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5:15: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宫颈疾病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2~65岁;疾病程度:轻度16例,中度6例,重度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5~67岁;疾病程度:轻度15例,中度6例,重度6例。所有患者在年龄、疾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其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优化。
1.2.1对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现状的分析
第一,近几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往陈旧的护理观念已经落后于现代化的医学发展,不能满足当下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要求。而且传统护理模式对护理范围有所限制,使其局限在急诊手术室之内,无法与病房护理进行有机结合。第二,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要比病房护理工作更加的繁杂,护理人员相对较少,更是加重了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度,为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强度与压力,使护理人员非常容易出现疲惫、困顿心理,进而导致错接患者、镇静剂使用不当以及因术前准备不足造成手术时间延长等失误现象的出现。第三,急诊手术室中出现感染情况的几率较大,应该对其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
1.2.2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具体优化对策
第一,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给予有效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护理人员工作自主性,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由于护理内容的不断增加,以及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加强他们的的护理素质和水平,增强他们的护理责任心,减少护理失误率的发生。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并做好宣传工作,将其切实的落实到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当中去。第三,对急诊手术室的感染控制进行加强管理。急诊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管理意识,做好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并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管理检查与监督机制。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是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方面,实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在急诊手术室中进行良好的护理管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医院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可以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真实的反映出来,在保证患者护理效果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对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优化之后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而在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方面,实验组也同样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加强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可以较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出现安全风险不仅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疏忽,更多的是管理中操作不规范、医疗器械的管理问题[1-2]。而手术室又是与医院各科联系最紧密的部门,因而手术室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主旨为探究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32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每组116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7~75岁,平均年龄(45±1.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8~75岁,平均年龄(46±1.3)岁,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管理方法1.2.1对照组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讲解手术的操作过程,并进行常规的手术管理。1.2.2观察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工作较为特殊,需要团队配合进行,因而护理管理者需对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表现足够的关心,为护理人员排忧解难,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②管理者通过与护士的交流或其他途径,了解其家庭情况,安排值班时根据护士的该情况进行合理排班,在最大程度上顾及护士工作感受,提高手术室护理治疗。③对所有参与护理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管理者加强对护士操作技能的考核,有利于预见手术室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措施。④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及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其养成严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态度,可独立完成护理工作并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风险事件、护理投诉纠纷及风险管理的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效果。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纠纷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纠纷的例数显示,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情况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情况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纠纷的例数少于对照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究其原因,在手术室护理过中,经常会出现院内感染、职责不明确、差错事故等情况,这也是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观察组采取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时,对护士进行岗位的培训,这要求管理者对风险有预见性的分析,针对每一个护理人员的不足,安排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针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缺失,做到权责明确、分工合理,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减少手术室风险事故的产生,因而观察组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显著少于对照组[3]。此外,安全是手术室护理的核心,安全的护理则是安全医疗的基础与前提,而科学护理方法的要求是护理与手术治疗之间的完美配合[4]。在建设安全手术室护理环境的同时,增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关注、法律意识培养,在一方面使护理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加强其护理的责任意识,进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意识,改变风险态度和对待风险的行为,促进手术室护理安全建设的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风险管理预防机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徐静 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参考文献
[1]苏临英.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18-2420.
