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技术科学

技术科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4: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技术科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技术科学

第1篇

工程与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研究者在主、客观因素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认识过程。科学研究始于对工程与技术本身的实践、始于对工程与技术问题的发现、始于对工程与技术现象奥妙的探索。工程与技术本身往往呈现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表象,研究者首先对工程与技术本身的各种现象分门别类,对某一类外部联系的现象产生感性认识,经过思考、分析与综合、加工升华后,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由于工程与技术现象的复杂性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往往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几个循环才能够逼近真理,也就是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经过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同时,从工程与技术实践活动的认识特征来看,工程与技术的实践活动不仅是正确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同时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反过来正确的认识对工程与技术的实践活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预测工程与技术发展,使得工程与技术获得水平提高、层次提升、规模增大,即在工程与技术实践-认识反复促进过程中,不断无限地逼近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回归到工程与技术本身。

二、工程技术自身拥有系统与演化特性。

一个具体的工程活动或技术项目自身就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自身的结构形式与功能特性。对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的认识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在具体的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系统的结构就是事物的内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和事物发展的内动力。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系统的环境是事物的外因,是系统之间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动力。工程系统在演化过程中,系统结构(内动力)、系统环境(外动力)单独、联合或耦合作用,这些矛盾的各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演化过程就会产生相应的功能、特性、现象。

三、工程与技术中涌现的因果关系。

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涌现出的各种现象、功能、特性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自然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因果顺序等。如果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结构(内因)与环境(外因)均已知,最终结构(内因)与环境(外因)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特性、现象、结果等等按照演化过程的自然顺序或分布形态,由因推果,可利用已经获得或积累的科学知识认识该类问题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属于正问题;但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往往表现出众多复杂现象,而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任务是要根据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可观测的复杂现象,反过来由现象来探求事物的内部规律或所受的外部影响,即去寻求产生这些复杂现象所涉及的内因、外因和相互作用原理,由表及里,索隐探秘,倒果求因,属于反(逆)问题。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的反(逆)问题面临着复杂性、存在性、多解性和稳定性等不可避免的适定性问题,即工程或技术系统往往存在一因多果或同因异果,一果多因或同果异因。因此,科技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寻求某些因素(因)和一个或一些现象(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依据已知的工程技术现象(果),寻找导致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因)与相互对应关系,由果寻因。同时如果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出现一因多果、或多因多果,往往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注重与自身学科相关现象-本质关系的研究,形成不同学科研究领域。由于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别是反(逆)问题的现象-本质对应关系的不适定性,实际研究中往往要在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的结构分析中提出结构假说、环境分析中提出环境作用假说、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提出相互作用假说等等,验证和检验假说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建立科学理论的过程。因此可以看出,正、反两类问题或多角度研究都是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科学研究常见而重要的研究内容。

四、注重工程与技术中涌现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的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即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在相互作用和演化过程中,结构内部、环境内部、结构与环境之间等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而不同的事物中又有不同矛盾的特点,事事矛盾不同。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演化中,经历了孕育、潜伏、发生、爆发、持续、衰减直至终止等不同演化阶段,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时时矛盾不同。无论结构内部、环境内部、结构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皆有双方,而矛盾双方也各有特点。

五、寻求工程技术问题的演化规律。

从工程与技术中的基本现象寻求发展规律,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方面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占有大量的、可靠的工程与技术中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是对工程与技术中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升华。通过系统科学、哲学、逻辑等等思维方法和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创造、创新的过程,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完成工程与技术认识的根本任务。为此对于工程与技术领域,研究者要在确定工程与技术中问题学术背景的基础上,凝练该问题所对应的科学、社会或思维问题的实质及学术问题,同时了解该学术问题研究现状和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者拟解决的学术问题,特别是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问题,最终解决具体学术问题的实质。

