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06 14:28: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发展思维 激活课堂 培养创新

一、打破常规,重新整合,寻找新 “抓手”

语文教学要突出对人的关怀和培养,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突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着眼学生发展,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语文教学中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学习,这就需要浓缩时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鲁迅小说《故乡》,如果按作者的写作思路,从线性角度教,就是通过“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逐段分析;按板块结构教,通过情节、环境、人物、语言等分析。这两种教法各有其长处,却有共同的弊端,难得激活思维,教师所用的时间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找一个新“抓手”。在学生反复阅读基础上围绕“辛苦麻木”设计问题,将课文串起来。①“辛苦麻木”生活是指哪个时期的闰土?②与少年闰土比,中年闰土从哪些具体方面表现出“辛苦麻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少年“小英雄”与中年“木偶人”的形象)③中年闰土有没有认识到他生活辛苦的原因?他为什么给儿子取名“水生”?在“迅哥儿”搬家时,他为什么单选了香炉和烛台?④“我”对闰土的生活方式,持什么态度? 这些问题的设计,全围绕“辛苦麻木”展开,既能涉及人物分析、主题理解,教学有较大的涵盖性,又更加精炼简洁,学生有充分的主动性。

二、紧扣中心,应用拓展,扩大教学外延

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课内和课外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的来自课内,70%的来自课外。这就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合理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延伸思维。“拓展”要依托文本,精心设计,进行课内转向课外的迁移训练,使学生入得文内,出乎其外。以《寡人之于国也》的拓展应用为例。

第一、链接旧知,温故知新。先让学生复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后提问“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诵读课文,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第二、链接生活,古今比较。讨论思考:“王道乐土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拓展?穿越时空隧道,让学生感受孟子经世济民的卓越思想和心忧百姓的高尚情怀,让学生摒弃小我,像孟子一样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造福百姓,造福人类,缔造人类灿烂的政治文明。

第三、链接经典,厚积薄发。积累《孟子》名言名句。更好地全面地理解孟子的思想,丰富知识,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拓展不是知识综合,学科融合和与社会生活结合的“大杂烩”,更不能脱离教学中心,否则“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只是一句空话,语文教学就会背离“发展学生”的宗旨。

三、合作探索,发现创新,培养创造思维

第2篇

高质量的启发手段能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中学语文;启发;阅读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师不能错误地解读为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对话,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常态,而高质量的启发手段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重要手段。

一、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

满堂问使学生的思维倍受束缚,让人讨厌,满堂的无用提问更是让人痛恨。语文教师应当善于提炼问题,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有用提问,为学生进入文本打开一个突破口[1]。如在教学《沁园春•雪》的上片时,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能否把“惟余莽莽”一句改为“一片莽莽”;二是能否把“顿失滔滔”改为“失去滔滔”。教学下片时,笔者没有像往常那样提问“词的下片围绕哪一个字来展开?”而是提问学生:“能否把‘惜’字改成‘昔’字?”通过这些独具匠心的提问,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思考和讨论当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诗人融情于景、感叹冰雪威力、暗讽各朝帝王、表达革命信心的思想感情。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文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一句,充分展现了齐王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形象特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呢?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这句话能否改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为什么?”这一提问,课堂马上热闹起来,经过反复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上、中、下三等的奖赏是按照进谏的风险系数来划分的,当面指责过错,给予上等的奖赏,表现了齐王敢于直面批评的广博胸怀。

二、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语言学习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言学习是达不到目的的。“满堂灌”“满堂问”之所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通过语言实践来获得启发[3]。如学生在解答上文提到的“惟余莽莽”能否改写成“一片莽莽”这个问题时始终摸不着北,这时笔者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马上要求学生用“惟余”一词造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白“惟余”一词蕴含着诗人惊讶、感叹的情绪。中学教材中古诗文的篇目较多,古诗文教学更应尊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

