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金融市场化论文

金融市场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3 15:15: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金融市场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金融市场化论文

第1篇

推进金融体系的开放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其标志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三项基础。围绕利率、汇率市场化,北京市应提前布局,积极谋划金融市场体系的国际化发展。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程度较高,银行、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利率竞争程度较高,更加接近于市场化。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需要培育各方面条件、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仍主要依靠利率管制带来的存贷利差,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仅为20%左右。特别是在当前,各种第三方支付公司积极推出高回报率理财产品,使得北京地区银行的揽储受到极大压力。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存贷利差将会缩窄,北京市范围内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将面临挑战。因此,银行应该逐步减少利差收入在总收入或者在创造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同时,银行业应加快转型,努力开发非信贷资产和非贷款利差业务,通过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型,对冲利率化带来的影响。二是推进汇率市场化。2005年我国推进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北京市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应努力借助境外旅游、投资、贸易等国际化发展先机,在汇率改革过程中,引领发展方向,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市场化的战略中心。三是加快人民币可兑换业务。从我国经济利益的诉求出发,在国内金融改革逐步深化的同时,适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崛起和金融战略的核心内容。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环节。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也是国际交流的集中地和中转地,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借助这一优势可以极好地开展人民币兑换业务,以便利化的服务让人民币国内外兑换常态化。

2.与新型城镇化推进相适应

在北京远郊区县的乡镇地区,金融体系不完善的现象随处可见。机构类型单一,业务简单,分布不均匀,甚至出现金融机构的空白地区,乡镇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机制,经营效率低下。金融机构类型少且功能单一,除了银行之外几乎没有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即使是银行也多为信用社和储蓄所,多数大型国有银行在上市前为了经营利润都纷纷撤出乡镇市场,有些原以农村市场定位的大型银行也在布局上更加重视城市网点设置,忽视乡镇网点设置。不管从国际经验看,还是立足国内实际情况,北京的城镇化仍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走。与之相伴,相关的金融需求将是一个不断产生、持续释放的长期过程。既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打造开放、多元、协调和创新的综合性城镇化金融服务体系,弥补金融资源的不足,又要加快金融创新,创造性地破解城镇化融资中的制度瓶颈,规避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抑制问题。

一是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民营性金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金融服务格局,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发展壮大地方股份制银行,加快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发展。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为北京市乡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引入活力,为乡镇地区融资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快捷、多元化的选择,为城镇经济主体提供个性化投融资和保险服务。

二是配套扶持政策。特别是在相关监管政策上采取差异化监管方式,对北京市一些偏远乡镇,特别是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地区改制的金融机构,应从政府和监管两条线上给予资产或税收政策上的扶持和倾斜。积极鼓励北京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在乡镇建立具备完善功能的现代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平台机构,鼓励并推动其引入民间资本。

三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农业担保、评估、公证等中介机构,规范抵押、担保等中介收费;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农业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机制,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在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的同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同时,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和融资产品,增加环境保护、居民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城镇化的“软件”水平。四是推动京津冀金融产业协作。北京市远郊区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靠近津、冀地区。

3.总结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轿车营销;营销策略

一、金融危机形式下我国轿车营销市场的新变化

1.轿车从奢侈品向生活必需品过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凸显

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升级,使轿车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而在中国,轿车持续增长的需求潜力使轿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同时,汽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为未来轿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轿车市场增长速度放缓,产业链的资源配置逐步调整

中国轿车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增长,而金融危机使中国轿车市场逐渐进入到个位数低速增长时代。高速增长所形成的整个产业链资源配置将发生重大改变,具体涉及到生产制造、销售、市场营销和后市场等各个环节。

3.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小型车逐渐成为未来轿车消费的主力

中国市场预计今后几年都将是全球最好的轿车市场。国际跨国公司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厄运,必将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同时,国内轿车生产企业轿车出口量直线下降,也必将加强国内市场的争夺。现阶段,国内国民平均收入水平还远没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小型车是轿车普及的主要车型。燃油税的实施积极推动了小型车的热销,以经济、省油为见长的小型车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轿车消费的主力。

4.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市场

金融危机使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的市场需求出现大幅下滑。而中国轿车市场的刚性需求,主要体现在尚未购置轿车的城镇家庭的购买需求,这部分家庭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市场。

5.经销商面临行业洗牌,大型经销商集团加速成长

过去几年中,新增的渠道网络扎堆在一、二线城市,当市场增长率下滑时,经销商的盈利能力下降,大量的实力不足的经销商将被淘汰出局。金融危机加速了经销商整合的进程,从而促进了大规模经销商集团的加速成长。

二、我国轿车营销的新策略

1.加强轿车售后市场资源配置,售后市场成为品牌营销的关键

国际上轿车售后市场服务业有“黄金产业”之称。随着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轿车企业间的竞争逐渐由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传统的利润链模式的中心也必将会往后推移,这也成为轿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国内的轿车售后市场显现出积极发展势头。国内外轿车生产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加强客户关系,深度挖掘客户的需求,积极拓展新业务,以延伸服务环节利润链,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

