很少会设立分支机构,这就造成了区域间金融资源的不均衡。
其次,业务类型同质化。目前,各家商业银行虽然推出了不同名称的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业务,但各个业务本身性质相似,以抵押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由于产品的创新程度有限,一家银行推出新产品会很快被复制。小微企业实际分布的行业非常广泛,企业经营千差万别,不同类型小微企业对银行金融产品的需求差异较大,银行现有的产品及服务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目前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实行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业经营体制,这阻碍了金融机构间业务范围的交叉和拓展。从商业银行这个角度来讲,分业经营不利于其为小微企业提供组合型、方案式金融服务,无法对多种理财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组合,只能推出单一性的金融服务,从而容易被竞争对手仿效。
(二)担保方式单一,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由于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业务灵活分散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等特点,其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信用信息难以得到有效收集,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而且导致了征信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其在服务中小企业中融资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主要以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贷款,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等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比例有限。但小微企业的资产规模有限,尤其是对于刚刚成立的小微企业,在短期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却几乎没有实物资产用于抵押。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建立金融服务差异化监管机制
1.应适当调高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小企业贷款前期评估风险大,贷前营销和风险控制成本高,贷后的管理与结算成本也很高,适当放宽银行业对小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制定更为灵活的专项管理办法,将有助于引导银行贷款流向小企业。为此,监管机构可以改变对不良贷款的刚性监管的做法,根据自身实力、抗风险抵押能力等指标来确定对风险的容忍度,形成一种贷款利率形成机制,针对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所处区域的不同对客户采取不同的不良容忍度。
2.对存贷比实行动态化监管。
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要受到存贷比的约束。小微企业受发展程度的限制,为银行带来的存款等回报比大中型企业少得多,尤其是对于存贷比相对较高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往往会压缩小微企业贷款作为应对存贷管理限额的对策。为了缓解存贷比监管的困境,可以采取二次差异化的存贷比监管政策。鉴于存贷比仅为银行流动性监管的一个辅助指标,因此可以在适当放宽小企业存贷款比的同时,通过强化流动性比例、备付金率、流动性缺口等监管指标,确保流动性监管不被削弱。
(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1.健全小微企业立法担保体系法律规范。
以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指导,对现有的《担保法》、《公司法》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与解释,就担保机构的性质、地位、准入条件、业务范围、行为规范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使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及运行能够有可遵循的规范。同时,完善与小微企业担保体系相关的配套法律,尤其应严格约束政府在担保业务中的行为,引导政府参与小微企业担保的方式由直接介入向监督管理的转变,切实保障小微担保企业担保机构的独立地位与自。
2.加强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
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指导作用,加强人民银行与工商、税务、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合作沟通与信息共享,建立广泛而统一的信息共享制度,建立共享的数据库;另一方面,加强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加强小微企业诚信教育,培养小微企业的信用意识,加强其对自身管理、财务等重要信息的披露力度,服务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的建设。
(三)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1.完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一是建立基金专门管理机构,建立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二是建立小微企业贷款台账。市、县两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建立小企业贷款台账,对每笔贷款的对象、金额、期限、用途等项目进行记录。并结合当地制定的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办法,对小微企业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得以全面落实。
2.完善小微企业贷款保险制度。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良好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到小微企业融资的各个环节中;中央与地方各部门还应出台财税等优惠政策,对保险、保证机构给予适当补贴,提高进入该领域的积极性。
3.鼓励多方合作,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一是明确各机构风险管控的分工。银行负责申请贷款企业的信用调查、贷款初审以及资金使用监控;保险公司负责银行贷款初审的复核及最终确认,并对企业宏观环境、经营管理行为等情况进行分析跟踪。二是确保保险公司、银行及担保机构所承担的风险比例,银行所承担的比例不宜过低,确保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保证其参与。此外,为了不加重小微企业的保费负担,可适当添加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实现以保险为主、抵押与质押为辅的担保方式,有效实现风险的分担。
(四)完善助力小微金融税收优惠政策
1.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
一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科学界定小微企业,从而更有利于从政策扶持层面上实施公平的扶助;二是针对不同的经济区域,制定有差异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通过优惠税率引导企业增加自有资金,促使其将所获利润进行再投资,并引导外部资金流向小微企业,对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对于民间投资和融资业务明确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税收减免政策。
2.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目前很多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能准确的进行会计核算,企业所得税多采用核定征收。但是,目前由于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竞争日益激烈,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所以应考虑继续降低企业所得税征收率。
3.实行针对性的税收政策。
集群(Cluster)的本意是指相同或相似事物在某地的聚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MichaelE.Porter)于上世纪90年代率先对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理论得到学界广泛认同。通过吸收波特提出的概念、借鉴蒋定福(2012)等人的观点,本文将“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或业务上有关联性、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工具来实现经营目标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聚集体。