三、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4]认为,进入文本的标志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强调的就是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在教学《故乡》一文,笔者在讲完少年闰土这一部分的时候,特意让学生谈谈假如自己遇上了多年没见的好朋友,会怎么接待他?学生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这时笔者突然话锋一转:“闰土像你们说的那样做了吗?闰土的哪一句话最让‘迅哥儿’伤心?”学生各抒己见,体会到了“迅哥儿”面对友谊破灭、故乡不再有梦幻色彩的伤心失落。

四、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次成功的对比教学往往能让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不能理解课题的言外之意,笔者就把课题改为“于勒”和“叔叔于勒”,让学生与原来的课题相对比,这时学生理解了课题强调的是“我的”二字,从而明白,课题是在讽刺菲利普夫妇。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把安陵君“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与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相对比,让大家体会唐雎的从容镇定、态度坚决;还让学生把秦王前后的语气变化相对比,让大家体会秦王的性格特点[5]。

五、结语

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对话,而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智慧催生智慧的过程,是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的过程,高质量的启发手段正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最佳捷径,应当成为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秘密武器”。

作者:陈振文 单位:肇庆市广宁县石涧中学

参考文献:

[1]祝耀安.大数据时代中学语文智慧课堂行动与思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3]许金宝,赵红梅.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功夫[J].上海教育,2006(21):18-21.

第3篇

关键词: 学讲计划 问题串 案例分析 高效语文课堂

“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导向,如果教师设计问题太难或太简单,就不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和交流。“学讲计划”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得以交流的方式展示。学生自学能力毕竟有限,怎样才能让“学”与“讲”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做到有思考、有收获呢?问题串就充当这个地图和方向标的作用。下面我从学讲计划的两个教学基本环节谈谈问题串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操作性强的问题串,让学生“学进去”

“学进去”是指学生通过自学和互学的形式,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过程,在学进去的过程中,好的问题串是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的关键。

1.设计有趣味的问题串,让学生想“学进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味的问题,学生喜欢思考,也喜欢分享。例如我在教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设计如下问题串:通读课文,你能扮演一名故宫博物院的导游,引导老师和同学们畅游故宫博物院吗?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用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学校吗?

爱表现是学生共同的天性,学生都希望将“导游”工作做得更加出色,自学时你追我赶,氛围很好,学生都把握了故宫博物院的空间布局。有的同学画出了故宫博物院的布局图。应用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效果很好。

2.设计有坡度的问题串,让学生能“学进去”。

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和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篇章的理解,不可能做到要求的深度和全面。在教学中,设计问题串时,要注意有坡度,递进式追问,从字词到句到段落再到篇章,使学生感觉到一切都那么自然和流畅。例如我在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段落时,设计如下问题串:

(1)找出文中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在文中的作用。

(2)将这些动词与作者在三味书屋学习片段中的动词进行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3)“雪地捕鸟”片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将这种情感与学习片段对比,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能够回答,而不是高不可攀。如果仅仅抛给学生“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那么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是语文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设计实用性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讲出来”

学生通过自学,怎样把所思、所得和所获展示出来呢?教师必须准备“药引”即实用的问题串。

1.设计与教学重难点相结合的问题串,体现“讲出来”的价值。

语文教学应该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进行,脱离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只是哗众取宠,无法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得。在学生展示交流的环节,我们要防止学生随意发挥,天南海北。在设计问题串时,要紧扣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讲出来的东西是真正有价值的。如在教授《故乡》时,本课的重难点是了解“闰土”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我给出的展示交流的问题是:

(1)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迅哥儿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吗?为什么?

(4)如果没有社会变革,你能猜想闰土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样子吗?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交流,就能明确作者塑造闰土这一形象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紧扣课文主题。

2.设计展示个人见解的问题串,回归语文本真。

语文学习对学生人格塑造、价值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必然会和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产生共鸣,形成见解。我们在引导学生讲出来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如在《最后一课》教学设计问题串时,追加问题:

(1)你认为小弗郎士为什么害怕学习法语?

(2)你喜欢学习语文吗?为什么?

