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终身教育论文

终身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4: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终身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终身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想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在高中教育中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如此,但是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高中教育仍然没有摆脱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束缚,过于重视升学率的提高,很多学校都出现了重视智育轻视美育的现象。

一、对高中生的审美现状的分析

(一)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通常称美感教育或美育,就是当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人们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而且在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审美教育是采用审美的方式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净化和升华的过程。因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同时,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也保障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顺利进行。学校各项工作文明程度的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校美育管理水平的高低。

(二)目前我国审美教育的现状

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爱美是人的天性。”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成熟是其主要的特点。高中生追求美好,但是由于其思想不成熟,在对美的追求的过程中可能会走入审美的误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中生追求美,但是却不具备很强的识别美的能力,甚至对于美与丑之间的界限还很模糊,很多时候会产生审美错觉。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把新鲜的事物或者比较奇特的事物视为美,甚至有的学生还把江湖义气视为美。第二,很多学生过分重视外在的美,对内在美的修养有所忽视,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例如:很多学生认为漂亮就是美,把戴耳环、染发,穿奇装异服视为美。究其原因,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1.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高中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更多的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以及随着商品经济而出现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加之审美标准比较模糊,如果没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很容易把一些丑陋的东西作为追求的对象。

2.家庭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很多家庭都难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审美教育环境。一般而言,很多家长的审美意识也比较浅薄,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尤其是一些“特殊家庭”更难以为孩子的审美萌芽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很多孩子因为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学校单方面很难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的环境。

3.学校因素的影响。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学生应该受到文学、艺术等的熏陶,心灵应该受到美的净化。高中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和教师都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对音、体、美的教育有所忽视,这对高中生的审美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伤,最终导致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有所下降。

二、对高中生开展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美育意识

高中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教师要以“德高为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感染与熏陶。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典范,从语言、仪表和日常的行为来对学生进行影响。教师的仪表应该端庄大方,符合教师这一职业的身份,语言表达要得体。

(二)通过加强对高中生进行语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语文朗读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普通话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方法和技巧,还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高中生可以在朗读中去发现美和欣赏美,在美的文章中培养美的情操与审美能力。例如:朗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感受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的洞庭湖的壮美,以及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博怀。朗读这样的文章能够使高中生受到很深的感染,不仅陶冶了学生的美的情操,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在对文章的欣赏中进行审美

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这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通过对小说、美丽的散文等优秀的作品的欣赏,可以欣赏到很多美丽的景象,感悟到人生的百态,深深的为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吸引,使学生的思想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三.通过情景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在诸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情景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情景教学图文并茂,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以文字说明为主的教材的一种弥补,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4.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的紧密,如果处处留心的话,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典型的审美材料作为语文写作的材料,对各种美好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很好的抒发。

5.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03-001

语言文学课中的文学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所谓审美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审美把握,它同真理观、伦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青年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才能谈得上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语文教学在教育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许多文学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性,反映了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要求、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这些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语文教学发挥美育功能的坚实基础。比如,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各种高尚的审美情趣。陶渊明的作品独爱傲霜的,陆游的诗作赞美圣洁的梅花,王安石歌颂挺拔的松树,郑板桥的诗画偏爱青竹。抓往这些,可以引导学生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们都能不同程度发现美、欣赏美,而获得的审美享受却不尽相同。这不仅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不同,更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能力不同。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依赖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审美教育。所以,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青年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观照和喜爱,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感受、想象、鉴赏、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作品的语言、形象、意境等方面,下工夫培养青年学生的审美能力。

1.抓住美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把握词语的感彩,不同的句型、语调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写边防战士在茫茫的沙漠里防守边疆,时间已经很长,仗也打得很多。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穿”用得准确、形象。频繁剧烈的战斗、漫长的驻防时间,使金属的盔甲都磨穿了。从侧面点出了战士生活的艰险,渲染了战争气氛,给人以无穷想象的空间。

