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5:14: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构建和谐社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社会的专业分工、系统化、规模化前所未有的今天,沟通协调已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行为方式,连接着社会各个单元,并初已形成一种风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愈加浓烈而彰显出其特殊的影响力。由此,它也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带来了自身效应的如何和谐问题,亟待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把握。
一、沟通协调之风带来了和谐也带来了不调
从现实来看,沟通协调以弹性制约、人性化补充的方式弥补了制约机制的不足,拉进了彼此间的距离,为各级提供了迅速灵便、科学高效的决策、运筹能力,在承办各类事务尤其是处理争端、加强合作以及完成急难险重等特殊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综合来看,它也有其负面效应,尽管没有形成气候,但带来的危害也是不能低估的。
(一)沟通协调有时削弱了制约机制的权威。有的单位办事,总习惯于让个别“能人”开道,成事自然顺当;有的运动员或运动团体参加比赛,想方设法打通裁判员,借“黑哨”压制对手取得好的成绩;有的包工头,不惜代价去占有关系,提前搞到了标底进而揽下大项工程……对此种种通过非正常沟通协调渠道,常常达成意愿的现象,人们往往予以鄙视、责怪、抨击,但针对的有时只是现象本身,而忽视了它的最终受害对象——制约机制。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单位秩序杂乱无章,管理漏洞百出,究其原因,不是缺乏制约机制,而是不去依靠制约机制的正常运作或特定职能去协调解决问题,却依靠特殊地位去干预、影响事情的发展,从而降低了制约机制的权威和约束力。久而久之,致使单位制约机制再健全,也因缺乏影响力而变得苍白无力。
(二)沟通协调有时抬高了承办事务的门槛。在沟通协调领域,我们还发现一种“怪圈”,即有时出现的越沟通越不通、越协调越不调继而越不通越沟通、越不调越协调的现象。按照常理,我们所进行的沟通协调行为,应当带来更加通达顺畅的结果,但事实有时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沟通协调多了,造成了一些不该沟通协调的事也要沟通协调一番。这从当今职业病、机构病等顽症的表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如今病人就医有时却要与“红包”相伴;老师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但如今徒弟求学有时却要以“吃请、送礼”为代价……之所以称之为“怪圈”,还因为其中的成本是越来越重、越来越多,但成事却越来越难。现在有的单位,部门之间高墙壁垒,本位思想突显,岗位之间互不买帐,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问题较为突出,问题恰恰就是:凡事讲沟通,凡事要协调,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也是最需要贯彻的部门与岗位职责。
(三)沟通协调有时促成了事务交往的庸俗化。谈及交往的庸俗化问题时,沟通协调领域尤其是其中的吃请、送礼现象,往往是议论最多的话题。透过一组组惊人的消费数据,我们不禁思索着这样昂贵的沟通协调代价究竟带来了什么?如今每逢重大节日,商场里的礼品是琳琅满目、天价倍出,路上送礼的人群和车辆是络绎不绝、拥挤不堪,高档酒店是客座一空、人满为患……借以重大节日,通过吃请、送礼等方式来沟通感情、协调事务本无可厚非,但其中出现的乱拉关系,搞攀比、浪费、贿赂等五法八门、无孔不入式的请客送礼,却违背了应有之义,有时反倒使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变得越来越淡了,原本单纯的人情变了味道,蒙上了污浊之色。
二、沟通协调之风有时隐含不调而近乎和谐地存在
对于沟通协调之风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但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非人人都能正确去面对和处理,从而使其有时保持隐性状态,进而也使沟通协调有时近乎和谐起来。
(一)沟通协调历史久远、涉面宽泛,对其带来的不调人们容易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不管站在什么角度来看,沟通协调都不是一个新奇领域。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求法、郑和下西洋等故事绵延历史长河,《康熙微服私访》等一大批作品中的件件沟通协调故事历历在目,当今“交流年”、“合作论坛”、“合作峰会”、“多边会谈”等活动层出不穷……无论是纵观古今,还是横览中外,无论是国际间的往来,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总是与视野相伴,它存在与社会的各个角落,表现形势千姿百态。正是对沟通协调太熟悉了,人们对这一领域所反映出的正面或负面效应不去更多的在乎,甚至有时对顾及它的影响的现象感到不可理解。
(二)沟通协调因受利益诱惑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即使损害了大局利益人们有时也要予以认同和感激。有时因受条件制约,一些人总是习惯于站在自我角度思考问题,而常常忽视对大局和长久的影响。这样一来,沟通协调总会带来“甜头”,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负面的沟通协调大有市场。为什么一些人一事当前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去解决而是乱拉关系,一些人主要精力不是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迎来送往、把盏碰杯等应酬上,甚至挖空心思拜门子、找路子,编织个人的关系网,根本原因就是个人从中可以捞取高息回报。事实上,当从沟通协调中偿到“甜头”的时候,一些人不仅对其有认同感,还常常对帮助自己成事的沟通协调者存有感激之情,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也由此时常出现了“组织亲自出面搞协调”、“领导亲自出面跑经费”等行为被作为先进典型来报道推崇的现象。
(三)沟通协调势头强劲,在多方强求之下人们有时习惯于顺从求全。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包括正当的、合理的要求,通过正常途径办不通,通过沟通协调一下就通了。这自然就使社会各行各业催化或者强化了沟通协调的功能。目前,许多单位在招聘管理人员或考核任用干部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列上“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条件,有的单位甚至把沟通协调能力上升为内部最关键、最重要的岗位胜任能力。事实上也是如此,即使你的业务能力再强,如果你不善于沟通,你就很难得到领导的赞扬。相反,有时你不管通过什么办法,只要能把领导交办的事项协调沟通好,你就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因此,面对各方对沟通协调素质的强求,一些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时即使对负面沟通协调深恶痛绝,但也要乐此不疲。
三、沟通协调之风理应成为纯正的和谐之风
沟通是“使两方面能通连”;协调是“使配合得适当”。在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沟通协调之风,我们理应还其本来之意,使其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纯正的和谐之风。
(一)要坚决刹住沟通协调中的不正之风。首先,要确立刹住不正之风的信心。要认识到,非正常的沟通协调再顽固复杂,但它总有见不得阳光的脆弱一面;要看到,非正常的沟通协调,损害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得好处的只是个别人,“唱黑脸”定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更有坚强的组织作后盾。其次,要健全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要全方位地不留死角,尤其要把“特权”现象纳入监督视野,真正体现制约机制的权威;要发动力量,让社会的每一名成员都成为监督员,不给非正常的沟通协调者以栖息之地。再次,要奖罚分明。对于非正常沟通协调者,要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决不能听之任之;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者,要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同时,还要大张旗鼓地宣扬那些敢于坚持原则不为权势利益所动的先进典型。只有这样,才会让非正常的沟通协调逐步失去市场,沟通协调之风才会真正和谐起来。
2.减少不和谐因素,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1组织义务环保活动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鼓励同学们组织并参与环保活动,各系学生会或青年志愿者协会应加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扩大宣传力度,组织同学参加具体的活动。例如:每年的3月12日组织同学到郊外进行植树活动;不定期走上街头,打扫街道清理角落里的杂物,为市政环卫工程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2拒绝白色污染