(3)学完本文后,你对身边不喜欢学习语文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结果学生畅所欲言,不仅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还有不少学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议。

实施“学讲计划”打造高效课堂。只有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问题串,才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讲什么?怎样讲?”。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积极性;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素质教育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在改革实践中,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广受师生欢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很多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营造课堂氛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材内容,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奠定文化基础,特别是在民族气息浓厚的民族区域中,情境教学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情境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实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

学生在小学阶段时,其心智和思维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于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很难完全掌握,容易使教学内容出现漏洞,从而降低教学质量,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将课堂内容与实际内容相结合,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形成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随着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有一定的变动,情境设计内容必须落实到教学内容上,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起到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

1.确保情境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知识主要是对知识的读、写阶段,更多的是通过教材内容进一步了解文章含义和内在情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图片、文字、声音集一体,从而将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展示到学生面前,进而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情感体验。

例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中,学生一般是通过阅读文章来了解文章内容,很难掌握闰土的形象、动作、语言的描写,并且无法体会文章作者的内在情感。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创造出闰土所向往的生活环境,之后再创造出文章作者的生活环境,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对比,让学生对两种环境产生印象和疑惑,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本质,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进而抓住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2.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模式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情感内容带入到情境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小学教材中有很多适合情境教学模式的作品,但是学生很难找出文章的内涵,而这些作品之所以被流传的重要因素就是其中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情境中加入情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桃花心木》的文章时,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含义,文章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课前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有关教学内容的情境:“学生都有给金露梅、狼毒花、高山杜鹃等植物浇水的经验吧?如果你们不给它浇水会怎样?如果天天浇水会怎样?”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一般情况下,面对这种开放式问题,学生都会得出多种答案,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之后教师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树苗也和人一样,要用有限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才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进而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精髓所在,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找出文章的价值所在,在加强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摆正了学生的“三观”。

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说非常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在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地区,其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境教学模式要根据情境展开教学内容,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未来语文科目的学习生涯拓宽道路。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以有效提问激活思维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活动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引发智慧的碰撞,激发求知欲,使思维能力得以灵动飞扬。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重视其思考价值,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能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才视之为有效提问。

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为促进学生思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教师要认真挖掘文本中的思维因素,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坚决摒弃那些学生不用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随口能答的提问。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这样的提问即为有效。如一位老师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故意把课题中的“游”写成“画”字,一些细心的孩子看了,就急于提醒老师写错。于是老师提问:“鱼儿可离不得水,应该是在水里游呀!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正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开始认真地研读起了课文。这一问巧妙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促成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特别要提醒老师注意的是,在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对重点需要进行巩固,重复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与反感,成为无效提问。此时,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提问,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使提问依然有效,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积极性。

二、以有效提问激发学习情趣

利用课堂提问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感情波澜,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这种积极的情感、情绪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对于学生来说,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相对有限,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千万不可忽略。

如一位老师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中,根据课文中的语句“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大家的以为这位父亲因为伤心过度而有些精神失常了”,提问学生:“这位父亲是否精神失常?”这个问题就很有思考价值,能激起学生探寻人物的情感热情。学生经过认真读书,激烈辩论后,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失常就是失去了一般人的常态举动,竟然在地震后的废墟中连续挖38小时;不失常是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才促使他做出惊人的举动——连续奋战38小时!这就是一种人间的崇高父爱!这一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积极的情感带动下,主动地阅读思考文本并能作出较为深刻评判。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努力寻求教学活动的最佳切入点,使提问能使学生产生好奇之心,疑惑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给学生留下可以再发展的空间。

三、以有效提问引发质疑追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应贯穿于课堂提问之中。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形成生动活泼的互动局面。

当然,这种愿意质疑的习惯需要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培养。比如常指导学生如何紧扣课题或者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提问;如何对老师的讲授内容或同学的回答进行质疑追问;平常对同学的个性回答允许保留不同的观点等。久而久之,相信学生的质疑追问能力一定能得到发展,也能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来。