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句中关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注意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境和美学情趣。如杜甫写的《登高》诗中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和“不尽”,既是对眼前景色的真实描写,也是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的抒发。看着眼前无边秋色的萧条景象,想到岁月的艰难、人生的失意、病老的痛苦,还有残存的希望,谁能说尽诗人心中有多少的人生感慨呢?所以,“无边”、“不尽”既写出了空间无限,时间无穷,表现出万里河山的浓重秋意,也显示出诗人广阔的胸襟和无尽的感慨,可谓用词精妙。

2.抓住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生活图画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必须突出文学形象。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的美。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形象美也表现在对整体画面美的欣赏上,如峻青的《夏夜・秋色》,描绘了一幅海滨仲夏夜的美景。

讲授这一类课文时,应让形象说话,把艺术形象再现于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感受和共鸣。

3.抓往美的意境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是作家创造的可经看得见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与作家在他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一幅可以看得见、感得到的生活画面:作家离家已一个多月了,现正行进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望着再圆的明月,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幅生活画面,作者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凄凉寂寞之感,思乡怀亲之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全篇无一字提到思乡,但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使人联想到思乡。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第3篇

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及表现在这种追求过程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致力于探索人的精神出路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历史。从人文精神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古今中外的人文精神都把真善美作为自己价值的终极追求。每一个有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促进人类幸福,使人性更美好、社会更和谐,乃是人文精神探讨的终极目标和归宿。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人文色彩极强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我国的语文课程传承着民族优秀文化,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这些精彩绝伦的典范之作处处都闪耀着绝妙的情思,人生的哲理。入选的文章有许多表现了历史名人炽热的爱国之情和对事业、真理的不懈追求,如《苏武传》中的苏武出使匈奴,历经艰辛而不辱使命,杜甫在《蜀相》中抒发了自己渴望像诸葛亮一样报效国家,死而后已的爱国情怀,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了作者在怀才不遇的苦闷中仍然激情燃烧的报国情怀;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则用游山的经历说明处事、治学都要尽志、深思的道理。有的入选的作品则用美好人性教育学生,这些作品深情满怀,展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情感美,如《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陈情表》中的祖孙情深……这些作品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育学生美好的人性。

反观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离人文教育越来越远。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只重视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偏重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弃了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感染教化作用,在语文学习上,多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忽视对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忽视语文学习课外的延伸与拓展。

三、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策略

1.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高中语文教师作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者,除了要具备应有的专业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多阅读人文方面的书籍,不断获取历史文化、政治法律、审美情趣等人文知识,多思考人生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要为人师表,充分发挥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用完美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形成。

在具体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意蕴,创设相关情境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唤起学生的向学之志和向善之志。比如在学习白居易、杜甫的诗歌时,就要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于劳动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完善。

2.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受到人文熏陶,提高道德修养。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阅读其实是一种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平等对话,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教师有着交流讨论和阐述意见的平等地位。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要通过平等对话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鼓励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交流讨论,让思维在碰撞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平等对话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平等、合作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丰富语文活动课堂,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

丰富语文活动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大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比如对文本进行改编重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学习《雷雨》可以指导学生改编为话剧进行表演,提高审美能力。

课余时间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综合实践课程,诸如举办读书报告交流会、演讲会、组织语文社团等,这些活动既推动了学生课内的学习,又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在无形中就把经典名著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注入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对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素养很有帮助。

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同时,要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不要失之偏颇;要防止唯美主义倾向和语文课人文教育说教化倾向的出现。因为,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人文精神必须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深化、培育,不能靠一味政治说教。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 渗透

小学语文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具有思想性与情感性,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雏形。语文教材中课文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讲的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有的是古人高贵的道德品质,还有富有教育意义的传说,等等,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为其塑造健康的人格打下坚实基础。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作用