一次性用品不仅对资源造成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和大学生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饭堂设置残羹回收车、碗筷回收点、碗筷消毒专柜,使用不锈钢餐具,尽可能的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碗筷、塑料袋,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浪费。汤匙和筷子也改用非一次性的,用消毒专柜进行消毒,在饭堂设立卫生监督岗,对饭堂的卫生进行监督,这样就可以拥有一个清洁卫生的就餐环境。当然,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发现白色污染物应随手捡起,扔进垃圾箱,清洁身边的环境。
2.3回收废电池,防止环境污染
由于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同学可自发组织形成校园内部环保行动小组,定期集中回收自己及身边同学用过的废旧电池,并通过网络、报纸等信息平系废旧电池回收站,对废旧电池实施最终的绿色销毁。
二、人与人和谐的要求——加强集体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
1.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忽视。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个人主义思想比较突出,比如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实现、个人价值,使个人奋斗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脱节;过分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和谐因素。大部分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过分强调自我、竞争、排斥他人,甚至为个别利益你争我夺,忽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而展开不正当的竞争。
3.在个性全面发展方面存在不和谐因素。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在一些高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从而导致学生身心未能全面发展,甚至出现畸形发展。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在与他人相处、与集体相处中的不和谐问题,不能解决就无法满足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和谐的要求。针对大学生自身,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团队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如①开设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必修或选修的课程,多种形式地引导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②开展多种活动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融入团体之中,学会与人合作,分享与他人合作的快乐。③大学生平时应主动与人交往,扩大人际交往圈,不断增强社交能力。
三、人与社会和谐的要求——实现当代大学生构建充分就业
目前大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不切实际,脱离自身现实所处的环境;过分追求享乐,缺乏奉献精神,对就业岗位要求高,不愿吃苦;喜好大中城市,鄙视在农村或边远、贫困地区就业,使社会岗位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与社会的不和谐。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到西部执教、到社会最需要的岗位去的思想。学好自身本领,提高自身技能。
四、人与经济和谐的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要有投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热情与活力。从学习中找寻乐趣,从而将知识轻松地学到手,要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并将所学到的东西巧妙地联系到实际情况中,做到学有所用,不断创新,进而对学习生活工作充满热情与活力。
2.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学校可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如春季运动会、各种篮球赛、足球赛、冬季越野赛等,强身学生体质,加强心理健康,开展多样心理讲座,提升综合素质。
3.时刻记得:遵纪守法是一种责任。在大学校园中,秩序建设同样举足轻重。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和秩序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中,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具体要求大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条令,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有一颗公德心,并将这种意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惯。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健全危机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多边合作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论文关键词:危机管理和谐社会政府
1.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知道,今天的危机已呈现常态化,今天的社会时刻都有危机发生的可能。因此,作为危机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和组织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危机不仅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难以避免。”
2.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就社会现实情况看,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已不再是政府偶尔为之的任务,而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常态职能。这就要建立常设性的专门危机管理部门,统一指挥重大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工作。然而,我国有些地方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却缺乏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当公共危机出现后,主要依赖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临时机构来进行危机管理。这些临时机构,一方面缺乏对危机的预测、预警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培训和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必然影响危机处理的效果。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地方各级政府内部,成立一个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公共危机事件。
3.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