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在“雪地捕鸟”一段学习时,解决了作者为什么盼望下雪的问题后,一学生马上追问:“为什么要大雪下了才好去捕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展开思维,踊跃发言,阐明观点。也更深层次地领会了课文所要说明的中心——“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以有效提问培养学习能力

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提问时应融入知识方法的迁移,渗透学法的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学习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学习的有效途径。

第6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多媒体环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在教育领域内,信息化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师生的亲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内容愈发变得多元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也变得愈加重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协助下,能更好的呈现教学设计,更好的创设课堂情境,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通过网络资源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更好的扩充自身知识容量。本设计正是在此背景下,结合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以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为例,结合信息化技术的理论、“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实呈现本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习任务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其意义正如教材导语所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语)由此看出,本课内容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即让学生在品味童年所带来的甜美之余,给予他们鼓舞、激励、鞭策和警示,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健康的成长,如何为自己创设一片欢乐的童年时光,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学习对象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通过前半学年对中学语文课本的认知学习,已基本熟悉教材基本要求,即学生在已有语文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并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并且,初中学生中大多数已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基本的信息查找,但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对大批量网络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另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主题内容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类题材较贴近此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之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指导教学,学生可能更乐于接受,易于理解。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第一,能熟记并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字词短语,能够背诵课文经典段落并学会仿写。

第二,“知人论世”,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作者鲁迅其人及本文写作背景。

第三,逐渐掌握阅读文章的方法技巧,比如节奏分明、抑扬顿挫。

(二)能力目标

第一,通过网络搜索,学会合理利用英特网收集、整理、筛选所需信息的能力。

第二,通过Internet网络资源与教师、同学间进行学习交流,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逐渐掌握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的写作方式;体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培养自己的语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一,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激发自身热爱自然,热爱小事物,热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人生态度。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意趣,感悟团队精神。

四、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

第一,利用网络资源,查找重点生词的读音、意义及用法,如“攒”、“拗”、“蝉蜕”、“人迹罕至”、“人声鼎沸”、“宿儒”等。

第二,理解文中“美女蛇的故事”之作用,并上网查找,初步了解插叙的叙事方法。

第三,结合课后习题,揣摩“三味书屋”一部分的思想内容,注意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二)学习难点

第一,有条理、有层次的展现文章的写作思路,并辅以准确生动、简练有序的文字。

第二,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第三,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并应用于实践环节中。

五、学习研究目标

第一,通过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程度的多少,研究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中,如何恰当并且有效开展语文教学。

第二,研究在英特网教学环境下,如何处理好网络资源带给学生的利与弊问题。

第三,探究如何在网络信息化技术下,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

六、学习思路设计

本设计在教材设定的范围内,结合初中生特有的身心发展实际,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因材施教,实现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生动活泼有效地对话,在此基础上,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并有所拓展提升,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

设计旨在通过展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及三味书屋的介绍与回忆,一方面夯实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即呈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学习内容的调整上

在指导学习本篇文章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依据文章题目,将文段分割成两大内容,分别讲述,这种片面切割文本的做法易丧失全文的整体美。因此,在讲述时,应从整体入手,观析“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然后再延及部分重点。

本文贴近学生实际,因此,适时将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融入本文的讲授中,并在多媒体技术的配合下,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依据“新课改”的理论要求,在教法与学法方面,课堂应呈现师生良性互动,合作探讨,平等对话,具体体现在:

1.教法方面

规范合理的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在不影响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与学生共同利用Internet资源,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2.学法方面

课前,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生字词释义等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筛选,在课堂上做展示;课中,在网络教室的优化配置下,在教师规范正确的指引下,学生进入Internet 网络世界,主动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课后,学生在学习论坛内交流本课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需注意,在整个网络资源使用过程中,教师不应影响到学生自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以保障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学习流程

课前学生收集资料——课中师生网上互动探讨、质疑探究——课后学生反馈、教师评讲。

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并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