1.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学生后期人格的形成与小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德育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应该摆在第一位。与知识掌握能力相比,学生的思想素质更重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明白,在教会学生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之前,应该先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因此,在课堂学习中,需要融入德育教育,语文课堂是非常好的媒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德育教育,虽然还不能让学生明确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但是对其以后有很大影响,对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2.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是多元化的,在教育中寓教于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语文课堂上,教师有非常重要的任务,第一,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师要使学生有效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让他们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良好地运用专业语文技能进行人际交往;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心理环境、乐观向上的情感;第三,就是要努力帮助学生开启自己的智慧,让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掌握良好的学习能力等。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德育教育的融入可以实现“寓教于乐”,为学生营造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但是在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都过度重视阶段性的教学质量,而所谓的教学质量,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衡量的。随着近些年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很多学校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对学生文化知识等的教学上。新课改一直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还是重智育。这种现象,加大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难度,即使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为了达到学校设立的升学指标,也不得不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课本知识上。另外,对于重视德育教育的学校,有的教师又会过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地位,在语文课堂上,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政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1.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教学

教材是专业人士根据不同年纪学生的特点编制的,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掌握好教材中课本内容的真谛,语文教材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当讲到歌颂古人英雄事迹的课文时,教师先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旨,让他们了解历史,体验古人优秀的品质。德育的培养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赞美大自然的课文,教师要通过这些课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只有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才能有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2.在教学中融入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与社会有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融入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社会,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变的、活泼的,德育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更好地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有效增强学生的素质。对小学生来说,其课余时间比较多,教师可以将这些课余时间有效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去图书馆做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开展一些与语文有关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结合某一课文的主题做手抄报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这些活动的熏陶下,思想道德品质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3.运用多媒体辅助德育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在课堂上被广泛使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充裕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将一些文字、课本上的小故事以画面、视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为真切地感受课文所营造的氛围,感受课文中描绘的主人公的性格,学生潜意识里对这些美好的事物、人物的美好品质会产生追求愿望,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优秀的思想品格。此外,充满情趣和活力的语文课堂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欢快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其“德智”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梅,宋丽霞.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5(01).

第5篇

中职学生自私、对他人漠不关心等不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其缺乏感恩心理有着直接关系。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应该从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开始。一个人连对自己的父母都缺乏应有的感恩情愫,更谈不上感恩朋友、感恩社会与国家。中职语文教材中有着比较丰富的感恩父母的文本内容。在课文《我的母亲》中,记叙了母亲勤劳、宽容、严于教子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恩、敬仰之情。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教材的整合与延伸,例如笔者将季羡林先生《永久的悔》收编到教材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远离家乡,不能好好尽孝于母亲的痛心及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另外,笔者还分发了《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传统文化读本,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感恩理念,理解感恩不仅是一种人文情感,也是一种道德情操。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对感恩理念的认识,将感恩意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结构体系。

二、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

1.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理念,不应该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说教层面。而是要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感恩理念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结合课文主题,布置学生在家庭中留意父母的所作所为,了解父母的辛苦。并在课堂上开展了“母亲,我想对你说”为题的演讲比赛。此外,要求学生在家庭中能积极为家长分担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利用节日强化感恩教育活动

以节日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能够在节日的氛围及社会公众舆论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对学生进行热爱母亲、感念师恩的征文教育活动。利用“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对学生进行感恩社会、热爱祖国的朗诵比赛活动。还可以针对社会热点事件,例如见义勇为、“全国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等,组织学生写好评论,在班内办好专栏,并利用校内黑板报、校报、班班通网络平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感恩教育内容,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教育。

3.加强社会实践,促进感恩向施恩的转化

在中职语文感恩教育的渗透中,最关键的是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起感恩理念以后,随之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感恩理念融入社会实践,加深对感恩理念的认识与内化。例如,笔者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引领学生走进社区、企业、农村,去感受工人以及农民火热的劳动场面,见证他们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感恩风采;引领学生到当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拆洗被褥,体验助人的快乐;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让学生做社会调查,组建志愿者活动,走进社区打扫卫生、帮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等。通过系列活动,学生体验到感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整个社会群体具有了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才能化感恩为动力,立足岗位,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总结