2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2.1发展电商产业集群、促进小微企业电商应用的必要性
2.1.1集群有利于电商资源优化配置
首先,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其次,集群能够降低知识、信息等行业资源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社会资源在企业间流动、互补、共享的阻力与成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加快技术扩散;再者,集群的规模优势会吸引外地的技术、资本和人才等经济资源向集群所在地集中。上述这些都恰好是当前力量分散的小微型企业所缺乏的,如果能够将这些条件和资源集中到一个专业化的电子商务集群中去,在软件研发、硬件建设、营销服务、平台服务等内部产业链环节的发展上无疑能够产生其他方式难以取代的效果,能够为小微型企业提供更加集中、专业的电商服务,对陶瓷电子商务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全面、更持续的促进作用。
2.1.2集群有利于促进关联产业发展
集群除了在规模效应和专业分工上更有优势外,还能和景德镇市内外的关联产业组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实现链条上、下游环节之间的充分耦合。专业化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培育,一方面能够使集群与金融、科研、人才服务、物流、会展、园区等环节之间实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则能令处于产业链上游地位的陶瓷等产业得到集群的有效带动和反哺,小微型陶瓷企业无疑也将从中直接受益。
2.1.3集群有利于孵化新企业
处于起步阶段的景德镇电商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依赖新企业的孵化,当然,集群内部的资源分享和技术扩散也能降低创业难度、为创业孵化和发展提供环境和氛围;创业所带来的资源内生优势,又能反过来促进创业资源积累,使产业集群的孵化条件不断改善、形成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新企业的孵化往往伴随着经营模式的创新、升级,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步伐,陶瓷电商可藉此从目前常见的零散网商,向专业化、品牌化的高附加值专业电商服务企业乃至大型陶瓷双边交易平台转型,而这些都是非常适合当前区域内小微企业现状的电商服务平台。
2.2发展电商产业集群、促进小微企业电商应用的可行性
2.2.1陶瓷电商已有一定基础,产业集群萌芽初现
目前,不少陶瓷行业经营者已充分意识到电子商务等新型商务模式的价值与前景,积极开展电商应用的企业比比皆是,电商在小微陶瓷企业中的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效。以目前小微陶瓷企业最集中的平台“淘宝网”为例,网站中的陶瓷网店以来自景德镇的为数最多,而且“上架”销售的景德镇陶瓷产品多达38.12万种(2013年数据,同期来自外产区的产品数据是:唐山陶瓷1.38万种、佛山陶瓷2.47万种、德化陶瓷2.71万种,相比之下无疑差距显著),而且在工艺、功能、艺术设计上更富特色,区域品牌网上知名度更高、口碑更好。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认为景德镇事实上已在小微陶瓷企业自发开展电商应用的基础上,拥有了处于萌芽阶段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虽然集聚程度与专业化程度有限,但也已为专业化电商集群的培育升级打下了关键基础。
2.2.2景德镇陶瓷优异的区域品牌与资源禀赋
依托陶瓷这一传统特色产业的千年积淀,即便是力量薄弱的小微型景德镇陶瓷企业,也能依托人力(例如庞大的艺术设计和工艺、技术人员群体)、物质(例如原料、机械、模具、窑炉等)等方面的资源禀赋条件为陶瓷电商产业集群构建起产业链上游环节,还能为其直接提供价值不可限量的区域品牌;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在信息化环境下能更为快、更充分地为电子商务集群带来差异化优势,使区域品牌有效内化为集群品牌,让集群内每个成员都受益匪浅;当然反过来看,集群化的电子商务在规范、创新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广度上的优势也有利品牌的维护、发扬,实现区域品牌价值的可持续增长。此外,在企业孵化的层面上,丰富的景德镇地域文化资源、以亲情与乡情为纽带的民间人际关系网络和信用体系等亦能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创业者的社会资本,从而有效促进新企业的孵化。
3促进景德镇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提供思路明晰的政策支持
从国内电商发达地区的既有经验可知,小微企业的电商应用与专业化电商集群的加速发展需要得到综合、连贯、稳定的政策扶持,这种政策以不同政策领域中的单个手段与目标兼顾、协调为特征,政府需要发挥其整合作用,以使不同领域的政策相互协调,确保提供有利于集群发展的框架条件。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过程中,地方政府首先明确思路与定位,能够作出长远规划,例如,应根据景德镇市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处于萌芽、成长阶段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定位为紧密联系地方特色产业的区域性孵化型产业集群,以便有的放矢地优化政策措施。在厘清思路和定位后,还须尽快推出各类成文政策和实际措施;例如,在政策的制定上,应在贯彻落实上级政策的同时,提出专门的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与规划,明确行业标准与规范建设。在具体的扶持措施上,则应将上述政策、规范落到实处、做出成效,例如对电子商务创业与投资行为开通“绿色通道”、提供税费以及融资便利,允许电商企业与小微陶瓷企业优先享受技术成果推广、转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等。
3.2完善电子商务产业所需的基础资源与配套条件
首先,应加强专业电商企业、陶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产业园区等主体间的合作关系,为陶瓷电商的发展更有效地提供知识、技术、人力等必需资源;其次,还应改进投融资环境,利用日益完善的政策条件创办、引入各类社会性投融资机构和担保机构,鼓励和引导市内外机构加大对小微陶瓷企业和电商创业企业的投资力度;再者,应注重专业服务机构的引进与建设,引进专业的电子商务咨询机构、技术中介和法律援助机构;此外,区域内高校开展的电商人才培养工作也应得到更切实有效的扶持。
3.3建设孵化器平台
如前所述,景德镇市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有限、专业企业数量不足,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可定位为孵化型产业集群,而孵化器(Businessincubator)正是可以进一步加强集群企业孵化能力的组织形式。孵化器是一种为企业孵化提供空间与资源的新型组织,可以为处于孵化、初创阶段的企业提供必需环境(如场地、设施)与氛围,同时能便捷地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外包服务、知识产权与技术专利交易中介等资源,降低企业孵化的风险和成本。根据外地经验可知,陶瓷电商孵化器的建设,在初期可以政府为主、仰赖社会协作,也可直接在高校、科研院所内部或周边构建孵化平台,更好地实现产学研三结合;在孵化器发展成熟之后,则可逐步引入社会资本,组成以企业为主、兼顾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的股份制治理结构,实行公司化运作。
3.4培育、引进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各大商业银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准备大力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以拓宽业务渠道并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核心,绑定供应链客户群时,却发觉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商和一些有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开始借助其自身的平台和多年累积的交易数据和客户数据占领了小微企业融资的一席之地。目前,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正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对众多供应链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社会上的借贷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整合,并且为进一步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打下坚实的硬件设施基础和软件流程操作基础。