七、学习准备

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八、课时安排:两课时

九、详细学习程序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音乐背景)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投影标题)

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学生活动)投入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音频配轻音乐);生生合作,互解生词,通释义(进入Internet世界,解决难点)。

(教师要求)朗读声音洪亮、节奏分明;并将小组无法解决的生词用笔划出。

(教师活动)四周巡视,指导学生朗读,并收集生词。

(教师活动)播放配乐朗诵选段,并展示、讲解难词和易错词。(音频)(投影)

3.“知人论世”——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投影)

(学生活动)展示预习资料(来自于课前网络资源)。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并于重点处做提示讲解,加深学生记忆。

4.“着眼整体”——解题

(教师提问)从本文的题目中,我们能捕捉到哪些信息呢?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发言(进入校园论坛)。

(教师明确)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两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并且“从……到……”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空间顺序记述的,(扩展)这也教会我们,给文章立题,是很有讲究的,比如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立题、根据文章重要线索立题等等(投影出示几则具有代表性标题);既然全文大致讲述了两个部分内容,那么能否找出过渡段,并且讲一讲此处过渡段的作用?

(学生回答)第九段,作用重点在于开启下文。

5.答疑解惑

(教师提问)(投影)文中第四段插入“美女蛇的故事”,有何作用?

可否了解“闰土”其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进入Internet世界,进入学校论坛),结合教师指导,明确。

6.体味情感

(教师提问)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如何看待本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自由发言。

(学生活动)全班交流、发言(进入学校论坛)。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这堂课的表现都很好,能够初探作者的情感,说明你们读懂了它,希望同学们课后反复阅读本文,写下自己的想法,同时,巩固字词这一基本技能。

7.作业巩固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仿写本课第二段。

第二课时

1.引言

(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赏析作者情感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

2.领略百草园的乐趣

(教师活动)(投影出示第一板块标题)“领略百草园的乐趣”。

(学生活动)有感情的朗读“百草园”选段。(配乐)

(教师提问)文中说,“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那么,你如何理解,“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的“乐园”呢?(投影图片)注意联系文中内容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入学校论坛)。

(教师示范)(投影)a.孩童时期的“我”的思想(乐园)不能与成人的眼光等同(只有一些野草);b.春夏秋之美景;c.神秘惊险的“美女蛇的故事”;d.冬天雪地捕鸟。

(教师提问)(投影)有人说百草园写景是“色、形、声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你同意吗?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自由回答(进入Internet世界,进入学校论坛)。

(教师示范)(投影)a.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黄蜂的“金黄”;b.“肥胖”“高大”“臃肿”“用小珊瑚攒成的小球”;c.鸣蝉“长吟”,油蛉、蟋蟀“低唱”“弹琴”;(补充)d.结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整体与局部,动物与静物;e.即抓住事物的特点,有符合儿童心理。

(学生活动)小练笔:冬天“百草园”的几个动词的运用,仿写(网络作业展示)。

3.理解三味书屋的生活

(教师活动)(投影出示第二板块标题)“理解三味书屋的生活”(配合视频)。

(教师提问)(投影)结合课后习题第一题之第三小题:“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作者是持批判态度的,是与前面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学生活动):全班交流,探讨,明确(进入Internet世界,进入学校论坛)。

4.自主探究

(教师活动)(投影)“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部分的关系是?

(学生活动)全班交流发言(进入学校论坛),明确——和谐统一的关系。

5.结束语

(教师讲述)本课即将接近尾声,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看到鲁迅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调,回忆似水流年,希望亲爱的同学们,也能够热爱自己的生活,认真对待现有的美好光阴,珍惜每一天,让自己健康的成长,也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