六、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科学管理;措施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适应快节奏的城市建设进度,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体系被以新的标准要求。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建筑企业施工的基础,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为在施工现场实现科学化管理模式,需要克服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实时跟踪,减少相关问题以及矛盾的出现次数,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展开。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标准,需要在建筑施工阶段执行项目管理措施,保证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通过系统全面化的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制定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阶段,应遵循特定的管理原则。例如,遵守现场管理制度原则、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施工技术设备引进原则、建筑企业人才引用原则等。基于以上原则,加强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的控制力度,实现建筑企业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提高建筑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科学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制度需要包含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

2.1施工材料的管理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从工程施工的源头上实现质量控制,即加强工程施工原材料的控制力度。建筑企业施工原材料采购时,需要对原材料的数量、类型、质量、产地等方面进行严格筛选,保证原材料采购渠道的正规性。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于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

2.2技术安全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问题是工程是否能够开展的基础。在施工准备阶段,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意识以及施工现场防火措施的管理力度。建筑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象巡视,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产生的频率,确保建筑企业工作人员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工程作业。

2.3施工进度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建筑工程的施工没有在计划周期内完成,则需要建筑企业对工程进行索赔。因此,为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可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加强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配合与联系,提高其沟通效率,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2.4施工质量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可在工程施工阶段,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设置工程质量管理部门。针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实现细节化管理。将每个施工环节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工程中质量不达标的工序,需要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并进行问题的处理解决。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科学管理途径

3.1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现场如果想要系统化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为使管理体系能够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需要建筑企业设计人员,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制定合理的管理条例。建筑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实现监督管理,不仅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部门之间的竞争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2提升使用人员的素质

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还有不少欠缺,易于在工程施工阶段产生安全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为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需要建筑企业加强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关注度。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实现调度作业。针对存在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不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影响工程的施工。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建筑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定期对企业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例如,教育施工人员安全问题时,可以为施工人员播放安全事故的相关视频,让施工人员明白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对个人生命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施工人员遵循施工现场的制度管理。施工阶段为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可以对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升职,让其成为施工团队中的小组长,展现施工人员的领导能力,同时将工程的施工质量落实到个人。建筑企业应定期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对于不能达标的施工人员建筑企业应为其培训,保证是专业素质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完善奖罚责任的制度

大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时,觉得与自身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加重视。施工人员仅仅关心自己的工作内容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而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不关心。当施工人员发现问题并且向建筑企业反馈后,仅得到口头表扬而没有任何奖励措施,致使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为解决这一现象,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合理的奖罚制度。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遵守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者,建筑企业应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奖励的内容不能仅仅包括精神奖励,同时也要包含物质奖励。如果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提出来有效的建议,可使施工人员得到职位的提升。而如果施工人员不遵从管理部门的调度任意施工,则应对其进行严格教育并且予以惩罚。通过奖罚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需要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阶段不断的探索以及完善。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提高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现场奖罚机制,将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马海涛 单位:新疆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设计型科学; 解释型科学; 白箱理论; 价值计量

一、问题提出

会计学科应该回归设计型科学属性!

解释型科学范式日趋成为当前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科的主流范式。20世纪6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经验性检验为契机,现代经济学推崇的解释型科学范式很快被会计理论工作者接纳并统治了绝大部分重要学术刊物。会计家们也越来越喜欢采用大样本数据和概率统计分析,通过逻辑严密的数量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一些会计现象和变量间的关系。不过,西方另一种批判的声音也开始越来越强烈,会计遵循的是未来目标的设计逻辑而非历史数据的解释逻辑,过于强调解释型科学范式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会计理论似乎走入迷局:一是形式上严密,但实践指导性不强;二是理论脱离实践,理论观点落后于实际;三是注重历史数据检验解释而忽略目标要求与路径设计。那么,解释型科学范式为什么会造成如此致命的缺陷呢?2006年哈夫、特兰斯菲尔德和范阿肯等世界知名管理学家①在《管理探究杂志》撰文批评世界著名商学院研究管理学问题过分追求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的“解释型科学范式”。他们指出工商管理问题采用“解释型科学范式”外表看起来“学术性”很强而严重脱离实践,致使商学院理论成果越来越被工商实务界轻视。作者赞同三位教授观点,本文试图论证会计学科具有设计型科学的特征,并提出会计理论需要回归“人工科学”本质,建议多采用设计型研究范式。