第6篇

一、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学生的感知带有浓厚的感彩,它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把主体的注意力稳定地引向对象,同时这种感知又具有整体性。当对象呈现于眼前时,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经过教师的引导,一定时间的静观默想,消化理解,再将这种无意识状态转为感知,把整个形象分化成的个别感觉再组合为一个完整的新的形象,完成感知过程。针对学生的感知心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要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通过视觉和听觉去发现美,感受美。

1. 运用媒体,创设审美情境。电教多媒体可以再现情境,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外在形式,具体、直观地再现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形象,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化为一定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增加感知强度。学生借助电教多媒体,突破文字的障碍很快地进入课文情景,积存于记忆深处的表象迅速复现,与眼前的形象串联、叠加,幻化为自己心目中新的审美形象,从而提高审美感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

2. 通过范、诵读,引入审美情景。教师准确而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引入审美情景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增强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儿童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引起他们思想情感的共鸣。作为教师,应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景,吸引学生进入课文,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语言抑扬顿挫地表现出来,充分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儿童受到感染,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对所学课文去作审美体验与鉴赏。

二、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鉴赏美

法国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的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具有丰富人文性的文章。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美的要素,让情感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教育。

1. 用情感品味法感受情感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给人以无穷的智慧和美感,人类对于大自然自是情有独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众多佳篇,便以优美的语言全方位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甚至在简单的一个字、一个词或简短的一个句子中,都能透出自然的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用情去品味,才能与作者共鸣,受到震撼。通过细细赏析,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激情。

2. 用形象欣赏法感受人物美。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两大特点,可以说美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的。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使千百万人的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感染,必然能诱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体味到人物的心灵美和社会美。对于人物形象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使作品中人物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对其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做到历历在目,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然后让学生通过欣赏肖像美、对话美、细节美、环境美等等,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欣赏艺术形象或人物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三、启发审美想象,激发学生创造美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外,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可见,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呢?

1. 填补空白。文章中的“空白”就和国画中的“留白”一样,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他能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开有合,点到为止,惜“语”如金;或者有意对某些教学内容有所保留,给儿童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任由他们去联想、去理解、去揣摩、去补充。

2. 口语实践。未来社会是个信息社会,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通讯工具的不断更新与日益普及,以及生活节奏地不断加快,口语交际的频率将越来越高,对口头语言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学生进行口语实践提供了比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各种口语表达机会。

3.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在写作活动中,学生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想象、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提炼修改等,将自己的感情融于习作中,来再现美和创造美。

第7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阐述了新的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创造人文环境,有效落实“口语交际”训练,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拓展空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体现课程资源的人文性

打开小学语文课本,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关注“口语交际”这项训练,人文气息同样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如《棉鞋里的阳光》一课,让学生懂得孝敬老人可以从小事做起。在“奶奶心里照样甜”的口语交际中,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孝敬奶奶的方式方法,从中学会了理解长辈、尊敬长辈、孝敬长辈;学完《陶罐与铁罐》一课,学生通过自导自演,在“陶罐与铁罐”的口语交际中,明白不能骄傲自大,也不应该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这些说明,在教学时,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教会学生关注人生、亲情、友情等,它充满了人文关怀。

二、创设情境上活口语交际课,渗透人文教育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语言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会变得高涨起来,交际的动力才会增强。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通过实际练习,学会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确定不同的谈话内容,老师相机适当进行人文精神补充,在有效的双向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学做文明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中,我让学生提前做准备,课堂上进行一些情境表演,让学生懂得:参加演讲比赛,公共场所发言,需要声音响亮,让大家听得清楚自己的讲话,自信地去展示自我风采。而到图书馆看书、在电影院看电影,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活动时则要低声耳语,以不打扰别人为准则。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体现人文精神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同样可以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倡导自主学习。

口语交际《学做节目主持人》,我仅仅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庆六一”活动的舞台,他们就各自为争当节目主持人忙开了,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尊重他们的个体需要,让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获得知识,掌握本领,这是一种“有效教学”,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教学。

2、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例如口语交际《逛水果超市》,同学们自由结合,分工合作,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深切地体验到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成就感。在合作学习中,我让孩子们大胆创新,让孩子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让孩子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教学,不正是给学生人文关怀的教学吗?