2.加快三、四线城市营销渠道建设,渠道模式将向大型化、多级化和多样化发展

随着轿车市场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消费者追求更加便利、高效、集约型的服务方式,单纯的“4S”模式的渠道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当主流消费人群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以及原有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对经济性和便利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时,轿车生产企业应根据形势对目前的渠道政策进行相应调整。目前轿车生产企业采取渠道下沉、加速拓展网络、加大对区域市场广告资源的投入的方法,这就使得营销渠道逐渐多级化,大型化。此外三、四级市场的差异化特征进一步影响渠道模式。中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级市、每一个县城的消费者审美习惯、消费需求、媒介接触习惯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以一套营销策略来涵盖区域内的所有城市,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这样就导致渠道的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成了必然的趋势。:

3.产品结构调整,精准营销成为轿车营销的趋势

小车型在国内市场的热销促使国内外轿车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进行客户细分,新车型不断推出且车型个性化趋势明显。同时,由于轿车市场进入低速增长的阶段,传统营销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迫切需要营销方式上的创新,让营销更加精准则成为轿车营销的新趋势。轿车企业可以根据以前积累的客户资料,利用数据库技术,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筛选、匹配和运算,以实现销售线索挖掘、客户价值细分和客户管理等功能,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营销成本,还将为企业未来发展创造巨大价值。

4.营销方式多元化,网络营销在轿车营销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

目前消费信心持续相对低落的情况下,轿车企业纷纷寻求新的营销方式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些新的方式包括:体验式营销、激情互动营销、车型“垂直换代”销售到“多代同堂”销售。体验式和激情互动式营销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在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各类车型特点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车型“多代同堂”的营销方式是为了瞄准市场细分,企业利用多款车型来重新细分市场,扩大产品覆盖面。目前,建立网站的方式进行轿车品牌营销已经非常普遍,网络营销的功能正在逐渐健全,各轿车生产企业正在着力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群落性和较强的顾客定位能力,从网络产业链中寻找轿车销售的业务链,以求实现轿车销售中更大的价值链。

三、结论

金融危机逐渐转化为全球的实体经济危机后,虽然无法改变中国轿车市场增长的长期趋势,但无疑加大了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后的调整幅度,使中国轿车市场多年持续增长而积累的矛盾得以集中释放。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轿车市场必将充满着机遇与挑战。轿车生产商只有在认真分析轿车市场的新变化、新形势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轿车营销的新策略、新模式,才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汽车行业营销渠道变革的新思路[J].营销方略,2008(9).

第3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影响 策略

一、利率市场化的定义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联系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一个变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中间指标。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央行只控制基准利率,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从而形成多样化的利率体系和市场竞争机制。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事实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分析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二、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其自主经营权,确立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获得了自主定价权,银行可根据自身经营战略,充分考虑目标收益,经营成本,客户风险差异,同业竞争,合作前景等因素,综合来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行优质、优价与风险相匹配和有差别化的价格战略。另一方面,在负债上,银行可实行主动的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这些使得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大大的提升了,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

从客户结构角度分析,利率市场化实际上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对客户的甄别机制。利率市场化促使银行主动关注贷款市场的行情,通过对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可能带来的盈利状况、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客户经营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来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行差别化定价。对风险较大的劣质客户以较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对风险较小的优质客户以较低的利率水平来吸引客户,从而推动客户结构的优化。

(三)有利于为商业银行创造规范的经营环境

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将形成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金融市场上融资产品种类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充分并且具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的监管,金融主体具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同时,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透明化,促使其规范化经营,有利于银行长期稳定地发展。这些都为商业银行创造了规范的经营环境。

三、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一)存贷利差缩小,使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冲击

利率市场化后,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争取存款,吸引客户储蓄,利用利率进行相互竞争,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筹集资金,导致商业银行整体的资金成本提高。另一方面,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为了吸引优质客户贷款,对信用好的客户使用较低的贷款利率,并且利率市场化后,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渠道众多,使得商业银行面临风险小的筹资人议价能力减弱,只能降低贷款利率,这样一来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再加下存款利率的刚性较大,易升难降,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缩小。

(二)信用风险增加,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利率市场化的推行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整体上升,促使资金成本的提高,为了追求短期的高收益,商业银行更加趋向于将资金借贷给风险较高的借款人,以得到风险补偿,这就产生了“逆向选择”。然而,愿意支付高利率获得贷款的筹资人,相应的由于借款成本的增加,榱嘶竦檬找妫倾向于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以获得高回报。这种对筹资人的“逆向激励”导致了低风险项目投资人和低利率贷款人被排挤,使得信贷市场中充斥着高风险投资人,违约几率增加,降低了银行的贷款质量,使得银行业面临信用风险。

(三)商业银行面临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因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的不确定性。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被逐步放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利率的变动越来越频繁,变动幅度越来越大,其期限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导致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