互联网平台提供商比如以P2P为代表的拍拍贷和阿里小贷,一些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企业比如京东商城开发了其自有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其他主流的电子商务企业比如苏宁易购和亚马逊等也将自身的电商平台向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转化并逐渐开放,面临传统商业银行融资难的情境,小微企业更倾向于这种最新的融资模式并纷纷入驻这些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12年,P2P网络贷款服务平台已经超越了200家,其平台Online业务的交易额度已经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而参与其中的投资者的人数也超过了50000人次。由于统计的仅仅是“线上”业务,加上无法准确统计的“线下”业务,交易总额的数量还将是“线上”业务的数倍。京东商城在2012年年末开始向广大小微供应商推出其供应链金融服务,并向各大商业银行取得总计高达5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包括:订单融资、入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委托贷款融资;京东商城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到2013年为止已经向广大小微供应链提供了近80亿元的融资规模。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的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P2P网贷和电子商务企业主导的小微企业融资,相比于已经出现的以银行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模式不同,其主要依附的手段是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如移动支付、大数据挖掘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依托其交易平台上庞大的交易数据和客户信息,促进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有效融合,通过出色的信息技术使得资金在整个过程中得到更充分的使用,同时由于信息的透明性可以降低资金风险,形成面向供应链上游到下游的综合集成的金融服务,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闲散的资金,其信用保障则来自于平台企业的信用和相关部分的监管。而传统的银行为主导的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则侧重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的引入,即“1+N”模式,对处于供应链不同层次的企业提供以核心企业信用为担保的存货抵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服务,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银行雄厚的资金资本。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融入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操作理念的发展空间十分可观,特别是处于供应链纵向延伸方向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巨大的,且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灵活性和弹性,对于供应链垂直方向细分的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或专业化的互联网网贷平台开发较为快捷便利,能够满足供应链上小微企业的融资个性需求,这种模式将是今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之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具有更便利的特点,简化了传统银行主导的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用评定等手续,其交易成本低、资源配置效率高等优势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由于互联网金融直接面向具有融资需求的广大小微企业,其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者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挑战,以往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收到了新兴模式的挑战,也为各商业银行的下一步融资服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如今各大银行也纷纷试水,改进传统的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是最早将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进行线上平台化的商业银行代表,除此之外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以及兴业银行等也开始将其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形成了以银行供应链金融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商业银行发展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同时,已经开始走向向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道路,由于电子商务平台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线上交易数据,也构成了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信息基础,而银行所需正式电子商务企业所拥有的这些数据信息,两者供需匹配,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合作,比如京东商城已经进行了POP平台的发展,主要是为各大小微供应商提供短期贷款和其他融资服务。因此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已经成为未来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发展的趋势,且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诸多可行的供应链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本文提出若干具有可行性的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创新模式的发展方向。
二、面向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
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目的是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解决在其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其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资金流不畅或融资渠道狭窄所导致的核心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周转和公司运作效率的问题,让企业从上游的采购、生产等环节到下游的销售、回款等环节的每一个运作流程都能顺畅进行。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关注嵌入小微企业供应链的各项融资成本和结算数据,根据这些成本信息对供应链的整体成本形成过程构造出优化策略方案,而此方案的组成则是由融资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以及具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共同在信息技术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平台上公共完成的。在由核心企业和小微企业组成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包括银行或者互联网金融平台商最关注的往往是供应链中最具资信的核心企业,而其所面对的服务对象则是与核心企业的交易关系稳固的长期合作的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所依托的正是供应链中的大型产业集团,利用其对大量上下游小微企业的数据掌握能力和其自身对金融市场、金融行业的风险分析和控制的专业技能,对其所要进入的供应链融资项目进行系统而整体的分析和全面的风险评估,特别是在风险控制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对核心企业的较为系统全面的资格审查,同时亦会针对供应链的上下游具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客户进行真实性的审查和涉诉检查。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还会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要求核心企业为每一笔融资款项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并要求核心企业承诺承担连带担保的责任。