[2]沈勤,沈翠珍.本科护理学专业融入式护理风险管理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5,29(4):70-72.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4~49岁,平均33岁;手术类型:行普外科手术者19例,行骨外科手术者16例,行妇产科手术者11例,行其他科手术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3~48岁,平均32岁;手术类型:行普外科手术者18例,行骨外科手术者18例,行妇产科手术者11例,行其他科手术者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措施
患者均于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根据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将安全管理应用于常规护理中,具体措施如下:(1)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分配工作,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缓解其高度紧张的情绪。降低各种设备应用中的危害,如减少X线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出现被器械误伤的情况应及时处理,如迅速挤出足够多的血液后用流水冲洗,再应用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注射相应疫苗,以降低感染率。(2)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其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概率。(3)认真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年轻的新进护士加强培训,同时由高年资护师领导、监督,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以安全开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进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应用安全管理后的护理效果。
1.4满意度评定
本研究满意度调查问卷选用本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相关责任护士发放,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在问卷填写完毕后按时收回交予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统计。调查问卷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项,赋予1~4分,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79分为满意,55~69分为基本满意,<5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2例,护理差错率为3.6%;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8例,护理差错率为14.3%。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1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8%;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7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25例,满意者18例,基本满意者9例,不满意者4例,总满意度为92.9%;对照组中非常满意者8例,满意者15例,基本满意者21例,不满意者12例,总满意度为78.6%。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9,P<0.05)。
2.4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8.1±2.0)分,对照组为(94.8±2.3)分;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7例,女31例,年龄14~71岁,平均(38.2±6.3)岁,病程5d~11年,平均病程(2.3±1.0)年。其中包括择期手术、急诊手术。分阶段法将其分为两组,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3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4例患者行风险管理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常规管理下行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手术前风险管理
手术室护士接待患者时,须仔细核对患者的科室、名字与住院床号、年龄、手术所用药物、手术方法等,确保手术患者与手术通知单一致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皮肤、病情、整体情况作准确评估,并询问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了解患者生命体征、肢体功能等情况。在患者将所有问题问答完整后再开始进行护理操作;若患者意识不清楚,则由家属完成问答。
1.2.2手术时风险管理
护士在手术前检查手术所需器械与药物是否准备完善,并检查药物的规格、质量。在手术中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压疮的预防护理。暴露手术野、采取措施避免坠件发生。术前核对患者资料,包括验血报告、麻醉方式等。手术后严格核对药物与器械的数量,再进行切口缝合。手术用药严格核对药物名称;用药前核对药物质量与浓度,以及用药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须采取药敏试验后再选择适合药物。输血时,确保配血单、血袋是否符合,确定血型、血袋号码与血液量,再次核对后方可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在手术时密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在检查患者具体情况后,向医生报告。
1.2.3手术后风险管理
手术完成后,将切片标本置于标本袋中,并填写好患者的基本信息,再将标本送检。若为一般护理标本,须在手术后作处理,固定于甲醛溶液10%固定液中,在核对检查后申请清单,随后放置于待检处,确定无问题后再送检。护士长落实监督制度,将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作进一步完善。让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并将实际情况告知患者,将手术风险公开化、透明化。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定期学习相关法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纠纷、投诉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满意率为91.18%,对照组为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加强对患者人文关怀的同时,我们也要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问题。加强对护士的人文关怀,使护士受到院领导及科主任、护士长的人文关怀,消除护士的消极情感,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职业特点,科学调节心理及生理状态,最大限度地防范心理及生理上不良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被动的“要我做”变成主动的“我要做”,形成护士工作安心舒心,领导放心的和谐状态。
1.1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手术室护士每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患者打交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护士工作也是一项社会活动,因此医院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特别是新闻媒体的联系,对护理工作作出正面报道,以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对护士的了解。
1.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安全的内部环境,以制度管理人员,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各项管理有章可循。建立请假本,护士事先将要休息的日期登记在请假本上,护士长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手术进行,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安排休息。
1.3关心、爱护护理人员应从多角度对护理人员提供人文关怀,包括心理、生理及社会等方面。国内报道,护士抑郁发生率为25%~38%,而护士的心理健康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护士存在抑郁心理这一现象,对护士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保健,实施人性化管理,减轻其抑郁倾向[1]。护士长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对护士多关心、多爱护,并且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位护士,护士长不要随意批评每一位护士,提倡多表扬、少批评,让每一位护士获得更大的安全感,并且始终感受到自己是手术室的一份子,会被尊重,不会被抛弃。护士长要充分理解护士,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进行换位思考,找准她们的个人内心渴求;积极发现护士身上的优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为其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潜质。建立品管圈,充分调动护士的管理参与意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参与管理。生活上多一份关心和理解,如护士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护士长要耐心地对其进行思想引导,让其将委屈吐露出来,以缓解心理压力;在护士的特殊生理期,给予特殊的照顾,让护士处处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1.4有效利用手术室人力、物力资源,合理排班,帮助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根据手术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实行弹性排班、新老搭配的原则,以强带弱,对人力资源进行集中调配。适度的压力感是调动人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但过高的超过人们承受力的压力,则会降低活力和发展的信心[2]。因此,在特殊时段,特殊手术时,适当增加护士人数,有利于手术抢救及护理配合,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缓解了护士的疲劳,既保证了患者安全,又充分体现了对护士的人文关怀。