四、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快业务转型

在利率市场化大趋势的冲击下,商业银行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利率来源的传统经营模式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难以维持。商业银行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应该逐步改变经营策略,调整收入结构,在开展传统业务的同时,应积极地进行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进行多元化综合经营,弥补在传统业务上的利润缩水。

同时,我国当前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中间业务主要是代收代付业务,是一种低层次的中间业务。为了促使中间业务由低层次业务逐步向高层次的业务转变,如理财和资产管理业务、证券保险业务发展。商业银行要做到:首先,实现中间业务合作模式的转变,由在政府主导模式向市场主导的自由合作式的发展,政府只需要做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市场运营的作用;其次,随着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限制被逐步放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保合作、银证合作,使得中间业务层次上得到发展;最后,商业银行积极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由此发现和开发新型中间业务和新的收益增长点,把重点放在服务质量上,多在理财、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和国际结算等高附加值业务方向创新。

(二)调整负债结构,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

由于我国金融行业起步较晚,金融领域落后,市场欠发达,缺乏金融创新,以及各种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动型负债业务发展滞后,银行缺乏主动型负债的意识。因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中,被动负债占据主要份额,其中存款在被动负债中占据最大比例,然而主动负债只在负债结构中占据很小份额。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进行金融创新,主动寻找负债来源,获取资金,从而调整优化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

商业银行在优化负债结构的同时,要逐步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是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首先要充分考虑影响金融产品定价的各种因素,如风险补偿、费用的分摊、客户信用等。其次,选择合理的利率定价方法。最后,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标准细分客户,进行差别化定价。这样才能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高效的金融定价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一直受到央行的严格管制。所以利率风险并不是我国商业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没有引起银行的相应重视。外加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落后,使得商业银行缺乏有效、合理的避险工具。但是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行,市隼率不断被放开,利率不再受到央行的严格管制,受到各种市场因素影响,逐步由市场来决定。利率变动的频率与幅度越来越大、难以预测,使得利率风险暴露于商业银行面前,成为了商业银行不得不应对的风险,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关键。

(四)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成为了商业银行的竞争手段。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客户,然后由于信贷的扩张,商业银行以较高利率放出的贷款往往对应风险大,信用度低的借款人,这使得商业银行面临了信用风险的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第一,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对客户进行评级,从而进行分类管理。第二,商业银行根据客户信誉水平、经营情况、企业资本、担保情况等的不同进行不同信用额度的授予。第三,商业银行要加强信用风险的转移的意识,积极采用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转移,也可采用保险、担保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减少借款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还款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慧.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

[2]程松彬,王景瑜.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吉林金融研究,2014(10):30~35.

[3]黄持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会计师,2014(24):5~6.

[4]艾祖权.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知识经济,2014(16):79.

[5]张晓燕.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代金融(中旬),2014(7):104~105.

[6]马哈露士.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对外贸易经济大学,2014.

[7]关沁晖.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风险控制的对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2):10~12.

[8]田阳春.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与对策.中国银行信息报,2012(8):4~5.

[9]闾娇蓉.浅析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策略.经济研究导刊,2014(2):12~15.

[10]蔡逸仙.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13(3):17~20.

[11]李克川.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13(1):35~37.

第4篇

【关键词】国债期货;利率市场化;互动关系

我国曾在1992年-1995年进行过国债期货试点,并且很多论文对首次国债期货试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诸多原因中,除了政策、监管、投机、国债现货规模等方面的原因外,利率没有市场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最近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重推国债期货的呼声很高,我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还专门推出了国债期货模拟交易。重推国债期货,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应该重新推出国债期货。

一、国债期货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一)国债期货的基本属性

1.从金融产品的衍生关系来看,国债期货属于利率期货。利率期货,亦称“利率期货合约”,是以约定的价格和数量对某些特定的具有利息和期限的金融商品在将来某一时间进行交割的期货合约。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利率期货的标的资产可以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各种债务凭证,也可以是利率本身。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挑选出不同期限、不同利率的国债,并以这些国债作为标的资产而形成的利率期货,就称为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一种,国债期货的本质无非是以国债作为载体、利率作为交易对象的一种金融期货产品。

2.从票面利率形成机制来看,国债期货合约的票面利率决定于利率变化。国债期货交易,是指以国家财政机构发行的政府负债凭证为标的资产的期货合约的交易。国债期货合约票面利率是国债现货发行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在一定时间约束下的综合性利率。国债期货的基本属性就是利率属性。

(二)国债期货的主要功能

1.规避利率风险。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的功能,是通过在国债现货、期货市场之间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实现的。其基本原理是:由于国债期货价格与其标的资产现货价格的变动趋势具有同向性,当现货价格趋于上涨时,其期货价格也趋于上涨,反之亦然。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与现货市场相反的交易来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避免因利率波动而造成资产损失。

2.价格发现和活跃国债现货市场功能。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国债期货合约的交易是通过公开竞价持续进行的,每时每刻的信息都会为交易者提供买、卖决策的依据。随着交易的进行,交易者可以不断地根据所获得的最新信息修正原先对市场的看法,形成新的成交价格。而这种成交价是连续公开竞价和不断纠错的结果,具有公开性、连续性、预期性和权威性。