根据互联网金融的不同范式,我们提出下列细分的具有可行性的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企业融资方案:(1)核心企业担保下的小微企业P2P网贷存货质押融资模式。首先,有融资需求的供应链企业需要在P2P融资平台进行初始注册从而成为会员。P2P网贷平台提供商可以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为担保(很多情况下,供应链核心企业本身即可作为P2P网贷提供商),在考察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需求后,将供应链企业信息和核心企业的担保信息通过网络给放款人;或者平台提供商通过搜集大量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需求信息,将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并为一单向银行提出融资需求并以各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作为担保。核心企业担保下的小微企业P2P网贷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主要的适用企业为交易信用较高的企业,这种模式本身也引入了核心企业的资信,对于信用较好的小微企业来说能够使其资金占用进一步减少,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业务线上化,信息较为透明,风险较小。(2)核心企业担保下的小微企业众筹存货质押融资模式。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利用互联网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此模式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主要参考万科的房地产众筹模式,有融资需求的供应链企业在P2P融资平台进行初始注册后。P2P网贷平台提供商可以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为担保,在考察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需求后,将供应链企业信息和核心企业的担保信息通过网络给放款人,其中放款人可以是需要购买此产品的客户,而放款人通过众筹购买此产品可以享受折扣优惠。这类产品适用于价值较高,使用周期长的产品同时能够使得交易的时效更强,周期更短,同时能够盘活企业资金,且整个流程线上化,信息透明风险小,同时终端客户可以享受较高的折扣优惠。通过核心企业缴纳保证金和承诺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形式,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供应链融资可以获得更加稳定和更加优质的供应商,避免在销售的旺季出现因为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中断而出现产品断货的尴尬局面,这些互联网融资创新模式实质上间接地提高了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经营收益。
三、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融资策略
相比于分散的单个中小企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在其他金融机构处获取较高的授信额度和信用评级,可以以更低的利率获得资金支持,同时利用核心企业担保来降低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既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新的融资渠道以弥补供应链中的资金薄弱环节,又能使互联网平台从金融增值服务中获得利润回报,实现多方共赢。(1)在核心企业担保下通过电子订单进行抵质押融资模式。担保方式主要是采用缴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可追加抵质押担保或第三方保证。交存保证金的具体比例按照申请企业的评级结果确定。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与进行交易往来的小微供应商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小微供应商与核心企业进行交易后可以生成电子订单,由小微供应商通过电子订单在线上想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商申请订单融资,互联网金融提供商对小微企业和其所在的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进行资信审核后可以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电子订单抵质押融资的还款来源为该订单的业务销售回款,属于自偿易融资。这种融资模式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商的风险要点在于电子订单的可靠性和对订单产品价值的评估。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交易信用记录较好,产品价格较为稳定的小微企业。通过电子订单抵质押模式,小微企业可以减少企业资金占用。(2)小微企业P2P应收账款池融资。由于供应链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其经常向上游小微企业供应商延长账期,形成了小微企业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小微企业可以把应收账款通过转让或质押的方式转移给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商,平台提供商在对众多核心企业进行信用考核的情况下,并通过核心企业核对应收账款信息后为小微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对于同一供应链上的众多小微企业来说则是应收账款池融资。这种模式与明保理模式是相似的,其担保基础是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资信。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商其实是代替供应链核心企业垫支货款,对于那些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的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这种融资模式较为适用。(3)在核心企业担保下向互联网金融平台申请委托融资款项。这种模式需要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商的合作,有供应链核心企业向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资金,由互联网融资平台依托其积累的客户信息和数据项供应链上符合资信条件的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款项发放。这种模式中互联网金融提供商仅仅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合作伙伴而获得手续费等中间费用,风险较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核心企业提供了自由资金,担保方式则根据小微企业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同时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商的合作可以掌控的小微企业的历史海量的交易信息和数据,也可通过信息对接直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自己进行自由资金发放,较为灵活方便。这种融资模式类似于阿里金融,其通过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形式来向其阿里巴巴、淘宝以及天猫商城的商户来提供小额贷款。对于依附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来说,通过互联网金融获得供应链融资的效率更高,能够迅速为其自身打通资金瓶颈,提升资金周转率并以此来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更加加固其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关系,使得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四、结束语
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的稳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进步、繁荣市场等绪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小微企业自身特点注定其有着不可弥补的缺陷,企业资产规模小,产品尚不能被市场完全接受,经营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资金实力有限,这也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资金问题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在传统金融体系下,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均衡直接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互联网金融模式却可以拥有海量的信用信息,同时融资业务成本低,交易方式灵活,业务处理高效。这正与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相适应,显著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新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微企业融资对传统金融的依赖,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出路。