根据危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危机大致要经过危机的爆发、持续、消失三个阶段。政府完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防范预警、危机持续中的应对处理和危机结束时的善后总结三个过程。为此我国政府加强危机管理就必须在危机预防、预警、处理及善后等各个环节上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着力构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危机预防预警机制。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说,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加强危机管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就是要加强危机预防,以减少和避免危机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一是,各级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自我诊断,对发生在辖区内的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查找自身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源头上扼制危机的发生和扩大;二是,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对事态的发展和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建立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一旦爆发危机,从政府角度来讲必须运用所有的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有效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以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其一,实行强制性干预,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要对付危机,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在危机状态下,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快速处置危机的需要,政府有必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使各级政府在危机状态下能依法行政,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危机;其二,建立危机管理的监控系统,密切关注危机的发展变化,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其三,探寻危机产生的根源。危机产生后,对社会和公众心理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危机产生根源的不确定或不明确,从而引起恐慌。探寻危机根源一方面可以暂时安抚公众心理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其四,确保信息公开。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应该及时、公开、真实地披露,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稳定公众的信心。
关键词:人文精神;道德精神;人性精神;生态精神
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有力支撑,更需要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怀。因为,和谐社会追寻的民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价值目标及其涉及的深层次问题的合理解决,都内涵于人文精神之中并最终都要依赖于人文精神的作用。
所谓道德精神,就是人们在道德领域的精神,即渗透在一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中包含着特定意向的意识。道德精神决定着道德信仰、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因而,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的道德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
首先,作为道德精神重要内容的道德信仰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上的原动力。道德信仰可以作为巨大的凝聚力或内聚力,把群体和社会成员团结在为共同理想的奋斗中。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道德信仰为人们提供一个关于人生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是建立道德价值体系的依据和支撑,为道德价值体系提供方向。
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根本价值日标是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最大限度地增进每个人的幸福或者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其次,由道德精神所决定的道德规范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调节机制。日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最迅速、最激烈的阶段,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高发期。可见,妥善处理好社会各方面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由道德精神所决定的道德规范在调节社会矛盾中具有重要作用。道德和法律不同,从调整方式看,法律调节依靠的是外在强制性,是一种他律性的方式;而道德虽然也有一定强制性,但主要是软约束,它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起作用,最重要的是在人们内心认同的基础上起作用,是一种自律性的方式。再次,由道德精神所决定道德素质和道德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活动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重要的实践精神方式,它从现实出发,注重于实践,却又指向理想。因此,道德精神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的支撑和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中,道德活动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正向性的道德激励活动,也就是通过各种道德宣传、道德教育、道德教化活动,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集起全体的意志、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二是反向性的道德调解活动,也就是通过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社会矛屑,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是正向性的道德激励活动,还是反向性的道德调解活动,都离不开道德精神的支撑和指引。因而,只有按照道德精神去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真正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人文精神从起源、孕育、兴起到发展,都有一个思想内核,并且延绵不断。这就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我们把它称之为人性精神。不论是在哪个发展阶段,这个内核始终不变,只是根据特定时代的现实,围绕着人文精神的内核展开这一理论体系,或者为了维护这个内核而发展人文精神的理论。
人性精神首先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表征的是人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与意义、道德与情感、善与美等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追问,它是脱离了自然状态的人的一种自觉生存状态的体现,是对人高出于物的部分的肯定和弘扬,凸现的是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的自然性的超越意向,以及人对于一切非人东西的拒斥倾向。"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目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说明人的活动具有普遍性、超越性、自由性,而人性精神就是人的自由追求、创造能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构架,当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无限度地滥用科技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战争威胁从而导致人的生存困境的时候,当人类的社会结构高度技术化、组织化、科层化导致人的异化的时候,当功利主义抛弃人的伦理情感而走向享乐主义最终使人道德沦丧和精神萎缩的时候・・・・・・一句话,当社会的发展挤压乃至消弥了"人的自我存在"从而使社会发展失去本体精神动力的时候,人性精神就会出场,它呼唤人的感性生命和个体独立,它要复活人的自我存在意识和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世界。