第7篇

如果“香米饭”是香浓浓的语文课堂,那么“米”就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预设,“巧妇”就是一位好老师了。 一位老师在执教《江雪》,放手让学生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你对这首诗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吗?”一生满脸疑惑地问道:“老师。这位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于是课堂出现了似乎精彩又令人尴尬局面:“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我认为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我想,那老翁钓鱼是要去卖的”。老师若有所思:“这是你的理解,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学生一脸茫然,这时一生突然站起来:“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老师始终没有打破这一僵局:“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还在兜圈子:“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结冰的。”老师恍然大悟:“喔!是这样,你们明白了吗?”学生齐答:嗯……有点明白了……  看到这案例,我心中始终“亮”不起来,课堂中老师让学生质疑,因为质疑往往是生成的智慧点。但学生提出疑问并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见解时,教师显得无奈,任由学生牵着鼻子,没有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面对生成,这位教师无所适从。  一个精彩的生成资源就这样流失了,因为老师没有深入地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朱子荆认为:“千、万、孤、独,两两对说,亦妙。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独钓寒江雪”中的“钓”字是诗眼――那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苛政猛于虎,“唐赋”沉重地压榨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自己被贬,精神受打击。“钓雪”是诗人愤怒的、反抗的呼声!透露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

二、思考:没有优质“米”,“炊”出来的“米饭”怎能有香?――对教学预设的反思

富有智慧的生成却流失的现象,在当今语文课堂中屡见不鲜。有些老师认为这是教师缺乏教学机智所致。仔细分析,这种机智缺失的背后,那是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是老师对教材解读的能力。执教《江雪》一文的老师没有能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创造精彩,是因为她没有走进作者创作背景,缺乏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如果一堂课是一锅香饭。教学预设不到位,就相当于没有“优质米”,没有优质的米。炊出来的“饭”怎么会香呢?这个“优质米”靠的是“巧妇”对教学预设的精心“加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课前预设是一堂课成功的第一步,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学生了如指掌,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精彩的“动态生成”往往来自于教师课前的教学预设,我们除准备好预案之外,还有更为丰富隐性的预设,那就是对教材的解读,对自己设计的解读,对学生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有精彩的生成呼之欲出。

三、审视:寻找“优质米”.备好“优质米”.炊出“香米饭”――对教学预设的重新审视

(一)解读教材――寻找“下锅优质米”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老师要用教材教。这个“用”字的内涵多深哪!如何“用”,我想首先就是解读教材,读懂作者,读懂文本的主人公,读懂作者所赋予的语言文字,“言为心声”,与文本中的主人同喜同悲,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1.与作者相遇。小学阶段选人的课文大多数是文学精品,鲜活生动的故事。很多出自著名儿童作家之笔,这些儿童作家在创作时都寄托了一定的思想,但时间、空间、阅历、气质都是横跨作者与读者间的鸿沟。在教学中,作为老师要设法通过作品走近作者,感悟作品,了解、体会作者的创作之意,表达之情,言后之思。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很多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秋天的怀念》是他怀念母亲的文章,教学时紧紧扣住“好好儿活”一词,并作为自读研究的主题,抓住四件事和母亲的四句话及―个景色描写,引导学生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在“怀念”的情意心中感受‘‘母爱”的思绪一“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在“秋天的怀念”中提升母爱的认识,获得“自己”的思考――我们学生该怎样“好好儿活”。

2.与背景相遇。每篇课文都有它的创作背景,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创作背景,就能高瞻远瞩,驾驭课堂。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的散文诗《匆匆》,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当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当时的作者刚刚二十出头,大学毕业,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但社会的动荡,令作者感到前途渺茫,作者不甘心就此碌碌无为,但又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心情特别压抑,因此写下了这篇散文。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这一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而且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能进一步领略朱自清先生朴实而又细腻的文笔,在头脑中留下优美的语言,留下美好的情感。还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学生能站在作者所处的环境中去想作者所想。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当时孤独无助,寂寞彷徨的思想感情,不再游离于作品之外。