二、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对小微企业信用管理的要求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基本依托。3G、4G为特点的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更是为互联网金融业提供了发展提供的技术支持。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6月份,我国网民近5.9亿人,手机网民数近4.6亿人。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在互联网行业已非常成熟,谷歌和百度每天要为上10亿的网页和图片建立索引。任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都会与其他主体发生联系,凭借在大数据挖掘和批量信息处理上的核心优势,互联网拥有海量的客户基础,传统的交互方式被互联网交互方式所逐渐取代,通过互联网信息搜集,可以迅速、全面地了解企业实体或个人的资产、信用状况。互联网金融突破了传统金融模式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小微企业上网就可以找到融资机会,成为融资模式转变的受益者。与传统银行业关注企业财务报表,关注报表中的财务数据、分析财务比率这类“硬信息”不同,互联网金融将关注的范围扩展到报表之外,更加关注各种各样的非财务数字化的“软信息”。“软信息”与小微企业主个人的日常活动相关,有网络社交信息如博客、微信、微博,有个人网络消费,如每月大致支出金额、消费分类、消费时间。都是在网络上留下的个人大量零碎信息,单独获取其中一小部分,无法挖掘出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但是把这些大量的零碎信息串联成一个整体,就可以形成其个人特征,如性格、兴趣、生活习惯、价值观、对风险的态度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从中推断小微企业主的财务、生活状况,对其进行融资风险评判。这也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微企业应顺应当前金融环境的改变,将信用管理的范围从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硬信息”数据,扩展到企业主个人产生的所有“软信息”。
三、小微企业“软信息”信用管理的改善途径
1.培养“软信息”全面管理意识。
小微企业的信用管理,不应局限在企业财务报表传统银行业关注的财务数据硬信息,而应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培养企业“软信息”全面管理意识。信用管理范围不仅包括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结算,还有小微企业主、主要经营者个人在互联网留下的信息,如生活服务类网站积累的个人消费金额、消费习惯、消费种类、车房贷、个人进修、学习深造等数据,这些大量的网络信息就是非标准化的信用“软信息”,可以完整真实地反映小微企业的个人信息,对其信用评级影响重大。这也意味小微企业要对其留下的一切“痕迹”的后果负责。从小微企业员工角度,应及时改善个人不好的生活、消费习惯,着力塑造积极向上、诚信理智、富有素养的个人形象。对小微企业而言,应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设计、建设,重视企业的社会形象,这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2.投放企业“软信息”广告。
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对使用广告的目的,仅停留在向消费者宣传其产品的层次,作为营销的管理手段。其实不然,广告投放的范围不应局限于产品,小微企业形象、营利模式、独有的文化都是企业向社会传递的信息。世界主要征信机构使用仓库、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多样的增值产品,这也是我国大数据处理公司未来要增加的营利渠道。小微企业应顺应变化,增加在大数据公司的广告投放,将信息传递方式从企业传递增加到第三方网络传递,能更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
3.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的竞争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场,小微企业要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胜利突围,不仅依靠优质的产品,诚信的服务,在对产品、消费者负责的同时,更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好事、坏事都可以瞬间传到千里,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建立起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企业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走出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如文明创建、环境保护、走进校园活动,可以向社会展示责任心;敬老帮困,关爱留守儿童,资助希望工程,可以向社会传递爱心,这些非财务“软信息”都会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
4.小微企业抱团方式信用管理。
(一)注重微博内容建设,创新微博信息方式
“眼球”经济时代使用营销手段最主要的就是捉住消费者的眼球,吸引粉丝的眼球成为微博营销成败的重点,如何让消费者在众多的信息中注意到自己企业的有关信息。因此,微博营销要有特色的信息,这样才能增强用户的浏览体验;通过与“粉丝”的互动,了解消费者的喜好,让消费者积极参与,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给他们愉快的互动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在关注企业微博内容时,为企业传播信息,将产品和品牌信息传播给身边的朋友。只有这样,企业的关注度和知名度才会越来越高,营销效果也越来越好。
(二)灵活把握热点事件,借势事件营销
企业营销应当结合社会热点新闻和产品特色,借助形势或者制造形势来提高自己的名声,引起大众的关注,发挥营销作用。借势的意思就是,企业应当利用当前的社会热点、明星人物或者重大事件等,举办一系列有关企业的活动,来传播企业的信息,推广自己的产品;而造势就是指企业有目的地组织、策划和制造新鲜事件,引起消费者和大众的关注,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企业微博营销是一种当前流行的、新出现的互动营销手段,它经常利用或者自己制造有价值的社会新闻,来提高营销效果,最后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三)加强微博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培养参与者媒体素养,微博信息的监管也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和标准。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应法规政策;其次,微博运营商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最后,微博用户也应当做到自我监管。用户既是微博的信息源,也是信息的受众,所以应当对自己的信息负起监督的责任。此外,用户之间也应该相互监督,提高监管效果。例如,现在很多微博和社交网站都设立了举报功能。尽管我国政府对网络信息从严监督,但是微博的信息量实在过于庞大,传统的网络审核机制、敏感词过滤系统等不能完全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所以也剥夺了一些用户自由消息的权利。因此,只有提高监管力度,改善网络环境,提高参与者“维护网络,人人有责”的意识,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营销信息顺利地从信息源传播到消费者眼中,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二、结语
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同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本文将消费方式解释为消费者购买产品、进行消费的渠道和方法。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是逐渐变化。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居民消费完全是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采取按票供给、按需分配的计划消费方式。国家整体供给有限,供不应求,消费者以被动性计划消费为主,缺乏自主性消费,消费被动。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居民消费能力得到释放,消费方式开始向多样化发展。这一时期,居民消费自主性提高,但是市场消费品供给相对不足,社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改革开放后消费方式摆脱了原有的计划消费,消费者可以通过商超、卖场等销售终端进行消费,消费方式渐趋多样化,消费者主动性加强。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居民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自主性和选择性更强,消费者已成为了市场核心。加之便捷的互联网工具,消费者既可以通过超市、专卖店等实体终端进行消费,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互联网虚拟终端进行网上消费。消费者拥有绝对的消费自,消费方式多样且向虚拟终端发展。