人性精神于物质中张扬意义、于当下中追寻永恒、于本能中激活精神,丰富了人类对自已的目的性、可能性和潜在力的认识,使社会发展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种终极关怀,人性精神为和谐社会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理想境界。它根源于人类对于真善美生活的价值追求,又超越于实用理性和当前功利之上,反映了人类本性中形而上追求的一面。这种超越既是一种超越客体世界的"外在超越",更是一种超越本体世界的"内在超越"。人性精神对人的关怀不是浮光掠影和暂时应酬,而更多的是本质的和形而上的,是人的生存发展的"意义域"层面的问题,因而它属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人的终极价值和终极状态。人性精神内蕴着内在超越、不竭创造的人生理念,它使人确信,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已的手中,社会发展能够而且应该体现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中。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历更的转型必然使人生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和价值实现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价值真空、价值多元、价值错位、价值悬置和价值虚无现象。而人性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则能唤起人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全新理解和把握,是人们走出精神生活困境的牵引线。事实上,精神是人生活的支柱,千不何文明化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且人类的现实生活也不能只是允满喧哗和骚动,还必须有意义和价值感。正是在这个角度上,人性精神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狄特富尔特.等.人与自然[M].上海.三联书店,1993.
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
近几十年,中国的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速发展。在我们取得巨大经济进步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严重危机。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分依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山体滑坡、湿地萎缩、河道断流……甚至不断涌现出癌症村、绝症村、儿童出生缺陷、食品安全危机等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以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盲目地进行GDP崇拜,“夭折”绿色GDP。要缓解现在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状况,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写进报告,并且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中国全面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1.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国际环境伦理学会主席、著名的美国学者罗尔斯顿代表了生态伦理学的主流观点。他承认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确认生态有机体独立于人的内在价值,认为人对生态系统有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都具有平等性。这种观点把社会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不仅人与人之间,甚至是对生物界也要讲“道德”和“伦理”。
2.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导致的生态伦理危机
生态伦理学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处理人和自然关系上,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另一种是坚持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的恩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不用考虑对它的义务。可以说,人类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恣意的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最终导致了全球生态危机。
盲目的GDP崇拜、垃圾围城、生物多样性的消逝这些生态环境恶化现象,都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过度开采以及不负责任的开发引起的。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只关注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忽视了对自然应尽的“责任”,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危机。
3.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人类开始全面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相对应的是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可以分为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生物中心主义流派以及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学三个学派。它们的共同点是将伦理学的视野由人类扩展到一切生命和自然,重新认定了生命和自然的价值,并且强调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作用。认为人类可以主动地适应、支配、改造和补偿自然界。
虽然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把自然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重新重视自然的地位,但是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和谐社会对生态伦理观的要求
1.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
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2和谐社会对自然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生态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高度统一的文明,发展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建构和谐社会下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明
1.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不是指人类对自然或者自然对人类单方面的做贡献,它强调的是二者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人类对自然应该是在遵循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们实现新型的、科学的生态伦理观。
2.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全新途径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不仅是对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途径。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即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注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明,必须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实现由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第二,实现由“征服自然”的观念向“与自然协调相处”的方向发展;第三,转变对“发展”的衡量标准,即不应以简单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标准,而是要实现人类的全面的、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平.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 J].哲学研究, 1995,(7):15.