3.与原著相遇。小学课本中有些题材是选自名家的小说,编者只是提取其中一部分供小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就要走进原著,了解原著的故事内容,解读原著中的主人公,教学中才不会断章取义,才能心有帷幄。小学教材中很多都是名著名篇,如教学《草船借箭》要读《三国演义》,教学《少年闰土》读读《故乡》,这些经典作品如果老师在课前能读读原著,上起课来,更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特点分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4.与编者相遇。目前使用的实验教材是编者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宪法”,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编写的,其中大有讲究。我们要解读单元组合方式、解读文本呈现方式、解读课后练习意图、解读“综合性学习”、解读从说到写科学合理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解读探究与积累运用融为一体的“语文园地”。如果能站在编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教材,就会看得更高、更远,就会有另一种发现。当然有时必须根据编者意图扩大视野与高度,要由一份教学内容生发开去,链接起与之相关的文本,形成同类型的或同主题的素材库,放大教材的资源,从而使教材内容在丰富背景的衬托下获得全新的视野和意义解释。

此外,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还要以三种眼光去解读文本:一是读者的眼光,二是儿童的眼光,三是教师的眼光。带着这三种眼光解读教材,我们才有了用心与文本进行反复对话的灵气,才能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与意义,深刻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

(二)解读设计一淘好“下锅优质米”

前面说到要深入解读教材,这个过程是把教材读厚。“课堂是教师基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共同分享,创造文本意义的一场‘精神盛宴”’(周益民语)。但在教学时,我们要跳出对教材的解读,做到深入浅出,设计预案。对这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教材,教学的角度把握教材。假想自己就是学生的角色,作为学生,对这篇课文理解到什么程度?哪儿是容易理解的地方?哪儿是难懂的地方?哪儿会和作者有共鸣?哪儿会有疑惑?在对教材进行专业解读后,接下来就要基于儿童的心理维度,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设计,使儿童乐于接受。谈到这,不妨用一个特级教师的课堂设计来加以说明。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对《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一种为生成的预设。

板块一: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板块二: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4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1.读第4自然段,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

2.补充阅读材料《地球上的一天》。

板块三: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人,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  地球!我亲爱的母亲  你的孩子  从名师身上我们悟到了为生成的预设具有下面―些特征。  1.构建“板块式”程序。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开放的、板块式的教学结构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师生在课堂上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为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基础。反之,直线式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就语文教学来说,教材中大量文学作品的出现,以其特有的“召唤结构”,为教学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一节课的教学板块以3-4个为宜。

2.讲究“留白”艺术。简简单单教语文,是目前语文界的共识。教学设计的流程要简约,要留给学生空间,就像西洋的油画画布上布满油彩,而中国画常有大块的“留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两种画法的不同中得到一些启示?一节课时间常数是有限的,要在有效的时间里让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就必须留有余地,不能安排得满满当当,更不能下课铃响了还要“拖堂”。

3.设计精妙的细节。“细节”是我们老师的“课外功夫”。众多名师在课堂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为什么?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材细节之处的挖掘。王崧舟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因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而成为经典。要把握好经典,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如果老师能对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

(三)解读学生――为“优质米”寻“巧炊之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开放的、创造性的生命体存在,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等都具有个性,才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如果教材得到充分解读,那我们的教学设计还要关注学情的解读,有“优质米”还要“巧炊之妇’,-―-老师对学生人文的解读。

1.关注已有。如果你上课所预设的问题,学生早就在预习中所知,那可想而知,你的课堂对学生会有多大的吸引力呢?相反,如果你预设的内容超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几人能进入你的境界呢?我们在解读学生时,要关注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我们教学预设的重要前提。

2.关注兴趣。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会怎么理解文本的价值?我们为孩子们发掘教材中最有价值的闪光点展开、深入教。因此,提前将学生、教师、情景归人视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假想出现的不同情况,寻找对策进行处理。通过解读学生的兴趣点,要能够找到那些看似平常,但是又能够牵动文本全身的点,也就是让孩子们对文本内在的联系发生惊奇,对某个教学点预备多种方案。如周益民老师在执教《大海啊,故乡》时,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们觉得大海是小伙子还是大姑娘?是老奶奶还是老爷爷?是大胖小子还是丫头片子?课堂现场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扣住文本侃侃而谈。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就是要面对学生,走进学生心里。