二、消费心理变化
消费的最基本作用就在于满足消费者的物质生活需求,然后消费才会表现出精神层面的需求。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也不仅仅局限于生存消费,面子消费逐渐增多。加之中国人“爱面子”的传统,消费的攀比心理、面子心理成为消费者的重要消费动机之一。近几年,国内高档品消费、奢侈品消费以及种种“炫富”性消费,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面子消费的表现。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品的丰富以及消费渠道的便利,使得消费者消费同时又出现一种随主流、跟趋势的“从众消费”现象。一部分人的消费引领甚至是代表整个社会的消费潮流。这种消费心理反映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整个社会消费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人的消费行为影响整个社会消费趋势。但是,在居民从众消费的环境下,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尤其是较为年轻的消费群体,消费不仅仅是满足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体现个性、彰显与众不同。个性化消费的发展代表了消费新的发展趋势,消费更加趋于个性化和差异化。消费者消费行为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体现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新发展,这需要企业适时地调整营销策略来适应消费行为变化的需求,制定以消费者为核心,突出顾客需求的以4C为基础的营销策略。
1)消费者。
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真正的做到以消费者为核心,时时关注和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营销策略要转变思想,认识到营销的核心是消费者,不是产品。
2)成本。
企业营销要考虑到企业的成本问题,但是这里的成本不仅仅是企业成本,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成本。也就是消费者购物时所花费的体力、精力、时间及购物风险等方面的成本。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既要考虑消费者成本、还要考虑企业成本,以此制定合理的价格。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销售渠道,提供优越的售后服务等方式都是降低成本的方式。
3)便利性。
消费便利性就是指方便消费者消费的,降低消费的时间成本,体力和精力成本。这就要求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要考虑到方便消费者。在渠道、终端建设等方面尽量的靠近消费者、便于消费者的购物。尤其是,营销策略的制定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借助网络的力量通过便捷的手机APP、购物网站等线上力量,再借助便利的物流和交通,最大程度的接近顾客方便顾客。
4)沟通。
关键词:资源获取机制;基于关系的资源;经济租;经济利润
1引言
以Barney的“战略要素市场”理论为代表的一些资源基础论学者认为,资源获取机制是一种创造经济租的主要机制[1]。这种理论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获取能产生经济租的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唯一的:它必须通过应用优越的资源获取能力在资源市场胜出,即系统开发出比资源市场上其它参与者拥有更准确的预期资源在未来的价值的能力。
这种基于资源的观点有一个重要的暗示:资源获取机制创造经济租的活动在实际获得某种资源之前就发生了———拥有优越的资源获取能力的企业,运用他们的技能去识别哪些资源是成功所必须的,哪些不是,以便他们能够获得前者而回避后者。与此不同的动态能力的观点[2~6],则强调另一种经济租创造机制的重要性,即能力构建机制。按照能力构建机制,经理们设计并构建组织体系以提高企业所获得的资源的效率。动态能力论者认为,如果企业在购买资源上获得成功,而企业的能力在这些资源上又能发挥提高生产率的作用,那么企业的能力才能产生经济利润。Makadok通过研究这两种机制的差异后认为,资源获取机制在资源获取之前对企业经济利润产生作用,即使这些资源的购买行为实际上并没有发生也会产生同样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能力构建机制仅仅在资源获取后对企业经济利润产生作用[7]。这是因为资源获取机制在决策方面能产生影响,而能力构建机制则在资源的具体配置上发挥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对企业经理们来说无疑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至少能够比以往的一些理论更直观地指导他们选择如何在两种创租机制中分配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Makadok[7]和以往的一些资源基础论的研究一样,仅仅只阐明了资源获取机制能够确定所获取资源的效率空间,但他们并没有进一步阐明确定企业效率空间的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弄清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企业对某种资源的认识随着其应用方式的变化存在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而企业资源效率空间也是会不断被扩展的。显然,这直接影响了企业能力构建机制的创租目标。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企业资源获取活动与资源效率空间的拓展过程。
2.(基于关系的资源与企业资源获取行为)几个主要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区别
对企业资源进行分类,不得不涉及到如何看待企业能力的问题,因为在资源基础论及动态能力论的许多文献中,研究者几乎都把企业能力看作一种特殊的资源[8,2,6]。尽管许多学者在定义资源的时候往往把能力归入企业资源范畴,但同时他们又常常把能力与企业的其它资源加以区别,并在具体阐述其理论时将能力放在了与企业其它各种资源并列的地位上。例如,Miller&Shamsie[9]把能力与企业其它资源的区别概括为“系统化”的资源与“分离”的资源;Brumagin[10]则称它们为“高水平”的资源和“基本”的资源;Black&Boal[11]则把它们解释为“微量”资源和“结构性”资源。这些描述说明企业的能力与一般资源是有明显区别的,并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着完全不同的作用。通过分析关于企业资源的各种定义,我们可以初步勾勒出企业资源的基本特征:它是有价值的、相对稀缺的、可交易的并能够以不同的形态存在。而企业能力则是配置企业资源的潜力,通常是综合性的,运用组织化的过程去实现一个预期的结果[2]。Teece等[6]认为能力的特征是“不能够买卖,除了把整个企业购买,或者买下一部分或多个分支机构”。Makadok[7]则更为明确地指出了企业能力与资源的区别:它(能力)存在于组织及其业务流程之中,因而它是属于具体企业的,只能在同一组织中的下属单位发生适度自我复制而不能轻易发生组织间的转移;如果整个组织完全解散,那么企业的能力就会消失,而企业资源却可以残存在它的新的所有者手中。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资源和能力的本质区别:企业资源是某种状态构成,而企业能力则是资源的不同状态构成之间的转换过程。因而,把企业能力从企业资源范畴之中划分出来是完全必要的。由此,我们可以分别给出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定义。企业资源是一种具有独立的静止状态特征的、有价值的、稀缺的生产性要素;它可以是有形的、无形的或者依附于有形的实体以数据、规则等形式存在;它可以按某种具体的标准度量其绝对值,并能够在不同所有者之间进行交易。企业能力是企业识别、理解、积累、运用和创造关于资源的知识的连续性过程,它依赖于各种资源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而存在,并随有关资源的知识的累积数量、结构和品质的变化而增强或减弱;由于它只能存在于企业一定组织结构下员工之间的集体行动之中,因而只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而无静态的属性,不能进行静态的绝对数量的测度,只能对其发挥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相对水平的评价。所以,企业能力只能在具体的组织结构中进行构建、调整,而不能在不同组织之间进行转让。
2.2企业资源的分类