二、科学的类型及其特点

会计学属于哪一种科学类型呢?目前科学分类比较普遍的方法是将科学分为形式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五大类(李醒民,2008)。但是,这样的划分似乎存在内在的矛盾性:形式科学是从思维形态角度界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从研究对象进行区分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是从科学认识过程来划分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分则出于研究方法的差异。为此,国外有学者别开生面从科学的使命角度提出一种新的三元分类法(范阿肯,2004)②:形式科学、解释科学和设计科学。不同科学类型的使命和特征:

(一)形式科学(Formal Sciences)

形式科学几乎不依赖于经验,其使命是建立命题系统,而对该命题的验证主要是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形式科学包括逻辑和数学:它们不涉及实在的事物,但是无论科学抑或技术都需要应用数学与逻辑学,例如在技术制品(人工自然)中,必须有建模、试验、估算等逻辑分析与数学计算,才能使我们处理经验的公式确凿有效(黄顺基,2009)。

(二)解释科学(Explanatory Sciences)

解释科学的使命是拓展知识以加深对自然与社会的了解,具体地说,就是描述、解释和尽可能的预知该领域内可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等部分社会科学。

(三)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s)

设计科学的使命是为设计和实现产品(人工物)而开发出相应的知识,主要解决结构问题或者是改善性问题。如: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主要是处理结构性的问题,而医生主要是处理改善问题。设计科学以拓展知识、应用知识为目标,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设计科学包括工程学、医学、管理学、现代心理疗法等等。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提出的“设计科学”概念是这种新的三元分类法的基础。西蒙在《人工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一书中,划分了自然物和人工物。所谓“人工”或“人为”(The Artificial),即通过人的作用力综合而成,一般具有功能、目的和适应性,而且可以模拟自然事物的某些表象,而在某一方面或若干方面缺乏后者的真实性。西蒙强调的是与“自然”物相对立的“人工”物,即强调“物”的人工性。人造之物之所以区别于自然之物,并不在于物理的结构和化学的成份,而在于投射出人的观念和目的性,凝聚了人的力量、劳动、制作与创造。

与设计科学直接并列的解释科学,二者的主要差异有四点(仇向洋,2008):

1.解释型科学的使命是描述、解释与预测,而设计科学的使命是发展有效的知识,以产生出对现场问题的解决方案。

2.解释型科学的典型工具是因果模型,设计科学的典型工具是技术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人们,要想达到某个目标或获得某些结果,就要采取什么样的路径。

3.解释型科学往往是后见之明的研究,注重对已发生的事件做出解释,设计科学则专注于前瞻逻辑。

4.解释型科学重在描述(Description),设计科学重在施策(Prescription)。

三、会计科学属性的界定

第4篇

作为艺术的创造主体,艺术家为了能创作出杰出的艺术作品,要求他们拥有水平较高的艺术素养,其中包括艺术专业创作技巧、艺术表达能力、艺术创新思维等,只有这样,艺术家们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创新性,又不失审美精神的艺术作品,间接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总结,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以艺术家的艺术素养作为基础,而科学思维在提升艺术家素养方面,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笔者认为,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是科学思维的前提,可以帮助艺术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摆脱朴素的自发方式,从而有效地帮助艺术家自觉地学习文化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科学思维为艺术家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帮助他们在艺术积累中,通过鉴别大量原始材料和理清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奠定产生艺术灵感的基础。通过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交互作用,共同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提供完整、有序、合理的思维基础,以便艺术家更加深入到艺术创作的实践之中。

2利用科学思维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艺术创造活动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过程,通过对其阶段性进行合理必要的分析,才能清醒的认识和自由把握科学思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不过,在艺术实践中这三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先后出现的,我们不能将三个阶段作机械的分割和理解,而是要层层了解、环环相扣和相互渗透,总而言之,科学思维在这几个阶段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3将科学思维融入艺术鉴赏活动