1.5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相应防护措施护理是一门高奉献、高风险的职业,护士职业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职业防护措施,并使措施具体化、常规化、并自觉遵守,加强自我保护。定期监测手术间空气质量,保证符合质量标准。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减少麻醉气体的溢出。接触放射线者要做好自身防护,如铅板、铅衣、铅眼镜的使用等。提供各种型号的帽子和手套,及防止静脉曲张的弹性袜。采用中心供应系统,比如氧气、吸引器等,尽量购买国内外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减少噪声对护士的损害。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护士的健康与安全,更能让每一位护士都深切感受到医院对护士的真诚关怀。
1.6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可以有效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对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号召大家向其学习,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既要体现职称,又要体现工作量和工作质量,还要做到公平合理,做到责任、义务和待遇相结合。
1.7开展丰富的生活,陶冶情操,增强科室的凝聚力良好的群体关系和团队氛围能使护士产生归属感和信任感,激发护士们为团队利益努力拼搏的信念[3]。关心护士的生活,丰富业余娱乐活动,开展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操作比赛等。在三八妇女节、五一二护士节举办有意义的活动,年终及节假日以聚餐或联欢的形式安排科室人员聚在一起,相互了解、交流和沟通,缓解由于工作繁忙带来的心理压力,使护理人员能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适当地放松,陶冶情操,增进感情,同时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体会
关键词:安全文化;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具有较大医疗风险、复杂工作等基本特征,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细小的错误,则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手术室在医院诊疗科室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1]。所以,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全面实施安全文化,对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手术室全方位应用安全文化进行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洁净手术室共有13个,3个普通手术室。其中,50名护士,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0.1±2.5)岁。护士的护龄在2~28年,平均护龄为(15.3±0.5)年。本科5人,大专38人,中专7人。
1.2方法
1.2.1加强安全教育的力度 手术室护理管理全面实施安全文化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通过分析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职称、年限等将培训计划分阶段进行制定,确保有着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开放式教学的方式培训管理人员,加大培养管理能力、管理思路、管理理念的力度;②如医护人员有着较长的护龄,则应该较大培养观察力的力度;③如医护人员有着较短的护龄,那么应该重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的教育工作,使其提高自我职业素养。
1.2.2护理风险防范对策的制定以及识别 通过分析现代管理思想得知,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进行全面贯彻。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应该以相关文件作为主要工作依据,且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规范手术室管理工作,将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对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例如,手术室手术以及麻醉出现的安全隐患;清洗器械出现的安全隐患;输血,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
1.2.3加大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力度 由于手术过程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与消毒供应中心、放射科、病理科、血库、外科等均有着一定的关系,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安全文化时,应该加强与医院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工作,给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手术过程中通过病理科医生应该以传真的方式向手术室护士传递快速病理切片,避免出现误报、误听等情况,从根本上消除手术室的安全问题。另外,还应该在家属以及患者之间全面延伸协作关系,通过手术前、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访视时,合理的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让患者与家属积极参与到实施安全文化的工作中,对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4构建完善的护理差错报告体系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缺乏反馈系统、差错报告制度时,则会无法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针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应该构建报告机制,报告制度相关流程与要求体现如下:①手术室中出现不良时间后,通过本人将"护理不良事件通知书"认真舔着,对发生不良事件的过程、地点、时间等详细的进行记录,同时认真填写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应对;②护士长在出现不良事件后,让全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讨论工作中,对事件的管理、影响因素、原因等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构建针对性的报告系统不但能够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增加,同时给全科护理人员顺利开展护理工作提供总结经验以及分享经验的平台,使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满足持续质量改进需求。
1.3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数据处理分析工作通过SPSS15.0统计包进行,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以P
2 结果
2.1对比实施前后抢救危急患者情况以及患者、医生满意率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实施安全文化相关措施后,抢救危急患者情况以及患者、医生满意率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对比实施前后发生护理纠纷以及护理差错的概率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在全方位应用安全文化过后,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的概率与实施前对比,获得较为明显的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全方位应用安全文化,适应性较为良好。由于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较高,要想使治疗安全性有所提高、发生意外的概率得到降低,针对性的应用安全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医护人员的护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对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成效有着较大的帮助,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另外,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安全文化的覆盖率较为良好,在护理工作的相关环节中全面渗透安全文化,使安全护理的细节得到有效提高,给手术室顺利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安全文化,获得的效果较为明显,降低医疗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