3.促进一级市场的国债发行。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两类主体实现的:一类是一级市场上的国债发行承销商。作为规避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国债期货可以使国债发行承销商实现二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因此承销商更有信心积极参与国债一级市场的承销;另一类是国债二级市场中的交易商。作为国债现货的持有者,国债二级市场的交易者必须经常在国债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从而活跃国债二级市场,而国债二级市场旺盛的交易又会促进一级市场的国债发行。

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内涵和实现机制

(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内涵

利率市场化,就是逐步实现由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利率的过程。利率是一个资金价格体系,该体系是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短、中、长期利率,以及本币、外币利率等不同市场、不同层次、不同期限和不同币种的利率构成的。其中,国债期货利率就是构成利率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阶段会导致各种利率之间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变动规律。因此,我国利率市场化必须按照社会政治、经济变化规律来确定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和层次,逐步实现各个金融市场利率的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机制

为了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目标,通常有两种机制:一种是政策机制,即通过政府及其在不同时期出台的政策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按照先后顺序,逐步实现不同层面上的利率市场化;一种是市场机制,也就是通过金融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和金融市场供给迎合这种需求,或者通过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供给来开发、引致市场需求,在金融产品创新的供求互动中,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三、国债期货和利率市场化的互动性

无论从国债期货角度还是从利率市场化角度,国债期货和利率市场化之间关系都十分密切。

1.利率市场化内涵决定了国债期货的产生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利率体系中不同市场和不同层次的利率会逐步实现市场化,若其中某一或某些层次上利率波动的剧烈程度和频度超过了人们对利率风险损失的承受限度时,为了有效的规避利率风险,国债期货就会在人们巨大的避险需求中应运而生,并随着国债市场层次及其相关利率风险的增加而逐步得到发展。

2.利率市场化机制决定了国债期货的地位。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果政策机制占主导,市场机制对形成整个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促进作用很容易被削弱。于是市场机制下的国债期货合约票面利率,就很难取得基准利率的市场地位。相反,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国债期货市场反应真实的国债供求关系,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发挥比较充分,则会缩短基准利率遴选时间,国债期货合约票面利率也就很容易取得基准利率地位。

3.国债期货的主要功能决定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如果没有国债期货,或受国债现货规模小、品种少等因素的限制,国债期货的主要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那么在国债发行、现券流通和回购交易等多层市场就会导致多种利率形成机制,使利率风险增大,从而减缓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相反,如果有国债期货及其跨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同时有充足的可供国债期货交割的债券规模和合理的品种结构,那么国债期货的主要功能能够正常发挥,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就会打破多层次市场的条块分割,形成相辅相成的利率体系,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四、结论

从国债期货和利率市场化互动关系上看,我国资本市场经过了17年的发展,目前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多层次国债市场、国债现货规模和政策法规等方面,都形成了重推国债期货的基础或前提。国债发行和现货交易利率的市场化,为国债期货重新推出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国债发行、现货、回购市场场内、场外市场等不同层次国债市场是重推国债期货的现实条件;我国国债发行和存量规模迅速扩大,期限结构日趋合理,是发挥国债期货功能的重要条件;现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为国债期货的成功推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晓求,应展宇.关于重新设立国债期货的若干问题[J].财贸经济,2003(10).

第5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如货币资金借贷场所,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场所,黄金外汇买卖场所等等。它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依托,是以市场为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本资源,提高资本,资金使用效益的制度前提,同时也是发挥资本存量蓄水池作用,以迅速和灵活的融资方式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和场所。国家和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发出的信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可依据金融市场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一、金融市场的现状

金融市场按使用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作为短期资金融通场所,满足了参与者的流动性需求;资本市场作为长期资金的融通场所,为参与者提供了安全性和盈利性保障;各个市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金融市场体系。发育完善、健康的金融市场体系,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迅速、有效、顺畅传导,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要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朝市场化方向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广泛,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已有创新产品发展迅速;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涵盖面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金融市场改革进展顺利,市场功能日趋深化;金融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正在向以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和运行安全的目标迈进。

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市场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金融结构失衡。我国的金融机构虽然呈现不断优化趋势,但现存结构状态仍然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甚至严重制约了金融效率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二)金融创新乏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很落后,且存在金融创新过于依赖政府,在有限的金融创新中,各领域进展失衡的状况。这些都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削弱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三)金融监管存在突出问题。从内部看,金融机构面临着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困境,即如何真正解决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从外部监管看,首先表现为金融法规建设滞后,中国现行有关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经过多年修改,已经较为系统,较为完善。但由于我国的整体法律基础不牢固,金融监管经验不足,法律的涵盖面并不广泛,法律的局限性严重,特别是一些临时性的管理条件、实施办法,缺乏一致性、连续性、权威性,对金融市场发展极为不利。(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塞不通,人为割裂,迫使资金变相暗通,阻碍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阻滞货币政策的传导,减弱了货币政策效力,使货币市场的发展能有效地带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且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一些监管真空。