作为艺术作品鉴赏的主体,鉴赏者通过感官对艺术作品的意蕴进行思索和想象,最后对作品作出评价。笔者认为艺术鉴赏作为艺术活动的最后环节,鉴赏者的满意与否,是推动艺术品产量化发展的关键,因此鉴赏者作为艺术作品鉴赏地方主体,其科学思维对艺术鉴赏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很大的影响,从另一方面又会促进艺术工作者素养的提升,为鉴赏者的理解和艺术工作者的再创造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科学思维融入到艺术鉴赏当中,促进艺术的发展。

4利用科学思维能引导艺术批评活动

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评判和研究等科学认识活动,是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前提下的,对艺术进行批评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审视,所以他要求批评者具有明晰的理性思维,具有严谨的理论性社会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具有概括思维、判断思维和推断思维,艺术批评需要理性,科学思维正好符合这点要求,因此说科学思维在艺术批评中起到重要作用。科学思维提升了批评家的理论能力、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保障了艺术批评的科学性;科学思维的逻辑性与敏锐性帮助批评家及时把握艺术发展的动态,引导艺术的发展;科学思维的客观性与逻辑性关系到艺术批评的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并使批评方法得以科学实施。简单言之,科学思维与生俱来的逻辑性、理论性、系统性和敏锐性推动了艺术批评发展。

5结束语

第5篇

12月6日,为更好地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科普宣传工作,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了农业生物技术科普宣传专家座谈会,邀请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重要科学家和一线科研人员、管理专家到会,就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科学传播对于转基因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农业生物技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与媒体的沟通策略等内容座谈研讨。本次座谈会还是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来自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南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种集团、大北农集团以及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的30位专家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专家们表示,转基因科普宣传工作要争取主动,形成合力。要发挥好相关学会、科研院校、有关企业以及专家团体的优势,组建一支由一线科学家和科普专家组成的骨干队伍,进一步动员科技人员积极承担科普宣传的责任。提出以倡议的方式尽快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科普宣传专家联合组织,以国家有关科技创新、促进生物技术发展的政策方针为指引,争取有关政府部门和中国科协和指导与支持,发挥好相关学会、科研院校和企业科技专家的集体优势,共同促进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与产业化。

会议还讨论了拟成立的科普宣传专家联系组织的将要开展的工作,包括介绍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知识和国内外发展动态、转基因安全管理与评价体系与进展、转基因新品种重大专项研究成果等重要信息;宣传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和紧迫性,重点针对转基因食品与环境安全问题为公众解疑释惑;建立专门的科学传播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合作,提高科普宣传的组织性、主动性、计划性和时效性;广泛联系和动员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以及广大志愿者等各方力量,针对社会不同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学传播活动;扩大科技界与新闻界的交流与互动,积极主动应对舆情,为生物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责任编辑:尹莉华)

(来源: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供稿)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信息化”概念,已实实在在地写在了21世纪人类社会的第一页上。它不仅成为人类进入新世纪所必须面对的标志性观念,而且已作为一种实存力量,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生存背景,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领域,产生冲击式的和渗透弥漫式的广泛影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全方位改变人类社会空间的技术架构,不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已成为人们的社会环境,一个生存空间。新的环境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于是“课程整合”孕育而生,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如何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益,达到1+1>2的效果呢?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内容整合:把教材变成“一渠活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教材内容相对固定,不可避免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生活中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受教材编写所限,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教育要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吸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里,信息技术正可以展其所长,大显身手。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比如教学“万以上数的认识”时,课前可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交流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我国领土面积,有的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有的是四川汶川地震伤亡及失踪人数……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数据,使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

这样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时代之“活水”,拓教学内容之“清渠”,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这“一眼清泉”把教材变成了“一渠活水”。

二、形式整合:构建开放的课堂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学中,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去查阅资料,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封闭到开放,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查找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过程始终,小组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交流,甚至通过网络,整个班级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课下,让学生搜集了解分数产生的历史,丰富学生的数学认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真正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三、方法整合:破解“自主、合作、探究”难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可以改变过去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的现状。