[2] 程立显.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3):34-42.
[3] 徐艳秋.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大学报,2007,(6):36.
[4] 李承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理论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01-104.
作者简介:
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构建和谐雨花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1、选题目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雨花区是1996年长沙市区划调整成立的新区,它地区长株潭城市群的枢纽位置,武广高铁、京珠高速、绕城高速、机场高速和城际铁路、城市地铁在区内纵横交错,随着城市开发的深入,雨花区在长沙市的“窗口”地位日益凸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和谐雨花,这是摆在区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诸多力量中,政府肯定居于主导地位和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只有真正实现从经济建设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才能担当起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任务,才能充分利用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的地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我们必须抓住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加快雨花区的发展步伐,为中部崛起作出应尽的贡献。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所研究,近年我国这方面的著述也颇多,但专门侧重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文章比较少。
3、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本人是雨花区政府交通局的副局长,长期从事城市管理、交通监管、社会服务工作,多年的实践,深感政府的服务程度、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极大。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领导讲话、调查资料、理论文章百余万字,特别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资料较多,还在工作之余翻阅了大量的有关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建设的报刊、杂志、书籍,做了读书笔记,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主要参考资料: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难题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XX年。
2、《推进服务型政府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XX年版。
3、《和谐社会,重在建设》,研究出版社,XX年版。
4、《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央文献出版社,XX年版。
5、《当代社会问题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XX年版。
6、雨花区XX年工作情况汇报材料,等等。
二、论文结构(提纲)
一、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第一,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在方向和内容上一致
第二,服务型政府主导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依存
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求政府发扬民主,健全法治
第二,政府要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第四,政府必须维护好社会的安定与有序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构建和谐雨花
第一,坚持抓好经济建设,为构建和谐雨花提供物质条件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为构建和谐雨花打好制度基础
第三,优化雨花区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努力维护雨花区社会稳定
第五,着眼雨花区的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的问题)
(一)写作进程安排
XX年7~8月,毕业论文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XX年9月,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提纲。
XX年10~12月,撰写论文初稿。
XX年1~3月,修改论文并定稿。
(二)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工学矛盾,基层工作辛苦、劳累、时间紧张,资料还有待继续的充实。
学员签名:张 敬 XX年9月25日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分认识,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关系,探析构建和谐社会对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体育运动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社会发展、社会和谐,体育运动才能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对发展我国的体育运动至关重要。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根据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只有与整个社会达到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体育才有可能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有可能促进体育的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为我国体育运动的新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为体育、文化、教育、大众传媒、健康服务等方面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总体上看,新时期我国体育的发展是健康的。但在最近几年,“打假球”等不公平竞赛现象不时出现,少数球迷闹事的事件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的之风日益猖獗。特别是在200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连续出现严重违纪和罢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体育商业化发展的负面效应致使兴奋剂、体育暴力、假体育构成体育的潜在危机。这些事件的发生,损害了体育比赛环境,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体育社会问题的存在,也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新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转型期”。这个阶段社会发展的诸多特点和问题,也都会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反映。中国体育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我们得以以更加开放和更加宽广的视野,来面对和审视中国体育的未来。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中国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关心体育,参与体育,让中国体育的发展建立在更坚实、更和谐的社会基础上。
二、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办体育的情形相比较,和谐社会下的体育发展资金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宽,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大亮点。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体育改革,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的积极性,积极研究制定政策规划,加强行业管理,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使我国体育运动持续发展下去。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强调要将当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要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制定当展战略的前提。也就是说,要有远见和前瞻性,而不能以牺牲未来、牺牲下一代人发展为代价,求得一时的满足。体育可持续发展,是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着眼于满足当代和未来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的更高需求,能够更加全面、高效和协调的持久发展,它将使体育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状态和更加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序发展阶段。
三、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体育运动的普及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不断增长的越来越强烈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基础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而构建和谐社会将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努力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不断为群众建设更多的健身场所,不断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保障。和谐社会要求在群众体育工作中恪守亲民、便民、利民的准则。要求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力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体育服务的能力,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体育的交流
依据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我国体育的交流,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为我国体育的交流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此难得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体育交往。根据香港、澳门基本法中“互不隶属、互不干涉、互相尊重”的原则,积极推动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同时,在“一个中国”方针的指导下,促进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在此背景下,我们还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体育交往,不断扩大交流领域,推动世界和亚洲地区的体育事业以及和平与发展,使得奥林匹克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文化体系,并加快体育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这种传播交流中,体育文化得到了繁荣与发展。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我国体育的交流、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五、构建和谐社会为我国体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重申体育、文化、环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体育界人士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更多地关注、研究体育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体育事业更好地为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服务。和谐社会的提出,旨在针对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关键时期的特点,协调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以及国际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有力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大规模的体育竞赛,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和条件。而“和谐”也正是“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人文奥运”概念是奥运理念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奥运活动更多地面向人的需要,从人性和人的需要,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出发来构建奥运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人文奥运的实施,都是立足于“以人为本”。可见,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文奥运的实施在基本精神和最终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离开了和谐社会,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无法提高,就无法营造2008年奥运会理想的人文环境。我们要高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为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关心体育,参与体育,让中国体育的发展建立在更坚实的社会基础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力的精神支撑。体育是人类为了顺应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人体文化,它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体育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将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同时,对于亚洲、对于世界,体育的发展都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我们高兴地看到,体育在和谐社会下,必将成为极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49.