三、加快金融市场发展

加快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完善货币市场的发展是资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鉴于我国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均衡现状,笔者认为,应抓紧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发达的、高流动性、低风险性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为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制度的改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

首先,要重新认识货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业拆借市场。一是要规范、健全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网络系统;二是充分发挥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功能,在有效利用有形拆借市场的前提下,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稳步发展我国的无形拆借市场,提高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能力;三是规范拆借市场行为,通过制定有关的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规范市场运作,严格市场管理和监控,使拆借市场运转正常化、良性化;四是加大抵押担保拆借比重,改变我国拆借市场上基本以信用拆借为主要手段的现状,以此达到防范和分散风险的目的;五是加大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度。

第三,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市场。

(二)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首先,应调整非国有经济与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政策,适当扩大它们的投资需求;其次,进一步健全国债市场;第三、适当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第四,逐步使社会保障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第五、着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第六、完善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体系;第七、发展机构投资者。

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一)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对国有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最终使其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的现代金融企业。同时,也要对股份制银行进行制度创新,真正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建立内控严密、运转规范高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保险市场运作机制。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对保险业采取的过渡期保护措施2004年年底到期,取消对外资的地域限制,保险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要转变经营模式,彻底改变依靠低赔付率来维持高增长率的现状,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使保险公司的工作重点切实转换到完善内控、强化管理、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上来,这种转变应该是保险公司自愿、主动适应市场机制的需要。

(三)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伴随并推动着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判断一个金融监管体系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则应为是否能逐步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审批,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要切实把监管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通过行业规划、政策引导、市场监管、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等手段,调控金融市场,防范化解风险,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四)规范证券市场主体行为首先是投资主体。我国的证券市场正经历着从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并存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主体的过渡时期。发展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及逐步地允许保险资金等投资证券市场是投资主体深化的主要途径。其次是融资主体。为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创造积极条件,逐步实现资产存量的流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扩大国有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完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改变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加大国有企业经营的外在压力,促使其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质量。最后是证券公司。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在制度设计上严防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同时建立有效的融资融券机制;完善客户保证金的安全保管和受偿制度,确保客户资产安全;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龙骥,货币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香港

一、前言

离岸金融在上世纪60年代的兴起,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使传统的、分割的信贷市场变成统一的国际借贷市场,从而使国际金融市场彻底国际化、自由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逐步提高,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大,而我国在经常项目实现自由兑换后,资本项目一直都没有开放,经济学界提出了“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这样的课题。而把香港建立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也成了目前经济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做出一些探讨。

二、离岸金融的基础理论

上世纪50年代,离岸业务作为以逃避管制为动因的金融创新在欧洲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伦敦也作为最大的美元离岸中心,成为了著名的世界金融中心。1981年,美国在纽约经营美元离岸市场IBFs,破例在货币发行国境内开展本币离岸业务,吸引了大量的离岸美元回归本土;1986年,日本为了实现日元国际化在境内设立日元离岸市场JOM。

(一)离岸金融概述

IMF给离岸金融市场做了最新定义:离岸金融市场是指那些离岸金融活动(由银行或其他机构主要对非居民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发生的金融市场。从实际操作上看,是指那些拥有大量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都发生离岸业务的金融部门的地方。常常指那些:

(1)具有相当多的主要从事非居民商务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

(2)金融体系中来自非居民的资产和负债,大大多于国内金融中介为国内经济融资的水平。

(3)大多提供较低的或零税率,温和的或者较松的金融管制,银行保密或者匿名等有关优惠政策。

由此可知,离岸金融市场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或境内并在非居民之间经营该货币的存货款业务、基本不受法规和税制限制的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是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产物,从20世纪50年代产生至今,其发展迅速,影响日趋扩大。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金融市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不受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政策、外汇政策的限制,可以自由筹措资金,进行外汇交易,实行自由汇率。

(二)国际离岸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经验借鉴

随着离岸金融的发展,离岸货币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美国IBFs和日本JOM的创立都是通过在本国境内设立本币的离岸市场发展起来的,其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建立人民币的离岸金融市场,形成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外的人民币交易中心,这不仅是管理境外人民币的理想途径,而且有助于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1.美国的IBFs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银行业的“胜利大逃亡”导致了其国内资本的大量转移和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力的削弱。1981年,为了增强纽约金融市场相对于伦敦金融市场的竞争力,美国纽约设立国际银行业设施(IBF),对非美国居民开办美元存贷业务,大批美元回流美国。美元成为美国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币种,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2/3以上。IBFs开辟了在货币发行国境内设立本币离岸金融市场开展本币离岸金融交易的先例,打破了传统的离岸金融中有关货币须游离于货币发行国境外的这一特点。