如在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在课堂练习这一教学环节中,计算机及时将计算正确、错误的信息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相当于多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个别辅导。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教师也仿佛长了“千里眼”能“眼观六路”,起到了交往互动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助手。教师们通过参加培训、自学、与同事及学生沟通交流等方式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从自己或别人整合的经验中发现什么课堂适合整合,什么课堂不适合整合;对于整合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整合,如果需要对冗长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或新概念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演示,则多采用信息技术,如果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弱,就少用信息技术等。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让小学数学教学踏上信息技术高速路,让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学科 有效发展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是紧密关联的,只要相互整合,优势互补,便能在高中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爱上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从而主动学习,释放自身潜在的学习能力。在高中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师教学,而且可以循序渐进地推动通用技术学科的有效发展。

一、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与信息技术整合,获取先进技术信息。

在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合理、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在授课时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应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把握好通用技术学科基础的先进性,保证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可以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技术与设计1》中的纸制建筑模型的制作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一些学生的制作模型给学生作为参考,避免教师授课后,学生找不到灵感,无从下手,帮助学生找一些灵感,提高制作速度与质量,有效推动通用技术学科的发展。

2.与多媒体互动,促进知识的记忆与迁移。

在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广阔的技术视野,而且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的通用技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用灵活的技术思维,对通用技术学科的原理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学生学习通用技术学科知识的深度是随着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其变得精彩,学生也会在精彩的课堂上表现得出色。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种,它可以将一些实际的教学知识用图文、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此内容深刻记忆。这样教师的授课得到很大帮助,教学方式有更多选择,让学生记忆的知识点有更多方法,很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加深学生对通用技术学科知识点的记忆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迁移。

3.整合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与学习潜力,是因为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有效整合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要靠自己的认知与努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与探究。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较科学、合理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净化心灵,认真地思考问题,使自己的学习水平、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到另一个境界。

二、整合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推动通用技术学科有效发展

其一,在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加以补充和拓宽,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使课堂变得风度多彩,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例如,在教学《技术与设计1》全部内容的基础概念时,如果教师只是把基础概念给学生朗读一遍,那么相信没有几个学生会对这样的课感兴趣,坚持继续听讲下去。然而,如果教师找到一些与之内容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学生就会在视觉上喜欢上课堂,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其实多媒体教学的通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资源十分丰富,能够将死板的知识概念以图片、声音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及技术的理解。其二,在高中通用技术科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增强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的效果。例如,在通用技术学科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播放已经发射成功的“神舟飞船”升空的实际状况及对“神舟飞船”技术介绍的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神舟飞船从最早到最新的发展变化,从结构特点、工艺特点、技术特点上进行对比,显示每一个零件、每一个材料的不同。这样学生便能深刻地感受到设计者的心血,知道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包含设计者的辛劳、创作与智慧。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充分利用,大大推动通用技术学科的有效发展。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对通用技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便可以有效推动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法众.谈通用技术课中案例的教学[J].才智,2010(17).

第8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 教学 原则与方法

[作者简介]曲用心。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7-0199-03

科学技术史是展示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重要窗口。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开展科学技术史教育。不仅可以影响国家现实的科学技术、教育和其他相关政策,而且特别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功能分析人手,提出了高校科学技术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科学技术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大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笔者认为,开展科学技术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史记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可以使学生把科学技术了解为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科学技术知识的现成结论。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历史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原理的演变过程,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继承关系。分析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脉络及历史演变;可以帮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突破,预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2 有助于学生从社会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它不是象牙塔中的知识,科学技术史不仅对科学技术发展本身进行逻辑分析,而且对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科学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被法西斯用来杀人;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带给人的丰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的种种威胁,这即是科学发展付出的代价,它的最终解决也必然依靠科学技术。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性、人文性以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于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于未来的科学技术决策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面向21世纪的技术人才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即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科学技术史作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错的综合性科学,可以起到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作用,这是科学史特有的优势,因而科学史的教学对于文理渗透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简单地说,科学态度就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科学技术史教学,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项重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都与社会需要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其本身又有自身的规律。任何脱离社会、违背规律的发明创造不可能存在。如造纸术的发明就是适应了汉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发明后又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科学史就是科学精神形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科学技术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决定因素,而且科学活动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正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构建因素。科学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至少可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共进的协作精神。而科学技术史正是科学精神的最集中的载体。通过科学史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修养对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期的大学生的世界观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 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从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得出的必然结论。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信心,明确自己肩负的重担,努力掌握科学技术。为将来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作好知识准备。