第8篇

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应用,对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网络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研究更是我们语文教育者面对的新的课题。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教育者提供了许多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更多的认知途径。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在一起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特技的效果、艺术的手法以及交互性的较好应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知,网络引进语文课堂,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心理学活动规律又告诉我们,陌生的信息给人新异感,而新异的对象又使人没有自我意识到的,既是客体特征来决定的,又是个体决定的吸引力的作用,所以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多样,如激情的导语、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谜语、自制的课件等等,而巧用网络资源引入课文也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例如我在《养花》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从网上下载的各种花卉,配上古典的优美音乐,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渐渐进入花的世界,情不自禁地赞叹:“啊,真美啊!”老师接着问学生:“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花的“美”?学生抢着说:“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绚丽无比”、“含苞欲放”……师:“同学们积累的词汇真丰富!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那一朵花了!世界有了花的点缀,才多姿多彩;人类有了花的衬托,才更富生命力。老舍先生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花,而且喜欢养花,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和乐趣,学后我想你也许也会更喜欢花,甚至爱养花呢!”再如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学生肯定没去过,无论老师你说的多美,在学生的脑海中始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教学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西沙群岛美在哪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演示,通过直观同学们从课件演示中看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从而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课堂上老师一开始就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调动学生从视觉、听觉进入一种境界,然后通过口头表达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再在老师的总结中自然过渡到语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课文内容不仅是老舍先生感兴趣的,也是自己想要去阅读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大多数写景的课文,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生动有趣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许多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如有些说明文,术语较多,比较枯燥,学生比较不感兴趣,如果能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把比较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直观的画面,把难懂的术语变成动态的超时空的形象化知识,就可以迅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基本知识。如我在教学《鲸》一文时,先把从网上搜索的资料(图和文字以及鲸的活动景象)展示出来,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观赏、讨论、汇报中,就能迅速了解到,鲸是怎样的,属不属于鱼类,有几类,以及有怎样的生活习惯。这样老师就可以少讲了许多,留下更多的时间去研讨写法和仿写训练。又如教学《自相矛盾》和《滥竽充数》这二则寓言故事时,通过FLASH动画的播放,学生便能从画面中直观地了解故事的意思,从而让老师省了许多的讲解。再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文中那深蓝的天空下、那稻鸡、还有那猹是怎样的一种东西?通过网络资源,课件演示,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这就是网络的魅力!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是教学深动有趣,还可以应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来影响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呈现“爱”、“愤”、“恨”的心理状态,让他们的心理随着课文内容起伏,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先让学生从网上查找大量圆明园的资料,让他们交流、讨论、汇报。让学生充分感受圆明园的“金碧辉煌”、“别具一格”。这时,放出“”的录像,再读课文。爱之深,才会恨之切。当老师问到:对残垣断壁的圆明园,你想对他说一些什么话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痛诉八国联军侵略者,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网络资源进行搜寻、筛选,是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的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这就是研究性的学习。经常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就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上网搜集这棵大榕树的资料和当地环境状况和人们环境意识。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那里能成为“鸟的天堂”?经过探讨性的学习,学生除了从书上获得这棵大榕树枝繁叶茂适合鸟儿生存外。还从网上和其他途径中得知“当地的环境状况和人们的保护意识”也是成为“鸟的天堂”的重要原因。其次,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意思是:这里的鸟很多,鸟儿能在这里自由的生活,快乐的生息繁衍。

因此,开发网络资源,借助网络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的优势,把阅读文章与品赏、质疑、回答、自练自悟、互助情感体验等有机结合,不同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的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可以创设生动或感人的情境,使学生整体感知。然后上网学习、置疑释疑。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文内容质疑释疑,对于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进入“学习论坛”,将问题给全班,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把课文的重点通过问题展示给大家,又使每个学生的问题有机会发表,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质疑释疑中得到提高。

四、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