2.日本的JOM

如果说美国的IBFs证明了在国内设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能性,日本的JOM则走出了一条可为人民币离岸效仿的道路,而其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元国际化的进程也是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10余年长期萧条的转折过程。日本为了鼓励海外持有日元资产,放松了对离岸金融市场和国内市场间资金转移的限制;放宽了对市场参与资格的确认程序,还放宽了关于资金必须由交易对方使用的确认程序,尤其是欧洲日元债券和欧洲日元的借贷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其结果就是日元资产市场迅速扩张,加剧了日本股市和不动产的泡沫。日本股市的流动性并不很高,很多大公司之间相互持有很大的股份,这部分股份是很少流通的。当外部资金流入后,很容易引起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因此在1985~1993年期间,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疯长,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股价1988年时已经是1985年的2.58倍)。

从日元国际化的困境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人民币离岸的审慎态度是很有道理的,人民币的离岸经营问题应该分阶段地慢慢尝试探讨,而非一步到位。

三、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

关于在港发展离岸人民币金融业务的模式探讨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长期方面,要考虑到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短期内,一方面,应大力发展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建立起多样的人民币回流渠道;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将人民币业务发展到香港的股票市场。

(一)短期发展模式――发展债市、开放股市

1.发展债市。由于本土经济还不够强大,国内金融监管还不够完善,急于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的离岸中心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因此在短期内,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但目前应该大力发展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市场,从而营造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条件。

2.开放股市。香港金融体系的三个资金融通渠道中已有两个,即银行系统及债券市场,可以处理人民币交易。香港金管局局长任志刚表示,相信人民币在香港的第三个资金融通渠道,即股票市场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开通。换言之,若有需求,股票也可以在香港以人民币上市及买卖。

(二)长期发展模式――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1.人民币自由兑换与资本项目开放

我国目前的资本项目管制中:直接投资方面,放开了对华直接投资,正在逐步放松对外直接投资,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需经外汇管理部门审批;证券投资方面,我国从2003年7月开始,通过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方式逐步放开境外证券投资资金的流入。2006年4月,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正式启动了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方式的运行。2011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14日的《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境外投资者(含港澳台投资者)可以用合法获得的境外人民币依法开展直接投资活动。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资本项目正处于逐步放松管制的阶段。

2.人民币自由兑换与人民币在港离岸业务的关系

(1)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必然实现的目标,而发展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过程却不可操之过急。下一阶段,中国应当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分阶段、有选择地放宽资本项目交易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2)在港离岸业务间接推动自由兑换。首先,香港开通个人人民币业务具有一个潜在的功能,即可以推动人民币早日平稳地实现自由兑换。另外香港人民币的借贷模式等也可以为内地提供参考,香港将成为人民币管理改革的试验场,为内地金融业的深化改革服务。其次,如上文提到的,我国已经启动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的进程,目前的资本项目正处于一种逐步放松管制的阶段。香港开通人民币业务之后,人民币“离岸”性增强,通过人民币港币其他硬通货这一渠道,人民币可以间接实现自由兑换和国际化。

四、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将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

从长远来看,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作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大方向的重要步骤之一,中国能够从人民币的国际化中获得可观的铸币税收益,可以扩大中国在亚洲地区的经济政治影响,这符合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

(二)有利于掌握境外人民币流动规模的变动

对于中国内地的金融改革来说,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积极意义首先表现在,如果允许人民币在东亚地区流通,监管部门可以获得的一个重要收益,就是将境外流通的人民币纳入银行体系,便于监管部门掌握人民币境外流动规模的变动,从而相应采取措施。

(三)有利于形成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指标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需要一个市场化基础上形成的利率指标,作为各项金融决策的参考,当前在内地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无疑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离岸市场条件,通过吸收境外流通的人民币,形成一个市场化的利率指标,对于中国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和金融中心发展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四)有利于为中国内地的外汇市场调节提供参照

尽管中国在加入世贸之后被没有承诺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但是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保持对于资本项目的管制对于经济金融发展必然形成阻碍。同时,目前中国内地的外汇市场并不发达,也缺乏回避外汇风险的足够的金融工具,没有外汇市场的各种指标作为参考,中央银行的外汇政策调整必然缺乏足够的市场依据,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形成则可以提供一个参照。

参考文献:

[1]杨海珍,赵颖.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立模式与效应分析[J].金融管理,2003,11.

[2]潘英丽.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沪港的目标定位与分工[J].世界经济,2003,8.

[3]李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陈宗浩.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意义和风险控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06.