5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古代在农学、医学、水利、机械、建筑、桥梁、矿冶、陶瓷、纺织和造纸等各技术领域都有博大精深的技术成就,在大学各有关专业里开出各种技术史课程,不仅有益于各专业的学习,更可以。细雨润无声地对大学生们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具体来说,船尾舵、指南针、水密舱壁和车轮舟,这是中国古代造船术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造船技术的进展。大学生们在学习和掌握中国造船史资料的同时,爱国主义的情怀持续不断地浸润他们的心田。对于学习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这也是―个极好的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后续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也是有益的。

二、科学技术史教学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

(一)内史与外史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技术史属于历史范畴。但又是介于科学技术与史学问的边缘学科,是联系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桥梁。科学技术内史要求了解和研究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原理、造就过程和内部规律性,科学技术外史又要求我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作出统一的研究和表述。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得益于它的创始人对近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而今天科学技术史的教学也理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立统一的教育。

(二)中与西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说:“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他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许多西方学者,或由于对中国的无知,或出于种族偏见。或出自对科学技术定义想当然的解释,或采取了以已今日之长掩盖昔日之短的思想方法,始终无视、贬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甚至一些国内学者也自我贬低。因此,加强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展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本来面貌,就成了科学技术史义不容辞的任务。中西结合就是要注意横向比较。在古代部分,既应弘扬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指出西欧中世纪科学技术的落后,又应突出古希腊科学的开放和理性传统;在古代向近代的过渡部分,需明确指出,西欧中世纪少数科学。如物理

学与技术如水轮、钟表中长期积聚的潜能与对中国四大发明的研究和改造相结合,再辅以古希腊优秀科学传统的恢复和发扬,形成了西欧天文学、力学、机械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近代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和第一次技术革命。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发生了相反方向的转化。循此前进,一方面是西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几乎垄断了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源头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中国被远远地抛在后边,半殖民地中国的科学技术基本上已是西方的舶来品。

(三)古与今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技术近现代史内容量的增加,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大。以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也只是到了当代才能提出;另一方面,距离当代愈近,科学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贴近度愈高。对受教育者的启示更直接、更亲切。因此,要古今结合,既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既从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汲取经验和教训。也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汲取力量。

三、《科学技术史》教学方法

科学技术史是一个蕴含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巨大宝库,从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中。大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大量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有赖于科学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

强调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和引导对科技史的理解和掌握,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使学生在科技史学习中实现掌握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重视教法和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量的特点,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艺术。讲究教学艺术,教师不但要向学生倾注感情。要有激情,要注意语言的规范、简洁,并配合教学内容适时的声情并茂,还要注意板书的工整、扼要,同时还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结合知识点巧妙地设计一些小故事和生动的画面,创造出美好的情境。二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有效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科学技术史是一个静态的已经发生的历史,将其放在一个动感活泼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有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造这种情境的最佳工具。在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下,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教学效果较好。三是运用计算机充分及时出示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练习巩固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省去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四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科技史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科技问题。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me一h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大学生的高度参与。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科技史教学的顺利进行。

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收集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情境资料;(2)将所收集资料形成教学案例;(3)进行班级团体讨论或班级小组讨论;(4)讨论中,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者角色;(5)归纳各组或团体意见。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学习如何发问,进而学习到独立思考、与人相处、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能力。

(四)共同讨论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通过共同讨论,不但可以强化学习的效果,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方便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海龙,白全贵,陈雷,工科院校科学技术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2]侯二朋,中固古代科学技术史课的教学改革和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