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观点提出了挑战,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治理理念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公司治理由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伴随着“公司的触角”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所衍生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公民、商业贿赂和企业伦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弄清公司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发展与完善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萌芽最早起源于多德(Dodd)与伯利(Berle)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论战。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则是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6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对一个公司来说,存在利益团体,若没有他们,公司就无法生存,这些利益团体就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stakerholders)。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迄今为止,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就已近30种之多。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并将之分为三类:一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三是最窄的定义,该定义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对公司治理的分析
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的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
杨瑞龙、周业安(1997)认为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的看法是基于物的财产权的认识。所谓财产权就是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置及收益等一系列权能,如果有产者把他们的实物财产投入到公司,那么公司财产的一切权益均属于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个系统,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特别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他们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因此,公司经营是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为此,就应当让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
威廉姆森则认为,公司治理框架中应该给那些向公司提供了“专用性资产”的人的位置,其中也包括雇员。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尔(MargritM。Blair)强烈主张利益相关者应进入公司治理,其观点是: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与那家公司的持久的关系。认识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管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波特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主张,认为应鼓励长期职工所有权,鼓励公司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给予主要顾客、供应商、融资顾问、职工和社区代表等在董事会的发言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通过,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方面的主旋律。该法案指出,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治理的权利。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所拥有的权利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股东是公司的发起人,是公司治理的原始动力;企业管理者拥有公司的经营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关键;雇员是公司的劳动力资源;债权人是公司发展的资金提供者;供应商是公司产业链中的供应链;顾客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依赖者;政府是公司税收政策的制订者;他们共同参与公司治理。
在中国,由于缺乏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很多公司把本应公司内部化的成本予以外化,转嫁给社会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公司内部权利制衡手段的欠缺也导致企业经营的效率低,从这个角度而言,公司不仅要追求股东的利益,而且还要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构筑一个由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公司利益相关者是和谐社会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处理好社会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活动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实现他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所覆盖的主体范围包括在一个国家生活的全体国民和其他人的社会活动主体与生态环境的总和。如果把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引入建设和谐社会的范畴,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处理好所有的社会活动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而言,公司治理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合度,公司利益相关者是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子集。
公司治理中的和谐社会建设问题
(一)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间的和谐
股东、董事、高管人员和员工作为公司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协调他们之间及其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也是传统的公司治理理念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委托理论认为,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须建立“股东-董事会-高管”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有效防范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公司的有效和谐运作。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仅是公司治理改善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和谐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公司与员工的关系问题,公司与员工间的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员工在公司中的地位、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员工是否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以及员工的工作环境、报酬等问题在中国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情况先出现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对立。
特别是随着员工自我意识的增强,员工要求参与公司管理以及获得公司尊重的要求将日益强烈,妥善解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公司治理内部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方面。
(二)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
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解决好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解决好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即解决好公司的外部治理问题。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以及生态环境等,公司与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归结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为满足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内在要求,对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和社区居民等所承担的一种义务或责任。哈罗德•孔茨认为,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其他主体的影响。最近几年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在使企业社会责任朝着可操作的方向前进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是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方面的认证体系,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即明确提出了如何规范公司与顾客、供应商、环境、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SA8000对于建设公司及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引导和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无论是协调公司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还是协调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都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当前公司治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公司治理,本身就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促进,公司治理自然地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同时,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处理公司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时,公司治理中的一些理念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出版社,2004.
[2]李维安,王世权.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