[5]冯郁川.人民币渐进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6]李羽中.关于境外人民币利率的预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4,4.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政府监管,镜鉴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在遭受着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但是国家之间蒙受损失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危害程度也尚未见底。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监管问题的深思及讨论,其中关于政府尽管的问题备受关注。在此以美德两国为例探讨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从中得到启示帮助我国以最小的损失平稳度过金融危机,并为我国在政府监管这个问题上得到镜鉴。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政府监管权的讨论

在金融危机引致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一次成为讨论中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关于政府监管问题的讨论,或反对市场化改革的观点又流行起来。关于此次危机的缘由,海内外不少人认为,危机是由缺乏政府调控、干预的市场造成的,是自由市场失灵的证明,并以此论证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须更加强化政府的干预而限制市场的作用。其中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埃里克马斯金教授就认为这一危机发生主要应是美国政府的错误,是政府监管的失误。2005年5月,格林斯潘也曾发表著名论断:金融市场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为有效。美国监管者认为“金融市场的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为有效。因此,要使金融产业在公开竞争中受益,政府对其的干预就应降到最小限度”。格林斯潘在他2007年的新书《动荡年代》(TheAgeofTurbulence)里所阐述的那样,“政府干预往往会带来问题,而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只有在市场自我纠正机制威胁了太多无辜的旁观者的那些危机时期里,监管才是必要的”,从以上观点可看出他们认为监管往往或者总是会妨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与此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此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政府对市场长期实行不当干预的结果,是不恰当的政府调控、政府干预使市场运行被长期扭曲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的总爆发,也是市场规律最终对这些后果所作出的强制平衡。就次贷危机的源头美国而言,一方面,“宏观调控”长期、人为地维持低利率政策,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两房”等机构和多种手段,以某种社会政策目标干预房地产市场。在这一类情况下,市场信号被长期歪曲,以致虚假繁荣的泡沫越吹越大,而信用透支的窟窿也越扯越大,终至不可收拾。因此,要正确地汲取危机的教训,最重要的应是反思政府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现代市场经济也不可能不要政府调控,适度的宏观调控可以熨平波动,但如果政府调控不当,干预过度,就会变成对市场系统的有组织的破坏。就此次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而言,德国所受危机的影响与美国相比则相对较轻。德国的金融体系未受到根本性破坏,金融市场也基本稳定。与此同时,由于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因此,经济危机并没有威胁到人们的基本生活,国内需求也基本稳定。美国的情况就没这么乐观了,失业率上升、制造业萎缩、房价大幅下跌、贸易逆差严重,极大地考验着美国经济。其间影响因素固然很多,但两国间不同的政府监管经验则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美国德国政府监管的比较

(一)监管法律法规方面

美国德国都是高度法治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监管法律法规这一方面两个国家存在着差异。德国一直就很重视经济立法,有一套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以欧盟统一法律为基础,联盟法律为核心,并按照联邦和州之间的“竞争性立法”原则,法律制度条文规定十分具体明确,没有“灵活”执行余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而美国的金融监管法规是在实体经济背景中出台的,存在着法律错位的现象,严重不能适应虚拟经济形态的需要。随着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迅速增长的虚拟经济使得原来的法律法规与现实严重脱节,最终诱发了道德风险。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为了扩大金融市场的繁荣,逐步放松了对市场的监管,对监管法律法规的放松就是其中一个很有力的体现,这一差异导致了危机爆发后两国受到危机的影响程度的不同。

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现行公司治理、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大都出台于以产业资本主体的经济背景中。然而,近年来金融自由化、融资市场化、利润最大化,从制度体制、市场环境到内在动力,都为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提供了充足条件。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几乎都集中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与推广上。各种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工具大量交易,形成了一个游离于监管视野之外的巨大的“虚拟金融体系”。虚拟经济呈几何倍数的迅速增长,使得原来的法律法规与现实严重脱节,极大地诱发了道德风险。不仅如此,美国对监管法规也在一步步放松,使监管失控和金融风险集聚,也是引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1999年,美国政府正式废除执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金融管制法“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取而代之的是“Gramm—Leach—Bliley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辟了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新格局,同时也拆除了防范金融危机的最大的防护屏障。另外,在实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之前也曾颁布了很多体现对监管放松的法律法规,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美国对监管法律法规的放松

时间

法律法规名称

法律法规内容

1977年

《社会再投资法》

鼓励贷款者对低收入者的放贷

1980年

《存款机构接触管制与货币控制案》

贷款人可以通过收取更高利息来扩大低信用放贷

1982年

《另类抵押贷款交易平价法案》

允许灵活利率贷款

1986年

《税收改革法案》

取消消费利息贷款税前除,抵押贷款利息仍可以税前扣除

1989年

华盛顿共识

以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为目标

1999年

第8篇

关键词:金融深化;农村金融;金融机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93-02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面收效甚微。农村正规的金融机构运作不能有效的满足相应的增长的需求。农村正规金融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是薄弱的环节,它是农村的金融体制核心,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拓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改善经营管理,是国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必经之路。提高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办事效率,监督其履行自身职责,使它能够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三农政策”,作为资金来源的保证,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国家也应该减少政策性的限制,防止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过度管制,使其根据中国农村的实际开展各自的业务,从而真正成为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金融机构。