3、倡导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口语交际《我是太空小导游》,学生通过搜集各种信息资料获得全面的了解,课上表达、交流,介绍太空旅游必备的知识,这样的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当导游的成功的幸福。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出发点,充分激发他们学习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样折射出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追求多情的综合评价,倾注人文关怀

第8篇

1.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教育意义

提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影响,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母语负迁移。用英式的思维来进行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应该是最佳的,但是事实证明,思维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更多的情况下教师会用最直观的教学传授知识,这就不可能不涉及到母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推行渗透母语文化,是新时代社交发展的要求,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文化学者查根斯就曾经对我国的母语文化做出过可行性研究,认为汉语文化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具有符合人文主义精神的力量,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符合中国式教育逻辑的文化理念。

2.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现状分析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中的最基础的体现,就是学生掌握了多少汉语的英文表达方式,英语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到高中,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掌握了常规的语法、词汇、行文书写方式,却不知道如何表述一些最基本的用语,如食品类、生活类、社会类等。在英语考试中,对中国文化的涉及比较多,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往往在这一部分反而失分率较高,究其原因是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母语词汇量不够,像一些传统节日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的表达方式都存在问题。

3. 母语文化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3.1深入挖掘教材,进行比较研究

对教材的深入发掘,是指在词汇、语法及课文的讲授上,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现行的英语教材其文化性多偏向与语文学习的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时对英文的内涵把握不清晰,介于英文语境和汉语学习方式的夹缝中。对教材的分析,应该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文化分析上,给学生一个拓展的平台,一个词汇的词源意义,让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给学生展示母语文化的不同之处。在对教材的深入挖掘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放开眼界,用更加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其他的不同文化,也更加重视我们的母语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视野。

3.2结合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传统的英语教育更加偏重知识的考查,而不重视与母语的融合、交流的意义。新的英语评价标准改变了英语评价的方式,开口说英语不再是一句空话,但是,如何让已经习惯了做题的学生开口说英语,在学习中融会自己的母语文化呢?当地的文化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种母语文化,开展地方特色明显的英语文化活动,在校园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将母语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的不二方式。具有特色的文化交流最能激发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好的学习氛围是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

3.3改变教学方略,重视文化审美

将母语文化渗透到高中的英语教育中,最直观的方式不外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知识进行碰撞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桎梏到单一的知识学习中来,更不要说母语文化的深入理解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接受力强的青少年一代,每天都会在网络和生活中触碰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母语文化的对比学习,就成为了深入母语文化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情景对话,加入最平常的母语文化,在新的高考评价方式中,这样的改变无疑是一种效率高、效果好的教学实践改革,结合该地的校本课程进行课后的英文社团、合作小组的活动,使学生活学活用,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将母语与英文进行结合。

3.4明确教学目的,提升教师素养

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而且作为学生跨文化学习、交往能力的直接传递者,肩上的担子更加重。课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地方,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底蕴、知识水平、文化视野对学生的文化历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明确了英语的社会功能之后,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在纷繁的知识点中找到母语文化的最佳渗透点,英语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还需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要有着自己独特的见地。与此同时,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灵活的分析,给学生提供对比文化,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高中英语教师,还要加强业务进修,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母语文化知识积累以及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4. 结语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的渗透,其意义不仅是新高考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东西方文化交往能力的要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还应改进教学方式,强化母语文化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学习能力、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