从上面我们对资源的定义可知,资源有许多种类,从形态上看,既存在有形的资源(如,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源),也存在无形的资源(如,品牌声誉),还有一些以数据、规则等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资源(如,技术资料和企业规章制度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一般性分类,是从可识别性角度把资源分为:物质的、人力的、财务的、技术的和信誉的[8,12]。为了有利于阐述某种理论,也有研究者按照某种原则,把形态各异的资源进行归类并赋予其特殊的类别属性。如,Miller&Shamsie[9]根据资源被模仿时遇到的障碍性质的不同,而把资源划分为“基于所有权的资源”和“基于知识的资源”。
李垣,刘益[13]针对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内在联系,把一些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定义为“基于能力的资源”,而把企业的优势能力定义为“基于资源的能力”。我们为了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企业资源获取机制及其创租的过程,也采用特殊分类方法对企业资源进行分类,以便在此基础上清晰地分析一些问题的相互关系。基于能力的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集合体,企业通过积累过程获得新知识,新知识逐渐融入到企业的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成为左右企业未来知识积累的主要力量[14]。从某种资源所包含的知识在企业内部逐步系统化的过程来看,伴随企业的资源活动至少要经过由信息到知识(经过逻辑加工的信息)积累这两个阶段。没有最初关于某种资源足够的有效信息,就不会有企业对这种资源的获取决策,也就不会有后来伴随这种资源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关于这种资源的知识的积累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企业资源依据信息和知识这两种属性划分为两类资源:基于关系的资源———关于某种资源的信息,它一般要通过各种关系获取;基于能力的资源———关于资源的知识积累、运用和创造形成的新资源。企业的信息和知识既可能来源于企业外部,也可能产生于企业的内部。因而,基于关系的资源包含了企业内、外部各种正式非正式、长期或短期、固定或暂时的各种关系传递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包含了企业所有其它资源自身及其生产活动的信息,与公共渠道传递的信息相比,这种信息包含了较多传递者的私人信息(价值),它显示了资源能“做什么”以及“可以怎样做”。
3基于关系的资源与企业资源获取机制
Stonier[15]认为,凡是投入生产性劳动的地方必定需要投入信息。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只不过这种资源必须和其它资源有效地结合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比如,无用的资本加上有效的信息才会成为赚钱的投资。从这一点上看,信息具备创造经济租的潜力。考察某种资源与其相关信息结合而发挥作用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它通常存在两个必然的阶段:资源尚未进入企业资源系统阶段和已经进入企业资源系统阶段。我们因此把资源在这两个阶段时与其相关的信息区别为“做什么”的信息———即用途信息和“怎样做”的信息———即方法信息。
3.1资源获取行为与资源的用途信息
企业获取某种资源的用途信息通常产生于这种资源尚未进入企业的生产体系之前,这时,该资源既可能存在于企业外部,也可能存在于企业内部。不论这种资源对企业来说是全新外部资源,还是可以产生新的用途的内部潜在的资源,企业在决定是否对这种资源进行投资时,其决策主要受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的影响。如果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与企业存量知识的逻辑结构相协调,并与企业生产目标相一致时,对企业来说,这可能就是一种“好资源”;反之,则可能被认为是不太好的资源,甚至是一种“坏资源”,从而采取回避的态度。以上这两种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决策者知识分工为主导的企业现有知识存量与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相结合而产生的对该种资源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这种评价能否达到企业现时的效率标准,决定了企业是否会获得这种资源。对外部资源来说,就是值不值得投资;对内部来说,就是员工自主的非官方价值活动(如,合理化建议、革新改造等)是否适合转化为企业官方活动的问题。显然,无论是否实际获取这种新资源,企业对这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认识,多少都会给企业现有的存量知识库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至少会部分地进入企业知识积累的过程,从而影响企业及其员工的知识结构。客观地讲,企业资源获取行为的对象都是已经现实存在的资源(不论其现存状态是否达到与企业其它资源相匹配的某种状态水平),获取了一些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包括潜在用途信息)仅仅只是增加了企业关于这种资源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利益的判断。如果说这种资源获取活动能够给企业产生经济租的话(无论企业是否实际投资这种资源),我们只能说这种经济租仅与当时企业对这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有关,这种评价并不可能是这种资源实际的效率空间的准确反映。因为,对这种资源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受多方面影响:企业现存知识与这种新资源所包含知识的逻辑关系,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与偏好,决策者知识分工与员工知识分工的匹配,这种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相关度和重要性以及资源市场的不完全程度等。显然,这些因素是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对某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认识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连续开发的过程,能否实施对某种资源的投资,关键在于企业对这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与企业当时的投资标准及经营状态是否相符。而当企业回避这种资源时,企业的资源获取行为产生的经济租仅仅只是来源于企业对这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的初始评价,这是由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带来的。
3.2资源获取行为与资源的方法信息
当企业投资了某种资源后,这种资源就会进入企业的业务流程,由此发挥其预期的价值作用。由于这种新资源的价值在进入企业生产系统的初始阶段,通过用途信息只有部分为企业所认识(企业对该资源的效率空间的认识由此产生)。因而,关于这种资源的知识(与企业其它资源、生产过程相匹配来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将伴随着企业对其连续使用的过程会逐渐丰富起来,并逐步融入企业存量知识库之中。考察这种新资源所包含的知识在企业生产中的积累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与众多环节的企业员工及其工作目标相联系,必然会与这些员工所拥有的不同的个人经验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大量的私人信息———员工对这种新资源的评价。由于企业管理层日常所需要的通常是关于某种资源的效率实现信息(其标准依据主要是资源获取时得出的初始效率值),所以,员工对某种资源的评价,尤其是对其“问题与机会”的看法就会累积在员工头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断接受员工知识的程序化处理的经验性评价,逐渐会上升到不同层次的方法性总结,从而形成在实践中该“怎样做”的方法信息。这种方法信息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发现尽管企业具有某种资源的初始效率值作为生产的目标,但由于当时企业某部分组织结构或业务流程与之匹配不佳,难以有效实现这个效率目标;二是发现这种资源在企业资源体系中可能还存在有价值的新用途。后者实际上还是这种资源能“做什么”的问题,是一种用途信息。如果企业决策层能够迅速获取这类信息,并通过一定的评估程序加以确认,那必将有利于这种资源效率空间的有效扩展,为企业创造效益。很明显,对这种方法信息确实存在一个如何获取的问题。因为,这种方法信息本质上源于员工的知识分工与他们对某种资源的“问题与机会”的结合。而企业的资源获取的决策权,则是管理者的知识分工与资源用途信息的结合。两者的知识分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同,导致了两者的活动性质有本质的区别。通常,管理者的知识分工主导企业官方的价值活动,而员工的知识分工则主导其非官方的价值活动。也就是说,员工的方法信息主要地产生于非官方的价值活动,要成为企业正式的决策依据,还有一个由非官方价值活动向官方价值活动的转移。由于方法信息暗含了要用新方法做事以及如何做新的事情,所以,企业员工的这种非官方价值活动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国外有关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大多数的创造性活动起初都是未经企业计划正式安排的,发生于最没有预料到的地方[16]。这说明,企业对方法信息的获取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的渠道和明确而具体的对象,必须基于企业内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来实现。由此看来,企业内部各种关系的网络化程度如何,以及是否存在适合于员工进行关于各种资源“怎样做”的私人信息的交换氛围,基本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效地将大量非官方价值活动转化为官方的价值活动。