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应该根据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当地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可操作的一些金融产品以及服务,协调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监管政策以及农村保险的发展。结合市场化和政策化,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以政策性作为合理的补充,合理的防范以及降低金融风险,用科学的方法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坚持抵制防范道德风险,强化操作风险意识,加强对操作风险的防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麦金农和肖最早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领域。国外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重点的研究方向: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政府发挥的作用、农村金融在减少贫困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研究的方法方面,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构建农村金融的相关指标,测量农村金融的市场发展状况,指出创造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展开研究。国有银行自1998年开始从农村全面撤退,农村出现金融信贷增长率的下降、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贫困户没有融资机会、农村出现非正规的金融并且发展迅速,国内学者开始研究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和农村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张元红(2002)在总结农村金融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国外农村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马晓河(2003)指出我国应优先供给,认为目前需求型的金融抑制和供给型的金融抑制双重供给不足是我国正规金融机构的表现,因此要推动农村金融发展要选择供给优先模型。近年来,一些博士论文开始关注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宋宏谋(2004)运用金融相关率对1978―2000年中国农村的金融发展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金融深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经济越发达。姚耀军(2005)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相关性。谢玉梅(2007)对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深化通过产权改革和利率市场化两条途径进行。孙健(2012)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对三农发展的重要性,实证分析得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深化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民增收,有利于降低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的结论。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实证和理论的角度讨论农村金融,虽然方法存在差异,但都得出了较为统一的结论:金融抑制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同时缓解金融抑制必须通过金融深化的途径。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在发展中国家各不相同,金融深化的次序与路径可能会存在差异,但利率的市场化与资本市场的开放被认为是金融深化的必然途径。

二、金融深化进程中的困境

我国农村金融深化进程面临以下三个困境。

第一,金融发展模式选择的困境。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帕特里克提出两种模式:供给领先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前一种模式认为金融资产与负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主要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后一种模式的主要观点是:经济主体会随着经济增长产生相应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要不断发展金融体系。需求方是金融服务强调的重点。这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优顺序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领先的模式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伴随经济不断发展,需求型金融后来居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由于金融资源稀缺性,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都采取了金融供给领先的模式,具体表现为金融资源配置在政府导向下都流向了城市与工业部门。我国农村金融政策也是遵循供给领先模式,致力于正规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按照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设的思路,力图建立一个能够完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从改革的成效看,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都存在政策性业务,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没有彻底分离,很难区分历史性包袱与自身经营性亏损,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同时,道德风险严重,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利用中央银行再贷款支农,掩盖了农村信用社内部风险管理不善、财务风险不严等造成的经营性亏损,对中央银行货币操作存在影响。

第二,金融制度创新的困境。金融的产权制度具有基础性作用,不同的产权界定对金融发展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限制体制之外的增长和传统体制之内的改革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局限;制度的改革重视机构、忽略机制;中介的地位明显高于市场;监管严苛而发展不足,重监管轻发展。十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没有将更低的交易费用和更高交易效率作为改革目标。改革的过程中,体现的主要是政府的意志,经济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路径相悖。历经的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但金融制度改革却使其更加模糊。

第三,农村金融政策目标困境。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三农融资的困难,尽量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亏损额,抢占民间高利贷所占的农村金融市场份额。为了到达以上的目标,政府通过建立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利率市场化等利率改革争取占领更多的农村市场份额,但是政府在制定的上述改革措施本身存在着矛盾:要解决三农的融资问题,帮助农民甚至是贫困的农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与提高利率、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商业化改革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比如,农村信用社是以农村、农户、农民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它主要是为农户服务,为农户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这就说明农信社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但是农信社作为一个自主经营的机构还要考虑商业性,这样农信社的政策性与商业性就导致了农信社的经营目标模糊。除此之外,农信社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国务院在2003年农信社改革的方案中提出的方式主要包括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以及股份制这三个方式,银监会主要赞成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但是,在2006年举办的“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金融制定与监管者又对农信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农村信用社应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有特色的服务农村的社区行的金融机构,认为合作制不再适合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社区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终的目标。政策的变化不定,导致政策的实施者,这些农村金融机构找不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改革的成本大大提高。

三、关于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一,鼓励适合农业切实需要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独立的创造金融产品成本高、困难大。可行的途径是研究外国和同业先进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改造出适合当地需求的金融衍生产品。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农机抵押贷款等,由银行出资购买农机,农民使用农机创造效益后还款。这都是针对农业和农民自身条件限制,制定的贴合实际的创新产品。

第二,建立以金融为核心的惠普合作体系,发展金融合作集团。一方面,可以选择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农村合作银行是以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信用县(市)联社为基础组建的,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以全部法人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联合,可以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的分享和利用,降低创新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新型产品创新速度,产生规模经济,更全面的满足客户需求。例如部分地区推出的农村信用社、农户、龙头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方式。这样大大降低了农业贷款的风险,保障金融机构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第三,加强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建设,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不仅要加强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开展涉农知识培训,更加详细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起到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作用。农业发展的现阶段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金融机构的选择不再停留在谁的贷款门槛低、利率低就选择谁的初级阶段,而更看重贷款后的配套服务,期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优势在农业发展上给予专业化的意见和发展规划,帮助和扶持贷款人走上更高的平台。这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和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尹晨,金川,沈政达.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再解析[J].思想战线,2012,(3):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