综上所述,面向企业内部基于各类关系来获取资源的方法信息,能够扩展企业资源的效率空间并促进企业有效发挥这些资源使用的效率水平,在扩大企业产生经济租潜力的同时,提高企业现实的经济利润。这一点是以往资源基础论的资源获取机制所没有涉及到的。
3.3资源的获取与其相关信息的获取之间的价值关系
获取关于某种资源的信息,是为了评价这种资源的价值并确定是否对这种资源进行投资。信息的获取总是有成本的,漫无目标或无关紧要的信息收集活动,不仅难以增加企业潜在的经济租,而且还会直接减少企业的利润。从这一点上看,企业获取某种外部资源的信息通常基于企业对这种资源的需求程度,即,企业需求越迫切,则信息获取行为的力度就会越大,直到关于这种资源的用途信息在本企业与相关竞争企业之间基本达到基本对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资源与其相关信息获取之间价值关系的第一个基本命题:
命题1基于关系的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潜在经济租的前提是,它们所描述的资源与企业预期的资源瓶颈相关;创租潜力越大则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能越强。
从企业内部来看,不同时期的资源在企业资源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关键资源、组织化状态的资源和分散状态的资源,通过创新,分散状态的资源能够向组织化状态的资源、关键资源转化[17]。由于企业与其员工之间的价值交换可以用多种效用满足形式实现(如,员工在企业中受重视的程度及成就感等),其直接的财务成本极低,而创新常常是那些看似不相干的信息综合后的结果[18],因此,要充分利用企业分散状态的资源,就必须鼓励员工开展大量的非官方价值活动,通过知识创造来整合企业冗余资源,使分散状态的资源转化为组织化状态的资源,再从组织化状态的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关键资源,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目标资源获取与其相关信息获取之间价值关系的第二个基本命题:
命题2企业的非官方价值活动越丰富,则从内部成功获取优势资源的成本越低、企业竞争力越强。
从前面关于方法信息的论述可知,从企业生产流程中的资源活动产生的方法信息,包含了员工发现的大量“组织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某些资源效率的正常发挥。企业一旦获取了关于这些组织缺陷信息,通过制订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可能就会消除这些问题,从而提高那些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因问题信息而产生的资源(制度),通过运用累积的知识改善企业生产环节的某些资源的效率,能给企业带来现实的经济利润。而要低成本地获取这些信息,还是要依靠企业经常性的非官方价值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关于资源获取与其相关信息之间价值关系的第三个基本命题:
命题3企业的非官方价值活动越丰富,则企业运用存量知识的能力越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越快。
4(基于关系的资源与企业资源获取行为的创租机制)研究结论
把资源获取的目光不仅仅放在企业的外部,还要放在企业内部,这对企业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合理扩大了企业资源获取的范围,而且还对企业现有资源体系效率的提高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基于关系的资源的企业资源获取机制,强调了基于企业内外部各种关系来获取目标资源的相关信息在企业创租过程中的重要性。这种机制与传统的资源基础论的资源获取机制相比,具有以下明显区别:
(1)把资源获取的范围由企业外部扩大到企业内部,把获取对象明确分解为目标资源及其相关信息(基于关系的资源),并把两者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促进企业提高创租的潜力和效率。
(2)把目标资源的相关信息分解为“做什么”的用途信息和“怎么做”的方法信息,并引入员工非官方价值活动来解释其内部来源,使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目标资源的信息获取行为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促进有价值的内、外部新资源的产生,也能够促进这些资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3)信息获取的连续性机制,揭示了企业在实际获取目标资源之前,只能判断出目标资源的初始效率值,而非传统资源基础论的资源获取机制所认为的实际效率值。人们只有在企业内部不断地获取资源的相关信息,才能有效地拓展企业各种资源的效率空间,真正提高资源的创租潜力。
参考文献:
[1]BarneyJB.Strategicfactormarkets:expectations,luck,andbusinessstrategy[J].ManagementScience,1986,32:123121241.
[2]AmitR,SchoemakerP.Strategicassetsandorganizationalr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3,14:33246.
[3]DierickxL,CoolK.Assetstockaccumulationandthesustainabilityofcompetitiveadvantage[J].ManagementScience,1989,35:150421513.
[4]MahoneyJT.Themanagementofresourcesandtheresourceofmanagement[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1995,33(2):92101.
[5]NelsonR,WinterS.Anevolutionarytheoryofeconomicchange[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2.
[6]TeeceDJ,PisanoG,ShuenA.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7):5092533.
[7]MakadokK.Towardasynthesisoftheresource-basedanddynamic2capabilityviewsofrentcreation[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1,22:3872401.
[8]BarneyJB.Firmresource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1991,17(1):992120.
[9]MillerD,ShamsieJ.Theresource2basedviewofthefirmintwoenvironments:theHollywoodfilmstudiofrom1936to1965[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6,39(3):5192543.
[10]BrumaginAL.Ahierarchyofcorporateresources[A].InShrivastavaP,HuffA,eds.AdvancesinStrategicManagement,Vol.10A[C].JAIPress:Greenwich,CT,1994.812112.
[11]BlackJA,BoalKB.Strategicresources:traits,configurationandpathsto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
[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4,SummerSpecialIssue,15:1312148.
[12]GrantRM.Theresource2basedtheoryofcompetitiveadvantage:implicationsforstrategyformulation[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1,33(3):1142135.
[13]李垣,刘益.企业竞争战略形成的整合分析模式[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31(Sup.I):1272132.
[14]PrahaladCK,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8(3):79291.
[15]StonierT.Thewealthofinformation—aprofileofthepost2industrialeconomy[M].London:ThamesMethuen,1983.
[16]RobinsonA,SternS.Corporatecreativity[M].BerrettKoehlerPublishers.Inc,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